中国式过马路分析

中国式过马路分析
中国式过马路分析

10.16638/https://www.360docs.net/doc/e04808117.html,ki.1671-7988.2017.08.046

中国式过马路分析

李腾飞,张纬,张士伟

(长安大学,陕西西安710064)

摘要:中国式过马路在我国非常普遍,它反映行人交通素质淡薄,法制思维不高。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人们肆意穿越马路或者是不按交通规则穿越马路引起的。因此,研究我国行人过马路的一些特征及规律,找出治理这些现象的方法,对于减少交通事故,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至关重要。本文选取西安市小寨周边的一些交叉路口,对行人过街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一些需要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式过马路;交叉口;交通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988 (2017)08-135-03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style cross road

Li Tengfei, Zhang Wei, Zhang Shiwei

( Chang'an University, Shaanxi Xi'an 710064 )

Abstract:Chinese style crossing the road is very common in our country, it reflects the poor quality of pedestrian traffic, legal thinking is not high. Many traffic accidents are caused by the fact that people are crossing the road or crossing the road without traffic rules.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ules of pedestrian crossing and find out the methods to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selects some intersection of Xi'an City, the surrounding, carries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pedestrian cross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Keywords: Chinese style road crossing; intersection; traffic

CLC NO.: U491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 (2017)08-135-03

引言

“中国式”过马路最早流行于互联网。2012年10月,网友"中正平和"说了一段话:“中国式过马路”,就是“聚集一堆人就能过了,与红绿灯并不相关”。并且发了一张行人横穿马路的图片。尽管从照片上看不见红绿灯,但是很多行人都走在了机动车道上,而且每个年龄段的行人都有。

“中国式”过马路,是人们对一些行人不遵守交规的一种戏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人们有一种侥幸心理,从而不遵守交通规则。我们反对这种现象,也并不是完全责怪行人,绝大部分人都是在表达对社会资源分配的不满。1、国外过马路概述

1)韩国

首尔是最有可能发生拥堵的地方。那里有很多交警,而且还安装有许多信号灯。许多行人都能够严格遵守法规,尽管在路口有很多行人,他们仍然在等待绿灯,基本上看不见有人乱闯红绿灯。

2)日本

观察日本的行人,基本上不存在乱穿马路的现象。人们都是按照交通信号灯依次通行。红灯闪烁时,他们都会等待绿灯,不论是否有车辆通行。当绿灯闪烁时行人则会小跑着通过路口,尽量做到不干扰车辆通行。

3)美国

作者简介:李腾飞,就读于长安大学。

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1.2012年10月10日遨游哈哈用户“中正平和”发表笑话:“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记者在“文明天下行”的媒体行动推出之后,专门进行了一小时文明观察。在石家庄的一个十字路头,观察采访一小时的时间,发现路口的红绿灯基本上是形同虚设的。 2.对于当前走红的“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网上众说纷纭: 网友A:中国人从内心至今对法治观念淡薄。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就天生有一种从众心理,即便违法也心怀骁幸,别人不遭自己也不会遭。法治伦理未融入自己内心,缺乏国民素质的基本认识和认同,只希望别人做到对自己则网开一面。 网友B: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是心里觉得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一傻帽,就这样每个人抱着这同一想法就造成了红绿灯虚设的情景。很多中国人本来就喜欢从众,而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中国人的公民素质亟需提高。 网友C:小则看是国民素质太低,大则看是国家法制没有落实,也很难落实所造成.长此以往人民不相信法制,自然心中就没有法制。而且这种行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网友D:我不认为“中国式过马路”的观点,这只是少部分人或地区的观点和存在现象,我们应该看到现代的中国人素质正在逐步提高,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网友E:人走得慢,车走得快,红绿灯给车通过的时间有两三分钟,你得站在旁边吃灰尘和尾气;而给人过街的时间只有十二三秒,你得小跑步才得过去(年岁大的人是很难的)。况且,过街横道线要三四百米远才能有,天桥或地道有长长的上下梯步。这是公共交通资源上,强势、弱势的分配不公。 网友F:“中国式过马路”是一种交通意识的缺乏。可以在红灯人行道口增添“语音提示”行人,既提示、又做到了警告行人的作用。 毋庸讳言,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其实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这一现象折射出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乏力和无奈,还有国人规则意识的淡薄。 3.南京大学新传院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主任、社会学博士周凯认为全民讨论“中国式过马路”是过度解读的表现。 “中国式过马路”谈不上劣根性,但肯定是一种通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讲,“中国式过马路”显示了羊群效应。当人们发现闯红灯很少受到惩罚,利己主义意识就会唱主角。实际上,印度等国家也是存在闯红灯现象的,只是网友套用“中国式离婚”,使得“中国式过马路”备受关注。当然,闯红灯在很多国家为人所不齿。很多人都闯过红灯,可以列举这

20xx年中国式过马路调查报告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668 (报告范本系列) 20xx年中国式过马路调 查报告详细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20xx年中国式过马路调查报告详细 版 提示语:本报告文件适合使用于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调查背景: 如今中国式过马路的“美誉已经广为流传”,而部分人却不以为然,依旧随大流式的闯 红灯过马路,为此我们小组在这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几个路口的不遵守交通规则人数比例,针对这些人群提出建议,同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调查方法: 实地观察。

XX年**月至XX年**月。 小组分工: …………………………………………………… 调查问题: 随机访问的人行道处,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比例是多少? 调查过程: 实地考察。 调查结果: 站前路与民主南路交叉口44%; 工业路与民主路交叉口37%(红灯80秒,绿灯60秒); 塔南路与工业路交叉口73%(红灯153秒,绿灯33秒)。

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简单的来说,就是凑够一群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不搭界。这种现象在中国很普遍,但这往往会发生交通事故。每年七万人丧生交通事故,八成因交通违法导致,在这,就有一条新闻:在枣庄市,有三起是因为市民骑电瓶车和摩托车乱闯红灯酿出悲剧。我不禁为此感到悲哀,就是为了闯红灯,违法交通规则,这么活生生的人命就没了。 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去闯红灯,就不怕被罚款,甚至是失去生命,原来,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是心里觉得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一傻帽,就这样每个人抱着这同一想法就造成了对红绿灯的视而不见,而且,中国人都不愿一个人闯红灯,因为太过显眼,万一有事“孤家寡人”一个没有帮手会很吃亏,但是现在有这么多的“战友”,随随便便就能拉一个来垫底,出于侥幸的心理,正所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就算出了问题,也不怕。很多中国人本来就喜欢跟随大众,而难以坚定自己的毅力,中国人的素质需要提高。 人民的这种做法,是不文明的,不仅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危及行人自身安全,也扰乱了交通秩序,大大影响了交通效率,由此可见,闯红灯有着多么大的危害~闯红灯这种不文明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社会上,在校读书的学生,也常常会有此现象。学生只需学习,为何过个马路,都要闯红灯,为此,我做了一些调查。有的学生是赶时间,因为怕 错过了某些事情;有的学生是长期闯红灯而引起的坏习惯;有的学生是从众心理,因为看着别人都闯红灯直接走了,而自己却还在这里傻傻的等着,会被别人称作是傻瓜的,自尊心受到打击,面子上也过不去,干脆直接走;还有的学生是觉得交通灯转换时间太长,没有这个耐心去等待。

对于中国式过马路背后体现的问题研究调查报告(汇编)

对于中国式过马路背后体现的问题研究调查报告 2012年10月11日,网友"这个绝对有意思"在微博发消息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微博同时还配了一张行人过马路的照片,虽然从照片上看不到交通信号灯,但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 这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一天内被近10万网友转发。网友纷纷跟帖"太形象了"、"同感"、"在济南就是这样",还有网友惭愧地表示,自己也是"闯灯大军"中的一员 。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记者在“文明天下行”的媒体行动推出之后,专门进行了一小时文明观察。在石家庄的一个十字路头,观察采访一小时的时间,发现路口的红绿灯基本上是形同虚设的。 河北石家庄地处商业圈的中山路与建设大街十字路头,每天穿行这里的行人数以万计,记者在这里架设摄像机进行了一个小时的拍摄,发现闯红灯,在行驶的车流中冒险穿行的路人不在少数。 只要路面上的车流暂时中断,哪怕是面对红灯,一下行人也是勇往直前。为了快速通过路口,人不让车,车不让人,所以车辆刮蹭行人的事故就经常发生。 在滚滚的车流当中,红绿灯形同虚设,贵阳市人车交汇的十字路口进行了“一小时文明观察”当中还发现,专门给行人设计的地下通道也有很多人不愿意走,宁可冒险横穿马路。 有部分市民明明知道该走地下通道,但是由于赶时间选择横穿马路,有的还一边打着电话,一边在观察旁边穿梭的车辆。 有些上了点年纪的市民,觉得走地下通道麻烦,看着别人横穿马路,自己也就跟着穿了过来。 天津市南开区南京路和三马路的交汇路口是天津市较为繁华的路段之一,有很多非机动车驾驶员都有从众心理,比如只要有一个带头闯红灯的,后面闯的人就多,如果大部分人都遵守交通规则,即便有人想闯红灯也不好意思。 对此网友的看法是: 1. 根本的症结是交通太乱,绿灯直行,车辆无视行人,继续右转。 2. 有网友表示,是因为大家“素质太差”。 3. 有的马路宽,信号灯时间太短,一个信号灯根本走不完,所以只能红灯的时候就开始过。 4. 转弯的汽车根本不让行人,所以才成了“红灯大家一起过,绿灯小心点过”。 模拟行人不闯红灯过马路的过程 1. 人行绿灯亮起时,行人开始走斑马线,右拐车高速驶来,你躲不躲? 2. 好不容易右拐车首尾衔接从你面前走完,你刚抬腿,左拐车又呼啸而来,

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感想_话题作文

关于3D拼板的作文300字_状物作文 晚上,妈妈带我去宝贝的宝贝那里的玩具店,我去挑了一样我喜欢的玩具,那是组装房子的3D拼板。拼装房子是我最行的,我可是手工高手哦!哪怕最困难的益智玩具也难不倒我,妈妈总夸我手感好,立体感强。 我拿着这拼板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才拼好了八幢小别野楼,我把它们一一放在我指定的位置上,这幢红色的我叫它怡红楼,我把它放在最前面,因为它最亮。这幢绿色的放在左侧边,爸爸最喜欢绿色,我就叫它怡翠楼,这幢就给他了。我偷着乐,我给自已留了一幢有小水池的楼房,我每天可以在平台上钓鱼,我给它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叫怡木楼。接着我给它们一一起了一些好名字,像陶然楼、怡橙楼、聚光楼、绿云楼、日月楼—— 哈哈,我的美好家园好玩吧! 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感想_话题作文 这几个月,有一个新词一直出现在各大报刊,甚至是头条位置。那么,这个新词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火?下面,就听我慢慢道来。 这个新词就是“中国式过马路”。通俗一点讲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无视红绿灯。对于这个现象,我做了一个小调查,在大街上对十个人进行了采访。这十个人中,有八个承认了自己闯过红灯,有一个人曾经有这样的念头。但是,当我问他们为什么闯红灯时,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有急事,而是为了赶那微不足道的几秒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我总结了以下原因: 1、中国人从内心至今对法治观念淡薄。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就有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即便违法也心怀侥幸。 2、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觉得别人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太傻了,便宜不占白不占。每个人都抱有这样的想法就造成了集体闯红灯的情景。 3、国家有关闯红灯的法制没有落实,人们不相信法制,自然心中就没有法制。 望着这三条原因,我陷入了沉思。从总体上来说,中国人的那种组团心理是中国式过马路形成的关键所在。 虽然各个省市已经出台了有关法制,但是效果不好,希望加大惩罚力度,对重点人员拘留,以一惩百。

2019-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社会调查报告 (6000字)-实用word文档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社会调查报告 (6000字) 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社会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 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 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 二、调查目的:了解“中国式过马路”和探讨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三、调查地点: 四、调查时间:1~10周 五、调查人员: 六、调查对象: 七、调查方式:调查问卷 九、鉴于广州大学中仍有许多条马路没设有交通灯,所以多数大学生都是采用 看到没有车确保安全才过,而且在广大商中和广大图书馆之间有个天桥,方便 学生通过,但这并不能说明广大大学生就没有采用“中国式过马路”。 经过问卷调查和10周的现场观察,发现只有少数同学会等绿灯才通过马路,而大多数同学是不管红绿灯,只要没车就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后面的同学看到 了也跟着一起过了。而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就算已经红灯而且有车要过,但前面 已经有同学过了,所以自己就跟上,这样就经常能看到在红灯的情况下,同学 排着长龙过马路的景象了。 出现这一情况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大学城里面的车比较少,所以同学 们就有这样一种心理,既然车这么少,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去等呢?因此不管 三七二十一,管他红灯绿灯直接就过。次要原因当然就是从众心理,别人都这 样过,就我在那等,感觉怪怪的,虽然也有一小部分人选了时间紧急,快迟到,或者红灯时间太长,不想等等原因,但也只是占少数,所以肯定的是,广州大 学学生是存在“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的。

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的调研

“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的调研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现在很多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其中一个很严重的就是“中国式过马路”,什么又是“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其实就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这部分人往往认为“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种现象的出现大多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而闯红灯。“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我作为一个马上大三的学生利用这个暑假以我的家乡泗洪做了一个调查,了解下泗洪是否存在这一问题、问题严重性以及泗洪应对这一的采取了什么措施。 二、泗洪“中国式过马路”现状 刚开始调查的几天我先在泗洪县城靠近二环的一个交通十字路口进行调查,发现尽管有红绿灯的存在还是有不少人闯红灯,在这个十字路口,因为不在县中心所以全天步行的人不是太多,大多是骑着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的,这大多数人是只要没车就过根本就不看红绿灯,行人通道灯在此也“形同虚设”。这些人不守红灯等待的法规,直接穿越,与汽车抢道都有发生。后来的时间我都蹲点在泗洪县城中心步行街的一个比较繁华的交通十字路口,这里机动车、电单车、行人川流不息。所以我选择在这里主要调查。我分别选择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调查,一连几天上午7点开始,在7点到8点是上班上学高峰因为是暑假所以学生不用上学不然人会更多,大多数行人是有交通工具的,在这里,虽然频繁闪烁的绿灯提示着行人,马上就要红灯了,但此时不少行人依然加快脚步,想要赶在车辆通行前短暂的一两秒钟时间快速通过。不过大多数人还是会看红绿灯的,不过遵守起来就不一定了,有些人还是会闯红灯。8点以后步行的人就开始多了起来,步行的大多数是年纪大的老爷爷老奶奶去超市来买菜,也有不少家庭主妇煮夫骑着车来来往往,年纪大点的老爷爷奶奶们眼睛不好使就经常忽略红绿灯了,他们经常会等凑够五六个人这样再走,行路的车也没办法只好等着。我问几个老爷爷和老奶奶,他们说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红绿灯看不清只好等人多点又没车就走。快到中午的时候,行人渐渐多了起来,下班的回家的买菜的都有。看了很多市民到该

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研究报告模板

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研究报告 目录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课题研究组织分工 四.课题研究方法步骤 五.课题研究特色及价值 六.课题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一.课题研究背景 2012年10月10日傲游哈哈用户“中正平和”发表笑话:“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2012年10月11日,网友“这个绝对有意思”在微博发消息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微博同时还配了一张行人过马路的照片,虽然从照片上看不到交通信号灯,但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 这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一天内被近10万网友转发。网友纷纷跟帖“太形象了”、“同感”、“在济南就是这样”,还有网友惭愧地表示,自己也是“闯灯大军”中的一员。 人们开始关注“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中国式过马路”一词在网络上频繁的出现。数以万计的转发,让更多的人开始注意闯红灯现象。各种真实存在的纷纷出现在网络上:有不走斑马线的行人,有闯红灯的行人……但我们不能看出,这种现象通常是在几人一起出现的情况下发生,人们大多都结伴而行,结伴闯红灯过马路。 毋庸置疑,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其实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社会已经跨进汽车社会,那么必然会出现一种对行人利益不利的状况,这就导致行人过马路时红灯等待时间太长,而绿灯时间却很短。社会单纯考虑交通运行效率,极端化地或仅从维护机动车的利益出发牺牲行人的利益,普遍存在着行人过街设施不完善的状况。这就使得生活在高速运转社会中的行人不愿去长时间的等待而选择闯红灯。他们的生活节奏很快,而这样的生活节奏显然与长时间的等待截然不同。因此在行人们自认为安全时便不管交通信号灯是否为绿色时就擅自过马路。这不仅对过往车辆正常行驶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更是行人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不珍惜。 当人们关注这一方面时,大量真是的数据,大量真实发生过的交通事故及真想出现在我们面前。深圳交警开展整治“中国式过马路”行动,2个小时查处行人、非机动车违法360宗。 2012年9月一个下雨天,余先生一家四口外出经过海淀区上地东路一个路口,八岁的女儿想追赶父亲便独自跑着横穿马路,被刹车不及的汽车撞伤。某日,王某推着轮椅车带腿脚不便的母亲去马路对面办事,当二人横过马路时,与一辆小轿车发生碰撞,致王某和母亲双双受伤,王某的母亲最终伤重不治而亡。事发时,二人距人行横道仅仅只有几十米。 这样的事故几乎天天在上演,让人心痛。而如若我们遵守交通规则,这都是可以避免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故,究竟是谁的错?是行人?还是司机?有人认为是司机避让不急没有看到行人。可是我们也能这么想:车速与人步行的速度相比,毫无疑问是车速较,因此要是紧靠司机去避让那些乱走马路的行人,后果可想而知。不想让悲剧天天上演,那么我们必须禁止“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发生。作为一个人,首先要尊重自己的生命。 经网络信息的飞快传播,中国式过马路,作为一些重大交通事故的肇事起源,已经被世人深恶痛绝,正在成为各地交管部门的严打对象。这种现象也曾出现在其他国家,他们采取相应措施之后都有了改善。例如美国:美国过去,行人乱闯

中国式过马路调查报告

“中国式过马路”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2012年10月10日,一条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微博被多次转载。“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一调侃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在调侃的同时又生发出对交通违规、安全意识和国民素质等问题的反思与讨论。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我国对公民闯红灯处罚制度还不完善;更有甚者认为是国家物质文明没有充分发展。而且大多人认为闯红灯只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没有必要小题大做。 二、调查目的 面对亮起的红灯,有多少人能安分守己的停下脚步呢?为此,我对“中国式过马路”进行了实地的调查研究,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获得这一社会问题的存在现状,了解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阐明其危害。以期找到问题的症结,得出一些应对的方法和各方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调查分析 据统计,全国平均每天2.6人死于“闯灯”,86人死于“越线”。2012年1至10月份,因违反道路标识标线肇事导致涉及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87852起,造成26154人死亡。其中因行人违规导致的肇事造成262人死亡。这样一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在中国很多城市,横穿马路、乱闯红灯等违反基本交通安全规则的行为每天都在上演。如此严重的危害性,为何还是唤不起不遵守交通规则人的觉悟? 为了获得人们过马路的真实情况,我来到并州路与南内环街交叉的十字路口,对人们过马路的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在调查中我 注意到,不文明 交通行为的具有 普遍性,人们看到别人闯红灯没事,自己就抱着侥幸心理跟着闯,人们的从众心理,是不文明交通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交通管理与设置方面存在缺陷,很多时候红绿灯给车通过的时间有两三分钟,而给人过街的时间只有十二三秒,时间经常来不及,可是过街斑马线在三四百米外才能有,公共交通资源上的分配不公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然后我又随机调查了30名路人,请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谈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一些看法。在交谈中我发现,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乱闯红灯是不文明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但是他们仍然不能按正确的标准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有一些复杂的想法左右了他们行为。我将他们的表述总结如下: 违规行为(十分钟) 人数(80人) 百分比 乱闯信号灯 36 45% 跨越交通护栏 14 18% 与车辆抢道 17 21% 不走斑马线,随意横穿马路 12 16% 观点分类 人数(30人) 百分比 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感觉很傻,人们的从众心理比较 明显,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17 57%

中国式过马路解决措施

中新社北京4月10日电(记者张蔚然)“大伙都这么走,我为什么要站在路边等,傻不傻啊。”“不是说机动车应该让行人吗?汽车不让我是它违法!”针对凑够一拨人就走,不管红绿灯的“中国式过马路”行为,中国多地开始动真格,开出10元(人民币)、20元不等的罚款,交管部门的密集整治在收到初步效果的同时,也有不少行人表示不解甚至埋怨。 北京市交管局对带头闯灯者处罚没商量,行人罚款10元,非机动车罚款20元,均为现场处罚。广西柳州自3月27日起对行人闯红灯行为进行罚款,警力投入多,劝导力度大,受罚者态度不一,有反应激烈不愿缴纳罚款的,有虚心接受教育愿意接受罚款的。南京3月26日起对闯红灯的行为罚款20元,不少行人表示“没带钱”,近日更出现“神回复”:面对交警“多走几百米绕行路口”的建议,一位大妈说:“人生能有多少个几百米,每天都绕几百米,那人生很大一部分就荒废了!” 截至2012年底,中国汽车驾驶人首次突破2亿人,机动车保有量达2.4亿辆,18个大中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中国加速治理机动车、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显得尤为迫切。如何在最大限度控制行政成本、不浪费警力的前提下,治理好“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痼疾顽症,交管部门应更加开动脑筋。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注意到,一些地方交警提出,真罚一个违法行人或非机动车,甚至得磨半小时嘴皮子,有人“没带钱”,有人“好面子,就不交”,有人“干脆把车扔给交警,走了”。这些尴尬局面助推了行政成本,如果长期大力度推行,警力负担将会很大。“执法是必需的,但要想实现公众遵守为主,惩罚手段为辅,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大部分行人能够自律,使高强度执法变成辅助办法。”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交通工程系钱红波副教授建议,在各地正式对“中国式过马路”开展执法前,应设立一个月左右的过渡期,将相应的法规宣传作为前期铺垫,“不少城市刚宣布治理,就开始罚款,执行遇到的阻力会增大”。 长期以来,行人绿灯通过时间太短饱受诟病,这是导致“中国式过马路”的诱因之一,也反映出由来已久的路权冲突。钱红波表示,交管部门应细化管理办法,为行人挤出更多时间。如,道交法规定绿灯亮时,转弯的车辆不得妨碍被放行的行人通行,但现在转弯车辆很少考虑行人能否通过。史上最严交规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不按规定减速、停车、避让行人的一次记3分”,但这条规定并没有很好地被执行。在对行人罚款的同时,也要约束转向机动车。 钱红波还建议改进道路交叉口交通信号与行人过街安全设施的设计,为行人挤出更多空间。如《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中的强制条文规定:人行过街横道长度超过16m时(不包括非机动车道),应在人行横道中央规划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但一些城市并没有为行人预留上述“空间”,行人只能“闯红灯”。再如,很多路口虽然设置安全岛,但依然使用一次信号控制,行人还是得一次通过马路,这种做法在全国非常普遍,如果使用两次信号控制,行人过街将更加从容。 除了交通信号设计不合理这一表层因素,城市道路路网规划不合理才是“中国式过马路”的深层诱因,选择宽而疏的路网,还是密而窄的路网,对城市交通和行人安全有着深远影响。 “纽约很多马路只有两三条车道,行人几秒钟就可以通过。与之相比,中国城市路网没有满足

中国式过马路问卷调查

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 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喜欢“凑够一撮人”结伴破坏规则,一是“浑水摸鱼”的从众心理,二是“法不 责众”的人治文化。显然,那些破坏规则者,都明知其行为不光彩,并且要被追究 责任,只是在集体行为的迷彩服和法不责众的防弹衣下,放纵自我。 为什么会出现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呢?其实很好解释。网络上冒出中国式过马路,一方面是政府不作为、乱作为而引发事端,另一方面源自“凑够一撮人”的民众反规则习惯。 “中国式过马路”折射国人规则意识集体淡漠。 “法不责众”。很多中国人喜欢从众,即便违法也心怀侥幸。管它红灯绿灯,只要有人过,其他人就跟着过。还有一些犹疑不定的,看到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就是“缺心眼儿”,于是也跟着走了。就这样,每个人都抱着同样的想法,最终使红绿灯形同虚设。 也有人认为,这种状况也有客观原因,不能把板子都打到国人身上。 人走得慢,车走得快,红绿灯给车通过的时间有两三分钟,你得站在旁边吃灰尘和 尾气;给人过街的时间只有十二三秒,你得小跑才能过去。这是公共交通资源分配上的不公。 交通规则是现代人最常见的公共规则。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各行其道、遵章守纪,才能实现道路安全畅通。现实却是,行人抱怨司机横冲直撞,甚至把斑马线变成死亡线;司机则怨声载道,认为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行。 大家拍良心想一想:自己没表演过这行为艺术吗?如果这些年真的没有亲自出演过“中国式过马路”的,估计只能是下列几种人:一,山里没红灯处的居民;二,身体不便,长年没上街的人;三,身居高位,没法上街的人;四,地位显赫,上街时有人帮助开道的人。 SO,我们小组就“中国式过马路”的问题展开了问卷调查。 调查报告显示:多数人对于闯红灯都是抱着一种从众心态,并即使意识到这是种很危险没素质的行为,也会用侥幸心理来安慰自己。 附上问卷

中国式过马路分析

中国式过马路 近来在微博上流行这样一个词,叫做“中国式过马路”。什么意思?有人描述为“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还有图为证:在城市街头,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眼熟?也正为其司空见惯,甚至为人所不觉,所以一旦被贴上“中国式过马路”标签的时候,才会引起广泛的共鸣和议论。循着这样的思路,一些行人纵身一跃横跨公路隔栏,可称为“中国式跨栏”;公交车站乘客们蜂拥而上挤进车,可称为“中国式上车”;正在行驶的车辆突然一个急转,强行插入另一条车道,可称为“中国式并线”。 类似现象还有不少。集纳到一起,着实令人吃惊,原来我们身边存在这么多不文明现象,很多时候不管有意无意,各种“中国式”做法成了一种自然选择,甚至到了不这么做,反而会不正常、不便利。这种吊诡的变化之中,一则存在群体效应,大家都这么做,法不责众,形成了一种社会氛围;一则发生了规则的异化,原来的红灯停绿灯行、排队依序、驾驶规则等都被放到一边,扎堆前行、拼抢上车、强行并线成了众人奉行的“潜规则”。有规不行,违规成风,潜规迭出,由此看来,“中国式过马路”等现象,其实是陷入了一种规则困境。 为什么会这样?这既有规则意识淡薄的原因,也有规则本身不完善的因素。如果一味指责公民素质不佳,并未看到问题的全部,甚至也没有点中问题的要害。以“中国式过马路”为例,行人不顾红绿灯急切通行的背后,与缺乏安全意识、心态浮躁、自私观念等不无关系,但通行区域规划不科学、绿灯时间过短、人车关系处理失衡等现实问题的存在,往往也使人们按照红绿灯划定的时空难以顺利过马路,甚至还可能面临危险。 因此,破解“中国式过马路”,不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还是一道社会管理题。如何协调社会关系、平衡各方利益,制定体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理念的社会规则,提升规则的科学性?如何在规则实施中一视同仁,对违规者依法进行惩处,提升规则的公信力?这不仅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与能力,也需要民意的参与和监督。人人行动起来,人人负起责来,共同遵守和捍卫良性规则,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运作。过马路是这样,就业招聘、商业经营、为政用权等各个领域,又何尝不是这样? 以“规则”为核心: 尊重规则/敬畏规则 “从众”与“从则” 从规则才是真正的从众 莫以从众坏规则 敬畏规则才能敬畏生命 维护规则就是呵护生命 挑衅规则就是挑衅公德 进步请从规则起步(规则与素质、文明) 从规则看国民素质 无规矩不成方圆 从侥幸心理看不讲规则现象 由“中国式过马路”想到的——淡规则意识

综合研究分析——谈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综合分析——谈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作者: 日期: 2

1.2012年10月10日遨游哈哈用户“中正平和”发表笑话:“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记者在“文明天下行”的媒体行动推出之后,专门进行了一小时文明观察。在石家庄的一个十字路头,观察采访一小时的时间,发现路口 的红绿灯基本上是形同虚设的。 2.对于当前走红的“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网上众说纷纭: 网友A:中国人从内心至今对法治观念淡薄。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就天生有一种从众 心理,即便违法也心怀骁幸,别人不遭自己也不会遭。法治伦理未融入自己内心,缺乏国民 素质的基本认识和认同,只希望别人做到对自己则网开一面。 网友B: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是心里觉得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一傻帽,就这样每 个人抱着这同一想法就造成了红绿灯虚设的情景。很多中国人本来就喜欢从众,而难以坚守 自己的道德底线,中国人的公民素质亟需提高。 网友C:小则看是国民素质太低,大则看是国家法制没有落实,也很难落实所造成.长此以往人民不相信法制,自然心中就没有法制。而且这种行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网友D:我不认为“中国式过马路”的观点,这只是少部分人或地区的观点和存在现象,我们应该看到现代的中国人素质正在逐步提高,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网友E:人走得慢,车走得快,红绿灯给车通过的时间有两三分钟,你得站在旁边吃灰 尘和尾气;而给人过街的时间只有十二三秒,你得小跑步才得过去(年岁大的人是很难的)。 况且,过街横道线要三四百米远才能有,天桥或地道有长长的上下梯步。这是公共交通资源 上,强势、弱势的分配不公。 网友F: “中国式过马路”是一种交通意识的缺乏。可以在红灯_________ 示”行人,既提示、又做到了警告行人的作用。 毋庸讳言,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其实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这一现象折射出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乏力和无奈,还有国人规则意识的淡薄。 3.南京大学新传院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主任、社会学博士周凯认为全民讨论“中国式过 马路”是过度解读的表现。 “中国式过马路”谈不上劣根性,但肯定是一种通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讲,“中国式过马路”显示了羊群效应。当人们发现闯红灯很少受到惩罚,利己主义意识就会唱主角。 实际上,印度等国家也是存在闯红灯现象的,只是网友套用“中国式离婚”,使得“中国式过

多视角看待中国式过马路现象

多视角看待中国式过马路现象 提要: 关键词:多视角中国式过马路 如今,中国式过马路已经成为社会一个热议的话题和一个急需整顿的课题,这个话题是由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布的一张图而展开探讨的,在这张图片中,有好几位行人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图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和不少行人,不少网友纷纷对此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 上述的这种现象即是中国式过马路,行人不管面前的是红灯还是绿灯,走的是否是人行道,只要看见车流中出现短暂的间隙,就会成批不约而同的插过去,丝毫没有危险感和愧疚感,迫使正常行驶的车辆只好等待行人过去,除了行人以外,电动车、三轮车也是其中之一,而原本在等待绿灯的一些有交通意识的人看到这种情况可能也会认为自己的行为对于维护 交通秩序毫无作用而跟着一起乱穿马路,总之,中国式过马路似乎已经成为大家一个约定俗成的过马路的方式,而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可以归咎为以下三点。 法不责众首当其中成为人们扎堆过马路的一个理由。在中国式过马路的话题一经热议后,央视《新闻直播间》的记者就在石家庄的一个十字路口展开了观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观察下来后,发现一共有600位行人闯了红灯,在记者的采访下,不少行人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辩称不过是看见别人过,自己也就跟着闯了红灯,轻描淡写的语气,让人感受不到他的愧疚,而问到这种行为可能会带来的安全问题,这些人更是不以为意,总认为汽车看见这么多人一定会停下来的,就是这种从众心理使得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愈演愈烈,经常可以在等绿灯时,看到牵着孩子的父母硬拉着孩子闯红灯,而孩子嘴里还在念叨着“老师说过,不能闯红灯,等绿灯来了才能走”诸如此类的话,但父母却一脸的不耐烦,“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死脑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经常跟一个有不好习惯的人呆在一起,可能会潜移默化的沾染了他的陋习,“中国式过马路”便是这样的,就好比一个平时邋遢惯的人突然到别人家做客,看到别的客人在餐桌上规规矩矩的吃饭,他也会立马将自己不好的吃相掩盖起来让自己看起来很有礼仪。 虽然法不责众是支撑很多行人扎堆去闯红灯的主要原因,但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社会规则失去了它应有的规范,看到别人闯红灯并没有受到处罚,人们因此也就照样学样,不这样做的话便是自己吃了亏,可见,现在的社会规范的漏洞实在很大,对于“法不责众”太过纵容导致太多人抱着侥幸心理去挑战社会秩序。因此,对于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制定一个严格、

综合分析——谈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组员:刘京丰刘胤航胡子昂任义李争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路口的红绿灯基本上是形同虚设的。这是中国人从内心至今对法治观念淡薄的体现。总的来说就是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就天生有一种从众心理,即便违法也心怀骁幸,别人不遭自己也不会遭。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是心里觉得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一傻帽,就这样每个人抱着这同一想法就造成了红绿灯虚设的情景。很多中国人本来就喜欢从众,而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中国式过马路”是一种交通意识的缺乏。可以在红灯人行道口增添“语音提示”行人,既提示、又做到了警告行人的作用。 毋庸讳言,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其实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这一现象折射出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乏力和无奈,还有国人规则意识的淡薄。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乱闯红灯是不文明的行为,但是生活中还是有好多人对此事明知不当为而为之。究其原因,除了因为人们总是认为交通事故这样概率极小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们的从众心理外加群体效应的影响,想一想,红灯车少时如果身边的人都过马路了,只有自己站在一边等绿灯,人们心里总会有一种自己看起来很傻的感觉。更何况如果“凑够了一撮人”,情况就变成“车怕人”了,出交通事故的几率自然也就近乎为零,那么大多数人在这时候都是会选择混在一群人里大摇大摆地横跨马路,这样的心理导致了更多的闯红灯现象。 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交通管理与设置方面的缺陷,很多时候红绿灯给车通过的时间有两三分钟,而给人过街的时间只有十二三秒,时间经常来不及,况且,过街横道线要三四百米远才能有,天桥或地道有长长的上下梯步。这是公共交通资源上,强势、弱势的分配不公。 因此,对于“中国式过马路”,不能只是调侃调侃就一笑而过,觉得好笑,是因为这个词说出了事实,会因为这个词而会心一笑的人,在碰到其他社会不文明现象而抱怨时,是否也要反思自己是不是不文明行为中的一员呢?耐心等绿灯亮起、规规矩矩排队、不乱扔垃圾、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这些显然都不是大事,然而“素质”却在这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显现出来了。 对行政管理部门来说,更应该努力采取措施使我们的道路更安全、通畅。对人们的行为习惯,既要用法律法规加以约束,同时也缺少不了道德的教化和及时的警示。 “中国式过马路”谈不上劣根性,但肯定是一种通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讲,“中国

中国式过马路”的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研究

“中国式过马路”的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生产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加快发展,中国进入了汽车化时代。但由于交通道路管理不善、道路交通系统设置不合理、大部分公民素质低、从众心理强、法不责众心理、教育问题、路权分配不合理、法律不健全等原因,在中国形成了一群人集体过马路,致红绿灯于不顾的问题,被网友戏虐地称为“中国式过马路”。以下笔者将通过一系列数据和一些真实性的事件分析“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和整治结果,得出“中国式过马路”的特点,并通过分析挖掘出“中国式过马路”的深层次原因,最终得出其解决措施。 关键字:中国式过马路现状整治结果特色成因解决对策 引言:“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一说法源于2012年10月10日遨游哈哈用户“中正平和”发表的笑话。“中国式过马路”有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它不仅对行人的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也损害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并且从中折射出了中国交通管理不善以及人民素质较低等一系列问题。据统计,2012年国庆8天长假,全国发生6.8万多起交通事故。尽管与2011年同期相比,数量有了大幅下降,但绝对数量仍够吓人的。所以,探究“中国式过马

路”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可行的措施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近两年来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研究也颇多,其中涉及到了“中国式过马路”的成因、解决措施以及中美过马路的比较研究、从“中国式过马路”看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中国式过马路治理成果等研究。但是笔者认为对“中国式过马路”成因的探讨还不够全面,所提出的一些措施实施难度较大,以下笔者将通过一些数据论述“中国式过马路”的发展现状、治理结果、特点并更全面地探讨它的成因和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记者在“文明天下行”的媒体行动推出之后,专门进行了一小时文明观察。在石家庄的一个十字路头,观察采访一小时的时间,发现路口的红绿灯基本上是形同虚设的,闯红灯,在行驶的车流中冒险穿行的路人不在少数......中国式过马路已经成为大部分城市的一个普遍现象,但是也有研究声称其实世界各国都有闯红灯的现象,世界上也有美国式过马路等等,只是这一现象在中国尤为突出,所以被冠以中国式的标签。2012年网络出现“中”式过马路”这一词后,便被风传,也引起了相关的争议和一系列的研究,大多数城市也开始更多地关注“中国式过马路”,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到了一些成效,但治理这一问题的工程量大,仅靠罚款也不太现实且不会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并且投入成本高。 以北京为例:北京把全面治理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作为交通秩序整治的重点,通过纠正、教育、批评和处罚等措施治理“中

20xx年中国式过马路调查报告

20xx年中国式过马路调查报告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n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 termeasures.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FS-DY-20771 20xx年中国式过马路调查报告 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记录基本情况、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发现存在的问题 i 以及形成今后的应对措施。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调查背景: 如今中国式过马路的美誉已经广为流传”,而部分人却不以为然,依旧随大流式的闯 红灯过马路,为此我们小组在这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几个路口的不遵守交通规则人数比例,针对这些人群

提出建议,同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调查方法: 实地观察。 调查时间: XX年**月至XX年**月。 小组分工: 调查问题: 随机访问的人行道处,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比例 是多 少? 调查过程: 实地考察。 调查结果: 站前路与民主南路交叉口44%; 工业路与民主路交叉口37%(红灯80秒,绿灯60秒); 塔南路与工业路交叉口73%(红灯153秒,绿灯33秒)调查分析: 通过我组实地考察以及对数据的分析调查,得出了部分结论如

下: 1.红灯时间长对人们闯红灯的思想影响较大; 2?路口车辆的多少对人们闯红灯的思想有影响; 3.是否有人带头闯红灯决定了当前人们是否闯红灯; 4.交警的存在只对车辆起作用,而对人基本无威慑作用。 中国式过马路”一直是我国的一大精神污染”,而造成这些污染的一大重要原因是人们的思想境界不够高以及危机意识不够强;部分人心中只是为了赶时间而选择铤而走险,有些家长甚至带着孩子一起闯红灯,这是一种极不正确的行为,不但违反秩序,而且给孩子做了坏榜样,长此以往,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是弊大于利的。 日本右派虽篡改历史,但是日本国家的人民素质确实世 人皆知的,日本人们可以做到千人避难离开时地上无垃圾,相比这样高素质的国家在过马路时,并不会随大流的闯红灯,这是国民个人素质的问题,也是国家教育宣传的问题。 但是我让大家注意,为什么中国式过马路在我们小时候 并没有报道,而是在近几年被扩大宣传,是因为当时媒体不在意,

中国式过马路议论文

中国式过马路议论文 近来在微博上流行这样一个词,叫做“中国式过马路”。什么意思?有人描述为“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还有图为证:在城市街头,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眼熟?也正为其司空见惯,甚至为人所不觉,所以一旦被贴上“中国式过马路”标签的时候,才会引起广泛的共鸣和议论。循着这样的思路,一些行人纵身一跃横跨公路隔栏,可称为“中国式跨栏”;公交车站乘客们蜂拥而上挤进车,可称为“中国式上车”;正在行驶的车辆突然一个急转,强行插入另一条车道,可称为“中国式并线”。 类似现象还有不少。集纳到一起,着实令人吃惊,原来我们身边存在这么多不文明现象,很多时候不管有意无意,各种“中国式”做法成了一种自然选择,甚至到了不这么做,反而会不正常、不便利。 这种吊诡的变化之中,一则存在群体效应,大家都这么做,法不责众,形成了一种社会氛围;一则发生了规则的异化,原来的红灯停绿灯行、排队依序、驾驶规则等都被放到一边,扎堆前行、拼抢上车、强行并线成了众人奉行的“潜规则”。有规不行,违规成风,潜规迭出,由此看来,“中国式过马路”等现象,其实是陷入了一种规则困境。

为什么会这样?这既有规则意识淡薄的原因,也有规则本身不完善的因素。如果一味指责公民素质不佳,并未看到问题的全部,甚至也没有点中问题的要害。以“中国式过马路”为例,行人不顾红绿灯急切通行的背后,与缺乏安全意识、心态浮躁、自私观念等不无关系,但通行区域规划不科学、绿灯时间过短、人车关系处理失衡等现实问题的存在,往往也使人们按照红绿灯划定的时空难以顺利过马路,甚至还可能面临危险。 因此,破解“中国式过马路”,不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还是一道社会管理题。如何协调社会关系、平衡各方利益,制定体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理念的社会规则,提升规则的科学性?如何在规则实施中一视同仁,对违规者依法进行惩处,提升规则的公信力?这不仅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与能力,也需要民意的参与和监督。人人行动起来,人人负起责来,共同遵守和捍卫良性规则,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运作。过马路是这样,就业招聘、商业经营、为政用权等各个领域,又何尝不是这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