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控量测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细则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浅埋隧道地表沉降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同一断面里程。一般条件下,地表沉降测点纵前向布间设距。应地按表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一般情况下地表沉降观察点的纵向间距见表5.1-1地表沉降点纵向间距。

表4.1-1洞口段及浅埋段地表下沉量测断面间距表

注:H为隧道埋深,B为隧道开挖宽度

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

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H+B,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量测的范围应适当的加宽。其测点布置见图5.1-1地表沉降点布置示意图。

图5.1-1地表沉降点布置示意图

量测范围

5.2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

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监控量测断面按表5.2-1的要求布置。

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设置在拱顶轴线附近。当隧道跨度较大时,

应结合施工方法在拱部增设测点,参照图4.2-1布置。地表下沉量测

表5.2-1必测项目监控量测断面间距

注:H级围岩视具体情况确定间距。

5.3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

可参照表5.3-1、图参照图5.2-1布置

5.3-1净空变化量测测线线数

4.3-2

拱顶下沉量测和净空变化量测的测线布置示例

(a 拱顶测点和1条水平测线示例;(b )拱顶测点和2条水 平测线、2条斜测线示例;(c ) CD 或CRD 法拱顶测点和测 线示例;(d )双侧壁导坑法拱顶测点和测线示例

5.4测点布置要求

不同断面的测点应布置在相同部位, 测点应尽量对称布置,以便 数据的相互验证。

6监控量测频率及监控量测基准 6.1监控量测频率

6.1.1必测项目的监控量测频率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及

位移速度分按表6.1-1和表6.1-2确定。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控量测 频率和由距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之中,

原则上采用较高

的频率值。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控量测频率。

表6.1-1按距开挖面距离确定的监控量测频率

监控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

(m 监控量测频率

(0-1)B

2次/d

注:B为隧道开挖宽度。

表6.1-2按位移速度确定的监控量测频率

6.1.2开挖面地质素描、支护状态、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的描述应每施工循环记录一次。必要时,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的描述频率应加大。

6.2监控量测控制标准

6.2.1监控量测控制基准包括隧道内位移、地表沉降、爆破振动

等,应根据地质条件、隧道施工安全性、隧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以及周围建(构)筑物特点和重要性等因素制定。

6.2.2 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可参照表5.2-1和表5.2-2选

用。

表6.2.2-1单线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

注:1本表适用于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硬质围岩隧道取表中

较小值,软质围岩隧道取表中较大值。表列数值可在施工中通过实测资料积累作适当修正。

2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指两拱脚测点间净空水平变化值与其距离之比,拱顶相对下沉指拱顶下沉值减去隧道下沉值后与原拱顶至隧底高度之比。

3墙腰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可按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

限值乘以1.2-1.3后米用

表6.2-2双线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

注:1本表适用于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硬质围岩隧道取表中较小值,软质围岩隧道取表中较大值。表列数值可在施工中通过实测资料积累作适当修正。

2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指两拱脚测点间净空水平变化值与其距离之比,拱

顶相对下沉指拱顶下沉值减去隧道下沉值后与原拱顶至隧底高度之比。

3墙腰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可按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乘以

1.1-1.2后采用。

6.2.3位移控制基准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由初期支护极

限相对位移按表6.2.3-1要求确定

表623-1位移控制基准

注:为隧道开挖宽度,为极限相对位移值。

624根据位移控制基准,按表624-1分为三个管理等级。

表6.2.4-1 管理体系

注:为实测位移值。

625地表沉降控制基准应根据地层稳定性、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要求分别确定,取最小值。

6.2.6采用分布开挖法施工的隧道应每分部分别建立位移控制基准,同时应考虑个分部的相互影响。

6.2.7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应根据控制基准,结合时态曲线形态判别。

6.2.8 一般情况,二次衬砌的施做应在满足下列要求进行:

(1)隧道水平净空变化速度及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明显下

降;

(2)隧道位移相对值已达到总相对位移量的90%以上。对浅埋、软弱围

【隧道方案】铁路工程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新建XX铁路工程 XX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编制:XX 审核:XX 审批:XX XX铁路XX标指挥部 二0XX年XX月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1、隧道规模与地质条件 本标段共有隧道5座,青云山隧道分为左线和右线两座单线隧道,其中隧道左线里程桩号DK491+253~ DK513+428,全长22175m;隧道右线里程YDK491+577 ~YDK513+414,全长21837m;隧道穿越12条断层。城峰1#隧道长804.86米,城峰2#隧道长775米(双线),城峰3#隧道长906.96米。各隧道围岩级别长度见下表: 隧道、斜井围岩类别统计 2 自然地理概况 青云山隧道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和莆田市涵江区,起点位于永泰县岭路乡后坑垄村,穿越青云山国家4A级风景区和藤山及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隧道处于戴云山脉南段中低山山间地貌,山脉主要走向为北东~南西,山峰林立,沟谷深切,多悬崖峭壁。总体地形:DK491+250~DK493+850地形标高65~590m,地形坡度相对较缓,一般20°~40°;DK493+850~DK504+700地形险峻,沟谷幽深,标高为230~1018m,中间最高山峰(对山)1031m。地形坡度一般50°~80°,局部近90°,甚至倒悬。DK504+700~DK513+430海拔标高为580~145m,地形坡度较缓。隧道最大埋深890m。 城峰一、二、三号隧道处于剥蚀低山,上部为第四系更新统冲积,城峰一号隧道进口DK489+901~DK490+098段有石英岩正长斑岩岩脉侵入,全风化~弱风化,其它地段下部为弱风化凝灰熔岩,岩性较为完整,未发现异常地质构造。地下水主要为空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不发育。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T10标长基岭隧道、龙归隧道 施工监控量测专项计划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隧道集团广乐高速T10标项目部 二零一零年七月

乐昌至广东高速公路T10表标段内共有2隧道,分别为长基岭隧道和龙归隧道。其中长基岭隧道为特长隧道,是广乐高速控制性工程,长基岭隧道左线长3920m,右线长3940m;龙归隧道右线长640m,左线长565m。长基岭隧道位于粤北凹褶束~韶关凹褶中的天门坳隆起地区,地层复杂、断层发育。断裂主要为北北东向和北东向,南北向。隧道穿越14条断层破碎带或岩溶侵蚀破碎带。龙归隧道位于湘粤坳褶束的粤北凹褶束,以华夏构造为主体,形成以南北向褶皱-瑶山复背斜的褶皱和盆地。断裂主要为北北东向和北东向。隧道穿越1条断层破碎带。隧道开挖埋深浅、跨度大,采用的支护措施和结构形式复杂多样,施工中各种工法转换复杂,因此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经济、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全过程监控量测措施,以根据监测信息反馈设计和指导施工,积极优化与调整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控制支护结构变形,了解围岩动态变化,掌握最佳工序过程,从而确保工程安全与质量,并保护周围环境的安全。 1 监测目的和意义 监控量测是地下工程动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隧道安全开挖的基础。在施工中,通过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利用监控量测结果调整设计支护参数,指导施工,积累资料并为以后的类似工程提供类比依据;同时预测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1)了解围护结构和周围地层的变形情况,为施工日常管理提供信息,保证施工安全。 监测数据和成果是现场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判断工程是否安全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依据监测结果验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调整施工参数,必要时采取辅助工程措施,以达到信息化施工之目的。 (2)通过对隧道支护结构的变位、应力监测,及时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3) 验证支护结构设计,为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修订提供反馈信息。 (4) 积累资料,以提高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平。 支护结构的围岩压力分布受支护方式、支护结构刚度、施工过程和被支护围岩种类的影响,通常很复杂,现行设计分析理论尚未达到成熟的阶段,积累完整准确的地下工程开挖与支护监测结果,对于总结工程经验,完善设计分析理论是很有价值的。 2 监测的主要技术依据 2.1 执行的技术标准

隧道监控测量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2、《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2005 4、《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7、施工设计图纸和沿线地质调查资料 二、编制目的 通过本计划指导本项目部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工作,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围岩、地表变形以及支护结构应力、围岩与支护结构、支护与支护之间接触压力等量测,了解围岩稳定状态和支护结构、衬砌的可靠程度。 1、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2、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或为调整支护参 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3、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 4、监控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积累测量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采用喷锚构筑法修建的隧道及浅埋隧道施工中的监控量测工序,使其处于受控状态,本计划适用于我项目部所有的隧道监控量测施工。 四、职责:

物资部负责量测仪器设备的采购。 工程部负责提供仪器设备采购计划,编制监控量测设计。 技术主管负责量测计划安排、量测资料的整理,并根据量测结果及时向施工负责人汇报洞内围岩的稳定状态,指导现场施工。 量测组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负责测点的埋设和日常的量测工作,并作好量测记录。 五、工程概况 新建向塘至莆田铁路位于赣东和闽中地区,西起江西省南昌市,自乐化东站(不含)引出,经江西抚州、南城、南丰,福建建宁、泰宁、将乐、沙县、尤溪至永泰分岔,同时引入到外福铁路福州站和福厦铁路莆田站。 我项目部管段内有音头隧道、后洋隧道、大坪隧道三座隧道,其中音头隧道最长,起止里程DK387+437~DK390+043,全长2606m, 在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与线路交点里程DK389+800处设置一斜井,斜井采用无轨运输,为双车道断面,斜井长235米;后洋隧道起止里程DK390+430~DK391+380,全长950m,大坪隧道长190m。线路设计时速200km,预留250km,为双线电气化铁路有碴轨道隧道。 四、监控量测 1、监控量测流程图见附图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完整版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 C17合同段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雅康高速公路C17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0一四年九月十五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4、隧道监控施工技术规范 3、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等有关资料。 二、编制目的 现场监控量测是斜井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而且通过现场监测获得围岩动态的信息(数据),为修正和确定初期支护参数及混凝土衬砌支护时间提供信息依据,为完善斜井工程设计与指导施工提供可靠的足够的数据。 三、工程概况 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项目路基土建工程施工C17标段位于四川省西部二郎麓、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界于邛崃山脉与大雪山脉之间,大渡河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川藏公路穿越东北部,是进藏出川的咽喉要道,素有之称。 本合同段横跨泸定县烹坝乡喇嘛寺村与黄草坪村、康定县姑咱镇大杠村与上瓦斯村,涉及2县2乡镇4村,起讫桩号为 K108+450~K118+370,线路全长9.92km。本标段工程主要包括路基工程:1段长283.5米;桥梁工程:3座总长522.5米;隧道工程:3座隧道,其中大坪隧道长3021米,最大埋深863m;大杠山隧道长

4799米,最大埋深669米,龙进隧道长1287.5米,最大埋深 328m;涵洞工程:钢筋混凝土盖板涵,33m+12.52m两处。 四、监控量测管理 1、成立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受项目总工领导并配齐必须的检测仪器、设备、用品,明确工作职责和标准,承担量测任务。 2、量测组负责测点埋设、日常量测、数据处理和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工作,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 3、现场监控量测按制定的量测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并与其它施工环节紧密配合,不间断的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4、各预埋测点埋设要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善保护,不能任意撤换和避免破坏。 5、按现场监控量测计划,在做好现场量测工作的同时,及时分析整理内业资料并分类归档,按规范要求做好量测竣工文件。 6、监控量测组织机构框图 图一监控量测组织机构图 五、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1.量测数据必须准确可靠。

隧道监控量测观测标埋设要求

隧道监控量测观测标埋设要求 根据10月14日隧道监控量测现场检查结果,各隧道监控量测观测标均未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埋设,为加强本标段监控量测工作管理,保证监控量测作业满足规范要求,确保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监控量测标志埋设要求进一步明确如下: 1.地表沉降观测标 1.1埋设时间 地表沉降观测标志应在隧道正洞开挖施工前埋设,并于正洞开挖前及时采集初始读数。 1.2断面布置 地表沉降断面应超前隧道开挖面至少30米,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里程。一般情况下,地表沉降测点间距按下表要求布置: 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隧道开挖范围内地表沉降点横向间距按2m要求布设,开挖范围外按照5m要求布设。在隧道路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H+B,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量测范围应适当加宽。 岩石地段地表沉降观测标志埋设入岩深度不小于0.5m,黄土地段地表沉降观测标志埋设深度不小于1.0m。采用钻孔的方式进行埋设并用混凝土进行加固,观测标直径不小于20mm。

图1.2.1 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 注:上图中H为隧道埋深,B为隧道开挖宽度。 2.洞内监控量测观测标 2.1埋设时间 洞内拱顶下沉及净空变化监控量测观测标应在隧道开挖后12小时内布设,并及时读取数据,最迟不得大于24小时。 2.2断面布置 顶拱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拱顶下沉测点应布置在隧道轴线上,偏差不大于3cm,隧道拱顶下沉及净空变化测点断面按下表要求布置: 注:Ⅱ级围岩视具体情况确定间距。 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及隧道工程监控量测设计图纸要求,本标段隧道均采用三台阶法进行开挖,隧道监控量测顶拱下沉测点及周边收敛测点埋设形式如图2.2.1所示:

隧道洞口监控量测方案

渝万铁路I标二工区 隧道洞口监控量测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二局渝万铁路I标二工区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三年三月

隧道洞口监控量测方案 一、量测目的 玉峰山隧道出口段局部覆盖0~2m厚坡残积层粉质粘土,大部基岩出露良好,斜坡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双溪隧道,进口明洞63m,V级围岩557m,最大埋深25m,洞身岩体节理、裂隙发育,泥岩岩质软,易风化,隧道埋深浅,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洞口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玉峰山隧道出口、双溪隧道进口段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掌握洞口段地层稳定性变化规律,预见事故和险情,为隧道施工提供基础资料,作为调整和修正支护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法的依据,为本工区隧道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二、编制依据 (1)《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函〔2007〕〕76号); (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3)渝万铁路隧道施工设计文件; (4)渝万铁路(YWZQ-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5)渝万铁路I 标段二工区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三、量测项目 根据本工区隧道的特点,量测项目主要包括: ⑴洞内、外观察;⑵二次衬砌前净空变化;⑶地表下沉。

四、人员配备 1、量测仪器 隧道洞口监控量测设备配备表 2、人员配备 ⑴监控量测小组 五、监控量测方法 1地表观察 地表观察主要记录地表开裂、地表变形、边仰坡稳定状态、地表

水渗漏情况。 2地表下沉量测 采用精准水准仪和铟钢尺测出各沉降点标高即可。在工程开挖前对每一个测点读取初始值。首次观测时,对测点进行三次观测(三次差值小于±1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量测过程中读数时各项限差宜严格控制,每个测点读数误差不宜大于0.3mm。 横断面方向地表下沉量测的测点间隔为2~5m,在一个量测断面内设5个测点,具体见下图1。地表下沉量测在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为止。地表下沉的量测频率和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的量测频率相同。 量测范围 图1 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 3净空变形量测 净空变形量测包括拱顶下沉和周边围岩收敛。洞口段监控量测断面间距为5m,测量测线的布置如下图图2。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长沙市渔业路及延伸道路工程 下穿京广铁路段暗挖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三月十三日

目录 1、监控量测的目的 (3) 2、监控量测的项目 (3) 3、量测断面的间距和频率 (3) 4、测点设置要求及测设工具 (4) 5、量测方法及数据处理 (5) 5.1、水平收敛量测 (5) 5.2、拱顶下沉量测 (6) 5.3、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7) 6、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的要求 (9) 7、监控量测规范要求 (9) 8.监控量测仪器及量测作业要求 (10) 8.1.量测仪器 (10) 8.2.量测作业要点 (11) 9、量测的管理及人员配备 (12) 9.1、量测的管理 (12) 9.2、量测人员配备 (12) 10、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程序图 (12)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1、监控量测的目的 监控量测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不仅监测地层、围护结构体系、浅埋段围岩、支护动态,及施工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通过对两侧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及时确定相应的施工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和既有建筑的安全。 2、监控量测的项目 2.1、必测项目是施工中必须作为一道工序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它包括: (1)洞内外观察 (2)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的量测 (3)拱顶下沉的量测。 (4)地表沉降 2.2、选测项目是根据围岩性质、隧道埋置深度、开挖方式等条件自行确定的监控量测项目,作为必测项目的验证和补充。它包括: (1)围岩压力 (2)钢架压力 (3)隧底隆起 3、量测断面的间距和频率 3.1、洞内观察分为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初期支护观察,地质及支护状况的观察,对判断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开挖前方的地质预报等十分重要,所以地质观察和记录对开挖后的每一个工作面都应及时进行地质素描及数码成像,必要时应进行物理力学试验。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裂缝及其发展、渗水、变形观察和记录。 3.2、洞外观察包括边仰坡稳定,地表水渗透等观察。 3.3、净空变形量测断面的间距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埋置深度等确定,其间距按表1采用。拱顶下沉量测与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应在同一断面内

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

渝万铁路客运专线 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 北京铁研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渝万铁路3标监理项目部

渝万铁路客运专线 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2013年01月18日 北京铁研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渝万铁路3标监理项目部

目录 一、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1) (一)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1) (二)控制及重点工程 (2) (三)主要技术标准 (3) (四)编制依据 (3) 二、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4) (一)监理工作的范围 (4) (二)监理工作的重点 (4) 三、监理工作流程 (4) 四、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手段 (5) (一)监理监控要点 (5) (二)监控目标 (5) (三)监控手段 (5) 五、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5) (一)监控量测的项目 (6) (二)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6) (三)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 (6) (四)监控量测频率 (7) (五)监控量测方法 (8) (六)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及信息反馈 (10) (七)监控量测验收资料 (11)

六、见证具体部位和工序 (11) 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一)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新建重庆至万州铁路位于重庆市境内,自重庆铁路枢纽的重庆北站引出,沿正在建设中的渝利铁路向东北经江北、渝北并行至长寿,尔后经垫江、梁平至万州北。该铁路连接重庆主城区和渝东北中心城市万州,是成渝地区铁路网主骨架线路,也是郑州至重庆快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渝万铁路正线全长247.257km。其中桥梁235座117.073km;隧道55座,58.157km;桥隧总长175.230km,占线路长度的70.87%。 全线设重庆北、复盛、长寿北、长寿湖、垫江、云龙(预留)、梁平南、三正北(预留)、万州北共9个车站。最小站间距为长寿北至长寿湖,为17.175km;最大站间距为长寿湖至垫江,为43.067km;平均站间距为30.907km。 新建重庆至万州铁路YWJL-3标段起乞里程DK166+178~DK249+861,全长83.68Km,全标段设梁平南、三正北(预留)、万州北共3个车站。 主要工程数量:全标段共计桥梁86座,合计长度32683.961m,占线路长度39.06%;隧道32座,合计长度34061m,占线路长度40.70%;框架涵63座合计201.5m,占线路长度0. 24%;路基长度16733.539m,占线路长度20.0%。 标段内双线特大桥24座,合计长度18073.29m,双线大桥45座,合计长度12380.852m,双线中桥7座,合计长度566.269m,四线特大桥1座, 633.40m,四线大桥2座,合计长度709m,七线大桥1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目 录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原则 1 1.高效、适用原则 1 2.安全原则 1 3.符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的原则 2三.适用范围 2 四.工程概况 2 1.隧道概况 2 2.施工存在的风险 2 3.监控量测目的 2 4.监控量测手段 3 五.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3 1.组织机构、人员及设备 3 2.监控量测程序和项目 4 3.监控量测点布置及方法 5 4.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信息反馈 9六.无尺渐测现场应用 10 七.监控量测工作制度 11

八附件 12 表 施-CL-012 沉降观测记录表 13 表 施原-029 隧道工程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 14 表 施原-030 隧道工程周边位移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 15表 施原-031 隧道工程周边位移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 16

一.编制依据 1.承赤高速工程施工图; 2.承赤高速16标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3.交通部的规范、规程、标准: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二.编制原则 1.高效、适用原则 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内容,是监视围岩和支护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是判断设计、施工是否正确合理的主要依据,是监视施工是否安全可靠的眼睛。为了更精确更迅速的了解围岩的动态变化,判定其稳定性,从而保证施工安全。 本方案的高效运行,能确保预报质量并有效的指导施工,适合本工程所有隧道。 2.安全原则 隧道施工中开挖形成后,必须立即喷射不小于4cm厚的混凝土及时封闭围岩作为初支初喷层,紧跟监控量测,监控量测应在开挖后2-4小时进行,否则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掌子面作业。 本方案的操作实施要安全,并能指导安全施工。 3.符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的原则 本方案拟投入的设备、实施人员均符合本单位现有水平,能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三.适用范围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五台山至盂县高速公路 五盂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阳五高速公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八月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目录 1、监控量测的目的 (3) 2、监控量测的项目 (3) 3、量测断面的间距和频率 (4) 4、测点设置要求及测设工具 (5) 5、量测方法及数据处理 (5) 5.1、水平收敛量测 (5) 5.2、拱顶下沉量测 (7) 5.3、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8) 6、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的要求 (9) 7、监控量测规范要求............................................................................

8.监控量测仪器及量测作业要求........................................................ 11 8.1.量测仪器.......................................................................................... 11 8.2.量测作业要点 ................................................................................. 14 9、量测的管理及人员配备.................................................................... 14 9.1、量测的管理 (14) 9.2、量测人员配备 (14) 10、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程序图 (15) 2 1、监控量测的目的 监控量测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设计参数的调整提出依据,是确保施工及结构运营安全、指导施工过程、便利施工管理的重要手段,采用新奥法原理设计、施工的隧道,监控量测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施工程序。 2、监控量测的项目 2.1、必测项目是施工中必须作为一道工序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它包括:(1)洞内外观察

隧道的监控量测设计方案

监控量测 一、采用新奥法修建的隧道,应将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列入施工组织中,并作为施工工序中不可缺少内容认真实施。监控量测不仅检测施工各阶段围岩和支护动态,确保施工安全,而且可为调整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确定二次衬砌的施工时机,了解隧道施工对附近既有构筑物的影响,提供反馈,并作为信息化设计的依据;同时积累资料,为以后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二、监控量测计划与内容 1、监控量测计划应根据隧道的规模、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开挖方式及机械设备等因素制定,并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进行,监控量测作业应根据下图(图1)所示进行: 监控量测计划的内容包括:两侧项目及方法、量测仪器的选择、测点布置、量测频率、数据处理及量测作业人员的组织等。 施工过程中,当地质条件发生显著变化时,应及时修订监控量测计划。 2、监控量测应达到以下目的: (1)掌握围岩和支护状态,进行日常施工管理; (2)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或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 (3)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确定二次衬砌施做时间;

(4)将监控量测结构反馈与设计及施工中; (5)掌握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图1 监控量测反馈程序图框 3、监控量测项目 (1)监控量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2)必测项目是隧道工程应进行的日常监控量测项目,具体监控量测项目见表1。 (3)选测项目是为满足隧道设计与施工的特殊要求进行的监控量测

项目,具体监控量测项目见表2。 表1 必测项目 表2 选测项目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项目部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编制依据 1、XXX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XXX施工组织设计;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第三章施工计划 第一节人员计划 为满足隧道监控量测需要,项目部特进行以下人员安排。 第二节设备计划

第三节进度计划 本监控量测方案伴随隧道施工全过程。 第四章监控量测目的 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按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现场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进行日常的施工。 为了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使隧道结构既安全,满足其使用要求,又经济合理;在不良地质、突水、洞口浅埋等有特殊要求的地段或业主及监理认为有必要监控的地段设置监控量测断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量测。 1、根据监测围岩变形和压力情况,验证支护衬砌的设计效果,保证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掌握围岩和支护的状态,根据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日常施工管理; 2、提供判断围岩和支护系统基本稳定的依据,通过监测数据的连续变化,分析支护结构的作用及效果,确定二衬和仰拱的施作时间; 3、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掌握地层稳定性变化规律,预见事故和险情,为大变形发展情况及研究、决策提供基础资料,作为调整和修正支护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法的依据,提供围岩和支护衬砌最终稳定的信息; 4、将监控量测结果及时反馈于隧道设计、施工、建设管理中,确定施工管理等级; 5、积累资料,供以后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第五章监控量测的内容及方法 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隧道监控量测,隧道监控量测流程如下:

第八章 隧道监测方案设计

8 隧道监测方案设计 8.1 隧道监控量测的目的 大青山一号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该施工方法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现场监控量测,既要允许围岩产生一定的变形,又要防止围岩产生过大的变形,并利用检测结果及时补充设计和指导施工。 隧道检测的目的如下: (1)掌握围岩动态,了解支护结构在不同情形下的受力状态,并对围岩的稳定性作出评价; (2)验证支护结构型式、支护参数的合理性,评价支护结构、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指导现场施工,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和工程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4)为节省工程投资,提高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证。 8.2 隧道监控量测的内容 为及时提供施工所需的围岩稳定程度和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保证施工安全和提高施工效率,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将施工监控量测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1)必测项目:必测项目包括围岩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拱顶下沉量测、周边收敛位移量测和地表沉降观测等。这类量测是为了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量测密度大,工作量大,量测信息直观可靠,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2)选测项目:选测项目包括围岩内部位移量测、锚杆轴力量测、围岩与喷射混凝土间接触压力量测、喷射混凝土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量测、

喷射混凝土内应力量测、二次衬砌内应力量测、钢支撑内力量测、衬砌裂缝及表面应力量测。这类量测是对必测项目的扩展和补充,对特殊地段或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量测,以便更深入的掌握围岩稳定状态与支护效果。选择项目安装埋设比较麻烦,量测项目较多、时间长、费用较大、但工程竣工后还可以进行长期观测。 8.3 隧道监控量测方法 8.3.1 围岩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 所谓隧道工程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实际揭露的隧道掌子面地质情况,掌握隧道的实际围岩状态,分析隧道掌子面的稳定状态,预测前方隧道围岩情况,并提出必要的预警;通过观察隧道洞内初期支护的状态,及时发现各种异常现象并进行观察,评价初期支护的稳定性。 (1)观察方法 隧道掌子面的地质情况采用目测、地质罗盘和锤击检查进行观测,及时绘制掌子面地质素描,记录围岩的岩性、产状等详细特征,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特征,地下水的水量。压力等特征,填写掌子面地质观察记录。 隧道初期支护状况采用目测观察为主,对初期支护中的喷射混凝土、钢支撑,锚杆出现的外鼓、裂缝、扭曲等异常现象,进行跟踪观测并做好原始记录。观测中,如果发现异常现象,要详细记录发现的时间、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以及附近测点的各项量测数据。 (2)观察频率 隧道工程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应在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后进行,每次开挖后需进行掌子面地质情况观察,每个监测断面应绘制隧道开挖工作面及素描剖面图。 8.3.2 周边收敛位移量测

隧道监控量测细则(参考Word)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浅埋隧道地表沉降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同一断面里程。一般条件下,地表沉降测点纵前向布间设距。应地按表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一般情况下地表沉降观察点的纵向间距见表5.1-1 地表沉降点纵向间距。 表4.1-1洞口段及浅埋段地表下沉量测断面间距表 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H+B,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量测的范围应适当的加宽。其测点布置见图5.1-1 地表沉降点布置示意图。 图5.1-1 地表沉降点布置示意图

5.2 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 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监控量测断面按表5.2-1的要求布置。 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设置在拱顶轴线附近。当隧道跨度较大时,应结合施工方法在拱部增设测点,参照图4.2-1布置。地表下沉量测 表5.2-1必测项目监控量测断面间距 注:Ⅱ级围岩视具体情况确定间距。 5.3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 可参照表5.3-1、图参照图5.2-1布置。 5.3-1净空变化量测测线线数

图4.3-2拱顶下沉量测和净空变化量测的测线布置示例 (a)拱顶测点和1条水平测线示例;(b)拱顶测点和2条水 平测线、2条斜测线示例;(c)CD或CRD法拱顶测点和测线 示例;(d)双侧壁导坑法拱顶测点和测线示例 5.4 测点布置要求 不同断面的测点应布置在相同部位,测点应尽量对称布置,以便数据的相互验证。 6 监控量测频率及监控量测基准 6.1监控量测频率 6.1.1必测项目的监控量测频率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分按表6.1-1和表6.1-2确定。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和由距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之中,原则上采用较高的频率值。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控量测频率。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设计(项目部)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编制依据 (2) 第三章施工计划 (2) 第一节人员计划 (2) 第二节设备计划 (2) 第三节进度计划 (2) 第四章监控量测目的 (3) 第五章监控量测的内容及方法 (3) 第一节量测期间及量测频率的确定 (4) 第二节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 (5) 第三节地表下沉量测 (6) 第四节拱顶下沉及周边位移量测 (6) 第五节数据分析与反馈 (8) 第六节隧道二衬施作 (9) 第六章监控量测管理 (9)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编制依据 1、XXX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XXX施工组织设计;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第三章施工计划 第一节人员计划 为满足隧道监控量测需要,项目部特进行以下人员安排。 第二节设备计划 第三节进度计划 本监控量测方案伴随隧道施工全过程。

第四章监控量测目的 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按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现场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进行日常的施工。 为了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使隧道结构既安全,满足其使用要求,又经济合理;在不良地质、突水、洞口浅埋等有特殊要求的地段或业主及监理认为有必要监控的地段设置监控量测断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量测。 1、根据监测围岩变形和压力情况,验证支护衬砌的设计效果,保证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掌握围岩和支护的状态,根据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日常施工管理; 2、提供判断围岩和支护系统基本稳定的依据,通过监测数据的连续变化,分析支护结构的作用及效果,确定二衬和仰拱的施作时间; 3、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掌握地层稳定性变化规律,预见事故和险情,为大变形发展情况及研究、决策提供基础资料,作为调整和修正支护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法的依据,提供围岩和支护衬砌最终稳定的信息; 4、将监控量测结果及时反馈于隧道设计、施工、建设管理中,确定施工管理等级; 5、积累资料,供以后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第五章监控量测的内容及方法 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隧道监控量测,隧道监控量测流程如下: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1、为加强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充分发挥监控量测在隧道安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规范铁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工作,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O1-200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F60-2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2、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参数的调整和二次衬砌施作的时机提出依据,是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可靠、指导施工过程和施工安全监控的重要手段,是铁路隧道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铁路隧道施工作业中关键的重要作业环节,监控量测须纳入工序管理。 第二章监控量测职责及组织机构 1、监控量测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 组员:** *** *** *** 2、监控量测职责 隧道监控量测实行施工单位、业主第三方、公司三级管理制度。 ⑴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对监控量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并组织第三方开展评估工作。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小组,配备专业监控量测人员和设备,建立健全监控量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⑵根据设计要求,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经项目部总工程师审核后报监理、建设单位审批后实施。 ⑶按批准的实施细则组织实施,作好量测记录,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⑷根据揭示的地质情况,及时调整监控量测方案。 ⑸配合监控量测评估单位对现场监控量测的检查和复核工作。 ⑹根据监控量测复核成果,及时向建设、施工、监理和设计单位反馈安全评估意见。按规定向建设、监理单位提报监控量测抽检、复核报告。 第三章监控量测方法 1、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 在施工过程对开挖工作面周围的岩石特性、围岩状态、地下涌水情况等进行观察,并绘制地质素描和现场拍照,并对开挖后支护状态进行观察记录。(1)观察目的 开挖岩面的细致目测观察,对于监视围岩稳定性是既省事而作用又很大的监测方法,它可以获得与围岩稳定状态有关的直观信息。隧道目测观察的目的是: ①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 ②为判断围岩、隧道的稳定性提供地质依据; ③根据喷层表面状态及锚杆的工作状态,分析支护结构的可靠程度。(2)观察内容 ①开挖后没有支护的围岩进行目测,主要是了解开挖工作面的工程地质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太原铁路枢纽新建西南环线工程XNHS-2标段 隧道监控量测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五局集团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项目部 第四架子队 二0 一六年四月十五日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专项方案 由我架子队承担的隧道工程分别为取消晋祠地下车站DK18+715-DK19+18段; 东晋隧道DK9+700-DK10+190段;晋源车站DK10+190-DK10+590段;晋祠车站 DK10+590-DK13+10段,全长,设计为双线隧道。其中DK12+550-DK13+100长550m 段采用暗挖法施工,其他段采用明挖法施工。隧道经过地区地质情况复杂,围岩类别W级。施工监控量测包括深基坑段监控量测和浅埋暗挖隧道段监控量测。明挖深基坑段和浅埋暗挖隧道段地质条件复杂,基坑两侧和隧道穿越地表上方建筑物和管线众多,基坑跨度大、深度深,隧道开挖埋深浅、跨度大,采用的支护措施和结构 形式复杂多样,施工中各种工法转换复杂,地表和周围建筑物对基坑开挖和隧道施工要求较高,因此为保证基坑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经济、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 中应采取全过程监控量测措施,以根据监测信息反馈设计和指导施工,积极优化与调整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控制支护结构变形,了解围岩动态变化,掌握最佳工序过程,从而确保工程安全与质量,并保护周围环境的安全。 1 监测目的和意义

监控量测是地下工程动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深基坑和隧道安全开挖的基础。在施工中,通过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利用监控量测结果调整设计支护参数,指导施工,积累资料并为以后的类似工程提供类比依据;同时预测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达到安全施工、节约工程投资的目的;同时根据监测情况实现周边建筑物保护方案,防止地表房屋过大沉降甚至破坏。 (1)了解围护结构和周围地层的变形情况,为施工日常管理提供信息,保证施工安全。 监测数据和成果是现场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判断工程是否安全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依据监测结果验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调整施工参数,必 要时采取辅助工程措施,以达到信息化施工之目的。 (2)通过对基坑及隧道支护结构的变位、应力监测,及时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3)保证施工影响范围内建筑物、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为确定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4) 验证支护结构设计,为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修订提供反馈信息。 (5) 积累资料,以提高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平。支护结构的围岩压力分布受支护方式、支护结 构刚度、施工过程和被支护围岩 种类的影响,通常很复杂,现行设计分析理论尚未达到成熟的阶段,积累完整准确的地下工程开挖与支护监测结果,对于总结工程经验,完善设计分析理论是很有价值的。 2 监测的主要技术依据 2.1执行的技术标准 ⑴《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⑵《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 ⑶《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TJ/T8-9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16818-1997;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11)其它相关规范、强制性标准规定及地方标准; (12)《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1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2.2作业依据 ⑴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隧道施工图纸; ⑵本工程有关的工程设计图纸; ⑶本工程有关的地质勘探资料; ⑽《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J10121-2007;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国家重点公路杭州至兰州线重庆巫山至奉节段 楚阳隧道 监控量测方案 中铁二十二局巫奉A1标 2011年10月

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

楚阳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楚阳隧道重庆境内段楚阳隧道为一座上、下行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特长隧道。楚阳隧道位于湖北省巴东县沿渡河镇红岩村至重庆市巫山县楚阳乡和平村之间,进口位于湖北省巴东县境内红岩村三尖角两条冲沟交汇处,出口位于巫山县楚阳乡和平村范家河与其分支冲沟交汇处,隧道最大埋深约585m。本次施工组织设计仅为隧道处于重庆境内部分,左线长2824.907m(ZK0+012.093~ZK2+837),右线长2884m(YK0+011~YK2+895)。左线曲线半径R=1500m,缓和曲线长度Ls=240m;右线曲线半径R=1420m,缓和曲线长度Ls=253.521m。隧道左洞为双向坡:0.8%,-0.7%;隧道右洞为双向坡:0.8%,-0.54766%(湖北至巫山方向上坡为正)。隧道中部布置了3处车行横通道,4处人行通道,以方便左右隧道洞内的联系和发生事故时的救援和逃生,当隧道发生火灾等事故时,左右洞互为救援和逃生通道。 隧道净宽:0.75+0.5+2*3.75+0.75+0.75+0.75=10.25m 隧道净高:5.0m 隧道计算行车速度:80km/h 二、编制目的 为确保监控量测工作顺利正常开展,了解围岩状态,及时反馈信息于设计和指导施工,调整支护参数和二衬施作时间,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的长期稳定性,有效保护周边环境,尽量降低监控量测费用,减少对工程施工的干扰,同时为加强监控量测实施人员规范操作,全面掌握监控量测实施全过程,结合隧道工程特点,制定本方案。 三、组织机构及作业程序 3.1 组织机构 为保证监控量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本项目部建立总工程师负责的管理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X X X X X工程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实施单位: XXXXXXXXXXXXXXXXXXXX

目录 一技术方案 (1) 7.1 实施方案编制的原则 (1) 7.2 项目概况及重难点分析 (1) 7.3 总体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 隧道监控量测的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2) 7.7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10) 7.8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13) 7.9 环境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5)

2.2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重难点 本项目隧道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瓦斯、岩溶、构造破碎带、节理密集带、地下水发育区及构造带富水等问题。 本项目监控量测的重点为:洞口浅埋段、岩溶发育带、滑坡、断层破碎带、节理发育带及其影响带。 3 (3)监测数据和资料可以按照安全预警位发出报警信息,既可以对安全和质量事故做到防患于未然,又可以对各种潜在的安全和质量隐患做到心中有数; (4)监测数据和资料可以丰富设计人员和专家对类似工程的经验,以利专家解决工程中所遇到的工程难题。 (3)监控量测包括选测和必测项目,断面布置及其它要求按《公路隧道施工规范》及《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执行。

3.2 监测内容 根据隧道的特点,围岩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 (1)选测项目则是对一些有特殊意义和代表性的区段进行补充测试,以求更深入地掌握围岩的稳定状态与锚喷支护的效果,更好地指导未开挖区段的设计与施工。一般隧道段选测项目包括钢架内力及外力、围岩体内位移、围岩压力、钢支撑应力、两层支护间压力、支护、衬砌内应力等项目;选择项目的内容根据设计及业主的要求施工。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信息化上传)

新建朝阳至秦沈高铁凌海南站铁路联络线工程TJ-1标高风险隧道巴图营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朝凌客专TJ-1标项目经理部 二○一八年一月

目录 一、隧道工程概况及地质情况 (2) 二、编制依据 (3) 三、监控量测的目的 (3) 四、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4) 五、监控量测项目及布置原则 (7) 六、监控量测的频率 (11) 七、监控量测的控制基准 (12) 八、数据采集、上传及洞外监测 (14) 九、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 (16) 十、工程安全性评价级别与应对措施 (18) 十一、监控量测结果及月(周)报 (20) 十二、监控量测成果资料 (20) 十三、奖惩制度 (21)

朝凌客专TJ-1标巴图营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一、隧道工程概况及地质情况 1、巴图营隧道概况 巴图营隧道位于辽宁省北票市巴图营乡任麻子沟与彩凤沟之间,为双线隧道,隧道进口里程为DK25+820,出口里程为DK32+020,全长6200m,隧道最大埋深152.40m。本隧道设置1座施工斜井,斜井与正洞交汇里程为DK29+400,斜井长度757m,采用双车道无轨运输形式,正洞施工完成后作为避难所使用。隧道进口至DK25+850为18.4‰上坡,DK25+850至出口为4.6‰下坡隧道进口至DK27+226.28967位于直线上,DK27+226.28967至出口位于半径12000m的右偏曲线上。 2、巴图营隧道地质情况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及岩溶裂隙水。基岩裂隙潜水分布较广,以浅部为主,含于基岩风化带、风化裂隙及构造节理裂隙中,水位和水量受季节降雨量影响明显。 隧道区位于丘陵区,岩石破碎,裂隙发育,为大气降水入渗及地下水径流创造了良好条件。地下水排泄方式主要以蒸发排泄为主,地下径流为辅,蒸发为本区普通的重要排泄方式之一。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侵蚀性。 具体围岩级别划分详见下表: 朝凌客专TJ-1标巴图营隧道围岩统计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