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考前核心突破 16图表题之曲线图

高考生物 考前核心突破 16图表题之曲线图
高考生物 考前核心突破 16图表题之曲线图

高考生物 考前核心突破 16图表题之曲线图

生物图表题之曲线图

1.下列曲线图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学现象,对其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甲图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B.乙图B 点时害虫种群抗药性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A 点时的比

C.生产上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植物中的双子叶杂草, 丙图中⑴表示单子叶植物

D.丁图中动物乙表示恒温动物

2.右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曲线,请指出炎热夏季一天中光合作用 变化的曲线是

A .曲线A

B .曲线B

C .曲线C

D .曲线D

3. 研究表明,植物的向光性与光能量(受光照强度、时间等影响)有关,其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A .植物在光照下不一定向光生长

B .一定强度的光照会使生长素分解

C .不同能量光照可能会影响生长素运输方向

D .植物的根可能会出现背光生长特性

4.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表示该

植物在25℃时光合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 2浓度等不变),从理论上,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应该是 A .a 点上移,b 点左移,m 值增加 B .a 点不移,b 点左移,m 值不变 C .a 点下移,b 点右移,m 值下降 D .a 点下移,b 点不移,m 值上升

5.右图中的曲线表示生物学中某些现象,有关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 .该曲线可用来表示叶片年龄与其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B .若曲线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生产力随时间发生的变 化,则b 点表示环境出现剧烈变化

A

B C D

光合作

日升 日落

C.若曲线表示青霉菌生长曲线,则c点是提取青霉素

的最佳时间

D.若曲线表示一个国家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则

a一b段该国老年人数量比例较小

6.下图所示某阳生植物细胞在夏季晴天的某一天内,其光合作用过程中C3、C5化合物的数量变化。若第二天中午天气由光照强烈转向阴天时,叶绿体中C3含量的变化、C5含量的变化分别相当于曲线中的

A.c-d段(X),b-c段(Y) B.d-e段(X),d-e段(Y)

C.d-e段(Y),c-d段(X) D.b-c段(Y),b-c段(X)

7.下列甲乙丙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生物学过程,对曲线变化的描述中,

不正确

...的是

A.甲图B点时若为茎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为茎向光面的生

长浓度

B.乙图A点时,害虫不存在抗药性个体,而B点时害虫存在抗药性个体

C.丙图表示肠脂肪酶的活性受pH影响的示意图

D.丁图曲线A点时,人的胰岛A细胞兴奋性增强,胰岛B细胞兴奋性随后增

8.在实验条件下,测试某种恒温动物离体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E)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是

图2-2

9.影响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

CO2的含量、温度等,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

的含量等。根据上述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析右图,其中不正确是

A.当x代表温度时,能够表示净光合速率的曲线是d

B.当x代表CO2含量时,若a曲线表示水稻,则b曲线表示玉米

C.当x代表CO2含量时,能表示水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浓度对植物

光合速率影响的曲线是a、b、e

D.当x代表光照强度时,若a曲线表示阳生植物,则c曲线最可能代表阴生植物

10.下列对各曲线所表示的生物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二氧化碳含量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B.乙图可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C.丙图可表示呼吸作用中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生成量的关系

D.丁图可表示细胞中氧气浓度与ATP生成量的关系

11.据图所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表明,种群中具有抗

药基因害虫比例B点比A点高

B.若乙图的片段能与RNA

聚合酶结合,则该片段为基因

的编码区

C.丙图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的量均随温度的上升而上升

D.丁图可以表示人体经抗原刺激后,体内抗体量随时间的变化

12.下图表示20℃玉米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的曲线,对于曲线的

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A.b点的位置不会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移动

B.在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当植物缺镁时b点的位置将右移 D.当环境温度升高时c点的位置将向左上方移动

13.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其有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5klx、10k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所作的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该叶片呼吸速率与温度和光照时间均成正比

B .该叶片在5klx 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少

C .该叶片在10℃、5klx 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 氧气量是3mg

D .该叶片在20℃、10klx 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 固定的CO 2量约是8.25mg

14.对右图所示的坐标曲线描述正确的是

①表示酶的活性与pH 之间的关系

②表示工业乳酸发酵时,乳酸生成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③表示细胞中氧气含量与ATP 生成量之间的关系

④由南极→赤道→北极的各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15.植物光合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右下图表示小麦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光照强度与光合速 率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光照强度小于P 点时,光合作用与温度

第14题

B .当温度大于20℃时,a 点会往上移动

C .在30℃时,人参的光合速率比小麦高

D .在30℃时,提高CO 2浓度b 点不变

16.下图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K +

与某些条件之间的 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

条件均为理想状态)。则a 、b 、c 三幅图的横坐标表示的条件正确的一组是

A .载体数量、温度变化、氧气浓度

B .氧气浓度、温度变化、载体数量

C .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

D .温度变化、载体数量、氧气浓度

17.甲、乙、丙中的曲线分别表示一种生命现象,坐标a 、b 、c 表示生命活动中的一种变量。

生命现象: ①生长素的浓度对根和 茎生长速率的影响; ②恒温动物、变 温动物体温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③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

a 乙

c

P

变量:Ⅰ:CO 2的吸收量(释放量); Ⅱ:温度 Ⅲ :生长速率

下列关于甲、乙、丙所表示的生命现象及a 、b 、c 所表示的变量组合正确的一组为: A.甲为① a 为Ⅲ; 乙为③ b 为Ⅲ; 丙为② c 为Ⅰ B.甲为② a 为Ⅱ; 乙为③ b 为Ⅲ; 丙为① c 为Ⅰ C.甲为③ a 为Ⅰ; 乙为① b 为Ⅲ; 丙为② c 为Ⅱ D.甲为① a 为Ⅲ; 乙为③ b 为Ⅰ; 丙为② c 为Ⅱ 18.用2 mol ·L -1

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 ·L -1

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该细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的细A

B .段曲线表明细胞浓度在逐渐增大

C .BC 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

D .用一定浓度的KNO 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

19.某同学通过对四条不同曲线的分析,得到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①通过甲曲线分析可知所得到这种细菌的产物是次级代谢产物 ②乙曲线中处于b 点时,血糖浓度最高,此时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最低 ③丙曲线中处于c 点时叶绿素的分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叶片开始变黄 ④丁曲线中处于d 点时,植物生长素仍能够促进芽的生长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20.测定某种植物种子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鲜重 增加变化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关于种子萌发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种子中有机物的种类变化,第I、Ⅲ 阶段 显著增加,第Ⅱ阶段变化很小

B .从细胞分化来看:在第I、Ⅱ阶段分化不显著, 第Ⅲ 阶段分化显著

C .从种子的干重变化看:在第I、Ⅱ阶段变化 很小,第Ⅲ阶段显著减少

进食后时间 血糖含量

b

乙 时间

相对量

细菌数量对数

产物含量

甲 叶片年龄

吸收Mg 的速度 c

丙 生长素浓度

芽生长速率

d

50

100

80 60 40 20

鲜重

增加

(%)

I Ⅱ

萌发种子

萌发种子

休眠或死种子

萌发时间(h)

D.吸水方式来看,在第I阶段主要为吸胀作用,

第Ⅲ阶段主要为渗透作用

21.图示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温度对光合作用速率

影响曲线。分析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同时受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B.曲线a在20度和45度左右时光合作用速率

相近的原因相同

C.温度对曲线a影响大的原因是较高二氧化碳浓度有

利于暗反应进行

D.适宜光照和温度下曲线b的主要限制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

22.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当他由温暖的室内

来到寒冷的户外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右图变化趋势相符

的是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②酶活性的变化③身体耗氧量的变化④汗腺分泌量的变化⑤抗利尿激素分泌量的变化第21题

A.①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

23.一年生植物的种子数目已知,现将它们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并在春天种于5小块土地上。植物经过生长、开花并结果。研究发现,

尽管收获的种子的总数目和种植时的数目一致,但

收获的种子中X和Y两种种子的比例和种植时的

常常不一致,它们的关系如图(注:sp.X指的是种

子X占总数的比例)。数据表明了物种X和特物种

Y的什么生态关系?

A.当X种子数所占比例小时,二者是互助的

B.当X种子数所占比例大时,二者是互助的

C.当X和Y都存在时二者是竞争关系

D.当Y很少时,X寄生于Y上

24.右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

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 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

C.d越小,M与N种间竞争越激烈 D.M、N两物种存在捕食关系

25.右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在实施害虫防治过程中,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

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在A、B、C、

D、E点进行了农药防治或引入了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农药的作用下,害虫的抗药性基因突变率在D点显著高于B点

B .A 、E 点是生物防治,B 、

C 、

D 点是药物防治。A 点 的治虫效果好于B 点

C .在F 、G 、H 、I 、J 点,还必须引入天敌才能控制虫害

D .在

E 点的防治措施中,常利用生物的种间关系 26.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 发现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

化呈现如右图所示曲线。则在t 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和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 .衰退型和①

B .增长型和②

C .衰退型和③

D .增长型

和④

27.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曲线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28.如图所示,甲图表示植物的淀粉酶与人的淀粉酶活性受pH 影响的情况,乙图表示3种脱氢酶(A 、B 、C )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pH =5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②若细胞质由中性变为酸性,人的淀粉酶的活性渐渐升高 ③乙中,适宜温度范围最广的酶是B

④乙中,无法确认C 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

29.下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的曲线,这两条 曲线分别表示什么

A .A 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

B 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数量 B .A 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数量,B 表示草本植物的数量

C .A 表示土壤中腐殖质量,B 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

D .A 表示食肉类的数量,B 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 30.下图曲线I 代表抵抗力稳定性,曲线Ⅱ代表恢复力稳定性。一片被毁森林在恢复过

程中,稳定性的变化是

31.右图表示莴苣种子的萌发率与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萌发率的高低与波长不成正比关系

B .光和光敏色素都属于物理信息

C .种子接受某种波长的信息才能萌发

D .种子的正常萌发离不开信息传递 32.某学校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以单细胞藻喂养水蚤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问题。下列是他们研究能量流动所做的实验:以一定速率加入单细胞藻喂养水蚤(通常全部被水蚤吃掉),并以不同比率移走水蚤,同时统计出移走的不同年龄的个体能量传递效率(水蚤的量/添加的单细胞藻量),结果如图2。 ①据图分析,移走的比率为0.8时,成年个体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研究表明水蚤的收获量总是远小于取食量,主要原因是 ,这体现了能量流动 特点。

②实验结果表明移走成年个体比移走幼年个体能量传递效率 (高或低)。

③定期移走成年水蚤会使种群的年龄组成趋向 型。这项研究对渔业生产所具有的指导意义是 。

33.(

CO 2光合作吸

CO 1%

(1)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

(2)某除草剂的作用机理之一是阻断光反应中的电子传递过程,影响NADP +

形成_________,该阻断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 ,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最终抑制杂草生长。

(3)干旱初期,某植物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以用甲图曲线 来说明,其具体解释是 。 (4)若乙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曲线A 、C 、D 三点位置如何移动? 。 34.图1为光照强度一定时,大豆植株在不同2O 浓度下,2CO 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其中甲

曲线表示空气中

2CO 浓度为a 时测得的结果,乙曲线表示空气中2CO 浓度为()b b a 时测得

的结果;图2为大豆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受多因子影响的关系图,据图回答: (1)图1所示,随着

2O 浓度的升高,大豆植株对

2

CO 的吸收速率逐渐______________,这种影响在外界

2CO 浓度较______________时对大豆的生存构成的

威胁更大。因此在农业生产上,我国古代人民就提出要“正其行,通其风”。结合曲线图,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曲线的形成除了与光合作用有关外,还与

植物的____ 有关。

(3)图1中A 点代表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 (4)实验表明:在强光下,

2O 参与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光氧化,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

应阶段,使其产生的______________减少。

(5)图2所示,当光照强度为c 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 (6)综合两图,要提高大豆产量,所需的最适外界条件是较高温度、较高CO 2浓度、适宜光照和

_________________。

1-30BCCCB BACBB BCDDB BDCBA BACCD BDCAA B 32.① 10% 水蚤的呼吸消耗 逐级递减 ②高

③增长型 尽量捕捞成鱼或科学的确定捕鱼量、合理确定休渔期的时间

33.(11分)(1)光反应 暗反应 (2)NADPH 类囊体薄膜 (3)Ⅰ(2分) 因气孔关闭导致CO 2吸收减少,CO 2浓度下降,

光合作用速率下降(2分)

(4)A 点上移,C 点左移,D 点上移 (3分) 34.(8分)

(1)下降 低 及时补充光合作用所需的2CO 并及时将光合作用产生的2O 释放出

去(答案合理即得分)

(2)呼吸作用 (3)在此

2O 和2CO 浓度下,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4)[H]和ATP (5)温度和CO 2浓度 (6)较低的氧浓度

曲线图(B 组)

1.下列能够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反应细胞吸水能力的图形是

时间

吸水力时间 时间

吸水力时间

2.人体免疫反应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曲线中,不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过程中某些因素的变化情况的是()

3.若下图表示某种活

性物质在一个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的含量变化曲线。请据此判断这种物质可能诱导()

A.染色体的复制

B.染色质螺旋化缩短成染色体

C.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D.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4.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过程中,细胞内伴随发生的变化,最可能是下图的()

5.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图中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

6.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密闭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们对温室内C02含量、O2含量

6.(2007山东理综)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7.某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的T和U培养基

培养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其有丝分裂。已知蚕豆

的有丝分裂周期为20小时,根据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

的速率绘制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对此结果的分析中,

不正确的是()

A.b点时刻,细胞正大量合成RNA

B.d点时刻,细胞中的DNA含量达到最大值

C.ce阶段,细胞中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D.在显微镜下,处于ae阶段的细胞数目最多

8.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1—2个月后能够提早萌发。在低温处

理过程中,种子内的激素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进行以下的推

断,错误的是()

A.抑制种子萌发的激素是脱落酸

B.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保藏

C.脱落酸与赤霉素是拮抗关系

D.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是协同关系

9.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突变发生),

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右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进行DNA复制

B.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C.乙组细胞中既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D.用药物阻断DNA复制会减少甲组细胞生成

10.(09辽宁、宁夏卷)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反应温度由t 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 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 2时比t 1高,故t 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 1时比t 2低,表明t 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11.右图曲线a ,b 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a 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B.依据曲线b ,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D.种群密度为d 时,曲线b 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12.(09四川卷)夏季晴朗无云的某天,某种C 3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是 。

(2)在12:00左右出现光合作用强度“低谷”,此时叶片气孔处于关闭状态的数量增多。请比较图中B 、C 两个点对应的时刻, 时刻叶肉细胞之间的CO 2浓度相对较高, 时刻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 5化合物的含量相对较大。

(3)研究发现,在其他环境因子相对稳定时,植物根系部位土壤相对缺水是导致气孔关闭的主要因素。请据此推测图中C 、D 两个点对应的时刻中, 时刻根系部位土壤溶液的浓度较高。

(4)研究还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 。有人推测根部合成X 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从同一植株上剪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3片叶,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 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

培养液中X 的浓度/mol ·m

-3

5×10-5

5×10-4

5×10

-3

叶片中X 浓度/mol ·g -1

(鲜重) 2.47 2.97 9.28 叶片中的气孔导度/mol ·m -2

·a

-1

0.54

0.43

0.27

①以上方案有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来并加以修正。

分组

测量指标

d

②若表中数据为方案完善后得到的结果,那么可推测,随着培养液中X的浓度增大,叶片蒸

腾作用强度。

13.(08理综Ⅰ)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Ⅰ、

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请回答:

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

管中各加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mL第

Y天的提取液,如图B。

(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

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

是,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

线是。

(2)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煮沸后,b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

更,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

的曲线是。

(3)已知乙烯利能增加细胞内乙烯的含量。如果在第X天喷洒乙烯利,从第X天开始曲线Ⅰ

将呈现出(加快、减慢)下降的趋势,曲线Ⅱ将呈现出(加快、

减慢)上升的趋势。

14.已知蕃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甲图为红果高

茎蕃茄植株连续测交二代的结果。据图分析回答:

(1)该红果高茎番茄植株的基因型是。它的遗传遵循定律。

(2)乙图为用该红果高茎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有关操作的示意图,试分析回答:

①图中的植株A称为,该植株基因型及比例是。

②植株C可能有种基因型,种表现型。

③植株B、C相同的基因型有种。

图A 图B

(3)植株B 与植株C 相比,特点是 (4)如果该子二代植株自交,后代高茎植株占

15.(09全国卷Ⅱ)(1)右图表示A 、B 两种植物的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对环境中CO 2浓度变化的响应特性。据图判断在CO 2浓度为1

300L L μ-(接近大气CO 2浓度)时,光合作用强度较高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__。

(2)若将上述两种植物幼苗置于同一密闭的玻璃罩中,在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内,生长首先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 (3)当植物净固定CO 2量为0时,表明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曲线图专题(B 组)

1-5 ABCAA 6-11 ABBBBD

12.(1)19∶30(或E 点) (2)B 点(或10∶00) C 点(或12∶00) (3)C 点(或12∶00)

(4)①a.样本量太小。应“取叶片若干,等分为三组”。 b.缺乏空白对照。增加1组,将叶片的叶柄下浸在不含X 的培养液中。 ②降低

13.(Ⅰ)(1)浅 淀粉 Ⅰ (2)深 还原糖 Ⅱ (3)加快 加快

14.(1)RrHH 自由组合定律 (2)单倍体 RH :rH=1:1 ;3 2;2(3)植株B 自交后代一般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植株B 纯合子)(4)3/8 15.(1)A

(2)B 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对CO 2浓度变化的响应特性不同,在低浓度CO 2条件下,CB 植物利用CO 2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弱,积累光合产物少,故随着玻璃罩中CO 2浓度的降低,B 植物生长首先受到影响。

(3)光合作用固定的CO 2量与呼吸释放的CO 2量相等

2018高考高中生物学史

高中阶段主要生物家及有关发现 一、细胞学说 2.细胞学说(建立者只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的共同组成的整 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后被魏尔肖修正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意义: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二、生物膜结构

四、光合作用 1.海尔蒙特栽种的柳树质量增加的原因 栽种在桶里的小柳树,在生长过程中能和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在光照条件下合成为有机物,即进行光合作用。当它处在生长过程中时,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即有机物的合成量大于有机物的分解量,外在表现为重量的增加。其重量的增加,主要是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普利斯特利和英格豪斯实验对比,说明了植物在光照下才能放出氧气。 3.萨克斯实验前的“饥饿”处理是为了消耗掉绿叶中原有的营养物质。 4.恩吉尔曼实验分析 (1)实验设计巧妙之处 ①实验材料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用好氧细菌可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 ②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排除了氧气和光的干扰。 ③用极细的光束点状投射:叶绿体上可分为光照多和光照少的部位,相当于一组对比实验。 ④进行黑暗(局部光照)和曝光对比实验:明确实验结果完全是光照引起的 (2)实验结论 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5.对于光合作用中反应物中的元素去向,鲁宾、卡门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证实了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来自参加反应的H2O。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用14CO2供给小球藻,推论出同化二氧化碳的卡尔文循环途径。以生成葡萄糖为例,CO2中的氧在C6H12O6和H2O中出现。

2019年前近五年高考生物常考点

高考生物必须掌握的19个常考热点 常考热点1组成细胞的四大类有机物 1.四类有机物检测的原理: (1)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2)脂肪+苏丹Ⅲ→橘黄色。 脂肪+苏丹Ⅳ→砖红色。 (3)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4)DNA+甲基绿→绿色; RNA+吡罗红→红色。 2.碱基、核苷酸种类: (1)原核、真核细胞:含5种碱基、8种核苷酸。 (2)病毒:含4种碱基、4种核苷酸。 3.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量不同、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4.核酸的分布: (1)DNA: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原核细胞的拟核、质粒。 (2)RNA:主要 ..在细胞质。 二、失分警示 1.关注与“氢键”有关的两个误区: (1)误认为RNA中没有氢键,其实也有氢键,如tRNA的“三叶草”结构局部。 (2)误认为DNA单链中连接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的是氢键,其实是共价键。 2.脱水缩合:氨基酸脱水缩合的方式只有一种,但脱水缩合时,氨基酸排列方式有多种。 3.核苷≠核苷酸≠核酸: (1)核苷=含氮碱基+五碳糖。(2)核苷酸=核苷+磷酸。(3)核酸=核苷酸+核苷酸+……+核苷酸 4.生长激素≠生长素: (l)生长激素属于蛋白质(多肽)。(2)生长素(吲哚乙酸)属于有机酸。 三、提分关键 1.高考常考的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2.判断生物遗传物质的技巧: (1)只要含有DNA:DNA。(2)RNA病毒:RNA。 3.同质量脂肪与糖类氧化分解: (1)结果:脂肪耗氧多、产水多、释放能量多。 (2)原因:脂肪含氢量相对多。 4.必记特征元素:血红蛋白-Fe;叶绿素-Mg;甲状腺激素-I;核酸-P;蛋白质-S 常考热点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答题要素 1.各种生物膜的基本组成成分相同:蛋白质和磷脂。 2.生物膜的三大功能:物质运输、信息传递、能量转换。 3.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物质运输的方式: (1)Na+进入细胞、K+排出细胞(被动运输):高浓度→低浓度。 (2)Na+排出细胞、K+进入细胞(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 4.细胞核的功能: (1)细胞内遗传物质贮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遗传信息库)。 (2)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5.生物膜:其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其功能越复杂。 6.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能直接利用丙酮酸),能释放CO2 7.细胞质基质:能直接利用葡萄糖,也能释放CO2 二、失分警示 1.常考的蛋白质合成、加工、分泌的2个易混点: (1)核糖体合成蛋白质,但没有加工功能。 (2)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修饰蛋白质,但没有合成功能。 2.水的跨膜运输:并不只是自由扩散,也有可能是协助扩散(水通道蛋白)。 3.植物细胞并不都有叶绿体和大液泡: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和大液泡。 4.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功能不同:

高考生物图表题类型及归纳

(1) 在结构A 上合成物质C 的过程中,如果需要 色氨酸和丙氨酸,两者来源有所不同, 能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产生的是 _______________ 。 (2) C 、D 代表由细胞内有关结构合成的物质。其中下列物 质中属于D 类物质的是() C.胰岛素 D.血红蛋白 (3)在A 结构上发生的是 过程,其中以 mRNA 为模板,以 为运输 工具,将合成物质 C D 的原料运送到结构 A 上通过 (方式)连接起来。 (4)蛋白质在体内不但有生成,还有降解 ,保持一个平衡的过程,以保证生理活 动的 顺 利进行。 20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以色列和美 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 泛素 调节的蛋白质降 解。泛素是一个含有 76个氨基酸的多肽,可以以共价键与蛋白质结合。 高考生物图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归纳 生物图表题具有概括 性强、知识容量大、隐含信息多、简单明 了等特点,是表达、概 括、拓展和深化生物 维过程,所以在高考 题的常见类型有结构 实验装置图、生产流 的类型。 学知识的重要形式。它不仅考查学生思维 试卷中已成为热点和亮点题型。在高考试 模式图、生理过程示意图、坐标曲线图、 程图、定性定量表、遗传系谱图等,下面 的结果,而且考查学生的思 题和习题训练中,图(表) 二维空间图、研究方法图、 重点介绍学生在答题中易错 1?生理过程示意图 图形不仅能直观表示 生物体、某器官或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 结构示意图或模式图), 也描述生命活动和发展进化的动态过程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过程的染色体移动图、生理 代 谢过程图、激素调 节和神经调节过程图、稳态调节过程图、 个体发育过程图、生物进化 过程 图、生物与环境 相互作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图 等。 解题方法:①识别图中各结构或物质的作用,理 顺各部分的关系,按照由局部到整体 的思维方式,理解图 意。②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快速 进行知识迁移。③根据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充 分利用图形准确作答。 例1.下列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 的示意图,请回答 畑商昭 A.呼吸酶 B .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

高中生物:历年高考生物核心考点大全

一 1.sars非典型性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侵害肺部和呼吸道细胞。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的活动离不开细胞。 3.细菌一般是单细胞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4.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 5.生长发育以细胞的增殖,分化为基础。 6.遗传和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7.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质基质 8.导管是死细胞,筛管是活细胞(无细胞核),不能表达出全能性。 二 1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2.细菌,蓝藻,放线菌有细胞壁。而支原体没有细胞壁。 3.蓝藻又称为蓝细菌。念珠藻,颤藻,蓝球藻,发菜都是蓝藻。小球藻是真核生物除了蓝藻以外各种颜色的薻都是真核的。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98℃熔化,44℃凝固 4.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只有环状DNA分子。 5.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还有少量RNA。 6.蓝藻中没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7.细胞的发现并命名者是英国的虎克。 8.德国施莱登,施旺创立细胞学说揭示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成的。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有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三 1.硅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在硅藻,禾本科植物中含量较多。 2.在干重中碳占55.99%。 3.水85-90无机盐1-1.5糖类和核酸1-1.5脂质1-2蛋白质7-10 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和主要承担者。 5.还原糖有: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淀粉和蔗糖不具有还原性) 6.脂肪被苏丹三染色需要三分钟,呈橘黄色。被苏丹四染色需要一分钟,呈红色。 7.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混匀 8.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先A后B 9.还原糖检验需要50-65摄氏度水浴加热。 10.脂肪检验需要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再用吸水纸吸去酒精。再滴一滴蒸馏水。制片。 11.大量元素:CHONPSKCaMg微量元素:FeMnZnCuBMo主要元素CHONPS基本元素CHON最基本元素:C矿质元素:除CHO外由植物根部吸收的元素。 12斐林试剂能与还原糖反应是因为有氢氧化铜,双缩脲试剂能与蛋白质反应是因为有铜离子。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的肽键反应。:双缩脲还能使尿素变色。尿素分子里有肽键。

高中生物考前指导汇总

高中生物考前指导 现在这个阶段也可称得上是冲刺阶段,要对于四个知识块深入理解和应用,这四个知识块第一部分是生命基础。生命基础这部分主要讲了四个基础,一个是物质基础,第二是结构基础,第三是细胞代谢,第四是细胞基础,就是细胞的分支。每一块都有它的主要内容,但这部分在高考当中,尤其是前两个基础不会单独考。主要是以生理基础作为主干,把相应的知识混在一起,所以在复习生命的基础这块要以代谢为核心,把相关的结构和物质合在一起来进行。既然以代谢为核心,代谢主要强调两点,一点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而这个物质交换是通过细胞膜来实现的,因此细胞膜是我们复习物质交换当中作为基础复习的内容。在代谢的第二个方面是细胞内的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是通过细胞质基质来完成的,所以要对细胞内的基质特点和代谢有关的细胞体了解,比如说叶绿体、内质网要很了解。这是以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的角度要抓住细胞这两部分。 还有一部分就是物质代谢,物质是生命的基石,物质这部分的复习主要抓好蛋白质,围绕着蛋白质的特性、组成,就是蛋白质的化学,另外还有蛋白质的七大功能。还有就是蛋白质的代谢,我们从两个水平来讲,一个是细胞水平的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就是转入和翻译。另外是从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主要讲的是脱氨基和转氨基的作用。它们产生的主要部分叫做不含氮的部分,叫做α-酮酸,这个如何被利用和转化为其他的物质。α-酮酸会转变成非蛋白质的物质,比如说糖类。除了细胞水平的蛋白质分解以外,还要考虑到个别水平的蛋白质代谢,主要是蛋白质的营养代谢,比如说食物中的蛋白质是如何进行消化和吸收的;还有就是青少年在长身体阶段对蛋白质的应用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青少年蛋白质的供应为什么在每天的食物中都要补充100克的蛋白质?这个原因是什么也应该弄清楚。这就是关于蛋白质代谢的复习。 蛋白质的复习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生态环境中有关氮素的循环问题,这个是在选修教材里面讲的内容,复习的时候也应该把这个作为一个重点来复习。在蛋白质代谢当中还要明确一个问题,就是代谢库。代谢库指的是血液中的氨基酸,要保持氮的平衡,因为血液中的氨基酸衡量是以氮来衡量,每100毫升的静脉血液当中要保持5—8毫克,这个叫氨基酸的代谢库。代谢库要保持动态的平衡,这个动态平衡有三个专用名词来描述,一个是总氮平衡,就是说蛋的摄入量和蛋的消耗量叫做总蛋平衡。还有一个是正氮平衡,正氮平衡是指青少年要保持正氮平衡,就是摄入量要大于消耗量。有一些肝脏或者肾脏有病的会出现负氮平衡,就是说摄入量小于消耗量。蛋白质的复习应该抓住这些内容。还有能量,也要进行比较详细的了解。 第三个关系就是水和生命的关系,要把我们三本书里讲到的水和生命的关系有那些相关知识点要弄清楚。这是第一部分的复习要主要抓住这些内容。 第二块就是稳态与调节,这里讲的稳态是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在复习的时候首先把什么叫内环境,内环境的稳定性、理化性质的稳定性要举一些实例加以说明。比如说人体的温度,温度就是理性物质,化学性就是PH值酸碱度要保持中性,这就是化学性,这就是理化性质相对稳定。这部分除了搞清楚什么叫内环境、什么叫内稳态之外,复习还要放在稳态是怎么通过调节来实现的。实现稳态的调节作用在教材内主要是在选修课本里。在复习当中要搞清楚五个方面的实例。

高考生物图表题类型及归纳

高考生物图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归纳 生物图表题具有概括性强、知识容量大、隐含信息多、简单明了等特点,是表达、概括、拓展和深化生物学知识的重要形式。它不仅考查学生思维的结果,而且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所以在高考试卷中已成为热点和亮点题型。在高考试题和习题训练中,图(表)题的常见类型有结构模式图、生理过程示意图、坐标曲线图、二维空间图、研究方法图、实验装置图、生产流程图、定性定量表、遗传系谱图等,下面重点介绍学生在答题中易错的类型。 1.生理过程示意图 图形不仅能直观表示生物体、某器官或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结构示意图或模式图),也描述生命活动和发展进化的动态过程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的染色体移动图、生理代谢过程图、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过程图、稳态调节过程图、个体发育过程图、生物进化过程图、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图等。 解题方法:①识别图中各结构或物质的作用,理顺各部分的关系,按照由局部到整体的思维方式,理解图意。②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快速进行知识迁移。③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利用图形准确作答。 例1.下列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请回答 : (1)在结构A上合成物质C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色氨酸和丙氨酸,两者来源有所不同,能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产生的是。 (2)C、D代表由细胞内有关结构合成的物质。其中下列物质中属于D类物质的是( ) A.呼吸酶B.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 C.胰岛素 D.血红蛋白 (3)在A结构上发生的是过程,其中以mRNA为模板,以为运输工具,将合成物质C、D的原料运送到结构A上通过(方式)连接起来。 (4)蛋白质在体内不但有生成,还有降解,保持一个平衡的过程,以保证生理活动的顺利进行。20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以色列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泛素是一个含有76个氨基酸的多肽,可以以共价键与蛋白质结合。被泛素标记的蛋白质在体内多种酶的作用下被降解,这一过程依赖ATP。请回答下列问题:

历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生物真题汇总

历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生物真题汇总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知识点】 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必修二第四章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中“遗传信息的转录”考点,在考纲中属于Ⅱ层次要求;同时考查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中的“核酸的分布”考点,在考纲中属于Ⅰ层次要求。必修一和必修二模块间进行一定的融合,本题整体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解题技巧】题干明确考查真核细胞的转录过程,要求考生能够抓住“真核细胞中”这个关键词语,为后面的C选项作出铺垫。 【答案解析】 A选项中考查DNA转录的产物,高中教材介绍了三种RNA,tRNA、rRNA 和mRNA,属于识记层次 B选项考查理解能力,同一细胞中不同的基因转录可以同时进行,其

转录的产物RNA不同,所以不同的两种RNA可以同时转录得到,属于理解层次 C选项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见教材必修一第27页),所以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可以发生转录过程,形成RNA,故细胞核外也可以发生RNA的合成 D选项考查DNA转录过程中的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合成RNA,故合成的RNA和原模板连的碱基之间的关系就是互补配对的 【答案】 C 【教学反思】 通过本题的解析与反思,在教学中要立足于课本,回归教材,挖掘教材,对同一知识点进行全面而准确地复习,特别在后期复习中要以某一个知识点为中心,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展开合理的延伸。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的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所以在备考时要加强综合练习,特别要阅读课本,熟读内容。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知识点】

高考生物学史整理

高考生物学史整理 必修一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1.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2.罗伯特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3.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4.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1804— 1881)和动物学家施旺(1810— 1882)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恩格斯曾把细胞学说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5.魏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探索历程 1.1895年,欧文顿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提出假说: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20世纪初,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指出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发现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提出假说:细胞膜中的磷脂是双层的 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由“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构成。提出假说: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统一结构 5.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人和鼠的细胞膜并让两种细胞融合,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荧光抗体均匀分布。提出假说: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三)酶的发现史 1.斯帕兰札尼:意大利人,生理学家。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2.巴斯德:法国人,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3.李比希:德国人,化学家。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4.毕希纳:德国人,化学家。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高三生物考前指导

高三生物考前辅导 2018年5月一、最后冲刺复习方法建议: 1.调整心态,心理稳定,思路清晰; 2.对照《考试说明》考点,回归课本; 3.复看老师重点推荐以前做过的比较典型的十套试题,主要是看错题,进行失误的反思; 4.适当做题,保持手感,以题复习有关知识点、规律与方法,提高审题能力与解题规范性。 二、考点提醒: 1.细胞中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功能与检测的原理及应用,水分、无机盐的功能。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比较,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细胞分化、衰老、癌变中细胞结构的变化。一些特殊的细胞: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无核、无DNA、无线粒体、无氧呼吸),支原体(无细胞壁)、神经细胞(突起)、骨骼肌细胞(多核)等。 3.酶的化学本质及特性,探究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异常情况原因分析。有关酶的实验设计,应注意各步骤的顺序,必须先调节相关条件(温度、pH等)才能使反应物与酶相遇,还应注意空白对照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 4.ATP的结构特点与功能,产生和利用ATP的生理过程。 5.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判断及影响因素、限制因素分析。(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一定为主动运输,消耗ATP一定是主动运输,达到平衡时细胞内外仍存在浓度差则一定是主动运输。) 6.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质壁分离:蔗糖处理与KNO3、尿素等处理的比较。 7.光合作用场所、过程,物质和能量变化。当光或CO2突然降低时,短时间内,C3、C5,ATP和﹝H﹞的含量变化问题。影响气孔活动的因素(如干旱初期或夏季晴朗中午“光合午休”、景天科植物夜晚气孔开放) 8.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场所、条件、产物、释放能量;相同点(第一阶段的步骤、场所、产物);葡萄糖、丙酮酸的分解与线粒体的关系。 9.外因(光照、温度、CO2浓度等)如何影响光合作用的曲线图?看清总光合还是净光合,净光合(关键字词:CO2的吸收,O2的释放、有机物的积累),总光合(关键字词:CO2的固定,O2的产生、有机物的合成)。内因(色素和酶)如何影响光合作用?内外因如何影响细胞呼吸的曲线图?曲线图与结构示意图与实验表格数据间的转换、因果关系的探索。 10.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实验,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有关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速率测定实验。 11.细胞分裂方式和时期判断,核DNA和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组数随分裂时期的变化规律。一个精(卵)原细胞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的实际类型与可能的类型。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观察细胞分裂实验的取材、原理、方法步骤,观察数据处理。 12.探究遗传物质经典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实验取材、方法、结果、缺陷(实验误差)、所用技术,共同设计思路。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理解。

近三年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近三年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近三年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高考生物全国二卷的模式是6道选择题,4道大题和2个选修大题,试卷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2016、2017和2018三年高考生物难度都不大,侧重考纲要求的主干知识。并注 重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的考查。也考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一、从整体上看,2017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 测试生物试题部分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对学生发 展核心素养体系有一定的诠释。生物命题将科学性作为首要 和第一性原则。试题科学、准确、规范,没有偏题、怪题。 注重基础,考查主干知识和能力全覆盖,很好体现了《考试 说明》的要求。 综合性: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在综合能力的考查,重点 突出学科内的综合。三套试卷考查综合性的试题占较大比 重,2017年比2016年又有很大提升。如:Ⅰ卷除第5题外,其他题都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节之间和模块之间,进行了 知识的重组和构建,综合性试题由2016的84.44%—94、44%。Ⅱ卷提升幅度更大58.89%—94、44%。Ⅲ卷86.67%—80%。综合性试题除跨节和必修三个模块之间外,在选修模块中考

查必修模块的知识,在多年高考题特别是Ⅱ卷中体现明显, 如:2016年39题关于果酒、果醋的制作,此题选修1只占4分,考细胞呼吸等必修1的内容占11分。2017年三套试题均有体现。这也充分体现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的关系:选 修模块是必修模块的拓展和延伸。 科学探究性试题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也体现了学科核 心素养的落地。 创新性和理性思维的题也有较多体现:体现在试题的呈 现方式,是在新情境下,获取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 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核心素养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 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的问题 所表现出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是对核心素养的很好的 诠释。开放性:开放性的试题有进一步的增加。特别是Ⅰ卷 的29题,Ⅲ卷的29、32题,II套的38题,选修模块在开放性上有较大变化,值得关注。三套试题都在关注生物学科 的本质,考查考生对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思维,以及 对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这对于靠“死记硬背”和“题海战 术”为主的学习方式提出了质疑,对于今后高中生物的教与 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已经释放出明 确信号,发挥高考的立德树人作用和人才选拔功能,想靠刷 题换取高分会越越难,越是尊重教育规律的学校越会适应大

生物图表题解题方法

生物图表信息题常见解题方法“正确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图表和图解等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是当今高考生物学科中的一项重要能力要求。在高考生物第二轮的复习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图表和图解题的分析与表达,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近几年生物高考中命题以图表曲线形式出现有渐多的趋势,此类题不仅直观形象,且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层次高,能很好地体现生命科学的学科特点,能较好反映学生的综合分析水平和灵活应变的能力,故此类试题在高考试卷中比重较大,特别是生理方面的曲线图,应引起注意。 对不同类型的图表曲线应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找到突破口。一般情况下,细胞分裂图象、曲线的分析从观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或染色体、DNA数量变化规律入手;生态图表的解答要从观察各条曲线的走势、相互间的关系,或者从分析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入手;遗传系谱图的解答要从准确判断该遗传病的类型着手;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图表曲线分析往往是从影响这些生理作用的内、外因素方面去考虑;等等。但不论哪一种类型,都要求学生能将概念、原理与图形、曲线之间实现信息的转换,即知识的迁移。所以,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解答此类题型的最基本要求。 下面就从一些常见的图表类型及一些基本的解题思路上做一些探讨 一.结构图 结构图类试题归根结底是教材中模式图的演变或组合,因此,解答试题是首先要认真读图,仔细观察,认准途中所有结果名称及图形特征,并分析个结构的化学组成及功能。同时还要正确季节结构与功能,数目与功能,行为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这有助于我们从多角度深层次剖析生物的结构特征。总之,认准结构,联系功能,世界大结构图的关键。 例1: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属于____________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2)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核糖体、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 (3)乙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请填写图中标号_______。【分析】该题考查了细胞结构的有关知识。从题中的细胞结构模式图来看,甲细胞与乙细胞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区别:甲细胞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只有 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属于原核细胞;乙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各种复 杂的细胞器,是真核细胞。二者的共同点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壁、细胞 膜和核糖体。乙细胞中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具有全 透性,而细胞膜则具有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与分泌蛋白 的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高考生物)生物学综合试题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学综合试题

生物综合(1)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30分) 克隆胚后发育多聚核糖体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奢侈基因细胞周期有丝分裂器核仁组织者区细胞骨架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A型题] 1.机体细胞在避免细胞由于饥饿而受损伤时进行哪种溶质作用?A异溶作用B自溶作用 C粒溶作用D出脱作用E以上都不是 2.在生态系统中,牛是: A生产者B一级消费者 C二级消费者D分解者E以上都不是 3.从下列备选答案中,找出哪个变化是动植物细胞中有丝分裂中所共有的? A星体B横缢 C细胞板D纺缍丝E以上都不是 4.节肢动物的体腔是: A假体腔B真体腔 C混合体腔D原体腔E以上都不是

5.肝和胰的形成来源于: A外胚层B内胚层 C中胚层D内外胚层E以上都不是 6.两种动物共同生活时,一种动物受益,但对另一种动物没有影响,这叫做: A原始合作B互利共生 C共栖D共享E以上都不是 7.鸟的翼和昆虫的翅是: A痕迹器官B同功器官 C同源器官D同性器官E以上都不是 8.强调膜的流动性和球形蛋白质分子与脂双层镶嵌关系的模型是A片层结构模型B单位膜结构模型 C液态镶嵌模型D晶格镶嵌模型 E板块镶嵌模型 9.现存最小的细胞生物是: A病毒B噬菌体 C支原体D细菌 E真菌

10.标致着由原核生物发展为真核生物的一个转折点是: A细胞膜的形成B细胞器的出现 C细胞核的形成D内质网的形成 E线粒体的形成 11.微粒体不是细胞内的一种结构单位,而是下面一种细胞器的碎片: A高尔基复合体B溶酶体 C内质网D微管 E中间纤维 12.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A协同运输B易化扩散 C主动运输D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E离子驱动的主动运输 13.在细胞的分泌活动中,分泌物质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的顺序为 A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细胞外 B细胞核→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分泌泡→细胞膜→细胞外

2010高考四川卷理综生物学试题

2010年高考四川卷理综生物学部分试题及解析(Ⅱ) 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冯永康 四川省达州中学程望兴 30.(24分)回答下列I、Ⅱ两个小题 I.某实验室通过手术取得下丘脑部分损毁却能存活的大鼠,进行了相关研究。 (1)实验一按下表准备两组实验大鼠并作如下处理:向大鼠皮下注入等量的SRBC (山羊红细胞);7天后,取脾脏组织制成细胞悬液;将适量脾细胞悬液与SRBC混合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检测SRBC破裂情况(注: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红细胞会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培养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越高,OD值越大)。 ①大鼠皮下注入SRBC的目的是。 ②脾细胞悬液会引起SRBC破裂,说明悬液中含有物质,产生该物质的细胞称为。 ③有人认为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你认为有必要吗?。 ④请为此实验拟定一个题目。 解析:该小题以“下丘脑部分损毁却能存活的大鼠和正常大鼠”为实验研究对象,考查考生对免疫等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实验设计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控制和确定自变量、无关变量和因变量。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下丘脑是否被损毁;因变量是抗体能否产生;无关变量是大鼠的年龄、健康状态、手术操作等;反映因变量的观测指标是OD 值。 将“非己”成分SRBC注入大鼠体内的目的显然是作为抗原。 ②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可知,SRBC破裂是因为特异性抗体与之结合,该抗体显然来自脾细胞悬液,由效应B细胞产生。 排除无关变量影响的常用方法是设置对照,比如为排除手术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有必要增设一组做手术却不损毁下丘脑(假手术)的大鼠。 ④实验题目的拟定是少有的考查方式,要求考生在设计或分析一个实验方案时,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 答案:(1)(8分) ①作为抗原(1分)②抗体(1分)效应B细胞(1分)③有必要(1分)可以排除手术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分)

历年高考生物试题整理

4.近年来在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第三代疫苗—DNA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以下关于核酸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核酸(DNA)疫苗导入人体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 B.核酸疫苗接种后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的 C.核酸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的微生物感染的目的 D.导入体的核酸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20.右图表示体内物质的转化过程,X、Y物质代表氨基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过程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可以发生在细胞外 B.b过程为脱氨基作用,c过程为氨基转换作用 C.d过程不可能在血浆中完成 D.X物质中可以含有必需氨基酸,Y物质中不可能含有 49.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已成功的培育出生产干扰素的酵母菌。某制药厂引入该菌后进行生产研究。下表是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发酵罐内培养该酵母菌,并定时取样测定培养基的 样品代号 a b c d e f g h 菌体数量32 56 127 234 762 819 821 824 pH 6.0 4.7 5.9 4.9 5.7 5.1 5.3 5.6 由于取样时技术员的粗心,忘了标记取样的时间。下面对该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取样次序:a→b→c→g→f→h→e→d B.g样时次级代谢产物已有相当的积累 C.如果要扩大培养,可在c样时期选取菌种 D.d样时培养基中的养分几乎被耗尽 3.如图所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细胞核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分裂间期,中心体复制形成4 个中心粒 B.细胞中一条染色体(质)上有2 个DNA分子的时期是d和e C.本实验的研究方法最可能是同位 素标记法 D.该细胞最可能是根尖成熟区细胞 4.比较直观体现概念之间正确关系的图形是 (B )

2018届高考生物核心突破:图表题之曲线图

2018考前90天突破——高考核心考点 生物图表题之曲线图 1.下列曲线图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学现象,对其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甲图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B.乙图B 点时害虫种群抗药性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A 点时的比 C.生产上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植物中的双子叶杂草, 丙图中⑴表示单子叶植物 D.丁图中动物乙表示恒温动物 2.右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曲线,请指出炎热夏季一天中光合作用 变化的曲线是 A .曲线A B .曲线B C .曲线C D .曲线D 3. 研究表明,植物的向光性与光能量(受光照强度、时间等影响)有关,其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A .植物在光照下不一定向光生长 B .一定强度的光照会使生长素分解 C .不同能量光照可能会影响生长素运输方向 D .植物的根可能会出现背光生长特性 4.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 2浓度等不变),从理论上,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应该是 A .a 点上移,b 点左移,m 值增加 B .a 点不移,b 点左移,m 值不变 C .a 点下移,b 点右移,m 值下降 D .a 点下移,b 点不移,m 值上升 5.右图中的曲线表示生物学中某些现象,有关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 .该曲线可用来表示叶片年龄与其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B .若曲线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生产力随时间发生的变 化,则b 点表示环境出现剧烈变化 C .若曲线表示青霉菌生长曲线,则c 点是提取青霉素 的最佳时间 D .若曲线表示一个国家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则 a 一 b 段该国老年人数量比例较小 6.下图所示某阳生植物细胞在夏季晴天的某一天内,其光合作 用过程中C 3、C 5化合物的数量变化。若第二天中午天气由光照 强烈转向阴天时,叶绿体中C 3含量的变化、C 5含量的变化分别 相当于曲线中的 A .c-d 段(X),b-c 段(Y) B .d-e 段(X),d-e 段(Y) C .d-e 段(Y),c-d 段(X) D .b-c 段(Y),b-c 段(X) 7.下列甲乙丙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生物学过程,对曲线变化的描述中, 不正确... 的是 A .甲图B 点时若为茎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则C 点不可能为茎向光面的 光合作用效率 日升 日落

历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章汇编

历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章汇编 第1章 (四川卷)2. 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四川卷)6. 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 B. 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C. 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 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天津卷)1.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倍目镜 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显微镜使用方法的相关知识。 (北京卷)1. 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 系错误 ..的选项是

(江苏卷)4.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 叙述错误 ..的是 A.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B.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 C.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D.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功能基团有关

高考生物 常见难题大盘点 图形、图表信息题

2013高考生物常见难题大盘点:生物图形、图表信息题 1.某种生物活性洗衣粉盒上印有以下资料(见下框),下列对资料中的信息理解错误的是A.这种洗衣粉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渍 B.在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会失去活性 C.该洗衣粉可洗涤各种衣料 D.蛋白酶能够水解蛋白质污渍 2.下图是人体一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数(有阴影)和DNA分子数(无阴影)在A、B、C、D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那么基因重组发生在 3.两种豌豆杂交,子代的表现型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A.YYRr× Y yRr B.YyRr× yyRr C.YyRr× yyrr D.Yyrr× yyRR 4.冬季在一锥形瓶中,底部覆盖适量的湿泥沙,然后在湿泥沙中插上几枝新鲜的带芽柳条和一支盛有适量NaOH溶液的试管。瓶口包一小气球,使之悬浮于玻璃缸某一特定位置(如图)。在自然环境下隔天观察,最终发现锥形瓶 A.漂浮在水面 B.原位不动 C.沉到玻璃缸底部 D.无法确定 5.下图示真核生物染色体组成。图中1、2、3、4分别表示 A.胸腺嘧啶、非编码区、内含子、外显子 B.胸腺嘧啶、非编码序列、外显子、内含子C.尿嘧啶、非编码区、外显子、密码子 D.尿嘧啶、非编码序列、内含子、外显子6.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藻类,在培养液中加入足量的离子和足量的氮和磷,实验过程中,光照适宜,每天测定四项数据:藻类数量的变化、装置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细菌的数量变化、溶氧量的变化。根据实测数据绘制出相关的四条曲线,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A显示从第8d起藻类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B.图B走势的主要原因是随藻类的大量生长、繁殖、死亡 C.图C显示培养液中有机物的含量不断增加是由于藻类光合作用引起的 D.图D中溶氧虽迅速减少主要是由于藻类的大量死亡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7.下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生物学试题特点分析

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生物学试题特点分析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生物学试题延续以往的试题风格,稳中求变。“稳”集中体现在试题考查的内容方面,“变”主要体现在试题考查的方式、角度和思维程度等方面。本文主要对试题考查的内容与2016年进行对比分析,归纳试题的特点,总结蕴含的规律,突出重点需要关注的内容,为今后复习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01 试题内容对比分析 从试题内容上看还是延续全国卷的风格,考查的知识点也是常见的重点内容,考查的面比较广,与2016年相比差异不大,从内容的分布上,试题整体难度适中偏容易,与2016年相比难度有所降低,主要是由于32题遗传题考查基本遗传原理,相比2016年遗传题难度降低不少,整体上生物试题在理综中是比较容易得分的内容(见表1)。三个必修模块分值必修1大约21分,必修2大约28分,必修3大约26分,其中必修1主要是考查了细胞结构功能和光合呼吸;必修2侧重于遗传基本规律的考查;必修3重点在调节相关内容,生态系统的内容几乎没有在该试题中体现,从去年开始对生态系统内容考查有弱化趋势。选修1和选修3还是考查重点内容微生物培养和基因工程,这与去年考查相同,但在试题问题设置的数量和难度上都更加均衡,体现对不同选择的公平性。试题图表信息比较少,选择题设计两个曲线图,图表信息的生物试题侧重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表1 2017年和2016年理综试题全国I卷生物考查内容对比分析

节;选修模块还是注重微生物培养和基因工程两个主要内容。试题整体上侧重对基本概念、基本过程、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是对基本概念的考查;选择题第2题是对基本实验原理的考查;选择题第6题和非选择题32题遗传题都是对遗传的基本规律和原理的考查,与以往相比难度大大降低;选择题第4题和非选择题第31题都是调节的基本过程的考查,试题难度偏容易;非选择题29题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类比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构建实验思路;非选择题30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过程发生的基本原理。考生对生物学本质的思想和原理掌握,这些试题难度都不大。 2 试题形式注重情境化 试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每年都大体相同,试题变化主要体现在考查的形式上。情境化是试题变化的主要载体,相同的知识点蕴含相同的原理和方法,用不同情境化进行呈现,体现试题的新颖和变化,提升对学生4项能力的考查。如选择题1、3、4、5和6题都是基于一定情境的分析、判断和推理。第3和5题都是利用曲线图作为材料,根据曲线图进行分析和判断;第4题考查过敏反应的相关知识,设置了一个复杂的实验情境,再根据情境进行判断;遗传题一般都是利用一定情境进行推理。非选择题都是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对常考知识点进行考查,如光合作用、遗传规律、调节过程等。非选择题29题是运用放射性标记法对DNA 和RNA病毒进行判断为材料设置情境;31题是血浆渗透压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作为材料,这两者都是笔者在前期归纳试题情境化时阐述到的“材料型”情境,题干只是提供一个材料,这个材料与后面大

高中生物必修一1-4章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分子与细胞分子与细胞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近细胞 1.(山东卷)5.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2.(上海卷)1.下列藻类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伞藻 B.衣藻 C.硅藻 D.颤藻 3.(海南卷)10.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 B.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C.通过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可促进植物生长 (08江苏卷)30.(7分)某班学生选取了江苏一水体中的4种生物:棚藻(单细胞绿藻),水绵(多细胞绿藻),菹草(高等植物)和颤藻(蓝藻),用其生长旺盛的新鲜材料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A、B两组同时开展平行实验,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4种生物中,含有叶绿体的有。 (2)A组的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据图推测,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 (3)B组测得的棚藻净光合放氧率明显低于A组。仔细对比发现,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棚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水中也不缺乏各种营养,造成B组棚藻净光合放氧率低的主要原因

是。 (4)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量增殖常常会引起鱼类缺氧死亡,为种情形下,导致水体缺氧的主要原因有和。第二章细胞的分子组成 1.(2011全国)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 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 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 2.(2011全国)4.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 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 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 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 势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江苏卷)1.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 A.磷脂和蛋白质 B.DNA和酶 C.性激素和胰岛素D.神经递质和受体 5.(江苏卷)21.研究发现,砷( 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6.(上海卷)11.甲状腺的滤泡细胞分泌甲状腺素,C细胞分泌32肽的降钙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滤泡细胞和C细胞内含有不同的基因 B.控制降钙素合成的基因长度至少为192对碱基 C.在降钙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溶液呈橘红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