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笔记第一章

中国教育史笔记第一章
中国教育史笔记第一章

第一章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的教育

PART A 原始社会的教育概况

一、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

1.时期:200万年前~5万年前①北京人②蓝田人③元谋人④巫山人(越来越早排序)

2.教育活动方式:①在生产生活中进行②手段:言传、身教

3.教育内容:生活教育(过什么生活,进行生活样的教育)

①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木、石)②火的控制和使用③狩猎技术和经验④采集食物的技术和经验

⑤共同生活的规范⑥语言的使用

4.教育的起源

作者从这部分史实猜测: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的需要,这种需要分为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认同杨贤江的观点)

二、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

1.时期:5万年前~5千年前①西安半坡遗址

2.教育活动方式:①在生产生活中进行②手段:言传、身教

3.教育内容

(1)生产劳动教育(男女因劳动任务不同,导致内容不同)

①工具改进:石器技术进步、骨器出现(骨针)②人工取火③渔猎是重要生产门类

④农耕种植成为生产事业⑤手工业开始发展,人掌握纺织技术

(2)生活习俗教育

①财产公有②民主选举产生氏族长,成年男女均可参与会议③团结互助:尊老爱幼

④限制两性交往,氏族外对偶婚制⑤按习惯行事,约束全体成员,无压迫奴役

⑥成年礼,不同公社年龄不同,仪式庄重,有考验,通过之后获得成年人的权利和义务

(3)原始宗教教育

①自然崇拜②图腾崇拜③鬼魂崇拜④祖先崇拜⑤巫术崇拜(巫术:善神,恶鬼;有巫师)(4)原始艺术教育(人们开始多方面追求美)

①唱歌:来源于劳动号子,发展②舞蹈:集体形式为主,节奏感强③绘饰和雕刻

(5)体格和军事训练:①健康体格②军事训练:使用武器,部落战争

4.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②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

③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④教育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⑥教育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因为母系氏族社会是最典型的原始社会父系已经向奴隶社会转变,具有一些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所以根据母系氏族教育来总结原始社会教育特点。

三、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

1.时期:5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大概4000年前)包含五帝时期

2.教育形式变化

(1)出现学校萌芽

①不是正式的学校,但开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为专门教育机构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②教育场所

A.成均:部落贵族子弟接受乐教之地

B.庠:敬老养老之地也兼为教育场所,教育任务重在德教。庠也分等级,国老于上庠,庶老于下庠。(2)出现了专门的教与学的人

3.教育内容变化

(1)教育分化:培养劳心者的专门教育和教化劳力者的社会教育(由舜开始)

(2)教育内容变化,变化如下

①军事教育成为基本内容(目的:部落战争内容:作战训练、武器制作)

②“孝”成为道德教育新内容(目的:维护父权制和私有财产继承权,形成新的道德观念)

③强调礼乐之教(舜)

A.目的:灌输代表少数人利益的道德观念

B.内容:文教→“五常”(仁、义、礼、智、信;负责官员:司徒)

→“三礼”(天神、地祗、人鬼之礼;负责官员:轶宗)

→乐教(培养诗歌和舞蹈的知识技能;负责官员:典乐)

C.手段:在官、学、家都采用强制手段—“扑作教刑”(扑:挞其背)

④文字教育(书中没写在变化这里,但是我觉得是教育的内容变化)

4.学校萌芽产生原因

(1)生产力提升,有剩余产品(2)出现专门教与学的人(3)文字的出现

PART B 奴隶社会的教育概况

一、夏朝

1.时期:前2070~前1600年,奴隶制初期。

2.教育活动方式(夏代设置学校,国都设“序”,地方设“校”)

(1)序:①是设在王都的学校,服务于贵族和奴隶主。

②起初是教射的场所,后来发展成奴隶主贵族一切公共活动的场所。

③不是独立纯粹的教育机关,教育只是职能之一。序的职能还有议政、祭祀、养老等。(2)校:①地方学校,服务于平民(不是奴隶)。

②原本是养马的地方,地方宽广。③后为军事习武的场所。

3.教育内容

(1)重视军事训练(主要是弓箭训练,也有其他武器的训练(铜兵器等))

(2)宗教教育(以敬天尊祖为中心)

(3)人伦道德教育(【明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4.教育目的:把本阶级的成员和其后代培养成能射善武的人

5.教育情况总结

(1)教育事务是行政管理重要内容之一,司徒负责管理教化

(2)教育机构和政治行政机构结合

(3)学校有等级层次

(4)教育服务于政治,表现在教育目的和内容重视军事训练

二、商朝

1.时期:前1600~前1046年,奴隶制发展期,商朝位于黄河中下游

2.教育活动方式(1)商代有熟的文字作为教育手段

(2)商代的学校

①王都的学校

A.大学(有3个不同的名字,是同一机构)

名字1:右学(养国老于右学)

名字2:瞽宗(以乐教为重,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地方)名字3:大学

B.小学(有2个名字,是同一机构)名字1:左学(养庶老于左学)名字2:小学

②地方的学校

A.庠(利用养老活动,对年轻一代进行思政教育)

B.序(①军事体育训练②礼乐教育)

3.教育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①“孝”是最强调的基本道德准则②通过学习先王典册,学习统治经验)(2)军事教育(①射:射箭②御:驾驭车马[有时会举行比赛/演习检验效果])

(3)礼乐教育(①诗歌、奏乐、舞蹈等②掺杂军事教育)

(4)书数教育(①书:长期进行读、写练习②数:十进制法,数量齐全)

4.教育目的:维护统治地位

5.商代教育总结:

(1)文字趋于成熟,成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2)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并依此建立不同层次教育组织。

(3)教育内容已具备“六艺教育”的形貌

三、西周

1.时期:前1600~前1046年,奴隶制发展期,位于黄河中下游

2.教育活动方式与对应内容(西周先进行家庭教育,再进行学校教育)

(1)家庭教育

A.内容:①生活技能和习惯教育②礼仪规则③初级数的概念④方位概念和时间观念

⑤七岁后,男女教育不同,女在家受女德教育

B.特点:贵族家庭教育有较大进步,按儿童年龄发展提出不同要求,过程有计划性。

(2)学校教育

A.情况:分为在王都的国学和地方的乡学,国学分为小学和大学。

乡学和国学等级有别,但是存在一定的联系(乡学可以把贤能者推优至国学)

B.小学

①学制:7年,不同阶级子弟入学时间不同

②王宫守卫长官师氏和保氏兼任小学师长

③内容:德行艺仪(礼乐书数)、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

C.大学(少数符合资格的人才进入大学学习)

①学制:9年

②大学名称: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③辟雍包含:东序、瞽宗、成均、上庠

④内容:“六艺”礼乐为重,射御次之;书数教《诗》、《书》

⑤特点:分科教育,有一定时间、固定场所、转职人员。

D.乡学

①名称:只有小学,但是不同级别行政区划有不同名称:乡校、州序、党庠、家塾

②官员:由管理民政的司徒负责领导

③内容:“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 “六艺教育”的具体内容(礼乐射御书数)

(1)礼乐

①礼:政治、伦理、道德、礼仪

②乐:诗歌、音乐、舞蹈

乐教是艺术教育,其中包含多种教育因素(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2)射御

①射:射箭,射有五项标准,射受重视,决定地位

②御:驾驭战车,御有五项要求,简称“五御”

(3)书数(小艺,在小学教)

①书:文字读写。小学进行文字教学

②数:算法。

内容丰富:数的顺序符号、甲子计日法,十进制与四则运算

4. 西周教育存在考核和奖惩

※小学的考核制度,未见古籍记载,所以下面是大学和乡学的考核制度。

(1)大学考核制度

①入学后奇数年定期考核(1.3.5.7.9)

②考核内容既有德行,也有道艺

(2)大学奖惩制度

考核中达到“大成”,才算合格,结束学业。

①合格者:奖励是官职、爵位、俸禄

②不合格者:采取严正措施

先以行礼说教感化→不改,王亲自视学告诫→再不改王停宴乐三天,之后流放永不用

(3)乡学奖惩办法

①选拔优秀者(选士):一升入更高学府,二免除不同等级的赋役

②不听教导者:先教后罚

乡级别教育感化→不改,换地点(左右乡互换)进行教育感化→不改,遂级别教育感化→不改,流放远方,永不用。

5.西周教育特点

(1)【学在官府】:唯官有书,而民无书;唯官有器,而民无器;唯官有学,而民无学。的历史现象。(2)【政教合一】:没有专门教育的地点,教育机构和行政机关不分。

(3)【官师合一】:教师不是单独的社会职业,皆由政府职官兼任。

国学:大司乐;乡学:大司徒

6.西周社会现象

【学术官守】奴隶主贵族建立国家机构,设官分职,从事管理。为了管理的需要,制定法纪规章,有文字记录,汇集成为专书,由当官者来掌握的历史现象。

四、总结

1.教育分化:※教育的分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奴隶主垄断传授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奴隶阶级接受生产劳动教育和统治者实施的社会教化。

2.教育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原因是奴隶主培养年轻人成为强有力的统治者,组织特殊的教育训练。

3.学校教育是培养统治者这种社会活动的主要形式。

4.学校制度:学在官府,政教合一,官师不分。

5.奴隶社会的教育,在本质上是为奴隶制的政治、经济服务,适应它的需要。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0~12章【圣才出品】

第10章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10.1 复习笔记 一、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开始转变为救亡爱国运动,即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从1898年6月11日进入高潮,至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结束,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1.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在教育问题上的论争 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要求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兴办新式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改变取士制度,学习西方文化等。这一切都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抵制,双方展开尖锐的论战。这场争论反映在文化教育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不要反对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2)要不要提倡西学,批判中学; (3)要不要废八股,变科举,改革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 2.维新派在变法运动中的教育活动 自1888年,康有为上第一奏折开始,维新派屡用上书请愿的办法,希望能说服光绪皇帝接受变法主张。另外,他们还在社会上广泛地制造舆论,通过组织学会、兴办学校、设立报馆、著书、翻译等办法,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培养变法人才。 (1)兴办学堂 维新性质的学堂包括以下两类:

①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设立的学堂,著名的有万木草堂(1890)、湖南时务学堂(1897)。万木草堂、时务学堂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办的学校,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别于封建主义的旧教育。从这些学校里,培养出一批变法人才。但这些学堂,也还存在一些封建主义因素,在课程上还有不少封建主义的内容,在道德训练的方法上,不少是出自宋明理学家的教育主张。 ②是在办学类型与模式、招生对象、教学内容等某个或某些方面对洋务办学观念有所突破,领风气之先。著名的有北洋西学堂(1895)与南洋公学(1896)、经正女学(1898)。 其他具有维新性质的学堂如严复协助张元济在北京创办的通艺学堂(1897)、徐树兰捐资创办的绍兴中西学堂(1897)、谭嗣同发起创办的浏阳算学馆(1897)等也都较为著名。 (2)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维新派还通过创办各种学会和发行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著名的有1895年8月康有为与陈炽在北京发起并筹资创办的《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等等。 总之,维新派以学会为阵地,以报刊为传媒,讲西学,论国事,宣传变法主张,抨击封建势力,进行维新思想的启蒙,与维新学堂相互补充,起到了扩大教育面,开民智、新民德的作用。使不少人逐渐认识到维新变法的意义,参加和支持变法,扩大了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基础。 3.“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1)“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 ①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 ②设立京师大学堂;

中国教育史古代教育简明笔记

简明中国教育史经典笔记 【2013辅导班】【参考书目】【考研大纲】【历年真题】【免费资料】【凯程名师】本文章整理自网络。非酷考的官方讲义。 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 第一节教育起源与学校萌芽的传说 一、教育的起源 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有: 1.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没有阶级性,除了年 龄、性别和初步的社会分工引起的差别外,没有阶级的界限。 2.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因此其基本内容为:传授生产劳动技 能、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等。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二、古代学校的萌芽 (一)时间与历史条件: 我国的学校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是: 1.由于青铜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有了剩余,贫富差别、脑力劳动分 工初步出现,使一部分人得以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 2.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3.文字的产生为日益繁复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的积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造成了产 生学校的现实需要。 (二)原始学校的形态 1.舜、虞时期:——萌芽——庠 庠是我国学校教育最初的形态,标志着我国教育的萌生。 2.夏朝:——雏形——序、校 3.商朝——发展时期,较为完备——庠、序、学、瞽宗 第二节西周的教育制度 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西周,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西周建立了两大系统的学校,即国学和乡学。“国学”是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的,设在天子、诸侯所在的都城;乡学是按照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 “国学”又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高在王宫内。大学设在都城过郊。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 家庭教育:父母就是幼儿最初的教师。当时重男轻女的现象非常严重。女子在社会上和家庭里都没有地位,也没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第三节“六艺”教育 六艺: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礼”,后世称之为周礼,包括周代的典章制度和以孝、悌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以及各种礼仪。“乐”包括歌咏、舞蹈和演奏乐器等。“礼”和“乐”密切 配合,“礼”是外在的政治原则、道德行为规范,是其思想行为准则,具有强制性。“乐”则陶冶人 的感情,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射”即拉弓射箭的技术。“御”即驾

KC311教育学笔记中国教育史-18清朝的教育

清朝的教育(清初--鸦片战争) 一、文教政策: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 1.崇尚儒学,提倡程朱理学 2.广兴学校,严订学规 3.软硬兼施,加强控制 二、中央官学 1.国子监 (1)监生历事+积分法+分斋教学 (2)管理监事大臣 (3)分校:南学 (4)讲学:辟雍(最早,西周,天子的大学;宋朝,三次兴学的太学的外舍;清国子学讲学场所)2.宗学,觉罗学:贵胄学校 3.算学、俄罗斯文官 三、地方官学 1.府州县卫学(六等黜陟法) (1)六等黜陟法简介:清朝的地方官学,生员定级考试制度 (2)内容: ①考试成绩分为六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奖惩 ②动态管理 (3)意义:积极性,质量,创新 2.社学,义学(少数民族优异者),井学(云南北疆地区) 四、官学特点 1.重八旗子弟教育 2.六等黜陟法 3.俄罗斯文官 五、清朝的私学(书院) 1.总体:沉寂-复苏,总体官学化倾向 2.类型: (1)理学 (2)制艺 (3)博习经史辞章(诂经精舍和学海堂) (4)经世致用(漳南书院) 3.诂经精舍和学海堂 (1)简介:清朝时期,阮元,宗旨:追求汉代的考据学说 (2)特点: ①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只做学问,不问科举 ②各用所长(教师聘用),因材施教(学生) ③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刊刻师生的研究成果 (3)意义: ①优良传统 ②改变书院官学化 ③促进学校文化发展 4.漳南书院(颜元) (1)教育实践1:创办了漳南书院,清,经世致用 (2)简介:颜元创办,经世致用 (3)教育实践2: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①批判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 ②批判义利对立观:利需符合义 ③抨击八股取士

(4)教育目的:培养实德实才之人(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人才) ①通才:什么都会 ②专才:某一方面 (5)教育内容:真学,实学。六艺教育:托古改制 六斋:文事斋:礼乐书数天地 武备:兵法,战法 经史:十三经 艺能:水、工、火 理学:程朱理学 帖括:八股 最后二者目的:应时制,招生 评价:自然科学+军事+经史礼乐;分科设教:近代课程设置萌芽 (6)教育方法:习行 ①联系实际,反对静坐 ②目的:反对程朱,不利于人才,不利于健康 ③意义:重大革新 六、选士制度:科举制 1.科举成为国家抡才大典(311,翻译科) 2.舞弊丛生,积重难返 3.学校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 七、教育思想 1.黄宗羲 (1)天下为主,君为客 (2)学校职能:公其非是于学校,学校议政 ①简介:黄宗羲关于学校职能的说法 ②内涵: 1)学校:培养人才+议论国家政事 2)目的:学校议政,逐步天下人普遍议政,之后改变君主一人决断 ③实践:讲学+议政;寺观,庵堂变成书院、小学 ④评价:体现了国家决策民主化的愿望,近代议会思想的萌芽 (3)教育内容:广泛使用 (4)教学思想:力学致知、学贵实用、学贵独创 (5)论教师:提升教师地位与宰相平等;教师议政 2.王夫之(超纲) (1)教育的作用 ①治国之本:教育发展受制于政治、经济 ②教育作用:性日生日成--继善成性 (2)教学思想 ①因人而进 ②施之有序 ③学思相资以为功 (3)德育 ①人与不可灭---节欲 ②立志,自得(自觉),力行 (4)教师:主导作用 ①教师必恒其教事 ②明人者必自明 ③正言、正行、正教 3.颜元(同上)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教育。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教育史的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篇一:在中国近几千年的教育史上,涌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者。这本书对中国历代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对教育家也给出了简单的介绍,其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有三个教育家:孔子、王守仁、陶行知。 孔子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名气很大的教育家,他的思想也流传了数年,经久不衰。他的教学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包含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主张,而且还包含了深刻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即使从他的思想提出直到现在,中国社会已经发展了两千多年,但是他的一些思想对于当代的教育研究和教学原则仍有深远的意义。 几千年前,他就提出了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还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要有三个环节,即:学,思,行。还提到了一些教学原则,比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等等。记得初中时就学过《论语》,上面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说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乏不实。因此在学习

过程中要学思结合,不偏不重,才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这对我们的学习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将学到的只是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只有通过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印象。这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极为需要的。 至于王守仁,他比孔子的名气小了很多,但是经历过考研的人至少都会熟悉一些。他在哲学史上是有名的主观唯心主义者,因此他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为基础的。学哲学的时候一直就有一种印象在头脑中存在着,就是觉得王守仁是个“坏人”,当考试时出现在选择题中的时候,一见到这个名字,就会想到主观唯心等等。但是现在这些想法已经得到改观了。 王守仁一生对教育十分关注,他将自己的哲学思想贯穿于他的教育研究之中,以非常独特的视角对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这在整个封建统治时代都是非常大胆和有创见的。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例如,他强调立志、勤学、改过和责善。并且王守仁坚持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其实这样做对于我们的素质教育是有一定启迪和帮助的,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修养素质。 他还多次提到了循序渐进,并且还强调了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资质、个性、长处、短处给以不同的教育。他的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是由孙培青主编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出版的一部有关于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的学习教材。本书按各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附段分章,把各时代各阶级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都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以揭示其内在联系。阅读本书有助于对中国教育发展史宏观把握,将各个朝代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形成一定的系统,详细的掌握有关于中国教育发展史的脉络。 一、语文独立设科的简要过程 人类历史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自从语言和文字的产生之初,以“语言文字”为内容的“教”和“学”活动就从未停止过。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语文教育。“语言”和“文字”除了有传授统治者所需的政治文化方面上层建筑的理论的作用之外,人民大众也有借助语言文字传授生产知识和劳动经验的需求。于是语文教育从最初只有官府贵族才能接受逐渐文化下移到民间,使普通民众也有机会接受到关于基本语言文字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从孔夫子到汉代董仲舒,宋代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清代的颜元等等,语文教育经过无数教育家的继承和发展变革,逐渐变成中国教育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部分。但是人们把“语文教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看待和研究的历史却是十分短暂的。 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压迫的水深火热之中,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世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语言文字”分科教学这种教学方法。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系统教学。八门必修课中首次出现关于语文教学的“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学”课程。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呈报并咨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及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到大学都开设国文课。语文教学就不仅形成独立一门学科,而且形成了独立的系统。 1919年“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教育部从法令上规定了白话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合法地位。至此,语文学科的体系基本固定,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和发展,形成了今日所见语文学科之规模。 二、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对语文学科教学的影响 纵观中国教育思想史,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即融合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精华,又克服了实用主义教育的不足,对现代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活教育”的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有三方面,即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活教育”理论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人难以离开社会而独自存活。教育的第一个重要目的使社会化,融入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人”。不仅做“社会人”,还要做特定历史社会环境的人,即做中国人。教育要使人传承中国文明、了解中国历史、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团结同胞、以自己

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经典笔记

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经典笔记 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1.学校萌芽的传说 (1)舜、虞时期:庠和成均; (2)夏朝:序和校; (3)商朝:大学、小学、庠、序、瞽宗(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 2.西周的教育制度 (1)“学在官府”;(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教学内容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体,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以“明 人伦”为核心,培养统治阶级所需的治术人才 (2)国学和乡学:国学(大司乐负责)分大学和小学; 大学考核制度:一年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小成),九 年知类通达,强力而不反(大成) 乡学(大司徒负责)分闾塾、党庠、州(国学按年龄和程度划分) 序、乡校等,学习内容为“乡三物”:“六德、六行、六艺” 六德:知、仁、圣、义、忠、和 六行:孝、友、睦、姻、任、恤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大学与小学:天子设大学称辟雍、东序、成均、瞽宗、上庠;诸侯设大学称“泮宫”; (4)家庭教育:7岁开始分男女进行教学; 3.“六艺”教育 (1)礼的作用:明确等级关系,强化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2)乐的作用:是一切艺术教育的总称,包括德智体美多种教育因素; (3)礼乐的关系:“礼”是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乐”是内在的道德精神修养; (4)射御:军事技能训练;“五御”:一鸣和鸾,二逐水曲,三过君表,四舞交衢,五逐禽左》是西周的小学文字教学用书;“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1)私学兴起的原因:政治下移、经济下移导致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官学衰败;士阶级的崛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7~9章【圣才出品】

第7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7.1 复习笔记 一、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1.文教政策 宋初的统治者在统一国家之后,对统治策略做了重大改变,由原来的重视“武功”,改为强调“文治”。与统治策略的这一转变相适应,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概括地说,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重视科举,重用士人 北宋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开始重用文人,充任全国各级政权的官吏,军队也受文官节制。正因为政治上迫切需要文人,于是便利用传统的科举考试,大量取士。 (2)“三次兴学”,广设学校 宋初重视科举考试,却忽视了兴建学校培育人才,因此开始广设学校培育人才。“兴文教”的政策在宋初主要表现为重视科举选拔人才,在此之后,将侧重点放在兴学育才。自庆历四年(1044年)后,宋朝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著名的兴学运动。 ①庆历兴学是由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兴学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第一,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诏州县立学; 第二,改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先策,次论,次诗赋,罢贴经、墨义; 第三,创建太学,并在太学中推行胡瑗的“苏湖教法”。 ②熙宁兴学是由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和推进的,教育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第二,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 第三,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 第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第五,改革科举制度。 ③崇宁兴学是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第二,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第三,新建辟雍,发展太学; 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 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上述三次兴学运动,虽然前两次均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都不同程度地将宋朝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第三次兴学,对宋朝教育事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更是超过了前两次。因此,这三次兴学运动是宋朝“兴文教”政策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体现。 (3)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宋朝统治者尊孔崇儒,大力提倡佛、道,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但积极提倡的结果,使儒、佛、道三家在长期而激烈的斗争中,逐渐走上了融合的道路。最后终于孕育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佛、道思想而成的新的思想体系——理学思想,后经元、明、清统治者的不断提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2.教育制度 宋朝的教育制度基本上沿袭唐制。宋初由于重视科举取士,虽设官学,而未被重视,自三次兴学运动后,才在中央和地方陆续建立起了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南宋虽偏安江南,但在绍兴、乾道、淳熙年间,官学亦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原始教育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 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 ③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 ④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与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二、古代学校的萌芽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 ②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③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这就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有组织的计划的专门教育机关。“成均”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夏商的教育 ①夏代的教育 已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 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由国家机构中的六卿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教化; 实行教育职能的场所:序、校;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 教育内容另一重要方面是宗教教育; 人伦道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总之在奴隶社会初期,国家已把教育事务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司徒负责管理教化,教育机构与政治行政机构结合,有国都的学校也有地方的学校,开始有了等级层次,教育为政治服务,突出表现在教育目的要培养奴隶主贵族的武士,教育内容重视军事训练; ②商代的教育 商代有成熟的文字可作为教育手段; 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实际划分了教育阶段; 商代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军事教育、礼乐教育、书数教育; 二、西周的教育 ①西周的社会 学在官府: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②西周的学校制度: 大概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1、国学西周的“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西周的“国学”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成小学(强调德行教育,内容是德行艺仪几方面)、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2、乡学西周“乡学”是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只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笔记(代表性的知识点)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笔记(代表性得知识点) 一、有关常识: 1、四书、五经:四书为儒家主要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春秋》。 2、西周形成“学在官府”,“官守学业”得局面,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 “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3、春秋时期齐国创建得著名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实行教学、研究与咨议相 结合。其学则《弟子职》就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 4、《史籀篇》就是著录于史册得最早得蒙学教材。 5、中国近代得留学教育始于1872年,最早提出建议得就是容闳。 6、1877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于上海举行了第一次传教士大会,各教派联合组 成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负责为教会学校编写、出版教科书,并规定以宣扬基督 教为编写得“最重要”原则。1890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又在上海举行了第二次大会,并进一步明确议订传教士利用教育作为侵略工具得重点。这次大会将“学校教科书委 员会”改组为“中华教育会”。 7、古代官学名称: 商代:序、庠、学、瞽宗 西周:国学(辟雍、泮宫)与乡学(塾、庠、序、校) 汉代:太学(鸿都门学、宫邸学、邸第学)、地方官学(郡国学) 隋唐:儒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专科学校(律学、算学、书学、崇玄学、医学、兽医学、天文学、音乐学、工艺学)、地方官学(府学、州学、县学) 宋元明清:中央官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武学、画学、回回国子学、四译馆、俄罗斯学堂)、地方官学(府学、州学、军学、监学、县学、社学、卫学)。 (社学:古代地方官学得一种。元代首创,各县村庄一般50家为一社,每社立 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师,利用农闲空隙时间,使子弟入学。明承元制,农村普 设社学。) 古代私学名称:高等私学(精舍、精庐),初等私学(书馆、学馆,村学、村塾、冬学,坐馆、教馆、家塾、私塾、义学、义塾) 8、墨、道、法家得教育思想: 墨家得教育内容以“兼爱”得基本思想为主,同时重视文史知识得学习及逻辑思 维能力得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得学习,也重视武艺与自然科学技术得教育,大大突 破了儒家教学内容得范畴,但忽视礼乐教育与美育在陶冶道德品质与审美力方面所产 生得作用。

教育史笔记

夏、商、西周官学的基本特点 夏代是奴隶社会教育形成时期,商代时得到进一步发展,至西周则达到鼎盛阶段。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为“学在官府”。教师由官吏兼任,即“官师合一”。西周建立两大系统的学校,即国学和乡学,国学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意义 a、该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期,“学在官府”的垄断形式失去原有经济支柱和政治依据,造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b、宫里的司礼、司乐把原来秘藏在官府中的典籍文物、礼器乐器带到民间,出现“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 c、养士之风盛行,进一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孔子起到了开辟道路的作用。私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试述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1)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a、稷下学宫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始终不改变养士、用士的基本目的。从其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  b、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演变而成的教育机构,它保持了充分尊重士人之讲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其教学与学术自由,体现出私学的性质。  (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  具有以下特点:  a、学术自由,表现在:稷下学者“不治而议论”,拥有相当的独立和自由;来者不拒,包容百家;欢迎游学,来去自由;学术论辩,相互争鸣及吸取。  b、待遇优厚,包括给予“不治而议论”的政治待遇及优厚的物质待遇。  历史意义:a、促进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b、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c、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它所独创的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与咨政为一体的职能模式,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办学方针,尊重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都显示了它的成功之处。d、留给后人的思考:稷下学宫尊重贤士,尊重学术,其思想学

KC311教育学笔记中国教育史-20洋务教育2

1860-1890洋务教育 一、兴办学堂 1.目的: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路军事等) 2.内容:西文、西艺(依然要求四书五经,和中体西用有关系) 3.类型 (1)外国语学堂:京师同文馆(洋务运动所办的第一所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 ①简介:洋务近代被动开放的产物,我国第一所官办新式学堂(新旧区别在内容管理上不同) ②发展: 1)初创,只有英文馆,后增英文法文馆-----再后来,天文馆、算学馆(保守派阻碍后二者发展,近代中国关于教育改革问题的第一场大争论,洋务派与保守派,洋务派胜利,但是依旧有负面影响)----后来,以外语为主,兼习其他的大学 2)创办中国近代最早的化学实验室与博物馆 3)并入京师大学堂,进而发展为北京大学 ③特点: 1)教育目的:官吏变为洋务专门人才 2)课程:儒学变为西文西艺 3)组织形式:个别小组大都授变为中国最早的班级授课制,分年课程 4)教育方法:背、脱离实践变为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 ④意义: 1)领头羊:洋务学堂开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2)身处北京,重要措施引起的争论可以反映当时各派关于教育改革的观点 (2)军事学堂:福建船政学堂 ①简介:左宗棠奏请,近代第一个,洋务最大轮船工厂,造船+人才培养 ②特点 1)宗旨:学习洋技,造船+驾驶 2)前学堂,造船;后学堂,驾驶(绘事院,制造图纸;艺蒲:在职培训学校) ③意义: 1)开创我国近代在职教育先声 2)洋务学堂当中持续时间最久,最成功的 3)中国近代海军人才的摇篮 (3)实业技术学堂:电报、铁路...... 4.特点:新旧杂糅 (1)新 ①教育目的: ②教育内容: ③教育组织形式: ④教育方法: ⑤办学性质:专科性质学校 (2)旧 ①缺乏全国性统一的规划 ②不放弃四书五经的学习 ③管理(封建官僚习气,使得效率低下;受洋人挟持) 5.意义: (1)拉开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2)动摇,瓦解,旧教育体制 二、留学教育(简答题) 1.幼童留美 (1)奏请人:容闳 (2)30名,4年,共120人,15年后学成

考研教育学中国教育史笔记整理

考研教育学中国教育史笔记整理 一、制度篇 (一)西周的学校制度 §“学在官府”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在这种体制下,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师不分,官吏既是教育行政官员,也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学校的教师。 §西周时国学的主持者称大司乐,大司乐负责宗教祭祀和国家典礼,是国家最高的礼乐官,兼管国学教育事务。大司乐属下的一些官员,就是学校的教师。 §西周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是大司徒,也往往称为“教官”,说明其主要职责是教化,从西周地方官学(乡学)的教育内容来看,与地方行政长官的职责大体相同,可见地方教化是地方行政长官的主要任务。 §西周学校确有较完备的制度,大而言之,分两类、两级;一类是国学,一类是乡学;国学又有大学与小学两级。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二)私学的兴起 一、原因 1. 士阶层的崛起 2. 封建土地私有制经济的形成 3. 学术下移 4. 官学失修 5. 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二、私学产生的意义 1. 西周官学是由国家政权机关主办的,以“学在官府”为其主要特征,在管理上是“官师一体”、“政教合一”,教育是政治组织的一部分,教师由政府官员兼任,私学是由私家根据社会需要或个人需要设立的,以政教分设、官师分离为主要特征,有独立的组织机构,以具有知识技能的贤士为师,教师逐步成为社会中一种独立的职业。 2. 西周官学受到贵族身份的限制,少数贵族子弟袭断了受教育的权利,私学以自由受教为原则,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学校向平民下放,使文化知识得以下移到民间。 3. 西周官学限于传统的“六艺”,灌输的是奴隶制政治观念和道德思想,偏重于历史文化,私学则有思想自由,各家各派不必有统一的思想,教育内容以传授各学派的政治观点、道德思想,以至新的知识、技能为主。 4. 西周官学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和相应的基本设备,制度上较为规范。私学则不一定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它以教师为中心,流动性较强,设备也较简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5. 私学的产生促成了一大批教育思想家的产生,形成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第一次高潮,对后代的教育思想及教学实践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齐国的稷下学宫 一、产生原因 1. 是战国时期养士用士之风发展的结果。 2. 是齐国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 3. 稷下学宫的产生与齐威王开明的文教政策有关。 二、办学特点 1. 待遇优厚。 2. 不治而议论。

《中国教育史》笔记和名师孙培青习题详解

《中国教育史》笔记和名师孙培青习题详解 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1.1复习笔记 一、中国教育的起源 1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 在中国土地上一有人类存在,就有教育活动,这也就是中国教育史的开端。 2.教育的起源 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原始社会的教育 (1)这种教育活动是在原始人群的生活实践过程中进行的,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2)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当时的生活需要是相应的。社会生活需要成员学习的知识经验,都是与教育有关的内容。教育的基本方式为身教与言传,身教是做出示范动作以供模仿;言传是说明是非要领以传经验。这两方面通常是相辅而行。 二、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 氏族公社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劳动的教育 氏族公社时期劳动经验已较为丰富,使用的劳动工具已有显著的改进,这些生产工具的使用以及生产经验,需要在氏族成员之间进行推广,更需要年长、经验丰富者传授给年轻一代。 2.生活习俗的教育 未成年的男女通过旁听氏族长主持的公共事务民主集会讨论,接受民主精神的教育;达到成人阶段时,须举行成年礼仪式,对其体力、智力、毅力等方面进行考验和教育。 3.原始宗教教育

原始宗教活动在氏族公社时期极为普遍,这类活动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占卜等多种形式,其中含有不同程度的教育因素。 4.原始艺术的教育 歌唱、舞蹈反映氏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极其广泛,既是娱乐形式,又能发挥传授知识、宣传习俗的教育作用。 5.体格和军事训练 氏族公社要求所有成员都是生产劳动者,需要有健康的体格,才能参与对自然的斗争,经受艰苦环境的磨炼,所以氏族成员要懂得使用武器,接受一定的军事训练。 三、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氏族公社末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推动着教育不断发生变化,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教育逐渐分化出来,出现了学校的萌芽。 1.部落显贵世袭引起教育的变化 (1)等级教育出现 ①经济:由于生产力的提高造成了产品剩余,使部分人脱离生产转为脑力劳动者。 ②政治:军事民主制向君主制的逐步转化,更需要培养劳心者成为未来国家的官吏。 ③为适应社会劳心与劳力分工的需要,教育也逐渐分化为培养劳心者的专门教育和培养劳力者的社会教育两种类型。 (2)学校的萌芽出现 教育的早期分化,使教育设施也呈现出等级差别。这一时期出现了养老和教学兼行的机构“庠”,并将其分为上、下,安置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显示一定等级。这种机构是学校的萌芽。 (3)教育内容的变化 ①军事教育成为基本内容; ②“孝”成为道德教育的新内容; ③强调礼乐之教。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整理 【中国古代史整理】(详细版)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中华文明起源(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 ·夏文化(考古发现与后世文献记载对比互证) ·商朝文化(考古发现、当时文字与后世文献记载多重印证) 史料的分类 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献史料 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 2、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 (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 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 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三、其他史料分类 1、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有意的史料”; (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无意史料”。 2、“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 (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 (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标志:采集、狩猎→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南稻北粟、南北并立) 意义:①第一次经济变革 ②农耕聚落,聚族而居(陕西临潼姜寨) ③对中华文明产生影响(重农思想、农业科技等) 2、中华文明的起源 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多元文化) 核心: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 3、史料 二、【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前21世纪—前1600年)】 1、后世文献(《礼记》) 大同之世(原始社会)→小康之世(阶级社会) 公天下→家天下 禅让制→世袭制 部落联盟→国家(基本特征:设官分职、军队、监狱、刑法) 2、考古(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 宫殿式建筑:社会分化 石制农具:农耕经济 青铜器:青铜时代 礼器、祭器:体现等级贵贱 3、结论:二重证据证实夏王朝 争论:缺少直接印证夏朝历史的文字资料 三、【商朝与青铜文化(前1600—前1046)】 1、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朝 2、政治体制:内外服制 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区;外服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控制的地区 关系:松散的联盟 3、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社会分工) 4、文化:青铜文化(青铜器的象征和功能、甲骨文) 结论:通过考古挖掘,商朝已经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西周(前1046—前771)牧野之战,定都镐(西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隋、唐) 东周春秋(前770—前476)奴隶制度瓦解时期 战国(前475—前221)封建制度形成时期

考研中外教育史考点笔记

中外教育史 1,中国古代教育 西周的教育制度:“学在官府”【学术和学校都由官府掌握或举办,即学术官守;教师都有国家的官吏担任,即官师合一】 西周的学校系统:国学--(大学和小学;天子的大学是辟雍,诸侯的大学是泮宫)乡学(塾闾,庠党,序州,校乡) 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求礼 仪规范,也要求内心修养。六艺教育有许多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在 教育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稷下学宫 性质: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是一所官办的私学联合体 办学特色:学术自由;不治而议论;教师来去自由、待遇优厚。兼容并包;学生自由听讲、学无常师;制定《弟子职》,作为学生守则,加强学生管理 影响: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发展、融合和分化;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1,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生平大部分时间聚徒讲学,开创了私人自由讲学的分歧,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较系统的教育思想;编订的六经保存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 2,论教育作用:社会功能,提出教育与经济、军事、政治、法律的关系,把教育提高很高的位置(庶富教理论);个人功能(性相近习相远),肯定了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3,论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实施教育不分等级和种类;意义在于打破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开创了平民讲学之风) 4,论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宗教成分较少;偏重文事,轻视武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自然知识比较贫乏 5,论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 6,论道德教育:德育至上论,以仁礼为核心,以孝悌为基础,提出立志乐道。自省自克、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德育原则方法 7,论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循循善诱与教学相长;尊师爱生和宽严相济

[全]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重点笔记及考研真题整理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重点笔记及考研真题 考研真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据古籍记载,我国学校教育设立“小学”始于()。[统考2019年研]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汉朝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礼记·明堂位》:“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篡宗。”《礼记·王制》:“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郑玄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这些材料说明我国商朝时期已经在学校教育中设立“小学”。 2孟轲认为人先天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其中恻隐之心是()。[统考2019年研] A.仁之端

B.义之端 C.礼之端 D.智之端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孟子认为人性表现为四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汉代书馆常用的识字教材有()。[统考2019年研] A.《仓颉篇》《凡将篇》《千字文》 B.《仓颉篇》《凡将篇》《三字经》 C.《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 D.《急就篇》《三字经》《千字文》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汉代书馆常用的识字教材有《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等。《仓颉篇》是秦朝李斯颁发的字书,成为儿童习字的课本;《凡将篇》是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所著;《急就篇》是汉代黄门令史游所编,一直使用到唐代才被新的字书取代。《三字经》《百家姓》是宋元时期的识字教材。

4按照唐代礼制规定:学生初入学,约定时日,身着礼服,隆重举行拜师礼。同时还要求向学官敬献礼物,以示尊师。这一学礼制度被称为()。[统考2019年研] A.束脩礼 B.释奠礼 C.释菜礼 D.乡饮酒礼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束脩礼主要指拜师礼,源于孔子,“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即只要本人有学习的愿望,主动奉送10条干肉以履行师生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释奠礼与释菜礼是古代学校的祭祀礼。乡饮酒礼是周代流行的宴饮风俗。5“切己体察”是朱熹“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意思是指()。[统考2019年研] A.精神专一,集中注意力 B.量力而行,计划安排 C.不可先入为主,牵强附会

2018-2019学前教育史 自学考试 中国教育史部分 【金牌笔记】

2018-2019学前教育史自学考试中国教育史部分【金牌笔记】 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⑴生产劳动教育⑵生活习俗教育⑶原始的宗教教育⑷原始的艺术教育⑸体格和军事训练 2、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 原始社会末期,大约在传说中的五帝时期,历史将由无阶级的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化。教育逐渐从其他的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产生了学校的萌芽,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庠”,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的虞舜时期。 3、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主要特征: ⑴实行公养公育(性质)⑵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内容简单多样 ⑶没有专门场所或专职人员(长者为师)⑷教育的手段是言传身教 4、学前家庭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⑴儿童家庭教育是齐家治国的基础 ⑵获取功名,光耀门楣 ⑶立志做人,修养品德 5、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⑴学前教育计划:①古代国家没有严格统一的入学年龄的规定②东汉官方经典著作《白虎通义》 及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所撰《大学章句序》,均主张8岁入学,15岁入大学,便成为封建时代占主要地位的观点③较为系统的按年龄划分的学前教育计划,最早的记载见于《礼记·内则》④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对六岁以上儿童加多了知识教育,而七岁以下又皆为“孺子”,可早睡晚起,进食也不必受三餐之限⑤我国古代的中医学者,形成保教统一的教养计划⑥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不外乎生活常规教育、初步的道德教育、早期的知识教育等。 ⑵婴幼儿身体的养护:①穿勿过暖②食勿过饱③任其啼哭④安全避险⑤避免惊吓 ⑶儿童生活常规的培养:常规教育包括生活常规和行为常规,封建礼教是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 人们的言语行为都要合乎“礼”的要求,儿童进行的礼教概括为“幼仪”或“童子礼”。礼教是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的核心。 ⑷初步的道德教育:①培养志向②教以孝悌——孝是指尊重长辈,悌是指友爱兄弟,孟子指出 教育就要“明人伦”③勤俭耐劳④诚实无欺⑤行善积德⑥礼貌谦让 ⑸早期的知识教育:①早期知识教育的内容——语言教育;识字教育;计算;自然常识 ②神童教育

中国史笔记整理

一、有史料记载的原始音乐 二、考古证实发现的原始乐器 骨笛:中国古代吹管乐器,用猛禽的肢骨制作而得名,最早的骨笛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8000至9000年,这是我国目前出现最早的乐器。 陶埙/埙:中国古代吹奏乐器因以陶土制作而得名,目前发现最早的陶埙出土于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陶埙形制:揽形、圆形、椭圆形、鱼形、平底卵形,发音孔有1、2、3、5等多种,在中国古代陶埙主要用于历代宫廷雅乐,民间也有流传,距今约7000年。磬:中国古代石制打击乐器磬来源于片状石制劳动工具,形制有多种变化,一般磬边为弧形,单个磬称为特磬,多个磬组合成为编磬。除了石制外后又有玉制、铜制,最早用于先民的乐舞活动,后用于历代上层统治者祭祀、宴飨宾客等礼仪。活动的雅乐当中,同时也是象征着统治者身份地位的“礼器”。 三、传说当中的音乐家 夔:是古史传说当中虞舜当时的乐官,舜帝命令他掌管乐舞,协管乐教。 伶伦:相传为黄帝时期的乐官,《吕氏春秋》认为他是乐律的发明者,并根据律吕制乐,用音乐模仿凤凰的鸣叫。 夏商时期的音乐文化 商代的音乐文化由巫乐和淫乐组成,巫乐属于民间音乐,淫乐属于宫廷音乐。 淫乐:特指商纣王时代的宫廷音乐。特征以“钜”(庞大、奢华)为美。 巫乐:中国古代伴随巫术活动的乐舞,又叫“巫风”或“巫音”。商人以巫乐祭祀、求雨、驱除瘟疫,表演时酣歌狂舞、毫无节制,功能娱神又娱人。掌管巫乐的人男性为觋,女性为巫,最早的职业音乐家。 周代音乐文化 一、雅乐和俗乐并存 (一)“礼乐制度”:建立于西周初期,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所谓“礼”是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相结合的礼仪,“乐”就是音乐,指乐器、乐舞、乐队三个方面,乐为礼服务,只有贵族享用。 1.雅乐:周代在礼乐制度上建立的一套明确的宫廷雅乐体系,是指郊庙祭祀、朝会典 礼时演奏的音乐,与世俗娱乐性音乐无关,它是与礼仪相表里的为统治阶级服 务的音乐。 内容:六代乐舞和小舞。 六代乐舞:西周雅乐最主要的内容,也称“六乐”或“六舞”。包括黄帝 时期的《云门大卷》,简称《云门》,尧时期的《咸池》、舜时期的《箫韶》, 禹时期的《大夏》、商汤的《大濩》,以及周初的《大武。》是歌颂各个时 期的最高统治者的文德和武功的。 应用场合:1.供大司乐学员学习之用;2. 供典礼、仪式、祭祀等活动之用(二)等级制度:西周在礼乐表现中最突出的为 宫县:县即悬,乐器的摆放。是西周等级制度中关于乐器摆放方位的具体规定。王宫县:即唯有周王可以享用东南西北四面摆放的规模。 八佾:是西周礼乐等级制度中关于乐舞人数的具体规定。统治阶级享用,庶民没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