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窑炉燃烧现状分析

陶瓷窑炉燃烧现状分析
陶瓷窑炉燃烧现状分析

本文根据陶瓷窑炉的特定燃烧环境;简单地分析NOx的生成三种方式:热力NOx、快速NOx和燃料NOx,以及对环境的危害,并从陶瓷工艺角度、窑炉使用燃料的优化及新的燃烧技术与方法等方面分析抑制或减少NOx生成方法。

关键词:陶瓷窑炉NOx生成降低烧成温度优化燃料烧成技术

前言

早在90年代初期,国外陶瓷窑炉界就开始重视陶瓷窑炉中排出的NOx的污染这个问题,并企图从燃烧方式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我国近年来也开始逐步重视,科技界已有人跟踪国外,试图用脉冲燃烧来解决它;但陶瓷窑炉NOx的严重排放,不仅仅是改进燃烧系统就可以得到解决的问题,我们也进行过测试,同一种窑型,烧成不同的产品,其烟气中的NOx的含量就不同,窑内烧成气氛(氧化或还原)其所排放的烟气中NOx含量亦不同,故陶瓷窑炉中NOx的产生是一个系统工程。由此看来,研究陶瓷窑炉中NOx的生成与破坏机理,并在其基础上提出经济上、技术上可行的综合治理方案已迫在眉睫。

1 NOx在陶瓷窑炉中生成的机理

燃烧矿物燃料如煤、原油、天然气等;生成氮氧化物污染有三种;即热力NOx,快速NOx,和燃料Nox[1~6]。

1.1 热力N0x

关于热力NOx的生成机理是高温下空气的N2氧化形成NO;,其主成速度与燃烧温度有很大关系,当燃烧温度低于1400℃时热力NOx生成速度较慢,当温度高于1400℃反应明显加快,根据阿累尼乌斯定律,反应速度按指数规律增加。这说明,在实际炉内温度分别不均匀的情况下,局部高温的地方会生成很多的NOx;并会对整个炉内的NOx生成量起决定性影响。热力NOx的生成量则与空气过剩系数有很大关系,氧浓度增加,NOx生成量也增加。当出现15%的过量空气时,NOx生成量达到最大:当过量空气超过15%时。由于NOx被稀释,燃烧温度下降,反而会导致NOx生成减少。热力NOx 的生成还与烟气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有关,停留时间越长,

NOx越多。这是因为窑炉燃烧温度下,NOx的生成反应还未达到平衡,因而NOx的生成量将随烟气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增长而增加。至今认为研究得比较充分的是Zeldovick等人的生成理论,其主要反应如下:

1.2 快速NOx

快速NOx是1971年Fenimore根据碳氢燃料预混火焰的轴向NOx分布实验结果提出的,是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碳氢化合物分解的中间产物N2反应生成的氮氧化合物,其生成速度极快,主要在火焰面上形成,且生成量较小,一般在5%以下,其主要反应如下:

在温度低于2000K(1727℃)时,NOx主成主要通过CH 一N2反应;在不含氮的碳氢燃料低温燃烧时,需重点考虑快速NOX的生成。

1.3燃料NOx

“燃料”NOx是由化学地结合在燃料中的杂环氮化物热分解,并与氧化合而生成的NOx,其生成量与燃料中氮的含量有很大关系,当燃烧中氮的含量超过0.1%时,结合在燃料的氮转化为NOx的量占主要地位,如煤的含氮量一般为0.5~

2.5%;燃料NOx的形成可占生成总量的60%以上,燃料氮转化为NOx量主要取决于空气过剩系数,空气过剩系数降低,NOx的生成量也降低,这是因为在缺氧状态下,燃料中挥发出来的氮与碳、氢竞争不足的氧,由于氮缺乏竞争能力,而减少了NOx的形成。其主要反应途径如下。(1)氮化物大量转化为HCN和NH3,(2)HCN和NH3被氧化。反应方程如下:国际上开展NOx生成机理及其控制的研究已有一二十年了。不过,目前关于燃烧过程中NOx生成的研究主要是以实验为主,还没形成完善的理论,如在煤粉燃烧领域内,主要是通过对具体过程进行实验研究与分析:希望找到一些规律,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依据、此外,从文献中也可以看到所有的研究都是公式少、实验曲线多、定量分析少而定性解释多的情况,这反映出NOX生成机理和控制是一个比较复杂、困难的领

域,也是一个需要进行大量工作和大有可为的领域。特别对于陶瓷窑炉的NOX生成机理研究的报道不多,由其引起的环境污染也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高温陶瓷窑炉中NOx的生成及危害

陶瓷窑炉跟一般的工业炉如炼钢炉,锅炉等不同,陶瓷坯体的组成主要为矿物性原料、粘土质氧化物及化工原料等组成,在高温烧成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有害化学成份,这些化学物质与NOX的生成有何关系仍是一个迷、由于陶瓷坯体在陶瓷窑炉内要进行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故陶瓷坯体在烧制成陶瓷的过程中,由于烧成的产品类型、窑炉类型,原料、升温制度、气氛以及烧成过程中的温度段等的不同,坯体或釉料中都有不同的挥发份挥发出来;如水蒸气、硫化物、氟化物、硼化物、碱性蒸气,铅化物、三氯化铁等等。这些挥发物以及坯体表面形成的活性氧化物在不同的气氛和不同的烧成制度下,都将影响上述的NOX的生成与破坏反应过程。如国外对传统陶瓷窑炉排放有害气体统计分析显示,对墙面砖每吨产品NOX为0.61b,SO2为0.51b,对一般砖类NOX为0.291b,S02为0.08lb。

据报道,我国共有建筑卫生陶瓷厂3000多家,1997年建筑陶瓷产量已达18.42亿平米,卫生陶瓷产量达6000万件[7],除了建筑卫生陶瓷产量居世界第一外,我国日用陶瓷的年产量为300亿件也居世界第一[8]。全国烧成陶瓷的窑炉大小有上万座,一般窑炉废气中NOX含量可达100~

150ppm.严重的可达几百甚至几千ppm。再加上我国窑炉的能源利用率很低。仅28~30%,为美国的一半。由此而造成了我国陶瓷窑炉排放的NOX量非常巨大,是我国工业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要治理NOx污染问题就必须解决陶瓷窑炉所排放的NOx污染问题。而且燃料燃烧所引起的大气环境污染、危害最大且又最难处理的是氮的氧化物NOx;NOx是形成酸雨及生成光化学雾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它对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生长发育有着直接的危害,已在工业发达国家引起普遍关

注,而防治大气环境污染研究的重点也已由对SO2的防治转向对NOx的防治,因为前者已得到较好的治理。

羊城晚报以醒目的大标题作以下三个报道:①“陶瓷厂烟尘令黄皮树秃顶”,广东三水华盛果园年收成7万斤的无核黄皮水果场因陶瓷厂烟囱废气污染而“颗粒无收”这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参看该报用2000年7月18日B2版)?②“千亩农田欲哭无泪”一一一三水白坭镇由于陶瓷厂烟囱废气污染而造成秧苗一天天枯萎蔬菜无法生长。③花城上空(花城即为羊城的美称)为何飘起蓝色烟雾——因为美丽的花城已成为氮氧化物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另据该报2000年6月5日A2版有一条更惊人的报道“广州是酸雨之城”文中举例广州地区降水的酸度PH值升高,出现酸雨频率从前年的61.4%上升到62.6%,即不到两场雨,便有一场是酸雨的比例,使广州成为全国第二大酸雨高发区。在广东省每年因酸雨而损失的40亿元中,广州就占20多亿元。专家们都认为酸雨与珠三角特别是佛山、顺德(距离广州10~30多公里)、东莞、增城等地的近千座陶瓷窑炉不无关系。近年来,酸雨在我国呈急剧蔓延之势,80年代危害面积为1万平方公里,到90年代扩大了10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8%。

3优化配方,降低陶瓷的烧成温度

NOx的生成主要在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其中氮少量来自燃料,大部分是空气中的氮在高温时同氧化合生成:

N2+O2 = 2NO—Q

NOx的生成速度与燃烧过程中的最高温度及氧氮的浓度有关,NOx生成的浓度与气体在高温区停留的时间密切相关,停留的时间越长,烟气中NOx的浓度越大,故在工艺中调整坯釉料配方,充分利用优质原料或工业废渣[9]以及提高坯料细度等措施,以降低陶瓷的烧成温度。如在高岭石一蒙脱石质粘土中引入Li2O时,液相出现的温度由1170℃降至800℃,引入Na2O时降至815℃,引入K2O时降至925℃;又如添加1%的菱镁矿和0.5%氧化锌可使硬质瓷烧成温度从1390℃降

至1300℃等,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据报道,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烧成温度每降低100℃,单位燃耗下降13%左右,而烧成时间每缩短10%,产量可增加10%.单位制品热耗可降低4%[10]。故优化配方,缩短烧成时间,不但可以节约燃料,减少废气的排放量,提高窑炉热效率,提高产量、质量,而且烧成温度的降低,可大大减弱氮氧化物的生成条件,缩短烧成时间可抑制其生成过程。

4采用优质燃料

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个煤炭储量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耗煤量占世界总耗煤量l/4。据统计,目前我国仅日用瓷、建筑卫生陶瓷企业中就有3000多座燃煤窑炉,达到窑炉总数的70%,而我国大气中90%的SO2、85%的CO2、80%的ROX和50%的NOX均来自于煤燃烧,其中煤炭燃烧后排放的温室气体CO2占我国全部矿物燃料燃烧排放的85%。而我国每年的CO2排放量已排名世界第二位。这主要是煤为颗粒性燃料,与空气接触面积小,不易燃烧,在燃烧过程中需要很大的空气过剩系数,故空气用量大,除了带走大量的热(约占能耗35%~40%以上),而且由于燃煤含硫等杂质多,废气中有害成份多,特别是NOx含量多,资料表明,窑炉烟气NOx的平均浓度为404PPm。燃重油比燃煤好得多,由于重油经加温处理,降低了粘度及雾化风的作用,使油滴粒度可达20~50μm,增大了与空气接触面积,改善与强化燃烧,按油滴的平均粒径40~50μm 计。表面积可达130~150m2,是1Kg煤的100倍(煤平均5mm,1.5m2/Kg)[111]。故燃烧比较完全,热效率高,可达7~10%,但由于重油是用原油经常压或减压蒸馏提取分馏后的残渣油杂质多,燃烧时除生成CO2外,同样产生SO2、NOx、CO等有害气体及黑色烟尘,烟尘中NOx的平均浓度有429PPm。气体燃料是以小分子状态分布,极易与空气均匀混合,空气过剩系数小,燃烧温度高,烟气量小,烟气带走热量少,更不会产生黑烟、煤灰,是一种洁净燃料;但在燃烧过程同样会产生CO2温室气体,由

于燃烧温度高更易产生NOx,主要是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和空气中的氧或来自燃料的氧在高温中生成NOx,烟气中的NOx平均浓度亦有287PPm。据统计燃气窑炉产品的热效率比燃煤、燃重油提高2~3倍(以煤为燃料时窑炉平均热效率为

18.2%,油为30.8%,气为50.4%),千克瓷能耗减少50~60%,而燃气的窑炉NOx排放量比燃煤少30%左右。燃油比燃煤少15%左右,充分说明了采用优质燃料不但可以大大的提高产、质量,降低能耗,提高窑炉的热效率,而且可以大大减少窑炉因使用燃料的不同而造成的严重污染。

5采用新的燃烧技术及方法

窑炉燃烧过程中形成的NOx受很多因素影响,如空气预热温度、燃料种类、烧嘴及燃烧能力、炉温、空气过剩系数、炉子的密封性以及炉子的操作等。因此,降低NOx的主要措施也很多,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降低烧成温度,选择优质燃料外,还可以从物理和化学两种途径来降低NOx的形成。

5.1 物理法防治

对于燃烧炉来说,影响NOX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燃烧温度和炉气中N2和02含量。燃烧温度越高,NOx生产就越多,且在高温下炉气中的N2和02反应生产的NOx随温度增加呈指数关系增加,因此高温度火焰产生的NOx就多。由于空气预热温度越高,节能效果就越大,燃烧温度就越高。但带来的却是NOx增加。因此要降低NOx生成,应降低火焰峰值温度,在保证燃烧完全的情况下减少空燃比,缩短燃烧气体在高温区域中滞留的时间。

(1)低NOx燃烧器

低N0x燃烧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再循环或分段燃烧技术等,使燃烧处于低氛浓度状态。降低火焰温度,与传统的燃烧器相比,NOx的产生可减少30%~60%不等。如英国Hotwork公司研制开发的RCB型低NOx畜热式陶瓷烧嘴,每个烧嘴系统由一对畜热器组成,畜热器内填充陶瓷颗粒,两个畜热器每隔60~90秒换向一次,分别起预热空气和排烟预热

陶瓷颗粒作用。日本研制的一种RSNT型低NOx烧嘴其基本特点是,使助燃空气形成强旋流,通过一个狭窄通道使之与燃料混合,进入燃烧室后,根据涡流原理,空气旋转力会使火焰中心形成一个负压回流区,造成循环气流,促使火焰温度均匀化,避免火焰局部高温的产生,且这个负压回流区可以促进燃烧,使燃料以较低的过剩空气系数实现完全燃烧[12]。

(2)废气再循环法(ECR)

废气再循环法是一种投资不大但很有效的降低NOx的方法,其原理是从换热器后的废气中抽出一部分废气送入高温燃烧区中,从而冲淡燃烧区的氧含量,降低局部高温;使NOx的生成量大大减低,同时还可以使火焰温度更加均匀,在其较小的空气过剩系数条件下,实现完全燃烧,相应减少了燃料消耗量及燃烧区域的氧含量,从而抑制NOx生成,提高窑炉热效率,对于烧气窑炉NOx可减少20~70%,对烧煤及油窑炉,NOx可降低10~15%。

(3)分段燃烧法(staged combustion)

分段燃烧法又称两段燃烧法;其原理是将助燃空气分两部分分别送入一次燃烧区域和二次燃烧区域,一次燃烧发生在烧嘴的燃烧室内,此区域内供给充足的燃料,使空气中的氧气迅速消耗,同时使火焰温度较低,从而限制了NOx的形成,另外地使烧嘴耐火材料寿命提高;二次燃烧发生在烧嘴出口处的炉膛内,此区域内供给使燃料充分燃烧而无多余的助燃空气;进一步限制NOx形成。

(4)增氧烧成技术[13]

英国MG.Gas Products有限公司研制出一种注氧切缝设备,将氧注入陶瓷窑炉中,以降低窑中氮气含量,增加氧浓度,提高燃烧效率,由于氧气的浓度和反应温度决定着窑炉内的物理化学反应,当氧浓度增大时,氧化速率增大,非常有利于坯体中碳的氧化,加速碳的弃除,加速燃料燃烧并保证CO 完全燃烧为CO2,大大提高燃烧效率,增加氧化效率。直接加入纯氧(外加3%~4%),降低燃烧气氛中氮气含量,在相

同的能耗下,火焰温度升高,窑内热辐射将在直接向制品传热,不需要湍流来导热,燃烧产物体积的减少,可减少废气带走热损失,故除了可提高氧化反应速度,提高产量和成品率外,还可使燃烧器的效率提高;燃料的能力利用率增大,减少窑车顶部与底部的温差,烧成产品更均匀,本技术可应用于砖瓦、熔块、色料、釉面砖、日用瓷和卫生瓷等众多产品烧成。以六个砖瓦厂和六个陶瓷厂用普通烧成法和增氧烧成法的产量能耗比较可见,在产品质量和强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产量提高5%,由于烧成中有机物质在预热带能完全除去,故釉面更完美、废品率降低50%。

(5)高温空气燃烧技术

这是一种高效节能低污染的燃烧技术.其特点是利用畜热式烧嘴将空气预热到1000℃以上,并靠高速气流使炉内气体再循环,形成温度均匀、无局部高温,且02浓度低的气流场,从而控制NOx的形成。这是一种高温低氧燃烧技术,火焰体积大,温度高且均匀,燃烧稳定加热快,噪音低。该技术可节能30%以上;且N0x的生成量较传统方法减少50%。

(6)全氧燃烧技术及氧燃料烧嘴

这种烧嘴的原理是利用纯氧气取代空气作为助燃剂,由于没有空气中的N2,从而可显著降低NOx的形成,与普通的烧嘴相比,NOx的产生可减少70%~90%。同时由于烟气量大大减少,烟气热损失也大大减少,从而显著减少燃料用量,也降低了CO2的排放量,因此它为节能与环保并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7)脉冲燃烧技术

脉冲燃烧技术是近年来开发的一项行之有效的降低NOx的技术,烧嘴采用间断燃烧的方式,一旦工作,就处于满负荷状态。当需要升温时,烧嘴燃烧时间加长,间断时间减少;需要降温时,烧嘴燃烧时间减少,间断时间加长。通过调价燃烧时间的占空比实现窑炉的温度控制,燃料流量可通过压力调整预先设定,无需在线调整,即可实现空气过剩系数的精确控制。

故脉冲燃烧技术传热效率高、能耗低、炉内温度场均匀性好,这些均有利于减少NOx的生成。

5.2化学法防治

催化法脱除NOx是化学法防治NOx的主要方法,它包括催化还原、催化分解及催化氧化,催化还原及催化分解其原理是,通过一定的催化剂的作用将NOx还原或分解为N2和02,而催化氧化是将NOx氧化成NO32-硝酸根离子。这些方法用在窑炉方面一般是将催化剂喷入窑炉炉腔内,阻断NOx的形成,从而降低NOx的浓度,这种方法约可降低NOx90%左右。但这种方法的设备造价较高,因此它的使用也受到了限制,还可以使用涂层的办法,在窑内壁或烟囱内壁除上一层具有吸收NOx功能的涂层材料,以吸收废气中的NOx。

5.3 完全取消燃料的新型加热技术及设备

从以上分析情况来看,无论是哪种窑炉,只要是燃料型的包括燃煤、重油、轻柴油或燃气,所有燃料在燃烧过程中都会产生对环境有影响的废气,而且由于燃料型加热过程中传热的不均匀性,易使制品加热不均匀而引起变形、开裂等缺陷,大大制约了陶瓷烧成中的产、质量,微波烧成技术是一种完全不用燃料的新型烧成技术,其在高性能陶瓷、电瓷等的烧成中已有所尝试。该技术除了与常规的烧成技术相反,从坯体内部加热,加热均匀,这种整体加热可避免材料导热性能差的缺点,升温速度快而且不会因温度不均而引起开裂、变形,更重要的是可以完全避免产生CO、CO2、SO2、NOx等有害气体,而且由于热效率高能源转换率高,可达70%以上,故是一种先进、环保型洁净加热技术。采用微波加热的连续性的隧道窑、间歇式的梭式窑已经面世,很多种类的陶瓷,包括结构陶瓷,功能陶瓷,日用陶瓷,多孔环境陶瓷等均有成功的应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苛刻及社会文明的发展,这项技术必将象辊道窑一样发展及普及[14]。

6 展望

新世纪陶瓷窑炉将是综合引入和利用专业技术和相关科

学,如传热学、气体流动学、燃烧、热力学、电子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测试科学。流动和控制技术、经济学、管理学、能源技术、环境技术、环保技术等的最新科技成果,综合考虑能源、经济、技术和环境四个因素在内的节能一高效一低成本一环保型窑炉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和对于NOx生成规律以及氮氧化物反应动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关于氮氧化物反应的综合机理模型可包括上百个乃至200多个化学反应,能够将热力NOx、快速NOx、燃料NOx的生成过程包括在内,并可以与燃烧过程耦合计算。综合机理虽然考虑全面,但仍有局限性,而且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选取也不可能完全正确。另外,反应众多,使其十分复杂,无法用于较复杂的流动和燃烧过程,在实际计算时必须大大简化。这系统工程的解决将是新世纪摆在陶瓷窑炉工作者们面前的重任,只有彻底解决废气的污染,才能给人们于蓝天,给新世纪的人以舒适的生活环境。

节能论落譬西霹每每譬譬莓莓年器暂每筇辱每每譬器并;;薄薄耳西再蓐巧孽棼茹整的赫蓐每每嚣辱西筇萄昂譬茚譬譬鸟昂筝再每年再莓再缛再殍鼯蔷每每每筇嚣一_~…~……:………一…一……-一…-'.长春建筑材料工业学校一1大庆林甸县宏字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文至晗尔黼限电视台兴伟仰7摘要:畸介国内外瓷工业窑炉的燃料,燃烧现状度其节能技术,井对窑妒的节佳最秉进行评价【【美键词:'鸯瓷工业窑妒节能1概述,肆众所周知.陶瓷工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烧成工序的耗能约占总能耗的61%烧成窑炉是主要耗能设备,燃料的品种与窑炉的工作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采用净化的气体燃烧可以保证烧成制度稳定,方便管理,有利于自动控制若配合高的优越性就比不上气体燃料.但比直接的煤炭还是好得多.因此.

工业发达国家在50年代几乎把所有的窑炉全部改烧油类,到6年代又改烧气体燃料.白70年代出现能源危机以来+除用轻质耐火材料加强保温,减少蓄提高.但这种节能是有限度的,如层燃方式下喷水热效率提高为2%—_6%,其喷水量为8%--10%;水煤浆热效率提高为5%一10%.其掺水量为30%--40%;"洪成水基燃料提高热效率约2%,其掺水量为40%一44%;重油掺水用超声波乳化,热效率提高约3%,掺水量为0%.可见,并不是所掺进或喷人的水都变成了燃料.3.掺水或喷水量有一定限制因为,掺水和喷水毕竟有一定4作用,如降低燃烧温度,增大排烟热损失等,盈作用须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考虑到减少吸热,喷水蒸汽比喷水为优.4.上述燃烧方式的节能意义还在于:充分利用劣质燃料,变不好烧为好烧如燃用古水量较多的重油;以一种较低品位的燃料替代另一种较高品位的燃料,如水煤浆以煤代油.?32一憎童产量与节麓)2呻年簟3期5.具有较好的环保特性掺水或喷水因水吸热.降低燃烧温度,能抑制热力.生戚,同时,因牯结和避免析碳,可减少烟尘量.6.综合上述燃烧机理.水在燃烧过程中并没有变成燃料,它只是参与了水煤气反应,最终仍然生成了水蒸汽随烟气排棹至于水的离解,需要催化剂和高温条件,无催化剂时,2000℃下,2的离解度为1.25%;2500℃下,为8.84%.因此,在实际工程的炉内环境中,水难以离解为氢燃料.热以及采用低热容窑车以外,并在燃烧系统发展高速等温喷嘴.目前,这种高速等温热气流速度可达300/,这对缩小传统窑炉的断面温差和加快传热速度具有显着的效果,特别适用于烧成大件制品的窑炉.另外,还有一种所谓换热式烧嘴,可将一次空气预热到650℃,喷出速度为80/,它比一般烧嘴可以节约燃料32%~45%.2陶瓷窑炉燃料的现状随着各国燃料工业的发展,使用石油和天然气的比例在逐渐增加,煤的比重逐渐下降,这是因为石油和天然气在技术经济方面比煤炭有很大优越性的缘故.首先,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所需的劳动生产率比煤炭工业少好几倍,开采一吨标准燃料的煤所花费的劳动力比开采一吨标准燃料的天然气多11倍,开采一吨标准燃料煤的劳动力也比开采一吨标准石油多好几倍.其次,在工业和国民经

济其它部门,利用高热值的天然气和石油燃料也有很多好处.另外,即使在拄有或缺少石油或天然气资源的国家,也都走煤气化的道路,回收煤的各种宝贵的化工原料.实行煤的综合利用,也便于窑炉操作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美国的陶瓷工业采用天然气,液体燃料和电;法国采用重油,煤气,丙丁烷,天然气和电作燃料;意大利以重油,天然气和电为主;英国所采用的燃料有煤,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丙烷,乙烷.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陶瓷工业的燃料以媒和木柴为主,近些年来,广泛采用重油作燃料.日本是一个缺乏燃料的国家,煤和液体燃料都要靠进口,但是,采用重油还是比煤有利.重油与煤比较有以下优点:①重油的单位发热量大,容易产生高温.②重油的品质划一,易于进行均匀的烧成.③重油是流体,可以采用机械吸收,节约搬运和烧窑的人工费用.节能论坛④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动调节.⑤重油的入库和保管简单,储藏用地较小⑥可采用输油管运输,用燃烧器燃烧,有利于环保.⑦燃烧重油,操作简单,不需复杂和熟练的操作技巧.天然气含热量很高,比用重油更好,只要用变压设备就可以将天然气用到陶瓷窑炉上.由于天然气能以始终不变的质量输送出来,而且不存在因含量所引起的质量损失.用天然气无需燃料储存设备和采取油罐安全措施.因此比采用重油的设备更省.电是陶瓷工业最理想的能源,不仅许多水力发电的国家(如法国,意大利,瑞士,瑞典,美国),就是象火力发电的国家(如英国,德国,捷克)都逐渐采用电来焙烧制品.电热窑炉的优点较多;很容易达到所需的温度,能够准确地控制温度曲线,热耗量低.存在问题是:如何使还原气氛中的氢和燃烧所生成的水汽不致使发热元件缩短寿命.近年来,国外陶瓷工业采用液化气燃料逐渐增多,液化气有以下优点:发热量为46.09/,无论储存和使用都很干净,它可以全部燃烧,燃烧后无烟,无灰,无臭,无毒,无残渣.这一点对培烧制品很重要.可避免在煅烧过程中因废气污染而使制品产生缺陷.液化气是液态储运,气态使用,其液体体积仅相当于气态体积的/250.因此,大量的能源可以装在较小的容器里,运输到任何地方.液化气是石油开采和加工的副产品,它是丙烷,工业丁烷一丁烷的混合物,液化的主

要目的是解决运输问题.因此,凡是开采和加工石油的国家一般都生产液化气,美,法,德和日本等国家在陶瓷工业中都采用液化气,日本的液化气一部分来自炼油厂,另一部分从科威特和其它中东国家进口西方国家自50年代以后,陶瓷工业的燃斟已逐步淘汰了用煤,而代之以石油,天然气'蕾童产品与节年董333.以及液化石油气等.但是天然气的利用是以自然条件为依据的,且气碌能够持续供应多久,对于耗能较大的陶瓷工业,究竟采用什么燃料符舍当前和今后的长远利益,目前已引起西方科学界的注意并正在试探多种途径.现在我国和西方某些国家已提出重新烧煤的口号.近年美国已研制成一种以磨细的煤粉,混合预热空气,以高压喷人窑内为燃料,其优点有:①任何原来烧液态或气态燃料的窑都可以立刻更换喷煤粉的设备,无需更动窑的辅助设备和结构;②

在陶瓷窑炉上应用增氧助燃技术的介绍

增氧燃烧是指助燃用的氧化剂中的氧浓度高于空气中的氧浓度。其极限是纯氧。增氧助燃具有使火焰温度提高、烟气热损失小和燃烧效率提高等作用。增氧助燃对所有燃料(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在绝大多数窑炉均适用。它既能提高劣质燃料的应用范围,又能充分发挥优质燃料的性能。实验表明用26.7%的浓氧空气燃烧褐煤或用21.8%的浓氧空气燃烧无烟煤所得到的理论燃烧温度,等同于普通空气燃烧重油所得到的理论燃烧温度。

一、在陶瓷窑炉上应用的必要性

1、现有的各种陶瓷烧成窑炉,或是排烟温度很高、或是因漏风严重,表观排烟温度虽不很高,但排烟量很大,造成排烟损失过大。各种间歇窑炉排烟热损超过了总供入热50%,各种马弗式隧道窑超过了供入热的40%。

另外,陶瓷炉窑属高温炉窑,窑内气体与制品的热交换主要

是以辐射形式进行。按气体辐射的特点,只有三原子和多原予气体具有辐射能力。双原子气体几乎无辐射能力。而以常规空气助燃的炉窑中,无辐射能力的氮气所占比例很高,因而炉气的黑度很小,影响了炉气对制品的辐射力。从而影响了炉气对制品的换热速率,延长了烧成周期,导致能耗增加。

采用增氧助燃使上述两个方面均可得到改善, 能较大幅度的降低排烟热损和提高加热速率。可以收到明显的节能效益。而且随着燃料结构越来越向高质高价方向变革,其节能效益将越来越显著。

我们在重点分析了煤气及重油烧成的各种窑炉采用浓氧空气助燃的热工特性及节能效益后认为,采用增氧助燃将是陶瓷烧成煤气化后的又一项重点节能措施。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其次为乙烷等饱和碳氢化合物。伴生天然气因含有石油蒸汽,故除甲烷外,还含有较多的重碳氢化合物。上述各种碳氢化合物在天然气中的含量约在90%以上,因此,天然气的发热量很高,一般为8000-10000千卡/米3,或更高。

除了碳氢化合物以外,天然气中还有少量的CO2,N2,O2,

H2S,CO等,大致成分如下表所示:

天然气是一种高热值燃料。但由于天然气中CH4含量大,燃烧速度较慢,以及煤气重度小等原因,为了提高天然气火焰的黑度和燃烧效率,因此在燃烧时组织火焰和燃烧技术上必须采用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充分发挥天然气的作用。可以向天然气喷射重油或焦油等液体燃料;也可以设法使天然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发生分解,靠分解出来的游离碳来提高火焰的黑度,叫做火焰的自动增碳;还可以采用增氧助燃的方法,由于在主燃区燃烧化学反应速度快,所以氧气供应远远落后于反应的需要,通过采用增氧助燃而增加喷射气流中氧气的含量,则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可达到充分燃烧、节能的目的。

3、燃烧过程是空气中的氧参与燃料氧化并同时发出光和热的过程。热的传递一般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三种方式进行。这三种传递方式哪一种作用为主,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一是火焰类型和形状;二是加入的空气中氧的含量;三是熔窑的周围情况等。燃气窑炉的

热交换主要应是以辐射形式进行。由于辐射热传递速率与绝对温度的四次方乘正比,所以在高温下提高燃烧温度将会大大增加热辐射的作用。根据实验和实践材料证明,采用增氧助燃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火焰温度,从而改善窑炉的热交换方式。

一般说来,火焰的两种类型,既发光火焰和不发光火焰。不发光火焰(无色的或浅蓝色的)的燃烧主要是靠对流传递到物料和窑壁上去,然后,热量辐射到物料上去,只有少量的热是通过火焰辐射传递给物料的。因此,在一个用不发光火焰加热的熔窑中,传递给物料的大部分热量都是窑壁的辐射热。

二、增氧助燃的机理

1、加快燃烧速度,促使燃烧完全

燃烧速度实际上是一种定性的说法,如乙炔是一种燃烧速度快的燃料,其火焰短而密实;天然气相对于乙炔来说,是一种燃烧速度慢的燃料,其火焰较长,但只要燃烧完全,都可以最大地放出应有的热量。

要使燃料达到完全燃烧,必须使燃料与空气混合均匀和充分接触,浓氧空气参与助燃后,不仅使火焰变短,提高燃烧强度,加快燃烧速度(一些气体燃料在空气(O2的体积分率为21%)中和纯氧中的燃烧速度对比情况见下表2),获得较好的热传导,同时,提高温度将有利于燃烧反应完全,燃料的能量利用率大。

几种气体燃料的燃烧速

2、降低空气过剩系数

用普通的空气助燃,真正参与燃烧只有占空气总量约1/5的氧,而占空气总量约4/5的氮和其他惰性气体非但不助燃,反而将随着燃烧的进行带走大量的热能。采用浓氧空气参与助燃,可以降低实际空气量,从而降低实际排气量,能较大幅度的减少窑炉排气量及其带走的热损失,增加热量利用率,提高热效率。

3、增加热量利用率

增氧助燃技术对热量的利用率有所提高,如用普通空气助燃,当加热温度为1300℃时,其可利用的热量为42%,而用26%的浓氧空气助燃时,可利用量为56%,氧浓度在21%-30%之间其热量利用率随

氧浓度提高而升高的最快,因此在这个氧浓度范围内对提高热量利用率最佳,因此节能效果就越好。

4、提高了火焰温度,增强了辐射传热能力

通常空气中的氧体积含量为20.93%,氮为78.1%及少量的惰性气体等,真正参与燃烧的氧只占空气总量的1/5,而占4/5氮和其他惰性气体非但不助燃,反而将随着燃烧的进行带走大时的热能。使用浓氧气体参与助燃可使氮气量减少,空气量及烟气量均显著减少,故火焰温度随着燃烧空气中氧气比例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如图1所示为天然气燃烧温度随氧浓度的变化曲线)。但氧浓度不宜过高,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氧气的体积分数在26%-30%左右时最佳。氧浓度在26%~30%之间每提升一个百分点火焰温度提高35℃。当增氧助燃装置产生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28%左右时,可以有效的将炉膛温度整体提高50℃左右。由于辐射热传递速率与绝对温度的四次方乘正比,所以在高温下提高燃烧温度将会大大增加热辐射的作用。这样,无论热是直接的或是间接的传递,浓氧空气参与助燃就会由于火焰温度升高而增加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形式的热传递,从而提高了物料的熔化速度,促使燃烧完全,减少排烟黑度。根据阿累尼乌斯定律证明,炉膛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度将提高2~4倍。

图1 天然气燃烧温度随氧浓度的变化曲线

在陶瓷烧成高温窑中,燃料的燃烧热主要是靠辐射方式传给炉壁和制品。因而炉气的黑度是至关重要的。在用常规空气助燃所产生的炉气中,具有辐射能力的三原子气体的体积百分比之和一般不超过30%,而无辐射能力的氮气所占比例很大。采用浓氧空气助燃,其炉气中CO2和H2O等三原子气体的构成比例将会增大。增强了辐射传热能力。

5.降低燃料的燃点温度和燃烬温度

燃料的燃点温度不是常数,它的高低和燃烧条件、受热速度、空气用量、周围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浓氧空气参与助燃,将有利于降低燃料的燃点温度,而且能减小火焰尺寸,并增加单位体

积的热释放量,如CO在空气中的燃点为609℃,而在纯氧中的燃点仅为388℃,所以采用增氧助燃能提高火焰强度和增加释放热量等。

三、增氧助燃技术在陶瓷窑炉烧成中的优点

1、烧成的四个阶段

在间歇窑和隧道窑的烧成中,产品烧成要经过四个阶段,即:干燥、分解、氧化、烧成。

氧化是烧成过程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易燃物被燃烧掉,铁和其它着色化合物被氧化。加热时必须避免过烧和黑心,如果加热速度过快和燃烧制度选择不当,就会严重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

粘土制品中的黑心是由于含碳物质未充分氧化而引起的。碳黑心对产品颜色的影响不如铁变价对产品颜色影响大。最佳的氧化温度范围是930℃ ~1040℃ ,这个温度范围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并且随着单位时间的产量以及产品配方的改变而相应变化。采用增氧助燃技术后,可以使含碳物质得以充分氧化,避免黑心情况出现。

2、氧在粘土产品中的重要作用

窑内气体的基本组成是:O2、N2、CO2、CO、水蒸汽、S O2、SO3。在大多数情况下原料的性质决定着窑内气体的种类和数量。氧气和氮气来自空气;碳烃化合物燃料如:煤、油、丙烷、发生炉煤气、天然气等,它们完全燃烧后产生CO2和水蒸汽,如果燃烧不完全就会产生CO和H2;硫的化合物是由不纯原料带入的,燃烧产生SO2、SO3。粘土制品中化学反应的控制,是通过调节氧和一氧化碳的比例来完成的。陶瓷坯体中的碳需氧来氧化,碳完全氧化产生相对稳定的CO2气体。当烧结含碳粘土制品时,在多孔期碳就应该完全氧化。氧化气氛可除去陶瓷产品中的硫,陶瓷中的硫大多以硫化铁形式存在(黄铁矿和磁黄铁矿)。因为SO3分子易被吸附到硅酸盐坯体内表面,维持氧化气氛可消除窑内的含硫气体。当氧气不足时,碳烃化合物燃烧产生CO,CO 是Fe、Mn的还原剂,这是要极力避免的,因为FeO是黑色的,而且在铝硅酸盐中作为一种熔剂,在氧化气氛中的白瓷,在还原气氛中呈蓝白色。在瓷坯中还不能有Mn的低价氧化物存在,因为它具有很强的酸溶性。

3、提高氧化速率

氧气的浓度和反应温度决定着窑内的物理化学反应,因此,当窑内温度升高或氧化浓度增大时,氧化速率增大。碳烃化合物燃料的燃烧产生CO2 和水蒸汽,陶瓷原料也产生大量的CO2和水蒸汽,这样就冲淡了样品周围氧气的含量。因此要维持氧化气氛,就必须通入流动空气,带走CO2 和水蒸汽,或者输入纯氧气。要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就需要提供足够多的氧气使产品更好地烧结。在燃料燃烧过程中输人大量空气来维持氧化气氛,空气中氧与氮气的体积比为1:4,因此要输入1体积的氧气需输入5体积空气。大量空气通过窑炉不同加热带时被加热,空气传热于粘土制品是通过对流和传导,

所以要求优化空气的用量,以大的湍流从窑中抽出大量热的气体,这些余热的利用使厂家获得了一定的利润。因此,对使用者来说,加入纯氧能实现两大目标,一是提高燃烧效率,二是增大氧化速率。

4、提高燃烧效率

直接加入纯氧与加入空气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有氮气存在。降低燃烧气氛中氮气含量会产生以下两种结果:

在相同能耗下,火焰的温度将升高,窑内热辐射将直接向制品传热,不需要湍流来导热。燃烧产物体积的减小,不致冲淡窑内氧化气氛。高浓度氧气的存在,使氧化反应迅速完成,可提高产量和成品率。另外,氮气的减少还可使燃烧器的效率提高,燃料的能量利用率增大,并减轻对窑内气氛的稀释作用。

5、氧气注入技术

由于氧气注入氧化反应带,使助燃空气大大减少,并使氧化速率提高;注入氧,还可使氧化反应所维持的时间缩短,因而可适应产量增加的需要。由于明焰燧道窑不是一种密封的窑炉,为了减少氧气的损失,所以使用一种特殊的氧气注入方法。为了节省燃料,在助燃风中氧含量在原来的基础上(21%)增加3~4% ,同时将空气和煤气调到合适的比例,使窑内温度不变。当目标是节省燃料,增加产量时,可以通过特殊的切缝注入氧,根据隧道窑的不同设计安装不同尺寸的注氧切缝,所有的切缝必须联接到一个总管,以控制氧气的总流量。注入氧的系统,操作既安全又简单,通过几小时的训练就可以进行操作。以上技术可适用于砖瓦、熔块、色料、釉面砖、日用瓷和卫生陶瓷等多种产品的烧成。当混合空气中氧的含量增加,窑内火力增强,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降低了燃料消耗。氧气的注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窑车顶部与底部的温差,也减少了废气的排放。隧道窑中氧含量增加使烧结的产品更均匀。高氧气氛也使红地砖和普通砖瓦能获得深红色。

增氧烧成技术的使用,使单位重量产品的能耗降低,成品率增加,在大多数情况下仅几个月就能收回增氧设备的投资。

四、增氧助燃的热工特性分析

1.能大幅度的减小出窑炉气量及其带走的热损失

众所周知,采用浓氧空气助燃,可以降低理论空气量,从而降低理论排气量,降低的幅度取决于氧含量。当前,膜式增氧助燃装置可以制成氧浓度很高的浓氧空气,但随着氧含量的增加,制作成本也相对增加,因而,国内外在普通燃料炉上应用大多采用

23%-35%的浓氧空气。本文是以氧含量为25%的空气为实例进行分析。表3计算了几种典型炉窑采用25%的浓氧空气与常规空气助燃时排烟热损的差别。以表3数字可以看出,离窑火焰温度越高,采用浓氧空气时降低排烟热损的幅度越大。而燃料价格越高节能效益越明显。

采用含氧量25%的空气与常规空气助燃排烟热损失的比较 表3

2. 炉气的辐射传热能力增大

1)增加了炉气中三原子气体的比例,增大了炉气黑度

在陶瓷烧成这类高温炉窑中, 燃料的燃烧热主要是靠辐射方式传给炉壁和制品。因而炉气的黑度是至关重要的。在用常规空气助燃所产生的炉气中,具有辐射能力的三原子气体的体积百分比之和一般不超3O%,而无辐射能力的氮气所占比例很大。采用增氧助燃,其炉气中CO2 和H2O等三原子气体的构成比例将会大增。表4、表5分别计算了以焦炉煤气为燃料,用25%的浓氧空气助燃对炉气成份及黑度的变化。从表5可见,按炉膛温度1300℃计, 表征炉气辐射能力的炉气黑度采用25%的浓氧空气比常规空气助燃提高了11.4%。 炉气成

炉气的辐射能力除与炉气黑度有关外还与炉气温度有关。因为氧浓度的提高,降低了理论空气量,从而降低了理论排气量。使得理论燃烧温度大幅度提高。在同等条件下,能大幅度提高火焰温度。表6计算了以焦炉煤气为燃料,以常规空气和25%的浓氧空气助燃时理论燃烧温度的变化。

火焰温

3)传热能力的增加可大幅度的缩短烧成周期.降低消耗

因为炉气黑度增加和火焰温度提高的共同作用,使得煤气向炉壁和制品的辐射传热能力大幅度提高。表7计算了在炉膛温度为1300℃时,不同助燃剂助燃,单位面积的炉气向制品的传热能力q的

陶瓷工业窑炉煤改气节能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2)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6)第三章生产工艺流程和节能减排改造方案(12)第四章建设规模与建设方案(20)第五章节能分析评价(26)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减排效益(28)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2)第八章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35)第九章工程实施进度(38)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9)第十一章财务评价(42)第十二章社会评价(49)第十三章结论与意见(51)附表及附件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陶瓷窑炉煤改气节能项目 1.1.2 建设单位:景德镇xxxx陶瓷集团有限公司 1.1.4 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不改变原有生产能力,主要是将原有8条陶瓷煤窑进行改造,实现“三个改变”:a.改变燃料结构,改燃煤为烧气;b.改变窑炉结构,由窑车式高耗能煤烧窑炉改造为现代节能型辊道式窑炉;c.改变烧成方式,将匣装隔焰烧炼改为无匣裸烧新工艺。根据产品品种的不同对原有8条窑炉进行合理调配改建。其中5条改为燃气辊道窑;3条改成12座燃气6米3梭式窑。 窑炉年工作日为330天,年总产量为5600万件。 1.1.5 总投资和资金筹措 估算总投资524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121.7 万元,建设期利息124.3万元。 资金来源为:申请银行贷款2000万元,自筹3246万元。 1.1.6 建设期限:18个月。 1.1.7 项目主要效益预测 项目建成后,节能减排效果好。节约能源折合标准煤19140吨。减少排放烟尘2975吨/年;二氧化硫432吨/年;煤渣11572吨/年。

陶瓷在中国发展史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 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五代十国时期的陶瓷文化 这个时期较为有名的是后周世宗的柴窑,以天青色为主,世宗评为「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所以有「雨过天晴青」的美称。陶路上记载「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可略知其制作精美。 越窑到了五代,一度成为吴越王钱氏的御用器皿,臣庶不得享用,因此当时又称为「秘色窑」,皆属於青瓷的制造。 宋朝时期的陶瓷文化—集瓷器之大成 后周赵匡胤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宋代的陶瓷氏我国的鼎盛时期,「宋瓷」也是闻名世界。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后人仿制也少能匹敌。 元朝时期陶瓷文化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业较宋代为衰落,然而这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泛青,带动以后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陶瓷窑炉的分类

陶瓷窑炉的分类及特点 一、陶瓷窑炉分类 1、按构造型式分:梭式窑、隧道窑、辊道窑、推板窑、圆型(转盘窑)、钟罩窑 2、按供热方式分:煤窑、柴窑、电窑、燃气窑。煤窑、柴窑已被淘汰,清洁能源窑炉(电、燃气)已走向成熟阶段。 3、按烧成温度分:高温窑、中温窑、低温窑。 二、陶瓷窑炉介绍 1、梭式窑:是间歇烧成的窑,跟火柴盒的结构类似,窑车推进窑内烧成,烧完了再拉出来,卸下烧好的陶瓷。窑车如同梭子,故而称为梭式窑。 2、隧道窑:一般是一条长的直线形隧道,其两侧及顶部有固定的墙壁及拱顶,底部铺设的轨道上运行着窑车。燃烧设备设在隧道窑的中部两侧,构成了固定的高温带,烧成带,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隧道窑前端烟囱或引风机的作用下,沿着隧道向窑头方向流动,同时逐步地预热进入窑内的制品,这一段构成了隧道窑的预热带。在隧道窑的窑尾鼓入冷风,冷却隧道窑内后一段的制品,鼓入的冷风流经制品而被加热后,再抽出送入干燥器作为干燥生坯的热源,这一段便构成了隧道窑的冷却带。 3、辊道窑:辊道窑是连续烧成的窑,以转动的辊子作为坯体运载工具的隧道窑。陶瓷产品放置在许多条间隔很密的水平耐火辊上,靠辊子的转动使陶瓷从窑头传送到窑尾,故而称为辊道窑。 4、倒焰窑:燃烧所产生的火焰都从燃烧室的喷火口上行至窑顶,由于窑顶是密封的,火焰不能继续上行,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就被烟囱的抽力拉向下行,经过匣钵柱的间隙,自窑底吸火孔进支烟道,主烟道,最后由烟囱排出。 5、推板窑:又称推板式隧道窑,是一种连续式加热烧结设备,按照烧结产品的工艺要求,布置所需的温区及功率,组成设备的热工部分,满足产品对热量的需求。把烧结产品直接或间接放在耐高温、耐磨擦的推板上,由推进系统按照产品的工艺要求对放置在推板上产品进行移动,在炉膛中完成产品的烧结过程。 三、陶瓷窑炉选择 1、对于日产量在20M3以下,且产品种类较多,烧成温度各异,由于其本身产量难以满足隧道窑的生产量,推荐采用快速烧成梭式窑。 2、对于日产量等于或大于20M3,但其釉色复杂,如窑变结晶釉需一定的恒温及冷却时间,可采用传统梭式窑或电热梭式窑;如果窑变釉或结晶釉只是部分,可以选用快速窑,快速窑不是只快,也可以放慢。慢,温差可控制很小。但慢的节能效果差。 3、对产量较大、高度较高、重量较重、温度较高、釉色单一,可选用台车式隧道窑。如高温日用陶瓷,卫浴陶瓷。 4、对温度在1300℃以内,产量较大的艺术陶瓷、日用陶瓷、卫浴陶瓷,建议采用辊道窑,或大型快速梭式窑。

窑炉基本知识

窑炉有哪些 按煅烧物料品种可分为陶瓷用窑炉、水泥窑、玻璃窑、搪瓷窑等。前者按操作方法可分为梭式窑炉半连续窑和间歇窑。 按热原可分为火焰窑和电热窑。 按热源面向坯体状况可分为明焰窑、隔焰窑和半隔焰窑。 按坯体运载工具可分为有窑车窑、推板窑、辊底窑(辊道窑)、输送带窑,步进梁式窑和气垫窑等。 按通道数目可分为单通道窑、双通道窑和多通道窑。 一般大型窑炉燃料多为重油,轻柴油或煤气、天然气。 窑炉通常由窑室、燃烧设备、通风设备,输送设备等四部分组成。 电窑多半以电炉丝、硅碳棒或二硅化钼作为发热元件。其结构较为简单,操作方便。 此外,还有多种气氛窑等。 窑炉结构是否合理,选型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产量和能量消耗的高低等,是陶瓷生产中的关键设备。 窑炉结构 ●间歇式窑炉 能耗大,产量较低,排烟温度在600℃~860℃。 影响梭式窑内温度场均匀性的关键因素: ①采用新型烧嘴,如:等温烧嘴,脉冲烧嘴,高速烧嘴。 ②调整烧嘴的布设, ③改善码坯的放置, ④合理布设烟道, ⑤对于梭式窑,余热利用, ⑥选择适当的温度检测点和控制方法。 ●连续式窑炉 ①隧道窑 温差大,特别是预热带;窑墙、窑车蓄热量大,能耗高 2400-12000×4.18kJ/kg产品;采用一些新技术能耗可降至1100-5200×4.18kJ/kg。采用新技术:无匣裸烧,轻质保温,轻质窑车。存在关键问题:还原烧成气氛的检测与控制②辊道窑 ●能耗较低:最低可达200-300×4.18kJ/kg产品; ●产量大:窑长220m以上,墙地砖产量10000m2/d以上; ●合理控制雾化风压和助燃风量 ●合理调节排烟风机,抽热风机的抽出量 ●合理设置挡火墙,挡火板 ●延长烧嘴或延长火焰的长度″引火归心″ ●在结构上,将全窑平顶或全窑筑拱的结构改造为烧成带筑拱的结构,可有效的减少断面温差。 窑炉的检修及保养 窑炉整体的检修和保养不可忽略,这关系到窑炉生产能力的大小,能否使窑炉达到设计产量,以及生产出的产品是否符合要求等。一是窑内通道内是否畅通,有没有影响车底冷却系统的障碍,车底冷却风机运转是否良好;二是窑内轨道的运行实际情况,是否有变形的部

陶瓷窑炉烟气处理技术

陶瓷窑炉烟气处理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陶瓷工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2005年我国陶瓷产量:日用陶瓷175亿件,建筑陶瓷35 m2,卫生陶瓷约9 000万件,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的2/3,形势一片大好。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窑炉烟气污染也越来越突出。 我国大气中90%的SO x、85%的CO2、80%的RO x(粉尘)和50%的NO x污染均来自陶瓷窑炉、蒸汽锅炉以及其他各种工业窑炉[1]。据资料统计,目前仅在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生产领域中就有3 000余座燃煤窑炉,达到窑炉总数的70%,因此处理陶瓷窑炉烟气污染就成为了目前应该研究的方向。 笔者结合陶瓷窑炉烟气的污染物形成机制,对目前窑炉烟气的处理技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综述。 1 陶瓷窑炉烟气污染产生的机制 陶瓷窑炉烟气中有害物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气相化学物质,另一类是固相的烟尘,都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 1.1 气相化学物质的产生 燃煤产生的气相化学物质主要有SO X和NO X。 (1) SO X是由煤、粘土中的硫化物杂质在800 ℃左右被氧化所致。 在陶瓷生产中不仅燃烧的燃料中含有硫化物杂质,而且原料也有一些含硫的杂质,如:黄铁矿(FeS2)、Fe2(SO4)3、CaSO4、Na2SO4等。这些杂质存在于陶瓷坯体中,在烧成的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 (2) NO X的产生类型有3种: a、热力型NO X,燃烧时的空气中带进来的氮在高温下与氧发生反应生成NO X被称为热力型NO X(T -NO X)。 b、燃料型NO X,因为煤中含有许多氮的有机化合物如芳香杂环氮化物、吡咯及衍生物,在高温作用下易产生NH3或HCN氧化生成NO X。 c、快速型NO X,指在燃烧过程中,燃料中的碳氢化合物发生分解,其分解的中间产物和N2反应生成的氮氧化物。快速型NO X生成量很少,可不予考虑。 1.2 固相烟尘的产生 煤被加热350~600 ℃时,大量释放出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挥发分,进入炉膛空间。但是在低温缺氧条件下,挥发分不可能正常燃烧,发生裂化、脱氢、叠合、环化而生成含碳量多的苯环物质——碳黑;不完全燃烧生成环烃物质——烟炱;还可能因还原反应而分解出游离的碳粒;由烟气带出的飞灰和未燃尽的煤炭颗粒微尘;这些物质总称烟尘。全世界每年约有1亿t烟尘排放到空气中,如不及时处理,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损害人类的健康。 2 烟气脱硫(FGD)

陶瓷工业窑炉能耗现状及节能技术

陶瓷工业窑炉能耗现状及节能技术 一.陶瓷工业窑炉概况 陶瓷工业窑炉按样式分:辊道窑、隧道窑、梭式窑。按热源分:燃油窑、燃气窑、电窑、微波窑。陶瓷产品主要分为:建筑陶瓷、日用陶瓷、卫生陶瓷、特种陶瓷。 建筑陶瓷具有薄、平、规则的特点,全部采用辊道窑快速烧成。日用陶瓷根据产品的各自特点,小而薄的可采用辊道窑烧成;大而不规则的则采用隧道窑烧成。卫生陶瓷大多体型大,不规则,厚度不一多采用隧道窑或梭式窑生产。特种陶瓷根据产品的样式以及物理化学要求大多采用电辊道窑、燃气梭式窑或微波窑烧成。 二.能耗因素 影响陶瓷窑炉能耗的因素有: 1.窑炉样式。隧道窑、梭式窑的窑车具带走的热量占窑炉 总耗热的20%左右。国内辊道窑能耗在450—1200Kcal/kg 瓷,隧道窑的能耗在1000Kcal/Kg瓷以上。 2.窑炉结构。窑墙的保温蓄热性能、窑顶结构对于气体流动 的影响、各种管道分布的合理性及对热量的利用率的影响。 3.窑炉尺寸。窑炉宽度增加1m,单位制品的能耗大概减少 2.5%。窑炉越长,窑头排烟带走的热量就越少。窑炉越高, 散热面积越大,能耗越大。

4.窑炉燃料。同样的温度要求下,洁净燃料所需的空气量和 产生的烟气量少,排烟带走的热量就少。微波、电热、燃气、燃油、燃煤窑炉的能耗依次增大。 5.窑炉材料。窑体材料的热导率越低,窑体散热越少,材料 越轻,窑体蓄热越少。 6.窑炉控制。目前国内大多采用计算机自动监测控制系统, 合理调节窑内温度、压力、气氛,从而减少燃料消耗;合理调节风机和传动电机频率,减少无用功。 7.窑炉烧嘴。目前国内新建窑炉大多采用高速预混式节能烧 嘴,该烧嘴可调节空气过量系数,高速,减少宽断面温差。 8.窑炉余热的回收利用。目前国内陶瓷窑炉基本都采用直接 热回收利用的方式,如:加热空气、干燥坯体等,动力回收的很少。 9.产品。产品的原料、规格、性能的不同,烧成参数也不同, 能耗自然也不同,产品烧成温度降低100℃,单位产品热耗可降低10%。目前广东外墙砖的能耗大概为530—1000Kcal/Kg瓷,仿古砖480—700Kcal/Kg瓷,抛光砖530—800Kcal/Kg瓷,日用卫生陶瓷大概为1000—2000Kcal/Kg瓷。 三.几种常见窑炉的能耗或节能成果。 辊道窑: 辊道窑因其机械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产量大深受

世界七大陶瓷产业格局发展分析

精心整理世界七大陶瓷产业格局发展分析 世界陶器产业的起源从历史看有三大区域,东亚区域、西亚、北非、欧州区域、美州区域。美州制陶业在哥伦布发现美州大陆之前一直独立、缓慢地发现着。东亚陶瓷主要是中国为源头及核心不断向周边的热南、朝鲜(高丽)、日本及东南亚扩散。 釉软质瓷,直至17世纪荷兰的锡釉陶以仿制中国青花和五彩而闻名天下,中世纪欧州瓷是在伊斯兰陶器和中国瓷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虽然陶器世界很多地方在几千年前均有生产,但瓷器却被公认是中国人的发明,自14世纪开始的东西方陶瓷贸中,由于欧州存在

着巨大的贸易逆差,造成大量白银流失,为增加本国财富,18世纪欧州各国都加紧了陶瓷的研制。欧州最早的瓷器是德国的迈森工厂生产的,然后制瓷技术扩散到意大利及英法等国。 日本陶瓷业 1616年,归化日本的朝鲜人李参平在日本有田盯(Arita)发现瓷土并成功烧制出青花瓷,宣告了白本瓷器时代的来临,日本瓷器真 1658 势。 在原材料方面,由于国内陶瓷原料供应不足,日本陶瓷企业从国外进口陶瓷原料数量逐年增长,如可塑性高岭土原料需从韩国及新西兰进口,进口量已达总进口量50%以上。另外,从英国与中国进口高岭土原料数量逐年增多。随着原料的进口,导致产品成本增加,迫使企业必须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产品的档次。

在陶瓷原料开发利用方面,日本不再局限于满足过去普通的陶器与瓷器制品生产,而是强调更多地满足日用陶瓷的使用功能与用途,如增强陶瓷餐具的抗菌性能,对于卫生瓷强调产品的防污性、节水效果等;研制新产品中他们很注意提高环境保护的标准与有利于人体保健的效果,如对于釉料、色料含铅镉溶出所造成的污染进行规划治理。如日本的东陶公司将日本在新材料、电子方面的 牌 脑的 欧州陶瓷业 在欧共体,建筑瓷、日用瓷、卫生瓷工业拥有1500家企业,从业人员大约200000人。建筑瓷是最重要的行业,占据年销售额14000MECU的60%,余下的日用瓷和卫生瓷基本平均。日用瓷和卫生瓷也有一些集中性生产区域,但不象建筑瓷、卫生瓷生产集

陶瓷废料的综合利用现状

陶瓷废料的综合利用现状 2006-1-5 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及陶瓷工业的快速发展,陶瓷工业废料日益增多,它不仅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而且还限制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及陶瓷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陶瓷工业废料的处理与利用非常重要。目前,我国陶瓷工业废料的处理与利用程度比较低,资金紧缺,致使大量废渣挤占耕地,使水和空气受到污染。特别是近20年的高速发展,陶瓷业随着产量的增加,废料的数量越来越多,根据不完全统计:仅佛山陶瓷产区,各种陶瓷废料的年产量已经超过400万吨,而全国陶瓷废料的年产量估计在1000万吨左右,如此大量的陶瓷废料已经不是简单填埋可以解决的问题,而且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陶瓷废料的堆积挤占土地,影响当地空气的粉尘含量,而陶瓷废料的填埋耗费人力物力,还污染地下水质,如何变废为宝,化废料为资源,已经成为科技和环保部门的当务之急。 因此,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对陶瓷生产中废料的再循环和利用,把它提高到环境材料学的高度加以研究和利用,提高到全民绿色环保的高度加以重视和解决。 2 废料的来源与分类 陶瓷工业废料主要是指陶瓷制品生产过程中,由于成形、干燥、施釉、搬运、焙烧及贮存等工序中产生的废料, 通常大致分类如下。 (1)坯体废料主要是指陶瓷制品焙烧之前所形成的废料,包括上釉坯体废料及无釉坯体废料。 (2)废釉料是在陶瓷制品的生产过程中(抛光砖的研磨、抛光及磨边倒角等深加工工序除外)所形式的污水,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形成的固体废料,通常含有重金属元素,按其化学含量多少可分为有毒废釉料和有害废釉料。 (3)烧成废料是陶瓷制品经焙烧后生成的废料,主要是烧成废品和在贮存和搬运等生产工序中的损坏而造成的。 (4)采用重油或煤作为燃料的陶瓷窑炉,由于重油及煤的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及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偏高,形成了大量未燃烬的游离碳,极易污染陶瓷制品。因此,日用陶瓷制品通常采用隔焰加热的方式进行焙烧。而获得隔焰加热方式最经济的方法是采用匣钵焙烧,此外,极个别的小型墙地砖生产企业采用多孔窑焙烧制品时仍需利用匣钵。由于匣钵多次承受室温,高温室温的热应力作用及装钵过程中的搬运、碰撞等易于损坏而成为匣钵废渣。 (5)瓷质砖及厚釉砖等经刮平定厚、研磨抛光及磨边倒角等一系列深加工成为光亮如镜及平滑细腻的抛光砖制品后,产生大量的砖屑。研磨抛光工序通常将从砖坯表面去除0.5-0.7 毫米表面层,有时甚至高达1-2毫米,那么生产1平方米抛光砖将形成1.5公斤左右的砖屑,若以年产40万平方米抛光砖的抛光生产线为例,那么每年约产生840万吨左右的抛光砖废渣。 3 国内外的综合利用 3.1用来生产陶瓷砖 3.1.1用于瓷砖坯料 建筑陶瓷企业在从事生产时也会造成许多种类的工业废料。如用于淘洗原料及冲刷设备排出的废泥水、烧成后的瓷砖废品、不可再用的匣钵与窑具等。当前,对陶瓷厂自身产生的工业废料的回收利用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废弃的泥水经回收、拣去杂物、除铁外,又可以添加入瓷砖的配料中用于瓷砖坯料。对于废品、废匣钵与废窑具之类经过高温烧成的废料,也可采用重新粉碎加工方法,将其磨碎成粒径在5mm以下,然后按 3w%的比例添加到瓷砖或西式瓦的配料中用于瓷砖坯料。近年来,日本许多建陶企业都配备了带式回转磨机装置,专门对企业内产生的废料进行再加工与回收利用,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国际上许多国家已将绿色陶瓷制品定位为在生产线上不形成污染的产品。让陶瓷企业真正形成无废料排放、实现良性循环的生产体制,已成为许多建陶企业追逐的目标。

陶瓷发展美文

我国陶瓷窑炉技术水平现状与发展思路 标签:陶瓷、窑炉、技术、发展2007-04-06 00:10 我国陶瓷窑炉技术水平现状与发展思路 1、引言 窑炉是陶瓷生产中最重要的烧成设备。我国陶瓷行业自古就有“生在成型,死在烧成”、“三分做、七分烧”及“陶瓷是火里求财”等行业名谚。古代窑工在开始烧窑前均举行敬窑神的活动,并每年定期到窑神庙、火神庙进行祭祀、祈盼提高烧窑的成功率与瓷业的兴旺。从中可知窑炉及烧成的利害关系。 我国陶瓷历史悠久,又是最早发明与使用瓷器的国度,其中高超的筑炉技术与精湛的烧成技巧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上溯万年前的野烧(即用柴堆将坯体围在中间的露天烧成方法),发展到地下式的穴窑,半地下式的土窑,到唐宋时代已发到南方普遍采用连室式龙窑,烧柴、采用还原焰;北方盛行以馒头窑代表的间歇式窑炉,烧煤、采用氧化焰。在产品特色上亦分成“南青北白”的艺术特色,从此而形成明显的分野。中国陶瓷窑炉技术水平之高,远远领先于国外诸国。直到18世纪欧洲人才开始生产仿中国风格的瓷器,而缺乏松柴资源的日本,直到19世纪才掌握用煤炭烧窑的技术。回顾这些光辉灿烂的历史,作为中国人不能不引以为自豪。 但是,历史的发展往往是曲折的。近200年来,在中国发展步伐减缓的时刻,西方国家的陶瓷生产技术发展迅速,后来居上。尤其是德国、意大利及日本等国的陶瓷业进步很快,以其先进的技术设备,包括先进的窑炉与烧成技术领先于中国。世界陶瓷窑炉的发展,近百年来在经历了圆窑、推板窑、隧道窑后,已经进入全自动控制的辊道窑与梭式窑时代。由于技术设备先进,电脑控制软件的灵敏,陶瓷制品的烧成优品率、能耗及生产效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50年的变化,更为引人瞩目。 我国陶瓷行业于20世纪80年代起,先后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陶瓷生产线,尤其是建筑陶瓷生产线的引进取得巨大的成功,从而仅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已迅速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大国,我国的陶瓷窑炉设备与烧成技术水平也获得巨大的进步。综观目前我国陶瓷窑炉技术现状,存在着土、洋并举,先进与较落后相跻、中外技术相互融合或冲撞的复杂的局面。当前需要对国内陶瓷窑炉的技术水平、发展动向及新型窑炉前景进行分析,以确定未来适合国情特色的发展方向,从而保证中国陶瓷业在21世纪健康、持续发展。 2、目前国内窑炉技术水平现状 所谓技术水平,是指某种窑炉在生产效率、节能、节约耗材、热能利用(热效率)、控制操作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国际陶瓷行业在对窑炉技术设备进行评估亦大体采用以上标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技术水平状况,存在很大差异。而且在同一地区乃至同一企业,生产不同的产品,在窑炉形式选择及技术水平方面亦有不同的变化。概括来讲,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窑炉种类及技术经济评估如下。(由于采取的某些技术数据出处不一,仅供参考)。 (1)圆窑:

陶瓷窑炉设计

陶瓷窑炉设计 2007-04-19 18:13 在设计窑炉时,一般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窑体本身的材质和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二是向被烧产品的传热问题。不言而喻,不管窑体建造得如何坚固,只要烧出的产品不好也是没有用的。因此,设计窑炉时不重视对被烧制品的传热问题是一个重大失误,因为向被烧制品传热是建窑的唯一目的。 窑的用途是烧制一件件个别制品,但几乎所有人对窑的这一用途缺乏正确的理解。许多窑炉建造者认为窑的用途是为烧制大量制品提供一个受热的容器。许多窑炉使用者也持有这种观点。 窑内的每一件制品必须受到同样的热处理。如果制品在造型、规格以及重量方面越接近,那么制品的平均质量就会越高。哪一件制品受热越均匀,哪一件制品在烧成质量就越高。整个窑炉的温度越均匀,窑内所有制品的烧成质量也越高。那些在设计中适当考虑了加热方式的窑炉,总是比未考虑传热原则的窑炉更好用。 尽管谁也不愿意在窑炉设备上多耗资,但高质量产品所获取的利润足以弥补较高的设备投资。事实上,与那些廉价设备生产的制品相比,好设备在每件制品上所消耗的设备成本更低。 表1是现代化窑炉与传统窑炉的比较。数据表明,新型窑炉的生产能力提高了50%。甚至在采用与传统窑炉相同烧成周期的情况下使用,新型窑炉的使用费用也仍然较低。若按照新型窑炉的生产效率使用时,不仅其单位重量制品的烧成成本降低了20%,而且所产量也提高了50%。 表1 传统窑炉与新型窑炉的比较 表2是具有较小尺寸但却有相同年产量的新型窑炉与传统窑炉的比较。表2说明:新型窑炉不但造价较低,而且单位重量制品的烧成成本也比传统窑炉降低16%。 表2 传统窑炉与产量相同但容量更小的新型窑炉的比较

陶瓷窑炉燃料现状分析

陶瓷窑炉燃料现状分析 (Analysis of ceramic kiln fuel) 摘要:全国迅猛发展的陶瓷业对我国的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由于环境保护的需要,现代陶瓷窑炉在选择燃料方面赢着重考虑使用清洁燃料。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on China's environment ceramics lot of pollution, due to need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dern ceramic kiln fuel in the choice of focus to consider the use of clean fuels win. 关键词:陶瓷窑炉燃料分析环保 我国是陶瓷生产大国,日用瓷和建筑卫生陶瓷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据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建筑陶瓷产量达30亿平方米,占全世界总产量的40%;卫生陶瓷6000万~6500万件,全国有陶瓷厂上万家,拥有大小窑炉几万条,消耗能源4000万~5000万吨标准煤。然而,我国是一个能源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均能源可采储量2000年石油为2.6吨、天然气为1074立方米、煤炭为90吨,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而陶瓷行业是一个高能耗的行业,能耗占陶瓷生产成本的30%~40%,陶瓷的高能耗必然带来高污染 全国迅猛发展的陶瓷业对我国的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特别是陶瓷发展迅速的瓷区及周边地区更为严重。广东省内除佛山地区外,其他地区,如深圳、东莞、清远、潮州等地及全国各主要瓷区已出现不少有关陶瓷厂烟囱废气污染而造成附近农民果树及农作物枯死失收等纠纷。另外,窑炉废气易造成酸雨,广东每年因酸雨损失多达40亿元。因此,节能降耗减少陶瓷窑炉污染是陶瓷生产的大势所趋,也是陶瓷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窑炉结构不合理造成热污染据报道,我国共有建筑卫生陶瓷厂3000多家,有大小窑炉上万座,年耗标准煤近500万吨。而能源的利用率仅是美国的一半,即28%~30%.这些窑炉中,很大部分仍是砖砌式窑墙结构,窑墙厚。早期的隧道窑,窑墙厚达1~2米,由于大都是重质耐火砖,导热系数大,故窑墙外表面温度高,有的高达300~400℃,不但造成了热损失,降低了窑炉的热效率,还造成严重热污染。如车间窑炉旁温度高达几十摄氏度,造成车间环境恶劣,严重影响窑炉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 燃料和燃烧方式不同形成的污染物不同 (一)以煤为燃料我国是煤炭储量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耗煤量占世界总耗煤量的1/4,2000年煤产量达14.5亿吨,这么多煤炭,大部分都作为燃料烧掉,故煤炭作为燃料直接燃烧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根源。目前我国大气中90%的SO2、85%的CO2、80%的ROx(粉尘)和50%的NOx均来自煤的燃烧。 陶瓷窑炉使用燃料多种多样,而煤占燃料总消耗量的2/3,由于燃煤窑炉建造费用和燃料成本低,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可就地取材,所以对大、中、小陶瓷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最全版)

中国陶瓷发展史 中国就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就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就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与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就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与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就是制瓷原料必须就是富含石英与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就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就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与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就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就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与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与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就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

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而各个时期的陶瓷文化展现着不同的风采。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与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与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就是一例。 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就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

陶瓷工业窑炉烟气一体化治理研究

陶瓷工业窑炉烟气一体化治理研究  夏 清 曾光明 李彩亭 叶 昌 (湖南大学 长沙 410012) (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长沙 410007) 摘 要 分析了燃煤窑炉在陶瓷工业中存在的必然性,阐述了陶瓷工业燃煤窑炉产生大气污染的机理,研究出一种除尘、消烟、脱硫一体化的陶瓷燃煤窑炉烟气净化装置。 关键词 燃煤窑炉 烟气 除尘 消烟 脱硫 净化装置  概述 陶瓷工业是高能耗、高资源消耗、产生高污染的行业,尤其是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这是由于经过成形、上釉的半成品,必须通过高温烧成才能获得瓷器的一切特性。陶瓷窑炉使用的燃料多种多样,而煤占燃料总消耗量的2/3,燃气窑炉排放的烟尘很少很少,燃油窑炉排放的烟尘不多,黑烟、粉尘污染远低于燃煤窑炉。但对一个陶瓷企业而言,窑炉及燃料的选择需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涉及问题较广,并非完全取决于烟尘生成量的多少。重(渣)油是用原油经常压或减压蒸馏提取馏分后的残油,重油作为一种经济、安全、热值高的燃料在工业窑炉上利用较多,然而,由于我国炼油技术不断提高,企业使用的重油越来越差(粘度高、雾化困难,燃烧性能不好),从而也影响了它在陶瓷窑炉中的广泛使用。轻柴油是动力燃料,用作窑炉燃料,生产成本相对较高。气体燃料作为一种洁净燃料,是窑炉的最佳燃料也是陶瓷工业燃料的发展方向,但采用天然气和焦炉煤气要受地方限制,采用发生炉煤气,则要建煤气发生站,投资巨大,对气化用煤又有严格要求,且三废处理也是一大难题。我国是一个陶瓷生产大国,但不是生产强国。这体现在中小企业居多,如果都要求使用燃气或燃油窑炉燃烧洁净燃料,这是不大现实的。虽然燃煤会产生烟尘污染,劳动强度大,但由于燃煤窑炉建造费用和燃料成本低,并且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可以就地取材,所以对广大中小陶瓷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使用燃煤窑炉,这也符合我国当前的能源政策。据资料统计,目前仅在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生产领域中就有3000余座燃煤窑炉,达到窑炉总数的70%,另外在这些陶瓷企业中服务生产的锅炉也是燃煤的,也产生很多的烟尘,加重了烟气对环境的危害。 陶瓷燃煤窑炉主要有倒焰窑、推板窑、隧道窑3种类型,燃烧室的结构基本相同,都采用简单传统的梁状水平、倾斜炉栅,燃煤方式属于加煤层状燃烧,它们最大的缺点在于燃烧过程不稳定,燃烧条件不充分,不完全燃烧损失大。对烧成产品而言,需采用有匣烧成,否则,产品的表观质量根本无法保证。对环境而言,产生的污染很大。燃煤窑炉已成为当地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人类生存环境。特别是些老瓷区,林立的烟囱整日喷出的是滚滚浓烟,使“天不蓝、水不清、山不绿”,目前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因此必须对此进行治理。 1 燃煤窑炉产生烟气污染的机理 陶瓷工业窑炉烟气中有害物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气相化学物质,如SO x、NO x等,另一类是固相的烟尘。都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质之一。 SO x是由煤、粘土中的硫化物杂质在800℃左右被氧化所致。 FeS2+O2 350~450℃ FeS+SO2← 4FeS+7O2 500~800℃ 2Fe2O3+4SO2← 烧成过程中形成的NO x包括由燃料中固定氮生成的和由大气中氮生成的。这些气相物质是酸雨的主要来源。每座窑每小时排SO2量6.43~9.35㎏。SO2量与燃料的含硫量大小有直接关系。固体或液体燃料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量可用下式计算: SO2=2×(SB/100)(㎏/h) 式中:S———燃料中的含硫量,%; B———燃料消耗量,㎏/h。 烟尘不仅妨碍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气候和危害建筑物,还使人类的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和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增加。陶瓷燃煤窑炉大都采用挥发分含量较高的烟煤为燃料,人工加煤。烟煤在简单的梁状倾斜炉栅上进行层状燃烧,燃料层结构如图1所示。上部是加入的新煤层,中部是灼热燃烧的焦炭层,下部是灰渣层,空气从炉栅之间缝隙吸入助燃,燃烧由下往上进行。刚加煤时,新煤覆盖在燃烧着的焦炭上,下面受高温火焰和灼热焦炭的加热,上面受炉膛高温炉壁的热辐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201015)、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湖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基金资助项目

浅谈现代陶瓷窑炉的烧成制度

陶瓷窑炉的烧成制度分为温度制度、压力制度和气氛制度。其中温度制度和气氛制度直接影响产品的产量的质量,而压力制度保证温度和气氛制度的实现。它们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辅助,在现代陶瓷窑炉中,由于在结构上与传统窑炉相比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一些新方法,新技术已应用于现代陶瓷窑炉中,故而烧成制度,尤其压力制度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从而要求温度和气氛制度与之相适应。一、现代陶瓷窑炉烧成制度最近几年,随着陶瓷窑炉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对传统窑炉的改造,现代陶瓷窑炉已经在陶瓷工业中占到统治地位。比传统窑炉,无论是在预热带、烧成带和冷却带,现代陶瓷窑炉都应用了新方法、新技术。比如:在预热带,现代窑炉都较为普遍地使用了顶吹和侧吹气幕风。这对于调节预热带上下温差,升温速率的缓急和窑头温度有关至关重要的作用,气幕风的使用,使得在预热带上部的一段区域内呈现一定程度的正压,而不象传统窑炉预热带全呈匀压的状态。由于大部分窑炉都使用洁净化的燃料,如城市煤气、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故而现代陶瓷窑炉自动控制水平提高,最高温度点能够控制到±1℃的范围内,并且能长期保持稳定,在冷却带,急冷风由狭缝式改为排管式冷却,冷却效果均匀稳定,在传统窑炉中,由于急冷风比较集中并且量大,急冷温度一般都在750℃以上,而在现代窑炉中,急冷温度甚至可以降到600℃左右,在烧瓷片和日用瓷的辊道窑中,急冷温度甚至可以降到550℃以下而不会出现风惊缺隐。在压力制度方面,一般来讲,窑炉的最大压点是在急冷和烧成带尾部之间,在传统窑炉中一般在1.5-1.8mm水柱;即15-18Pa,而在现代陶瓷窑炉中,压力在5-8Pa左右,在缓冷带,美国SD和意大利西蒂等公司的窑炉中还采用了顶吹和侧吹结构。此外,现代陶瓷窑炉的新型保温砌体和低蓄热窑车的应用,都使得现代陶瓷窑炉无论是在产品产量、质量,以及产品能耗方面与传统窑炉相比呈现出巨大优势。在产品质量上,现代窑炉的烧成缺陷非常低,合格率、优级品率很高。在产量方面,一般都在50万件以上,在我们调试过的美国SD公司的窑炉,断面3.8米年产量在100万件。窑炉适应能力强,高、中、低档产品在同一窑炉中都能有非常好的烧成质量。产品能耗低、周期短,并且如果压力制度调节合适,产品出窑温度也很低,能够达到60℃以下。由于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现代陶瓷窑炉的调试极为方便,和传统窑炉相比,更加有规律可循。故而现代窑炉产量高、缺陷低,并且能够长期保持稳定。但现代陶瓷窑炉在结构上,设备上与传统窑炉相比,毕竟有所不同,沿有过去的传统思想和方式,会产生一系列的偏差,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烧成制度中温度制度和压力制度相互适应上。在现代陶瓷窑炉中,要掌握其调试方法,必须认清和掌握现代陶瓷窑炉中各种布置的特点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利用这些新技术、新方法。二、现代陶瓷窑炉中烧成制度的制定1、在现代陶瓷窑炉中,温度制度和压力制度的配合尤为重要,总体来讲,现代窑炉,由于使用的是保温砌体,低蓄热窑车,燃料是洁净化气体燃料,以及自动化控制。产品能耗是很低的(和传统窑炉相比)。反映在窑炉上,就是整体窑炉的烟气量的降低,所以无论是预热带、烧成带和冷却带的压力普遍下降,这就要求整个窑炉的送风和排烟抽热要有良好的配合。一般来讲,在整个窑炉内部应掌握三个平衡,一是预热带和烧成带之间的平衡,二是冷却带中、急冷风和窑尾送风与抽热之间的平衡。三是窑内压力和窑下压力之间的平衡。这三个平衡哪一个平衡做得不好,都会对产品质量窑炉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在此方面,一些教料书和技术资料中有详尽论述,在本文不再重复。需要注意的是,窑头的气幕风机和窑尾风机、缓冷带的顶吹、侧风机都地对整个窑炉的温度和整窑的压力产生影响,调试时一定要综合考虑。2、在现代陶瓷窑炉中,预热带和冷却带的温度压力制度的调节是很方便的。技术人员可综合升温速度,上下温差、晶型转换等工艺因素,再结合排烟和气幕风机以及各分类闸板的开度可以实现升(降)温的缓急。需注意的是在调节气幕风机时,不要频繁并且动作幅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出现窑脏等缺陷。在冷却带,冷风的鼓入应尽量由上部鼓入,抽热由上部抽出。急冷的温度在保证不出风惊的情况下,尽量降低一些,以缓解缓冷段的压力。3、在烧成带,制定温度曲线一定要与压力制度有效地结合起来,

纵观原始时期到现代我国北方陶瓷窑炉的变化和发展

陶 瓷 的 出 现 如 果 不 追 溯 她 的 起 源 ,已 经 拥有了八 九千年的历史了,在历史的长河中,陶瓷文化的产生和 发展是人类的文明的重要支撑。这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 变化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的活动,这 种人类改变自然产物的质的变化是人力改变天然物的开 端,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开端。 说到陶瓷的文明,大家一般都注意到了美轮美奂的 陶瓷制品, 并被她蕴含的丰富的历史美丽所折服。 但是, 从古到今,任何文明的产生都是我们的祖先对自然界的 一点一滴的认识所积累起来的。比如说我们烧制陶瓷所 建造的窑炉,在历史的发展角度来说,从露天的平地堆 烧到平地封泥烧制再到后来的各式窑炉的建造。这些都 是我们研究我国陶瓷的历史和发展规律的重要参考。 我国的北方的黄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再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聪明的华夏人在这里创造了 我国陶瓷文明的先河。在这片文章中,我将着重将我国 北方烧制陶瓷的窑炉的发展进行整理和梳理。用历史的 主线去诠释和挖掘我国北方陶瓷的文化积淀。 说到我过原始时期的陶瓷文化,不免要提起的是那 些我们后世发现的那些所谓的文化发源地。遥远的文化 已经陨落,我们后世的人只有根据发现的古遗址去天马 行空的想象,于是我国的陶瓷文化系统就这样形成了, 就姑且这么叫他们吧。 我国最早的陶器是什么样子呢,这些是不好阐明的 一个问题,因为还有待与发掘和研究。1 9 2 1 年在河南 仰韶村发现了公元前 4 5 1 5 - 2 4 6 0 年的仰韶文化。仰韶 文化的应该说是我国陶瓷文明有考究的最早的时期。这 个时代的制陶业已经相当的发达,这个时期的陶窑结构 比较简单,代表性窑穴大体分为横穴窑和竖穴窑两种, 横穴窑的的火膛位于窑室的前方,是一个呈穹形的筒状 甬道, 后部有三条大火道倾斜而上, 窑室平面略呈圆形, 直径约 1 米左右,窑臂的上部往里收缩。火焰均匀的分 布于窑室的四周,靠火道近的都比较小,远的则较大, 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调节火力的强弱。竖穴窑是一种比 较先进的陶窑,它和横穴窑的不同时火道采取垂直的形 式,火膛为口小底大的袋状坑。这种结构基本上为后来 的龙山文化所继承。
那时候犹豫陶窑的结构还不完善,而且规模较 小,不能完全控制窑内的烧成温度和气氛,所以在烧 成上有很多的缺陷,比如陶色深浅不一,坯体变形或 者烧坏。 在仰韶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龙山山文化,以 灰色为主的陶器色调得益于当时陶瓷窑炉结构的改进 和烧窑技术的的提高,这个时期,最流行的竖穴窑已 经把横穴窑已经基本被淘汰了,但在龙山文化以前的 大汶口文化还是由横穴窑烧制陶器的。与其说龙山文 化继承的大汶口文化不如直接说是继承的仰韶文化。 这是因为大汶口文化对于龙山文化只是一个过渡的作 用。龙山文化时期已经不像半坡仰韶文化那样,几座 陶窑零散的分布,这个时期的烧制陶器已经有过去的 氏族集体生产转变为富有经验的家族生产。这个时期 的陶窑由火膛、火道、和窑室等部分构成。火膛较深, 位于窑室的下部,火口很小。火道有主火道三股及两 侧支火道二、三股。窑室呈圆形,直径不到 1 米,窑 臂上部往里收缩,便于封窑。底部有箅,箅上有火眼 二十五孔,离火膛较近的火眼较小,远的较大。这使 窑内的受热比较均匀。从这几点可以很明显的看出, 这里继承了仰韶文化的竖穴窑所有的优点。 夏代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因为在考古中, 很多的历史文化遗址究竟是属于夏、还是属于先商、 先周或其他古代的氏族部落文化遗存,目前还没有明 确的定论。商代文化早期的遗物是从二里头文化晚期 开始的,在研究夏代的时候,不能不提的是二里头文 化早期的灰陶器。这是很聪明的避开给文化遗址下定 年限界限的一个方法,而且不妨碍对夏代文化的的讨 论。将文化历史的鉴定留给考古工作者吧。这个时期 的二里头文化是承袭河南豫西地区龙山文化晚期的陶 器发展而来的。这个时期的的烧陶窑炉的形制制为馒 头型。其结构分为窑室、窑箅,火膛、支柱和火门等 五部分。窑室呈圆形弧壁,并向上逐渐收敛,窑室的 底径为 1.28 米、周壁残高 0.25 米左右。窑室底部使 用草拌泥作成的厚约 0 . 1 4 的窑箅,箅上分布有直径 4 — 45 厘米的圆形箅孔。箅下为立于火膛中部支撑的 窑箅的长方形支柱,支柱长 0 . 8 9 米,宽 0 . 1 6 — 0 .
62
CERAMIC STUDIES JOURNAL

中国陶瓷技术发展简史

中国陶瓷技术发展简史 摘要:中国陶瓷史开端于距今10000年的新石器早期,鼎盛于唐宋时期。从实用功能主导的粗砂陶器,到现在陈列于世界各大博物馆的中国各朝代精美瓷器,实际上反映了中国陶瓷工艺的不断发展,也体现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本文将以时间历程为主线,从陶瓷材料和烧制工艺的角度,简述中国陶瓷技术沿革。 关键字:中国陶瓷工艺材料烧制沿革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纵观历史,中国陶瓷技术很长时间领先于世界,以至于在英语中,“陶瓷”(china)竟成了中国的代名词。面对今天博物馆内造诣高超,精致华美的陶瓷文物,乃至身边繁多悦目的现代陶瓷制品,谁又能想象,陶瓷的发端仅仅作为剩物的容器?中国一代代陶瓷工艺者的革新和传承,造就了辉煌灿烂的陶瓷工艺史。尽管陶瓷没有列入我们津津乐道的四大发明,但陶瓷工艺确确实实是中国人值得骄傲的创造。除去了艺术造诣的探索,陶瓷制造工艺,也曾令世界为之惊叹。 从取材上说,新石器早期粗砂陶的材料多是先人就地采掘的土壤,而后期则是使用瓷石原料。从简单的陶土原料使用到瓷石原料发现应用,这是我国先民在陶瓷原料从自然使用到工艺应用的科学进步。从烧制工艺上说,发展则更为显著。新石器时代横穴式窑和竖穴式窑造出的原始陶器烧成温度只有700℃左右。而后经历两次重大技术

突破,第一次为商周时期的印纹硬陶烧制工艺成熟,它从陶器的最高烧成温度1 0 0 0℃、平均烧成温度9 2 0 ℃提高到印纹硬陶的最高烧成温度1 2 0 0 ℃、平均烧成温度1 0 8 0℃。最高温度提高了约20 0 ℃之多, 实现了我国陶瓷工艺史上的第一次高温技术的突破;第二次突破是在隋唐时期北方白釉瓷烧制工艺上实现的。它从原始瓷的最高烧成温度1 2 8 0℃、平均烧成温度1 1 20 ℃提高到北方白粕瓷的最高烧成温度1 3 8 0℃、平均烧成温度1 2 4 0℃ , 最高烧成温度又提高了约1的℃ , 达到了我国历史上的瓷器的最高烧成温度, 实现了第二次高温技术的突破。[1] 1 陶器技术沿革 1。1 新石器时期 最早在一万多年以前,我国的先民已经会使用陶土。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下层中与打制石器共存的粗砂红陶罐,是目前发现的世界最早期陶器。仙人洞遗址上层中发现的陶器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细砂或泥质的灰陶,器型除了罐外还有壶等等,说明我国先民在制陶上的进步,是从简单的陶土原料使用到原料加工再应用发展起来的,这是陶土原料工艺产生与应用取得的成就。 我国古代制陶工艺首先是原料的选择和加工。所需原料要选择含铁量高、粘性适度、可塑性强的粘土,一般还要在粘土中加羼和料(石英、长石、砂石粉末、草木灰、碎陶片末等),目的是增强陶土的成型性能和成品的耐热急变性能,提高成品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