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作业布置的原则及方法

前置作业布置的原则及方法
前置作业布置的原则及方法

“生本教育中提到“低入”、“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学习”。前置作业的布置是生本课堂展示的必备铺垫。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如何科学有效地布置前置英语作业进行了探索。本文还探讨了生本理念下英语前置作业布置的原则:低入原则、指导性原则、个人作业与小组合作作业相结合原则、趣味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监督原则、评价激励原则。

二、前置作业与生本课堂

生本理念中的“先学后教”以将学生的“先学”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以往的作业布置都是学生巩固知识, 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 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 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但生本教育下,教师会将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浅显纲要、要点的形式布置,这类作业是为新课做预备,做铺垫、做指引。它是预习作业,但又超越了预习作业。这就是生本课的前置作业(preset-homework)。它引导学生怎样去预习,怎样做好“先学”,怎样进行组内的知识融合。前置作业必须是对学生的预习、“先学”有导向作用。

四、英语前置作布置的原则

英语前置作业的布置可以灵活化、多样化,但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低入原则

“低入”是生本教育的另一个理念。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切进重点、降低起点迎学生; 深入浅出、设置情境引学生; 长期规划、精心设计练学生; 发展能力送学生”。教师在完成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后, 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 布置层次分明( 指学生个体层次、知识层次) 、结构合理( 指题型) 、题量适中( 指大、小题目数) 的同步作业。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 按优、中、差三个学生层次来精心设计或选编练习, 设计布置作业,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用适合自己难度的练习来巩固和发展原有知识, 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信心, 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收获, 不断提高英语水平。

2.指导性原则

前置作业的布置必须是下一个课时内容的导航针。必须在作业中体现下一节课老师上课的大概思路。前置作业可以是下节课的重点甚至是难点的直接或间接展示。也可以是抛砖引玉,引领学生走入下一节课。让学生在完成对前置作业时能预计和把握到下一节课的主要脉络。

3.个人作业与小组合作作业相结合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教育的另一个亮点。全部是由个人完成的作业,难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所以必须是个人独立完成的作业和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相结合。小组的合作之前必须提供个人的独立思考的时间,或先分工再合作。每个组员将自己准备的部分给出,由记录员或组长再整合、综合成文(报告、调查等)或作品。

4.趣味性原则

5. 开放性原则

部分作业可以体现开放性, 增加学生思考问题的多面性。在教学过程中, 就是要认真钻研教材, 围绕新课程提出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策略目标以及评价目标, 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开放性作业及时加以布置。合理开发教材资源, 深入挖掘智力潜力,积极注重发散思维的作业布置是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手段。根究课文适时适量布置开放作业, 让学生“各有说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

6. 监督原则

保证作业的完成质量。作业提供的信息, 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很有用的, 我们必须做好督促学生高效、按时完成作业的工作。检查批改要及时。班级可建立监督制度, 教师检查和抽查监督, 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可以组内相互检查批改、组间交叉检查批改、科代表检查批改、教师全收全改、教师抽查批改等手段进行检测作业。

7. 激励评价原则

作业检查后要马上进行反馈,教师不要吝啬激励性语言,“Very good”、“Excellent”、“Well done”、“Wonderful”、“Try to do it better next time”等应常挂嘴边,或批在作业本上并多用“A”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 要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业中的优缺点, 反思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也可将优秀的作业在班内进行传阅或张贴,每个学期或每个月评出最佳作业(作业之星)并进行奖励。

四、结语

总之, 教师应该认识到生本理念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从而利用好前置作业来辅助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养成“先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生本前置性作业的重要性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预习自学,课堂上小组交流,必须要有前置性作业作保障,如果我们只是布置今天晚上自学从第几页到第几页,对于一部分学生和没有布置作业一样,明天课堂上的小组交流展示,很多小组就无所适从,不知干什么,生本教育虽然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展示交流就没有方向,课堂上的时间就会白白浪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因为他们不知道要干什么?因此,布置好课后的前置作业,学生在前置作业的指导下,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自学预习,才能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

(二)设置前置作业的原则性

(1)前置作业要灵活布置,不能太死板。有时给学生们打印出来,有时把所讲内容编成问题串,让学生记到家庭作业本上。

(2)前置作业要针对小组特点,便于小组研究。前置性作业在学生自学后,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通过小组的合作,丰富、提炼、综合小组的意见,达成共识,多人的意见就形成了小组的共同意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学生老师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低入,多做,深思,高出。老师设置的前置性作业,要“低入”,也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入手,但前置性作业要有很大的空间,好的学生能够“多做”,能够有思考的余地,能够加上自己的很多东西,也就是说好的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完善课本,高于课本。

三、什么是前置性学习?

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

四、关于前置性学习(作业)的几个疑问

疑问一:前置性学习=课前预习?

疑问二:前置性作业就是“生本课堂”的表现,就是“生本课堂”的全部?前置性作业是生本课堂的重要表现形式,但不是“生本课堂”的唯一表现形式。有了前置性作业的课堂不一定就是“生本课堂”。

不应过分夸大前置性作业的功能。前置性作业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我们可以把最具有价值的问题或话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研究、去探索,但课堂的学习还是应该按照一定规划的程序,大致预设的路径展开,需要的时候自然地把前置性学习的内容引入课内,充分交流,并提升新的认识。这样做,使得课内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同时也使得例如数学学习的学习需要、数学思想、逻辑化问题等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疑问三:前置性作业一定表现在课外?

在低年级数学的前置学习主要是根据下节课的内容找身边的、生活中相关的数学例子,带例子,是一种既有一定范围、又可以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活动,带来的例子,可以用书面或口头交流。或者是让学生自学内容,谈谈”我明白了什么?“不明白什么?”“我有什么问题?”“我的看法是什么”只要学生接触过思考过就可以。

中高年级则可以根据内容设计前置性的研究作业让学生进行具体的研究,比如学习圆的周长的计算推导,就可以设计一个研究表格让学生测量几个圆的周长和直径并进行计算来发现规律,推导圆的计算公式、在学习圆的认识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前置学习内容:1、自学课本思考你知道了什么?给大家演示方法来说明2、你能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车轮要设计成圆形的吗?

疑问五:前置学习内容越多越好?前置性学习内容不要过多或者是过于具体,应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还不能给学生太多需要动笔去完成的内容,如果学习内容比较具体单一可以课上提出自学问题,让学生课上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同样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是以生为本。

疑问六:所有的学科都要设计前置性作业?

疑问七:就某一个学科而言是否每天都要设计前置性作业?

前置作业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来选择和设计,并不是每个学科、每个内容都适合布置前置作业的。关键在于前置作业是否有效。

疑问八:前置性作业是增负还是减负?前置性作业是将学生的学习前置,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确定课堂的教学活动。学生已经学会的东西,不需要再进行大量的机械的重复训练,传统的课后练习必须要精简。前置性作业不应该成为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借口。

五、前置性学习的定位

1.前置性学习的内容是多元的;

2.前置性学习的重点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3.前置性学习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

4.前置性学习不仅为课堂学习做了准备,而且可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

5.前置性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我建构的,学生会获得一种愉悦、成功的体验。长此以往,学生自学的兴趣就浓厚,自学的能力就得到提高;

6.前置性学习不仅是一种时间顺序,更表明了以学为根本的地位。

培根,为了春天的花儿绽放

——谈前置作业的设计

摘要: 生物都有自己固有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特点。正如花儿的生长是它本身的事情,它的动力来自花的本身。对于培育花的工作者来说,重要的工作是如何将花的根系培育好,再找到一块合适的环境。同理,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本能,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的作用是怎么帮助找到学生乐于学习的“根”?只要将乐学的“根”找到并培育好,学生的学习就如花儿一样呈现出勃勃生机。设计前置作业是找“根”和培“根”一种有效的途径,前置作业除了要达到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外,更主要是培养学生自己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前置作业要遵循可操作性、趣味性、实用性和发展性原则,由于不同课型有各自的特点,前置作业的设计也呈现不同的方法。

关键词: 前置作业的内容和功能设计原则常见课型设计实施困难

我们都知道,生物都有自己固有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特点。花儿的生长是它本身的事情,它的生长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源于来自花儿本身。对于培育花的工作者来说,重要的工作是怎么将花的根系培育好,再找到一个合适的环境,花儿自会呈现勃勃生机。同样,每一个学生都天生好学的本能,学生的学习只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悟,任何一个高明的老师都无法替代,教师作用只是引导学生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我们都这样的经历:孩子明天要去春游,老师只简单地布置了一些准备的任务,不用家长安排,孩子就会很仔细的准备各种物品。这里的“根”在于春游活动的乐趣,只要找到这个“根”,提前布置一些任务,孩子都会很积极地投入自主准备,有效地保障了春游活动的开展。由此想到,如果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找到学生乐意学习的“根”,并设计相应的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学。这样既可以达到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又为课堂教学展开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那么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因此,教师的关键是怎么帮助找到学生乐学的“根”?下面谈谈如何通过设计前置作业找“根”和培“根”,让学生学得更有意义。

一.前置作业的内容和功能

现在使用的前置作业形式多样,在平时的教学中都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不管如何设计前置作业,一般应包含以下3方面的核心内容:

1.知识的准备。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明天所学的大致内容,有必要查阅相关

的资料。

2.心理准备。通过自主学习,发现哪些内容是有困难的,那些内容是有疑惑的,这

些问题在明天课堂学习中如何与同学交流或请教老师。

3.技能准备。科学课有许多小实验需要学生自己在家里准备或完成,便于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和促进知识的理解。如土电话的制作、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月相的变化观察、鸡蛋壳与醋的反应现象等。

前置作业除了要达到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外,更主要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以前传统的教学,教师将学生作为一种无知的群体,精心准备每一节课。而学生不需要任何准备,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教师的作用是反复讲解到学生听懂为止,这样就算是达到教学目标了。其结果是:教师讲得很累,学生听得很苦。学生一节课听下来似懂非懂,课后还要完成大量的作业,根本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就这样让很多的学生在这种“苦行僧”的学习征途

中慢慢地失去学习兴趣,慢慢掉队,逐渐形成了所谓的“差生”。其实,很多的课堂教学内容,并不都需要通过老师的讲述才能学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同学之间的合作下就可以学会。前置作业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人人参与课堂活动,达到教师少讲学生多学教学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的收获和发展。

二.设计前置作业的原则

设计前置作业,既要达到指导学生的学习,又要起到课堂教学组织的作用,简单地说

就是教与学两者的指导方案,因此前置作业要达到:“人人有所事,人人有所得”。前置作业的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一)可操作性。设计前置作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学习的“根”在于他们的生活中。因此我们设计的问题要源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乐于思,有所悟。问题设计时要注意用词得当,最好给出明确的行为动词,便于学生操作。

例如在教学《光和颜色》(第一课时)时,我设计了如下前置作业:

1.列举你所知道5个光源的例子。

2.生活中你见过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吗?请举例或用实验说明。

3.举出生活之中应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例子3个。

4.请解释“为什么在下雷雨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四个简洁的问题,既促进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又让学生联系实际,为课堂展开深入的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趣味性。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如果仅仅设计了几个单调的问题,往往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往往应付了事,这样就达不到前置作业的功能了。因此在设计前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作业的趣味性,只有有兴趣,才会激发出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着他们还有较强的玩性,过于抽象和严谨的知识并不利于兴趣激发和知识理解。实际上,玩与科学发现并不矛盾,很多科学规律常在科学家无意的“玩”中被发现的。因此,在设计前置作业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他们在玩的过程发现问题并引发思考。

例如在教学《凸透镜成像》时,本节课的内容十分抽象,但是每个学生都可买到放大镜,因此我们不妨让学生先玩放大镜,在玩的过程中感觉放大镜的神奇,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安排前置作业:

1.表演魔术:“放大镜取火”。将你的放大镜放在阳光下,反复移动放大镜,直到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就可以将一根火柴引燃或将一张纸烧焦。不信?你试试看!(注意安全,并远离周遍的可燃物)

2.同学之间的凸透镜各不相同,其本质是焦距不同。请测一测你的凸透镜的焦距多大?并简要说明测量方法。3.“放大镜看到物体都是放大的”,这句正确吗?你看到的物体都是放大的吗?请试一试,并记录你观察到的现象。4.寻求照相机、投影机的秘密:用一个放大镜、一支蜡烛,将放大镜放在蜡烛和白纸(或白墙壁)之间移动,观察白纸(或墙壁)上出现的像,观察像的性质是否发生改变。请试一试,并记录你观察到的现象。(注意远离可燃物,并注意手被蜡烛烫伤)

上述作业表面上都是让学生去玩,其实在玩的过程中已经对凸透镜的结构以及成像也有了一定了解。同时,玩的过程也让学生对凸透镜产生了兴趣,为我们的课堂教学铺垫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

(三)实用性。前置作业的设计必须让学生学得更好,让课堂教学效率更高。离开了

这一宗旨,前置作业就毫无意义。现在很多学校中的前置作业是教师之间共享的,这固然可以节省重复备课的时间和精力,但却隐含着低效的问题。一个教师设计的前置作业,它并一定适合其他教师的使用。每个人的设计的前置作业有他自己独到的思考,教师在使用时必须要将他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思维,这就需要教师之间相互讨论磨合和个性化思考、修改的环节。

(四)发展性。在前置作业的设计中,可设计一些发散性的问题,既可以催生学生思维火花和动力激发,又可以促使课堂教学资源的生成。前置作业不仅是明天学习的方案,更是学生自主创造的空间,千万不能将前置作业演变成教学内容的条目再现。

例如在教学《压强》的时,可设计如下课前作业:

1.为什么要引入压强概念?

2.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要不同与书本上的设计)。

3.请列举出生活中增大或减少压强的实例,并说明分别采用什么方法?

4.写出你在自学过程中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其中实验的设计留给了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尽情发挥。这既是留给学生发展的空间,也是留给了课堂教学精彩的空间。

三.常见课型的前置作业设计

科学有几种比较典型的课型,下面谈谈常见课型中前置作业的设计。

(一)常识课。

科学教材中有许多是关于科学常识介绍的课型。一般地讲每一章的第一节都是,比较集

中的是第六册的生物部分和最后一章的能源部分。这种课内容简单,如果单由老师来讲述,总觉得无内容可讲,学生听得也索然无味,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课学生本身通过自学就可以看懂。因此对这类课,只要设计好前置作业,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再在课堂上交流就可以完成,教师作必要的指导和答疑。

如七(下)第一章第一节《感觉世界》,可设计如下前置作业:

1.请你说出你在读书、吃饭时有哪些感觉器官参与?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探究人的舌头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度一样吗?器材:吸管、清水、食盐、糖、醋、咖啡(或少量药粉)。(二)习题课、复习课

我们知道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存在的问题都不相同,教师的讲解和大量的

练习无法代替学生的复习。因此在设计复习课的前置作业时,要让学生自己梳理出知识,画出简要的知识结构;整理错题,在错题的旁边注明问题的原因;让学生收集认为最容易错的题目和推荐认为最好的题目,在收集试题时必须说明自己选择或推荐的理由。这样操作的有效性在于学生自己画知识结构过程中,就比较系统地整理了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避免教师在课堂上简单的复述。在整理错题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将原先所做的试题重新复习了一次,最重要的是从中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在推荐好题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查找相关资料,在一定量的试题中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发现有价值的题目。

(三)原理课

科学课中有较多的属于得出原理并应用原理解释的课型。这类课型的最大特点往往紧密联系实际,也即在生活中找到很多这一原理的应用现象。因此设计这类课型的前置作业时,倾向于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实例,通过实例去理解并掌握原理。

例如在教学《液化》一节时,我只布置这样一个前置作业:查找并记录关于液化的实例5个。第二天上课时,学生都查阅到了很多例子,其中一个学生吴俊怡查阅的实例为:

①冬天,教室的窗户上会出现水珠;

②戴眼镜的同学常会在吃饭时被“水气”挡住视线。

③夏天喝饮料,瓶子外面会有小水珠;

④吃冰棍时,可以看见冰棍附近有“白气”;

⑤夏天,房间里开空调,那么窗户外面的玻璃上会有水珠;

⑥秋天早晨的雾;

⑦从冰箱里拿出的苹果,不久后会出现许多水珠;

这位学生查了7个实例,既包括了书本上所有的例子,又提供了许多典型的生活实例。有些学生还会查阅相应的参考书。这样,我们就达到“不教而教”了。

再如《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教学中,布置学生查找有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例子各5个。学生陈蕾查阅的资料是:

物理变化:①物体受热后膨胀;②水的三态变化;③黄金加工成各式各样的首饰;④物体冷却后收缩;⑤蜡烛燃烧。化学变化:①钢铁生锈;②炸药爆炸;③木炭在氧气中燃烧;④气体爆炸;

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物理变化的第⑤题有争论,学生认为它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这一“无心插柳”

式的课堂生成,为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作了良好的铺垫。同样的所举的化学变化的第④个例子中,有同学发现,有的的气体爆炸如气球的爆炸并非化学变化,为学生深入辨识概念起到了良好的推波助澜作用。

(四)探究课

很多教师认为探究课是不能先让学生预习,否则学生知道了结论,就失去了探究的韵味。

其实,我们在安排探究课的前置作业时,并非要让学生记住结论,我们目标是要让学生做好知识和实验等准备,以最终达到“知其所以然”。何况我们的课堂教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探究,其实是对前人认识的重认识、重验证。因此,让学生事先通过预习做好知识的准备或充分的感知,即使学生自学后知道结论,他也必定心存种种疑问,依然保持着浓厚探究欲望。

如七(下)《平面镜成像》的教学,可设计如下前置作业:

1.请列举出生活实际中应用平面镜的事例或自然界中类似平面镜的现象。

2.活动一:对着一面大平面镜,请完成下列活动:

(1)当你举起右手,镜子中像举起的是哪只手?

(2)当你离开镜子时,镜子中的像是离开还是靠近镜子?镜子中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3)拿一张报纸放在镜子的后面,报纸能否档住像?这说明什么?

(4)有无办法使你看到自己的像更清晰(更亮)一些?说出你的做法。

(5)要想看到身体的范围大一些,将镜子远离自己还是靠近自己?

活动二:在纸上画一个半圆,沿着平面镜放好,你观察到了什么?怎样放置时,你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圆?

思考:通过上述活动,请从物体与像的位置、物体与像的大小、像的性质作出合理的猜想。

上述的前置作业,并没有让学生去获取结论,但是学生通过上述活动,就可达到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感性认识,并为平面镜成像特点上升到理性认识作好了感性的铺垫。学生的疑问多了,探究欲望自然也就强了。

四.前置作业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在实施前置作业的过程,碰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

1.合作中的惰性。

现在很多学校在设计前置作业时,一般由一位教师主备,然后大家共享。这一举措本来的意图是寄希望于教师之间互相合作,资源共享,以减少教师不必要的精力消耗。但是问题在于缺乏教师之间合作和磨合的过程,有些教师并没有将主备教师的前置作业做个性化修改,只是照搬别人意图,使学案失去了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在当今实施绩效工资后,好与差、勤与懒在奖金体现上无多少差别,这对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着更严重的隐患。

2.前置作业不同于课外作业。

现在有很多前置作业其实就是习题。我们都知道前置作业的功能不同与习题,原因在于还是根深蒂固的教学思维,即学生多做多练必定就有好分数,其实这是短视行为,是教师不负责任的表现。学生每天忙于应付各种作业,学生负担很重,长此下去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背离了教育的真正目的。

3.各学科的不协调,导致前置作业难以有效完成。

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每天只要有一门学科布置了较多的作业,学生就没有时间认真

完成前置作业,导致前置作业失去了应有的作用。目前各学科的不均衡和不协调,导致前置作业得不到有效的落实。

4.无法得到家长的有效配合

我们教育的现实决定了家长十分注重分数,而忽视对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分数至上的观念下,家长的普遍观念是做得越多越好,如果孩子每天埋头于作业之中,家长反而觉得高兴,这样也导致大部分家长对作业量较多的认可,也产生了学生对前置作业敷衍的结果。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引导,如果我们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家长就会反映孩子上网聊天和打游戏,致使很好的网络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生本理念下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基本策略

生本课堂的方法论

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

先做后学是由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的。

生本教育的教师观

生本教育倡导“全面依靠学生”,教师应“无为而为”,处于“帮学”地位。教师在生本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存在,而且应该发挥的更加高级更为无形,更为超脱和得体。他用一种爱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向上的力量去影响和感染或制约学生,用一种关切的态度去解决学生主动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切。郭教授认为,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的过程中,认为这是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

一、我们的起点在哪里?

生本教育没有一个预设的起点,唯一的起点就是学生的现状。

学生的起点,就是我们的起点。

二、生本课堂的基本步骤:

1.学生先学

2.课堂上小组交流

3.课堂上全班交流

4.总结或者巩固

“基本”即原型。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学生起点不同,产生不同的变式和具体的方法。方法永远靠自己去发明创造。数学中的原型:S=πr2 ,S=π(d/2)2 ,S=π(l/2π)2

文学作品中的原型:润土,小二黑

三、什么是前置性学习?

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

四、关于前置性学习(作业)的几个疑问

疑问一:前置性学习=课前预习?前置性学习不等于课前预习,它在传统的预习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它属于备学的一部分。

疑问二:前置性作业就是“生本课堂”的表现,就是“生本课堂”的全部?前置性作业是生本课堂的重要表现形式,但不是“生本课堂”的唯一表现形式。有了前置性作业的课堂不一定就是“生本课堂”。

不应过分夸大前置性作业的功能。前置性作业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我们可以把最具有价值的问题或话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研究、去探索,但课堂的学习还是应该按照一定规划的程序,大致预设的路径展开,需要的时候自然地把前置性学习的内容引入课内,充分交流,并提升新的认识。这样做,使得课内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同时也使得例如数学学习的学习需要、数学思想、逻辑化问题等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疑问三:前置性作业一定表现在课外?前置性学习的内容不一定要安排在课前,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安排在课前或课中进行。之所以要学生进行前置学习,是因为要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进行学习,而且是因为教师的教是以学(学生已有的思考基础)来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形式,来更好的为学服务。如果前置任务过多就不能保障学习的效果,在低年级或者是前期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之前,前置内容应该根据学情进行和课中有选择的进行。疑问四:前置学习目标如何确定?前置学习目标的确定应该具体,针对年级的不同有所选择。

在低年级数学的前置学习主要是根据下节课的内容找身边的、生活中相关的数学例子,带例子,是一种既有一定范围、又可以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活动,带来的例子,可以用书面或口头交流。或者是让学生自学内容,谈谈”我明白了什么?“不明白什么?”“我有什么问题?”“我的看法是什么”只要学生接触过思考过就可以。

中高年级则可以根据内容设计前置性的研究作业让学生进行具体的研究,比如学习圆的周长的计算推导,就可以设计一个研究表格让学生测量几个圆的周长和直径并进行计算来发现规律,推导圆的计算公式、在学习圆的认识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前置学习内容:1、自学课本思考你知道了什么?给大家演示方法来说明2、你能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车轮要设计成圆形的吗?

疑问五:前置学习内容越多越好?前置性学习内容不要过多或者是过于具体,应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还不能给

学生太多需要动笔去完成的内容,如果学习内容比较具体单一可以课上提出自学问题,让学生课上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同样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是以生为本。

疑问六:所有的学科都要设计前置性作业?

疑问七:就某一个学科而言是否每天都要设计前置性作业?

前置作业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来选择和设计,并不是每个学科、每个内容都适合布置前置作业的。关键在于前置作业是否有效。

疑问八:前置性作业是增负还是减负?前置性作业是将学生的学习前置,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确定课堂的教学活动。学生已经学会的东西,不需要再进行大量的机械的重复训练,传统的课后练习必须要精简。前置性作业不应该成为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借口。

五、前置性学习的定位

1.前置性学习的内容是多元的;

2.前置性学习的重点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3.前置性学习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

4.前置性学习不仅为课堂学习做了准备,而且可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

5.前置性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我建构的,学生会获得一种愉悦、成功的体验。长此以往,学生自学的兴趣就浓厚,自学的能力就得到提高;

6.前置性学习不仅是一种时间顺序,更表明了以学为根本的地位。

当前,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位教师需要解决的难题。而要提高课堂效率,抓好预习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它可以使每位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要求,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便于因材施教。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这说明方法和策略的重要性。基于以上种种认识,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深入到课题实验中去实践与探索。确定了以“数学前置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作为实验课题的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四年级备课组的全体老师齐心协力,潜心研究、深入挖掘教材、集思广益、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在前置学习作业设计、学生的前置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生成预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也发现了很多不足和困惑。先把一段时间来的课题研究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给学生创设预习的时空

“没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人就无法完成重大的事情,儿童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幼芽,也必须在开放的学习活动时空中才能得以勃勃生长。因此,要想让学生学会预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供预习的时空。让优良的种子有一个合适的土壤,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实验一开始,我们抽出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的围绕确定的前置学期作业结合教材尝试自主学习,初步渗透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营造浓厚的自己学习的氛围,给孩子们搭建坚实的自主学习的平台。

(二)重视预习方法的指导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独立地向新认识领域进军,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识的顶峰。所以,要想让学生具有自学的本领,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我将分三个阶段来让学生逐步掌握预习的方法。

1、师生一起预习,摸索预习方法。

2、制定预习提纲,掌握预习方法。

3、学生自己预习,总结预习方法。

(三)精心设计教案,加强学生生成情况的预设,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备课多备“可能”

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三大备课要素中,课程标准和教材一经确立就相对稳定,而学生是动态有差异的,教师在备课时要洞悉学生心理和知识基础,构建符合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境,无论是教学环节的预置,课堂组织方式的确立,都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备学生的“可能”,尽可能多地把学生考虑在内,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

活动的主体,也应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2.设计力行“简约”

过去,教师们花在教学设计、编写教案的工夫实在太多。从教材分析到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从学法提示、训练题型到课堂板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等一一在案,知识的东西过细过多;有的还盲从于别人的现成教案。随着新课标实践教育观念的变更,教学方法每天都在发展、变化,而个性化、创造性的课堂教学也绝不能用同一种模式来套。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考虑学生的学习和需要,确定以学定教的原则,教师要把工夫花在钻研教材上,花在推测学生的“可能”上。对本课重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可设计多种策略,做到重点之处细细描绘,其余部分一笔带过。

3.关注实践空间

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而40分钟之内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总量如何,应在我们的考虑之列。所以,在编写教案时,应更多地考虑课堂实际,留有师生灵活操作和活动的空间。强调从思路上整体把握,应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语言表达,克服程式化的设计,留给学生更多的实践空间。

4.课程资源由“单一”走向生成

新的课程突出用教材教,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创造者。

课程资源不再是静态的文本,课本不是数学教学中固定的、不容变更的唯一的课程资源。数学教学资源包括静态的数学教学资源(如教材、相关文本资料、各种教学设备等)和动态的数学教学资源(如教师教学时的灵感、教学机智、学生的学习感受等)。对静态的数学教学资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增删,作适当的“裁剪”,对教材进行“二度加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出发去拓宽加深数学学习资源的内涵与外延;对动态的数学教学资源,如教学中的偶然事件乃至失误,灵机一动等,都会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可能,教师要善于抓住并很好地利用这些动态生成的资源,这对师生的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巧用评价激励机制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作为学生再学习的一种动力,将会激励学生向下一个目标努力,对进一步学习充满信心。对于学生的预习评价,一开始只要做了,我就要给予及时的表扬。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我们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评价手段——记分式,标志式,喜报式等等。

总之,经过全组老师们的一起努力,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收获,在收获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困惑:

1、学生的前置性作业完成的不认真甚至不做,如何让学生主动认真的完成作业仍然是我们课题组一个重点研究的问题。

2、课堂上,学生不能真正的将自己的思想在小组内分享和交流,有些学生不能认真倾听,并质疑发问,小组合作效率不高,有时讨论大半节课仍然不能得出结论。

尽管收获甚微,困难重重,我们课题组仍然会一如既往的团结协作,不断创新和尝试,争取能去的更大的收获。

七、怎样设计和布置前置性作业

总体要求:内容是多元的,形式是多样的,操作是简便的,评价是及时的。

1.思考三个问题:

怎样布置前置性作业?

我布置的这些前置性作业对下一个新知识点的学习是否有用?

如何帮助学生利用好前置性作业的实施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2.注意四个细节:

⑴任务要细化

⑵要求要明确

⑶给学生较充足的时间

⑷收缴、评价要及时

3.紧扣五个要点:

紧贴话题或学习课文的内容

形式,方式多样化

可操作性强

要求要明确详尽

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4.体现一个根本——有效性:

什么样的前置性作业是有效的?

⑴能够为课堂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⑵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便于从整体上把握新知识,使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⑶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内容,拓展视野,增长知识;

⑷能够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课外的充分研究可以让课堂内容更丰富,课内的学习更具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具宽泛。

⑸能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更有成就感,更加乐学。

有效的前置性作业由那些特点?

内容构筑层面——“少而精”

学生心理层面——“接受并喜欢”指向“学的研究”

教师设计层面——“开放并具价值”

学科层面——“体现学科特点”

有效的前置性作业绝对不是简单问题、相应习题的堆砌。

把握好教材,掌握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是设计好前置性作业设计的保证。

无效的前置性作业,时间长了,会让学生留于形式,甚至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忽视。

5.提出三个要求:

⑴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若有困惑可做批注,第二天再专心听讲,有疑问可向老师请教。

⑵作业完成后要给家长说一说,家长要耐心倾听,及时鼓励。

⑶作业要书写工整,认真对待。

八、前置性作业的表现形式

形式:听、说、读、写、看、找

格式:小研究本、表格、批注、资料

前置性作业的设置应根据每节的教学内容和本班的学生情况而定,不应有固定的格式。不应该局限学生的思维。前置性作业可以布置在书本上完成,也可以写在练习本上。只要每次的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能围绕教学目标就行了。

案例:

小学低年级语文前置性作业举例

小学二年级语文《音乐家聂耳》预习设计

年级班:姓名: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聂耳为什么会成为出色的音乐家?

3.对于聂耳学习非常刻苦这一点,你想到了什么?(名言、成语、

对联、故事、生活例子、诗歌名句)

4.你还知道哪个音乐家,哪些名曲?

5.你能找到一个音乐家的故事吗?简单讲一讲。

6.你的理想是什么?说一说吧!如果在说的时候能够用上好词好句就更棒了!

高年级语文的前置性作业举例

一、你想了什么办法记住了哪些生字的字形,读音,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生字:

生词:

二、你收集了哪些与本文相关的资料?抄下相关的主要内容。

三、认真读读课文,根据所收集的资料,你知道了哪些内容,本文给你的思想启迪是什么?哪些方法应该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的?(此为课堂交流的重点)

四、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字词句或者内容),认真提出来,并想想你是怎么解决的?

小学英语前置性作业举例

(六年级M3—U7) 认识孙中山前置性作业

资料收集:孙中山(学习小组完成,中英文皆可,制作成手抄报形式,可以使用电子文档)

内容:

1.孙中山的个人简介(出生和去世的日期,出生地点,名字等等)

2.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简介(简单的介绍,一些历史事件的列举)

3.可参考U7的课文中的一些句子,并尝试使用在手抄报中。

低年级数学前置性作业举例

《感受除法》课前小研究设计

用小圆片动手摆一摆,分一分。

我的发现和体会:

高年级数学前置性作业举例

《反比例的意义》:

1、什么样的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量?举例说明。

2、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方形的长与宽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3、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方形的长与宽成反比例吗?

高年级数学复习课前置性作业举例

《圆柱与圆锥的复习》

根据下表复习与整理有关圆柱与圆锥的知识

表格式前置作业(预习表格)设计举例

×××知识小研究

姓名:日期:

小研究本(预习簿)设计举例

一、预习内容:

二、我学会了:

三、我想提问:

四、我会做:

五、我要举例:

九、前置性作业的评价

形式:家长评、小组评、教师评

格式:语言、分数、星级

案例:

小学低年段语文前置性学习评价表

班别:姓名:

小学中年段语文前置性学习评价表

()年度第()学期

课题:()班级:()姓名:()

小学高年段语文前置性学习评价表

班级: 姓名:

小学高年级数学前置性学习及评价表

姓名:班别: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

一、列式计算:

1.把48棵树苗平均分给8个小组栽,每组栽多少棵?

2.(略)

从上面的计算看,你发现了:

二、能找出下面每句话中的单位“1”吗?试一试:

1.小青课外书的数量是小亮课外书的2/3。

2.略。

从这一题里,我会找:

三、你会计算吗?

例1:把1千克大米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多少千克?

例二:略

四、我发现分数与除数的关系:(),用字母表示()。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

你能说一说你有哪些感受或收获吗?

十、生本课堂的程序

1.前置性学习

下面就是一些前置性小研究的案例:

例1:

小研究:比较数的大小

一()班姓名

看谁最聪明:

请从9、15、30、35四个数中选择其中两个数进行比较,并说说你的方法:我真棒!我还会:

我的发现:

例2:

二()班姓名

认识除法

1.请看课本63页,完成题目:

我的发现:

我的提醒:

例3:

圆柱和圆锥单元感受

六()班姓名

课前活动一:

找一个圆柱和圆锥的实物,你发现了什么?

课前活动二:

展开一个圆柱形包装箱,展开后是什么形状?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怎么计算?圆锥形呢?

课前活动三:

找出圆柱形和圆锥形的学具,你发现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新授课

充分利用学生的前置性小研究,让学生自己现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

在培养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先要规定操作方法,比如说哪几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各种层次的孩子搭配要均匀,达到相互帮助的目的,然后推选一个能干的组长负责日常事务,比如谁先发言,哪个第二,哪个第三,反正每个孩子都要发言的。在交流时,声音要小,不要影响其它组的学习。汇报的时候,“读题”“说思路”“我们小组汇报完毕,谁和我们交流”“谁还有什么补充”四种角色轮流上,同一个孩子这次汇报第一部分,下次就汇报第二部分,再下次就汇报第三部分等等,让每个孩子都有上台展示的机会。在评价时,可以多种方式鼓励,比如争星活动,积分活动等等,激起每个小组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细节。

3.练习课

如果你担心新授课就这样完了,孩子没掌握怎么办?后来的程序就是练习课了。老师出几道题,孩子先独立做,再小组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指正,达到共识为止,然后全班交流,共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这样一来,孩子的积极性就能得到提高。在交流中,注重过程的交流,也就是方法的交流。练习课中,学生能做的,老师不讲,学生不能做的,教师提示,不讲结果,让学生自己思索。有一句经验就是:“教师逞能,学生无能,教师扮傻,学生才能。”也就是我们常用的“大智若愚”。就是这个道理。

4.知识整理

练习课之后就是知识整理课。这是以一个单元为基础的,让学生自己整理这个单元一共有哪些知识点,每个知识点要掌握哪些,举例说明。举例子是孩子学习的重要方法,通过许许多多的例子,既让孩子明白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还让孩子明白,学习知识有什么用途。增强了孩子的学习目标性。

5.评研课

最后的程序就是评研课。评研课就是让孩子在一个单元结束以后,每个人都出一份习题,把自己认为哪些地方最容易错,哪些地方最重要的习题写出来,考考小组的其他同学,相互考。然后老师收集整理,把大家共同点整理出一份新

的试题,让全班孩子做。最后,让每个小组在全班汇报自己的做法,一个小组汇报一题,特别要详细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并在汇报结束,邀请其他学员补充。达到全班交流的目的。这样的训练,孩子就会彻底的明白其中的道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就是指“给学生的空间有多大,学生的能力就有多大”。

十一、几个需关注的问题

1.前置作业与生本课堂

生本理念中的“先学后教”以将学生的“先学”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以往的作业布置都是学生巩固知识, 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 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 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但生本教育下,教师会将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浅显纲要、要点的形式布置,这类作业是为新课做预备,做铺垫、做指引。它是预习作业,但又超越了预习作业。这就是生本课的前置作业(preset-homework)。它引导学生怎样去预习,怎样做好“先学”,怎样进行组内的知识融合。前置作业必须是对学生的预习、“先学”有导向作用。

展示是生本课堂的亮点,没有课前充分的准备,就没有堂上精彩的展示。前置作业合理与否,科学与否不仅关系到课堂的质量和容量,也关系到能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与人合作的习惯。

2.如何看待课堂开放的问题。

勿庸至疑,我们需要开放的课堂。今天我们重提开放诚然是对过去我们习惯性地用一个个小问题去牵着学生走,甚至是强迫学生按照教师自己预先设计的线路走而言的。而本质的问题是教师预先规划的线路、程序是不是站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考虑?于是课堂的学习没有活力,没有张力,没有生命力便接踵而来。我们需要“生本的课堂”便是在此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站在“生本课堂”的视角下,我想说的是:“生本课堂”的本质不是小组建设,也不是“前置性作业”,“生本课堂”的本质应该是“开放”。

“开放”落实在具体课堂上首先应该表现在问题或者话题的开放上。精心设计问题或话题,应该是教师设计教学程序必然要思考的问题。有了问题或话题的开放,自然就有了交流与探索的开放。这部分内容的开放也许在很多时候还要依赖于前置性学习的研究与深入上。需要指出的是问题的开放、交流的开放,还是属于浅层次的开放,我们追求的开放其本质还是思维的开放。思维的开放代表认识能力的提升,代表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提炼。思维开放的大与小,其实就代表了学习智慧的强与弱。

3.如何看待教师把握课堂角色的问题。

有人说:“生本课堂”来了以后,教师在课堂上已经变得无所事事了,听听学生交流交流就够了,既轻松又简单。如果站在这样的角度来解读“生本的课堂”,我想是浅薄的,更是无知的。其实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活力、张力、生命力反而更需要教师付出更多辛勤的研究性的劳动。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劳动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也更加具有挑战性。设计什么样的前置性作业?设计什么样的开放性问题?课堂如何应对学生交流并引领更具深入,都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思考、去设计、去应对。当然这里面还涉及了一个教学目标定位的问题(以下会谈到)。如果我们的目标不是指向学生思维的提升上,那么随便扔个话题,学生都能道出一、二、三、四,泛泛而谈是你的终极目标,也便无话可说了!

就教师课堂角色的把握,我潜意识认为这样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①老师需要思考清晰、准确、合适的目标定位,初步规划板块式或直线型(对不同学科而言)的课堂流程。

②教师需要思考哪些具有开放且有价值的问题需要学生充分的探索与研究,这或可以表现在前置性作业设计中或也可表现在课堂上。

③教师需要思考课堂如何组织学生交流,以什么样的方式交流。

④教师需要思考学生泛泛而谈时,如何引领孩子深入。

⑤教师需要思考在环节转移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引领学生转移触角与视线。

⑥教师需要思考当学生遭遇到困难时,如何拨开孩子眼中的迷雾。

⑦教师需要思考在什么时候以及以怎样的方式提升学生思维包括思想上的认识。一句话,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的角色,但也不能褪去教师本该承担的角色。

4.关于教学目标定位的问题。

过去确定教学目标总要研究“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现在研究“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换了一个新鲜的名词,

并不是代表我们即刻换了一种变异的思维。如果我们站在“学什么”和“怎么学”的背景下去设计或规划“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这两个概念又怎么没有相通的道理。课堂既然存在于教师和学生两种角色,又怎么不能产生“教”和“学”两个名词,眼前更迭的字眼是截然分开还是一脉相传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的问题。

这里谈教学目标定位的问题,主要缘于和个别教师交流的感悟以及深入课堂听课的感触。部分教师随着“生本”的到来已经把首要的精力聚焦到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中。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没错,但问题是部分教师设计前置性作业时脱离了目标定位的背景,课堂学生的交流也只停留了泛泛而谈的浅层次上,教师不能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提升不仅仅是因为驾驭课堂能力的强与弱,更是因为对目标把握的不明确、不准确。上述谈教师课堂角色把握的第一条便是确立教学目标的问题,这是教师首先并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其他一些形成化、技术化的东西都应该排在目标定位之后。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也把目标设置放在首位,可见目标定位的重要性。

5.关于设计有效练习的问题。

组织有效的练习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习进程中学生自身的发展更需要有效练习的支撑。最近听了两节外校的数学课,应该说感触颇深。一节是小学数学课,就三个情境引出的三个研究素材整整花了35分钟,发现规律3分钟,组织练习5分钟;另一节是初中数学课,课前让学生完成很多相关的前置性作业,前置性作业的表现方式大多以做题为主,课堂的重点是围绕所做的题目展开交流。两堂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诚然这里面也许有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的不同,但我仍然在心底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不敢苟同。于是,“生本课堂”下如何设计有效的练习也便自然成了一个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的命题。

组织有效的练习首先要考虑练习的时机与练习内容的关系。课前、课中、课后都能够成为练习的时机,关键是每一个阶段应该考虑设计什么样的练习内容。其次要考虑练习的强度与时间分配的关系。新授课主要以研究与发现为主,既要考虑练习时间的分配,又要考虑练习应体现一定的强度。但对小学生而言,仍只能以基本性为主。练习课和复习课练习的强度和练习的时间都应该有所拓展。最后还要考虑练习的形式与练习反思的关系。对小学生而言,机械的操练容易引发学生对练习内容的反感,同样的练习内容以什么样方式出现这也是需要考虑的,学科性、趣味性、针对性在某种意义上应该能概括学生对练习方式的需求。同时,练习过后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反思,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策略与方法。

6.关于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方法的问题。

“生本”是一种理念,不是一种模式。如果我们对这句话好好揣摩的话,就应该明白为何“生本”来了以后,各个学科都未给出一种既定的模式。过去不会给,今后也不会。就算要总结和提练的话,也是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概括的一种大致的教学流程和教学结构。事实上,前面提到了有些老师认为“生本的课堂”很简单,就只要让学生“说说”,说明他或她就已经走入误区。一旦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教学观念其实是非常可怕的。让学生说什么?怎么说?谈感受与悟方法在策略选择的技术化层面上有哪些不同?对于有经验的学习内容和没有经验的学习内容在教学的处理上到底有什么不同?这些都是需要教师精心思考与设计的,更不是一、二句话能概括得了的。

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特点,就是同一学科仍存在不同的课型。对于不同的课型更不可截取同一种模式简单搬弄。针对不同的课型该交流的还是要交流,该探索的还是要探索,该验证的还是要验证,该体现思想方法的还是要体现思想方法。希望课堂能出现多彩的教学方式。就是相同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有不同的变式。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须记住:生本是理念,开放是本质,获得发展是结果。

7.关于不同学科采取不同策略推进的问题。

通过一个阶段的实践,学校对推进“生本课堂”根据不同的学科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这种做法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它首先基于了学科特点,同时又基于了不同学科需要达成的不同价值观。语文学科提出了大阅读、大积累,用课外阅读带动课内发展,课后延伸的策略。大阅读、大积累的背后又根据年级段特点提供了阅读篇目。长线阅读与短线阅读有机结合,假以时日,定会收到丰硕的成果。需要指出的是本部与实验部推进阅读的层度不同,所以关于阅读的指导需要教师得以关注。喜爱阅读,愿意阅读是积累的基础。数学学科也应依据本学科的特点,在不能改变现行教材编排的基础上一是要考虑如何精心设计前置性学习的内容;二是要反思在备课的过程中向学生提出了多少有价值的问题。只有有了问题的开放,才有可能带来探索的开放,继而形成思维的开放。虽然我们没有一定的方式可以借鉴,但我们心中有理念,理念有了,自然就会有方法。当然,其它学科也应根据学科的特点继续思考推进的策略与方法,在思考中,

勇于实践,不断推进。

前置性学习内容的编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导向作用。我们是通过导学案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利用导学案梳理课本的内容,对重难点有个清楚地认识,对要学的内容进行过滤,使得上课听讲时有所侧重。

2.难易程度。我们要注意编写的起点要低,因为毕竟是预习内容,老师不在身边,而且是自己独立完成,所以在难易上要把握好。再者学生的基础不同,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做,都能有所收获。

3.优化整合。我们在编写预习内容时,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教案为己所用,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整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老是死脑筋是不行的。要求学生脑子要灵活,首先自己要灵活。

4.及时反馈。对预习内容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怎样才能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能回答、好回答、回答好。要多于同行交流,在内容处理上的技巧,如何设置台阶,如何提升,都是值得研究的。

5.有效落实。学生的预习工作就好比打战前的准备工作,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学习任务能否完成,学生的学习目标能否达成。而预习的载体就是预习的内容的编写,我们要认识其重要性,并把这份工作做细做实,只有这样,有效课堂才能充分展现出来。

生本理念下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基本策略(下)

摘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学校教学的主旋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以生为本”,充分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了足够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动手、合作、探究、交往的氛围中去获取知识,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倡导“低入”、“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课堂。关键词:以生为本;数学课堂教学;前置作业;合作探究;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有两个问题非常突出:一是厌学问题,二是后劲不足问题。厌学问题: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是非常好学的,在小学的时候也还是比较好学的,但到了初中,尤其是到了毕业班,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往往就只剩下对某些功利的追求,而失去了对学习数学本身的兴趣。后劲不足问题:尽管我们有很多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摘金夺银,却没有人在成年以后能摘取诺贝尔奖等世界科学高峰上的明珠。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我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充分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了足够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动手、合作、探究、交往的氛围中去获取知识,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倡导“低入”、“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课堂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二、理论依据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在1999年创立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有

效的教育实践模式,是由“师本教育体系”向“生本教育体系”转变,即由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从主要依靠教的教育教学走向主要依靠学生学,实现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素质提升,终端成绩优秀的全部理想。“生本教育”的实践既有效地发展了人的素质,又使终端考试取得优异成绩,使素质教育取得了可运行的良好动力机制,破解了困扰我们多年的难题,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打开了一条成功之路。

三、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㈠模型化教学

有一部分数学教师是这样备课(上课)的: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找到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料,然后进行仔细地梳理,他们试图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某些类型,找出问题的通解通法,然后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对号入座”地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把这样的教学称为模型化教学。

例如:我们在教授“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方法” 时,通常的做法是第一节课先教授“顶点式法”,接着做“顶点式法”的对应练习;第二节课教授“交点式法”,完了以后就做“交点式法”的对应练习;第三节课讲授“一般式法”,完了以后做该种方法的练习……学生对每一种方法好像很容易就掌握了,因为他们只需照套现成的方法就能解决相应的问题。但当学生独立地去解决一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问题时,往往就会因为不知应运用哪种方法而茫然不知所措?

模型化的教学导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就流于空谈,甚而连学习兴趣也会泯灭。试想:当学生坐在中考的考场上。面对着那些他不能用模型的方法解决的题目时,他们是否能处之泰然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㈡挤牙膏式的“启发”。

我们有的“优秀课例”是这样产生的:教师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每一个教学过程的细节(例如学生是怎样回答问题的)都经过精心的考虑。在上课过程中,老师总是在那里启发学生:看到这个条件,能想到什么结论?要证明这个结论,需要什么条件?……等等。他们一点一点地展开“启发”,步步深入地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整节课似乎非常流畅。这样“丝丝入扣”的讲课,我们称之为挤牙膏式的“启发”。

这种教学并没有让学生整体地面对问题、整体地思考问题、独立地探究问题,不仅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没有实质帮助,甚至连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也会扼杀。它不是真正的启发!并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思维。试想,当学生坐在中考的考场里,当他遇到问题时,他的老师能站在他的旁边一点一滴地启发他吗?

四、“以生为本”的初中数学课堂新设想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应分为两大部分:首先,学生应以认知主体的身份亲自参与、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下,重新组织内部的认知结构,建构起自己对内容、意义的理解。提倡让学生“做”数学,让他们在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中提高能力,而不是让他们“看”数学、“听”数学。然后,学生应以学习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到小组的研讨中去。因为数学的学习是一个改进与发展的过程。这种改进与发展主要是通过与外部的交流而实现的。特别是在与同辈群体的交流中实现的。

㈠注重“过程的学习”

“数学的核心是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因此,数学学习应该是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的。故而,数学学习中最“有价值”的应是“过程的学习”。

1、反对死记硬背式的假预习:在教师讲授之前的练习和思考才是真正的预习,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他们对预习的理解,就仅局限于把“教案”变为“学案”,记住几个概念、几个定理、几道例题的解法。通过预习,他们似乎掌握了这一节课的知识。然而他们却失去了课堂上研究问题的热情;他们失去了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所运用的学科思想方法;更为可惜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2、课堂上要求学生上课不能打开书:当学生看到定理的推导和例题的解答以后就失去了思考的余地,体验不到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学习”。

3、课堂上不提倡上课记笔记:在初中笔记做得越好的学生数学学得越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只知道记笔记的学生,在老师让他们思考第二道题的时候,他们往往还专注于抄第一道题的笔记;而在老师让他们思考第三道题的时候,他们往往还在做第二道题的记录。这样的学习,怎么谈得上思维的发展呢?

4、课堂上不提倡由教师直接给出例题的解答:因为“例题”与“问题”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对学生而言意义截然不同。如果是“例题”,学生就在潜意识中想:这道题是老师给出的一个范例,我们只要听懂就可以了。君不见,我们有不少

学生上课时是何等的悠闲,他们要么斜靠在墙边喝着饮料;要么两手放在袖子里整日不用拿出来;更有甚者还在课堂上进行手机游戏或互发短信!我们经常说学生的课外负担重,实际上这是由学生课内负担轻而造成的。

㈡以老师的无为造就学生的有为

“人之初,性本学”,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天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还他们以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来提高教学效益。

七年级、八年级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老师每节课讲授的时间平均不超过15分钟;九年级复习课平均不超过10分钟,有的课甚至不超过5分钟。教师讲得少是为了给学生腾出大量的时间与空间,是为了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亲历其境地去学。正是由于有了学生的深层次的参与,才能取得过去以教为主所不可能达到的高效。正是老师的无为造就了学生有为的局面!

㈢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

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以教师和学生都作为主体,以教学内容为中介的交往。只有在老师讲解之前学生已经深入地钻研了问题。他才能有“资本”与老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他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练在讲之前”:哪怕是以老师的讲为主要形式,它也是一种交往。因为在老师讲的过程中,学生必然在心里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师的想法进行了对比、评价。何况,我们还有小组讨论、组间答辩、师生相互质疑等多种形式能使师生、生生之间更好地进行交往呢!

“练在讲之前” 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学科求知的无穷乐趣。我们要用学科的内在魅力去打动学生。君不见。学生学习数学最兴奋的时候就是他们通过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时候!

2、“讲在关键处”:一是以学生的学定老师的教,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启发,而不是以教代学;二是确保能够腾出时间、空间让学生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之中,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㈣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学习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教师的思维替代学生的思维,提倡课堂研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并不排斥个人学习,而是把个人学习看作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可以断言,没有个人学习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课内研讨。反之,缺少了课内研讨,学生的主体性就难以充分发挥,个人学习也难以得到深化。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并能自由地参与探究和讨论时,学生学得最投入,也学得最好。因此,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当学生刚进入初中的时候,他们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常常三五成群地来找老师求问。老师不直接回答,对于A同学提出的问题,就让B同学在我们面前回答;对于B同学提出的问题,又让C同学在我们面前回答;对于C同学提出的问题,反过来让A同学在我们面前回答……每个人都有提出问题的权利,每个人在得到别人解答的同时也有回答别人提问的义务。

久而久之,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了“自己能够学好数学”的观念,逐渐摆脱了对教师的依赖。通过这样的一种学习形式,在学生中间形成了一种互相研究的风气,学生就是最可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发动学生自主学习。于是就把他们发动起来,组建了学习小组。整体上规划好学习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在独立探究后进行小组讨论,以“小组合作学习”与“小组学习成果展示”作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四、“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具体操作

“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的特点是:A不学不教,先学后教:让学生有备而来,进行思维交锋的碰撞。B独立自主:是学生个性、生活、理想的独特体现。C群言堂: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充分交流,个个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D课堂是愉悦的:是文化的课堂,是展示的课堂,是创造的课堂。E课堂是德育:是真、善、美的体现。

数学科的课型分为:感受课、认识课、熟悉课、评研课、复习课五类。

数学课堂结构是:前置作业展示—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上台展示—拓展交流—总结提升。

㈠设计前置作业

先学需要有前置性的布置,教师为学生选好教辅等资料,提前布置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先自学,“练在讲之前”。前置性作业的布置,要立足于“低入、多做、深思、高出”。所谓低入是指“根本、简单、开放”,抓住“根本、简单”形成开放空间,容纳学生的最广大的活动。前置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分三块内容:A知识点,B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题目,C方

法小结、数学思想等总结、整理、归纳。

评研课的前置作业:设计练习题,学生写出解题思路或提醒同学的地方。如在学习“正弦”时设计前置作业: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所对的直角边与钭边存在什么关系?说出探究方法。

复习课的前置作业:

复习内容

写出知识结构图

代表性题型或容易错的题型

㈡小组合作探究:

1、四人小组的建立:好、中、差搭配——选好组长,明确职责——培养组长——给小组起名字——小组固定,让学生得心应手。

2、四人小组的调控:抓好常规,树立榜样——充分利用示范效益——健全小组奖励机制(遵循激励性、共同提高、小组奖励的原则)——善于利用鼓励语言——让孩子学会评价

为了保证每个同学、每项工作都能落实到位,横向把一个班设两个大组长,四个中组长,十二个小组长。一个大组长管理两个中组长,一个中组长管理三个小组长,一个小组长管理三个组员,组长负责制。纵向设立数学中心组、策划组、订正组、纠错组、检查组、监督组等。根据各人的特长,因人设岗。人人都有责任,每人积极性都发挥到极致。一个教师,没有三头六臂,更不是千手观音,而班上四五十个学生,只要想办法把他们组织起来,热情焕发出来,潜力挖掘出来,那么这个班级就是藏龙卧虎之班。

学生在自己独立思考先学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由小组长组织讨论,对一般的问题先由队内讨论解决(大部分);不能解决的问题(少数)由小组长做好记录、汇总、并统计出错误率准备课堂讨论。

零作业批改:学生抢!检查小组、查作业做的情况。绝招——自愿报名:批作业、查作业、纠错、一切事务。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来,提升自己。监督小组:对不认真学习,过程写的不详细,或怀疑有抄作业的人,象检察院一样随时审查,对不满意的人随时找来查。同一组的人,互相帮助,共同努力,队员们觉得学不好对不起其它组员,所以每天都在想着把事情做好,争取多加分为组里作贡献。

㈢学生上台展示:

展示是生本课堂的亮点,没有课前充分的准备,就没有堂上精彩的展示。上来展示的题目由学生自己选择,特别是复习课(你认为最想讲的题),基础知识尽量找差生(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组内其它人补充。典型例题让中等生来展示、讲解、点评。方法小结一般让优秀生来进行。课堂有多根教鞭、上课时学生可直奔讲台,用投影展示自己的做法,手执教鞭讲给大家听。同学们只要有不同想法,可自由地上台质疑,每到此时学生总是抢着上台、争着发言。遇到疑难杂症,班级中心组成员便会披挂上阵,奋力攻克,学生成就感得到极大满足。老师不教而教,仅在关键处点拔。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便充满活力。把数学课堂教学演绎成王小丫《开心辞典》人人开心;李咏的《幸运52》人人幸运,毕福剑的《星光大道》人人成功的快乐。使教学过程成为源源不断激励学生发挥自己最大潜能的过程。

五、“以生为本”的教学评价

教育需要评价,一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督促和鞭策学生学习。

评价就是给学生创造一种强有力的激励机制的环境,促使学生奋发向上的情境。遇到特别精彩的回答,给予真诚的表扬和掌声鼓励。学生成就感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的兴趣更浓、良性循环,肯定会做得更好;对于学生错误的做法,绝不责怪,而是鼓励他讲出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由其他同学帮他找出错误的原因,对他说,错得好,只有发现错误,才能改正错误,今后能引以为鉴。把学生的错误变成是一种重要教学以致用资源;就像比赛一样,课堂里还有评分员采用五分制评分,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后,课堂里不时响起评分声音;记录员会及时将评分结果计入该同学的学习档案,作为评定成绩的一项依据。定期评比、予以奖励:(学生设奖)最佳合作小组、最佳中组长、小组长、进步最大的组、上进之星等五花八门,与校长面谈、握手、照片在班级群网上公布、(挂一个月、全世界都知道)师傅进级(徒弟进步师傅加分)、班币、小红旗(期末每个人都有奖状,成绩最差也有奖,工作负责奖。读书以来从未得奖)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无穷乐趣、享受成功的愉悦。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自我实现的力量同科学和艺术美的力量形成合力,推动着人的提升。

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一、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精选、适量、分层 二、作业批改的有效性 三、作业反馈的有效性 这样的现状要改啊,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学生的作业题要精心选择,应着眼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同时要有助于学生智力与创造才能的发展。要求学生先复习后做作业,规范正确,书写工整。 (二)保证作业时间。因为学生作业质量不高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写作业或根本不会。所以要优化课堂结构,向课堂要质量。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战场,课堂上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要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老师要在课堂上就把知识落在实处,多给学生方法,提高效益,减轻负担,减少作业量,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做作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作业质量的关键所在。 (三)学生的作业要实行量化管理。作业量要恰当,严格要求并指导学生按量、按质独立完成作业,注意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勤学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无故不做者要教育其补做,有困难的,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予以帮助。按照有关规定安排作业,不得以增加作业量的形式惩罚学生,确保学生睡眠时间。 (四)依托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爱学、乐学、善学,切实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从而使学生的作业质量进一步提高。 (五)及时反馈是提高学生作业质量飞跃的必要条件。教师在批改作业过程中,不是把重点放在判断结果上。针对思路给予鼓励性的话语和必要的点拨、提示,对提高作业质量也有很大帮助。每次作业要有指导小结,表扬先进,分析问题。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应紧紧围绕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个核心,不断加强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能力,不要给学生造成精神压力,不能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作业质量。但是,要切实提高数学作业的质量,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之事,需要花时间、精力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认真的态度,扎实的基础和简捷的技能。全体同仁们,让我们携手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作业水平,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而共同努力吧

初中物理单元作业设计原则.doc

单元作业设计是在单元知识学习结束后,对各节凌乱的知识进行系统研究,形成知识的网络化和系统化,使课内知识与课外的拓展相结合,识记与探究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综合性作业设计,对检验学习成果及检测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单元作业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为准则。 新物理课程标准的主旨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是单元作业的执行者、操作者,因此单元作业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做到研究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实际,从而建立最基本的自信心,提高做作业的兴趣。 如在《简单机械和功》的单元作业设计中,除了设计基本的习 题外,还增加了操作性作业:要求学生把生活中认识的所有杠杆进行分类,并能够分析描述。如此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等,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做好铺垫。 二、深挖教材体系,确立知识体系。 在单元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整个教材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确立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简单机械和功》一章,在了解各节教材及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重组。 杠杆基础:杠杆的分类简单计算

简单 重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滑轮滑轮组基础:特点、作用、实质 机械重点:简单计算 斜面轮轴基础:实质 基础:实质 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中的应用 功基础:概念、公式、单位、简单计算 难点:判断做功的必要条件 功功率基础:概念、公式、单位、简单计算 重点:估测上楼时的功率 机械效率重点:有用功、总功、额外功 难点: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以重组的知识体系作为单元作业设计的指南,如在选择题里面 设计了杠杆的分类、简单机械的判断、功、功率的认识等习题;实验 探究题预设了杠杆实验、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等。思路清晰、循序渐进、难易适中,既体现教材特点,又凸显学生思维特点。 三、利用生活资源,体现学科特点。 物理学科的特点是: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单元作业要成 为连接物理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回归生活,做到物理教学为生活服务的目的,体现在单元作业设计的生活化、社会化,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和欲望。如: 1.图 2 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最新小学英语作业及批改要求

小学英语作业及批改要求 ---初教部 小学英语家庭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求强调如下: 一、家庭作业内容: 小学英语作业要留多样化的作业内容,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效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小学英语作业要求从听、说、写几个方面布置作业。 1.听的作业要求: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当天学过的单词和对话或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对话(在学生有教材配套磁带的情况下); 2.说作业要求:可以是操练当天学习的文本对话、也可以让学生运用当天学习的对话创编新型对话。 注:听和说作业只要求授课教师自己检查、掌握情况即可。 3.写的作业要求:教师要设计或者从练习册上选择出与当天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巩固新知识点的题型,每次作业至少三个题型,要达到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点的目的,要能及时准确反馈当天的教学效果,一定杜绝只让学生多次抄写单词和句子的现象。 二、家庭作业本: 分A本作业和B本作业。A本每周上三次知识性作业,每次作业量和时间要求:三、四年级要使中等学生在15分钟—20分钟完成,五、六年级要使中等学生在20分钟—30分钟完成;B本作业每周末留一次书写类型作业,

这次作业只要求学生抄写本周内所学的单词、句型,每词每句最多抄写两边,重在要求学生书写质量,即:使每个学生每个字母、每个单词、每个句子的书写正确、美观,整体规范。不要求数量,避免让学生多遍抄写。两本作业合计每周四次作业(注:A、B本作业均是英文本,非英语教辅练习册)。 三、作业格式要求: 1.每次作业要求用英语写上课题(即:单元、课时),课题写在每次作业第一行的正中,并在第一行的最右边写上作业日期(英文书写)。 2.每次作业之间要留两个四线格,供教师写批改日期、写评语。 3.书写要采用手写字体。 4.三四年级字母书写作业时,大小写每行写4对,单词、字母每行8个,注意每个字母之间的间距。要严格按照字母的笔顺和在四线格中应占的位置书写。 5.单词或短语书写每行3个,后接中文词义,词与词之间要求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一个字母宽度为适宜)。 6.句子书写可根据句子的长度,每行一至两句。要求大小写及标点符号书写要正确规范。 7.对话书写时,要做到:如果上下两行排列书写对话,要做到上句与下句开头单词字母对齐;如果在同一行中书写上下两句对话,两句对话书写要留有空隙(以两个字母宽度为适宜)。

关于布置作业的有效性研究报告

关于布置作业的有效性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要研究作业的有效性,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问题:作业观的问题。所谓“作业观”,可以说是关于作业的一种本能的、习惯性的、总体的看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很多教师无形当中形成了一种几近一致的“作业观”。这种“作业观”大致有以下特征:其一,作业是教师布置的有着明确答案的一道道练习题,它通常是书面的,所以做作业也叫写作业,当然有时也有非书面的,如背诵课文、记住定义等;其二,作为作业的练习题是对教材或课文梳理、归纳的结果,总是力求能够体现教材内容的要点、重点和难点;其三,努力追求平时作业题型与日后考试题型的一致性,“模拟试卷”式的作业就成为人们理想的作业形式。由于我们的教学顽强地恪守着学科中心,通常是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几乎变成了就是学课本,再加上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和制约,这种“作业观”的形成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作为学生固然需要素质教育,但源于我们的国情和现状我们的研究高考、面向高考,但这与素质教育是不相矛盾的,完全可以相互促进、我们完全可以培养出极高分又高能的学生,当然就要求我们研究教学、研究作业与习题设计。许多年来,关于作业,不少教师有过探索、研究,也正在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不可小看的问题: 问题一、当前教育特别是初中、小学为提高分数,应对检查任务,布置大量作业,导致很多学生做作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完任务,这种习惯进入高中之后,仍然延续和发展,导致做作业积极性不高,使学生没转变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的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与训练,严重降低了作业的有效性。 问题二、在当前我们高中有些教师练习搞题海战术,形成这样的思维,布置作业也大搞题海战术,追求所学知识的全面性练习,造成了大量重复的训练。这样实际上是没有把握住主干、重点知识和KCB齿轮油泵基本技能的训练,造成学生在重点知识上没有突破,并且与教育目标和高考相适应的基本技能也未得到提高,既浪费了时间又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当今教育三维教学目标的施展与培养。 问题三、我们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中不但作业质量不高、未经过精选,还缺乏具

如何通过布置课外作业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如何通过布置课外作业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如何通过布置课外作业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在新课标背景下,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便是学生通过中考的第一道门槛。 但因为测试只评等级,绝大多数学生就都不太重必修科目,这导致学业水平测试的过关率不是很高。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过关率就成为广大地理教师必须要探讨的问题,而如何通过布置课外作业,提高过关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当前的课堂教学“新”劲十足,可是课外作业仍“涛声依旧”。一提起作业,学生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让人头晕脑胀的题海对于作业更是嗤之以鼻,其轻视程度可见一斑。如何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发 展,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笔者认为地理作业的设计是一 个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环节。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平时教学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新课标下语文作业的功能 语文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学科,要完成新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除了师 生在语文课堂的教与学活动外,更需要设计适当的作业练习。作业练习也是一 种学习的过程。语文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运用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 可是长期以来传统作业的形式与内容单一、封闭僵化,与学生的学习实际大大 脱离,早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纵观我们现在的语文作业训练形 式,其中还存在着多静态,少活动;多书面,少实践的现象。所有这些都极大 地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针对以上情况,语 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特长,对语文作业设计进行探索,把学 生从单一的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意识和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作业是检测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的一种方式。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知识的 习惯和能力。另外,还可以扩大学生的语文知识领域,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要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念,优化语文教学方式。 课内、外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利于学生的 终身发展。最近几年,笔者以高二语文教学使用新教材和必修班的学业水平测

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几个原则

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几个原则 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几个原则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几个原则李菊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种教学观、学生观在学生课堂作业这一环节如何体现,如何通过学生作业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遵循了这样几个原则:一、立足目标,精心设计——求有效这里的“目标”大到学生“语文素养”“能力发展”目标,小到“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立足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准确把握课标,明了新课标的总目标、阶段目标,知道五大板块各知识与能力螺旋上升的分布态势。比如“词语”,第一学段要求“了解意思”,并“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重在“理解意思”,第三学段则要求能“推想意思,辨别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这样不同年级要设计不同要求的训练题,同时关注前后的衔接,让作业设计更有方向感、分寸感,能充分凸显年段的特点。二是科学解读文本,从“单元”角度来说,要了解一个单元里几篇课文所形成的系列化训练结构。比如,五上第二单元的一组课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金蝉脱壳》,都是关于“观察自然”的课文,与练习2的名言积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观察”训练组合。在设计作业时,前两课侧重设计“观察什么”,体会观察的益处;后两课设计侧重“怎么观察”,习得观察的方法。这样渐进地训练学生去观察自己喜欢的物,表达自己的情。从“文体”角度来说,就是把握单元中每篇课文的文体特点。比如,叙事性作品,设计“了解情节、品味语言、表达感受”类作业;说明性文章,设计“抓住要点、了解基本说明方法”类作业;诗歌,则设计“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情感意境”类作业。从“课文”角度来说,就是要结合课文,针对重点语句设计词句训练题,针对重点段落设计阅读练习题,或利用课文的“留白”设计填补的思维拓展题,在学习了整篇课文的叙述方法、结构方式等后,再设计读写训练题。三要密切关注学情,要全面了解任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情设计作业,重点关注学生的盲点、薄弱点。【案例1】《莫泊桑拜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跟着莫泊桑一起去拜师,去聆听大师的教诲,习得写作的方法。齐读课题——《莫泊桑拜师》。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地学习了课文,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生: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学习写作,经过勤学苦练,最终获得成功。师:莫泊桑经过三次的拜师求教,最终获得写作真经,

小学英语作业设置与批阅规范

小学英语作业设置与批 阅规范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小学英语作业设置与批阅规范设置和批阅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并运用所学知识、同时能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教学。此外,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同样意义匪浅。 一、作业设置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教学要重视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从听、说、读、写各方面入手,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目标。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对作业的设置提出如下要求: 1、设计趣味性作业。 作业的形式应灵活多样,不仅要充分考虑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实际运用能力,还应兼顾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可适当增加一些录音作业、配画作业、英文歌曲演唱与诗歌朗诵等趣味性较强的作业,严禁惩罚性作业。 (1)创意作业。小学生所学的英语大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文具用品、交通工具、动物名称等等,可以鼓励学生将所学习的单词制作成卡片,然后粘贴在相应的物品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收集信息作业。随着英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英语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只要稍加留意,学生们就会发现英文商标、广告、标牌处处可见。布置学生自己收集、摘抄这些英语(例如:KFC 等等),学生会表现得很积极,反馈回来的作业也会很丰富。

(3)实践性作业。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是富有色彩的,将学生认知学习上升到情绪学习的高度,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协调发展。作业可以设置制作手抄报、调查报告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真正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4)让点读笔成为学生的课外英语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单调机械地重复听读,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如果学生能模仿课文朗读制成录音,进行全班评比,他们就会三番五次、不厌其烦地制作以达到最佳效果,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2、设计层次性作业 作业落实知识点,以基础性作业为主。同时将所学习的知识加以拓展。 选做题:以中等生为主体。既要求有一定的基础题目训练,也要提供提高能力的训练题目,使他们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跳一跳争取更大的进步。 综合题:在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重知识的加深和知识面的拓宽,提高理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创新,支持创意性 孩子的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他们的很多想法都富有童话般的创意,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作业的形式也可以由学生们自己来确定,只要能达到复习、巩固、运用的效果,学生不管是以何种方式来完成,教师都应鼓励和支持,更大限度地扩展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在不断创新和无拘无束的环境中更

《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案的有效性》课题研究计划

《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负责人:语文组梁艳艳 一、课题实施的背景及意义 作业是教案的延伸环节,是巩固知识、培育能力、发展个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平台,是反馈有效教案和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参照,是引导学生学习进步的阶梯,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载体。然而,由于农村小学教案资源相对匮乏,师资水平相对较低,观念落后,多年来,农村小学生的语文作业在设计上仍然只注重如何“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学生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这种封闭的、僵化的、单一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另外,农村孩子家长的知识水平相对较差,对于孩子作业德概念只是有或者没有,写或者不写,只要是不动笔或者少动笔的都视之为没有作业,有些老师迫于家长的要求,尽管内心不想布置这类作业,但总是不得不找点儿抄写的任务去应付“作业”。有些课文、句子、词语抄了一遍又一遍,学生抄得烦了,老师布置得也腻了,但还得布置,因为要向家长交代。语文作业成为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负担。 基于此,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我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旨在构建符合素质教育

要求的语文作业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作业的实效性,让作业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生长点。 二、课题摘要 小学语文作业作为语文课堂教案内容的一个延伸,应该精心设计,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感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学生的个性。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案的有效性,更应关注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本文从当前农村小学的学生作业的现状出发,试图从中探究出相应的策略。 课题总体目标: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减轻学习上过重、不适当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心理;创设一定的条件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改变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完美人格。并在实践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的作业方式。课题研究的重点: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创设利于学生发展的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作业兴趣。

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几个原则电子教案

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几个原则

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几个原则 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几个原则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几个原则李菊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种教学观、学生观在学生课堂作业这一环节如何体现,如何通过学生作业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遵循了这样几个原则:一、立足目标,精心设计——求有效这里的“目标”大到学生“语文素养”“能力发展”目标,小到“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立足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准确把握课标,明了新课标的总目标、阶段目标,知道五大板块各知识与能力螺旋上升的分布态势。比如“词语”,第一学段要求“了解意思”,并“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重在“理解意思”,第三学段则要求能“推想意思,辨别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这样不同年级要设计不同要求的训练题,同时关注前后的衔接,让作业设计更有方向感、分寸感,能充分凸显年段的特点。二是科学解读文本,从“单元”角度来说,要了解一个单元里几篇课文所形成的系列化训练结构。比如,五上第二

单元的一组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金蝉脱壳》,都是关于“观察自然”的课文,与练习2的名言积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观察”训练组合。在设计作业时,前两课侧重设计“观察什么”,体会观察的益处;后两课设计侧重“怎么观察”,习得观察的方法。这样渐进地训练学生去观察自己喜欢的物,表达自己的情。从“文体”角度来说,就是把握单元中每篇课文的文体特点。比如,叙事性作品,设计“了解情节、品味语言、表达感受”类作业;说明性文章,设计“抓住要点、了解基本说明方法”类作业;诗歌,则设计“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情感意境”类作业。从“课文”角度来说,就是要结合课文,针对重点语句设计词句训练题,针对重点段落设计阅读练习题,或利用课文的“留白”设计填补的思维拓展题,在学习了整篇课文的叙述方法、结构方式等后,再设计读写训练题。三要密切关注学情,要全面了解任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情设计作业,重点关注学生的盲点、薄弱点。【案例1】《莫泊桑拜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跟着莫泊桑一起去拜师,去聆听大师的教诲,习得写作的方法。齐读课题——《莫泊桑拜师》。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地学习了课文,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生: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学习写作,经过勤学苦练,最终获得成功。师:莫泊桑经过三

英语作业的布置

英语作业的布置原则 作者:贵池区牛头山中学余果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巩固和拓展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单一的作业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性课程的要求,尤其是对操作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布置英语作业时的原则和方法。 一.作业互批法 学完每个单元以后,我都要对单元的词汇、短语及重点句型进行检测。试卷下发以后,要求全体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试卷,然后交上去,。课后教师在每个试卷上注上不同的名字,作为本张试卷的批阅者,放学时测试卷被作为当天作业下发。要求学生用红笔批阅,并把错误答案用红笔改正。如遇有空缺题,要用红笔帮该生写出。此项作业的布置不但培养了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而且避免了作业抄袭现象。同时,通过批阅其他同学的作业,优等生可以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加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学困生可以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化压力为动力迎头赶上。此外,教师通过对试卷的浏览,在同一时间既可以了解原作者的学习问题,又可以使批阅者得到“习惯、知识、心态”等多方面的提高。 二.搜集并描述 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多教师经常布置预习作业,但预习效果并不太理想。我的做法是把预习作业具体化。如预习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7时,要求学生通读全课文并弄懂本课讲授的内容,此外搜集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图片并用文字进行描述。学生在报纸、杂志上剪下许多图片,并模仿课本例句写下了what does the star look like ?He is good-looking and tall.等句子。有些学生

则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一些照片,如自己的亲戚和电影海报。并在这些照片下面附有文字说明。然后发到我的电子邮箱。我对这些照片进行再加工,它们就成了本课课件的一个重要部分。学习新课时,学生看见自己拍的照片出现在屏幕上,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学习积极性倍增。其他学生搜集的报章杂志上的图片则成为小组合作学习时交流和讨论的内容。 三.描述家人 学习英语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为了突出英语的实践性原则,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我更多地把“抄写”作业改为“运用”作业。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有一个单元出现了大量的有关自己亲戚朋友的词汇。为了使学生们充分熟悉这些词汇,又能避免反复抄写带来的厌倦心理,我布置的作业就是:把自己及父母的照片贴在作业本上,然后分别用学过的词汇及句式进行描述。究竟谁会有幸进入家庭成为兄弟姐妹,第二天通过课上交流答案就将揭晓。学生的好奇心也成就了本节课的授课效果。这样的作业一举两得。 四.一石激起千层浪 新课标要求单词教学要通过句式或者语境学习,孤独的背诵单词很容易产生遗忘。根据这一原则,在布置作业时我要求学生复习单词时做到词不离口。比如记忆dumpling一词时我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知道的与该词相关的句子。如:I like dumplings. I don’t like dumplings. Do you like dumplings? I like dumplings a lot. Dumplings are my favorite food. My favorite food is dumplings. Would you like some dumplings? 通过此项作业的布置,既复习了词汇,又复习了句式。“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五.试一试,你能行 授课教师究竟对知识目标执行的如何,那就要通过学生们的作业来反馈。

提高课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提高课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增值美术课堂 ——美术校本研修课程方案 一、研究背景: 课堂作业是课程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是教学过程中最具活力的活动内容。美术课的课堂作业也是最快速反应学生学习所得,体现课堂有效性和技能掌握程度的一个依据。学生课堂作业的效果和质量是直接反映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快而明显的途径。 回顾以往的学生作业,对比新课程下的美术作业评价标准,我们发现学生作业明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学生作业重摹仿,而缺乏创新。主要原因是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非常注重每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为了确保在一节课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课堂中主要以教师讲为主,提问少,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不多,教师常常根据时间收放学生思维,整个一节课学生的思维往往只处于小幅的波动面,致使学生作业缺乏创新,内容单一。(二)学生完成作业有应付的态度。主要原因是个体能力差异而形成完成作业需要的时间不同。基础好的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作业要求能很快完成作业,基础一般的同学根据提出的要求完成作业往往要半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这样就造成基础好的学生无事可做,他们的能力在这节课不但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反而制约了其他能力的发展。基础差的学生往往也受基础好的学生地影响不能用心去完成作业,而去赶时间应付老师作业。 要改变现今美术课堂作业所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设计出多样化的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作业设置上入手,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从生活出发去创造性地为学生设计课堂作业,让学生能选择自己有兴趣完成并力所能及的命题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学期,我们的研修活动将抓住“增值”关键点,进行针对性的研究,聚集大家的智慧,在教学中做到作业设计自主化,作业设计趣味化,作业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二、研究目标: 1. 在研修的过程中,改变美术课堂作业设计所存在的问题,把作业与生活紧密联系,探索高效途径,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学习兴趣,提高作业质量,出现趣味化、自主化、分层化、创新化的作业。 2. 在研修的过程中,探索如何把三维目标较好的体现在作业设计中,通过不断尝试、体验,改进,培养教师自身的积极主动的创新工作学习的状态。 3. 师生的互动交流与学习,使得教师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提高,使美术课堂作业设计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划一走向分层、从“拿来”走向创新、从批改走向对话。 4. 通过研修活动的开展,使得教师的专业化技能得到充分的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有明显的发展。在研修的过程中促进教师反思、改进能力的提高,增加教师的教学灵活性。三、研究内容: 1. 研究提高美术课堂作业有效性应体现的基本原则。 研究如何在课堂作业设计中体现“美术”的原则和“教学”的原则。在美术作业要求有一定数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需要学生掌握,而且需要通过评价来检验其掌握的程度。同时,在美术作业中还应该包括“创造”、“审美”的要求。 2、研究有效的美术课堂作业设计要求的基本结构。 美术课堂作业要求由“基本要求”、“具体化”和“可选部分”三部分组成。 基本要求是指:用什么方法做什么练习。 具体化是指:对基本要求的具体化、补充说明或要注意的问题可选部分是指: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发挥个性的创造空间。 3、研究有效的美术课堂作业设计要求与美术教学评价的关系。 (1)技能目标的评价。 (2)认知目标的评价。 (3)创造性目标的评价。 (4)情感目标

作业环境布置原则

环境健康与安全 作业环境布置原则 1.作业空间与作业场所 作业空间就是人进行作业所需的活动空间以及机器、设备、工具所需空间的总和。人在各种情况下劳动都需要有一个足够的、安全、舒适、操作方便的空间。这个作业空间的大小、形状与工作方式、操作姿势、持续时间、工作过程、工作用具、显示器与控制器的布置、防护方式及工作服装等因素有关。作业场所一般泛指生产场所,如一个工厂的生产区,或生产区中的一个车间等。因此,生产场所的范围比作业空间的范围大。作业空间或作业场所中的设备、显示器、控制器、物质材料、工具等都统称为元件或要素。 2.布置原则 作业场所布置是指对给定的作业场所,规划、安排与定位生产设备、作业空间、显示器、控制器、物质流程、人的流程、各种管线等,使它们的空间定位达到高效、协调、安全舒适、美观。任何元件都可有其最佳的布置位置,这取决于人的感受特性、人体测量学与生物力学特性以及作业的性质。对于一定的作业场所,由于设备、显示器、控制器及其他元件很多,要使每个元件都处于其本身理想的位置很困难。因此,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来安排。在进行布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人机工程学原则 人机工程学的原理是我们合理布置作业场所的理论依据,从人机系统的整体来考虑,作业场所的布置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方便、准确的操作。 (2)重要性原则 即优先考虑对于实现系统作业的目标或达到其他性能的最重要的元件,将它们布置在本身理想的位置。一个元件的重要性应根据其作用来确定,有些元件可能并不频繁使用,但却是至关重要的,如紧急制动器,一旦设备异常,必须保证操作能迅速而准确。 (3)使用频率原则 显示、控制器、工具、材料等应按使用的频率优先排列。经常使用的元件应布置在作业者易见易及的位置,如冲床的动作开关。 (4)功能原则 即按设备、显示器、控制器、工具等元件的功能相关关系来进行适当的编组排列及布置。如温度显示器与温度控制器应编组排列,配电指示与电源开关应处于同一布置区域。 (5)使用顺序原则 即根据元件使用的时间顺序,将元件按使用顺序排列布置。以使作业方便、高效。如,开启电源、启动机床、看变速标牌、变换转速等。 https://www.360docs.net/doc/e14465105.html,/bbs1/1

英语作业批改要求

田军小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 英语作业批改要求 1.作业设计要求 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避免随意性,作业量适中。听、口头、笔头作业的布置要兼顾到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设计作业时还应兼顾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可适当增加一些录音作业、配画作业、英文歌曲演唱与诗歌朗诵等趣味性较强的作业。严禁惩罚性作业。 2.作业批改要求 1)教师批改作业一律用红钢笔或红圆珠笔,批改符号大小适中(不超出两个四线格)。 2)教师批改作业的书写具有示范作用。作业批改的等第用A、B、C、D来表示,写在作业下一行的右下方。对书写好的或有进步的作业还可以给予“Good!” 、“Very good!”、“笑脸”等表扬用语或符号以示鼓励。批改后要求写出批改日期。 3)教师对学生的每题作业应进行及时、认真地批改,对的打“√”,错的打“×”,并用红笔划出错处。错题应督促学生订正,教师在作业左下方写上“OK!”,必要时进行面批。 4)对作业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错误,教师应及时分析原因并在课上讲评。 5)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作业常规要求 英语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英语教学环节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及时有效地反馈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情况。通过对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并运用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能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教学。 一、学生作业的书写要求 1.作业本要求 1) 作业本封面的书写要统一,作业本封面写清学校、班级、姓名 2) 学生要养成爱护簿本的良好习惯。作业本要求干净、平整、无卷角、无破损。不撕扯作业本上的书写用纸。作业本未使用完,不随意更换。 2.用笔要求 五、六年级用钢笔(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 3.书写格式要求

小学英语作业布置之我见

小学英语作业布置之我见 虽说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活跃多了,兴趣浓了,然而一走出课堂,学生往往就体会不到这种成功的感觉。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还需要精心设计一些精彩的作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 现在小学英语作业在布置上普遍存在两个极端:一是作业布置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性,作业形式单一乏味,抄抄背背的机械练习较多,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天性:二是减负口号的影响下,不布置课外作业。 为此,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艺术性地布置作业,并结合可行的教学评价,让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而不是他们的负担。我布置作业时做到“四忌”和“四要”: 一、忌“多”,要“精”。 学生的课业负担本来就很重,小学英语每单元的单词平均超过10个,简单的重复抄写只会降低记忆效率,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我在教学中对抄写作业的要求有两个层面:将单词按教学要求分类,如四会单词抄写6遍,三会单词抄写3遍,更具有诱惑性的是如果学生能在作业前单独到教师处默写出单词,就可获得免做这次作业的优惠,得到“优惠券”一张。这样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同时,极大调动了他们对作业的积极性。 二、忌“杂”,要“专”。 有的教师喜欢从精讲卷中摘录一些试题作为作业内容,这未尝不可,但作业的本意是对当堂教学的总结回顾,并做适当的延伸,因此还是应该立足书本,不必设计成测验的形式。我个人认为作业应和教学一样有目标、有主题。如语音练习,可以提供多种方式让学生选择辨音、根据音标写单词、相同音素归类、判断单词发音等,便于学生相对集中地熟悉掌握某类题型并充分练习,其他如词汇、短语、句型都可以照此类。 三、忌“空”,要“实”。 要检验作业的实效性,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问是否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有的教师似乎将作业本的整洁度作为评价的首要条件,有的同学作业相当有灵气,甚至超出了年级一般学

小学四年级数学作业有效布置的课题研究

小学四年级数学作业有效布置的课题研究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小学四年级数学作业有效布置的课题研究 火湘桥学校魏文婷 一、课题的提出 背景:新课程倡导“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作业作为我们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有效的补充,是我们教育教学活动中一种最基本的教学形式。面对知识起点不同的学生,“一刀切”地布置作业显然是违背教育原则的。 现状:在应试教育风潮不退,当前数学教学又陷入了“题海战术”的深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题,也必然地摆在每位教师面前。因此,我们必须适应根据数学学科的本身特点,作业布置恰当,让学生通过适量的“习题”训练,掌握和巩固课本知识,并得到分析、综合、类比、演绎、归纳等方法的训练,实现数学方面的全面发展。 基础:作业布置(分层布置、优化布置)的相关理论;学生数学能力全面发展相关研究理论。 二、概念的界定 结合相关理论,个人认为,所谓“有效的作业布置”必须体现以下原则:(一)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每位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自觉而认真的完成作业,从而提高作业质量。 (二)课内外联系的原则:我们数学书上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对于很大一部分学生而言,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量的将课内和课外的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外作业的练习中进行知识的可内必须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应用,并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三)层次性原则:对于数学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层次性的原则,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教育性与趣昧性相结合原则:我们作业的设计要有趣味,从而寓教于乐,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习与作业。

浅谈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与布置

浅谈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与布置 三毛小学谢丹凤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情感态度是英语课程的重要课程目标”。这要求在英语作业设计方面应更加关注人文内涵,要从学生出发,体现趣味,让学生“乐”中求学,“动”中求知。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听、说、读、写等练习,这涉及作业布置的问题。如果作业布置得好,在方式、内容和数量上能切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生活体验和身边的具体环境,就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较高质量地做好练习,动起脑子来思考课堂内容,认真去寻求答案,从而能实实在在地掌握教学重点,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多种能力。据此,在英语作业布置时,要注重实践,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此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差异教学”、“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教学为辅”、“分层教学”、“小组教学”等用在小学英语班级中照顾学生差异的宝贵经验的出现,如何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分层布置作业已成为今天摆在我们教育人面前的一项重要举措。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在所处的环境、接受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教师应注意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使尖子生、中等生、后进生各得其所,都能愉快地接受知识。差异教学探讨的是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途径,尤其在常规班集体教育中如何照顾差异;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的发展,促进自我教育,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全面的基础,从素质结构上体现个体内差异的合理性,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和优势。而分层布置作业正是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不同难度和不同数量的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是课堂差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 如何合理的设计并注意作业的分层布置呢?首先要了解自己学生的个性,并善于区别对待。在能力品质上,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这种差异随着学生感受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不同而呈现着不同的水平;在兴趣和爱好及气质、性格和性别方面也存在着个别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学生在完成同一水平的作业中出现了尖子生“吃不饱”,而后进生“吃不了”等问题。那么采取什么措施避免实际操作当中遇到的这些问题?

一年级有效性作业设计实施方案

一年级有效性作业设计实施方案 作为语文老师可能都不约而同感受到课业负担重,别说学生抱怨作业多,就连老师也嫌批改时间长。因此提高语文作业的有效性才是解决师生困扰的有效途径。 一、语文作业的目的: 一是通过练,理解巩固学过的课堂知识。二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是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内在需要。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让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使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 二、把握学生特点设计作业: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仅从在于对事物的表面认识上,因此从重视课前复习入手。签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和课程特点,设计作业说练结合,精写多说,由易到难。 1、复习二类生字词可自读,指名读,齐读。 2、选一两个语试着说一句话。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说,也可以结合自己生活来说。 3听写生字,主要争对一类生字词。有选择性的指名学生到黑板前听写其他学生在听写本上练习,然后集体订正。有时也可以同桌互批。 二、吸引学生的作业类型: (一)朗读型作业。朗读,我国自古就非常重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道出了朗读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朗读显得尤其重要,它是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培养语感的有效手段。但这类作业成绩较难检验,有些学生会偷懒不

完成。所以提高学生朗读作业的质量,首先必须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其次必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朗读用录音机录下来,拿到学校与其他同学进行“朗读大比拼”。还可以尝试着进行配乐朗诵。 (二)积累型作业: 1、语文学习的实质应该是“积累”的过程,积累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离不开抄、写、读、背这些手段。积累的是知识,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沉淀出能力,对夯实学生语文基础大有好处。特别是实行新课标以来,每天一篇新课文,10个左右的生字,8个左右的词语,这些都是必须掌握的。学完课文后,我们就可以引导收集词语。词语掌握到一定程度,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归类,如ABB式、AABB式、AABC式、ABCC式,描写季节的、描写天气的等等。 2、拓宽空间,在生活中识字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引导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认识生字的习惯。在家中,看电视、读书报;在路上,看标语、读店牌。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为主要特征的分散识字方法。重在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去感知、理解和掌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三)表演型作业。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不少课文故事情节性较强,场面描写具有较强动作性,可以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来进行分角色表演。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爱表现自己,把作业设计成各种角色的读和演,能激发他们作业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在读中演,在演中学,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探究型作业。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而

语文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语文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有效教学理论强调“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所以,我们在新作业设计理论中,强调从四个方面达成作业的总体成效:作业有价值,作业有效果,作业有效率,作业有魅力。 作业有价值:是指作业要能体现学生的持续发展性。 作业有效果:是指完成作业要能达到学习者所要实现的目标。 作业有效率:是指用最少的投入来达到最高的目标。 作业有魅力:是指能吸引学生继续学习,自觉预习、复习等。 二、减轻作业心理负担,设计趣味作业。 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布置作业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做得越多,记得越牢,水平也越高,这是教师布置作业时的误区。事实上,缺少选择性的过多的机械的作业和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水平的提升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教学时教师应改变单一的、重复的机械作业形式,在传统的抄写、默写、字词解释等“例行活动”中求变,求新,求趣,将学生从单一的写、机械的抄中解放出来,设计一些寓知识的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技能的训练于趣味之中的“开放性作业”。 三、尊重独特体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所以,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面对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语文作业的设计要重视整体把握,尊重学生的心灵体验,着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充满灵性的练习中拨动智慧的心弦,激发学生独到的感悟。

例如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业,我是这样设计的: 1.你最喜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喜欢的理由是________ 。请你反复读读这句诗,你眼前仿佛出现________ 的景象? 2.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西湖景色,你更喜欢《》这个首,那是因为 _____________ 。 3.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配一幅画吧,相信你的画会给诗句增色! 在这次古诗作业设计中,我完全摈弃品词、析句、串讲的传统模式,注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吟诵、想象、作画中自不过然地感悟诗文的形象美、意境美。作业的设计留有让学生思考、体悟的空间,“你眼前仿佛出现什么景象?因为什么而喜欢?”等,使学生根据各自的语言感悟及情感体验,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而通过作画,使学生领悟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妙趣。 四、注重积累使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基本特点的课程,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课程,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基础的课程。因而,语文课应“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和使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让学生实行必要的语文实践。语文作业设计更应准确把握学科特点,重视语言的积累与使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使用语文的规律。为此,语文作业的设计应增设“内化”的内容,如好词佳句积累、古诗词鉴赏、情感体验与生活感悟等。这样,积累多了,就能增加储备,就能培养语感,就能陶冶性情,就能增加文化底蕴。此外,还得增强“外化”,所谓“厚积薄发”、“学以致用”。学生积累的知识再丰富,倘若不能灵活使用,就不可能转化为水平。 例如《索溪峪的“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