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性及教学个性

教师个性及教学个性2009-02-19 11:03教师个性及教学个性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才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大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主渠道,作为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老师应该有良好的教学个性和鲜明的教学特色,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那么,什么是教师的教学个性呢?教师的个性与教师的教学个性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个性的内涵

何谓个性,人们站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认识。作为教育学的两大基础学科——哲学与心理学都从各自的学科角度界定“个性”的概念。在哲学领域里,诸学者对个性概念认识的差异较大,如王夫之认为:“夫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这里所说的“性”也就是人的个性。而富尔曼诺夫则认为,个性就是每个单个的人具有的社会在他身上培养出来的特征和品质的总和。在心理学领域里,很多学者比较认同我国第一部大型心理学词典界定个性的说法:“个性,也可称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苏霍姆林斯基也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个性的概念:“人的个性,这是一种由体力、精神力量、思想、情感、意志、性格、情绪等因素组成的极复杂的合金。”在教育学领域里,也有很多学者对个性的含义进行了探讨,如刘文霞博士则是这样解释个性的:“所谓人的个性,即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系统中形成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以独特的方式有机结合而使个体具有的社会独特性。简言之,人的个性就是个体独特的社会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诠释个性的内涵:个性就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独特性的社会特征。教师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个体,同其他任何个体一样,其个性特征有好的—面和不好的一面。教师个性就是教师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各种特征的总和。它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教师是社会中的人,他与其他任何普通人一样具有独特的社会特征;另一方面,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个性转化成其教学个性。

二、教师的教学个性

那么,什么是教师的教学个性呢?

我国已有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教学个性的含义,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种

说法。一是个性融合说,认为教师的教学个性是教师适合其工作特点的个人品质总和,是个性原型和教师职业的一种有效融合。二是个性创造说,认为教师的教学个性是其劳动创造性的具体表现,是与教师的情感态度、个性特征等密切相关,充满了教师个性的色彩。

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学个性就是教师在长期教学中形成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的个人品质的总和。说它具有教育性,是针对教育的对象学生而言。说它具有创造性,是针对教师的创造性的教育活动而言。所以,教师的教学个性就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综合分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方案,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而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较稳定的教学特色。此外,教学个性还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独特性。教师的教学个性是一个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区别于他人的非模仿性的教学风格。它是一种独创,是教师“自我”在教学中的一种显示,具有个体性。它是教师自身的个性(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融合,然后升华成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并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个性的创造性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从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学情感到教学板书的设计,从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到课外辅导,我们都能感受教师鲜明而独特的教学风格。

2.启发性。学生永远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是促进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激发他们的创造情感。因此,教师的教学个性应该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它让每一个教学环节充满悬念并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从而启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真理的探索。

3.人文性。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求知欲强、个性丰富的学生,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不断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教学个性的人文性就是要求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个性完善、品德高尚的人。

4.艺术性。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师的教学特色就是指教师的教学个性的总和。要体现教学个性的艺术性,教师就必须使他的教学生动、形象,并给学生以美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语言要幽默、生动,而且设计要巧妙精致。学生听课后才会回味无穷,并且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三、教师个性与其教学个性的关系

教师个性与教学个性的关系是一个交叉的关系,教师个性是教师

整个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而教学个性是教师职业化的一种表现,是教师个性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1.教师个性与其教学个性的同质性关系。教师的教学个性来源于他本身的个性,即教师的自身个性。教师个性是教学个性的基础,教学个性是教师个性的升华。没有教师的个性,那么其教学个性将是无源之水。例如,一位个性幽默的教师会经常把他幽默的个性巧妙地运用于教学之中,形成他自己鲜明的教学个性。

2.教师个性与其教学个性的异质性关系。尽管教师个性是形成其教学个性的基础,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教师个性都能形成其教学个性。教师的个性有好坏之别,但是其教学个性却是积极的、健康的,它是教师的良好的个性品质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它不仅具有教育性和创造性,而且具有启发性、艺术性和人文性。例如,在生活中,有的教师个性暴躁、粗鲁,有的教师个性固执、偏激,有的教师个性忧郁、怪僻等。这样的性格如果反映在教学中,只是说明这些教师将自己的不良个性生硬地带进了课堂,而忘却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个性品质,因此,它不是教师的教学个性。

四、形成教学个性的基本原则

教育必将走向个性化教育,这是21世纪教育的必然趋势。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是我国实施科教强国战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反映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有教学个性,也就是要进行个性化教学。因为“只有具有鲜明特色的课堂,才能培养出个性鲜明的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条最能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

如何形成教师的教学个性呢?我们首先应搞清以下两个问题。

(一)既然教师的个性与其教学个性存在异质性,那么教师的个性中哪些品质是优秀的品质?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已有很多学者运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量表(16PF)对我国教师的个性进行了综合测试。他们概括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具有下面六个方面的优秀个性品质。

1.教师在行为动机和行为目标方面的优秀个性品质是热爱学习、热爱职业、热爱学生,即热爱教育事业。这是教师在工作中重要的个性品质,它也是形成教学个性的思想因素。

2.在兴趣方面,教师的优秀个性品质表现为追求新知识,捕捉新信息,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具有较强的社交活动能力,习惯于自我表现,即在

输入和输出上都显出高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只有具备这些个性品质,才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并在教学中进行灵活运用。它是形成教学个性的知识因素。

3.教师在情绪方面的优秀个性品质有豁达、容人、幽默、坦诚、随和、情绪平稳而不易波动。教师只有具有这样的个性品质,他的教学才会生动,对学生才会有感染力。它是形成教学个性的情感因素。

4.在个人意志方面,教师的优秀个性品质包括深思、慎独、反省、自律、勇于进行自我批评,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并不屈不挠地寻找达到目标的新途径,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这些品质是促进学生形成坚强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形成教学个性的意志因素。

5.教师在道德方面的优秀个性品质表现为诚实、勤奋、公正、廉洁,坚持原则,追求平等,具有献身精神,在伦理道德上能够辨别善与恶,能够自觉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教师具有这些品质才能引导学生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它是形成教学个性的道德因素。

6.在个人能力方面,教师的优秀个性品质包括具有良好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开拓能力。它是形成教学个性的能力因素。
我们每个教师不可能一一具备上面所有的优秀品质,但是具备这六个方面的某些优秀品质是完全可能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如果只有一种优秀的个性品质,它也会在教学个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能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

(二)知道了教师个性中优秀的个性品质,那么怎样形成其教学个性呢?其实,教学个性形成的过程,就是实现教学个性化的过程。它应该遵守以下三个原则。

1.优化整合原则。这是形成教学个性的首要原则,也是实现教学个性化的重要保证。优化整合原则就是要求教师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思想、情感、能力等各种因素,然后把这些因素与自己的个性品质结合,并进行整合,形成鲜明个性特色的教案设计、教学内容呈现、作业布置以及课后活动的检测,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自然生成原则。进行个性化教学,它的目的不是为了体现教师的个性,而是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即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素质都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的教学个性不是机械生成的,而是在与学生不断碰撞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另外,再好的教案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也会碰到意料之外的问题,教师此时应该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主体性的自由发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

因势利导,这样学生创造性的个性才能得到培养,教师的教学个性也会表现得淋漓尽致。

3.充满激情原则。进行个性化教学,就是要让教师的教学更加生动,学生的学习更加投入。只有教师在教学中充满激情,才能使他的课堂生机蓬勃,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被调动起来。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因此,激情原则是教师要形成其教学个性的基础原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根本保证。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