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整合模型述评

人格、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整合模型述评
人格、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整合模型述评

人格、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整合模型述评

邹琼佐斌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武汉430079

【摘要】在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历史、两个独立的相关研究及其近期发展趋势作了回顾后,着重介绍了人格、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整合模型(调节一缓和模型),指出了这一模型的重要价值及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人格;文化;主观幸福感;调节--缓和模型

幸福最早是一个古老的哲学话题,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甚至柏拉图时期。随着西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相继对幸福的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兴趣。心理学对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的研究大致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60年代后期逐步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热潮。主观幸福感逐渐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倍受重视。

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界定,西方较多为实证研究之便将其操作化。如

Argyle(1989)和Diener(1984)等人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一种正性情感超过负性情感,成为主导性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个体能从整体上对生活感到满意的心理状态。许多研究已证实主观幸福感包含三个独立的维度: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认知维度。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历经半个世纪,其理论已日臻成熟--早期集中于确定带来满意生活的外部条件,后来分别研究主观幸福感与人格,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近期开始对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和文化三者关系的整合趋势感兴趣。

本文通过对主观幸福感的两个独立的相关研究和近期发展趋势的回顾,重点介绍了人格、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整合模型--调节--缓和模型,指出了这一模型的整合价值及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拟提出模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建议。

1主观幸福感的两个独立的相关研究

1.1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因素的相关研究

在主观幸福感的诸多研究中,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的相关研究是其中最重要的研究之一。对此,前人已作了许多探讨。

20世纪80年代,Costa和McCrae(1980)发现,正性情感、生活满意感和负性情感分别对应着人格特质结构中的外向性和神经质;与其它因素相比,主观幸福感更多地依赖人格,并且人格可预测10年甚至20年后的主观幸福感。随着人格和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推进,许多致力于研究主观幸福感的心理学家,如Diener、Larsen(1984)和Lucas(1999)等人的研究均得到了同样的结论。最近Lucas和Diener(2000)对39个国家的跨文化研究也证实了外向是快乐的核心成分。

但是,大量人格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只关注了外向性、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而且,上述研究只考察了SWB的基因基础而忽略了文化因素,因而遭到了一些跨文化研究者的抨击:主观幸福感存在着重要的跨国差异,尤其是东(亚洲)西(欧洲和北美)文化的差异。

1.2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

主观幸福感的跨国(文化)研究一直是跨文化心理学家感兴趣的理论与实证课题。

Inglehart(2000)、Veenhoven(1993)和Oishi(2001)的研究发现,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一个国家的不同民族之间均存在着主观幸福感的平均水平的差异。如Veenhoven(1993)的研究发现,在1958-1987年间,日本人的生活满意感在10点量表中波动了6个点,而丹麦人的平均生活满意感大约波动了8个点。

Oishi的研究发现,欧裔美国人比亚裔美国人对他们的生活更满意,Okazaki(2000)也发现亚裔美国人比欧裔美国人报告了更多的沮丧和焦虑。

一些研究者不满足于仅对主观幸福感的文化差异做简单的描述性研究,而是深入探讨了主观幸福感存在文化差异的原因。Diener(1995,2002)的实证研究和跨文化综述表明(10),国家财富和主观幸福感的文化差异有0.6-0.7的高相关,富裕的国家比贫困的国家有更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但是在贫困的国家,个人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更强。

此外,自我服务的偏见和自我概念的文化差异以及个体从集体中所获社会支持的文化差异,也是导致主观幸福感存在文化差异的原因。一些研究者还发现了不同文化下主观幸福感内部各成分的不同关系。如Diener(1995)和Suh等人(1998)发现,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维度上,自我满意感和整体生活满意感之间的相关,生活满意感的情感归因都存在文化差异。

总之,国外大量的实证研究都是在探索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差异。在跨文化情境下研究主观幸福感会遇到文化相对论的问题:如果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那么其国民就能够依据不同的标准来考虑和评价其所在社会的成功和价值。因此,从文化的意义上来说,主观幸福感是一国的国民持有其文化价值观的

程度。近来兴起的幸福感的两种文化模型--文化常模模型和幸福感目标调节模型就是以文化相对论为基础的两种理论。

文化常模模型的基本假设是:文化常模是特定的文化群体所共有的,在同一种文化中,个体感觉幸福的方式不存在太大的差异,个体按照社会规范行事的程度决定着他们的生活满意度。笔者认为,既然同一种文化中的个体在感觉幸福的方式上不存在太大的差异,那么个体为了提高幸福感,就会努力地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规范保持一致,最终同一文化下不同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的水平就会比较接近。但是,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因素的相关研究已证实,同一文化下的个体之间确实存在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所以,文化常模模型考察了文化间价值观的差异而忽略了文化内的人格差异。即使文化常模模型考虑了人格因素,在文化间水平下,由于大样本的被试得到的是人格类型的平均值,所以人格因素的解释力度也很弱。文化常模模型在方法论上的缺陷掩盖了其理论假设的偏见。

目标调节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幸福的标志因人而异,它取决于个体与在一定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个人目标的接近程度,即个体目标实现与否决定着个体幸福与否。虽然目标调节模型同时考虑到了文化间的差异和文化内个体目标的差异,但是因为个体的行为既有目标导向性,也反应特定的人格特征,所以目标调节模型的基本假设也忽略了人格因素的影响。

邱林、郑雪和严标宾曾考虑将两种文化模型整合起来加以验证,但是他们还是没有解决主观幸福感研究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争议:主观幸福感是否兼具文化普遍性和文化特殊性,即研究者是否既要找到文化间的共性和差异,也要找到文化内的共性和差异。现有的许多跨文化研究或者只重视文化间的差异,或者只重视文化内的共性,研究过于绝对化。Eid和Diener(2001)采用多文化潜在类型分析法(multiculture latent class analysis)已发现了代表文化间共性的一些重要的统

计变量,如每一种文化都存在五类人,这五类人在不同的文化中所占的比例不同。他们也发现同一种文化中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类型的情感体验规范。

2人格、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整合:“调节--缓和模型”

近来,许多研究者开始认识到,割裂人格、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只会导致研究的片面性和绝对化。所以,顺应SWB研究的发展趋势,Schimmack,Radhkrishnan,Oishi(2002)等人以两个个人主义文化取向的国家(美国和德国)和三个集体主义文化取向的国家(日本、墨西哥和加纳)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人格和文化因素在预测SWB的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时的相互作用)。在该研究中,Schimmack等人综合了人格、文化与SWB的关系,提出了一个整合模型,称之为“调节--缓和模型”(theMediator-Moderator Model)。该模型(见图1)的主要观点是:

(1)外倾和神经质与SWB的情感成分显著相关,且这种相关在一切文化中都存在。因此,SWB的情感成分具有泛文化的基因基础,人格是SWB的泛文化预测指标。

(2)外倾、神经质对SWB的认知成分(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受情感成分的调节。如果个体主要是以情感作为评价生活满意感的依据,那么个体要先从记忆中搜索过去愉快和不愉快的事件,当个体的愉快记忆超越了消极记忆时,他就会报告高水平的生活满意感。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人格中的外倾和神经质既能预测SWB的情感成分也能预测SWB的认知成分。如果个体主要是依靠情感以外的其它信息来评价生活满意感,那么外倾和神经质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能力就会减弱。

(3)SWB的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在个人主义文化中比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的相关高,即文化缓和了SWB两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强调个体需要的个人主义文化极为重视个体的情感需要,情感为个体需要的实现提供直接反馈,也为个体生活满意感提供重要的信息。当个体体验到充分的快乐而较少不快时,这表明他的需要已得到最大的满足,他的生活就是幸福的。强调亲密他人需要的集体主义文化,压抑了个体自己的需要和目标。虽然实现亲密他人的需要也会给个体带来快乐,但是这也意味着个体自己的需要不能得到实现,从而导致不快乐的情感。因此,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在评价生活满意感时很少考虑自己的情感。

(4)外倾、神经质与SWB的认知成分在个人主义文化中比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的相关高,即文化也缓和了人格对SWB认知成分的影响。

3对“调节--缓和模型”的评价

3.1“调节--缓和模型”的价值

尽管大多数文化心理学家,如Church(2002)等人承认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生物遗传效应,而大多数人格心理学家,如Diener和Lucas(1999)等人也承认文化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但是他们都在孤立地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调节--缓和模型的重要价值首先在于力排传统的孤立研究,整合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两个重要因素,有利于探测人格与文化的交互效应。

其次,因为Schimmack在研究中将人格的测量放在愉悦感的测量和生活满意感的评价之前,所以整合模型虽然不能确定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肯定了人格影响主观幸福感而非主观幸福感影响人格的方向。

以前关于SWB的研究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是没有认识到SWB的预测变量(人格或文化)或许更多地与SWB的一种成分(情感成分或认知成分)相关。另一方面是忽略了SWB的两种成分彼此间的相关,割裂了两种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调节一缓和模型则弥补了前人研究的这两个缺陷。

3.2“调节--缓和模型”的不足

调节--缓和模型虽然有其重要价值,但笔者认为这一模型仍有三点不足。

第一,调节--缓和模型只考察了单一的文化维度。Hofstede(1980,1983,1990,1991)曾提出文化有四个重要维度:(1)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集体主义(collectivism)(简称IDV)。在个人主义文化的国家,社会结构比较松散,人们注重追逐个人目标的达成。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总是参照群体来给自己定位,他们追求的目标是使群体的和谐关系得以维持和提升,甚至不惜为此牺牲个人的利益。(2)权力距离(简称PDI),即社会中的权力不平等达到何种程度,人们在多大程度上将其视为正常现象。任何一种文化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但是不同文化对不平等有不同的容忍程度。(3)男性气质--女性气质(简称MAS)。男性气质高的国家,要求男性有自信、有进取心,追求物质成就,尊敬强大;女性崇尚服务,关心非物质的生活质量,照料儿童和弱小。女性气质高的国家与之相反。(4)不确定性规避(简称UAI)。不确定性规避是指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在多大程度上因无结构、不确定或无法预测的情境而不安,在多大程度上需要通过保持严格的行为规则和绝对信仰来回避这种情境。这四个维度还可能存在潜在的相互效应:UAIXMAS,PDIXIDV,PDIXUAIt~6J。

大多数心理学家只研究了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这个文化维度对SWB的效应,调节一缓和模型亦是如此。只有少数研究者研究了其它文化维度与SWB的关系。如Lefcourt和Katz(1991)发现,PDI与SWB呈显著的负相关。

以Hofstede所发现的男性气质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的结论为基础,Barnett、Bamch和Cleary(1987)进一步研究发现[16),在男性气质低的文化中,女性拥有较多社会角色选择(就业、结婚、成为母亲),这与她们良好的自评健康水平相关,她们的发病率较低,行为较少受限制,较少利用医保,较少使用药品,这些都显著地影响着主观幸福感的水平。

Diener和Rechner(1993)也发现,男性气质越高,工作压力越大,工作满意感越低,而工作压力、工作不满与生活满意感有显著相关,反之亦然。Hofstede 还认为UAI与SWB呈显著的负相关。

以上研究都在探讨单一文化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效应。Arrindell和Hatzichristou(1997)等人的研究较为全面地覆盖了文化的四个维度及其它文化维度对SWB的效应:当研究者不考虑一国的富裕程度和人权状况时,IDV和PDI

有极高的相关,IDV和UAI能最理想地预测文化间水平的SWB,且IDV比UAI 对SWB的贡献大;但是,当一国的富裕程度和人权状况进入回归方程并控制了其它文化维度后,IDV和PDI的零阶相关以及IDV和SWB的相关都降至不显著水平,这说明IDV和一国的富裕程度有显著的相关。若控制IDV和PDI在内的其它文化维度,仅UAI和一国的富裕程度就可成功预测SWB的36%--54%的变异。MAS不能单独预测SWB,MAS必须与一国的富裕程度产生交互作用才会影响SWB,且这个交互作用不受UAI的影响。

显然,在研究文化与SWB的关系时,只注重单维文化研究可能会简化多维文化对SWB的复杂效应,甚至会忽视文化中各个维度可能有的交互作用对SWB的效应。而且Diener等认为,尽管IDV是代表文化差异的最普遍的维度之一,但是它对SWB的效应却难以确定。从理论上看,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人都有较高水平的SWB: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会感到更多的社会支持,从而有较高水平的SWB;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个体享有更多的自由,他们只追求个人目标,他们也有较高水平的SWB。但是,实证研究的结果是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个体更可能有高水平的SWB。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研究者对不同文化中的被试采用了不同版本的人格量表和SWB量表,方法效应干扰了文化效应,研究者也很难分离方法效应和文化效应。此外,Lu和Gilmour等人研究认为,东方人与西方人都有两种途径达到幸福;无论是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家还是个人主义文化的国家,都有相互依赖的自我观念和独立的自我观念。具备独立自我观念的个体信仰用行为控制外部环境,而具备相互依赖自我观念的个体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些关于社会互动的信仰指导着人们的实践及对这些人际情景的体验,最终影响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但是,相互依赖的自我观念和对人际和谐的信仰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对人们的影响比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对人们的影响要大。这似乎又支持了两种文化中的人都有高水平SWB的理论。

第二,模型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外倾和神经质,没有涉及到另外三种人格因素,也忽略了人格五因素以外的人格特质和非特质人格特征。正如DeNeve和Cooper(1998)所指出的,单独地集中于外倾和神经质可能会过于简单地陈述人格和SWB之间复杂的联系模式。一些研究也表明外向和神经质以外的人格特质和非特质的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例如,DeNeve和Cooper(1998)发现,尽责性是预测生活满意感的最重要的指标。McCrae和Costa在后续研究中系统全面地解释了人格五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外向和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起着气质性作用,即他们分别对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有较高的内在敏感性;开放性虽然并不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但却增加了对两种情感的体验,它起着经验性的作用;和谐性和尽责性则对主观幸福感起着工具性的作用,它们通过创造使人们快乐的环境及生活事件而提高主观幸福感。Hayes和Joseph(2003)研究了大五与SWB三个量表——OHI(Oxford Happiness Inventory)、DHS(Depression-Happiness scale)和SWLS(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的相关后发现,神经质在SWB的三个量表中始终与SWB有显著相关,其它人格维度与SWB的相关依赖于SWB 的操作性定义;外倾与SWB的相关依赖于OHI(Oxford Happiness Inventory),尽责性与SWB的相关依赖于SWLS。而调节--缓和模型的研究者采用的是生活满意感量表(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和愉快一不愉快情感频度评价量表。因此,调节--缓和模型会忽略人格的其它三个特质,可能是由于采用的SWB的操

作定义和测量工具与其他研究者不一致。此外,人格五因素模式自身的局限也是调节--缓和模型忽略人格其它特质和非特质的人格特征的原因之一。

第三,调节--缓和模型过于粗糙、简化。该模型笼统地认为外倾和神经质与SWB相关,而并未说明究竟是外倾还是神经质为SWB重要的预测指标。Costa 和McCrae认为神经质主宰着个体的消极情感,而外倾则主宰着积极的情感。而David的研究发现,外倾决定着积极的情感,而神经质对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都有效应。Suh、Diener和Fuiita认为,外倾和神经质同时决定着积极和消极的情感。Headey等人发现,神经质对情感变异的解释力是外倾解释力的5倍。Brebner 认为,外倾不能解释生活满意感,而神经质可解释22%的生活满意感。VittersO 认为外倾对SWB不产生净效应,它对SWB的效应依赖神经质,而神经质中的积极维度--情绪稳定性既决定着SWB的情感成分又决定着SWB的认知成分,对SWB有完整的意义。还有许多研究没有发现外倾对SWB的任何效应。但是,也有研究者们认为这并不能说明外倾就毫无作用可言。如Lucas、Diener和Suh发现外倾对积极情感的影响在集体主义文化中比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弱,因而得到了外倾与SWB的关系依赖个体有一个适应文化的人格的观点。显然,调节--缓和模型无法解决人格与SWB关系的不一致和互相矛盾之处。

4总结和建议

西方近30年对主观幸福感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孕育了调节--缓和模型,它克服了从前传统相关研究的缺陷,为全面研究SWB奠定了基础。当然,人格与SWB的因果关系还有待确证,模型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今后对调节--缓和模型的进一步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由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维度与一国的富裕程度有非常高的相关,权力距离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维度也有很高的相关,所以这两个文化维度都不能独立预测主观幸福感,必须从整体上考虑这两个文化维度和经济指标对主观幸福感的效应。同时,男性气质--女性气质与一国富裕程度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也不能单独预测主观幸福感。因为不确定性规避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主效应,所以可将其取代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维度在模型中的位置。

其次,文化对主观幸福感的情感成分是否毫无效应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如Suh对39个国家的一项比较研究发现,文化能够解释18%的正性情感的变异。

再次,人格中外倾、神经质与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的关系存在争议,不能在模型中笼统地以“情感”表示,应将情感的两个维度独立出来。人格应该包括几个因素比较合适,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最后,以前的研究较多采用多元回归的统计分析方法,今后可以采用更多的新方法和技术如结构方程模型、层级线形模型和多文化潜在类型分析方法来确定人格、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参考文献】(略)

文章选自《心理科学进展》(2004.6)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_辜红

A General Overview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Gu Hong School of managemen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Tourism management,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ersity Email:guhong009@https://www.360docs.net/doc/e213280561.html, Abstact: This pape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field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including its benefits, demographic correlates, and relationship to culture. we review the theories of origin and interven-tions to increase well-being. Our purpose is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perspectives for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 Subjective Well-being ; Interventions; Theory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辜红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武汉中国430074 华中师范大学旅游管理武汉中国 430070 Email: guhong009@https://www.360docs.net/doc/e213280561.html, 摘要:本篇论文从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入手,探讨了其功能以及与人口统计变量、文化的关系,并对相关机制和幸福感干预研究进行了回顾,旨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干预;理论 1 引言 对幸福感的研究主要形成两大流派:一派是以功利主义创始人边沁为代表的“快乐论”,一派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实现论”。这两种不同的哲学流派直接影响到后人对幸福感的研究。最终形成两种范式:一是以“主观(Subjective)幸福”(快乐论”)代表人物Diener。一是以“客观(objective)幸福”(“实现论”),以Ryff、Deci和Ryan为代表。 2.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Diener等人认为,主观幸福感是试图理解人们如何评价其生活状况的,是个体用其自身的标准对生活状况的总体评估,具有主观性、稳定性、整体性的特点并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构成。Diener(1985)认为若是在一个较长跨度的时间里会发现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独立的,也就意味着体验更多积极情感的人未必就体验更少的消极情感。 3 主观幸福感的功能 依据Fredrickson(1998)的拓展—扩建理论(broaden and build theory),尤其是幸福感和积极情绪因其扩建功能对个体产生很多好的生活结果。高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在四个方面显著地改善生活:健康和长寿、工作和收入、社会关系和社会的利益。有大量的研究显示出幸福感能增强健康和寿命。一般而言,报告出高幸福感的人也报告出更好的健康和更少的不愉快的身体症状(Roysamb et al., 2003),最近的研究中研究者用一般感冒去感染受试者,那些报告更高幸福感的人对病毒更具抵抗力(Cohen et al., 2003)。Danner, Snowdon, 和 Friesen(2001)也发现幸福基准线能预测生活在相同环境和条件下的修女的寿命。Pressman & Cohen(2007)在研究心理学家的自传中也得出了相似结论。而且更高幸福感的个体倾向于有更强的免疫系统和更好的心血管健康,易于有更健康的行为如系安全带和更少的生活方式上的疾病如嗜酒、吸毒(Diener & Biswas-Diener, 2008)。 高幸福感的另一个益处在于,更高幸福感的人有可能比其他人获得更高收入和更有可能喜欢他们的工作。重要地是,幸福感能导致经济和事业的成功。那些喜欢自己工作的个体有更高的上级评估而且在工作时被评估为有更多生产力、更可信、更有创造力以及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 摘要: 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是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反映,对其身心健康及其发展都有积极影响,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对主观幸福感念、结构、特点及研究的回顾与发展等进行了梳理,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基础进行了综合述评。通过述评,一方面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进行综合评价,丰富和深化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对各生活领域的满意度,让他们体验到更多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塑造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综述 目录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概述 (2) 国内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2) 三 (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工具 (3) 五、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3) 六、 (4)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概述 主观幸福感研究大致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这是Diener(1984)提出来的在心理学界得到公认的概念.它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绪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即在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做出满意判断的程度;后者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绪体验,包括积极情绪(愉快、轻松等)和消极情绪(抑郁、焦虑、紧张等)两方面.主观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是SWB有三个特点。 国内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1.国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国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以Wilson(1967)撰写的第一篇综述《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Diener(1997)在其论文《主观幸福感研究新纪元》中,把西方幸福感研究划分出描述比较、理论建构、测量发展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集中在人口统计学的维度,描述与比较不同人群幸福感;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将研究重点转向内部因素,建构有关的理论框架,探讨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文化研究; 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将研究方法、途径和主观幸福感测量的理论进行整合,形成了以自陈量表为主体,并结合其他评估技术,以正面评价为主,并兼顾负面指标的新格局。 2.国内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国内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90年代到本世纪初,研究逐渐由老年群体开始逐渐向其他人群发展.在理论方面,理论综述和有关主观幸福感结构的讨论都取得了很多成果.在测评工具的建设来看,主要是引进和修订国外量表,也有较少研究者自编问卷进行测量。 三、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 国内对大学生人群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在90年代中后期逐渐展开,主要是应用国外研究工具小范围测查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测查样本都在400人以下,目的是引入量表。段建华(1996)在我国部分大学生中试用了Fazio修订了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通过《CNKI全文期刊、专利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从1997-2011年检索到最早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实证研究的是1997年景淑华、张积家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中对烟台师范学院224名本科生进行的测查。调查工具采用美国国立统计中心制定的总体幸福感量表(1977)和kamlnan和FIett(1983)制定的情感量表,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法。何瑛(2000)应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单项人面量表对重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了调查。2000年后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逐渐出现,集中于郑雪、严标宾等近几年的系列研究,其研究基本一致使用Diener编制的国际大学调查量表.本世纪初至今是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飞速发展的阶段,研究者们不仅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还开始研究相关变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通过对大量实证研究的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实证研究的变化趋势,即由最初的人口统计学变量等外部因素的研究逐步深入到人格、归因方式等内部因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郑 雪,王 玲,邱 林,严标宾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61) 摘要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对201名大学生进行测验。结果:在主观幸福感的三个成分中,大学生被试的生活满意度属中等偏下水平,积极情感频率偏低,消极情感的频率更低,综合起来看大学生被试的主观幸福感属中等水平。在主观幸福感及其主要成分生活满意度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相关分析表明外向性人格维度与幸福感及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消极情感有显著负相关;神经质与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稳定外向型人格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最高,其次是稳定内向型和不稳定外向型人格,幸福感水平最低的是不稳定内向型人格。结论:外向性与神经质等人格特征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611(2003)02-0105-03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Its Relationship w ith Personality Traits ZHENG Xue,WANG Ling,QIU Lin Psychology Department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 ween person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S WB)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 ts.Methods:201students were measured by EPQ-RSC and SWB ques tionnaires.Results: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SWB belongs to the medium levels on the9-points https://www.360docs.net/doc/e213280561.html,pared with male,female participants showed hi gher levels of SWB and life satisfaction.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extraversion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e of S WB(.40),li fe satisfaction(.29), posi tive affects(.37),and negative affects(-.22);neuroticism was a si gni ficant correlate of SWB(-.54),life satisfaction (-.28),posi tive affects(-.36),and negative affects(.57).Conclusion:Personality traits were importan t influencial factors to Chinese students SWB. Key words College s tudents;Subjective well-being;Personality traits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个体对自己生活的评价与感受,包括生活满意程度、积极情绪体验与消极情绪体验等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日趋重要。过去国际心理学界强调对人消极状态与病态心理的研究,而对幸福感等积极心理状态的研究则仅占前者的十七分之一[1];国内对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则比较欠缺,缺少对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关系的具体实证研究与深入的理论探讨[2-4]。 国外研究表明,在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中,人格因素是预测幸福感的最稳定的和最有效的因素。DeNeve和Cooper对以往148个有关研究的元分析表明,与幸福感有相关的不同人格因素有137个,诸如信任、情绪稳定性、控制点、自尊与外向等等。在这些因素中得到最多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因素是外向性与神经质[5-8]。但DeNeve和Cooper认为现有的研究存在文化方面的限制,即欠缺在非西方文化中的有关研究,认为人格因素对于其他文化中个体幸福感的重要性仍需要进一步的检验[9]。Furnham和Cheng对来自日本、中国香港和英国等国家的被试进行了研究[10]。该研究对于理解其他非西方文化中人格与幸福感的关系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国被试的代表性问题)。本研究试图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大陆的大学生为被试,进一步探讨人格因素与幸福感及其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 1 方 法 1.1 对象 采用分类(文科与理科)随机取样的方法从广州某师范大学修学公共心理学的本科学生中选取了201名被试,其中女生111人,男生90人,平均年龄为20.3岁。 1.2 工具 1.2.1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EPQ-RSC)[11]包括精神质(P)、外向性(E)、神经质(N)和说谎倾向(L)等4种人格因素。 105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3年 第11卷 第2期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自古以来,在人类思想史上,就有许多对幸福的追问和探讨,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仅止于哲学上的思辨,形成了不同派别、不同主义的幸福观。 直至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因为经济快速增长始终赶不上人们对富裕生活的要求而兴起了生活质量研究运动和积极心理学运动,这才推动了幸福心理的科学研究的形成。[1]主观幸福感研究从此兴起,20世纪70年代后迅速发展起来,经历了描述比较、理论建构、测量发展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我国学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整整比西方晚了近30年。 1.主观幸福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特点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作为心理学专用术语,得到大多数研究者认同的是美国学者Diener(1984)的定义:“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2]它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 主观幸福感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属于认知因素,包括整体生活满意度和特殊领域生活满意度两方面,前者包括想要改变生活、对目前生活满意、对过去生活满意等;后者包括对工作家庭、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满意等。[3]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属于情感因素。主观幸福感从形式上被定义为“具有较多的积极情感,较少的消极情感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重视自己的主观评价”。[4] 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的阐述,国内大多数文献引用的都是美国学者Diener提出的观点,即主观性、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 2.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内容 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多集中在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上。影响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Diener对此做了区分。早期研究的主要是外部因素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如年龄、性别、经济收入和生活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由于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因素对主观幸福感解释力极为有限,研究者们转而研究内部因素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2.1外部因素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2.1.1年龄、性别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一直以来,学者们对性别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如郑雪、张雯、郑日昌等人的研究都表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徐维东等的研究表明男性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女性,[5]李焰、赵君(2005)以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中指出,在性别差异上,女生的幸福感明显高于男生。[6] 在年龄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上,Diener和Suhde(1998)的研究报告显示,生活满意度在18-19岁之间的平均水平非常的稳定,而积极情感在20-80岁之间缓慢下降,消极情感在20-60岁之间缓慢下降、在70-80岁之间出现回弹。[7]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年龄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平稳—— —布兰克夫劳和奥斯瓦德首次报告了年龄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U型的最低点在40岁左右。[8]2.1.2经济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经济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论。大多数研究认为,它们之间有着积极的相关。也有研究则认为,收入仅在非常贫穷时有影响,一旦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就很小了。如严标宾等的研究发现,低家庭经济收入的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低于平均或高家庭经济收入的大学生。[9]另外有研究表明,经济收入与主观幸福感无关。 2.1.3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生活事件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紧张性刺激。[10]HeadyB&WearingA的研究表明,重要的生活事件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11]笔者2007年在对广州某地方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进行主观幸福感调查时发现,主要生活事件如就业、学业对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而严标宾等研究认为,各种生活事件(正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都没有对大学生产生明显的影响。[12]目前,对生活事件是否会影响主观幸福感还没有完全一致的结论。 2.1.4社会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社会关系包括婚姻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等,是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一。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社会支持作用。[13]许多学者认为,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的个体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有研究认为,在预测主观幸福感时,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14]2.1.5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关于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者常常把集体—— —个体社会取向作为文化的指标。[15]许多实证研究已经证实,文化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研究者认为,在不同文化中的个体在诸如生活满意感、情感体验、社会取向、价值观、判断准则等方面存在差异。[16]郑雪、王磊以在澳大利亚的144名中国留学生为被试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认同和社会取向均可直接影响其幸福感;文化融入进程可直接影响中国留学生的幸福感,并可通过文化认同和社会取向对其幸福感产生间接的影响。[17] 2.1.6工作、教育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工作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对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上。国内外学者们对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关注较多,研究了工作压力、工作特征、工作中的社会关系、个体比较、个体差异和组织因素等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而对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的探讨仍然没有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对于教育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是否存在关系,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18]。 2.2内部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2.2.1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人格是主观幸福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Diener等人认为人格因素是主观幸福感最可靠、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之一。当代心理学界比较关注的是大三人格、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19]在艾森克内—— —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大三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众多研究中,一致表明外向性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能够增进幸福感;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存在负相关,会降低幸福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探讨了外倾性、神经质、经验的开放性、宜人性和严谨性这五个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外倾性、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重复验证了大三人格与幸福感的研究结论,即外倾性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正相关,能够提高幸福感,神经质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负相关,与负性情感存在正相关,会降低幸福感。但经验的开放性、宜人性和严谨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很少,而且结论也不尽一致。[20][21]此外,大七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是以中国人“大七”人格结构为基础探讨人格结构中的七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较少。 国内外有研究者进一步研究了自尊、乐观、自信、控制点、自我监控、情绪稳定性等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有研究指出在众多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指标中,自尊是预测生活满意度的最佳指标之一。但需要指出的是,Diener等人在跨文化研究中发现,这种在个人主义文化中显著的相关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并不具有普遍性或更弱。[22]此外,自尊分为个人自尊和集体自尊,国内对集体自尊的研究仍需要拓展。 有关心理控制源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研究有两种结果:一般的研究认为内控者的主观幸福感较高,但王登峰(1991)的研究却得出了外控者的主观幸福感较高的结论。[23] 也有研究者指出人格的另外一些非特质的特征也有可能与主观幸福感有关。 此外,许多研究发现人格会通过影响对遗传、生活事件、经济和社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广州大学唐蕾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综合法,从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内容、研究方法、理论观点等各方面对主观幸福感进行了阐述,指出了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关系理论 作者简介:唐蕾(1979-),女,湖南永州人,广州大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在职硕士。 55 ——

人格因素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中外健康文摘 2008年第 2 期 169 健康教育研究哪些行为是法律法规禁止的,从而在处理两性性行为中约束冲动、控制情绪、平衡心态,使自己的行为控制在法律范围内便自己的行为方式符合社会的要求。 (5)避孕与优生知识的教育:根据现行的规定大学生在校可以结婚。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避孕与优生知识的教育非常必要。 (6)性病、艾滋病知识的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使他们知道只有洁身自爱,才能杜绝这些疾病的传播。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正视大学生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并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及时开展以人格教育为基础,以性纯洁教育为核心的正规、系统、科学的性健康教育,培养其健康的性心理和正确的性道 德观念,帮助他们树立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性文明习惯,自觉抵制资本主义的“性解放”、“性自由”,使他们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更好地为祖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教书育人,2001(5). [2]吴阶平.性医学[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82. [3]董俊梅.大学生性道德教育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3. [4]杨川林,许海燕.大学生性心理教育的原则、内容及其途径.[5]李远贵.试论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2(3)[6]张永新.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校园文化再选择[J].大连大学学报,2001(10). 人格因素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李欣华,牛春娟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对由于个体人格差异而影响主观幸福感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已有的公认的人格结构研究结论得出神经质与幸福感的体验呈负相关,外向 型与主观幸福感的体验成正相关,其他人格特质如:如个体较高水平的自尊、自信、自我监控会体验到幸福感水平会更高,研究显示个体具备的积极的人格特征会体验更多的幸福感。此外对于人格差异的研究还要考虑个体所处的文化背景。 【关键词】人格 主观幸福感 积极人格特征 现代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研究是以W a n n e r W i l s o n (1967)撰写的《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我国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十余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上[1]。国外研究表明,在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中,人格因素是预测幸福感的最稳定和最有效的因素。DeNeve 和Cooper 对以往148 个有关研究的元分析表明,与幸福感有相关的不同人格因素有137 个,诸如信任、情绪稳定性、控制点、自尊与外向等等。在这些因素中得到最多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因素是外向性与神经质[2]。 1.已有人格结构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1.1 大三人格与主观幸福感 大三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是以艾森克人格量表为分类的标准,探讨不同的人格维度,即:神经质、精神质、内外向的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Eysenck (1983)指出“幸福可称之为稳定的外向性......幸福感中的积极情绪与易于社交的性格有关。”研究表明,外向型与幸福感之间存在正相关,神经质与幸福感之间存在负相关。程俊卫(2006)在一向对于大学生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精神质得分和神经质得分显著相关,具有这些性格特征的学生对于生活质量的评价和正性情绪的体验都较低,因而具有较低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性格外向的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水平显著高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性格外向的学生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较多的体验到正性情绪,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对于生活质量评价较高,具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3]。王滨,尹海兰(2006)一项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人格类型关系的研究也表明,外向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成显著的负相关,精神质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研究同时也显示出外向稳定型的人主观幸福感最高,其次是内向稳定型、外向不稳定型和内向不稳定型[4]。郑雪,王玲(2006)的研究也验证以上的结论,稳定外向型被试的幸福感分数最高,幸福感分数最低的内向不稳定型被试。外向性与积极情绪相关最高,而神经质与消极情绪相关最高[5]。 1.2 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 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以现阶段人格维度划分主导的五因素模型为主,研究外向性、神经质、开放型、宜人性、责任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联系。其中外向性、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重复验证了大三人格与主观幸福感联系的结论,即外向性与主观幸福感成正相关,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成负相关。张兴贵(2005)综合国外研究认为开放性、宜人性与主观幸福感存在复杂的关系,宜人性在与他人良好交际过程中可能会过度的克制和压抑自己,会导致个体体验到负性的情绪,责任感特质的个体会为自己确立较高的工作目标,倾向于在工作情景中取得更多的成就,开放性包括智力、文化和创造性对于主观幸福感缺乏强大的预测力[6]。 2.其他人格特质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2.1 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自尊是个体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对自我的积极情感的体验,反应个体知觉到现实的自我状态和期望的自我状态之间的差异,高自尊的个体对自我价值持肯定的正面的评价,而低自尊的个体则相反。 严标宾,郑雪(2006)一项针对大学生所做的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相关分析的表明,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自尊在社会支持基础上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性感和消极情感回归效应显著,对于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起到中介影响的作用。 图1 自尊调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中介模型

数学建模幸福感的评价及量化模型完整版

数学建模幸福感的评价 及量化模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1年第八届苏北数学建模联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第八届苏北数学建模联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本队以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愿意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 参赛组别(研究生或本科或专科): 参赛队员 (签名) : 队员1: 队员2: 队员3: 获奖证书邮寄地址:

2011年第八届苏北数学建模联赛 编号专用页 参赛队伍的参赛号码:(请各个参赛队提前填写好): 2818 竞赛统一编号(由竞赛组委会送至评委团前编号): 竞赛评阅编号(由竞赛评委团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1年第八届苏北数学建模联赛 题目幸福感的评价与量化模型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我们大力发展经济,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温家宝总理近年来多次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幸福感”也成为最热门词语之一。 在处理问题(一)时,本文根据题目已给的相关数据,将诸如“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之类答项并按序排列,分别给予5~1分的分值。建立得分和得票率的函数关系,通过MATLAB进行4次多项式拟合,并算出权重,最后得出幸福指数H具有如下关系, H H=∑H H×H H H=0 在处理问题(二)时,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网上搜寻的大量有用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使用主成份分析法建立模型I,讨论各因素对幸福影响程度的大小,由此确定了影响房幸福指数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人际关系、家庭生活、身心健康、个人价值的实现、工作及收入水平。 在处理问题(三)时,本文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权值运算以及结果分析角度论述模型I运用于普遍情况的可能性。通过此种方法虽然计算较为繁琐,但其中的方差和统计方法可以有效减少个别指标的变动带来的影响,同时三元链模型中增加了路径可以较好地反应出各个相关量之间的关系,最终通过加权平均法对幸福指数进行总的计算,减少了误差,更能反应出真是情况的幸福指数,具有统计意义。可以推广到更加普遍的人群。 目录 1 问题的背景 (5) 2 问题的提出与重述 (6) 3 基本假设 (6) 4 主要变量符号说明 (6) 5 问题一 (7)

幸福感研究综述

幸福感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对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轨迹进行了简单梳理,对幸福感研究的新取向——幸福感概念整合模型作了介绍,并对今后幸福感研究思路进行了思考。论文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幸福感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活着,然后希望获得更好一点。活着就是要满足生理需要,活得更好一点就是要满足社会和精神需要。怎样才算满足呢?幸福和自由是满足的极限。追求幸福,作为人的目的和权利,具有恒久而又常新的意义,同样,对幸福问题的研究也具有恒久而又长新的意义。从古至今,学者们从未终止过对幸福问题的探索。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先哲们就在探求人类幸福的途径,当时的术语一直沿用至今。幸福是一个多学科的命题。它涉及到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哲学的很大一部分内容都尝试着对“何谓幸福生活”的问题进行定义。心理学侧重于对这种心理状态的描述及其成因的探讨。自1967年Wanner Wilsion撰写《自称幸福感的相关因素》以来,源自社会学的认知幸福感模型与源自心理学的情感幸福感模型便综合成了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理论模型,占据了幸福感研究的主流地位,成了幸福感的代名词。在研究的进程中,不同学科的学者根据自己探究的出发点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

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幸福感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从总体上看,不断地提高,人们梦寐以求的“丰裕社会”似乎成为现实。然而,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的心理体验问题逐渐显现称呼来,幸福感的研究也应运而生。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幸福感再次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幸福感是一种个人感觉,他取决于个人对生活、工作和社会的综合满意程度。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Seligman 2002)。积极情绪是幸福的一个方面,积极情绪体验不仅能够反映个人的幸福,而且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如欢乐可以强化社会支持网络,可以引导艺术和科学工作的进行,创造性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满足可以使我们产生审视自己生活状况的愿望。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可以用新的更积极的方式来看待我们自己和我们周围的世界,所有这些都可能引发更深层次的积极情绪。幸福感的作用不言而喻,幸福可以增进创造性、提高生产力并且有助于长寿。有人认为,追求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因此,幸福和幸福感是人类和人生的最重要课题,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幸福感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将是学者们终身的责任,为人类的美好生活提供理论支持和引导。 2.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轨迹 2.1幸福和幸福感 幸福与幸福感在文献中没有做过区分,二者是被通用的。因为长期被

主观幸福感文献综述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张文燕 摘要文章介绍了主观幸福感的涵义、内容和特点,总结了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理论及测量工具的研究,分析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多种因素,并探讨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新的课题,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影响因素 1.引言 幸福是个古老的话题,伊壁鸠鲁说:“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标乃是得到快乐。”长期以来,传统的心理学以“消极”为主导的模式,专注“治疗”和修复损伤,而对幸福感的研究是从消极心理学模式走向及极心理学模式的一个标志,“是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心理学理念的发展,研究人类的积极质量,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在人类历史上,哲学、伦理学、社会学以及宗教都曾将幸福纳入自己的研究范畴,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eligeman博士称其为心理学研究范式由“不幸模式或疾病模式向幸福模式或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变[1]。Dierner(1997)在其论文《主观幸福感研究新纪元》中,把西方幸福感研究划分出描述比较、理论建构、测量发展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研究中,幸福感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统计学的维度,描述与比较不同人群幸福感,幸福感早期研究假设人口统计变量和社会结构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认为幸福感是人口统计变量的“副产品”(by-products)。在第二阶段以Dierner(1984)撰写的《主观幸福感》为标志,研究重点是发展幸福感的理论与解释模型,研究幸福感的心理形成机制。第三阶段的研究重心侧重幸福感测量技术完善与发展,在早期幸福感测量发展的基础上,现代幸福感测评显示出多方法、综合化的态势。 幸福感基于快乐论和现实论又分为主观幸福感(SWB,subjiective well-being)和心理幸福感(PWB,psychology well-being)。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是人本主义理念在当代心理学中的延伸,也积极心理学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领域。心理幸福感认为,幸福不仅仅是快乐,而且是人的潜能的实现,是人的本质的实现和显现。近几十年来,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在我国迅速发展,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话题。

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综述

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综述 一、引言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是指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 准对其生活质量的综合性评价。它是一种与多种人格特征有关的变量,很多人格特征明显地与主观幸福感有关。例如,乐观、自尊、归因方式等都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有关。Costa和McCrae (1980)通过对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总结认为,主观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更多地依赖人格,人格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感,因此,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观幸福感,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和预测指标。 二、主观幸福感产生的心理机制 主观幸福感的产生是一种整合的过程,是由人格特质、生活事件、认知因素等因素所整合所形成的一种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在外界的环境刺激下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我们在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的时候,是一种内在的比较过程,这时我们会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而处于不同领域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的满意度也是不尽相同的,因而没有一个客观的比较标准,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幸福感体验。当人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或者是目标得以实现就会产生幸福感。如果需要或者目标过高,与自己的实际能力就会出现较大的差距,这样会使人缺乏信心而失去继续奋斗的勇气;如果需要或者目标过低就会使人产生轻敌的心理,产生厌烦的情绪,而不会产生幸福感。

四、人格特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最初集中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但研究发现如性别、年龄等外部因素只能解释SWB变化很少部分。许多研究者将注意力转移到内部因素如个人气质特点、认知方式等对SWB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格因素和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主观幸福感的实质就是个体的主观积极体验,它更多依赖于个体自身所设定的标准,人格因素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影响主观幸福感最核心的因素。 ①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有着很多复杂的关系。与SWB有关的特质中,最受人关注的就是外倾和神经质。Costa和McCraer的研究发现,社会性、充满活力等特质产生积极情感,而焦虑、担心等特质则产生消极情感。这两组特质分别构成成了外倾性和神经质。Watson和Clark指出,具有外向性和神经质人格特征的人,分别具有体验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的天生敏感性[2]。外向型与神经症等人格特征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外向型分数与幸福感分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稳定外向型被试的幸福感分数高,内向不稳定型被试的幸福感分数低。另外,许多国内研究也证明了,外向性与积极情感、满意度相关,而神经质与消极情感相关。唐洁和孟宪璋(2002)的研究也表明,主观幸福感与外向性正相关,与神经质负相关。这些研究都表明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稳定的。

数学建模幸福感的评价与量化模型

2011年第八届苏北数学建模联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第八届苏北数学建模联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本队以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愿意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 参赛组别(研究生或本科或专科): 参赛队员 (签名) : 队员1: 队员2: 队员3: 获奖证书邮寄地址:

2011年第八届苏北数学建模联赛 编号专用页 参赛队伍的参赛号码:(请各个参赛队提前填写好): 2818 竞赛统一编号(由竞赛组委会送至评委团前编号): 竞赛评阅编号(由竞赛评委团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1年第八届苏北数学建模联赛 题目幸福感的评价与量化模型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我们大力发展经济,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温家宝总理近年来多次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幸福感”也成为最热门词语之一。 在处理问题(一)时,本文根据题目已给的相关数据,将诸如“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之类答项并按序排列,分别给予5~1分的分值。建立得分和得票率的函数关系,通过MATLAB进行4次多项式拟合,并算出权重,最后得出幸福指数H 具有如下关系, 在处理问题(二)时,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网上搜寻的大量有用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使用主成份分析法建立模型I,讨论各因素对幸福影响程度的大小,由此确定了影响房幸福指数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人际关系、家庭生活、身心健康、个人价值的实现、工作及收入水平。 在处理问题(三)时,本文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权值运算以及结果分析角度论述模型I运用于普遍情况的可能性。通过此种方法虽然计算较为繁琐,但其中的方差和统计方法可以有效减少个别指标的变动带来的影响,同时三元链模型中增加了路径可以较好地反应出各个相关量之间的关系,最终通过加权平均法对幸福指数进行总的计算,减少了误差,更能反应出真是情况的幸福指数,具有统计意义。可以推广到更加普遍的人群。 目录 1 问题的背景 (5) 2 问题的提出与重述 (6) 3 基本假设 (6) 4 主要变量符号说明 (6) 5 问题一 (7) 5.1 建模思路 (7) 5.2 最小二乘法模型建立 (7)

幸福感研究的述评

幸福感研究的述评 【摘要】幸福感的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点,详细阐述了幸福的结构,从描述比较阶段、理论构建阶段和测量发展阶段总结了幸福的研究进程,最后提出幸福感的研究不足和展望。 【关键词】幸福感结构研究进程 幸福,是一个古老而又恒新的主题。千百年来,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幸福的憧憬和追求。正因为如此,人类才而显得壮美与伟大,人类也才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保持并弘扬作为万物之灵的崇高和荣光。然而,幸福是什么,却是一个令人困惑却又神秘的古今难题。由于幸福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精神现象,涵盖范围很广,许多学者也从哲学、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对幸福做了不同的研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和观点,这些思想和研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我们探索幸福的道路。但是,这些学科对幸福的研究都还只是在理性基础上的推测和分析,更多的是一种思辩活动。因此,这些研究都未能得到令众人满意和信服的答案。而心理学家试图从独特的视角来诠释和理解幸福,特别是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和发展,使“幸福”这个古老而又恒新的话题进人到科学实证的领域。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幸福侧重于解释什么是美好的生活,以及美好生活的衡量标准和为人们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提供有效的途径。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积极心理学的幸福的研究不断发展和深入,到现在已是硕果累累。 1幸福感的结构及界定 1. 1快乐论的主观幸福感 在心理学中,普遍把幸福感定义为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主观的概念。因此,心理学中研究的幸福感是自我体验的幸福,被称为“主观幸福感”,总的来说,它是人们对于自己是否幸福,有多么幸福的评价。Diener等人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根据自己的标准对生活进行的评价,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情感状态[1]。因此,主观幸福感主要是由积极的情感体验、消极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满意感三个维度组成。 1.2实现论的心理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来源于哲学中的快乐主义,侧重于强调个体主观快乐体验。而实现论的幸福感则从发展的角度认为个体在个人领域面对生活挑战时有意义的生活和自我潜能的实现也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称为“心理幸福感”。它关注个人是否发挥了自己的潜能从而达到自我实现。因此,Ryff等人认为心理幸福感的核心要素是自主性、掌控环境、个人成长、与他人的积极关系、生活目标感、自我接纳六个方面[2]。 1. 3综合幸福感 随着现代幸福感研究的深入发展,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在某种程度相互补充,两者理论框架与测量指标(认知性与情感性、享乐性和发展性、状态性和倾向性)的整合,也已成为新的研究趋势。例如,苗元江(2003)在他的博士论

幸福感研究

幸福感研究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认知评价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影响因素【正文】 Dodge的幸福理论提出已有70年的历史,关于个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的研究亦是心理学界重视个人生活质量研究的一个明显标志,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国外学者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主要是简单描述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人口统计项目;第二阶段是探讨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文化研究[2,3],并建立了相关的理论;第三阶段则是研究方法的探索。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虽晚,但近年来关于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的研究已初见成效,这些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拟对近年来的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对今后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概述 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学的一个专门术语,它专指评估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对自己的生活质量都有满意与否或满意程度高低的不同评价,这些不同的评价与个人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期望值有关,因此,它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识、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

主观幸福感有多项衡量指标,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一下三个方面:(1)认知评价,是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即生活满意度;(2)积极情感,包括诸如愉快、高兴、觉得生活有意义、精神饱满等情感体验;(3)消极情感,包括忧虑、抑郁、悲伤、孤独、厌烦、难受等情感体验,但不包括重性情感障碍和神经症[4]。其中,认知评价是主观幸福感的关键指标,作为认知因素,它是更有效的肯定性衡量标准,是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另一个因素[5]。 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主观性,以评价者自定的标准而非他人标准来评估;(2)稳定性,主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 (3)整体性,是综合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6]。 2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理论研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外学者提出了多种理论。早期理论建构的重点在于证明外部因素如事件、情境和人口统计项目是如何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如Diener对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作了区分,但研究发现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小,因此后来的研究主要着力于内部因素,即个人内部建构决定生活事件如何被感知,从而影响幸福体验。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Diener[1,7]概括出适应理论、社会比较理论、价值观和目标理论等。吴明霞[5]对国外近30年来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理论进展进行了总结研究。总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理论。 2.1目标理论 目标是情感系统重要的参照标准,它影响情绪,影响主观愿望和快乐,检验它可以很好地了解人的行为。目标种类、结构、向目标接近的过程和目标达成,都影响个人情感和生活满意度。我们追求的目标和我们用以达到目标的策略的成功与否,明显地影响着我们对自己和生活的满意程度。尽管有目标并不能保证快乐,但有明确目标并努力工作从而成功地达到目标的人,他们显示出的快乐超过了那些没有目标或达到目标时有困难的人。研究表明,当一个人能以内在价值和自主选择的方式来追求目标并达到可行程度时,主观幸福感才会增加,即目标必须与人的内在动机或需要相适宜,才能提高主观幸福感。自我接受、助人、亲和性等有关的内在价值目标,是自然需要和生长需要的表达,比美貌、名誉、金钱等外在目标,对主观幸福感意义更大。 2.2期望值理论 个人在进行主观幸福感的评价时总是与一定的标准相对比,其实这一标准就是个人的期望目标。若目标实现了,则主观幸福感的值高,反之则值低。但事实上,过高的期望值对个人生活的满意度是不利的。Wilson 提出,高期望值对幸福感是一个重要的威胁[5]。然而,在决定主观幸福感时,期望的内容比期望实现的可能性更重要。测量被试期望目标的信心时,对实现内在期望(个人发展)的可能性估计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而达到外部期望(名誉、金钱)的可能性估计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5]。因此,期望值并非最好的主观幸福感预测指标,而期望值、现实条件与个人外在资源(权力地位、社会关系、经济状况等)和内在资源(气质、外貌等)是否一致,可以作为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指标[8]。 2.3社会比较理论 早期社会比较理论强调对比的结果,即个人与周围人比较,如果自己优于别人则感到幸福[5]。在进行社会比较的过程中,人格特质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幸福的人常作向下比较,由于优于别人而获得较高的主观幸福感,感到不幸的人既作向上也作向下比较,因而处于一种比较矛盾的心理状态中,即中国人所讲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况;乐观者倾向于注意比自己差的人的数目,以此评价自己在某一群体中所处的位置,从而“知足常乐”,悲观者则相反。现代生活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要层次多样化,使得进行比较的信息呈现出多样性,加之人们运用信息的方式存在差异,因此社会比较理论的内容日益丰富和复杂化。 2.4人格―环境交互作用理论 有些收养和双生子研究表明,客观情景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限,而基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显著。但Veenhoven认为,影响主观幸福感平衡水平的是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因而主观幸福感既有类似特质的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