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的章法精品资料

硬笔书法的章法精品资料
硬笔书法的章法精品资料

硬笔书法的章法

硬笔书法的章法教案 所谓章法,就是指对一篇字的整体安排。懂得了执笔运笔,能写好一点一画;懂得了结体的规则,能写好一个个单独的字。但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往往要把许多字写成一篇,因此就不仅单个的字要写得美观,还要使许多字组成的“篇”布局合理、和谐统一。这就是章法的问题。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初学写字的人有时单个字写得还不错,然而一旦成篇写却很糟糕,甚至显得整篇字都不好了。由此可见,章法是很重要的. 硬笔书法的章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为纵写,一为横写。纵写继承了毛笔书法的传统,仿佛毛笔书法的缩影,虽非本色,若能写得好,也别有情趣。横写是现代书写格式,来源于现代印刷形式,它具有时代特色,方便实用,是硬笔书法的本色格式。 现代横写格式 一、横写格式的要求 横写格式是运用最普遍的硬笔书法章法形式。通常人们记笔记、起草文稿、写信、做作业,都是用横写格式。因为横写格式来源于现代印刷形式,所以章法的安排,要注意参照现代印刷形式来写。 横写格式总的要求是: (1)字序由左到右,行序由上到下; (2)每一段的首行都要空两字,以表示段落分明; (3)句间要用标点符号断开,以便于识读; (4)标点符号宜小,要写在字的右下方,不能写在一行之首; (5)字距小,行距大,行间要清楚; (6)行首、行尾都要平齐,切忌前冲后缩; (7)使用简化字,避免繁体字,力求书写规范化; (8)每行字的重心都要始终贯串在字行的中心线上; (9)一篇字的字体要前后统一,不要开头工工整整,到后边却潦潦草草。 以上要求只是一般的要求。由于硬笔书法是一种手写体的艺术,既要方便书写,又要容易认读,同时还要把字写得规范美观,所以,在具体的章法上要根据具体的内容而变化用之,不能一成不变地生搬硬套。 按字行的排列形式分,硬笔书法横写式主要有横竖成行和横有行竖无列两种。

六年级《书法》第8课硬笔书法作品章法 执教人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章法布局的知识。 2、赏析不同书法章法布局之美。 3、尝试创作完整的书法作品。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出示课件:书法展览图片 1提问:一副完整的作品主要有几部分组成?三要素 2提问“什么叫章法?”写字的时候,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变化,体现一副作品的整体美。这种规矩和讲究就是章法。

3讲述:我们已经学习了行楷单字的基本笔画,了解了它们的结构规律。如何连字成篇,采用什么幅式更美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书法作品的章法。 二、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作品的格式。出示课件:一般有长方形的,竖的比较宽的叫中堂,细长的叫条幅;多个条幅的组合叫屏条;横的不是很长的叫横批,比较长的叫手卷;四方的叫斗方;此外还有扇面、册页等等,非常丰富。 (二)出示教师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1、出示古诗词作品,横、竖、扇面三种方式。 2、让学生观察,谈感受。 3、明确传统书法的惯例是从右往左写,而且是写竖行。 4、引导学生看课本,深入掌握章法相关知识 (三)尝试书法创作,明确要求。 1、在学过的诗词中选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创作一幅作品,幅式不限。 2 学生互评、展示

3 教师点评 4 归纳:一件成功的作品最基本的要完整体现章法三要素,书法的整体美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要多写多练,慢慢体会。此外,硬笔和软笔的章法基本一致。 (四)判断练习 课件 1 说出作品的幅式 2 指出作品存在的问题 三、欣赏总结 1欣赏名家书法 2 学生谈学习收获 四、作业 以古诗为内容,自主创作一幅书法作品。 学情分析

硬笔书法各笔画的写法 硬笔书法各笔画的写法 书法术语:按提 写字运笔中起落的功作。按,是笔往下顿;提,是笔向上拎,行笔有按提动作。硬笔书法知识(点) 点:点是字的眉目,最能表现用笔精神。古人说:“点如高峰之坠石”指的是下笔有力。一般分(左、右、长)点。书写时要注意“轻起重按、转笔回收” 口诀:点分左右长,方向不一样,上尖下要圆,顿笔要回收。 左点:轻起笔,向左下方边行边按,收笔稍顿后即向右上回收。 右点:又称上点,一般是在字的上边和右侧使用。写时轻起笔,向右下方边行边按,收笔稍顿后向左上回收。 长点又叫反捺,一般是在字的下边或作捺用(字有两捺时,其中之一用反捺)。写法和右点相同,行笔比右点梢长些。

例字:小、不、点、六 硬笔书法知识(横) 横:横在一字中起横梁作用,古人叫“勒”,也叫“玉案”,都是取“平”的意思。一般有(长、短、斜)横。横的形态:起笔和收笔皆向右下斜;起笔和收笔处较粗,行笔部分较细;左端稍低右端稍高,不是平的。(不能与横中线平行)。书写时要注意轻起、稍驻、轻快右行,顿笔左收。 口诀:横分长短斜,左低右高行,起首重而缓,行笔轻和快。 横的写法: 起笔:向右下方按笔(主要是运指:拇指和食指向右下方用力,其余三指后缩与之配合)行笔:用笔较轻,向右稍偏上方行笔,边行边提,过横画的中间以后,边行边按(笔向右上方的运动主要靠运腕。行笔中的提按变化主要是指的运动。 收笔:向右下方稍顿后向左回收,笔锋回到横内。 由于铅笔字较小,运指和运腕的幅度也很小,指和腕的运动是相互配

合、相互联系的。运指中含腕的运动,运腕中含指的运动,只能说以谁为主,不能截然分开。 例字:一、二、三、上、下、七、十、工、正 字形分析: “一、二、三”三个字都是由横组成的,每一横的起笔和收笔与左右边线的距离要相等。“二”和“三”两字中横画中伏出现,长短要各不相同,间隔要匀。“二”和“三”两字的高矮不同。“二”字把田字格分割为三部分,“三”字把田字格分割为四部分。要使空白均匀,“三”字的上下空白比“二”的要小,“三”字比“二”字高。 十先横后竖。横在横中线的上方,竖在竖中线上。竖的上部下部长,呈上紧下松的形势。“上紧下松”是一个结构规律。 七横要斜,穿过中心点。竖弯钩的“竖”在竖中线上。 工是在“二”的中间加一竖。“工”字的竖,上下都不出头,两横的位置分别向上、向下稍移,使其距离比“二”字稍远。 上竖居中,用笔较重,写在竖中线上。上横短,在竖画的一半处起

硬笔书法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硬笔书法简介 二、硬笔书法的基本技法 1、书写姿势 2、执笔方法 3、运笔 三、欣赏几幅现代硬笔书法作品 四、练习并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技法 1、认识书法的概念 2、认识硬笔书法的特点 3、掌握书写姿势 4、掌握执笔方法 5、掌握基本运笔规律 【学具准备】 钢笔,铅笔,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介书法的概念并且阐述小学生练习书法的好处,培养学生的兴趣。 1、简介书法概念。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2、鼓励学生学好书法,阐述学习书法的好处 学习书法至少有四个好处: 第一,中国书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人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教育部早已将其列为中小学生

的一门必修课。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少儿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主要是动手,尤其是训练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达到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些动作靠大脑指挥,经常有规律地训练,对促进大脑的生长发育十分有益。少年儿童正值生长发育的高峰期,12岁时大脑发育已基本接近成人。在此之前,抓住这个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学习书法,对促进少儿大脑的生长发育,开发智力,培养高智商的人才非常必要。这一点往往被很多家长忽视 第三,书法有严格的书写法则,少年儿童,主要是识字,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又学习书法,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促进文字书写水平的提高,把字写得更加整洁美观,又合乎规范。 第四,学习书法需要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对于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少年儿童来说,通过书法学习,可以逐步养成细致耐心、自觉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有益于意志的锻炼,进而促进文化课的学习。 二、欣赏几幅古代书法作品 1.投影展示 2.学生观摩 三、简介硬笔书法的特点 硬笔书法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它不仅作为一门艺术而存在,而且有很强的实用价值。随着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在很多的领域里已经不适应毛笔书法了,取而代之的则是硬笔书法。毛笔质软而柔,能表达出丰富的艺术语言。然而,不管怎样,它只是软笔的线条:点、面、线、骨、肉、血。硬笔则不同,它质地硬,写出的线条刚劲挺秀,骨感突出,清新明快,均匀简洁,易于掌握,便于分析。而这些又都是毛笔书法所难以匹比的。因此,硬笔书法以其强烈的个性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也正是由于硬笔书法的应用范围广、实用价值高,所以,写好硬笔字也就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四、讲解并练习书写姿势 1.简介并示范书写姿势 我们在写硬笔字的时候,一般都是坐着写的,因为站着不易看清楚笔画的书写。写字的姿势特别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头正。头面要端正,微微向前倾,可以俯视桌上的字帖,静心宁神; 身直。身体要坐直,双肩横平,腰部挺起,胸部不要靠牢桌子;

硬笔书法章法在形式上除承袭传统毛笔书法章法外,还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横式排布。毛笔书法幅式一般有:中堂,条幅,横披,册页,屏条,斗方,手卷,楹联,扇面和扁额 等等。硬笔书法所表现 的多为这些幅式,但都以微缩形式出现。当然也有类似于毛笔书法章法幅式大小的,只是 极少见而已。 通常完整的章法由正文、款识、印记三部分组成。一般情况下,纵有列、横有列或横有列、纵有列二种形式宜书写楷、隶、篆等书体,这些字体较工整,端庄,凝重,静态成份比重 较大。纵有列、横无列或横有列、纵无列的形式宜书写行书、行草或草书等动感效应强的 书体。而横、纵均无列的形式则宜书写行草,草书等书体,以期表现一种飘逸,洒脱的美,其动感效应更强。如郑板桥的“六分半”书,便是成横、纵无序,“乱石铺阶”状。给人以神逸、飘然的美质享受。 竖写式多齐天齐地或齐天茅地,亦即各行起首字在同一直线上,或各行尾字在同一直线上 及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横写式如果书写正文为现代文章(诗歌除外)则首行起首字宜错开 两字书写,每行左(除首行)与右的临界字应在同一竖直线上。 无论是竖写式,还是横写式,款识文字都尽量不要超过正文首尾,或与之相齐。 上款是指为礼貌起见,而题写索书者的姓名的文字。一般上款位置较高,如:##方家请赏,先生雅嘱等。 下款是作者对正文内容的出处,评介或感受及作者创作时间、地点、作者姓名、字、号等 的文字。一般情况来说,对正文的评介,感受的文字大都略去,只题写正文作者姓名、创 作时间、创作地点、创作者名姓。多见下面几种落款方式: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一日牧夫;甲戌年荷月上浣于包头寒墨斋牧夫书;敬录东坡先生词牧夫广宁书;右录板桥 先生句甲戌年初秋单广宁;

硬笔书法格式要求 和毛笔字一样横式竖式扇面只是尺寸略小可以A4 A3 或者正常的信笺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⒈斗方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

“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 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 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因为尺

a4硬笔书法方格纸模板_a4纸硬笔书法精美模板 俗话说:字如其人,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写的文字体现了他的修养、性格、学识甚至健康。所以练好书法很重要。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a4硬笔书法方格纸模板,希望你们喜欢。 a4硬笔书法方格纸模板欣赏a4硬笔书法方格纸模板图片1 a4硬笔书法方格纸模板图片2 a4硬笔书法方格纸模板图片3 a4硬笔书法方格纸模板图片4 a4硬笔书法方格纸模板图片5 硬笔书法真有那么重要吗硬笔书法有利于身心发展。因为书写时人的精神集中,排除了杂念,一心钻到写字中去了,听凭心手相应,笔纸接触,这样长期的书写训练,久而久之会使人的身心处于平静状态,其情绪达到了宁静安详的境地,心态平静,办事自然就没那么浮躁了。这样既练了字,又培养了性情,可谓是一举两得。 硬笔书法的有利于身心发展。因为书写时人的精神集中,排除了杂念,一心钻到写字中去了,听凭心手相应,笔纸接触,这样长期的书写训练,久而久之会使人的身心处于平静状态,其情绪达到了宁静安详的境地,心态平静,办事自然就没那么浮躁了。这样既练了字,又培养了性情,可谓是一举两得。 硬笔书法相当于在进行着爱国教育。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从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产生的图形文字,到殷商甲骨文、

金文、以及毛笔创造的秦篆、汉隶、唐楷、晋行、无不光彩夺目。涌现了王羲之、颜真卿、怀素、苏东坡等伟大的书法家,流传了感人的《兰亭序》、《自书告身》、《自叙帖》等千古不朽的珍贵遗产,感动了每个炎黄子孙。尤其硬笔书法中常书写的楷体和行书更是在风格、体型、笔法上独树一帜,从毛笔书法艺术中脱颖而出,成为应用最广、人人皆受益的大众艺术。谢稚柳先生说学书法、识国宝,当有益于爱国之心。 在学习硬笔书法的同时其实也是在陶冶着情操。书法之审美,千变万化,或雄浑、或精致,或奔放、或沉郁,观之心旷神怡,书写愉悦流畅。练习硬笔书法于咫尺方寸之间,展现布局、笔法、章法。既要巧思,也要抒情。习字须心平气和,宜于身心健康。尤其是在当今充满竞争的时代。经常习字是青年人修心养身,调节心理的张扬、冲突、紧张的一方良贴。学生的学习每天接触大量的枯燥知识,使学生习惯于抽象思维,久而久之想像力,灵活性等形象思维退化。通过一定硬笔训练,配以名句、赋、诗、词、散文的练习,使我们单调的学习气氛中,融入人文精神,生活哲理、审美心理等有较好作用。人文素质是近年来学生诸多素质中最基础的素质。人文素质具有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融通性。而硬笔书法教育是专业与人文融通的有效途径。 俗话说:字如其人,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写的文字体现了他的修养、性格、学识甚至健康。也有人说,文字是人的第二外貌,就是说,你的一手好字能够很大程度上弥补外貌上的不足,相反亦然。对于学生

硬笔书法 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 硬笔书法的特点 硬笔书法分硬笔书法艺术和实用硬笔书法,前者主要是强调艺术性,后者主要是强调实用性。硬笔书法的艺术性,主要是通过线条与结构的变化表现出书写者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它追求的是美感、情感、趣味、意境、个性,等等;而实用硬笔书法,即日常写字,主要是满足实用,能做到易写易认即可,关键是做到书写快捷和规范,所以实用硬笔书法,是以行书为主的。硬笔书法的特点,主要是与毛笔书法相比较而言的。一、由于硬笔笔尖的材质比较硬,它的线条变化没有软笔--毛笔变化大;二、由于一般使用的硬笔,是以钢笔、圆珠笔、铅笔等为主,所以线条相当于毛笔来说要细微得多,所以字型也要小得多,甚至比毛笔的小楷还要小;三、由于笔的材质的缘故,硬笔比毛笔易控制。(摘自中国桐声堂《实用硬笔行书练习册》)实用硬笔书法 以行书为基础,并借用部分草书写法,用以满足日常工作、学习、生活需要所使用的手写体。以钢笔为主,包括圆珠笔和铅笔等硬笔。实用硬笔书法,主要是强调实用性,不过多强调艺术性。实用硬笔书法,能做到易写易认即可,关键是做到书写快捷和规范,行书的特点就是易写,并能写得快捷,规范的行书也易认,所以实用硬笔书法,是以行书为主的。(摘自中国桐声堂《实用硬笔行书练习册》) 怎样才能写好字? 要想写好字,首先要提高审美意识,也即知道字写成什么样才比较好看,为什么好看;其次,能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自己想写出的好看的形状,这就是你控制笔的能力,也即运笔基本功。所以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一定的基本功,那就一定能写好字!无论是提高审美意识,还是加强基本功的训练,都要求平时多看、多写、多琢磨,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如果说练字有什么捷径的话,那唯一的捷径就是:临摹!临摹!反复临摹!反反复复地临摹!那么什么样的字,才算是比较好看的字呢,一个字的好坏无非是看它的线条与间架结构;对于一幅字而言,除了单个字要写得好看外,还要看它的布局(即章法)。美的线条当是来龙去脉交待清楚、行笔流畅自如、轻重缓急得当,呈现出美的形态与神态,充满活力,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刚或柔,归于自然。而交待不清、呆板迟疑、轻重无常的线条自然就是不好看的了;间架结构,即

书法作品章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 隆尧县职教中心陈军华 一、硬笔书法的章法 所谓书法的章法,是指书法作品整篇的布局。 硬笔书法的章法是指硬笔书法作品整篇的布局。 无论是软笔书法的章法,还是硬笔书法的章法,其内容主要包括作品内容的确定、作品款式的选定、纸面大小的设计、字距行距的安排、落款印章的定位以及如何处理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互相映照、关联、呼应、和谐、统一的关系等。 二、硬笔书法作品的构成 无论是软笔书法,还是硬笔书法,其完整的作品都由正文、落款、印章三部分构成。 (一)正文 正文是书法作品的核心。正文内容总的要求是:积极向上,健康高雅,内涵丰富,时代感强。如诗词、歌赋、对联、格言、佳句、散文等。 (二)落款 1、落款的含义 落款,又叫题款、款识(zhi),是指书法作品正文以外的说明性补充文字。2、落款的类型 (1)多款 书法作品有三行或三列以上的题款称之为多款。 (2)双款 书法作品有两行或两列的题款称之为双款。双款又有上款、下款之分,书法作品正文之前的题款称之为上款;书法作品正文之后的题款称之为下款。 (3)单款 书法作品中只有一行或一列的题款称之为单款。 单款又有长款、短款和穷款之分。 书法作品中题款内容多而长称之为长款。长款不仅写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还加上书写者创作时的感想或缘由等文字。书法作品中题款内容只有书者姓名的称之为穷款。 此外,还有横款和竖款之分。书法作品中题款横写的称之为横款;书法作品中题款竖写的称之为竖款。 3、落款的顺序 (1)单款长款的书写顺序 正文内容出处(作者姓名、体裁、题目或数量等)+书写时间+书写者姓名(字号)+书写地点。 如:“苏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戊子年仲夏龙传人书于羊城”。

硬笔书法各笔画的写法 书法术语:按提 写字运笔中起落的功作。按,是笔往下顿;提,是笔向上拎,行笔有按提动作。硬笔书法知识(点) 点:点是字的眉目,最能表现用笔精神。古人说:“点如高峰之坠石”指的是下笔有力。一般分(左、右、长)点。书写时要注意“轻起重按、转笔回收” 口诀:点分左右长,方向不一样,上尖下要圆,顿笔要回收。 左点:轻起笔,向左下方边行边按,收笔稍顿后即向右上回收。 右点:又称上点,一般是在字的上边和右侧使用。写时轻起笔,向右下方边行边按,收笔稍顿后向左上回收。 长点又叫反捺,一般是在字的下边或作捺用(字有两捺时,其中之一用反捺)。写法和右点相同,行笔比右点梢长些。 例字:小、不、点、六 硬笔书法知识(横) 横:横在一字中起横梁作用,古人叫“勒”,也叫“玉案”,都是取“平”的意思。一般有(长、短、斜)横。横的形态:起笔和收笔皆向右下斜;起笔和收笔处较粗,行笔部分较细;左端稍低右端稍高,不是平的。(不能与横中线平行)。书写时要注意轻起、稍驻、轻快右行,顿笔左收。

口诀:横分长短斜,左低右高行,起首重而缓,行笔轻和快。 横的写法: 起笔:向右下方按笔(主要是运指:拇指和食指向右下方用力,其余三指后缩与之配合)行笔:用笔较轻,向右稍偏上方行笔,边行边提,过横画的中间以后,边行边按(笔向右上方的运动主要靠运腕。行笔中的提按变化主要是指的运动。 收笔:向右下方稍顿后向左回收,笔锋回到横内。 由于铅笔字较小,运指和运腕的幅度也很小,指和腕的运动是相互配合、相互联系的。运指中含腕的运动,运腕中含指的运动,只能说以谁为主,不能截然分开。 例字:一、二、三、上、下、七、十、工、正 字形分析: “一、二、三”三个字都是由横组成的,每一横的起笔和收笔与左右边线的距离要相等。“二”和“三”两字中横画中伏出现,长短要各不相同,间隔要匀。“二”和“三”两字的高矮不同。“二”字把田字格分割为三部分,“三”字把田字格分割为四部分。要使空白均匀,“三”字的上下空白比“二”的要小,“三”字比“二”字高。 十先横后竖。横在横中线的上方,竖在竖中线上。竖的上部下部长,呈上紧下松的形势。“上紧下松”是一个结构规律。

硬笔书法章法的一般要求及款识 第一节章法和款识 什么是章法?章法即书法作品中点画、单字、行在空间的组合,排布规律,它又称“分间布白”。研究点画到单字至行、幅之间的布局。 章法表现的是综合的美,是由点至面,由局部到整体的美。从点画的圆润流畅,骨气洞达及长短,疏密,迎让到单字的丰膄,瘦硬,欹正,参差到行的摆动,错落,承接及气势等,进而构成全篇幅的统一完整的美,这种美是极富视觉美感效应的整体的美,亦即章法美。 硬笔书法章法在形式上除承袭传统毛笔书法章法外,还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横式排布。毛笔书法幅式一般有:中堂,条幅,横披,册页,屏条,斗方,手卷,楹联,扇面和扁额等等。硬笔书法所表现的多为这些幅式,但都以微缩形式出现。当然也有类似于毛笔书法章法幅式大小的,只是极少见而已。 通常完整的章法由正文、款识、印记三部分组成。三者缺一则不再完整,有时甚至会影响到整幅的艺术效果。 硬笔书法章法构图一般可见竖写式或横写式两种。竖写式可分为:纵有列、横有列;纵有列、横无列;纵无列、横无列三种形式。横写式可分为二种形式:横有列、纵有列;横有列、纵无列。 一般情况下,纵有列、横有列或横有列、纵有列二种形式宜书写楷、隶、篆等书体,这些字体较工整,端庄,凝重,静态成份比重较大。纵有列、横无列或横有列、纵无列的形式宜书写行书、行草或草书等动感效应强的书体。而横、纵均无列的形式则宜书写行草,草书等书体,以期表现一种飘逸,洒脱的美,其动感效应更强。如郑板桥的“六分半”书,便是成横、纵无序,“乱石铺阶”状。给人以神逸、飘然的美质享受。 竖写式多齐天齐地或齐天茅地,亦即各行起首字在同一直线上,或各行尾字在同一直线上及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横写式如果书写正文为现代文章(诗歌除外)则首行起首字宜错开两字书写,每行左(除首行)与右的临界字应在同一竖直线上。(另起段落除外)由于横写式为现代书写习惯,故文中标点不宜省略,以便于识读。 关于题识,也是章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文与款识是否璧合,是评价一幅作品的重要内容之一。款识的失败会直接造成整幅作品艺术感染力的消减。 由于硬笔字体较小,所以不过份强调款识字体一定要小于正文字体,但一定要作到切不可大于正文字体,以求构图上的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