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凸轮_连杆组合机构中凸轮最小基圆半径的确定方法

一种凸轮_连杆组合机构中凸轮最小基圆半径的确定方法
一种凸轮_连杆组合机构中凸轮最小基圆半径的确定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_凸轮机构

第3章凸轮机构 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B、C、D中选一个答案) 1 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缺点是。 A.惯性力难以平衡B.点、线接触,易磨损 C.设计较为复杂D.不能实现间歇运动 2 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 A.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B.便于润滑 C.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D.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 3 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恒等于常数。 》 A.摆动尖顶推杆B.直动滚子推杆 C.摆动平底推杆D.摆动滚子推杆 4 对于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来讲,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偏置直动推杆与对心直动推杆相比,两者在推程段最大压力角的关系为关系。 A.偏置比对心大B.对心比偏置大 C.一样大D.不一定 5 下述几种运动规律中,既不会产生柔性冲击也不会产生刚性冲击,可用于高速场合。 A.等速运动规律B.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C.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D.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6 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超过许用值时,可采用措施来解决。 A.增大基圆半径B.改用滚子推杆 } C.改变凸轮转向D.改为偏置直动尖顶推杆 7.()从动杆的行程不能太大。 A. 盘形凸轮机构 B. 移动凸轮机构 C. 圆柱凸轮机构 8.()对于较复杂的凸轮轮廓曲线,也能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运动规律。 A 尖顶式从动杆 B.滚子式从动杆 C. 平底式从动杆 9.()可使从动杆得到较大的行程。 A. 盘形凸轮机构 B 移动凸轮机构 C. 圆柱凸轮机构 10.()的摩擦阻力较小,传力能力大。 A 尖顶式从动杆 B. 滚子式从动杆 C 平底式从动杆

(完整word版)摆动式固定凸轮与连杆机构的设计

摆动式固定凸轮与连杆机构的设计 姓名:xxx 学校:湖南工业大学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设1002班 学号:xxxxxxxxxx 指导老师:贺兵 时间:2013年12月20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3) 二、设计内容与步骤 (3) 1、设计内容 (3) 2、设计步骤 (3) 三、设计要求 (3) 四、设计指导 (4) 1、概述 (4) 2、基本参数 (5) 3、设计步聚 (6) 1)确定驱动方案 (6) 2)确定e (7) 3)确定h (7) 4)确定α (7) 5)确定δ (7) 6)求算b1、b2 (7) 7)设计凸轮廊线 (9) 8)检验压力角 (12) 五、结论 (14) 六、参考文献 (14) 七、附图 (14)

摘要 包装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完成机械设计课程学习后,一次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等工科院校大多数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也是对机械设计课程的全面复习和实践。其目的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和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直动式固定凸轮与连杆机构的设计。根据题目要求和机械设计的特点作者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根据有关参数进行计算或编写有关设计计算程序;②利用程序设计的方法输出结果并自动生成图形;③画出装配图及其主要零件图;④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包装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本课程各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环,它让学习者联系实际进一步深入理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其基本目的是: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包装机械和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包装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2)通过制订设计方案,合理选择裹包机中块状物品推送机构和零件类型,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确定尺寸和选择材料,以及较全面地考虑制造工艺、使用和维护等要求,之后进行结构设计,达到了解和掌握机械零件、包装机械经常采用的机构的设计过程和方法。 (3)进行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图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使用经验数据、进行经验估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与步骤 (一)设计内容 以裹包机中块状物品推送机构的典型机构——固定凸轮与连杆组合机构为题。课程设计通常包括如下内容:读懂块状物品推送机构典型机构——固定凸轮与连杆组合机构,了解设计题目要求;分析该块状物品推送机构设计的可能方案;具体计算和设计该方案中机构的基本参数;进行机体结构及其附件的设计;绘制装配图及零件工作图;编写计算说明书以及进行设计答辩。 (二)设计步骤: (1)设计准备 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条件、内容和步骤;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图纸、参观实物或模型、观看电视教学片、挂图以及推送机构进行拆装实验等,了解设计对象;复习有关课程内容,熟悉零部件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准备好设计需要的图书、资料和用具;拟定设计计划等。 (2)推送机构装置的总体设计 决定推送机构装置的方案;选择机构的类型,计算机构装置的运动参数。 (3)装配图设计 计算和选择机构的参数;确定机体结构和有关尺寸;绘制装配图草图;选择计算轴承和进行支承结构设计;进行机体结构及其附件的设计;完成装配图的其他要求;审核图纸。 (4)零件工作图设计 (5)整理和编写计算说明书 (6)设计总结和答辩 (三)、设计要求 在课程设计之前,准备好必要的设计手册或参考资料,以便在设计过程中逐步去学习查阅资料。确定设计题目后,至少应复习在课程中学过的相关内容。完成本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如下:

按许用压力角确定凸轮回转中心位置和基圆半径

按许用压力角确定凸轮回转中心位置和基圆半径: 1. 滚子(尖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如图a所示,以从动件尖底初始位置B0为原点建立ds/dφ-s直角坐标系。为减小推程压力角,ds/dφ轴正向取为s轴正向沿凸轮回转方向转900的指向,即当凸轮回转方向为顺时针(η=1)时,ds/dφ轴正向在s轴右侧;当凸轮回转方向为逆时针(η=-1)时,ds/dφ轴正向在s轴左侧。若O点为凸轮回转中心,C为ds/dφ-s曲线上任一点,C在s轴上的投影点为B,则直线OC与s轴夹角即为从动件尖底运动至B点时的压力角a B。过O点作ds/dφ-s曲线的切线,切点分别为C1、C2,那么OC1、OC2与s轴夹角分别为推程最大压力角a max 和回程最大压力角a'max。而OB0线与s轴夹角为推程初始压力角a B0。显然,只要 a B0≤[a]、a max≤[a]、 a'max≤[a'],那么其余位置的压力角必小于许用压力角。 图a 图b 因此,如图b所示,如在ds/dφ轴正侧(对应于推程)以tan(90o-[a])为斜率作ds/dφ-s曲线的切线L1,切点为C1;在ds/dφ轴负侧(对

应于回程)以tan(90o+[a'])为斜率作ds/dφ-s曲线的切线L2,切点为C2;再过点B0作斜率为tan(90o+[a])的直线L3,那么L1、L2、L3与s轴的夹角分别为[a]、[a']和[a]。显然,L1、L2、L3三条直线下方的公共部分即为满足推程压力角不超过[a]和回程压力角不超过[a']时凸轮回转中心O的可取区域。若L1与L2的交点记为O12,L1与L3的交点记为O13,则当O13点在O12点下方时,最小基圆半径为 r0min=l B0O13,对应的最佳偏距e0为O13点至s轴的距离;当O12点在O13点下方时,r0min=l B0O12,e0为O12点至s轴的距离。满足许用压力角的最小基圆半径及最佳偏距即可按此进行计算。 η为转向系数

凸轮试卷(带答案)

凸轮 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B、C、D中选一个答案) 1 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缺点是。 A.惯性力难以平衡B.点、线接触,易磨损 C.设计较为复杂D.不能实现间歇运动 2 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 A.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B.便于润滑 C.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D.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 3 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恒等于常数。 A.摆动尖顶推杆B.直动滚子推杆 C.摆动平底推杆D.摆动滚子推杆 4 对于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来讲,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偏置直动推杆与对心直动推杆相比,两者在推程段最大压力角的关系为关系。 A.偏置比对心大B.对心比偏置大 C.一样大D.不一定 5 下述几种运动规律中,既不会产生柔性冲击也不会产生刚性冲击,可用于高速场合。 A.等速运动规律B.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C.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D.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6 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超过许用值时,可采用措施来解决。 A.增大基圆半径B.改用滚子推杆 C.改变凸轮转向D.改为偏置直动尖顶推杆 7.()从动杆的行程不能太大。 A. 盘形凸轮机构 B. 移动凸轮机构 C. 圆柱凸轮机构 8.()对于较复杂的凸轮轮廓曲线,也能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运动规律。 A 尖顶式从动杆 B.滚子式从动杆 C. 平底式从动杆 9.()可使从动杆得到较大的行程。 A. 盘形凸轮机构 B 移动凸轮机构 C. 圆柱凸轮机构 10.()的摩擦阻力较小,传力能力大。 A 尖顶式从动杆 B. 滚子式从动杆 C 平底式从动杆 11.()的磨损较小,适用于没有内凹槽凸轮轮廓曲线的高速凸轮机构。 A. 尖顶式从动杆 B.滚子式从动杆 C. 平底式从动杆 12.计算凸轮机构从动杆行程的基础是()。 A 基圆 B. 转角 C 轮廓曲线 13.凸轮轮廓曲线上各点的压力角是()。

凸轮连杆机构课程设计

第一章 固定凸轮连杆机构参数选取 1.确定驱动方案 图1 如上图所示,设:与从动杆升程运动相对应的曲柄转角为1?,即101AB B ∠=?;而与降程运动相对应的曲柄转角为,即3?323AB B =?,则: (1)当21??>时,选用曲柄AB 拉着BC 杆运动的方案。 (2)当21??<时,选用曲柄AB 推着BC 杆运动的方案。 (3)当21??=时,任选其中一种驱动方案。 已知数据?=1101?,?=1503?,很明显21??<,所以选用方案2。 2.确定e 直动从动杆,取m S e 2.0~0=,取0=e 3.确定h 从结构紧凑和减小凸轮压力角考虑,应将h 值取小些。但h 值愈小,对从动杆驱动力的压力角也愈大。通常取m S h ≥,去mm h 120= 4.确定a

若a 值过小,会使凸轮压力角明显增大,甚至不能实现预期动动。可取a=0.6~0.9S m 或a=1.2~1.8lsin 2m ψ。取a=70mm 6、确定δ 其值对凸轮的压力角影响极大,δ过小,尤其是过大,会使压力角急剧增加。在前述参数确定后,最好将δ优化,目标函数为 a 1m (δ) (a 1m )min 式中a 1m 为凸轮的最大压力角。 暂时取?=8δ 7. 求算b 1、b 2 须先求算b max 、b min 。 依据铰销B 、D 的坐标,可建立它们之间距离的公式。B 的坐标为 ? ??+-=+=)cos() sin(?δ?δa y a X B B D 的坐标为 ???+==S h y e X D D 式中 ?——曲柄转角,取升程起始时的? =0°; S ——与?相对应的从动杆位移,即铰销D 至其最低位置的距离。S 值分为升程(?=0~?1)、最高位置停留(?=?1~?1+?2)、降程(?=?1+?2~?1+?2+?3)、最低位置停留(?=?1+?2+?3~360°)四个阶段求算。b 值为 b=2 2)()(D B D B y y x x -+- (1)用matlab 编程画出b 与?曲线图,并算出min max b b 、: clear sm=100; h=120; e=0; a=70; d=8*pi/180; fa1=110*pi/180; fa2=0*pi/180; fa3=150*pi/180; fa4=100*pi/180; fa01=0:0.001:fa1; s=sm/2*(1-cos(pi*fa01/fa1));

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

4.6.2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 图4.6.2-1 图4.6.2-1所示为三个尖端移动从动件凸轮,实现同样的位移规律s=s(φ),但其基圆半径不同: ,因此所设计 出的凸轮廓线形状不同。 ① 对于滚子从动件而言,基圆半径是指实际廓线还是理论廓线的最小半径? ② 试从静态的结构尺寸和动态的传力特性、动力学特性等方面分析比较基圆半径大些好还是小些好? 基圆半径受到以下三方面的限制: ① 基圆半径r 0应大于凸轮轴的半径r s ; ② 应使机构的最大压力角αmax 小于或等于许用压力角[α]; ③ 应使凸轮实际廓线的最小曲率半径大于许用值,即ρsmin ≥[ρs ] 根据凸轮轴的直径d s 确定基圆半径 必须使r 0> r s ,为保证凸轮最小半径处的强度,r 0可有以下经验公式选定: r 0>(0.8 ~ 1.0)d s 根据许用压力角[α]确定基圆半径 由上述尖端移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压力角的 表达式可知r 0同α的关系为 如果使最大压力角αmax =[α],此时对应的基圆半径即为最小基圆半径r min 。 假设机构在αmax 位置是对应的从动件位移为s p ,类速度为 ,那么r 0min 的表达式为

在应用上式计算r 0min 时,要精确求解到φ p 值有时较为困难,为此可用经验值 近似替代φ p ,如从动件作等加等减速运动、简谐运动和摆线运动时均可取φ p 为 0.4Φ处的φ值(Φ为凸轮推升程运动角)。再按上述计算出的r 0min 作为初值, 然后校核各位置的压力角α是否满足[α]的要求,否则应加大r 再重新校核。根据对凸轮廓线的曲率半径要求确定基圆半径 在满足从动件与其运动规律的前提下,对于滚子从动件而言,实际廓线上最小曲率半径同凸轮基圆半径和滚子半径有关。 对于尖端和平底从动件而言,实际廓线上最小曲率半径仅同凸轮基圆半径有关。 图4.6.2-2 图4.6.2-2所示为平底移动从动件凸轮机构,由于基圆半径取得过小,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的结果出现两曲线交叉,交点B左侧部分在加工中将被切掉,故该凸轮机构在工作中也会出现运动失真(kinematic distortion)。 无论何种型式的从动件,凸轮基圆半径的大小都影响到凸轮廓线上各点的曲率半径,要准确推导基圆半径r0同凸轮廓线上任意点曲率半径ρ的关系是件繁复的工作。 为简便起见,工程设计中,根据结构要求或许用压力角[α]确定r0后,借助计算机计算出凸轮廓线上各点曲率半径ρ,然后找出最小曲率半径ρ min ,不满足要求的话,在调整r0的大小。

机械原理 第9章组合机构思考题及习题解答

思考题及习题解答 9-1 常用的组合机构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何特点? 组合机构按其组成的结构形式可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封闭式和装载式四种基本类型。串联式组合机构是由基本机构串联而成。它的前一个基本机构的输出构件是后一个基本机构的原动件。并联式组合机构是由n 个自由度为1的基本机构的输出件与一个自由度为n 的基本机构的运动输入构件分别固联而成。封闭式组合机构是利用自由度为1的基本机构去封闭一个多自由度的基本机构而成。装载式组合机构则是将基本机构装载于另一基本机构的运动构件上而成。 9-2 在图示的联动凸轮组合机构中(尺寸和位置如图所示),它是由两组径向凸轮机构组合而成。在此机构中,利用凸轮A 及B 的协调配合,控制E 点X 及Y 方向的运动,使其准确地实现预定的轨迹()y y x = (“R ”字形)。试说明该机构中的凸轮A 和凸轮B 的轮廓线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答:设计这种机构时,应首先根据所要求的轨迹()y y x =,算出两个凸轮的推杆位移与凸轮转角的关系()A x x ?=及()B y y ?=,如图(b )所示,然后就可按一般凸轮机构的设计方法分别设计出两凸轮的轮廓曲线。 9-3 在图示的凸轮—连杆组合机构中(尺寸和位置如图所示),拟使C 点的运动轨迹 为图示为abca 曲线。试说明该机构中的凸轮1和凸轮2的轮廓线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答:首先应根据所要求的轨迹算出两个凸轮的推杆位移与凸轮转角的关系,然后就可按一般凸轮的设计方法分别设计出两凸轮的轮廓曲线。 9-4 在图示的齿轮—连杆组合机构中,齿轮a 与曲柄1固联,齿轮b 和c 分别活套在 轴C 和D 上,试证明齿轮c 的角速度c ω与曲柄1、连杆2、摇杆3的角速度1ω、2ω、3ω之间的关系为 321()/()//c b c c a b c a c r r r r r r r r ωωωω=+-++ 题9-2解答图 联动凸轮机构

按给定运动轨迹反求凸轮轮廓机构

第7章 按给定运动轨迹反求凸轮轮廓机构 按给定运动轨迹反求零件模型,是机构设计的一种常用方法,采用SolidWorks 完成设计,相对于传统计算方法,简单实用,并且可以模拟再现轨迹的实现。本章以应用广泛的凸轮连杆组合机构为例,根据连杆一端点预定轨迹,利用反求法得到凸轮的理论廓线及实际轮廓,并通过运动仿真验证了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实际运动轨迹与预定轨迹相符。 7.1工作原理 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简图如图7.1所示,凸轮1固定,原动件曲柄2匀速转动,带动连杆3运动,此时固定凸轮约束着与连杆端点B 通过铰链结合的滚子4,使连杆的端点C 沿着给定的运动轨迹5运动,从而达到该机构的工作要求。 设计参数: 预定轨迹:长为400mm ,宽为300mm 的长方形,经半径R=100mm 的边角倒圆;各杆长度:OA l =150mm, AB l =80mm, AC l =150mm ;∠BAC=120°,滚子半径Rg =10mm ,曲柄OA 转速n=60r/min 。 图 7.1 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简图 7.2 零件造型 启动SolidWorks2012,选择【文件】/【新建】/【零件】命令,创建新的零件文件。选择【插入】/【草图绘制】命令,选择一基准面为草绘平面。 根据图7.2~7.5所示,分别绘制机架、曲柄、连杆和滚子的轮廓草图。然后选择【插入】

/【凸台/基体】/【拉伸】命令,分别以距离10mm拉伸机架、曲柄和连杆轮廓草图分别得到其实体零件。选择【插入】/【凸台/基体】/【旋转】命令,以滚子轴线为旋转轴,以360°为旋转角度,旋转后得到滚子实体零件。零件的材质均设置为“普通碳钢”,分别以文件名“机架”、“曲柄”、“连杆”和“滚子”保存。 图7.2 机架草图图7.3 曲柄草图 图7.4 连杆草图图7.5 滚子草图 为了满足装配时的“路径配合”要求,在连杆零件图中,选择【插入】/【参考几何体】/【点】命令,在图7.1所示连杆中的端点C处创建一个参考点。如图7.6所示,在弹出的属 性管理器【选择】栏中,点击【圆弧中心】按钮,然后点击【参考实体】按钮,在视图区选择连杆C端的圆孔边线,点击确定按钮,完成连杆参考点的创建。

直动式固定凸轮及连杆机构设计

直动式固定凸轮与连杆机构的设计 设计者 所在院(系):湖南工业大学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2015年12月27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3) 二、设计内容与步骤 (4) 1、设计内容 (4) 2.设计步骤 (4) 三、设计要求 (6) 四、设计指导 (7) 1、概述 (7) 2、基本参数 (9) 3、设计步聚 (11) 1)确定驱动方案 (11) 2)确定e (11) 3)确定h (12) 4)确定α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确定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求算b1、b2 (12) 7)设计凸轮廊线 (14) 8)检验压力角 (16) 五、参数优化 (18) 六、结论 (19) 七、参考文献 (20) 八、附图 (21)

摘要 包装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完成机械设计课程学习后,一次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等工科院校大多数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也是对机械设计课程的全面复习和实践。其目的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和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直动式固定凸轮与连杆机构的设计。根据题目要求和机械设计的特点作者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根据有关参数进行计算或编写有关设计计算程序; ②利用程序设计的方法输出结果并自动生成图形;③画出装配图及其主要零件图;④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

按给定运动轨迹反求凸轮轮廓机构

第7章 按给定运动轨迹反求凸轮轮廓机构 按给定运动轨迹反求零件模型,是机构设计的一种常用方法,采用SolidWorks 完成设计,相对于传统计算方法,简单实用,并且可以模拟再现轨迹的实现。本章以应用广泛的凸轮连杆组合机构为例,根据连杆一端点预定轨迹,利用反求法得到凸轮的理论廓线及实际轮廓,并通过运动仿真验证了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实际运动轨迹与预定轨迹相符。 7.1工作原理 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简图如图7.1所示,凸轮1固定,原动件曲柄2匀速转动,带动连杆3运动,此时固定凸轮约束着与连杆端点B 通过铰链结合的滚子4,使连杆的端点C 沿着给定的运动轨迹5运动,从而达到该机构的工作要求。 设计参数: 预定轨迹:长为400mm ,宽为300mm 的长方形,经半径R=100mm 的边角倒圆;各杆长度:OA l =150mm, AB l =80mm, AC l =150mm ;∠BAC=120°,滚子半径Rg =10mm ,曲柄OA 转速n=60r/min 。 图 7.1 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简图 7.2 零件造型 启动SolidWorks2012,选择【文件】/【新建】/【零件】命令,创建新的零件文件。选择【插入】/【草图绘制】命令,选择一基准面为草绘平面。 根据图7.2~7.5所示,分别绘制机架、曲柄、连杆和滚子的轮廓草图。然后选择【插入】

/【凸台/基体】/【拉伸】命令,分别以距离10mm拉伸机架、曲柄和连杆轮廓草图分别得到其实体零件。选择【插入】/【凸台/基体】/【旋转】命令,以滚子轴线为旋转轴,以360°为旋转角度,旋转后得到滚子实体零件。零件的材质均设置为“普通碳钢”,分别以文件名“机架”、“曲柄”、“连杆”和“滚子”保存。 图7.2 机架草图图7.3 曲柄草图 图7.4 连杆草图图7.5 滚子草图 为了满足装配时的“路径配合”要求,在连杆零件图中,选择【插入】/【参考几何体】/【点】命令,在图7.1所示连杆中的端点C处创建一个参考点。如图7.6所示,在弹出的属 性管理器【选择】栏中,点击【圆弧中心】按钮,然后点击【参考实体】按钮,在视图区选择连杆C端的圆孔边线,点击确定按钮,完成连杆参考点的创建。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_凸轮机构

第 3章凸轮机构 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 A 、 B 、C、 D 中选一个答案) 1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缺点是。 A .惯性力难以平衡B.点、线接触,易磨损 C.设计较为复杂D.不能实现间歇运动 2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 A .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B.便于润滑 C.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D.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 3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恒等于常数。 A .摆动尖顶推杆B.直动滚子推杆 C.摆动平底推杆D.摆动滚子推杆 4对于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来讲,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偏置直动推杆与对心直动推杆 相比,两者在推程段最大压力角的关系为关系。 A .偏置比对心大B.对心比偏置大 C.一样大D.不一定 5 下述几种运动规律中,既不会产生柔性冲击也不会产生刚性冲击,可用于高速场合。 A .等速运动规律B.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C.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D.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6 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超过许用值时,可采用措施来解决。 A .增大基圆半径B.改用滚子推杆 C.改变凸轮转向 D .改为偏置直动尖顶推杆 7.()从动杆的行程不能太大。 A. 盘形凸轮机构 B. 移动凸轮机构 C. 圆柱凸轮机构 8.()对于较复杂的凸轮轮廓曲线,也能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运动规律。 A 尖顶式从动杆 B. 滚子式从动杆 C. 平底式从动杆 9.()可使从动杆得到较大的行程。 A. 盘形凸轮机构 B 移动凸轮机构 C. 圆柱凸轮机构 10.()的摩擦阻力较小,传力能力大。 A 尖顶式从动杆 B. 滚子式从动杆 C 平底式从动杆 11.()的磨损较小,适用于没有内凹槽凸轮轮廓曲线的高速凸轮机构。 A. 尖顶式从动杆 B. 滚子式从动杆 C. 平底式从动杆

包装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固定凸轮与连杆组合机构

包装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1) 机械工程学院 2011年八月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包装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本课程各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环,它让学习者联系实际进一步深入理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其基本目的是: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包装机械和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包装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2)通过制订设计方案,合理选择裹包机中块状物品推送机构和零件类型,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确定尺寸和选择材料,以及较全面地考虑制造工艺、使用和维护等要求,之后进行结构设计,达到了解和掌握机械零件、包装机械经常采用的机构的设计过程和方法。 (3)进行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图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使用经验数据、进行经验估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与步骤 (一)设计内容 以裹包机中块状物品推送机构的典型机构——固定凸轮与连杆组合机构为题。课程设计通常包括如下内容:读懂块状物品推送机构典型机构——固定凸轮与连杆组合机构,了解设计题目要求;分析该块状物品推送机构设计的可能方案;具体计算和设计该方案中机构的基本参数;进行机体结构及其附件的设计;绘制装配图及零件工作图;编写计算说明书以及进行设计答辩。 (二)设计步骤: (1)设计准备 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条件、内容和步骤;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图纸、参观实物或模型、观看电视教学片、挂图以及推送机构进行拆装实验等,了解设计对象;复习有关课程内容,熟悉零部件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准备好设计需要的图书、资料和用具;拟定设计计划等。 (2)推送机构装置的总体设计 决定推送机构装置的方案;选择机构的类型,计算机构装置的运动参数。 (3)装配图设计 计算和选择机构的参数;确定机体结构和有关尺寸;绘制装配图草图;选择计算轴承和进行支承结构设计;进行机体结构及其附件的设计;完成装配图的其他要求;审核图纸。 (4)零件工作图设计 (5)整理和编写计算说明书 (6)设计总结和答辩 三、设计要求 在课程设计之前,准备好必要的设计手册或参考资料,以便在设计过程中逐步去学习查阅资料。确定设计题目后,至少应复习在课程中学过的相关内容。完成本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如下: 1、设计说明书要全面反映设计思想、设计过程和结论性认识。其工艺设计要有文字、计算、公式来源、参数选取的资料名称或代号、图表(草图)。说明书用A4纸打印,约20页左右,并装订成册。

凸轮机构基本参数的设计

凸轮机构基本参数的设计 前节所先容的几何法和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其基圆半径r0、直动从动件的偏距e或 摆动从动件与凸轮的中心距a、滚子半径rT等基本参数都是预先给定的。本节将从凸轮机 构的传动效率、运动是否失真、结构是否紧凑等方面讨论上述参数的确定方法。 1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自锁 图示为偏置尖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在推程的一个位置。Q为从动件上作用的载荷(包 括工作阻力、重力、弹簧力和惯性力)。当不考虑摩擦时,凸轮作用于从动件的驱动力F是 沿法线方向传递的。此力可分解为沿从动件运动方向的有用分力F'和使从动件紧压导路的有 害分力F''。驱动力F与有用分力F'之间的夹角a(或接触点法线与从动件上力作用点速度方 向所夹的锐角)称为凸轮机构在图示位置时的压力角。显然,压力角是衡量有用分力F'与有 害分力F''之比的重要参数。压力角a愈大,有害分力F''愈大,由F''引起的导路中的摩擦阻 力也愈大,故凸轮推动从动件所需的驱动力也就愈大。当a增大到某一数值时,因F''而引 起的摩擦阻力将会超过有用分力F',这时无论凸轮给从动件的驱动力多大,都不能推动从动 件,这种现象称为机构出现自锁。机构开始出现自锁的压力角alim称为极限压力角,它的 数值与支承间的跨距l2、悬臂长度l1、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和润滑条件等有关。实践说明, 当a增大到接近alim时,即使尚未发生自锁,也会导致驱动力急剧增大,轮廓严重磨损、 效率迅速降低。因此,实际设计中规定了压力角的许用值[a]。对摆动从动件,通常取[a]=40~ 50;对直动从动件通常取[a]=30~40。滚子接触、润滑良好和支承有较好刚性时取数据的上 限;否则取下限。 对于力锁合式凸轮机构,其从动件的回程是由弹簧等外力驱动的,而不是由凸轮驱动的,所 以不会出现自锁。因此,力锁合式凸轮机构的回程压力角可以很大,其许用值可取[a]=70~ 80。

椭圆轨迹直摆凸轮组合机构的设计

1 绪论 本课题要求设计一直摆凸轮组合机构,使给定在摆杆上的某个点实现预期椭圆轨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出整个机构所需的所有零件的实体模型,然后将其装配组合,并进行运动仿真。机构示意图如图1-1: 图1-1 直摆组合凸轮机构示意图 众所周知,人类创造发明机构和机器的历史十分悠久,并且随着人们对不同机器和机构的需求的日益增多,对它们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特别是在近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机构和机器的种类和它们所能完成的功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也正因为如此,机构和机器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学科。在这一学科中,进一步完善传统典型机构的分析与综合方法,例如实现预期轨迹的机构的类型和设计方法的创新,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在这一方面,对本课题的研究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代化的生产,许多都要求设备能实现某种预期轨迹来更好的生产,比如在食品加工机械中的馒头自动化生产线上,其馒头堆放机构就是一个利用组合机构来完成预期的馒头堆放轨迹的。在实现预期轨迹的组合机构中,直摆凸轮组合机构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机构,通过不同轮廓的直动凸轮和摆动通论驱动连杆配合运动,既能实现连续性预期轨迹,如星形线、内摆线、旋轮线、渐开线、正态曲线等;又能实现离散化预期轨迹,如人头像、金鱼、黑桃、三菱商标等。所涉及到的工业生产:如专用线切割机床、专用电火花加工机床、专用焊接焊切机械手、专用几何测量仪器、行程控制机构及各类轻工机械等。可以实现图案加工、电火花刻线等等。因此,研究本课题不仅有其理论意义,也有着其现实意义。

该机构是由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与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组成的联动凸轮机构(图-1),该机构具有3个活动构件(n=3),3个低副(P l =3),2个高副(P h =2),由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h l P P n --=23η[1] 故其机构自由度η为:123233=-?-?=η该机构原动件数目为1,与其机构自由度相等,故该机构成立。 通过建立直、摆组合凸轮机构的设计公式,从而得出该机构各构件位置、大小及形状尺寸、凸轮实际廓线、理论廓线。在此基础上,再合理设计出机构所需的每个零部件的结构,之后将它们装配组合,并进行运动彷真,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此机构的设计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直动从动件凸轮和摆动从动件凸轮的设计,直动杆和摆动杆的设计,直动导轨的设计,轴系零部件的设计和机架的设计。其中最为关键也最为困难的是直动从动件凸轮和摆动从动件凸轮的设计,而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设计又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先确定所要采用的凸轮设计方法。 在以上部分设计完成后,机构的运动仿真,包括机构各个部件的装配和装配后的动态仿真。在这一阶段需仔细计划各个部件的安装位置和安装顺序,将每一个部件都正确安装到位。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直动凸轮与摆动凸轮的安装滞后角,这一角度需严格控制,稍微的误差可能就直接影响预期的曲线。 本课题所用到的硬件主要是计算机。用到的软件有:AutoCAD 2004,Proe Wildfire3.0,Word2000,Powerpoint2000。

典型机构设计作业

典型机构设计与分析 ---凸轮连杆机构的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1)对基本机构和组合机构给出了本文的定义,按组合机构组成的结构型式进行分类。 (2)在分析机构结构特点的基础上,以机构综合理论为基础,以执行构件的运动规律为出发点,采用解析的方法建立了凸轮一连杆组合机构的数学模型,推导了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尺寸综合公式,完成了凸轮轮廓曲线和杆件尺寸的综合。 (3)在机构尺寸综合的基础上,根据已知的执行件的运动规律,对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推导出固定凸轮一连杆组合机构各构件的运动方程式。 (4)以机构最小纵向尺寸为优化目标,以许用压力角为约束条件,采用鲍威尔法、内点惩罚函数法等优化方法对变连杆长度固定凸轮连杆机构进行优化设计,得出合理的结果,使机构在满足运动要求和传力性能要求的前提下,结构更加紧凑。 凸轮-连杆组合机构是由凸轮机构和连杆机构按一定工作要求组合而成的,它综合这两种机构各自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介绍当连杆末端的轨迹曲线给定,如何采用解析法精确设计滚子摆动从动件双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凸轮廓线。 在系统程序设计中采用了机构分析和综合于一体的方法,在综合的同时进行分析。整个系统按功能模块设计,具有尺寸综合和运动学分析、动态仿真及数据显示等功能。各模块的程序代码之间相互独立,分别编制实现. 正文:(1)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高副机构。 凸轮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一般为主动件,作等速回转运动或往复直线运动。与凸轮轮廓接触,并传递动力和实现预定的运动规律的构件,一

般做往复直线运动或摆动,称为从动件。凸轮机构在应用中的基本特点在于能使从动件获得较复杂的运动规律。因为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凸轮轮廓曲线,所以在应用时,只要根据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来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了。凸轮机构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机械、仪器和操纵控制装置。凸轮机构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由于凸轮机构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运动要求,而且结构简单、紧凑[2]。 (2)连杆机构 连杆机构的设计方法主要有几何法、解析法和参数化设计方法等。几何法利用机构运动过程中各运动副位置之间的几何关系, 通过作图获得有关尺寸。此方法设计方便快捷, 但由于作图误差的存在, 设计精度较低。解析法是将设计问题用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通过方程的求解获得有关尺寸, 故其设计精度高, 但设计效率较低。参数化设计方法是根据连杆机构的性能参数确定连杆机构的其它有关尺寸, 当性能参数变化时, 其它参数可以得到相应的改变, 故参数化设计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设计效率, 并保证其设计精度。而且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 参数化设计方法已成为各类连杆机构设计的一种快捷而有效的方法。 用参数化设计方法来设计连杆机构, 可以利用VB 实现设计的自动化、结果的可视化, 并将设计结果保存到数据库中, 便于利用数据仓库技术进行总结、参考、重用、优化等[3]。 (3)凸轮连杆组合机构 基本机构应具有简单和能组成各种组合机构的属性。在闭环机构中,只构成一个封闭形的单环机构最简单。由最少构件通过最少运动副连接而成的单环机构是自由度为1的基本机构。如凸轮、齿轮和连杆机构构成一个封闭环形且自由度为1的单环机构。显然它们的倒置机构也是如此。至于自由度为2的单环饥构,构成它的构件和运动副的数量都必然大于自由度为1的相应单环机构,不是最小值。那么按第二种基本机构的定义,自由度大于1的单环机构已不能算是基本机构。事实上许多组合机构是要由多自由度的单环机构来组成。所以多自由度的单环机构也应该是组合机构的基本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与凸轮连杆机构都是应用十分广泛的机构,对它们的分析及设计一直是机构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的机构分析方法主要是图解法,其特

凸轮机构习题作图题

凸轮机构考试复习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B、C、D中选一个答案) 1 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缺点是。 A.惯性力难以平衡B.点、线接触,易磨损 C.设计较为复杂D.不能实现间歇运动 2 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 A.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B.便于润滑 C.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D.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 3 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恒等于常数。 A.摆动尖顶推杆B.直动滚子推杆 C.摆动平底推杆D.摆动滚子推杆 4 对于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来讲,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偏置直动推杆与对心直动推杆相比,两者在推程段最大压力角的关系为关系。 A.偏置比对心大B.对心比偏置大 C.一样大D.不一定 5 下述几种运动规律中,既不会产生柔性冲击也不会产生刚性冲击,可用于高速场合。 A.等速运动规律B.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C.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D.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6 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超过许用值时,可采用措施来解决。 A.增大基圆半径B.改用滚子推杆 C.改变凸轮转向D.改为偏置直动尖顶推杆 7.()从动杆的行程不能太大。 A. 盘形凸轮机构 B. 移动凸轮机构 C. 圆柱凸轮机构 8.()对于较复杂的凸轮轮廓曲线,也能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运动规律。 A 尖顶式从动杆 B.滚子式从动杆 C. 平底式从动杆 9.()可使从动杆得到较大的行程。 A. 盘形凸轮机构 B 移动凸轮机构 C. 圆柱凸轮机构 10.()的摩擦阻力较小,传力能力大。 A 尖顶式从动杆 B. 滚子式从动杆 C 平底式从动杆 11.()的磨损较小,适用于没有内凹槽凸轮轮廓曲线的高速凸轮机构。 A. 尖顶式从动杆 B.滚子式从动杆 C. 平底式从动杆 12.计算凸轮机构从动杆行程的基础是()。 A 基圆 B. 转角 C 轮廓曲线 13.凸轮轮廓曲线上各点的压力角是()。

典型机构设计与分析

摘要:由固定凸轮与连杆系所组成的凸轮一连杆组合机构是自动机械中一种常用机构.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筒便有效的优化设计方法. 对任意给定的从动件运动规律和要求的约束条件求得最佳的连杆尺寸及凸轮轮廓曲线.

总结:凸轮连杆机构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可实现从动件任意预期运动,因此在机床、纺织机械、轻工机械、印刷机械、机电一体化装配中大量应用。人们在进行机构的尺度综合时,习惯于采用常规的设计方法,即根据给定的设计条件。但这种方法对设计者的专业设计水平和经验要求较高。且所需的设计计算要多次反复进行,因而使设计效率降低,另外也很难得到最优的设计结果。通过一些优秀的设计和优化方法,使设计周期大大缩短,设计质量显著提高,得到的设计结果是设计者所追求目标的最优解。本文作者在书本打包机的设计中,对推书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与常规设计方法相比,可很快地得到最优解,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博;实现等速直动与急回的凸轮连杆机构的运动综合[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2刘芳,于晓红,邱丽芳,王小群;凸轮-连杆组合机构设计系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孟俊焕,姚俊红,冯瑞宁;评价机构传动质量的新方法—当量压力角法[J];德州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张秀花,夏玲,刘春明;凸轮组合机构在压力机上的应用[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4年04期 5 张景霞,王润孝,于江;一种实用凸轮连杆机构运动分析的方法[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3年04期 6 徐大伟;关于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优化设计方法[J];机械设计;1992年03期 7 钮志红,王旭;确定滚子摆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基本尺寸新方法[J];机械设

直动式固定凸轮与连杆机构的设计

直动式固定凸轮与连杆机构的设计 设计者:姜泽成 所在院(系):湖南工业大学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设1003班 学号:10405100205 指导老师:贺兵 时间:2013年12月27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 二、设计内容与步骤 (1) 1、设计内容 (1) 2.设计步骤 (2) 三、设计要求 (2) 四、设计指导 (3) 1、概述 (3) 2、基本参数 (6) 3、设计步聚 (7) 1)确定驱动方案 (7) 2)确定e (8) 3)确定h (8) 4)确定α (8) 5)确定δ (8) 6)求算b1、b2 (9) 7)设计凸轮廊线 (10) 8)检验压力角 (11) 五、参数优化 (13) 六、结论 (14) 七、参考文献 (14) 八、附图 (15)

摘要 包装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完成机械设计课程学习后,一次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等工科院校大多数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也是对机械设计课程的全面复习和实践。其目的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和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直动式固定凸轮与连杆机构的设计。根据题目要求和机械设计的特点作者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根据有关参数进行计算或编写有关设计计算程序; ②利用程序设计的方法输出结果并自动生成图形;③画出装配图及其主要零件图;④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 正文要求:宋体四号首行缩进两个字符;一级目录不缩进(二号字体),二级目录缩进0.5个字符(三号字体);三级目录缩进两个字符(小三字体);正文在目录下首行缩进两个字符。

凸轮机构练习题35248

1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缺点是() A.惯性力难以平衡B.点、线接触,易磨损C.设计较为复杂D.不能实现间歇运动2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 A.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B.便于润滑 C.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D.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 3.可使从动杆得到较大的行程() A.盘形凸轮机构B移动凸轮机构C.圆柱凸轮机构 4,承载能力很大的场合采用的从动件形式为( ) A,尖顶式B,滚子式C,平底式D,不能确定 5,要求从动件灵敏,轻载低速时宜采用的凸轮机构为( ) A,尖顶式凸轮机构B,滚子式凸轮机构 C,平底式凸轮机构D,曲面式凸轮机构 6,与凸轮接触面积较大,易于形成油膜,所以润滑较好,磨损较小的是( ) A,尖顶式从动杆B,滚子式从动杆 C,平底式从动杆D,直动式从动杆 7.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凸轮的() A.大小B.形状C.厚度D.表面质量 8、传动要求速度不高,承载能力较大的场合常应用的从动件型式为() A、尖顶式; B、滚子式; C、平底式; D、曲面式。 9、组成凸轮机构的基本构件有()个。 A.2个 B.3个 C.4个 10、与平面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的突出优点是(A)。 A.能严格的实现给定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B.能实现间歇运动 C.能实现多种运动形式的变换 D.传力性能好 11、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缺点是(B.)。 A.惯性力难以平衡 B.点、线接触,易磨损 C.设计较为复杂 D.不能实现间歇运动 12、凸轮机构中通常用作主动件的是(A)。 A、凸轮 B、从动杆 C、轨道 D、固定机架 13、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的位移曲线是(B)。 A、斜直线 B、抛物线 C、双曲线 D、直线 14,(A)从动杆的行程不能太大。 A、盘形凸轮机构 B、移动凸轮机构 C、圆柱凸轮机构 15,自动车床横刀架进给机构采用的凸轮机构是(A) A、圆柱凸轮机构 B、移动凸轮机构 C、盘形凸轮机构 D、球面凸轮机构 (C)的磨损较小,适用于没有内凹槽凸轮轮廓曲线的高速凸轮机构。 A、尖顶从动件 B、滚子从动件 C、平底从动件 16.、多用于传力小,速度低,传动灵敏场合的是(A)。 A、尖顶从动件 B、滚子从动件 C、平底从动件 D、曲面从动件 17、从动件预定的运动规律取决于(C) A、凸轮转速 B、凸轮形状 C、凸轮轮廓曲线 D、凸轮的基圆 18、摩擦阻力小,传力能力大应选用(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