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水力课程设计

热工水力课程设计
热工水力课程设计

热工水力课程设计

学号:

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指导老师:

1、热工水力设计概述反应堆热工设计的任务就是要设计一个既安全可靠又经济的堆芯输热系统。对于反应堆热工设计,尤其是对动力堆,最基本的要求是安全。要求在整个寿期内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并能适应启动、功率调节和停堆等功率变化,要保证在一般事故工况下堆芯不会遭到破坏,甚至在最严重的工况下,也要保证堆芯的放射性物质不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去。要使反应堆安全,对于堆芯设计的要求有:1堆芯功率分布应尽量均匀,以便使堆芯铀最大的功率输出2尽量减少堆内不必要的中子吸收材料,以提高中子经济性3有最佳的冷却剂流量分配和最小的流动阻力。反应堆热工设计的涉及面很广,它不但与反应堆本体的其他方面诸如堆物理、堆结构、堆材料和堆控制等的设计有关,而且还和

一、二回路系统的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反应堆热工设计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就是要在堆型和进行热工所必须的条件已定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的热工水力计算和

一、二回路热工参数最优选择,确定在额定功率下为满足反应堆安全要求所必须的堆芯燃料元件的总传热面积、燃料元件的几何尺寸以及冷却剂的流速(流量)、温度和压力等,使堆芯在

热工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指标。在进行反应堆热工设计之前,首先要了解并确定的前提为:(1)根据所设计堆的用途和特殊要求(如尺寸、重量等的限制)选定堆型,确定所用的核燃料、冷却剂、慢化剂和结构材料等的种类;(2)反应堆的热功率、堆芯功率分布不均匀系数和水铀比允许的变化范围;(3)燃料元件的形状、它在堆芯内的分布方式以及栅距允许变化的范围;(4)二回路对一回路冷却剂热工参数的要求;(5)冷却剂流过堆芯的流程以及堆芯进口处冷却剂流量的分配情况。在设计反应堆冷却系统时,为了保证反应堆运行安全可靠,针对不同的堆型,预先规定了热工设计必须遵守的要求,这些要求通常就称为堆的热工设计准则,反应堆在整个运行寿期内,不论是处于稳态工况,还是处于预期的事故工况,它的热工参数都必须满足这个热工设计准则。堆的热工设计准则,不但是堆的热工设计依据,而且也是安全保护系统设计的原始条件;除此之外,它还是制定安全运行规程的出发点。热工设计准则的内容,不但随堆型而不同,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堆设计与运行经验的积累以及堆用材料性能和加工工艺的改进而变化。以压水动力堆为例,目前压水动力堆设计中所规定的稳态热工设计准则,一般有以下几点:(1)燃料元件芯块内最高应低于其他相应燃耗下的熔化温度;(2)燃料元件外表面不允许发生沸腾临界;(3)必须保证正常运行工况下燃料元件和堆内构件得到充分冷却;在事故

工况下能提供足够的冷却剂以排除堆芯余热;(4)在稳态额定工况和可预计的瞬态运行工况中,不发生流动不稳定性。

在热工设计中,通常是通过平均通道(平均管)可以估算堆芯的总功率,而热通道(热管)则是堆芯中轴向功率最高的通道,通过它确定堆芯功率的上限,热点是堆芯中温度最高的点,代表堆芯热量密度最大的点,通过这个点来确定DNBR

2、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深入理解压水堆热工设计准则;

2、深入理解単通道模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包括了平均通道(平均管)、热通道(热管)、热点等在反应堆设计中的应用;

3、掌握堆芯焓场的计算并求出体现在反应堆安全性的主要参数:烧毁比DNBR,最小烧毁比MDNBR,燃料元件中心温度及其最高温度,包壳表面温度及其最高温度等;

4、求出体现反应堆先进性的主要参数:堆芯流量功率比,堆芯功率密度,燃料元件平均热流密度(热通量),最大热流密度,冷却剂平均流速,冷却剂出口温度等;

5、通过本课程设计,掌握压水堆热工校核的具体工具;

6、掌握压降的计算;

7、掌握单相及沸腾时的传热计算。

3、设计任务某压水反应堆的冷却剂和慢化剂都是水,用二氧化铀作燃料,Zr-4作燃料包壳材料。燃料组件无盒壁,燃料元件为棒状,正方形排列,已知以下参数:系统压力P

15、8MPa 堆芯输出个功率Nt1820MW冷却剂总流量W32100t/h 反应堆进口温度fin287℃堆芯高度L3、66m燃料组件数m121燃料组件形式n0 x n017 x17每个组件燃料棒数n265燃料包壳外径dcs9、5mm燃料包壳内径dci8、60mm燃料包壳厚度δc 0、57mm 燃料芯块直径du8、19mm燃料棒间距(栅距)s

12、6mm两个组件间的水隙δ 0、8mmUO2芯块密度95%理论密度旁流系数5%燃料元件发热占总发热的份额Fa

97、4%径向热管因子1、35轴向热管因子1、528局部峰核热管因子1、11热流量核热点因子2、29流量工程热点因子1、03焓升工程热管因子(未计入交混因子)1、085交混因子 0、95焓升核热管因子1、35堆芯入口局部阻力系数Kin 0、75堆芯出口局部阻力系数Kout1、0堆芯定位隔架局部阻力系数Kgr1、05将堆芯自下而上分为3个控制体,其轴向归一化功率分布见下表:表一堆芯归一化功率分布(轴向等分3个控制体)自下而上控制体123归一化功率分布0、801、500、70通过计算,得出:

1、堆芯流体出口温度;

2、燃料棒表面平均热量密度以及最大热量密度,平均线功率,最大线功率;

3、管内的流体温度(或焓)、包壳表面温度、芯块中心温度随轴向的分布;

4、包壳表面最高温度,芯块中心最高温度;

5、DNBR在轴向上的变化;

6、计算芯块压降。

四、热工设计的作用热工设计在整个反应堆设计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和桥梁作用

5、热工设计的方法单通道模型:是热工水力设计中所采用的一种比较简单的模型。用单通道模型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在设计时通常采用二根通道:一根为名义通道,它的所有参数均为名义值,另一根为热通道,将所有不利因子均加在热通道上,它是堆芯的极限通道。通道之间不考虑质量、能量和动量交换,最多只能考虑热通道中因阻力增大而使其流量再分配和因交混效应而使热通道中冷却剂焓值下降两种机理。

6、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及分析

(一)计算过程

1、堆芯流体出口温度(平均管)℃按流体平均温度以及压力由表中查得。

2、燃料表面平均热流密度 W/m2 式中为堆芯燃料棒的总传热面积 m2燃料棒表面最大热流密度qmax w/m2燃料棒平均线功率W/m燃料棒最大线功率 w/m

3、平均管的情况平均管的流速V m/s式中,堆芯内总流通面积 n0为燃料组件内正方形排列时的每一排(列)的燃料元件数由压力以及流体的平均温度查表得到:

4、为简化计算起见,假定热管内的流体流速Vh和平均管的V相同。(实际上,应该按照压降相等来求。热管内的流体流速要小一些)。则Vh=V同样,热管四根燃料元件组成的单元通道内的流量

5、热管中的计算(按一个单元通道计算)(1)热管中的流体温度(2)

第一个控制体出口处的包壳外壁温度式中:h(z)可以用来求。所以,式中:

流体的k(z)、μ(z)和Pr数根据流体的压力好温度由表查得。(k=λ 传热系数)如果流体已经达到过冷沸腾,用Jens-Lottes公式:

当时,用前面的式子当时,用(3)

第一个控制体出口处的包壳内壁温度式中:Zr-4的 W/m、℃ (4)

第一个控制体出口处的UO2芯块外表面温度(5)

第一个控制体出口处的UO2芯块中心温度用积分热导求解的

方法,即其他2个控制体的计算方法相同,重复上述过程即可。

6、热管中的用w-3公式计算,同样对3个控制体都算

7、 DNBR的计算

8、计算热管中的压降

9、单相流体的摩擦压降式中:

单相流体加速压降:单相流体提升压降:局部压降,出口:

进口:定位格架出口压降:其中,比容v按相应的流体压力和温度,由表查得。(2)计算结果1、流体堆芯出口温度=3

22、8410℃;2、堆芯内燃料棒的总传热面积=3、 m2 ;3、燃料棒表面平均热流密度=5、0611e+005w/;4、燃料棒表面最大热流密度=1、0753e+006w/;5、燃料棒平均线功率=1、5105e+004 w/m;6、燃料棒最大线功率=3、2093e+004 w/m;7、热管平均温度=304、920

57、堆芯内总流通面积=2、m2;8、平均管流速V=4、

2984m/s;9、单元通道内流量=0、Kg/s;

10、单元通道面积=0、m2

11、第一控制体出口流体温度(L1)=2

94、2464℃;

12、第一控制体出口处的包壳外壁温(L1)=3

13、0159℃;

13、第一控制体出口处的包壳内壁温(L1)=3

18、5447℃;

14、第一控制体出口处的芯块外表面温度(L1)=4

30、7499℃;

15、第一控制体出口处的芯块中心温度(L1)=7

58、1536℃;

16、热管中的(L1)=5、6045e+006w/;

17、DNBR(L1)=9、9547

18、第二控制体出口流体温度(L2)=307、2239℃;

19、第二控制体出口处的包壳外壁温(L2)=3

41、5471℃;

20、第二控制体出口处的包壳内壁温(L2)=3

51、6197℃;

21、第二控制体出口处的芯块外表面温度(L2)=5 61、9783℃;

22、第二控制体出口处的芯块中心温度(L2)=13 67、7℃;

23、热管中的(L2)=5、1188e+006 w/;

24、DNBR(L2)=4、8491

25、第三控制体出口流体温度(L3)=3

13、0365℃;

26、第三控制体出口处的包壳外壁温(L3)=3

28、5267℃;

27、第三控制体出口处的包壳内壁温(L3)=3

33、2888℃;

28、第三控制体出口处的芯块外表面温度(L3)=4 31、4684℃;

29、第三控制体出口处的芯块中心温度(L3)=5

95、5546℃;

30、热管中的(L3)=4、3427e+006w/;

31、DNBR(L3)=8、8156

32、单相流体的摩擦压降=2、1877e+004 Pa

33、单相流体加速压降=0 Pa

34、单相流体提升压降=2、5718e+004 Pa

35、堆芯出口局部压降=6、9616e+003 Pa

36、堆芯进口局部压降=4、3900e+003 Pa

37、定位格架出口压降=6、7279e+003 Pa

38、总的压降=6、5674e+004 Pa

(三)计算结果分析计算结果误差分析:由于采用的是W-3公式,且该设计中的给出参数与该公式的适用范围有些偏差,且在计算物性时粗糙地采用了线性插值的方法,更是带来了较大误差。但是其算出的结果还是能客观反映出热管中各量的变化趋势的。表2 临界热流与烧毁比的汇总表项目临界热流

10^6w/m^2DNBR1L5、604

59、95472L5、118

84、84913L4、342

78、8156表2 各温度的汇总表项目控制体出口温度包壳外表面温度包壳内表面温度芯块表面温度芯块中心温度1L2

94、24643

13、01593

18、54474

30、74997

58、15362L307、22393

41、54713

51、61975

61、978313

67、73L3

13、03653

28、52673

33、28884

31、46845

95、5546热管的焓、包壳表面温度、芯块中心温度隋轴向的分布如下计算得到包壳外表面壳最高温度3

46、℃ x=1、83m 包壳内表面最高温度349℃ x==1、83m 燃料中心最高温度14

91、1℃ x=1、83m 最小DNBR=3、1568 x=2、46m堆芯轴向功率余弦分布七、程序开始

1、程序设计框图读输入参数计算有关堆参数估算控制体出口温度tf计算控制体出口温度θ|<0、001重估tf否计算该处含汽量是计算包壳外表面温度根据W-3算临界热流包壳内表面温度芯块表面温度计算烧毁比芯块中心温度打印输出值停机

2、代码说明书本代码主要由三个小部分组成。堆芯出口温度计算、堆热流量计算、堆平均参数计算、第一至第三控制体各量计算、热管的压降计算。(1)堆芯出口温度计算:此段根据任务书给出的基本参数和热量与流量之间关系,运用迭代的算法,求出堆芯的出口温度。(2)堆热流量计算:先根据堆芯的输出功率和释热率以及总的传热面积,求出燃料元件表面平均热流量,再根据热管因子求出最大热流量。再求出平均线功率和最大线功率。

(3)堆平均参数计算:根据基本的尺寸,求出堆体的流通截面积和一个栅元的流通截面积。然后再求出流经栅元的流量。依据上面的温度结果,查出热物性参数,再求出冷却剂的流速。(4)第一至第三控制体的各量计算:因为三个控制体的计算过程类似,这里只说明第一个控制体的计算过程。在现有的参数下,根据热流量与流量的关系和迭代算法,求出该控制体的出口温度。通过流通截面积与湿周的关系求出栅元的当量直径。再根据上面的温度,查出对应的热物性参数由雷诺数与努尔数的关系,解出控制体出口处的对流换热系数。因为不知该处的流体状态,分别用单相强迫对流放热公式和詹斯-洛特斯传热方程算出各自的膜温压,取较小的值加上出口处的流体温度即是包壳的外表面温度。由包壳的外表面的温度再根据圆管的传热方程运用迭代算法解出包壳内表面的温度。芯块与包壳内表面之间的导热问题,根据间隙导热模型,即可解出芯块表面的温度,根据内热源的导热

模型,依据积分热导率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和插值方法,解出芯块

中心的温度。接下来依据冷却剂的温度,得出的控制体出口处的

含汽量。进而依据W-3公式求出该出的临界热流量,最后得出该

出的烧毁比DNBR。(5)热管的压降计算:热管的压降包括摩擦压降、提升压降、进出口局部压降、定位搁架出口压降。摩擦压降

可由计算单相流的达西(Darcy)公式算得。提升压降可由根据位

置的变化算得,其中参数都取平均值。其余的压降根据形阻压降

的基本公式再乘以相应的系数求得。最后各项相加得出热管的总

压降。八、课程设计小结在做这个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

查阅《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这本书,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不断地

温习起热工分析的内容并加深对热工分析的理解,在公式的查找

和应用中核电站的安全和经济运行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本次课程

设计要求掌握MATLAB的使用方法,数据对,在计算的过程中容易

出现错误,程序代码的编写优为主要,很多数据都需要查表,综

合性很强。九、参考资料《核反应堆热工分析》,于平安著,上

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程序代码%流体堆芯出口温度计算

tfin=287;Fa=0、974;Nt=1820e+6;Wt=90

55、56;b=0、05; tfout=322;e0=0、01 ;while e0>0、001

t0_=0、5*(tfout+tfin); Cp_=1000*(0、0265*(t0_-300)+5、63); xi=tfin+Fa*Nt/(Wt*(1-b)*Cp_); e0=(tfout-xi)/tfout;

tfout=xi %堆芯出口处温度end%热流密度计算

m=121;n=265;dcs=9、5e-3;L=3、66;q_=Fa*Nt/(m*n*pi*dcs*L)

%燃料元件表面平均热流量FRN=1、35;FZN=1、

528;FqN=FRN*FZN;FqE=1、03;FDHE=1、085;FDHmE=0、

95;qmax=q_*FqN*FqE %最大热流量ql_=q_*pi*dcs %平均线功率qlmax=ql_*FqN*FqE %最大线功率%平均管情况B=17;S=

12、6e-3;dx=0、8e-3;Af=m*n*(S^2-

pi/4*dcs^2)+m*4*B*S*dx; %总的流通截面积tf_=0、

5*(tfout+tfin)

%热管平均温度vf_=4、2e-6*(tf_-300)+0、; pf_=1/vf_; %平均密度v=Wt*(1-b)/(Af*pf_); %平均流速Ab=S^2-

pi/4*dcs^2; %单元流通截面积Wu=Wt*(1-b)*Ab/Af; %单元截面流量%第一控制体温度计算e11=0、01;tf1=300;L1=3、

66/6;fai1=0、80;while e11>0、001 t11_=0、5*(tf1+tfin); Cp1_=1000*(0、0269*(t11_-280)+5、068);

x1i=tfin+q_*FRN*FDHE*FDHmE*pi*dcs*L1*fai1/(Wu*Cp1_);

e11=(x1i-tf1)/tf1; tf1=x1i %求出该控制体出口处的温度endDe=4*(S^2-pi/4*dcs^2)/(pi*dcs); %单元通道当量直径

u1=944e-7;Pr1=0、85;k1=5

75、5e-3; %查得该温度下的热物性

Re1=Wu*De/(Ab*u1);h1=0、023*Re1^0、8*Pr1^0、4*k1/De; %该处的对流换热系数dtf11=q_*FRN*fai1*FqE/h1; %单相强迫对流放热公式算得的温压ts=3

46、;P=

15、8;dtf12=25*(q_*FRN*fai1*FqE/10^6)^0、25*exp(-

P/6、2)+ts-tf1; %采用詹斯-洛特斯传热方程算得的过冷沸腾膜温压if dtf11

3;tci1=349;e12=0、01;while e12>0、001 t12_=0、

5*(tci1+tcs1); kc1=0、0547*(1、8*t12_+32)+

13、8;

yi=tcs1+ql_*FRN*fai1*FqE/(2*pi*kc1)*log(dcs/dci);

e12=(yi-tci1)/yi; tci1=yi %采用迭代算法求得包壳内表面温度endhg=5678;du=8、19e-

3;tu1=tci1+ql_*FRN*FqE*fai1*2/(pi*(dci+du)*hg) %燃料芯块表面温度

d1_ku=ql_*FRN*FqE*fai1/(4*pi*100);tu1_ku=(

26、42-

21、32)/(400-300)*(tu1-300)+

21、32;to1_ku=tu1_ku+d1_ku;to1=(600-500)/(

34、97-

30、93)*(to1_ku-

30、93)+500 %根据积分热导率图表查得芯块中心温度p=

15、8e+6;hfin=12

73、59e+3;hfs=16

50、54e+3;hgs=25

84、84e+3;G=pf_*v*3600;h1=12

96、4746e+3;x1=(h1-hfs)/(hgs-hfs); %该点含汽量

qDNB1=3、154e6*((2、022-6、238e-8*p)+、、、 %根据W-3公式计算出临界热流量 (0、1722-1、43e-8*p)*exp((

18、177-5、987e-7*p)*x1))*、、、 ((0、1484-1、

596*x1+0、1729*x1*abs(x1))*0、2049*G/10^6+1、037)*、、、(1、157-0、869*x1)*、、、 (0、2664+0、8357*exp(-

124*De))*(0、8258+0、341e-6*(hfs-

hfin))DNBR1=qDNB1/(q_*FRN*FqE*fai1)

%计算烧毁比%第二控制体温度计算fai2=1、50;L2=3、

66/6;e21=0、01;tf2=310;while e21>0、001 t21_=0、

5*(tf1+tf2); Cp2_=1000*(0、0265*(t21_-300)+5、63);

x2i=tf1+q_*FRN*FDHE*FDHmE*pi*dcs*L2*fai2/(Wu*Cp2_);

e21=(x2i-tf2)/tf2; tf2=x2i %求出该控制体出口处的温度endDe=4*(S^2-pi/4*dcs^2)/(pi*dcs);u2=919e-7;Pr2=0、

91;k2=562e-3; %查得该温度下的热物性

Re2=Wu*De/(Ab*u2);h2=0、023*Re2^0、8*Pr2^0、4*k2/De; %该处的对流换热系数dtf21=q_*FRN*fai2*FqE/h2; %单相强迫对流放热公式算得的温压ts=3

46、;P=

15、8;dtf22=25*(q_*FRN*fai2*FqE/10^6)^0、25*exp(-

P/6、2)+ts-tf2; %采用詹斯-洛特斯传热方程算得的过冷沸腾膜

温压if dtf21

3;tci2=349;e22=0、01;while e22>0、001 t22_=0、

5*(tci2+tcs2); kc2=0、0547*(1、8*t22_+32)+

13、8;

zi=tcs2+ql_*FRN*fai2*FqE/(2*pi*kc2)*log(dcs/dci);

e22=(zi-tci2)/zi; tci2=zi %采用迭代算法求得包壳内表面温度endhg=5678;du=8、19e-

3;tu2=tci2+ql_*FRN*FqE*fai2*2/(pi*(dci+du)*hg) %燃料芯块表面温度

d2_ku=ql_*FRN*FqE*fai2/(4*pi*100);tu2_ku=(

30、93-

26、42)/(500-400)*(tu2-400)+

26、42;to2_ku=tu2_ku+d2_ku;to2=(1000-900)/(

48、06-

45、14)*(to2_ku-

45、14)+900 %根据积分热导率图表查得芯块中心温度p=

15、8e+6;hfin=12

73、59e+3;hfs=16

50、54e+3;hgs=25

84、84e+3;G=pf_*v*3600;h2=13

41、5988e+3;x2=(h2-hfs)/(hgs-hfs); %该点含汽量

qDNB2=3、154e6*((2、022-6、238e-8*p)+、、、 %根据W-3公式计算出临界热流量 (0、1722-1、43e-8*p)*exp((

18、177-5、987e-7*p)*x2))*、、、 ((0、1484-1、

596*x2+0、1729*x2*abs(x2))*0、2049*G/10^6+1、037)*、、、(1、157-0、869*x2)*、、、 (0、2664+0、8357*exp(-

124*De))*(0、8258+0、341e-6*(hfs-hfin))

DNBR2=qDNB2/(q_*FRN*FqE*fai2)

%计算烧毁比%第三控制体温度计算fai3=0、70;L3=3、

66/6;e31=0、01; tf3=315;while e31>0、001 t31_=0、

5*(tf3+tf2); Cp3_=1000*(0、0265*(t31_-300)+5、63);

x3i=tf2+q_*FRN*FDHE*FDHmE*pi*dcs*L3*fai3/(Wu*Cp3_);

e31=(x3i-tf3)/tf3; tf3=x3i %求出该控制体出口处的温度endDe=4*(S^2-pi/4*dcs^2)/(pi*dcs);u3=869e-7;Pr3=1、

01;k3=533e-3; %查得该温度下的热物性

Re3=Wu*De/(Ab*u3);h3=0、023*Re3^0、8*Pr3^0、4*k3/De; %该处的对流换热系数dtf31=q_*FRN*fai3*FqE/h3; %单相强迫对流放热公式算得的温压ts=3

47、328;P=

15、8;dtf32=25*(q_*FRN*fai3*FqE/10^6)^0、25*exp(-

P/6、2)+ts-tf3; %采用詹斯-洛特斯传热方程算得的过冷沸腾膜温压if dtf31

温度 tcs3=tf3+dtf31else tcs3=tf3+dtf32enddci=8、60e-

3;tci3=349;e32=0、01;while e32>0、001 t32_=0、

5*(tci3+tcs3); kc3=0、0547*(1、8*t32_+32)+

13、8;

ai=tcs3+ql_*FRN*fai3*FqE/(2*pi*kc3)*log(dcs/dci);

e32=(ai-tci3)/ai; tci3=ai %采用迭代算法求得包壳内表面温度endhg=5678;du=8、19e-

3;tu3=tci3+ql_*FRN*FqE*fai3*2/(pi*(dci+du)*hg) %燃料芯块表面温度

d3_ku=ql_*FRN*FqE*fai3/(4*pi*100);tu3_ku=(

34、97-

30、93)/(600-500)*(tu3-500)+

30、93;to3_ku=tu3_ku+d3_ku;to3=(1560-1405)/(

61、95-

58、4)*(to3_ku-

58、4)+1405 %根据积分热导率图表查得芯块中心温度p=

15、8e+6;hfin=12

73、59e+3;hfs=16

50、54e+3;hgs=25

84、84e+3;G=pf_*v*3600;h3=14

16、5e+3;x3=(h3-hfs)/(hgs-hfs); %该点含汽量qDNB3=3、154e6*((2、022-6、238e-8*p)+、、、 %根据W-3公式计算出临界热流量 (0、1722-1、43e-8*p)*exp((

18、177-5、987e-7*p)*x3))*、、、 ((0、1484-1、

596*x3+0、1729*x3*abs(x3))*0、2049*G/10^6+1、037)*、、、(1、157-0、869*x3)*、、、 (0、2664+0、8357*exp(-

124*De))*(0、8258+0、341e-6*(hfs-

hfin))DNBR3=qDNB3/(q_*FRN*FqE*fai3)

%计算烧毁比%热管中的压降uf=902e-7;L=3、66;uw=771e-7;Re_=pf_*v*De/uf;f=0、3146/Re_^0、25*(uw/uf)^0、6;%摩擦压降 dPf=f*L*(G/3600)^2*vf_/(2*De)%单相流体提升压降计算g=9、8;Kout=1、0;Kin=0、75;Kgr=1、

05;vfin=0、;vfout=0、;dPel=pf_*g*L%进口局部压降计算

dPin=Kin*(G/3600)^2*vfin/2%出口局部压降计算

dPout=Kout*(G/3600)^2*vfout/2%定位搁架出口压降计算

dPgr=Kgr*(G/3600)^2*(vfin+vfout)/2/2%总的压降计算

dP=dPf+dPel+dPin+dPout+dPgr

热工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样本

热工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题目燃烧控制系统 专业班级: 能动1307 姓名: 毕腾 学号: 02400402 指导教师: 李建强 时间: .12.30— .01.12

目录 第一部分多容对象动态特性的求取 (1) 1.1、导前区 (1) 1.2、惰性区 (2) 第二部分单回路系统参数整定 (3) 2.1、广义频率特性法参数整定 (3) 2.2、广义频率特性法参数整定 (5) 2.3分析不同主调节器参数对调节过程的影响 (6) 第三部分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 (10) 3.1 、蒸汽压力控制和燃料空气比值控制系统 (10) 3.2 、炉膛负压控制系统 (10) 3.3、系统分析 (12) 3.4有扰动仿真 (21) 第四部分四川万盛电厂燃烧控制系统SAMA图分析 (24) 4.1、送风控制系统SAMA图简化 (24) 4.2、燃料控制系统SAMA图简化 (25) 4.3、引风控制系统SAMA图简化 (27) 第五部分设计总结 (28)

第一部分 多容对象动态特性的求取 某主汽温对象不同负荷下导前区和惰性区对象动态如下: 导前区: 136324815.02++-S S 惰性区: 1 110507812459017193431265436538806720276 .123456++++++S S S S S S 对于上述特定负荷下主汽温导前区和惰性区对象传递函数, 能够用两点法求上述主汽温对象的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形式为 w(s)= n TS K )1(+,再利用 Matlab 求取阶跃响应曲线, 然后利用两点法确 定对象传递函数。 1.1 导前区 利用MATLAB 搭建对象传递函数模型如图所示: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 报告 设计题目: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年级专业:09级测控技术与仪器 化工、机械、食品等领域。温度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过程控制,有些工艺过程对其温度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因而设计一种较为理想的温度控制系统是非常有价值的。本设计就是利用单片机来控制高温加热炉的温度,传统的以普通双向晶闸管(SCR)控制的高温电加热炉采用移相触发电路改变晶闸管导通角的大小来调节输出功率,达到自动控制电加热炉温度的目的。这种移相方式输出一种非正弦波,实践表明这种控制方式产

生相当大的中频干扰,并通过电网传输,给电力系统造成“公害”。采用固态继电器控温电路,通过单片机控制固态继电器,其波形为完整的正弦波,是一种稳定、可靠、较先进的控制方法。为了降低成本和保证较高的控温精度,采用普通的ADC0809芯片和具有零点迁移、冷端补偿功能的温度变送器桥路,使实际测温范围缩小。 1.1电阻炉组成及其加热方式 电阻炉是工业炉的一种,是利用电流通过电热体元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来加热或者熔化元件或物料的热加工设备。电阻炉由炉体、电气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组成,炉体由炉壳、加热器、炉衬(包括隔热屏)等部件组成。由于炉子的种类不同,因而所使用的燃料和加

热方法也不同;由于工艺不同,所要求的温度高低不同,因而所采用的测温元件和测温方法也不同;产品工艺不同,对控温精度要求不同,因而控制系统的组成也不相同。电气控制系统包括主机与外围电路、仪表显示等。辅助系统通常指传动系统、真空系统、冷却系统等,因炉种的不同而各异。电阻炉的类型根据其热量产生的方式不同,可分为间接加热式和直接加热式两大类。间接加热式电阻炉,就是在炉子内部有专用的电阻材料制作的加热元件, (4)电阻炉温度按预定的规律变化,超调量应尽可能小,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5)具有温度、曲线自动显示和打印功能,显示精度为±1℃; (6)具有报警、参数设定、温度曲线修改设置等功能。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22页)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22页)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1.设计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分析零件图,合理选择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进行设计,从而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使零件能在数控机床上顺利加工,并且符合零件的设计要求。 2.设计目的。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进行的设计训练,主要目的有: 1 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编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学习总体方案的拟定、分析与比较的方法。 2 通过对夹具的设计,掌握数控夹具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保证零件的工艺尺寸。 3 通过工艺分析,掌握零件的毛坯选择方式以及相关的基准的确定,确定加工顺序。 4 通过对零件图纸的分析,掌握如何根据零件的加工区域选择机床以及加工刀具,并根据刀具和工件的材料确定加工参数。 5 锻炼学生实际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方法,运用手册、标准等技术资料以及撰写论文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 3.设计要求: 1、要求所设计的工艺能够达到图纸所设计的精度要求。 2、要求所设计的夹具能够安全、可靠、精度等级合格,所加工面充分暴露出来。 3、所编制的加工程序需进行仿真实验,以验证其正确

4.设计内容 4.1分析零件图纸 零件图如下: 1.该零件为滑台工作台,是一个方块形的零件。图中加工轮廓数据充分,尺寸 清晰,无尺寸封闭等缺陷。 2.其中有多个孔有明确的尺寸公差要求和位置公差要求,而无特殊的表面粗糙 度要求,如70+0.1、102+0.1、80+0.1、100+0.1、13.5+0.05、26+0.05.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详细过程版本

华扶#力*孑 课程设计报告 (20 13 一2014年度第二学期) 名称: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设计 题目:利用单通道模型进行反应堆稳态热工设计 院系:核科学与工程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实践核1101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0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M 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王胜飞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周数:U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2014 年6月19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反应堆热工设计的任务就是要设计一个既安全可靠又经济的堆芯输热系统。对于反应堆热工设讣,尤其是对动力堆,最基本的要求是安全。要求在整个寿期内能够长期稳泄运行,并能适应启动、功率调和停堆等功率变化,要保证在一般事故工况下堆芯不会遭到破坏,甚至在最严重的工况下,也要保证堆芯的放射性物质不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去。 在进行反应堆热工设计之前,首先要了解并确左的前提为: (1)根据所设计堆的用途和特殊要求(如尺寸、重量等的限制)选左堆型,确怎所用的核燃料、冷却剂、慢化剂和结构材料等的种类; (2)反应堆的热功率、堆芯功率分布不均匀系数和水铀比允许的变化范用: (3)燃料元件的形状、它在堆芯内的分布方式以及栅距允许变化的范H: <4)二回路对一回路冷却剂热工参数的要求: (5)冷却剂流过堆芯的流程以及堆芯进口处冷却剂流量的分配情况。 在设计反应堆冷却系统时,为了保证反应堆运行安全可靠,针对不同的堆型,预先规立了热工设计必须遵守的要求,这些要求通常就称为堆的热工设计准则。目前压水动力堆设计中所规左的稳态热工设计准则,一般有以下几点:< 1)燃料元件芯块内最高应低于英他相应燃耗下的熔化温度; (2)燃料元件外表而不允许发生沸腾临界: (3)必须保证正常运行工况下燃料元件和堆内构件得到充分冷却;在事故工况下能提供足够的冷却剂以排除堆芯余热: <4)在稳态额泄工况和可预计的瞬态运行工况中,不发生流动不稳左性。 在热工设计中,通常是通过平均通道(平均管)可以估算堆芯的总功率,而热通道(热管)则是堆芯中轴向功率最高的通道,通过它确定堆芯功率的上限,热点是堆芯中温度最高的点,代表堆芯热量密度最大的点,通过这个点来确?DNBR?J 热工课程设计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和英它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际知识,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深入理解压水堆热工设讣准则: 2、深入理解单通道模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包括了平均通道(平均管)、热通道(热管)、热点等在反应堆设计中的应用; 3、掌握堆芯焰场的计算并求岀体现在反应堆安全性的主要参数:烧毁比DNBR,最小烧毁比MDNBR, 燃料元件中心温度及其最高温度,包壳表面温度及英最髙温度等; 4、求出体现反应堆先进性的主要参数:堆芯流量功率比,堆芯功率密度,燃料元件平均热流密度(热通量),最大热流密度,冷却剂平均流速,冷却剂出口温度等: 5、掌握压降的计算: 6、掌握单相及沸腾时的传热计算。 7、理解单通道模型的编程方法。 课程设计要求: 1.设计时间为一周;

热工控制系统课程设计56223

热工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某直流锅炉给水控制系统设计 二○一○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部分多容对象动态特性的求取 (2) 第二部分单回路系统参数整定 (4) 一、广义频率特性法参数整定 (5) 二、临界比例带法确定调节器参数 (6) 三、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的作用 (9) 第三部分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 (10) 一、主蒸汽温度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 (10) 二、给水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 (13) 三、燃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 (15)

第四部分 某电厂热工系统图分析 ........................................................ 16 参考文献: (19) 第一部分 多容对象动态特性的求取 选取某主汽温对象特定负荷下导前区和惰性区对象动态特性如下: 导前区: 1 40400657 .12++-s s 惰性区: 1 1891542269658718877531306948665277276960851073457948202 .1234567+++++++s s s s s s s 对于上述特定负荷下主汽温导前区和惰性区对象传递函数,可以用两点法求上述主汽温对象的传递

函数,传递函数形式为n Ts K s W )1()(+=,利用Matlab 求取阶跃响应曲线,然后利用两点法确定对象 传递函数。 导前区阶跃响应曲线: 图1-1 由曲线和两点法可得: 657.1=K 637.28,663.0657.14.0)(4.01==?=∞t y 165.61,326.1657.18.0)(8.02==?=∞t y 2092.25.0075.12 121≈=??? ? ??+-=t t t n ,8.2016.22 1≈+≈n t t T 即可根据阶跃响应曲线利用两点法确定其传递函数:2 ) 18.20(657 .1)(+-= s s W 惰性区阶跃响应曲线:

工业锅炉热工控制系统-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报告书

工业锅炉热工控制系统-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 一、概述 -----------------------------------------------------------------------2 1.1工业锅炉概述 ----------------------------------------------------------------2 1.2国内工业锅炉发展状况 --------------------------------------------------------2 1.3国外工业锅炉发展状况 --------------------------------------------------------2 1.4工业锅炉的调节任务 ----------------------------------------------------------2 二、工业锅炉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和要求--------------------------------------------3 2.1给水控制系统 ----------------------------------------------------------------3 2.2过热蒸汽温度的调节系统 ------------------------------------------------------3 2.3燃烧调节系统 ----------------------------------------------------------------3 2.4锅炉的主要设计参数----------------------------------------------------------4 三、工业锅炉自动控制系统方案的设计----------------------------------------------4 3.1给水控制系统----------------------------------------------------------------4 3.1.1 锅炉汽包给水控制对象的特点 3.1.2锅炉汽包给水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 3.1.3测量给水控制系统仪表的选择 3.1.4给水控制系统的设计 3.1.5给水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SAMA图 3.2过热蒸汽温度的调节系统-----------------------------------------------------10 3.2.1过热蒸汽温度的调节系统对象的动态特性

核反应堆热工水力课程设计

一、设计要求 在设计反应堆冷却系统时,为了保证反应堆运行安全可靠,针对不同的堆型,预先规定了热工设计必须遵守的要求,这些要求通常就称为堆的热工设计准则。目前压水动力堆设计中所规定的稳态热工设计准则,一般有以下几点: 1.燃料元件芯块内最高应低于其他相应燃耗下的熔化温度; 2.燃料元件外表面不允许发生沸腾临界; 3.必须保证正常运行工况下燃料元件和堆内构件得到充分冷却;在事故工况下 能提供足够的冷却剂以排除堆芯余热; 4.在稳态额定工况和可预计的瞬态运行工况中,不发生流动不稳定性。 5.在热工设计中,通常是通过平均通道(平均管)可以估算堆芯的总功率,而 热通道(热管)则是堆芯中轴向功率最高的通道,通过它确定堆芯功率的上限,热点是堆芯中温度最高的点,代表堆芯热量密度最大的点,通过这个点来确定DNBR。 二、设计任务 某压水反应堆的冷却剂和慢化剂都是水,用二氧化铀作燃料,Zr-4作燃料包壳材料。燃料组件无盒壁,燃料元件为棒状,正方形排列,已知下列参数:系统压力P15.8M P a 堆芯输出热功率N t1820M W 冷却剂总流量W32500t/h 反应堆进口温度t f i n287℃堆芯高度L 3.60m 燃料组件数m121 燃料组件形式n0×n017×17 每个组件燃料棒数n265 燃料包壳外径d c s9.5m m 燃料包壳内径d c i8.6m m 燃料包壳厚度δc0.57m m 燃料芯块直径d u8.19m m 燃料棒间距(栅距)s12.6m m 两个组件间的水隙δ0.8m m UO2芯块密度ρUO2 95%理论密度旁流系数ζ5% 燃料元件发热占总发热份额F a97.4% 径向核热管因子 1.33 轴向核热管因子 1.520 热流量核热点因子= 2.022 热流量工程热点因子 1.03 焓升工程热点因子(未计入交混因子) 1.142 交混因子0.95 焓升核热管因子= 1.085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详细过程版本

课程设计报告 ( 20 13 -- 2014 年度第二学期) 名称: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设计 题目:利用单通道模型进行反应堆稳态热工设计院系: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实践核1101班 学号:1111440306 学生:佳 指导教师:王胜飞 设计周数:1周 成绩:

日期:2014 年 6 月19 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反应堆热工设计的任务就是要设计一个既安全可靠又经济的堆芯输热系统。对于反应堆热工设计,尤其是对动力堆,最基本的要安全。要求在整个寿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并能适应启动、功率调节和停堆等功率变化,要保证在一般事故工况下堆芯不会遭到破坏,甚至在最严重的工况下,也要保证堆芯的放射性物质不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去。 在进行反应堆热工设计之前,首先要了解并确定的前提为: (1)根据所设计堆的用途和特殊要求(如尺寸、重量等的限制)选定堆型,确定所用的核燃料、冷却剂、慢化剂和结构材料等的种类; (2)反应堆的热功率、堆芯功率分布不均匀系数和水铀比允许的变化围; (3)燃料元件的形状、它在堆芯的分布方式以及栅距允许变化的围; (4)二回路对一回路冷却剂热工参数的要求; (5)冷却剂流过堆芯的流程以及堆芯进口处冷却剂流量的分配情况。 在设计反应堆冷却系统时,为了保证反应堆运行安全可靠,针对不同的堆型,预先规定了热工设计必须遵守的要求,这些要求通常就称为堆的热工设计准则。目前压水动力堆设计中所规定的稳态热工设计准则,一般有以下几点: (1)燃料元件芯块最高应低于其他相应燃耗下的熔化温度; (2)燃料元件外表面不允许发生沸腾临界; (3)必须保证正常运行工况下燃料元件和堆构件得到充分冷却;在事故工况下能提供足够的冷却剂以排除堆芯余热; (4)在稳态额定工况和可预计的瞬态运行工况中,不发生流动不稳定性。 在热工设计中,通常是通过平均通道(平均管)可以估算堆芯的总功率,而热通道(热管)则是堆芯中轴向功率最高的通道,通过它确定堆芯功率的上限,热点是堆芯中温度最高的点,代表堆芯热量密度最大的点,通过这个点来确定DNBR。 热工课程设计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和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际知识,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深入理解压水堆热工设计准则; 2、深入理解单通道模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包括了平均通道(平均管)、热通道(热管)、热点等在反应堆设计中的应用; 3、掌握堆芯焓场的计算并求出体现在反应堆安全性的主要参数:烧毁比DNBR,最小烧毁比MDNBR,燃料元件中心温度及其最高温度,包壳表面温度及其最高温度等; 4、求出体现反应堆先进性的主要参数:堆芯流量功率比,堆芯功率密度,燃料元件平均热流密度(热通量),最大热流密度,冷却剂平均流速,冷却剂出口温度等; 5、掌握压降的计算;

换热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院(部):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绪论 (4) 第二章热负荷计算 (6) 原始资料 负荷计算 第三章供热系统方案的选择 (11) 系统热源型式及热媒的选择 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类型 供热管道的定线原则 管道的保温与防腐 第四章设备的选择 (13) 热交换器选型 水泵的选择和计算 除污器选择 设计小结 (19) 参考文献 (21) 摘要 本设计名为长春市曙光苑小区室外供热管网和换热站工程设计。 随着国家计量供热的逐步推行,供热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计量供热是供热行业从粗放型管理方式向精细型管理方式的一次深刻转变。计量供热的主目标是节能环保。计量供热的成功实行必须依托高精确的热网调控。而热网的高精确调控基础是热网的设计和建设。这对我们供热系统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能否设计出满足热网精确调控需求的供热系统是当前我们设计人员面临的一道重要难题。

供热工程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城市公共事业的一项重要设计。各地区都努力从现有条件出发,积极调整能源结构,研究多元化的供热方式,实现供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计量供热的节能目标。计量供热不仅能给城市提供稳定的可靠地高品位热源,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而且能节约能源,减少城市污染。有利于城市美化,有效地利用城市空间。城市供热管网的设计,首先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既要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又要实事求是的对热负荷进行调查和计算。在了解热负荷的性质、类别、用途等多方面现场的资料后,进行供热外网的设计。 本次设计以节能建筑的热指标为基础,以热网的精确调节为最终目标,尽量降低热网的各项指标,尽量应用精确调节的阀门和设备,为计量供热打好基础。 本设计以经济、环保、节能为原则,通过借鉴以前的设计方法和经验,采用了合理的技术措施,使设计的各个系统达到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集中供热;供热管网;换热站;节能; 第一章绪论 一、我国城市供热的技术走向 1,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的技术方向,主要采用热电联产的型式,这是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决定的。当然,集中供热的首要前提是节约能源,但是当前我国电力紧张的局面也是不能忽视的。在供热的同时,生产一定量的电力,也能缓解部分用电的需要。 2,落实热负荷,是集中供热一切要素之首。没有准确的热负荷,热电站的建设将似海滩上的建筑,不仅不能节约燃料,更无经济效益可谈。 3,目前,我国建设资金短缺,无论是建设热源还是管网,耗资都相当大。因此,改造老凝汽式电站为热电厂,既可大大降低投资,也可缩短工期,且运行效益可立竿见影。这是集中供热应优先考虑的热源。 4,尽可能在老厂扩建供热机组,降低生产与非生产设施投资,并且技术上有比较强的后盾,安全生产有比较可靠的保证。

供热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doc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设计目的 (1) 1.2工程概述 (1) 1.3设计任务 (1) 第2章设计依据 (2) 2.1主要参考资料 (2) 2.2设计范围 (2) 2.3设计参数 (2) 2.3.1 室外设计参数 (2) 2.3.2 室内设计参数 (3) 2.4设计原始资料 (3) 2.4.1 土建资料 (3) 2.4.2 建筑结构 (3) 2.5动力与能源资料 (3) 2.6其他资料 (3) 2.7朝向修正率 (4) 第3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5) 3.1热负荷组成 (5) 3.2负荷计算 (5) 3.2.1 围护结构计算参数 (5) 3.2.2主要计算公式 (5) 3.3热负荷计算 (7)

第4章热水供暖系统设计方案比较与确定 (8) 4.1循环动力 (8) 4.2供、回水方式 (8) 4.3系统敷设方式 (9) 4.4供、回水管布置方式 (9) 第5章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 (10) 5.1散热器的选择 (10) 5.2散热器的布置 (10) 5.3散热器的安装 (10) 5.4散热器的计算 (10) 第6章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 (11) 6.1确定系统原理图 (11) 6.2系统水力计算 (11) 6.2.1 散热器计算 (11) 6.2.2 户内水平系统水力计算 (12) 6.2.3 单元立管与水平干管采暖系统水力计算 (19) 附录 (23) 参考文献 (24) 总结 (25)

第1章绪论 1.1 设计目的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完《供热工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程,按照工程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图集和有关参考资料,独立完成建筑所要求的工程设计,掌握供暖系统的设计方法,了解设计流程,通过对系统的设计进一步掌握供热工程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负荷计算、水力计算、散热器计算、系统选择的具体方法,从而达到具有能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供暖系统设计的能力。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在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 工程概述 1.本工程为北京市某建筑小区,整个建筑物为3层,建筑总供暖面积约1800.26平方米。系统与室外管网连接,供水温度950C,回水温度700C.该工程采用接外热网下供下回式分户热水供暖系统,楼梯间不供热。热源由城市热网提供,引入口管径为DN50。 1.3 设计任务 本设计为整栋小区冬季热水供暖工程。设计主要内容为: (一)设计准备(收集和熟悉有关规范、标准并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 (二)采暖设计热负荷及热指标的计算 (三)散热设备选择计算 (四)布置管道和附属设备选择,绘制设计草图 (五)管道水力计算 (六)平面布置图、系统原理图等绘制 (七)设计及施工说明的编制

热工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2012307010936 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 班级: 自动卓越121 题目: 热工参数检测仪表 刘口 指导教师:职称: 实验师 201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题目背景及意义 (1) 第二章第二章设计题目介绍 (1) 2.1设计目的 (1) 2.2设计内容及要求 (1) 2.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 (1) 2.4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 (2) 第三章压力表的检定 (2) 3.1压力表的概述 (2) 3.2压力表简介 (2) 3.2.1压力表原理 (2) 3.2.2压力表构造 (3) 3.2.3性能分类 (3) 3.3压力表检定方法 (3) 3.4计量器具 (4) 3.5示值误差、回城误差和敲定位移的检定 (4) 3.6实验操作步骤 (4) 3.7结果处理 (4) 3.8误差分析 (5) 3.9测量结果 (6) 第四章热电阻的检定 (7) 4.1热电阻概述 (7) 4.2热电阻工作原理 (7) 4.3热电阻允差 (7) 4.4热电阻的检定方法 (8) 4.5检定设计方法 (8) 4.6实验操作步骤 (8)

4.7结果处理 (8) 4.8误差分析 (9) 4.9检定结果 (9) 第五章流量计的检定 (16) 5.1流量计概述 (16) 5.2转子流量计工作原理 (16) 5.3流量计检定方法 (17) 5.4测量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参数 (17) 5.5实验操作步骤 (17) 5.6数据处理 (18) 5.7误差分析 (18) 第六章总结 (19) 参看文献 (19)

第一章题目背景及意义 电厂热工检测技术及仪表是电厂热工自动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为运行操作人员及时、准确和方便的反应生产过程运行情况的各种物理量、化学量以及生产设备的工作状态并自动的进行检查和测量,以便监督生产过程的进行情况和趋势,电厂热工过程自动化是随着火力发电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火电厂锅炉和汽轮机都装有大量的检测仪表,其中包括传感器、变送器、显示仪表和记录仪表等。他们随时显示、记录、累积和变送机组运行各种参数,以便进行必要的操作和控制,保障机组安全经济的运行。 总之,检测仪表是保障生产过程安全经济运行及实现自动化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配备完善的自动监测系统能够为操作人员提供操作数据,为自动化装备提供准确及时的测量信号,为宏观技术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可以改善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效率和设备可靠性。 第二章设计题目介绍 2.1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基本目标:使学生了解热工系统中常用的压力、温度及流量等热工参数的特性及检测的方法,熟练掌握这些测量仪表的使用方法,能对常用测量仪表的精度进行校验。 2.2设计内容及要求 (1)根据《压力控制器检定规程JJG 544-2011》及《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JJG 52-1999》的要求对压力控制器和压力表进行检验,并给出检定报告。 (2)根据热电偶及热电阻检定规程,使用热工检定系统对热电偶或热电阻进行校验,并给出检定报告,报告格式见指导书。 (3)根据《冷水水表检定规程JJG162-2009》,利用流量试验台对流量表进行检定并给出相应的检定报告。 (4)熟练使用磁翻柱式、差压式液位计的使用方法。 2.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 (1)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介绍、背景意义、要求及实验过程等);

热工过程控制仪表课程实习与设计

《热工过程控制仪表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 自动化(热工过程自动化方向) 先修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热工测量与仪表,自动控制理论 一、目的 热工过程控制仪表课程实习与设计是学习热工过程控制仪表课程后的一个重要的综合实践环节。 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热工过程控制仪表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仪表控制系统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仪表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仪表控制系统的一般规律。 3.进行仪表控制系统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的训练。 二、基本要求 1.能从仪表控制系统功能要求出发,制订或分析设计方案,合理地选择传感器,变送器、调节器和执行机构。 2.能按工艺的控制要求,选择相关模块,设计的调节器的组态图,填写相关控制数据表。 3.能考虑仪表安装与调整、使用与维护、经济和安全等问题,对仪表控制系统的安装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4.图面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尺寸及公差标注正确,技术要求完整合理。三、实践内容与时间分配 见表1。 表1

四、实践条件与地点建议 1. 实践基本条件要求 提供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专用教室,并能提供学生一定的实验设备、实验条件,条件允许的话提供学生到生产实践场所短期参观学习的机会。 2. 实践地点建议 校内专用教室、实验室及火力发电厂。 五、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 1. 能力培养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能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热工过程控制仪表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仪表控制系统设计问题的能力。在实践环节中进行仪表控制系统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 2. 素质提升 通过实践,深入掌握理论教学内容,并将其运用到实践环节,具备一名专业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六、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 1.考核方式:考查 2.成绩评定:按平时表现,设计说明书及答辩三部分综合考核,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计分。其中:平时表现(30%),设计说明书(40%)答辩(30%)。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设

目录 一、设计任务 (1) 二、课程设计要求 (2) 三、计算过程 (2) 四、程序设计框图 (8) 五、代码说明书 (9) 六、热工设计准则和出错矫正 (10) 七、重要的核心程序代码 (11) 八、计算结果及分析 (17)

一、设计任务 某压水反应堆的冷却剂及慢化剂都是水,用二氧化铀作燃料,用Zr-4作包壳材料。燃料组件无盒壁,燃料元件为棒状,正方形排列。已知下列参数:系统压力 15.8MPa 堆芯输出功率 1820MW 冷却剂总流量 32100t/h 反应堆进口温度287℃ 堆芯高度 3.66m 燃料组件数 121 燃料组件形式17×17 每个组件燃料棒数 265 燃料包壳直径 9.5mm 燃料包壳内径 8.36mm 燃料包壳厚度 0.57mm 燃料芯块直径 8.19mm 燃料棒间距(栅距) 12.6mm 芯块密度 95% 理论密度旁流系数 5% 燃料元件发热占总发热的份额 97.4% 径向核热管因子 1.35 轴向核热管因子 1.528 局部峰核热管因子 1.11 交混因子 0.95 热流量工程热点因子 1.03 焓升工程热管因子 1.085 堆芯入口局部阻力系数 0.75 堆芯出口局部阻力系数 1.0 堆芯定位隔架局部阻力系数 1.05

若将堆芯自上而下划分为5个控制体,则其轴向归一化功率分布如下 表:堆芯轴向归一化功率分布(轴向等分5个控制体) 通过计算,得出 1. 堆芯出口温度; 2. 燃料棒表面平均热流及最大热流密度,平均线功率,最大线功率; 3. 热管的焓,包壳表面温度,芯块中心温度随轴向的分布; 4. 包壳表面最高温度,芯块中心最高温度; 5. DNBR在轴向上的变化; 6. 计算堆芯压降; 二、课程设计要求 1.设计时间为两周; 2.独立编制程序计算; 3.迭代误差为0.1%; 4.计算机绘图; 5.设计报告写作认真,条理清楚,页面整洁; 6.设计报告中要附源程序。 三、计算过程 目前,压水核反应堆的稳态热工设计准则有: (1)燃料元件芯块内最高温度应低于其相应燃耗下的熔化温度。 目前,压水堆大多采用UO2作为燃料。二氧化铀的熔点约为2805 ±15℃,经辐照后,其熔点会有所降低。燃耗每增加104兆瓦·日/吨铀,其熔点下降32℃。在通常所达到的燃耗深度下,熔点将降至2650℃左右。在稳态热工设计中,一般将燃料元件中心最高温度限制在2200~2450℃之间。 (2)燃料元件外表面不允许发生沸腾临界。

《热工过程自动控制》课程设计

(注意:保持清洁,设计结束后装订在设计说明书正文的第1页) 《热工过程自动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方向:热能与动力工程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周数:1 学分:1 一、设计题目 600MW单元机组直流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组态设计 二、原始资料 1. 控制对象 60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给水控制系统采用两台分别带50%负荷的汽动给水泵作为正常负荷下的供水,设置一台可带50%负荷的电动给水泵,作为启动及带低负荷或两台汽动泵中有一台故障时作备用泵使用。 2. 控制要求 直流锅炉必须使燃烧率和给水量随时保持适当的比例。 (1)给水流量控制回路仅当锅炉运行在纯直流工况下,才能对锅炉出口的主蒸汽温度起到粗调的作用。为保证锅炉本身的安全运行,要求任何工况下省煤器入口给水流量不低于35%MCR; (2)给水泵串级控制回路的副调节器根据给水流量偏差输出给水泵控制指令,调节各台泵的转速以满足机组负荷变化的需要; (3)为保证给水泵的运行安全,给水流量调节阀控制回路通过调节给水阀门的开度维持泵出口母管的压力在适当范围内; (4)汽动给水泵再循环阀调节回路需保证通过每台汽泵的流量不低于最小允许流量。 三、设计任务 1、了解大型单元机组控制系统概貌和集散控制系统概貌及其组态原理;

2、了解ABB贝利公司Symphony集散控制设备及其重要功能模块的作用; 3、掌握控制对象(包括工艺流程)及控制任务; 4、根据控制系统原理进行相应集散控制系统的组态设计; 给水控制系统包括三个部分:(1)给水流量指令形成回路(2)汽动给水泵转速控制回路(3)给水流量调节阀控制回路,可任选其中两部分做组态设计。 5、对所设计的部分进行组态分析。 四、建议时间安排 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序号内容时间 1 收集资料,学习相关理论知识1天 2.5天 2 进行集散控制系统的组态设计 并绘制组态图 3 整理报告1天 4 答辩0.5天 5 合计5天 五、成果要求 1、课程设计报告 (1)字数约5000左右,统一用A4纸手工书写,字迹工整。 (2)主要内容及装订顺序:封面、扉页、成绩考核表、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设计体会及附录。 (3)正文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大型单元机组控制系统概述、集散控制系统概述及其组态原理、Symphony集散控制设备简介及重要功能模块的作用、系统控制对象(包括工艺流程)及控制任务、所选定部分的组态设计和组态分析。(4)设计报告严禁抄袭,即使是同一小组也不允许雷同,否则按不及格论。 2、图纸要求:图纸要求手绘,以附录的形式放在报告最后。 六、成绩评定 设计成果主要由设计报告体现,成绩评定等级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制。设计成绩根据以下四个方面综合确定:(1)设计报告(40%)(2)设计期间表现(20%)(3)设计答辩(40%)。

热工水力课程设计

基于PCTRAN的核电站仿真与严重事故分析 目录 第一章:引言。。。。。。。。。。。。2 第二章:发展历程。。。。。。。。。。3 第三章:软件的介绍。。。。。。。。。4 3.1.原理。。。。。。。。。。。4 3.2. 特征。。。。。。。。。。。5 第四章:程式的介绍。。。。。。。。。6 第五章:实例分析。。。。。。。。。。9

引言 自从三哩岛核泄漏事件之后, 核电站 的模拟仿真及严重事故分析日趋受到重视。迄今, 国际上已形成一批较为成熟的核电 站全范围高保真模拟仿真系统以及适用于 各种事故工况分析研究的软件。前者以美国的 GSE System, 加拿大的Mapps和法国的Cory TESS等公司的产品为代表;后者包括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的 MELCOR , 美国爱达荷国家工程与环境实验室的SCDAP/RELAP.但是上述仿真系统结构复杂, 操作繁琐, 价格在百万至千万元人民币之间, 便携性差。为此, 美国MST公司开发了适用于不同堆型核电站模拟仿真与严重事故分析的小 型软件 PCTRAN, 该软件的价格约30万元人民币。

发展历程 PCTRAN 是美国Micro Simulation Technology(MST)公司和濮励志博士所合作发展的核电厂暂能事故快速分析软件,希望藉由个人电脑完成大型模拟器的大部分功能,以减少分析所需要的成本,并加快其模拟器速度以减少分析的时间。目前已针对台湾电力公司的4座核能电厂发展出4套相对应得PCTRAN程式,其中PCTRAN__ABWR就是核能四厂(进步型沸水式核能电厂)的对应版本。从1996年起,国际原子能机构把PCTRAN 作为每年先进堆仿真工作室的培训材料。

重庆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目录 1 实验背景 (2) 2 实验介绍 (3) 3 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 (6)

1 实验背景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动控制原理是相对于人工控制概念而言的,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制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在自动控制原理【1】中提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空间技术发展的需要,对自动控制的精密性和经济指标,提出了极其严格的要求;同时,由于数字计算机,特别是微型机的迅速发展,为控制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他们的推动下,控制理论有了重大发展,如庞特里亚金的极大值原理,贝尔曼的动态规划理论。卡尔曼的能控性能观测性和最优滤波理论等,这些都标志着控制理论已从经典控制理论发展到现代控制理论的阶段。现代控制理论的特点。是采用状态空间法(时域方法),研究“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时变和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现在,随着技术革命和大规模复杂系统的发展,已促使控制理论开始向第三个发展阶段即第三代控制理论——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发展。 在其他文献中也有所述及(如下): 至今自动控制已经经历了五代的发展: 第一代过程控制体系是150年前基于5-13psi的气动信号标准(气动控制系统PCS,Pneumatic Control System)。简单的就地操作模式,控制理论初步形成,尚未有控制室的概念。 第二代过程控制体系(模拟式或ACS,Analog Control System)是基于0-10mA或4-20mA 的电流模拟信号,这一明显的进步,在整整25年内牢牢地统治了整个自动控制领域。它标志了电气自动控制时代的到来。控制理论有了重大发展,三大控制论的确立奠定了现代控制的基础;控制室的设立,控制功能分离的模式一直沿用至今。 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CCS,Computer Control System).70年代开始了数字计算机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技术优势,人们在测量,模拟和逻辑控制领域率先使用,从而产生了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CCS,Computer Control System)。这个被称为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是自动控制领域的一次革命,它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特长,于是人们普遍认为计算机能做好一切事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被称为“集中控制”的中央控制计算机系统,需要指出的是系统的信号传输系统依然是大部分沿用4-20mA的模拟信号,但是时隔不久人们发现,随着控制的集中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失控的危险也集中了,稍有不慎就会使整个系统瘫痪。所以它很快被发展成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第四代过程控制体系(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处理器的普遍使用,计算机技术可靠性的大幅度增加,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第四代过程控制体系(DCS,或分布式数字控制系统),它主要特点是整个控制系统不再是仅仅具有一台计算机,而是由几台计算机和一些智能仪表和智能部件构成一个了控制

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设计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设计 学生:杨伟 学号:20094271 指导教师:陈德奇 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完成时间:2012年7月5日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二O一二年六月

通过本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深入理解压水堆热工设计准则; (2)深入理解单通道模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包括了解平均通道(平均 管)、热通道(热管)、热点等在反应堆热工设计中的应用; (3)掌握堆芯焓场的计算并求出体现反应堆安全性的主要参数;烧毁比 DNBR,最小烧毁比MDNBR,燃料元件中心温度t0及其最高温度t0,max,包壳表面温度t cs及其最高温度t cs,max等; (4)求出体现反应堆先进性的主要参数:堆芯流量功率比,堆芯功率密度, 燃料元件平均热流密度(热通量),最大热流密度,冷却剂平均流速,冷却剂出口温度等; (5)通过本课程设计,掌握压水堆热工校核的具体工具; (6)掌握压降的计算; (7)掌握单相及沸腾时的传热计算。

某压水堆的冷却剂和慢化剂都是水,用UO2作燃料,用Zr-4作燃料包壳材料。燃料组件无盒壁,燃料元件为棒状,采用正方形排列。已知参数如表1所示: 将堆芯自下而上分为6个控制体,其轴向归一化功率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堆芯归一化功率分布

3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3.1流体堆芯出口温度(平均管) ) 1(***..ζ-+ =p t a in f out f C W N F t t 按15.5MPa 下流体平均温度 =(t f,out + t f,in )/2查表得。 假设出口温度为320,则=(292.4+320)/2=306.2,差得=5.836KJ/Kg 。 20.24633.6*) 05.01(*836.5*685003016000 974.0..=-?+ =in f out f t t 由于 |320 -320.246|<0.5 满足条件 3.2燃料棒表面平均热流密度 = W/ 式中为堆芯内燃料棒的总传热面积 = 燃料棒表面最大热流密度 = W/ 燃料棒平均线功率 == W/m 燃料棒最大线功率 = W/m 根据以上已知的公式查表可计算得: = =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详细过程版本教材

华蛀也力*孑 课程设计报告 (20 13 -- 2014 年度第二学期) 名称: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设计 题目:利用单通道模型进行反应堆稳态热工设计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实践核1101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111144030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周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2014 年6月19日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反应堆热工设计的任务就是要设计一个既安全可靠又经济的堆芯输热系统。对于反应堆热工设计,尤其是对动力堆,最基本的要求是安全。要求在整个寿期内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并能适应启动、功率调节和停堆等功率变化,要保证在一般事故工况下堆芯不会遭到破坏,甚至在最严重的工况下,也要保证堆芯的放射性物质不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去。 在进行反应堆热工设计之前,首先要了解并确定的前提为: (1)根据所设计堆的用途和特殊要求(如尺寸、重量等的限制)选定堆型,确定所用的核燃料、冷却剂、慢化剂和结构材料等的种类; (2 )反应堆的热功率、堆芯功率分布不均匀系数和水铀比允许的变化范围; (3 )燃料元件的形状、它在堆芯内的分布方式以及栅距允许变化的范围; (4)二回路对一回路冷却剂热工参数的要求; (5 )冷却剂流过堆芯的流程以及堆芯进口处冷却剂流量的分配情况。 在设计反应堆冷却系统时,为了保证反应堆运行安全可靠,针对不同的堆型,预先规定了热工设计必须遵守的要求,这些要求通常就称为堆的热工设计准则。目前压水动力堆设计中所规定的稳态热工设计准则,一般有以下几点:(1 )燃料元件芯块内最高应低于其他相应燃耗下的熔化温度; (2)燃料元件外表面不允许发生沸腾临界; (3)必须保证正常运行工况下燃料元件和堆内构件得到充分冷却;在事故工况下能提供足够的冷却剂以排除堆芯余热; (4 )在稳态额定工况和可预计的瞬态运行工况中,不发生流动不稳定性。 在热工设计中,通常是通过平均通道(平均管)可以估算堆芯的总功率,而热通道(热管)则是堆芯中轴向功率最高的通道,通过它确定堆芯功率的上限,热点是堆芯中温度最高的点,代表堆芯热量密度最大的点,通过这个点来确定 DNBR。 热工课程设计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和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际知识, 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深入理解压水堆热工设计准则; 2、深入理解单通道模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包括了平均通道(平均管)、热通道(热管)、热点等在反应堆设计中的应用; 3、掌握堆芯焓场的计算并求出体现在反应堆安全性的主要参数:烧毁比DNBR最小烧毁比 MDNBR 燃料元件中心温度及其最高温度,包壳表面温度及其最高温度等; 4、求出体现反应堆先进性的主要参数:堆芯流量功率比,堆芯功率密度,燃料元件平均热流密度(热通量),最大热流密度,冷却剂平均流速,冷却剂出口温度等; 5、掌握压降的计算; 6、掌握单相及沸腾时的传热计算。 7、理解单通道模型的编程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