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答案

科学素养答案
科学素养答案

1.()是指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所导致的部分或整个生物群体遗传物质的一系列不可逆转的改变。 (单选 )

A生物进化

B生物变异

C基因变异

D优胜劣汰

2.()是科研人员提高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单选 )

A科研创新实践

B社会生产实践

C阶级斗争实践

D其他社会实践

3.()的侵蚀也是导致科研工作者产生不端行为的重要诱因之一,利益的相互性决定了学术上越有成果的科研人员政治上官运就会越通达,而反过来,只要弄上一官半职就较容易搞到项目和经费,评上职称。(单选 )

A官本位思想

B利益驱使

C学术评价制度不尽合理

D人性弱点的过度膨胀

4.在科研不端行为的()上主要是对已实施了科研不端行为的人员予以严厉的惩罚措施,不仅包括学术上、道德上的惩罚,还包括法律上的惩罚措施。 (单选 )

A一般预防

B特殊预防

C一般规范

D特殊规范

5.()是通过各种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确立一种重视理论研究、鼓励实践研究、提倡教学、科学研究的机制,从而激励教职工工作与研究并重。 (单选 )

A制度激励

B人文导引

C表率作用

D加强管理

6.()是由学术机构组织的、旨在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大家共同关注或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进行广泛学术交流的研讨形式,其目的在于为同行学者提供一种集体研讨、充分表述个人观点一起共同提高的机会。(单选 )

A学术会议

B教研活动

C学术讲座

D课件评比

7.()表现在交往过程中,就是一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顾及他人;表现在认识上就是只关注自己;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刻意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意志行事。 (单选 )

A个人中心

B嫉妒

C强势

D威严

8.各层次方法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不同的。在科学方法的三个层次中,以()为基础。 (单选 )

A特殊性的哲学方法

B普遍性的哲学方法

C自然科学中的一般研究方法

D具体领域特殊研究方法

9.在生产力很低的条件下,()方法是人类研究自然界的主要方法,因为它要求的条件最低,只要有自然界,只要有人的感官,就可以对普通的宏观现象进行一般水平的观察。 (单选 )

A观察

B演绎

C实验

D数学

10.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开创了科学认识的()方法。 (单选 )

A观察

B演绎

C实验

D逻辑

11.逻辑方法研究的集大成者是古希腊的哲学家()。 (单选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德谟克利特

D亚里士多德

12.在中世纪黑夜之后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突出的是以()为中心的实验科学的兴起。 (单选 )

A力学

B光学

C数学

D电学

13.()把当时的力学原理整理成为一个演绎体系,写成了经典力学的不朽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完成了科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 (单选 )

A吉米多维奇

B吉尔伯特

C牛顿

D爱因斯坦

14.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和演绎,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一种()。 (单选 )

A历史法

B思维方法

C分析法

D预测方法

15.()是通过对收集来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以获取有关研究对象的知识信息的方法。 (单选 )

A制订文献调查计划

B文献检索

C文献分析与研究

D文献评述

16.()是文献调查法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产物通常是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单选 )

A制订文献调查计划

B文献检索

C文献分析与研究

D文献评述

17.()即根据特定的概念框架对所分析的文献信息进行分类。 (单选 )

A确定分析单位

B界定内容的类别

C对内容的定量处理和计算

D抽取文献样本

18.实验的设计要保证受试对象及实验结果具有(),如此才能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并以之为基础加以推广和应用。 (单选 )

A客观性

B关联性

C典型性

D灵敏度

19.()指原作品和关于作家作品的原始资料,搜集这一类要尽可能选可靠的版本。 (单选 )

A理论性资料

B科学性资料

C学术性资料

D材料性资料

20.()是指在某一研究领域中,针对某些专题(热点问题)而举办的学术会议,该会议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但研讨的议题却很重要。 (单选 )

A研讨会

B讨论会

C专题会议

D代表会议

21.科研道德的功能包括()。 (多选 )

A高尚的道德是科研工作者的精神力量

B高尚的科研道德有助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C高尚的科研道德使人们善于与同行相处、与群体和谐

D作为统治阶级的道德舆论对科研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22.表率作用包括()。 (多选 )

A系主任的带头作用

B学科带头人的动态激励作用

C各级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示范作用

D反面案例的惩戒作用

23.科技工作者的团结合作精神主要体现在()方面。 (多选 )

A合作意识

B合作精神

C互利互惠

D独立自主

24.关于假说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

A假说本身是理论知识的一种形态

B假说一旦经过检验而成立,就上升为科学理论或定律

C假说方法是科学认识从经验水平上升到理论水平所必须的工具

D笛卡儿对假说方法进行详细和系统的研究和发展

25.文献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多选 )

A选择课题

B便于论述

C提供理论依据

D充实内容

26.文献调查法的主要优点是()。 (多选 )

A它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

B它所获得的知识信息一般比较系统、客观、真实、准确和可靠

C花费低、效率高

D所获得的书面知识具有直接性和生动性

27.运用文献调查法研究社会现象的过程主要包括()步骤。 (多选 )

A制订文献调查计划

B文献检索

C文献分析与研究

D文献评述

28.数据库可以分为()类型。 (多选 )

A全文数据库

B文摘数据库

C书目数据库

D索引数据库

29.通过分析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有意识、有目的的使系统内各要素(或子系统)达到最佳配置、以创造最佳效益或达到某种新质态的方法,以及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对系统进行研究的方法,包括()。 (多选 )

A系统工程方法

B灰色系统方法

C黑箱方法

D自组织系统的方法

30.研究者应正确、恰当地确定处理因素。确定受试因素需要注意()问题。 (多选 )

A抓住实验研究中的主要因素

B找出非处理因素

C处理因素必须标准化

D实验对象的依从性

31.指标的选择有()要求。 (多选 )

A客观性

B关联性

C有效性

D灵敏度

32.科研资料的收集方式包括()。 (多选 )

A平时对有关文献的收集积累

B从论文、综述或专著中引用的文献目录

C通过其他方式寻找有价值的资料

D根据某一专题进行的文献检索和收集

33.科研后期为材料整理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多选 )

A课题研究的总结

B科研成果的整理

C科研成果的有效推出

D成果提炼与累积

34.如果论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复杂,摘要一般应用一段话写清如下内容:()。 (多选 )

A研究目的、研究步骤

B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方法

C主要发现、重要数据、公式

D存在的问题

35.编写摘要时应注意()。 (多选 )

A排除在本学科领域方面已经成为常识的内容

B不得简单地重复文章题名中已经表述过的信息

C要用第三人称,不要使用本文、作者、我们等作为文摘陈述的主语

D不要使用图表或化学结构式

36.()是正文的最重要成份,应该给予极大的重视。 (多选 )

A实验与观察

B研究现状

C数据处理与分析

D实验研究结果的得出

37.科技报告是以()为主要表达方式,反映了科技领域中某些现象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科技应用文体。 (多选 )

A记录

B描写

C说明

D论述

38.科技报告与科技论文的联系有()。 (多选 )

A两者都有描述科研过程、反映科研成果、报告科学事实的作用

B两者的写作过程、写作方法基本一致

C体例和格式也大体相同

D科技论文以阐述作者的科学见解为目的,而科技报告则以陈述科研工作的经过与结果为目的39.撰写科技报告,必须经过()步骤。 (多选 )

A计划

B起草

C修改

D成稿

40.论文的客观检测包括()。 (多选 )

A定量检测

B对论文的表述形式进行检验

C对论文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进行检验

D论文答辩

41.并不是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具有不确定性,科学中的许多知识都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判断 )

正确错误

42.广义的素质,除了遗传素质之外,还包括人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等。 (判断 )

正确错误

43.爱迪生为了发明适用的灯丝,试验了六千多种材料才找到。 (判断 )

正确错误

44.人性中有许多弱点,既不能否认,又不能强行消灭。 (判断 )

正确错误

45.2000年中国科学院制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 (判断 )

正确错误

46.方法(Method)与方法论(Methodology)在认识论上其实是同一个范畴。 (判断 )

正确错误

47.达?芬奇认为圣经与权威是虚伪的,只有经验才是实在的,知识只能来自于观察和实验。 (判断 )

正确错误

48.笛卡儿片面强调了演绎法,低估了归纳法,这种片面性是当时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体现。 (判断 )

正确错误

49.一个完善的科学研究成果,是科学认识主体的探索性、创造性与科学方法灵活应用的结果。 (判断 )

正确错误

50.要从实际出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不要选择“篮球架式”的题目。 (判

断 )

正确错误

51.选题时必须考虑到有关的资料是否可靠,是否充足,使用是否方便。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即使题

目再好,也难以付诸实施。 (判断 )

正确错误

52.纵比,即不同的具体事物在同标准下的比较,确定其相同与相异之处,并探索原因何在。 (判断 )

正确错误

53.倒查法,即由远到近的查找法,其优点是检准率和检全率都比较高,缺点是耗费时间多、检索效率低。 (判断 )

正确错误

54.与耗散结构理论的研究方法不同,协同学着眼于对系统中各部分(或子系统如原子、分子、细胞、植物、动物、人等)之间的协同效应的描述。 (判断 )

正确错误

55.理想化方法的特点是能够帮助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高度抽象,并使之纯化到超越于现实的理想境界,以弥补实验方法的不足。 (判断 )

正确错误

56.实验型设计以“开题报告”或“研究设计书”的形式体现。 (判断 )

正确错误

57.由于受试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所引起的试验效应或反应,往往是通过具体实验指标来反映的,因此,效应指标的正确选定是非常重要的。 (判断 )

正确错误

58.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中那些突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创造和发明,称之为亮点成果。 (判断 )

正确错误

59.在专论型论文中,标题为“对××××的研究”时,表示作者提出的是一种有价值但不太肯定性的结论,有讨论之意。 (判断 )

正确错误

60.对用到的某些数学辅佐手段,应避免过分注意细节的数学推演,需要时可采用附录的形式供读者选阅。 (判断 )

正确错误

如何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摘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需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技能;注重生物科学史,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方法;引典激励,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要变革评价方式。 【关键词】培养加强注重引典变革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标四大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 要想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师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 科学素养教育的第一特点在于其基础性,即使所有受教育者都具备一种最基本的学识、能力、思想和品质,发展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在于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依照课标的要求,力求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进行基础知识教育,通过“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生物科学知识。还应充分运用多媒体优势解决教学中难点,达到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的。比如,在学习“细胞减数分裂”这一节课时,可以通过设计三维动画来显示染色体有规律变化,并通过音频、

色彩的辅助,变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学生感知鲜明,印象深刻,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通过人机互动的手段获得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的积极活动,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知识倾注极大热情,形成对科学执着追求的意志品质。还要充分挖掘生物科学的成就在生活中运用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从而实现基础知识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科学品质(对科学的兴趣、情感、意志和作风)相统一。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技能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探究创新实践能力是新课标的最大特点之一。 1、通过验证实验培养操作技能 科学技能是构成科学素养的另一个基础要素。新课标对此有明确要求,实验操作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技能,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学中,采用开放实验室、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实验操作,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从操作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并严格要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科学观察、记录、完成实验报告,通过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或数据,得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2、马铃薯、荸荠、蕃薯和萝卜,哪些是根,哪些是茎,为什么? 答:茎的特征是①有节和节间;②节上有叶或变态叶;③有芽。因此,在上述植物中,马铃薯和荸荠是茎,其中马铃薯是块茎,荸荠是球茎;蕃薯和萝卜虽然形状与马铃薯和荸荠差不多,但由于它们没有节和节间之分,也没有芽。所以蕃薯和萝卜是根,且都属于变态根。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①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科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②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③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4、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 答:教学中的引导,主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等探究过程。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写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 (答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 5、如何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 答:要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要说清楚以下几个因素:物体的位置与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方向和快慢;运动与时间的关系等。 6、简述冬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 答:冬季星空主要的星座有仙后、英仙、金牛、御夫、双子、猎户、大犬、小犬等星座。冬季星空最为壮丽,冬季,是一年四季中亮星最多的季节。 7、可以根据哪些特征对物体或材料进行分类和排序? 答:对物体,可以根据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沉浮、结构、所用材料等特征进行分类或排序;对材料,可以根据软硬程度、透明性、可溶性、吸水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韧性、隔音能力等进行分类或排序。 8、简述秋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 答:秋季星空出现的主要星座有:天琴、天鹅、仙女、飞马、仙后、天鹰、天蝎、人马、南鱼等星座。秋季的星空银河横跨天空,但亮星较少,像仙女座河外星系这样的深空天体却比比皆是。

如何能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中学教师如何坚持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并重的理念,如何提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一.深入学习,提高认识。 1.深入教育一线调查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梳理、分析、提炼、升华——即调查研究,这是教育科研必需的也是基本的内容和方法。 2.如果说科研是教育生命的源泉,那么,课题便是教育科研的起点、旗帜和抓手。课题的能量是巨大的、神奇的。因为它有智慧的能量。名师走的是课题研究之路,名校走的是课题研究之路,课题研究也是区域性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3.教育经验来自教育实践活动。只有及时地认真地科学地总结,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才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明确地指出——“理论的概念必须要由大规模积累的实际经验来完成。4.台湾诗人痖弦有句绝美的诗——“海,蓝给自己看”。就像那只破水罐,悄然为自己开一朵花,教育科研工作者以缄默淡泊自己的美丽,只要立足于学生、教师、课堂和学校,关爱生命、关照心灵、关注成长,走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之路,管理必然有新视野,课堂必然有新天地,课改必定有新干线,家庭教育必定有新亮点。 5.教育科研其实很简单,她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拓宽基础、专一深入、痴情关注、大胆设想、艰苦奋斗,都需要我们比平常人晚睡早起、按照规律下笨功夫,不仅需要积极地入迷、奋发、获得,大部分时间里还需要在宁静平和的状态下反思,在教育科研中寻觅理味、趣味、情味、艺术之味,乃至人生之味。 6、用握过粉笔、教鞭的手,用批改过考卷、作业的笔,记录下、整理出教育生活中一个个专题,诸如“教育现代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等等,从而走过亘古走过蛮荒,走过森林走过雪原,与那些高尚的人们和思想进行心灵沟通。如此不断沟通,不断蒸馏,不断品味,即是教育科研工作者的臻妙心境和生活享受。 一、分析问题,寻求对策。 1、教育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学校层面:申报课题多,深入研究少.检查汇报多,平时落实少.装门面赶新潮多,联 系实际少.追求短期效应多,持之以恒少,应付上级检查多,解决问题少.

科学素养和科研方法 的答案

2012年重庆公需科目:科学素养和科研方法 1.长江与黄河的发源地在我国()省。青海省 2. 科研规程共分五步,第二步是什么技术 3.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期间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应不少于()学时。 100 4. 按调查的目的来划分,除现状调查和相关调查外,还有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5.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记录表的编制要依据:观察的目的 6.2011 年 11 月 3 日,我国自行研制的航天器()与天宫一号顺利实现对接,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神州八号 7. 关于概念的定义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定义项应直接或间接包换被定义项 8. 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记录表的编制依据:观察的目的 9. 下列属于逻辑的分析方法特点的是概括性 10. 应用研究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 11. 主,客观条件和时机问题等属于确定选题的基本要求中的问题要有可行性 12.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期间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应不少于()学时。 80 13. 有严密的计划,有详细的观察指标体系,对观察情境有严格的要求,这种教育观察研究的类型是实验室中的观察 14. 测验对应试者的辨别能力,指的是测量工具的区分度 15.仅表示研究对象属性的顺序的是等级数据资料 16.资料整理的基础工作是资料的审核 17.测验对应试者的辨别能力,指的是测量工具的区分度 18.仅表示研究对象属性的顺序是等级数据资料 19.科研规程共分五步,第一步是什么决策 20.博士学文获得者,可初定为()职务任职资格。中级

21.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反战而形成的教育试验,相关的教育家除佩斯泰洛奇。福 禄贝尔外,还有蒙台梭利和杜威 22.科研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继承性 23.2011 年 11 月 22 日,全国第()次文代会、第()次作代会在北京举行,台湾首 次以代表身份参会,与其他代表一样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九、八 24.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提取专技人员的 继续教育经费。 2.5% 25.案调查的目的来划分,除现状调查和相关调查外,还有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26.结论比较可靠,但由于个别事实繁杂,难以——考察,这是归纳法哪一具体方式的特点完全归纳法 27.2010-2011 年公需科目课程名字叫:创新理论与案例分析 28.我国目前最先进的北极科考船为()号。雪龙号 29.抽签,随即数目表属于简单随即取样 30.下列不属于中东地区国家的是:利比亚 31.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发展而形成的教育实验,相关的教育家除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外,还有蒙台梭利和杜威 32.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是做出创新 33.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期间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应不少于()学时。 90 多选题 1. 实验结束后没有结果的原因有: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实验方案不对 2. 科研阻碍的成因有:技术发展滞后势力阻挠传统的观点 科学管理方法不科学有效

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生物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禀特质,包括人们所掌握的生物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物科学能力、科学观以及科学品质等方面。 生物课程能力目标中的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包含哪些方面的要求? 提出问题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 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制定计划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实施计划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收集数据。评价数据的可靠性。 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什么是课程资源?生物学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一、建设目标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高中课程资源建设的基本目标是: 1、学校的人力、物力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动态课程资源基本满足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需求。 2、学校人力资源配置更为完善和优化,形成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运用能力切实增强,并实现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对其它课程资源建设的有效带动。 3、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等各类教学场地、设施设备等的配置更为完备,使用更为充分,潜在的各类物力资源得到更为积极的挖掘和利用。 4、教材、教辅等教学素材得到科学、灵活地开发、加工和利用,以学科为单位的教学素材的建设与利用有效支持和保障课堂教学。 5、全省城乡间、区域内、校内外各种有利于课程实施的人力、物力资源得到有效挖掘、整合和利用,初步形成校内外有机结合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6、各级教育行政、教科研等部门对课程资源开发建设的规划、统筹、管理和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课程资源开发、建设、利用、共享制度。 二、建设要求 1、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培养优秀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一支适应课程改革发展需要,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要根据课程要求,认真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抓好薄弱学科和新增科目的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所有学科必修模块有专任教师。对部分专业性较强的选修模块的任课教师可采用校际共享的办法,提高选修模块的开设率和开设质量。通用技术课程选修模块教师可采取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职和高等院校或其它相关机构选聘共享的办法予以解决。各级师训部门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对课程方案的理解程度和对新增内容的掌握程度。教研部门要加强教研培训和指导工作,不断提高教师课程实施的能力。高中学校要强化校本教研工作,以教师队伍素质提高为突破口,促进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切实服务课程实施。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新理念_范冬萍

收稿日期:2006-09-11  作者简介:范冬萍(1965-),女,广东韶关人,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 N o .6,2006J OURNA L OF SOUTH CH INA NO R M A L UN I V ERSITY (SOC I A L S C IENCE ED IT I ON )2006年12月D ec .,2006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新理念 范冬萍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 要:从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可见,科学教育仍然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最主 要的手段。因此,科学教育的理念必须符合科学素养内涵与目标的变化与要求。这种新的理念主要 是:理解科学的本质,建立科学教育整体性目标;强化通识教育,建立以适应与创新能力为核心价值的 教育模式。 关键词:公众科学素养;科学教育;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N 4;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06)06-0009-06 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49计划)的正式启动和实施,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提出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理念和具体目标。人们日益认识到,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我国已经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调查结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和深刻思考。其中,公众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理念的关系成为学界反思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科学素养的概念与模型 科学素养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赫德(P . D.H urd )在1958年首先提出的,表示个人所具备的对科学的基本理解。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科学素养的内涵也发生着变化。20世纪50年代,科学素养强调的是了解科学术语和科学过程,能阅读报纸或杂志上有关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报道和争论的能力。而科学教育的目的则是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增大,科学素养的内涵中增加了对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的道德规范、科学和人类的关系等方面的要求;重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运用科学方法解决日常问题、掌握科学研究基本程序等。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科学素养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包括了科学世界观、科学事业的性质、科学思维习惯以及科学对人类事务的影响等方面。其中,特别强调了科学素养对于一个人参与公共事务、在社区里发挥功能的重要性。可见,科学素养内涵的丰富和扩展实际上反映了科学内涵从“小科学”到“大科学”的变化趋势以及人们对科学本质

科学素养论文

读《教师十大素养——科学素养》有感读了《教师十大素养——科学素养》这本书,我深有感触,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与传统的教师有着很大的区别。新时代的教师是幸福的,同时也是肩负着更多使命的,除了要具备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素养,还要具备很多其他素养,比如心理素养,人文素养,道德素养……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素养是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最早由美国学者赫德在1958年一篇名为《科学素养:它对美国学校的意义》的文章中提出的,是用来表示个人所具备的对科学的基本理解。国际上普遍认为,公众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程度;对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基本了解程度。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学科、新理论层出不穷,知识更新越来越迅速,学生的求知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所任学科上,知识要专、要深,在其他知识上要广、要博。要努力提高知识的广度和综合程度,以形成适应素质教育的知识结构;其次,要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具有自我发展、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能力。21世纪是学习多元化的社会,要学会使用先进的现代教学仪器,学会运用多媒体的教育手段,做到一专多能。 我自己从事数学教学工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上课时,我们普遍要接触到信息化的辅助工具,信息化课堂是和传统课相对的,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看成是一次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的安排完全按照教材知识的编排顺序组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的中心,教师将知识一味地灌输给学生,课堂教学进度完全由教师控制,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体。而信息化课堂教学则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它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附:关于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问卷总体设计的思考

附:关于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问卷总体设计的思考 (修订一稿)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合作研究》课题组* 常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蔡正秋执笔 2002年5月16日 教育部制订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开卷明示:“从小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这是小学科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可见它的重要性。 然而,科学素养的概念是什么?它的内涵是什么?如何进行调查?┄┄这些问题都有待于研究。我们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复合概念,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我们在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研究之后,又进行了反复的讨论,认为科学素养至少应涵盖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方法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三个维度。而每个维度又可分解为若干个调查指标,每个调查指标又应该采用多种的调查方法。 鉴于调查指标的复杂性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我们归纳了20个具体指标,并对20个具体指标进行了概念界定,以便通过调查,全面地、客观地反映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实际水平,以此作为下一步研究具体对策的依据。 一、小学三年级学生科学素养调查问卷的总体框架 注:1、本资料由武进市湖塘桥中心小学吴小江、常州师范二附小潘亚清、常州市盛毓度小学蒋钰、常州市博爱路小学自然组、常州市局前街小学自然组编写,由常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蔡正秋修改统稿。 2、我们在进行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问卷)总体设计的过程中,曾得到苏州大学心理学博士樊琪教授的指导,并得到武进市湖塘桥中心小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需要说明的是,这20个调查指标并不是具体的测试题,而是作为编制测试题时的参考。编制测试题同样是一个艰巨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如在调查学生的个性时,可以按科技、社会、文学、艺体、环境、学习、其他、未填等若干类设计填充题或别的题型。 二、各调查指标的具体概念界定 (一)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 ●能敏锐地从多个角度对周围观察到的现象或事物提出疑问,并对问题进行比较、评价和 筛选,从而确定适合自己探究的方向性问题或提出富有成效的研究活动的问题。 ●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新的角度针对已有的现象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猜想与假设: ●能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或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和对所观察到的新的科学事实及所要研 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一种具有一定说服力的或与观察结果相一致的推测论断和假定性解释。 ●能对所提出的问题的结果和未来发展作出可能性预测。 ●能认识到不论哪一种科学设想和假设对某种现象的解释是要多么完美,但总是不断地进 行理验证、修改,甚至有可能会被抛弃。 制定计划: ●能根据假设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如解决问题 的策略、探究的步骤、方法,安排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行动方案,并做出书面记录。 观察、实验、制作: 观察 ●能用各种感觉器官对自然界的事物,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细致的感知, 并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所观察到的事实的特征; ●能借助简单的工具(如测量工具)或实验手段对事物和现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采集数 据,并作简单记录和整理; 实验 ●能根据研究课题规定的任务,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积极的干预、人 为地控制变量、变革或模拟研究对象,并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的图表,进行操作、记录和整理事实; 制作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选定原材料,设计简单的科学模型,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测量: ●能设计并使用简单的测量仪器(工具),选择和应用恰如其分的标准或专用单位对现象或 物体的某些属性进行量化的操作、采集数据、记录整理,并会核定给定测量法的精确度。 搜集整理信息: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之见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之见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之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尤为关注社会的科学技术化,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化,需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素养。就中学而言,科学素养包括科学观点、态度、思维、方法、精神等,所以重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乃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生物科学素养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呢? 我觉得要想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首先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必备的生物学知识。如果我们不懂得自身的结构和生理特征,就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也不可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能健康的生活;如果没有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知识,何谈优生优育、怎麽让农作物能高产和优产;如果没有植物、动本文由收集整理物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怎能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提高全民的环保的意识,如何能创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角色,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挂图、实物、模型、多媒体等直观教具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同时应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如在讲传染病时,可通过学生亲诉发病过程引出课题,让学生逐步理解传染病的途径和危害,从而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发生。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认识传染病预防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然后再以爱滋病为例,提供给学生一些爱滋病的资料,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爱滋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以及

预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学生的讨论能够使学生正确对待爱滋病病人,不是远离而是关心和帮助他们的生活,关怀他们的情感,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只有掌握了必要的生物学知识,才会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才会学以致用。作文/zuowen/ 其次,良好生物科学素养的形成,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材中设置了课外阅读栏目其中有关于“科学家的故事”。这一栏目旨在反映科学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科学的历史和本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对人类有卓越贡献的伟大科学家勤奋求实的故事,让学生懂得要想做到事业有成就,必须具备顽强刻苦的精神和惊人的毅力。其中袁隆平院士搞杂交水稻育种获得巨大成功,便是有利的证明,成为唯一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教学奖的中国人。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多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和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来获得的。如在学习“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时,可提前让学生采集蛙的受精卵,再观察记录受精卵孵化成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并查阅有关资料共同探讨,分别写出研究报告。以这种方式为作业形式,可以教会学生观察、实验、动手操作,让学生们可以学会合作、学会面对陌生领域,自己去收集资料,自己寻求答案,去创造奇迹,以体验成功的愉悦。 良好素养的形成,还需要形成正确的科学观。而科学观的核心是

第一讲科学素养概念

科学教育概论 第一讲科学素养概念 第二讲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 第三讲西方理科课程的发展 第四讲科学探究 第五讲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六讲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参考书目: [1]魏冰.科学素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理科课程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丁邦平.国际科学教育导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3]马来平,常春兰,刘晓.理解科学:多维视野中的自然科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一讲 科学素养概念 一、 科学素养的含义 二、 科学素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 素质教育与科学素养 第一节 科学素养的含义 科学素养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理解,这里主要是从学校理科课程的角度来讨论这一概念。据Bybee (1997)考证,最早使用科学素养一词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哈佛大学校长柯南特(Conant J.)。柯南特在1952年出版的《科学中的普通教育》一书里首次使用这个词。正像这本书的书名所表明的,柯南特把科学素养定位于普通教育的层面上,这为后来的科学素养的研究定下了基本调子。也就是说,科学素养是针对普通教育而不是专业教育,是指向所有的或大多数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有必要指出的是,柯南特是在大学普通教育(通识教育)的层次上讨论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真正把科学素养引入基础教育的是美国著名科学教育家、斯坦福大学教授赫德(Hurd P )。 早在1958年,赫德就在美国《科学教育》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科学素养:对美国学校的启示》的文章。正像这篇文章的标题所表明的,作者把科学素养作为一个对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建议。更为有意义的是,在这篇文章里,赫德明确提出科学素养是指向公民而非专业人士的。他指出,“稍微多一些理解科学的发展力量和现象对当今公民来说是必要的。科学教学不能再被当作少数人的奢侈品”(Hurd,1958) 。近半个世纪以来,赫德致力于科学素养运动的推广和科学素

弘扬科学精神 提升科学素养(范文)

范文一: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 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化先驱们为我国引进了“赛先生”,从此开始了我国的科学进程。时至今日,科学依然在我国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科教兴国成为了我国既定的国策。然而尽管在科学的道路上我国不断取得突破,却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科研学术浮躁、“伪科学”盛行、公民科学素养低下都成了我国科学进程的绊脚石,因而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就尤为重要。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一个国家的发达进步必须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推动力,而科学精神便是指引科学技术走向正轨的指路明灯。只有弘扬科学精神才能在全社会树立人人懂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才能进一步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国家方方面面的发展。因此,要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指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全面提升科学素养。 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就是要弘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这也是科学技术与生俱来的秉性,它要求人们在对待任何事情的时候必须从实际出发,摒弃浮躁,以务实的态度探索未知的世界,去揭示事情的本质以获求真理。而我国目前学术界及科研领域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夸大研究成果以骗取国家经费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素有“象牙塔”称号的高校校园里,也出现了师生共同炮制泡沫论文、虚假奖项等学术浮躁现象。这些具有欺骗性质的行为反映出科学工作者浮躁、不踏实的工作作风,明显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无法在学术上进行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着力弘扬实事求是的精神,脚踏实地地专注于科学与学术研究,创造新的科学成果。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就是要弘扬理性探索的科学精神。由“加碘盐可抵抗日本地震引发的辐射”这样一条假新闻引发的全国抢盐潮以及下岗工人张悟本的“绿豆养生说”引发全民喝绿豆汤这些“闹剧”,无不显示出我国国民科学素养之低下。究其原因,是我国国民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但更重要的是缺乏理性探索的科学精神。面对社会上的传闻和所谓“专家”的论断,公众不是进行理性的思考而是盲目的跟风,媒体舆论也不进行科学的查证就进行吹捧炒作,造

学生科学素养问卷调查

中学生科学素养调查 A、您的个人情况: 性别A、□男B、□女 您所在的年级: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中 您的学校属于 A、□重点中学 B、□普通中学 C、□其它 B、关于科学信息来源: 您获取科学技术信息的主要来源是(最多选2项) A、□报纸、杂志 B、□广播 C、□图书 D、□电视 E、□网络 F、□科普活动 G、□和亲友、同学的谈话 H、□课堂教育 I、□其它 C、关于科学知识: 科学观点(对、错): 1、地心的温度非常高() 2、地球围绕太阳转() 3、我们呼吸的氧气来源于植物() 4、父亲的基因决定孩子的性别() 5、激光因汇聚声波而产生() 6、电子比原子小() 7、抗生素既能杀死细菌也能杀死病毒() 8、宇宙产生于大爆炸() 9、数百万年来,我们生活的大陆一直在缓慢地继续漂移() 10、就我们目前所知,人类是从早期动物进化而来的() 11、吸烟会导致肺癌()12、最早期的人类与恐龙生活在同一个年代()13、钻石是金属材料()14、光速比声速快() 15、所有的放射性现象都是人为造成的() 16、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天() 17、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18、月亮本身不发光() 19、TNT是一种炸药() 20、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 科学术语(选择): 1、分子() ①物质中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该物质一切化学特性的小微粒 ②是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由原了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③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④不知道 2、DNA() ①生物学名词,与遗传有关②人体的蛋白质,存在于血液中,是白血球的简称 ③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一切细胞中,是脱氧核糖酸④不如道 3、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公需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试题与答案

科学素养和科研方法题库(包过) 一、单选 1.()是在各种各样的科学共同体中进行的,它本质上是共同体的产物。A实践活动 2. 是在人们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步骤。A科学研究方法 3.()是指针对某一研究领域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召集一些相关的代表而举办的学术会议。A代表会议 4.()是指那些人们暂时无法打开或不允许打开并且也无法直接观测其内部结构,只能从外部输入和输出来认识的系统。B黑箱 5.()是指学术团体定期组织的主要由本学术团体成员参加的会议,会议周期短的为半年,长的为一年或两年不等。D团体定期会 6.()是现代通信理论、控制论、自动化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科技的综合运用。A信息方法 7.()是利用反馈的手段,对系统进行控制调节,以增强系统稳定性或实现系统目标的方法。C反馈控制方法 8.()在制定生物分类系统的过程中,创立了分类方法,开创了生物分类学,促进了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D林奈 9.()不断地给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新的课题。B社会现实的需要 10.()第一次把试验的经验研究方法和几何的演绎推理巧妙地结合起来,建立了著名的杠杆原理。A阿基米德

11.报刊论文和()共同构成了社会研究的最主要的两大信息源。B图书专著 12.巴门尼德、柏拉图等人的研究为()创立形式逻辑体系奠定了基础。A亚里士多德 13.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一类系统是指()。A灰色系统 14.查阅建国后的报刊资料,可以利用()。D《新华日报》 15.从阅读报纸、书刊或其他途径得来的少量信息出发,加上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知识,运用一系列假设性、创造性的演绎推理,导出一系列结论,然后在实践中加以证实的方法,这是指()。C 信息推理术 16.从根本上讲,科研课题的产生来自于实践与理论的()。D矛盾 17.“重复别人的,不搞创新,盲目立项,甚至专门跟着别人后面模仿”的行为属于()。A科学研究的低水平重复 18.对逻辑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他的著作《论逻辑》中研究了归纳的人是()。A德谟克利特 19.对《红楼梦》进行词频分析,以了解曹雪芹的语言风格和高鄂的语言风格的区别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时代色彩,这是采用了()。A 内容分析法 20.对于长篇小说的分析不宜采用()。P247B文字结构分析 21.对于学术论文的客观检测,历来一向沿用传统的()。这种笼

以科学素养为题的作文[浅析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以科学素养为题的作文[浅析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有效 途径] 一、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说来,生物科学素养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物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生在中学阶段学到的有关生命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遗传进化及生物技术等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观察和解决身边的问题。 二是生物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生物科学是由众多的生物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人们不断探究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探究是认识生命世界的有效方法,领悟科学思想,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主动构建知识框架发展能力的过程中,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确立积极地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途径 1.实践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是有巨大发展潜能并有独特个性的人。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构建科学思维。自主学习是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生物学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让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向往,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学生健康的个性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而群体间的尊重与宽容,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自主学习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为实现民主的学习氛围创造了条件。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拓展了生物知识,同时还体验了人类发现这些知识和生命规律的艰辛。学生在研究中、在推理归纳中、在积极的思辩中、在不同见解的碰撞中培养了生物科学的思维能力,提高了生物科学素养。 2.通过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教育的意义及本土化诠释

科学素养教育的意义及本土化诠释 作者:张红霞 摘要我国现代教育目标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历史性的转折。创新教育概念的提出使素质教育内涵更加具体化,但科学素养教育是包含创新教育在内的更广泛的教育目标。从国际上看,科学素养教育已成为21世纪的教育目标的中心,并深入到人文学科的教育之中。科学素养教育对我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科学素养内涵的本土化诠释、以及对我国目前科学素养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科学素养教育应成为我国目前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主要内容。 素质教育自80年代初提出以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趋势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目 前科教界有面临着怎样使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向纵深发展的问题。与此同时, 教育界也开始注意以培养科学素养、而不仅仅是科学知识为目标的科学教育(本 文简称为科学素养教育)。本文从国际对比和科学素养内涵的分析入手,提出两 个主要论点,第一,“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教育应该成为我国现阶段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切入点;第二,由于科学素养教育不同于纯粹的科学知识教育,它需要根据中国文化、针对中国问题先本土化,而后才能在实践层次上可操作化,因此本文提出了我国现阶段科学素养教育的一种本土化诠释的初步方案,并对主要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我国教育目标的演变与国际上的发展趋势 教育目标无论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还是作为一种教育理论,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古代封建的教育目标可以概括为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核心、以修身养性为目的的“忠、孝、仁、义”四个字,教育的功能就是提高人的忠、孝、仁、义的“素质”。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系统这是上下有别的等级制。在近代,虽然“忠、孝、仁、义”的对象和内容发生了很多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解放后,教育目标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以个人道德修养为中心转化为以国家和阶级的利益为中心。相应的教育目标大致可以表述为培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具有集体主义观念、敢于献身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在教育目标上的一次历史性的重大发展。其理论和实践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80年代初开始认识到仅仅强调智力因素是不够的;80年代中、后期对“升学教育”、“应试教育”进行了分析和批判;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式提出素质教育①。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将这一进程向前推动了一大步,其重要标志之一是明确提出了“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2017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考试试卷

1. 2. 正确 错误 2.素质与素养是一个概念,指同一对象。 正确 错误 3.科学世界观认为,科学虽然总在变化,但科学知识的主题是非常稳定的。 正确 错误 4.中国文化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有着迷人的气质和丰富的内涵 正确 错误 5.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正确 错误 6.《辞海》是这样定义文学的: 正确 错误 7.文学看做是用语言

正确 错误 8.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并称为“希腊三贤”。( ) 正确 错误 9.在礼仪交往中,对男士头发的要求应做到前发不及额头,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 ) 正确 错误 10.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具有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 ) 正确 错误 11.六朝瓷器,标志着中国制瓷业的成熟。( ) 正确 错误 12.荒诞喜剧是“二战”后流行于许多西方国家的戏剧流派。( ) 正确 错误 13.一种艺术往往具有多种不同的属性。比如绘画,它既是一种空间艺术,也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 ) 正确 错误 14.使用名片也要讲究礼仪,递名片时应起身站立,走上前去,使用双手或者右手将名片正面对着对方,递给对方,并说“多多关照”、“常联系”等语言,或是先作自我介绍。( ) 正确 错误

15.对联“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中提到的是李白,他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大诗人。( ) 正确 错误 16.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是孟子所创立的。( ) 正确 错误 17.《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所著。( ) 正确 错误 18.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是孟子所创立的。( ) 正确 错误 19.正式场合下入座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就好,怎么舒服怎么坐。( ) 正确 错误 20.埃斯库罗斯被誉为古希腊的“喜剧之王”。() 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 21.“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 )。 《周易》、《论语》、《孟子》、《大学》 《老子》、《庄子》、《孟子》、《墨子》 《老子》、《庄子》、《孟子》、《孙子》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2.()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

(高考生物)什么是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技行业)什么是生 物科学素养

3、什么是生物科学素养?结合实际,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答: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并能够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 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生命科学是科学的一部分,因此,生物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学教师应该努力让所有的学生经过课程的学习都有机会使自己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人。 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能够在以下四方面得到发展: 一是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包括好奇心、诚实(实事求是的思维品质)、合作、创造力(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学习)。科学的世界观体现科学家对科学的一些基本的信念和态度,主要包括:第一,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第二,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第三,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第四,科学不能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 二是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1)科学探究不是仅仅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 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亲身经历了科学探究活动,那么,当他离开学校时,对生物学所形成的印象可能会深。新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都有一些给定选题的探究实验,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了解科学探究的性质。在参与探究时,学生们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更重要的是它

考教师综合之科学素养

1.中外科技史的杰出代表及其所取得的成就; 2.重要的科学发明。 【高频考点速记】 一、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1.张仲景 张仲景(约150一219),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为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齐备的论著”,后人称之为“中医方书的鼻祖”。 2.祖冲之 祖冲之(429一500),南北朝时期人,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值,直到1100多年以后才被阿拉伯和法国的数学家超过。 3.贾思勰 贾思勰,北朝北魏人,杰出的农学家,代表著作为《齐民要术》,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农学著作。 4.沈括 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沈括是一位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 5.秦九韶 秦九韶(1208--1261),南宋人,数学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精研星象、音律、算术、诗词、弓剑、营造之学,其代表著作《数书九章》,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 6.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明代人,药学家,所著《本草纲目》为一部世界上伟大的药典。 7.张衡 张衡(78—139),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在汉朝官至尚书,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发明了地动仪。 8.梁思成 梁思成(1901--1972),建筑学家,梁启超长子。1924年,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获建筑硕士、美术学士学位。他代表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大厦的设计,为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和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工作。 9.钱学森 钱学森(1911—2009),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在多个学科领域取得卓著成就。他早年留学美国,在近代力学奠基人卡门指导下从事火箭研究工作。1955年回国后开创中国力学、航天事业,为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等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10.华罗庚 华罗庚(1910一1985),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一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一嘉当一华定理”、“华氏算子”、“华一王方法”等。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 11.袁隆平 袁隆平(1930一),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西方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1.泰勒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