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定律与套利的关系

一价定律与套利的关系

一价定律是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指出在一个有效市场中,同一种商品或资产的价格应该是相同的。套利则是利用市场中价格差异来进行交易,从而获得利润的行为。那么,一价定律与套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首先,一价定律是套利的基础。如果同一种商品或资产在市场上的价格存在差异,那么套利者就可以利用这种差异进行交易,从而获得利润。但是,如果市场上的价格已经达到了一致,套利者就无法从中获利了。

其次,套利可以帮助市场实现一价定律。当市场上存在价格差异时,套利者会进行交易,从而使价格逐渐趋于一致。这样一来,市场就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源配置也会更加合理。

然而,一价定律并不是绝对的。在现实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等因素的存在,同一种商品或资产的价格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时,套利者就可以利用这种差异进行交易,从而获得利润。但是,随着套利者的介入,价格差异会逐渐减小,最终趋于一致。

总之,一价定律和套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价定律是套利的基础,而套利则可以帮助市场实现一价定律。同时,一价定律也不是绝对的,套利者可以利用市场上的价格差异进行交易,从而获得利润。

一价定律存在的解析

一价定律存在的解析 "一价定律"的主要思想是指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同一商品在世界各地的价格是一致的。即同一商品在各国以不同货币标示的价格经换算后应是一致的,否则,会产生国际间的商品套利行为,商品的国际流动最终会消除同一商品在各国间的价格差别。本文就一价定律存在的前提进行质疑并做解析。 一、对一价定律基本前提的质疑 1?鄙唐返姆峭?质 一价定律存在的第一个前提是对于不同地区的该商品 是同质,也就是说不存在任何的商品质量及其他方面的差异。 我们认为并非所有的商品都遵循一价定律,例如像房地产这样的不可贸易商品或是交易成本过大的商品。为此,我们把商品在区域间的价格差异可以通过套利活动消除的商 品称为可贸易商品,同时也把不可移动的商品以及套利活动交易成本无限额的商品,主要包括不动产和其他劳务、服务等项目,其区间的价格差异不能通过套利活动消除的商品称为不可贸易商品。如理发。一个美国人想让法国人理个发,他就要亲自到法国或请一个法国理发师到美国。无论是何种情况,交通费用都会大大高于理发费用,因而可以预料,在美国的理发店只有美国人光顾,在法国的理发店只有法国人

光顾,当然观光游客例外。 但在现实的经济中无论是在完全市场或是不完全市场中,商品的价格只是影响商品供给和需求的一个因素。商品的供给和需求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需求的决定因素除了价格外还有需求者的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需求者的嗜好和对未来的预期等。供给的决定因素除了价格外还有生产的成本、技术、生产商的预期和生产商的数量等。为此对于实际的商品在不同区域间的价格的差异而进行的套利活动由 于受到商品的供需的双方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要冒更大的交 易风险,使商品的价格在不同的区域内难以达到一致。因此,对于实际中可贸易商品和不可贸易商品之间并没有十分明 显的区分,从而使"一价定律"的商品适用范围受到明显的制约。 2价格粘性 一价定律存在的第二个前提是商品的价格能够灵活地 进行调整,不存在任何价格上的粘性。我们认为价格粘性是争论"一价定律"存在的焦点。所谓粘性价格是指价格不能随着市场供求变化而迅速变化,即价格不能非常灵敏地反映市场变化,价格变动总是滞后于市场的变动。在价格总水平稳定的情况下,粘性价格的变动表现为一种锯齿型运动,其环绕的中心是该产品的均衡价格。 在经济学中对价格粘性的讨论,新古典经济学家和新凯

《国际金融学》复习资料

《国际金融学》复习资料 《国际金融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间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2、国际收支平衡表:指将每一笔国际收支记录按照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而汇总编制的会计报表。 3、经常账户:是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交易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4、资本与金融账户: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5、错误和遗留账户:是一种抵消账户,它归结了各种统计误差和人为差异,其数值与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之和相等,方向相反。 6、自主性交易: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的(比如追逐利润、旅游、汇款赡养亲友等)而从事的交易。 7、补偿性交易:指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比如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和机构借款、动用官方储备等。 8、临时性不平衡:指短期的、由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9、结构性不平衡:指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 10、货币性不平衡:指一定会率水平下或内货币成本与一般物价上升而引起出口货物价格相对高昂,进口货物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11、收入性不平衡: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要的增长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平衡。 12、预期性不平衡:由于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使实物流量和金融流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国际收支失衡。

13、货币—价格机制: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对外支出大于收入,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的供给,本国货币贬值,由此引起本国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下降,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上升,从而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得到改善。 14、收入机制: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对外支付增加,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国民收入下降引起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从而贸易收支得到改善。 15、利率机制: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本国货币的存量相对减少,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表明本国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上升,从而对本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上升,对外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减少,资金外流减少或资金内流增加,国际收支改善。 16、支出转换性政策: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主要包括汇率政策、补贴和关税政策以及直接管制。 17、支出增减型政策:指改变社会需求或总支出总水平的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8、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币贬值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动,进而引起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发生变动,最终引起贸易收支变动。当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时,贸易收支才能改善。 19、J曲线效应:在实际生活中,当汇率变化时,进口的实际变动情况还要取决于供给对价格的反应程度。因此,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 曲线效应。 20、贸易条件:指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之间的比例。 21、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 22、国际收支差额国际收支差额,就是自主性交易的差额,当这一差额为零的时候,称为“国际收支平衡”;当这一差额为正时,就成为“国际收支顺差”;当这一差额为负时,就成为“国际收支逆

第十二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九章 汇率决定理论 一、名词解释 1.一价定律(the Law of One Price )是指当贸易是开放的,并且交易费用为零时,同样的货物无论在何地销售,其价格必然相同。 2. 开放经济条件中的一价定律:是指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同一种商品在世界各国以同一货币表示,其价格是一样的。简言之,就是同一种商品在世界范围内卖同样的价格。用公式表示为:i a P =e i b P 3.购买力平价:是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 4.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两国的一般价格水平之比决定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又称绝对购买力平价。 5.相对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的相对形式说明的汇率变动的根据。它将汇率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动归因于两个国家在这一段时期中的物价水平或货币购买力的变化。换言之,在一段时期内,汇率的变化是与同一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正比的。 6.资本套利:当各国利率存在差异时,投资者为了获取较高的收益,愿意将低利率货币投向利率较高的国家,以套取利差收益,这就是国际间的资本套利。很显然,这种由于套利而引起的资本流动必然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7.抛补套利:在套利活动中,如果投资者为了避免汇率对自己的不利变动,利用远期外汇合同进行套期保值,这就是所谓的抛补套利。 8.非抛补套利:如果投资者在套利活动中相信汇率的变动会对自己有利,不采取套期保值措施,这就是所谓的非抛补套利。 9.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两种,前者指借贷关系已形成,但未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后者指已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 10.粘性价格(Sticky-Price )是指短期内商品价格粘住不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水平会逐渐发生变化直至达到其新的长期均衡值。 11.汇率超调:汇率对外部冲击做出的过度调整,即汇率预期变动偏离了在价格完全弹性情况下调整到位后的购买力平价汇率,这种现象称之为汇率超调。 二、填空题 1.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以 一价 定律为基础的。 2.购买力平价理论奠定了从 货币 角度对汇率进行分析的基石。 3.购买力平价分为 绝对 购买力平价和 相对 购买力平价。 4.根据投资者对风险态度的不同假设,利率平价说可分为 抛补 利率平价和 非抛补 利率平价两种。

国际金融和汇率预测中的平价条件

国际金融和汇率预测中的平价条件

第四章国际金融和汇率预测中的平价条件 ●学习目标: ●“一价定律”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套利如何在国际间把商品价格和资产回报联系起来 ●列出并描述国际套利活动所产生的即期汇率、远期汇率、通货膨胀率和利率间的五大理论关系 ●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汇率预测成功的四个条件 ●固定汇率体制下的汇率预测的五个步骤 ●浮动汇率制度下如何利用已包含在利率的远期汇率中的信息进行汇率预测 ●固定和浮动汇律制下汇率预测成功的意义和可能性。 一、套利和一价定律 ●套利(arbitrage):在不同的市场上同时买卖同样的资产和商品,从价差中获利的行为。 –套利是市场全球化的基础 –套利活动的机会在外汇市场上往往转瞬即逝,套利机会一旦出现,大银行大公司便会迅速投入大量资金,从而使两国的利差与两国货币掉期率(即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的差额)之间的不一致迅速消除。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套利活动客观上加强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使两国之间的短期利率趋于均衡并由此形成一个世界性的利率网络。 同时,套利活动也使各国货币的利率和汇率之间形成了一种有机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牵制。从这一点上看套利活动实际上是促进国际金融一体化的一种重要力量。 例如,如果计算机监控下的市场发现ABC股票可以在纽约证

券交易所以10美元的价格买到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以10.12美元的价格卖出,套利者或者专门的程序就会同时在纽约买入而在伦敦卖出同等数量的ABC股票,从而获得两市场的价格差。 一、套利和一价定律 一价定律(law of price):在自由贸易且交易费用为零时,同样的货物无论在何地销售,其价格都相同。(经汇率调整后)一价定律认为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一件相同商品在不同国家出售,如果以同一种货币计价,其价格应是相等的. 按照一价定律的理论,任何一种商品在各国间的价值是一致的。(通过汇率折算之后的标价是一致的)若在各国间存在价格差异,则会发生商品国际贸易,直到价差被消除,贸易停止,这时达到商品市场的均衡状态。 Pa=e×Pb 其中e是汇率,即一单位B国货币可以折算为多少单位A国货币(直接标价法);P a代表A国的一般物价指数;P b代表B国的一股物价指数。上述公式暗含着一个重要假设,就是自由贸易条件下,同一商品在世界各地的价格是等值的。由于各国所采用的货币单位不同,同一商品以不同货币表示的价格经过均衡汇率折算,最终是相等的,即P a= ? P b。 该定律适用于商品市场,与之相似的适用于资本市场的定律是利息平价理论。 虽然其所描述的均衡状态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很难做到,但是经济发展却是遵循这个定律的。例如,当1美元=6.8元人民币时,在美国卖1美元一件的商品在中国就应该卖6.8元人民币一件,即美元价格也应该是1美元一件。在这个例子

汇率理论总结(大全)

汇率理论总结 传统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说 国际借贷说 铸币平价说——金本位制度 利率平价说 汇兑心理说 国际收支说 汇率理论最新发展思路 宏观均衡分析方法 外汇市场微观结构方法 现代汇率决定理论 弹性价格模型 资产组合分析法 (资产市场说) 黏性价格模型 货币替代模型

一、传统理论 (一)铸币平价说--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1816-1936) 1、、金本位制:(1)广义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2)狭义指金币本位制,也称金铸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的特点:(1)黄金是世界货币(根本保证) (2)各国货币的含金量决定着彼此间的兑换比率 (3)汇率波动幅度小,以黄金输送点为限 (4)“物价-铸币流动机制” (5)资本的流向与黄金的流向正好相反 金本位制的局限性:(1)依赖于严格的条件 (2)世界黄金产量、占有结构的限制 (3)有赖于价格体系的稳定 (4)需要黄金的自由兑换 2、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铸币平价 (1) 1752年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年)在《论贸易平衡》中提出“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2)铸币平价: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两国货币含金量之比:s = G*/G s为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直接标价法);G为本国货币的含金量; G*为外国货币的含金量 在这种货币制度下,货币价值是以铸币的含金量表示的,汇率的决定与变动有一个基准,即铸币平价。 (3)黄金输送点:金币本位制度下,外汇汇率涨落引起黄金输出入国境的界限. 黄金输送点=铸币平价±运费 上限:黄金输出点铸币平价加运送黄金费用 下限:黄金输入点铸币平价减运送黄金费用(直接标价法)外汇市场买卖时的价格在黄金输送点内波动.黄金输送点成为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是由于金本位时期存在着两种对外结算方式引起的 (4)结论: <1>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铸币平价是两国货币之间法定的兑换比率,但不是市场上的真实汇率。市场汇率随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 <2>汇率波动的界线是黄金输送点,最高不超过黄金输出点,最低不低于黄金输入点。汇率的变动幅度是相当有限的,汇率是比较稳定的。 (5)局限性:<1>各国必须遵守金本位制的游戏规则。 <2>理论建立在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 <3>无法解释纸币本位制度下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 3、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黄金平价 (1)这两种货币制度是不完全的金本位制 共同特点:<1>没有金币流通; <2>流通中的银行券、纸币可以按照其法定含金量与黄金直接或 间接兑换; <3>黄金输出入受到极大的限制。

股票指数期货定价的基本原理

股票指数期货定价的基本原理 经济学中有个基本定律称为“一价定律”。意思是说两份相同的资产在两个市场中报价必然相同,否则一个市场参与者可以进行所谓无风险套利,即在一个市场中低价买进,同时在另一个市场中高价卖出。最终原来定价低的市场中因对该资产需求增加而使其价格上涨, 而原来定价高的市场中该资产价格会下跌直至最后两个报价相等。因此供求力量会产生一个公平而有竞争力的价格以防止套利者获得无风险利润。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远期和期货价格的持仓成本定价模型。该模型有以下假设: ⏹期货和远期合约是相同的; ⏹对应的资产是可分的,也就是说股票可以是零股或分数; ⏹现金股息是确定的; ⏹借入和贷出的资金利率是相同的而且是已知的; ⏹卖空现货没有限制,而且马上可以得到对应货款; ⏹没有税收和交易成本; ⏹现货价格已知; ⏹对应现货资产有足够的流动性。 这个定价模型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期货合约是一个以后对应现货资产交易的临时替代物。期货合约不是真实的资产而是买卖双方之间的协议, 双方同意在以后的某个时间进行现货交易,因此该协议开始的时候没有资金的易手。期货合约的卖方要以后才能交付对应现货得到现金, 因此必须得到补偿来弥补因持有对应现货而放弃的马上到手资金所带来的收益。相反, 期货合约的买方要以后才付出现金交收现货,必须支付使用资金头寸推迟现货支付的费用,因此期货价格必然要高于现货价格以反映这些融资或持仓成本(这个融资成本一般用这段时间的无风险利率表示)。 期货价格=现货价格+融资成本 如果对应资产是一个支付现金股息的股票组合, 那么购买期货合约的一方因没有马上持有这个股票组合而没有收到股息。相反, 合约卖方因持有对应股票组合收到了股息,因而减少了其持仓成本。因此期货价格要向下调整相当于股息的幅度。结果期货价格是净持仓成本即融资成本减去对应资产收益的函数。即有: 期货价格=现货价格+融资成本-股息收益,

购买力平价理论与利率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与利率平价理论 1. 购买力平价理论(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理论)1916年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ustav Cassel)在总结前人学术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两国货币的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这一理论被称为购买力平价理论(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理论)。购买力评价说分为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 PPP)和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 PPP)。 绝对购买力平价讣为:一国货币的价值及对它的需求是由单位货币在国内所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 量决定的,即由它的购买力决定的,因此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可以表示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而购 买力的大小是通过物价水平体现出来的。根据这一关系式,本国物价上涨将意味着本国货币相对外国货 币的贬值。相对购买力平价弥补了绝对购买力平价一些不足的方面。它的主要观点可以简单地表述为: 两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将根据两国通胀率的差异而进行相应地调整。它表明两国间的相对通货膨胀决定两种货币间的均衡汇率。从总体上看,购买力平价理论较为合理地解释了汇率的决定基础,虽然它忽略 了国际资本流劢等其他因素对汇率的影响,该学说至尽仍受到西方经济学者的重视,在基础分析中被广 泛地应用于预测汇率走势的数学模型。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以研究和比较各国不同的货币之间购买力关系的理论。瑞典学者较早就研究了购 买力平价方面的问题。瑞典于1745--1777年曾脱离铸币平价而实行过浮劢汇率,此后汇率剧烈波劢。 政府企图通过干预保持汇率的稳定,但屡遭失败。另外,由于瑞典参加了长达7年的英法战争,使国内 通货膨胀加剧。在这种背景下,以克里斯蒂尔尼为代表的非官方经济学家提出了汇率贬值是因货币购买 力下降所致的观点。这是购买力平价的早期观点。 购买力平价理论讣为,人们对外国货币的需求是由于用它可以购买外国的商品和劳务,外国人需要 其本国货币也是因为用它可以购买其国内的商品和劳务。因此,本国货币不外国货币相交换,就等于本 国不外国购买力的交换。所以,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也就是汇率,决定于两种货币的购买 力比率。由于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两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表 示。这就是购买力平价说。从表现形式上来看,购买力平价说有两利,定义,即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 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是购买力平价的早期理论。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在一定的时点上,两国货币汇率 决定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如果用一般物价指数的倒数来表示各自的货币购买力的话,则两国货币

套利定价理论

套利定价理论 杨长汉1 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 Pricing Theory,简称APT)是在马克维兹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是现代资产定价理论的又一个发展。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这一单因素模型不同,套利定价理论属于多因素模型,该理论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证券的收益由多种不同的因素影响,那么真正影响证券收益的因素有哪些?导致各种证券收益不同的因素是什么?套利定价理论主要从套利驱动机制来探讨资产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其与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以及期权定价模型共同构成了现代西方证券投资学的理论基础。 一、套利定价理论概述 在套利定价理论诞生之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已经很好的解决了资产或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和风险之间的关系,并被广泛的应用于资产组合选择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中。但前面已经讲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在一系列假设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在实证检验中也很难得出理想的结论,因此,鉴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上述局限性,许多经济学家开始致力于新的资产定价理论的研究,套利定价理论就是其中一个。 套利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是指利用完全相同的一个实物资产或证券的不同价格赚取无风险利润的行为,在投资学中是指保证在某些情况下获取正收益并没有遭受损失的投资策略。在完全竞争的资本市场中,如果套利机会存在,两种不同的利率是无法长期维持下去的,因为套利行为的存在会使这两种利率水平趋于一致。在现代投资理论中,套利的存在与最优资产组合是相矛盾的,因为单个投资者的理性行为就会导致无套利原则的出现,无套利行为的结果就是一价定律,即如果某种完全相同的资产在两个市场上的价格不一致,或者两种风险资产的收益率不相同,那么理性的投资者(也叫套利者)就会在市场上卖出价格高(收益率低)的资产,同时利用所得的资金买入价格低(收益率高)的资产,从而获得无风险利润,这时资本市场就会达到均衡,套利机会就随之消失。 根据上述套利原则,资产均衡价格应该是由市场竞争形成无套利价格,这种无套利价格是由市场上的外生变量决定的,基于这种思想,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Ross)利用套利定价 1文章出处:《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研究》杨长汉著 杨长汉,笔名杨老金。师从著名金融证券学者贺强教授,中央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教师、金融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套利定价理论二

套利定价模型(二) (二)套利定价理论的具体案例 无风险套利组合 权重之和=0 组合贝塔系数=0——无风险 组合的期望回报>0——套利利润>0 假设投资者此刻面对3只股票,并给定了3只股票的贝塔系数和预期收益率, 投资者应当如何构建套利组合,以获取无风险套利利润。 按照一价定律,所有股票的特雷诺比率都应当相等,即所有股票都应落在同一条SML上。所以,要获取无风险套利利润,需要寻觅那些定价适当的股票,即那些偏离SML线的股票。

令中石油的投资权重是W1,深万科的投资权重是W2,兰花科创的投资权重是W3 第一步:令权重之和=0——资产组合的大体要求是资产组合中各项资产的权重之和=1,意味着投资者将全数资金用于购买各类资产。而套利的权重之和=0,说明,投资者不打算投入一分钱的自有资金。 W1+W2+W3= 0 第二步:令组合的贝塔系数= 0——还记得组合的贝塔系数如何求么? 组合的β=W1β1+W2β2 W1+W2+ W3= 0 由第一步和第二步能够得出: W1= W3;W2=-2 W1=-2 W3 第三步:令组合收益率>0, 组合收益率 =%×W1 + 10%×W2 + %×W3 =%×W1 + 10%×(-2 W1 ) + %×W1 =4% W1 若是令W1=50%,则W3=50%,W2=-100%

则组合期望回报=4%×50%=2% 咱们应当如何理解,假定某投资者身无分文,可是它通过研究发觉中石油、深万科、兰花科创存在套利机缘,因此,他决定向证券公司融券,借入市值100万的深万科,并将其抛出,从而套取现金100万,但是他利用这100万去投资中石油和兰花科创,50万——中石油;50万——兰花科创。 投资比例=-100%+50%+50%=0;没有花1分钱,空手套白狼 组合风险=×+(-1)×1+×=0;β=0,说明组合无风险 组合收益=50万×%+(-100万)×10% + 50万×% =100万×2%=2万 答:该投资者能够获取无风险套利利润2万。 那么2%的无风险套利收益来自何处? β=1的深万科,收益率=10% β=的中石油收益率=% β=的兰花科创收益率=% 显然,若是将50%的资金投资于中石油,将50%的资金投资于兰花科创,则由中石油和兰花科创组成的组合的β= 1,可是组合的收益率=12%

对比无套利定价方法与风险中性定价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对比无套利定价方法与风险中性定价方法的联系与区别对比无套利定价方法与风险中性定价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 2009-12-09 19:05:11 有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折现因 子:对应某特定期间的折现因子,是指该期间结束时所收取1元的现值。 零息债券:指只在到期日支付款项的债券。 即期利率:放款者在签约当时立即提供资金给借款者,所约定 的利率。 远期贷款:在远期贷款签约当时,所定的利率。 利率期限结构:利率与到期期间的关系。 内部收益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报酬率,即能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久期:债券每次息票利息或本金支付时间的加权平均,或利率变动一个单位,债券价格相应的变动率。 凸性:价格一收益曲线的曲率。 免疫:组建固定收益投资组合,使组合的收益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 一个基点的价格:代表利率变动1 bp时,某固定收益证券的价 格变动量。 净现值:是一项投资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与项目投资 成本之间的差值。

风险溢价:预期收益超过无风险证券收益的部分,为投资的风险提供补偿。 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 分离定理:投资者的风险规避程度与其持有的风险资产组合的最优构成是无关的。 B系数:反映资产组合波动性与市场波动性关系。 一价定律:一价原则,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一件相同商品在不同国家出售,如果以同一种货币计价,其价格应是相等的,即在均衡市场中,所有的证券均在证券市场线上。 报酬-波动性比率:资本配置线的斜率。表示对资产组合,单位风险增加对应的预期收益增加。 系统风险:它是指由于公司外部、不为公司所控制,并产生广泛影响的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产生于某一证券或某一行业的独特事件,与整个证券市场不发生系统性联系的风险。即总风险中除了系统风险外的偶发性风险,或称残余风险和特有风险 一致性定理:公司采用CAPM来作为项目评估的目标与投资者采用CAPM进行组合选择的目标是一致的。 因子模型:是假设资产的收益是由某个收益生成过程所决定的,

2012-2013学年 2011级 金融学期末考卷 A卷 答案

厦门大学《金融学》课程试卷参考答案 经济学院2011 年级专业 主考教师:卢宝梅喻海燕徐宝林蔡伟毅、邱扬茜试卷类型: (A卷) 一、名词解释(5*4=20分) 1、一价定律 课本P217、P511:在竞争性市场上,如果两项资产是等同的,那么它们将倾向于拥有相同的市场价格。一价定律由套利实现,即为了从等同资产的价格差异中赚取真实利润而购买并立即售卖这些资产的行为。 2、有效市场假说 课本P228、P509:一种资产的当前价格完全反映所有关于影响资产价值的未来经济要素的公开可得信息的观点。 3、道德风险 课本P33、课本P511:拥有抵御某种风险的保险导致被保险方承担更大风险,或者在规避引发损失的事件中不太谨慎的情形。从保险公司的角度而言,道德风险导致它们不愿意为特定类型的风险提供保险。 4、有效投资组合 课本P360、P510:有效资产组合被定义为在特定风险水平下向投资者提供最高可能预期收益率的资产组合。 5、人力资本 课本P165、P510:未来劳动收入的现值。 二、判断正误(10*1=10分) 1.居民户的金融决策包括;储蓄决策、消费决策、资本预算过程及风险管理决策等。(错误) 2.利率越高,人力资本的现值越低,而永久性收入水平越高。(正确)P167 3.在计算项目的资本成本时,相关的风险是指公司为该项目筹资的金融工具的风险。(错误)P192 4.在没有税收和交易成本的环境下,公司采取现金股利与股票回购的股利政策,对股东财富都不会造成影响。(正确)P275 5、指数化是一种积极的投资方法,强调广泛的多样化和高频率的资产组合交易行为。(错误)

P45 6、保险是通过放弃收益的可能性以消除损失的风险。(错误)P325 7、当公司的资产收益率超过其支付给贷款者的利率时,债务/权益比例越高,净资产收益率越大。(正确)P96 8、增长公司的高股票价格并不在于增长本身,而在于新投资项目的收益率高于市场资本报酬率。(正确)P269 9、远期价格被定义为使得该合约的当前市场价值为0的交割价格。(正确)P400 10、美式期权可以在终止日前的任何时间,包括终止日当日执行。欧式期权只能在终止日当日执行。(正确)P329 三、单项选择(10*1=10分) 1-5:B C C B B 6-10: D D B A C 四、简答(5*6=30分) 1、现代企业制度为什么采取所有权与管理权(经营权)分离的模式?P12 答: 第一,职业经理人的企业运营才能可能更胜一筹。(在所有者同时也是管理者的架构中,所有者必须拥有管理者的天赋以及实施生产所必需的金融资源;在所有者与管理者分离的架构里,则不需要这种巧合。) 第二,为了达到企业的有效规模,可能不得不聚拢众多居民户的资源。(为了达到有效的生产规模,聚拢资源的需要要求拥有众多所有者的企业结构,并不是全部所有者都能积极地参与企业的管理。) 第三,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所有者希望在众多企业之间分散风险。(为了最优地进行分散化,需要投资者持有这样的资产组合:在这种资产组合里,每一种证券都要有,但都只有一小部分。没有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这种有效分散化很难实现。) 第四,分离型结构考虑到了信息搜集成本的节省。(管理者可以搜集现有关于企业生产技术、投入成本和产品需求的最精确信息。该企业的所有者仅需要相对较少地了解企业的技术、运作强度和产品需求。) 第五,存在支持分离型结构的“学习曲线”或者“持续经营”效应。(假设所有者希望在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演进以及在我国的拓展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演进以及在我国的拓展 由于现实的经济条件很难满足购买力平价所要求的全部假设前提,购买力平价理论产生后不断有人对其提出修正与扩展。代表性的理论有:交易成本理论、工资成本汇率理论、有效市场论与长期汇率决定理论。我国学者基于中国的国情对购买力平价提出了四种拓展形式。 一、传统购买力平价——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考虑 1922年瑞典著名经济学家卡塞尔提出购买力平价理论(PPP),并在《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一书中完整地阐明了购买力平价学说的理论体系。该学说认为,只要是完全相同的一揽子商品和服务,在除掉关税与运输费用以后,其成本在任何国家都是相同的,这意味着某种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其所具有的购买能力。该理论的基本主张为,汇率的决定因素是物价水平而非其它因素。下文将通过区分购买力平价的绝对及相对形式来说明该理论。这两种形式的购买力平价是建立在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基础上的。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价定律。 1.关于一价定律 一价定律是关于各国货币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前提是,假设两个国家只生产可贸易品,且商品同质,没有任何贸易限制,如关税壁垒或交易成本,不存在资本流动,经济处在充分就业水平且价格系统运行良好。同时存在充分套利条件。在此情况下,一价定律就会成立,即:Pit=SttPi*t,其中Pit表示i商品在t时刻的价格,*号表示国外,St为汇率。如果等式不成立,就会出现套利现象,直到等式重新成立。这一套利调节机制在固定(或钉住汇率)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起作用的形式是不同的。在固定汇率制(或钉住汇率)下,如果Pit> SttPi*t,由于存在套利交易(从国外买,在国内卖),则i商品在国外的价格就会上升,在国内的价格就会下降,使等式重新成立。在清洁浮动汇率制下,如果Pit> SttPi*t,就会出现以本币兑换外币的压力,本国居民就可以用外币购买较便宜的外国商品,这会使本币贬值(St变大)。这样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依靠汇率变化的调节即可使等式重新成立。因此,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固定汇率制下可被用来解释由国际商品交换引起的外汇储备的变化;而在浮动汇率制下,购买力平价决定汇率。 2.关于绝对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把汇率定义为两个国家价格水平的比率,即购买一单位外币所需本国货币的数量。它的转化形式就是刚刚讨论过的一价定律。用加总的价格(用相同的权数来构造各国的价格水平)形式,可将式Pit=SttPi*t转化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形式:St=∑αiPit/∑αiPi*t,其中α为权重。例如,用购买力平价预测的美元兑马克汇率(E)就是:S($/DM)=P(US)/P(G),将该公式整理可得:P(US)=S($/DM)*P(G),其中P为价格水平。左边是一个商品篮子在美国的美元价格,右边是在德国购买该商品篮子的美元价格。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如果用同一种货币表示,所有国家的价格水平应该相等;或者说在现行汇率下,只有当每种货币的国内购买力和它在国外的

2.《国际金融学》考试重点

《国际金融学》考试重点 ——师说教育集团考试教学团队编录—— 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 1、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2、国际收支账户分为两大类:经常账户(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资本与金融账户(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金融账户包括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分为直接投资、证劵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四类项目。) 其中,储备资产包括货币当局可随时动用并控制在手的外部资产。它可分为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外汇资产、(包括货币、存款和有价证券)和其他债权。 3、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它是对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以及储备资产的实际动态所作的系统记录,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综合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结构及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为制定对外经济政策,分析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经济因素,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提供依据,并为其他核算表中有关国外部分提供基础性资料。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种统计表,它以特定的形式记录、分类、整理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收支的详细情况。 4、国际收支的记账规则:运用的是复式记账法,即每笔交易都是由两笔价值相等、方向相反的账目表示。根据复式记账的惯例,不论是对于实际资源还是金融资产,借方表示该经济体资产(资源)持有量的增加,贷方表示资产(资源)持有量的减少。详细参见p11。 5、国际收支账户分析: ●贸易账户余额是指包括货物与服务在内的进出口之间的差额。 ●经常账户是指对实际资源国际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资本与金融账户是指对资产所有权国际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综合账户差额使之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将储备资产账户剔除后的余额。 综合账户差额=经常账户差额+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错误与遗漏余额-储备资产账户差额 如果综合账户差额为逆差,其外汇的收入将小于外汇的支出,汇率会变。为维持汇率稳定,货币管理当局就必须以官方储备填补外汇市场上的外汇需求缺口。 第二章开放经济下的国际金融活动 1、国际费雪效应 美国费雪认为:每一国家的名义利率等于投资者所要求的实际利率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之和。两国的利率之差等于两国的通货膨胀率之差,称为费雪方程式。费雪方程式可用于预测浮动汇率制下的即期汇率,即国际费雪效应。 国际费雪效应认为:浮动的即期汇率会随着两国的名义利率差别而改变,改变的幅度和利率差别一样,但方向相反。 2、、实际汇率:名义汇率在剔除货币因素后所得的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 e * P*/P e 是名义汇率;P*是以外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P是以本币表示的本国商品价格。 2、两角套汇,即利用某一汇率在不同市场上的公开的差异获利。 案例 某日在伦敦和纽约两地的外汇牌价如下: 伦敦市场:£1=$1.7200/1.7210 纽约市场:£1=$1.7215/1.7225 根据上述市场条件如何套汇?若以1000万美元套汇,套汇利润是多少?(不计交易成本) 分析:按贱买贵卖原理,套汇者应在伦敦市场上以 £1=$1.7210的价格卖出美元,买进英镑,同时在纽约市场以£1=$1.7215价格卖出英镑,买进美元,每一英镑可得0.0005美元的套汇利润,若以1000万美元套汇可得5万美元的套汇利润。

分析一价定律与投融资决策

分析一价定律与投融资决策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随着公司理财这门学科的发展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们可能会更多地强调实践中的案例分析而忽视公司理财的基本原理。事实上,如果省略或淡化那些被认为是“太难了”的核心原理,往往会适得其反。本文基于经济学的“一价定律”探索公司理财的本源,以期有助于系统地揭示公司理财的核心理念和财务决策的本质原理,它好比一个罗盘,引导财务决策者遵循正确的轨迹。 一、一价定律与无套利假设 利用同一商品在不同市场的价格差别而进行买卖获利的行为称作套利。更一般的,把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或进行任何投资就可能获利的情况称为套利机会。套利机会的净现值为正,金融市场上一出现套利机会,投资者就会竞相利用它。谁先发现这种套利机会,谁就会迅速地进行交易,从中获利。一旦他们进行交易,价格就会做出反应,直到套利机会消失。 套利机会就像落在大街上的钞票,一旦被发现,就会立即消失。因此,市场的正常状态应该是不存在

套利机会,把不存在套利机会的竞争市场称作正常市场。 在经济学中,套利就是指在一个市场中(无风险的、即时的)以低价格购买一种货物,然后在另外一个市场上以较高的价格将其转卖出去的过程。套利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并且保证了在功能完善的市场上同一价格定律(相同货物在两个不同市场上出售的价格之差不能超过其交易费用)得以维持。 定义无套利原理为,不存在一种零成本赚取无风险回报的投资方式。一价定律是指如果同一投资机会同时在不同的竞争市场上交易,则其在所有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必然是相同的。Lamont与Thaler(2003)将一价定律这一极其直观和基础性的假说看作“经济学的第二定律”,资产定价的数量模型通常都隐含或明确地以一价定律为假设或出发点,无套利均衡是一般经济均衡的前提。 不存在市场套利机会依赖于两个假设:一是(至少部分)市场参与者的不满足性;二是市场无摩擦。相比商品和劳动力市场而言,证券市场中的摩擦要轻微得多,套利的结果是导致不同市场的同一证券的价格趋同(Arrow-Debreu价格)。 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套利行为:假设A银行存、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与问答

宏观经济学 一、通货膨胀 一段时期内,一个经济体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持续显著的上涨。包括三层含义:1、通货膨胀是经济中一般价格的上涨,而不是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2、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持续上涨,而非一次性上涨;3、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显著上涨,非某些微小的上涨。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单个经济决策单位的经济行为,研究消费者如何消费能够获得最大化的效用,研究生产者怎么获得最大化的利润;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 2、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使用的是个量分析法,而宏观经济学使用的是总量分析法。 联系: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两者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进行分析。 2、两者假定的制度前提是相同的。 3、两者使用的分析方法大多相同。 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分析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前提的。 三、劳动力参与率= 四、估算价值 在计算GDP时,大多数商品与服务能够根据其市场价格来估价,但有些产品因为不在市场上出售,从而也就没有市场价格。如果GDP要包括这些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就必须使用其价值的估算,这种估计被称为估算价值。由于计算GDP所需要的估算知识近似的,并且由于许多产品与服务的价值被排除在外,所以GDP并不是衡量经济活动的一种完善指标。 五、会计利润= 经济利润+MPKP 因此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利润大部分是资本收益。 六、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特点 1、规模报酬不变; 2、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 3、经济利润为零,要素报酬之和等于总产量; 4、和1-分别代表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在总收入中占得比例。 六、原始生产要素 原始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是消费者。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七、解释政府购买与转移支付之间的差别 政府购买指一国政府像消费者一样直接购买产品和服务,而转移支付则是政府将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向特定人群进行转移,这个过程中没有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政府购买计入GDP,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政府购买:修建公路、购买军火、支付公务员工资 转移支付:失业保险、社会保障支出、退伍军人津贴 八、货币铸造税= 九、通货膨胀的成本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成本: 1、鞋底成本。为了减少平均货币持有量所引起的成本。 2、菜单成本。通货膨胀时期价格变化频繁,企业不断改变价目表以适应频繁变动的物价的 成本。 3、相对价格变动成本。相对价格变化大,引起资源配置的低效。 4、税收扭曲。 5、价格频繁变动,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