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会计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会计的基本理论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会计的涵义

二、现代会计的基本框架

(一)财务会计

(二)管理会计

(三)财务管理

(四)审计

三、财务会计的目标与信息质量要求

(一)财务会计的目标

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

(二)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

1.相关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2.可靠性。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3.可理解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6.重要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7.谨慎性。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8.及时性。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四、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

财务会计的职能即财务会计所具有的功能。

(一)反映(核算)职能

∙财务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财务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为有关的使用者提供信息的功能。(二)监督职能

∙财务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财务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或要求,利用财务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五、财务会计的对象和要素

(一)财务会计的对象

◆财务会计的对象是指财务会计所核算与监督的内容,即财务会计的客体。◆会计对象有二种表述:(1)资金运动(2)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二)财务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企业财务会计对象按照其经济特征所作的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

定义: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分类: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

定义: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包括:现金

银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及预付款项

存货等

(2)非流动资产

定义:是指具有长期性质的有形、无形、经营性和金融性资产。

包括:长期股权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

★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

机器设备

运输设备

工具器具等

★无形资产是指能够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常见的无形资产:专利权

非专利技术

商标权

著作权

土地使用权

商誉

2.负债

定义: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分类: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

(1)流动负债:将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等

(2)非流动负债: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

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3.所有者权益

定义: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包括:实收资本(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的关系,用会计恒等式表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该等式反映了企业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4.收入

定义: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分类: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5.费用

定义: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分类: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6.利润

定义: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收入、费用、利润三个会计要素的关系,用会计等式表示:

收入-费用=利润

这个等式反映了企业一定期间的财务成果。也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

六、会计计量属性

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

1.历史成本。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即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4.现值。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七、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所反映和控制的是一个特定独立实体的经营活动。该假设明确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会计主体是否将破产清算。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把会计主体无期限的经营期划分为较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账,按期编制会计报表。它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

会计期间的划分是人为的,主要是确定会计年度。我国一般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其它计量单位虽也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货币计量假设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一切会计事项均能用货币计量;二是币值稳定。

八、会计核算的方法

(一)会计核算的方法

会计核算的方法有七种: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

(二)会计循环

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就其工作程序和工作过程来说,主要是三个环节: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报表。企业每个期间所发生的经济业务,都是通过这三个环节周而复始地进行核算,从而构成会计循环。

九、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

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一)资产负债表

(二)利润表

(三)现金流量表

(四)附注

十、会计法律制度

(一)《会计法》

(二)《企业会计准则》

(三)《企业会计制度》

(四)地方性会计法规

十一、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等八个方面。

会计基础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 (一)定义: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二)四个特点: 1.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本质; 会计一直被理解为对经济活动的反映(核算)和监督,是一种管理工具。 实质上会计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它要对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综合、全面的计算和计量,进行微观管理。(1)连续是指按照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记录和核算每一项经济业务。 (2)系统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汇总、加工处理,以生成管理所需要的信息。 (3)综合是指借助统一的货币计量,将大量、分散的数据进行集中的反映。 (4)全面是指将所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全部记录下来。 会计只有连续、系统、综合、全面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才能为管理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支持。 2.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利用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数量上的记录、计算来反映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信息资料,这是核算职能(反映职能)。 利用价值指标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这是监督职能。

3.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是说明会计的主要特点;(判断)会计反映的是企业单位经济活动中的价值方面,在经济活动中,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减及供产销的变化,若用实物度量不能加总,只能用货币度量来综合反映。 以货币度量为主,并不排除同时用实物度量、用劳动度量反映。 凡是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都不是会计所反映的内容。 4.会计具有一整套科学实用的专门方法。 这种专门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偿、编制会计报表,这是会计管理区别于其他经济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会计的产生 大脑记忆、“绘图记事”、“结绳记事”、“刻契记事”等记事方法都是一些原始简单的计量、记录行为,它是会计的起源。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当社会有了剩余产品,私人占有财产的现象出现之后,会计才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专职人员从事的工作。 2会计的发展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 概论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会计的涵义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大约形成于我国西周时期。当时官厅会计就有了一定的会计报告和检查方法及会计工作组织系统,有“司书”、“司会”等官吏专门从事会计工作。“司书”记账,“司会”进行会计监督。 唐宋时代是我国封建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我国会计全面发展的时期。在此时期产生了比较完善的官厅会计,创立了“四柱结算法”。 我国明末清初,商业和手工业趋向繁荣,在会计活动中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对账目的处理已经有了比较科学的分类。 总之,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的漫长发展过程。会计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实践而产生的,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会计的发展,而会计的发展也影响了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会计为社会发展和经济管理提供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可以说,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二、会计的定义 由于各种会计学派对会计的本质有不同的认识,就出现了不同的会计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一)会计工具论 把会计作为一种工具的思想是人类对会计职能最早的认识。这种观点认为会计的本质是经济核算和经济管理的工具。按照这种观点,会计被定义为:会计是反映和监督生产过程的一种方法,是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 (二)会计艺术(技术)论 按照这种观点,会计被定义为:会计是一门艺术,它记录、分类和总结一个企业的交易并报告和解释其结果;或定义为:会计是分析和说明经济数据的技术。 (三)会计信息系统论 会计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营管理和经济管理而在企事业单位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四)会计管理活动论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为主要方式,采用专门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第二节会计目标、会计职能与会计的特点 一、会计目标

第1章 会计的基本理论(习题)

第一章会计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性原则的是() A.《无形资产摊销 B.《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C.《存货计价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 D.《当期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相互配比 2.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前提是() A.《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假定 B.《财务会计的目标 C.《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会计报表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D.《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3. 财务会计的目标在于() A.进行会计核算 B.实施会计监督 C.编制财务报表 D.提供会计信息 4. 从核算效益看,对所有会计事项不分轻重主次和繁简详略,采用完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处理方法,不符合() A.及时性原则 B.谨慎性原则 C.相关性原则 D.重要性原则 5. 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在前后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改变的做法,符合() A.可靠性原则 B.可比性原则 C.相关性原则 D.及时性原则 6. 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的原则是() A.谨慎性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权责发生制原则 D.可比原则 7.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属于企业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保持稳定的前提条件的是() A.会计主体 B.会计分期 C.持续经营 D.货币计量 8. 导致权责发生制的产生以及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的运用的基本前提是() A.会计主体 B.会计分期 C.持续经营 D.货币计量 9. 我国制定颁布的第一份具体会计准则是() A.《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B.《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 C.《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D.《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 10. 关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作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为其他准则(如具体业务核算与会计报告准则)提供理论基础。 B.为其他准则(如具体业务核算与会计报告准则)提供一般原则 C.是准则中的准则 D.不对企业会计制度起规范作用。 11. 下列关于国际会计惯例说法错误的是() A.会计惯例的成文就是各国的财务会计准则 B.会计惯例应包括那些未能由准则加以规范的、但在会计界广为流传的不成文“行规” C.不成文的国际惯例通常用列举的方式加以表述,如各国会计均采用借贷记账法 D.英国的ASB制定“财务报告准则(FRS)”不属于国际会计惯例 12. 企业确认或有负债而不确认或有收益,是依据() A.可靠性原则 B.谨慎性原则 C.重要性原则 D.可理解性原则 13. 在下列确认营业收入的方法中,最符合谨慎性原则的方法是() A.销售法 B.分期收款 C.完成合同法 D.完工百分比法 14.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通常认为是() A.会计确认 B.会计计量 C.会计报表的编制 D.记账方法的选择 15.下列哪则法规是会计规范的基础()。 A.会计准则 B.会计制度 C.信息披露要求 D.会计法 16.在收取手续费方式下,企业将受托代销的商品对外销售后,并不作为收入入账的做法,是为了贯彻()。 A、重要性原则 B、权责发生制原则 C、收付实现制原则 D、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17.下列计价方法中,不符合历史成本原则要求的是()。

会计理论

的规则来概括会计的理论概念,并试图 2.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以确凿的,证实某些会计现象的存在, 解释所观察到的会计现象,并寻找这些会计现象发生的原因。 ①归纳法;②演绎法;③伦理法;④社会学法;⑤经济学法;⑥事项法。 1.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 (CAP)[1938—1959年] ㈡会计原则委员会;(APB)[1959—1973年] (FASB)[1973年至今] 2.FAS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1973 ; (对现有准则的修正和扩展,与准则公告具有同等的权威性); [SFA C](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一个良好的理论框架); 3.美国推动会计准则发展的 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 ⑵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1934年)[SEC] ⑶美国会计学会[AAA] ⑷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 [G ASB] [FEI] ㈠民间制定方式【英国、加拿大】; ㈡政府制定方式。 5. ①规则导向模式;②原则导向模式;③目标导向模式。

1.根据美国FASB的观点和IASC的观点,怎样理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 ⑴CF的出现,是制定和评估会计准则的需要; ⑵CF ⑶CF是会计信息使用者,阅读和理解会计信息的需要; ⑷CF的产生与发展,是会计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 2.影响会计目标的 因素:经济体制、资金来源等因素对财务报告目标具有 ②教育 3.FASB在[财务会计准则公告] 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以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㈡财务报告应提供有助于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实得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 ㈢财务报告应提供关于企业的 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发生变动的交易、事项和情况影响的信息。 有何不同? →集中体现在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和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等方面不同; ⑶会计信息质量(至少是主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5.SFA C No.5[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报表要素的 ⑴可定义性;⑵可计量性;【有相关并充分可靠的可计量属性】 ⑷可靠性。【信息应如实反映,可验证和不偏不倚】

中级财务会计 第1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一、大纲 第一章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本章主要阐述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及会计准则。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问题,对该课程的基本内容有一个总括的了解。 第一节财务会计的本质与特征 一、财务会计的本质 二、财务会计的特征 第二节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组成内容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 第三节财务会计目标与社会环境 一、财务会计目标 二、社会经济环境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第四节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第五节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一、相关性 二、可靠性 三、可比性 四、一贯性 五、及时性 六、可理解性 七、重要性 第六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一、财务会计要素 二、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 第七节财务会计规范 一、会计法律 二、会计准则 三、会计制度 四、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二、重点难点 重点:财务会计目标、八大信息质量特征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特征的理解 辅导: 1、财务会计的目标

学习该问题,主要要明确目前是双目标,而且它们之间有个先后顺序,我国强调真实的前提下有用。 1)直接目标是向使用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 2)根本目标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受托责任是指企业管理层接受企业治理层的委托,管好、用好投资者财产,确保保值并努力增值的责任。如实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是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和首要目标。 这里的管理层是指企业的经理会及其经理人员,与之相对应的是企业治理层,即企业的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其董事、监事等人员。 2、实质重于形式的理解 学习该问题,主要认清实质和形式的不同。实质重于形式,是按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仅仅按其法律形式为核算依据。它要求在进行会计确认和选择会计方法时要充分考虑经济业务的本质,而不仅仅是法律形式。例如融资租赁资产视同承租人所有就体现了该特征的要求。因为按照租赁合同(形式),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但是合同规定,租赁期间租赁资产带来的报酬和风险都由承租人分享承担,承租人拥有了租赁资产的控制权,所以,从本质上承租人拥有了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故按照实质重于形式要求,融资租赁资产视同承租人所有。 3、谨慎性要求 学习该问题,主要明白何为谨慎,如何做到谨慎。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本质就是要求企业不要虚增利润。会计上对各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就体现了该要求。 三、作业 复习思考题: 1、财务会计的本质与特征是什么? 2、什么是财务会计目标?我国财务会计目标应如何定位? 3、我国财务会计准则有哪些内容?作用是什么?

会计基础第一章重点知识归纳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职能与对象 一、会计的概念 1、会计的含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企业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①会计本质: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②会计对象: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 ③会计基本职能:反映和监督 ④主要计量单位,货币是主要的计量单位但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2、会计的分类:会计证 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1)财务会计 ①侧重向企业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②侧重过去信息,提供的信息是对过去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反映。 (2)管理会计: ①侧重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②侧重提供未来信息,为内部管理部门提供数据。 【单选】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财务会计又称为() A 盈利会计 B 外部会计 C 内部会计 D 决策会计 答案:B 解析:财务会计又称为外部会计;管理会计又称为内部会计 【多选】财务会计侧重向企业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 )的信息 A 财务状况 B经营成果 C现金流量 D预测决策 答案:ABC

【判断】财务会计侧重提供未来信息,为内部管理部门提供数据。( ) 答案:错误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 除了上述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 (一)会计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1、会计核算职能的定义(以什么为计量单位,通过4个环节,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进行3项工作,目的是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4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3)3项工作: 2、会计核算的职能不仅仅是事后核算还包括事前核算、事中核算。 (1)事前核算主要形式是进行预测、参与决策 (2)事中核算的主要形式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核算和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经营活动过程按照计划或预期的目标进行。 (二)会计监督 1.会计监督职能定义: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1)真实性审查:强调“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事项为依据” (2)合法性审查:强调“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3)合理性审查:强调“符合特定对象的财政收支计划”。 2。会计监督分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1)事前监督,是在过程之初,对原始凭证、计划、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所作的审查。

第1章习题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可靠性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可靠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 B )。 A.对企业决策者有帮助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仅有企业决策者 B.对信息使用者有用书P9明确写出 C.供企业外部人员进行选择内部人员也可使用,错误理由同A D.为制订企业会计准则提供依据会计准则规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情况作出评价、预测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D)。 A.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信息真实可靠 B.可比性要求会计信息应该相互可比 C.及时性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 D. 相关性书P9明确写出 3.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A)。 A.经济决策需要相关书P9明确写出,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情况作出评价、预测 B.投资决策需要相关 C.筹资决策需要相关 D.利润分配需要相关 4.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C)。 A.简单明了 B.客观真实 C.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D.便于决策 5. 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及事项应当采用 ( D )。 A.常用的会计政策 B.相应的会计政策 C.规定的会计政策 D.一致的会计政策书P9明确写出,不得随意变更 6.如果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确实需要变更会计政策的(C)。 A.报经批准后直接改变 B.由企业自行决定并选择相应的会计政策 C.应当在附注中加以说明P10 D.应当向企业外界发布公告 7.在利润表中将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合并为营业收入一项内容,所反映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B)。 A.重要性 B.实质重于形式按照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均为收入,可以合并 C.谨慎性 D.可比性 其他三项与该要求无关

第一章 会计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会计的基本理论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会计的涵义 二、现代会计的基本框架 (一)财务会计 (二)管理会计 (三)财务管理 (四)审计 三、财务会计的目标与信息质量要求 (一)财务会计的目标 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 (二)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 1.相关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2.可靠性。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3.可理解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6.重要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7.谨慎性。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8.及时性。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四、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 财务会计的职能即财务会计所具有的功能。 (一)反映(核算)职能 ∙财务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财务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为有关的使用者提供信息的功能。(二)监督职能 ∙财务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财务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或要求,利用财务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会计基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本节主要内容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三种计量单位 实物计量辅助的计量单位,计量结果通常无法 劳动计量直接进行汇总、比较。 货币计量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能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未特别说明时,本教材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介绍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主要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检查所使用的方法。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

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1.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 2.资金的运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运用。它又可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1)供应过程。(2)生产过程。(3)销售过程。 3.资金的退出 资金退出过程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便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二)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本节主要内容一、会计的职能 二、会计核算方法 一、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具有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和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职能。 (一)基本职能 1.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

中级财务会计第章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中级财务会计第01章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第一章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你应当: 14>>. 了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2>. 认识财务会计的目标; 3>. 掌握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 4>. 掌握财务报表要素的分类; 5>. 掌握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6>. 掌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原则、计量属性及其应用。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第一章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第一节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及其目标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四节会计要素 第五节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第一节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及其目标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既是会计规范的概念基础, 也是会计规范制定的依据。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类似于国 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和美

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相当于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其核心内容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要素分类及其确认、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会计环境 财务报 告目标 基本假设 会计基础 会计信息 质量要求 会计要素 确认与 计量原则 财务报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二、财务会计的目标 谁是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使用者? 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

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业管理层和社 会公众等。 使用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会计报告能提供哪些方面的信息? 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 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会计目标的两大学派 会计目标 经管责任学派 决策有用学派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二、财务会计的目标 基本准则对财务报告目标明确定位: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 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 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 经济决策。 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将投资者作为首要使用者,凸现了投资者的地位,体现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要求。)

会计基础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节: 知识点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了解]: 会计以货币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与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⑴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⑵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⑶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⑷会计具有核算与监督的基本职能 ⑸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会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与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知识点二、会计对象及目标[了解]: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资金的投入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与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 资金的运用即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包括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经法定程序减少资本等。 3.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

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财务会计信息主要应满足以下两个方面的需要: 第二节: 知识点一、基本职能[了解]: 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与报告。 基本内涵 ⑴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计算、分析,定期编制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与其他一系列内部管理所需要的会计资料,为有关各方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⑵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核心与重点。 ⑶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会计核算的内容 (1)款项与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发、增减与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与结算 (4)资本、基金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与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该职能的特点有: (1)会计的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

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会计的定义(概念、职能、对象、六要素) 小提问:你认为会计是什么?是账房先生?是一种职业?还是一项与数字有关的活动? 一、会计的概念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营物质资料的生产管理的客观需要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会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一项记录、计算和汇总工作,它产生于管理的需要,并且一开始就以管理的形式出现。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与社会生产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们对生产活动进行管理的客观需要,社会愈发展,会计愈重要。 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计算生产成果和生活需要,逐步产生了计数和计算的要求。在文字产生以前,这种计算是用“结绳记事”、“刻木记事”或凭人们的记忆来进行的。在文字产生以后,人们对物质资料生产与消耗开始了文字记载,于是就产生了会计。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会计主要是用来核算和监督政府开支,为官方服务。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欧洲产业革命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生产日益社会化,生产规模日趋扩大,更需要由会计从价值量上来全面、完整、系统的反映和监督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人类发展到现在,全球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使作为“国际商业公共语言”的会计内涵及外延不断丰富发展。现在会计概念可以表述为: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小提问:从会计的定义中,你能了解什么信息?(体会:会计得作用是为了监督,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 二、会计的职能 从会计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会计是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从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的一项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会计在经济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即会计的职能,包括核算、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会计职能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彼此联系。会计的基本职能是进行核算,实行监督。 1、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它是以货币计量为主要单位,对各种单位经济业务活动或者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结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和计量,并据以编制会计报表。它要求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其特点表现在如下的三个方面: ( 1 )会计核算主要是从价值量上反映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状况。会计核算是对各单位的一切经济业务,以货币计量为主,进行记录、计算,以保证会计记录和反映的完整性。 ( 2 )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各单位必须对客观发生所有经济业务,即涉及资金运动或资金增减变化的事项,采用系统的核算方法体系,按时间顺序,无一遗漏的进行记录。 ( 3 )会计核算应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会计在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事中、事后的记录、核算、分析,反映经济活动的现实状况及历史状况的同时,发展到事前核算、分析和预测经济前景。 2、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职能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会计的控制职能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 )会计监督主要是通过价值量指标来进行监督工作的。由于基层单位进行的经济活动,同时都伴随着价值运动,表现为价值量的增减和价值形态的转化,因此,会计通过价值指标可以全面、及时、有效地控制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 ( 2 )会计监督同样也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的监督。 会计监督的依据有合法性和合理性两种。合法性的依据是国家的各项法令及法规,合理性的依据是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及企业自身在经营管理方面的要求。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核算是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监督就无从谈起;而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证。

第一章金融会计基本理论

第一章金融会计基本理论 金融企业会计课后练习题 第一章金融企业会计总论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各项,属于金融企业资产的是()。 A.再贷款 B.吸收存款 C.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 D.实收资本 2、下列各项属于金融企业负责的是()。 A.同业存放 B.存放同业 C.投资 D.票据贴现 3、资产应当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并且是(). A.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 B.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控制的经济资源 C.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D.未来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4、下列应当确认为负债的是()。 A.一项诉讼中,本行为被告 B.一项诉讼中,本行为原告 C.承兑商业汇票 D.发行金融债券 5、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享有的()。 A.应尽义务 B.全部权利 C.全部债权 D.资产中的经济利益

6、下列应当确认为收入的是()。 A.出纳短款收入 B.空头支票罚款收入 C.手续费收入 D.结算凭证工本费收入 7、下列不应当确认为费用的是()。 A.出纳短款支出 B.印刷费支出 C.利息支出 D.手续费支出 8、以下不属于金融企业长期资产的是()。 A.无形资产 B.长期投资 C.资本公积 D.长期贷款 9、它是金融企业所有者的经济利益,不需要偿还,能够分享利润,企业清算时在负债清偿之后返还。下列各项符合这一表述的是()。 A.所有者权益 B.资产 C.负债 D.损益 10、费用增加的表现形式有多种,下列与费用增加不相关的是()。 A.资产的减少 B.负债的减少 C.负债的增加 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11、下列说法符合负债定义的有()。 A.负债是企业承担的未来义务 B.负债是未来经济事项将引起的现时义务

会计第一章知识点

会计第一章知识点 会计是一门重要的商业学科,它涉及到财务信息的记录、分析和报告,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会计学中,第一章的内容是关于会计基础知识的介绍和核算规则的概述。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会计第一章的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概念。 第一节:会计的定义和目的 会计是指通过记录、分析和报告财务信息,为内外部用户提供决策依据的一种经济信息系统。会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准确和完整的信息。 第二节: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假设 在会计学中,有一些基本概念和假设对于理解会计核算规则和原则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包括货币计量、实体独立性、会计期间、历史成本原则等。 货币计量概念指的是会计信息应该以货币单位为计量基础。这意味着会计只关注那些可以用货币衡量的经济事件和交易。 实体独立性是指会计应该将企业与其所有者和其他实体区分开来,将企业视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 会计期间是指会计信息应该根据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记录和报告,以提供对企业在特定时间段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评估。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会计应该将资产和负债按照其获取成本或形成成本计量和报告,而不是按照市场价值或估计值计量和报告。 第三节:会计的核算规则和方法 会计核算规则是会计的基本规范和标准,用于指导会计记录、分析和报告的过程。常见的会计核算规则包括权责发生制、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收入确认原则、费用匹配原则等。 权责发生制是指会计应该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记录和确认有关收入和费用的项目,而不是基于收款或付款的时间。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会计应该根据交易的实际经济性质和经济实质予以记录和报告,而不仅仅根据交易的法律形式。 收入确认原则是指会计应该在货币计量的基础上确认企业实现的收入,并将其列入财务报表中。 费用匹配原则是指会计应该将与特定期间相关的费用与收入相配比,以准确反映企业在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本和盈利能力。 第四节:会计的财务报表 会计的核心成果是财务报表,它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和汇总。常见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 资产负债表是对企业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展示。 损益表是对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收入和费用的总结和展示,以

会计练习题一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答案(5篇)

会计练习题一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答案(5篇) 第一篇:会计练习题一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答案会计练习题一 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 一、名词解释 会计: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以资金运动作为会计对象; 3、以提供决策使用者相关决策信息为会计目标; 4、具有一套完整、科学的专门技术和方法; 5、具有反映和控制两种基本职能的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采取的立场以及在空间范围上的界定。 持续经营:企业或者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继续下去 会计分期:企业在持续经营中发生的经济业务可以归属于人为地划分的各个相等的期间货币计量:以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权责发生制:亦称为“应计制”,即会计对收入和费用应根据实际影响期间来确认和计量,而不是根据其发生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收付时间来确认和计量 收付实现制原则: 凡在本期内实际收到的收益和付出的费用,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 配比原则:某个会计期间或某个会计对象所取得的收入应与为取得该收入所发生的费用、成本相匹配,以正确计算在该会计期间、该会计主体所获得的净损益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以融资租赁的形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

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所以,从实质上看,企业控制了该项资产的使用权及受益权。所以在会计核算上,将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 资产: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所有者权益: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收入:指企业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产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 费用:指企业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利润: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 历史成本:又指实际成本、原始成本或实际成本,是指为购置某项资产时所实际支出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金额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时市场条件,重新取得相同的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可变现价值:指在正常经营活动中,资产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的成本和销售时所必须的预计税费及费用净值 现值:是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的一种计量属性,是指某要素的价值按照其未来预期现金流量的贴现值来计量 公允价值:指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易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财务会计:以传统会计为主要内容,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业务数据,经过记录、分类和汇总,编制成会计报表,向企业外部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和个人提供反映企业也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变动情况会计报表

会计学基础第一章总论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与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未特别说明时,本教材内容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会计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核算和监督,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为企业经济管理提供各种数据资料,而且通过各种方式直接参与经济管理,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将企业经济活动的各种数据转化为货币化的会计信息,这些信息是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相

关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经济活动中通常使用劳动计量单位、实物计量单位和货币计量单位三种计量单位。劳动计量、实物计量单位和货币计量单位三种计量单位。劳动计量、实物计量只能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计量结果通常无法直接进行汇总、比较;而货币计量便于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因此,会计需要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表现在两个方面: (1)进行会计核算。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各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2)实施会计监督。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提供的会计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 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会计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主要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检查所使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

第一章会计理论研究导论

第一章会计理论研究导论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研究探讨会计理论的定义、作用、发展以及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和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等问题。通过学习,了解上述相关问题的不同观点,作出恰当的比较与分析,得出科学的认识和结论,为研究后续内容奠定良好基础。 第一节会计理论的定义和作用 一、会计理论的定义 “理论”是指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知识。“理论”就是说理立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不论对理论怎样描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总是非常密切并相辅相成的。凡属科学的理论,必须能完整准确地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解释实践,即认识世界;二是如何进一步做好实际工作,即改造世界。理论研究的深度,是衡量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标志,首尾一惯的理论,则是评估实务正确与否的指南。 (一)会计理论定义的主要观点 中外会计界在探讨会计理论定义时,出现了许多观点,现列举一些主要观点。 1.国外的观点 (1)美国会计学会(AAA)在1966年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A Statement of Basic Accounting Theory)中下的定义是:“会计理论是一套前后一贯的假设性(Hypothetical)、概念性(Conceptual)和实用性(Pragmatic)的原则,是一个旨在探索会计本质的总体性参考框架。”(A Statement of Basic Accounting Theory,AAA,1966. P1)。 (2)美国著名会计学家莫斯特(K•S•Most)在1986年的著作《会计理论》(第二版)中认为:“理论是一系列现象的规则或原则的系统描述,它可视为组织思想、解释现象和预测未来行为的框架。会计理论是由与会计实务相区别的原则和方法的系统描述组成。”(参阅葛家澍,林志军著.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P18)。 (3)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E•S•Hendriksen)在1992年的《会计理论》(第五版)中的定义:“会计理论可以定义为一套逻辑严密的原则,它:(1)使实务工作者、投资人、经理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前的会计实务;(2)提供评估当前实务的概念框架;(3)指导新的实务和程序的建立。”(参阅葛家澍,林志军著. 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P18)。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