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性能评价测度

4个性能评价测度
4个性能评价测度

VQEG 给出了评估视频质量评价模型性能的方法[36,37],主要是根据某些模型性能评估参数对客观模型得到的评分和主观质量评价的评分进行分析,从而评估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和预测一致性。VQEG 给出的模型性能评估参数为:

? 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 )

? Pearson 线性相关系数(Pearson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 Spearman 秩相关系数(Spearman Rank Ord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 背离率(Outlier Ratio ,OR )

设视频序列的总数为N ,S i 表示序列i 的主观质量评分,P i 表示其客观质量得分,下面是几个常用的评估参数的定义:

(1) 均方根误差

RMSE =均方根误差能够反映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均方根误差越小,说明模型的预测越准确;相反则误差越大,模型的预测越不准确。

(2) Pearson 线性相关系数

()()N

i i r S S P P C --=∑其中,P 为各序列客观评分P i 的均值,S 为各序列主观评分S i 的均值。 Pearson 线性相关系数能够反应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它是区间[-1, 1]上的值,其绝对值越接近于1,表明预测准确度越高。

(3) Spearman 秩相关系数

12

261(1)N i i s d C N N -==--∑

其中i i i S P d R R =-,其中i i S P R R 与分别表示S i 与P i 在各自评分组里面的名次

序号。这里的名次是指将N 个视频序列的主、客观评分分别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排列起来之后的序号。

Spearman 秩相关系数能够反映模型的预测单调性。它也是区间[-1, l]上的一个值,其绝对值越接近1,表明预测单调性越好。

(4) 背离率

OR num OR N

=

其中,OR num 表示所有客观评分满足22()i i MOS S P i σ->的个数,()MOS i σ表示

视频序列i 的主观质量评分的标准方差。

背离率能够反映模型的预测一致性。较小的OR 反映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稳定性。

实验一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实验

实验一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实验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 所属课程名称:水污染控制工程 实验计划学时:10 1 实验目的 (1) 加深对活性污泥性能,特别是污泥活性的理解。 (2) 掌握几项污泥性质的测定方法。 (3) 掌握水分快速测定仪的使用。 2 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是人工培养的生物絮凝体,它是由好氧微生物及其吸附的有机物组成的。活性污泥具有吸附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也有些可利用无机物质)的能力,显示出生物化学活性。在生物处理废水的设备运转管理中,除用显微镜观察外,下面几项污泥性质是经常要测定的。这些指标反映了污泥的活性,它们与剩余污泥排放量及处理效果等都有密切关系。 3 实验设备与试剂 (1) 水分快速测定仪或烘箱1台 (2) 真空过滤装置1套。 (3) 布氏漏斗l个。 (4) 分析天平1台。 (5) 马弗炉1台。 (6) 坩埚3个。(钳子) (7) 定量滤纸数张。 (8) 100mL量筒4个。 (9) 500mL烧杯2个。 (10) 玻璃棒2根。 (11) 电炉1个 4 实验方法与操作步骤 (1) 污泥沉降比SV(%) 它是指曝气池中取混合均匀的泥水混合液100mL置于100mL量筒中,

静置30min 后,观察沉降的污泥占整个混合液的比例,记下结果(表1)。 (2) 污泥浓度MLSS 就是单位体积的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污泥的干重,实际上是指混合液悬浮固体的数量,单位为g/L 。 ①测定方法 a .将滤纸放在105℃烘箱或水分快速测定仪中干燥至恒重,称量并记录(W 1)(表2) b .将该滤纸剪好平铺在布氏漏斗上(剪掉的部分滤纸不要丢掉)。 c .将测定过沉降比的100mL 量筒内的污泥全部倒入漏斗,过滤(用水冲净量筒,水也倒入漏斗)。 d .将载有污泥的滤纸移入烘箱(105℃)或快速水分测定仪中烘干恒重,称量并记录(W 2)。 ②计算 1 1000(g/L)w w MLSS v -?2= (1) (3)污泥指数SVI 污泥指数全称污泥容积指数,是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 静沉后,1g 干污泥所占的容积(单位为mL/g)。计算式如下 ) mL/g ()g/L (10 (%)MLSS SV SVI ?= (2) SVI 值能较好地反映出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活性)和凝聚、沉淀性能。一般在100左右有为宜。 (4)污泥灰分和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 挥发性污泥就是挥发性悬浮固体,它包括微生物和有机物。干污泥经灼烧后(600℃)剩下的灰分称为污泥灰分。 ①测定方法 先将已知恒重的磁坩埚称量并记录(W 3),再将测定过污泥干重的滤纸和干污泥一并故入磁坩埚中,先在普通电炉上加热碳化,然后放入马弗炉内(600℃)烧40min ,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称量(W 4)。(表3) ②计算 % 100?= 干污泥质量灰分质量 污泥灰分 或 3 21 100%w w w w -?-4污泥灰分= (3) 143()() 1000(g/L)w w w w MLVSS v ---?2= (4) 式中 W 1——滤纸的净重,g ; W 2——滤纸及截留悬浮物固体的质量之和,g ;

旋转的概念及性质

旋转的概念及性质 复习:一、平移:是指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整体按照某个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归纳平移性质:(1)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3) 图形平移后,对应点连成的线段平行且相等(或在同一直线上) 1.将如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平移,使点B的对应点为点D,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二、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归纳轴对称的性质:(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3)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2.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请你画出△ABC关于L的对称图形△A′B′C′. 新知:图形的旋转: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旋转四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旋转中有哪些变量和不变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旋转方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旋转的性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三角形OAB,它绕O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 (1)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角是什么? (2)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 随堂练习题:1、如图,可以看到点A旋转到点A′,OA旋转到OA′,∠AOB旋转到∠A′OB′,这些都是互相对应的点、线段与角. 那么,点B的对应点是

论天体物理学及其对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

论天体物理学及其对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 11级物理2班黄健根1107020051 摘要:天体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学的技术、方法和理论,研究天体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物理状态和演化规律的天文学分支学科。它分为:太阳物理学、太阳系物理学、恒星物理学、恒星天文学、星系天文学、宇宙学、宇宙化学、天体演化学等分支学科。另外,射电天文学、空间天文学、高能天体物理学也是它的分支。多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不断的消耗,人们的生存环境日益缩减,资源也愈加匮乏。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希望寄托于地球外部的空间,这进一步促进了天体物理学的发展,理论天体物理学的发展紧密地依赖于理论物理学的进步,几乎理论物理学每一项重要突破,都会大大推动理论天体物理学的前进。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量子理论的建立,使深入分析恒星的光谱成为可能,并由此建立了恒星大气的系统理论。三十年代原子核物理学的发展,使恒星能源的疑问获得满意的解决,从而使恒星内部结构理论迅速发展;并且依据赫罗图的实测结果,确立了恒星演化的科学理论。 关键词:天体银河系特殊行星星系集团同位素 引力原子核等离子体星系空间 引言:本学期开展了物理学史着门课程,陈老师给我们讲述了有关内容,以下是我对天体物理学及其对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的论述。 (一)天体物理学的有关介绍 从公元前129年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目测恒星光度起,中间经过1609年伽利略使用光学望远镜观测天体,绘制月面图,1655~1656年惠更斯发现土星光环和猎户座星云,后来还有哈雷发现恒星自行,到十八世纪赫歇耳开创恒星天文学,这是天体物理学的孕育时期。十九世纪中叶,三种物理方法——分光学、光度学和照相术广泛应用于天体的观测研究以后,对天体的结构、化学组成、物理状态的研究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天体物理学开始成为天文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 天体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学的技术、方法和理论,研究天体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物理状态和演化规律的天文学分支学科。 天体物理学分为:太阳物理学、太阳系物理学、恒星物理学、恒星天文学、星系天文学、宇宙学、宇宙化学、天体演化学等分支学科。另外,射电天文学、空间天文学、高能天体物理学也是它的分支。 利用理论物理方法研究天体的物理性质和过程的一门学科。1859年﹐基尔霍夫根据热力学规律解释太阳光谱的夫琅和费线﹐断言在太阳上存在著某些和地球上一样的化学元素﹐这表明﹐可以利用理论物理的普遍规律从天文实测结果中分析出天体的内在性质﹐是为理论天体物理学的开端。理论天体物理学的发展紧密地依赖于理论物理学的进步﹐几乎理论物理学每一项重要突破﹐都会大大推动理论天体物理学的前进。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

旋转的定义和性质

E D C B A 旋转的定义和性质 1. 将小鱼图案绕着头部某点顺时针旋转90 °后可以得到的图案是( ) A . B . C . D .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2、如图,P 是正△ABC 内的一点,若将△PBC 绕点B 旋转到△P ’BA ,则∠PBP ’的度数是 ( ) A .45° B .60° C .90° D .120° 3、如图,∠AOB =90°,∠B =30°,△A ’OB ’可以看作是由△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α角 度得到的,若点A ’在AB 上,则旋转角α的大小可以是 ( ) A .30° B .45° C .60° D .90° 4、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2,0)和(2,0).月牙①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0 得到月牙②,则点A 的对应点A ’的坐标为 ( ) A.(2,2) B.(2,4) C.(4,2) D.(1,2) 5.如图,△ABC 、△ADE 均是顶角为42°的等腰三角形,BC 和DE 分别是底边,图中△ 与 △ 可以通过以点 为旋转中心,旋转角度为 得到.其中∠BAD =∠ , CE = . 6.如图,将矩形ABCD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矩形FECG ,分别连接AC 、 FC 、AF ,若AB =3,BC =2,则 AF = . 7.如图所示,把△ABC 绕点C 顺时针转35°得到△FEC ,EF 交AC 于点D ,若∠FDC =90°, 则∠A = .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8.如图,将△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DOE ,若点A 坐标为(a ,b ),则点 D 的坐标为 . 9.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三角形OAB ,它绕O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OEF ,在这 个旋转过程中: (1)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角是什么? G F E D B A F E D C B A

881-天体物理学

881-《天体物理学》考试大纲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试卷的内容结构及分值分布 填空题 10% 选择题 10% 名词解释 20% 简答题 30% 证明、计算题 30% 三、考察的知识及范围 (一)宇宙概观 了解天体物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的基本性质,包括太阳系、恒星世界、星系和星系团等; 了解接受宇宙信息的主要渠道,了解电磁辐射的地面、空间观测手段和方法。 (二)基本天体物理量及其测量 1. 掌握恒星视星等和绝对星等之间的关系、星等和光度之间的关系; 2. 了解恒星的黑体辐射谱,掌握维恩位移定律、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在估计恒星相关参量中的应用。 3. 掌握恒星的光谱分类标准、不同光谱型谱线特征及成因; 4. 掌握恒星在赫罗图上的分布、利用赫罗图估计恒星的基本性质; 5.掌握变星的分类及基本特征;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及应用;

超新星的分类及特征; 6. 掌握不同天体距离测定方法,包括三角时差法、标准烛光法及哈勃定律; 7. 掌握双星系统恒星质量测定方法、恒星光度对质量的依赖关系、球状星团或椭圆星系的位力定理; 8. 了解恒星的年龄的估计方法。 (三)恒星的形成与演化 1.了解恒星形成时的金斯判据、恒星形成主序星前阶段所发生 的物理过程; 2.了解恒星在主序阶段所发生的物理过程; 3.了解求解恒星结构的基本方程,了解简并和非简并状态下的 物态方程; 4.掌握恒星能量的位力定理; 5.掌握小质量、中等质量和大质量恒星离开主序后的演化过 程,以及在赫罗图中的位置及对应的物理过程; 6.了解超新星分类及特征、中微子基本性质、太阳中微子之谜 及可能解释;超新星遗迹的高能辐射; 7.了解密近双星的演化的洛希等势面、密近双星演化中的物质 交流、白矮星和中子星系统中的吸积过程; 8.了解引力波辐射及探测原理。 (四)致密星 1.了解白矮星的基本性质,掌握白矮星质量的钱德拉塞卡极限; 2.了解中子星的结构,掌握中子星自转角速度与磁场的估计方

旋转知识点归纳

旋转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1:旋转的定义及其有关概念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O 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 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定点O 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如果图形上的点P 经过旋转到点P ',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如图1,线段AB 绕点O 顺时 针转动0 90得到B A '',这就是旋转,点O 就是旋转中 心,A AO B BO '∠'∠,都是旋转角. 说明: 旋转的范围是在平面内旋转,否则有可能旋转为立体图形,因此“在平面内”这一条件不可忽略.决定旋转的因素有三个:一是旋转中心;二是旋转角;三是旋转方向. 知识点2:旋转的性质 由旋转的定义可知,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这说明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由此得到如下性质: ⑴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对应点的排列次序相同. ⑵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 ⑶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⑷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例1 、如图2,D 是等腰Rt △ABC 内一点,BC 是斜边,如果将△ADB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C D A '的位置,则 ADD '∠的度数是( )D A.25 B.30 C.35 D.45 分析:抓住旋转前后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等性质,本题就很容易解决. 由△C D A '是由△ADB 旋转所得,可知 △ADB ≌△C D A ',∴AD =D A ',∠DAB =∠AC D ',∵∠DAB +∠DAC =090, ∴∠AC D '+∠DAC =090,∴∠045='D AD ,故选D. ' 图1 D 图2

1污废水监测

前言 化验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技术学科,它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化验分析对生产既起着指导和协助的作用,又起着控制和监督的作用,并且还为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提供依据,是现代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化验分析综合了化学、数学和物理等多方面的知识,用以鉴定物质的组成,测定物质各组成部分的含量。前者称为定性分析,后者称为定量分析。 化验工作的特点是:技术性强,知识面广,责任心大。

污废水监测 第一节、水质检测在污水处理系统的作用和职能 1、对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进行检测,以确认进水水质; 2、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进行监督检测,以评价污水处理效果; 3、对污水处理厂各工艺段的工艺参数进行检测,以评价和指导工艺运行; 4、及时统计并发送各种水质数据报表,以通报污水处理效果。 第二节、水质监测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1.相关标准、规范、法规执行率100%。 2.监测报告的主要数据和结论准确率为100%,其它差错率小于1%。 3.客户投诉率低于2%。 第三节、污(废)水监测项目 水质是指水和水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性;水质指标是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表示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

污水监测项目主要分为两类污染物 第一类污染物是指能在环境和动物、植物中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污染物质(13种); 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是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包括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a放射性等。 第二类污染物是指其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污染物质,是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包括PH、色度、悬浮物、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动植物油、挥发性酚、总氰化物、硫化物、氨氮、氟化物、磷酸盐、甲醛、苯胺类、硝基苯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铜、总锌、总锰等。 第四节、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1、国家或行业的标准分析方法:其成熟性和准确度好,是评价其他监测分析方法的基准方法,也是环境污染纠纷法定的仲裁方法。 2、统一分析方法:是经研究和多个单位的实验室证明是成熟的方法。 3、试用方法(等效方法):是在国内少数单位研究和应用过,或直接从发达国家引进,供监测科研人员试用的方法。 标准分析方法和统一分析方法均可在水质监测与执法中使

天体物理学

天体物理学 2008.9-2009.2 袁业飞董小波 1.【天文思维。】a. 一个致密天体位于银河系内,我们在0.1秒钟之内观测到它增亮了二倍。请估计它的物理尺度不能超过多少?如果增亮的幅度只有10%,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b. 某种类型的活动星系在所有星系中的比例大约为1/100。那么,这种类型星系的活动期至少是多长? 2.【视超光速。】我们对一个遥远天体作了两次观测(相隔一段时间),发现它在高速运动。我们可以测得它在天球上走过的角距离,还可以通过其它方法测得它的宇宙学红移从而确定它离地球的距离,这样我们可以算得它的横向速度。请推导这个速度和它的真实运动速度的关系;什么情况下我们测得的横向速度会超出光速? 3.【位力定理;辐射压。】大质量黑洞(M BH > 106 M⊙)吸积周围气体释放引力能产生电磁连续谱辐射,连续谱辐射又电离周围气体从而产生发射线(e.g. H-beta 4861?,半高宽度大概几十?);另外,由于吸积过程中的一些不稳定性,连续谱的光度会有变化。这就是在活动星系核中发生的基本过程。假设周围的电离气体运动被黑洞引力所主导并处于Viral平衡,而且呈球对称分布。 请设计一种方案来测量黑洞质量;如果忽略电子散射引起的效应,那么基于Viral定理估计的黑洞质量的系统偏差是怎样的? 4.【辐射拉拽。】一颗尘埃颗粒质量为10-11克,在1AU处绕太阳作近似圆周运动。它吸收太阳光并以红外方式再辐射出去,保持温度一定。尘埃吸收太阳光的截面为10-8 cm2。请计算需要多长时间它将掉入太阳表面?假设1/108的太阳光被绕太阳运动的尘埃所吸收,那么每秒钟掉入太阳的尘埃总质量是多少? 对于绕太阳运动的电离气体(电子-质子对),这种效应显著吗? 5.【*optional: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狭义相对论;推理思辨能力】 请基于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作推理(没必要做复杂的数学计算推演),证明:如果质点速度不存在上限,则惯性系之间由伽利略变换相联系(牛顿时空观);否则,洛仑兹变换(狭义相对论)。 6.【星等、绝对星等;流量、光度;面亮度(Flux/α2)、面光度(L/S)】 一个星系距离地球1Mpc,面亮度为 27mag/ascsec2。请问1”的角距离对应这个星系多大的物理尺度(pc)?星系单位面积(1pc2)的发光功率是多少?如果另一个星系的单位面积发光功率与上一个星系相同,但距离地球10Mpc,请问它的面亮度是多少? [*optional: 设一个位于较高红移z处(这时要考虑宇宙膨胀效应)的星系的光度为L,固有的物理直径为D。请推导它表面亮度公式I(L,D,z)。]

天体物理-考点复习

第一章 1.获得天体信息的渠道:电磁辐射、宇宙线、中微子、引力波 2.电磁辐射根据波长由长到短可分为:射电、红外、光、紫外、X射线和γ射线等波段 3.电磁辐射由光子构成,光子能量与频率(或颜色)有关:频率越高(低),能量越高(低) 4.黑体:能吸收所有外来辐射(无反射)并全部再辐射的理想天体 5.黑体辐射波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λT=0.29(cm K) 6.高温黑体主要辐射短波,低温黑体主要辐射长波 7.当电子从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时,原子释放光子,产生发射线,反之,产生吸收线 8.谱线红移(蓝移) 远离(接近)观测者辐射源发出的电磁辐射波长变长(短),称为谱线红移(蓝移) 9.恒星距离的测量:三角视差、周年时差(要会计算)(三角测距法通常只适用于近距离的恒星) 10.怎样测量周年是视差? 通过测量天体在天球上(相对于遥远背景星)相隔半年位置的变化而测得 11.怎样发现周围行星测量它们的距离? 1.亮度 2.恒星的自行较大 https://www.360docs.net/doc/e411202121.html,rge separation in binary 12.恒星大小的测定方法 掩食法、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恒星的光度和表面温度T就可以得到它的半径R) 13.根据恒星的体积大小分类: 超巨星R~100-1000个太阳半径 巨星R~10-100个太阳半径 矮星R~太阳半径 14.恒星的光度和亮度: 光度:天体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总能量,是恒星的固有量 亮度:在地球上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接收的天体的辐射量 15.视星等的种类(视星等的星等值越大,视亮度越低) 根据测量波段的不同,分为:目视星等、照亮星等、光电星等 按波段测量得到的行的称为热星等 16.恒星的温度和颜色 恒星的颜色反映了恒星的表面温度的高低,温度越高(低)颜色越蓝(红) (可根据波长和温度的关系推出此结论) 17.赫罗图(自己看课件) 18.双星:由在彼此引力作用下以椭圆互相绕转的两颗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 19.双星系统的质心以直线运动,但每一颗子星的运动轨迹是波浪形的,如天狼星 20.不同质量的恒星在赫罗图上的分布 高质量高温度的恒星明亮且高温,位于主序带的上部,低质量的恒星黯淡且低温位于主序带的下部 第二章 1.太阳的能源 化学反应2H+O----H2O+E 引力收缩 2.中微子 中微子是一种不带电、质量极小的亚原子粒子,它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相互作用 3.恒星的能量传输的三种形式 辐射、传导、对流(对流不仅传递能量,还起着混合物质的作用太阳核心区产生的能量主要通过辐射与对流向外传递) 第三章 恒星主序星的演化(自己看课件)

污泥浓度测定实验

实验一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实验1 实验目的 (1)加深对活性污泥性能,特别是污泥活性的理解。 (2)掌握几项污泥性质的测定方法。 (3)掌握水分快速测定仪的使用。 2实验原理活性污泥是人工培养的生物絮凝体,它是由好氧微生物及其吸附的有机物组成的。活性污泥具有吸附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也有些可利用无机物质)的能力,显示出生物化学活性。在生物处理废水的设备运转管理中,除用显微镜观察外,下面几项污泥性质是经常要测定的。这些指标反映了污泥的活性,它们与剩余污泥排放量及处理效果等都有密切关系。3实验设备与试剂 (1)水分快速测定仪1台 (2)真空过滤装置1套。 (3)秒表l块。 (4)分析天平1台。 (5)马弗炉1台。 (6)坩埚数个。 (7)定量滤纸数张。 (8)100mL量筒4个。 (9)500mL烧杯2个。 (10)玻璃棒2根。 (11)烘箱1台。 4实验方法与操作步骤(1)污泥沉降比SV(%)它是指曝气池中取混合均匀的泥水混合液100mL置于100mL量筒中,静置30min后,观察沉降的污泥占整个混合液的比例,记下结果(表6-1)。(2)污泥浓度MLSS就是单位体积的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污泥的干重,实际上是指混合液悬浮固体的数量,单位为g/L ①测定方法a.将滤纸放在105℃烘箱或水分快速测定仪中干燥至恒重,称量并记录(W1)(见 表4-5)b.将该滤纸剪好平铺在布氏漏斗上(剪掉的部分滤纸不要丢掉)。c.将测定过沉降比的100mL量筒内的污泥全部倒人漏斗,过滤(用水冲净量筒,水也倒人漏斗)。d.将载有污泥的滤纸移入烘箱(105℃)或快速水分测定仪中烘干恒重,称量并记录(W2)。②计算污泥浓度(g/L)=[(滤纸质量+污泥干重)一滤纸质量]×10(3)污泥指数SVI污泥指数全称污泥容积指数,是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单位为mL/g)。计算式如下SVI值能较好地反映出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活性)和凝聚、沉淀性能。 一般在100左右有为宜。(4)污泥灰分和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挥发性污泥就是挥发性悬浮固体,它包括微生物和有机物,干污泥经灼烧后(600℃)剩下的灰分称为污泥灰分。 ①测定方法先将已知恒重的磁坩埚称量并记录(W3)(表4-8-1),再将测定过污泥干重的滤 纸和干污泥一并故入磁坩埚中,先在普通电炉上加热碳化,然后放入马弗炉内(600℃)烧40min,取出故人干燥器内冷却,称量(Wd)。②计算在一般情况下,MLVSS/MLSS 的比值较固定,对于生活污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混合液,其比值常在0.75左右。5实验报告记载及数据处理式中W1——滤纸的净重,mg;W2——滤纸及截留悬浮物固体的质量之和,mg。V——水样体积,L

旋转的概念及性质讲义

旋转的概念及性质 知识点1:旋转的概念 一个图形绕某点转动一个角度叫________. (1)旋转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和______; (2)旋转方向有:________,________; (3)旋转角:对应边的夹角. 1.如图,△CDO经旋转后能与△ABO重合,则: (1)旋转中心是________,旋转方向是_____________,旋转角度=________°; (2)线段BO的对应线段是________,线段CD的对应线段是________; (3)∠AOB的对应角是________,∠CDO的对应角是________. 2.如图,△ABC绕点O旋转65°得到△A′B′C′,则: (1)旋转中心是________,旋转方向是______________ ,旋转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________,线段________的对应线段是A′C′, (3)∠BAC的对应角是________,∠________的对应角是∠A′B′C′. 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 知识点2:旋转的性质 (1)旋转前后的图形________;(2)旋转的对应边________,对应角________; (3)同一个旋转,旋转角都________;(4)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________. 3.如图,D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ABD绕点A旋转得到△ACE. (1)旋转中心是________;(2)旋转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连接DE,△ADE是________三角形. 4.如图,正方形ABCD中,△ABE绕点B旋转90°到△CBE′的位置,若AE=1,BE=2,CE=3,连接EE′. (1)△BEE′是________三角形;(2)EE′=________;(3)判断△EE′C的形状并证明.5.如图,两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上面的正方形不动,下面的正方形绕 上面正方形的中心O旋转. 求证:(1)△OEE′≌△ODD′;(2)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面积始终为1.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

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指导教师:XXX

目录 实验一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2) 实验二水污染处理设备及工艺演示实验 (3) 实验三混凝实验 (4) 实验四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 (6) 实验五水中氨氮的测定验 (7) 实验六离子交换实验 (9) 实验七加压溶气气浮实验 (10) 实验八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实验 (11)

实验一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一、实验目的 加深对自由沉淀、基本概念以及沉淀规律的理解。掌握颗粒自由沉淀实验的方法,并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算和绘制颗粒自由沉淀曲线。 二、实验原理 沉淀是指从液体中借重力作用去除固体颗粒的一种过程。根据液体中固体物质的浓度和性质,可将沉淀过程分为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成层沉淀和压缩沉淀等四类。当废水中的悬浮物浓度不高时,在静沉过程中颗粒之间互不干扰、碰撞,呈单颗粒状态下沉,这种沉淀属于自由沉淀。 自由沉淀时颗粒是等速下沉,下沉速度与沉淀的高度无关,因而自由沉淀可在一般的沉淀柱内进行。为使沉淀颗粒不受器壁的干扰,沉淀柱的直径一般应不小于100mm 。 如果沉淀柱的有效水深为H ,如图1-1所示,通过不同的沉淀时间t ,可求得不同的沉速u ,u=H/t 。如沉淀时间为t ,相应的沉速为u 0,则颗粒的去除率由两部分构成:沉速u ≥u0颗粒能全部去除,去除率为E 1;所有沉速小于u 0的颗粒能部分去除,去除率为E 2,则E=E 1+E 2。设所有沉速小于u 0的颗粒占总颗粒数的百分数为P 0,其中某一种沉速为u i 的颗粒的去除百分数为u x /u 0,则所有沉速小于u 0的颗粒u i 的去除百分数即 E 2 沉速u ≥u0颗粒所占的百分数为1―P 0,E 1=1―P 0,则总去除率: 但沉速小于u0的颗粒占总颗粒数的百分数P 0不易统计,故E 2较难计算。实验中可按以下方法进行去除率的计算。 经研究,可以从有效水深内的上、中、下部取相同数量的水样混匀后求出有效水深内 (污泥层以上)的平均悬浮物浓度。或者,为了简化,可以假定悬浮物浓度沿深度呈直线变化,这样,将取样口设在沉淀柱中部0.5H 处,则该处水样的悬浮物浓度可近似地代表整个有效水深内的平均浓度,据此计算出沉淀时间为t 时的沉淀效率。在不同的沉淀时间t 1、t 2、……分别从中部取样,测出其悬浮物浓度C 1、C 2……,并量出水深的变化H 、H1……(如沉淀柱直径足够大,则水深变化可忽略不计),可计算出u 1、u 2、……(等于H/t 1、H 1/t 2……),根据所测数据可绘制出时间~沉淀效率(t~E )曲线、颗粒沉速~沉淀效率(u~E )曲线。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1. 沉淀实验筒:直径Ф100mm ,工作有效水深(由溢出口下缘到筒底的距离)1800mm 。 2. 浊度仪; 3. 秒表。 四、实验材料 高岭粘土配水。 五、实验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高岭土,加入沉淀实验筒中,高岭土配制浓度为100mg/L ; 2、充气搅拌约5min ,使水样中悬浮物分布均匀; 3、 静置观察沉淀现象; 4、 分别在沉降0、10、20、30、4 5、60、90min 后,从实验筒中部H/2取样口取样,每次约100mL 左右(准确记下水样体积)。取水样前要先排出取样管中的积水约10mL 左右; 5、 测定水样中悬浮物浓度,以mg/L 计。测定每一沉淀时间的水样的悬浮物浓度方法如下:首先调烘箱至105±1℃,叠好滤纸放入称量瓶,打开盖子,将其放入105℃烘箱中至恒重,称取重量,然后将恒重好的滤纸取出放在玻璃漏斗中,过滤水样,并用蒸馏水冲净,使滤纸上得到全部悬浮性固体。最后将带有滤渣的滤纸移入称量瓶中,称其悬浮物的重量(还00p i i u dp ?00000000 111p p i i i i u p (p )dp (p )u dp u u =-+=-+??

旋转的定义和性质 优秀课教案

3.2图形的旋转 第1课时旋转的定义和性质 1.掌握旋转的概念,了解旋转中心, 旋转角,旋转方向,对应点的概念及其应用; 2.掌握旋转的性质,应用概念及性质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飞行中的飞机的螺旋桨、高速运转中的 电风扇等均属于旋转现象.你还能举出类似 现象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旋转的定义 【类型一】旋转的认识 如图,将左边叶片图案旋转180° 后,得到的图形是() 解析:将叶片图案旋转任何角度和A、 B中的图案均不重合;不旋转或旋转360° 后和C中的图案重合,不合要求;顺时针或 逆时针旋转180°后只和D中的图案重合, 故选D. 【类型二】旋转图形的识别 下列图形:线段、等边三角形、 正方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圆,其中是 旋转对称图形的有哪些? 解析:由旋转对称图形的定义逐一判断 求解. 解:线段、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正五 边形、圆都是旋转对称图形. 方法总结: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对 称图形,其关键是要看这个图形能否找到一 个旋转中心,且图形能绕着这个旋转中心旋 转一定角度与自身重合. 【类型三】旋转角的判断 如图,点A、B、C、D都在方格 纸的格点上,若△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 向旋转到△COD的位置,则旋转的角度为 ( ) A.30° B.45° C.90° D.135° 解析: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的夹 角,就是旋转角,∠BOD,∠AOC都是旋 转角.由图可知,OB、OD是对应边,∠BOD 是旋转角,所以,旋转角∠BOD=90°.故 选C. 探究点二:旋转的性质 【类型一】旋转性质的理解 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4 的正方形且DE=1,△ABF是△ADE旋转 后的图形. (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旋转了多少度?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实验 (所属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 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合作者:指导教师: 本实验项目成绩:教师签字:日期: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活性污泥性能,特别是污泥活性的理解。 (2)掌握几项污泥性质的测定方法。 (3)掌握水分快速测定仪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是人工培养的生物絮凝体,它是由好氧微生物及其吸附的有机物组成的。活性污泥具有吸附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也有些可利用无机物质)的能力,显示出生物化学活性。在生物处理废水的设备运转管理中,除用显微镜观察外,下面几项污泥性质是经常要测定的。这些指标反映了污泥的活性,它们与剩余污泥排放量及处理效果等都有密切关系。 三、实验设备 (1)水分快速测定仪1台。 (2)真空过滤装置1套。 (3)秒表1块。 (4)分析天平1台。 (7)定量滤纸数张。 (8)1000ml量筒4个。 (9)500ml烧杯2个。 (10)玻璃棒2根。 (11)烘箱1台。 四、实验步骤 (1) 污泥沉降比SV(%):取混合均匀的泥水混合液100mL置于100mL量筒中,静置30min后,观察沉降的污泥占整个混合液的比例,记下结果。 (2) 污泥浓度MLSS:就是单位体积的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污泥的干重,实际上是指

混合液悬浮固体的数量,单位为mg/L 。 ①测定方法 a .将滤纸放在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量并记录(w1) b .将该滤纸剪好平铺在布氏漏斗上(剪掉的部分滤纸不要丢掉)。 c .将测定过沉降比的100mL 量筒内的污泥全部倒人漏斗,过滤(用水冲净量筒,并将水也倒人漏斗)。 d .将载有污泥的滤纸移入烘箱(105℃)或快速水分测定仪中烘干恒重,称量并记录(W2)。 ②计算 污泥浓度(g/l )=[(滤纸质量+污泥干重)-滤纸质量]×10 (3)污泥指数SVI 污泥指数全称污泥容积指数,是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 静沉后,1g 干污泥所占的容积(单位为mL/g)。计算式如下 )g/L () mL/L (10(%)MLSS SV SVI ?= SVI 值能较好地反映出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活性)和凝聚、沉淀性能。一般在100左右为宜。 (4)污泥灰分和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 挥发性污泥就是挥发性悬浮固体,它包括微生物和有机物,干污泥经灼烧后(600℃)剩下的灰分称为污泥灰分。 ①测定方法 先将已知恒重的磁坩埚称量并记录(W3),再将测定过污泥干重的滤纸和干污泥一并放入磁坩埚中,先在普通电炉上加热碳化,然后放入马弗炉内(600℃)烧40min ,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称量(W4). ②计算 污泥灰分=灰分质量/干污泥质量×100﹪ MLVSS=(干污泥质量-灰分质量)/100×1000(g/L ) 在一般情况下,MLVSS/MLSS 的比值较固定,对于生活污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混合液,其比值常在0.75左右。 五、实验结果整理 mg/L)12(V W W MLSS -= 式中:W 1——滤纸的净重,mg ; W 2——滤纸及截留悬浮物固体的质量之和,mg 。 V ——水样体积, L 。 MLVSS=[(W 2-W 1)-(W 4-W 3)]/V (mg/L ) 式中:W3——坩埚质量,mg ; W4——坩埚与无机物总质量,mg 。 其余同上式 SVI=SV(%)×10/MLSS(g/L)

天体物理二级学科(070401)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天体物理二级学科(070401)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总体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在各个科研环节接受基本训练,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导师安排的科研工作,获得一定量的科研经历,毕业论文达到理学硕士学位论文水平。 具体要求如下: 1.初步了解国内外天体物理学研究历史、现状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2.能用一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和论文写作。 3.初步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4.具有开展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5. 具有从事科技管理或者综合发展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核、粒子天体物理和宇宙学:利用天体乃至宇宙作为特殊实验室来研究基本物理规律,运用物理学研究天文现象的成因和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等问题。譬如:极端条件下的物性、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黑洞物理、超高能宇宙线起源等。天文学和基础物理学相互借鉴,实现观念、方法的更新,推动解决粒子物理、高能核物理和超高能天体物理相关问题。 2.高能天体物理:利用X射线、γ射线、中微子以及引力波等高能观测手段,观测宇宙天体特别是与致密天体相关的剧烈爆发现象,并揭示其内在的物理机制。譬如,脉冲星辐射机制,伽玛射线暴及其余辉成因,超新星爆发机制,活动星系核物理,X射线爆发类型和起源等。 3.恒星与星际介质:运用地面和空间的先进观测设备,在光学、红外、紫外和射电等多波段对恒星和星际介质进行观测研究,结合理论模型来理解恒星的形成和演化中的吸积和恒星活动等外部物理过程、恒星的内部结构变化、系外行星系统形成以及星际介质的性质。 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 硕士生基准学制为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四年,总学分36-38学分(18学时/学分)。其中课程学习2年(以课程学习、实践为主,兼顾论文的前期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 提前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达到学校和本学科规定条件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毕业。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按三年基准学制安排。(具体课程信息见《×××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五、实践环节

图形的旋转及其性质

§8.3 平面图形的旋转(1) 学习目标 1. 了解平面图形旋转基本性质; 2. 能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理解旋转的基本内涵,理解平面图形的旋转性质 学习重点:旋转的基本内涵与基本性质。 学习难点:平面图形的旋转性质的应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P13,找出疑惑之处,并记录下来 二、回顾: 1、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 (),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和()。只改变图形的() 2、、平移的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且(),对应线段()且(),()相等。 二、新课导学 ※学习探究 探究任务(一):1、平面图形旋转的定义: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 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注:(1)这个定点称为 (2)转动的角称为 (3)旋转不改变图形的 只是发生变化。 2、举一些生活中旋转的实例 (二)、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 1、想一想: 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作四边形AOBC,它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四边形D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 ①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角是什 么? ②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到 什么位置? ③AO、DO的长有什么关系?BO、 EO呢? ④∠AOD与∠BOE有什么大小关系?

2、旋转的基本性质: (1)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沿 转动了,任意一对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 (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 (3)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是。(4)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的是 ※典型例题 例1.(钟表问题中的旋转) 钟表的分针旋转一周需要60分钟。 (1)指出它的旋转中心, (2)经过20分钟,分针转了多少度?时针呢? 3、旋转图形与基本图形 1、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图形是由一些基本图形经过旋转后得到的。如: 这三个图形分别是由 基本图形经过 旋转后得到的。 2、作课本P12页的做一做 ※学习小结 写出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评价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满分:100 分)计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 小,而旋转则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B. 平移和旋转的共同点是改变图 形的位置 C. 图形可以向某方向平移一定距 离,也可以向某方向旋转一定距离 D. 在平移和旋转图形中,对应角 相等,对应线段相等且平行 2、下图是一个旋转对称图形,要使 它旋转后能与自身重合,至少应将它 绕中心点旋转的度数是() A. 30° B. 60° C. 120° D. 180° 3、如图8,把三角形△ABC绕着点 C顺时针旋转35°,得到△A'B'C, A'B'交AC于点D,若∠A’DC=90°, 则∠A的度数是__________。 4、如图5,在正方形ABCD中,E 为DC边上的点,连结BE,将△BCE 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 DCF,连结EF,若∠BEC=60°,则 ∠EFD的度数为() A. 10° B. 15° C. 20° D. 25°

实验五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

实验五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所属课程名称: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计划学时:3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评价活性污泥性能的四项指标及其相互关系,加深对活性污泥性能,特别是污泥活性的理解。 (2)观察活性污泥性状及生物相组成。 (3)掌握污泥性质MLSS、MLVSS、SV、SVI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是人工培养的生物絮凝体,它是由好氧微生物及其吸附的有机物组成的。活性污泥具有吸附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有些也可利用无机物质)的能力,显示出生物化学活性。活性污泥组成可分为四部分:有活性的微生物(Ma)、微生物自身氧化残留物(Me)、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和无机悬浮固体(Mii)。 活性污泥的评价指标一般有生物相、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体积指数(SVI)等。 在生物处理废水的设备运转管理中,可观察活性污泥的颜色和性状,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生物相的组成。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是指曝气池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又称为污泥浓度。它由活性污泥中Ma、Me、Mi和Mii四项组成。单位为mg/L或g/L。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指曝气池单位体积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挥发性物质的质量。表示有机物含量,即由MLSS中的前三项组成。单位为mg/L或g/L。一般生活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混合液MLVSS/MLSS在0.7~0.8。 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除了具有去除有机物的能力外,还应有好的絮凝沉降性能。活性污泥的絮凝沉降性能可用污泥沉降比(SV)和污泥体积指数(SVI)来评价。 污泥沉降比(SV)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ml量筒中静止沉淀30min后,污泥体积与混合液体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活性污泥混合液经30min沉淀后,沉淀污泥可接近最大密度,因此可用30min作为测定污泥沉降性能的依据。一般生活污水和城市污水的SV为15%~30%。 污泥体积指数(SVI)是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单位为mL/g,但习惯上把单位略去。SVI的计算式为: SV(ml/L)SV(%)?10(ml/L)?SVI? MLSS(g/L)MLSS(g/L)在一定污泥量下,SVI反映了活性污泥的絮凝沉降性能。如SVI较高,表示SV较大,污泥沉降性能较差;如SVI较小,污泥颗粒密实,污泥老化,沉降性能好。但如果SVI过低,则污泥矿化程度高,活性及吸附性都较差。一般来说,当SVI为100~150时,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当SVI>200 1 时,污泥沉降性能较差,污泥易膨胀;当SVI<50时,污泥絮体细小紧密,含无机物较多,污泥活性差。 三、实验设备与试剂 (1)曝气池:1套 (2)真空过滤装置:1套 (3)显微镜:1台 (4)分析天平:1台 (5)烘箱:1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