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一估 量一量

估一估 量一量
估一估 量一量

第四课时:估一估量一量

主备:张振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加深对厘米和米长度单位的认识,进一步感受米,厘米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理解米和厘米的概念,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

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教学难点:

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上一节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1厘米有多长呢?请你用手比一比。

1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伸开两臂比一比。

(二)导入新课

测量教室内的物品。

1. 我们每天使用的课桌有多高?

请学生估计桌子的高度,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然后你们俩一起量一量,看谁估得准?(学生活动)

2.活动结束后,请学生汇报估计和测量的结果。

3.请估计准确的同学把估计的方法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估计的方法进行评价)

4.你们测量的课桌的高度是多少?

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5.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你们测量黑板的长度,先估计,然后讨论怎样测量,再实际测量。

6.活动后集体汇报。

(黑板为同一物体,测量结果要各小组都回答,验证测量结果)

7.探究记录的方法。

测量结果怎样读,怎样记录?

(三)了解自己

1.测量自己的身高。

(1)身高怎样量?(从脚底到头顶的高度)

(2)先估计,再测量。同桌合作。

(3)说一说测量的方法。

2.测量自己的步长。

(1)步长怎样测?(脚尖到脚尖或脚后跟到脚后跟的距离。)

强调:步长是平时走一步的长度,不要刻意迈大步或小步。

(2)先估计一步有多长,再测量。可以小组合作。

(3)谁估计的最准,请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方法。

(4)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3.测量两臂伸直的距离。

学生测量结束完成18页的练一练1,再引导学生观察身高与两臂伸直后的长度的关系。师生共同小结:一个人的身高大约与两臂伸直后的长度是相等的。

4.小组合作完成19页找一找量一量

(四)练习。

1.P18第2题。

(1)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请学生估计一下小明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引导学生注意记录的方法。

2.P19第3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

3. P19第5题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独立思考

(3)汇报结果(结果不唯一,有说服力就要肯定,重在学生的估计意识的培养)(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学教案模板三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学教案模板三篇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对自己周围熟悉的事物的测量,加深对“米”、“厘米”的认识。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学教案模板一 教学目标: 1.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进一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https://www.360docs.net/doc/e41287861.html,]的空间观念,学会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 3.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究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受到锻炼,增强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4.在各种游戏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 教学准备: 尺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 师:今天,我们到学校新建的这个多媒体教室来上课,你感觉怎么样呀?

师:这里的课桌、黑板、讲台的长、宽、高都和我们教室里的不一样,那么,它们到底有多长、多宽、多高呢?谁愿意来估计一下? 师:那我们就来量一量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你们可以测量这个教室里的任何一样东西。先在小组内讨论决定你们组要测量什么,再估计一下有多长,然后说说准备怎么测量,最后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分头测量。) 师:现在,到了交流汇报的时间了,哪个小组的代表先说? 师: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黑板?和他们组测量的结果一样吗? 师:能告诉我,这个一米三应该怎么写吗?能让我看看你们是怎么记录的吗? (投影仪展示学生练习本上记录的结果:1m3cm,1m30cm,1.3m。) 师:还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课桌的长? 师:来,把你们组记录的结果也展示出来好吗? (用投影仪展示与上组不同的记录方法:130cm,1米3。) 师:有这么多种记录的方法,谁能简单评价一下吗? 师:其实,在这几种表示方法中,除了1m3cm是不正确的,其他的几种表示方法都是可以的,在使用的时候你可以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选择。 师:那我们一起再来测量一次,看这扇门究竟是多高!谁能出个主意,怎样才能看清多出来的是多少厘米?我们应该怎么测量? (师生一起测量。) 师:看来,你们估计得还比较准确,这扇门的高度是2m10cm。那我站在门的旁边,请你们估计一下我有多高呢? 师:你真善于观察,连我刚才测量的动作你都没有放过。

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周围熟悉的事物的测量,加深对米、厘米的认识,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2.锻炼学生的估测能力,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通过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培养发展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估测的能力,尽量让估测值接近测量值. 教学用具 皮尺、卷尺、直尺、实物投影、汇报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表示长度的单位有米和厘米,他们用字母表示分别是什么呢?谁能给大家说说我们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你能举例来说吗? (学生说,师板书) 你们说得真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一起测量物体,我们比赛

看谁用的单位最准确!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我们这节课所要用到的工具,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组的测量工具有什么?你能再接着简单说说这件工具我们怎么用吗? 小组活动:认识一下你们小组的测量工具 活动(二) 在我们的教室前方有一大块儿黑板,你能估计一下他有多长吗?(指名让学生估计) 到底你们谁估计的和这块儿黑板的实际长度接近呢?我们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来帮我们量一量. 要求:测量小组的同学尽量要测量准确,其他的同学帮忙出谋划策. 老师指点:当黑板的长度不是整米数时,不足1米的部分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师生共同合作,得出测量结果. 活动(三) 同学们,你们会量了吗?谁能提醒一下大家在我们测量的过程当中,如果碰到不足1米的时候怎么办? 小组活动: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商量选出1~2个想测量的物体,先估一估再进行实际测量,要求每个同学都要进行估计,最

一年级数学下册 估一估量一量4教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估一估量一量 教学目标 1.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 3.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究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受到锻炼,增强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4.在各种游戏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 师:今天,我们到学校新建的这个多媒体教室来上课,你感觉怎么样呀? 生:感觉这个教室比我们的教室要大得多,桌子也不像教室里是一个人一张桌子,而是一个小组一张桌子,大家在一起合作学习的时候会更方便。生:感觉这个教室的黑板应该和我们教室里的黑板大小差不多。 生:感觉这里的课桌要比教室里的课桌高一些。…… 师:这里的课桌、黑板、讲台的长、宽、高都和我们教室里的不一样,那么,它们到底有多长、多宽、多高呢?谁愿意来估计一下?生:我估计这个课桌的高有100 cm,我们昨天量的教室里的课桌有70 cm,这个课桌我感觉比教室里的高,所以我估计有100 cm。生:我估计这个课桌没有100 cm,因为教室里的桌子到我的肚子的这个位置,这里的桌子好像只比教室里的高一点,我觉得最多也就80 cm吧!…… 师:那我们就来量一量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你们可以测量这个教室里的任何一样东西。先在小组内讨论决定你们组要测量什么,再估计一下有多长,然后说说准备怎么测量,最后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学生分头测量。) 师:现在,到了交流汇报的时间了,哪个小组的代表先说? 生:我们组测量的是黑板的长,我们是用米尺来量的,每量一米我们就在黑板上做一个记号,接着量第二次,我们最后量的结果是:黑板的长是4米。 师: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黑板?和他们组测量的结果一样吗? 生:老师,我们组测量的也是黑板,我们量的结果和他们的结果一样,应该说他们组测量的结果是正确的。 生:我们组测量的是这个课桌的长,这个课桌比我们教室里的课桌大得多,我们想知道它到底有多长,我们是用我们几个人的小尺子接起来量的,我们测量的结果是课桌的长是一米三。 师:能告诉我,这个一米三应该怎么写吗?能让我看看你们是怎么记录的吗? (投影仪展示学生练习本上记录的结果:1 m 3 cm,1 m 30 cm,1.3 m。) 师:还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课桌的长? 生:我们组测量的是课桌,对于记录的方法我还想补充一下,我记录的方法和这几个都不一样。 师:来,把你们组记录的结果也展示出来好吗?(用投影仪展示与上组不同的记录方法:130 cm,1米3。) 师:有这么多种记录的方法,谁能简单评价一下吗? 生:我觉得130 cm比较好,我们已经学过了:1 m=100 cm,一米三应该就是130 cm。 生:我觉得1米3这种记录方法不太好,你只说3,到底是什么呢?是3米还是3厘米?都不合适,我觉得1米30厘米比较好,说得清清楚楚的。 生:刚才我们组测量的也是课桌的长度,我们量的结果是1 m 30 cm,所以写成1 m 3 cm 是错误的,他把30 cm记成了3 cm,这是不对的。 生:我用的1.3 m这种方法是小数,这是我妈妈告诉我的,妈妈说如果物体的长度不够一米,就可以用小数表示。 生:我喜欢用130 cm。不是整“米”,但是总是整“厘米”吧!那我们就用厘米作单

《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

《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 《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 《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周围熟悉的事物的测量,加深对米、厘米的认识,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2、锻炼学生的估测能力,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通过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培养发展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估测的能力,尽量让估测值接近测量值。 教学用具 皮尺、卷尺、直尺、实物投影、汇报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表示长度的单位有米和厘米,他们用字母表示分别是什么呢?谁能给大家说说我们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你能举例来说吗? (学生说,师板书)

你们说得真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一起测量物体,我们比赛看谁用的单位最准确!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我们这节课所要用到的工具,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组的测量工具有什么?你能再接着简单说说这件工具我们怎么用吗? 小组活动:认识一下你们小组的测量工具 活动(二) 在我们的教室前方有一大块儿黑板,你能估计一下他有多长吗?(指名让学生估计) 到底你们谁估计的和这块儿黑板的实际长度接近呢?我们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来帮我们量一量。 要求:测量小组的同学尽量要测量准确,其他的同学帮忙出谋划策。 老师指点:当黑板的长度不是整米数时,不足1米的部分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师生共同合作,得出测量结果。 活动(三) 同学们,你们会量了吗?谁能提醒一下大家在我们测量的过程当中,如果碰到不足1米的时候怎么办? 小组活动: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商量选出1~2个想测量

一年级数学教案《估一估量一量》

一年级数学教案《估一估量一量》 4.在各种游戏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 师:今天,我们到学校新建的这个多媒体教室来上课,你感觉怎么样呀? 生:感觉这个教室比我们的教室要大得多,桌子也不像教室里是一个人一张桌子,而是一个小组一张桌子,大家在一起合作学习的时候会更方便。生:感觉这个教室的黑板应该和我们教室里的黑板大小差不多。 生:感觉这里的课桌要比教室里的课桌高一些。...... 师:这里的课桌、黑板、讲台的长、宽、高都和我们教室里的不一样,那么,它们到底有多长、多宽、多高呢?谁愿意来估计一下?生:我估计这个课桌的高有100cm,我们昨天量的教室里的课桌有70cm,这个课桌我感觉比教室里的高,所以我估计有100cm。生:我估计这个课桌没有100cm,因为教室里的桌子到我的肚子的这个位置,这里的桌子好像只比教室里的高一点,我觉得最多也就80cm吧!...... 师:那我们就来量一量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你们可以测量这个教室里的任何一样东西。先在小组内讨论决定你们组要测量什么,

再估计一下有多长,然后说说准备怎么测量,最后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学生分头测量。) 师:现在,到了交流汇报的时间了,哪个小组的代表先说? 生:我们组测量的是黑板的长,我们是用米尺来量的,每量一米我们就在黑板上做一个记号,接着量第二次,我们最后量的结果是:黑板的长是4米。 师: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黑板?和他们组测量的结果一样吗? 生:老师,我们组测量的也是黑板,我们量的结果和他们的结果一样,应该说他们组测量的结果是正确的。 生:我们组测量的是这个课桌的长,这个课桌比我们教室里的课桌大得多,我们想知道它到底有多长,我们是用我们几个人的小尺子接起来量的,我们测量的结果是课桌的长是一米三。 师:能告诉我,这个一米三应该怎么写吗?能让我看看你们是怎么记录的吗? (投影仪展示学生练习本上记录的结果:1m3cm,1m30cm,1.3m。)

估一估量一量

估一估量一量 〖教学目标〗 1.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3.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究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受到锻炼,增强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4.在各种游戏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 师:今天,我们到学校新建的这个多媒体教室来上课,你感觉怎么样呀? 生:感觉这个教室比我们的教室要大得多,桌子也不像教室里是一个人一张桌子,而是一个小组一张桌子,大家在一起合作学习的时候会更方便。生:感觉这个教室的黑板应该和我们教室里的黑板大小差不多。 生:感觉这里的课桌要比教室里的课桌高一些。…… 师:这里的课桌、黑板、讲台的长、宽、高都和我们教室里的不一样,那么,它们到底有多长、多宽、多高呢?谁愿意来估计一下?生:我估计这个课桌的高有100 cm,我们昨天量的教室里的课桌有70 cm,这个课桌我感觉比教室里的高,所以我估计有100 cm。生:我估计这个课桌没有100 cm,因为教室里的桌子到我的肚子的这个位置,这里的桌子好像只比教室里的高一点,我觉得最多也就80 cm吧!…… 师:那我们就来量一量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你们可以测量这个教室里的任何一样东西。先在小组内讨论决定你们组要测量什么,再估计一下有多长,然后说说准备怎么测量,最后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学生分头测量。)师:现在,到了交流汇报的时间了,哪个小组的代表先说? 生:我们组测量的是黑板的长,我们是用米尺来量的,每量一米我们就在黑板上做一个记号,接着量第二次,我们最后量的结果是:黑板的长是4米。 师: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黑板?和他们组测量的结果一样吗? 生:老师,我们组测量的也是黑板,我们量的结果和他们的结果一样,应该说他们组测量的结果是正确的。 生:我们组测量的是这个课桌的长,这个课桌比我们教室里的课桌大得多,我们想知道它到底有多长,我们是用我们几个人的小尺子接起来量的,我们测量的结果是课桌的长是一米三。 师:能告诉我,这个一米三应该怎么写吗?能让我看看你们是怎么记录的吗? (投影仪展示学生练习本上记录的结果:1 m 3 cm,1 m 30 cm,1.3 m。)师:还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课桌的长? 生:我们组测量的是课桌,对于记录的方法我还想补充一下,我记录的方法和这几个都不一样。 师:来,把你们组记录的结果也展示出来好吗?(用投影仪展示与上组不同的记录方法:130 cm,1米3。) 师:有这么多种记录的方法,谁能简单评价一下吗? 生:我觉得130 cm比较好,我们已经学过了:1 m=100 cm,一米三应该就是130 cm。 生:我觉得1米3这种记录方法不太好,你只说3,到底是什么呢?是3米

估一估+量一量

估一估量一量 〖教学目标〗 1.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 3.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究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受到锻炼,增强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4.在各种游戏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测量物体的长度。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对自己周围熟悉的事物的测量,加深对“米”“厘米”的认识。教材结合学生的身体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安排了许多测量和估计的内容,让学生在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中培养估测意识,提高实际测量的能力。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对“米”和“厘米”有初步的感知,知道“米”和“厘米”是常见的长度单位,也知道了“1米”和“1厘米”大约有多长。但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只是作为一个概念停留在头脑中,并没有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对现实生活中某一物体的长度的估测,对一部分学生来说还有一定困难。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 师:今天,我们到学校新建的这个多媒体教室来上课,你感觉怎么样呀? 生:感觉这个教室比我们的教室要大得多,桌子也不像教室里是一个人一张桌子,而是一个小组一张桌子,大家在一起合作学习的时候会更方便。 生:感觉这个教室的黑板应该和我们教室里的黑板大小差不多。 生:感觉这里的课桌要比教室里的课桌高一些。 …… 师:这里的课桌、黑板、讲台的长、宽、高都和我们教室里的不一样,那么,它们到底有多长、多宽、多高呢?谁愿意来估计一下? 生:我估计这个课桌的高有100 cm,我们昨天量的教室里的课桌有70 cm,这个课桌我感觉比教室里的高,所以我估计有100 cm。 生:我估计这个课桌没有100 cm,因为教室里的桌子到我的肚子的这个位置,这里的桌子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估一估 量一量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估一估量一量1.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 3.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究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受到锻炼,增强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4.在各种游戏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测量物体的长度。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对自己周围熟悉的事物的测量,加深对米厘米的认识。教材结合学生的身体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安排了许多测量和估计的内容,让学生在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中培养估测意识,提高实际测量的能力。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对米和厘米有初步的感知,知道米和厘米是常见的长度单位,也知道了1米和1厘米大约有多长。但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只是作为一个概念停留在头脑中,并没有与自己的

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对现实生活中某一物体的长度的估测,对一部分学生来说还有一定困难。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 师:今天,我们到学校新建的这个多媒体教室来上课,你感觉怎么样呀? 生:感觉这个教室比我们的教室要大得多,桌子也不像教室里是一个人一张桌子,而是一个小组一张桌子,大家在一起合作学习的时候会更方便。 生:感觉这个教室的黑板应该和我们教室里的黑板大小差不多。 生:感觉这里的课桌要比教室里的课桌高一些。 师:这里的课桌、黑板、讲台的长、宽、高都和我们教室里的不一样,那么,它们到底有多长、多宽、多高呢?谁愿意来估计一下? 生:我估计这个课桌的高有100 cm,我们昨天量的教室里的课桌有70 cm,这个课桌我感觉比教室里的高,所以我估计有100 cm。

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教学教案范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教 学教案范文 .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优选教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优选教学教案一 一、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1厘米有多长呢?请你用手比一比。 1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伸开两臂比一比。 (学生站起来比划,教师拿着米尺到学生中巡视,发现误差大的进行纠正。) 二、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 1.想不想知道我们每天使用的课桌有多高?

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你们的桌子大约有多长?把估计的结果告诉同桌,然后你们俩一起量一量,看谁估得准?(学生活动) 2.活动结束后,请学生汇报估计和测量的结果。 3.请估计准确的同学把估计的方法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估计的方法进行评价) 4.你们测量的课桌的高度是多少? 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5.活动后集体汇报。 (对于测量同样物体长度的小组进行比较,检验测量是否准确。) 三、寻找并使用自身的测量工具。 同学们,其实我们身上也有很多尺子,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吗? 1.请同学们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 (1)身高是指什么?(从脚底到头顶的高度) (2)先估计,再测量。可以自己测量,也可以同桌合作。 (3)说说测量的方法。

2.测量自己的步长。 (1)步长是指什么?(脚尖到脚尖或脚后跟到脚后跟的距离。) 强调:步长是平时走一步的长度,不要刻意迈大步。 (2)先估计一步有多长,再测量。可以小组合作。 (3)谁估计的最准,请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方法。 (4)你是怎样测量的? 3.测量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 4.利用身体上的尺子进行估计活动。 刚才同学们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长和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其实这都是很好的尺子。下面老师要检验一下你的尺子管不管用。 (1)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请同学估计他的身高,并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2)再估计一下这2位同学的腰围、头围是多少。 ①知道什么是腰围、头围吗? ②请估计一下两位同学的腰围和头围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

估一估 量一量

第四课时:估一估量一量 主备:张振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加深对厘米和米长度单位的认识,进一步感受米,厘米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理解米和厘米的概念,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 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教学难点: 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上一节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1厘米有多长呢?请你用手比一比。 1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伸开两臂比一比。 (二)导入新课 测量教室内的物品。 1. 我们每天使用的课桌有多高? 请学生估计桌子的高度,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然后你们俩一起量一量,看谁估得准?(学生活动) 2.活动结束后,请学生汇报估计和测量的结果。 3.请估计准确的同学把估计的方法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估计的方法进行评价) 4.你们测量的课桌的高度是多少? 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5.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你们测量黑板的长度,先估计,然后讨论怎样测量,再实际测量。 6.活动后集体汇报。 (黑板为同一物体,测量结果要各小组都回答,验证测量结果)

7.探究记录的方法。 测量结果怎样读,怎样记录? (三)了解自己 1.测量自己的身高。 (1)身高怎样量?(从脚底到头顶的高度) (2)先估计,再测量。同桌合作。 (3)说一说测量的方法。 2.测量自己的步长。 (1)步长怎样测?(脚尖到脚尖或脚后跟到脚后跟的距离。) 强调:步长是平时走一步的长度,不要刻意迈大步或小步。 (2)先估计一步有多长,再测量。可以小组合作。 (3)谁估计的最准,请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方法。 (4)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3.测量两臂伸直的距离。 学生测量结束完成18页的练一练1,再引导学生观察身高与两臂伸直后的长度的关系。师生共同小结:一个人的身高大约与两臂伸直后的长度是相等的。 4.小组合作完成19页找一找量一量 (四)练习。 1.P18第2题。 (1)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请学生估计一下小明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引导学生注意记录的方法。 2.P19第3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 3. P19第5题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独立思考 (3)汇报结果(结果不唯一,有说服力就要肯定,重在学生的估计意识的培养)(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估一估量一量∣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估一估量一量∣北师大版课题估一估量一量 重点难 点 学习水平 课型新授课课时 1 识 记理 解 运 用 教学目标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会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应 用意识。 3. 增强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 √√√√ 突破 重点、难点设想 通过引导学生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再动手实际量一量,进一步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和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从而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 媒体 米尺、厘米尺、绳子、卷尺等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 一、创设激疑 1.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长度单位:米(m)、厘米(㎝) ② 1米=100厘米 1m=100㎝ 2.今天,米和厘米又来找我们做朋友,想了解同学们对它们俩掌握和应用的情况,看你能不能正确的应用米和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的物体。回忆 思考回答估一估分组测量汇报结果

比如说:黑板的长、桌子的高等 思考回答 估一估 量一量 独立思考 举手回答 自我总结 评价 二、互动解疑 1.黑板的长是多少? ①估一估 2米、3米、5米…… ②量一量,谁估计得更准确 ③分组测量,汇报结果 2.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 3.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 测量时尺子不够长,量完一次就做一个句号,数数量了几次,还剩多少,最后得出结果。 三、启思导疑 1.量自己的身高、步长 ①先估计,然后同桌合作量一量。 ②交流讨论 2.完成试一试 ①先估测 ②再量一量 ③最后填出具体的数值。

四、实践应用 1.在○里填上“<”、“>”或“=”。 ①25厘米○ 2米②100厘米○1米 ③51厘米○49厘米④98厘米○89厘米 ⑤1厘米○1米⑥10厘米○1米 ⑦33厘米○3米⑧6米○600厘米 2.填一填。 ①1米=( )厘米②12米+7米=()米 ③13厘米+8厘米=()厘米 ④2米+45厘米=()米()厘米 ⑤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 ⑥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 3.机动:见附件课件 五、说一说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估一估量一量 先估计再测量 不够整米,剩余部分用厘米做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