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隧道数据统计

中国铁路隧道数据统计
中国铁路隧道数据统计

中国铁路建设管理模式分析

我国铁路建设管理模式分析 一、我国铁路建设管理模式回顾 建国40多年来,随着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的变革,我国大中型铁路建设管理模式主要有:工程建设指挥部模式、工程建设总承包模式、工程建设指挥部与建设监理相结合模式。 (—)工程建设指挥部模式 工程建设指挥部是我国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所采用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自本世纪60年代开始实行以来,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工程建设指挥部可以依靠指挥部领导的权威和行政手段,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打歼灭战,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所以直至现在,大多数工程建设项目仍然沿用这种项目管理模式。 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由于是铁道部的派出机构,又有中央有关部门和铁路所在省、市、区主要领导组成的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与支持,因而在行使建设单位的职能时有较大的权威性,决策、指挥直接有效。工程建设指挥部可以依靠行政手段协调各方面关系,有效解决征地、拆迁等外部协调难题,调配铁路建设所需要的设计、施工队伍和材料、设备等。特别是在建设工期要求紧迫的情况下,能够迅速集中力量,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实践证明,工程建设指挥部在新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应看到,这种采用纯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活动的工程建设指挥部模式也存在着以下弊端: (1)工程建设指挥部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缺乏有效控制投资的责任机制。政府对工程建设指挥部没有严格、科学的经济约束,指挥部拥有投资建设管理权,却对投资的使用和回收不承担任何责任。也就是说,作为管理决策者,却不承担决策风险。 (2)建设与经营相分离。建设单位只需根据国家核定的工程概算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建成以后能否产生效益,能否回收投资与建设单位无关。经营单位接收所建成的项目以后,主要关心的是经营期间不出现亏损,至于投资能否回收也与其无关。 ㈡工程建设总承包模式

中外高铁隧道简介

国内外高速铁路隧道公管20105116闫继耀

一、目前国内外高速铁路及隧道的发展概况 高速铁路是发达国家于20世纪60至7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城市与城市 之间的运输工具。针对高速铁路,德国ICE、法国TGV等西欧国家也相继建设了旅 客服务系统。这些信息包括列车时刻表、路线建议、宜人景点路线详情、与铁路相连 接的机场信息、铁路网络图、包括伦 敦参观旅游卡(London Visitor Travel Card)和大不列颠遗产通行证 在内的增值产品以及最常见问题解答 等。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经过了二十 几年的努力,在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TMIS) 工程的带动下,客车发售和预订系统、行车调度指挥系统(DMIS,现规范为TDCS)、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货运营销信息系统、财务会计管理系统、办公信息系 统等各信息系统取得较大发展。中国铁路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高铁系统集成技术标准 和管理体系,提升了高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品质,有效降低了建设成本、缩短 了工期,为世界高铁发展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技术领域。目前,中国高铁技术创新正在 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引领世界高铁发展新潮流。 伴随着铁路的出现 和发展,铁路隧道也逐 渐发展起来,但受制于 技术条件的限制,在很 长的时间内,铁路隧道 的规模都很有限,直到 20世纪,随着人类科技 水平和技术装备的进步,才开始出现了一些大型隧道,世界铁路隧道的世界记录也不断被更新。新意法 隧道技术现在立于时代的沿。

经典高铁隧道实例 一、祁连山隧道 经过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六公司300余名建设者20多天的紧张筹备,国家重点工程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祁连山隧道的2号斜井正式爆破进洞。这标志 着当今世界上最长的高海拔高速铁路隧道祁连山隧道全面开工建设。 全长9.515公里的祁连山隧道,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最高海拔4345米,平 均海拔高达3500~4300米,被誉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天字号工程”,是全线建 设的控制性重点项目。其最大埋深823米,已探明的碎屑流长达1600多米,其中开挖断面面积达50平方米;地质地形异常复杂,断层、裂隙、碎屑流和多年冻土密布,年平均气温1.8℃、最低气温-31.5℃;“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 弱”的世界 级工程建设 困难一应俱 全,科技含 量、施工难度和艰苦环境均创全国之最,线路经过地段为无人区,交通阻隔,车辆无法通行。

中国铁路干线图(三横五纵)

中国铁路干线图(三横五纵) 五纵(南北向): 1:京沪线:(1)跨过的省市区:京,津,冀,鲁,苏,皖,沪(2):经过的城市:北京。天津,德州,济南,徐州,蚌埠,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 (3):经过的地形区: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 (4):重要意义:沟通了华北与华东,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大动脉2:京九线:(1):跨越的省市区: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港 (2):经过的城市:北京,霸州,衡水,商丘,阜阳,麻城,九江,南昌,赣州,龙川,深圳,香港 (3):经过的地形区: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鄱阳湖平原,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4)重要意义:缓解京广线,京沪线的运输压力加速老区脱贫致富,维持港澳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3:京广线:(1):跨过的省市区:京,冀,豫,鄂,湘,粤 (2):经过的城市:北京,石家庄,邯郸,新乡,郑州,武汉,长沙,株洲,衡阳,韶关,广州 (3)经过的地形区:华北平原,洞庭湖平原,江南丘陵,南岭,珠江三角洲 (4):重要意义:沟通了华北,华中与华南,是我国铁路网的中轴线,运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

4:焦柳线:(1):跨越的省市区:豫,鄂,湘,桂 (2)经过的城市:焦作,洛阳,襄樊,枝城,怀化,柳州 (3):经过的地形区:豫西山地,江汉平原,湘西山地,两广丘陵(4):重要意义:改善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南运的能力,分流京广线的运量 5:宝成——成昆线:(1):跨越的省市区:陕,甘,川,滇 (2):经过的城市:宝鸡,成都,攀枝花,昆明 (3):经过的地形区:秦巴山地,成都平原,云贵高原 (4):重要意义: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加强民族团结 三横(东西向): 1:京包——包兰线:(1):跨越的省市区:京,冀,晋,内蒙古,宁,甘 (2)经过的城市:北京,大同,集宁,呼和浩特市,包头,银川,中卫,兰州 (3):经过的地形区:晋北山地,内蒙古高原,宁夏平原 (4):重要意义:促进华北与西北的联系,分担陇海线的运量,建设民族地区,巩固边防 2:陇海——兰新线:(1):跨越的省市区:苏,皖,豫,陕,甘,新(2):经过的城市:连云港,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3):经过的地形区:黄淮平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准噶尔盆地

中国最主要的铁路线

中国最主要的铁路线 京哈(北京-哈尔滨)京包(北京-包头) 京广(北京-广州) 京九(北京-九龙) 京沪(北京-上海) 包兰(包头-兰州) 兰新(兰州-乌鲁木齐)陇海(兰州-连云港)宝成(宝鸡-成都) 成昆(成都-昆明)成渝(成都-重庆) 川黔(重庆-贵阳) 贵昆(昆明-贵阳) 湘黔(长沙-贵阳) 湘赣(长沙-南昌) 浙赣(浙江-南昌) 湘桂(长沙-南宁) 南昆(南宁-昆明) 黔桂(贵阳-柳州) 鹰厦(鹰潭-厦门) 横南(横峰-南平) 外福(南平-福州) 漳龙(漳平-龙岩) 胶济(济南-青岛) 石太(石家庄-太原) 同蒲(大同-蒲州) 大秦(大同-秦皇岛) 南疆(乌鲁木齐-喀什) 青藏(西宁-拉萨) 还有台湾的铁路 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我国铁路网已基本形成,铁路干线纵贯南北,横穿东西。我国纵贯南北的铁路主要有: 京广线。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广州,全长2313公里。这条铁路穿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5省,跨过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五大水系,是我国中部南北运输的大动脉。 京哈线。起于北京,经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市,终点在东北北部最大城市哈尔滨,全长1388公里,是东北通往首都和全国各地的一条铁路干线。 津沪线。北起天津,过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市,南达上海,是我国东部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所经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人员和物资交流频繁。 宝成线。起于陕西宝鸡,穿秦岭山地、达“天府之国”成都。是联系关中与川内西北与西南的重要干线。 成昆线。北起成都,南至“春城”昆明,是我国西南的又一重要干线。 太焦—焦枝—枝柳线。北起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会太原,南至西南地区的对外联系的“出海前哨”广西柳州,成为与京广线平行,穿越腹地的又一条“小京广”。 除了上述纵贯南北的大铁路外,我国还有一些重要的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它们是: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行业规划,也是截至2020年我国铁路建设的蓝图。正是2004年1月通过的这份纲领性文件,促使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车,指导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成功实施,让大秦铁路突破世界重载运量极限,更推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开辟了中国高速铁路的新纪元。2008年10月31日,经国家批准,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引。新规划将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完善布局结构,提高运输质量,体现了原规划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的要求。 规划方案 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 规划指出,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西北至华北新通道,西北至西南新通道,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完善西部地区和东中部铁路网络。 铁路部门将以客运专线、沪汉蓉通道、杭甬深通道、煤炭运输通道的部分项目为重点,积极争取开工一批新项目。计划新线铺轨859公里,投产1680公里;复线铺轨290公里,投产140 公里;电气化投产559公里。宁西线西合段、宁启线、粤海通道、胶新线、宝兰复线、朔黄线等16个项目将建成。 客运专线 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具体建设内容: 1、“四纵”客运专线: ⑴北京~上海客运专线(京沪高铁),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⑵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 ⑶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 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2、“四横”客运专线: ⑴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 ⑵杭州~南昌~长沙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 ⑶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 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3、三个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 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

中国隧道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历程

中国隧道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历程 从1874年我国开始修建第一条上海至吴淞的窄轨铁路起,至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为止的37年中,我国共建成了9100公里的铁路。在这段时期所修建的10条总长4600公里的铁路干线上,共修建了总长42公里的230余座隧道。 我国在1898~1904年修建了长度为3078米的兴安岭隧道,这是当时亚洲最长的宽轨铁路隧道。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隧道工程是由我国杰出工程师詹天佑亲自规划和督造的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全长1091米,工期仅用了18个月,于1908年建成。这也是我国自行修建的第一座越岭铁路隧道。 自1911年10月清王朝覆灭,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8年中,我国共在40余条总长度约7000公里的铁路干线和支线上修建了总长度约100公里的370余座铁路隧道。其中有当时我国最长的滨绥铁路第二线上长度为3840米的杜草隧道,建于1939~1941年,所穿过的地层为花岗岩,采用上下导坑法施工,混凝土衬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其后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我国隧道建设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显著的技术进步和突破。 起步:50年代至60年代初,是新中国第一代隧道建设工程。该阶段采用钻爆法施工,以人工和小型机械凿岩、装载为主,临时支护采用原木支架和扇形支撑。隧道施工基本无通风,由于技术水平落后,人工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该阶段的主要标志性工程有位于川黔铁路上的凉风垭隧道,该隧道长度4270米,于1959年6月贯通。该隧道首次采用平行导坑和巷道式通风,为长隧道施工积累了很宝贵的经验。 稳定发展:60年代至80年代初,是新中国第二代隧道建设工程。 该阶段代表性工程有位于京原铁路上的驿马岭隧道,全长7032米,1967年2月开工,1969年10月竣工,也是这一时期修建的最长的隧道。这一时期施工机具的装备有了较大的改善,普遍采用了带风动支架的凿岩机、风动或电动装载机、混凝土搅拌机、空压机和通风机等。在成昆铁路的隧道施工中还采用了门架式凿岩台车和槽式运渣列车。 在隧道支护方面,采用了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这是隧道施工技术的重要里程碑。由于主动控制了地层环境,较好地解决了施工安全问题。 经过3年国民经济调整,1964年重点加强西南大三线建设,川黔、贵昆、成昆三线全面复工。这些铁路隧道比例大,开工隧道数量猛增,迎来了隧道建设的大发展。 成昆铁路工程浩大,举世瞩目,全线共有425座隧道,总延长344.7公里,占线路长度的31.6%,其中2公里以上的34座,3公里以上的9座,成为控制工期的关键工程。沙木拉达隧道全长6379米,线路标高2244.14米,为成昆铁路最长与最高的隧道。关村坝隧道全长6107米,为成昆铁路第二长隧道,是北段控制铺轨的大门,为集中力量攻坚的重点工程之一,快速施工成为本隧道的主题,施工中创造了多项新纪录。岩脚寨隧道位于贵昆铁路安顺至六枝间,全长2715米,隧道横穿贵州普定郎岱煤田的大煤山,共穿过7层煤层,厚度最大达8.92米,含三级瓦斯。这也是我国第一次穿越大量瓦斯的隧道。

中国最长的铁路隧道

中国最长的铁路隧道(太行山隧道) 太行山隧道,如图所示,是目前我国最长的山岭隧道,位于石太客运专线井陉北-阳泉北区间,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为双洞单线,穿过海拔为1311米的太行山山脉主峰越宵山,最大埋深445米,两线间距35米,下行线全长27839米,上行线全长27848米,2007年底已经全线贯通。 太行山隧道 本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隧道采用1个进口,9个斜井,1个出口共11处施工通道,在24个工作面上同时施工的施工方案,加速隧道施工速度。太行山隧道地质结构复杂,极易发生坍塌和大变形。在建设过程中,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各个单位优化施工组织,采用钻爆法施工,全隧设进口1个、斜井9个、出口1个共11处施工通道、24个工作面同时展开施工。同时,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成立科技攻关组,几次组织全国隧道专家围绕8 个重点课题进行现场挂牌攻关,为我国特长大隧道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石家庄至太原铁路客运专线,是我国首条开工建设的客运专线,正线全长189.93公里,2005年6月11日开工,2009年建成。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运营初期,预计年度单向发送旅客1500万人次、发送货物4000万吨,对于促进山西、河北两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保证国家重点物资运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石太铁路客运专线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太行山隧道全线贯通。这是我国铁路隧道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石家庄至太原铁路客运专线,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是全国铁路“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首条开工建设的客运专线。正线全长189.93公里,2005年6月开工,计划于2008年年底建成。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将形成大能力的快速客运通道,为旅客提供舒适、快捷的运输服务,对于缓解既有石太线运能紧张状况,促进山西、河北两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保证国家重点物资运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太行山隧道施工中的多项技术和组织模式,为国际和国内相关地质条件的隧道挖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为我国特长大隧道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地理中国重要的铁路干线

中国的铁路运输 识记中国的铁路网线一直是同学们比较头疼的问题。需要大家大致了解的铁路线路有很多,更不要说需要识记它们所穿过的主要城市、它们的相对位置、铁路干线的交汇点等;甚至有些铁路在不同的区段有不同的名字……那么这些铁路应该如何识记呢?今天小猿就带大家来复习一下我国四通八达的铁路线网。 首先,我们先对中国的铁路网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当然这仅仅是一些比较主要的铁路干线而已。小猿想说我国的铁路线路不仅有此,一些非干线线路没有在图中体现。当然如果中考之中涉及到乡土地理,大家最好了解一些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本市、本县的铁路线路。由于篇幅小猿就不在这里带大家一一总结啦! 上面这张图是不是看起来没什么头绪呢?小猿想说,识记铁路干线的第一步,是熟悉中国的省级政区图,了解各省份的相对位置和邻近关系。中国省级政区图的识记是学好中国区域与人文地理的基础,了解中国各个省区市的相对位置之后,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比如判断某一省份的盛产物产,就可以从判断其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哪一部分入手)。在铁路干线问题上也是这样。 中国的铁路纵横交错: 从横向来看,我国主要有两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 1.北线:陇海-兰新线,沟通我国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

2.南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沟通我国东南沿海和我国西南地区。 从纵向来看:自西向东主要有五条纵贯南北的铁路干线 1.宝成-成昆线 2.焦柳线 3.京广线(我国最重要的南北铁路大动脉,连接北京和广州,途径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等省会城市,是考试频率最高的一条铁路线) 4.京九线(连接北京和深圳,是与京广线平行的一条重要铁路干线) 5.京沪线(连接我国最重要的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 特殊区域的常考重要铁路线: 1.青藏地区:青藏铁路 2.东北地区:哈大线,京哈线 以上这些主要铁路组成了我国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小猿建议同学们可以自己在一张白纸上将几条重要的铁路线画下来(无需特别精确,大致方向正确就好),自己构建中国的铁路网,最好标一下沿线的一些枢纽城市。这样,一来可以考察一下同学们对中国行政区划的了解,二来可以使同学们对中国的铁路网了熟于心。读图识图能力是地理学习的王道,如果同学们能够自己绘图,那地理学习就会很轻松啦。 最后,附上小猿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小顺口溜,方便大家记忆。 京广京九贯南北,京哈北京──哈尔滨。焦枝、枝柳和宝成,向南延伸是贵昆。东西京包和包兰,陇海、浙赣和兰新。湘黔株洲至贵阳,贵阳──昆明是贵昆。

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图)

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图) 五纵 京沪线 京-津-冀-鲁苏-皖-沪 北京、天津-德州-济南-徐州-蚌埠-南京-镇江-常州-无锡-上海 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 沟通了华北与华东,是东部沿海的交通大动脉。 京九线 京-津-冀-鲁-豫-皖-赣-粤-港 北京-霸州-衡水-商丘-潢川-麻城-九江-南昌-赣州-龙川-深圳-九龙 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鄱阳湖平原-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缓解京广线、京湖沪线的运输压力,加速老区脱贫致辞富,维护港澳的稳定繁荣。

京广线 京-冀-豫-鄂-湘-粤 北京-石家庄-邯郸-新乡-郑州-武汉-长沙-株洲-衡阳-韶关-广州 华北平原-洞庭湖平原-江南丘陵-南岭-珠江三角洲 沟通了华北、华中与华南,我国铁路网的中轴,运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 焦柳线 豫-鄂-湘-桂 焦作-洛阳-襄樊-枝城-怀化-柳州 豫西山地-江汉平原-湘西山地-两广丘陵 改善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南运能力,分流京广线运量。 宝成-成昆线 陕-甘-川-滇 宝鸡-成都-攀枝花-昆明 秦巴山地-成都平原-云贵高原 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加强民族团结。 三横 京包-包兰线 京-冀-晋-内蒙古-宁-甘 北京-大同-集宁-呼和浩特-包头-银川-中卫-兰州 冀北山地-内蒙古自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促进华北与西北联系,分担陇海线运量,建设民族地区,巩固边防。 陇海-兰新线 苏-皖-豫-陕-甘-新 连云港-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黄淮平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准噶尔盆地 沟通东部和西北,促进西北发展,巩固边防,横向联合贯亚欧为主的第二条大陆梅,加速沿线工业的发展。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沪-浙-赣-湘-黔-滇 上海-杭州-鹰潭-萍乡-贵阳-六盘水-昆明 长江三角洲-江南丘陵-云贵高原 横贯江南的东西干线,加强华东、中南、西南的联系,与长江航线相辅相成。

中国的重要铁路干线的名称以及经过的城市有哪些新选.

中国的重要铁路干线的名称以及经过的城市有哪些 五横: 1京包—包兰线,经过城市:北京、沙城、宣化、张家口南、大同、集宁南(、呼和浩特、包头东、包头,银川,中卫,兰州。 2陇海-兰新线,经过城市:连云港,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华山,西安,咸阳,宝鸡,天水,兰州,嘉峪关,敦煌,哈密,了墩,吐鲁番,乌鲁木齐 3沪昆线,经过城市:上海,嘉兴南,杭州东,诸暨,金华,衢州,上饶,鹰潭,进贤,南昌西,高安南,新余北,宜春北,萍乡北,醴陵,新长沙,湘潭北,韶山南,娄底南,邵阳北,新化南,怀化北,铜仁南,玉屏,剑河,凯里南,贵定北,贵阳北,平坝,安顺,黄果树,普安,盘县,曲靖,昆明南。 4沿江线,经过城市:上海,南京,芜湖,铜陵,九江,武昌,江埠,荆门,鸦雀岭,宜昌,万州,达县,重庆,成都。 5南昆线,经过城市:南宁、隆安、平果、田东、田阳、百色、田林、册亨、安龙、兴义、盘县、富源、罗平、师宗、陆良、路南、宜良、呈贡、昆明。 七纵: 1京沪线,经过城市:北京天津沧州德阳淄博泰山衮州徐州符离集蚌埠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 2京九线,经过城市:北京霸州肃宁衡水聊城菏泽商丘阜阳潢川麻城九江南昌向塘吉安赣州龙川东莞深圳香港(九龙)。 3京广线,经过城市:北京石家庄邯郸安阳新乡郑州漯河信阳汉口武汉岳阳长沙株洲衡阳郴州韶关广州。 4焦柳线,经过城市:月山、焦作、济源、洛阳、平顶山、南阳、襄樊、荆门、宜昌、张家界、吉首、怀化、柳州。 5包粤线,经过城市:—————— 6宝成-成昆线,经过城市:宝鸡阳平关广元绵阳成都峨眉西昌攀枝花广通昆明 7京哈线,经过城市:天津唐山山海关锦州沈阳铁岭四平长春哈尔滨。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有:北京、沈阳、哈尔滨、石家庄、郑州、徐州、株州、贵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行业规划,也是截至20年我国铁路建设的蓝图。正是 2004年1月通过的这份纲领性文件,促使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车,指导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成功实施,让大秦铁路突破世界重载运量极限,更推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开辟了中国高速铁路的新纪元。 2008年10月31日,经国家批准,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引。新规划将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完善布局结构,提高运输质量,体现了原规划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的要求。 规划方案 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 到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到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 1."2万公里以上。 规划指出,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西北至华北新通道,西北至西南新通道,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完善西部地区和东中部铁路网络。 铁路部门将以客运专线、沪汉蓉通道、杭甬深通道、煤炭运输通道的部分项目为重点,积极争取开工一批新项目。计划新线铺轨859公里,投产1680公里;复线铺轨290公里,投产140公里;电气化投产559公里。宁西线西合段、宁启线、粤海通道、胶新线、宝兰复线、朔黄线等16个项目将建成。

高速铁路隧道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展望

读书报告 高速铁路隧道技术 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展望

目录 一、我国遂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现状 (1) 1.1 交通隧道 (1) 1.2 水利水电隧洞 (2) 1.3 地下工程 (2) 二、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主要开挖方法及新技术 (2) 三、当前国内铁路隧道施工主要存在技术问题 (3) 3.1 爆破精细控制技术 (3) 3.2 改进开挖技术 (3) 3.3 机制砂喷混凝土湿喷工艺 (4) 3.4 仰拱与掌子面进度的协调性 (4) 3.5 隧道沟槽施工工艺 (4) 3.6 通风及空气净化技术 (5) 四、贵广铁路建设实例 (6) 五、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前景 (7) 5.1 隧道发展前景 (7) 六、高速铁路隧道的研究几个热点问题 (8) 6.1 高速铁路隧道的空气动力学效应 (8) 6.2 高速铁路隧道的瞬变压力 (9) 6.3 高速铁路隧道的微压波 (9)

高速铁路隧道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展望 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交通、水利水电、市政等基础设施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近十年来,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在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上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东西高差大、地势复杂,隧道工程是铁路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项目,例如最近刚开通的兰新高铁,隧道比例达到60%以上。我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势必造成列车振动荷载进一步加大,从而对隧道结构的动力稳定性提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铁路的出现和发展,铁路隧道也逐渐发展起来,但受制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在很长的时间内,铁路隧道的规模都很有限,直到20 世纪,随着人类科技水平和技术装备的进步,才开始出现了一些大型隧道,世界铁路隧道的世界记录也不断被更新。我国高速铁路已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全国各铁路干线列车提速正在进行之中。 一、我国遂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现状 1.1 交通隧道 交通隧道主要包括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及城市地铁工程,铁路隧道目前在数量、长度、设计及施工技术上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截至1997年,在我国的铁路线上已建成并正式交付运营的隧道大约5200座,总长度2457.89km,平均占铁路网总长度的4.7‰。目前我国已建成铁路中隧道占线路长度在30%以上的就有襄渝线34.3%,成昆线31.6%,在建铁路中隧道占线路长度比例最大的达到50.42%(西康线)。目前已建成的最长隧道是西康线的秦岭单线隧道,长18.4km,其它较长的还有衡广铁路复线上的大瑶山双线隧道,长14.295km,于1987年建成。南昆线上的米花岭隧道,长9.383km。地铁工程目前仅有京、津、沪、穗四市约80km正在运营,而在建工程则很多,目前除上述四城市仍在继续扩建地铁外,南京、重庆、青岛、沈阳、深圳、成都等约20个大中城市进行了地铁和轻轨交通系统规划,部分项目正在全面施工。我国公路隧道在80年代前,因公路等级较低,同时限于设计、施工及短期投资大等多种原因,很少设计长大隧道,且数量(总长度)上也不多,但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实现截弯、降坡、提速、提高运营安全及实现长期运营收益提高等,相继修建了一批长大公路隧道,如辽宁的八盘岭双线公路隧道(长1600m),吉林的小盘岭公路、,速公路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和设计、施工总体水平的提高,公路隧道工程在总量、单体长度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隧道单体长度记录不断被刷新。目前已提高到4km长度以上的水平,如川藏公路上的二郎山隧道全长4160m,目前我国海拔最高,2000年4月18日峻工通车的重庆铁山坪路隧道双线全长5424m,是目前我国最长的大跨度公路隧道,北京至八达岭高速公路上的潭峪沟公路隧道主隧道全长3455m,单向三车道,是目前国内最宽的公路隧道。

【知识学习】第四册中国主要铁路干线教案

第四册中国主要铁路干线教案 知识目标]1、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2、记住:南北干线(5条),东西干线(3条),铁路枢纽(6个)。 [能力目标] 1、学会在填充图中准确地填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 2、应用全国铁路网的知识,结合地图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教学重点: 记住南北、东西干线及铁路枢纽 教具准备: 电脑 铁路干线填充图 教学方法: 启发谈话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看到画面,就知道了我们这节课要讲的内容和什么有关?(火车运行画面配以音乐) 2、师:前面我们了解到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大陆上除x藏外,已经形成了连通祖国各地的铁路网。

3、师:同学们肯定乘火车去过祖国的不少地方,谁来说说你都到过哪?(学生发言) 4、师:同学们去的地方可真多,可是你们想过是沿哪条铁路线去的,途中经过了哪些重要城市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铁路干线。 屏幕显示板书:中国主要铁路干线 5、请同学们看这一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屏幕显示目标,一生读) 二、达标活动 (一) 学习南北干线 1、师:我国幅员辽阔,铁路线纵横交错。我们按方向分为南北和东西干线。我们先来学习南北干线,一共有五条。 2、师:第一条南北干线是由两条铁路构成,(电脑演示,学生看屏幕)我们以首都北京为起点,到达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这条铁路称作什么?(京哈线)大家再看,还是从北京出发一直南下到广东省省会广州市,这条铁路叫什么?(京广线) (1)京哈线和京广线两条铁路形成了一条贯通祖国南北的铁路“大动脉”(电脑演示,铁路线闪动) (2)请大家找一找,京哈线和京广线途中经过哪些城市?(提示可以看地图册5页图找。)

中国铁路术语大全

中国铁路术语大全 1.国有铁路:指铁道部投资建设和管理的铁路,包括组建有内部综合性支线管理机构的铁路。 2.合资铁路:指铁道部与其他部委、地方政府、企业或其他投资者合资建设和经营的铁路,包括规范改制的铁路支线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3.地方铁路:指地方人民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的铁路。 4.特别繁忙干线:在国家重要的交通运输大通道担当客货运主力,在路网中起极重要的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100对的线路。 5.繁忙干线:连接经济发达地区或经济大区,在路网中起重要的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60对的线路。 6.干线:连接大中城市,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15对的线路。 7.支线:连接中小城市,在路网中起联络作用或为地区交通运输服务,或客、货行车量不超过15对的线路。 8.新线:指未交付运营部门的工程临管线路。 9.高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大于200km/h的铁路。

10.快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超过120km/h但不超过200km/h 的铁路,其中以客运为主的线路不低于160km/h。 11.城际铁路:指长度在500km以下,客货运输繁忙、相邻两大城市间的铁路。 12.铁路行车组织:是铁路运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设备合理组织列车运行以实现旅客和货物运输过程的组 织工作。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车站技术作业组织、车流组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铁路运输工作技术计划和调度工作。 13.《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是铁路进行技术管理和从事运输生产的基本法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铁路技术设备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行车组织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工作方法和作业程序、信号显示的要求和方法以及铁路运输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和必须具备 的基本条件。 14.《行车组织规则》:简称《行规》,它是各铁路局根据《技规》规定的原则,结合铁路局管内设备的具体条件所制定的行车组织的补充规则,是铁路局行车组织工作的基本法规。 15.《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简称《站细》,它是根据《技规》和《行规》的有关规定,结合车站技术设备和作业条件等具体情况所制定的车站技术管理和作业组织的基本制度,凡参与车站作业的车务、机务、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建设管理办法(铁总建设[2015]78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中国铁路总公司 铁路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铁总建设[2015]78号) 现将《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建设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铁路建设管理,规范铁路建设行为,提高铁路建设管理水平,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明确两级企业管理关系的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管理的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活动。 更新改造、小型等其他铁路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铁路建设,是指新建、改建铁路建设项目的立项决策、勘察设计、工程实施、竣工验收等全部建设活动。 第四条铁路建设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全面实现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环保和稳定等建设目标。 第五条铁路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 第六条铁路建设应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切实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升铁路建设管理水平;重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防灾减灾,节约能源和土地,做好文物保护、职业病危害防护等工作。 第七条铁路建设应坚持科技创新,积极推广使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新型建筑材料。 第二章建设程序 第八条铁路建设项目必须按照立项决策、勘察设计、工程实施和竣工验收的基本程序组织建设,各阶段工作要达到规定要求和深度。 第九条立项决策阶段。依据中长期铁路网和铁路建设规划,对拟建项目进行预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建议书;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在初测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按规定报批。 工程简易的建设项目,可直接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十条勘察设计阶段。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定测基础上开展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经审查批准后,开展施工图设计和审核工作。 第十一条工程实施阶段。按规定组织工程招标投标、编制开工报告。开工报告批准后,依据批准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建设工期和投资,按照施工图和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组织建设。第十二条竣工验收阶段。铁路建设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全部竣工或分期、分段完成后,按规定组织竣工验收,办理资产移交或维管交接。 第三章机构与职责 第十三条总公司负责组织铁路建设,统一管理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统一安排、推进铁路建设项目实施。总公司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对建设项目实施管理。 第十四条总公司建设管理职责主要包括:(一)负责制定铁路建设管理制度和建设标准并监督实施。 (二)负责组织编制总公司中长期和五年发展规划,编制并下达年度投资计划,组织重大项目的前期技术论证和评价,负责铁路建设项目前期立项审批(或报批)、初步设计审批、Ⅰ类变更设计审批、概算调整等工作,按规定办理基本建设项目开工报告批复。

(完整word版)中国隧道发展历程

中国隧道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历程 发布者: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发布时间:2010-3-12 阅读:231次 从1874年我国开始修建第一条上海至吴淞的窄轨铁路起,至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为止的37年中,我国共建成了9100公里的铁路。在这段时期所修建的10条总长4600公里的铁路干线上,共修建了总长42公里的230余座隧道。 我国在1898~1904年修建了长度为3078米的兴安岭隧道,这是当时亚洲最长的宽轨铁路隧道。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隧道工程是由我国杰出工程师詹天佑亲自规划和督造的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全长1091米,工期仅用了18个月,于1908年建成。这也是我国自行修建的第一座越岭铁路隧道。 自1911年10月清王朝覆灭,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8年中,我国共在40余条总长度约7000公里的铁路干线和支线上修建了总长度约100公里的370余座铁路隧道。其中有当时我国最长的滨绥铁路第二线上长度为3840米的杜草隧道,建于1939~1941年,所穿过的地层为花岗岩,采用上下导坑法施工,混凝土衬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其后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我国隧道建设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显著的技术进步和突破。 起步: 50年代至60年代初,是新中国第一代隧道建设工程。该阶段采用钻爆法施工,以人工和小型机械凿岩、装载为主,临时支护采用原木支架和扇形支撑。隧道施工基本无通风,由于技术水平落后,人工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该阶段的主要标志性工程有位于川黔铁路上的凉风垭隧道,该隧道长度4270米,于1959年6月贯通。该隧道首次采用平行导坑和巷道式通风,为长隧道施工积累了很宝贵的经验。 稳定发展:60年代至80年代初,是新中国第二代隧道建设工程。 该阶段代表性工程有位于京原铁路上的驿马岭隧道,全长7032米,1967年2月开工,1969年10月竣工,也是这一时期修建的最长的隧道。这一时期施工机具的装备有了较大的改善,普遍采用了带风动支架的凿岩机、风动或电动装载机、混凝土搅拌机、空压机和通风机等。在成昆铁路的隧道施工中还采用了门架式凿岩台车和槽式运渣列车。 在隧道支护方面,采用了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这是隧道施工技术的重要里程碑。由于主动控制了地层环境,较好地解决了施工安全问题。 经过3年国民经济调整,1964年重点加强西南大三线建设,川黔、贵昆、成昆三线全面复工。这些铁路隧道比例大,开工隧道数量猛增,迎来了隧道建设的大发展。

中国铁路线注释

南北?京沪线?京九线?京哈?焦柳线?宝成 东西?京包?陇海?沪昆线 A ?阿扎线?安口南?安李线?安庆线 B ?巴珠线?巴建线?巴所线?巴新线?白阿线?白巴线?白和线?白老线?包白线?包环线?包兰线?包神线?包石线?包西线?宝成线?宝中线?保满线?卑马线?北曹线?北黑线?北仑线?北疆线?北民线?北票线?北同蒲?北杨线?本溪湖?滨北线?滨江西?滨绥线?滨洲线?勃七线?博林线?博山线?渤海轮渡 C ?曹妃甸南?曹妃甸西?曹山线?草官线?茶高线?茶卡线?柴达尔?柴木线?长白线?长大线?长荆线?长旅线?长牛线?长沙北?长双烟?长图线?长兴岛?朝开线?朝乌线?朝阳西?陈塘庄?成宾线?成都北?成都西?成灌线?成花线?成昆线?成汶线?成渝线?成兰线?成汶线?承隆线

?城鸡线?城庄线?赤大白?川黔线?川青线?川藏线?春罗线?磁莱线?翠峦线 D ?达成线?达万线?大湖线?大蓟线?大莱龙?大理北?大丽线?大连北?大牡线?大秦线?大瑞线?大台线?大冶线?大张线?大郑线?大准线?丹大线?丹西线?德杭线?德靖线?德龙烟?德天线?滇藏线?定银线?东边道?东川线?东港线?东平线?东乌线?都清线?渡口线?段大线?敦煌线?敦格线 E ?额吉淖尔?鄂尔多斯沿河线?鄂州西 F ?坊子线?房山线?分文线?丰广线?丰沙线?丰准线?丰双线?丰沛线?丰台西?峰峰线?峰福线?南平南?凤山线?凤上线?符夹线?福连线?福马线?福前线?抚顺线?阜淮线?富嫩线?富西线 G ?改湖线?干武线?甘井子?甘钟线?赣龙线?赣韶线?高坑线?高新线

?沟海线?广大线?广乐线?广丽线?广茂线?广梅汕?广三线?广深线?广九线?广岳线?广州西?广珠线?归连线?贵大线?贵广线?贵西线?桂林南?郭查线?中吉乌?中老线?中缅线?昆河线?滨洲线?滨绥线?沈丹线?长图线?梅集线?图珲线?北疆线 H ?哈大线?哈尔滨东?哈罗线?哈佳线?哈木线?哈万线?海公线?海拉线?海南东环?海南西环?海青线?海洋线?海岫线?海伊线?邯长线?邯磁线?邯黄线?邯济线?汉丹线?杭州线?合肥北?合九线?合宁线?合武线?合湛线?何杨线?和龙线?河茂线?贺乌线?鹤北线?鹤岗线?衡茶吉?恒山线?红会线?红岭线?红滠线?洪山线?虹安线?虹封线?虹七线?侯阎线?侯西线?侯月线?后秦线?湖大线?湖蒿线?湖林线?葫芦岛?沪汉蓉?沪昆线?沪宁线?沪通线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现状及其中长期发展研究的论文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现状及其中长期发展研究的论文 作者:张喜荣王冬刘爱霞高照良 高速铁路是一个集各项最先进的铁路技术、先进的运营管理方式、市场营销和资金筹措在内的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高效率的运营体系,它包含了基础设施建设、机车车辆配置、站车运营规则等多方面的技术与管理。本文从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出发,总结了高速铁路定义和主要类型,分析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现状与趋势,以供同行参考。 1 高速铁路定义和主要类型 高速铁路一般是指运行速度达200公里/小时以上的铁路,是由适合于高速运行的基础设施、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完善且科学的安全保障系统和运输组织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当代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高速铁路按列车的支承和推进原理可分为轮轨式和磁浮式;按建造和运营方式,轮轨式可分为新建客运专线、新建客货共线和既有线改造提速三种类型;轮轨高速列车按动力分布和驱动设备的设置可分为动力分散式和动力集中式,按转向架布置和车辆间连接方式可分为独立式和铰链式。以上各种类型又有单层和双层列车之分。磁悬浮列车按悬浮机理可分为电磁式和电动式,按材料可分为常导型和超导型。1964年10月1日,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建成通车,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到210公里。东京到大阪的运行时间从过去的6小时30分钟缩短为3个小时。后经改造,目前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到270公里。 2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为了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使铁路适应社会发展,从20世纪初至50年代,德、法、日本等国都开展了大量的有关高速列车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工作。铁路作为陆上运输的主力军,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居于垄断地位。但是自20世纪以来,随着汽车、航空和管道运输的迅速发展,铁路不断受到新的浪潮的冲击。我国自1876年出现第一条铁路以来已经120多年了。遗憾的是百余年来,我国的铁路事业无论从横向上还是从纵向上来讲,都是远远落后的。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铁路在运营里程、运输效率、技术水准、装备质量等方面相差极远,令人堪忧。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居于主导的骨干地位。但我国铁路的现状是路网不发达,技术装备较落后,运能与运量的矛盾比较突出,一些主要干线的能力利用程度已经趋于饱和,铁路负荷水平居世界首位。兴建高速铁路的动议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为我国的有识之士所提出,十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了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对高速铁路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分析和论证。经过多次的反复和论争,各方面的意见已经大致趋同:高速铁路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社会效益良好、国力能够承受,因此应该建,而且应该及早建。1998年3月,全国人代会在“十五”计划纲要草案中提出建设高速铁路。 1994年,我国第一条广州—深圳准高速铁路建设成并投入运营,其旅客列车速度为160 公里/小时~200公里/小时,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质的飞跃,更主要的是通过科研与试验、引进和开发,为建设我国高速铁路做好了前期的准备,被称为我国高速铁路化的起点。作为中国第一条客货分线运输的四线电气化铁路,第一条实现公交化且时速高达200公里的铁路,第一家在香港、纽约和上海三地上市的铁路运输企业,以中国铁路最先进的技术装备水平而闻名遐迩的广深铁路,不仅见证了新中国铁路历史变迁,而且始终与中国的改革发展紧密相连,以先行者的姿态开启了中国铁路现代化之路。 我国铁路自1997年至2004年间进行了五次大面积提速,基本形成了京沪、京哈、京广、京九铁路组成的“四纵”以及陇海加兰新、沪杭加浙赣铁路组成的“两横”的快速铁路网络,快速线路达万公里。经过五次大提速,全路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达公里/小时,直达特快列车旅行速度达公里/小时,特快列车旅行速度达公里/小时,全路时速120公里以上的线路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