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发展与合作导学案.doc

§5发展与合作导学案.doc
§5发展与合作导学案.doc

§5发展与合作

【学习内容】发展与合作(P88——P93)

【学习目标】

1.能够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

2.运用地图,找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及其分布特点。

3.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列举主要国际经济组织。

【学习重点】

运用地图,找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及其分布特点。

【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一:地域发展差异(89

1.读P88图5.1,对照地界地图,说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

从沿海和内陆分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分布在。

从地形上分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分布在

从气候上分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分布在

2.读P89图5.2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把图中的字?母填写到表格中。

地域发展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生活水平

医疗水平

教育水平

学习任务二:发达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139

1.读P90图5.3,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说出它们的分布地区

2.南北对话是指;南

南合作是指;其中的“北' 是指; " 南,是指O

3.读P91图5.4,说出下列国家分布在哪个大洲?

国家名称所在大洲国家名称所在大洲

挪威埃塞俄比亚

澳大利亚利比里亚

新西兰乍得

美国莫桑比克

日本尼泊尔

学习任务三:国际经济合作(9,)

散伸寄钥:地系耕种,再肥茨也&不出果实,,人不岩刃,再秘明起目不识了。

1.读P92图5.5,美国某品牌手机关联企业的分布,这些企业都分布在哪些国家和地区?

2.博鳌亚洲论坛,每年在我国的省举办年会,目的是推进亚洲经

济合作。请把你还知道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写下来

3.把P93的活动题选项填写到相应的环内。

4.这种不平等的贸易,除了给发展中国家利润流失外,还会在哪些方面受到损害?

【建构知网】(8,)

地域发展差异的表现:

发达国家的分布地区:

国际经济合作:

【学效测试】(宁)

)

B.面积大小

C.政治制度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 B.澳大利亚C.蒙古

D.加拿大

发展中国家大量出曰的产品最不可能的是

B.小汽车

C.农产品属于发达国家的是B.韩国、印度

D.经济发展水平

)

D.纺织品

( )

D.英国、巴西(

)

§5发展与合作学效测试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

A.人口多少

2.下列国家中,

A.瑞士

3.国家交往中,

A.石油

4.下列各组中,

A.日本、新西兰

B.韩国、印度

C.中国、荷兰

5.我国于2001年12月11 口正式加入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东南亚国家联盟

6.关于国际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国家需要从发达国家购买原料、出口产品

B.发达国家需要从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资金、设备等

C.发达国家无需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合作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需要进行积极的交往与合作

7.“南北对话”中的“南”和“北”分别指()

C.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D发展中国家的南北两

个部分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农业不发达

B.发达国家以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为主

C.发达国家工业产品以初级加工制成品为主

D.发展中国家农业以大规模机械为主

9.下列国家中,软件产业水平较高的是

A.中国

B.印度

C.蒙古

D.泰国

10.“南南合作”是指

A.南半球国家和北半球的南部国家之间的合作

A南半球和北半球 B.亚洲的南部和北部

B.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合作

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D.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日期

秋天的怀念 学案附带答案

《秋天的怀念》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史铁生 1951年,1月4日生于北京。从小跟奶奶生活 1964年,毕业于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展开,自愿到陕北延安农村插队。 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生产队关照让其担任饲养员,放牛喂牛。 1971年,9月史铁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 1972年,1月5日住北京友谊医院,一年有半,治疗结束之时即轮椅生涯开始之日。 1974年,到某街道工厂做工。 1981年,因患肾病回家疗养。后从事写作。 1998年,被确诊为尿毒症,需隔日透析以维持生命,其经费主要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北京市政府负担。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根据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12月31日凌晨6时许,其肝脏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 史铁生, 作家。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曾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代表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 2.写作背景 《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他在21岁的时候,高位截瘫,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后来,在他的许多文章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是母亲用生命代价铺就的。《秋天的怀念》便是怀念母亲的文章。 3.文体知识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真情。 【自主学习】 (一)积累词语 1、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初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读准字音,并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方法提示:圈画、积累文中的生词、难字,特别关注字词的读音与解释。) A字音、字形:(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瘫痪(tān) 憔悴(qiáo) 侍弄(shì) 捶打(chuí) 絮叨(xù)仿膳(shàn) 诀别(jué)暴怒(bào)恢复(huī) B词义:(记忆并补充) (1)侍弄:经营照管。 (2)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3)暴怒无常:形容人很容易发怒,而且很没规律。 (4)喜出外望: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5)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6)淡雅:素静典雅。 (7)沉寂:十分寂静。 (8)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里啰嗦。 (9)央求:恳求。 (10)泼泼洒洒:水泼洒的样子。文中形容花开得茂盛。 (11)翻来覆去:指来回翻身。形容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任选以上6个词语,写成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晰即可,字数不限。 略。 【合作探究】 1、文中哪些地方写到了秋天?为什么要选择秋天这个季节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明确:1.天上的北归的雁阵;北海的菊花开了。 从北归的雁阵和菊花可以看出史铁生写的这篇课文写的是秋天,菊花是在秋天盛开。 2.因为秋天是一个伤感的季节,而且母亲总想带我去看菊花,舒缓我的心情,她也是在秋天

第5章《发展与合作》合作探究导学案

《发展与合作》合作探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并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的含义。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了解联合国的概括及其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 读课本完成下题: 1.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历史根源是:______________。 3.“南北对话”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间的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 4.“南南合作”是____________之间的互助合作。 5.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_______洲。 6.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______洲。【交流展示】 【释疑解难】 【当堂检测】 1.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 A.人口多少B.经济发展水平 C.开发历史早晚D.军事力量强弱 2.下列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美国,加拿大,中国 B.英国,澳大利亚,日本

C.法国,美国,马来西亚 D.新加坡,印尼,巴西 3.国际上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称之为()A.“南北之差”B.“南北对话” C.“南南合作”D.“南北合作” 4.发展中国家大多分布在() A.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B.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C.拉丁美洲、欧洲、大洋洲 D.亚洲、欧洲、北美洲 5.加强国际合作的主要依据是() A.发达国家要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全部的原料,并出售全部的产品 B.发展中国家要从发达国家引进全部的资金、设备、先进的术和管理经验C.如果离开了某一大国,其他国家就无法生存 D.任何国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他国家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6.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是()A.南北差距B.南南合作 C.南北对话D.和平与发展例 7.位于南半球的发达国家是() A.法国澳大利亚 B.英国新西兰 C.澳大利亚新西兰 D.日本美国 8.世界上,陆地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中国B.俄罗斯 C.加拿大D.美国

【2020部编语文七上】5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5 秋天的怀念

写作方法运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寓情于叙,感情真挚。 作者用几件平常的小事,借助于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比如母亲知道“我”在家寂寞孤单,知道北海的菊花开了,就想推“我”到北海赏花,母亲有肝病,还劝慰“我”“好好儿活……”,这些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在“我”看来,却蕴含着深深的“母爱”。 2.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 文章中“我”瘫痪后的暴怒无常、不理解母亲,与母亲的小心翼翼、精心呵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再如同样是写秋,结尾处同前文中一处景物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文章第③段中通过对秋天落叶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凄清、萧条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我”内心的孤寂与对生活的消极态度;而结尾通过绚丽多彩的菊花展现了秋天美丽的一面,也象征着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这两次写景的对比,流露出史铁生心境的变化与生活态度的改变,而这一切的转变均缘自伟大的母爱。 3.语言准确,饱含情感。 文中运用了“躲、扑、抓、忍”等动词,写明了母爱是理解、是宽容、是牵挂、是呵护、是担忧、是细心。“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语意丰富,情感强烈。“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平凡的话语,却使得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请你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一下自己考试失利时的心情,100字左右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方法指导: 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3.展示人物性格;4.推动情节的发展;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5章 发展与合作导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

5 发展与合作 【学习内容】发展与合作(P88——P93) 【学习目标】 1.能够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 2. 运用地图,找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及其分布特点。 3.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列举主要国际经济组织。 【学习重点】 运用地图,找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及其分布特点。 【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一:地域发展差异(8’) 1.读P88图5.1,对照地界地图,说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 从沿海和内陆分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分布在。 从地形上分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分布在。 从气候上分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分布在。 2.读P89图5.2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把图中的字母填写到表格中。 学习任务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13’) 1.读P90图5.3,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说出它们的分布地区 2.南北对话是指;南南合作是指;其中的“北’是 指;“南’是指。 3.读P91图5.4,说出下列国家分布在哪个大洲? 学习任务三:国际经济合作(9’) 1.读P92图5.5,美国某品牌手机关联企业的分布,这些企业都分布在哪些国家和地区?

2.博鳌亚洲论坛,每年在我国的省举办年会,目的是推进亚洲经济合作。请把你还知道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写下来 3.把P93的活动题选项填写到相应的环内。 4.这种不平等的贸易,除了给发展中国家利润流失外,还会在哪些方面受到损害? 【建构知网】(8’) 地域发展差异的表现: 发达国家的分布地区: 国际经济合作: 【学效测试】(5’)

5 发展与合作学效测试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A.人口多少 B.面积大小 C.政治制度 D.经济发展水平 2.下列国家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A.瑞士 B.澳大利亚 C.蒙古 D.加拿大 3.国家交往中,发展中国家大量出口的产品最不可能的是() A.石油 B.小汽车 C.农产品 D.纺织品 4.下列各组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日本、新西兰 B.韩国、印度 C.中国、荷兰 D.英国、巴西 5.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东南亚国家联盟 6.关于国际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国家需要从发达国家购买原料、出口产品 B.发达国家需要从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资金、设备等 C.发达国家无需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合作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需要进行积极的交往与合作 7. “南北对话”中的“南”和“北”分别指() A南半球和北半球 B.亚洲的南部和北部 C.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的南北两个部分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农业不发达 B.发达国家以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为主 C.发达国家工业产品以初级加工制成品为主 D.发展中国家农业以大规模机械为主 9.下列国家中,软件产业水平较高的是() A.中国 B.印度 C.蒙古 D.泰国 10.“南南合作”是指 A.南半球国家和北半球的南部国家之间的合作() B.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合作 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D.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2、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主编:初一语文组 编写时间:2014年9月16日 使用时间: 姓名: 班级: 组别: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初步领悟文章表达特色,潜心会文,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味人物内心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和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学习重点和难点】 1、重点:深入文本,圈划、朗读、品味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语句,领悟文中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2、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法指导】 】 读课文自主学习: 一读:勾画生字词,排除生字词语障碍。,对文章有大致了解。 二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读: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想,做到三动“眼动、手动、心动”。品味文中精美的句子,并作批注。每篇文章的批注不少于5出,力争把握文章主旨。 【知识链接】 1、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2、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预习案 1.夯实基础: [ 瘫痪( ) m ǐn ɡǎn ( ) x ǐ ch ū w àn ɡ w ài ( ) 捶.打( ) 憔悴( ) 整宿.( ) d àn y ǎ( ) 2、课文三次写到看花,请找出我和母亲各自的语言、动作、描写的语句。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5章 发展与合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发展与合作 学案导学 1.知道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分布特点 2.了解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 3.说出联合国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先学后教 1.发达国家:数量______多个,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数量______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_________和_________。 3.国际合作: (1)产生原因: ①发达国家需要在发展中国家购买__________,出售__________。 ②发展中国家则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___________、设备、先进的________________,并购买一 些本国难以生产的产品。 (2)重要的国际组织: ①最大的国际组织是__________ ②基本宗旨: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合作 国界:是地图上一国与________或________之间的界线, 国界和领土它是国家________范围的边界。 领土:国界范围以内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总称。 当堂达标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 ) A.人口多少 B.面积大小 C.政治制度 D.经济发展水平 2、国家支柱中,发展中国家大量粗口的产品最不可能的是( ) A.石油 B.小汽车 C.农产品 D.纺织品 3、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组织是( )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盟 D.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哪个国家或机构倡导的( ) A.中国 B.美国 C.联合国 D.俄罗斯 5、配对题 将下列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与他们的职责宗旨、倡导精神及分布状况进行匹配。 A.联合国 a.促进经济和发展①总部设在瑞士洛桑 B.世界贸易组织 b.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②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C.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c.人道主义③总部设在美国纽约D.红十字会 d.更高、更快、更强④组织成员遍布世界各地A—( )—( ) B—( )—( ) C—( )—( ) D—( )—( 6、读四个国家轮廓图(图6-2),回答下列问题。 图6-2 (1)写出图中国家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把上述国家按面积从大到小(填字母,下同)排序: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国家中:人口超过1亿的有____________;属于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_;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是________;主要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是________。 7、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美国28 740印度 390 英国20 710尼泊尔 210 德国28 260巴西 4 720 法国26 050中国 860 加拿大19 260韩国10 550 瑞士44 320埃塞俄比亚 110 (1)表内发达国家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所在大洲是________。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及答案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选取几件小事表现母爱的方法,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2、领悟朴实的文字中所蕴含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接受母爱的熏陶。 【资料助读】友情提示: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摘录到课文里。 1、题目解说 题目中的“秋天”点明时间,“怀念”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即秋天引起了“我”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2、关于作者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课前预习 1、读准字音 瘫痪 ..()淡雅.()诀.别()..()憔悴 翻来覆.去()絮絮叨 ..叨()捶.打()烂漫.() 2、理解词语: 雁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侍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诀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来覆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出望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絮絮叨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020最新】七年级地理上册第5章发展与合作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

教学资料范本 【2020最新】七年级地理上册第5章发展与合作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5章发展与合作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对外贸易等方面发展水平的差异。 2.通过阅读世界国家分布图,知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 3.运用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贸易、环保、资源开发利用等实例,知道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4.知道世界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欧洲联盟、东南亚联盟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5.通过实例,知道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1、国家和地区的差异。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学习 难点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学法指导本章知识的学习,要和世界实事政治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学习中,还要多运用世界地图。 相关 链接 课前 准备 编写导学提纲,课前发给学生,搜集问题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案

【课前预习及要求】 依据导学提纲自主学习课本,将正确答案的问题在课本上划出,将有疑惑的问题求助组内其他同学,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导学提纲上做出标记。 【学习过程:】 【模块一】自主学习 一、地域发展差异 1、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开发历史,经济水平 ,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2、每个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而且在水平、水平、 水平等多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根据发展水平,大体可以把这些国家分为 国家和国家。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1、目前,在人类多个国家中,少数是国家,大多数是 国家。 2、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 ,大洋洲的、也是发达国家。3、、、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 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三、国际经济合作 1、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在国际上,习惯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相合作称为“”。 2、国际合作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各自的优势 ⑴发达国家: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和先进的。 ⑵发展中国家:有丰富的、丰富而廉价的和广阔的 。 3、目前,、、、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模块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一. 探究学生提出的疑惑问题(交流展示,你不理解的地方) 二、将下列国家同它们所属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在的大洲,用直线连接起来: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揣摩合适的朗读语气,在朗读中把握感情基调的变化。 2.学习运用多种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体悟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沉与无私的母爱。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由此确定本课文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通过细节描写描写来表现伟大的母爱。教学难点为:让学生感悟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1. 自主学习 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积累。 (1)作家作品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代表作:散文《我与地坛》。 (2)词语积累 A.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瘫痪 ..( )( ) ..( ) ( ) 砸碎 ..( )( ) 憔悴 捶.( )打絮.()叨仿膳.()整宿.() B.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喜出( )外翻来( )去 jué()别 làn()漫 2.根据你的知识积累填空。 (1)《秋天的怀念》是_________编著的一篇怀念___________的散文。文章主要讲了“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为了鼓起“我”生活的勇气,在她重病缠身,肝病疼得她整夜整夜睡不着觉的情况下,坚持要________________。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息,即将离别人世时,心里还挂念着“我”和未成年的妹妹的故事。 (2)文章通过生活中的几件小事,通过在“我”发脾气时,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注意”、“又悄悄的进来”,在“我”同意去北海公园看菊花时,母亲又“喜出望外”、“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等词语和情节的描写,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_____、_____、______ ,说明了母爱的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人世间的母子亲情,令人感动!

§5 发展与合作导学案

§5 发展与合作 【学习内容】发展与合作(P88——P93) 【学习目标】 1.能够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 2. 运用地图,找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及其分布特点。 3.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列举主要国际经济组织。 【学习重点】 运用地图,找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及其分布特点。 【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一:地域发展差异(8’) 1.读P88图5.1,对照地界地图,说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 从沿海和内陆分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分布在。 从地形上分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分布在。从气候上分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分布在。2 学习任务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13’) 1.读P90图5.3,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说出它们的分布地区 2.南北对话是指;南南合作是指;其中的“北’是指;“南’是指。 学习任务三:国际经济合作(9’)

1.读P92图5.5,美国某品牌手机关联企业的分布,这些企业都分布在哪些国家 和地区? 2.博鳌亚洲论坛,每年在我国的省举办年会,目的是推进亚洲经济合作。请把你还知道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写下来 3.把P93的活动题选项填写到相应的环内。 4.这种不平等的贸易,除了给发展中国家利润流失外,还会在哪些方面受到损害? 【建构知网】(8’) 地域发展差异的表现: 发达国家的分布地区: 国际经济合作: 【学效测试】(5’)

§5 发展与合作 学效测试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 A.人口多少 B.面积大小 C.政治制度 D.经济发展水平 2.下列国家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A.瑞士 B.澳大利亚 C.蒙古 D.加拿大 3.国家交往中,发展中国家大量出口的产品最不可能的是() A.石油 B.小汽车 C.农产品 D.纺织品 4.下列各组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日本、新西兰 B.韩国、印度 C.中国、荷兰 D.英国、巴西 5.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东南亚国家联盟 6.关于国际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发展中国国家需要从发达国家购买原料、出口产品 B.发达国家需要从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资金、设备等 C.发达国家无需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合作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需要进行积极的交往与合作 7. “南北对话”中的“南”和“北”分别指( ) A南半球和北半球 B.亚洲的南部和北部 C.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的南北两个部分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农业不发达 B.发达国家以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为主 C.发达国家工业产品以初级加工制成品为主 D.发展中国家农业以大规模机械为主 9.下列国家中,软件产业水平较高的是() A.中国 B.印度 C.蒙古 D.泰国 10. A.南半球国家和北半球的南部国家之间的合作() B.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合作 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D.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答案

《秋天的怀念》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4、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1)内容:描写双腿瘫痪的儿子在母爱的精神感召下,终于从消沉绝望中重新振作起来。(2)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5、第①段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是根据哪些语句知道的? 5、季节:春天根据:北归的雁阵;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 6、第①段的“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句中的“无常”是什么意思?本段中最能表现“我”“无常”的两个词是什么? 6、无常:变化不定。照应的词语:突然;猛地。 (三)通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思考问题。 明确:“我活着有什么劲”(绝望)“要好好儿活”(再生) (师):是谁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巨大的转变,并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 明确:母亲结尾句: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要好好儿活。 3.通过读课文,你能填写出: “母亲爱____花__________,更爱__双腿瘫痪的儿子__”吗?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爱花?她更爱儿子?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待弄的那些花都死了。”“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央求般的神色。”“央求……喜出望外……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三、再读课文,揣摩细节(理解人物,把握情感) 1.一组对比性的动词:“我”:突然砸碎猛地摔向狠命捶打喊着 母亲:躲出去听我的动静进来扑过来抓住忍住哭 明确:母亲忍受着我暴躁的脾气,忍受着儿子瘫痪对自己的打击,把痛苦埋藏在心里,坚定的鼓励儿子。 2.一组重叠词: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我的动静;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 明确:刻画了细腻深沉的母爱,她让“我”尽情地发泄心中的苦痛,又强忍着内心的悲伤。突出母亲的谨慎小心和慈爱细心。对儿子的体谅、包容和理解,无私的关爱呵护儿子。 3.一组否定含义的词:“不,我不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就再也没有回来”“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明确:自己从没有考虑过母亲的感受,从未为母亲着想,对母爱的浑然不觉,母亲的去世激起了“我”对生命的感悟,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4.一组饱含深情的话语:A、“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B、“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还未成年的女儿……” 明确:母亲本要和我相依为命,共度难关的,临别人世时母亲对孩子是多么不舍、牵挂和惦记。 (二)精段阅读:(第2段) 1.母亲为什么“挡”在窗前? 明确:不想让多愁善感的“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2.分角色朗读体会“我”和母亲不同的态度和心情。 我:“什么时候?好吧,就明天。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母亲:“憔悴的脸上央求般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 我:漫不经心、马虎应付、无所谓母亲:喜出望外、兴奋投入、高兴得不知所措 对比强烈、鲜明,要在读中反复体会,在体会中品读人物,要读出当时人物的心境、态度、情感; 3.如何理解“她又悄悄地出去了”?三次 明确:(1)出现在“我”发脾气时,这是让让“我”尽情发泄,以恢复平静;(2)出现在“当一切恢复沉静时”,母亲继续照顾、安慰、鼓励“我”;(3)出现在母亲不小心提及敏感话题时,为了中断敏感话题,避免刺激“我”。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刺激了我。 四、三读课文,拓展延伸(领悟主题,感悟人生) (一)理解: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明确:盛开的菊花犹如坚强勇敢地活过来的“我”,艳丽的色彩是对“我”成功人生的描绘,我最终懂得了母亲“好好儿活”的真正含义,而菊花却成为了我怀念母亲永远的寄托。 2、文章结尾处写“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请补出“母亲没有说完的话”的内容。 2、人要好好儿活,生活本身是美好的,像秋天菊花开放的那样多姿多彩。 3、文章结尾描写“我”“观赏”“烂漫”的菊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既照应前文母亲“带”“我”去看菊花,又深化了主题:从菊花中得到启事,人要好好的活。 1

人教版七上第五章《发展与合作》word导学案

课题发展与合作 孙少梅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地图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2、能运用地图,指出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及其分布。 3、能运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列举主要国际经济组织。 【重点难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 【知识链接】世界政治地图,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 【学法指导】合作探究,阅读课外资料,运用地图和资料正确处理信息,加工信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内容】 世界任何地方汉堡包一个味道,中餐馆开遍全世界;只要一通电话、一个电邮,我们就能即时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人联络、交流、沟通,,国家与国家之 间在贸易上有更频繁的交流,国家之间的界限因此变得更为模糊,彼此的关连愈来愈密切。我国经过多年的艰苦谈判,终于在2001年12月加入了世贸组织。你知道我国为什么要加入世贸组织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自主学习 一、地域发展差异(课本96-98页) 1、不同地区,自然条件________ ,开发历史 _________ ,经济水平________ ,也存在显者差异。 2、每个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而且在水平、水平、水平等多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根据发展水平,大体可以把这些国家分为国家和国家。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图5.1感受世界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找出灯光最亮的地区,对照世界地图,说出它们的分布。 2、沿海与内陆相比,哪类地区发展水平较高? 3、结合相关地图(如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图等),你还能从哪些方面看出世界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课本98-99页) 1、目前,在人类家园190多个国家中,少数是 ________ 国家,大多数是 _________ 国家。 2、 _ 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 , 大洋洲的 ______ 、 _________ 也是发达国家 3、、 _____ 、______ 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__________ 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4、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在国际上,习惯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 经济商谈称为“”,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相合作称为

2020六年级语文下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A版

14 秋天的怀念 【学习目标】 1:理解人物性格,感知人物形象。 2:学习阅读的方法,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3:理解父母的关爱,学习作者的坚强。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感悟母亲对子女的关爱。 难点:学习作者的坚强。 【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①在通读课文基础上,找感受最深的部分; ②小组说说感受最深的原因;③再次感情朗读感受最深的部分,抓关键词背诵这些句子;④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知识链接】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20年12月31日)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20年12月31日),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生前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202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他死后把绝大部分的器官捐献了出去。曾自称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激励了无数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202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秋天的怀念》,尽管文字很朴实,但却是作者生活的真实体验。《秋天的怀念》当时是作者人生最波折的时候写的文章。字里行间里流露了他满心情绪的宣泄,以及对生活如此不公的报怨。可是他想表达的并不是在这层面上,他不只是告诉大家他的情绪、他的愤懑,他想说的是当你的不幸降临,并不真的天崩地裂了,你的不幸也是你亲人的不幸,记住关心你的人比你更难过。史铁生的母亲只是想让儿子,看看“北海的菊花开了...."告诉他的儿子坦然面对生活。可是儿子与母亲并没有一起去看北海的菊花,但儿子从母亲的死真正领会了生活的真谛!也就是无论生活把你打倒多少次你都要勇敢的站起来,微笑面对生活。事实也是如此,之后史铁生的作品充满励志,《我与地坛》鼓舞了无数的人。《秋天的怀念》,感伤、淡淡、平静,“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借花朵的各种颜色体现出了作者希望活下去的情感。 【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了解大意;并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一、读拼音,写词语。 záshíyāng shàn ()碎()养()求仿() 2、找形近字: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及答案

2 秋天的怀念 (一)基础知识,学习积累 1、字词注音: 瘫痪 ..(qiáo cuì)..(tān huàn )侍.(shì)弄整宿.(xiǔ)憔悴 仿膳.(shàn)豌.(wān)豆诀.(jué)别烂漫.(màn) 翻来覆.去(fù)焦躁.(zào)憎.(zēng)恨絮.(xù)絮叨.(dāo)叨 2、词语解释 憔悴:形容人脸色不好。 诀别: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烂漫:颜色绚丽多彩,十分美丽。。 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连续不断且啰嗦。 (二)学海导航,要点探究 1、课文两次写到了秋天,一次在母亲即将去世前,一次在母亲去世后多年,“我”和妹妹去北海公园看花。题目为“秋天的怀念”,其主要寓意为在秋天怀念同样是在秋天去世的母亲,也表明经过人生的“秋天”,母亲牵挂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懂得了怎样面对生活的困境。 2、望着望着北归的雁阵,他会——把眼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他会——猛地把东西摔向前面的墙壁. 妈妈要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喊着——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3、(悄悄地扑叫我去看菊花好好活)(提示:母亲没有像病中的儿子一样自暴自弃。母亲这样做,是她要做个坚强的母亲,让儿子也成为坚强的儿子。) 合作探究 1、慈爱,坚强 (①“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踩’和‘跑’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母亲担心这样的话勾起儿 子更大的痛苦。母亲的爱多么细心 ..! ②“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母亲的爱多么急切 ..。 ③“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母亲的爱多么热烈 ..。 ④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A、母亲“扑”过来。——亲的爱好坚定 ..! B、母亲抓住我的手。——母亲的爱多么执着.! C、母亲忍住哭声。——母亲的爱多么深沉 ..! ⑤“……母亲就悄悄儿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儿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儿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a.可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b.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大口大口吐血……) 2、课文最后一段详写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的菊花,象征了母亲菊花一样的精神品格,也表明“我”和妹妹实现了母亲生前的遗愿,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结尾重复母亲“好好活儿”的话,表明成熟的“我们”现在已经懂得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不会再徒叹命运的无情,会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3、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

《国际经济合作》导学案

第二节国际经济合作 1.运用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贸易、资源开发利用等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收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活动信息,进行展示和交流。 3.重点: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 1.表现:大量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组织出现,其类型有全球性的、区域性的组织,有政府间的、非政府间的组织。 2.类型 (1)世界贸易组织(WTO) ①总部:瑞士日内瓦。 ②性质:重要的全球性经济贸易组织。 ③宗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福利进步,主张贸易自由与公平。 ④职能:减少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限制,控制和减免关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2001年12月11日。 (2)联合国(UN) ①总部:美国纽约。 ②性质: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 ③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 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④联合国有6个主要机构,分别是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和国际法院。 ⑤在联合国中,安全理事会是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 1.阅读课本中活动题第2题“美国某汽车公司生产的轿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产汽车来看,美国的工业生产是独立自主的吗?为什么美国汽车生产要打上世界各地的烙印? 不是。这说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交往与合作。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国际合作的例子。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及练习答案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2、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3、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预习 自学要求与步骤(一定按照要求做哟!) 一、朗读课文,注意标画、识记文章中的重要字词。 二、读熟课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注意语速平缓、口齿清楚,注意不同人物的语气语调。 三、再读课文,能够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自学检测 一、作者是谁? 二、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瘫痪侍弄憔悴絮叨 三、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沉寂:______________ 诀别:______________ 侍弄:______________ 四、简要概括本文的主旨。 探究 1.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2、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 3.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4.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5.第三段中写“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你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 6最后一段,写“我”和妹妹秋天一起看菊花时,着意写了各色花给人的感受,这能使人联想到什么?、 检测

1、“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活着……”这名话的含义是( )。(3分) A、鼓励儿子珍惜生命,坚强的活下去。 B、鼓励自己为了儿子要坚强的 活下去。C、坚信自己的病能治好,儿子的腿也能治好。 D、母子俩身患重病,要互相依靠,互相鼓励。 2、母亲坚持让我看菊花的目的是( )。 (3分) A、母亲喜欢花,可是“我”瘫痪后,她侍弄的花都死了。 B、为了让“我”出去散散心,使“我”的心情好转起来。 C、鼓励“我”学习菊花傲霜斗寒的精神,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D、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的令人 神往。 3、文中与“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照应的一句是( )。(2 分) A、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B、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C、她还在大口大口的吐着鲜血。 D、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 4、文章三次用“悄悄的”这一词语描写母亲的行动,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出 来,谈谈对这些描写的理解。(5分) 1)母亲这时候就悄悄的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的听我的动静。当一 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的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 2)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5、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写出“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