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冠心病的有效急救方法

突发冠心病的有效急救方法
突发冠心病的有效急救方法

突发冠心病的有效急救方法 商业奇才、 香港名嘴、 知名作家冯两努在参加香港理工大学一个关于当前金 融海啸的研讨会时疑发心脏病晕倒,送院后不治,终年 55 岁。就在不久前香港 《都市日报》 执行总编在京采访时猝死……人们对这些感到遗憾和 震惊的同时, 也引发了对心脏病猝死事件的再度关注。 下面瑞文网小编为大家整 理了突发冠心病的有效急救方法。 专家指出,患有心脏病的发生猝死的占 40%之多,而在全部猝死者中 60%由 于心脏问题所致,而危害最大、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就是冠心病。 35 岁以上 2/3 有冠心病危险 冯两努曾发生心脏阵痛并采用跑步治疗。他曾在其着作《从减肥到马拉松》 一书提及他患有心脏病。冯在书中透露在 43 岁时因心脏时有阵痛,检查身体后 发觉自己胆固醇极高。 专家指出,患有心脏病的发生猝死的占 40%之多,而在全部猝死者中 60%由 于心脏问题所致,而危害最大、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就是冠心病。有关心血管病专 家分析,在我国 35 岁至 64 岁人群中,有 2/3 的人具有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高 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肥胖和糖尿病。而且,多数心血管病死亡发生在创 造力最高、 对社会和家庭贡献最大的年龄组, 男性冠心病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女性 冠心病的发病率。 对此,有关专家呼吁,不吸烟、平衡膳食、经常运动和良好的心态,是保持 心脏健康的四大要素。并积极做好早发现,定期检查的同时,注意冠心病的主要 临床三种表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性猝死。 6 分钟内心肺复苏 降低猝死机会 “我们往往一个病人的心脏停跳了,就马上往医院里抬,叫出租车, 其实千万不要抬, 如果说是心脏猝停的话抬到那里肯定是死的, 如果不是心脏猝 停的话你不抬过去慢慢来也会活, 所以千万不要抬, 应该在 6 分钟内做基础的生 命体征复苏。”专家指出,应该在家庭和社会普及心肺复苏,一旦发生心 脏性猝死,在场的人员,必须立即给予及时抢救,病人才有起死回生的希望,若 超过 6 分钟仍未施行有效的心肺复苏,病人将失去生存的可能。 那么,若发现冠心病患者突发晕厥,不省人事,伴有呼吸停止,桡动脉及颈 动脉搏消失,或伴抽搐、大小便失禁者,怎样进行争分夺秒地心肺复苏呢? 第一步: 用拳头有节奏地用力叩击其胸前左乳头内侧(心脏部位), 连续叩击

2-3 次。拳头抬起时离胸部 20-30 厘米,以掌握叩击的力量。叩击后,心脏受到 刺激,有时能恢复自主心跳,若脉搏仍未恢复应立即进行下一步抢救。 第二步:积极采取人工呼吸。在施行人工呼吸之前,应用最短的时间,迅速 清理病人口腔中异物,如假牙、痰液及分泌物等,同时松解衣扣,去枕平卧,仰 头抬颌, 以利于气道通畅;操作者一手撑在患者耳后枕部, 另一只手捏住双鼻孔, 用口包住猝死者的口,用力吹气约 800-1200 毫升,应连续做 4 次口对口的人工 呼吸,每 5 秒钟做 1 次;接着再做胸外心脏按压。 第三步: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位于患者右侧,两手掌重叠压在猝死者的胸 骨中下 1/3 交界处, 按压速率为 80-100 次/分, 每次按压使胸骨下移约 3-5 厘米。 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双臂直伸,手掌跟部应紧贴在胸骨上;②按压用力应 利用上身重量或肩臂力量垂直均匀下压, 放松时手不要离开胸壁, 按压速度要均 匀;③定位一定要准确,否则易招致肋骨骨折,引起气胸,甚至肝破裂等。 特别注意:胸外心脏按压应与人工呼吸同步进行。一人施行心肺复苏时,每 做 15 次心脏按压后再做 2 次人工呼吸(15:2),如此不停止反复交替进行。在进 行心肺复苏的过程中, 应注意猝死者的病情变化。 若患者原先放大的瞳孔开始缩 小,颜面、口唇皮肤粘膜出现红润,开始自动呼吸,说明抢救成功,可以暂时停 止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但要密切观察心脏搏动情况, 随时准备再次进行抢 救。




探究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究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8-04-08T15:29:04.08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期作者:桂锦华[导读] 对于临床中患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而言,给予患者中医治疗可以有效确保临床疗效。 穆棱市中医院 1575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92例患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均匀分成传统组及中医组,传统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案治疗,中医组患者则接受中药方剂治疗。结果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无效例数明显较少,而控制与显效例数都要多于传统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结论对于临床中患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而言,给予患者中医治疗可以有效确保临床疗效,患者病情会得到较好恢复。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中医治疗;疗效观察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angina pector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he method of choice to accept the treatment of 9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our hospital,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the traditiona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plan and Chinese medicine group,the traditiona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Results the number of invalid cases in the Chinese medicine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data was significant.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plan,giving patients TCM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ensure the clinical efficacy,and the patient's condition will recover well.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gina pectori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冠心病是临床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且在相关因素的影响之下,我国患有冠心病患者的数量出现了显著增多。导致患者患上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患者的动脉出现了粥样硬化,而冠心病患者在心肌长期供血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心绞痛反应。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压窄性疼痛,患者的咽喉部与胸骨后部会出现明显的紧缩感,且绝大多数患者存在明显的胸闷症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如果无法接受有效的治疗,患者病情可能会出现进一步进展,我院在此类患者的治疗当中选择中医治疗方案,现就实验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1~12月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脏疾病患者当中选择92例患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接受相关检查后与临床诊断标准相吻合[1]。我院在研究开始之前,将以下患者排除:精神障碍患者、合并其它类型心脏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沟通障碍患者、本研究药物敏感患者。我院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均匀分成传统组及中医组,每组各46例。传统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39~78岁,病程2~9年;中医组男性26例,女20例,年龄41~80岁,病程1~11年,双方患者各项基线资料比较后无任何意义(P>0.05)。 1.2 方法 传统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案治疗,患者每日需要服用3次洛伐他汀片,每日剂量为10 mg,并服用10 mg的硝苯地平片,患者如果心绞痛发作,需要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中医组患者则接受中药方剂治疗,药物主要为:血竭1 g,檀香、香附、人参、石菖蒲各10 g,郁金15 g、丹参20 g。患者每日将药物用水煎后服用1剂,分为早晚两次服用即可,患者的治疗周期为60天。 1.3 临床观察指标 我院将患者临床疗效分成无效、控制与显效,患者治疗总有效为控制+显效。无效:患者接受治疗之后胸闷、心绞痛等症状未出现任何好转,患者病情发作次数等未见减少,病情甚至出现加重;控制:患者治疗后的相关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病情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患者病情持续时间有所缩短;显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主要症状完全消失,患者体征恢复至正常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无效例数明显较少,而控制与显效例数都要多于传统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3 讨论 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之下,我国患有冠心病患者的数量出现了明显的增多,很多患者甚至出现死亡,在冠心病患者当中,心绞痛是最为主要的症状之一[2]。这类患者如果治疗不够及时、到位,患者病情就无法得到控制,极可能出现死亡[3]。所以,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科学的治疗也成为了临床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为这类患者选择正确治疗方案就很值得研究。我院在本次研究中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从此次研究的结果数据可以看出,中医治疗方案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存在显著的应用优势。 在临床中医治疗当中,冠心病心绞痛被归入“胸痹”、“心痛”等范畴当中,患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本虚标实,且大多数患者为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中医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时候会选择去瘀血、补心气的方式,我院为患者选择补气活血汤进行治疗。补气活血汤中的药物有很强的理气疏肝、补益心气、降脂活血、化瘀开窍、消食健胃的效果,这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而言存在重要意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服用补气活血汤之后,患者的心肌收缩功能会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管买的血流量与心输出量都会出现明显增加,心肌细胞自身的耐缺氧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患者心肌部位的耗氧量会逐渐下降,心肌细胞會得到较好的保护。与此同时,患者服用中药汤剂治疗之后,体内的氧自由基会被有效清除,患者身体的微循环会得到较好的改善,这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也十分关键。此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之后,身体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药物的副作用也会较少,也不会因药物产生不良反应,这对于患者特别是年龄相对较大的患者治疗而言十分关键。

民间治病绝技秘方.docx

民间治病的绝技秘方,简单实用 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 设置置顶推荐日志转到私密记事本 转载自媛媛 ?? 转载于2009年07月31日 08:09 阅读(3) 评论(1) 分类:个人日记权限: 公开 民间治病的绝技秘方,简单实用2008-09-16 民间治病的绝技秘方,简单实用 一、刺血救命法,简单实用,孝子必读! 如果你关心你的父母,就应该好好看看,事后的补救措施都显得太晚了。了 解知识,预防意外,有备无患! 老人一旦患了中风,脑部的微血管会慢慢破裂,危及生命。遇到这种情形,千万别慌张,无论患者在什么地方,都不要搬动,因为移动会加速微血管的破裂。所以要 先原地把患者扶起坐稳,以防止再摔倒,这时再开始刺血急救。家中如有注射专用的 针当然最好,如果没有,就拿缝衣用的针,在患者的十个手指头尖儿(没有固定穴位,大约距离手指甲一分之处)刺,一定要刺出血来,如不见血,可用手挤。等每个手指 头都流出一滴血来,大约几分钟之后,患者就会自然清醒。如果嘴也歪了,就拉耳朵,直到把耳朵拉红,然后在两耳的耳垂儿的部位,各刺两针,也各流两滴血。几分钟以后,嘴就恢复原状了。等患者一切恢复正常,感觉没有异状时再送医,就可以转危为安,否则,若是急着抬上救护车送医院,一路颠跛震动,恐怕还没到医院,脑部微血 管就破裂了。如果吉人天相,保全老命,容得勉强行动,那得要靠祖上的庇荫了。 刺血救命法,是住在新竹的中医师夏伯挺先生公布的。且经自己亲身实验,敢说百分之百有效。大概是民国六十八年,一位在台中逢甲学院任教的教师,有天上午正 在上课,一位老师跑到教室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刘老师快来,主任中风了!”他立 刻跑到三楼,看到陈幅添主任气色不正,语意模糊,嘴也歪了,很明显的是中风了。 立即请工读生到校门外的西药房,买来一支注射用的针头,就在陈主任十个手指头上 直刺。等十个手指尖儿都见血了(豆粒似的一滴),大约几分钟以后,陈主任的气色 就变过来了,两眼也有神了,只有嘴还歪着,他就拉搓陈主任的耳朵,使之充血,等 把耳朵拉红,就在左右耳垂之处,各刺两针,待两耳垂都流出两滴血来,奇迹就出现了,大约不到三五分钟,他的嘴形恢复正常了,说话也清楚了。又让陈主任静坐一阵子,喝了一杯热茶,才扶他下楼,开车送到惠华医院,打一罐点滴,休息了一夜,第 二天就出院回学校上课了。一切照常工作,毫无后遗症。反观一般脑中风患者,都是 送医院治疗时,经过一路颠簸震荡,血管急速破裂,以致多数患者一病不起,所以脑 中风,在死因排行榜上高居第二位;其最幸运者,也仅能保住老命,而落得终身残废。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现象。如果大家都能记住这(刺血救命)的方法,立刻施救,在短时间内能起死回生,而且保证百分之百的正常。这是个救命的方法,希望大家互相转告、转帖,功德无量!

探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体会

探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 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入院时间先后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 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6.7%,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 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中医治疗;体会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on angina pector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78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5 to August 2016.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hey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admission tim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s,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7.2%,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66.7%,and the difference of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angina pectori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angina pectoris,and it can be widely applied in clinic. [Key words] angina pector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experience 冠心病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最近几年其发病率与病死率不断提高。研究分析发现,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冠心病的主要原因。而心绞痛则是慢性心功能不全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供血难以满足机体代谢要求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从中医的角度上来理解,风寒、湿热等均会 引发心痛。本文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经诊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判断标准。对照组39例, 男23例,女16例;患者年龄为55~84岁,平均年龄为(72.1±4.6)岁;病程30天~10年,平均病程为(5.9±3.4)年。观察组39例,男24例,女15例;患者年龄为54~83岁,平均 年龄为(72.4±4.7)岁;病程32天~11年,平均病程为(5.3±3.2)年。对照组患者一般性资 料与观察组并无实质性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使用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盐酸曲美他嗪片、低分子 肝素、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连续治疗28d后观察临床效果。 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治疗,药材组成为川楝子14g,黄芪32g,丹参28g,党参12g, 桃仁14g,川芎8g,红花10g,金银花10g,延胡索22g,菊花10g,赤芍14g,黄芩12g,炙 甘草12g。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每天1剂,7d为一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观察临床 效果。 1.3疗效判断 显效:经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

冠心病用药注意事项

冠心病的用药注意事项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之类药物也很多,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心得安等。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贾友宏主任提醒大家:冠心病患者尤其需要合理用药,如果用药不当反而会加重病情,在短时间内可能还看不出什么影响,但时间一长各种弊端都显现出来,且诱发猝死的几率会大大提高。 一、冠心病患者用药注意 1.不能随便加大药量 有些冠心病患者治病心切,恨不能一下子把病治好,就不按照医嘱吃药,擅自加大药量,结果欲速则不达。例如硝酸甘油是缓解心绞痛的速效药,个别人因一次含服不见效,就在短时间内连续服好几片,结果不仅疗效不佳,反而疼痛加剧。这是因为任意加大硝酸甘油量可以直接造成管状动脉痉挛,而且还会产生耐药性。因此,但因遇到用药效果不佳时,因及时去医院就医。 2.不能随意联合用药 治疗冠心病的药不能随意联合应用,尤其是对成分不清楚时更应谨慎。如阿司匹林不能与鹿茸、甘草及制剂联合服用;含丹参等的活血药最好不要与华法林等抗凝药同时服用,否则会相互抵消。长时间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应慎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因为过度活血化瘀容易诱发出血性疾病。临床上还发现,心得安合并异搏定可发生心动过缓、低血压、心衰,严重者甚至心脏骤停,而洋地黄和异搏定合用则可发生猝死。 3.不能突然停药 冠心病是需要长期坚持用药的,患者用药不可随意而为,否则病情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甚至加重。有一部分冠心病患者在胸闷、憋气等症状时用药很准时,一旦病情有了好转,或者症状消失时就随意停药。长时间服用心得安的冠心病患者更不可骤停服药,否则会引起“反跳”,加剧心绞痛甚至发生心肌梗塞。该什么时候停药,最好还是听医生的建议,不要自作主张。 4.不能随便服用中成药 中药治疗冠心病有明显的优势,尤其对西药疗效不佳的患者。但很多人却对中成药不了解,看到别人服用有效就拿来吃,。其实中成药是不可以随便服用的,要分清年龄、性别、体质因素、居住环境等。中药历来注重辩证与辨药相结合,

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验方集锦

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验方集锦(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928人已访问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的发生率正逐年上升。兹选介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经验,为广大病患者提供若干行之有效的经验方。 一、浙江名老中医叶建寅教授经验方 1、适用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丹参、赤芍、桃仁、酸枣仁、柏子仁各9克,薤白、郁金各4. 5克,茯神12克,瓜蒌皮6克,桂枝、生甘草各2. 4克,红枣5枚,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2、适用于心肌劳损型冠心病:当归、炒白芍、党参、酸枣仁、北沙参、合欢花、生白术、茯神各9克,桂枝、远志各4. 5克,用法同上。 二、广东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经验方 处方:法半夏、竹茹各9克,云茯苓、丹参各12克,橘红、枳壳、甘草各4. 5克,党参15 克,用法同上。 加减法:气虚加北芪、五爪金龙或吉林参;心绞痛明显可加失笑散或田七末;兼高血压加草决明、 珍珠母;兼高脂血症加山楂、首乌、麦芽。 三、浙江名老中医薛盟先生经验方 1、处方:生黄芪30克,茯苓、麦冬、莪术、三棱各10克,鲜石斛、北沙参、丹参各1 5克,石菖蒲、降香片、地鳖虫各9克,参三七粉、琥珀粉各3克,用法同上。 加减法:有血瘀加川贝、藕节、黛蛤散;头晕加枸杞、黄精等。 2、处方:生黄芪30克,丹参、北沙参、制黄精各15克,莪术、白芥子、薤白头、姜半夏、白藓皮、冬葵子各10克,瓜蒌皮、石菖蒲各9克,青龙齿18克,参三七粉3克(冲)。用法同上。 四、辽宁名老中医吴圣农主任医师经验 1、处方:桂枝、青木香各6克,檀香3克,枳壳、红花、川芎、磁朱丸各9克,枳壳、红花、川芎各9克,丹参、瓜蒌皮各15克,益母草20克,用法同上。

华佗偏方包治百病

1.冠心病:干山楂30克,决明子10克,白菊花10克,加水稍煎当茶饮,每日一剂,半月愈. 2.慢性干病:茵陈1两,大枣10个,白菊花1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连续服100天痊愈. 3:肺结核:活乌龟一只,用泥包住,用暗火,慢火烧焦去泥,研成龟粉,开水冲服,每天三次,每次一钱,效果良佳,一百日即愈.(忌狗肉酸辣食物) 4:阳痿不举:活虾2个,蛤蚧一点,一棵整葱白,把葱白花开,再把活吓,蛤蚧夹在葱里烤干研面,睡前服下,当晚见效. 5:肝硬化腹水;纯绿豆面一斤,猪胆4个,用胆汁调绿面成丸,如绿豆大小,每天三次,每次6丸特效. 6肺气肿:仙人掌2两,去皮切片,香油炸黄,加水一碗,烧开七次,剩半碗即可,每日暮途穷3次,7天痊愈.

7全身浮肿;小麦麸炒黄1斤,加红糖拌匀,大枣汤冲服,每日2次,每次60克,连服15天即愈. 8肺炎:鱼星草一把,炖七个荷包鸡蛋吃,每日一次,十天愈. 9:高血压:每天用八个干香蕉皮,煮开水灌瓶内当茶喝,连续喝八天,不能减断,不级少于六十四个香蕉皮,连续喝八天痊愈. 10:糖尿病:大白公鸡一只,杀掉去肠杂,内加陈醋四两,不加油盐,炖熟吃肉喝汤,三天吃一只,轻者吃1-2只,重的吃三只痊愈. 11:肾炎:玉米须,西瓜皮,冬瓜皮,赤小豆各一两,煮汤代茶,持续服见奇效. 12:肾炎腹水:巴豆,黄蜡,用大针串在巴豆上,放蜡灯烧出油后,沾蜂黄蜡吃,每日2次,每次4粒,连吃半月痊愈. 13:羊羔风:落地羊羔一个全毛小鸡没出蛋壳的七个开白花的桃叶七片,

共煮熟分几次吃完自愈. 14:前列腺炎:生南瓜籽二两,每天分3次吃完,连续吃七天痊愈.或用黄瓜尾巴五个切碎,加水250毫升,煮开后分二次,喝完半月愈. 15:血脂稠:每天用野山枣树根一尺长,短的也得配一尺长,玉米须干的一两,湿的二两,煮开水当茶喝,连续喝十五天痊愈,不再复发. 16:贫血症:菠菜3两,猪肝3两,牛羊肝各2两,不加油盐,炖熟吃,每日1付分3次吃完,半月愈. 17:胃病溃疡:白芨,疾黎各3钱,煎水服,每日一剂,煎两次服,外加2片痢特灵,七天痊愈. 18:食道炎:木灰一两,红枣七个,用火烧红开水捕灭,研灰粉,红糖水冲服,每日一次,连服七日痊愈. 19:慢性肠炎,每天4个个鸡蛋,分2次炒,炒时不加油盐水,连续吃半月

(完整版)冠心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冠心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时间:2013年02月21日 地点:会议室 主讲:张晓玲 参加人员:内科全体护士 定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本病可分为5种临床类型: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猝死型冠心病。上述5种临床类型可以合并出现,现仅就心绞痛型和心肌梗死型予以阐述. 病情观察 患者发作心肌缺血常有胸前区的压迫感、针刺感、疼痛、心慌、心悸,眩晕、胸闷、气短、乏力、四肢酸软、血压不稳等症状。要进行心电监护,定时监测血压、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注意观察神志、呼吸、心率、血压等体症的变化,同时密切观察患者胸痛的性质、程度、部位、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用药后的反应。特别注意有无血压下降及心率、心律的变化及疼痛缓解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护理措施 1、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就地休息或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注意保暖。

2、安慰病人,及时解除紧张情绪,以减少心肌耗氧量。 3、必要时给氧,以4-6L/min为宜。 4、指导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等药物,若服药后3-5min仍不缓解,可再服一片,必要时按医嘱微泵注射硝酸甘油,要根据血压调整滴速,嘱病人及家属不可擅自调节滴速,以免发生低血压。用药后可出现颜面潮红,头胀痛,跳痛,心悸等副作用,如疼痛不缓解,应通知医师,并描记心电图。 5、帮助分析诱因,采取措施,予以防止(指导病人避免诱因)指导病人日常生活中注意各种预防性的保护措施:如避免过劳:绝对不搬重物,适当体育活动,避免激烈比赛等;陶冶性格,克制不良情绪;避免暴饮暴食,尤其进食大量高脂高热量饮食;避免寒冷刺激,以诱发冠脉痉挛;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戒烟酒,不饮浓茶咖啡;洗澡要特别注意,饱餐或饥饿不宜洗,注意水温勿过冷过热,时间不宜过长。 6、坚持按医嘱正确服用抗心绞痛的药物,防止再次发作,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7、严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用药效果等,严密观察bp、心率、心律变化,警惕心梗的先兆,必要时给心电监护。 一般护理 恢复期或缓解期的病人仍需充分休息,居室应清静,避免噪声;可适当活动,如床旁洗漱、如厕等,但不能做剧烈运动,要避免疲劳。心肌缺血症状发作时,应嘱患者停止活动,卧床休息,也可坐位休息。有发绀、呼吸困难表现时应给予吸氧。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及治疗效果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标签: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治疗效果 心绞痛是指由于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及缺氧所导致的一种临床症状,其典型特征是心前区疼痛和阵发性胸骨后疼痛,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栓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所引起,通常多发生于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增加,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与死亡率显著提升,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1]。为此本组就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及其治疗效果进行 探讨与研究,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的判断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临床症状典型,在病症发作时经心电图检查ST段呈低压改变,T 波平坦,不典型发作或静息心电图无变化者,在适当情况下进行心电图负荷试验,如诱发心绞痛发作即可立即确诊。其中,男56例,女28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8.41±4.72)岁。按照单双数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每次100 mg,1次/d,倍他乐克25 mg/次,2次/d,瑞舒伐他10 mg/次,1次/d[2]。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曲美他嗪,20 mg/次,3次/d。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给予硝酸甘油,1片/次[3]。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程度高于80%;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有所减少,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在50%~80%之间;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无减少,硝酸甘油消耗量低于50%。 1.4 统计学方法

名中医治冠心病

名中医治冠心病(胸痹)十六个秘方 治冠心病(胸痹)秘方(16首) 26.1养心定志汤 【来源】高辉远,《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太子参15克,茯神(茯苓)、菖蒲、远志、丹参各10克,桂枝8克,炙甘草5克, 麦门冬、川芎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益心气、补心阳、养心阴、定心志。 【方解】冠心病,属胸痹,心悸,真心痛范畴。多见于老年患者,临床常呈现心动悸, 脉结代,心绞痛,疲倦乏力,胸闷气短或烦躁汗出等证候,乃本虚标实之为病。本虚则心 气不足,心阳虚损,心脉失养,心志不宁;标实则气滞血瘀,痰饮阻滞,故治疗宜标本兼 顾,以治本为要。本方系以定志丸、桂枝甘草汤、生脉饮加丹参、川芎、延胡索而成,是 治疗冠心病的通用方剂。根据《千金方》之定志丸,用太子参益心气;苓佐参调心脾;菖 蒲、远志通心窍以定志;龙骨镇静以安心神,立意有“补心强志”的作用。桂枝、甘草辛甘

化阳以补心之阳。生脉饮酸甘化阴以养心之阴。合而为用,有治虚为本的功效。再加丹参、 川芎以活血化瘀,延胡以理气止痛,以收治标之用。 【主治】冠心病。 【加减】胸闷憋气,胸阳痹阻较甚者,加瓜蒌、薤白;心痛剧烈,痛引肩背,气血瘀 滞重者,加三七、金铃子;心烦易怒,心慌汗出,心肝失调者,加小麦、大枣;若高血压 性心脏病,亦可用此方去龙骨,加决明子、川牛膝、杜仲;肺源性心脏病,可加银杏、天 冬、生地、杏仁、去川芎等。 【疗效】经多年的临床验证,效果较为满意。 26.2加味四妙勇安汤 【来源】郑惠伯,《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当归、玄参、金银花、丹参、甘草各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解痉止痛。 【方解】本方系《验方新编》“四妙勇安汤”加丹参而成。方中以当归养血和血;丹参 养血散瘀;玄参养阴凉血化瘀;金银花、甘草解毒止痛。诸药合用,共奏养血和血、化瘀 止痛之功。

冠心病护理常规

冠心病护理常规

————————————————————————————————作者: ————————————————————————————————日期:

冠心病护理常规 一、定义 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二、致病原因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认为本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和性别(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家族史(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高血压,尿糖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 三、发病机制 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如果动脉壁上的斑块形成溃疡或破裂,就会形成血栓,使整个血管血流完全中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冠心病的少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痉挛(血管可以没有粥样硬化),产生变异性心绞痛,如果痉挛超过30分钟,也会导致 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四、临床表现 好发群体 1.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 2.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的和伴有高血 压、尿糖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情况的人群。 五、疾病症状 临床分为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缺血性心肌病)、猝死型五个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心绞痛型,最严重的是心肌梗死和猝死两种类型。 心绞痛是一组由于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所起的症候群: (1)胸部压迫窒息感、闷胀感、剧烈的烧灼样疼痛,一般疼痛持续1-5分钟,偶有长达15分钟,可自行缓解; (2)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前内侧直至小指与无名指;(3)疼痛在心脏负担加重(例如体力活动增加、过度的精神刺激和受寒)时出现,在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数分钟后即可消失; (4)疼痛发作时,可伴有(也可不伴有)虚脱、出汗、呼吸短促、忧虑、心悸、恶心或头晕症状。 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危急症候,通常多有心绞痛发作频繁和

浅谈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

浅谈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 发表时间:2014-08-22T16:49:42.3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9期供稿作者:朱枫商金明[导读]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 朱枫商金明 (江苏省靖江市马桥医院 214500) 【摘要】冠心病是当代威胁人类中老年健康的疾病之一,是造成中老年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降低其发病率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此病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膳食结构不能合理调节,导致过多的摄入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过高的食物,使体内胆固醇含量增高。市场的竞争,就业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使部分人不适应这一变革的现实,导致精神紧张疲劳失调,使体内分泌功能紊乱血液中的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糖素增高引发高血压造成脂肪代谢紊乱。调解膳食结构,树立正确人生观,制怒、忌愁、祛除烦恼、乐观愉快。 【关键词】冠心病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9-0362-01 【abstrac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is one of the contemporary middle-aged and old threats to human health disease,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s older. Therefore,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educe its incidence has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all over the world. Is the main cause of the diseas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people can not measure rationally to dietary structure, leading to excessive intake of animal fat and contain the food with high cholesterol, increase cholesterol levels in the body. Market competition, employment competition, the compet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ke some people do not adapt to the change of reality, cause mental tension fatigue disorders, make the body blood catecholamine secretion disorder adrenal cortex increased sugar, fat metabolism disorders cause hypertension. Mediation of dietary structure, set up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ger, sorrow, dispel worries avoid, optimistic and happy. 【key 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The prevention of treatment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目前,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占据疾病死亡谱重要位次,因此,做好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 1 基本病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过多的摄取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各类肉食,蛋黄等,使人体体内胆固醇含量增多。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就业、科技的竞争日益增加,使部分人不能适应这一变革现实,导致精神紧张、失眠、疲劳。由于精神紧张使用时分泌功能紊乱,血液中的儿茶酚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增加,引发高血压,同时还可造成脂肪代谢紊乱。而高血压、高胆固醇水平的周期升高,将进一步影响凝血机制,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随着年龄的增长,空气环境污染的变化,使人体血管内毒性物质PAF明显升高,进而造成冠状动脉血管壁的受损,脂肪堆积后产生动脉粥样破坏,同时PAF还不断吸附凝聚性增强的血小板,引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血管内膜的增厚变硬,使心脏供血不足。 2 一般的预防治疗措施 (1)调节膳食结构:脂肪与胆固醇高的食品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总热量30%以下,动物蛋白的摄入量控制在20%~50%以下,植物蛋白要增加,推荐大豆蛋白,因为含豆固醇可降低胆固醇。WHC在30多个国家调查发现进食大豆等植物蛋白多的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2)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占总热量的60%~70%,对肥胖者,高甘油三酯者尤应限制,应增加复杂的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如稻米、马铃薯等。(3)水果蔬菜有丰富的食物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预防便秘,如黑木耳、洋葱、大蒜、香菇、姜海藻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降脂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降压、利尿、镇静有利于预防冠心病。(4)水和矿物质:适当增加有益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如镁、钙、锰、铜、锌等的比值,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5)调味品:盐、酱油的摄入量与高血压是正比,建议每日摄入盐3~5 g,酱油也不宜过多应用,味精含钠高,高血压者宜少食为佳,茶叶有降低胆固醇的列作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益。(6)进行必要的身体锻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应制怒、忌悉,去除烦恼,乐观愉快,劳逸结合,有利于预防冠心病。 3 一般药物的预防 (1)维生素类:如维生素B1、B6、C、PP、E、A对改善脂肪代谢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有一定效果。 (2)复方丹参片、血脂康、阿司匹林肠溶片、藻酸双脂钠片、绞股蓝片、络欣通等,均有扩张心脑血管疏通软化血管、降低血脂、血液黏度,清除PAF,清洁血液和动脉硬化斑块血栓,有效预防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生,降低发病率。 4 讨论 引发冠心病的病因很多,但目前国内外均认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肥胖是主要因素。这些原因都与饮食及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调节膳食结构,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进行必要的身体锻炼,坚持每天30 min以上运动或保健操,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必然性,处理各类矛盾,有利于健康。以上所述方法,简单易行,经济。有必要积极宣传推广,提高群防意识,就能够降低冠心病发病率,保障中老年人健康水平的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宗春;浅谈冠心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21期 [2]徐炳君;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浅谈[J];中外医疗;2008年20期 [3]洪文;;冠心病的基本病因及药物治疗方法[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27期 [4]于宏伟;袁晓杰;;小议冠心病的基本病因及药物治疗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3期

冠心病心绞痛急诊治疗分析

冠心病心绞痛急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7-06-28T14:36:42.66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作者:刘贵富 [导读]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急诊治疗方法及效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广西兴安541300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急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1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用药方案分为常规组(n=65)和联合组(n=65),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对所有常规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治疗,对所有联合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统计分析两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状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患者实施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急诊治疗 冠心病是当前全球多发性慢性心血管疾病,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病较急,病情进展较快,病死率较高。加强对患者的早期治疗,及时改善患者心肌供血,减轻患者心绞痛症状是当前临床关注的重点。临床研究证实高血脂是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高危因素[1]。而阿托伐他汀是临床常用降脂药物。在以上背景下,本院对6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了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以了解抗血栓药物+降脂药物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以下就治疗过程行回顾性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1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实施影像学检查、心电图检查,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的标准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药物治疗患者;征求医院伦理协会同意,自愿配合研究患者。排除标准:存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严重脏器合并症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此次研究药物使用禁忌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意识障碍及精神障碍患者。按患者用药方案分为常规组(n=65)和联合组(n=65),常规组患者男34例,女31例;患者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61.2岁(s=8.7);联合组患者男35例,女30例;患者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1.3岁(s=8.9)。对常规组与联合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实施独立样本检测对比,P>0.05,可实施比对。 1.2 方法 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根据患者实际状况进行抗炎治疗、抗感染治疗、吸氧治疗、冠状动脉血管扩张治疗、机体内平衡调节、营养支持、对症处理等。对所有常规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治疗,给予患者口服1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的,国药准字J20130078)治疗,1次/d。持续治疗2周。对所有联合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阿司匹林用药方式与常规组相同,另给予患者口服40mg阿托伐他汀钙片(天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54)治疗,1次/d。持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频次减少80%以上,心电图基本恢复;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心绞痛发作减少50%-80%,心电图有所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心绞痛发作状况、心电图无明显改善或加重[2]。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③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取SPSS19.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心绞痛发作状况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治疗效果以率表示,X2检验,P <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分析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3.3±2.1)d与常规组(5.1±2.5)d相比明显较低,t=4.445,P<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状况分析

中药、天然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11-07-08

中药、天然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2011年07月08日 发布 目 录 一、概述 二、临床研究要点 (一)临床定位 (二)试验分期 (三)诊断标准 (四)受试者选择 (五)中止/退出标准 (六)对照选择 (七)疗程与观察时点设计 (八)有效性评价 (九)安全性评价 (十)合并用药 (十一)试验的质量控制 (十二)统计方法 (十三)随访 三、名词解释 四、参考文献 五、附录 (一)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二)治疗心绞痛速效药物评定标准 (三)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六、著者 中药、天然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本指导原则将心绞痛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临床上亦有按照劳力性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分类。 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按其症状表现当属于胸痹、心痛等病证范畴。通常由于年老、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长期起居不当,或情志不畅而致寒、痰、瘀、虚等引起心脉闭阻出现胸闷、胸痛等症。临床常见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痰阻心脉证等证。 本指导原则用于指导中药、天然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的试验设计。由于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理机制有很大区别,症状表现、病情、治疗原则、预后均不同,故临床试验应分别设计观察。本指导原则重点阐述稳定性心绞痛, 简要介绍不稳定性心绞痛。研究者应根据法规与技术要求,结合中药、天然药物的组方特点、临床前研究结果,确定临床试验目的。根据试验目的,依据临床研究一般原则,结合试验药物及冠心病心绞痛的适应症特点,确定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观察重点,进行临床试验设计。研究应以安全性和有效性为纲,贯穿整个目标适应症研究的始终,使新药研究整体性增强,符合药品研发规律。 二、临床研究要点 新药临床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不同的临床试验探索或者确证新药对目标适应症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作用,得出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不同药物有着不同的药理作用特点、不同的研究基础和背景,同时研究过程中又有着不同的研究阶段、分期,因此每个独立的临床试验均需确定不同的试验目的以用于回答不同的临床问题。由于试验目的不同,临床试验设计也会有很大区别。 因此,临床试验前,应充分了解药物处方特点、研究基础、研究背景、研究阶段、研究分期以及疾病的特点和临床实际,同时,在考虑临床试验难易程度和临床可操作性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临床试验目的。根据试验目的,确定科学、合理和可行的临床试验方案。临床试验设计应注重观察试验药品在同类药物中的作用特点,体现药物上市价值。 (一)临床定位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有:迅速缓解心绞痛急性发作;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