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铜、银、锌、镉、汞 - 陕西师范大学

实验四 铜、银、锌、镉、汞 - 陕西师范大学
实验四 铜、银、锌、镉、汞 - 陕西师范大学

实验4 铜、银、锌、镉、汞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铜、银、锌、镉、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2.了解铜、锌、镉、汞的配合物的形成和性质

3.试验并掌握Cu(I)、Cu(II)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的条件

二、实验原理

IB IIB

Cu Zn Cu(+2,+1)Zn(+2)

Ag Cd Ag(+1)Cd(+2)

Au Hg Au(+1,+3) Hg(+2,+1)

蓝色的Cu(OH)2呈现两性,在加热时易脱水而分解为黑色的CuO。AgOH在常温下极易脱水而转化为棕色的Ag2O。Zn(OH)2呈两性,Cd(OH)2显碱性,Hg(I, II)的氢氧化物极易脱水而转变为黄色的HgO(II)和黑色的Hg2O(I)。

易形成配合物是这两副族的特性,Cu2+、Ag+、Zn2+、Cd2+与过量的氨水反应时分别生成[Cu(NH3)4]2+、[Ag(NH3)2]+、[Zn(NH3)4]2+、[Cd(NH3)4]2+。但是Hg2+和Hg22+与过量氨水反应时,如果没有大量的NH4+存在,并不生成氨配离子。如:

HgCl2+ 2NH3= Hg(NH2)Cl↓白+ 2 NH4Cl

Hg2Cl2+ 2NH3= Hg(NH2)Cl↓白+ Hg↓黑+NH4Cl (观察为灰色)

Cu2+具有氧化性,与I-反应,产物不是CuI2,而是白色的CuI:

Cu2++I-= 2CuI↓白+I2

将CuCl2溶液与铜屑混合,加入浓盐酸,加热可得黄褐色[CuCl2]-的溶液。将溶液稀释,得白色CuCl沉淀:

Cu + Cu2++ 4Cl-= 2[CuCl2]-

[CuCl2]-←稀释→CuCl↓白+ Cl-

卤化银难溶于水,但可利用形成配合物而使之溶解。例如:

AgCl + 2NH3= [Ag(NH3)2]++ Cl-

红色HgI2难溶于水,但易溶于过量KI中,形成四碘合汞(II)配离子:

HgI2+ 2I-= [HgI4]2-

黄绿色Hg2I2与过量KI反应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HgI4]2-和Hg:

Hg2I2+ 2I-= [HgI4]2-+ Hg↓黑

三、实验内容

1.铜的化合物

(1)氢氧化铜和氧化铜的生成和性质

Cu2++ 2OH-=Cu(OH)2↓蓝色絮状

Cu(OH)2+H2SO4 = CuSO4 + H2O 沉淀溶解

Cu(OH)2+ 2NaOH(浓) = Na2[Cu(OH)4] 沉淀溶解

Cu(OH)2=80-90℃= CuO↓黑色+H2O

CuO+ 2HCl = CuCl2+H2O

Cu(OH)2两性偏碱,所以需强碱使之生成配离子。

CuO 碱性氧化物

注:CuCl2在很浓的溶液中显黄绿色(CuCl4-配离子),浓溶液中显绿色,在稀溶液中显蓝色(Cu(H2O)62+配离子)。

(2)Cu(II)氨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Cu2++ SO42-+ 2NH3=2NH4++Cu2(OH)2SO4↓浅蓝色碱式硫酸铜氨水量少时Cu2(OH)2SO4+ 8NH3= 2[Cu(NH3)4]2++ SO42-+2OH-深蓝色溶液

A:[Cu(NH3)4]2++4H+= Cu2++4NH4+

B:[Cu(NH3)4]2+ +2OH-= 4NH3+

CuO↓黑色+H2O

注:反应式中的OH-为原反应溶液提供的(碱性条件下)

(3)Cu(II)的氧化性和Cu(I)的配位化合物

A:Cu2++I-= 2CuI↓白+I2用淀粉溶液检验

CuI +I-(饱和)= [CuI2]-刚好使沉淀溶解,加水稀释时反应逆转又析出CuI。B:Cu2++ 2OH-=Cu(OH)2↓蓝色

Cu(OH)2+ 2OH- = [Cu(OH)4]2-蓝色

[Cu(OH)4]2-+C16H12O6(葡萄糖) =加热= Cu2O↓红+ 4OH-+C16H12O7+2H2O 或:[Cu(OH)4]2-+CH2OH(CHOH)4CHO=Cu2O↓红+4OH-+CH2OH(CHOH)4COOH+2H2O 分析化学上利用此反应测定醛,医学上利用此反应检查糖尿病。由于制备方法和条件的不同,Cu2O晶粒大小各异,而呈现多种颜色黄、橙黄、鲜红或深棕。

一份:Cu2O+4H+= Cu2++Cu Cu2+ 0.158 Cu+ 0.522 Cu

另一份:Cu2O+4NH3?H2O=2[Cu(NH3)2]+无色溶液+ 3H2O+2OH-

2[Cu(NH3)2]++ 4NH3?H2O+1/2O2= 2[Cu(NH3)4]2+蓝色溶液+2OH-+3H2O

0.401-0.02>0

C: Cu + Cu2++ 4Cl-=加热= 2[CuCl2]-深棕色

[CuCl2]-=稀释=CuCl↓白+ Cl-

一份:CuCl + 2NH3=2[Cu(NH3)2]++ Cl-

2[Cu(NH3)2]++ 4NH3?H2O+1/2O2= 2[Cu(NH3)4]2+蓝色溶液+2OH-+3H2O

另一份:CuCl+ Cl-(浓) = [CuCl2]-深棕色若稀释又生成沉淀

2.氧化银的生成和性质

Ag++ OH-=AgOH↓白色(不稳定,极易失水)

2AgOH = Ag2O↓暗棕色+H2O

Ag2O+2H+= 2Ag++H2O

Ag2O+4NH3?H2O=2[Ag(NH3)2]+ + 3H2O+2OH-

3.锌镉汞的化合物

(1)锌和镉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Zn 2+ + 2OH -

=Zn(OH)2↓白色 Zn(OH)2 + H 2SO 4 = ZnSO 4 +H 2O (Zn(OH)2+ 2H + =Zn 2+ +2H 2O ) 沉淀溶解 Zn(OH)2 + 2NaOH = Na 2[Zn(OH)4] (Zn 2+ + 4OH - =Zn(OH)4-) 沉淀溶解 Zn(OH)2两性

Cd 2+ + 2OH -

=Cd(OH)2↓白色 Cd(OH)2 + H 2SO 4 = CdSO 4 + H 2O (Cd(OH)2+ 2H + =Cd 2+ +2H 2O ) 沉淀溶解 Cd(OH)2碱性。

(2)氧化汞的生成和性质

Hg 2+ + 2OH -

=HgO 2↓黄色+H 2O HgO + 2HNO 3 = HgNO 3 + H 2O (HgO 2+ 2H + =Hg 2+ +H 2O ) 沉淀溶解 HgO + NaOH = 不反应

HgO 碱性

(3)锌镉汞的配合物

A .锌镉汞的氨合物

Zn 2+ + 2NH 3?H 2O(适量)= Zn(OH)2↓白色 + 2 NH 4+

K sp =1.2×10-7 Zn 2+ + 4NH 3?H 2O(过量) =[Zn(NH 3)4]2+无色溶液+4H 2O K 稳=5.0×108 Zn(OH)2 + 4NH 3?H 2O =[Zn(NH 3)4]2++ 2OH -+4H 2O K =K 稳×K sp =60

Cd 2+ + 2NH 3?H 2O(适量)= Cd(OH)2↓白色+2 NH 4+ K sp =5.27×10-15 Cd 2+ + 4NH 3?H 2O(过量) =[Cd(NH 3)4]2+无色溶液+4H 2O K 稳=1.4×106 Cd(OH)2 + 4NH 3?H 2O =[Cd(NH 3)4]2++ 2OH -+4H 2O K =K 稳×K sp =10-9

HgCl 2 + 2NH 3?H 2O = Hg(NH 2)Cl ↓白+ 2

NH 4Cl Hg 2+不生成氨配合物 B .汞配合物的生成和应用

Hg 2+ + 2I -

= HgI 2↓红色 HgI 2 + 2I -(过量) = [HgI 4]2-

无色溶液 2[HgI 4]2-+NH 4++ 4OH - =Hg 2NI ?H 2O ↓红色+ 7I -+3H 2O Hg 2NH ?H 2O 一水合碘化二汞铵[Hg=N -Hg]+I

- {[HgI 4]2-与碱溶液的混合液称为碘化氨基?氧合二汞(II)(或碘化氧二汞铵)}

奈斯勒试剂 用于检验NH 4+NH 4Cl + 2K 2[HgI 4] + 4NaOH = ↓红色 + KCl + 4NaI + 3H 2O O Hg

NH Hg

2I

四、注意事项: 在Cu(I)和Cu(II)互相转化实验中,[Cu(NH 3)2]+ 的无色溶液不稳定,很容易被氧化为蓝

色的[Cu(NH3)4]2+。

五、思考题:

1.Cu(I)和Cu(II)稳定存在和转化的条件是什么?

Cu(I)在水溶液中不稳定,Cu2+ 0.158 Cu+ 0.522 Cu,易歧化。在有机溶剂和生成沉淀或某些配合物时可以稳定存在。

Cu2++I-= 2CuI↓白+I2

CuI +I-(饱和)= [CuI2]-

转化:Cu(I)-Cu(II):水中歧化Cu2O+4H+= Cu2++ Cu

Cu(II)-Cu(I):加入沉淀剂或配位剂

Cu + Cu2++ 4Cl-= 2[CuCl2]-

Cu2++I-= 2CuI↓白+I2

2.在AgNO3中加入NaOH为什么得不到AgOH?

AgOH不稳定,易失水变成Ag2O

3.用平衡移动原理说明在Hg2(NO3)2溶液中通入H2S气体会生成什么沉淀?

Hg22+= Hg2++Hg 歧化反应

加入H2S气体,会发生 Hg2++H2S=HgS + 2 H+K sp(HgS)=4×10-53,会促进歧化反应的进行。

铜、银、锌、镉、汞

铜、银、锌、镉、汞 实验目的 1.试验并了解ds 区元素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及对热稳定性 2.了解铜、银、锌、镉、汞的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特征 3.了解Cu(Ⅱ)与Cu(Ⅰ),Hg(Ⅱ)与Hg(Ⅰ)的相互转化条件 4.了解铜、银、锌、镉、汞的离子鉴定 实验提要 ds区元素包括铜、银、锌、镉和汞。它们的价电子层结构分别为(n-1)d10ns1和(n-1)d10ns2。在化合物中常见的氧化值。铜为+2 和+1,银为+1,锌和镉为+2,汞为+2 和+1。这些元素的简单阳离子具有或接近18e的构型。在化合物中与某些阳离子有较强的相互极化作用,成键的共价成分较大。多数化合物较难溶于水,对热稳定性较差,易形成配位化合物,化合物常显不同的颜色。 例如,这些元素的氢氧化物均较难溶于水,且易脱水变成氧化物。银和汞的氢氧化物极不稳定。常温下即失水变成Ag2O(棕黑色)和HgO(黄色)。黄色HgO加热则生成桔红色HgO变体。 Cu(OH)2、Zn(OH)2和Cd(OH)2在常温下较稳定,但受热亦会失水成氧化物。浅蓝色Cu(OH)2在80℃失水成棕黑色CuO,白色Zn(OH)2在125℃开始失水成黄色(冷后为白色)的ZnO,白色Cd(OH)2在250℃变成棕红色的CdO。 Zn(OH)2呈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Cu(OH)2呈较弱的两性(偏碱),Cd(OH) 2和Hg(OH)2(HgO)呈碱性,而AgOH为强碱性。Cu2+、Ag+、Zn2+、Cd2+、Hg2+与Na2S溶液反应都生成难溶的硫化物,即CuS(黑色),Ag2S(黑色),ZnS(白色),CdS (黄色)和HgS(黑色)。其中HgS可溶于过量的Na2S,与S2?生成无色的HgS22?配离子。若在此溶液中加入盐酸又生成黑色HgS沉淀。此反应可作为分离HgS的方法。根据ZnS、CdS、Ag2S、CuS和HgS溶度积大小,ZnS可溶于稀酸,CdS溶于6mol?L?1HCl 溶液,Ag S和2 CuS溶于氧化性的HNO3,而HgS溶于王水。 ds区元素阳离子都有较强的接受配体的能力,易与H2O、NH3、X?、CN?、SCN?和en等形成配离子。例如Cu(en)22+、Ag(SCN)2?、Zn(H2O)42+、Cd(NH3)42+和HgCl42?等。Hg2+与I?反应先生成桔红色HgI2沉淀,加入过量的I?则生成无色的HgI42?配离子,它和KOH的混合溶液称为奈斯勒试剂,该试剂能有效地检验铵盐的存在。Cu2+、Ag+、Zn2+、

陕西师范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暂行办法

教师系列职务评审量化办法 一、量化考核内容 申报人的思想政治表现与职业道德情况由本人所在学院职务评聘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陕西师范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考核评估暂行办法》、《陕西师范大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内容进行考核,并按优秀、合格两个等次直接录入职称评审系统的《量化积分表》“考核意见”一栏中,不再计分。根据《陕西师范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办法》的规定,对申报晋升职务人员实行职业道德、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一票否决制。 申报人在社会服务方面的工作由各单位考核,并按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次直接录入《量化积分表》“考核意见”一栏中,不再计分。 量化计分的内容包括: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 二、量化计分办法 ㈠教学工作计分标准 1.教学工作量计分标准: ①教学科研型教师,任现职以来,平均每学年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以教务处、研究生处颁布的教学计划为准)者,计100分;超过额定教学工作量的,超出部分按年限累加,每6学时增计1分,以100分封顶。 ②教学为主型教师,任现职以来,平均每学年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以教务处、研究生处颁布的教学计划为准)者,计100分;;超过额定教学工作量的,超出部分按年限累加,每6学时增计1分,以100分封顶。 ③科研为主型教师,任现职以来,平均每学年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以教务处、研究生处颁布的教学计划为准)者,计100分。 ④教学实践型教师,任现职以来,平均每学年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以教务处、研究生处颁布的教学计划为准)者,计100分;超过额定教学工作量的,超出部分按年限累加,每6学时增计1分,以100分封顶。 ⑤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任现职以来,完成额定授课门数和计划学时,计100分;超工作量的,年均超3课时计1分,超过50分时按50分封顶;授课门数超过额定门数者,每超出1门计10分,超过20分者按20分封顶。 网络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教学工作量只有在完成校本部规定的教学工作量的条件下方能折算计分,折算办法以教务处规定为准。 2.教学评估计分标准:

无机化学实验二十一 ds区元素(铜银锌镉汞)的性质

实验11 ds区元素(铜、银、锌、镉、汞)的性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铜、锌氢氧化物的酸碱性; 2、掌握铜、银、锌、汞的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6、掌握铜、银、锌、汞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IB IIB Cu Zn Cu(+2,+1)Zn(+2) Ag Cd Ag(+1)Cd(+2) Au Hg Au(+1,+3)Hg(+2,+1) 蓝色的Cu(OH) 2 呈现两性,在加热时易脱水而分解为黑色的CuO。AgOH在常温下极易脱水而转化为棕 色的Ag 2O。Zn(OH) 2 呈两性,Cd(OH) 2 显碱性,Hg(I, II)的氢氧化物极易脱水而转变为黄色的HgO(II)和黑色 的Hg 2 O(I)。 易形成配合物是这两副族的特性,Cu 2+ 、Ag + 、Zn 2+ 、Cd 2+ 与过量的氨水反应时分别生成[Cu(NH 3 ) 4 ] 2+ 、 [Ag(NH 3) 2 ] + 、[Zn(NH 3 ) 4 ] 2+ 、[Cd(NH 3 ) 4 ] 2+ 。但是Hg 2+ 和Hg 2 2+ 与过量氨水反应时,如果没有大量的NH 4 + 存在, 并不生成氨配离子。如: HgCl 2 +2NH 3 =Hg(NH 2 )Cl↓白+2 NH 4 Cl Hg 2Cl 2 +2NH 3 =Hg(NH 2 )Cl↓白+Hg↓黑+NH 4 Cl (观察为灰色) Cu 2+ 具有氧化性,与I-反应,产物不是CuI 2 ,而是白色的CuI:Cu 2+ +I- =2CuI↓白+I 2 将CuCl 2溶液与铜屑混合,加入浓盐酸,加热可得黄褐色[CuCl 2 ]-的溶液。将溶液稀释,得白色CuCl 沉淀: Cu +Cu 2+ +4Cl-=2[CuCl 2 ]- [CuCl 2 ]-←稀释→CuCl↓白+Cl- 卤化银难溶于水,但可利用形成配合物而使之溶解。例如: AgCl +2NH 3 =[Ag(NH 3 ) 2 ] + +Cl- 红色HgI 2 难溶于水,但易溶于过量KI中,形成四碘合汞(II)配离子: HgI 2 +2I- =[HgI 4 ] 2- 黄绿色Hg 2I 2 与过量KI反应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HgI 4 ] 2- 和Hg: Hg 2I 2 +2I- =[HgI 4 ] 2- +Hg↓黑 三、实验内容 1、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中的铜锌铅镉等有害元素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中的铜锌铅镉等有害元素 [摘要]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水样的铜、锌、铅、镉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其结果符合要求,易于操作,值得推广。 [关键字]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铜锌铅镉水 0 前言 铜、锌、铅、镉等重金属元素会危害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人的肌体如果受到有害金属的侵入就会让一些酶丧失活性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不同的金属种类、浓度产生的毒性不一样。 铜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缺少铜元素就会发生贫血等情况,但过量掺入也会危害人体。铜对水生生物影响甚大,电镀、五金加工、工业废水等都是铜的主要污染源;适量的锌有益于人体,但影响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另一方面,锌会抑制水的自净过程。冶金、颜料、工业废水是锌的主要污染来源;铅对人体及动物都是有毒的,其存在于人体有可能会使人出现贫血、神经机能失调等症状。蓄电池、五金、电镀工业废水等都是铅的主要污染源;镉的毒性也非常强,积累在人的肝肾里面会损害肾脏等内脏器官,引发骨质疏松。电镀、采矿、电池等是镉的主要污染源。 所以为了防止环境污染采取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检测铜、锌、铅、镉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具体特殊意义。 一般时候,江、河、水库及地下水仅含有非常少的铜、锌、铅、镉等金属元素,对于测定水样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很难检验出来,一般要采用富集的方法如用鳌合萃取或离子交换等方法才进行检测,但是这些方法比较复杂,容易受到干扰、测算量也比较大,测算效果达不到预期。将水样进行10倍的富集浓缩,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以对测样里面的铜、铅、锌、镉等微量元素进行直接测定,这种方法容易操作、精密度及准确度也比较理想,环境监测实验室常常用这种方法监测江、河、水库及地下水的铜、锌、铅、镉等金属元素。 1 实验 1.1 关键仪器及试剂介绍 (1)采用GGX—600型的原子吸收仪,由北京科创海光光学仪器厂生产;(2)采用:北京瑞利普光电器件厂生产的铜、铅、锌、镉空心阴极灯;(3)准备浓度为每升1000毫克的铜、铅、锌、镉标准混合储备液。采用1000 mL容量瓶装入优级硝酸进行加热溶解光谱纯1.0000 g的铜、铅、锌、镉,均匀摇晃;(4)采用千分之二的的优级硝酸溶液稀释铜、铅、锌、镉标准混合储备液制成浓度为

陕西师范大学简历模板

慕** Pho:151-0923-#### Mail: mu*******@https://www.360docs.net/doc/e47689730.html, 求职意向 ◆中学语文教师 个人简介 ◆政治面貌中共预备党员 ◆年龄22岁 ◆籍贯陕西省**市 教育背景 陕西师范大学20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排名:4.5/49(根据大学前六个学期排名:6、3、2、7、6、3/49) 综合:院级教学能力比赛(汉文以及文秘352名学生量化考核)第一名; 校级教学能力比赛(各院共挑选48名拔尖学生量化考核)第二名。 证书:普通话:二级甲等;计算机:一级优秀;英语:CET-4; 心理咨询资格证书(三级)(注:在考);道路驾驶许可证(C1)。 陕西省榆林市**中学(省级重点中学)奥赛班 ◆高考成绩: 609分语文:128分(作文满分) 个人能力 1.专业能力: ◆获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获陕西师范大学学年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奖励全校2%学生) ◆获陕西师范大学学年度“优秀学生”荣誉称号(奖励全校2%学生) ◆获陕西师范大学学年度“优秀团员”荣誉称号(奖励全校3%团员) ◆获陕西师范大学一等专业奖学金一次(奖励全校3%学生) ◆获陕西师范大学二等专业奖学金五次(奖励全校5%学生) 2.教学能力: 校内 ◆获陕西师范大学第二届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获文学院第二届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获文学院多媒体课件比赛优秀奖 校外 ◆09.09-10.07 西安市爱乐屋培训机构国文与写作教师 ◆08.09-12.07 **市明媛文乐馆发起者兼教师 3.表达能力: ◆获陕西师范大学红色经典诗歌朗诵比赛三等奖 ◆获文科部首届“社团杯”辩论赛亚军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铜、锌、铅、镉得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直接法,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地面水与废水中得铜、锌、铅、镉;第二部分为螯合萃取法,适用于测定地下水与清洁地面水中低浓度得铜铅、镉。 2定义 2、1溶解得金属,未酸化得样品中能通过0、45um滤膜得金属成分。 2、2金属总量:未经过滤得样品经强烈消解后测得得金属浓度,或样品中溶解与悬浮得两部分金属浓度得总量。 3试剂与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得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GB/T 6682,二级。 3、1硝酸:ρ(HNO3)=1、42 g/mL,优级纯。 3、3 硝酸:ρ(HNO3)=1、42 g/mL,分析纯。。 )=1、67 g/mL,优级纯。 3、3 高氯酸:ρ(HClO 4 3、4燃料:乙炔,用钢瓶气或由乙炔发生器供给,纯度不低于99、6%。 3、5 氧化剂:空气,一般由气体压缩机供给,进入燃烧器以前应经过适当过滤,以除去其中得水、油与其她杂质。 3、6硝酸溶液:1+1。 用硝酸(3、2)配制。 3、7 硝酸溶液:1+499。 用硝酸(3、1)配制。 3、8 金属储备液:1、000g/L。 称取1、000g光谱纯金属,准确到0、001g,用硝酸(3、1)溶解,必要时加热,直至溶解完全,然后用水稀释定容至1000mL。 3、9中间标准溶液。 用硝酸溶液3、7稀释金属贮备液3、8配制,此溶液中铜、锌、铅、镉得浓度分别为50、00、10、00、100、00、10、00mg/L。

4 采样与样品 4、1用聚乙烯塑料瓶采集样品。采样瓶先用洗涤剂洗净,再在硝酸溶液3、6中浸泡,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分析金属总量得样品,采集后立即加硝酸3、1酸化至PH=1~2,正常情况下,每1000mL样品加2ml硝酸3、1。 4、2试样得制备 分析溶解得金属时,样品采集后立即通过0、45um滤膜过滤,得到得滤液再按4、1中得要求酸化。 5适用范围 5、1测定浓度范围与仪器得特性有关。 5、2 地下水与地面水中得共存栗子与化合物在常见浓度下不干扰测定。但当钙得浓度高于1000 mg/L时,抑制镉得吸收,浓度为2000mg/L时,信号抑制达19%。铁得含量超过100mg/L时,抑制锌得吸收。当样品中含盐量很高,特征谱线波长又低于350nm时,可能出现非特征吸收。如高浓度得钙因产生背景吸收,使铅得测定结果偏高。 5原理 将样品或消解处理过得样品直接吸入火焰,在火焰中形成得原子对特征电磁辐射产生吸收,将测得得样品吸光度与标准溶液得吸光度进行比较,确定样品中被测元素得浓度。 6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相应得辅助设备,配有乙炔-空气燃烧器;光源选用空心阴极灯或无极放电灯。仪器操作参数可参照厂家得说明进行选择。 注:实验用得玻璃或塑料器皿用洗涤剂洗净后,在硝酸溶液3、6中浸泡,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 7步骤 7、1 校准 7.1.1 参照下表1,在1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3、7稀释中间标准溶液3、9,配制至少4个工作标准溶液,其浓度范围应包括样品中被测元素得浓度。 表1

陕西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实施方案

陕西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实施方案(试行) 通知公告加入时间:2010/6/1点击:2804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国办发〔2007〕34号)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教师〔2007〕4号)等文件精神,做好我校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提高免费师范生培养质量,促进我校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教育实习目标 1.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教师专业素质。 2.促进我校相关教师和师范生熟悉基础教育,增强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提高我校教师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探索有效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大学与中小学校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大学与实习基地学校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机制。 4.促进实习基地学校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业务素质,改善基地教育教学状况,提高基地的教学质量。 二、教育实习时间 教育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时间为半年(一学期)。教育实习期间节假日以实习学校工作安排为准。 三、教育实习的组织机构 1.为保证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学校成立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赵彬 副组长:党怀兴解勇国石海燕 成员:程鹏民程世和窦向东郭建中康喜来胡满成

李金钢田兵任晓伟梁志胜罗新兵王拥军 南长森裘国永田建荣严艳李贵安石云 刘先锋 秘书: 李铁绳衡旭辉 2.各个学院设立学院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学院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学院教育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院长担任组长,学院教学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组员由相关领导和教师构成。组员中必须有一名实习工作联络员,负责本学院的信息收集以及学院间信息传达工作,原则上由教学秘书担任。 四、教育实习模式 1.采取“多学科混合编组”为主、“单一学科编组”为辅的集中教育实习模式。每个实习基地安排一个实习小组,多学科混合编组实习小组由3-4个专业组成,人数一般控制在10-15人;单一学科编组的实习小组,人数一般控制在10人左右。 2.实施“区域集中、分片管理、两级指导”的教育实习管理体制。原则上,每个或几个区、县较集中的区域,具体由一个学院牵头,负责安排带队教师。实行带队教师通识指导与学科教学论教师专业巡回指导有机结合的两级指导模式。 3.学校每年组织召开教育实习基地学校联席会议,确定各基地学校所需求的实习科目及人数要求;实习基地学校不能满足的学科以及人数,由相关学院负责联系解决实习单位。 4.学校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进行散点实习,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集中实习者,须由本人提前申请并提交相关书面材料,经学院严格审核,教务处审定后,方可进行。对申请进行散点实习的学生学院要严格控制。 五、教育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及要求 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实行学校统筹安排,各相关学院、处室积极配合,分工协作具体实施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Revise-实验20-铜、银、锌、镉、汞

ds区元素(铜、银、锌、镉、汞)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铜、银、锌、镉、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 2. 掌握Cu(Ⅰ)、Cu(Ⅱ)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条件。 3. 熟悉铜、银、锌、镉、汞的配位能力,以及Hg22+和Hg2+的转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铜、银、锌、镉、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熟悉铜、银、锌、镉、汞的配位能力,以及Hg22+和Hg2+的转化;掌握Cu(Ⅰ)、Cu(Ⅱ)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条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演示法 四、教学课时: 4课时 五、课的类型:实验课 一、铜、银、锌、镉、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1、铜、锌、镉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向三支试管分别盛有0.5ml 0.2mol.L-1CuSO4、ZnSO4、Cd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新配制的2mol.L-1NaOH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及状态。将沉淀分成两份, 一份加硫酸另一份加NaOH溶液,观察现象。 Cu2++2OH-===Cu(OH)2↓ (蓝色沉淀) 蓝色沉淀,溶解于酸,微溶于过量的碱,得到深蓝色溶液[Cu(OH)4]2-。Cu(OH) 2两性偏碱,所以需强碱使之生成配离子。 Zn2++2OH-=== Zn(OH)2↓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溶解于酸和过量的碱,典型的两性化物。 Cd 2++2OH-===Cd(OH)2↓白色沉淀,溶于酸, 不溶于碱。 碱性) Cd(OH)2 + NaOH (6M)= 不反应 (Cd(OH) 2 2. 银、汞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1)、氧化银的生成和性质

取0.5ml 0.1mol.L-1AgNO3溶液,滴加新配制的2mol.L-1的NaOH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和状态。洗涤并离心,将沉淀分成两份,一份加入HNO3,另一份加入氨水,观察现象。 Ag++OH-===AgOH↓白色沉淀 2AgOH===Ag2O+H2O 黑色沉淀 Ag2O+2HNO3===2AgNO3+H2O Ag2O+2NH3.H2O==2[Ag(NH3)2]++2OH-+H2O 氢氧化银不稳定,很容易被氧化成黑色的Ag2O,此黑色沉淀溶于硝酸得到银离 子,加入氨水得到银氨络合溶液。Ag2O微溶于水,溶液呈微碱性。它的△f H m很小, 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具有氧化性。 (2)、氧化汞的生成和性质 取0.5ml 0.2mol l-1的Hg(NO3)2溶液,滴加新配置的2mol.L-1的NaOH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和状态。将沉淀分成两份一份2mol.L-1的HNO3,另一份加40%的NaOH溶液,观察现象。 Hg2++OH-===Hg(OH)2↓白色沉淀==HgO↓+H2O HgO+2HNO3==Hg(NO3)2+H2O HgO+NaOH(40℅)-----不溶解 补充:Hg22++2OH-=Hg↓+HgO↓+H2O (歧化反应) 沉淀不稳定,脱水得到HgO红色/黄色沉淀,沉淀溶于酸不溶于碱。HgO有黄色和红 色变体,结构相同,颜色差别因其颗粒大小不同所致, 黄色晶粒细小, 红色颗粒较大。 二、锌、镉、汞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向三支试管分别盛有0.5ml0.2mol.L-1CdSO4、ZnSO4、CdSO4溶液的离心试管中滴加新配制的1mol.L-1Na2S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及状态。 Cd2++S2-===CdS 黄色沉淀 Zn2++S2-===ZnS 白色沉淀 Hg2++S2-===HgS 黑色沉淀 ZnS + 2HCl === ZnCl2 +H2S (ZnS能溶于 0.1mol/L的稀HCl) CdS + 2HCl === CdCl2 + H2S (CdS不溶于稀酸,但能溶于浓酸中) 3HgS + 12HCl + 2HNO3 === 3H2[HgCl4] + 3S↓+ 2NO↑+ 4 H2O 3HgS+12Cl-+2NO3-+8H+=3[HgCl4]2-+3S+2NO+4H2O HgS不溶于浓酸,在浓硝酸中也难溶,但它能溶于王水。所有的沉淀都能够溶 于王水中。这反映出三种沉淀的K sp存在差异。 将沉淀离心分离分成三份:一份加入 2 mol.L-1的盐酸,另一份加入浓盐酸,再一份加入王水。

7.铜、铅、锌、镉试题

铜、铅、锌、镉试题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一、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475-87规定测定水质Cu、Pb、Zn、Cd的方法是。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质Cu、Pb、Zn、Cd,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法,适用于地下水和中的Cu、Pb、Zn、Cd测定。第二部分分为法,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和清洁地面水中低浓度的Cu、Pb、Zn、Cd。 答:直接;地面水;废水;螯合萃取。 3.原子吸收法测定水质Cu、Pb、Zn、Cd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试剂和水或等浓度的水(除另有说明外)。 答:分析纯;去离子。 4.原子吸收光度计光源使用灯或无极放电灯。 答:空心阴极。 5.原子吸收法测定某一元素时,所选择的火焰应使待测元素获得最大原子化效率即,测Ti、V等金属时因其金属氧化物离解能较高,宜选用富燃性火焰进行测量,而Cu、Pb、Zn、Cd的氧化物离解能较低测量时选用火焰即可。 答:测量灵敏度;贫燃性。 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按其功能主要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①;②; ③;④。 答: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检测放大和读出系统。 二、选择、判断题 1.原子吸收光度法测金属浓度时火焰用燃料气为。 A、甲烷气体; B、乙炔气体; C、丙烯气体; D、丙炔气体 答:B 2.用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镉、铜、铅时,如样品中存在时可能破坏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萃取前应去除。 A、强氧化剂; B、强还原剂; C、强酸; D、强碱 答:A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铅、镉和锌在自然界中是以单一元素形态存在。() ⑵铜是动植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⑶铅是一种蓄积性毒物,而镉是无毒的。() ⑷锌为人体必需元素,对酶的功能有很大作用。() 答:⑴×⑵√⑶×⑷√ 三、问答题 1.原子吸收法测定金属浓度时,若有化学干扰如消除? 答:①加释放剂②加保护剂③加助熔剂④改变火焰性质⑤预分离 2.简述原子吸收法的特点? 答:①灵敏度高②原子吸收谱线简单,选择性好,干扰少③操作简单、快速④测量精密度好⑤测定元素多(例举上述三个即可)。 3.原子吸收法测定水质Cu、Pb、Zn、Cd的原理是什么? 答:将样品或消解处理过的样品直接吸入火焰,在火焰中形成的原子对特征电磁辐射产生吸收,将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和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确定样品中被测元素的浓度。4.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金属总量时水样应如何消解? 答:样品混匀后取100.0ml置于200ml烧杯中,加入5ml硝酸,在电热板上加热消解,确保样品不沸腾,蒸至10ml左右,加入5ml硝酸和2ml高氯酸,继续消解,蒸至1ml左右。如果消解不完全,再加入5ml硝酸和2ml高氯酸,再蒸至1ml左右。取下冷却,加水溶解残渣,通过中速滤纸(预先用酸洗)滤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5.螯合萃取法测量原理是什么? 答: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在pH3.0时与被测金属离子螯合后萃入甲基异丁基甲酮中然后吸入火焰进行原子吸收光谱测定。 三、计算题 1.已知原子吸收法测定水质总铜,直接测量法测定校准曲线为y=0.109x-5.17×10-4空白吸光值为0.004,某试样测量吸光度为0.096,求该水样中总铜的浓度。 答: x=(y+5.17×10-4)/0.109 =[(0.096-0.004)+5.17×10-4]/0.109 =0.849mg/L

陕西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实践簿

免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 教育实践簿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所在培养基地: 中学指导教师: 教育实践时间: 教育硕士培养管理中心制表 2013年7月

填写说明 一、本簿供教育实践使用。要求使用计算机完整、如实填写各项,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页。 二、本簿报送一式一份,要求统一用A4纸印制,装订成册。教育实践结束时,连同课堂教学光盘一并交给中学指导教师供评定实习成绩。 三、《教育实践成绩评定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调查研究”、“综合表现”四个栏目须由中学指导教师给出评语和成绩,书面签字确认,并由所在培养基地学校领导审核加盖公章。 四、教育硕士培养管理中心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9)85303260 、(029)85303711转8042、8043 电子信箱:jyssgl@https://www.360docs.net/doc/e47689730.html,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e47689730.html,/

陕西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教育实践工作条例 教育实践研究是免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教学反思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了加强我校免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教育实践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切实保证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工作条例。 一、教育实践目的 依托我校研究生导师以及校外合作导师协同培养免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提高免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的教育实践能力与教育科研创新能力。 二、教育实践内容与要求 (一)教学设计 内容:每位免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自己拟定授课题目(经中学指导教师同意),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进行创造性课程教学设计。 要求:每位免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必须完成一项教学设计,设计构思要新颖有创意,结构要完整合理,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否则一经发现即按教育实践成绩不及格处理。教学设计一般不少于4000字。 (二)课堂教学 内容:每位免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根据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灵活多样的、开放式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推进素质教育。 要求:每位免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必须进行一节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结构完整,对课堂教学进行现场录制并刻盘。 (三)调查研究 内容:每位免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自己拟定题目(经中学指导教师同意),结合教育实践,有目的地开展专题调查活动,了解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现状,研究与工作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写出高水平的调查研究报告。 要求:每位免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必须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报告须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翔实,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否则一经发现即按教育实践成绩不及格处理。调查研究报告一般不少于4000字。 三、教育实践时间与方式 免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教育实践安排在第二学年9月至次年4月,教育实践时间累计两周即可。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导师简介

傅钢善(1955年——) 教授,院党委书记,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专家组成员,我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研究所所长,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延安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方向是网络与远程教育、智能技术教育应用和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等,主编和参编教材6部,两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主讲国家精品课程一门,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横向课题4项,获陕西省教育厅一等奖4项。兼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理事、该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副主任委员及该协会影视传媒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硕士招生方向:网络与远程教育、智能技术教育应用。 张文兰(1967年——)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现任学院副院长,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访学。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发表文章近30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3部,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5项。兼任教育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文理科教育技术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高校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安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西安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 硕士招生方向: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张立国(1965年——) 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博士,教育技术系主任,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在《电化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出版专著1部:《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先后被教育部聘请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委员会”、“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评审委员会”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硕士招生方向: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网络与远程教育 乜勇(1970年——) 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课程与教学论。在权威、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项目,曾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英特尔未来教育职前教育全国骨干教师、陕西省教育厅特聘的全省农远工程项目教师培训的主讲教师和陕西省教师教育能力建设项目培训主讲教师。 硕士招生方向: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智能技术教育应用。 马红亮(1975年——) 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网络远程教育和教育网络游戏。近年来出版专著1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1项,参与2项,在专业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合作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创办“教育技术学开放教育资源”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e47689730.html,)。 硕士招生方向:网络与远程教育、教育游戏与动漫 马颖峰(1961年——) 副教授,知识媒体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教育游戏、教育动画、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和数字动画设计,出版专著1部,多媒体电子出版物1套,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省部级及横向项目7项,曾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先后承担本科生的多媒体技术基础、多媒体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基础等课程。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 适用范围 令狐采学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铜、锌、铅、镉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直接法,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地面水和废水中的铜、锌、铅、镉;第二部分为螯合萃取法,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和清洁地面水中低浓度的铜铅、镉。 2 定义 2.1溶解的金属,未酸化的样品中能通过0.45um滤膜的金属成分。 2.2金属总量:未经过滤的样品经强烈消解后测得的金属浓度,或样品中溶解和悬浮的两部分金属浓度的总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GB/T 6682,二级。 3.1 硝酸:ρ(HNO3)=1.42 g/mL,优级纯。 3.3 硝酸:ρ(HNO3)=1.42 g/mL,分析纯。。 3.3高氯酸:ρ(HClO4)=1.67 g/mL,优级纯。 3.4 燃料:乙炔,用钢瓶气或由乙炔发生器供给,纯度不低于99.6%。 3.5 氧化剂:空气,一般由气体压缩机供给,进入燃烧器以前应经过适当过滤,以除去其中的水、油和其他杂质。 3.6硝酸溶液:1+1。 用硝酸(3.2)配制。 3.7 硝酸溶液:1+499。 用硝酸(3.1)配制。 3.8金属储备液:1.000g/L。 称取1.000g光谱纯金属,准确到0.001g,用硝酸(3.1)溶解,必

要时加热,直至溶解完全,然后用水稀释定容至1000mL。 3.9 中间标准溶液。 用硝酸溶液3.7稀释金属贮备液3.8配制,此溶液中铜、锌、铅、镉的浓度分别为50.00、10.00、100.00、10.00mg/L。 4采样和样品 4.1用聚乙烯塑料瓶采集样品。采样瓶先用洗涤剂洗净,再在硝酸溶液3.6中浸泡,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分析金属总量的样品,采集后立即加硝酸3.1酸化至PH=1~2,正常情况下,每1000mL 样品加2ml硝酸3.1。 4.2试样的制备 分析溶解的金属时,样品采集后立即通过0.45um滤膜过滤,得到的滤液再按4.1中的要求酸化。 5适用范围 5.1 测定浓度范围与仪器的特性有关。 5.2 地下水和地面水中的共存栗子和化合物在常见浓度下不干扰测定。但当钙的浓度高于1000mg/L时,抑制镉的吸收,浓度为2000mg/L时,信号抑制达19%。铁的含量超过100mg/L时,抑制锌的吸收。当样品中含盐量很高,特征谱线波长又低于350nm时,可能出现非特征吸收。如高浓度的钙因产生背景吸收,使铅的测定结果偏高。 5 原理 将样品或消解处理过的样品直接吸入火焰,在火焰中形成的原子对特征电磁辐射产生吸收,将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和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确定样品中被测元素的浓度。 6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相应的辅助设备,配有乙炔-空气燃烧器;光源选用空心阴极灯或无极放电灯。仪器操作参数可参照厂家的说明进行选择。

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

实验 ds 区金属(铜、银、锌、镉、汞)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铜、银、锌、镉、汞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 2、掌握Cu(Ⅰ)、Cu(Ⅱ)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条件。 3、试验并熟悉铜、银、锌、镉、汞的配位能力,以及Hg2 2+ 和Hg 2+ 的转化。 二、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烧杯、离心机、离心试管 固体药品:碘化钾、铜屑 液体药品: HCl(2mol/L、 浓)、 H2SO4(2mol/L)、 HNO3(2mol/L、 浓)、 NaOH(2mol/L、 6mol/L、 40%)、氨水(2mol/L、浓)、CuSO4(0.2mol/L)、ZnSO4(0.2mol/L)、CdSO4(0.2mol/L)、 CuCl2(0.5mol/L) 、 Hg(NO3)2(0.2mol/L) 、 SnCl2(0.2mol/L) 、 AgNO3(0.1mol/L) 、 Na2S(0.1mol/L)、KI(0.2mol/L)、KSCN(0.1mol/L)、Na2S2O3(0.5mol/L)、NaCl(0.2mol/L)、 金属汞、葡萄糖溶液(10%) 材料:pH试纸、玻璃棒 三、实验内容: (一)铜、银、锌、镉、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1、铜、锌、镉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在分别装有 0.5mL0.2mol/L CuSO4、ZnSO4、CdSO4 溶液的三支试管中滴加新配制 的2mol/L NaOH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及状态。 将各沉淀分成两份:分别加入2mol/L H2SO4 和2mol/L NaOH,观察现象。 CuSO4 + 2NaOH === Cu(OH)2↓(兰)+ Na2SO4 ZnSO4 + 2NaOH === Zn(OH)2↓(白) + Na2SO4 CdSO4 + 2NaOH === Cd(OH)2↓(白)+ Na2SO4 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Cu(OH)2 + 2NaOH === Na2[Cu(OH)4] Zn(OH)2 + H2SO4 === ZnSO4 + 2H2O Zn(OH)2 + 2NaOH === Na2[Zn(OH)4] Cd(OH)2 + H2SO4 === CdSO4 + 2H2O Cd(OH)2 酸性特别弱,不易溶于强碱中,只缓慢溶于热、浓的强碱中。 2、银、汞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1)氧化银的生成和性质 AgNO3(0.5mL0.1mol/L)→加入NaOH(2mol/L新配制)→观察沉淀的颜色和状态→离 心分离→沉淀分成两份→一份加氨水(2mol/L),另一份加HNO3(2mol/L)→观察现象 AgNO3 + NaOH === AgOH + NaNO3

关于人事代理人员-陕西师范大学人事处

陕西师范大学文件 陕师人发[2005]25号 关于印发《陕西师范大学A类人事代理人员 享受医疗待遇等有关问题暂行规定》的通知 全校各处级单位,各附属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A类人事代理人员享受医疗待遇等有关问题暂行规定》已经学校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陕西师范大学 二○○五年十月十三日

陕西师范大学A类人事代理人员 享受医疗待遇等有关问题暂行规定 根据《陕西师范大学人事代理工作暂行规定》(陕师校发[2005]14号)精神,为保障人事代理人员的合法权益,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经学校研究并与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协商一致,对我校A类人事代理人员医疗、养老及住房公积金等待遇问题做出如下规定: 一、医疗保险 ⒈在我校教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之前,A类人事代理人员的医疗待遇与未实行人事代理的在编职工保持一致,即按我校现行政策享受公费医疗。代理人员享受公费医疗的时间从其到校之日算起。 ⒉在我校教职工参加医疗保险时,学校将统一为包括A类人事代理人员在内的在编职工办理参加医疗保险的有关手续,并按规定缴纳相应费用。 二、养老保险 ⒈学校A类人事代理人员参加养老保险。 ⒉根据我校有关规定,A类人事代理人员养老保险金缴纳基数为: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国家工资中30%津贴部分、保留津补贴、保留地差四项之和;个人和单位缴纳养老保险金

的比例为:教职工按本人养老金基数的8%缴纳,单位按职工本人养老金基数的22%予以补贴(取整)。 ⒊按A类人事代理方式聘用至我校的各类人员缴纳养老保险金的时间分别是: ⑴新参加工作人员从报到之日起开始缴纳养老保险金; ⑵从事业或企业单位聘用的人员,单位已缴纳养老保险金者,将原单位的养老保险金转入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后,由学校自起薪之月起为其缴纳养老保险金;原单位未缴纳养老保险金者,由个人负责补缴养老保险金至学校为其起薪的前一个月,学校自起薪之月起为其缴纳养老保险金; ⑶军队转业干部和复员军人,学校自起薪之月起为其缴纳养老保险金。 ⒋缴纳养老保险金的程序是: ⑴学校按国家关于事业单位缴纳养老保险金的有关规定,经由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统一为我校A类人事代理人员办理养老保险金开户手续; ⑵人事处劳资科根据A类人事代理人员的工资额,负责核算代理人员本人和学校应缴纳保险金的具体数额及变动情况,出具相应表格并及时通知财务处; ⑶财务处基金科每月按规定将个人工资中代扣部分和单位应缴纳费用转入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账户; ⑷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负责向陕西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中心如数缴纳我校人事代理人员的养老保险金,并出具有效收款票据。

陕师大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坚定职业理想塑造完美人格 ——陕师大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宁县二中刘武元 六月,是一个充满蓬勃生机和生命活力的季节。在6月8日——19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庆阳市教育局组织的《庆阳市骨干教师薄弱学科短期培训项目(美术)专业》的学习培训。培训由陕师大教师干部教育学院主办。 学习期间,陕西师大教师干部教育学院组织了来自西安高校一流的专家团队,我们有幸聆听了十三位专家教授,美术专业教研员,学科带头人的十五场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现代教学艺术,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以及新课改理念下美术教育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期间组织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陕师大博物馆,曲江艺术博物馆,西安美术馆等博物馆和美术馆。让我们在感受古都西安悠久,博大,深厚的历史文化的同时,更增强了学科的自信心,责任心和自豪感。而且每位授课教师都具有雄厚扎实的学术底蕴,卓越优异的工作业绩,高超精湛的教学技艺和严谨勤勉的治学精神。他们高瞻远瞩的教育思想,前沿全新的教学理念,引人入胜的教学技艺,坚韧不拔、孜孜以求的治学态度,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都给我们每位学员留下深刻而难以磨灭的印象,令人敬

佩不已,备受感染和熏陶。 通过学习,我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提高,对于教师这份职业有了重新的认知和理解,产生了质的飞跃。综上所述,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觉得今后要努力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本职工作。 一、积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不是在书斋中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摸索,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去努力。 学习期间,陕师大教育学院教授马晓雄老师的两场《职业梦想与幸福人生》,从一个全新的高度阐述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师德形象。他深厚的学养,卓越的才华和精妙的案例,妙语连珠而又充满哲思的演讲,深深吸引着每位学员。而西安文理学院教授赵精兵老师的两场《现代教学艺术》更是观点犀利,案例充分、结构奇特,把每个精辟的,令人深思的哲理,蕴含在一个个新颖而又妙趣横生的故事之中。加上他夸张而又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表演艺术教学方式,紧紧牵引着每位学员的思维,使我们在他的充满激情与智慧的演讲中,全神贯注的听,专心致志的记,真正实

d区金属(铜、银、锌、镉、汞)P144

实验三 ds 区金属(铜、银、锌、镉、汞) 实验目的 了解铜、银、锌、镉、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掌握Cu(I)、Cu(Ⅱ) 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条件。试验并熟悉铜、银、锌、镉、汞的配位能力,以及+ 22 Hg 和Hg 2+的转化。 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10 mL)、烧杯(250 mL)、离心机、离心试管 固体药品:碘化钾、铜屑 液体药品:HCl (2mol · L -1、浓)、H 2SO 4 (mol · L -1)、HNO 3 (2 mol · L -1、浓)、NaOH (2 mol · L -1、6 mol · L -1、40%)、氨水(2 mol · L -1、浓)、CuSO 4 (0.2 mol · L -1)、ZnSO 4 (0.2 mol · L -1)、CdSO 4 (0.2 mol · L -1)、CuCl 2 (0.5 mol · L -1)、Hg(NO 3)2 (0.2 mol · L -1)、SnCl 2 (0.2 mol · L -1)、AgNO 3 (0.1 mol · L -1)、Na 2S (0.1 mol · L -1)、KI (0.2 mol · L -1)、KSCN (0.1 mol · L -1)、Na 2S 2O 3 (0.5 mol · L -1)、NaCl (0.2 mol · L -1)、金属汞、葡萄糖溶液 (10%) 材料:pH 试纸、玻璃棒 实验内容 一 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1.铜、锌、镉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向三支试管分别盛有0.5 mL0.2 mol · L -1CuSO 4、ZnSO 4、CdSO 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新配制的2 mol·L -1NaOH 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及状态。 将各试管中沉淀分成两份:一份加2 mol · L -1 H 2SO 4,另一份继续滴加2 mol · L -1NaOH 溶液。观察现象,写出反应式。 2.银、汞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1) 氧化银的生成和性质 取0.5 mL 0.1 mol · L -1 AgNO 3溶液,滴加新配制的 2 mol · L -1NaOH 溶液,观察Ag 2O (为什么不是AgOH) 的颜色和状态。洗涤并离心分离沉淀,将沉淀分成两份:一份加入2 mol · L -1HNO 3,另一份加入2 mol · L -1氨水。观察现象,写出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