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中括号基础达标小练习

四年级数学上中括号基础达标小练习
四年级数学上中括号基础达标小练习

一、计算。

75÷〔138÷(100-54)〕

85×(95-1440÷24)

80400-(4300+870÷15)

240×78÷(154-115)

1437×27+27×563

〔75-(12+18)〕÷15

2160÷〔(83-79)×18〕

280+840÷24×5

325÷13×(266 -250)

85 ×(95 -1440 ÷24)

58870 ÷(105 +20 ×2)

1437×27+27×563

36×(913-276÷23)

[192-(54+38)]×67

240÷[(68-53)×2] 560÷[(12+8)×4 ] 312÷2-24×4 320-40×3+66

3. 东东看一本98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25页,第二天看的是第一天的2倍。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4. 学校买来20套课桌椅,共用去1040元。已知椅子每把12元,桌子每张多少元?

二、把下列分部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1)126+34=160 (2)160×4=640 (3)1280÷640=2

综合算式:

三、2013年三月十二日,安达小学举行植树活动。共有1480棵树苗,四年级有295人参加,五年级比四年级多75人,六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五年级的两倍。如果只用六年级学生完成任务,那么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先列分步算式,再列综合算式)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中括号教学设计

中括号 教学目标:1、认识中括号,体会中括号的作用 2、能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包括小,中括号),并能正确 计算 3、在计算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认真看题,耐心细致计算的良好习 惯 教学重点:中括号的必要性——改变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含有中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平常的生活当中你们是先脱袜子还是先脱鞋子的呀 生:当然是鞋子啦 师:那有没有人是先脱袜子再脱鞋子的呀 生:没有 师:我们今天的学习还真和鞋子与袜子的关系有点联系。接下来我们上课大家看黑板能添上合适的数学符号使等式成立吗 9 3 5 2=9(板书) 大家独立思考并把能想到的方法写到草稿纸上(请同学回答)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能想出这么多方法。老师也有一种方法分享给大家- ? 9= ÷ 9 3 2 5 老师这个算式对吗?(不对)那应该怎么修改 生:5-2这添上小括号 师:真聪明,那你能说说这个方法究竟是怎么算的吗? 生:先算5与2的差再算9与3的商再算它们的积 师:说的真准确,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小括号有什么作用? 生:有小括号的先算 生:小括号可以改变得数 生:小括号可以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师:说的真好小括号的作用是改变了算式的运算顺序,那同桌之间再说一说我们的这个算式应该怎么算 二、新知探索 师:现在老师加大难度(板书将9改成1) ()1 - ÷ ? 9= 2 5 3 现在谁还能让这个等式成立(学生上台板演) 两个小括号你觉得合适吗(不合适) 两个小括号就好像你已经穿了一件衬衫然后外面再穿一件衬衫这样会舒服吗(不舒服) 所以我们今天来学习中括号(板书中括号) 师:刚刚我们用小括号使算式的得数等于9,现在要想使得数等于1我们又加了一个括号而这个括号是中括号那有没有同学知道我们究竟什么时候用中括号啊(引导问题我们的小括号已经用过了但还要再改变一次运算顺序才能使得数等于1,二次引导通俗一点来说一个括号还不够我们用) 生:小括号不够用的时候用中括号 师:好我们现在都已经知道这是中括号了,那大家知道中括号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引导在这题中我们如果不加小括号先算3与5的积,如果没有中括号先算5与2的差)没了小括号和没了中括号都改变了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我们说小括号的作用是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那现在知道中括号的作用了吗?生:也是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师:通过这些学习我们知道遇到中括号要怎么计算了吗? 生: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多人复述) 师:现在大家看看小括号和中括号的关系是不是像鞋子与袜子一样,它们是脱的顺序不能变而我们小括号与中括号是(算的顺序不能变) 那大家现在会写中括号了吗?每个人写一对中括号同桌之间交换互相欣赏下 老师也写一个中括号大家看看 同学们再修改下自己的中括号让它变得更美观(上台修改中括号)现在同学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填空专项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填空专项练习 1. 最大的四位数多1的数是______,比最小的六位数少1的数是______。60006000是______位数,最高位是______位,左边的6表示______;右边的6表示______。 2. 十万里有______个一万,______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______,10个一千万是______. 3. 381000 读作______。 4. 某人的居民身份证号码是351991************,则这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是(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性别应是______【填“男”或“女”】. 5. 淘气在体育课上,5次踢毽子的数量如图。 在5次踢毽子中,第______次最多,踢了______ 个;第______次和第______次一样多,都踢了______个。 6. 统计表用______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______呈现数据。 7. 四(1)班同学喜欢特色体育项目情况如下: 抖空竹:12人,跳绳:10人,踢毽子:12人,乒乓球:6人。 项目抖空竹踢毽子跳绳乒乓球 人数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8. 4000300这个数由4个______、3个______组成。 9. 75+76+77+…+97+98的和是______。

10. 四(2)班同学经常从事的家务劳动情况统计表。 做______家务劳动的最多,有______人;比洗碗的多______人。 11. 下面是李老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业余生活情况统计表。 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最喜欢______的人多,最喜欢______的人少。 ②最喜欢看书的比最喜欢游泳的多______人。 ③这个班一共______人。 12. 0.25×7.89×4=(______×______)×______ 13. 如果1个梨的重量等于2个苹果的重量,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3个桃的重量。一个梨的重量等于______桃的重量。 14. 下面是同学们参加兴趣小组的统计图。同学们最喜欢的项目是______。 15. 请说出下面四张照片分别是在房子的哪一面拍的。

(完整word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汇总

甲骨文教育四年级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一(个)、十、百、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都是计数单位。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数位顺序表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7、写数时,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或加上“万”或“亿”字就行了。1.把多位数改写成“万”、“亿”。中间要用“=”连接 8、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方法是: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在数的末尾添上一个计数单位“万”或者“亿”;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舍去,添上计数单位“万”或者“亿”。得出的是近似数,中间要用“≈”连接。 9、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1、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 2、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 3、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它的长度。 4、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5、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6、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 边)。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7、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角两边叉开的大小,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8、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9、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10、对顶角相等。 11、三角形三个角的和是180度。四边形的四个角的和是360度。 12、直角等于90度,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 13、1平角=2直角。1周角= 2平角= 4直角。 14、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 15、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1小时, 16、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然后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

四年级数学上册 中括号一课一练 北师大版

中括号 ( 45分钟√100分) 一、引导记忆题(30分) 口算小博士。 420÷6= 48÷24= 550÷55= 630÷70= 900÷90= 340÷20= 720÷36= 400÷80= 50×70= 72×4= 二、运用练习题(70分) 1.填一填。(24分) 5 500 50 5000 =3× 4800240 480 2400=40÷ 2.想一想,算一算。(32分) 875÷(100-25×3) 27×[(263+37)÷50] 834÷[293-(138+16)] 46-(24+420÷70) 3.数学门诊(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14分) (1) 50-50×24÷80 =0×24÷80 要注意运 算顺序哟!

=0 ( ) 改正: (2) 5000÷[(432-332)×2] =5000÷(432-332)×2 =5000÷100×2 =50×2 =100 ( ) 改正: 参考答案 一、70 2 10 9 10 17 20 5 3500 288 二、1. 5 500 50 5000 = 3 × 15 150 1500 15000 4800 240 480 2400 = 40 ÷ 120 12 6 60 2.875÷(100-25×3) =875÷(100-75) =875÷25 =35 27×[(263+37)÷50] =27×[300÷50] =27×6 =162 834÷[293-(138+16)] =834÷[293-154]

=834÷139 =6 46-(24+420÷70) =46-(24+6) =46-30 =16 3.(1)×50-50×24÷80 =50-1200÷80 =50-15 =35 (2)×5000÷[(432-332)×2] =5000÷[100×2] =5000÷200 =25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小结】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亿以内数的读法: 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 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 小结: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 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 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10、亿以上数的写法: 小结: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2 、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中括号》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篇一:《中括号》 教学目标: 1、了解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掌握含有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2、能准确规范计算有关算式题,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 教学重点: 1、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正确解答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谜语:圆周分两半,左右各一边,计算常使用,见它要先算。 2、说运算顺序 60÷15×2、60÷(15×2)、30×8+12÷4、30×(8+12)÷4、30×(8+12÷4)、360÷(12+6)×5 3、在这些算式中,小括号起什么作用? 4、如果算完360÷(12+6)×5小括号内的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怎么办? 5、板书课题:中括号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你知道吗?自读,谈收获。 2、说一说360÷【(12+6)×5】运算顺序。 3、独立计算,一生板演。

4、集体交流。(重在运算顺序) 5、对比、发现、深化认识。(课件出示) 比较360÷(12+6)×5和360÷【(12+6)×5】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有什么不同? 6、总结运算顺序(学生总结,老师整理) 三、拓展应用 1、算一算,比一比 (1)120÷(8+4)×2、(2)400÷(51-46)×8、120÷[(8+4)×2]、 400÷[(51-46)×8] 先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2、练一练(独立计算,交流运算顺序) 182÷【(36-23)】×7、288÷【(26-14)×8】、720÷【(12+24)×20】、200÷【(172-72)÷25】 四、总结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 2、中括号有什么作用? 3、说一说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4、作业:课本79页 5、6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篇二:《中括号》 教学目标: 进一步认识中括号,会用含有中括号的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反馈 1.漫谈自学收获: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观看了有关中括号的视频,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

小学四年级数学《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有括号(主要是有中括号)的四则运算顺序,是在二年级学习的基础上学习的,对有关的四则运算顺序(包括有小括号的两步运算)有了初步的掌握。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含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数学《含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学会正确计算。 2.通过学习,养成认真审题,规范书写,仔细计算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三、教学设备: 幻灯片、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一张成人票需要24元,儿童票半价。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242412481260(元)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481260(元)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新课教学 1.(小黑板出示)先读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算出来。 120-144÷18+35(58+37)÷(64-45) (1)学生口述运算顺序,教师用框线图表示顺序。 (2)集体校对,说明注意点。 2.教学例1。 (1)把准备题 ①中的144改写成36×4的形式,引出例1,120-36×4÷18+35 (2)问这道题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除法在一起,你认为应当怎样计算?(3)全班同学统练,一生板演,集体校对,讲评。 3.教学例2。 (1)把准备题②中的45改写成9×5的形式,引出例2,(58+37)÷(64一 9×5)(2)比较例2与准备题的异同,确定运算顺序。(3)独立完成并自我评价,指名让一名学生向全班作汇报。 4.练习“试一试”。(1)板书:1515-15×(94+54÷9) (2)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并独立进行计算。 (3)用投影校对典型错例,归纳并作出鼓励性评价。 5.xx共同归纳小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填空专项强化训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填空专项强化训练 1. 780060是由______个万、______个十组成的。 2. 2007年1月1日西安市的最高气温是5摄氏度,最低气温是﹣3摄氏度,西安市这天的温差是______. 3. 已知减数是1.34,差是3.66,被减数是______。 4. 如果1个足球相当于2个排球的重量,一个排球相当于20个乒乓球的重量,假设一个乒乓球重8克,那么一个足球重______克。 5. a是大于1的自然数,与a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______和______,这两个数的和是______。 6. 用0、1、2、3、4这五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三位小数是______,最小的三位小数______。 7. 某班学生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各档人数情况的统计,宜采用______。 8. 4.4×25可以这样计算:4.4×25=( ______ + ______)×______,也可以这样计算:4.4×25=(______×______)×______。 9. 59×2.5×0.4= 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算式利用了乘法______。 10. 四(2)班同学经常从事的家务劳动情况统计表。 做______家务劳动的最多,有______人;比洗碗的多______人。 11. 0.2米是1米的______,0.37是1米的______。 12. 用下面的数字摆出小数,并写出来,0,0,5,5;一个零也不读的数______。 13. 四一班同学参加课外活动情况:(每人必须参加并只能参加一样)跳绳:

15人,打球18人,看书10人,打乒乓球12人,下棋8人,踢毽子5人。四一班共______人。 14. 71050650由______个千万、______个百万、______个万、______个百和______个十组成。 15. 用12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则有______种不同的拼法。 16. 一个数是由9个十万,9个千和9个十组成的,这个数是______,读作______. 17. 下面是实验小学四年级的种树情况。 一班种松树22棵,杨树8棵; 二班种松树20棵,杨树12棵; 三班种松树24棵,杨树21棵; 四班种松树23棵,杨树20棵。 班级一班二班三班四班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棵数 18. 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二年级男生人数统计图 班级一班二班三班四班 人数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9. 计算器开机按______键,如果要清屏按______键,要关机按______键. 20. 小东买了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篮球价格是足球的两倍。他总共花了135

(完整word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汇总.docx

甲骨文教育 甲骨文教育四年知点 第一元大数的 1、 10 个一千是一万,10 个一万是十万,10 个十万是一百万,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 10 个一千万是一,10 个一是十, 10 个十是一百,10 个一百是一千。 3、一(个)、十、百、万、十万、百万、千万、、十??都是数位。 4、按照我国的数,从右起,每四个数位是一。 数位序表 数??万个 数位??千位百位十位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数位?? 千百十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 5、每相两个数位之的率都是10 的数方法叫做十制数法。 6、数,只是在每一的末尾加上“万”或“ ”字;每末尾的0 都不,其它数位有一 个 0或几个 0,都只一个“零”。 7、写数,万和上的数都是按照个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用 0 来足。改写“万” 或“ ”作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 0 或 8 个 0 去掉或加上“万”或“ ”字就行了。1. 把多位数改写成“万”、“ ”。中要用“=” 接 8、通常我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方法是: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 4 或比 4 小,就把尾数舍去,并在数的末尾添上一个数位“万” 或者“ ”;如果是 5 或比 5 大,要在前一位加 1,再把尾数舍去,添上数位“万” 或者“ ” 。得出的是近似数,中要用“≈” 接。 9、表示物体个数的1, 2, 3, 4, 5, 6, 7, 8, 9, 10, 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 0 表示,0 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第三元角的度量 1、直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量它的度。 2、射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能量它的度。 3、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它的度。 4、把段的一端无限延,就得到一条射。把段的两端都无限延,就得到一条直。 段和射都是直的一部分。 5、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和射。两点只能画一条直。 6、从一点引出两条射所成的形叫做角。一点是角的(点),两条射是角的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7、角的大小与角的两画出的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角两叉开的大小,角的两叉开 得越大,角就越大。 8、角的量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9、量角器是把半平均分成180 等份,每一份所的角的大小就是 1 度,作“ 1°”。 10、角相等。 11、三角形三个角的和是180度。四形的四个角的和是360 度。 12、直角等于90 度,平角等于180 度,周角等于 360度。 13、 1 平角 =2直角。 1 周角 = 2 平角 = 4 直角。 14、角小于90 度。角大于90 度而小于180 度; 15、角 < 直角 < 角 < 平角 < 周角 1小, 16、一大格,所的角是30 °;分一圈,所的角是360 ° 第四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个三位数,然后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点 【导语】数学(mathematics或maths,其英文来自希腊语,“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 下面是WTT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点篇一 1、自然数整数的意义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 3、十进制计数法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持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万以上数的写法: (1)一个数含有万级和亿级,应从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写数时哪一位上是几就在那一位上写几,遇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8、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如果位数例外,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就小;(2)如果位数相同,就从位开始比较,位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第一位相同就看下一位,以此类推。 9、整万、整亿数的改写: (1)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把万位后面的4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即可。 (2)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把亿位后面的8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即可。 10、相似数与确凿数: 有些数的前面有”约”字,都不是确凿数,像这样的数我们称做为”相似数”。 “四舍五入法”:在取相似数的时候,按要求保留到哪一位,这一位后面的数称为”尾数”。如果尾数的位数字小于5,就把尾数去掉。 如果尾数的位数字大于或等于5,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这种取相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相似数”,就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精准(保留)到万位或亿位,求它的相似数。 (1)用”万”作单位的相似数,应看千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2)用”亿”作单位的相似数,就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3)不管是用”万”还是用”亿”作单位,写相似数时都要用约等号(≈)连接,末尾还要写上”万”字或”亿”字。

四则运算_含有中括号的计算题

540÷﹙30×15÷50﹚6×58-﹙174+89﹚﹙75+49﹚÷﹙75-44﹚25×﹙22+576÷32﹚180÷[36÷﹙12+6﹚] 75×12+280÷35 48×﹙32-17﹚÷30 ﹙564-18×24﹚÷12 490÷[210÷﹙750÷25﹚] 576÷﹙33+15﹚﹙736÷16+27﹚×18 902-17×45 ﹙87+16﹚×﹙85-69﹚680+21×15-360 [175-﹙49+26﹚] ×23 972÷18+35×19 ﹙29+544÷34﹚×102 26×﹙304-286﹚÷39 756÷[4×﹙56-35﹚] ﹙132+68﹚×﹙97-57﹚848-800÷16×12 36+300÷12 972÷﹙720-21×33﹚450÷[﹙15+10﹚×3] ﹙45+38-16﹚×24 500-﹙240+38×6﹚[64-﹙87-42﹚] ×15 ﹙7100-137-263﹚÷100 84÷[﹙8+6﹚×2] 42×[169-﹙78+35﹚] 72÷[960÷﹙245-165﹚] 540÷[﹙3+6﹚×2] [492-﹙238+192﹚] ×26 840÷40+40×40 2400÷[1200÷﹙600÷15﹚] 960-720÷8×9 520+22×﹙15+45﹚250+240÷8×5 900÷[2×﹙320-290﹚] 160+740÷20-37 972-﹙270+31×9﹚600-﹙165+35×3﹚[196+﹙84-12﹚] ×5 7100-137-263+300 72÷36+29×3 320-50×4÷25 12×﹙34+46﹚÷32 ﹙53+47﹚×﹙86-24﹚ 720+34×18-340 ﹙120-54﹚×﹙42+98﹚[203-﹙25+75﹚] ×16 380÷[240÷﹙36÷3﹚] 120÷24-20÷4 900÷﹙120-20×3﹚768÷[8×﹙76-68﹚] 130×[﹙600-235﹚÷73 115-15+20×3 115-﹙15+20﹚×3 ﹙440-280﹚×﹙300-260﹚14×[﹙860-260﹚÷15] 32×18-540÷45 ﹙900-16×35﹚÷34 840÷[15×﹙32-28﹚] 909-[36×﹙350÷14﹚] ﹙300+180÷5﹚×12 600÷﹙30-10﹚+5 490÷[210÷﹙360÷12﹚] 72÷[2×﹙105-87﹚] 240÷15×﹙351-347﹚480÷﹙60+10×2﹚640÷[140÷﹙630÷9﹚] [368-﹙132+129﹚] ×34 675-600÷15×12 720÷[﹙187+18﹚÷41] 14×[﹙845-245﹚÷12] [668-﹙132+245﹚] ÷97 12×[﹙76+57﹚÷19] 840÷﹙320÷80﹚﹙28+32﹚×﹙90-40﹚480÷[4×﹙50-40﹚]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练习

四年级数学基础知识专项练习 1..一本故事书58页,小明每天看x页,看了y天,,看了()页,还剩( )页没看。 2.三个连续自然数,第一个数是m,第二个数是( ),第三个数是()。 3.只有一组对边( )的四边形叫梯形,两组对边( )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叫三角形。 4.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 5.三角形有( )条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 )条高。 6.一个小数精确到个位,就是保留( ),一个小数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一个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就是保留( ), 7.0.56扩大1000倍是( ),( )缩小到1/100是2 8.2.4+2.4+2.4+2.4+2.4=( )x( ) 9.1999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 ) 10.计算0.24x15时,先把0.24看作( ),因数扩大了( ),运算结果必须缩小(),才能得到0.24x15的积。 11.一个数由5个十,6个十分之一,9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把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是( ), 12. 2.5x5.6=( )x56 6÷0.5=()÷( ) 2 5.6÷0.12=( )÷( ) 13. 9.35吨=( )吨( )千克5米6厘米=()米 2.5时=( )分 624平方分米=()平方米 8吨60千克=( )吨 5元6角=( )元 9.8平方米=( )平方厘米 6.02千米=()千米( )米 14.从小到大排列。3.69 3.906 3.609 3.096 3.96 ( )《( )《( )《()《( ) 15.一个等边三角形长是a米,周长是( ),一个等腰三角形周长是28厘米,底边长10厘米,腰长是( ) 16.两根小棒分别是7厘米和10厘米,第三根小棒( )cm才能围成三角形。 17.5.06x0.31积里面有()位小数,6.93÷0.37商的最高位在( )位。 18.7÷9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精确到百分位是( ) 19.2.5x0.4÷2.5x0.4=() 15.46-2.78-6.22=( ) 20. 9.9876保留两位小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是( ) 21.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角是65度,顶角( )度,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64度,底角( )度。 22.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百分位在小数点右边第( )位。 23. 0.0800化简是( ) 2改写成两位小数是( ) 24.()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25.比较大小。 3.21......( )3.22 0.68x0.1( )0.68÷0.1 0.54( )0.458 32.5( )32.5x1.4 210÷0.7( )210 3.3千米()3千米30米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填空专项练习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填空专项练习1. ______计图不但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 校图书室周一~周五日借书量的统计,要求注重数据,宜采用______。 3. 一个数是由6个十万,8个百,4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______。 4. 一个数缩小1000倍是0.86,这个数扩大100倍是______。 5. 30除95,商是______,余数是______。 6. 图书室有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______个班? 7. 把6.8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小数是______ 。 8. 天秀小学二年级课外活动统计表,美术组一共______人。 9. 化简下面的小数: 5.40=______15.050=______ 2.700=______ 10.800=______ 10. 0.05里面有______个0.01和______个0.001组成的。 11. 2.168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省略数字______后面的尾数,约等于______,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省略数字______后面的尾数,约等于______,只保留整数,就要省略数字______后面的尾数,约等于______。 12. 把 3.67扩大10倍是______,扩大100倍是______,扩大1000倍是______。

13. 2070703002读作______,读数时共读了______个零,______位、______位上的零不读. 14. 8.6×0.1______8.6 10×0.1______100×0.01 0.1×0.1______ 0.2 15. 六亿零五十万零六百写作______. 16. 某地某天的最低气温是﹣2℃,最高气温是15℃,这天温差是13℃. 17. 1与0.09多______,25个0.01比25小______。 18. 计算38929-8292=______。 20. 最小的八位数是最小的七位数的______倍。 21. 写出小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一位小数 4.59≈______ 0.098≈______ 22. 小数的______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______,这叫做______。 23. 折线统计图是用______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______,然后把______依次连接起来。 24. 甲数增加1.2后比乙数少0.75,已知乙数是2.95,甲数是______ 25. 比最小的五位数少1的数是______。 26. 下面这些图形分别是从哪些方向看到的?

2020秋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7.5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第4课时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资源: 情境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情境图:同学们,你们瞧!学校兴趣小组正在开展活动呢,你们知道有哪几个小组在活动吗?(生答:航模组、合唱组和美术组)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了解到了哪些相关小组的信息?(学生自由发言) 二、自主探究 1、提问:求“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应该怎样列式解答呢?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名用不同方法的学生板演。 3、汇报交流,同时指名学生说说想法: 方法一:先算出美术组的人数。 (8 + 6 )× 2

= 14 ×2 = 28(人) 84 ÷28 =3 方法二:列成综合算式84 ÷(8 + 6 )× 2 ┅┅ 用方法二的学生,要让他们按运算顺序说说每一步计算的实际意义。 4、设疑:84 ÷(8 + 6 )×2这个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什么矛盾吗?(学生自由发言) 5、说明:要先算出美术组的人数,就要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这里光用小括号还不够,还要用到中括号。(板书:84 ÷[(8 + 6 )× 2 ])像这样的括号就是中括号(说明中括号的写法)。 6、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7、提问: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呢? 8、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尝试进行计算,师巡视指导。 9、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84÷[(8 + 6 )×2 ] = 84÷[14×2] = 84÷28 = 3 10、引导学生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完整word)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含有中括号的计算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练习——递等式计算(脱式计算),要求在练习本上写出带名称的计算过程。 540÷﹙30×15÷50﹚6×58-﹙174+89﹚﹙75+49﹚÷﹙75-44﹚25×﹙22+576÷32﹚180÷[36÷﹙12+6﹚] 75×12+280÷35 48×﹙32-17﹚÷30 ﹙564-18×24﹚÷12 490÷[210÷﹙750÷25﹚] 576÷﹙33+15﹚﹙736÷16+27﹚×18 902-17×45 ﹙87+16﹚×﹙85-69﹚680+21×15-360 [175-﹙49+26﹚] ×23 972÷18+35×19 ﹙29+544÷34﹚×102 26×﹙304-286﹚÷39 756÷[4×﹙56-35﹚] ﹙132+68﹚×﹙97-57﹚848-800÷16×12 36+300÷12 972÷﹙720-21×33﹚450÷[﹙15+10﹚×3] ﹙45+38-16﹚×24 500-﹙240+38×6﹚[64-﹙87-42﹚] ×15 ﹙7100-137-263﹚÷100 84÷[﹙8+6﹚×2] 42×[169-﹙78+35﹚] 72÷[960÷﹙245-165﹚] 540÷[﹙3+6﹚×2] [492-﹙238+192﹚] ×26 840÷40+40×40 2400÷[1200÷﹙600÷15﹚] 960-720÷8×9 520+22×﹙15+45﹚250+240÷8×5 900÷[2×﹙320-290﹚] 160+740÷20-37

972-﹙270+31×9﹚600-﹙165+35×3﹚[196+﹙84-12﹚] ×5 7100-137-263+300 72÷36+29×3 320-50×4÷25 12×﹙34+46﹚÷32 ﹙53+47﹚×﹙86-24﹚720+34×18-340 ﹙120-54﹚×﹙42+98﹚[203-﹙25+75﹚] ×16 380÷[240÷﹙36÷3﹚] 120÷24-20÷4 900÷﹙120-20×3﹚768÷[8×﹙76-68﹚] 130×[﹙600-235﹚÷73 115-15+20×3 115-﹙15+20﹚×3 ﹙440-280﹚×﹙300-260﹚14×[﹙860-260﹚÷15] 32×18-540÷45 ﹙900-16×35﹚÷34 840÷[15×﹙32-28﹚] 909-[36×﹙350÷14﹚] ﹙300+180÷5﹚×12 600÷﹙30-10﹚+5 490÷[210÷﹙360÷12﹚] 72÷[2×﹙105-87﹚] 240÷15×﹙351-347﹚480÷﹙60+10×2﹚640÷[140÷﹙630÷9﹚] [368-﹙132+129﹚] ×34 675-600÷15×12 720÷[﹙187+18﹚÷41] 14×[﹙845-245﹚÷12] [668-﹙132+245﹚] ÷97 12×[﹙76+57﹚÷19] 840÷﹙320÷80﹚﹙28+32﹚×﹙90-40﹚480÷[4×﹙50-40﹚]

四年级数学中括号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中括号练习题 75÷〔138÷(100-54)〕85×(95-1440÷24)80400-(4300+870÷15)240×78÷(154-115)1437×27+27×563〔75-(12+18)〕÷152160÷〔(83-79)×18〕280+840÷24×5325÷13×(266-250)85×(95-1440÷24)58870÷(105+20×2)1437×27+27×56336×(913-276÷23)[192-(54+38)]×67商的变化规律练习 一、读背以下几句话签字() 1、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被除数除以几,商也除以几(0除外)。 2、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反而除以几,除数除以几,商反而乘几(0除外)。 3、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二、利用规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1÷9=320÷4=56÷7=360÷30=810÷9=320÷8=560÷70=3600÷30=8100÷9=320÷2=5600÷7 00=720÷6= 三、判断: ①210÷30=(210×15)÷(30×15)……………………()②48÷12=(48×3)÷(12×4)…………………………()③60÷12=(60÷3)÷(12×3)…………………………()④63÷7=(63÷10)÷(7÷10)……………………()⑤被除数不变,如果除数除以3,商也会除以3。………()⑥两数相除的商是2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2,商是40。……() 四、填一填。 1、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乘8,商(),被除数除以70,商()。 2、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乘20,商(),除数除以12,商()。 3、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5,商()。

四年级(上)数学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题目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五千四百零九万六千零二,写作(),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2、一个数由10个百万,9个千,8个十和5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3、最小的五位数与最大的六位数相差();比最大六位数多2的数是()。 4、由0、4、7、9、1组成的不同五位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5、3×0.2÷0.2-0.2×6÷3÷0.2+0.3+5-0.3=()。 6、找规律填数:0、3、8、15、24、35、()。 7、减数加差再除以被减数等于()。 8、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25×(28÷□)=500。 9、周长为4米的4个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为(),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为()。 10、一个数与24相乘积是12000,如果将这个数缩小100倍,积变成()。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0分) 1、把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2、周长相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相等。() 3、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4、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5、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一样。()

三、选择题。(10分) 1、6分米是1米的( )。 A 、610 米 B 、610 C 、6 10 分米 2、用16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它们的面积( )。 A 、正方形大 B 、长方形大 C 、两个一样大 3、比较57 、56 和4 7 的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57 >56 >47 B 、56 >57 >47 C 、47 >56 >57 4、□÷△=○下列正确的是( )。 A 、□=○×△ B 、△=○÷□ C 、□÷○=△ 5、被除数除以商与除数的积商是( )。 A 、0 B 、1 C 、余数 四、请你灵活地简算。(每题3分,共12分) 25×32×125 2772÷28+34965÷35 853-(453-325) 99999×7+11111×37 五、列式计算:(共8分) (1)一个数比64的3倍少25,求这个数。

四年级上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公开课教案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东城九年制学校张智奎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 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中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快速说出下面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多媒体展示 2、小结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总结:括号能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3. 出示例题:计算:525÷[(81-56)×3] 师:认真观察例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可能的回答有:(1)有除号、减号和乘号。(2)不仅有小括号 还有一个方括号。 师引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带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这节 课我们学习带中括号的综合算式。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怎样计算?同桌说说这题的运算顺序,试着计算结果。 学生自主探究,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运算顺序和方法。 板书:525÷[(81-56)×3] =525÷[25×3] =525÷75 =7 2、总结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教学“练一练”。 (1)课件出示题目。 (2)改错 (3)学生独立计算,全班集体交流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