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教师语言的禁忌

对外汉语教学:教师语言的禁忌
对外汉语教学:教师语言的禁忌

对外汉语教学:教师语言的禁忌

教师是一种从事精神劳动的职业,其劳动产品是对人才的培养。古人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新时代,教师担当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重任,“语言”是教师最重要的“劳动工具”之一。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对教师的“语言”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更要自觉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懂得教师语言的禁忌。

一、忌空话和玄话

教师与学生谈话必须有具体的内容,言语必须具有针对性,要讲求实效,解决实际问题,不能说那些抽象说教的空话和套话。“你必须端正学习态度!”、“你要对自己的前途负责”、“你这样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这类话缺乏针对性,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学生求教的问题,教师要深入浅出,实实在在答疑解难,不要故弄玄虚。“这是个永远说不清的问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类话说了等于没说,反而给学生留下一个神秘虚幻的印象。无论在课内外,与学生谈话尽可能避免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长篇大论,不要让学生觉得老师在炫耀和卖弄自己的学问和才华,给学生留下华而不实、夸夸其谈的印象。

二、忌训话和粗活

在学生面前永远不要居高临下地板起面孔训人。“你怎么还听不懂!”、“你能不能给我专心一些?”、“你看你这副模样!”,这种盛气凌人的训话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恶和反感。和学生谈话必须平等相待,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不能随意把学生当作自己意志支配的对象。一个有修养的教师,要永远摈弃庸俗鄙陋的粗话。因为一个人的语言是高雅优美,还是低级庸俗,不但表现出他的气度风采,而且体现出他的品质情操。文明礼貌的语言教育决不只是运用语言的问题,它与培养品德、陶冶情操是密切相关的。中小学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更要发挥语文教育的感染力和美育作用。对教师来说,任何污言秽语,都是与其崇高的职业不相称的。

三、忌挖苦与弹压

教师和学生经常在一起,难免会遇到一些令人生气和不堪忍受事情。有的学生惹是生非,有的学生不遵守纪律,有的学生恶作剧,有的学生性情执拗,甚至顶撞老师。在这种情况下,有经验的老师总能保持稳定的情绪,平心静气地和学生讲道理,耐心教育,正面引导。但也有一些缺乏经验的教师按捺不住自己的怒气,为发泄情绪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甚至体罚。“你呀,脸皮真厚,不知道害臊!”、“我看你呀,什么本事也没有,破坏纪律可是全班第一!”,这种讽刺挖苦的话语是对学生人格和感情的羞辱,只会伤害其心灵,不可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可能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甚至永远失去学生的信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永远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千万不可压服“你听不进去吗?好,你就站在那里,一直到下课!”、“今天做不完这些题就别想回家!”、“把课文抄十遍!”,事实证明,这种用体罚来压服学生的方法,往往压而不服,无法真正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四、忌记帐与告状

对经常违反纪律,屡教不改的学生,有些教师一气之下会说:“你这样做是第几次了?我都给你记着帐呢,到时候咱们一起算!”、“现在我不跟你废话,开家长会时再说吧。”、“你听不听?好,跟我到办公室去”、“看来是没法管你了,叫你家长来!”记账式、告状式的话语只能表现教师的心胸狭窄和教育的无能。无论是当事的学生,还是其他的学生都会瞧不起这样的老师,这样做也容易引起学生的记恨,或者索性破罐子破摔。告状式的数落,诉苦式的责怪,或暗示家长打骂学生,不仅无助于对学生的教育,还会让家长失去对教师的信任。一个优秀的教师,对学生要有诚挚的爱心和极大的耐心。教育要以转变学生的思想,调动学习积极性为目的。

五、忌挑战与威胁

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教师绝对不能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对立面。“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我不信就治不了你?”、“好吧,这课我不上了,你看着办吧!”,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语言力量是十分强大的,教师的职业称号、知识、经验、品格、能力等因素,形成了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师的信赖。但是,这种信赖必须是建立在师生情感相通的基础上。师生间的亲切感越强,教师语言的力量也越强。反之,如果教师用挑战的口吻向学生显示自己力量的强大,结果反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失去了学生的信任。思想教育是说理的艺术,也是情感的艺术;教育有“理”的教化,也有“情”的感化。要从关心学生的成长出发,使教师语言建立在尊重、平等、真诚、信任的基础上。

六、忌挑拨与驱逐

“这堂课全叫他给搅了,大家说该怎么办?”、“你们看他那德行,像什么样?”,遇到麻烦采用动员全班同学的力量来对付不听话或犯了错误的学生,实在是不高明的做法。“你不想听课可以出去,不要影响别人”、“你不走,今天的课我就不上!”。这种话的结果往往是严重的,学生真的出去了,你又该怎么办?其实你根本没有权利这样做。心理学试验表明:能力越低的孩子对批评的心理反映越差,他们更需要教师表扬、赞美、激励的语言。教师要善于从他们身上找出闪光点,在批评其缺点、错误的同时,表演其优点,激发他们战胜困难、不甘落后的进取心,激发他们的信心、勇气和力量,激发他们自爱、自尊、自强的精神,以实现提高认识、自我反省的教育目的。

虽然“身教重于言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正确的,但教育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表明“言教多于身教”,因为教师的“育人”工作是贯穿整个教师工作的,教师随时随地都在进行说服、激励、批评、诱导的工作。只有对学生挚爱、坦诚、宽容、体贴,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才是卓有成效的育人之道

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禁忌1

姓名称谓 中方有亲属工作上有区分 中国尊敬长辈的优良传统依然代代流传,如果子女直呼父母的姓名会被认为是忤逆不敬缺乏教养的表现。汉语中有很多称呼长辈的亲属称谓,如爸爸,妈妈,爷爷,姥姥等,同时还有张爷爷,李奶奶,孙阿姨等由姓氏加辈分称谓构成的称呼语。 在工作中,单位一般有上下级的分别,下级称呼上级一般以职务相称,如总经理,董事长,厂长等,有时会在职务前加姓,如王总等。 西方英语国家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很少考虑地位、辈分、年龄等差距,常常直接以姓名相称,这在他们看来是在表示平等与亲切。everyone borns equal 不可妄称耶和华上帝的名字;妄称者必有罪 人们对god, heaven, christ, Jesus 等有关宗教的词语怀有很深的敬意,认为只有在严肃庄严的语言中才可以使用这些词语 老 生老病死 生 在某一时期,汉语中表达怀孕,生育的词语是不能直说的。受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怀孕及生育与性行为有关,所以生育之事也沾染了“可 耻”的性质,往往不直说。在旧时中国社会,人们十分看重子嗣,生子添丁是家 庭中一件大喜事,所以人们常常将妇女怀孕婉称为“有喜了”。在现代社会,人们 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涉及到生育的问题一般不再避讳,怀孕、孕妇、分娩等 都是会话中常见词汇。在英语国家中,人们可以直接谈论生育的问题不用加以避 讳,英语中也有一些委婉语表示怀孕,如eat for two/in a delicate condition /expecting a child/well—along(心满意足). 老 中方人会变老是自然规律,中国人对待衰老没有什么特别的顾忌。在汉语中“老” 字没有贬义有些时候它还含有褒义。在中国“敬老尊贤、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流传千百年,汉语中有很多称赞老年人的成语如:“老当益壮”、“老骥伏枥,志在 千里”等。在中国,“老了”并不等于没有能力了,相反“老”是智慧、权威、学 识的象征,老人们都以自身丰富的阅历和生活经验为荣,“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 前”“老马识途”“姜还是老的辣”等俗语都是用来形容老年人丰富的经验。“老张” “老孙”是汉语中特有的称呼方式, 西方禁忌说”old”.”Old”inducates someone is not useful,sick and ugly “O ld ” can be said”senior, the long-lived, elderly men, a distinguished gentleman ” 病 中方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向往长生长寿,避忌说死。受伤,生病使人痛苦,很可能让 人死亡,是人们最不想经历的事情。死亡是人们的意识中最恐怖的事,所以在汉 语中,表达这些事物的词语都是语言中的禁忌,这一观念在今天的现代汉语方言 中还可以找到影子。在北方某些地区,受伤常常被称作“挂彩”,在南方,则称为 “带花”。在某些地区,人们忌讳说“吃药”而称“吃好茶”。在香港探望病人时, 忌送剑兰、梅花等花束,因为剑兰与“见难”即日后难相见谐音,“梅”与“霉” 谐音,被视为倒霉,这些花卉被视为“不吉利”特别不适合送给病人 西方如西方人用B.0.代

对外汉语教学法 一二章 测试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法一二章试题1

————————————————————————————————作者:————————————————————————————————日期: 2

对外汉语教学法试卷(一) 一组:王娟、赵丽芳、刘雪、宋婷婷、张梦竹、刘振东一、选择(15×1′) 1,被称为实验心理学鼻祖的是德国心理学家()A华生 B 斯金纳C皮亚杰D冯特 2,()提出了新的行为主义公式:刺激——反应——强化A斯金纳B华生C巴普洛夫D皮亚杰 3,六十年代乔姆斯基的()理论问世,它是认知心理学的语言理论基础,对于认知教学流派的形成有直接的 关系 A结构主义语言学B机械语言学 C转换生成语言学 D 社会语言学4, 20世纪()克拉欣提出了“习得理论”和“监控理论” A40年代B50年代C60年代D70年代5,语法翻译法作为一种古典的翻译教学法,在()得到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阐述。 A十九世纪初B十九世纪下半叶 C二十世纪40年代D二十世纪50年代6,第一个成熟的科学的教学流派是() A直接法B听说法C认知法D语言翻译法 7,以下()是语法翻译法的代表人物

A贝力子B奥伦多夫C弗里斯D古根汉8,()主张按“幼儿学语”的过程和方法来教外语,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自然法” A叶斯珀森B帕默C贝力子D韦斯特9,第一个提出了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全面掌握和注重观察,分类,判断及作出结论的能力的培养等观点的是()A贝力子B叶斯珀森C帕默D艾克斯力10,口授法的代表人物是() A帕默B韦斯特C贝力子D叶斯珀森11,阅读法的代表人物是() A帕默B韦斯特C贝力子D叶斯珀森12,直接法的教材是() A《新概念英语》B《跟我学》 C《走遍美国》D《基础英语》13,()以编写《基础英语》而著称于世 A帕默B奥伦多夫C艾克斯力D布龙菲尔德14,听说法产生于() A19世纪下半叶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15,听说法在语言发面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语言学B转换生成语言学 C机械语言学D结构主义语言学

1998年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试卷 在线做题

1998年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试卷在线做题 1998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试卷 (时间:120分钟)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主要有: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2、对语言学习发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有:__语言迁移___、._社会文化环境__、_学习者的主体特性和个性因素_等。 3、编写与评估对外汉语教材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实用性原则_、_知识性原则_、_趣味性原则_、_科学性原则_。 二、选择填空(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横线上,每空2分,共10分) 1、一份试题对学生重复测试,是验证试题_______B____的方法之一。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易清晰度 2、“听说法”的心理学理论依据是______C______,这种心理学理论的创始人是__H_________。 A、认知心理学 B、构造主义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D、儿童心理学 E、巴甫洛夫 F、斯金纳 G、皮亚杰 H、华生 3、语言学习理论研究历来是______D_____研究的重要领域。 A、语言学 B、心理学 C、教育学 D、对外汉语教学 4、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学科而被提出来的时间是________D___。 A、80年代初 B、80年代中 C、80年代末 D、70年代末 三、词语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迁移与泛化——第一语言的某些结构特点和使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经验,可以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和使用有启发作用。对第二语言习得起积极作用的叫正迁移作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特点、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民族习惯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对第二语言有干扰甚至抗拒作用,就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获得的负迁移作用。 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一般经历了一个从窄到宽的认知过程。到了一定阶段,由于学习内容的扩大和丰富,会逐步放宽对语言知识的认知和应用,甚至会泛化所学到的语言规则,出现一些偏误或失误。但随着学习的深化,学习个体会进行部分调整,泛化现象也能得到一定的控制。 2、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称为应用语言学,它实际上是一种交叉性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应用语言学不同于理论语言学,它着重解决现实中与语言有关的各种实际问题。 四、论述(每题10分,共20分) 1词汇教学的任务和选择所教词汇的原则。 词汇是语言中词和固定词组的总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要掌握一种第二语言,词汇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词汇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习者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并能在适当的场合使用这些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选择所教词汇的原则主要有两条: a) 常用和构词能力强。常用涉及到使用范围的问题,在这个范围内常用的词,在另一个范围内则不一定常用,最常用的是在各个范围内都经常使用的词。汉语中有很多单音节词可以作为语素跟其他语素一起构成合成词,这样的构词能力强的词是选择的重点。 b) 另外,在选词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特殊需要和教学的特殊需要。在编写教材时,选择常用词的最重要也是最简便的方法是首先选择好话题。 2简论第一、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性特征。(详见2002年论述题第三题,此二题大体相同。) 1) 学习的主体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第一语言习得的主体是儿童,而第二语言学习的主体大都是过了青春期的成年人。两者在生理、心理、智力上都有差异。 2) 学习的起点不同。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之前,没有任何语言,他是通过所谓“语言习得机制”来接触和使用第一语言,从而认识它的。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之前,已经掌握了第一语言,他是通过对第一语言的知识和科学的思维能力来接触和使用第二语言,从而认识它的。 3) 学习的条件、环境、方式不同。儿童总是处于一种自然的语言环境之中,不受时间限制,大量地接触自然的语言;语言环境比较纯,没有第二语言的

对外汉语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一、填空题(10分) 说明:第1—10题是填空题,每题有一空,每空1分,共10分。请仔细阅题,并在划线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1、把第二语言的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教学计划与是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 3、,是教材评估工作的目标,也是教材评估的两个基本要求。 4、从测验编制的角度看,命题针对性强,测试点容易明确。 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大概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和专门文化知识。 6、语法翻译法忽视了言语交际技能,尤其是。 7、代表了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间的根本区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特征。 8、反馈作用是指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反馈作用有消极和积极之分。 9、CCAI的设计原则有内容正确规范、、交互方式恰当。 10、、功能、文化相结合,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 答案:1、功能法 2、教学大纲 3、追求高信度和高效度4、分立式命题5、语言中的文化因素 6、听说能力的培养 7、交互性 8、测试 9、媒体素材的有效性 10、结构 二、选择题(共10分) 说明:第11—20题诗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可选项,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适切的选项,每题1分 11、以模仿为主的教学流派是() A、结构法 B、直接法 C、功能法 D、任务教学法 12、以下选项不是阐述功能法优点的是() A、教学过程交际化。 B、有助于培养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C、注重口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 D、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学习目标 13、要教规范通用的语言,这属于教材编撰的() A、科学性原则 B、知识性原则 C、实用性原则 D、针对性原则 14、语言测试的种类很多,其中对信度和效度没有太高要求的是:() A、水平测试 B、潜能测试 C、成绩测试 D、诊断测试

语言禁忌的社会心理界说

Ξ语言禁忌的社会心理界说 陈丛耘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210000) 摘 要:禁忌包括语言禁忌是一种什么现象?学术界有灵力说、欲望说、仪式说、教训说。本文提出第五语 言禁忌观,认为语言禁忌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并从语言禁忌的特征、功能和性质,语言禁忌的流变,语言禁忌社会心理诱因四个方面加以证明。 关键词:语言;禁忌;社会心理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 (2006)04-0060-04 一、第五语言禁忌观的提出 禁忌包括语言禁忌是一种什么现象?目前,学术界有以下四种看法: 灵力说。灵力即玛那(mana ),玛那是源于大洋州的一个人类学术语,指事物或人所体现出的超自然的力量,汉语中的对译词是灵力。灵力说认为,在禁忌的原始状态,事物有一种超人的神秘力量,由于对这些事物产生了崇敬感和畏惧感,于是就产生了禁忌。 欲望说。欲望是人的本能,但是社会的人在心理上要对欲望进行某种抑制,这种抑制便是禁忌的根本来源。仪式说。禁忌是一种社会制约,最初的社会制约是从仪式中表现出来的,仪式代表了一种非理据性的社会规定性,包括禁忌在内,它虽然具有人为性,而一旦形成后就有了不可抗拒的约束力量,人们出于社会化的需要,往往不去认真考察它的合理性,而只是绝对服从,并依靠社会的、宗教的、宗法的威力传承下去。 教训说。早期人类由于科学不发达而愚昧,对某种偶然的因素往往容易形成共同的误解,产生不良后果以致形成教训,因此禁忌由此产生。 目前流行的这四种说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禁忌作了不同的解释。灵力说是从人类信仰发展史方面对禁忌的认识。欲望说是从普通心理学的角度对禁忌的缘起所作的界说。仪式说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禁忌的由来所作的解释。教训说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对禁忌的产生所作的说明。它们虽各具影响力,但难免偏于一隅。 对禁忌的解释除了以上四种学说之外,还可以用“社会心理说”加以解释。我们认为禁忌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二、来自语言禁忌特征、功能和性质的证明 1.语言禁忌的特征 危险性特征。大凡禁忌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种危险性与禁忌的事物所具有的灵力的大小成正比,灵力大的事物危险性就大,灵力小的事物危险性小,以人名的禁忌而言,冒犯皇名和冒犯父名,前者的危险性比后者大,因为在人们的心理上,皇上比家父具有的灵力要大得多。 惩罚性特征。违反禁忌者要受到惩罚,这是普遍的社会心理。这种惩罚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由于远古的人类对自然力无法解释和思想愚昧,他们往往将违禁者受到的惩罚与鬼神的观念结合在一起,在心理上认为惩罚的实施是由禁忌的事物用超人的神秘的灵力来完成的,如“现世报、身后报、来世报”之类反映因果报应的语词只是说明了惩罚的时间差异,并没有否认惩罚的心理存在。禁忌惩罚与犯忌触禁者所具备的反灵力能力的大小成反比,反灵力弱的受到的惩罚就重,反灵力强的受到的惩罚就轻,反灵力能力的强弱可以是实体的、有形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无形的。反灵力能力的强弱决定于人们在心理上对灵力的信任程度,而信任程度又取决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赐福性特征。人们认为禁忌的事物不仅具有危险性和惩罚性,同时还存在着赐福性特征。禁忌的事物可第26卷第4期2006年8月 绍 兴 文 理 学 院 学 报JOURNA L OF SH AOXI NG UNI VERSITY V ol.26N o.4Aug.2006Ξ收稿日期:2006-05-25 作者简介:陈丛耘(1957-),女,江苏通州人,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05级硕士研究生。

常见服务禁忌用语

常见规范服务用语 1、您好! 2、请问…… 3、别着急,请慢慢讲。 4、请原谅。 5、对不起。 6、请稍候。 7、让您久等了。 8、很抱歉。 9、谢谢您! 10、请问,你还有其他问题吗? 11、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12、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 13、很高兴为您服务,再见! 14、感谢您的来电,欢迎您再次拨打12333,再见! 常见服务禁忌用语 1、什么事呀! 2、你听我说。 3、急什么! 4、你烦不烦! 5、你问我,我问谁! 6、讲响点,讲清楚点。 7、什么呀?(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8、不要啰嗦。

9、这我怎么知道? 10、我是为你一个人在服务吗? 11、不是告诉你了嘛,怎么还问? 12、我讲的很清楚了,你还没懂吗? 13、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不太清楚)。 14、怎么基本常识都不懂! 15、这个我说了你也不懂 16、这是我们的规定,我也没办法。 17、你的问题(事情)不归我们管,你去问别的部门吧。 18、这不可能的。 19、你不要再说了,听我讲。 20、你哪有这么多问题,我已经跟你讲了很长时间了(好几遍了),你应该清楚了,没有别的问题我要挂电话了。 21、我是按政策告诉你的(政策就是这样规定的),我没办法。 22、投诉是你的权利,你去投诉好了。 23、别再来电话了。 常见服务禁忌行为 1、来电者讲话时轻易打断对方讲话、插话或转移话题; 2、来电者挂机前主动挂机; 3、来电者尚未挂机便与同事交谈; 4、精神表现萎靡、态度懒散、情绪不稳定; 5、与来电者发生争执; 6、责问、反问、训斥或谩骂来电者; 7、与来电者聊天或者开玩笑;

8、与来电者交谈态度傲慢; 9、不懂装懂,搪塞,推诿来电者; 10、频繁使用口头禅,非礼貌性语气助词等; 11、拖腔、语气生硬、顶撞来电者; 12、通话时打哈欠、吃东西或者嚼口香糖等。

马来语和汉语的语言禁忌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对马来语和汉语的语言禁忌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对比它们之间的异同,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异同之处主要在于称呼方面、生理及两性语言方面、动物及鬼的称呼方面和汉语谐音方面的禁忌。 关键词:马来语汉语语言禁忌异同 一、引言 言语交际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人们会对某些话题产生“回避”行为。这种行为一般表现在他们会不情愿,甚至不敢随便提起这类型的话题与词汇,而刻意回避,甚至有人认为它们是危险的、神圣的或是神奇的。而有一部分话题在用语言表达后则会令人感到非常难堪;甚至被认为是不堪入耳的。类似这样的话题往往只限于某些特定的场合下使用。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语言禁忌”。 《说文解字》对“禁”与“忌”的解释分别为:“禁,吉凶之忌也”“忌,憎恶也”。马来语“tabu”(禁忌)则翻译为“某些被禁止谈论的事和物。”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禁忌的背后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对于禁忌的分类,《中国大百科全书》根据所禁忌的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将禁忌分为:宗教禁忌、生产禁忌、语言禁忌、日常生活禁忌等。由此可见,禁忌已成为了一种民族的特征,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对于语言禁忌的研究涉及的方面非常多。大致可分为:一、社会学与语言研究;二、语言禁忌及文化心理体现了该民族的文化色彩;三、语言禁忌与语言系统的研究;四、语言禁忌及语用。马来语语言禁忌与汉语语言禁忌的研究,语言禁忌的成因研究等比较研究篇章则不多,仅有英汉语言禁忌的研究、泰汉语言禁忌的研究等。 二、马汉语言禁忌的相同之处 马来语语言禁忌和汉语语言禁忌都存在相同的地方。这些相同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称呼禁忌 在马来语中,对于宗教师、皇室成员或是一些受人敬仰的职位(如医生、教师等)都不允许直呼其名。马来西亚现任苏丹的首脑本名为“abdul halim mu'adzam shah”(阿卜杜勒?哈利姆)。在书面语中直接使用或是直接称呼是不被允许的;在口语表达方面,马来西亚国民会称呼他为“sultan abdul halim”或是“tuanku abdul halim”(苏丹端姑?阿卜杜勒?哈利姆)。 这种现象在中国古代也存在,为了避免与帝皇或是长辈名称相同而使用他字更替。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秦始皇嬴政,“政”字在当时是需要避讳的,所以民间将“正月”改为“元月”或是“端月”,也有人将声调从去声“zhèng”改为从阴声“zhēng”。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年轻人称呼长辈都不允许直呼其名。“doktor muhammad”(莫哈默医生)“cikgu chen”(陈老师)等称呼被认为是对长辈最基本的礼貌称谓。 (二)生理及两性语言禁忌 马来语和汉语有许多关于死亡的语言禁忌,而且彼此的阶层特点也非常鲜明。马来语及汉语口语中一般都不会直接说“dia sudah mati”(他死了),而是委婉地说成“dia sudah meninggal dunia”(他去世了)。对于正义的死亡则以“berkorban”(牺牲、捐躯等)来替代。人们认为,关于死亡的语言禁忌是对死者的一种尊敬,如果不委婉地表达,不仅对死者不尊重,也是没礼貌的行为。 关于性及身体部位方面,中国人对于这类话题也很避讳,这在马来群体中也是一样的。在马来西亚社会中,关于女性的身体部位是不宜在公众场合直说的。所以,对于身体部位一般都会以另一个名称替代。下面举例说明关于女性身体部位的语言禁忌: 女性身体部位语言禁忌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和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和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结构主义是20 世纪语言学的主要理论, 结构主义语言学是在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语言学流派。广义上 讲, 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把语言看作本身具有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的独 立系统的任何语言研究。它由三个主要的学派组成, 布拉格学派、哥本 哈根学派和美国结构语言学派。其中,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发展得 最完备,对人类的语言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还推动了其他学科的 研究,尤其是对第二语言教学。本文通过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独特 阐述与分析,这一流派创建了新的教学理论。由此产生的教学法——听说 法,对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教学理论外语教学听说法 结构语言学( structural linguistics) 或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指20 世纪30 至50 年代在欧美形成和发展的语言学流派,是以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 1857- 1913 年) 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所阐述的语言学理论为代表以及受这种理论影响而进行的语言理论研究。其基本原则是:“真正实际存在的不是某种个别的语言事实,而是作为系统的语言;语言的每一成分只是由于它跟系统中其他成分的关系而存在;系统不是成分的机械总和,而是规定成分的。系统的框架或结构是由声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结构语言学有三个主要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结构语言学派。然而,为了挽救濒危语言美洲印第安语,而欧洲传统历时语言学没法满足这种只有音而没有书面文字的特殊语言,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 American Structuralist Linguistics),美国结构主义或美国结构语言学或称美国描写语言学(descriptive linguistics),于上世纪初应运而生。 这个学派的先驱者是博厄斯(也译鲍阿斯)及其学生萨丕尔,主要代表是布龙菲尔德,之后是海里斯和霍凯特。在一般意义上,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指以布龙菲尔德(L. Bloomfield) 和后布龙菲尔德学派的学者(post2Bloomfieldians) 为代表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一整套语言理论。自产生以来,它以其特有的理论基础,研究、分析及描述语言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的产生及发展不仅对该国的土著语、语言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章节练习(7-10章)【圣才出品】

第7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测试 一、填空题 1.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________试题。 【答案】主观 【解析】主观性试题指测试结果的评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卷者的主观判断,如作文、口试、翻译等。 2.HSK考试的全称是________。 【答案】汉语水平考试 【解析】HSK是“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专为测量外国人和非汉族人的汉语水平而设计的一种标准化考试,重点考查汉语非第一语言的考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HSK是为________的学习者制订的。 【答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解析】HSK是“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专为测量外国人和非汉族人的汉语水平而设计的一种标准化考试,重点考查汉语非第一语言的考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4.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是从________角度划分出来的。分立式试题和综合性试题

是从________划分的。多项选择、完形填空和作文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评卷的客观化程度;试题的体型角度;客观性分立式;客观性综合性;主观性综合性 【解析】主观性试题指测试结果的评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卷者的主观判断,如作文、口试、翻译等。客观性试题指有统一的阅卷标准,答案固定,不因阅卷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如选择、判断正误等。分立式试题是对受试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分项测试,以考察受试者各个单项能力的试题。综合性试题是对受试者的整体语言能力进行综合性测试,全面考察受试者语言能力的试题。 5.HSK考试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笔试共分________级。 【答案】笔试;口试;6 【解析】HSK的笔试和口试是相互独立的。笔试包括HSK(一级)、HSK(二级)、HSK (三级)、HSK(四级)、HSK(五级)和HSK(六级);口试包括HSK(初级)、HSK(中级)和HSK(高级),口试采用录音形式。 6.________测试的目的在于妥善地将学习者按程度分班或编组。 【答案】分级 【解析】分级测试又称作安置性测试或分班测试。它的作用是评估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高低,从而确定其适合于学习什么样的课程或适合于在何种程度的班级上课。 7.检查受试者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预期的要求的测试类型是________测试。

东北语言与文化禁忌

东北的一些语言和文化禁忌 说明 本文可以任意使用,但是必须满足下列前提: 1.保证本人(木喜的未羊)的署名权。 2.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3.本人只保证由本人亲自发布的版本的真实性。 东北地理范围广阔,细究起来差异其实很大,因此我绝对不敢贸然代表整个东北地区来说话。但是我们也共享着大多数的共性。在生活中时常遇见一些情况,我发现人们对于东北的语言与文化中的禁忌、误会没有很多了解(当然了,这是非常正常的),所以想略略倾吐一二,闻者可以稍稍多了解一点关于东北的知识,也可以避免不小心触碰这些小麻烦。 为了方便理解,例句不一定是纯正的东北方言。 一、语言方面的禁忌、误会 东北日常的方言中,暗语并不算多;然而有许多普通话或其它方言中正常的词语,在东北方言中有着不同的意思,外人如果不知道,就有可能用错,造成小误会甚至小麻烦。同样地,个别东北的语言习惯也会给非东北人民造成误解,引起不快。其实就是一层纸,一捅就破。我自己发觉的有下面这些。 机子(电子产品),鸡子(方言,鸡蛋) 至少在北京,无数人都在以很高的频率使用这个词。它的意思是指电子产品等机器。有的方言中,鸡子指鸡蛋。 不过,无论在东北,还是在东北人的面前,建议杜绝此词,它拥有非常不雅的含义。 干 在网络流行语中,干的意思是一种令人不齿的犯罪行为。但是在传统东北方言中,干这个动词只有如下义项: 1.干活,劳作,工作。例句:就这点儿家务活了,赶紧干完得了。 2.弄,做。例句:小张,干什么呢? 3.揍,殴打。这个义项最容易误会。例句:偷钱还不承认?今天非找几个哥们干你不可! 4.意义宽泛的动词,具有强烈的动作性,表示某行为对目标产生了严重的,破坏性的,富有动作性的效果。 例句1:车撞树上了,挡风玻璃干稀碎,俩前轮全干瘪了。 例句2:你把我啤酒干打了!(电影《耳朵大有福》) 例句3:黄飞鸿没管那个,一脚把对手干趴下了,半天顾拥(蠕动,扭动)不动。 所以,在纯东北语言环境中遇到“干”这个词,您无必歪想。 我本人现在都不敢正常使用“干”这个词了,虽然实在舍不得这个富有动作感的好词。 一揽子 词典里可以查到“一揽子工程”这样的词。我只想说,这也涉及东北方言里不建议提及的词,所以建议避免。我每次看到这个词公然出现在出版物里,就感觉怪怪的。 咱 有一部分东北人,习惯用“咱”表示不包括对方的“我”。比如跟别人提起自己的家人,会说“咱家”如何如何,“咱妈”怎样怎样。由于容易误会,使听话人产生不好的感觉,所以其他东北人对此一

语言禁忌现象的社会语言学

—94—2004年5月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May,2004第11卷第3期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Vol.11 No.3语言禁忌现象的社会语言学考察吕效东(北京新亚研修学院,北京100085)摘要:语言禁忌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语言现象,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言禁忌的发展产生了独特的影响,中国的文学传统进一步强化了语言魔力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语言禁忌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符号功能的认识,大脑的联想机制强化了汉语中以谐音为主要联想基础的语言禁忌的形成。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言禁忌的问题往往会成为影响交际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关键词:语言禁忌;语言符号;联想机制;社会文化;社会语言学中图分类号:HO-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522(2004)02-0094-04语言禁忌在许多人看来是一种迷信现象,但是它与通常所指的信仰神仙、鬼怪、星占、卜筮、风水、命相等的迷信现象有很大的不同。语言的“魔力”几乎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它无处不在。“说凶即凶”,“说祸即祸”这种将语言的魔力夸张到极致的思想意识自古以来就深入人心。在当代科学思想已经大为普及的情况下,尽管大多数人对说神弄鬼之类的迷信活动已经失去了兴趣,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在使用语言的时候,往往还会小心翼翼,以免触犯某些不该触犯的东西。即便是一个百分之百的无神论者也会受到语言禁忌的影响。一个人可以不相信语言的“魔力”,但是他必须尊重全社会对语言“魔力”的畏惧心理,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触犯语言禁忌,否则将受到整个社会的排斥。鲁迅(《野草·立论》)笔下那个不通人情世故的客人在别人家的孩子满月的时候说出了一句大实话:“这孩子将来要死的”,结果遭到了大家一顿合力的痛打。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严重地触犯了语言禁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听到有人说:某某人说话特别不中听。通常来说“不中听”并不是说的话内容不对,而是说话的方式方法、遣词造句有问题,具体分析起来往往也是犯了听话人的忌讳。比如,一个人就怕别人说他胖,可是偏偏就有人说“你怎么好像又胖了一点”,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是一种关心,而这种关心所能带来的大概是听话者的满腔怨愤。语言禁忌现象在社会生活中非常常见,有些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灵魂深处,以至于我们并不认识到这是一种禁忌的表现。比如对于西方人对自己的父辈、祖辈直呼其名的作法,大多数中国人都觉得很新鲜,但至少在中国人相聚的场合,如果一个中国孩子对自己的长辈这样做的话,即便不立刻被大人斥责的话,也一定会让在场的人摇头叹息,认定这个孩子实在是太缺乏家教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为什么在西方社会观念强力冲击下,一些父母对孩子们的“性解放”行为能够容忍,对称呼这样的事情却不能释然于心呢?应该说,这是“家讳”这种古老的禁忌习俗遗留至今造成的心理影响。中国古老的家族礼法规定在日常言谈或使用文字时,要求回避父、祖及所有长辈的名字,这就叫家讳。俗话说“子不言父名”,就是这种习俗的表现。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这种“避讳”的现象可以说比比皆是。司马迁的父亲名“谈”所以在著《史记》过程中就忌用“谈”字,苏东坡祖父名“序”,为避祖讳,他给人作序时一律用“叙”字;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在提到母亲的名讳“敏”字时,总是说成“密”。这种习俗不仅表现在家庭生活中,收稿日期:2003-12-10作者简介:吕效东(1963-),男,北京新亚研修学院教师。—95—在政治生活中的表现更是突出,如果犯了皇家的名讳是欺君大罪,甚至会带来灭门之灾;政府官员也把自己的名讳看作不可触犯的禁区,因此出现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政治笑话。在封建社会中,这种家讳礼法甚至得到政府律法的保护,唐代律法就有这样的规定:凡所居官职名称犯父、祖名讳的,可以申请改任其它职务。忌言长辈名讳只是诸多语言禁忌中的一个较为典型的语言禁忌现象,尽管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现象已经淡化了许多,以至于大多数人并不能意识到中国人不习惯直呼自己长辈姓名是长期以来家讳禁忌习俗的影响。除了称谓方面的禁忌之外,岁数、属相也是一种普遍的禁忌内容。很多地方流行提前一年给老人过整数寿诞的做法,起因可能是想借用这种方式迷惑阎王小鬼,帮助老人跨过整数这个坎。由于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的说法,许多地方的老人不过这两个生日,甚至在寿诞之日连这两个数字也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题 一、你认为第二语言写作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210 二、教口语的方法很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选择方法的依据是什么?P196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在选择方法上应遵循口语课的教学原则: 1、交际性原则 (一)学习内容中的交际:口语教学要重视说话双方能互相交际的内容和意义,因而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有着其独特的要求。 (二)课堂活动中的交际:口语课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没有互动就不能称之为口语教学。 (三)以学生为中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口语交际的特定情境,在特定环境中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和学习动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注意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话题,绝大多数学生都可参与的话题,便于双向互动的话题 2、个人化原则 在口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谈熟悉的事情、讲自己的故事。 3、精讲多练原则 (一)精讲 其一,立足于与情景相结合的功能,讲清一定的情景下的一定的交际功能,以及完成一定功能的语法项目,以功能统语法。 其二,口语用法。注意多讲一些口语的表达特点,尽量在课堂上再现社会口语的特色和情景,增强真实感,使课堂教学和社会交际接轨。 (二)多练 第一,多样化的练习方式。 第二,强化教学重点的练习。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一)通过教授语言讲解文化 (二)通过相关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三、举例说明分析教学对象的重要性。P85 P86 分析教学对象能够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学对象的分析指引着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设定。 教学对象的特征主要从自然特征、学习目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时限四个方面分析。 1、自然特征包括学习者的国别、年龄、文化程度、第一语言及文化背景等等。这些自然特征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有决定的作用。自然特征关系到教学原则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例如:孩子与成年人的第二语言学习在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有所不同;文化程度高低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教学策略;国别不同、第一语言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教学原则和方法也是不同的,如教韩国、日本学生的中文和教欧美学生的中文就很不相同。 2、学习目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受教育目的、职业工具目的、职业目的、学术目的和临时目的等五种。不同的学习目的决定了第二语言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 3、学习起点一般是根据学习者的目的语水平而定。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对学习汉语的认识、兴趣、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都有差异,直接影响了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2021年服务用语及禁忌

服务用语及禁忌语 一、 欧阳光明(2021.03.07) 二、服务用语 1.规范的问候语 铃声响起三声之内应接听电话,并致以问候语,委婉询问客户需要什么帮助,问候时要以开朗的语气、微笑着表达。 1)问候客户时 “您好!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 2)客户先问候时 客户:“您好!” 座席员:“您好,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 3)让客户等待时按电话HOLD键、返回时也按HOLD键, 接通后要先致歉,不可以没有表示 “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2.规范的应答用语 1)需要客户重复时 “对不起,我没听清楚您的问题,请您再重复一遍,好吗?” “非常抱歉,您刚才说的我不是很明白,麻烦您再讲一遍可以吗。” 2)接转客户来电的注意事项

?向客户解释转接电话的原因,以及接转给何人 ?询问客户是否介意接转他的电话 ?在挂断电话前要确认接转的电话有人接听 ?把来电者的姓名和电话内容一起接转过去 ?如果无法接转,要请客户留下联系方式 “对不起,请稍等一下,我帮您把电话转给专家座席好 吗?”” 3)遇到客户询问服务范围之外的内容时 “对不起,这个问题不在我们的服务范围内” 4)无法听清楚客户的声音时 “对不起,您的声音太小,麻烦您说话大声点,好吗?” “对不起,我没有听清楚您说的最后一句,请重复一遍,好吗?” “对不起,可能是话机或线路问题,请您换一部电话打来,好吗?” “对不起,您周围的声音太响,我听不清楚,如果您方便,换个地点打来,好吗?” 5)遇到客户讲方言时 “很抱歉,您讲的方言我听不太明白,请您讲普通话好吗? 或者您讲慢一点。” 3.规范的查询用语 1)需要客户等待时 让客户等待要征得客户同意、告知等待的原因,如果可能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与答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与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听、说、读、写”既是课堂语言教学的手段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 )之一。()。 [A] 方法[B]目的[C]技巧[D]内容 2、把汉语课分为会话课、阅读课、听力课,是根据()来划分的。 [A]语言材料的性质[B]语言材料的内容 [C]语体风格[D]语言技能 3、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 [A] 《基础汉语课本》[B] 《基础汉语》 [C] 《汉语教科书》[D] 《实用汉语课本》 4、()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语言教师的根本任务。 [A] 口语训练[B]技能操练[C] 教材编写[D] 课堂教学 5、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形式是()。 [A] 语法讲解[B]课堂教学[C] 听说训练[D] 教材编写 6、直接法的“直接”是指()。 [A] 不用书本,直接听说目的语[B] 直接用目的语教授目的语 [C] 直接翻译目的语的意思[D] 直接去目的语国家学习 7、文化休克主要出现在对目的语文化适应过程的()。 [A] 观光期[B]挫折期[C] 逐渐适应期[D] 完全复原期 8、第一部称作以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是()。 [A] 《初级汉语课本》[B] 《基础汉语课本》 [C] 《汉语教科书》[D] 《实用汉语课本》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 11

第三讲语言崇拜与语言禁忌

第三讲语言崇拜与语言禁忌 授课时数:2课时 授课时间和地点:2010年10月20日 1-2节 2211 教学目的和任务:探究汉民族婉约含蓄心理的形成原因及其与婉约含蓄修辞形成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内容、具体方法、步骤): 一、语言禁忌 语言禁忌是语言灵物崇拜的结果。语言本来是劳动创造并与劳动生产一起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交际工具。但是在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不理解的环境里,语言往往和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或者同某些自然力给人类的福祸联系起来。这样,语言就被赋予了一种它本身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超人的力量。语言成了祸福的根源。谁要是得罪这个根源,谁就会得到加倍的惩罚;反之,谁要是讨好这个根源,谁就会得到庇护和保佑。这就自然而然地导致了语言的禁忌和灵物崇拜。 在新年、新婚这类开端之日,对语言的禁忌尤为讲究。所以大正月里忌说“死、输、光”等字眼,怕给全年带来灾祸。语言禁忌中最能表现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是谐音式禁忌。语音与意义本来是任意约定的,没有什么自然的内在联系。而任何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总是很简单的,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同一语音形式表示几种不同意义的情况。这就为语言魔力的施展提供了机会,许多禁忌语都是由谐音联想而产生出来的。因为人类在愚昧阶段很难理解两个完全同音的事物会毫不相干,他们相信那些与不幸事物同音的语词会带来不幸。旧时代的戏班子里有很多机会的字,尤其最忌讳“散”字。因为散班是戏班里最大的灾难,凡事与“散”字同音的,也必须用别的字代替。比如雨伞,因为“伞”字与“散”同音,得叫“雨盖”“雨挡”“雨遮”“雨拦”。又如船上人讳言“翻身、搁住”等字眼,于是把“帆”叫做“蓬”,把“箸”叫作“筷”。 人们害怕触犯语言的神力会带来灾祸,因而避讳某些语词。在一定的时期,民间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语言忌讳,又称语言塔布。“塔布”来源于玻利尼西亚汤加语“Taboo”,意思是“需要极端注意的事”,意译为“禁忌”。所谓语言塔布(verbal taboo)包括两个方面:即语言的灵物崇拜(语言拜物教)和语言禁忌。 十八世纪英国航海家库克来到南太平洋的汤加群岛,发现那里有许多奇特的现象,例如,某些东西只允许特定的头等人物(神、僧侣、国王、酋长)使用,而不允许一般人沾边;或只允许作特定的用途,而不准用于一般的目的;或不许某一社会集团(例如妇女)的人使用等等。那里的居民称这种禁忌为“塔布”。后来“塔布”这个词进入了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等领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禁忌)的专用名称而被广泛运用。“塔布”现象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受尊敬的神物不许随便使用,另一方面是受鄙视的贱物不能随便接触。因此,所谓“语言塔布”,实质上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语言当作神灵一样来崇拜(即语言拜物教),二是在某些场合对一些特定语言的禁用或代用(即委婉语词或鄙视语词的运用)。 二、汉民族含蓄婉约的文化心理 山东一带喜称“二哥”忌称“大哥”,据说是与“武松”的传说有关。武松排行老二,长得高大魁梧,因在景阳冈上打死一只猛虎而被民间称为“打虎英雄”;武松的哥哥武老大却长得矮小丑陋。但光是这些还不足以形成忌称“大哥”的禁忌。主要的恐怕还在于武老大的媳妇和西门庆勾搭成奸一点上。人们忌称“大哥”实际上是怕像武老大一样,成为一个“妻子和人乱搞的”人。这种人,民间又称做“王八”“乌龟”。龟,在唐宋以前是与龙、凤、鲮合称为“四灵”的神物,人多视为祥瑞,并不见有什么忌讳。以龟命名的人也不少,如李龟年、陆龟蒙等等。元代以後,开始用龟来羞辱娼妓之夫或妻子外淫之夫。据说是因为,龟不能性交,纵牝者与蛇交之故。现在这种忌讳仍然流行,若骂人为“龟儿子”“王八”,其必勃然大怒。民间忌言“醋”,称“醋”为“忌讳”,也与性行为有所牵连。因为俗常是把情场上爱妒忌的人说成是“爱吃醋”的。实际上,不但非正常的性行为会形成某种语言上的禁忌,就是正常的性关系也会形成某种语言上的禁忌。例如,民间嫁女忌说“嫁”而要说“出门”或“成人”,怀孕、生孩子不说怀孕、生孩子,而说“有了”“添喜”等等。 中国人向有尊祖敬宗的习俗,祖先的名字和长辈的名字都不能直呼不讳。汉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哈萨克族、布依族、藏族等许多民族的祖先崇拜习俗中都有这一类禁忌事项。鄂伦春族认为直呼祖先的名字是对

语言学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学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摘要: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没有汉语的基本语言理论知识,仅仅能说地道的汉语是不够的。学生犯的错误各种各样的,仅仅指出错误加以纠正而不能说明原因,统统将之归为“语言习惯”,不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师的宗旨。本文从语言教学出发,说明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重视语言学理论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中介语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这一开拓性的行列。对外汉语教学非常注重对教学法的研究和改进,语言学一直在其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对外汉语教学是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学生开展的汉语教学,由于所教语言的不同,对外汉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对外汉语教学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受到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国外外语教学方法的影响,从中也不难辨析出语言学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张亚军(1990) 认为,语言学理论基础和教育学理论基础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以现代语言学理论和传统语法为语言学理论基础, 以中国传统的教育学理论中的合理因素作为教育学的基础,同时也借鉴了其他外语教学法 理论的研究成果。”(李泉,2007)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教学法不是孤立的。 一、语言和语言学及语言教学 要讨论对外汉语教学就应当先讨论“语言”和“语言学”、“语言学”和“语言学教学”的关系。如 果我们没有思考过或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 就可能导致在实际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的 盲目性。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尽快掌握这一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而且是以交际能力为重要目标的, 培养的是“语言通”。语言学教学, 是 以培养语言学家为目的的, 目标是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学知识和研究语言的能力。语言教学是一种实践活动, 而语言教学学是一门学问。语言教学的目的是掌握语言, 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语言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语言学家。“语言教学学” (语言教学+ 学) 是以语言教学活动 为其研究对象的学问, 目的是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王希杰,钟玖英,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