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体外筛选方法

建立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体外筛选方法
建立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体外筛选方法

建立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体外筛选方法

李 惠

1,2

 叶 庆

3,4

 李运曼

1

(1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南京210009;2江苏先声药物研究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42;

3南京军区总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南京210002;4南京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江苏南京210002)

摘 要 以Avastin 为阳性药,建立稳定、客观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体外评价体系。用CCK -8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 )的增殖情况;荧光定量的Boyden 小室法检验HUVECs 的迁移能力;荧光定量分析HUVECs 对纤维蛋白的粘附能力;运用图象分析软件I m age -Pr o Plus 定量分析HUVECs 的小管形成行为的图像。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中,Avastin 能够抑制VEGF 诱导的HUVECs 与血管生成相关的生物学行为。该体系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易量化的特点,是一种在体外筛选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理想模型。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 体外筛选方法

 

收稿日期:2009-04-10

作者简介:李惠(1984~),女,硕士,肿瘤药理学研究。李运曼(1957~),女,教授,博导,心血管药理学研究。

 

I nvesti gati on of an Evaluati ve Exper i m ent al Sche me of Anti -angi ogen i c Therapy

L i Hui 1,2

 Ye Q ing 3,4

 L i Yunman

(1China Phar maceutical University,J iangsu Nanjing,210009;2Si m cere Phar maceutical Gr oup,J iangsu Nanjing,210042;

3Postdoct orMoving Stati on,General Hos p ital of Nanjing M ilitary Command,J iangsu Nanjing,210002;

4Peop le’s L iberati on A r my Cancer Center,the 81st Hos p ital of Peop le’s L iberati on A r my,J iangsu Nanjing,210002)

Abstract An evaluative experi m ental sche me of anti -angi ogenic therapy was established .HUVECs p r olifera 2ti on was detected by CCK -8kit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Boyden cha mber assay was e mp l oyed t o analyze the HU 2VECs m igrati on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adhesi on assay was perf or med t 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HUVEC adhesi on t o fibr onectin.I m age -Pr o Plus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ube f or mati on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vastin inhibited the angi ogenesis -related bi ol ogical behavi or of HUVECs in vitr o .The experi m ental sche me was reliable,easy t o operate and quantify .It was an ideal model f or evaluating the anti -angi ogenic therapy .

Keywords an evaluative experi m ental sche me anti -angi ogenic therapy

上世纪60年代初,Folkman 和Becker 观察到,在

肿瘤血管未出现时,离体灌注器官中的肿瘤生长受到

严重限制[1]

。后来,在1971年,Folkman 提出了肿瘤

生长依赖血管生成的假设,认为不超过1mm 3

的微小肿瘤,可通过被动弥散获得所需的氧和营养,但肿

瘤进一步生长就必需有血管生成来支持[2]

。干扰肿瘤与其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阻断肿瘤血管新生,可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希望。

肿瘤血管生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级联反应。在

肿瘤细胞分泌的促血管生成因子的刺激下,邻近血管静息状态的内皮细胞被激活。活化的内皮细胞分泌蛋白酶,使内皮细胞连接松弛,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降解,于是,基质中包含的各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如VEGF )被释放,继续刺激内皮细胞,使其侵入周围组织,并增殖、迁移,形成管腔结构。最后,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重塑,周围支持细胞(如平滑肌细胞)被募集,使新生血管稳定并成熟

[3]

91—第23卷第5期2009年5月 化工时刊

Che m i ca l I ndustry T i m es

Vol .23,No .5

M ay .5.2009

血管生成是起源于内皮细胞的血管系统的发展。

因此,考察血管生成的体外实验方法多涉及到血管内皮细胞,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粘附及小管形成实验。传统的评价手段多以拍照、人工计数为主,存在很大的主观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尤其是荧光定量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的实验方法得以改进,评价手段更为客观。Avastin 作为效果明确的VEGF 单克隆抗体,在血管生成方面的作用是明确、有目共睹的。2004年,Avastin 被F DA 批准用于联合以5-F U 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2008年,F DA 批准Avastin 联合紫杉醇一线治疗HER2阴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本文拟用Avastin 作为受试药物,检验改进方法的可行性。

1实验部分

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1)实验仪器 I nfinite M200型酶标仪:瑞士Te 2

can 公司;I X -70倒置显微镜:日本O ly mpus 公司。

(2)药品 EC M 培养基:美国ScienCell 公司;重

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165):美国Pep r oTech 公司;人内皮无血清培养基(SF M )、胎牛血清(F BS )、牛血清白蛋白(BS A )、人血清纤维蛋白:美国Gibco 公司;Gr owth Fact or Reduced Matrigel (GFR -Matri 2gel ):美国BD 公司;CCK -8、Calcein AM:同仁化学研究所;Avastin:Roche;ThinCert T M

Trans well:Greiner

公司。

1.2 实验步骤

(1)细胞培养 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 2VECs )购自美国ScienCell 公司,置于含1%ECGS,5%F BS 及100U /mL 青霉素和100μg/mL 链霉素的EC M ,在37℃、5%CO 2条件下培养。0.25%胰酶/EDT A 消化传代。

(2)增殖抑制实验 取对数生长期的HUVECs,消

化,计数,调整细胞浓度为2.5×104

/mL,100μL /孔接种于96孔板中,培养过夜。完全贴壁后,HUVECs 用

含0.1%BS A 的SF M 饥饿4h 。样本为10×10-9

μg/

mL VEGF 及不同浓度VEGF 抑制剂Avastin,每组设3个复孔。处理24h 、48h 后,加入CCK -8(10μL /孔),

于37℃、5%CO 2条件下继续孵育4h,在酶标仪上读取光密度(OD )值。增殖抑制率%=(OD 不加药-OD 加药)/(OD 不加药-OD 空白)×100%。(3)迁移实验 HUVECs 在含0.1%BS A 的SF M

中饥饿6h 。消化并收集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1×106/mL,24孔板ThinCert T M

插入式细胞培养体系的上室加细胞悬液200μL,下室加诱导物(10ng/mL VEGF )600μL 。37℃、5%CO 2培养22h 后,在另一块24孔板加入4μM Calcein AM (450μL /孔),并将小室移入,继续培养30m in 。除去小室内培养基,转移至含有预温胰酶的培养板,孵育10m in,不时振摇。每孔取200μL 含有迁移细胞的胰酶至黑色平底96孔板内,在酶标仪上测定相对荧光单位数。

(4)粘附实验 于96孔酶标板中每孔加100μg/mL 纤维蛋白60μL,风干过夜。0、10、20、40、80、

160×10-9μg/mL Avastin 与10×10-9

μg/mL VEGF 混合后,每孔加100μL 。以SF M +0.1%BS A 为阴性对照,每组设3个复孔。收集细胞,调整浓度为2.5

×104/mL,每孔加100μL 。37℃孵育1h,P BS 洗4次。4μM Calcein -AM 染色,每孔加50μL,37℃孵育30m in 。在酶标仪上测定相对荧光单位数。

(5)管道形成实验 96孔板每孔以50μL GFR -Matrigel 包被,37℃放置1h 使胶凝固。取对数生长期的HUVECs,消化,计数,以SF M +0.1%BS A 重

悬,调整细胞浓度为3×105

/mL,75μL /孔接种于包被的96孔板中。每组设3个复孔。培养3,6h 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随机选取3个视野拍照,以I PP 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小管的长度及个数。

(6)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两组间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当P <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与讨论

2.1 药物对HUVECs 增殖的影响 

分别以0、10、20、40、80、160μg/mL Avastin 处理

HUVECs 细胞,结果显示,VEGF 单抗对HUVECs 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而在24h 、48h 不同时间段的结果表明VEGF 单抗对HUVECs 的增殖抑制作用也有时间依赖性。24h 时增殖抑制率为0.71%~40.91%,48h 时增殖抑制率上升为24.93%

~97.27%。72h 后HUVECs 几乎全部死亡。

2.2 药物对HUVECs 迁移能力的影响 

迁移实验采用经典的Boyden 小室模型。不同浓度Avastin 处理HUVECs22h 后,通过相对荧光单位

02—化工时刊 20091Vol 123,No .5 科技进展《Advances i n Sc i ence &Technology 》

12—李 惠等 建立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体外筛选方法 20091Vol 123,No .5 化工时刊

CCK -8细胞计数试剂盒作为检测试剂。该试剂中

含有W ST -8[化学名称为:2-(2甲氧基-4-硝基

苯基)-3-(4-硝基苯基)-5-(2,4-二磺酸苯)-2H 四唑单钠盐)],它在电子载体1-MethoxyP MS [1-甲氧基-5-甲基吩嗪鎓硫酸二甲酯]的作用下被细胞中的脱氢酶还原为具有高度水溶性的黄色甲簪染料,因此操作简单、重现性好。此外,由于该试剂仅在细胞外染色,对细胞活性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增殖检测后去除培养基即可同步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从而了解增殖抑制与凋亡的关联性

本实验采用荧光定量的Boyden 小室模型,在诱导源的作用下细胞能够穿过聚碳酸酯膜,我们以Cal 2

cein -AM 为荧光探针,将迁移至8μm 孔径的聚碳酸酯膜另一面的细胞染色,通过荧光强度来反映迁移的细胞数量,从而定量分析HUVEC 的迁移能力。Cal 2cein -AM 由于在Calcein 的基础上加强了疏水性,因

此能够轻易穿透活细胞膜。当其进入到细胞质后,酯酶会将其水解为Calcein 留在细胞内,使细胞呈现黄绿色荧光。与传统的细胞固定、染色、在镜下选取视野、拍照计数的评价方法相比,采用荧光定量更加客观且简便。

血管内皮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 2trix,EC M )的粘附是血管新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本实验中我们选用纤维蛋白包被96孔板。纤维蛋白是EC M 的重要组分,具有多个蛋白结合位点,不仅与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分子结合,也可以和细胞表面分子结合,在内皮细胞与EC M 的粘附过程中发挥

重要作用[4]

。采用Calcein -AM 染色进行荧光定量,可以方便地读取相对荧光值,避免主观因素带来的误差。此外,由于荧光染色可以区分两种细胞,进而为研究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粘附作用提供了方便。

管道形成实验是一系列体外评价血管生成方法中最直观的,能够直接反应内皮细胞在体外形成管道的能力,却也是较不容易客观定量的。我们利用I m 2age -Pr 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小管的个数和长度,得到了定量的数据,能够较为客观地作出判断。

3结 论

在该体系中,Avastin 能够抑制VEGF 诱导的HUVECs 与血管生成相关的生物学行为,且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易量化的特点,是一种在体外筛选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理想模型。

与常规的抗肿瘤药物相比,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具有许多优势:①处于增生状态的血管有相对较高的靶分子表达,故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肿瘤具有良好的特异性;②实体瘤生长和转移均依赖血管生成,因而抗血管治疗具有广谱性;③血管内皮细胞直接暴露于血液中,药物能直接发挥作用,故剂量小、疗效高;④与肿瘤细胞相比,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相对稳定,不易产生耐药性;⑤许多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是内源性的,因此,反义用药不易引起耐药性,无细胞毒药物的巨大毒副作用。正是由于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 Folk man J,Long DM ,J r .,Becker FF .Gr owth and metas 2

tasis of tu mor in organ culture [J ].Cancer,1963,16(4):453~467

[2] Folk man J.Tu mor angi ogenesis:therapeutic i m p licati ons

[J ].N Engl J Med,1971,285(21):1182~1186[3] Se mela D,Dufour JF .Angi ogenesis and hepat ocellular

carcinoma [J ].J Hepat ol .2004;41(5):864~80[4] Rhodes J M ,Si m onsM.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bl ood

vessel for mati on:not just a scaff old [J ].J CellMolM ed .2007;11(2):176~205

22—化工时刊 20091Vol 123,No .5 科技进展《Advances i n Sc i ence &Technology 》

肿瘤血管生成与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研究进展 摘要: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肿瘤生长、侵袭、转移和复发的先决条件。肿瘤的血管生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出芽和迁移等。这一过程中有众多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因子参与调节和激活血管生成的开关。因此, 研究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分子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机制, 及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形成一种抗血管生成疗法,来达到控制肿瘤血管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对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肿瘤血管生成;血管生成因子;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血管生成开关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当肿瘤体积超过2-3mm3后局部缺血缺氧[ 1] , 需要产生新的毛细血管以维持肿瘤的生长, 丰富的血管可向肿瘤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 清除各种降解产物, 肿瘤细胞亦经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发生血行转移, 否则肿瘤将发生退行性坏死[ 2].新血管的形成发展取决于血管生成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之间的动态平衡,当血管生长因子与血管抑制因子达到平衡时,血管生成不被启动; 当此平衡趋向于血管生成时,血管开关被开启,新生血管开始生成。在正常组织中, 由于缺少血管生成生长因子或生长因子被高水平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严格控制,血管生成的开关处于关闭状态;但在肿瘤组织中, 生长因子过度表达, 抑制因子表达过低, 改变了这个平衡, 开启了肿瘤血管生成的表型, 导致新血管的生长。因此,有学者认为肿瘤血管形成的始动因素是血管生长因子和血管抑制因子失衡,并且这种失衡会持续出现在肿瘤生长过程中,并提出了通过抑制血管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来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3]1.肿瘤血管生成开关机制 实验和临床数据表明,大多数人类肿瘤生成早期不诱导血管生成和并存在于原位,在无血供数月至数年后,肿瘤中的一些细胞向血管生成的表型转变,这种现象称为血管生成开关。这一机制的分子基础可能是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减少以及血管生成因子产量增加所致[4]。因此,血管生成表型的开关是由血管生成因子与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动态变化来调节。

肺癌血管生成以及抗血管生成治疗(一) 【摘要】肺癌与其它实体瘤一样,其发生、发展和转移均依赖于血管生成,当肿瘤直径达到一定大小时,就会启动“血管生成开关”,促进新的血管生成,以保证肿瘤生长的血供需要。肺癌血管生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受多种正性和负性血管生成因子的调控。因此,抑制血管生成过程中关键步骤阻断肿瘤血管生成,从而切断肿瘤的营养来源和迁移通道,已成为近年来癌症治疗的新策略。本文就近年来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肺癌血管生成抗血管生成 肺癌(Lungcancer)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它已经成为全世界癌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971年,Folkman等提出了肿瘤生长依赖于血管生成的假说,他认为一些来源于肿瘤细胞的化学信号可以通过打开“血管生成开关”而使肿瘤从静止期转换到快速生长期。静止期的肿瘤没有血管生成,肿瘤直径被限制在大约0.2mm-2mm,如果超过这一时期,肿瘤细胞就可以作用于周围的血管,引起血管扩张、扭曲、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血管的发芽。许多研究都表明血管生成对肺癌的发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癌前病变或者肺癌早期也存在微血管密度的增加1],后者是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预后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因此针对血管生成治疗肺癌很可能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一肺癌血管生成调控 1.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家族是一个以二硫键或非共价键连接的同源二聚体的糖蛋白,目前所知的VEGF家族成员包括:VEGF-A(VEGF),VEGF-B,VEGF-C,VEGF-D,VEGF-E和胎盘生长因子(PIGF)。其中VEGF被证明是内皮细胞特有的一种生长因子,在血管生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VEGF为低氧诱导的生长因子,分子质量为34~46Ku,由于其mRNA拼接不同,其有五种形式:VEGF121,VEGF145,VEGF165,VEGF183,VEGF189,VEGF206,其中以VEGF165较为常见,而且生物学活性最强。VEGF和其两个高亲和力受体VEGFR-1或者Flt-1(Fms-liketyrosinekinase),及VEGFR-2或者Flk-1(Fetalliverkinase)/KDR(kinaseinsertdomain-containingreceptor)结合,结合以后其受体通过自身二聚化、磷酸化激活而介导信号转导。VEGF可以使血管床的通透性增加,促进内皮细胞分裂、增殖、迁移和运动,刺激新生毛细血管生成,协助肿瘤细胞进入脉管系统,促进肿瘤侵袭转移。 2.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是ErbB家族成员之一,分子量为170kDa,是一种跨膜糖蛋白,由细胞外区、跨膜区和细胞内区构成。EGFR通过细胞外区结合特异性的配体诸如EGF、TGF-α等而被激活,配体与EGFR结合导致细胞内区的自动磷酸化,以及细胞内酪氨酸激酶活性的激活。酪氨酸激酶磷酸化常伴随下游信号传导蛋白分子的激活,介导下游不同信号通路,比如ras–raf–MAPK,STAT,PI3K–Akt等通路的激活,从而引起肿瘤细胞的增殖、扩散转移及凋亡的抑制。 3.蛋白水解酶与血管生成和肿瘤生物学行为有关的蛋白水解酶主要有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activator,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uPA)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TIMP)等。MMP家族成员众多,但以间质胶原酶(MMP1)、明胶酶A(MMP2)、基质分解素–1(MMP3)和明胶酶B(MMP9)最为常见。MMP参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促使内皮细胞的迁移,血管生成,并在肿瘤的侵袭性生长和转移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除与MMP的作用基本一致外,尚有促进VEGF、bFGF和TGFβ的血管生成调节作用。TIMP能促进细胞增殖,但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新生血管的生成有抑制作用。 4.COX-2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是催化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素和血栓戊烷的关键酶,它包括两种异构体COX-1和COX-2。COX-1在所有的细胞内几乎都持续表达,并且在许

肿瘤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治疗癌症的机制 主要研究者 Yihai Cao MTC 卡罗林斯卡学院 总目标: 我们研究项目的目标是研究肿瘤血管生成的复杂机制。通过了解病理性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我们希望能攻克血管来明确新的治疗靶点,优化当前治疗癌症的抗血管生成疗法,确定可靠的生物标记来指导这些新药的临床意义。因此,我们的研究目的本质上是翻译性质的并且与临床相关,如果成功,这个项目将造福数百万癌症患者。 具体目标: 1.研究在肿瘤生长与转移过程中血管和淋巴管生成的机制 2.研究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耐药机制和优化抗血管生成疗法 3.确定脱靶肿瘤为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潜在有利部位 4.研究肿瘤血管和促进肿瘤生长转移的间质组织之间的作用 背景和理由 血管生成,就是新血管从现有的血管生长的过程,它对胚胎发育、女性生殖、伤口愈合、肿瘤生长和转移、慢性炎症、肥胖、糖尿病并发症和眼科疾病都至关重要[1]。1971年,Judah Folkman提出一个新概念,将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为治疗癌症的新策略[2]。经过40年该领域的研究后,临床前和临床数据提供了可靠的证据,证明抗血管生成疗法是治疗恶性和非恶性肿瘤有效合理的方法。如今,一些基于抗血管生成原理的靶向药物主要包括贝伐单抗,舒尼替尼,和索拉非尼,它们已结合传统疗法如化疗,成为人类肿瘤一线治疗手段的关键部分[3] 。此外,抗血管生成药物已被成功用于眼科疾病的治疗,比如老年性黄斑变性[ 4 ]。在癌症领域,尽管抗血管生成药物结合化疗的联合疗法能显著的提高各类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但是抗血管生成疗法治疗大多数类型的癌症包括直肠癌、肺癌和乳腺癌的临床效果仍然不理想,只有少数癌症患者(大约30%)受益[5]。大量临床相

酶抑制剂类抗糖尿病药物的分子水平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张海枝,刘鹏,李川,刘长鹰 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市新药设计与发现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193 摘 要:酶抑制剂类抗糖尿病药物是目前药物研究的热点,而药物筛选技术是制约此类抗糖尿病新药研发速度的关键步骤。主要从分子水平总结近年来报道的与糖尿病相关的酶抑制剂类候选药物的筛选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前沿方法,着重介绍极具潜力的毛细管电泳法、质谱法、生物传感法和微通道筛选方法等。 关键词:抗糖尿病药物;酶抑制剂;分子水平;药物筛选方法 中图分类号:R97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 5515(2014)08 - 0947 - 0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4.08.028 Research progress on drug screening methods at the molecular level for enzyme inhibitors used as anti-diabetic drugs ZHANG Hai-zhi, LIU Peng, LI Chuan, LIU Chang-ying 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Design and Drug Discovery,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Tianjin 300193, China Abstract: Various enzyme inhibitor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 hotspot in the research area of anti-diabetic drugs, whose development has been greatly limited by the efficiency of diverse drug screening methods. This paper concerns on different types of drug screening methods in the molecular level for enzyme inhibitors used in diabete treatment, including both traditional and advanced methods. Importantly, several screening methods with great potential have been emphasized here, such as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mass spectrometry, biosensors, screening methods based on microchannel and so on. Key words: anti-diabetic drugs; enzyme inhibitors; molecular level; drug screening methods 糖尿病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与胰岛素产生和作用异常相关、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现有报道证实,体内参与血糖调节的多种酶已经成为抗糖尿病药物作用的关键靶点,可为研制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提供新途径。以靶标酶为作用对象的酶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血糖的升高,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是抗糖尿病药物研发的希望所在[1-2]。目前报道的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酶抑制剂包括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醛糖还原酶(AR)抑制剂、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抑制剂、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 (PTP-1B)抑制剂、果糖-1,6-二磷酸酶抑制剂、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环氧酶-2(COX-2)抑制剂、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等[3]。 近年来,组合化学的快速发展已经解决了酶抑制剂类候选药物的大批量合成问题,而如何快速高效准确地筛选出此类抗糖尿病新药是药物研发中的关键难题。现有报道中关于酶抑制剂类候选药物的筛选方法较多,根据所选用的材料和药物作用的对象以及操作特点,可将这些方法大致分为4个水平:整体动物水平、组织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其中,基于分子水平的酶抑制剂类药物筛选方法具有反应体积小、筛选速度快、药物作用机制明确,可实现大规模筛选等优点,在药物筛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文详细综述了酶抑制剂类抗糖尿病药物的分子水平筛选方法,力图为此类药物的高通量筛选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期提高抗糖尿病新药的研发速度。目前文献中报道的与糖尿病相关的酶抑制剂类药物分子水平筛选方法主要 收稿日期:2014-06-28 作者简介:张海枝(1985—),女,湖北黄冈市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分析化学。Tel: (022)23006859 E-mail: zhanghz@https://www.360docs.net/doc/e518368887.html,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筛选模型的研究进展葛慧,张洪泉(扬州大学医药研究所药理研究室,扬州225001) [摘要] 目的:介绍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TAl)筛选模型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TAI的筛选主要依赖于采用形态学检测法测定血管的生成活性。TAI筛选的程序为:体外筛选→体内筛选→应用肿瘤模型进行全面最终的评价。结论:TAI对于肿瘤治疗有重要作用,其筛选模型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 血管生成抑制剂;药物筛选试验,抗肿瘤;综述 [中图分类号] R 9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838(2005)04-0381-04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screening modelS OftUmot angiOgenesiS inhibitors GE Hui,ZHANG Hong-Quan(Department OfPharmacology,Institute OfMedlclne and Pharmacy,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1,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review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s(TAl).Methods: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evant literature was sunnnarized and analysed.Results:The methods fOr screening TAl were mainly deterlnining the angio-genesis activity.The morphology assay was adopted tO measure the angiogenesis activity.The procedures were screening in vitro→screening in vivo→using tumormodels tO carry out overall and final appraisal.Conclusion:TAI has important effects On cancerthera-py.The studies Ofscreening mOdels OfTAI have already got breakthrough. [KEYWORDS] angiogenesis inhibltors;drugscreeningassay,antitunior;review [Pharm Care & Res,2005,5(4):381-384]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TAl)能抑制血管生成,阻止肿瘤生长和转移。TAT治疗肿瘤具有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方法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以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吸收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其作用机制为:竞争性抑制位于小肠的各种α-葡萄糖苷酶,使淀粉类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减慢,从而减缓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的原理是:对-硝基苯酚-α-D-葡萄糖苷(pNPG)作反应底物;该底物是无色的。经α-葡萄糖苷酶水解后可以释放出对-硝基苯酚(pNP),pNP在碱性条件下是黄色的,因此可以通过测定410nm处的吸光度反应出pNP的浓度(吸光度与pNP浓度成正比关系)。吸光度越小,说明pNP的浓度越小,即酶被抑制的程度越大。 设不加样品时,测得的吸光度为c0, 加样品后测的吸光度为c1. 那么酶的抑制率可通过1-c1/c0计算出来。 一实验试剂: α-Glucosidase(α-葡萄糖苷酶)、4Nitrphtnylα-D-glucopyranoside(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Acarbose(阿卡波糖) 均购自Sigma公司,无水Na2CO3、Na2HPO4、KH2PO4等, 均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苦瓜提取物。 二实验器材: Bio Tek酶标仪、电子天平、Eppendorf的移液器、pH计、酶标板、恒温水浴器 三实验方法: (一) 试剂配制 (1)pH值6.8的0.1 mol/L磷酸缓冲液 分别配制0.1 mol/L Na2HPO4和KH2PO4(13.6 g配成1L),用这两种溶液混匀互调pH 值至6.8即得0.1 mol/L磷酸缓冲液 (2)用pH值6.8的0.1 mol/L磷酸缓冲液配制0.26 U/mlα-Glucosidase (3)底物(PNPG)用pH值6.8的0.1 mol/L磷酸缓冲液配制成浓度为5 mmol/L (1.505mg/ml) (4)反应终止液:0.2 mol/L Na2CO3。 (5)阳性药的配制:精密称取阿波卡糖样品,以磷酸缓冲液为溶剂溶解,配成10 mg/ml 的浓度。 (二) 实验方法 1. 各浓度药液按每孔50 μL加入酶标板,每浓度设三复孔。另设一药物对照孔、空白反应孔及空白对照孔。然后向药物反应孔和空白反应孔加入50 μL 0.26 U/mL的 -葡萄糖苷酶,其他组加50 μL 磷酸缓冲液,经此步骤后,各孔的组成为: 药物反应孔:50 μL药液+ 50 μL酶 药物对照孔:50 μL药液+ 50 μL磷酸缓冲液 空白反应孔:50 μL磷酸缓冲液+ 50 μL酶 空白对照孔:50 μL磷酸缓冲液+ 50 μL磷酸缓冲液 上述反应体系在微型振荡器上震荡30秒,置于恒温37 o C水浴中孵育10min。

《抗血管生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骨与软组织肉瘤的药物安全管 理共识》(2020)要点 1 概述 肉瘤较为少见,因此在临床使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过程中,建议遵循以下4条原则: 1)首先使用被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的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最好使用有适应证的药物;2)若为超适应证用药,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例如国内外已开展临床研究并发表文献,有确定疗效者为先;3)推荐使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医生及医疗机构有能力应对该药物可能引发的各项不良反应及并发症;4)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患者及家属用药的适应证或超适应证用药,临床研究结果及用药后可能的不良反应。 2 CTCAE不良反应分级(版本4.03或5.0) 3 证据水平 4 用药前基线检查 基线值作为临床评价的起点,通过一系列的体检或实验室的检测,确认患者用药前的状态,以利于治疗前后的对比。 5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建议 5.1 医学检查 5.1.1 血小板计数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在抗血管生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aTKIs)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 5.1.2 白细胞计数降低白细胞计数降低在aaTKIs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 5.2 肝功能异常

5.2.1 单纯丙氨酸/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本部分只涉及单纯转氨酶升高,若合并有胆红素升高,详见药物性肝损害(5.2.3)。 5.2.2 血胆红素升高本部分只涉及单纯血胆红素升高,如果合并转氨酶的升高,除外其他基础肝病的影响,则考虑为药物性肝损害,具体分级及处理原则见表3。 5.2.3 药物性肝损害在排除其他基础肝病或者感染性肝病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分析,考虑为单纯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时,参考以下药物性肝损害的处理原则。 5.3 心血管疾病 5.3.1 窦性心动过速在所有抗血管生成的研究中,窦性心动过速均是一个少见的AE。 5.3.2 心电图QTc间期延长心电图QTc间期延长并不常见。 5.3.3 高血压高血压是使用aa-TKIs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在多项研究中显示为预后良好的一个临床标志,但是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剂量限制性毒性,影响疗效。 5.4 内分泌疾病 5.4.1 甲状腺功能减退 5.5 消化道疾病 5.5.1 口腔黏膜炎 5.5.2 腹泻 5.5.3 腹痛 5.5.4 牙痛

抑制血管生成与肿瘤治疗 肿瘤的生长是血管生成依赖性的,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应该可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肿瘤血管的生成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阻断其中任何一步,都将可能阻止肿瘤血管生成,因此肿瘤的血管系统己成为一个崭新的抗肿瘤治疗靶点。如抑制促血管生成因子与相应受体结合,阻断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抑制降解基底膜的酶的活性,组织内皮细胞向外移动形成细胞索,抑制血管形成;抑制破坏茹附分子,使内皮细胞无法与基底膜乳附,抑制形成管腔等,这些手段均可有效阻断血管的生成。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作用于肿瘤内皮细胞,阻止其增殖、迁移、出芽及形成新生血管,并诱导不成熟内皮细胞趋向凋亡,抑制肿瘤生成和转移,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针对性。近年来,这类抑制剂的研究已取得新的进展,有望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方法。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抗血管生成的药物能够单独消退肿瘤,但这些药物能够延缓肿瘤生长进程,使其更加稳定,而且和别的抗肿瘤药物合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治疗 由于VEGF是目前发现的诱导肿瘤血管形成作用最强和最具特异性的生长因子,故VEGF/VEGFR信号转导通路被认为是最有前途

的靶点。而大量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抑制VEGF的表达或者活性在动物以及人类肿瘤中均能取得直接迅速的抗血管生成的作用。 对目前正在进行临床前期研究以及临床试验的VEGF药物,根据其作用靶点的部位不同分为以下几类:①针对内源性VEGF的抗体,如bevacizumab ( BV ).BV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VEGF单抗,2004年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与5-氟尿啼陡合用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用药。除了结直肠癌,BV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进展型或转移性非小细胞型肺癌等应用中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研究者认为,BV 主要是通过抑制新生血管生成,阻断肿瘤血供,进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认为这样的治疗效果更加符合生理性细胞的死亡过程,减少了传统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②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并与之相结合的小分子VEGF抑制物,这类药物能竞争性地与VEGFR相结合,并阻断VEGF信号转导。如BA Y43一9006,SU541fi, SLi11248, PTK787/K222;i84等。BAY43一9006已干2005年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应用于进展型肾癌等。SU5416是一种新合成的VEGF受体VEGFR一2酩氨酸激酶抑制物,可明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阻断其血供,进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使肿瘤从大到小处于休眠状态,目前川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③可溶性VEGF受体类似物,如VEGF Trapo VEGF Trap,是由VEGFRI,VEGFR2的胞外段与人Y 免疫球蛋白Fc段融合产生的蛋白,其与VEGF有极强的结合能力,并抑制其活性,目前已经应用于多种实体癌和淋巴瘤的I期实验研究。

建立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体外筛选方法 李 惠 1,2  叶 庆 3,4  李运曼 1 (1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南京210009;2江苏先声药物研究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42; 3南京军区总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南京210002;4南京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江苏南京210002) 摘 要 以Avastin 为阳性药,建立稳定、客观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体外评价体系。用CCK -8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 )的增殖情况;荧光定量的Boyden 小室法检验HUVECs 的迁移能力;荧光定量分析HUVECs 对纤维蛋白的粘附能力;运用图象分析软件I m age -Pr o Plus 定量分析HUVECs 的小管形成行为的图像。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中,Avastin 能够抑制VEGF 诱导的HUVECs 与血管生成相关的生物学行为。该体系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易量化的特点,是一种在体外筛选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理想模型。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 体外筛选方法   收稿日期:2009-04-10 作者简介:李惠(1984~),女,硕士,肿瘤药理学研究。李运曼(1957~),女,教授,博导,心血管药理学研究。   I nvesti gati on of an Evaluati ve Exper i m ent al Sche me of Anti -angi ogen i c Therapy L i Hui 1,2  Ye Q ing 3,4  L i Yunman (1China Phar maceutical University,J iangsu Nanjing,210009;2Si m cere Phar maceutical Gr oup,J iangsu Nanjing,210042; 3Postdoct orMoving Stati on,General Hos p ital of Nanjing M ilitary Command,J iangsu Nanjing,210002; 4Peop le’s L iberati on A r my Cancer Center,the 81st Hos p ital of Peop le’s L iberati on A r my,J iangsu Nanjing,210002) Abstract An evaluative experi m ental sche me of anti -angi ogenic therapy was established .HUVECs p r olifera 2ti on was detected by CCK -8kit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Boyden cha mber assay was e mp l oyed t o analyze the HU 2VECs m igrati on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adhesi on assay was perf or med t 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HUVEC adhesi on t o fibr onectin.I m age -Pr o Plus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ube f or mati on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vastin inhibited the angi ogenesis -related bi ol ogical behavi or of HUVECs in vitr o .The experi m ental sche me was reliable,easy t o operate and quantify .It was an ideal model f or evaluating the anti -angi ogenic therapy . Keywords an evaluative experi m ental sche me anti -angi ogenic therapy 上世纪60年代初,Folkman 和Becker 观察到,在 肿瘤血管未出现时,离体灌注器官中的肿瘤生长受到 严重限制[1] 。后来,在1971年,Folkman 提出了肿瘤 生长依赖血管生成的假设,认为不超过1mm 3 的微小肿瘤,可通过被动弥散获得所需的氧和营养,但肿 瘤进一步生长就必需有血管生成来支持[2] 。干扰肿瘤与其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阻断肿瘤血管新生,可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希望。 肿瘤血管生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级联反应。在 肿瘤细胞分泌的促血管生成因子的刺激下,邻近血管静息状态的内皮细胞被激活。活化的内皮细胞分泌蛋白酶,使内皮细胞连接松弛,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降解,于是,基质中包含的各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如VEGF )被释放,继续刺激内皮细胞,使其侵入周围组织,并增殖、迁移,形成管腔结构。最后,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重塑,周围支持细胞(如平滑肌细胞)被募集,使新生血管稳定并成熟 [3] 。 — 91—第23卷第5期2009年5月 化工时刊 Che m i ca l I ndustry T i m es Vol .23,No .5 M ay .5.2009

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研究进展 通过查阅文献,综述目前酶抑制剂筛选的主要模型,包括动物模型、高通量筛选模型及固定化酶反应器。并对其应用原理、应用情况及优缺点进行了阐述。 标签:酶抑制剂;筛选模型;靶点;验证 20世纪60年代,日本科学家梅译滨夫提出了酶抑制剂的概念,从而将抗生素的研究扩大到酶抑制剂的新领域。随着酶学研究的深入,对酶结构的认识,已能在分子水平上认识酶的作用机制,并根据酶的作用原理来设计各种酶的专一抑制剂作为药物,来调节体内的异常代谢。 酶抑制剂作为药物的治疗基础是通过限制酶催化底物的反应能力,使底物浓度增高或代谢产物浓度降低,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在一系列酶促反应中,以抑制限速酶或关键酶的效果最好。在目前上市的药物中,以受体为靶点的药物占52%,以酶为靶点的药物占22%,以离子通道为靶点的药物占6%,以核酸为靶点的药物占3%。酶抑制剂的开发是新药的重要来源。随着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酶抑制剂作为药物越来越受到医药界的重视。 药物筛选模型是用于证明某种物质具有药理活性(生物活性、治疗作用)的实验方法,是寻找和发现药物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长期寻找药物的实践过程中,建立了大量用于新药筛选的各类模型,在新药发现和研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新的药物筛选模型不断出现,不仅促进了药物的发现,而且对药物筛选的方法、理论、技术都产生了巨大影响[1]。 酶抑制剂的筛选模型主要为动物模型和细胞分子水平筛选模型。动物模型由于规模小、效率低、样品量大、成本高等缺点,不适合作为药物初筛的模型。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筛选模型,具有材料用量少、药物作用机制比较明确、可实现大规模筛选和一药多筛等特点[1],已成为目前酶抑制剂筛选的主要方法。本文就近几年来酶抑制筛选的主要模型进行综述。 1 高通量筛选模型 高通量筛选是以分子细胞水平的实验方法为基础,以微型板为实验工具载体,以自动化操作系统执行实验过程,以灵敏快速的检测仪器采集实验数据,以计算机对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同时对数以万计的样品进行检测。高通量筛选以其高效、快速的优点,已成为酶抑制剂新药发现的主要手段。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主要为分子水平的筛选模型,也有少量细胞水平的筛选模型。筛选以酶为作用靶点的药物,不仅要观察酶与药物的结合,更要观察药物对酶活性的影响。根据酶的特点,酶的反应底物和产物都可作为检测指标[2]。以酶为作用靶点的高通量检测方法,绝大多数是直接检测酶的活性,主要有基于放射性的方法和基于比色、荧光的方法两大类[3]。

血管生成素: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新靶点 生意社11月7日讯阿瓦斯丁是目前市场上抗血管生成生物药物的典范,该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靶向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尽管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最近撤销了阿瓦斯汀治疗乳腺癌的适应证,但此药在世界各地仍广泛用于治疗大肠癌、脑癌、肺癌和肾细胞癌。而且,抗血管生成药物也可用于其他疾病的适应证,例如,雷珠单抗是 1

一种来自于贝伐单抗的单克隆抗体片段,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拜耳和Regeneron公司联合开发的湿性AMD药物Eylea,也是一种VEGF受体1和2的胞外结构域融合人IgG1的Fc部分组成的重组融合蛋白。 随着对抗血管生成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发现,血管生成素有望成为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新靶点。 血管生成素途径受到关注 开发更安全和更有效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一直是制 2

药行业努力的方向。血管生成素途径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望改变VEGF通路已作为重要靶点的现状。对几种血管生成素家族成员的研究已经确定,血管生成素1和血管生成素2与其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TIE-2已成为研究热点。血管生成素-TIE通路被认为是一个特别有吸引力的治疗干预系统,因为其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对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环境稳定上,同时也是血管生成和炎症通路的重要环节。 3

ANG-1和ANG-2是TIE-2受体酪氨酸激酶的功能性配体。ANG-1表达于许多类型的细胞,如周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作为TIE-2激动型配体。ANG-1介导的TIE-2激活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和血管发育稳定性下降。另外,ANG-2由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可阻断ANG-1介导的TIE-2激活,作为TIE-2的拮抗剂发挥作用。ANG-2上调与不同类型的癌症转移和恶化相关。 而且,血管生成疾病都发现了ANG-2上调的现象。 4

164 微量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及抑制类型 的判断方法 朱娟娟,尹忠平,陈继光,上官新晨,彭大勇,蒋艳 (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天然产物与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45) 摘要: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抑制碳水化合物水解,是高血糖人群降低餐后血糖的常用物质。本文基于α-葡萄糖苷酶-PNPG 体外反应体系,建立了微量、快速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该模型的主要参数如下:酶浓度为0.05 U/mL ;底物浓度范围为0.05~1 mM ;反应温度为37 ℃;反应时间为6 min 。以该模型检测了阿卡波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并采用Lineweaver-Burk Plots 、Eadie-Hofstee Plots 、Hanes-Wolff Plots 、Eisenthal-Cornish-Bowden Direct Plots 、Non-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五种方法对该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对数据处理的过程和结果的比较发现,该五种方法各有特点,各法所获得的V max 、K m 和K i 存在一定的差异,Non-linear-Regression Analysis 法更加简便、合理及可靠,是酶动力学数据处理的首选方法。采用Non-linear-Regression Analysis 法计算,该模型中酶促反应的V max 为3.91×10-6 mmol/min ,K m 为0.12 mM ,阿卡波糖的K i 为90 μM 。 关键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模型;动力学 文章篇号:1673-9078(2016)12-164-17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6.12.026 A Model for Screening Trace Amounts of α-Glucosidase Inhibitors and Methods for Judging Inhibition Type ZHU Juan-juan, YIN Zhong-ping, CHEN Ji-guang, SHANG GUAN Xin-chen, PENG Da-yong, JIANG Y an (Jiangxi Key Laboratory of Natural Product and Functional Food,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China) Abstract: 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s can inhibit carbohydrate hydrolysis and are commonly used to decrease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in individuals with hyperglycemia. A model for the rapid screening of trace amounts of 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s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alpha-glucosidase-pNPG in vitro reaction system. The optimized parameters of this model were as follows: the enzyme concentration,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were 0.05 U/mL, 0.05~1 mM, 37 ℃, and 6 min, respectively.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acarbose was determined using this model, and the enzymatic reaction kinetics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five methods (Lineweaver-Burk plots, Eadie-Hofstee plots, Hanes-Wolff plots, Eisenthal-Cornish-Bowden direct plots, and Non-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Data processing and comparison of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five methods had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as the K i , K m , and V max calculated by these five methods differed slightly. Non-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more convenient,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and therefore was the first choice for processing the data of enzyme kinetics. By this model, the V max (×10-6 mmol/min) and K m (mM) of enzymatic reaction were calculated to be 3.91 and 0.12, respectively and the K i (μM) of acarbose was 90. Key words: 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 model; kinetics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 )统计,2013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约3.82亿[1]。我国约有5000万糖尿病患者, 收稿日期:2015-12-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460436,31260368);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2BAB204004) 作者简介:朱娟娟(198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天然产物与功能性食品 通讯作者:尹忠平(1971-),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天然产物与功能性食品 居世界第二位[2]。研究表明,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 特征,也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原因[2]。糖耐量受损(IGT )主要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因此控制患者餐后血糖水平非常重要。根据IDF 《Ⅱ型糖尿病全球指南》和《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是Ⅱ型糖尿病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3,4]。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是影响餐后血糖的关键因素,为了防止餐后高血糖,患者必须控制日常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述·2013年8月第20卷第22期 20世纪60年代,日本科学家梅译滨夫提出了酶抑制剂的概念,从而将抗生素的研究扩大到酶抑制剂的新领域。随着酶学研究的深入,对酶结构的认识,已能在分子水平上认识酶的作用机制,并根据酶的作用原理来设计各种酶的专一抑制剂作为药物,来调节体内的异常代谢。 酶抑制剂作为药物的治疗基础是通过限制酶催化底物的反应能力,使底物浓度增高或代谢产物浓度降低,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在一系列酶促反应中,以抑制限速酶或关键酶的效果最好。在目前上市的药物中,以受体为靶点的药物占52%,以酶为靶点的药物占22%,以离子通道为靶点的药物占6%,以核酸为靶点的药物占3%。酶抑制剂的开发是新药的重要来源。随着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酶抑制剂作为药物越来越受到医药界的重视。 药物筛选模型是用于证明某种物质具有药理活性(生物活性、治疗作用)的实验方法,是寻找和发现药物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长期寻找药物的实践过程中,建立了大量用于新药筛选的各类模型,在新药发现和研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新的药物筛选模型不断出现,不仅促进了药物的发现,而且对药物筛选的方法、理论、技术都产生了巨大影响[1]。 酶抑制剂的筛选模型主要为动物模型和细胞分子水平筛选模型。动物模型由于规模小、效率低、样品量大、成本高等缺点,不适合作为药物初筛的模型。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筛选模型,具有材料用量少、药物作用机制比较明确、可实现大规模筛选和一药多筛等特点[1],已成为目前酶抑制剂筛选的主要方法。本文就近几年来酶抑制筛选的主要模型进行综述。 1高通量筛选模型 高通量筛选是以分子细胞水平的实验方法为基础,以微型板为实验工具载体,以自动化操作系统执行实验过程,以灵敏快速的检测仪器采集实验数据,以计算机对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同时对数以万计的样品进行检测。高通量筛选以其高效、快速的优点,已成为酶抑制剂新药发现的主要手段。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主要为分子水平的筛选模型,也有少量细胞水平的筛选模型。筛选以酶为作用靶点的药物,不仅要观察酶与药物的结合,更要观察药物对酶活性的影响。根据酶的特点,酶的反应底物和产物都可作为检测指标[2]。以酶为作用靶点的高通量检测方法,绝大多数是直接检测酶的活性,主要有基于放射性的方法和基于比色、荧光的方法两大类[3]。 曹鸿鹏等[4]采用荧光分析法建立了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从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制备出神经氨酸酶,以有荧光特性的化合物为酶的底物,利用96孔板建立了适合高通量筛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荧光分析法。方法:96孔板中,100μl体系中含有20μmol/L MU-NANA(底物),3μl神经氨酸酶溶液,10μl待测样品溶液,37℃,pH3.5,孵育15min,355/460nm测定荧光强度。 张冉等[5]采用比色法建立了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从小肠上段提取α-葡萄糖苷酶,以蔗糖为底物,通过测定体系中葡萄糖的生成量来检测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方法:384孔微板中,20μl体系中含有10μl 酶提取液,30mmol/L的蔗糖5μL,待测样品5μl,37℃,孵育30min,505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李婷等[6]也建立了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方法:96孔板中,160μl体系含2.5mmol/L和0.2U/mlα-葡萄糖苷酶,37℃,pH7.0,反应15min,40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Vollmer等[7]采用放射法建立了一种以青霉素结合蛋白(PBP)为靶的抗生素的高通量筛选方法。PBP既是糖基转移酶又是肽转移酶,该法是筛选其糖基转移结构域的活性位点上的可结合物。方法:96孔板中加入莫诺霉素混悬液,然后加入3H标记的PBP(细菌膜粗提物)和受试化合物,孵育,过滤去掉非结合的放射性,闪烁计数测得放射性指示PBP与莫诺霉素结合的情况及受试化合物对其的影响。 另外,根据酶的特点,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肖尚志[8]建立了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组织贴块法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至8~15代时,用胰蛋白酶消化后,接种至24孔板,加入胎牛血清浓度为10%、葡萄糖 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研究进展 王振宋洋彭坤 山东阿如拉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01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综述目前酶抑制剂筛选的主要模型,包括动物模型、高通量筛选模型及固定化酶反应器。并对其应用原理、应用情况及优缺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酶抑制剂;筛选模型;靶点;验证 [中图分类号]R9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8(a)-0018-03 Research Progress of Screening Model of Enzyme Inhibitor WANG Zhen SONG Yang PENG Kun Shandong Arula Pharmaceutical Research&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Shandong Province,Jinan250101,China [Abstract]After researching relevant literatures,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urrent main models of enzyme inhibitor including animal model,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model,and immobilized enzyme reactor as well as their mechanisms of application,applicable applications,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Key words]Enzyme inhibitor;Screening model;Target spot;Confirmation 18 中国当代医药CHINA MODERN MEDICIN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