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选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公选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公选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公选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高校公选课的开设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大有裨益。而一门成功的公选课其教学内容要精选、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考核方式要多元化,同时教师自身素质要提高,这样才能得到学生认可。文章以“名胜古迹与历史文化”课为例,谈谈对高校公选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公选课高校教学

高校公选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以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教育课程,“它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架构,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强化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①所以公选课已经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设的意义已经愈发凸显出来。笔者自2002年以来一直开设“名胜古迹与历史文化”这门公选课,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公选课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根据生源特点,精选教学内容

“名胜古迹与历史文化”这门公选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生源来自各个学院的不同专业。面对背景知识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学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另外,很多高校公选课资源不足,开设的门数相对较少,学生在网络选课时往往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特点选课,而是抢课,选课就是为了修学分。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保证教学效果,课程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所以多年来我们把精选教学内容作为这门公选课首要考虑的问题。

根据生源特点和学生选课心态,公选课的内容主要考虑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可以说,学生的兴趣对学好公选课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兴趣也就自然喜欢这门课,在愉悦的心态下学习历史更便于知识的掌握。名胜古迹不比名山大川,它体现的是人类活动的痕迹,几乎每一个名胜古迹都有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都承载了它产生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我们就从这个角度精选教学内容。即以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为中心,辅以东北地区的名胜古迹,以专题的形式讲授名胜古迹与历史文化。通过讲授,使学生学到历史知识的同时,领略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怀。

另外,在授课过程中还通过师生QQ群、电子邮件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要求,根据学生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关键之一,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

论高校公选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2009年6月Jun.,2009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 高校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公选课)是面向全校学生、根据学生兴趣和师资结构而开设的一类课程。其主要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优化其知识结构,提高其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进而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必要的基础。此外,当今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开设符合社会需求、满足企业实际需要的公选课,对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高其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公选课教学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使之成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课程,迫切需要进行深入探讨。 一、高校公选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学管理问题 全校性公选课一般由学校教务处整合全校资源,统一进行管理,向全校开放,由学生自由选择。但往往由于管理者和学习者对公选课的认知偏差,加之缺乏对公选课的明确理论定义和实践规范,使其实际效果与其设立的初衷出现了一 定程度上的偏差。[1] 主要表现为: 1.公选课开课数量相对不足,各类学科划分和课程学分分布不合理。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为实施素质教育,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纷纷开设了公选课,并将其作为学生专业学习计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由于有些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学科门类不全,加之管理部门的不重视等诸多因素,导致了高校公选课开课数量相对不足,无法同时满足学生涉猎知识与选修学分的需求。同时,各类学科课程开设不均匀,从而导致学生在选修过程中无法实现各类知识的交叉与融合。在学分上实行“一刀切”,也挫伤了学生学习高深知识的积极性,导致了易学易考的课 程人满为患,理论性强、难度大的课程却因为选课人数太少而只能停开。 2.公选课师资力量不足。由于学校对公选课的开设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教师开设公选课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近年来,学校对教师教学、科研的考评日趋严格,连续扩招后各个院系的教学压力已经很大,开设公选课对本已很繁忙的教师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很多优秀教师开设公选课的积极性不高,从而造成了开设公选课的教师队伍中高职称、优秀教师数量较少,中低职称教师比例过大的师资比例失衡的局面。 3.教学质量的监管力度不够。学校在必修课的教学管理、督导、质量监控方面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来确保教学质量,而对公选课的教学却缺乏有效监控,致使教学质量不高的状况普遍存在[3]。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公选课授课教师隶属不同教学单位,大多处于“孤军奋战”,很难对其进行统一管理[4];二是公选课数目庞大、授课时间灵活多变,致使管理部门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监督。 (二)学生的问题 1.学生对公选课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学校开设公选课的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选修的课程。由于学校对公选课的宣传力度不够,加之教师对公选课要求过低,从而给学生造成了公选课不重要的错觉。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学习上不认真刻苦、态度上不积极主动的状态,从而影响公选课的教学质量,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 2.课程选择存在随意性、盲目性和从众性。各高校一 收稿日期:2009-03-24 作者简介:李艳平(1979—),女,陕西澄城人,常熟理工学院数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准则及会计实务。 论高校公选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李艳平 (常熟理工学院数学系,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公选课是高校为丰富学生视野而开设的一类课程,目前公选课教学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来自 教学管理部门,有些来自学生,还有一些来自教师,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后,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公选课;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94(2009)06-0027-03 27

大学校园选修课课程实施方案

公共选修课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是有大学校园选修课课程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背景】选修课的设置与实验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的设置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选修课的评价包括课程方案、材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评价。当前,要特别加强选修课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创新。 【意义】 (一)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必修课程关注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为学生的一般发展奠定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基础。但是,随着知识的发展,知识在不断走向分化、深化、细化的同时也不断地交叉、渗透、融合。知识的不断分化与整合使传统的学校课程很难反映人类知识的当代成就,滞后于知识的发展。必修课的数量与内容总是有限的,它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选修课则可以弥补必修课的不足,它一方面可以对必修课的内容进行拓展或深化,另一方面,又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它扩展了学校课程的种类与范围,使学校课程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强化了学校课程与知识世界的动态联系。 (二)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 由于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体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学生个体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国教育固然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的学生都统一要求,更不意味着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每门课程上都平均发展或门门优秀。学校教育应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赋予每个学生选择性发展的权利,引导和促进学生个性的生动发展。可以说,没有“选择”的教育,不讲“个性”的教育,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训练”,而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僵化格局,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开设丰富多样富于弹性的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潜在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 (三)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必修课一统天下的课程体制中,教师被排除在课程编制活动之外,他们仅仅是既有课程的实施者,忠实地、不折不扣地执行教科书的意图,严格按照统一的教科书、教参甚至教法进行教学。而选修课的开设,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工作品质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机遇。它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角色和固定不变的职能分工,要求教师更新课程意识、教学观念,掌握课程开发所必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吸收当代知识研究的新成果。正是在参与课程开发,进行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自主性和创造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获得专业的自主成长和持续发展。 开设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旨在提供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让学生认识学科的价值

实践与探索课件教学设计

实践与探索课件教学设计 实践与探索课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积极思考、互相讨论,经历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形成方程模型,解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重点、难点 1,重点:让学生实践与探索,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配套问题的应用题。 2.难点:寻找相等关系以及方程组的整数解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其中什么是关键 二、新授 问题1.第35页实践与探索中的第一个问题。 学生阅读教科书并与同伴讨论、交流,探索解题方法,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只要学生的方法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学生进行质问和大胆创新。 学生有困难,教师加以引导: 1.本题有哪些已知量?

(1)共有白卡纸20张。 (2)一张白卡纸可以做盒身2个或盒底盖3个。 (3)1个盒身与2个盒底盖配成一套。 2.求什么? (1)用几张白卡纸做盒身几张白卡纸做盒底盖 3.若设用x张白卡纸做盒身,y张白卡纸做盒底盖。 那么可做盒身多少个盒底盖多少个 [2x个盒身,3y个盒底盖] 4.找出2个等量关系。 (1)用做盒身的'白卡纸张数十用做盒底盖的自卡纸张数:20。 (2)已知(3)可知盒底盖的个数应该是盒身的2倍,才能使盒身和盒底盖正好配套。 根据题意,得 x+y=20 3y=2×2x 解出这个方程组。 以上结果表明不允许剪开白卡纸,不能找到符合题意的分法。 如果允许剪开一张白卡纸,怎样才能既符合题意且能充分利用白卡纸呢? 用8张白卡纸做盒身,可做8×2二16(个) 用1l张白卡纸做盒底盖,可做3×11=33(个) 将余下的l张白卡纸剪成两半,一半做盒身,另一半做盒底,一

浅谈公共选修课教学方法改革

浅谈公共选修课教学方法改革 本文分析了公共选修课Photoshop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教学改革措施,主张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重视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 标签:公共选修课;教学方法;Photoshop;改革完善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日益发达,运用计算機来处理和制作图像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高校许多非设计类专业也开设了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课程,以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笔者认为开设公共选修课Photoshop是十分必要的,让非设计类专业学生获得一技之长,并能学以致用。然而,Photoshop 公选课的选课学生多数为非设计类专业学生,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局限性较大,选课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存在仅限于修得“皮毛”的通病。为了使Photoshop公选课课程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应重视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注重选课学生的实际,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加强选课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一、Photoshop公选课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对象理论水平较弱 Photoshop课程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一般作为设计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对美学、设计学相关理论知识要求较高。但在Photoshop公选课教学中,选课学生均来自不同的非设计类专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美术特长训练,面对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能力有所欠缺的教学对象,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在本人的教学实践中,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 2、教学模式有待改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产教融合”发展工程,[1]提出了课程体系开发应遵循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原则。在传统的Photoshop课程教学模式中,一贯采用了“教师讲解、演示操作——学生学习、模仿操作——教师辅导——学生获得技能”的授课方式,完成了“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强调对Photoshop软件的基础操作,没有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融合,忽略了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学生得不到有效锻炼,所培养学生无法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的现状。 3、教学评价方法比较单一 Photoshop公选课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使用所学技能,解决在实际生活中如服务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而在教学考核中,一般采用的考评方式是考勤、平时作业考核、期末考核,这种单一的考评方式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实践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实践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近年来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重点阐述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理念和改革思路、实践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实验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提出了基于计划性课程和自主性项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一个系统、两种形式、三个层次、四大类型”。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运行机制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人才需求表象及外因分析。近年来,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国家急需大批应用型人才。目前的高等教育还处于粗放型阶段,教育带有普及性,重在传授知识,而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从历史的因素来看,高校长期以来一直属于政府管辖,自主办学意识不强,众多高校缺乏各自特色,不论是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职业教育型院校办学模式雷同,相当多的学校不能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由此形成一个“怪圈”:常常是学校里学习不太好的学生毕业后能创出一番事业,几年后便可达到“经理级”,而那些在校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毕业后却往往只能做个好职员而已。许多调查还显示,学历(位)与职位的关系并不成比例。笔者认为,这一现象病因根源在政府部门对高校的考核上。目前,政府各级对高校办学质量考核普遍存在“高水平即高质量”的偏见,仅重视学位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发表论文数等纯学术因素,而忽视了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因素;此外,对不同类型的高校考核其水平和质量的标准差别并不大,还导致许多高校高不成低不就,难以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近年来,政府及各高校也在大力提倡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在微观操作层面上改革的力度不大,情况不够乐观。 2.内因分析。(1)在管理体制方面。教研室与实验室设置及其运行机制不合理,仍按学科、课程分类的传统模式设置,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分散不能有机融合,出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实验教学被弱化等一系列问题。(2)在实验教学模式方面。验证性的实验多,创新型的实验少;模拟型的多,实战型的少;限制性的多,自主性的少;单一性的多,综合性、设计性的少。实验教学非常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观察现象和分析结果的能力,组织和设计创新的能力,进而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树立严

大学选修课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范围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萌芽阶段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着,已初步具备了“教育学的雏形”。《学记》辑于《礼记》之中,作者不祥,一般认为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 《学记》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末期,全篇1229字,篇幅虽短,内容却涉及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制度、教育教学原则、方法等许多方面,是对先秦时期教育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的理论基础。 苏格拉底及其后继者们的教育活动,都孕育了较为丰富而系统的教育理论。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被认为是启发式教学法在西方的渊源。 古罗马着名演说家、教育理论 家昆体良(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 约35—95)被公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教育理论家。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也成为西方第一部系统阐述教育理论的着作。 二、独立形态时期 三、发展多样化阶段 四、理论深化阶段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探讨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确立教育价值、优化教育艺术的一门科学。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把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作为自己专门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教学现象和教育问题。 二、什么是教育 广义: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即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的对象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中西教育可以从词源上看到两者区别: 中国的“教育”有“外铄”的渊源 西方的“教育”有“内发”的传统 教育在形态上的发展 教师的含义 广义: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语。 狭义:指学校的专职教师,是在学校中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的专职人员。 二、教师的社会地位 (一)教师的专业地位(二)教师的经济地位 (三)教师的政治地位 (四)教师的职业声望(二)学生 1。学生的本质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2。学生的特点 主动性;未完成性;开放性;独特性;创造性 3.两种不同的学生观 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儿童中心论——杜威4.学生的社会地位

教学策略研究综述

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生课程学习考试成绩单 任课教师签名: 批改日期:

教学策略研究概述 摘要:自1964年Taba等学者首次提出“教学策略”概念,相关学者便在教学领域及心理学领域展开了层出不穷的研究,但就当前现状而言,仍存在着教学策略概念含义过多,本质把握不清,具体教学策略多样化但较难把握的现状,本文致力于对教学策略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重点从教学策略的本质探索、相关研究及未来研究趋势等三个方面进行重点论述。 1 教学策略的本质 1.1 教学策略的概念 在《辞海》中,“策略”一词指的“计谋策略”,而在较为普遍性的意义上,策略涉及的是为达到某一目的的而采用的手段和方法。 国内外学者对教学策略有很多界定,这些界定即呈现出一些共性,又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分歧,有如下三种观点: (1)“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学策略都涉及到如何提炼或转化课程内容的问题。”(施良方,1996)(2)“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袁振国,1998) (3)“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和学新,2000) 关于教学策略的含义,各个研究者的阐述各不相同。 邵瑞珍认为,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邵瑞珍:《教育心理学》,80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由此看出,她强调教学策略的目的性及其整体结构。 黄高庆、申继亮等认为,教学策略是关于有效地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微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微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所谓“微课堂”教学就是在干部教育培训中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建立微博群(微信群)、班级微博(班级公共订阅号)等虚拟平台,为学员搭建起以信息发布、心得分享、主题研讨、疑难解答为主要内容的具有互动、互学、互助等特性的新的学习载体,并通过这个学习载体,实现把实体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 与实体课堂教学相比,运用微博、微信等虚拟平台进行教学,具有不受时空限制、更契合学员需求、及时传递正能量三大优势。通过教学实现四大目标:一是引导学员参与实体课堂教学,实现师生相长、生生相长。二是增强学员对实体课堂教学内容的消化吸收。三是提升学员应用新媒体引导舆情的能力。四是增强班级凝聚力,建设学习型团队。 二、具体做法 “微课堂”教学作为实体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与补充,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年轻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次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其具体做法如下: 1.坚持一个目标 “微课堂”的目标定位为“汇聚微力量、激发正能量、传播好声音”,并在此框架下,构建运作机制与细分课堂版块。一是汇聚微力量。就“教学工具”而言,“微课堂”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在信息、沟通、传播等方面的优势,汇聚全体学员的聪明才智,推动个体力量的凝聚激荡,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二是激

发正能量。就“教学内容”而言,“微课堂”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党性教育、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重要教学模块,引导学员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与交互式沟通,碰撞出积极的、正面的思想火花。三是传播好声音。就“教学效果”而言,通过“微课堂”教学,让学员在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上,达成积极共识,形成正面观点,并通过微博、微信、公众订阅号等平台传播出去,引导社会舆论。 2.把握三个环节 教学过程可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利用微群进行互动研讨。我们专门在腾讯上注册“中青班微课堂”微群,要求学员、党校教师、组织部联络员等加入该群,并要求学员每天都要登陆微群,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党性教育、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话题发表看法,其他学员围绕这个话题通过“评论”、“点赞”等形式积极参与,实现在线即时互动研讨。第二个环节是利用微群实现成果共享。一般按照一周为一个单元时间,将党校实体课堂学习成果与虚拟课堂研讨成果及时梳理,按照“班级动态”、“微言大义”、“学员论坛”、“课堂笔记”、“靓帖热荐”和“精彩瞬间”等6大版块分门别类进行编辑,在微群上发表,实现学习成果的共享。第三个环节利用班级微博、微信群、公众订阅号等平台传播好声音。微群是一个内部群,关注的对象十分有限,正能量的传递十分有限,为此我们又在腾讯上注册了“××中青班”班级微博或公众订阅号。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关注的对象则非常广泛,包括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的个人、其他党校主体班次、党校学员的个人、普通老百姓等。我们专门设立班级微博或公众订阅号管理员,让他负责及时将微群里精彩的学习成果在班级公共平台上转发,实现微群、微博(公众订阅号)内外互动,

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从目前职业学校汽车专业教学中面临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相脱轨,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脱轨的现象出发,阐述了中职汽车专业教学开展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性,简要探讨中职汽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特点及其注意事项。 标签:汽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社会、企业对于汽车维修人员、营销人员、美容人员等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于汽车制造维修、服务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师,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符合市场需求的员工,如何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真正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的,为汽车维修、服务一线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是当前需要不断努力探究的问题。 1汽车专业教学面临的困惑 作为职业学校汽车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对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很低,还有部分学生认为专业理论知识学了没有用,只有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才是有用的,由此在课堂教学中就产生了各种问题。而让学生感兴趣的往往是实践教学,学生面对实际的物体,亲手做一做、学一学,有感性认识,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积极性就普遍较高。另外从职校学生就业情况来看,很多汽车专业的同学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具备一定技能操作水平,但是与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需要在企业中锻炼较长时间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专业人才,可见,我们现在的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正是这种情况,让学生感觉到在学校学的知识没有太明显的用处,从而对学习产生消极、倦怠的心理。造成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是脱轨的,教学实践往往是根据书本内容安排的实践,而不是根据企业和行业的要求来安排。另外,影响专业课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师个人倾向、教师方法和手段、评价体系等,均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老师往往十分重视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课堂教学,为了上好一堂课花费大量时间来备课,查找资料,力争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尽量多的知识,为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的教学,对于专业课教学并不适用。同时,由于地区差异性,教学资源、设备的不足,也极大影响与左右了教学的模式与效果。 2“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性 2.1实践教学模式概念 实践教学模式是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探索并建立起来的一种优化教学的方

大学足球选修课教案

泸州医学院足球教案 课程名称:足球授课对象:大二学生授课地点:城北足球场课次:第三次授课教师:XX 指导教师:XX 任务 1.复习正脚背定位球射门。 2.继续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纠正和巩固。 目标1.使全部学生初步掌握该项基本技术动作。 2.使80%的学生熟练掌握该项技术动作。 3.培养学生群体合作的精神,学会尊重同学、热爱集体,增进友谊交往。 难点控制好身体重心和支撑腿的位置,摆动腿—大腿带动小腿加速前摆。重点脚背绷紧,利用脚背正面击球中部。 场地器材球场:一个。足球:二十个。 标志桶:二个。灰桶:一个(半桶灰)+灰瓢一个。 部分时间内容组织教法开 始部分二 分 钟 一.教学常规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清点人 数。 3.介绍本课内容及要 求。 4.安排见习生,委派 学生借上课所需器 材。 ************ ************ ************ ************ 1→2→3… △ 1.集合快、静、齐。 2.清点人数。 3.安排内容,强调安全。 4.安排见习生,委派学生借器材。

准备部分五 分 钟 四 分 钟 二.准备活动 1.围绕田径场慢跑两 圈。 2.徒手操(行进中) A.扩胸运动 B.振臂运动 C.体转运动 D.跳踢腿 3.拉伸练习 ********→ ********→ ? 要求: 1.学生在跑动中安静、整齐、匀速。 2.不得嬉戏打闹。 3.教师位于队伍一侧领跑。 ?左右? ** *???* ** 教法: 1.将学生队伍变为四列纵队,每列间隔 两臂宽。 2.教师先做示范(1*8拍),然后教师领 学生做一遍(从左到右),之后学生自 己做(从右到左)。 要求: 1.第一排四名学生出发一个8拍结束同 时第二排学生出发,依次类推。 2.徒手操队形整齐。 3.跟着节奏做,动作有力大方,整齐划 一。 练习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一、学习的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概念,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方法和策略;掌握教学方法划分的依据和标准;了解当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选用的基本标准、原则和技巧;在教学策略的选用上,重点掌握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和原则;了解当代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发展趋向。 二、学习要点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而采取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二)国内外教学法的分类 1、国外教学法的分类 美国学者拉斯卡提出:“教学方法就是发出和学生接受学习刺激的程序。”这些学习刺激称之为A、B、C、D刺激,由此形成四种教学方法。 (1)呈现方法 (2)实践方法 (3)发现方法 (4)强化方法 2、我国教学方法的概括性分类。 从具体到抽象,教学方法由三个层次构成: (1)操作性教学方法

(2)原理性教学方法 (3)技术性教学方法 (三)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九种,即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四)教学策略的概念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五)教学策略的特征 1、指向性 2、操作性 3、整体综合性 4、调控性 5、灵活性 6、层次性 (六)教学策略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2、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 3、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4、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七)构成教学策略的要素 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一般包含以下几个要素:指导思想、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共6页

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社会、企业对于汽车维修人员、营销人员、美容人员等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于汽车制造维修、服务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师,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符合市场需求的员工,如何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真正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的,为汽车维修、服务一线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是当前需要不断努力探究的问题。 1汽车专业教学面临的困惑 作为职业学校汽车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对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很低,还有部分学生认为专业理论知识学了没有用,只有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才是有用的,由此在课堂教学中就产生了各种问题。而让学生感兴趣的往往是实践教学,学生面对实际的物体,亲手做一做、学一学,有感性认识,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积极性就普遍较高。另外从职校学生就业情况来看,很多汽车专业的同学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具备一定技能操作水平,但是与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需要在企业中锻炼较长时间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专业人才,可见,我们现在的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正是这种情况,让学生感觉到在学校学的知识没有太明显的用处,从而对学习产生消极、倦怠的心理。造成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是脱轨的,教学实践往往是根据书本内容安排的实践,而不是根据企业和行业

的要求来安排。另外,影响专业课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师个人倾向、教师方法和手段、评价体系等,均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老师往往十分重视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课堂教学,为了上好一堂课花费大量时间来备课,查找资料,力争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尽量多的知识,为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的教学,对于专业课教学并不适用。同时,由于地区差异性,教学资源、设备的不足,也极大影响与左右了教学的模式与效果。 2“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性 2.1实践教学模式概念 实践教学模式是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探索并建立起来的一种优化教学的方法,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实践教学任务,经由逻辑归纳概括而成的比较稳定、简明、具有可操作性、可控制的结构性流程。 2.2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发挥对书本理论教学和课堂教学的整合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独到的创新能力,坚韧的心理品质,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促进他们多元化发展。 “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满足企业对人才质量需求的一种教学模式,目的是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前,就能掌握本专业上岗前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具备处理一般事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

高校教师如何上好公共选修课_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521116.html, 高校教师如何上好公共选修课 作者:石桃雄 来源:《商情》2014年第24期 【摘要】 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上好公共选修课,从注意课堂讲授质量、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谈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 高校教师;公共选修课;职业修养 公共选修课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思考判断能力,促进学生兴趣培养,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目前高校公共选修课在学校开设和管理、学生选课和教师授课等方面均存在若干问题。“蔬菜与健康”是我面向全校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性的公共选修课。开课一年多来,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和好评。现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着重从教师方面分析了如何上好高校公共选修课。 一、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是上好公选课的前提 任课教师上课应付,选修课内容实用价值低是导致高校公共选修课缺勤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想学生在上选修课程时兴趣盎然、精力集中、思想活跃、收益丰厚,教师要对所教授课程的知识领域有扎实而系统的理解,要不断获取相应的知识以充实丰富自己,达到所谓的“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要求。只有具有坚实而广博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授课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获得学生的认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领学生获取知识。 二、良好的课堂讲授质量是上好公选课的关键 上好一门课,除具备专业丰富的知识外,教师还须注重课堂的讲授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需从教学内容、语言和教学形式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课堂内容组织要精细、严谨 由于大多数公选课没有适用的教材,很多教师上课随意性大,课堂内容组织不够严谨,不易让学生把握课堂教学方向和保持求知欲。因此,精心选材和组织教学内容,保持授课内容知识和逻辑的连贯,使学生易于掌控和把握,是上好公共选修课的基础。其次,要激发学生兴趣,上好第一堂课非常重要。第一堂课要联系实际,清晰明了地让学生明确选修这门课程的收益,以坚定其兴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教师要通过课间聊天、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

教师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开题报告.pdf

《教师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 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学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从产生至今,有效教学就一直是教学研究的焦点之一,但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表明,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变化而不断扩展、变化。所以,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是教育科研一直永恒的主题。 当前有效教学大体有四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 为代表)。四是最优化理论(以巴班斯基的理论为代表)。这四个理论就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 的理论支撑,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施新课程以来,基础教育教学领域又一次开始关注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的研究。从近几年的新课程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中发现,很多新课程教师在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评价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给处在迷茫中的新课程 教师提供一种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方案和有效指导,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教学方法, 通过研究建构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课堂教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力促进新课程改革进程。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研究有效教学策略,建构有效教学课堂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 的效率与效益。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用热情和兴趣点燃智慧,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 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改革,学会并自觉地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 框架和理论体系; 3、建构有效教学评价指标和管理体系。掌握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而且能够灵活地根据 具体的教学内容调整评价标准,科学地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实绩。

《高校选修课管理办法范文》

《高校选修课管理办法范文》第一条教务处统一组织各系部申报开设选修课课程,经审核筛选后建立备选选修课课程库。课程库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任选课两类课程。 1、专业选修课指与专业相关的一类选修课,是根据学生知识水平与兴趣设定的,与该专业职业领域应具备的拓展能力相对应的知识与技能,需要某些专业知识为基础,该专业学生有能力和兴趣完成的课程。 2、公共选修课指没有明确专业指向性的一类选修课,是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而设定的,包括文学类、历史类、艺术类、教育类、娱乐类、时事政治类等。修读不需要专业知识为基础,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自由选修的课程。 第二条专业选修课按各专业申报,要求如下: 1、每个招生专业至少报送5门专业选修课,不设上限。每门1-2学分,每学分16学时。开设专业选修课的报送课程如不足,可由系部指派教师开设相应课程。 2、专业选修课的开设要求有较为稳定的师资,由专业教师承担教学,有适应的教材和与该专业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 第三条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教师(包括兼职教师)征集,申报课程可跨任课教师本专业。鼓励教师跨专业开设选修课,且予以一定的

奖励,该课程课时工作量按1.5倍计算。要求教师在该领域确有所长,有能力在指定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受到学生的欢迎的,经教务处审核认定可以开设。 第四条任课教师填写选修课开课申请表报送各系部,由系部进行汇总,将课程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大类后,报至教务处。专业选修课需指定开设学期,公共选修课每学期都可以开设。新生第一学期原则上不开设选修课。 第五条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修满6学分选修课课程,其中专业选修课不少于3学分。三年专学生选课时间为 一、二年级,五年专学生选课时间为 三、四年级。选修课未修满6学分的学生不予颁发毕业证书。 第六条每位学生每学期最多修读3门选修课。专业课课程少于20人选报的,公共课少于30人选报的,将不予开课,学生应改选其他课程。连续2个学期都少于上述下限的,将取消该开设课程。 第七条选修课实行青果教务系统海选制度,学生在规定时间段内通过青果教务系统学生个人客户端登陆,进行网上报名选-2- 课。采取先选先得的选课方式,某门课程接受开课最大学生数满额后即不再接受学生选课。 第八条学生在选课时间内可随时退选、改选、增选课程,全校选课时间结束后,将不得退选、改选和增选。教务处保留个别学生(如转专业学生)改补选课程的权限。 第九条选修课可采取包括笔试、技能操作、论文、作业、等多种

网络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网络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姚天虬 一、当前计算机辅助学科教学的现状 随着计算机产品的价格下调和各级教育机构对教学的投入增多,“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校的硬件投入从起初的“电视机+计算机”逐步过渡到如今的“多媒体网络教室”,而且可以说是一年一个样。无论在哪儿听公开课或评优课,不管什么学科,什么内容,多媒体计算机都成了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是否收到了预期效果呢?在我看来,有的只是在“装门面”。这是什么原因呢? 1.关于辅助教学软件 当然,对于现今教学软件的话题,已经讨论得很多。而且不论教师、学生还是软件厂商,都还在大张旗鼓,各抒己见,各显神通。他们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必须肯定;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还没有走出幼稚园,还处于探索的阶段。综合部分教师和自己的使用体会,教学软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形式不适用 市场上出售的教学软件,有点课本搬家的嫌疑,将一本教材从头至尾一一道来,简直是一本电子读物。而有很多题库之类的软件也就最多可使学生在家里做做练习,而不宜搬到课堂上当教学的辅助媒体。目前而言,课堂教学并不能丢开教师、黑板和粉笔。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同时,必

须注意到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也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不足,只能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必要的技术辅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所以作为教学软件,应该考虑教师上课的需要,有针对性。 (2)灵活性差 教学软件面对的是学生,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因人而异,各有不同。而使用软件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各具特色。那么软件应该怎样设计教学重点,怎样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案不一定能适合每位学生、教师,所谓众口难调。 本来我们希望计算机对学科教学的辅助,能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结果本末倒置,不小心就会被软件牵着鼻子走,影响教学效果。这样难免会影响教师运用教学软件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学生学习知识。(3)材料不完善 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声音、图像、动画并茂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汲取速度和摄取知识的效率。但实际上现在的教育软件这些素材不是很完善,对物理化学实验的演示不够彻底,对生物等动画的细节材料提供不足。还有纯粹是将教师的课堂讲授内容搬上计算机,配上声音图画,难免有些哗众取宠;有的软件平铺直叙、缺乏交互性;有的一问一答,反馈简单又缺乏叙述性;有的缺乏教学方法的指导,没有给人留出思维的空间和思考的时间等。 2.关于辅助教学态度 (1)只在做课时用

选修课教学总结

选修课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7)(8)班《矩阵》选修课的教学,回顾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 1、依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 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对于教材,我并不十分熟悉,加之学生没有教材,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认真研究教材内容,严格按照国家下发的课程标准,制定相应授课计划,力求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 2、认真备课 本门课的重点内容在于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为此,我大量的想关门教材,利用网络搜索案例,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力求在课上完成授课任务,并获得相应效果 3、精减作业,全批全改 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给考察性学科让路,本学期,我尽量减少学生作业量,尽量避免课下布置作业,并做到全批全改,了解每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思想发生的变化 4、利用网络资源,开拓课程知识面 本课程开放性较大,学生思维活跃,为应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我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并随时更新自己在授课中的反思,取已之长、补己之短。 二、经验和体会 作为一门校本选修科目,要想让学生获得知识,就必须利用好上课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是本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学期,在授课过程中,我引入大量实例,加强与学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问题和教训 1、部分学生仍存在对学科的偏见心理,对本门学科的学习从思想上不重视 2、因没有考试压力,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巩固效果较差 四、今后努力方向 1、进一步研究教材,做到细备精讲 2、研究学生心理,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努力使学生主动学习 3、重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一学期的时间,我陪伴着学生完成了本门科目的学习,有得有失,更多的是看到学生的成长,今后,我会再接再厉,完成好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

国内外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国内外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1高职院校与高职教育及实践教学 1.1高职院校与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简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同时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一般招生对象为普通高中毕业生以及具有与高中同等学力的学生(中专),在校学习时间为三年。高职教育与普通的高等教育而言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高职教育偏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的方向主要是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员工。因此高职院校普遍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而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主。它以培养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服务于一线工作岗位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既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研究型和设计型人才,又不同于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服务型人才,而是技能型、应用型的基层管理人才[1]。 1.2实践教学 关于实践教学的研究很多,笔者在知网输入“实践教学、高职”共找到143815条结果,其中硕博士论文4658条。研究方向主要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评价研究、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研究、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等。但是对于实践教学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给出统一的定义。笔者比较赞同张闯的观点:实践教学就是在一定教学环境下,教师有组织、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与专业实务相适应的具有应用性、实践性的学习,从而传承实践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

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2]。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具有开放性、现场性、开放性、全程性等特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通常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具体包括课程实习、企业岗位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或者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同时也包括创新创业活动、社会调查、岗位技能竞赛活动等。实践教学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实践教学同样是教学活动的一种,同理论教学一样,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缺一不可。(2)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3)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4)把学生当作实践教学的主体而不仅仅是教师。 2实践教学模式 2.1国内旅游实践教学模式 我国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常见的四种模式主要有专业见习、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和综合实践(如下图所示);每种实践教学方式都有各自优缺点,在根据课程及人才培养的要求对这四种方式进行优化组合,最大程度上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3] (1)专业见习专业见习主要是根据专业性质和特点,到与专业相关的部门或单位参观、走访、培训,体验和感受所学专业知识在现实社会的应用现状,初步了解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专业技术人才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4]。除此之外还包括课程见习,主要是根据旅游专业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求,由教师选取某个时间段带领学生下到相关旅游企业或景区见习。专业见习的优点是成本低、组织方便、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