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调研600例——题型42滑动变阻器的用法

中考试题调研600例——题型42滑动变阻器的用法
中考试题调研600例——题型42滑动变阻器的用法

题型42滑动变阻器的用法

【母题探究】

典例199 滑动变阻器是一种较常见的电学器材.物理实验室中有一标有“10Ω1 A"的滑动变阻器,小明同学对它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此滑动变阻器能连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是1 0Ω

B.当此滑动变阻器中的电流不超过lA时,它能安全使用

C.当此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不超过1 0 V时,它能安全使用

D.此滑动变阻器在安全使用时,它消耗的最大功率是10 W

解析:铭牌上标有10Ω表示该滑动变阻器可以连入电路的最大电阻是10Ω.铭牌上标有1A表示该滑动变阻器通过的电流不能超过1A.当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10 V时,电阻是10Ω时,电流是1A;如果接入电路的电阻是10 ,电流是10A,超过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损坏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A,电阻最大是1 0Ω,P=I2R(1 A)2 xl0Ω=10 W.

【答案】 C

【题型攻略】

使用滑动变阻器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应注意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 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O~50Ω.1.5 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 A.

②使用滑动变阻器时,要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一般是把它串联在电路中.

③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置于远离“下接线柱”处,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④了解其优缺点: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

【举一反三】

典例200 如图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示意图,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连人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是

解析:

(1)若滑动变阻器都接上面的接线柱,滑动变阻器被短路;若滑动变阻器都接下面的接线柱,滑动变阻器相当于定值电阻.(2)滑动变阻器应“一上一下”接入电路.(3)当滑片P 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阻变长,应该接入左半段.下面的接线柱一定接左接线柱,上面的接线柱可任意接入.

【答案】CD

典例201如图所示,是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亮度的几种方案,你认为可能达到目的方案是

A.灯泡被导线短路,灯泡不亮,滑动变阻器更不能调节灯泡的亮度.不符合题意.B.滑动变阻器接入下半段,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下半段是并联的,滑动变阻器不能改变灯泡的亮度.不符合题意.

C.滑动变阻器和灯泡是串联的,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从而改变灯泡的亮度.符合题意.

D.灯泡和滑动变阻器都被导线短路,灯泡不能发光,滑动变阻器更不能调节灯泡的亮度.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典例202 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有A.B、C、D、四个接线柱,将其

中的两个接线柱接人电路,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正确的连接方式

最多有

A.一种B.二种C.三种D.四种

解析:滑动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连入电路时,只能选择“一上一下”的接法,下面接A时,上面的接线柱可以任意接C或D.下面接B时,上面的接线柱可以任意接c或D.一共有四种连接方法.

【答案】 D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一、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与原理 1.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如图2所示 A、B、C、D四个接线柱,P为滑动触头,AB间为电阻可忽略不计的粗金属杆。CD间为绕制的电阻丝,电阻丝彼此绝缘。 2.原理:根据电阻定律R l s =ρ 阻值与导体长度成正比,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就实现 改度电阻的目的。 二、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式 1:如图3所示,把B与D连接,C、D接入电路,起控制电路电流作用,当滑动头P从右端D 向左移动过程,滑动变阻器电阻逐渐减小。注意实验开始时应将滑动头P至于右端D。 2:如图4所示,把变阻器C、D接线柱与电源连接,C与P与用电器相连。用电器与CP间电阻并联,用电器与CP间电压相等,改变P的位置改变用电器两端电压,实现调制电压作用。注意实验开始时应将滑动头P至于左端C。 3:如图所示的两种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0)对负载R L的电压、电流强度都起控制调节作用,通常把图(a)电路称为限流接法,图(b)电路称为分压接法. 二、两种电路的比较

1.从调节范围上比较 分压电路优点:调节范围宽,其次是它的电流,电压都包含了0值且与R 0无关。 2.从方便调节的角度比较 在限流电路中,通R L 的电流I L =0 R R E L +,当R 0>R L 时I L 主要取决于R 0的变化,当R 0<R L 时,I L 主要取决于R L ,特别是当R 0<>R L 时,R 并≈R L ,所以R L 两端电压随R 0增大而变化不明显。当R L 比R 0大或大很多时,R 并随R 0的变化出现较大的变化化,宜采用分压电路。 归纳为:大负载 R 0<R L 时,分压电路 ; 小负载 R 0>R L 时,限流电路 大载分压小载限流 3.从两电路连线和节能角度比较 从两电路连线方面看,限流电路简单,分压电路复杂。 从两电路节能方面看,限流电路耗能小(EI L ),分压电路耗能大(E (I L +I ap ))。 三、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的选择方法 滑动变阻器以何种接法接入电路,应遵循安全性、精确性、节能性、方便性原则综合考虑,灵活择取. (1)下列三种情况必须选用分压式接法 ①要求回路中某部分电路电流或电压实现从零开始可连续调节时(如:测定导体的伏安特性、校对改装后的电表等电路),即大范围内测量时,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②当用电器的电阻R L 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R 0,且实验要求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或要求

中考试题调研600例——题型38电流表的使用

题型38电流表的使用 【母题探究】 典例182 关于电流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本应使用0.6 A的量程,但误用3A的量程,电流表会烧坏 B.当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时,可以测量电源的短路电流 C.在用3A量程试测时,发现指针已超过半偏,应选用0.6 A量程进行测量 D.在用3A量程试测时,发现指针只偏转了很小的角度,应选用0.6 A量程进行测量解析:小量程改用大量程不会烧坏电流表,只是测得的电流值误差较大,因此A选项错误;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否则会烧坏电流表,因此B 选项错误;用3A量程试测时,指针已超过半偏,而量程为3A的电流表的中央刻度为1.5 A,因此不能选择0.6 A的量程进行测量,故C选项错误;用3A量程试测时,指针只偏转很小角度,说明电流很小,应该用0.6 A的量程进行测量,使读数更精确,故D选项正确.【答案】 D 【题型攻略】 使用电流表的注意事项: 1.正确连线:电流表应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2.量程的选择:根据被测电流的大小,合理选择电流表量程,如果选择不当,会造成很大的测量误差,被测的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3.正负接线柱的选择:电流需从正接线柱进入,负接线柱流出; 4.绝不能直接将电流表接在电源两端。 【举一反三】 典例179 如下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A. 解析:此电流表所接的量程是0~3 A,分度值是0.l A,所以读 数为2.4 A. 【答案】 2.4 典例180 一只电流表有“0~0.6 A”和“0~3 A"两个量程,某次实验中用的是“0—0.6 A”的量程,发现指针恰好指在1.5 A,则实际测量值为 A.0. 30 A B.1.5 A C.0.32 A D.0.28 A 解析:根据在电流表的同一刻度处,O~3 A量程的读数是O~0.6 A量程读数的5倍计算.电流表使用“O ~0.6 A”的量程时,指针恰好指在1.5 A位置,读数应为0.30 A.【答案】 A 典例18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电流表测量灯L1电流的是 解析:电流表与L2串联,测L2的电流,A选项错误;电流表与L1并联,造成电源短路,且可能烧坏电流表以及电源,B选项错误;电流表与L1串联,测的是L.的电流,C选项正确;电流表接在干路上,测的是干路的电流,D选项错误, 【答案】 C

初中物理滑动变阻器题型的解题技巧

初中物理滑动变阻器题型的解题技巧 在学习电学的过程中,常会遇到在有滑动变阻器的电路中,判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或小灯泡的亮度变化问题。由于这类题型用到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等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多,题目较灵活,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综合能力,难度较大,学生每每遇到此类问题时感到束手无策,经常答错。这类问题不要求进行复杂的运算,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分析: 1.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将电流表和闭合的开关都看作一根导线,将电压表从电路中去掉,俗称“去表法”,这样可以简化电路,容易画出等效电路。 2.明确各电表的测量对象:确定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个用电器或哪段电路的电流(电压),电流表与哪段电路串联,就测量该段电路的电流;电压表与哪段电路并联,就测量该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3.分析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有效阻值部分和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化情况。 4.根据电源电压不变,结合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按:“局部电阻的变化→总体电阻的变化→干路(或总体)电流的变化→某一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另一部分导体两端的电压变化→通过某部分导体的电流的变化”的思路,按“一电阻二电流三电压”的顺序进行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下面我就结合实例谈一谈怎样判断此类题的方法。 一、串联电路中的电表变化 例1如图1左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解析:运用“去表法”画出等效电路,如右图1右,这是一个典型的串联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小,则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和电源电压不变的条件,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再由U=IR可知R1两端的

滑动变阻器的选择

滑动变阻器的选择 【考点】: (1)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 (2)重点注意选择“下面接线柱”,口诀(移一下变小):离开下变大,靠近下变小。, (3)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阻值。 (4)阻值的选择: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偏小,不能使被测电阻的电压调不到要求的电压;滑动变阻器通过的 电流太小,有可能被烧坏.(注意:用定值电阻的最大确定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 (5)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以便多次测量。 (6)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的故障: ①、电表完好,按电路图连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不亮,○A、○V表均无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但灯L仍不亮,○A、○V表仍无示数,其故障是滑动变阻器断路。 ②、电表完好,按电路图连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亮,○V、○A表均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V、○A表 示数发生不变化,但灯L仍亮,其故障是滑动变阻器短路。 ③、电表完好,按电路图连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发光较暗,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A、○V表示数不发生变化,其故障是连接滑动变阻器时,两根导线同接在下面两个接线柱。 ④、电表完好,按电路图连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较亮,○V、○A表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A、○V表 示数不发生变化,其故障是连接滑动变阻器时,两根导线同接在上面两个接线柱。 ⑤、电表完好,按电路图连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发光较亮,其原因: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没有移动最大阻值上。 ⑥、电表完好,按电路图连好最后一根导线后,发现灯L发光较亮,其原因: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和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没有移动最大阻值上。 第一讲: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选择:【考点4】 1.(2013贵阳市)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压保持 3V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Ω1A”.实验中,先在a、b两点间接入5Ω的电阻,闭 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出并记录下此时电流表的示 数.接着需要更换a、b间的电阻再进行两次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的进行,应选择下列的哪两 个电阻() A.10Ω,和40ΩB.20Ω和30ΩC.10Ω和20ΩD.30Ω和40Ω 2. (2013遵义市)小明在做“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3V的电源,最 大阻值为10Ω的滑动变阻器R,待测电阻R x及如图甲所示的其它器材。 (1)如图甲,实验电路还未连接完整,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卡相应图中将实验电 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 (3)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多次测量,其中一次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对应的示数如 图乙所示,则本次测得的待测电阻R x =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做完以上实验后,小明还用该实验装置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计划测量当R x两端电压 分别为1V、2V、3V时对应的电流,但发现无论调节滑动变阻器都不能使R x两端电压达到1V,原 因可能是。 3.(2011·遵义).某课外实验活动小组到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L电阻”的实验。被测小灯泡L 的额定电压为3.8V,电阻约为10Ω,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A量程 (“0~0.6A”,“0~3A”)、电压表V量程(“0~3V”,“0~15”)、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滑动变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教学内容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一、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与原理 1.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如图2所示 A、B、C、D四个接线柱,P为滑动触头,AB间为电阻可忽略不计的粗金属杆。CD 间为绕制的电阻丝,电阻丝彼此绝缘。 2.原理:根据电阻定律R l s =ρ 阻值与导体长度成正比,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 长度就实现改度电阻的目的。 二、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式 1:如图3所示,把B与D连接,C、D接入电路,起控制电路电流作用,当滑动头P从右端D向左移动过程,滑动变阻器电阻逐渐减小。注意实验开始时应将滑动头P至于右端D。

2:如图4所示,把变阻器C、D接线柱与电源连接,C与P与用电器相连。用电器与CP间电阻并联,用电器与CP间电压相等,改变P的位置改变用电器两端电压,实现调制电压作用。注意实验开始时应将滑动头P至于左端C。 3:如图所示的两种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0)对负载R L的电压、电 流强度都起控制调节作用,通常把图(a)电路称为限流接法,图(b)电路称为分压接法. 二、两种电路的比较 负载R L上电压调节范围 (忽略电源内阻) 负载R L上电流调 节范围(忽略电 源内阻) 相同条件下电路 消耗的总功率 限流接 法 R R R L L + E≤U L≤E 0 R R E L + ≤I L≤ L R E EI L 分压接 法 0≤U L≤E0≤I L≤ L R E E(I L+I ap)比较分压电路调节范围较大分压电路调节范 围较大 限流电路能耗较 小 1.从调节范围上比较 分压电路优点:调节范围宽,其次是它的电流,电压都包含了0值且与R0无关。 2.从方便调节的角度比较

中考试题调研600例——题型24凸透镜成像的正倒、大小及移动问题

题型24凸透镜成像的正倒、大小及移动问题 【母题探究】 典例11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把物体从距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B.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 C.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 解析:物体在凸透镜的l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的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所 以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近焦点的过程中,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 【答案】 B 典例111 某同学拍毕业合影后,想拍一张单人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A.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胶片近些 B.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胶片远些 C.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胶片近些 D.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些 解析: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镜头后是暗箱,胶片装在暗箱底部,胶片相当于光屏;当拍完合影后,再拍单人照,像要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知,要使像变大,物距应减小,同时增大像距,即拉长暗箱或使镜头前伸.从上述分析可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答案】 B 【题型攻略】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出以下顺口溜: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与物异侧倒,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与物同侧正,物近像近像变小。 【举一反三】 典例112 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这个凸透镜50 cm处逐渐移向距凸透镜20m处的过程中,物体通过这个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变化是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 【答案】 A 典例113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烛焰经过透镜在光屏上成_缩小的清晰的像.现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 A.光屏上能呈现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 B.光屏上能呈现一个放大的清晰的像 C.调节光屏远离透镜时,光屏上才能呈现清晰的像 D.调节光屏移近透镜时,光屏上才能呈现清晰的像 解析:当光屏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介于l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如物、、屏调换位置,则此时物距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像距太于2倍焦距,根据光路可逆原理,所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故选B. 【答案】 B 典例114 在农村放映电影,试镜头时,发现屏上的影像小了一点,应当怎样调整放映机A.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B.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滑动变阻器的选择(有详细答案及解析)要点

滑动变阻器的选择 一.解答题(共5小题) 1.(2011?绍兴)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 (1)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选填序号); A.变阻器滑片 B.电压表示数 C.电流表示数 (2)在丙图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3)实验中,他所选择的变阻器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A.10Ω0.5A B.20Ω1A C.50Ω2A (4)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 2.在完成“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后,小明产生疑问: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发生变化时,它消耗的电功率如何变化呢?为此,他找来了下列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一定值电阻,三个规格分别为“5Ω,1A”、“30Ω,1A”和“35Ω,0.5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电源(电压为6V). (1)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认为小明选择的规格是_________的滑动变阻器. (2)根据题意,正确完成剩余部分连线,并使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变小. (3)分析表中的数据,写出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随它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是_________.(4)以其中一组数据为例,算出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Ω.(结果取整数) (5)小李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不转,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的故障是_________.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滑动变阻器的选择(解析版)

滑动变阻器的选择 一?解答题(共5小题) 1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 6V.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 f电M Y 匕 (1)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 B (选填序号); A. 变阻器滑片 B. 电压表示数 C. 电流表示数 (2 )在丙图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3)实验中,他所选择的变阻器是(选填序号); A.10Q0.5A B.20 Q1A C.50 Q2A (4 )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电压; (5)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 是电阻R处有断路. 考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占: 八、、?专作图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 题: 分 (1)实验研究的是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因此必须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值一定,所以眼析:睛应注视电压表的示数,移动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 (2)图中没有连入电路的是电压表,根据图象计算出电压表的示数,确定电压表选择的量程,在连 接过程中也要注意正负接线柱; (3)首先求出定值电阻两端需要控制的电压,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求得滑动变阻器两端的 电压值;然后从图乙中,取几个电流、电阻数值,分别算出对应的滑动变 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这几个阻值都应该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内,据此选择合适的变阻器.

(4)阴影部分为电流和电阻的乘积,应该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值; (5)电流表示数为0,说明电路中有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6V,说明电压表和电源连

中考试题调研600例——题型1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题型1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母题探究】 典例49 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常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另选一支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进行观察.在此探究活动中: (1)小刚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B′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这里应用了(填“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的物理方法,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原物体. (2)小刚发现用光屏去承接蜡烛在B′点的像,像怎么也无法成在光屏上,这一实验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实”或“虚”). (3)若用刻度尺量A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和B′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发现它们的值是相等的,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4)如果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请你想个办法看清楚跳棋的像: 解析:(1)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我们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验证物与像的大小相等,因为无法直接测出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所以利用了完全相同未点燃的另一根蜡烛来等效替代物体的大小.这种研究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2)用光屏不能接收到的像是虚像,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3)A点到镜面的距离是物距,B′点到镜面的距离是像距,它们的值相等,这说明像距等于物距.(4)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由于跳棋不发光,所以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要暗一些,我们只要增加跳棋的亮度就能在镜中看清它,比如用手电筒照射跳棋. 【答案】(1)等效替代法相等(2)虚(3)像距等于物距(4)用手电筒照射跳棋(或将跳棋照亮) 【题型攻略】 实验过程: 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将一张白纸对折后展开铺在桌面上,玻璃板垂直于桌面放在白纸的折痕上,在玻璃板前面放一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会看到前面蜡烛所成的虚像,拿另一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前后左右移动,直到与前面蜡烛所成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像.记下两根蜡烛的位置,测量像、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看像与物体的连线是否与玻璃板垂直. 常见问题: (1)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找到并确定像的位置. (2)为什么用两根等大的蜡烛?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为什么有时候无法使后面蜡烛与前面蜡烛所成的像重合?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4)为什么有时候会看到两个像?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发生两次反射成两个像,。 (5)直尺在此实验中的用途是什么?直尺可以测量物距和像距. (6)在像的位置放光屏,接收不到像说明什么?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举一反三】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 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 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 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⑥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填序号). (2)如图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2015年中考物理电学部分有关滑动变阻器范围计算题型

1、如图所示,示数为1.5V (1)则R 2(2 2、如右图,V 表示数为5V (1)R 1(2)如果A 表的量程是0~0.6A ,V 表的量程是0~15V ,为了使电表 不致被损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得小于多少? 3、如图,电流表量程0~0.6A ,电压表量程0~15V ,电阻R 0=30Ω,电路两端电压恒为24V ,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太小时,电路中的电流会超过 电流表量程,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太大时,变阻器两端电压会超过电 压表量程,求:在不超过电表量程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范围。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2为0~50Ω的变阻器,合上开关后,V 的示数为6V , A 表的示数为2A ,A 1的示数为0.5A ,求:①电阻R 1的阻值;②变阻器R 2连入 电路部分的阻值;③如果A 表的量程为0~3A ,A 1表的量程为0~0.6A ,为了不 使电表损坏,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应在什么范围内? 5、标有“4V 1 W”的小灯泡和 “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图8所示 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 ,电流表量程为“O~O.6A”,电压表量程为“0~ 3V”. 为确保电路安全,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 应控制在什么样的范围内(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6、在图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0V ,电阻R =3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 (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a 端滑到b 端的过程,电压表的最大读数是多少? (2)若改用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 ,要使它接在电路中不烧坏,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只能在阻值多大的范围内滑动? (3)若把一只量程为0-0.6A 的电流表接在图甲中的C 、D 两点上, 如图乙所示,为了不损坏电流表和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只有在阻值多大范围内滑动?

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使用

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使用(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2.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重、难点】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方法。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阻丝、电珠、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木板。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展示课件“舞台灯光”视频,在展示过程中也不断调节音量。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灯光的变化和音量的变化。展示调光台灯的应用,灯光的亮度同样发生了变化。 让学生思考:调光台灯为什么能够调节灯的亮度?是什么因素改变了灯的亮度呢?(让学生各抒已见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新课教学 1.自制调光台灯电路实验 学生根据看到的调光台灯实物,利用手边的器材,连接一个调光台灯的电路。 器材:电源、电珠、开关、电流表、电阻丝、导线若干。 要求:电路必须串联电流表,并且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的变化情况。 学生动手实验接电路,教师对学生进行部分指导。 实验成功的学生讲述自己的实验电路,以及如何操作使得电灯的亮度发生改变, 教师提问:根据你的观察什么因素改变了灯的亮度?在你的操作中你改变了什么从而使灯的亮度发生了改变。 答:灯的亮度是随电流的大小而变化的,在操作中我改变了电阻而实现电流的变化,从而实现了灯的亮度的变化。 教师提问:在操作中是如何改变电阻的? 答:用导线一端固定,导线另一端在电阻丝上滑动改变电阻丝的长度从而改变电阻的大小。教师讲述:像这种能够通过改变长度从而改变电阻值的电学元件叫做滑动变阻器。 提问:结合刚才的实验观察,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教师讲述: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 (演示幻灯片): (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2)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2.认识滑动变阻器 教师提问:在刚才的实验电路中,对于灯的亮度的改变还不够多,是因为电阻线太长了不方便,如果还要进一步改变电阻值的大小比较多,那么滑动变阻器该做成什么形状? 答:将电阻线密绕成螺旋状。 各组分发滑动变阻器,学生仔细观察滑动变阻器的结构,试说出各个构成部件的作用。 提问:根据对实验器材使用的熟练程度,猜测滑片顶端所标规格的含义? 答:变阻器上所标规格的含义:最大电阻值;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3.滑动变阻器接法的探究 学生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器材:电源、电珠、开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要求:电路必须串联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并且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的变化情况。滑动变阻器在连接时只能用两个接线柱。实验同样要达到调光的效果。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接法,教师对学生进行部分指导。(在指导、巡视的同时,将某些接法对于改变电流无效的进行全班探讨)

中考试题调研600例——题型47有关动态电路的分析

题型47有关动态电路的分析 【母题探究】 类型一开关闭合、断开类 典例224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 S1、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压表的示数为U1; 当开关S、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压表的 示数为U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1> I2,U l > U2B.I1< I2,U1 < U2 C.I1> I2,U1 < U2D.I1< I2,U l > U2 解析:当开关S闭合,S l、S2断开时,L和R1串联,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当开关S、S l、S2都闭合时,R l、R2并联,灯泡L被短路,电流表的示数为I2故I1小于I2,A、C错;电压表被短路,U1大于U2,故D正确. 【答案】 D 类型二滑片移动类 典例25 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闭合后,灯泡L发光,当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若L的阻值不变,则电流表、电压表 的读数将 A.减小,减小B.减小,增大 C.增大,减小D.增大,增大 解析:当开关闭合后,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电流一当滑片向在滑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流表示数减小,由欧姆定律变形式知,灯泡两端电压,即电压表示数减小.【题型攻略】 由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和开关的闭合与断开引起的电路变化问题,尽管千变万化,但有规律可循,其中之一就是“一二一”规律,所谓“一二一”即:一个不变,二个关键,一个整体.其中: 一个不变电路中总电压不变. 二个关键一是越串联,总电阻越大,越并联,总电阻越小;二是对于由两部分电阻串联或并联而成的电路,若其中一部分是定值电阻,而另一部分为可变电阻,则总电阻大小的变化情况与可变电阻大小变化情况一致. 一个整体分析电路时必须首先考虑整个电路中各量的变化情况,然后由整体到部分,由定值到变值.解题时按下列顺序分析:电源电压不变→局部电阻如何变化→总电阻如何变化→总电流如何变化→电阻不变部分的电流、电压如何变化。电阻变化部分的电流、电压如何变化→电表示数如何变化. 【举一反三】 典例22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向a端滑动, (填“变大”、 电流表的示数将;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将. “变小”或“不变”) 解析:当开关闭合后,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当滑片向a端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电路中总电阻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为R1的电阻,故不变. 【答案】变大不变 典例227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S1后,再闭合S2,电流

关于滑动变阻器的题型Word版

例1 、在下面的四个图中,电源电压不变,利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灯能使其从亮到熄灭的正确电路是: 分析:首先,我们要注意题意所说的“从亮到熄灭”这四个字。既要满足这四个字,又要使电路不能出现短路或烧毁电源等故障。 对于A项,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确实可能使电灯L 调到熄灭,但是P滑到最左端时,在灯泡熄灭的同时,整个电路就要发生短路,电源会被烧毁。 对于B项,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灯L只做明亮或暗淡的变化,绝对不会熄灭。 对于C项,滑片P滑到最右端时,电灯L会熄灭,但电源也会短路,会烧毁。 滑片P滑到最左端时,灯泡会因为短路而不亮。无论怎样滑,灯都不会亮。 对于D项,当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导线将电灯L短路,电灯就要熄灭。 例2 、如下图所示,是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亮度的几种方案中,你认为可能达到目的的方案是:C 分析:题中要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的亮度,又不能使电路出现差错,对于A项,无论滑片在最下面,中间,还是最上面,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灯泡都被短路,不会亮,所以可以排除A项。 对于D项,无论怎样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和灯泡都被短路,灯泡都不会亮。 对于B项,滑动变阻器采用了三个接线柱,由 B图可知,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部分与灯泡并联,灯泡的亮度不会发生改变。所以也可排除 B项。而且,B 图中滑片滑到最下端时,灯泡可能被短路,电源会烧坏。 例3 、滑动变阻器的两大用途(限甲图流,乙图分压) 在甲图中,当滑片P在最左端时,R1两端的电压最大,当滑片P在最右端时,R1两端的电压最小,这个最小值为U÷(R+R1)×R1 在乙图中,当滑片 P在最左端时,R1两端的电压为电源电压,当滑片P在最右端时,R1两端的电压为0,很显然,图乙的连接方式可以使电阻R1两端的电压调节范围更广,可以使R1两端电压的调节效果更明显。 例4、用滑动变阻器可以控制通过电路中某一电阻 的电流,那么,是否能够控制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呢?请你设计出一个电路,试一试。 分析:当将滑动变阻器的一部分与电阻R1并联时,就可以控制R1两端的电压大小。 (实际电路如右图所示) 例5、我们都知道,当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时,可以通过移动滑片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使连在电路中的灯泡变亮或者变暗,那么,能做到使一个灯泡变亮的同时另一个灯泡变暗吗?想一想,试着作出电路图。(左图为限流式,右图为分压式)

中考试题调研600例——题型17光学作图

题型17光学作图 【母题探究】 类型一画光路图 典例69 如图所示,学校楼梯拐角的墙上装有平面镜,既方便同学们整 理仪容,晚上又能利用光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请在图中准确画 出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A点的光路图. 解析:先根据平面镜成像作出灯S的像S'(过S作平面 镜的垂线并延长到S',使S'和 S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然后连接S'A,则这条线在平 面镜正面(右边)的部分就是反射光线,它和平面镜的 交点就是入射点,连接S和入射 点作出入射光线就可以完成作图, 【答案】如图所示. 典例70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半球面上的A.点沿半径方向射人半球形玻璃砖,已知半球形玻璃砖的球心为O,且光线到达半球形玻璃砖下表面处时可以发生折射和反射.请画出这束光线从射人玻璃砖到射出玻璃砖的完整光路图, 解析:光线AO沿半径方向射向圆心O,由于AO垂直于圆弧,所以不改变传播方向,所以直接射向圆心D,在O点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OC也垂直于圆弧,故也不改变传播方向射出;光由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OB偏离法线).【答案】如图所示. 类型二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典例71 O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SO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 解析:法线平分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平面镜垂直于法线放置. 【答案】如图所示. 类型三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典例72 如图所示,MN是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请画出字母“L”在平面镜中的像

【答案】如图所示. 【题型攻略】 1.凡是光线都要加箭头,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法线和其他辅助线都用虚线且不加箭头; 2.分清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记住人眼不是光源,不能从人眼发出光线;3.分清实像和虚像,,表示时,实像用实线,虚像用虚线; 4.会根据光路特点、成像性质、光路的可逆性作图, 【举一反三】 典例73 如图所示,试画出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的光路图. 【答案】光路图如图所示. 典例74 如图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 【答案】如图所示. 典例75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

2015年中考物理电学部分有关滑动变阻器范围计算题型

V U R 12 R R 3A 有关滑动变阻器范围的计算题 1、如图所示,R 为一个滑动变阻器,其阻值范围是0~50Ω,若电压的示数为1.5V ,电流表的示数为0.75A ,R 1=1Ω,电源电压U=12V ,求: (1)则R 2的阻值是多少? (2)如果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电流表的量程为0~3A ,为了保证两 表的安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值最少不能小于多少? 2、如右图,电源电压为18V ,R 2是0~50Ω的变阻器,合上S 后,A 表示数为0.5A , V 表示数为5V ,求 (1)R 1和变阻器接入电路中部分的电阻是多少。 (2)如果A 表的量程是0~0.6A ,V 表的量程是0~15V ,为了使电表 不致被损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得小于多少? 3、如图,电流表量程0~0.6A ,电压表量程0~15V ,电阻R 0=30Ω,电路两端电压恒为24V ,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太小时,电路中的电流会超过 电流表量程,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太大时,变阻器两端电压会超过电 压表量程,求:在不超过电表量程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范围。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2为0~50Ω的变阻器,合上开关后,V 的示数为6V , A 表的示数为2A ,A 1的示数为0.5A ,求:①电阻R 1的阻值;②变阻器R 2连入 电路部分的阻值;③如果A 表的量程为0~3A ,A 1表的量程为0~0.6A ,为了不 使电表损坏,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应在什么范围内? 5、标有“4V 1 W”的小灯泡和 “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图8所示 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 ,电流表量程为“O~O.6A”,电压表量程为“0~ 3V”. 为确保电路安全,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 应控制在什么样的范围内(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6、在图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0V ,电阻R =3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 (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a 端滑到b 端的过程,电压表的最大读数是多少? (2)若改用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 ,要使它接在电路中不烧坏,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P 只能在阻值多大的范围内滑动? (3)若把一只量程为0-0.6A 的电流表接在图甲中的C 、D 两点上, 如图乙所示,为了不损坏电流表和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只有在阻值多大范围内滑动? V R 0 P A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滑动变阻器的选择(解析版)

滑动变阻器的选择 一.解答题(共5小题) 1.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 (1)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B(选填序号); A.变阻器滑片 B.电压表示数 C.电流表示数 (2)在丙图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3)实验中,他所选择的变阻器是C(选填序号); A.10Ω0.5A B.20Ω1A C.50Ω2A (4)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电压; (5)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电阻R处有断路.

= 2.在完成“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后,小明产生疑问: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发生变化时,它消耗的电功率如何变化呢?为此,他找来了下列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一定值电阻,三个规格分别为“5Ω,1A”、“30Ω,1A”和“35Ω,0.5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电源(电压为6V).

(1)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认为小明选择的规格是“30Ω,1A”的滑动变阻器.(2)根据题意,正确完成剩余部分连线,并使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变小. (3)分析表中的数据,写出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随它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是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先随它接入电路电阻的减小是先增大,后减小. (4)以其中一组数据为例,算出定值电阻的阻值为9Ω.(结果取整数) (5)小李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不转,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的故障是滑动变阻器断路. R'=≈

中考试题调研600例——题型33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题型33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母题探究 典例157 炎热的夏天把湿衣服挂到窗外,经风一吹很快就干了;而冬天把湿衣服挂在室内却干得很慢.决定衣服干得快慢的主要因素是:和 解析:炎热的夏天把湿衣服挂到窗外,经风一吹很快就干了,说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就越快;冬天把湿衣服挂在室内干得很慢,说明温度越低,蒸发越慢,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答案】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 典例158 下面是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课外活动的一个探究过程: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下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的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有关. :物理小组的同学分成A、B两组对其中的两个猜想进行了如下探究: (1)A组同学: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们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温度和相同。 (2)B组同学:在A组同学所用的器材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盏酒精灯,探究液体蒸发快慢跟温度的关系,请你简要写出B组同学探究实验的步骤及实验现象和结论. 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解析 猜想一: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猜想二:水和酒精是不同种类的液体,酒精更容易干,说明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

种类有关; (1)两玻璃板上的液滴表面积大小不同,所以是研究蒸发快慢和液体表面积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需要控制液体温度和液体表面积的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2)如果要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是否有关,就得保证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都相同. 【答案】表面积空气流动种类设计与进行实验(1)液体表面积大小酒精表面空气流动快慢(2)步骤: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并使其摊开的表面积相同;在第一块玻璃板下用酒精灯加热,另一块不加热,观察两块玻璃板上酒精蒸发的快慢;现象:用酒精灯加热的酒精蒸发得快;结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①夏天,在地上洒一点水会感到凉快些;②病人发热时在头上敷一块冷毛巾;病人会舒服些;③夏天,为了使食物不至于因为高温而变质,可以把食物用容器盛装放人冷水中(漂浮),同时在食物上面放一条湿润的毛巾等.(答出一点即可)举一反三 典例159 福州市20 1 1年“5. 18”海交会上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就加快了水分从周围物体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1 【答案】蒸发吸收 典例160 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通常在病人的额头和身上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是:酒精(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时会(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汽化吸收 典例161 20 1 1年春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罕见的旱灾,进入夏季以来,气温的升高加剧了旱情,这是因为气温的升高(选填“加快”或“减慢”)了水的蒸发.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把水滴入果树下的土里,这是利用(选填“增加”或“减小”)水在地面的表面积来减小水的蒸发. 解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温度越高,水的蒸发越快,所以气温的升高加快了水分的蒸发,从而加副旱情;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陡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减小,从而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利于节约用水. 【答案】加快减小

欧姆定律中有关滑动变阻器范围计算题型

初三物理电学总复习—有关范围计算题 1.在图23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上标有“6V 、6W”字样,当变阻器的滑片P 移到b 端时,干路中的电流强度为1.5安培,则在电路中变阻器的电阻值变化范围是(电源电压不变) ( ) A .0~6欧姆。 B .0~12欧姆。 C .0~18欧姆。 D .0~24欧姆。 2.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6V 并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50Ω.当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b 端移到a 端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 C.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0.2A-0.6A D.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1V-6V 3.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1为一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开关S 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a 、b 之间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4 V ,电阻R1的电功率变化范围是0.8 W ~7.2 W ,则P 从a 端滑至b 端的 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 ) A.从1.8A 变化至0.2A B.从0.4A 变化至1.2A C.从1.2A 变化至0.4A D.从0.2A 变化至1.8A 5.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压U=15V 恒定不变,定值电阻R 1=10Ω,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为20Ω。(1)滑片P 在什么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最大值是多少?(2)滑片P 在什么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最大?最大值是多少?(3)滑片P 由a 向b 滑动的过程中,R 1上消耗的功率的变化范围是多少? 6、如图,电流表量程0~0.6A ,电压表量程0~15V ,电阻R 0=30Ω,电路两端电压恒为24V ,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太小时,电路中的电流会超过电流表量程,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太大时,变阻器两端电压会超过电压表量程,求:在不超过电表量程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范围。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2为0~50Ω的变阻器,合上开关后,V 的示数为6V ,A 表的示数为2A ,A 1的示数为0.5A ,求:①电阻R 1的阻值;②变阻器R 2连入电路部分的阻值;③如果A 表的量程为0~3A ,A 1表的量程为0~0.6A ,为了不使电表损坏,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应在什么范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