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的CT分类及疗效评估现状和进展

跟骨骨折的CT分类及疗效评估现状和进展
跟骨骨折的CT分类及疗效评估现状和进展

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彭贻龙

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彭贻龙 发表时间:2017-09-15T15:51:36.55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作者:彭贻龙 [导读] 本文就其治疗方法及进展作一综述。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优抚医院老年科 445000 【关键词】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在全身骨折中占2%,跗骨骨折中占60%。多由高处跌下时足跟直接着地压缩所引起,少数为撕脱骨折,跟骨的重要性以及骨折的复杂性,使跟骨骨折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刚刚起步,其临床分型多种多样,治疗方法尤其是波及距下关节的处理争论甚多。本文就其治疗方法及进展作一综述。 1 骨折的分型 分型的目的在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对预后的判断。1952年,Essexlopresti提出第一个为多数学者接受的分型系统,其根据X线侧位Bhler角与Gissane角的改变及跟骨体内“双密度影”作为分类依据,分为Ⅰ型:未波及距下关节骨折,包括跟骨结节骨折和涉及跟骰关节的骨折;Ⅱ型:波及距下关节的骨折,按继发骨折线的走行(暴力作用时依赖逆行段)分为舌状骨折和关节塌陷型骨折。 CT问世后,通过骨折片段数目和冠状位、轴位CT片后关节面的骨折线走行进行分类:在轴向面上以平行于跟骨纵轴的A、B两线将后关节面分为3个等大的区,即内侧、中央和外侧柱,第3条骨折线C与后面的内侧边界一致,并同载距突分开,由此产生4个潜在的骨折片段。骨折线由外向内用A、B、C标明。Ⅰ型:所有未移位的关节内骨折;Ⅱ型:后关节面2片段骨折,根据骨折线的定位分为ⅡA、ⅡB、ⅡC三个亚型;Ⅲ型:伴有中央片段损伤的后面3片段骨折,按照两个骨折线的位置分ⅢAB、ⅢAC、ⅢBC;Ⅳ型:后面四片段骨折,或多于4片段骨折。 由于Essexlopresti分型不能准确反映关节内骨折移位情况,而Sanders分型不能完全反映跟骨结节、跟骨体及跟骰关节的损伤情况,因此,现在大部分学者在临床结合采用Essexlopresti分型和Sanders分型。 2 治疗方法及研究进展 跟骨骨折的治疗分为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各种方法的适应证150年来一直未有统一标准,目前除治疗目的达成共识外,有关处理的很多方面仍存在争论。其治疗目的为:恢复跟骨的高度、宽度,恢复跟距、跟骰关节面的解剖关系(Bhler角、Gissane 角及Perie角),达到跟骨的重新塑型,恢复关节的灵活性。 2.1 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手法复位加石膏固定、单纯牵引、加压包扎等,适合于无移位或微小移位的未波及距下关节的骨折,以及存在局部或全身手术禁忌证的病人。载距突骨折,无移位的给予石膏固定于功能位4~6周,有移位的经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跟骨前突撕脱骨折,小腿管型石膏固定6周,如有不愈合者可切除前突;跟骨结节纵形骨折,无移位的加压包扎,有移位的跟骨牵引侧位加压复位后石膏外固定;跟骨结节水平骨折,无移位的石膏固定,有移位的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接近跟距关节的骨折,无移位的石膏固定,有明显移位的行跟骨结节牵引整复跟骨增宽畸形后石膏固定。 非手术治疗操作虽较简单,但多数无法完全恢复足内外弓高度以及跟距、跟骰关节面的解剖关系,(如手法挤压牵引复位,因挤压力量不足很难使压缩、增宽的跟骨得到恢复),由此带来距下关节及邻近关节的疼痛、足跟内翻、足跟变宽等一系列后遗症。 2.2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有:撬拨复位加骨圆针固定、外固定架、关节融合术、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及微创技术。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已成为波及距下关节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其疗效已经在多中心的大型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 2.2.1 撬拨复位加骨圆针固定 撬拨复位加骨圆针固定主要适用于舌状骨折及某些关节压缩型骨折,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创伤小,花费少。对舌状骨折以往多数学者采用撬拨复位加单根骨圆针固定,由于固定很不牢固,术后须用石膏托外固定。殷西川等于撬拨复位后以4枚骨圆针交叉内固定,认为据此形成的立体结构既可有效固定跟骨结节骨折块及舌状骨折块,又可对抗由于跟腱的牵拉而引起的向上移位趋势,恢复跟腱的正常生理紧张度,有效防止因继发性跖腱膜炎而引起的疼痛。 2.2.2 外固定支架 外固定支架适用于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或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骨折,其优点在于:术后可早期负重,同时保持距下关节分离,负重时不会对距下关节面产生压力,达到保护离断的后关节面的目的。早期负重对于周围软组织的恢复非常重要,可减少足跟和相邻软组织轻微负重疼痛及废用性萎缩的后遗症。 2.2.3 跟距关节融合术 跟距关节融合术适用于波及距下关节的严重粉碎性骨折,此类骨折因后关节面破坏严重以及软骨损坏,从技术上及生物学上讲均无法达到完全解剖复位。一些学者认为ORIF术后行此术不仅可以解决腓肠肌松驰或挛缩、邻近关节的关节炎等后遗症,而且由于解剖上的部分复位使跟距融合术更易实施;另外部分学者则认为保守治疗后早期行跟距关节融合术更适合此类骨折,理由是:跟距关节早期形成骨性强直能较迅速恢复足部功能,同时可避免两次手术的痛苦。 2.2.4 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 随着骨科医生对创伤和骨折愈合的深入理解,以及生物学、生物力学的飞速发展,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方法已经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前的观点认为ORIF适用于Sanders Ⅱ型、Ⅲ型骨折和移位较大的关节外骨折。 2.2.5 微创技术及距下关节镜 Gavlik等研究了利用经皮复位和微创螺钉在距下关节镜下治疗SandersⅡA及SandersⅡB型骨折的方法:将65mm的斯氏钉以平行结节上端皮质的方向插入跟骨结节,直到移位的后关节面断端,然后依据骨折的位置通过前外侧或后外侧入口伸入距下关节镜,利用斯氏钉撬拨恢复跟骨的宽度、高度及内翻、外翻角,通过关节镜观察复位的准确程度,满意后再经皮穿入K-导丝或骨拨调整后关节面侧方及中间骨

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 (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 ) 1.肿瘤病灶的测量 (1)肿瘤病灶基线的定义 肿瘤病灶基线分为可测量病灶 ( 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病灶 ):用常规技术,病灶直径长度320mm或螺旋CT 310mm的可以精确测量的病灶。不可测量病灶:所有其它病变 (包括小病灶即常规技术长径 <20mm或螺旋CT <10mm ) 包括骨病灶、脑膜病变、腹水、胸水、心包积液、炎症乳腺癌、皮肤或肺的癌性淋巴管炎、影像学不能确诊和随诊的腹部肿块和囊性病灶。 (2)测量方法 基线和随诊应用同样的技术和方法评估病灶。(a) 临床表浅病灶如可扪及的淋巴结或皮肤结节可作为可测量病灶,皮肤病灶应用有标尺大小的彩色照片。 (b) 胸部X片:有清晰明确的病灶可作为可测量病灶,但最好用CT扫描。(c) CT和MRI:对于判断可测量的目标病灶评价疗效,CT和MRI是目前最好的并可重复随诊的方法。对于胸、腹和盆腔,CT和MRI用10mm或更薄的层面扫描,螺旋CT用5mm层面连续扫描,而头颈部及特殊部位要用特殊的方案。(d) 超声捡查:当研究的End poinst是客观肿瘤疗效时,超声波不能用于测量肿瘤病灶,仅可用于测量表浅可扪及的淋巴结、皮下结节和甲状腺结节,亦可用于确认临床查体后浅表病灶的完全消失。(e) 内窥镜和腹腔镜:作为客观肿瘤疗效评价至今尚未广泛充分的应用,仅在有争议的病灶或有明确验证目的高水平的研究中心中应用。这种方法取得的活检标本可证实病理组织上的CR。(f) 肿瘤标志物:不能单独应用判断疗效。但治疗前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水平时,临床评价CR时,所有的标志物需恢复正常。疾病进展的要求是肿

跟骨骨折的治疗体会及疗效观察

跟骨骨折的治疗体会及疗效观察 关键词跟骨骨折;疗效;跟骨重建锁定钢板 跟骨骨折是足踝部最常见的损伤,占跗骨骨折的60%~ 65%[1],所以跟骨骨折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为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及早期的距跟关节融合术,随着临床经验及手术技术的提高,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本科手术采用跟骨重建锁定钢板治疗了45例跟骨关节内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组45例跟骨骨折患者均选自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患者,其中男34例41足,女11例16足;年龄19~55岁,双侧12例;皆为闭合性骨折;受伤原因均为高处坠落;受伤至手术时间3~16 d,平均时间7 d;手术后随访时间1~4年;Sander分型:男Ⅱ型32足、Ⅲ型7足、Ⅳ型2足;女Ⅱ型9足、Ⅲ型5足、Ⅳ型2足;Ⅱ型跟骨骨折采用跟骨骨折闭合撬拨复位穿针或钢板内固定术,Ⅲ型和Ⅳ型均采用外侧扩“L”切口入路行钢板内固定,本组病例未予Ⅰ期行距下关节融合术。1例患者于撬拨术5个月行跟骨矫形距下关节融合术。术后到完全负重时间1~9个月,无皮瓣坏死病例,经换药和使用抗生素等积极治疗,伤口愈合。 1. 2 影像学检查及骨折分型全部病例术前均行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检查,并行冠状面和水平面CT扫描,作为分型标准。所有患者均做Sanders分型:Ⅰ型:所有无移位的骨折;Ⅱ型:劈裂后距下关节的部分发生骨折(2个骨折块);Ⅲ型:较复杂的骨折(有2条骨折线将跟骨分3块);Ⅳ型:为严重粉碎性骨折,跟骨骨折块通常为4块以上。 1. 3 手术方法采用跟骨“L”形外侧切口,待足部皮肤出现“皱纹征”,一般伤后7~10 d行手术;用手术刀紧贴跟骨外侧壁骨膜下锐性分离。切口垂直部分和跟腱平行并位于腓肠神经后方。切口转向前方,沿足背皮肤和足底皮肤线向前,平行于跟骨跖面,向远侧延伸越过跟骰关节。在皮瓣的顶端,沿切口线直接切到骨面,保留一全厚皮瓣,用3枚直径 2.0 mm的克氏针从皮瓣下分别钻入外踝、距骨颈外侧壁及骰骨,并向上折彎针尾,使切口皮瓣“不接触”牵开,这样可以较好地维持距下关节的显露。将薄的外侧壁向外翻,显露跟骨骨折。①如中关节面和后关节面的内侧部分没有骨折分离,跟骨结节指向跖侧、内侧和向内翻出。将1枚4 mm的schanz针插入跟骨结节,向后牵引平移使跟骨结节前倾移位,然后跟剩余的没有损伤的关节面对位,克氏针剪短留置。②跟骨前突的骨折,尤其是涉及跟骰关节的骨折,应在直视下复位并暂时固定。 ③术中摄轴位和侧位片评估跟骨结节和前突的复位情况。接着重建跟骨后关节面,在直视下确保骨折复位满意,并用小骨膜剥离器触摸检查。在钢板螺钉放置之前,使用克氏针暂时固定。再次术中摄片,确保骨折的所有部分完全复位。

手法复位加克氏针石膏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估

手法复位加克氏针石膏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评估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加克氏针石膏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方法,前瞻性观察6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加克氏针石膏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随访1年,评价患者术后足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性愈合时间为(8.47±1.06)w,低于对照组(9.55±1.32)w(P<0.0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手法复位加克氏针石膏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无明显差异,但术后并发症少,建议临床推广。 标签:手法复位;克氏针;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治疗效果 跟骨骨折临床多见,依据Sanders分型可准确把握骨折部位、类型以及移位情况,该分型方式已被临床医师普遍接受,基于Sanders分型所确定的治疗方案与骨折预后存在明确相关性[1]。SandersⅡ型骨折为后关节面的2片段骨折,目前治疗方法多样,在手术与非手术选择上存在分歧,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评价不同手术方式中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获益大小将为医生的临床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循证依据。本文将评估手法复位加克氏针石膏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为临床SandersⅡ型骨折的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某院的舌形或压缩性Sanders 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年龄大于70岁,骨折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者,开放性骨折者,伴有脊柱和其他部位骨折影响患足功能锻炼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35足)和对照组30例(33足),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差异,见表1。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本试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手法复位加克氏针石膏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分别给予3d、7d抗生素预防感染。两组患者均给予中药制剂辅助治疗[2]。术后24h开始足趾伸屈锻炼,术后48h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4~6w解除固定,术后6w扶双拐不负重下地活动,2个月后部分负重练习行走,3个月后完全负重。 1.3疗效评定 1.3.1术后功能评估功能评估是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 Ankle Society,AOFAS)的评分系统[3],总分100分。①疼痛40分,反映患足的疼痛程度及频次;②功能50分,反映日常生活中患足十项功能的保留程度,③力线10分,为马蹄足和踝-后足畸形情况,综合评分:优:

跟骨骨折护理

跟骨骨折护理 一、疾病概述:跟骨为足的主要承重骨,是足纵弓的后侧支撑点,它与距骨协同承担足负重量的一半以上,跟骨的形态和位置对维持足的纵弓和负重,有极其重要意义。跟骨可分为体部及跟结节;跟结节为跟腱附着点,有强大的蹠屈作用。跟骨体的上部有前,中、后3个关节面,与距骨相应关节面相对应,构成跟距关节。使足有内翻、外翻、内收,外展的活动。以适应往高低不平道路上行走。在跟骨的前内缘有载距突为支撑距骨体和颈的一部分,又为坚强的跟舟韧带附着部,支持距骨头承担体重,跟骨前端与骰骨构成跟骰关节。 跟骨结节上缘与跟距关节面成40°左右的跟骨结节角为跟距关系正常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跟骨骨折时,此角常变小,甚至呈负角,如不矫正,将降低腓肠肌的收缩力,而影响足的功能。 跟骨骨折为足部常见骨折,多发于成年男性。多为间接暴力引起,由高处坠下足跟着地,为跟骨骨折的最常见原因。由于坠地时,足常不能平衡着地,可导致不同部位的骨折。如由高坠地,身体重力沿胫骨(经)距骨向下传导至跟骨,则跟骨可被垂直压缩或劈裂骨折。如由高坠下足踝外翻足跟着地时,则可引起跟骨结节纵形骨折;内翻足跟着地时,可引起跟骨载距突骨折;若由高坠下足蹠屈着地时,可引起跟骨结节的横形撕脱;足的强力扭旋,可引起跟骨的前突部骨折。 二、临床表现

1.伤后足跟部疼痛,不能站立和负重。 2.足跟横径增宽,可有内翻或外翻畸形。并有程度不等的肿胀和瘀血斑。 3.可有前足增长和足纵弓低平,多有外踝下膨出,甚至足呈舟状畸形。 4.足跟两侧挤压和足跟底部按压及沿跟骨纵轴扣压均有明显疼痛。 5.踝关节背伸、蹠屈及内翻外翻活动,均有明显受限。 6.由高处坠下足跟着地或继而臀部着地时,除引起跟骨骨折外,尚可合并腰椎压缩骨折,甚至颅底骨折和颅脑损伤,应注意全面检查,以免漏诊。 三、护理要点 1.近跟距关节面的跟骨体部骨折,复位需配合跟骨牵引,应注意牵引的位置,重心、患者的体位等。 2.穿针外固定或内固定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针眼,伤口的渗液渗血情况。如发现渗出不止者,将患足抬高,报告医生给予止血等处理。保持针眼伤口干燥,预防感染。 3.跟骨反弹器固定,应注意针锁有无松动,以防滑脱。 四局部护理 1.病人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利静脉血回流,减轻局部肿胀或疼痛。限制患肢活动,必要时用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可解除疼痛,避免患肢畸形及病理性骨折。由于骨组织感染后可发生骨质疏松和破坏,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因此在搬动患肢时避免患处产生

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

第九章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 一.WHO标准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确定了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并作为通用标准在全世界范围内延用多年。此标准大致内容如下: 1.肿瘤病灶的分类 (1)可测量病灶:临床或影像学可测量双径的病灶,包括:皮肤结节、浅表淋巴结、肺内病灶(X线胸片≥10mm×10mm或CT≥20mm×10mm)、肝内病灶(CT或B超测量≥20mm×10mm)。 (2)单径可测量病灶:仅可测一个径者。 (3)可评价,不可测量的病灶:微小病灶无法测径者,如肺内粟粒状或点片状病灶、溶骨性病灶。 (4)不可评价病灶:腔隙积液、放射治疗后无进展的病灶、皮肤或肺内的癌性淋巴管炎等。 2.疗效评价方法 (1)可测量病灶: 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所有病灶完全消失,至少维持4周。 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双径可测病灶,各病灶最大垂径乘积之和(取病灶最大径,及与其相垂直的径线,二者长度相乘,得到最大垂径乘积,再将各病灶最大垂径乘积相加)缩小50%以上,至少维持4周;单径可测病灶,各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50%以上,至少维持4周。 无变化(no change,NC)双径可测病灶,各病灶最大垂径乘积之和缩小不足50%,或增大未超过25%,至少维持4周;单径可测病灶,各病灶最大径之和缩小不足50%,或增大不超过25%,至少维持4周。至少经两周期治疗(6周)才能评价为NC。 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一个或多个病灶增大超过25%,或出现

新病灶。新出现胸、腹水,若细胞学找到癌细胞,应判定为PD。 (2)可评价,不可测量病灶 CR 所有病灶完全消失,至少维持4周。 PR 肿瘤大小估计缩小50%以上,至少维持4周。 NC 至少经2周期(6周)治疗后,病灶无明显变化,估计肿瘤缩小不足50%,或增大未超过25%。 PD 出现新病灶,或估计肿瘤增加超过25%。 (3)骨转移病灶 CR 溶骨性病灶消失,骨扫描恢复正常,至少维持4周。 PR 溶骨性病灶部分缩小、钙化或成骨性病灶密度减低,至少维持4周。 NC 病灶无明显变化,至少在治疗开始后8周以上方可评价为NC。 PD 出现新病灶,或原有骨病灶明显增大,但出现骨压缩、病理性骨折或骨质愈合不作为疗效评定的唯一依据。 (4)不可评价病灶 CR 所有病灶完全消失,至少维持4周。 NC 病灶无明显变化,估计肿瘤减少不及50%,或增大未超过25%,至少维持4周,。 PD 出现新病灶,或估计肿瘤增加超过25%。而腔隙积液时,如不伴其他病灶进展,只是单纯积液增多)则不能评价为PD。 二.RECIST评价方法 随着WHO标准被广泛采用,人们发现这一评价疗效的方法存在如下问题:①WHO标准中将“可评价”和“可测量”的概念混为一谈,使得疗效评价出现差异。②缺乏对最小病灶的大小及最少病灶数量的明确规定。③单个病灶进展和肿瘤整体(所有病灶测量的总和)进展的概念界定不清。④目前,高质量CT和MRI 及重建技术可以测量病灶的三维直径,使双径测量不再准确。因此,该标准越来越多的影响了不同医疗机构特别是国际性研究组之间对实体瘤疗效评价的统一

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跟骨骨折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选取跟骨骨折患者26例30足,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利用X线片观察跟骨骨折临床特点,在此基础上展开微创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经1~2年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后Gissane角与Bohler角均有显著增大(P<0.05),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6.67%。结论在跟骨骨折治疗中微创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创伤小且操作简便,手术用时短,不会给软组织造成过大破坏,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标签:跟骨骨折;临床特点;微创空心螺钉固定 跟骨骨折屬于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在跗骨骨折中占比高达60%[1]。大部分患者是在从高处跌下时,因足跟与地面直接接触,在压缩下导致跟骨骨折,也有部分患者是撕脱骨折。跟骨骨折临床治疗中难度较大,且易引发诸多并发症,因此一直是骨科临床治疗难点[2]。我院在为跟骨骨折患者展开治疗 时,均给予空心螺钉固定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收治跟骨骨折患者26例30足,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19~69岁,平均(44.7±2.5)岁;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单侧22例,双侧4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14例,交通意外7例,碾压伤3例,跌倒伤2例;患者受伤至接受治疗的时间为 6 h~4 d,平均时间为(2.1±0.4)d;合并伤:足部其他位置骨折3例,胸腰椎压缩骨折5例,同侧股骨干骨折2例。 术前行X线片拍摄与CT扫描,观察骨折情况。 1.2 方法 26例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常规体检,展开消肿、支持、对症治疗,待有皮纹出现时展开手术。以跟骨结节上与腱止点外侧与内侧作进针点,将2支斯失针(3.5 mm)以与跟骨纵轴平行线夹角为20度方向钻进跟骨中,止于骨折线处。术者一手握住患足远端并展开跖屈,另一手握住斯失针并展开撬拔复位,平整距下部关节面并确保骨折两个断端实现对合。在这一过程中由1名助手用手掌根部对跟骨两侧用力挤压,恢复足跟原有宽度。之后采取和骨折线垂直的方向植入克氏针,对骨折块给予临时固定。手术全程均在C型臂X线机透视作用下展开,待取得理想固定效果后扩孔,按照导针方向将长度适宜的2枚空心拉力螺钉拧入。术后抬高患肢并应用抗生素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 跟骨骨折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跟骨骨折(修订) (草案)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跟骨骨折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跟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适合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跟骨骨折calcaneus fracture 凡发生于跟骨的骨折均称为跟骨骨折。 3 诊断 3.1诊断要点 3.1.1病史 有明确的足跟部外伤史,特别是高处坠落史。 3.1.2症状体征 主要症状是足跟部疼痛、活动受限。查体可见局部肿胀,压痛,皮下瘀斑,足弓变浅或消失,足跟增宽,呈外翻畸形。合并脊柱骨折时则有胸腰部疼痛,活动受限。合并足骨筋膜室综合征时,可出现足部剧烈疼痛,皮肤感觉障碍和张力异常增高等表现[1,2]。 3.1.3影像检查 X线片检查:应拍摄跟骨前后位片、侧位片和轴位片,用于判断跟骨骨折类型、关节面塌陷情况以及测量B?hler角(25~40°)、Gissane角(平均120~145°)和跟骨的高度、宽度、外翻的角度等。对合并伤患者还应拍摄相应部位的X线片[3]。 CT检查:应包括横轴面及冠状面、矢状面扫描,用于判断跟骨骨折的部位、移位和塌陷程度,特别是后关节面骨折情况。CT图像三维重建可直观显示跟骨骨折的细节[4]。 3.2分型 临床常用的分型方法有两种,一是基于X线片检查的Essex-Lopresti分型法,分为舌型骨折和关节塌陷型骨折,又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不同亚型[5]。 二是基于CT检查的Sanders分型法,它根据冠状位和轴位CT图像中后关节面骨折的情况,将跟骨关节内骨折划分为四大类型和不同的亚型: I型,所有无移位的关节内骨折,无论后关节面骨折线有多少; Ⅱ型,跟骨后关节面为两部分骨折,移位≥2mm,根据原发骨折线的位置可分为ⅡA、ⅡB和ⅡC; Ⅲ型,跟骨后关节面有两条骨折线,为三部分移位骨折,又分为ⅢA、ⅢB及ⅢC三个亚型,各亚型均有一中央凹陷骨折线; Ⅳ型,跟骨后关节面为四部分及以上的移位骨折,包括严重的粉碎性骨折。 3.3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X线片和CT检查结果可做出明确诊断。 成人跟骨骨折诊断明确,但需注意与病理骨折等相鉴别。 4辨证 本辨证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在《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8]的基础上结合前期的文献整理进一步完善。 跟骨骨折的辨证论治规律以三期辨证为主,气滞血瘀证、瘀血内阻证、气血亏虚证、肝

足踝外科的最新进展分析

足踝外科的最新进展 摘要 本文概述了足踝矫形外科专业的最新研究进展,文章均为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间出版或发表的文章,来源包括JBJS-Am、JBJS-Br,FAI,2010年AAOS(美国骨科医师学会)年会(此次年会于2010年3月13日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召开)上的专题日会议记录以及AOFAS(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学会)夏季会议(2010年7月7日到10日在马里兰州国家港湾区召开)论文。 胫骨Plafond骨折(译者注:胫骨Plafond骨折,1911 年法国放射科医生Destot 首先提出“tibial Pilon”一词, 1950 年Bonin 称之为“tibial Plafond”,因此Pilon 骨折又称为Plafond 骨折。) 由于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覆盖薄弱,开放性胫骨Plafond骨折在以往的手术治疗中常常会出现相关的软组织并发症。Boraiah等报道了其开放性胫骨Plafond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其治疗策略包括早期外固定,细致的处理软组织,分期进行确定性固定手术及软组织覆盖手术。59例患者中52例得以治愈,6例患者由于骨不愈合,在二次手术时需要进行植骨,1例患者由于游离组织转移手术失败需要截肢。所有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3%)出现伤口深部感染,3例出现浅表感染,无发生慢性骨髓炎的病例。这些研究的结果表明,通过分期手术方式切开复位内固定可成功地治疗高能量开放性胫骨Plafond损伤,并可进一步降低软组织并发症。 踝关节骨折 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的标准手术方式是通过坚强的内固定维持骨折的复位。然而,有时却很难确定踝关节的不稳,特别是单纯腓骨骨折的病例,对于这些病例,不好确定其深部的三角韧带损伤是否损伤,其深部三角韧带撕裂诊断的影像学依据是明显的内侧踝关节间隙增宽。Saldua等的研究证实了内侧踝关节间隙测量中踝关节位置的影响。25名健康志愿者在踝关节的4个跖屈位置(0_, 15_, 30_, 及45_)投照其踝穴位X线片。随着跖屈的逐渐增加,内侧踝关节间隙也逐步增宽,并同时伴有距骨后面对于踝穴的占据空间变窄。内侧间隙增宽的显著性水平出现在跖屈45度时,此时内侧踝关节间隙平均增宽0.38mm。另外,将内侧间隙与后侧间隙的比率作为诊断依据时,三角韧带损伤的假阳性发生率会随着跖屈的增加而升高。该研究重点强调了踝关节跖屈位置对踝关节内侧间隙测量的影响,这会在更大程度上用于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治疗。作者推荐在踝关节中立位下进行X线检查,以确保内侧间隙测量的准确性。当不能确定深部三角韧带是否完整时,应进一步进行自重应力试验检查,该试验可进行人工应力测试,也可应用MRI进行检查,对于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手术中,踝关节骨折固定后进行联合韧带的探查可用于指导下胫腓关节的固定。联合韧带确切的诊断标准及术中外旋试验和外侧应力试验的意义尚不明确。Stoffel等为了确定这两项应力试验用于诊断联合韧带不稳的准确性实施了一项尸体研究。其结果证实,外侧应力试验(可应用骨钩对于腓骨施以外侧应力)及胫腓关节间隙的测量用于检查联合韧带损伤是最适合地。外旋

跟骨骨折

跟骨正常解剖:足部最大骨 四个关节面:前关节面、中关节面、后关节面、跟骰关节面

跟骨两个角度:Bohler′s角(以跟骨后关节面后上缘为顶点,分别连接骰骨关节面前上缘中点和跟骨结节后上缘中点连线的交角);Gissane′s角(跟骨沟分别连接跟骨前突和跟骨后关节面后上缘连线的交角)

跟骨内侧观 跟骨外侧观

跟骨骨折的不良后果: 1.长度缩短 2.高度降低:创伤性平足 3.宽度增大:穿鞋困难,腓骨长短肌腱卡压 4.距下关节不平整:距下关节炎 5.跟骨轴侧向成角 6.跟骨结节关节角(贝氏角)变小 7.Gissane角变大或变小 外踝下降造成跟腓撞击综合征,小腿三头肌肌力减弱,足踝关节运动力线不正常,肢体不等长严重者影响下肢和脊柱的功能 跟骨骨折分型: Essex-Lopresti根据骨折线是否波及距下关节分两类1.未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结节骨折和跟骰关节骨折 2.波及距下关节的舌型骨折和压缩骨折

跟骨骨折的复位固定满足以下几点: 1、准确复位,涉及关节面骨折解剖复位 2、恢复跟骨整体外形和长、宽、高等几何参数 3、恢复距下关节面平整和三个关节面之间的正常解剖关系 4、恢复Gissane角、Bohler角和后足的负重轴线

各类型跟骨骨折治疗共同的目标: ⑴复距下关节后关节面的外形; ⑵恢复跟骨的高度(B?hler角); ⑶恢复跟骨的宽度; ⑷腓骨肌腱走行的腓骨下间隙减压; ⑸复跟骨结节的内翻对线; ⑹如果跟骰关节也发生骨折,将其复位。 美国足踝骨科协会之足踝临床评分系统 疼痛(40分) 功能(50分) 活动受限及支撑情况(10分) 最大行走距离(5分)

跟骨骨折中医疗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诊疗方案

附件:2 济宁骨伤医院跟骨骨折 中医疗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诊疗方案 一、疗效评价 2013年我院收治跟骨骨折患者94例,全部按照跟骨骨折诊疗方案进行诊治,其总有效率为92%。 二、中医治疗优势总结、评估 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但至今仍没有一种大家都能认可的理想方法。传统闭合复位撬拨术及石膏固定术,虽然损伤小恢复快,但达不到理想复位,后遗症多;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复位较理想,但较高的手术并发症使治疗结果大打折扣。手法结合经皮撬拨复位穿针内固定术是一种治疗跟骨骨折跟骨的新方法,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或复位后单纯外固定不稳定的跟骨骨折。根据骨折不同类型采用手法复位结合钢针经皮撬拨带动骨折,复位准确后用钢针经皮固定,针尾留皮外,内固定后石膏固定制动。对跟骨各骨折块间固定可采用经导针导入空心螺钉固定,不建议空心螺钉跨关节固定。与各种钢板内固定相比,能尽快地处理骨折,操作简便,避开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的风险,能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距下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三、治疗难点分析跟骨骨折的复位一直是骨伤难题,特别是严重的塌陷粉碎骨折,良好的复位和关节软骨修复几乎是不可能,距下关节面塌陷超过4mm将出现后期的创伤性关节炎,遗留严重跛行和疼痛。由于手法闭合复位的局限性,暴露程度的减小,对复杂的跟骨骨折难

以达到理想的复位和固定,对距下关节面不能达到解剖复位,因此仍有部分病例出现跟骨外形恢复不满意和后期创伤性关节炎表现。另外,术后患足有较长时间的肿胀与跛行,康复时间长。 四、优化诊疗方案 1、复位固定后,加强关节功能锻炼。 2、加强中药的辩证论治,提高中医辩证准确率,以缩短伤后肿胀期,加强手法复位的准确性。

药效评价原则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指导原则 一、基本原则 1. 抗肿瘤药物分类 (1) 细胞毒类药物(cytotoxic agent):包括干扰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抑制拓扑异构酶及作用于微管系统的药物等; (2) 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 (3) 肿瘤耐药逆转剂(resistance reversal agent); (4) 肿瘤治疗增敏剂(oncotherapy sensitizer); (5)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 (6) 分化诱导剂(differentiation inducing agent); (7) 生长因子抑制剂(growth factor inhibitor); (8) 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 2.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需研究内容 2.1 包括体外抗肿瘤试验,体内抗肿瘤试验。 2.2 评价药物的抗癌活性时,以体内试验结果为主,同时参考体外试验结果以做出正确的结论。 2.3 I类抗肿瘤新药应进行药物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二、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 1. 试验目的 1.1 对候选化合物进行初步筛选; 1.2 了解候选化合物的抗瘤谱; 1.3 为随后进行的体内抗肿瘤试验提供参考,如剂量范围、肿瘤类别等。 2. 试验方法 选用10-15株人癌细胞株,根据试验目的选择相应细胞系及适量的细胞接种浓度,按常规细胞培养法进行培养;推荐使用四氮唑盐MTT还原法、XTT 还原法、磺

酰罗丹明B染色法、或51Cr释放试验、集落形成法等测定药物的抗癌作用。药物与细胞共培养时间一般为48-72 小时,贴壁细胞需先贴壁24 小时后再给药。试验应设阳性及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用一定浓度的标准抗肿瘤药,阴性对照为溶媒对照。 3. 评价标准 以同一样品不同浓度对肿瘤细胞抑制率作图可得到剂量效应曲线,然后采用Logit法计算半数有效浓度(IC50值或EC50值)。体外试验至少重复一次。 附注:评价药物抗癌活性的方法: 1. MTT还原法 1.1 基本原理: 四氮唑[MTT,3-(4,5-dimethylib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是一种能接受氢原子的染料。活细胞线粒体中与NADP相关的脱氢酶在细胞内可将黄色的MTT转化成不溶性的蓝紫色的甲[月替] (formazan),而死的细胞则无此功能。用二甲基亚讽(DMSO)溶解甲[月替]后,在一定波长下用酶标仪测定光密度值,即可定量测出细胞的存活率。 1.2 操作步骤: 1.2.1选用对数生长期的贴壁肿瘤细胞,用胰酶消化后,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 l640培养基配成5000个/ml的细胞悬液,接种在96孔培养板中,每孔接种200μl,37℃,5%CO2 培养24 h。 1.2.2 实验组换新的含不同浓度被测样品的培养基,对照组则换含等体积溶剂的培养基,每组设3~5平行孔,37℃,5%CO2 培养4~5 d。 1.2.3 弃去上清液,每孔加入200 μl新鲜配制的含0.2 mg/ml MTT的无血清培养基.37℃继续培养4 h。小心弃上清,并加入200 μl DMSO,用微型超声振荡器混匀后,在酶标仪上以试验波长为570 nm,参比波长为450 nm测定光密度值。1.3 结果评定: 按下式计算药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 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1- OD实验/OD对照) ×100%

37-跟骨骨折手术后神经损伤的研究--二院-刘丙根

跟骨骨折手术后神经损伤的研究 刘丙根庞清江余霄 摘要:周围神经损伤是跟骨骨折术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本文阐述了不同的手术入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同。跟骨骨折手术入路包括外侧横行切口、外侧扩大L形切口、跗骨窦切口、经皮撬拨微小切口等,通过本文描述不同的手术入路治疗跟骨骨折导致神经损伤发生率的关系,来预防神经损伤及治疗神经疼痛,为将来探索新的手术入路提供一定的帮助,能够进一步减少对神经损伤。 关键词:跟骨骨折,手术入路,神经损伤 The research of nerve injury after operative repair of calcaneal fractures Abstract:Peripheral nerve injury is a common problem after operative repair of calcaneal fractures.We look at evidence of nerve injury as it relates to different operative approaches to the fractured calcaneus.the direct lateral, extended lateral, sinus tarsi, and percutaneous approaches are discussed and the reported incidence of nerve injury in each is identified. An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nerve pain, nerve injury, To provideing some help for the future exploration of new surgical approach can be further reduced to nerve injury.

跟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跟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2015年 一、病名 中医病名:跟骨骨折 西医诊断:跟骨骨折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 (1)有明确外伤史。 (2)好发于青壮年,多由高处坠下致伤。 (3)跟部肿胀疼痛剧烈,压痛和冲击痛敏锐,明显皮下瘀斑,骨折严重者可呈现足底扁平,增宽或外翻畸形。 (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诊断及分类。 X线片表现:跟骨侧位及轴位片对了解骨折移位,分型至关重要。其中侧位片对识别骨折线,关节面塌陷及骨片旋转程度有一定帮助;轴位片能清晰显示距下关节面的载距突解剖邢台及内外侧壁骨折移位情况,以及跟骨结节、跟骨体部内外翻移位情况。 (5)常规检查是否有合并症:颅底骨折、脊柱骨折。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症状与体征:典型的跟骨骨折临床表现包括后跟痛、肿胀、淤

血、跟骨横径增宽、跟部外翻畸形、足底扁平,应注意有无颅底骨折或脊柱骨折。 (2)辅助检查:正确诊断与分类则有赖于X线,或辅以CT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了解骨折移位、塌陷方向及程度。 (二)骨折分类及症候诊断 1.骨折分类 (1)不波及跟距关节面的骨折:结节部纵行骨折或呈“鸭嘴样”骨折,骨折片可向后上方移位,甚至有翻转移位,但不触及跟距关节面。(2)关节面轻度受累的骨折:跟骨体部粉碎性压缩性骨折,结节关节角减少,但骨折线未直接进入关节面。 (3)关节面严重受累的骨折:严重移位的粉碎性骨折,碎骨片挤压关节面,结节关节角减少,消失或称为负角,跟骨横径变宽,甚至将距骨挤压至跟骨之中,形成“摇椅”状。 2.证候诊断 (1)骨断筋伤,气滞血瘀证:骨折早期,伤后1周-2周。血离经脉,淤积不散,气血不得宜通;局部淤肿明显,疼痛较甚。 (2)瘀血未尽,筋骨未愈证:骨折中期,伤后3周-5周。瘀血未尽,筋骨未愈,淤肿渐退,筋骨不舒。 (3)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证:骨折后期,伤后5周后。筋骨未坚,肝肾不足;淤肿已消,筋骨不舒,并可伴体倦乏力,腰膝酸软等。(三)常见合并症 如果暴力巨大,引起跟骨骨折后的残余暴力可继续向上传递,进而引

中医疗效评定标准

颈椎病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65.1诊断依据 65.1.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65.1.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65.1.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65.1.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65.1.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65.2证候分类 65.2.1中医证候分类: 65.2.1.1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65.2.1.2气滞血瘀: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65.2.1.3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65.2.1.4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 65.1.5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65.2.2病理分型 65.2.2.1颈型: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节段改变。 65.2.2.2神经根型: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 颈椎X线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65.2.2.3脊髓型:早期下肢发紧,行走不稳,如履沙滩,晚期一侧下肢或四肢瘫痪,二便失禁或尿潴留。受压脊髓节段以下感觉障碍,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椎体束征阳性。 X线片示: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增生较严重并突人椎管。 CT、MRI检查示:椎管变窄,椎体后缘增生物或椎间盘膨出压迫脊髓。 65.2.2.4椎动脉型: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有体位性猝倒,颈椎侧弯后伸时,症状加重。 X线片示: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CT检查可显示左右横突孔大小不对称,一侧相对狭窄。 椎动脉造影见椎动脉迂曲,变细或完全梗阻。 65.2.2.5交感神经型:眼睑无力,视力模糊,瞳孔扩大,眼窝胀痛,流泪,头痛,偏头痛,头晕,枕颈痛,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痛,血压增高,四肢凉或手指发红发热,一侧肢体多汗或少汗等。X线片见钩椎增生,椎间孔变狭窄,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或有不同程度错位。椎动脉造影有受压现象。

跟骨骨折两种手术入路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跟骨骨折两种手术入路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的手术入路选择及术后疗效分析。方法54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34例采用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A组),20例采用跗骨窦入路小切口切开复位微创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并发症、影像学资料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按照Maryland 足功能评分标准)。结果术后随访9~21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A组手术时间为(1.8±0.2)h,长于B组的(1.2±0.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局部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10例(29.4%),与B组的2例(1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影像学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功能恢复优12例,良22例;B组术后功能恢复优8例,良1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小切口切开复位微创跟骨锁定钢板的治疗,取得了的复位优良和固定坚强的效果,在术后早期局部皮肤并发症方面,较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较明显的优越性。 关键词跟骨骨折;微创内固定;开放手术 跟骨骨折发生率高,致残严重,在创伤骨科较常见,占所有跗骨骨折的60%,其中90%为21~45岁男性,关节内移位骨折占60%~75%[1]。现阶段对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通常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等手术治疗,但跟骨外侧皮肤血运差,皮下无筋膜层覆盖,传统外侧入路手术后皮肤感染坏死率较高。现将本院2008年6月~2015年10月54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8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的54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男46例,女8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39.1岁。其中双跟骨骨折20例,合并有脊柱复合型损伤12例。所有病例在入院后2~14 d内进行手术。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2]:Ⅱ型18例,Ⅲ型23例,Ⅳ型13例。两组病例临床表现为软组织不同程度的肿胀、畸形、压痛等。X线表现:距下关节面塌陷,高度丢失,Bohler角变小或消失,最小为-5°,最大为15°。34例采用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A组),20例采用跗骨窦入路小切口切开复位微创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 1. 2 方法 1. 2. 1 术前治疗患肢布朗氏架抬高,消肿及止痛治疗。常规行跟骨侧、轴位X线及CT平扫,辅助三维重建。观察骨折粉碎程度,常规测量Bohler角、Gissane角,评定骨折类型。所有病例在入院后2~14 d行手术,且由同一组医生进行。由麻醉师行硬膜外或全身麻醉,术前0.5 h抗生素预防性用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