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音机电路的设计--毕业设计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毕业设计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毕业设计

齐鲁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扩音器的设计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啊技术

二级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2015级

学生姓名沈坤

学号 201510530039

指导教师

设计起止时间:2016年12月12日至2016年12月16日

目录

第1章方案设计 (1)

第2章单元电路设计 (1)

2.1前置放大器的设计 (1)

2.2音调控制器的设计 (2)

2.2.1低频工作时元器件参数的计算 (4)

2.2.2高频工作时元器件参数的计算 (6)

2.3功率输出级的设计 (9)

2.3.1确定电源电压 (9)

2.3.2功率输出级设计 (10)

2.3.3电阻R17~R12的估算 (10)

2.3.4确定静态偏置电路 (10)

2.3.5反馈电阻R13与R14的确定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1 总电路原理图 (13)

扩音器的设计

摘要:很多场合(如商场、学校、车站、体育场等)都安装有广播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播放音乐、广播通知和要闻。这些广播系统都含有扩音设备,用以把从话筒、录放卡座、CD机送出的微弱信号放大成能推动扬声器发声的大功率信号。根据实际需要和放大器件的不同,扩声电路的设计也有很多种类。作为电子线路的课题设计,本课题提出的扩声电路性能指标比较低,主要采用理论课题里介绍的运算放大集成电路和音频功率放大集成电路来构成扩声电路。这种性能指标低的扩音器主要在于价格便宜,制作简单,不需要太多昂贵的集成块。

关键词扩声;音频功放;放大电路

第1章方案设计

采用运算集成电路和音频功率放大集成电路设计一个对话筒输出信号具有放大能力的扩声电路。

其电路方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扩声电路原理框图

前置放大主要完成对小信号的放大,一般要求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频带要宽,噪声要小;音量控制主要实现对输入信号高、低音的提升和衰减。

第2章单元电路设计

2.1 前置放大器的设计

由于话筒提供发信号非常弱,故一般在音调控制器前面要加一个前置放大器。

该前置放大器的下限频率要小于音频控制器的低音转折频率,上限频率要大于音频控制器的高音转折频率。考虑到所设计电路对频率响应及零输入(及输入短路)时的噪声、电流、电压的要求,前置放大器选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F353。它是一种双路运算放大器,属于高输入阻抗低噪声集成器件。其输入阻抗高为104MΩ,输入偏置电流仅有50х10-12A,单位增益频率为4MHZ,转换速率为13V/us,用做音频前置放大器十分理想,其外引线图如图2-1所示

图2-1LF353外引线图

前置放大电路由LF353组成的两极放大电路完成,如图2-2所示。第一级放大电路的A u1=10,即1+R3/R2=10,取R2=10KΩ,R3=100KΩ。取A u2=10(考虑增益余量),同样R5=10KΩ,R6=100Ω。电阻R1、R2为放大电路偏置电阻,取R1=R4=100KΩ。耦合电容C1与C2取10uF,C4与C11取100uF,以保证扩声电路的低频响应。

图2-2前置放大器

其他元器件的参数选择为:C3=100pF,R7=22KΩ。电路电源为±12V。

2.2 音调控制器的设计

音调控制器的功能是,根据需要按一定的规律控制、调节音响放大器的频率响

应,更好地满足人耳的听觉特性。一般音调控制器只对低音和高音信号的增益进行提升或衰减,而中音信号的增益不变,音调控制器的电路结构有多种形式,常用的典型电路结构如图2-3所示。

该电路的音调控制曲线(即频率响应)如图2-4所示。音调控制曲线中给出了相应的转折频率:F l1表示低音转折频率,F l2表示中音下限频率,F0表示中音频率(即中心频率),要求电路对此频率信号没有衰减和提升作用,F h1表示中音上限频率,F h2表示高音转折频率。

图2-3音调控制器电路

图2-4 音频控制器频率响应曲线

音调控制器的设计主要是根据转折频率的不同来选择电位器、电阻及电容参数。

2.2.1 低频工作时元器件参数的计算

音调控制器工作时在低音时(即F

图2-5 低频提升电路

f/Hz

Au/dB -20db/10

倍数

FL1 100Hz 10Hz FH2

图2-6 低频衰减器

1、低频提升

由图2-5可求出低频提升电路的频率响应函数为

11218110)(0wl jw wl jw

R RRP R U U j i ++

?+-==ω式中, 1

711RP R C wL =,)()(10171012R R C R RP wL RP += 当频率F 远远小于F l1时,电容C 7近似开路,此时的增益为

8

101R R R A RP L += 当频率升高时,C 7的容抗减小,当频率F 远远小于F l1时,C 7近似短路,此时的增益为

8

100R R A = 在F l1<F <F l2的增益范围内电压增益衰减率为-20dB/10倍频,即-6dB/倍频(若40HZ 对应的增益是20dB ,则2?40HZ=80HZ 时所对应的增益是14dB )

本设计要求中频增益为A 0=1(0dB ),且在100HZ 处有±12dB 的调节范

围。故当增益为0dB 时,对应的转折频率为400HZ (因为从12dB 到0dB 对应两个倍频程,所以对应频率是400HZ )因此音调控制器的低音转折频率f 11=f l2/10=40HZ 。

电阻R 8,R 10及RP 1的取值范围一般为几千欧姆到几百千欧姆。若取值过大,则运算放大器的漏电流的影响变大;若取值过小,则流入运算放大器的电流将超过其最大输出能力。这里取R RP1=470KΩ。由于A 0=1,故R 8=R 10。又因为w l2/w l1=

(R RP1+R 10)/R 10=10,所以R 8=R 10=RR P1/(10-1)=52KΩ,取R 9=R 8=R 10=51KΩ。电容C 7可由式)114.32(117RP L R f C ??=求得:C 7=0.00085uF ,取C 7=0.01uF 。 2、低频衰减

在低频衰减电路中,如图6所示,若取电容C 6=C 7,则当工作频率f 远小于fL1,电容C 6近似开路,此时电路增益

1

810RP L R R R A += 当频率F 远大于F 12时,电容近似短路,此时电路增益

8

100R R A = 可见,低频端最大衰减倍数为1/10(即-20dB)。

2.2.2 高频工作时元器件参数的计算

音调控制器在高频端工作时,电容C 6,C 7近似短路,此时音调控制电路可简化成图2-7所示电路。为便于分析,将星形连接的电阻R 8=R 9=R 10转换成三角形连接,转换后如图2-8所。所以R a =R b =R c =3R 8。由于R c 跨接在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对控制电路无影响,故它可忽略不记。

图2-7 音调控制电路在高频段时的简化等效电路

图2-8音调控制电路高频段简化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

当RP2中间抽头处于最左端时,此时高频提升最大,等效电路如图2-9所示;当RP2中间抽头处于最右端时,此时高频衰减最大,等效电路如图2-10所示。

图2-9高频提升电路

图2-10 高频衰减电路

1、高频提升。由图2-9可知,该电路是一个典型的高通滤波器,其增益

函数为

2111(wH jw

wH jw

Ra Rb Ui Uo jw A ++

?-==) 其中,5)1111C R Ra wH +=(,5

1112C R wH =。 当F 远小于F h1时,电容C 5可近似开路,此时的增益为

10==b R R A a

(中频增益)

当F 远大于F h2时,电容C 5近似为短路,此时的电压增益为

11

RaR R A b H = 当F h1≤F ≤F h2时,电压增益按20dB/10倍数的斜率增加。

由于设计任务中要求中频增益A 0=1,在10kHz 处有±12dB 的调节范围,所以求得F h1=2.5kHz 。又因为ωH1/ωH2=(R 11+R a )/R 11=AH ,高频最大提升量AH 一般也取10倍,所以F h 2=AH?F h1=25kHz 。由(R 11+R a)/R 11=AH 得:R 11=R a/(AH-1)=17KΩ,取R 11=18kΩ。由ωH2=1/R 11C 5得:C 5=1/(2ЛF h2R 11)=354pF,取C 5=330pF 。高音调节电位器R p 2的阻值与R p 1相同,取RR p 2=470Kω。

2、高频衰减。在高频衰减等效电路中,由于R a =R b ,其余元器件也相同。 所以有高频衰减的转折频率与高频提升的转折率相同。高频最大衰减1/10(即

-20dB )。

2.3 功率输出级的设计

功率输出级电路结构有许多种,选择由分立元器件组成的功率放大器或单片 集成功率放大器均可。为了巩固在电子线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这里选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典型OCT 功率放大器,其电路如图2-11所示,其中由运算放大器组成输入电压放大驱动级,由晶体管VT 1,VT 2,VT 3,VT 4组成的复合管为功率输出级。三级管VT 1与VT 2都为NPN 管,仍组成NPN 型的复合管。VT 3与VT 4为不同类型的晶体管,所组成的复合管导电极性由第1只脚决定,为PNP 型复合管。

图2-11 功率放大电路

2.3.1 确定电源电压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要求是最大输出功率W PO 8max =。由公式L Om R U PO /2/12max ?=可得:RL

Uom Uom P Om ??=21可得L R Po uom max 2=。考虑到输出功率管VT 2与VT 4的饱和压降和发射极R 11与R 22的压降,电源电压常取V CC =(1.2~1.5)U Om 。将已知参数带入上式,电源电压选取±12V 。

2.3.2 功率输出级设计

1、输出晶体管的选择。输出功率管VT2与VT4选择同类型的NPN型大功率管。其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U CEmax=2V CC。每只晶体管的最大集电极电流为I Cmax V CC/RL=1.5A,每只晶体管的最大集电极功耗为:P Cmax=0.2P Omax=1.6W。所以,在选择功率三极管时,除应使两管β的值尽量对称外,其极限参数还应满足系列关系:V BRCEO>2V CC,ICM>I Cmax,P CM>P Cmax,P CM>P Cmax。根据上式关系,选择功率三极管为3DD01。

2、复合管的选择。VT1与VT3分别与VT2与VT4组成复合管,它们承受的最大电压均为2V CC,考虑到R18与R20的分流作用和晶体管的损失,晶体管VT1与VT3的集电极功耗:P Cmax=(1.1-1.5)P C2max/β2而实际选择VT1,VT3参数要大于最大值。另外为了复合出互补类型的三极管,一定要使VT1,VT3互补,其要求尽VT3称性好。可选用VT1为9013,VT3选用9015。

2.3.3 电阻R17~R12的估算

R18与R20用来减小复合管的穿透电流,其值过小会影响复合管的稳定性,太大又会影响输出功率,一般取R18=R20=(5-10)R i2。R i2为VT2管的输入端等效电阻,其大小可用公式R i2=rbe+(1+β2)R21来计算,大功率管的rbe约为10Ω,β为20倍。

输出功率管的发射极电阻R21与R22起到电流的负反馈作用,使电路的工作更加稳定,从而减少非线性失真。一般取R21=R22=(0.05~0.1)R L。

由于VT1与VT3管的类型不同,接法也不一样,因此两只管子的输入阻抗不一样,这样加到VT1与VT3管基极输入端的信号将不对称。为此,增加R17与R19作为平衡电阻,使两只管子的输入阻抗相等。一般选择R17=R19=R18∥R i2。

根据以上条件,选择电路元器件值为:

R21=R22=1Ω,R18=R20=270Ω,R17=R19=30Ω。

2.3.4 确定静态偏置电路

为了克服交越失真,由R15,R16,R P3和二节管VD1,VD2共同组成两对复合管的偏置电路,使输出级工作于甲乙类状态。R15与R16的阻值要根据输出级输出信号的幅度和前级运算放大器的最大允许输出电流来考虑。静态时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对地的电位为0(VT1与VT3应处于微导通状态),即U0=0V。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位U O3≈0V。若取电流I O=1mA,RR P3=0(R P3用于调整复合管的微导通状态,其调

节范围不能太大,可采用1k Ω左右的精密电位器,其初始值应调在零阻值,当调整输出级静态工作电流或者输出波形的交越失真时再逐渐增大阻值)。则

15

153157.012R R V Vcc R R U Vcc Io D RP D -=-=+-≈ 所以R 15=11.3KΩ,取R 15=11KΩ。为了保证对称,电阻R 16=11KΩ。取RR P 3=1KΩ。电路中的VD 1与VD 2选为1N4148。

2.3.5 反馈电阻R 13与R 14的确定

在这里放大器选用LF353,功率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可表示为:

20114

43=++=R R R Au RP 取R 14=1K Ω,则R 13+R RP4=19K Ω。为了使功率放大器增益可调,取R 13=15K Ω,R RP4=4.7K Ω。电阻R 12是运算放大器的偏置电阻,电容C 8是输入耦合电容,其大小决定了扩声电路的下限频率。取R 12=100K Ω,C 8=100uF 。并联在扬声器的R 23与C 10消振网络,可以改善扬声器的高频响应。这里取R 23=27Ω,C 10=0.1uF 。一般取C 9=4.7uF 。

总结

(1)此次实验从设计到实现,每一步都伴随着问题的不断的产生与解决,经过艰辛的调试、测量,最终完成实验,除了极个别的参数与设计要求稍有差距之外,其余参数均满足设计指标。实验总体是成功的。

(2)综合性实验涉及了几乎整个电路设计与实现的过程,严谨完成实验将很有意义,而且这是学习模拟电路以来第一次完整体验实际电路的实现,这个过程让我获益颇多。通过这次实践,我对音频放大电路有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模拟电路设计过程和方法有了基本了解和认识,能够对简单电路系统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学习并熟悉了相关软件的基本使用。

(3)为发现和解决实际电路问题,我查阅了不少资料,和同学讨论交流,一同解决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

(4)电路设计与测试是一件艰辛的工作,充满挑战,但挑战带来了乐趣,艰辛诞生了硕果,实践让知识升华。

参考文献

[1] 王川.实用电源技术.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2] 胡宴如.模拟电子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6

[3] 陈晓文.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 钱金法.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 朱余钊.电子材料与元件.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6] 王文辉.电路与电子学(第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7] 杨志忠.数字电子技术(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 朱余钊.电子材料与元件..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附录1 总电路原理图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详解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一、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在输入正弦波幅度≤5mV,负载电阻等于8Ω的 条件下,音频功率放大器满足如下要求: 1、最大输出不失真功率P OM≥8W。 2、功率放大器的频带宽度BW≥50Hz~15KHz。 3、在最大输出功率下非线性失真系数≤3%。 4、输入阻抗R i≥100kΩ。 5、具有音调控制功能:低音100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高 音10k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 二、设计方案分析 根据设计课题的要求,该音频功率放大器可由图所示框图实现。 下面主要介绍各部 分电路的特点及要求。 图1 音频功率放大器组成框图 1、前置放大器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将声音源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然后输

出驱动扬声器。声音源 的种类有多种,如传声器(话筒)、电唱机、录音机(放音磁头)、CD唱机及线路传输等,这些声音源的输出信号的电压差别很大,从零点几毫伏到几百毫伏。一般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是一定的,这些不同的声音源信号如果直接输入到功率放大器中的话,对于输入过低的信号,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功放的作用;假如输入信号的幅值过大,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将严重过载失真,这样将失去了音频放大的意义。所以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系统必须设置前置放大器,以便使放大器适应不同的的输入信号,或放大,或衰减,或进行阻抗变换,使其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另外在各种声音源中,除了信号的幅度差别外,它们的频率特性有的也不同,如电唱机输出信号和磁带放音的输出信号频率特性曲线呈上翘形,即低音被衰减,高音被提升。对于这样的输入信号,在进行功率放大器之前,需要进行频率补偿,使其频率特性曲线恢复到接近平坦的状态,即加入频率均衡网络放大器。 对于话筒和线路输入信号,一般只需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和衰减,不需要进行频率均衡。前置放大器的主要功能一是使话筒的输出阻抗与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相匹配;二是使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幅度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由于话筒输出信号非常微弱,一般只有100μV~几毫伏,所以前置放大器输入级的噪声对整个放大器的信噪比影响很大。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级首先采用低噪声电路,对于由晶体管组成的分立元件组成的前置放大器,首先要选择低

扩音器的设计与制作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大学)扩音器的设计与制作 院系: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班级: 组员: 指导老师:

摘要 扩音机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类电子产品,使用非常广泛。扩音机电路是把微弱的声音信号放大成能推动扬声器的大功率信号,电路结构主要分为麦克风信号输入、前置放大器、有源带通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等部分,前置放大主要完成小信号的放大,一般要求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频带宽,噪声要小。在本次设计中前置放大级分为两级,第一级为共源放大电路,整个电路的放大倍数主要靠第一级;第二级为射级跟随器,保证音调控制电路有较好的效果,给音调控制电路以较小的信号源内阻。音调控制主要是实现对输入信号高、低音的提升和衰减;由于集成运算放大器具有电压增益高、输入阻抗高等优点,用它制作的音调控制电路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工作稳定等优点。 关键词:扩音机;前置放大;音调控制

ABSTRACT Megaphone is very common life of a class of electronic products, the use of it is very extensive. Amplifier circuit is put the faint sound amplification can push into the high-powered signal, circuit structure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he preamplifier, tone control two parts. Preamplifier main perform small signal amplifier, general requirement high input impedance, output impedance low, wide frequency band, the noise is small. In the design of preamplifier level are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the first level for common source amplifier circuit, the whole circuit amplification depend mainly on the first level; The second grade level is shot with, ensure tone control circuit has good effect, to the tone control circuit with a small signal source resistance. Tone control mainly i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put signal is high, the bass ascension and attenuation; Due to the integrated operational amplifier has voltage gain high input impedance, higher advantages, and use it to make the tone of the control circuit has simple structure, stable circuit, etc. Key words:Megaphone; Preamplifier; tone control

一个简单功放设计制作与电路图分析

一个简单功放设计制作与电路图分析|电路图 - dickmoore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默认分类 2009-11-09 19:01 阅读3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一个简单功放设计制作与电路图分析|电路图 电子资料 2009-11-06 11:15 功放电路图 一个简单功放设计制作与电路图分析 我的电脑音响坏了快一年了,每次看电影都用耳机,每次用的耳朵都痛,很不爽.因此就想亲手做一个小功放用用,前几天又去了趟电子市场发现有LM386,很便宜,所以干脆用386做了一个单声道的功放先用着,有时间把另外一个声道也加上.在这里把功放设计到调试基本完成的过程写写,纪念这个过程. 1.设计 我们是听听就算的门外汉,对20~20K的音域也不是完全敏感.所以幅频特性不用考虑太多,但是自己要用得爽声音一定要大,因此LM386一般的输出功率肯定是不够拉(好像极限功率也就1W左右,具体还是看芯片资料吧),所以就浪费些多加个LM386做成BTL电路,提高一倍再说.设计出来的电路就是这个样子,原理很简单,就不说了 2.调试 a. 两个104的电容本来是用来隔直的,不过好像电脑主板和声卡上出来的音频都不带直流成份,而且用104时输入电平 比较高的时候声音有失真,(估计是低频过滤在输入电平高的时候人听起来比较明显).于是去掉两个104的电容. b. 在这个时候上电(我用的是12V),接上我的MP3一听,嗯!还不错,可是就是杂声比较厉害,调了调R1的大小,当R1被 调到最大的时候杂声没有了,最小的时候也没有了(这不是废话么,最小的时候输入都没有了 .把连接到功放的音频线拔了也没杂音了,原因可能有两个音频线上有电容在输入电阻R1比较小的时候,和LM386自激产生杂音,一放大就不得了了.于是决定R1就直接调到50K,音量就让MP3调去吧. c. 好像一切都没有问题了,拿到电脑上吧,刚接上去,嗯声音停大,不错!!刚以为要完事,电脑里一首歌就放完了,本来该是安静的却听见喇叭里噼噼啪啪,这个噪声奇了怪了,开始还是以为是R1的问题,索性就把R1去掉(反正LM386也不希罕从前级得到能量),噪音仍然存在,怀疑是主板上的高频噪声,于是在输入端并上一个102的电容---不起作用.这个电容也不敢并大了,大了要影响高频特性.又怀疑是功率大了C1吃不消,于是又在电源上并了一个100uF的电容,还是不行....... d. 就在这个时候用手一抓我的功放输入端的焊点,好了!没杂音了,仔细一想,原来是这样:我从电脑接出来的线是一个声

功放电路设计说明书

功率放大器(OTL ) 一、基本原理及原理图 下图为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图中,Q1和Q2为两个特 性配对的互补功率管(NPN 型和PNP 型);若忽略功率管发射结导通电压,则当V1正半周时,NPN 型Q1管导通、PNP 型Q2管截止,i 1C (≈i 1E )为处于正半周的半个正弦波;当V1负半周时,Q1管截止、Q2管导通,i 1C (≈i 1E )为处于负半周的半个正弦波,通过R L 的电流i L = i 1E -i 2E ,合成完整的正弦波。但在实际电路中由于有导通电压,零偏置会使输出电压波形产生交越失真,图中选用二极管偏置电路为互补功率管加合适的偏置电压,使之工作在乙类状态,减小失真且具有高热稳定性;采用单电源供电(加大容量的C3)使两互补管电压均是2 1V CC ;互补管间加两个电阻帮助两管散热;输入信号为互补功率管提供振幅接近电源电压的推动电压,产生自举效应;设计合适的参数使此电路高效地使功率放大相应的倍数驱动负载。 功率放大器电路原理图 二、设计步骤 1.设计要求: (分立元件)设计并仿真功率放大器(OTL ),要求: ① 电压增益:5倍以上

②负载:0.5W以上(8Ω扬声器) ③频率范围:20Hz~20kHz 2.设计过程: ①电源的选取: 由P=I2R L =U2/R L (R L =8Ω)得U=2V ∴U P P-=2×2√2≈5.7V ∴V CC =15V ②电阻的选取: P=I2R L =U2/R L ,令U=3v,I L R = 2 1U P P- /R L ≈350mA (β=100) ∴i 1 B =I L R /β=3.5mA 取i 3 R =20mA ∴R 5+R 6 =3/(20mA)≈150 ∴R 5 =10Ω,R 6 =90Ω ∵R2/(R 1+R 2 +R 9 )=3+0.7=3.7 即R 1 /(R 2 +R 9 )≈4 取调试好的R 1=10kΩ,R 2 =41kΩ(R 2 为1kΩ,起保护作用;R 9 可 调) 令R 3=600Ω,R 4 可调,不要取太大,起到作用即可 取R 7=R 8 =1Ω(一般取小点) ③电容的选取: C1=10uF,C2=47uF,C3=470 uF (电容大,交流压降趋于零) 三、仿真调试 1. 仿真电路图:

最新麦克风电路设计笔记

麦克风设计笔记 纲要: 1,适用于,MTK平台。 2,使用人员:硬件与声学工程师。 3,大概内容:MTK 关于解决TDD noise 的原理与注意事项 4,建议:如果使用MT6253/MT6225 在如下情况下就要注意使用差分电路。 A,LAYOUT 的时候无法严格遵守各项原则。 B,无法掌控麦克风电路的源头 C,麦克太靠近天线 D,走4板就必须要用差分电路 1.解决TDD noise 的在音频系统中的原理 1,TDD noise 的来源 A,MIC的直流偏置电压受到天线的影响 B,MIC_P/N受到天线的影响 C,电路的地被干扰。 2,解决TDD noise 的方法 A,在MIC的偏执电路上加滤波器。(针对射频信号或射频走线) B,通过差分电路去除共模噪声 C,使用滤波,电容,磁珠,去除或抑制900M/1800MHZ的信号影响 D,MIC电路要用地包围,且必须打孔与主地相连。 滤波器在MIC偏执电路中的位置 A这个滤波电路应该放在噪声源的后面 两种电路将在后面做介绍 A差分电路,(费用不增加) B假差分电路, (费用增加) 使用差分电路去除共模干扰 A 麦克信号线应该走差分线 B 这些差分线应该用地线包围(左右两侧都要) 使用滤波,电容,磁珠,去除或抑制900M/1800MHZ的信号影响 A 磁珠的阻抗应该是主要针对900M/1800MHZ B 33PF和10PF的电容应用于滤波电路时(这些电容应该接到干净的地,不要接到 TOP或BOTTOM层的地),这些要单独与主地相接。

2.为什么我们需要假差分电路 2.1差分电路的缺点 -需要一个10uf 的电容 -需要太多的元器件 左边是正常模式,右边是耳机模式 2.2假差分电路的优点 -不需要一个10uf 的电容 -需要的元器件少了 3.电路中的器件,三种电路的比较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仿真设计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仿真设计 一、电路课程设计目的 错误!深入理解运算放大器电路模型,了解典型运算放大器的功能,并仿真实现它的功能; 错误!掌握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及分析方法(主要运用节点电压法分析); ○3熟悉掌握Multisim软件。 二、实验原理说明 (1)运算放大器是一种体积很小的集成电路元件,它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它的类型包括:反向比例放大器、加法器、积分器、微分器、电 压跟随器、电源变换器等. (2) (3)理想运放的特点:根据理想运放的特点,可以得到两条原则: (a)“虚断”:由于理想运放,故输入端口的电流约为零,可近似视为断路,称为“虚断”。 (b)“虚短”:由于理想运放A,,即两输入端间电压约为零,可近似视为短路,称为“虚短”. 已知下图,求输出电压。

理论分析: 由题意可得:(列节点方程) 011(1)822A U U +-= 0111 ()0422 B U U +-= A B U U = 解得: 三、 电路设计内容与步骤 如上图所示设计仿真电路. 仿真电路图:

V18mV R11Ω R22Ω R32Ω R44Ω U2 DC 10MOhm 0.016 V + - U3 OPAMP_3T_VIRTUAL U1 DC 10MOhm 0.011 V + - 根据电压表的读数,, 与理论结果相同. 但在试验中,要注意把电压调成毫伏级别,否则结果误差会很大, 致结果没有任何意义。如图所示,电压单位为伏时的仿真结 果:V18 V R11Ω R22Ω R32Ω R44Ω U2 DC 10MOhm 6.458 V + - U3 OPAMP_3T_VIRTUAL U1 DC 10MOhm 4.305 V + - ,与理论结果相差甚远。 四、 实验注意事项 1)注意仿真中的运算放大器一般是上正下负,而我们常见的运放是上负下正,在仿真过程中要注意。

音频功率放大器模拟电路设计

1方案设计 (4) 2方案比较 (7) 3单元模块设计 (8) 3.1直流稳压电源 (8) 3.2前置放大 (10) 3.3 滤波器设计 (11) 3.3.1主要元器件 (11) 3.3.2 低频滤波器电路 (13) 3.3.3 带频滤波器电路 (13) 3.3.3 带频滤波器电路 (14) 3.4功率放大器电路 (14) 3.4.1主要元器件介绍 (14) 3.4.2 电路工作原理介绍 (16) 4 软件设计 (16) 4.1P ROTEL 99SE软件 (17) 4.2W ORD 2003软件 (17) 5系统调试 (17) 系统总图 (17) 6 系统功能 (18) 7.总结与体会 (19) 文献 (20) 附录:电路原理图 (21) 相关设计图 (21) 相关设计软件 (21)

- 2 - 音频功率放大器 摘要:本音频功率放大器由四部分组成:电源,前置放大级,滤波器,功率放 大电路。电源电路输入交流电,输出18V 的直流电,为集成功率放大器供电;再经过变换输出+12V 与-12V 的直流电,为滤波器及前置放大级的运算放大器的供电。前置放大级将音频信号放大至功率放大器所能接受的范围。滤波器电路,分为高通滤波器、中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将输入的音频信号分为不同频率音频信号,并设有开关可以按个人喜好调节输出音频信号。功率放大电路,将输入的信号功率放大。 关键字:音频功率放大器、电源、滤波器、功放电路 Abstract: The audio power amplifier consists of four parts: power supply, level preamp, filter, power amplifier circuit. AC input power supply circuit, output DC 18V, power supply for the integrated power amplifier; another transform output +12 V and-12V DC, in order to filter and preamp-level op-amp power supply. Preamp-level audio signal amplification will be acceptable to the scope of power amplifier. Filter circuit, is divided into high-pass filter, in-pass filter, low pass filter, the input audio signal into different frequency audio signal and a switching regulator in accordance with personal preference, audio output. Power amplifier circuit, the input signal power amplifier. Key words: Audio power amplifier, power supply, filter, power amplifier circuit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设计名称:扩音机电路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2009年12月28日至2010年1月1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 一、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扩音机电路的形成和用途。 2,掌握音频放大电路的一种实现方法。 3,提高独立设计电路和验证试验的能力。。 (二)、意义:对以后的毕业设计打下基础,锻炼个人的学习和查阅资料的能力以及对课外相关本专业知识的了解。 二、 设计原理 扩音机电路的工作原理与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相似,具有放大音频先好并将其还原纯真声音信号的电子装置。扩音机电路时一个典型的多级放大器,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前置级主要完成对小信号的放大。一般要求输入阻抗要高,输出阻抗低,频带宽度要宽,噪声要小。音调控制级主要实现对输入信号高、低音的提升和衰减。功率放大器决定了整机的输出功率、非线性失真系数等指标,要求效率高、失真尽可能小、输出功率大。首先根据技术指标要求,对整机电路作适当安排,确定各级的增益分配,然后对各级电路进行具体的设计计算。 因为P0max=8W 。所以此时的输出电压:V0=RL P m ax *0 =8V 。要使输入为5mv 的信号放大到8v 的输出,所需要的总放大倍数为1600倍,扩音机中各级增益的分配为:前置级电压放大倍数为80;音调控制级中频电压放大倍数为1;功率放大级电压放大倍数为20。 三、 详细设计及实验步骤 1、 前置放大级 由于信号源提供的信号非常微弱,因此在音调控制器前面要加一级前置放大级。该前置放大级的下限频率要小于音调控制器的低音转折频率,前置放大器的

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报告解析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由集成运放和晶体管组成的OCL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学生姓名:郭二珍 学生学号: 07 系别:电气学院 专业:自动化 届别: 2015年 指导教师:廖晓纬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制 2014年3月

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学生:郭二珍 指导老师:廖晓纬 电气学院10级自动化 1、绪论 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的作用是给音频放大器的负载R L(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地小,效率尽可能高。 OCL是英文Output Capacitor Less的缩写,意为无输出电容的功率放大器。采用了两组电源供电,使用了正负电源。在输入电压不太高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较大的输出频率。省去了输出端的耦合电容,使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得到扩展。OCL 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直接耦合的功率放大器,它具有频响宽、保真度高、动态特性好及易于集成化等特点。性能优良的集成功率放大器给电子电路功放级的调试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集成功率放大电路还具有输出功率大、外围元件少、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在收音机、电视机、扩音器、伺服放大电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功率放大器可分为三种工作状态:(1)甲类工作状态Q点在交流负载的中点,输出的是一种没有削波失真的完整信号,但效率较低。(2)乙类工作状态Q点在交流负载线和IB=0输出特性曲线的交界处,放大器只有半波输出,存在严重的失真。 (3)甲乙类工作状态Q点在交流负载线上略高于乙类工作点处,克服了乙类互补电路产生交越失真,提高了效率。 因此,本设计可采用甲乙类互补电路。

2、内容摘要 本设计中要求设计一个由集成运放和晶体管组成的OCL功率放大器。在输入正弦波幅度Ui等于200mV,负载电阻R L等于8Ω的条件下最大输出不失真功率P ≥2W,功率放大器的频带宽度BW≥80Hz~10KHZ o 功率放大电路实质上是能量转换电路,它主要要求输出功率尽可能大,效率尽可能的高,非线性失真尽可能要小,功率器件的散热较好。 本设计选用的是双电源供电的OCL互补推挽对称功放电路。 此推挽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为甲乙类,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交越失真”。 由于两管的工作点稍高于截止点,因而均有一很小的静态工作电流I CQ。这样,便可克服管子的死区电压,使两管交替工作处的负载中电流能按正弦规律变化,从而克服了交越失真。 OCL互补推挽对称功放电路一般包括驱动级和功率输出级,前者为后者提供一定的电压幅度,后者则向负载提供足够的信号频率,以驱动负载工作。 因此,需要设计两部分,即驱动级和功率输出级。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王##(安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指导老师:祝祖送 摘要:本文的内容是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其有操控简单、音质好等特点。本设计电路使用的是TDA2030为音频功率放大器,其工作电压为+15V。它将输入电路的电流放大,之后再将扬声器驱动工作。采用LF353对输入的音频信号前级放大,采用DAC0832对前级放大进行控制,采用STC89C52单片机控制电路的放大倍数,最后由液晶显示器显示出放大倍数。 关键词:功率放大器,前级放大,保护电路 1引言 对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进行研究,其意义是目前在该领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小至我们经常使用的音乐MP4,大到城市报警系统。该设计的研究分别为硬件及软件两部分。扬声器输入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前级放大电路、以及单片机电路构成本设计的硬件电路;液晶显示、键盘扫描、单片机控制等构成本设计的软件部分。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设计过程中困难的是选择各部分硬件电路,由于功率放大器的技术要求比较详细,电路各部分的数据选择及硬件的选择会更加复杂,为达到相应的技术指标,需要多次对电路进行调试。熟练使用C语言,加强分层设计编程能力和程序编写程序的可读性,不断修改程序,以达到设计目的。 2 总体方案 2.1设计思路概述 2.1.1设计要求及目的 (1)学习电路的设计及C语言编程。 (2)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绘制相应的功率放大电路。 (3)完成硬件电路的制作,完成软件程序的编辑。 (4)完成论文。 2.1.2技术指标 (1)由麦克风输入音频信号,音频功率的范围是10Hz-10KHz。 (2)失真度为0.4%-1%。 (3)输入电压范围为150mV-5V。 (4)输出负载能力为7Ω/3Ω。 2.2总体设计方案 方案一:音频功率放大器使用模电设计,硬件原理图见图1。主要设计电源和功放两部分,稳压电源由稳压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等部分组成;功放电路由TDA2030、耦合电容等部分组成。电源电压可以根据电路需要来改变电压值,而不同的电压值对应的放大器的承载能力是不同的。由扬声器提供信号源,通过功放管进行功率放大,从而达到目的,最后结果由示波器显示出来。 优点:电路中设计了电源部分,所以在连接电源的的时候方便快捷。 缺点:由于元器件较多,在选择时就比较困难,在焊接时难度较大。

基于LM386的功放电路设计

基于LM386的简单功放系统设计 一、系统概述、设计思路 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概率。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的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效率尽可能高。 LM386是美国的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应用于低电压消费类产品。为使外围元件最少,电压增益内置为20,但在1脚和8脚之间增加一只外接电阻或电容,便可将电压增益调为任意值,直至200。输入端以地为参考,同时输出端被自动地偏置到电源电压的一半,工作电压范围宽,4~12V 或5~18V,在6V电源电压下,它的静态功耗仅为24mV,且外围元件少。 二、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外形与引脚功能 LM386是8引脚双排直插式塑料封装结构,其外形与引脚排列如图所示, 2脚为反向输入端,3脚为同向输入端,5脚为输出端,6脚与4脚分别为电源和地端,1脚和8脚为电压增益设定端;使用时,引脚7和地之间接旁路电容,通常为10uf。 (2)其内部电路如下 由图可知,该集成OTL型功放电路的常见类型,与通用型集成运放的特性相似,是一个三级放大电路:第一级为差分放大电路;第二级为共射放大电路;第三级

为准互补输出级功放电路。 第一级为差分放大电路,T1和T3、T2和T4分别构成复合管,作为差分放大电路的放大管;T5和T6组成镜像电流源作为T1和T2的有源负载;T3和T4信号从管的基极输入,从T2管的集电极输出,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分电路。使用镜像电流源作为差分放大电路有源负载,可使单端输出电路的增益近似等于双端输出电容的增益。 第二级为共射放大电路,T7为放大管,恒流源作有源负载,以增大放大倍数。第三级中的T8和T9管复合成PNP型管,与NPN型管T10构成准互补输出级。二极管D1和D2为输出级提供合适的偏置电压,可以消除交越失真。 引脚2为反相输入端,引脚3为同相输入端。电路由单电源供电,故为OTL电路。输出端(引脚5)应外接输出电容后再接负载。 电阻R7从输出端连接到T2的发射极,形成反馈通路,并与R5和R6构成反馈网络,从而引入了深度电压串联负反馈,使整个电路具有稳定的电压增益。 当1脚和8脚之间开路时,电压增益为26db;若在1脚和8脚之间接阻容串联元件,则增益可达46DB,改变阻容值则增益可在26db-46db之间任意选取。电阻值越小增益越大。 (3)功能框图 LM386集成功放属于直接耦合的多级放大器结构,它是一个三级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 输入级由差分放大器组成,它可以克服直接耦合产生的零漂现象,使电路工作稳定。中间放大要求有较高的电压增益,因此由共射放大电路组成,它为输出级提供足够大的信号电压。输出级要驱动负载,所以要求输出电阻小,输出电压幅度高,输出功率大,因此采用互补对称功放电路。 (4)设计电路图

扩音器电路

扩音器电路 手提式D类扩音器CD4046 TWH8751 TWH8751 手提式D类扩音器电路如图1所示。这是一款用锁相环CD4046和TWH8751大功率开关集成电路制作的手提式D 类扩音器(俗称大声公、叫卖器、电喇叭)。 音频信号由IC2锁相环电路的9脚输入,经内部压控振荡器VCO转换成变频方波,再通过内部相位比较器1比较放大后从2脚输出,通过VT1去推动IC3工作,然后由IC3推动扬声器发音。IC2锁相环电路的9脚无信号输入时,2脚输出电平为0V,IC3停止工作。 图1电路中,VT1选用9014,VD1选用1N4001,IC1运放选用CA3160,IC2锁相环电路选用CD4046,IC3选用达华电子厂生产的大功率开关集成电路TWH8751,也可用大功率的场效应管及达林顿管等代用。

对讲扩音器 如图画出了对讲扩音器一个方向的电路(另一个方向的电路与此完全同)。其核心元件是ICl四运放集成电路LM324,对讲两个方向的放大电路各使用其中两个运算放大器。话筒BM1采用灵敏度很高的微型驻极体发话器,其型号为84G9,焊接时应注意正负极性。两级运放ICl-1、ICl-2及外围元件构成固定偏置的负反馈放大器。R7、R11为负反馈电阻,用来改善电路的稳定性。电位器RPl用于工作点的微调,使波形上下对称,可减小非线性失真。ICl-2输出的音频信号经三极管VTl、VT2组成的互补射随功率放大电路放大后,推动喇叭BLl发出响亮的声音。电阻Rl、电容C3组成退耦滤波电路,用来减小电源交流声。

性能优良的便携式扩音机电路图 电子爱好者或维修人员有时外出做广告宣传或播放乐曲时,往往需要一种单端低压直流供电而又能输出大功率的便携式扩音机,而一般便携式录音机放音又往往不大,这里介绍一款性能优良的便携式扩音机电路、或许能满足您的需要。该电路虽然结构简单,但非常实用,它采用蓄电池供电,输出功率强劲。电路原理:电路原理如图所示,它包括话筒输入和线路输入两个通道,苏州部分采用飞利浦公司推出的音频功率放大集成电路TDA1519,该电路具有工作电源电压范围宽、增益高、输出功率大、失真度小,外围元件少等特点,并具有负载短路、开路、过热等保护功能,TDA1519的优良性能决定了扩音的优越性,图中S为扩音机的静噪控制开关‘;整流管1N5404是为防止蓄电池反接烧毁集成电路而设置的。扩音机的扬声器要求不低于10W,以充分发挥其功率大的特点。集成电路的散热板要有足够的面积,以保证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汇总

模拟电子电路实验课程设计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 一、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电路形式不限),负载为扬声器,阻抗8 。要求直流稳压电源供电,多级电压、功率放大,所设计的电路满足以下基本指标: (1)频带宽度50Hz~20kHz,输出波形基本不失真; (2)电路输出功率大于8W; (3)输入阻抗:≥10kΩ; (4)放大倍数:≥40dB; (5)具有音调控制功能:低音100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高音10kHz 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 (6)所设计的电路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7)具有合适频响宽度、保真度要好、动态特性好。 发挥部分: (1)增加电路输出短路保护功能; (2)尽量提高放大器效率; (3)尽量降低放大器电源电压; (4)采用交流220V,50Hz电源供电。 二、设计要求 正确理解有关要求,完成系统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1)画出电路原理图; (2)确定元器件及元件参数; (3)进行电路模拟仿真; (4)SCH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 (5)PCB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 (6)PCB版图制作与焊接; (7)电路调试及参数测量。 根据以上设计要求编写设计报告,写出设计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设计报告格式请参见附录一。 三、实验原理 音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应用广泛、实用性强的电子音响设备,它主要应用于

对弱音频信号的放大以及音频信号的传输增强和处理。按其构成可分为前置放大级、音调控制级和功率放大级三部分,如图1所示。 v 图1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组成框图 1.前置放大级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将声音源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然后输出驱动扬声器。声音源的种类有多种,如传声器(话筒)、电唱机、录音机(放音磁头)、CD 唱机及线路传输等,这些声音源的输出信号的电压差别很大,从零点几毫伏到几百毫伏。一般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是一定的,这些不同的声音源信号如果直接输入到功率放大器中的话,对于输入过低的信号,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功放的作用;假如输入信号的幅值过大,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将严重过载失真,这样将失去了音频放大的意义。所以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系统必须设置前置放大器,以便使放大器适应不同的输入信号,或放大,或衰减,或进行阻抗变换,使其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另外在各种声音源中,除了信号的幅度差别外,它们的频率特性有的也不同,如电唱机输出信号和磁带放音的输出信号频率特性曲线呈上翘形,即低音被衰减,高音被提升。对于这样的输入信号,在进行功率放大器之前,需要进行频率补偿,使其频率特性曲线恢复到接近平坦的状态,即加入频率均衡网络放大器。 对于话筒和线路输入信号,一般只需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和衰减,不需要进行频率均衡。前置放大器的主要功能一是使话筒的输出阻抗与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相匹配;二是使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幅度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由于话筒输出信号非常微弱,一般只有100μV~几毫伏,所以前置放大器输入级的噪声对整个放大器的信噪比影响很大。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级首先采用低噪声电路,对于由晶体管组成的分立元件组成的前置放大器,首先要选择低噪声的晶体管,另外还要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由于场效应管的噪声系数一般比晶体管小,而且它几乎与静态工作点无关,在要求高输入阻抗的前置放大器的情况下,采用低噪声场效应管组成放大器是合理的选择。如果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前置放大器,一定要选择低噪声、低漂移的集成运算放大器。对于前置放大器的另外一要求是要有足够宽的频带,以保证音频信号进行不失真的放大。 常用的前置放大器按结构划分有五种类型: (1)单管前置放大器 (2)双管阻容耦合前置放大器

实用功放电路设计

题目五:实用低频功率放大器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具有弱信号放大能力的低频功率放大器。 其原理示意图如下: (二)、要求: 1.在放大通道在正弦信号输入电压幅度为(5-700)mV,等效负值载电阻R1。:812下,放大通道应满足: a、额定输出功率P oK≥10W; b、带宽BW≥(50-1000)HZ; c、在P oK下和BW内的非线性失真系数≤3%; d、在P oK下的效率≥55%; e、在前置放大级输人端交流短路接地时,R L=8Ω上的交流声功率≤10mV。 2。自行设计并制作满足设计要求的稳压电源。 (三)、发挥部分(选作部分): 1. 测放大器的时间响应: a、方波发生器:由外供正弦信号源经变换电路产生正、负极性的对称方波。频率为1000HZ;上升和下降时间1≤uS;峰一峰值电压为200mV b、用上述方波激励放大通道时,在R8下,放大通道应满足 (1)、额定验出功率P ok≥10W; (2)、P oK下,输出波形上升或下降时间12≤uS; (3)、在P oK下,输出波形顶部斜降≤2% (4)、在P oK下,输出波形过冲电压≤5% (四)、设计电路、画布线图、编写调试步骤以及调试方法:根据任务要求,设计该低频功率 放大电路及电源电路,要求有电路、有参数及设计过程,画出布线图,并在面包板上插接、调试。 (五) 答辨: 答辨前必须完成下列资料 1.设计说明书:方案选择、设计过程、原理图、布线图及说明; 2.总结调试方法、测试技术指标: 整理原始记录数据 故障处理、(出现何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六)、参考元器件型号: STK465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 uA741 0P-27/0P-37 电阻、电容、电位器、稳压块等。

大功率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大功率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大功率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一. 设计理念及实现方式 (1)能推4Ω、2Ω等双低音的“大食”音箱以及专业类大粗音圈的各类专业箱。 (2)要省电、噪声小,发热量小。 (3)音质要好,能适合家居使用和专业使用。 第一点的实现就是要有大的推动功率。由于目前居室客厅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100W ×2以下功放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所以本功放设计为4ΩQ时360W ×2,2Ω时720W ×2。 第二点的实现就是电路工作在静态时的乙类小电流,靠大水塘级电容和电阻进行滤波降噪,使功放级噪声极小。而电路的工作状态又决定了电路元件的发热量很小,与一般乙类电路相当。配备的大型散热系统是为了应付连续大功率、低阻抗输出时的安全、可靠。 第三点的实现是本功放板的主要目标。目前公认的是:甲类、MOS、电子管音质好,所以本功放要达到甲类、MOS、电子管的音质。 二.大功率输出的实现 要实现大功率,首先是电源容量要大。本功放配置的电源是在截面积为35mm ×60mm的环形铁心上绕制的环牛。一次侧为1.0mm线绕484圈,二次侧为1.5mm 双线并绕100圈。 整流为两只40A全桥做双桥整流,滤波为4只47000 uF电容 2只2.7kΩ 电阻并接在正负电源上,使电压稳定在±62V。如电压过高可减小电阻到2.2kΩ,过低可加大电阻到3kΩ,功率用3W以上的。 除电源外,要实现大功率输出,特别是驱动“大食”音箱,要求功放输出电流能力要强,本功放每声道选用6对2SD1037管做准互补输出,可驱动直流电阻低达0.5Ω的“大食”音箱。所以4Ω时360W×2、2Ω时720W×2是有保障的。 三. 甲类、MOS、电子管音质的实现 目前人们公认的甲类、MOS、电子管的音质最好,所以本功放电路设计动态时工作于甲类的最佳状态,偏流随信号大小而同步增减,所以音质是有技术保障的。而在此工作状态下,即使更换几只一般的MOS管,对音质的提高也不明显。下面给出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从图1上可见到本原理图相当简洁,比一般乙类或甲乙类准互补电路还节省元件。而通过在电路板上改变一只电阻的接法就可方便地在本电路与准互补乙类或甲乙类之间变换。

扩音器的设计-毕业设计

扩音器的设计 学生:XXX 指导老师:XXX 内容摘要: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关于音响放大器在电子技术基础中所处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是电子信息专业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在其他类专业工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放大器电路做为子系统的应用,发展更是迅速,已成为新一代电子设备不可缺少的核心部件,其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也是非常普遍和广泛。扩音机电路是把微弱的声音信号放大成能推导尿管扬声器的大功率信号,主要由运算放大器和集成音频功率放大器构成。电路结构分为前置放大,音频控制,功率放大三部分。前置放大主要完成小信号的放大,一般要求输入阻抗攻,输出阻抗低,频带宽,噪音要小,音频控制主要是实现对输入信号高、低音的提升和衰减;功率放大器决定了整机的输出功率大。 关键字:扩音器功率放大器音频控制

The design of the amplifier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omputer technology into an unprecedented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the audio amplifier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location in t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i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in other types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is also indispensable. The amplifier circuit as a subsystem of the application, to develop more rapidly and has become indispensable to the core components of a new genera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s, their use in real life is also very common and widespread. The amplifier circuit is weak voice signal amplification can push the catheter speaker's high-power signal is mainly composed of operational amplifiers and integrated audio power amplifier. The circuit structure is divided into pre-amplification, audio controls, power amplifier parts. The preamp to complete small-signal amplification, and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he input impedance of the attack, low output impedance, wide band, noise, the audio control to achieve the input signal, bass enhancement and attenuation; power amplifier determines the overall output power Keywords: amplifier power amplifier tone control

功放供电电路设计

射频功放设计规范和指南

II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射频功放设计步骤 (5) 1.1定设计方案 (5) 1.1.1 GSM及PHS基站系统 (5) 1.1.2 CDMA及WCDMA基站系统 (7) 1.2选择确定具体线路形式及关键器件 (9) 1.2.1射频放大链路形式与关键器件选择及确定 (9) 1.2.2控制电路的确定 (12) 1.3进行专题实验或一板实验 (13) 1.4结构设计及PCB详细设计 (13) 1.5进行可生产性、可测试性的设计与分析 (13) 第二章功放设计中的检测及保护电路 (14) 2.1引起功放失效的原因 (14) 2.2功放保护电路设计类型 (15) 2.3功率放大器的保护模型 (16) 2.4功放的状态监测 (17) 2.5状态的比较判断 (18) 2.6保护执行装置 (19) 2.7保护电路举例分析 (19) -1-

第三章功放中增益补偿电路的实现 (21) 3.1模拟环路增益控制 (21) 3.2数字环路增益控制 (21) 3.3温度系数衰减器 (22) 第四章功放供电电路设计 (23) 4.1功放电路的供电形式 (23) 4.1.1 LDMOS器件供电电路 (23) 4.1.2 GaAs器件供电路。 (25) 4.2电源偏置 (26) 4.3布局 (26) 4.4电容的选用 (26) 第五章输入输出匹配及功率合成技术 (28) 5.1用集总参数元件进行阻抗匹配电路的原理及设计实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输入阻抗中含感性特性的匹配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输出阻抗中含容性特性的匹配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用分布参数来进行阻抗匹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功率合成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1功率分配和合成单元。......................................................................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功放设计中的前馈技术 .. (40) 6.1前馈技术 (40) 6.2实现方案 (43) 6.2.1方案介绍 (43) 6.2.2主功放模块(MAM) (45) 6.2.3误差放大器模块 (46)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