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目录

一、序言

二、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1.指导方针

2.发展目标

3.总体部署

三、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

1.能源

(1)工业节能

(2)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

(3)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

(4)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

(5)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

2.水和矿产资源

(6)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

(7)综合节水

(8)海水淡化

(9)资源勘探增储

(10)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11)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12)综合资源区划

3.环境

(13)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

(14)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

(15)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

(16)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

4.农业

(17)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18)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

(19)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

(20)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

(21)农林生态安全与现代林业

(22)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

(23)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

(24)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

(25)现代奶业

5.制造业

(26)基础件和通用部件

(27)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

(28)流程工业的绿色化、自动化及装备

(29)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与装备

(30)大型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

(31)基础原材料

(32)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

(33)军工配套关键材料及工程化

6.交通运输业

(34)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及装备(35)高速轨道交通系统

(36)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

(37)高效运输技术与装备

(38)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39)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

7.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40)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41)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与服务

(42)高效能可信计算机

(43)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

(44)数字媒体内容平台

(45)高清晰度大屏幕平板显示

(46)面向核心应用的信息安全

8.人口与健康

(47)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防治

(48)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49)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

(50)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51)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

9.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52)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

(53)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

(54)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55)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

(56)城市信息平台

10.公共安全

(57)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

(58)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

(59)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

(60)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

(61)生物安全保障

(62)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

11.国防

四、重大专项

五、前沿技术

1.生物技术

(1)靶标发现技术

(2)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技术

(3)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

(4)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技术

(5)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

2.信息技术

(6)智能感知技术

(7)自组织网络技术

(8)虚拟现实技术

3.新材料技术

(9)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

(10)高温超导技术

(11)高效能源材料技术

4.先进制造技术

(12)极端制造技术

(13)智能服务机器人

(14)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寿命预测技术

5.先进能源技术

(15)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

(16)分布式供能技术

(17)快中子堆技术

(18)磁约束核聚变

6.海洋技术

(19)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

(20)大洋海底多参数快速探测技术

(21)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

(22)深海作业技术

7.激光技术

8.空天技术

六、基础研究

1.学科发展

(1)基础学科

(2)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2.科学前沿问题

(1)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统整合

(2)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

(3)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

(4)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

(5)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

(6)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

(7)脑科学与认知科学

(8)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技术和设备的创新

3.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

(1)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

(2)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3)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

(4)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

(5)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

(6)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7)材料设计与制备的新原理与新方法

(8)极端环境条件下制造的科学基础

(9)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

(10)支撑信息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

4.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1)蛋白质研究

(2)量子调控研究

(3)纳米研究

(4)发育与生殖研究

七、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1.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2.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3.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4.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八、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

1.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

2.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3.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

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

5.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

6.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7.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机制

8.扩大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

9.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九、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1.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2.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

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4.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享机制

十、人才队伍建设

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

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

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

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党的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要求制定国家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国务院据此制定本纲要。

一、序言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有待提高。在扩大劳动就业、理顺分配关系、提供健康保障和确保国家安全等方面,有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从国际上看,我国也将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有优势的巨大压力。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包括统筹全局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健全民主法制,加强社会管理等。与此同时,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信息科学和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依然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将为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科学和技术重新升温,为解决世界性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开辟新的途径;纳米科学和技术新突破接踵而至,将带来深刻的技术革命。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为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了新的前景。科学技术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造就新的追赶和跨越机会。因此,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以世界眼光,迎接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纵观全球,许多国家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

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并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面对国际新形势,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在一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技术水平仍比较落后;科学研究质量不够高,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同时,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目前,我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创新能力薄弱。

进入21世纪,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需要较长时期的艰苦努力,同时也有着诸多有利条件。一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对科技发展提出巨大需求,也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部分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具备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基础和能力。三是坚持对外开放,日趋活跃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使我们能分享新科技革命成果。四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和发挥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起来,为科技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五是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更有利于形成独特的创新文化。只要我们增强民族自信心,贯彻落实科学发

我国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演变的过程_趋势与建议_基于我国289解读

政策研究我国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演变的过程趋势与建议、第二扶持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政策建设的着力点。 , 新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也不尽相同政策工具选择需要和国家创新能力 , , 为了推动创新载体的发展政府各部门出、 , 台了《于加快乡镇企业科技进步的意见》关于关《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速国家高新、、、祸合。在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的前期阶段我国政 , , 府通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技术引进项目是在当时条件下的最优选择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创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等科技和产业政策 , , 新能力提升。随着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以政府 , , , 主导的科技工程和技术引进政策效用边际递减。当创新能力提升到一定阶段企业成为创新体系的主体政府就要开始转向经济环境的营造为企 , , 第三促进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从资金投人方面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业创新服务“ 。由此可见创新政策结构的转变是。 , 财政政策突出表现在《技三项经费管科 , 、创新系统和政策体系协同的结果” 和政理条例》《府采购法》的制定金融方面也相继从科技政策单向推进向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协同发展的转变还是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匹配演进的结果。“ ” “ 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基本法律包括商业银行法公司法担保法证券法信托法保险法票据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的发展 , 战略逐步转变为有较强经济指向的结构性赶超战略提出了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 。 , 三我国创新政策演变趋势分析“ , 通过 , 一年我国创新政策历史演变的“ “ 依靠” 、“ 面向成为一段” 经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我国创新政策呈现从科技政策单向推” “ ” 时间内政府创新政策目标的核心” , 。年南巡讲“ 话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 , , 进向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协同的发展趋势这种转变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从创新政策的, “ ” 出年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台科技体制改革驶人快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2020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1999年5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5号发布根据2003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2020年10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1号第三次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第三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应当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国家加大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奖应当注重前瞻性、理论性,国家技术发明奖应当注重原创性、实用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应当注重创新性、效益性。 第四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条国家维护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和荣誉性,将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追求真理、潜心研究、学有所长、研有所专、敢于超越、勇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评审和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干涉。 第六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相关办法制定和评审活动的组织工作。对涉及国家安全的项目,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应当实施绩效管理。 第七条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监督工作。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选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章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设置 第八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下列中国公民: (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

关于下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附件2: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期实施情况 部门调查表 部门: (单位公章) 联系人姓名: 联系人电话: 联系人邮箱: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 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 二零一三年一月

填写说明 一、调查目的。本调查表为了解《科技规划纲要》自2006年以来在各行业部门的实施情况而设计。 二、适用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文化部、卫生部、人口计生委、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版权局)、体育总局、安监总局、林业局、旅游局、地震局、气象局、粮食局、能源局、烟草专卖局、海洋局、测绘局、民航局、邮政局、文物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医药管理局、煤矿安监局 三、报送日期。请各部门科技主管司局抓紧组织填报,于2013年3月6日前,报送科技部发展计划司。 四、填报要求: 1.该表为样表,电子版可从科技部门户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e614649480.html,)“通知公告”栏下载。填报打印后,盖章报送,并附电子版光盘。 2.填报时要实事求是,据实填报,不得虚报、瞒报、谎报相关数据和内容。 3.调查表内栏目不得空缺,涉及到2012年的部分数据若未统计,可填写估计值,并注明。如果某项内容或数据没有,请填“无”。 4.填报内容要求文字精练,注重用事实和数据说明。若部分内容字数较多,可另附页。

一、本部门贯彻执行《科技规划纲要》的总体情况 1. 本部门2006年以来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情况:(如发展思路、战略布局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06年以来,本部门出台的对行业/领域科技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规划、政策、意见、办法等重要文件: 序号文号文件名称颁布部门颁布时间1 2 … 3. 2006年以来,本部门科技工作的重大举措:(如采取的重大科技行动/工程/专项,组织的与科技相关的重大活动等) 序号时间举措名称工作内容主要成效 1 2 … 4. 本部门组织实施科技发展规划的方式/途径:(可多选) A. 参照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制定了本部门(行业/领域)科技发展规划; B. 制定实施本部门科技发展规划时,注重与其他部门的协调; 请说明:。 C. 实施本部门科技发展规划时,有明确的实施机制和途径; 请说明:。 D. 对本部门科技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监测评估和动态调整;

科学技术与创新型国家

科学技术与创新型国家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生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立足于本国实际,努力探询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其中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走上科技强国的道路,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当前,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国家的竞争优势已从传统以资源和成本优势为主转向以技术优势为主,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成为一个国家保持持久竞争力的不二法门。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步积累了许多符合本国国情、各具特色的驱动科技创新的做法与经验。 为引导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各国政府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合理筹划并出台一系列前瞻性的、旨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宏观战略规划。美国早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就提出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专门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协调联邦政府各部门和各机构的科技政策与计划预算。布什政府执政时期发布《美国竞争力计划》,对未来十年美国的科技发展作了明确规划,主要目的是通过保障美国在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奥巴马上台后,又制定《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力图进一步提高美国的持续创新能力。英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制定颁布多部信息技术和战略性研究计划。2004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十年(2004—2014)科学与创新投入框架计划》,决定将对科技投入的增长置于其他投入之上,主要目标是使英国成为将知识转换成新产品和服务的世界领先者。2008年,英国政府又出台《创新国家》白皮书,力图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适宜创新企业和创新攻关服务的国家。

2020年整理科技政策解读培训班学习体会.doc

科技政策解读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为切实提高基层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增强基层科技人员的服务带动能力,不断调高科技管理水平,XXXX年10月21日-23日,由贵州省科技厅主办、遵义市科技局承办的《XXXX年遵义市科技创新政策解读及基层科技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我有幸参与了此次培训,通过三天的学习,我对于科技业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培训课程分为《科技管理干部决策思维、执行力提升》、《科技计划项目互动讨论》、《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与实施管理内容》、《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指标解读》、《科技计划项目策划与申报技巧》,邀请省、市科技部门专家及行业相关人士授课。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项凯标博士从通过生动的案例、详实的内容就中国社会现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与与会学员,引发大家深思,并寄语大家,要活出有为主义人生。科学技术的进步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人工智能的出现将会导致大批的失业人员,在未来科技革命浪潮中,我们如何做到不被淘汰,加强学习各种技能,提升自身素质尤为关键。尤其是对后代的教育中,家长的自身素质对子女素质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科技管理工作者来说,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科技进步对推动全社会的发展,对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科技计划项目互动讨论及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与实施管理课程中,市科技局农村科罗平毅科长、高新科丁楠科长、社发科苟晓松

科长及计划科辛宏林科长分别就各自分管领域工作跟参会人员交流,对所在领域的项目申报、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科研项目奖励等方面的政策解读,对项目申报过程中可能遇见的问题进行探讨。讨论中,我们了解到科研项目经费少则10万,多则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对大企业来说,可能意义不是很明显,但对中小企业来说,却意义非凡,从贵三红、火焰山等企业的发展案例中,我们认识到科研经费的杠杆作用,对撬动企业科技进步,引领企业发展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管理工作者要深入了解辖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技术需求,引导他们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做大做强企业,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指标解读课程上,省科技情报所的王淼老师对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背景、指标体系、监测结果分析及重要指标进行了解析,我们对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指标监测的重要性有了初步认识。监测的重点在县域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也在县域经济,活力在县域经济,通过对遵义市科技进步指标与全省指标指数对比,我们得知,遵义市在财政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落后全省平均水平,甚至比县域第二方阵平均水平低,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遵义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区域严重不平衡,三城区较高,道真、余庆、桐梓等县较低,通过监测,我们可以发现每个县区指标的不足,可针对性地进行补强,促进区域科技进步。 科技计划项目策划与申报技巧培训课程上,博信公司彭双秋总

科学研究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社会变革的主导推动力量,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动因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二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的发展历程也表明,科学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进入20世纪,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国家的竞争中,科学技术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关键。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了科学技术在国家安全中的突出重要性,人们开始越来越紧密地把科学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科学是重要的国家资源的观点开始更加深入地影响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和科学家,科学研究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对国家利益产生越来越大重要性。在学习完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之后,明白了科学技术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很大作用,下面是我的学习心得。 回顾往昔,六十年来,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经过艰难的探索,其间,也走了弯路,吃了苦头,几经波澜。百年之交,千年之会的今天,终于迎来当今这个凭实力兴国强民的21世纪大发展时期,回首过去远至几百年近至几十年的悠悠历史,我们不难总结,20世纪乃至近代几个世纪从来都属于西方发达国家,这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在近代率先完成科技革命,把国家经济推向繁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繁荣的经济进而将国家的一切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向更高层次。可以说,繁荣和成就来源于科技与创新,科技与创新反作用于经济,经济又直接对其他领域产生积极影响,进而使国家各个领域全面发展,增大了国家利益。对科学的研究是科技进步的源泉和根源,科学研究进行的程度和深度直接决定了科技革新的速度和程度,无疑这会影响国家大局利益。 不难理解,国家利益就是满足或能够满足国家以生存发展为基础的各方面需要并且对国家在整体上具有好处的事物。科学研究能够产生新领域的发现,新发现势必会对科学进步和技术革新产生助推作用,韬光养晦的民族和国家都将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置于重要地位。 当今,科学研究已成为国家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明显前移到了科学研究。对于我国来说,迅速提升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本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可以说,科学的发展代表着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这个纲要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是新时期指导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不仅是科技界的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社会生活的大事。为了让全所科技人员能够更多地了解这个规划纲要的相关信息,特整理做专题解读。 问:纲要确定了那些发展目标? 答:规划纲要共分为十个部分,分别是序言,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基础研究,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问:国家四大重大科研研究计划是什么? 答:根据世界科学发展趋势和我国重大战略需求,选择能引领未来发展,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可促进我国持续创新能力迅速提升,同时具有优秀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重点部署四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这些方向的突破,可以显著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大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重点跨越。这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 问:五大人才建设目标是什么? 答:(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 (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 (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 (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问:规划纲要中确定的11个重点领域是什么?

答:重点领域是指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中重点发展,为科技提供支撑的产业和行业。 1.能源 2.水和矿产资源 3.环境 4.农业 5.制造业 6.交通运输业 7.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8.人口与健康 9.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10.公共安全 11.国防 问:规划纲要确定的68项有限主题如下: 答:优先主题是指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技术基础较好,近期能够突破的技术群。 (1)工业节能 (2)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 (3)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 (4)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 (5)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 (6)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 (7)综合节水 (8)海水淡化 (9)资源勘探增储 (10)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11)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12)综合资源区划 (13)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 (14)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 (15)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

农业科技政策解读要点(改2)

农业科技政策解读要点 一、前言 1.我国一贯重视农业发展 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的第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2004年《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6年《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年《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8年《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9年《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10年《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1年《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2.“三农”财政投入不断加大 从2003年中央财政2千多亿元的“三农”支出,到2011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长21.8%,伴随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中央财政“三农”投入逐年迈上新台阶。,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科研、农业技术与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资金合计187亿元。 二、出台的背景 1.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 泰国水灾:2011年7月底在泰国南部地区因持续暴雨而引发的洪灾,1月大米出口量较上年同期骤降逾一半; 俄罗斯大火:2010年8月禁止粮食出口,因受持续高温和干旱的影响2010年粮食同比约减产三分之一。 2.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 全球暖化、近期欧洲雪灾, 欧洲雪灾:气候科学家表示:此次横扫欧洲的东风寒流,背后正是俄罗斯西北部上空的强烈反气旋;这种异常只能归结为全球暖化造成的北冰洋海冰减少。波茨坦气候影响研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召开2018年度常委会会议

特 稿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召开2018年度常委会会议 中图分类号:N0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8.03.001 2018年4月23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2018年度常委会会议三中国科学院院长二党组书记,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白春礼出席会议并做总结讲话三教育部副部长二国家语委主任二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杜占元,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二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李培林,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二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旭,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二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何鸣鸿,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裴亚军,以及袁亚湘二沈家煊二康乐二宋军二田立新二崔拓等常委和代表共25人参加会议三杜占元主持会议三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裴亚军所做的关于2017年度工作总结和2018年度工作计划要点的报告三2017年,全国科技名词委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科技名词工作 十三五”发展规划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名词委2017年常委会会议精神,牢固树立 支撑服务”战略定位,着力抓好科技名词审定公布二宣传推广二学术科研二合作交流等各项工作,深入推动创新发展,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二迈向新台阶三委员们认为,过去一年的工作扎实有效,系统性二全面性二规范性二创新性和层次水平等上了新台阶,同时对2018年工作提出意见二建议三 杜占元副主任指出,全国科技名词委要系统部署一批有中国特色的重点学科名词审定公布工作,发展有中国特色和话语权的学科领域;继续加强两岸科技名词交流二对照和统一工作,推动两岸科技交流三李培林副主任指出,审定科技名词难度大二要求高,全国科技名词委在项目管理上要统筹规划,增强对项目承接方的约束力三刘旭副主任指出,要对 十三五”发展规划落实情况进行梳理二评 估,对需要加强的工作要研究出对策三何鸣鸿副主任指出,科学技术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要加强科技名词工作重要性和权威性的宣传,要加强审定专家人才的培养,加强新学科二新领域的名词规范工作,要拓宽渠道,争取更多发展资源三 袁亚湘常委表示,将促进中国数学会进一步支持数学名词审定和宣传推广;沈家煊常委认为,全国科技名词委应加强对规范中国传统学科术语的外译工作研究;康乐常委认为,编纂两岸中小学生科技词典等工具书很有意义;宋军常委认为,科技名词工作要为科技强国和提高国家软实力服务,要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田立新常委表示,全国科技名词委与国家语委多年紧密合作,已有了多项成果,双方将继续在科学普及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继续合作;崔拓常委指出,2018年应当对 十三五”规划做好评估,拟定推进措施,并加强全方位宣传推广应用工作三 王效杰代表二龙腾代表二高宝新代表二杨鲁代表二刘俊立代表就术语信息化建设二术语资源共享二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二重要术语科研项目攻关二加大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三 白春礼主任在听取汇报和与会人员的审议意见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三他指出,全国科技名词委2017年工作卓有成效,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年很好地完成了 十三五”规划的年度工作任务,宣传推广二学术科研二合作交流工作按照计划有序开展,科技支撑服务能力得到加强;多方参与,开放共享的思路得到了较好贯彻,坚持以需求促发展,统筹委员会二专家队伍二社会三大主体,努力构建委员会引领二依靠专家和社会协同多方参与的机制;注 5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摘要)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二〇〇六——二〇二〇年) (摘要) 八、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 3.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细则,鼓励和保护自主创新。建立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协调机制。对国内企业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政府实施首购政策。对企业采购国产高新技术设备提供政策支持。通过政府采购,支持形成技术标准 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 (摘要) 四、政府采购 (二十二)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建立自主创新产品认证制度,建立认定标准和评价体系。由科技部门会同综合经济部门按照公开、公正的程序对自主创新产品进行认定,并向全社会公告。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在获得认定的自主创新产品范围内,确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实行动态管理。 加强预算控制,优先安排自主创新项目。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以下统称采购人)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必须优先购买列入目录的产品。采购人在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时,应当标明自主创新产品。财政部门在预算审批过程中,在采购支出项目已确定的情况下,优先安排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预算。发挥财政、审计与监察部门的监督作用,督促采购人自觉采购自主创新产品。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其他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重大装备和产品的项目,有关部门应将承诺采购自主创新产品作为申报立项的条件,并明确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具体要求。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中,国产设备采购比例一般不得低于总价值的60%.不按要求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财政部门不予支付资金。 (二十三)改进政府采购评审方法,给予自主创新产品优先待遇。在政府采购评审方法

最新《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全文(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共5章38条,2020年10月修订,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第三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应当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国家加大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奖应当注重前瞻性、理论性,国家技术发明奖应当注重原创性、实用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应当注重创新性、效益性。 第四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的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条国家维护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和荣誉性,将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追求真理、潜心研究、学有所长、研有所专、敢于超越、勇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评审和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干涉。 第六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相关办法制定和评审活动的组织工作。对涉及国家安全的项目,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应当实施绩效管理。 第七条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监督工作。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选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章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设置 第八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下列中国公民: (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 (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划成果报告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網際網路關係行銷之研究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Marketing on Internet 計劃編號: NSC 90-2416-H-415-002-SSS 執行期限:90年8月1日至91年7月31日主持人: 陶蓓麗副教授 國立嘉義大學管理研究所 一、中文摘要 隨著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影響,顧客與企業關係建立與維繫的方式也受到衝擊,企業瞭解線上顧客關係的建立與維繫已是迫切的議題。少有研究調查網際網路在關係行銷的角色。本研究目的是瞭解網際網路上的顧客關係,探討影響線上顧客關係的因素。 本研究提出網際網路關係維繫的模型,影響線上顧客關係的因素包括社會、顧客、網站、及互動四個方向,共十一個構面,信任及關係承諾是衡量關係建立與維繫意願的指標。研究結果驗証了網際網路顧客關係的存在,也証實社會、顧客、網站及互動四方面的因素會影響線上顧客關係,研究建議網站應建立自己的社群、導入顧客關係管理、注重專業領域的投入及網路的互動環境。研究也發現年紀輕、收入低者較易對網站產生信任感,其間接社會束縛的力量也較大;而教育程度低者,雖然顧客專業技能較差,但較願投入精力以建立彼此關係,也較受間接社會束縛力量的影響。此外,在各種不同類型的網站中,入口網站與購物網站最不易取得顧客的信任與關係承諾。研究結果可作為企業界未來訂定網際網路關係行銷政策時的參考,企業界若能瞭解維繫顧客關係的要素,將使企業能更有效的運用網際網路於行銷策略上。 關鍵字:關係行銷、網路行銷、顧客關係 Abstract Internet is transforming the customers and sellers relationships. Understanding why customers are receptive to a company on Internet is an emerging issue in relationship marketing. 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done to investigate the enabler role of Internet in relationship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ustomer relationship on the Internet. The study also examin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online customer relationship. A model for online customer relationship is proposed.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four broad drivers—society, customer, web site, and interaction—affect online customers’receptivity to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Trust and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desire of relationship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ustomer relationship on the Internet exists. All four broad drivers, which included society, customer, web site and interaction, a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in terms of improving customer relationship on Internet.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companies should establish their own online community, introduce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focus on their area of expertise and aware of the unique interactive feature on Internet. Results also find that young and low-income customers respond to indirect social bonding and tend to trust companies. Though low-educated customers are low in customer expertise,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devote their energy for relationship establishment and tie to indirect social bonding. Also, portal and shopping web sites are less trustful and less likely to be committed. The results enable a firm to understand the roles of Internet on relationship marketing and to develop Internet strategy effectively. It serves as a basis for the future growth of Internet

发展战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背

《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背景及做法: 制定新时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 大明确提出要制定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未来10~20 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国防实力、综合国力的提高,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都对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从2003 年6 月开始,组织各方面2000 多名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力量,在深入进行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这次规划是我国进入21 世纪新阶段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的第一次全面规划,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的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温家宝总理提出了十项原则和方法:1 充分认识未来10~20 年是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要认真研究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 要重视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并始终保持战略研究工作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前瞻性; 3 在研究工作中必须扎实做好研究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紧密结合; 4 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认真论证,凝练出能够大幅度增强综合国力的重点目标和重点发展领域; 5 要充分体现中央关于“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 6 要实行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力量办 大事,同时注意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7 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地方、各单位之间要大力协同,同时学科之间和专家之间也要大力协同,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 8 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搞开放式的研究,要有国际视野,密切关注国际科技新变化、新趋势和特点以及国际经济、政治、军事发展对科技的影响; 9 要坚持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10 要努力形成发扬民主、鼓励争鸣、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良好环境,要坚持“双百”方针,大胆使用人才,同时培养锻炼出一支从事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队伍。 内容及特点: 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科技发展的宏观战略问题、科技发展的重大任务、科技发展的投入与政策环境、重大科技专项四个部分,分为20 个专题。其中第八专题是人口与健康科技问题研究。在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规划纲要,研究重点分为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领域、优先主题。 医药卫生领域重点: 目标: 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显著提高,艾滋病、肝炎等重大疾病得到遏制,新药创制和关键医疗器械研制取得突破,具备产业发展的技术能力。 发展思路: 1.控制人口出生数量,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2.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 3.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4 研制重大新药和先进医疗设备。重大专项: 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 优先主题: 1.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防治; 2.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

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

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 策 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特制定如下配套政策: 一、科技投入 (一)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使科技投入水平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要求相适应。 (二)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各级政府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年初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2006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实现大幅度增长,在此基础上,“十一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三)切实保障重大专项的顺利实施。《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专项的实施,要遵循“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组织专家进一步进行全面深入的技术、经济等可行性论证,并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实施条件的成熟度,报经国务院批准后,统筹落实专项经费,以专项计划的形式逐项启动实施。 (四)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支持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合理安排科研机构正常运转、政府科技计划(基金)和科研条件建设等资金。重视公益性行业科研能力建设,建立对公益性行业科研的稳定支持机制。优化政府科技计划体系,明确支持方向,重点解决国家、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五)发挥财政资金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创新投入机制,整合政府资金,加大支持力度,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对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要引导和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开展竞争前的战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的投入力度,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

国家与科学技术发展

国家与科学技术发展 孙丕业(数学科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进作用的进步的力量。从中国被外国列强敲开闭关锁国的大门开始,被科学技术的差距所打败的中国开始醒悟: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成为一个国家强弱兴衰与否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因此,洋务运动、兴办学堂等各种为了强国而进行的以发展科学技术为目的的手段开始出现。共产党建党前后,李大钊与陈独秀等人举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向国人宣告了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改变腐朽观念,传播新的思想,遵从马克思主义原理做事。扩大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传播,海外留学热潮,兴办工人学校,创办工人刊物,科学技术的重要逐渐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上,科技在国家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建国以来,改革开放的如今,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一系列的关于科技发展的思想至今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长征系列的研制与发射,神舟载人火箭与登月计划的实施,种种成绩都表明着中国也在向着科学大国的方向迈进。在科学的发展中,共产党员起着领先带头的作用:“两弹一星”的功臣钱学森与邓稼先,气象学家竺可桢,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他们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中国与真正的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大多是来自外国的知识产权,核心的软件技术往往无法自己生产,大学的科技教育中国也要低于部分发达国家,每年在科学技术的最先进成果中,由中国人所得到的几乎没有,大多是由美国等几个先进的国家所包揽。因此,要达到真正可以与国外强国的科学技术相抗衡的程度,还需要发展的时间。 我作为一个数学系的学生,长时间可以接触到很多与数学相关的信息。数学是一门纯理论的科学,它位于其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最基础的地方,数学是一个基础的科学,它为其他的科学提供了研究的方法与工具,因此数学中一个重要方法或定理的发现,往往能带动起几个学科的同时发展。而中国虽然每段时间都会出现在数学界有一定贡献的数学家,但那些真正最顶尖,对数学有极大推进作用的结果,却都是出自于其他国家人之手。况且国内许多优秀的人才在留学的热潮下都涌向了国外并由于国外的优异条件而选择留在了国外,造成了优秀人才的外流,致使即使国内不断在改革教育与研究,国内始终没能在基础的学科上得到十分大的发展。 我能为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做些什么呢?我们是否应该跟随留学的热潮而涌向国外呢?我想,在条件适合的时候,我们应该向国外走,那里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体系与更好的教育资源模式,在那里,也许我们可以学到更多对我们有利的知识。但是,当我们学成之后,我们是否不应该继续留恋国外的优质生活,而应该选择回国将自己所学到的所有知识,倾情的奉献给养育我们几十年的祖国,来报答我们的祖国,让他发展壮大起来呢?这便是我们能为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所能做的事情吧。 总有一天,国家与共产党对科学的重视,会将我们国家变成一个真正的令世人赞叹的科学大国。

深圳科技创新政策法规解读

一、深圳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 1. 深圳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 与科技创新相关的政策法规约200件,约7000条规定,已经形成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包括市人大制定的特区法规、市政府制定的政策及规范性文件、以及市政府各部门制定的部门规范性文件,上述三类政策法规的效力依次递减。 2. 深圳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 特区法规:科技创新促进条例、高新技术园区条例及知识产权保护相关规定 市政府政策及规范性文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33条、互联网、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六大战略性新型产业政策 市科技创新委员会部门规范性文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等 3.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公共服务职能 行政许可事项(1项):申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和厂房及配套住房 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5项):科技计划项目及科技研发资金管理使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技术项目认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协议类空置厂房调剂资格审查、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定 行政服务事项(2项):科技成果登记、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 4. 深圳市科技计划体系概况 基础研究计划(基础研究、软件科学研究) 技术研究开发计划(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创业资助、科技服务创新、技术标准研究、CMM认证等) 创新环境建设计划(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金融等) 协同创新计划(深港创新圈、国际合作、国家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配套) 科技应用示范计划 二、科技计划及科技研发资金申请政策 1.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 (1)享受税收优惠 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15% 研发投入环节: ——研发费加计扣除50% ——研发设备加速折旧:30万以下一次入管理费,30万以上可加速折旧 研发成果(技术) 转化环节: ——技术转让免征营业税 ——技术转让所得优惠:500万以下免征所得税,500万以上减半征收 (2)挂牌新三板(高新区内注册)、上市 (3)树立企业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 2.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审)的条件

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报告

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 《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报告 2012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和技术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NSTC)发布《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计划描述了全球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美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实施美国先进制造业战略的五大目标,明确了参与每个目标实施的主要联邦政府机构。 1.先进制造业:模式和趋势 1)先进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2010年,美国制造商生产的产品价值约1.7万亿美元,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1.7%。安排了1150万人的就业,劳工收入比服务性行业的平均时薪高出约21%。制造业也是美国出口的最大贡献者,2010年,制造产品出口额在1.1万亿美元以上,占美国所有出口量的86%和美国出口总额的60%。 当前,制造业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并催生了众多企业,未来它的作用将更加重要,它的研发支出约占私营部门所有研发支出的72%,并雇用了约60%的研发人员。先进制造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2)全球先进制造业发展趋势 根据经合组织信息技术和创新基金会2011年的报告,美国2009年的研发强度(全国R&D投入占GDP的比重)虽然在工业化国家中排名第八,以创新为基础的竞争力在全球44个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四,但以2000年以来创新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进步来衡量,美国排倒数第二。过去十年,美国的先进技术产品的贸易平衡已经急剧恶化(图1)。 目前,德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在研发强度方面都高于美国,而且,这些国家都存在贸易盈余。 随着技术生命周期的加速,先进制造业的全球竞争越来越激烈。美国制造能力的差距导致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并影响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国防生产行动委员会(DPAC)指出,政府需要的一些重要产品,美国目前无法通过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来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