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人生四境界

冯友兰人生四境界
冯友兰人生四境界

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观,人生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意义,相应的人也具有不同的境界。觉解越深,意义越丰富,相应的境界也越高。冯友兰先生说:有一个公共的世界,但是因为人对公共的世界有不同的觉解,所以他对每个人的意义也不同,因此,在公共的世界中,各个人有一个不同的境界。觉解的深浅造成境界的高低,需要觉解多的人其境界要高,需要觉解少的人其境界要低。按照人的不同觉解,可以分为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在自然境界中的人,其行为只是顺应自己的习惯或社会的习惯,对他的行为、行为的性质和意义都没有明确的了解,他的境界似乎只是一个混沌。处在这一境界的人,简单说就是顺大流的人,大流善则善,大流恶则恶,只要活着就是目地,活着就是人生的目标。在功利境界的人,其行为是私利的,都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其行为只是出于本能的冲动,自觉地为私利而行,而非精心的安排和计划。生活在这种境界中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已有了清楚地了解,但这种了解限于通过自己“心灵的计划”和自觉的行为来谋求自身的利益。在道德境界的人,其行为是行义的,义和利是相反相成的,求自己的利得行为是利得行为,求社会的利得行为是义的行为。在此种境界的人对于人性已有觉解。在道德境界的人,已消除了个人和社会的对立,如果说功利境界的人都以占有为目的,那么,在道德境界的人都以贡献为宗旨。在

天地境界的人,其行为是天下的,人们用理、气、道体、大全来观,便可以知天、事天、乐天以至于同天,于是就达到天地境界。在天地境界里,个人不仅与社会融合为一,而且与宇宙大全合一。具有这种境界的人,不仅了解人在社会中的“伦”“职”,而且了解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处在这种境界的人,对自己有明确定位但不固守,不固守而积极,是为天地万物而活,目标是同天地万物一起快乐地活着。

冯友兰将觉解看作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之所在,也把他作为衡量境界高低的标准。觉解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境界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自然景界和功利境界是自然的产物,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精神的创造。在前两个境界中,人尚未认识到自己的本质,在后两个境界中人才对自己的本质有所认识。

处在自然景界的人很少,处在天地境界的人能有几个,目前的社会中,人们绝大多数都处在功利境界中,盲目追求个人的利益,不做深刻的认识,对历史、对未来没能够好好把握。我们要做的是要人生境界提高一个档次,能够实现从功利境界到道德境界的超越。正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所讲,提高自己的觉解,深化对人生的认识,努力的让自己的人生精彩一些!

读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读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第一次接触冯友兰先生,就是从他的这篇文章开始的。记得高一的时候有一个语文读本,在阅读的时候就接触到了《人生的境界》这篇文章,当时对冯友兰及其儒家传统思想都很模糊,只知道冯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关于人生的四个境界,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连这四个境界具体是什么都忘了。 说来也巧,大学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由于这篇文章是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中附录的,当时这本书已经看了两个多月了,心情比较急躁,也就没怎么注意,草草了之,又一次与之错过。 最近又重温《中国哲学简史》,在翻的时候才真正注意到这篇文章中所蕴含的的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 在这篇文章中,冯先生把人生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这四个境界,关于具体的解释,作者说的很清楚:“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境界之间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逐次递进的,由最低的自然境界到最高的天地境界,就涵盖了世间所有形形色色的人,任何人都可以包含进这个体系中。 这本是一个哲学家所提出来的哲学命题,但为什么我说其中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呢?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冯先生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命题,并且他想通过这个命题表达什么?

关于第一个问题,很好理解,这是儒家的传统,从孔子那里就已经开始了。孔子就有小人、君子、贤人、圣人的划分吗,最典型的就是宋明理学的创始者周敦颐提出的“三希”教育理念。 说起“三希”,我们马上想到的就是“三希堂”或者《三希堂法帖》。清朝乾隆皇帝一生酷爱古玩书画,当年,乾隆获得晋代书圣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乐不可支,藏于一室,命名为“三希堂”,从此,“三希堂”就成了乾隆皇帝的书房,之后把收藏的历代书法作品选择其中精良的令人镌刻成碑,镶嵌在北海公园的墙间,就成了后来的《三希堂法帖》,而乾隆皇帝为什么称为“三希”呢?“希”,有两方面的解释,一个是同“稀”,即稀少的意思,《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都是稀世珍宝,自然要称为“三希”,这是一个原因,但这其中更包含着深厚的儒家文化传统,这就是周敦颐提出的“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的人生目标。这里的“希”就是希望的意思,“士希贤”即读书人都希望成为有道德的贤德之人,“贤希圣”即贤德之人都希望成为立德、立功、立言的圣贤之人,“圣希天”即圣贤之人都希望成为通晓天、地、人的知天之人。 和冯先生的人生四境界一样,周敦颐所说的“三希”亦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那么,这种传统是基于什么样的文化心理呢?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中西文化比较》这本书,其中在谈论中西文化差异的时候,就引用了梁漱溟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评价。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里把中国文化总结为两点:“一为向上之心强,一为相与之情厚”,当时在看的时候,对于“相与之情厚”,马上就理解了,因为之前看过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里边就对人与人之间关系说的很清楚,但对于“向上之心强”,一直没有理解,直到近来看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以及由此而联想到的“三希”命题,才豁然开朗,冯友兰和周敦颐的这种对于人生境界的架构不正是对“向上之心强”的具体体现吗? 而乾隆皇帝之所以将其书房名改为“三希堂”,就是以此来勉励自

谈人生的境界有感1500字

谈人生的境界有感1500字 冯友兰教授,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是河南唐河人,算起来,我们也是邻乡了。 据我所知,冯友兰先生是近代以来中国能够建立自己体系的少数几个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在中国现代史上占重要地位,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他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面,形成了富有思辨性的独特思想体系,是第一个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进行比较研究的人,也是较早地把中国哲学介绍到西方的中国人之一。他一生著述甚丰,中、英文著作近500万言。 冯友兰先生从事教育六十多年,辛勤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哲学工作者,可谓桃李满天下了。同时,冯友兰先生始终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不论在什么环境,他始终如一地热爱自己的祖国,拒绝国外奢华的生活,义无反顾地回到自己的祖国,建设自己的国家,把一生都献给了自己的母亲――祖国。 冯友兰先生在学术界的造诣在国内没几人能及的,其学识自不用说。我现在想说的是,冯先生的人品和人格。近日重读先生的《谈人生的境界》,感悟颇深。反复体会先生的这篇经典之作,我才对先生生前曾写下一幅对联,有了一番领悟了。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原来,先生的上联说的是自道平生志事,下联说的是所求理想境界,我想,这副对联也许最能充分表达了先生的为人为学。也使我真正领悟先生之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作后薪的境界了,唉,原来先生就是一位传播人类智慧真火的人啊!。 先生在《谈人生的境界》中开宗明义:哲学的任务,就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按照先生的说法,人人都有境界,只是由于自己的阅历、经验及所处的地位等因素影响,人的境界有相当大的差异。可以说,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这点就不难理解了。 我在想,所谓自然境界,无非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这种境界是本能的,与习惯、习俗相关联,我理解就是一种原始的力量,勿需教化、勿需觉解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你可以想象,连初生的小孩都具备这种境界的。 那么,功利境界呢?那就是人开始考虑得与失了。他会思前想后,会利益取舍。他的动机是利已的,后果也是利人的,也就是说动机、行为对已有利,对人也有利,但从出发点来看,当初他行动前,他就考虑了这些因素了,人毕竟要患得患失了呢! 道德境界当然是更高一个层次的了。具备这种境界的人,考虑的是社会的利益、他人的利益,而从不考虑个人的得失。所谓取义不取利也,为社会利益做事,符合道德规范,满足人们的需求,是一个纯粹的利人不利已的人。 再来看天地境界。关乎天地之上,其思其想超乎凡人,大多远见卓识,考虑的是一个团体、集体及社会之利益,是所谓的大境界。这种人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为目标奋斗、努力,积极做好自己的工作。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 看着《冯友兰追问人生》一书,随着文字,跟随冯友兰先生的目光探寻人生四部曲。本书45篇文章,从人生真相起笔,到人生境界等,最后落笔于人生的漫谈,四部曲层层递进,演绎人生之旅。 书中帮助人们在欲望和迷茫的世界中,构筑精神的理想境界,在受到过不公平的批判,他从不垂头丧气,也未影响他的生活节奏。把哲学境界贯彻到日常生活中,赋予他的学问长久的生命力,具有垂范当世稀缺的人格精神。有关人生的哲学,是每个人在每一天都会有所渗透和应用。 本书让人回归内心的宁静。在一遍又一遍的解读中,攀升人生的新境界;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历久弥新。人生是一个宏观的理论,冯友兰先生从微观的角度,阐述这个宏观概念,我喜欢听他娓娓道来,讲授一个个哲学命题,传授哲思,人生成功之因素,他讲解只有才力命三种因素结合,才可以成功,《伤仲永》中讲述的神童仲永,天姿聪颖,后来自己不要学习,沦落为一个普通人,就是没有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所以古人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只有努力才能在某个专业取得成功,但是要想有大的作为,就像诗人能成为大家,或名家,就要靠他的才来决定。正如爱迪生所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人人体内都藏着一个天才”,他指出天才不是靠天资,而是训练出来的,莫扎特、贝多芬都是小小年纪开始训练,坚持不懈,才获得成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恒心和毅力是制胜的法宝,戴维.申克先生在书中强调后天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我不完全赞同戴维.申克先生的观点,我赞同冯友兰先生和爱迪生的观点,没有天资,你即使再努力,也不一定能成为大家、名家。 冯友兰先生提出自然、功力、道德、天地的“人生四境界”说,从低到高,帮助人们在欲望和迷茫的世界中,构筑精神的理想境界。静心想想,我们都只有一个人生,一定要活出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读着这句话,我想起周国平先生所言,活得简单才活得自由。只有一个人生,我们是浑浑噩噩还是清清楚楚,每人的基调不一,正如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如何去感受人生、体味人生,做真实的自己,活出真性情,活出自我,这也是我们该思考的内容?

《人生的境界》阅读答案

《人生的境界》阅读答案 人生的境界(节选) 冯友兰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有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做他正在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认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 1、作者所说的人生境界是指哪四种?试用自己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人生的四个境界(作者——哲学家冯友兰

人生的四个境界(作者——哲学家冯友兰)作者:知足常乐的人生 原文转载,好文共赏: 人生的四个境界 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那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象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

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自己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高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的价值。 ——摘自《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

《人生的境界》教案

人生的境界 教学目标 1、对冯友兰的人生哲学思想有个初步的了解。 2、理解对冯友兰关于人生四种境界的阐释。 3、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 2.启发学生对人生进行思考与解读,思索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境界。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深刻理解四种境界。 2.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产生思考,明白身处平凡也应该有精神追求,人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方法导读教学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对冯友兰的人生哲学思想有个初步的了解。 教学重点:理解对冯友兰关于人生四种境界的阐释。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 一、故事导入 建筑工地上,三个泥水匠正挥汗如雨地干活。 有人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在砌砖。”第一个泥水匠随口答道。第二个泥水匠回答说:“我在挣钱呢。”“我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楼。”第三个泥水匠很自豪地说。 十年后,第一、二个泥水匠仍然在砌砖,第三个泥水匠成了一位有名的建筑专家。 是什么给三个泥水匠带来了不一样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遇?我们现在所做的是“在砌砖”、“在挣钱”还是“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楼”?我们又将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呢?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的教诲吧。 二、作者介绍 1、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人,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系,1919年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哲学教授。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7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195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建国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三、初读课文 请同学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教师设疑导引,学生讨论交流。 1.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明确:人生的境界 2.什么是人生的境界?找出文中的阐释。 明确: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 3.冯友兰认为人生有几种境界呢? 明确: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4.划分这四种境界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觉解。什么是觉解?了解和自觉。 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所以,人对所做的事情的觉解程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境界的高低。 四、整体感知 (一)自然境界 首先,作者给我们介绍了自然境界,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看,自然境界的人有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该境界的具体内涵。(生七嘴八舌)。 明确:自然境界的人处于一种蒙昧状态,板书:蒙昧。不知道或者不大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有什么意义。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

冯友兰笔下的人生境界 饱经沧桑的哲学老人冯友兰留下的“冯友兰学说”、“冯友兰现象”引发后人对文化的沉思,对人生的遐想。这里摘发《冯友兰传》(田文军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划分为四种类型,并据其差异解释人生的价值。 冯友兰提倡正确的生活方法,主张以正确的生活方法指导人生,求取人生的幸福。但是,确立人的生活方法,并非冯友兰人生哲学高层面的理论追求。冯友兰的人生哲学,在理论上的真正追求是要论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对于人生意义或说人生价值的理解,是通过其人生境界论来论释的。 在冯友兰看来,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之所以可以确立正确的生活方法,条件即在于人是“理性底动物”,人的生活是有“觉解”的生活。冯友兰所谓人的生活是有“觉解”的生活,实即是说人的生活是人在“觉解”中的生活,人对于生活不是本能地被动地适应,而是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安排。人能够凭借理性,安排好自己实际的生活,人同样可以凭借理性,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因此,冯友兰在论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时,首先强调的即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取决于人自身对于宇宙,对于人生的觉解。 人对于宇宙人生有觉解,人的生活即有意义和价值;人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不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不相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同,表现为人生境界的不同。冯友兰曾经说过:“人对于宇宙人生底觉解的程度,可有不同。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底意义,亦有不同……

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第496页) 冯友兰将人生的意义归之于人的“觉解”,认定人对人生“觉解”不同,使得人生的意义价值也不相同,这并不意味着冯友兰将人生意义的差别完全归之于“人之知识的主观成分”。在冯友兰看来,就人“觉解”的对象宇宙人生而言,都是实际存在的,都是本来即存在的,其存在同人的主观无涉。对宇宙人生有“觉解”还是没有“觉解”,只是对宇宙人生的知与不知,见与不见。所以冯友兰在论及他所理解的人生境界时,也强调他所谓的境界“固亦有主观的成分,然也并非完全是主观底。” 人所面对的世界是同一个世界,人所面临的人生是同样的人生。就人的“觉解”对象而言是公共的,同一的;但人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是具体的,有区别的,这使得人的境界也不相同。严格说来,各人有各人的境界,没有作为个体的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冯友兰认为对人生境界的区别,只能略其小异,而取其大同。在这种观念支配之下,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区别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种类型,并依照人生境界的差别,来论释他所理解的人生意义或人生价值。 “自然境界”是人生境界中一种层次最低的境界。冯友兰认为。生活在这种境界中的人,其行为特征是“顺才”和“顺习”。冯友兰所说的“才”是人的生物学意义的“性”。这样的“顺才而行”,亦即是所谓“率性而行”。这样的生活行为是“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

人生的境界读后感作文

人生的境界读后感作文 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 地境界。我认为人只有两种境界:一种是做人,另一种是做神。 从小长辈就为我们灌输一种思想:想要学会做事,先要学会做人。而到底具体怎样做人,没有谁可以为我们解释清楚。长大一点后才了解,并不是先做的人,后做的事,而是我们在做事中学会了怎样做人。 我想童年时代大概就是冯友兰说的第一种境界――自然境界。 那个时候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没有任何限定,不知从何而来要到哪儿去,当然我们也不会考虑这些东西,只是“按计划行事。”这是做人之前的阶段。因为每个人童年的境遇不同,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慢慢产生了。城市里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在上学之前无忧无虑,上学之后感到了约束,渐渐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或许是四十分钟背手坐在座位上,或许是放学回家后令人烦恼的家庭作业……于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开始了一连串的为什么,直到大人告诉他们是为了将来,他们才去俯首思考将来是什么,才去为约束的童年找个继续的理由。山区贫穷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恰恰羡慕的就是教室里坐在座位上听讲的四十分钟,回家后还有可以做的作业。有了他们与“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们的对比,才有了自然境界的升华,才开启了做人的第一步。 一个人在自然境界所做的事是对于他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的, 由此看来,我们小时候被送去上学早已超越了自然境界了。

至于功利境界,那便是很容易达到的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人性的本来面目。利己的事不一定是损人的,而多数损人的事都是利己的,这使我们在学做人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衡量自己与他人的利益或损失,而当我们实在不能明确谁是谁非时,当然会私心一点,做出利己的举动。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批判篡位夺权的人,那是人性的一种真实的体现。除非他的私心膨胀得不可收拾,那便自然会被时代所淘汰。 做人的重要环节就是道德境界了,从自身修养开始,从一句“你好”“谢谢”开始,一直到毛主席所说的“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道德是一根标杆,走得端,行得正的人,是不会绕着标杆走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多,即使我们已经够讲道德了,却也避免不了一时的过失。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看上去是最讲“礼”的了,而人们往往不能把讲“礼”与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联系起来,如果我们可以把道德看成是一种责任和义务,那么上升为道德境界就不是件难事了。 做人或许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吧,我不认为最后一种境界属于做人的范畴。所谓的圣人也是不存在的。天地境界是完全超脱于人性的,能达到这种境界,我想那已近乎于神了。从古至今,总有被压迫或不得志的人想要超凡脱俗,而这仅仅存在于幻想之中。即使我们已经从细胞研究到了宇宙,却还是不能为所欲为,从人成为神。这种境界只能成为人们一个永恒的美好向往。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1.人生的境界(冯友兰)》精品教案设计

1.人生的境界(冯友兰)
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本文,了解人生境界即精神境界,有高下之别,有四个等级,中国哲学的精神,或 曰作用,或曰任务,在于提升此种境界,中国哲学对于未来人类的进步可能有所贡献。了解本文短小精悍, 深入浅出。要求学习质疑,练习随处发问的探索研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 一、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 ,哲学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5 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 门,1919 年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哲学教授。
b5E2RGbCAP
二、题解 境界一词原指疆界、景象,但自晋唐以降,译佛经者却给它赋予了一种特定的含义。佛教有所谓“六 境”的说法,是指基于六根之官能与六尘之接触,然后由六识所产生的一种意识活动的状态。由此可知, 在佛学中,所谓“境界” ,主要指意识活动中之主观感受;由此而引申出的某方面的造诣的深浅称为境界的 高低。在艺术和美学理论中,艺术境界,更与主观感受、创造有不可分的联系。冯友兰正是在综合上述各 种含义的基础上,运用“境界”一词讲人生哲学的。所以,在冯友兰的人生哲学中,境界是指由人的主观 觉悟和了解造成的精神状态。p1EanqFDPw 冯友兰认为,人生哲学的根本问题有两个:一是人之异于禽兽即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何在?二是人生之 意义何在?他根据自己的哲学理论,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从而引出了人生四境界说。DXDiTa9E3d 冯友兰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异于禽兽者在于其有觉解,人生的意义就在觉解之中。有觉解是人 之理,求觉解是人之性,能觉解者人之心。人生在世,必追求人之理,以成就一个理想的人格;欲成就一 个理想的人格,便需尽心尽性便能达到这个理想人格,是做人的方法,只有尽心尽性,力求觉解人之所以 为人的道理,人生才有意义。RTCrpUDGiT 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生的意义并不相同。人生的意义是主观的,全在于他对人之理的理解,这种理解 有程度深浅之别。5PCzVD7HxA 冯友兰指出,人的了解可有最低程度的了解、一般的了解、深的了解(胜解)和最深的了解(殊胜解) 几个层次,这几个层次的了解在人生方面表现为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这四种境界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境界高低完全取决于觉解程度的深浅,标志着人 格完善的程度。jLBHrnAILg 自然境界: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顺才或顺习的。这里的才是指人的自然属性,以区别于人的本 质属性――即人性。才是人之辅性即次要性质,性是人之正性即主要性质,顺才即按照人的生理心理的自 然要求而行事。顺习即不自觉地因袭传统、照章办事。自然境界的人“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 不止” 。所以,冯友兰说,古诗中“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不识天工,安知帝力”几句最能代表自然境界中的人的心理状态。xHAQX74J0X 自然境界中的人浑浑噩噩地混日子,以近乎本能的状态行动着,他们“少知寡欲,不著不察” ,生活纯 朴自然,常常得到道家的赞美。其实,自然境界的人实践能力和认识水平都十分低下,并没有什么值得称 道的。冯友兰指出,道家知道纯朴自然之可贵,以自然为美,这已经不是什么自然境界了。自然境界的觉 解程度最低,几乎到了没有觉解的程度。而道家论自然已是有了很高的觉解,用我们今天的话说,自然境 界的人是自然的必然性的奴隶,而道家已经认识到了这种必然性而去顺应它。不得已而顺才顺习与自觉的 顺才顺习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前者是被动之顺,后者是主动之顺。冯友兰认为:照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说, 自然境界不是人所应该有的。在他看来,要追求理想的人格,就不能停留在混沌自然之乡,而要自觉认识

冯友兰人生四境界感悟

冯友兰人生四境界感悟 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一生过得既平凡又伟大,他从哲学的观念,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分成了人生四境界,那么何谓冯友兰人生四境界?这四个境界分别代表了什么?如何才能做到这四个境界呢? 冯友兰人生四境界第一境界是自然境界,在自然境界中,冯友兰认为万事万物皆应该顺其自然,切不要因为自己的意念而刻意强求,那样很有可能将适得其反,与原定目标背道而驰,只有顺着万事万物自然的发展规律,反而能得到意料不到的收获。 第二境界是功力境界,在功利境界中,人类有了初步的觉醒,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最终目标,那么这样他所有的一切皆是围绕着这个目标而展开进行。如果失去了这个目标,就可能是出现了另外一个目标,在这个境界层面上,人类有了功利之心。 第三境界是道德境界,在道德境界中,它起到对第二个境界的约束作用,虽然有了功利之心,但他的意识中,仍然有对错之分,仍然有可为和不可为的区别,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道德尺度,人们会在道德的范围内去找寻目标,并且开展合乎道德的行为去完成目标。 第四境界是天地境界,这是最后的一个境界,也是最大

的一个境界,除却对自身、对社会、对道德层面的认识,人类的视野将随之更为广阔,在这个境界中,人类将围绕着这个宇宙开展顺应宇宙的发展行为。 冯友兰先生的四个境界,是层层相扣,逐层递进的,只有完成了上一个境界,才能开展下一个境界,如果四个境界全都能达到,那么可称为圣贤之人也。 冯友兰女儿是谁 冯友兰的一生中,他的婚姻生活如何?他一生中有几个子女,其中作为冯友兰最为疼爱的女儿,又是叫什么,冯友兰女儿的一生又有何显著的作为,以致于得到冯友兰的深深疼爱和认可?且随小编去看看究竟吧。 冯友兰 冯友兰和任坤的婚姻,在那个时候并不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式婚姻,相反地,他们是由同事身份开始认识,并在工作过程中相互接触,最终出于两人的自愿而结合,而迈入婚姻的自由恋爱式的婚姻。 在冯友兰的一生中,任坤一共为他生下了四个孩子,两男两女,大儿子叫做冯钟辽,小儿子叫做冯钟越,大女儿叫做冯钟琏,小女儿叫做冯宗璞。这四个子女中,较为有出息的是小儿和小女,其中继承了冯友兰文人才华的,且被冯友兰最为疼爱的女儿,自然是小女儿冯宗璞。 冯宗璞又名冯钟璞,出生在父母定居的北京,但祖籍仍

《人生三境界》读后感

《人生三境界》读后感 《人生三境界》读后感 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认为人只有两种境界:一种是做人,另一种是做神。 从小长辈就为我们灌输一种思想:想要学会做事,先要学会做人。而到底具体怎样做人,没有谁可以为我们解释清楚。长大一点后才了解,并不是先做的人,后做的事,而是我们在做事中学会了怎样做人。 我想童年时代大概就是冯友兰说的第一种境界――自然境界。那个时候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没有任何限定,不知从何而来要到哪儿去,当然我们也不会考虑这些东西,只是“按计划行事。”这是做人之前的阶段。因为每个人童年的境遇不同,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慢慢产生了。城市里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在上学之前无忧无虑,上学之后感到了约束,渐渐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或许是四十分钟背手坐在座位上,或许是放学回家后令人烦恼的家庭作业……于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开始了一连串的为什么,直到大人告诉他们是为了将来,他们才去俯首思考将来是什么,才去为约束的童年找个继续的理由。山区贫穷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恰恰羡慕的就是教室里坐在座位上听讲的四十分钟,回家后还有可以做的作业。有了他们与“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们的对比,才有了自然境界的升华,才开启了做人的第一步。 一个人在自然境界所做的事是对于他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的,

由此看来,我们小时候被送去上学早已超越了自然境界了。 至于功利境界,那便是很容易达到的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人性的本来面目。利己的事不一定是损人的,而多数损人的事都是利己的,这使我们在学做人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衡量自己与他人的利益或损失,而当我们实在不能明确谁是谁非时,当然会私心一点,做出利己的举动。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批判篡位夺权的人,那是人性的一种真实的体现。除非他的私心膨胀得不可收拾,那便自然会被时代所淘汰。 做人的重要环节就是道德境界了,从自身修养开始,从一句“你好”“谢谢”开始,一直到毛主席所说的“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道德是一根标杆,走得端,行得正的人,是不会绕着标杆走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多,即使我们已经够讲道德了,却也避免不了一时的过失。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看上去是最讲“礼”的了,而人们往往不能把讲“礼”与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联系起来,如果我们可以把道德看成是一种责任和义务,那么上升为道德境界就不是件难事了。 做人或许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吧,我不认为最后一种境界属于做人的范畴。所谓的圣人也是不存在的。天地境界是完全超脱于人性的,能达到这种境界,我想那已近乎于神了。从古至今,总有被压迫或不得志的人想要超凡脱俗,而这仅仅存在于幻想之中。即使我们已经从细胞研究到了宇宙,却还是不能为所欲为,从人成为神。这种境界只能成为人们一个永恒的美好向往。

冯友兰人生境界

邓联合著.传统形上智慧与社会人生的现代开展:冯友兰先生“贞元六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第四章日常生活的理性超越——《新原人》的人生境界理论 在“形而下”地思考了现代中国的社会文化问题和生活方法问题之后,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把目光全面转到了人生哲学领域中来,系统地构建了最具原创性的人生四境界理论。关于此书的创作动机,冯先生在其“自序”中以宋儒张载的名言打头,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表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况我国家民族,值贞元之会、当绝续之交,通天人之际、达古今之变、明内圣外王之道者,岂可不尽所欲言,以为我国家致太平、我亿兆安心立命之用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非曰能之,愿学焉。此《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及此书所由作也。”①对应起来看,如果说《新理学》旨在“通天人之际”,《新事论》意欲“达古今之变”,“以为我国家致太平”,《新世训》所讲的生活新方法是“外王之道”,②那么,《新原人》构建的人生境界理论则着重从“内圣”一层立言,以为现代的中国人提供一套“安心立命”之道。 从冯先生的这段表白,我们不难看出,他对《新原人》一书的自我期许是极高的。应当说,在今天看来,虽然这一理论中的许多内容如果放到中国传统人生哲学来看,也许并不怎么新鲜,但是就其 ①冯友兰:《贞元六书》,第515页。 ②当然,《新事论》所主张的中国社会通过产业革命从古代向现代的转型道路,也应当属于“外王之道”。 汤一介著.昔不至今.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01月第1版. 六二 《新原人》四境界说土 冯友兰在他的《新原人》中把人的境界分为四种: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我们可以说,人之忧的不同往往和他的境界的不同相关联。冯友兰说:“自然境界的特征是:在此境界中底人,其行为是顺才或顺习的。”我看,此境界的人是处于一种顺其本能的状态,所追求的是“食”与“色”,“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如果这种原始人得到“食色”的满足,他们就可以“含乳而嘻,鼓腹而游”;如果得不到“食色”的满足则不乐而忧。自然境界的人,其行为是顺本能的,是不自觉的,如《庄子·马蹄》中所说:“其行填填,其视颠颠。”(他的行为笨拙,心智迟钝)“功利境界的特征:在此境界中底人,其行为是所谓‘为利’,是为他自己的利。”例如:追求金钱、权力,计较个人的得失利害等等,这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求名于朝,求利于市”,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他可以是“不愿天下入负我,宁可我负天下人”。这种人是有自觉的,他们的行为是有个人某种的目的的。这种人如果得不到他们所追求的个人利益而缚,超越“自我”,达到“无我”的境界,才可以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而可返朴归真。我们可以从《庄子》书中对“真人”的描述,来看庄子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大宗师》中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偏然而往,倔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所谓“真人”就是能自觉地超越对待,顺应自然的人。因此“真人”和不自觉的原始的自然人在形式上相似而在境界上完全不同。真人“不以好恶自伤其身,常用自然而不益生”,这样“元我”而存真正的“自我”;“自我”才不至于异化,精神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从而“忧虑”自除,“至乐”自生,而达到与天同德的天地境界。一九九六年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与人生之乐

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一书中根据人对宇宙世界的觉解程度,提出了人生四境界说。人生境界与人生之乐有很大的关系,不同境界中的人,其人生快乐也是不同的。 一、人生的四种境界 “境界”一词源于佛学。在佛教中,“境界”是指佛教徒(修行者)对佛的觉悟程度。先哲们没有把“人生”和“境界”放在一起作为一个词组,但是关于人生境界的思想论述却很多。例如《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逍游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和“境界”放在了一起,他所谓的“人生境界”,是指人由于对世界的认识、理解程度而形成的一种精神状态[1]159。他在《新原人》一书中写道:“人对于宇宙人生底觉解程度,可有不同,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底意义,亦有不同。人对于宇宙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所有底觉解,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生所有底某种境界。”[2] 根据人对于宇宙人生觉解的不同程度,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种。 在自然境界中的人,冯友兰先生认为其行为是“顺才”或是“顺习”的。所谓“顺才”,“其意义即是普通所谓率性”,“率性”是指“生物学上的底性”[2],即人的本能。所谓“顺习”,是指“一个人的个人习惯,也可以是一贯社会的习惯”[3]306。在这个境界中的人是按照本能的习惯而生活的。 在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为利”的。“所谓‘为利’,是为他自己的利。凡是动物的行为,都是为他自己的利底。”但是动物的“为利”与这种境界中的人的“为利”是不一样的。动物的为利都是出于“本能的冲动”,而在这个境界中的人的“为利”是“出于心灵的计划”[3]533-583。 在道德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行义’底”。冯先生说:“求自己的利底行为,是为利底行为,求社会的利底行为,是行义底行为。在功利境界中的人,其目的是为己的,是占有的;而在道德境界中的人,都是以贡献为目的。”[3]602在这种境界中的人,已经体认到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是一个整体,人是社会的一部分。这些人认识到,个人要想发展,就不能只为自己着想,还应该考虑到社会。 在天地境界中的人,是“事天”、“知天”的。冯先生说:“了解社会的全之外,还有宇宙的全,人必于知有宇宙的全时,始能使其所得于人之所以为人尽量发展,使能尽性。不仅对于社会,人应有贡献,即对于宇宙,人亦应有贡献。”[3]640此境界中的人,不是为个人,也不是为社会,而是“事天”,就是站在宇宙的角度来认识、了解社会和个人。在个体和社会之上高悬一个宇宙,不是将个体消灭了,而是将个体扩大了,使个体与宇宙融为一体,达到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与我”,达到“同天”、“天人合一”的境界。 如果把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与现实中的人对应的话,那么这四种境界分别是庸人的境界、俗人的境界、贤人的境界和圣人的境界。很明显,冯友兰先生是贬低前三种境界的,他的理想境界是天地境界(圣人境界)。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1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112010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与人生之乐 张文渊 摘要:介绍冯友兰关于人生境界的论述。借鉴佛教的境界涵义,冯友兰按人对宇宙世界觉解程度的不同,将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与此对应的分别是庸人、俗人、贤人和圣人。他贬低前三种境界,而以天地境界为理想境界。阐述了不同境界中人的人生之乐,认为每一种境界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冯友兰;《新原人》;人生境界;人生之乐 中图分类号:B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10)11-0019-03 作者简介:张文渊(1981-),男,土家族,湖南桑植人,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222)2007级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哲学、少数民族哲学等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0-02-04

冯友兰先生地境界学说包含四个层次

友兰先生的境界学说包含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顺才或顺习的,他对于其所行的事的性质没有清楚的了解;同样,他所行的事,对于他也没有清晰的意义。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求利的,他所求的是自己的利益。不过,这层境界中的人,对于自己及他的利益,都有清楚的觉解。道德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行义的,这层境界中的人,对于人的本性已有一定的觉解,他的行为是以贡献为目的的。在天地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他已经明晓在社会的全之外还有宇宙的全;可以说,处在天地境界中的人对于人生和宇宙有完全的觉解,他不仅知性,而且也知天。自然境界与功利境界是自然的产物,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是精神的创造;人要进入精神创造的境界并不容易,这要求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要有杰出的修养。对于当今中国人来说,虽然人还不能摆脱才与命、死与生的限制,但是人通过自身的修养,致知用敬,便能贯通天道而超越这些界限,达到顺化的天地境界。在这里,我们来论述一些友兰人生境界学说对于当代道德问题的影响。更多还原

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好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人生的境界》

徐江与中学生对话《人生的境界》 ——中学语文课教学境界 的“觉解” 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 怎样开发利用冯友兰《人生的境界》一文潜在的教育功能,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反对这样的教学模式——老师带领学生通读课文,找出各段所谓的关键词,然后又由学生循章摘句用冯友兰的话作出相应的解释。那么怎么解读才有更大的收效呢?为了更深入地探讨这一问题,笔者曾到天津市塘沽区紫云中学与学生及语文教师共同研读冯友兰《人生的境界》。随后,《天津教育》杂志社与天津大港一中就这篇课文又组织了一场研讨会。前后教学过程是这样的,在学生深入默读课文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了以下四个方面共计12个问题。本文是我们的对话课志,对话历时60分钟。这篇课志就是我与学生的对话实录。 一、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1.在课文中有哪些生字?有哪些生词?如何认识“觉解”、“人生境界”、“道德”的内涵? 学生:没有什么生字。觉解:人做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做。境界:做的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道德:有觉解的基础上,为社会利益做各种事,“正其义不谋其利”。 徐江:语文课,基本任务有四——识字、积理、冶情、致用。 识字,解词,这是最基本的任务。我们现在的语文课把这一点都已淡化了,或者说消弱了。这一点从同学们的解词中可以看得出来。同学们只会照着书本抄某个词的解释,不能从词的本义与课文的结合上用自己的话语准确解释有关词语。当然,这不能怪咎于学生。很显然,这体现出教学方面的缺陷,现今的语文教学忽视从基本的方面入手,因而导致学生运用语言及思维能力的孱弱。我在这里选择这三个“词”入手,不但向同学及中学老师展示如何注意语言素质的提高,而且要认识从语言问题入手,准确地理解、解释有关概念,并由此进入对文本本身的探究和认识。直接说,这三个“词”是本文的三个关键概念。对他们的探究将是我“撬”开冯友兰《人生的境界》文章破绽、缺口的线索,由此将为后面质疑这篇文章奠定基础,埋下伏笔。下面我来解释这三个词。 ①觉解:“觉”,上面是“学”字,让孩子们明白事理,也就是使 之“明悟”。下边是“见”字,“见”由“目”与“儿”(其实是“人”)组成,表示人用眼睛看到了,所以引申为“发现”、“见解”。这样上下合起来就是有所“悟见”,有所“认识”。 “解”这个字更清楚,“角”、“牛”、“刀”,这就是宰牛剔骨,“分解”之意。由此自然引申出“分析”、“理解”。所以,“觉解”就是“觉悟理解”。同学们的解释是对的。 ②道德:“道”,“导引”的“导”。“德”,又作“悳”,由“直”与“心”组成。“直”,视正行直。“心”有良心,有人性。把这两个字组成一个词,

冯友兰先生的境界学说包含四个层次

冯友兰先生的境界学说包含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顺才或顺习的,他对于其所行的事的性质没有清楚的了解;同样,他所行的事,对于他也没有清晰的意义。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求利的,他所求的是自己的利益。不过,这层境界中的人,对于自己及他的利益,都有清楚的觉解。道德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行义的,这层境界中的人,对于人的本性已有一定的觉解,他的行为是以贡献为目的的。在天地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他已经明晓在社会的全之外还有宇宙的全;可以说,处在天地境界中的人对于人生和宇宙有完全的觉解,他不仅知性,而且也知天。自然境界与功利境界是自然的产物,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是精神的创造;人要进入精神创造的境界并不容易,这要求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要有杰出的修养。对于当今中国人来说,虽然人还不能摆脱才与命、死与生的限制,但是人通过自身的修养,致知用敬,便能贯通天道而超越这些界限,达到顺化的天地境界。在这里,我们来论述一些冯友兰人生境界学说对于当代道德问题的影响。更多还原

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好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