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焊后热处理方法

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焊后热处理方法

碳钢和低合金钢是常见的焊接材料,它们在工程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和组织变化,焊接构件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为了提高焊接构件的性能,常常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本文将介绍碳钢和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方法。

我们来看碳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方法。碳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主要包括回火处理和正火处理两种方法。回火处理是将焊接构件在适当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以减轻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和改善组织性能。正火处理是将焊接构件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冷却。正火处理可进一步改善焊接构件的硬度和强度,提高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方法。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主要包括时效处理和淬火+回火处理两种方法。时效处理是将焊接构件加热至适当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进行冷却。这种方法能够促使合金元素在焊接过程中析出并形成强化相,从而提高焊接构件的强度和韧性。淬火+回火处理是将焊接构件在高温下快速冷却(淬火),然后再进行回火处理。这种方法可以使焊接构件的组织细化并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除了上述常见的焊后热处理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热处理方法可

以用于碳钢和低合金钢焊接构件。比如,退火处理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来消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和改善组织性能。再比如,沉淀硬化处理可以通过控制焊接构件的成分和热处理条件来形成沉淀硬化相,从而提高焊接构件的强度。

在进行焊后热处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根据焊接构件的具体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其次,热处理过程中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应严格控制,以确保焊接构件的性能得到有效提高。此外,热处理后的焊接构件应进行适当的性能检测,以验证热处理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碳钢和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是提高其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并严格控制热处理过程,可以改善焊接构件的硬度、强度和韧性,提高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并进行必要的性能检测,以确保焊接构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钢的五种热处理工艺

钢的五种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工艺——表面淬火、退火、正火、回火、调质工艺: 1、把金属材料加热到相变温度(700度)以下,保温一段时间后再在空气中冷却叫回火。 2、把金属材料加热到相变温度(800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再在炉中缓慢冷却叫退火。 3、把金属材料加热到相变温度(800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再在特定介质中(水或油) 快速冷却叫淬火。 ◆表面淬火 •钢的表面淬火 有些零件在工件时在受扭转和弯曲等交变负荷、冲击负荷的作用下,它的表面层承受着比心部更高的应力。在受摩擦的场合,表面层还不断地被磨损,因此对一些零件表面层提出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疲劳极限等要求,只有表面强化才能满足上述要求。由于表面淬火具有变形小、生产率高等优点,因此在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 根据供热方式不同,表面淬火主要有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等。 感应表面淬火后的性能: 1.表面硬度:经高、中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工件,其表面硬度往往比普 通淬火高2~3单位(HRC)。 2.耐磨性:高频淬火后的工件耐磨性比普通淬火要高。这主要是由于淬硬 层马氏体晶粒细小,碳化物弥散度高,以及硬度比较高,表面的高的压应力等综合的结果。 3.疲劳强度:高、中频表面淬火使疲劳强度大为提高,缺口敏感性下降。 对同样材料的工件,硬化层深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硬化层深度增加而疲劳强度增加,但硬化层深度过深时表层是压应力,因而硬化层深度增打疲劳强度反而下降,并使工件脆性增加。 一般硬化层深δ=(10~20)%D。较为合适,其中D。为工件的有效直径。 ◆退火工艺

退火是将金属和合金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退火后组织亚共析钢是铁素体加片状珠光体;共析钢或过共析钢则是粒状珠光体。总之退火组织是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 •退火的目的 ①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切削加工及冷变形加工。 ②细化晶粒,消除因铸、锻、焊引起的组织缺陷,均匀钢的组织和成分,改善钢的性能 或为以后的热处理作组织准备。 ③消除钢中的内应力,以防止变形和开裂。 •退火工艺的种类 ①均匀化退火(扩散退火) 均匀化退火是为了减少金属铸锭、铸件或锻坯的化学成分的偏析和组织的不均匀性,将其加热到高温,长时间保持,然后进行缓慢冷却, 以化学成分和组织均匀化为目的的退火工艺。 均匀化退火的加热温度一般为Ac3+(150~200℃),即1050~ 1150℃,保温时间一般为10~15h,以保证扩散充分进行,大道消除 或减少成分或组织不均匀的目的。由于扩散退火的加热温度高,时间长, 晶粒粗大,为此,扩散退火后再进行完全退火或正火,使组织重新细化。 ②完全退火 完全退火又称为重结晶退火,是将铁碳合金完全奥氏体化,随之缓慢冷却,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退火工艺。 完全退火主要用于亚共析钢,一般是中碳钢及低、中碳合金结构钢锻件、铸件及热轧型材,有时也用于它们的焊接构件。完全退火不适用 于过共析钢,因为过共析钢完全退火需加热到Acm以上,在缓慢冷却 时,渗碳体会沿奥氏体晶界析出,呈网状分布,导致材料脆性增大,给 最终热处理留下隐患。 完全退火的加热温度碳钢一般为Ac3+(30~50℃);合金钢为Ac3+(500~70℃);保温时间则要依据钢材的种类、工件的尺寸、装炉量、 所选用的设备型号等多种因素确定。为了保证过冷奥氏体完全进行珠光 体转变,完全退火的冷却必须是缓慢的,随炉冷却到500℃左右出炉空 冷。 ③不完全退火 不完全退火是将铁碳合金加热到Ac1~Ac3之间温度,达到不完全奥氏体化,随 之缓慢冷却的退火工艺。 不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中、高碳钢和低合金钢锻轧件等,其目的是细化组织和 降低硬度,加热温度为Ac1+(40~60)℃,保温后缓慢冷却。

合金钢管道焊后消应热处理工艺标准

合金钢管道焊后消应热处理工艺标准 1、适应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非低温用碳钢、低合金钢及1Cr5Mo钢等钢材的焊缝焊后消应热处理。 2、施工准备 2.1热处理所用保温材料应为无碱超细玻璃棉,应有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 2.1.1热处理设备为可自动控制温度的固定盘柜式控制柜或手提式控制箱,并应配有自动打点记录仪,加热器采用绳状红外线加热器,热电偶为K型,其连接线为补偿导线。 2.1.2热处理设备应经检查合格,温度指示仪表及热电偶校验准确。 2.1.3挡雨、雪的遮盖物准备齐全。 2.2作业条件 2.2.1热处理前应对焊缝进行确认,确认项目包括: 1)焊接工作已完成; 2)焊缝外观符合质量标准; 3)其他要求的检验项目已检验合格,并已取得检验合格通知书; 4)除铬钼耐热钢以外焊缝的无损检测已检验合格,并已取得检验合格通知书;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热电偶及加热器安装→热处理→硬度检验→资料整理 3.2热电偶及加热器安装 3.2.1每道焊口对称安装两只热电偶,热电偶安装在靠近焊缝边缘的30mm,管材与热电偶端部接触处应用砂轮机打磨露出金属光泽,热电偶安装采用细铁丝捆扎,为保证所测温度为管材实际温度,在热电偶与加热器之间点小块保温玻璃布进行隔离。 3.2.2电加热器缠绕宽度为焊缝两侧各100-125mm,一根加热器缠绕多道焊缝时,必须保证热处理部位的相似性,即:同材质、同规格、缠绕的圈数及宽度相

同。 3.2.3加热器安装完毕后用无碱超细玻璃棉进行保温,保温厚度100-125mm,为降低温度梯度,加热器外部100mm范围内应予以保温。 3.3热处理工艺 3.3.1升温温度:300℃以下不控制,300℃以上升温速度为5125/δ.℃/h,且不大于220℃/h(δ为壁厚,单位为mm)。 3.3.2热处理温度见下表:升温期间任意两测温点温差不大于50℃。 3.3.3恒温时间:厚度在25mm以下的非合金钢和16Mn恒温时间为1h,厚度25mm以上为2h,合金钢及1Cr5Mo(或度40mm以下)恒温时间为2h。 3.3.4降温速度为6500 /δ. ℃ /h,且不大于260℃/h,300℃后可自然冷却。 3.4热处理操作 3.4.1 在送电以前操作人员应认真检查电源是否正确连接,漏电保护器是否灵敏,有无裸露的电源线及接头,加热器瓷环有无损坏,保温是否符合热处理工艺要求。热处理设备和管道接地是否良好等。 3.4.2热处理过程操作者应注意观察温度指示仪表有无异常,如发现温度异常时应停止升温,分析原因、找出问题并处理完毕后才能继续升温。 3.4.3在临近恒温温度约50℃时,应逐步减小电流、电压,使升温速度逐渐减小,平滑过渡至恒温温度。 3.5热处理纪录 3.5.1热处理过程必须采用自动记录,处理完成后由操作者在温度曲线上注

钢的热处理工艺

钢的热处理 第一章钢的热处理 热处理工艺包括:将钢材或钢制件加热到预定温度,在此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一定的冷却速度冷却下来,达到热处理所预定的对钢材及钢制件的组织与性能的要求。 1□□钢的加热 1.1□制定钢的加热制度 加热温度、加热速度、保温时间。 1.1.1加热温度的选择 加热温度取决于热处理的目的。热处理分为:淬火、退火、正火、和回火等。 淬火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细小的马氏体组织,使钢具有高的硬度; 退火及正火的目的是获得均匀的珠光体组织,因此其加热温度不同。在具体制定加热温度时应按以下原则:热处理工艺种类及目的要求;被加热钢材及钢制件的化学成分和原始状态;钢材及钢制件的尺寸和形状以及加热条件来制定。对于碳钢及低合金钢的加热温度:亚共析钢淬火温度:A C3以上30~50℃; 过共析钢淬火温度:A C3以上30~50℃; 亚共析钢完全退火:A C3以上20~30℃; 过共析钢不完全退火:A C3以上20~30℃; 正火A C3或A CM以上30~50℃; 1.1.2加热速度的选择 必须根据钢的化学成分及导热性能;钢的原始状态及应力状态;钢的尺寸及形状来确定加热速度。如钢的原始状态存在着铸造应力或轧煅热变形残余应力时,在加热是应特别注意。对这类钢要特别控制低温阶段的加热速度。钢的变形与热裂倾向是以钢的化学成分及原始状态不同而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a) 低碳钢比高碳钢热烈倾向小; b) 碳钢比合金钢变形开裂倾向小; c) 钢坯和成品件比钢锭变形和开裂倾向小; d) 小截面比大截面的钢变形和开裂倾向小。 1.1.3钢在加热时的缺陷 a) 过热:过热就是由于加热温度过高,加热时间过长使奥氏体晶粒过分长大。粗大的奥氏体晶粒在冷却时产生粗大的组织,并往往出现魏氏组织,结果是钢的冲击韧性、塑性明显下降。已过火的钢可以在次正火或退火加以纠正。 b) 强烈过热:加热温度过高或加热保温时间过长,使氧或硫沿晶界渗入钢中或者钢中的

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焊后热处理方法

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焊后热处理方法 碳钢和低合金钢是常见的焊接材料,它们在工程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和组织变化,焊接构件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为了提高焊接构件的性能,常常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本文将介绍碳钢和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方法。 我们来看碳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方法。碳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主要包括回火处理和正火处理两种方法。回火处理是将焊接构件在适当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以减轻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和改善组织性能。正火处理是将焊接构件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冷却。正火处理可进一步改善焊接构件的硬度和强度,提高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方法。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主要包括时效处理和淬火+回火处理两种方法。时效处理是将焊接构件加热至适当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进行冷却。这种方法能够促使合金元素在焊接过程中析出并形成强化相,从而提高焊接构件的强度和韧性。淬火+回火处理是将焊接构件在高温下快速冷却(淬火),然后再进行回火处理。这种方法可以使焊接构件的组织细化并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除了上述常见的焊后热处理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热处理方法可

以用于碳钢和低合金钢焊接构件。比如,退火处理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来消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和改善组织性能。再比如,沉淀硬化处理可以通过控制焊接构件的成分和热处理条件来形成沉淀硬化相,从而提高焊接构件的强度。 在进行焊后热处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根据焊接构件的具体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其次,热处理过程中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应严格控制,以确保焊接构件的性能得到有效提高。此外,热处理后的焊接构件应进行适当的性能检测,以验证热处理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碳钢和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是提高其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并严格控制热处理过程,可以改善焊接构件的硬度、强度和韧性,提高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并进行必要的性能检测,以确保焊接构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钢材的热处理有以下几个方法

钢材的热处理有以下几个方法 ※均质退火处理 简称均质化处理(Homogenization),系利用在高温进行长时间加热,使内部的化学成分充分扩散,因此又称为『扩散退火』。加热温度会因钢材种类有所差异,大钢锭通常在1200℃至1300℃之间进行均质化处理,高碳钢在1100℃至1200℃之间,而一般锻造或轧延之钢材则在1000℃至1200℃间进行此项热处理。 ※完全退火处理 完全退火处理系将亚共析钢加热至Ac3温度以上30~50℃、过共析钢加热至Ac1温度以上50℃左右的温度范围,在该温度保持足够时间,使成为沃斯田体单相组织(亚共析钢)或沃斯田体加上雪明碳体混合组织后,在进行炉冷使钢材软化,以得到钢材最佳之延展性及微细晶粒组织。 ※球化退火处理 球化退火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藉由热处理使钢铁材料内部的层状或网状碳化物凝聚成为球状,使改善钢材之切削性能及加工塑性,特别是高碳的工具钢更是需要此种退火处理。常见的球化退火处理包括:(1)在钢材A1温度的上方、下方反复加热、冷却数次,使A1变态所析出的雪明碳铁,继续附着成长在上述球化的碳化物上;(2)加热至钢材A3或Acm温度上方,始碳化物完全固溶于沃斯田体后急冷,再依上述方法进行球化处理。使碳化物球化,尚可增加钢材的淬火后韧性、防止淬裂,亦可改善钢材的淬火回火后机械性质、提高钢材的使用寿命。 ※软化退火处理 软化退火热处理的热处理程序是将工件加热到600℃至650℃范围内(A1温度下方),维持一段时间之后空冷,其主要目的在于使以加工硬化的工件再度软化、回复原先之韧性,以便能再进一步加工。此种热处理方法常在冷加工过程反复实施,故又称之为制程退火。大部分金属在冷加工后,材料强度、硬度会随着加工量渐增而变大,也因此导致材料延性降低、材质变脆,若需要再进一步加工时,须先经软化退火热处理才能继续加工。 ※弛力退火处理 弛力退火热处理主要的目的,在于清除因锻造、铸造、机械加工或焊接所产生的残留应力,这种残存应力常导致工件强度降低、经久变形,并对材料韧性、延展性有不良影响,因此弛力退火热处理对于尺寸经度要求严格的工件、有安全顾虑的机械构件事非常重要的。弛力退火的热处理程序系将工件加热到A1点以下的适当温度,保持一段时间(不需像软化退火热处理那么久)后,徐缓冷却至室温。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加热时的速度要缓慢,尤其是大型对象或形状复杂的工件更要特别注意,否则弛力退火的成效会大打折扣。 ※正常化处理

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焊前预热 重要构件的焊接、合金钢的焊接及厚部件的焊接,都要求在焊前必须预热。焊前对焊件整体或焊接区域局部进行加热的工艺手段称为预热。 对于焊接强度级别较高、有淬硬倾向的钢材、导热性能特别良好的材料、厚度较大的焊件,以及当焊接区域周围环境温度太低时,焊前往往需要对焊件进行预热。预热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焊接接头的冷却速度。预热能够降低冷却速度,但又基本上不影响在高温停留的时间,这是十分理想的。所以当焊接具有淬硬倾向的钢材时,降低冷却速度减小淬硬倾向的主要工艺措施,是进行预热,而不是增大线能量。 对焊件进行多层多道焊时,当焊接后道焊逢时,前道焊缝的最低温度,称为层间温度。对于要求预热焊接的材料,当需要进行多层焊时,其层间温度应等于或略高于预热温度,如层间温度低于预热温度,应重新进行预热。 焊接奥低体不锈钢时,为保持焊接接头有较高的耐蚀性,需要有较快的冷却速度,因此此时需要控制较低的层间温度,即在前道焊缝冷却到较低温度时,再进行后道焊缝的焊接。 焊前预热的主要作用: (1)预热能减缓焊后的冷却速度,有利于焊缝金属中扩散氢的逸出,避免产生氢致裂纹。同时也减少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淬硬程度,提高了焊接接头的抗裂性。 (2)预热可降低焊接应力。均匀地局部预热或整体预热,可以减少焊接区域被焊工件之间的温度差(也称为温度梯度)。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力,另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变速率,有利于避免产生焊接裂纹。 (3)预热可以降低焊接结构的拘束度,对降低角接接头的拘束度尤为明显,随着预热温度的提高,裂纹发生率下降。 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注:对焊件进行多层多道焊时,当焊接后道焊逢时,前道焊缝的最低温度,称为层间温度。对于要求预热焊接的材料,当需要进行多层焊时,其层间温度应等于或略高于预热温度,如层间温度低于预热温度,应重新进行预热。 焊接奥低体不锈钢时,为保持焊接接头有较高的耐蚀性,需要有较快的冷却速度,因此此时需要控制较低的层间温度,即在前道焊缝冷却到较低温度时,再进行后道焊缝的焊接。)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的选择的选择不仅与钢材和焊条的化学成分有关,还与焊接结构的刚性、焊接方法、环境温度等有关,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确定。另外,预热温度在钢材板厚方向的均匀性和在焊缝区域的均匀性,对降低焊接应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局部预热的宽度,应根据被焊工件的拘束度情况而定,一般应为焊缝区周围各三倍壁厚,且不得少于150-200毫米。如果预热不均匀,不但不减少焊接应力,反而会出现增大焊接应力的情况。 焊后热处理 1、焊接残余应力是由于焊接引起焊件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焊缝金属的热胀冷缩等原因造成的,所以伴随焊接施工必然会产生残余应力。 消除残余应力的最通用的方法是高温回火,即将焊件放在热处理炉内加热到一定温度和保温一定时间,利用材料在高温下屈服极限的降低,使内应力高的地方产生塑性流动,弹性变形逐渐减少,塑性变形逐渐增加而使应力降低。 焊后热处理对金属抗拉强度、蠕变极限的影响与热处理的温度和保温时间有关。焊后热处理对焊缝金属冲击韧性的影响随钢种不同而不同。 2、热处理方法的选择 焊后热处理一般选用单一高温回火或正火加高温回火处理。对于气焊焊口采用正火加高温回火热处理。这是因为气焊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晶粒粗大,需要细化晶粒,故采用正火处理。然而单一的正火不能消除残余应力,故需再加高温回火以消除应力。单一的中温回火只适用

JB-T6046-1992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焊后热处理方法

JB-T6046-1992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焊后热处理方法 JB-T6046-1992标准规定了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方法。焊后热处理是焊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旨在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过程,促使焊接接头组织转变,提高其力学性能和降低焊接应力。 一、热处理制度 根据JB-T6046-1992标准,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热处理制度包括加热温度、加热速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这些参数应根据钢材的种类、厚度、焊接方法和焊接质量等因素确定。 二、加热方法 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加热方法应采用合适的设备进行,如电加热、燃气加热等。加热时应确保温度均匀,防止局部过热,造成焊接构件的变形和开裂。 三、保温时间 保温时间是指焊接构件在加热炉内保持一定温度的时间。保温时间的确定应考虑钢材的厚度、焊接质量和加热温度等因素。适当的保温时间可以使焊接接头组织转变更充分,提高力学性能。 四、冷却速度 冷却速度是指焊接构件离开加热炉后的冷却速度。冷却速度对焊接接头组织的转变和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JB-T6046-1992标准规定了不同厚度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冷却速度范围。

五、注意事项 在进行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热处理设备应符合要求,保证温度控制精确。 2. 加热、保温和冷却过程应严格控制,确保各项参数符合标准规定。 3. 热处理后,焊接构件应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确保满足要求。 总之,JB-T6046-1992标准对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加热温度、加热速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等参数。正确的热处理方法可以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提高力学性能,降低焊接应力。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遵守标准规定,注意各项事项,确保焊接构件的质量满足要求。

碳钢管道焊接及热处理工艺要求最终版

碳钢管道焊接及热处理工艺要求最终版(总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 year.March

碳钢管道焊接、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 一、焊接方法选择 管道壁厚<4mm时,采用钩极氮弧焊,管道壁厚>4mm时,采用氨电联焊。 二、焊材选用 三、焊前预热 1、当碳钢管道的壁厚大于等于26mm时,焊接前需进行预热。 2、预热方法和温度 预热可采用电加热方法,预热温度为100〜200°C,焊接时层间温度应不低于预热温度。 3、预热范围 碳钢管道对接焊缝,焊前预热范围应以坡口两侧各不小于壁厚的3倍,内外热透并防止局部过热,加热区以外100mm范围应予以保温。 四、焊接工艺要求 1、对于无预热要求的碳钢管道,当环境温度低于0°C时,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 应预热到15°C 以上再进行施焊,预热可采用火焰加热方法。焊接时层间温度应等于或略拓于预热温度。 2、焊条使用前应按其出厂说明的规定进行烘干,烘干后放在保温筒中不能超过4h,否则按原烘干规定重新烘干,重复烘干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3、焊前应将坡口附近内外表面20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漆、毛刺、水分等清理干净。 五、后热要求 碳钢管道焊接接头,当管道壁厚为19〜29mm时,焊后应进行保温缓冷。 六、焊后热处理 1、热处理要求 设计图纸中有应力消除要求的碳钢管道,焊后应进行消应力热处理;设计无要求时,当管道壁厚>30mm时,焊后也应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在焊缝无损检测之前•进行。 2、热处理方法和温度 热处理采用电加热方法,热处理温度为600〜650°Co 3、热处理工艺参数 升温过程中对300°C以下可不控制; 升温至300°C后,升温速度应按5125/6°C/h计算,且不应大于220°C/h;

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

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培训 一、焊后热处理的概念 1.1后热处理消氢处理:焊接完成后对冷裂纹敏感性较大的低合金钢和拘束度较大的焊件加热至200℃~350℃保温缓冷的措施; 目的、作用:减小焊缝中氢的有害影响、降低焊接残余应力、避免焊缝接头中出现马氏体组织,从而防止氢致裂纹的产生; 后热温度:200℃~350℃ 保温时间:即焊缝在200℃~350℃温度区间的维持时间,与后热温度、焊缝厚度有关, 一般不少于30min 加热方法:火焰加热、电加热 保温后的措施:用保温棉覆盖让其缓慢冷却至室温 NB/T47015-2011关于后热的规定: 1.2焊后热处理PWHT:广义上:焊后热处理就是在工件焊完之后对焊接区域或焊接构件进行的热处理,内容包括消除应力退火、完全退火、固熔、正火、正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等;狭义上:焊后热处理仅指消除应力退火,即为了改善焊接区的性能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等有害影响; 1.3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焊接中所说的焊后热处理是指焊后消除应力的热处理; 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过程:将焊件缓慢均匀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降温冷却至室温;

目的、作用: 1降低或消除由于焊接而产生的残余焊接应力; 2降低焊缝、热影响区硬度; 3降低焊缝中的扩散氢含量; 4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 5提高焊接接头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 6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 7提高组织稳定性; 热处理的方式:整体热处理、局部热处理 1.4焊接应力的危害和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 焊接应力是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温度场的变化热涨冷缩及焊件间的约束而产生的滞留在焊件中的残余应力; 1.4.1焊接应力只能降低,不可能完全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形成的的危害: 1)影响构件承受静载的能力;2会造成构件的脆性断裂;3影响结构的疲劳强度;4影响构件的刚度和稳定性;5应力区易产生应力腐蚀开裂;6影响构件的精度和尺寸的稳定性; 1.4.2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 1)设计措施: (1)构件设计时经量减少焊缝的尺寸和数量,可减少焊接变形,同时降低焊接应力 (2)构件设计时避免焊缝过于集中,从而避免焊接应力叠加 (3)优化结构设计,例将如容器的接管口设计成翻边式,少用承插式 2)工艺措施

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焊后热处理方法

(原创实用版4篇) 编制人员: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员: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员: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月___日 序言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焊后热处理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下载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射!

(4篇) 《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焊后热处理方法》篇1 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焊后热处理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钢材的种类、焊接方式、焊接接头形式、构件的尺寸和形状以及使用要求等因素。一般来说,焊后热处理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退火:将焊接构件加热到相变温度(通常为 500-700°C)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退火可以消除焊接过程中的残余应力,降低硬度,改善焊接接头的韧性和塑性。 2. 正火:将焊接构件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正火可以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和硬度,但会降低韧性和塑性。 3. 调质:将焊接构件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至室温。调质可以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和硬度,同时保持一定的韧性和塑性。 4. 冷处理:将焊接构件放入低温环境中,如冷冻箱或液氮中,冷却至低温,以提高焊接接头的硬度和耐磨性。 在选择焊后热处理方法时,需要考虑焊接构件的使用要求、焊接材料和工艺等因素。 《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焊后热处理方法》篇2 低合金钢焊接构件在焊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缺陷,如淬硬组织、弧坑裂纹、焊接再热裂纹等,因此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来改善材料的性能和消除缺陷。焊后热处理的方法通常包括高温回火和正火处理。 高温回火是指在高温下(通常为 500-700°C)进行回火处理,以消除焊接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和组织缺陷。高温回火可以降低硬度和提高韧性,提高材料的抗裂性能。对于低合金钢焊接构件,通常采用高温回火处理来改善其性能。 正火处理是指在高温下(通常为 900-1100°C)进行处理,以改善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正火处理可以消除焊接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和组织缺陷,提高材料的

四种焊后热处理方法

钢的热处理种类分为整体热处理和外表热处理两大类。常用的整体热处理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外表热处理可分为外表淬火与化学热处理两类。 正火 又称常化,是将工件加热至Ac3(Ac₃是指加热时自由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或Accm(Accm是实际加热中过共析钢完全奥氏体化的临界温度线 )以上 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其目的是在于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正火与退火的不同点是正火冷却速度比退火冷却速度稍快,因而正火组织要比退火组织更细一些,其机械性能也有所提高。另外,正火炉外冷却不占用设备,生产率较高,因此生产中尽可能采用正火来代替退火。 正火的主要应用范围有: ①用于低碳钢,正火后硬度略高于退火,韧性也较好,可作为切削加工的预处理。 ②用于中碳钢,可代替调质处理作为最后热处理,也可作为用感应加热方法进行外表淬火前的预备处理。 ③用于工具钢、轴承钢、渗碳钢等,可以消降或抑制网状碳化物的形成,从而得到球化退火所需的良好组织。 ④用于铸钢件,可以细化铸态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⑤用于大型锻件,可作为最后热处理,从而防止淬火时较大的开裂倾向。 ⑥用于球墨铸铁,使硬度、强度、耐磨性得到提高,如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的曲轴、连杆等重要零件。 ⑦过共析钢球化退火前进行一次正火,可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以保证球化退火时渗碳体全部球粒化。 正火后的组织:亚共析钢为F+S,共析钢为S,过共析钢为S+二次渗碳体,且为不连续。 正火主要用于钢铁工件。一般钢铁正火与退火相似,但冷却速度稍大,组织较细。有些临界冷却速度〔见淬火〕很小的钢,在空气中冷却就可以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这种处理不属于正火性质,而称为空冷淬火。与此相反,一些用临界冷却速度较大的钢制作的大截面工件,即使在水中淬火也不能得到马氏体,淬火的效果接近正火。钢正火后的硬度比退火高。正火时不必像退火那样使工件随炉冷却,占用炉子时间短,生产效率高,所以在生产中一般尽可能用正火代替退火。对于含碳量低于0.25%的低碳钢,正火后到达的硬度适中,比退火更便于切削加工,一般均采用正火为切削加工作准备。对含碳量为0.25~0.5%的中碳钢,正火后也可以满足切削加工的要求。对于用这类钢制作的轻载荷零件,正火还可以作为最终热处理。高碳工具钢和轴承钢正火是为了消除组织中的网状碳化物,为球化退火作组织准备。

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

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根本知识培训 一、焊后热处理的概念 1.1后热处理〔消氢处理〕:焊接完成后对冷裂纹敏感性较大的低合金钢和拘束度较大的焊件加热至200℃~350℃保温缓冷的措施。 目的、作用:减小焊缝中氢的有害影响、降低焊接剩余应力、防止焊缝接头中出现马氏体组织,从而防止氢致裂纹的产生。 后热温度:200℃~350℃ 保温时间:即焊缝在200℃~350℃温度区间的维持时间,与后热温度、焊缝厚度有关,一般不少于30min 加热方法:火焰加热、电加热 保温后的措施:用保温棉覆盖让其缓慢冷却至室温 NB/T47015-2021关于后热的规定: 1.2焊后热处理〔PWHT〕:广义上:焊后热处理就是在工件焊完之后对焊接区域或焊接构件进展的热处理,容包括消除应力退火、完全退火、固熔、正火、正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等。狭义上:焊后热处理仅指消除应力退火,即为了改善焊接区的性能和消除焊接剩余应力等有害影响。 1.3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焊接中所说的焊后热处理是指焊后消除应力的热处理。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过程:将焊件缓慢均匀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降温冷却至室温。

目的、作用: (1)降低或消除由于焊接而产生的剩余焊接应力。 (2)降低焊缝、热影响区硬度。 (3)降低焊缝中的扩散氢含量。 (4)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 (5)提高焊接接头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 (6)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 (7)提高组织稳定性。 热处理的方式:整体热处理、局部热处理 1.4焊接应力的危害和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 焊接应力是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温度场的变化〔热涨冷缩〕及焊件间的约束而产生的滞留在焊件中的剩余应力。 1)影响构件承受静载的能力;2〕会造成构件的脆性断裂;3〕影响构造的疲劳强度;4〕影响构件的刚度和稳定性;5〕应力区易产生应力腐蚀开裂;6〕影响构件的精度和尺寸的稳定性。 1)设计措施: (1)构件设计时经量减少焊缝的尺寸和数量,可减少焊接变形,同时降低焊接应力 (2)构件设计时防止焊缝过于集中,从而防止焊接应力叠加 (3)优化构造设计,例将如容器的接收口设计成翻边式,少用承插式 2)工艺措施

钢材的热处理及特性

钢材的热处理及特性 铸造 1.熔融的液态金属填满型腔冷却。制件中间易产生气孔。 2.把金属加热熔化后倒入砂型或模子里,冷却后凝固成为器物。 3.铸造对被加工才料有要求,一般铸铁、铝等的铸造性能较好。铸造不具备锻造的诸多优点,但它能制造形状复杂的零,因此常用于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支称件的毛丕制造。例如机床外壳等。 锻造 1.主要是在高温下用挤压的方法成型。可以细化制件中的晶粒。 2.用锤击等方法,使在可塑状态下的金属材料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并改变它的物理性质。 3.锻造时,金属经过塑性变形,有细化晶粒的做用,切纤维连续,因此常用于重要零件的毛丕制造,例如轴、齿论等。 热处理 热处理是将工件在介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用一定速度冷却,以改变金属的组织结构,从而改变其性能(包括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的工艺。改善钢的力学性能或加工性能。 1.退火

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Ac3+30~50度或Ac1+30~50度或Ac1以下的温度(可以查阅有关资料)后,一般随炉温缓慢冷却。目的: 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 2.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 3.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应用要点: 1.适用于合金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的锻件、焊接件以及供应状态不合格的原材料; 2.一般在毛坯状态进行退火。 2.正火 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cm 以上30~50度,保温后以稍大于退火的冷却速度冷却。 目的: 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 2.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 3.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应用要点: 正火通常作为锻件、焊接件以及渗碳零件的预先热处理工序。对于性能要求不高的低碳的和中碳的碳素结构钢及低合金钢件,也可作为最后热处理。对于一般中、高合金钢,空冷可导致完全或局部淬火,因此不能作为最后热处理工序。 3.淬火

钢的热处理方法及应用

钢的热处理方法及应用 2021-01-27 17:34 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Ac3+30~50度或Ac1+30~50度或Ac1以下的温度〔可以查阅有关资料〕后,一般随炉温缓慢冷却。 目的:1.降低硬度,进步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2.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3.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应用要点:1.适用于合金构造钢、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的锻件、焊接件以及供应状态不合格的原材料;2.一般在毛坯状态进展退火。 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cm 以上30~50度,保温后以稍大于退火的冷却速度冷却。 目的:1.降低硬度,进步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2.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3.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应用要点:正火通常作为锻件、焊接件以及渗碳零件的预先热处理工序。对于性能要求不高的低碳的和中碳的碳素构造钢及低合金钢件,也可作为最后热处理。对于一般中、高合金钢,空冷可导致完全或局部淬火,因此不能作为最后热处理工序。 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相变温度Ac3或Ac1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水、硝盐、油、或空气中快速冷却。 目的:淬火一般是为了得到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有时对某些高合金钢〔如不锈钢、耐磨钢〕淬火时,那么是为了得到单一均匀的奥氏体组织,以进步耐磨性和耐蚀性。 应用要点:1.一般用于含碳量大于百分之零点三的碳钢和合金钢;2.淬火能充分发挥钢的强度和耐磨性潜力,但同时会造成很大的内应力,降低钢的塑性和冲击韧度,故要进展回火以得到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操作方法:将淬火后的钢件重新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经保温后,于空气或油、热水、水中冷却。 目的:1.降低或消除淬火后的内应力,减少工件的变形和开裂;2.调整硬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