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剂学

高职-药剂学
高职-药剂学

一、单项选题

1.下列关于剂型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剂型系指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B?同一种剂型可以有不同的药物 C.同一药物也可制成多种剂型

D.剂型系指某一药物的具体品种

E.药物剂型的选择与给药途径密切相关

2?药剂学概念正确的表述是( B )

A. 研究药物制剂的生产理论、生产技术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B. 研究药物制剂的生产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C研究药物制剂的生产理论、质量控制和应用的技术科学

D.研究药物制剂的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应用的科学

E研究药物制剂的生产理论?生产技术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3?关于剂型的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 溶胶剂为液体剂型

B.软膏剂为半固体剂型C栓剂为半固体剂型

D.气雾剂为气体分散型

E.气雾剂、吸入粉雾剂为经呼吸道给药剂型

4?即可以经胃肠道给药又可以非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是( D )

A. 合剂

B.胶囊剂C气雾剂 D.溶液剂E.注射剂

5?生产药品和调制方剂时所用的赋形剂与附加剂称为( C )

A. 药剂B剂型C辅料 D.制剂E方剂

6?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 A )

A. GMP

B.GSP

C.GLP

D.GAP

E.GCP

7?下列对药物剂型重要性的阐述错误的是( A )

A. —种药物可以制成多种剂型、其药理作用一定相同

B. 剂型可改变药物作用速度C剂型可以降低或消除药物毒副作用

D.有些剂型可具有靶向作用E剂型影响药效的发挥

8?对糖浆剂说法错误的是( D )

A. 热熔法制备有溶解快、滤速快,可以杀死微生物等特点

B. 可作矫味剂,助悬剂C蔗糖浓度高时渗透压大,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

D.糖浆剂为高分子溶液E单糖浆含糖量为85% (g/ml)

9?下列哪种方法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E )

A. 制成盐

B.采用潜溶剂C加入吐温80 D.选择适宜的助溶剂 E加入阿拉伯胶

10.根据Stokes定律,与微粒沉降速度呈正比的是( D )

A. 分散介质的密度B?微粒的直径C分散介质的黏度

D.微粒半径的平方

E.微粒的半径

11.0/w型乳剂在加入某种物质以后变成w/o型的乳剂,称为(B )

A. 絮凝

B.转相C破坏 D.分层 E.酸败

12.混悬剂的质量评价不包括( C )

A.粒子大小的测定

B.絮凝度的测定

C.溶出度的测定

D.流变学测定

E.重新分散试验

13?关于干胶法制备乳剂叙述错误的是( A )

A.水相加至含乳化剂的油相中B油相加至含乳化剂的水相中

C油是植物油时,初乳中油、水、胶比例是 4 : 2: 1

D.油是挥发油时,初乳中油、水、胶比例是2: 2: 1

E本法适用于阿拉伯胶或阿拉伯胶与西黄耆胶的混合胶作为乳化剂制备乳剂

E 给药途径广泛,可内服,也可外用 1 6.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 A.液体制剂要有一定的防腐能力

C. 口服液体制剂外观良好,口感适宜 D )

B. 外用液体药剂应无刺激

D 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 A.水性制剂易霉变,不宜长期贮存 B. 20%以上的稀乙醇即有防腐作

用 14. 由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制剂是( B )

A. 低分子溶液剂

B.高分子溶液剂

C 溶胶剂 D.乳剂 E.混悬剂

15.

关于液体制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B ) A.同相应固体剂型比较能迅速发挥药效

B.制剂携带、运输、贮存方便

C 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 D.液体制剂若使用非水溶剂具有一定药理作用,成本高

E 液体制剂浓度应准确,包装便于患者携带和用药

17. 关于液体制剂的溶剂叙述错误的是( D )

C. 一定浓度的丙二醇尚可作为药物经皮肤或粘膜吸收的渗透促进剂

D. 液体制剂中常用的为聚乙二醇 1000~4000

E.聚乙二醇对一些易水解的药物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18. 极性溶剂是( A )

A.丙三醇

B.聚乙二醇

C 丙二醇

D.液体石蜡 E 醋酸乙酯

19. 关于液体制剂的防腐剂叙述错误的是(

D )

A. 羟苯酯类在酸性溶液中作用最强,而在弱碱性溶液中作用减弱

B. 羟苯酯类几种酯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防腐效果更好 C 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常用量为

0.1%~0.2% D 苯甲酸其防腐作用是靠解离的分子

E. 山梨酸对真菌和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20. 关于溶液剂的制法叙述错误的是(

A )

A. 制备工艺过程中先取处方中全部溶剂加药物溶解

B. 处方中如有附加剂或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应先将其溶解于溶剂中 C ?药物在溶解过程中应采用粉碎、加热、搅拌等措施 D.

易氧化的药物溶解时宜将溶剂加热放冷后再溶解药物

E.对易挥发性药物应在最后加入 21. 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一般不做增溶剂或乳化剂使用( A )

A.新洁尔灭

B.聚山梨酯80

C.月桂醇硫酸钠

D.硬脂酸钠E 卵磷脂

22. 有关表面活性剂生物学性质的错误表述是( C )

A.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有影响

B.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可发生相互作用

C 表面活性剂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大

D.表面活性剂长期应用或高浓度使用可能出现皮肤或粘膜损伤 E 表面活性剂静脉注射的毒性大于口服 23. 乳剂特点的错误表述是( D ) A.乳剂液滴的分散度大

B.乳剂中药物吸收快

C.乳剂的生物利用度高

D.—般W/0型乳剂专供静脉注射用

E.静脉注射乳剂注射后分布较快,有靶向性

24. 制备 O/W 或 W/O 型乳剂的因素是( C )

A.乳化剂的HLB 值

B.乳化剂的量

C.乳化剂的HLB 值和两相的量比

D.制备工艺

E.两相的量比

25.

用45%司盘

60( HLB=4.7)和55%吐温60( HLB=14.9)组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是

A.19.6

B.10.2

C.10.3

D.0.52

E.16.5

( C )

26. 苯甲酸钠在咖啡因溶液中的作用是( A.

延缓水解

B.增溶作用 C

助溶作用

27. 吐温类表面活性剂溶血作用的顺序是( A. 吐温20 >吐温40 >吐温60 >吐温80 C. 吐温80 >吐温40>吐温60 >吐温20

C ) D. 防腐作用 E.潜溶作用

D )

B. 吐温80>吐温60>吐温60>吐温20 D.吐温20>吐温60>吐温40>吐温80

D.乳剂

E.混悬剂

D 脂肪酸山梨坦类

E ?聚山梨酯类 D. 丁达尔效应

E.晶型的转变

-电位在 20~25mV 范围内 )

B )方法来制

28. 最适合作O/W 型乳剂的乳化剂的 HLB 值是(E )

A. HLB 值在 1~3

B.HLB 值在 3~8

C.HLB 值在 7~15

D.HLB 值在 9~13

E.HLB 值在 8~16 29.

由难

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是( E )

A.低分子溶液剂

B.高分子溶液剂

C.溶胶剂

30. 下列各物具有起昙现象的表面活性剂是( E )

A.硫酸化物

B.磺酸化物

C.季铵盐类 31. 不属于混悬剂稳定性因素是( D ) A.微粒的沉降

B ?润湿与水化

C 絮凝作用

32. 关于絮凝的错误表述是( D )

A.混悬剂的微粒荷电,电荷的排斥力会阻碍微粒的聚集 B 加入适当电解质,可使E -电位降低

C ?混悬剂的微粒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

D ?为形成絮凝状态所加入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

40.带黏性的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新鲜及易于膨胀的药材,应采用( 备浸出药剂 A.溶解法 B.浸渍法 C 渗漉法 D.煎煮法

E.蒸馏法 4 1 .下列药物在制备汤剂时, 需要烊化的是( C )

A.矿物类

B.花粉类 C 胶类

D.挥发油类

E.鲜药汁液

42.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 1ml 相当于原药材( B )

A.0.5-1g

B.1g

C.1-1.5g

D.2-5g

E.1-2g

43.汤剂主要采用( D

)制备

A.西黄耆胶

B.海藻酸钠 C 硬脂酸钠

D.羧甲基纤维素钠

E.聚维酮

34.含漱剂一

般制成( B )

A 微酸性 B.微碱性

C.中性

D.强酸性

E.强碱性

35.混悬液中粒子沉降速度与粒子半径的平方成正比,这种关系式名称是( C A.Newton B.Poiseuile C.Stoke's D.Noyes-Whitney E.Arrhenius

36.单糖浆含糖量为( B ) (g/g)

A.85%

B.64.7%

C.67%

D.100%

E.50% 37.下列剂型中专供内服的是( B )

A.酊剂

B.合剂

C 溶液剂

D 酒剂

E 洗剂

38.药材浸提过程中推动渗透与扩散的动力是( E )

A.温度

B.溶媒用量 C 时间 D.浸提压力 E.浓度差

39. 干燥时, 湿物料中不能除去的水分是( c )

A.结合水

B.非结合水 C 平衡水分 D.自由水分

E.毛细管中水

E 为了使混悬剂恰好产生絮凝作用,一般应控制E 33.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混悬剂的助悬剂( C )

药学基础知识

药学基础知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药学基础知识 单选题: 1.关于药物的说法,错误的是(E) A.药物对疾病具有预防、治疗或诊断作用 B.药物可调节机体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 C.规定药物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 D.药物可分为: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药物,生化药物 E.用于防病、治病及诊断的药物粉末或药物结晶能直接供病人使用 2.任何药物在临床使用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患者使用的给药形式,即剂型 (A) A.安全、有效、稳定 B.安全、有效、经济 C.经济、有效、稳定 D.安全、经济、稳定 3.关于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 A.将药物用于临床使用时,能直接使用原料药 B.必须将药物制备成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质的剂型 C.适宜的药物剂型可充分发挥药效 D.适宜的药物剂型可减少毒副作用 E.适宜的药物剂型便于使用与保存 4.关于剂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剂型为适应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B.剂型不是临床使用的最终形式 C.剂型是药物的传递体,将药物输送到体内发挥疗效 D.剂型对药效的发挥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5.关于剂型的重要意义,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A.不同剂型不能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B.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C.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毒副作用 D.有些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 E.有些剂型影响疗效 6.下列哪种剂型起效最快(A) A.注射剂 B.胶囊剂 C.缓释制剂 D.植入剂 7.下列哪种剂型属长效制剂(C) A.注射剂 B.吸入气雾剂 C.缓释制剂 D.口腔崩解片剂 8.药物制剂经口服用后进入胃肠道作用 (A) A.起局部或经吸收而发挥全身 B.起局部 C.经吸收而发挥全身 D.以上皆不对 9.胶囊剂系指将药物而制成的固体制剂 (C) A.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 B.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 C.以上均可 D.以上均不对 10.关于胶囊剂的特点,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B) A.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B.与片剂、丸剂等相比,在胃肠道中迅速分散、溶出和吸收,药物在体内起效慢 C.液态药物的固体剂型化:软胶囊 D.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缓释胶囊

药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药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51.关于药物消除半衰期(t1/2)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D) A.消除半衰期(也称生物半衰期,t1/2,简称半衰期):指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B.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药物本身的结构性质有关,还与机体消除器官的功能有关 C.如果药物的生物半衰期有改变,表明消除器官的功能变化 D.肝、肾功能低下者,药物的生物半衰期缩短 E.药物的生物半衰期长,表示药物在体内消除慢,滞留时间长 52.连续给药的情况下,需经过个半衰期(t1/2)才能达到稳态血药水平或坪值(A) A.4~5 B.1~2 C.2~3 D.6~7 53.关于稳态血浆浓度的定义,正确的是?(A) A.稳态血浆浓度是指连续多次用药后,当用药量与消除量达到动态平衡时,多次用药的锯齿形药 时曲线将在某一水平范围内波动,称为稳态血浆浓度,又称为坪浓度 B.稳态血浆浓度是指连续多次用药后,当用药量大于消除量时,多次用药的锯齿形药时曲线将在 某一水平范围内波动,称为稳态血浆浓度 C.稳态血浆浓度是指连续多次用药后,当用药量小于消除量时,多次用药的锯齿形药时曲线将在 某一水平范围内波动,称为稳态血浆浓度 54.关于稳态血浆浓度的意义,哪些是错误的?(A) A.临床用药上,力求服药后能缓慢达到稳态血浆浓度,使药物缓慢发挥效应 B.临床用药上,力求服药后能迅速达到稳态血浆浓度,使药物迅速发挥效应 C.力求稳态血浆浓度维持在最低有效浓度和最低中毒浓度之间 D.使药物既能发挥最大的效应,又很少出现不良反应 55.合并用药后,作用的总称为协同作用(A) A.增强 B.减弱 C.不变 56.合并用药后,作用的总称为拮抗作用(B) A.增强 B.减弱 C.不变 57.下列哪种剂型不属于胃肠道给药剂型?(D) A.片剂 B.颗粒剂 C.胶囊剂 D.经口腔粘膜吸收的剂型 58.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什么?(A) A.GMP B.GLP C.GCP D.GAP E.GSP 59.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什么?(E) A.GMP B.GLP C.GCP D.GAP E.GSP 60.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什么?(B) A.GMP B.GLP C.GCP D.GAP E.GSP 61.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什么?(D)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药剂学习题 第一篇药物剂型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药剂学概念正确的表述是() A、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B、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C、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技术科学 D、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E、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既可以经胃肠道给药又可以经非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是() A.合剂 B.胶囊剂 C.气雾剂 D.溶液剂 E.注射剂 3.靶向制剂属于() A.第一代制剂 B.第二代制剂 C.第三代制剂 D.第四代制剂 E.第五代制剂 4.药剂学的研究不涉及的学科() A.数学 B.化学 C.经济学 D.生物学 E.微生物学 5.注射剂中不属于处方设计的有() A.加水量 B.是否加入抗氧剂 C. pH如何调节 D.药物水溶性好坏 E.药物的粉碎方法 6.哪一项不属于胃肠道给药剂型() A.溶液剂 B.气雾剂 C.片剂 D.乳剂 E.散剂 7.关于临床药学研究内容不正确的是() A.临床用制剂和处方的研究 B.指导制剂设计、剂型改革 C.药物制剂的临床研究和评价 D.药剂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E.药剂质量的临床监控 8.按医师处方专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明确指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称为() A.药品 B.方剂 C.制剂 D.成药 E.以上均不是 9.下列关于剂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剂型系指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B、同一种剂型可以有不同的药物 C、同一药物也可制成多种剂型 D、剂型系指某一药物的具体品种 E、阿司匹林片、扑热息痛片、麦迪霉素片、尼莫地平片等均为片剂剂型 10.关于剂型的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胶剂为液体剂型 B、软膏剂为半固体剂型 C、栓剂为半固体剂型 D、气雾剂为气体分散型 E、气雾剂、吸入粉雾剂为经呼吸道给药剂型

(完整版)第十二章制剂新技术习题

第十二章药物制剂新技术 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 1、关于微型胶囊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A、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中而形成微小囊状物的技术,称为微型胶囊 B、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中而形成的微小囊状物的过程,称为微型胶囊 C、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中而形成的微小囊状物,称为微型胶囊 D、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环糊精材料中而形成的微小囊状物,称为微型胶囊 E、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环糊精材料中而形成微小囊状物的过程称为微型胶囊 2、关于微型胶囊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微囊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 B、制成微囊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C、微囊能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 D、微囊能使液态药物固态化便于应用与贮存 E、微囊提高药物溶出速率 3、将大蒜素制成微囊是为了 A、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B、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 C、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 D、控制药物释放速率 E、使药物浓集于靶区 4、下列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囊材是 A、明胶 B、羧甲基纤维素 C、乙基纤维素 D、聚维酮 E、聚乳酸 5、下列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囊材是 A、甲基纤维素 B、明胶 C、聚维酮 D、乙基纤维素 E、聚乳酸 6、关于物理化学法制备微型胶囊下列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物理化学法又称相分离法 B、适合于难溶性药物的微囊化 C、单凝聚法、复凝聚法均属于此方法的范畴 D、微囊化在液相中进行,囊心物与囊材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相析出 E、现已成为药物微囊化的主要方法之一 7、关于单凝聚法制备微型胶囊下列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可选择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 B、适合于难溶性药物的微囊化

高职药剂学实验教学探究

高职药剂学实验教学探究 高职教育作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 培养目标是塑造社会需要的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和实用性人才1。药剂学是一门知识综合性较强的应用技术学科,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特点。同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即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特别是与企业的生产联系紧密。药剂学是高职药学专业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其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实践技能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药剂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药剂学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药剂学实验 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培养学生的实际 动手能力,它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教学效果、质量直接影响到学 生对药剂学理论的理解水准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掌握。所以如何提升 高职药剂学实验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创新性思维,提升他们思考问题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全面、公正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是高校药剂学教师们始终探索的课题2。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作者在高职教学实践中对《药剂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以下是几点体会: 1重视实验教学,认真备课 《药剂学》实验课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药学专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具有与理论课同等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对理论课教学的促进和检验。学生通过制备各种常用剂型的制剂,能较好地掌握药物剂型的设计及药物制剂制备、生产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药物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并能对药物制剂的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价,从而提升药剂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动手能力,以适应药学生产、临床、经营管理服务的第一线岗位的需要,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3。实验课前要认真做好实验课的各项预习工作,包括教师与学生的预习。作为教师首先要精心备好每次实验课,实验课前要深入理解与本次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明确实验 目的、原理、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并把相关知识点落实到教案或讲义中,做到胸有成竹;其次要根据每个实验的要求及学生实验分组情况

第十二章 药物制剂分析

第十二章药物制剂分析 一、最佳选择题(从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方法中不用于排除亚硫酸钠对注射剂检查干扰的是( )。 A.加入甲醛 B.用有机溶剂提取后测定 C.加酸后加热 D.加入双氧水 E.加入甲醇 2.对于制剂的检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片剂的一般检查不包括含量均匀度检查 B.注射剂一般检查包括重量差异检查 C.溶出度检查属于片剂一般检查 E.片剂检查时常需要消除维生素E的干扰 D.防腐剂的检查属于注射剂一般检查的范围 3.关于药物制剂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或微生物学的测定方法对药物制剂进行分析 B.对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进行分析 C.检验药物制剂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 D.药物制剂由于具有一定的剂型,所以分析时比原料药容易 E.药物制剂中含有各种赋形剂、稀释剂等,分析时需要排除它们的干扰 4.关于药物制剂的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含量测定方法需要考虑定量限、选择性及准确度等指标 B.要考虑赋形剂、附加剂等对含量测定的影响 C.复方制剂需要考虑各种药物间的相互干扰 D.对不同剂型,采用不相同的检测方法 E.对大剂量的片剂需要检查含量均匀度 5.关于制剂分析与原料药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制剂分析中,对所用原料药物所做的检验项目均需检 B.制剂中的杂质,主要来源于制剂中原料药物的化学变化和制剂的制备过程 C.制剂分析增加了各制剂的常规检验法 D.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不同于原料药的表示方法 E.含量限度的要求与原料药不同,一般原料药分析方法的准确度要求更高 6.关于片剂的常规检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片剂的一般检查包括外观、重量差异及崩解时限的检查 B.对于小剂量的药物,需要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 C.片剂外观应当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有适宜的硬度 D.片重大于0.39时,质量差异限度为10% E.糖衣片应该在包衣前检查片芯的质量差异,包衣后不再检查质量差异 7.注射剂的一般检查不包括( )。 A.注射液的装量检查 B.注射液的澄明度检查 C.注射液的无菌检查 D.pH检查 E.注射剂中防腐剂使用量的检查 8.下列检查中不属于注射剂一般检查的是( )。 A.注射剂的装量检查 B.无菌检查 C.澄明度检查 D.不溶性微粒的检查 E.pH检查 9.片剂中常使用的赋形剂不包括( )。 A.糖类 B.硬脂酸镁 C.滑石粉 D.淀粉 E.维生素C 10.不属于排除硬脂酸镁对片剂分析方法干扰的是( )。 A.加入草酸盐法 B.碱化后提取分离法 C.水蒸气蒸馏法D.用有机溶剂提取有效成分后再测定 E.加强氧化剂氧化硬脂酸镁后再进行测定

高职药剂学理论与技能同步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药剂学理论与技能同步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针对目前职业院校制药类学生综合能力与社会需求尚有一定差距的现状,课题组成员通过近两年的实践研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教育的药剂学教学新路子,创建了药剂学理论与技能双向同步教学新模式,为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实用药学专业人才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指导。 [关键词]高职药剂学理论与技能同步教学 作为一所高等职业院校,我们制药工程系的工作目标是“培养从事一般药物制剂和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的应用型、普及型高级药学专门人才”。在制药专业领域中,药剂学内容涉及工业化生产实践及医疗用药实践,是制药类各专业教学的主干专业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制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且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不能充分体现我们的培养目标。为了使学生既能满足药剂岗位需要,又能适应终身教育的需求和未来职业演变的趋势,密切结合药品生产实践和医疗应用实践,为医药企事业单位培养一支高技能的队伍是摆在我们高职药剂学教育面前的课题。 课题组通过改革药剂学教学方法,注重结合社会实践,探索出药剂学课程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同步提高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制药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从事生产、管理与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等制药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是构建药剂学教学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1.调整课本内容。根据高职院校“理论以够用为度,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特点,对药剂学理论教学内容应求精,即对现有的教材进行必要的取舍。对简单易懂的内容安排自学,对难理解、难掌握的内容可以取其精华,只讲解小部分,其余由学生课后自主加以了解。而对于常用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注

药剂学-流变学基础复习指南

第七章流变学基础 学习要点 一、概述 (一)流变学 1. 定义: 流变学(rheology)是研究物质变形和流动的科学。 变形是固体的固有性质,流动是液体的固有性质。 2.研究对象: (1) 具有固体和液体两方面性质的物质。 (2) 乳剂、混悬剂、软膏、硬膏、粉体等。 (二)变形与流动 1. 变形是指对某一物体施加外力时,其内部各部分的形状和体积发生变化的过程。 2. 应力是指对固体施加外力,则固体内部存在一种与外力相对抗而使固体保持原状的单位面积上的力。 3. 流动:对液体施加外力,液体发生变形,即流动。 (三)弹性与黏性 1. 弹性是指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当解除外力后恢复原来状态的性质。 可逆性变形----弹性变形。不可逆变形----塑性变形 2. 黏性是流体在外力的作用下质点间相对运动而产生的阻力。 3. 剪切应力(S):单位液层面积上所施加的使各液层发生相对运动的外力, F S A =。 4. 剪切速度(D):液体流动时各层之间形成的速度梯度, dv D dx =。 5. 黏度:η,面积为1cm2时两液层间的内摩擦力,单位Pa·s, S D η=。

(四)黏弹性 1. 黏弹性是指物体具有黏性和弹性的双重特征,具有这样性质的物体称为黏弹体。 2. 应力松弛是指试样瞬时变形后,在不变形的情况下,试样内部的应力随时间而减小的过程,即,外形不变,内应力发生变化。 3. 蠕变是指把一定大小的应力施加于黏弹体时,物体的形变随时间而逐渐增加的现象,即,应力不变,外形发生变化。 二、流体的基本性质 图7-1 各种类型的液体流动曲线 A :牛顿流动 B :塑性流动 C :假黏性流体 D :胀性流动 E :假塑性流体,表现触变性

药剂学试题简答题及答案

答:Noyes—Whitney方程:dC/dt二KS(CS-C) K 是溶出速度常数;s为溶出介质的表面积;CS是药物的溶解度,C药物在溶液中的浓度。 溶解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首先是溶质分子从固体表面溶解,形成饱和层,然后在扩散作用下经过扩散层,再在对流作用下进入溶液主体内。 1.增加固体的表面积 2.提高温度 3.增加溶出介质的体积 4.增加扩散系数 5 . 减小扩散层的厚度 2.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哪几类?每类辅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稀释剂和吸收剂、润湿剂和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 (1)稀释剂和吸收剂。稀释剂的主要作用是当主药含量少时增加重量和体积。吸收剂:片剂中若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或其它液体成分时,需加入适当的辅料将其吸收后,再加入其它成分压片,此种辅料称为吸收剂。 (2)润湿剂和粘合剂。润湿剂的作用主要是诱发原料本身的粘性,使能聚合成软材并制成颗粒。主要是水和乙醇两种。粘合剂是指能使无粘性或粘性较小的 物料聚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有粘性的固体粉末或粘稠液体。 (3)崩解剂。崩解剂是指加入片剂中能促进片剂在胃肠液中快速崩解成细小粒子的辅料。 (4)润滑剂。润滑剂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①助流性减少颗粒与颗粒之间

的摩擦力,增加颗粒流动性,使其能顺利流入模孔,片重准确。②抗粘着性主要用于减轻物料对冲模的黏附性。③润滑性减少颗粒与颗粒之间及片剂和模孔

之间的摩擦 答:至少测三个取样点:第一个取样点:通常是0.5?2h,控制释放量在30% 以下。此点主要考察制剂有无突释现象(效应);第二个取样点:4?6h,释放量控制在约50%左右;第三个取样点:7?10h,释放量控制在75%以上。说明释药基本完全。 4.根据stoke ' s定律,说明提高混悬液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 :2)g / 9 : 1- 答: Stocks定律:V二2 r2(是分散介质的粘度:2为介质的 密度;:1为粒子的密度;:r为粒子的半径, 粒子越大,粒子和分散介质的密度越大,分散介质的粘度越小,粒子沉降速度 越快,混悬剂的动力学稳定性就越差。方法:1.减小粒度,加入助悬剂;2.微粒的荷电、水化;3 .絮凝、反絮凝;4 .结晶增长、转型;5 .降低分散相的浓度、温度。 5.影响滤过的因素是什么? 答:随着滤过的进行,固体颗粒沉积在滤材表面和深层,由于架桥作用而形成滤渣层,液体由间隙滤过。将滤渣层中的间隙假定为均匀的毛细管束,则液体 的流动符合Poiseuile公式: p n r4t V = 8 n l式中,V —液体的滤过容量;p —滤过压力差;r —毛细管半径;l —滤渣层厚度;n —滤液粘度;t —滤过时间。由此可知影响滤过的因素有: ①操作压力越大,滤速越快,因此常采用加压或减压滤过法; ②滤液的粘度越大滤速越慢,为此可采用趁热过滤;

药剂学第十九章缓释、控释制剂和迟释制剂

第十九章缓释、控释制剂和迟释制剂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controlled-release preparations 2.生物利用度 3.生物等效性 4.sustained release formulations 5.靶向制剂 6.主动靶向制剂 7.EPR效应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打×) 1.药物制剂的发展可将制剂分为5代。( ) 2.缓控释制剂以静脉注射剂作标准参比制剂,两者血中药物浓度不呈现明显差别时,即认为生物等效。( ) 3.抗菌素类药物宜于制成缓控释制剂。( ) 4.剂量大于l克的药物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 5.半衰期小于1小时或大于12小时的药物,一般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 6.半衰期很长的药物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 7.缓、控释制剂在获得预期疗效的同时,可以减小药物的毒副作用。( ) 8.缓、控释制剂主要有骨架型和贮库型两种类型。( ) 9.减小药物的粒径,降低药物的溶出速度,可使药物缓慢释放,达到长效。( ) 10.缓释制剂可以通过适当的制备手段使得所有药物都可以缓释。( ) 11.邻苯二甲酸酞酸酯(CAP)、Eudragit E、L和S都为肠溶性材料。( ) 12.缓、控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应为普通制剂的譬80%一120%。( ) 13.渗透泵片中药物的释放速率为零级,并与pH无关。( ) 14.某些药物需包肠溶衣,这是为了防止其在胃内分解或对胃有刺激。( ) 15.制成塑料骨架片形式长效制剂,药物必须是易溶于水。( ) 16.在胃肠分解的药物应包肠溶衣。( ) 17.缓控释制剂与普通制剂相比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因此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 大药效。( ) 18.药物以分子或微晶、微粒的形式均匀分散在各种载体材料中,形成贮库型缓、 控释制剂。( ) 19.青霉素普鲁卡因盐的溶解度比青霉素钾盐的溶解度小,因此有可能延长药效。( ) 20.药物在胃、小肠和结肠都有吸收时,可以考虑设计24小时服用一次的缓释制剂。( ) 21.华法林不适于制成缓释制剂是由于其半衰期很长。( ) 22.核黄素(维生素B2)通过主动转运吸收,可制成缓释制剂,提高在小肠的吸收。( ) 23.作用剧烈的药物为了安全,减少普通制剂给药的峰谷现象,可制成缓、控释制剂。( ) 24.若药物在胃、小肠、大肠均有一定的吸收,可制成12小时服一次的缓释制剂。( ) 25.最适于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半衰期为小于12小时。( ) 26.控释小丸或膜控型片剂的包衣中加入PEG的目的是成膜剂。( ) 27.渗透泵片控释基本原理是片外渗透压大于片内,将片内药物压出。( ) 28.测定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时,至少应测定5个取样点。( ) 29.药物的靶向从到达的部位可以分为三级。( )

药学基础知识试题(二)《药剂学》、《药物分析》复习题

《药剂学》、《药物分析》复习题(一) 一、单选题。 1.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 ( C )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 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2.在片剂质量检查中.下述哪一项检查最能间接地反映药物在体内吸收情况。 ( D ) A.崩解度 B.含量均匀度 C.硬度 D.溶出度 3.药品质量标准中【检查】项目的主要作用和意义是____。 ( B ) A.为了保证符合制剂标准的要求 B.保证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 C.为了保征其货架期的商品价值 D.为了积累质量信息 4.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____ ( A ) A.纯化水 B.纯净水 C.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 D.蒸馏水 5.良好药品生产规范可用表示。 ( D ) A. GAP B. GSP C. GLP D. GMP 6.下列关于药典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 ( D ) A.药典是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B.药典由药典委员会编写 C.药典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D.药典中收载国内允许生产的所有药品的质量检查标准 7.阴凉处系指____ ( C ) A.2~10℃ B.避光并不超过20℃ C.不超过20℃ D.10~30℃ 8.恒重是指两次称量的毫克数不超过____。 ( A ) A.0.3 B.0.95~1.05 C.1.5 D.10 9.测定某药品的含量,估计需要消耗滴定液15~20mL之间,应选用的滴定管适宜。 ( A ) A.25ml B.50ml C.100ml D.20ml

10.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样品吸光值一般应在____。 ( B ) A. 0.1~1.0 B. 0.3—0.7 C. 0.3—0.8 D. 0.1~0.5 11.下列关于剂型的表述错误的是 ( D )。 A.剂型系指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B.同一种剂型可以有不同的药物 C.同一药物也可制成多种剂型 D.剂型系指某一药物的使用方法 12.下列含乙醇的制剂是 ( C ) A.合剂 B.软膏剂 C.酊剂 D.乳剂 13.气雾剂的装置不包括 ( D ) A.抛射剂 B.耐压容器 C.阀门系统 D.手动泵 14.不能有效除去热原的是 ( A ) A.100摄氏度,4小时 B.活性炭吸附 C.超滤膜滤过 D.250摄氏度,45分钟 15.我国药典标准筛下列哪种筛号的孔径最大 ( A ) A.一号筛 B.二号筛 C.三号筛 D.四号筛 E.五号筛 16.有关散剂的概念正确叙述是 ( A ) A.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 B.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 C.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只能内服 D.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 17.一般颗粒剂的制备工艺 ( A ) A.原辅料混合一制软材一制湿颗粒一千燥一整粒一装袋 B.原辅料混合一制湿颗粒一制软材一干燥一整粒一装袋 C.原辅料混合一制湿颗粒一千燥一制软材一整粒一装袋 D.原辅料混合一制软材一制湿颗粒一整粒一干燥一装袋 18.注射剂的等渗调节剂用( B ) A.硼酸 B.氯化钠 C.氯化钾 D.小苏打 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软膏剂的质量检查项目 ( C ) A.熔程 B.黏度 C.融变时限 D.刺激性

药剂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简要说明下列概念、名词或术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制剂学 2.表面活性剂 3.糖浆剂 4.灭菌法 5.等量递加法 6.药典 7.氯化钠等渗当量 8.溶胶剂 9.静脉注射脂肪乳剂 10.休止角 11.剂型 12.临界胶束浓度 13.芳香水剂 14.热原 15.乳剂 16.药剂学 17.表面活性剂 18.等渗溶液 19.HLB值 20.乳剂 21.剂型 22.表面活性剂 23.昙点 24.临界相对湿度 25.HLB值 26.剂型 27.休止角 28.冷冻干燥 29.热原 30.临界胶束浓度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20分) 1.表面活性剂通常按其能否解离而分为—----------—与------------.

2.乳剂不稳定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 ---------- 、-------- 。 3.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包括---------稳定性、--------稳定性、 ----------稳定性。 4.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包括—--—、—---—、—---—、—--—、-----、和------。 5.输液包括 ------ 、 ------ 、------和治疗性输液四大品种。 6.眼用溶液pH值的确定要兼顾产品的刺激性、溶解度和稳定性,常用的缓冲溶液有---- .---------- 7.药剂学的分支学科主要包括()() ()() 8.液体药剂按分散体系分为()与() 9.下列表面活性剂(硬脂酸钠、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苯扎溴铵、卵磷脂)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0.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处方因素有()、()()()表面活性剂等。 11.输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及澄明度与微粒污染问题。 12.热原的性质有——、——、——、——、吸附性和不耐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和超声波等。 13.GMP是一--------简称。 14.根据Stokes定律,欲使混悬剂沉降缓慢,可采取的措施有 ----------.--------------.----------------. 15.药物制剂中化学降解的途径主要包括——和——,除此以外还有异构化、聚合、脱羧反应等。 16.物理灭菌法包括--------、---------、-----------------和 -----------。 17.热原的性质有一---、——、——、——一、——和不耐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和超声波等。 18.注射剂的滤过一般采用粗滤与精滤相结合的方式,最常用的组合是 ----------.---------.--------- 19.制备软胶囊的两种方法是----------和--------。

第十二章 缓释、控释制剂

第十二章缓释、控释制剂 【大纲解读】 【考题预测】2分左右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 1.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延长药效目的的制剂。一般应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次数减少一半或有所减少。 2.控释制剂:系指药物能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以设定速度释放药物的制剂。一般在规定的介质中,按要求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次数减少一半或有所减少,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地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制剂。

3.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 (1)减少服药次数,使用方便,提高患者服药的顺应性 (2)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或减少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3)减少用药总剂量,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经典真题】 (A型题) 缓、控释制剂不包括下列哪种 A.分散片 B.胃内漂浮片 C.渗透泵片 D.骨架片 E.植入剂 [答疑编号911120101] 答案:A (X型题) 下列哪些属缓、控释制剂 A.胃内滞留片 B.植入剂 C.分散片 D.骨架片

E.渗透泵片 [答疑编号911120102] 答案:ABDE 二、缓释、控释制剂的处方设计 (一)影响口服缓释、控释制剂设计的因素 1.药物的理化因素 (1)剂量大小:口服单剂量在0.5~1.0g对缓释制剂仍适用,治疗指数窄的药物设计成缓释制剂应注意剂量与毒副作用。 (2)pKa、解离度和水溶性:非解离型、脂溶性大的药物易通过脂质生物膜,应注意消化道pH对药物释放的影响。溶解度<0.01mg/ml,本身具有缓释作用。设计缓释制剂时药物溶解度<0.1mg/ml不适宜。 (3)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大的,在机体内滞留时间长。油、水分配系数小时,不易透过脂质膜,故油、水分配系数应适中。 【精要素记】亲水亲油平衡值,油水分配系数 (4)稳定性:不稳定药物制成固体制剂较好 2.生物因素 (1)生物半衰期:24h<t1/2<1h不宜制成缓释制剂,t1/2>24h的药物本身就具有缓释作用。 (2)吸收:吸收的半衰期应控制3~4h的药物,否则不利于吸收。 (3)代谢:吸收前有代谢的药物,不适宜制成缓释制剂,如要制成缓释制剂,需加入代谢的抑制剂。 (二)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 1.药物选择 (1)t1/2=2~8h适宜;12h<t1/2<1h,不适宜制成该类制剂 (2)剂量很大、药效很激烈、溶解吸收很差、剂量需精密调节的药物不宜制成缓释、控释制剂。 【经典真题】 (X型题) 适合制成缓释或控释制剂的药物有 A.硝酸甘油 B.苯妥英钠 C.地高辛 D.茶碱 E.盐酸地尔硫 [答疑编号911120103] 答案:DE 2.设计要求 (1)生物利用度:缓控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应为普通制剂的80~120% (2)峰谷浓度比:稳定时,峰、谷浓度应小于或等于普通制剂。 (3)缓释、控释制剂的剂量计算 一般可根据经验,参考该药物普通制剂的剂量换算。如:某普通制剂每日三次,每次100, 若制成每日一次的缓控释制剂,一次剂量可为300。也可采用药物动力学的方法计算。 (4)缓(控)释制剂的辅料 1)阻滞剂 ①疏水物质:脂肪、蜂蜡、巴西棕榈蜡、氢化植物油、硬脂醇等可延滞水溶性药物的溶解,释放,主

药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药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药学基础知识试题库单选题: 1.关于药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E) A.药物对疾病具有预防.治疗或诊断作用 B.药物可调节机体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 C.规定药物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 D.药物可分为: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药物,生化药物 E.用于防病.治病及诊断的药物粉末或药物结晶能直接供病人使用 2.任何药物在临床使用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患者使用的的给药形式,即剂型(A) A.安全.有效.稳定 B.安全.有效.经济 C.经济.有效.稳定 D.安全.经济.稳定 3.关于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 A.将药物用于临床使用时,能直接使用原料药 B.必须将药物制备成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质的剂型 C.适宜的药物剂型可充分发挥药效

D.适宜的药物剂型可减少毒副作用 E.适宜的药物剂型便于使用与保存 4.关于剂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剂型为适应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B.剂型不是临床使用的最终形式 C.剂型是药物的传递体,将药物输送到体内发挥疗效 D.剂型对药效的发挥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5.关于剂型的重要意义,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A.不同剂型不能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B.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C.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毒副作用 D.有些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 E.有些剂型影响疗效 6.下列哪种剂型起效最快? (A) A.注射剂 B.胶囊剂 C.缓释制剂 D.植入剂 7.下列哪种剂型属长效制剂?

(C) A.注射剂 B.吸入气雾剂 C.缓释制剂 D.口腔崩解片剂 8.药物制剂经口服用后进入胃肠道作用(A) A.起局部或经吸收而发挥全身 B.起局部 C.经吸收而发挥全身 D.以上皆不对 9.胶囊剂系指将药物而制成的固体制剂(C) A.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 B.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 C.以上均可 D.以上均不对 10.关于胶囊剂的特点,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B) A.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B.与片剂.丸剂等相比,在胃肠道中迅速分散.溶出和吸收,药物在体内起效慢 C.液态药物的固体剂型化:软胶囊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三、选择题( 最佳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每题分,共30分) 1. 适合热敏性药物粉碎的设备是( C ) A. 球磨机 B.万能粉碎机 C. 流能磨 D.锤击式粉碎机 E.冲击式粉碎机 2. 流能磨粉碎的原理是( B ) A. 圆球的研磨与撞击作用 B.高速弹性流体使药物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器壁之间相互碰撞作用 C.不锈钢齿的撞击与研磨作用 D. 机械面的相互挤压作用 E.旋锤高速转动的撞击作用 3. 工业筛的目数是指( D ) A. 筛孔目数/l厘米 B.筛孔目数/1厘米2 C.筛孔目数/1寸 D.筛孔目数/1英寸 E.筛孔目数/英寸2 4. 当主药含量低于多少时,必须加入填充剂( A ) A. 100毫克毫克毫克毫克毫克 5. 以下可作为片剂崩解剂的是( C ) A. 乙基纤维素 B.硬脂酸镁 C.羧甲基淀粉钠 D.滑石粉 E. 淀粉浆 6. 在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处方中(主药含量每片300毫克),干淀粉的作用为( B ) A. 填充剂 B.崩解剂 C. 粘合剂 D.润滑剂 E.矫味剂 7. 对湿、热不稳定且可压性差的药物,宜采用( E ) A. 湿法制粒压片 B.干法制粒压片 C. 粉末直接压片 D.结晶直接压片 E.空白颗粒法 8.“轻握成团,轻压即散”是指片剂制备工艺中哪一个单元操作的标准( C ) A.压片 B.粉末混合 C.制软材 D.包衣 E.包糖衣 9. 下列各组辅料中,可以作为泡腾颗粒剂的发泡剂的是( E ) A.聚维酮淀粉 B.碳酸氢钠硬脂酸 C.氢氧化钠枸橼酸 D.碳酸钙盐酸 E.碳酸氢钠枸橼酸钠 10. 微晶纤维素为常用片剂辅料,其缩写为( D ) 11.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不适合添加的辅料为( E ) A.淀粉浆 D.滑石粉 C.淀粉 D.液体石蜡 E.硬脂酸镁 12.下列宜制成软胶囊的是( C ) A. O/W乳剂 B.芒硝 C.鱼肝油 D.药物稀醇溶液 13. 以下属于水溶性基质的是( D ) A.十八醇 B.硅酮 C.硬脂酸 D. 聚乙二醇 E. 甘油 14. 不宜用甘油明胶作栓剂基质的药物是( C )

药剂学课后习题答案

药剂学一一第一章散剂、颗粒剂和胶囊剂(注意:蓝的是答案,红的是改正的) 三、分析题 1 ?通过比较散剂、颗粒剂及胶囊剂的制备,分析它们的作用特点? 2 ?举例分析在散剂处方配制过程中,混合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同步测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 D 2. C 3. B 4. B 5. B 6. A 7. C 8. D 9. C 10. A 二、多项选择题 1 . AC 2. BC 3. ABCD 4. AC 5. ABC 6. ABCD 7. ABC 8. BC 三、分析题 1 ?答: 2 ?答:混合时可能遇到问题有固体物料的密度差异较大时,先加密度小的再加密度大的,颜色差异较大时先加色深再加色浅的,混合比例悬殊时按等量递加法混合,混合中的液化或润湿时,应针对不同的情况解决,若是吸湿性很强药物(如胃蛋白酶等)在配制时吸潮,应在低于其临界相对湿度以下的环境下配制,迅速混合,密封防潮; 若混合后引起吸湿性增强,则可分别包装。 关键字:固体物料,密度差异,密度小,密度大,颜色差异,色深,色浅,混合比例,等量递加法,润湿,液 化,吸湿性很强,临界相对湿度,密封防潮,分另甩装。 药剂学一一第二章片剂 同步测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 B 2. B 3.D 4. B 5. C 6. A 7. D 8. B 9. C 10 . B 二、多项选择题 1 . ABC 2 . ABCD 3 . BCD 4 . ABD 5 . ABCD 6 . ABCD 7 . BD 8 . BCD 9 . BD 10 . AB 三、处方分析题 1. 硝酸甘油主药,17 %淀粉浆黏合,硬脂酸镁润滑,糖粉、乳糖可作填充、崩解、黏合 2. 红霉素主药,淀粉填充、崩解,10%淀粉浆黏合 药剂学一一第三章液体制剂 四、计算题

药剂学模拟题及答案

药剂学(一) 一、名词解释 1.药典: 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主持编纂、颁布实施,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2.热原: 注射后能引起人体特殊致热反应的物质,称为热原。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一种内毒素。 3.粘膜给药系统: 是指粘附性聚合物材料与机体组织粘膜表面产生较长时间的紧密接触,使药物通过接触处粘膜上皮进入循环系统,发挥局部和全身作用的给药系统。 4.置换价: 置换价(displacementvalue)是用以计算栓剂基质用量的参数,一定体积,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之比值称为该药物对某基质的置换价。置换价DV的计算公式:DV=W/[G-(M-W)] 5.靶向给药系统: 系指一类能使药物浓集定位于病变组织、器官、细胞或细胞内结构,且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新型给药系统。 由于药物能够在靶部位释放,可以提高靶组织的药理作用强度并能降低全身的不良反应。 二、举例说明下列物质在药物制剂中的主要作用和用途是什么? 1.PEG 6000: 分子量6000的聚乙二醇类,即PEG 6000,能阻止药物的聚集,可使药物达到分子分散程度,作为固体分散体的载体,溶点低、毒性小,化学性质稳定,适用于熔融法、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 2.PEG 400: 分子量为400的聚乙二醇类,即PEG400,相对分子量较低的聚乙二醇可用作溶剂、助溶剂、O/W型乳化剂和稳定剂,最适合来做软胶囊。 3.丙三醇: 丙三醇是药品或原料药或中间体,甘油,能够使皮肤保持柔软,富有弹性,不受尘埃、气候等损害而干燥,起到防止皮肤冻伤的的作用。 4.丙二醇: 1,3—丙二醇(1,3—PD)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参与多种化学合成反应,它与单体可以生成聚酯、聚醚、聚胺酯等多聚物。 5.苯甲酸: 消毒防腐剂,用于药品制剂或食品的防腐剂。 6.苯甲醇: 苯甲醇具局部麻醉作用及防腐作用;主要用于医药针剂中作添加剂,药膏剂或药液里作为防腐剂。 7.NaHSO3: 有抗氧化作用,是一种抗氧剂。 8.HPMC: 又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可作为亲水凝胶骨架材料,用于制作缓释、控释制剂,也可作为片剂的粘合剂。 9.淀粉: 片剂的填充剂。制成淀粉浆可作为粘合剂。干淀粉是最经典的崩解剂。 10.滑石粉: 能将颗粒表面的凹陷处填平,减少颗粒表面的粗糙性,降低颗粒间的磨擦力、改善颗粒的流动性。所以主要作为助流剂使用。 11.EC: 乙基纤维素,不溶于水,在乙醇等有机溶媒中的溶解度大,可产生不同强度的粘性,对片剂的崩解及药物的释放产生阻滞作用。常用于缓、控制剂中(骨架型或膜控释型) 12.硬脂酸镁: 为疏水性润滑剂,易与颗粒混匀,压片后片面光滑美观,应用较广。 13.三氯一氟甲烷:

第十二章 药物制剂分析

第十二章药物制剂分析

第十二章药物制剂分析 一、最佳选择题(从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方法中不用于排除亚硫酸钠对注射剂检查干扰的是( ) A.加入甲醛 B.用有机溶剂提取后测定 C.加酸后加热 D.加入双氧水 E.加入甲醇 2.对于制剂的检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片剂的一般检查不包括含量均匀度检查B.注射剂一般检查包括重量差异检查 C.溶出度检查属于片剂一般检查 D.防腐剂的检查属于注射剂一般检查的范围E.片剂检查时常需要消除维生素E的干扰3.关于药物制剂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或微生物学的测定方法对药物制剂进行分析 B.对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进行分析 C.检验药物制剂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

D.药物制剂由于具有一定的剂型,所以分析时比原料药容易 E.药物制剂中含有各种赋形剂、稀释剂等,分析时需要排除它们的干扰 4.关于药物制剂的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含量测定方法需要考虑定量限、选择性及准确度等指标 B.要考虑赋形剂、附加剂等对含量测定的影响C.复方制剂需要考虑各种药物间的相互干扰D.对不同剂型,采用不相同的检测方法E.对大剂量的片剂需要检查含量均匀度 5.关于制剂分析与原料药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制剂分析中,对所用原料药物所做的检验项目均需检 B.制剂中的杂质,主要来源于制剂中原料药物的化学变化和制剂的制备过程 C.制剂分析增加了各制剂的常规检验法D.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不同于原料药的表示方法 E.含量限度的要求与原料药不同,一般原料药

高职药学-药剂学试题汇编

学习-----好资料 最佳选择题 1以下哪一条不是影响药材浸出的因素 __________ A ?温度 B ?浸出时间 C .药材的粉碎度 2?药品质量管理规范是 _______________ A ? GMP B ? GSP C . GLP D ? GAP 3.下列可以作为片剂填充剂的是 ___________ A ?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 B ? I-羟丙基纤维素 4 ?在液体药剂中属于半极性溶剂的是 _________ A ?水 B ?甘油 C ?乳糖 D ?液状石蜡 5?包糖衣的工序为 ______________ A ?粉衣层r 色糖衣层r 隔离层r 糖衣层r 打光 B ?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色糖衣层、打光 C ?粉衣层r 隔离层r 糖衣层r 色糖衣层r 打光 D ?隔离层r 粉衣层r 色糖衣层r 糖衣层r 打光 E ?粉衣层r 隔离层r 色糖衣层r 糖衣层r 打光 6 ?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 “ Azone ”的主要目的是 A ?使皮肤保持润湿 B ?促进药物吸收 D ?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E ?增加贴剂的稳定性 7? 比重不同的药物在制备散剂时,采用何种混合方法最佳 A ?等量递加法 B ?多次过筛 C ?将轻者加在重者之上 8?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 是 , A ?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B ?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C ?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 D ?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小时 E ?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 9?对软膏剂的质量要求,错误的叙述是 __________ A ?均匀细腻,无粗糙感 B ?应符合卫生学要求 C ?软膏剂稠度应适宜,易于涂布 D ?软膏剂是半固体制剂,药物与基质必须是互溶性的 E ?无不良刺激性 10 ?标签上应注明“用前摇匀”的是 ________ A ?乳剂 B ?糖浆剂 C ?溶胶剂 D ?注射用无菌粉末 E ?混悬剂 11 ?旋覆花在煎煮时应采用的入药方式是 ______ A ?布包煎 B ?先煎 C ?后下 D ?烊化 E ?另煎 12.下面关于注射液的描述哪些是错误的 _____________ A ?注射剂安瓶中含锆玻璃,化学性质最稳定,既能盛装碱性药液又能盛装酸性药液 B ?注射液配制方法有稀配法和浓配法,葡萄糖溶液常用浓配法制备 C ?注射液中加入螯合剂的主要目的是螯合药物,以保持药物的稳定 D ?输液一般应为等渗溶液 E ?有静脉注射用O/W 型乳剂 13 ?《中国药典》制剂通则包括在下列哪一项中 _______ A ?凡例 B ?附录 C ?正文 D ?前言 E ?具体品种的标准 14 ?药剂学概念正确的表述是 _________ A ?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B ?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C ?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技术科学 D ?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E ?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D ?浸出溶剂的种类浸出容器的大小 E ? GCP C ?乳糖 D ?乙醇 E ?聚乙二醇-6000 E ?乙醇 C 增加贴剂的柔韧性 D ?将重者加在轻者之上 E ?搅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