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中的脂肪的鉴定

花生中的脂肪的鉴定
花生中的脂肪的鉴定

花生中的脂肪的鉴定

1,脂肪的鉴定步骤:

取材:花生种子(浸泡3-4h),将子叶削成薄片

取理想薄片

在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

去浮色

制成临时装片

观察: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材料的脂肪滴,然后,转为高倍镜观察.

结论:细胞中的圆形脂肪小颗粒已经被染成橘黄色.

2,实验成功的要点:

①.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②该试验成功的关键是获得只含有单层细胞理想薄片.

③滴苏丹Ⅲ染液染液染色2-3min,时间不宜过长,以防细胞的其他部分被染色.

磨成浆,加碘酒,变蓝

将它点燃,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就是蛋白质...

油料作物中粗脂肪的提取及油脂的性质鉴定

油料作物中粗脂肪的提取及油脂的性质鉴定 09级制药工程一班李楠 摘要:该文研究了用浸出法从油料作物花生中提取粗脂肪。浸出法是一种较先进的制油方法,它是应用固液萃取的原理,选用某种能够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经过对油料的接触(浸泡或喷淋) ,使油料中油脂被萃取出来的一种方法[1]。其仪器主要为索氏提取器。然后通过皂化反应,酸碱反应等鉴定出油脂的性质。 关键词:粗脂肪提取油脂鉴定 Extraction of crude fat in oil crop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nature of oil 09 Class1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leaching method used to extract fat from the peanut oil crops. Leaching method is a more advanced-oil method, which i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solid-liquid extraction, the choice of some organic solvent to dissolve oil, after the contact of oil (soak or spray), so that fuel oil is extracted in the A method [1]. The mainly instrument is the Sechelt extractor. Then we can identify the nature of oil by specification, acid-base reaction. Key words: Crude fat Extraction Grease Identification 正文: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品种有普通型、蜂腰型、多粒型、珍珠型等四类;花生种子有长圆、长卵、短圆等形,淡红色。[2] 花生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样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类高,可与鸡蛋、牛奶、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品媲美,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其脂肪含量为45 %~55 %。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很适宜制造各种营养食品。[3]本文对花生中粗脂肪的提取和油脂鉴定进行分析,讨论。 1:实验目的:学习从油料作物中提取粗脂肪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熟练掌握索氏提取器的操作方法 了解油脂的一般性质 2:实验意义: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更加熟练的操作索氏提取器,并了解其工作原理,由学生动手实践对本实验的操作方法及步骤都会牢牢掌握。同时对固液萃取的原理由更生层次的理解。同时也会定性学习油脂的性质。 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国内:传统提取工艺主要有压榨法和浸出法两种。[4]压榨或浸出之前需要对油料进行破碎、粉碎、榨胚或烘烤等处理,以机械和热力等方法破坏油料细胞结构,达到有利的出油条件。这两种传统工艺都是着重于对油脂的提取,虽然出油率高,但设备复杂,更主要的是造成蛋白质变性,使提油后饼粕不能有效利用,蛋白质资源严重浪费,且熔剂浸出后需要脱溶过程,设备多、投资大、污染重[5]。为克服传统制油工艺的弊端,考虑到经济、环境和安全等多方面的因素,一些可以同时分离蛋白质和油脂的各种新型方法提取植物油技术应运而生。例如水剂法——以水为溶剂,利用油和蛋白质的溶解性质,将处理后的原料中的油脂和蛋白质

“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实验方法的拓展

“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实验方法的拓展 [摘要]通过撕取内表皮法、血涂片法、压榨法、水油分界法、滴加法等对脂肪的鉴定实验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实验成功率。[关键词]脂肪的鉴定苏丹Ⅲ试剂撕取内表皮法血涂片法压榨法水油分界法滴加法 本实验在必修一教材中属于必做实验,但因其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要求较高,如花生要提前3-4小时浸泡,浸泡时间过短不易切片,过长则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型,还有高倍镜的使用等等。尤其是要求切出在显微镜下可清晰观察到脂肪粒的花生薄片,这对于几乎没有切片基本功的高一新生来说难度较大、成功率较低。笔者通过撕取内表皮法、血涂片法、压榨法、水油分界法、滴加法等对脂肪的鉴定实验进行改进和优化,在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方面进行了一些改进,取得的较好的效果,提高实验成功率,同时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方法一、撕取内表皮法 ①取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去掉种皮,分开两片子叶; ②从子叶的内侧面边缘下刀,薄厚均可,注意不要切断; ③用手捏住切开部分,顺着子叶内侧面方向撕取,连带揭下一层薄膜;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见薄膜的单层细胞排列紧密,被染色的脂肪粒清晰可见。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片如下: 优点:撕取的表皮较薄,经苏丹Ⅲ试剂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找到单层的细胞;且可以清晰的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缺点:内表皮不宜撕取,同时要求操作者能熟练使用高倍镜。 (笔者在实验中发现,染色3分钟后在显微镜下刚开始观察到的花生种子的子叶细胞被染成了橘黄色,且橘黄色的颗粒较多,观察起来不清晰,但是放置两小时后再次观察时更加清晰。如上图) 方法二、血涂片法 ①取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去种皮,研钵研磨碎成花生泥;②取一小团花生泥于载玻片上的右侧约1/4-1/3处画一条细线,左手将载玻片固定在左面上,自该线的右侧以300-400夹角向左侧推动另一载玻片,形成花生泥薄膜;③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被染色的脂肪颗粒清晰可见。 此法优点:该法模仿的是血涂片观察血细胞的原理,实验过程中不需制作切片,操作简单;缺点:研磨要充分,染色后滴加酒精洗去多余的浮色的同时,脂肪分子也被酒精溶解成小的脂肪颗粒,染色后的脂肪颗粒较小一些,由于每位学

脂肪干细胞的提取及鉴定

脂肪干细胞的提取及鉴定 一、脂肪干细胞(ASCs)的提取及鉴定 1、实验技术及原理: 运用细胞培养技术、流式细胞术(体外扩增后ACSs的表型会发生改变,主要体现在细胞表面蛋白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差异离心术(可将基质血管细胞沉淀与悬浮的成熟脂肪细胞分离,沉淀中除ASCs,还包括血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基质血管细胞沉淀可以接种到孰料培养瓶中,基质细胞可贴壁,造血和其他杂质细胞不贴壁,在随后的传代过程中被出去,最终得到的ASCs可再很长时间内保持摸分化状态)。取C57BL,6 WT小鼠2只,常规麻醉消毒,取腹股沟脂肪组织剪碎至糊状,PBS液冲洗去麻药及血液,0.075%II型胶原酶消化(37?,30分钟)以去除外基质,生理盐水终止胶原酶的消化,离心(1200g,10分钟),去上清液及未消化的脂肪,10%FBS的DMEM重悬细胞沉淀,0.16mol/L氯化氨溶解剩余红细胞,离心洗涤,过200目铜网,得到单个核细胞。?镜下计数,按10个细胞/ml种植在培养瓶中,37?5%CO2孵箱培养,24小时后第一次换液,以后3天换液一次,80%融合后0.25% Trypsin,0.02%EDTA消化传代。细胞镜下作形态学观察及取第三代细胞用流式细胞仪作细胞周期及细胞免疫表型(CD29/CD44)的鉴定。 2、实验用品: 2.1 材料:C57BL,6 WT小鼠 2.2 试剂:PBS液,0.075%II型胶原酶消化,10%FBS,低糖DME M 2.3 仪器设备: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普通显微镜、倒置显微镜、离心机、离心管、解剖剪、眼科剪、镊子(尖头、平头和有沟镊)、小烧杯,200目铜网过滤器,低糖DMEM、血球计数板、橡皮瓶塞、酒精灯、换药碗 3、细胞培养的方法与步骤: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教学设计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是教材中第一个验证性实验,本节实验课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完整性”为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维度,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重点,在实验操作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协助作用,分工合作以提高课堂效率。其次,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时间,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实验教学分析 1、内容分析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探究实验,新课标教材把此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等知识内容之前,目的在于一方面为接下来学习各类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学生对材料的选择,对检测结果的预期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为以后各章节的探究性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学情分析 高中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乐于并有能力进行自主探究性的学习,实验的内容与日常饮食有关,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极易产生学习兴趣,设置不同层次的探究,以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需要。但材料试剂多,规范操作细节多,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3、教学条件分析 本实验所用到的材料和各种实验器材都是学校实验室中经常用到的,各种化学试剂、器材的使用都在以前的教学中涉及到,学生应该对此并不陌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实验所用材料多,试剂种类和使用方法多,课堂容量大。特别对于区分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配制和使用方法的不同。 突破策略:面对全体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材料仪器准备和学生的情感、知识准备;课堂上发挥小组长的协助管理作用,合理有序地组织教学。 四、实验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特定的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相应的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简述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主要是根据所选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并做出预期实验结果。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参与合作学习,形成严谨认真、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按照实验操作规则操作实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能力目标: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 五、实验准备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常见的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本实验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还原糖含量较高的植物组织,而且要求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如苹果和犁的果实。 2、脂肪的鉴定 所用材料要求一脂肪含量高,二有一定大小做徒手切片,花生种子符合本实验的要求。实验前要将花生种子浸泡3~4h,有利于切成薄片,但浸泡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组织太软,切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一、教学目的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建议 教材中本实验安排为验证性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改为探索性实验,安排在讲课之前,或与讲课同步进行。 本实验难度并不大,但内容较多,实验时间较长,因此,必须作周密安排,才能按时完成。实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增设教师演示实验。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准备好做演示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用具、仪器和试剂等。同时,逐项完成还原糖、脂肪、蛋白质3类有机物的鉴定实验。在实验课上,将3个实验的正确结果分别展示在讲台上,并作扼要的介绍,以便使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教师的演示实验作比较。 2.实验中学生应分工合作。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当每组两个学生中的一个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另一个学生可以用酒精灯将水煮开,以便缩短实验的等待时间。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一个学生制作临时装片时,另一个学生则可以调试显微镜。另外,在完成前两个实验时,一个学生洗刷试管、清洗玻片和整理显微镜,另一个学生则可以进行后一个实验的操作。 3.关于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并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同时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试管内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如果试管内溶液过于沸腾,可以上提试管夹,使试管底部离开大烧杯中的开水。 4.做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实验时,在鉴定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以便与鉴定后的样液的颜色变化作对比,这样可以增强说服力。 5.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切勿将甲液和乙液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 三、参考资料 还原糖的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应式如下: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的鉴定原理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

糖类与脂肪

一、教学目标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教学难点 (1)多糖的种类。 (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三、教学策略 1.情境创设 本节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关系密切,教学中要善用这些有利因素,积极地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教学中可以按照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创设情境,让同学们观察课本上的图片,从平日熟悉的食物中思考我们如何利用食物中的有机物,通过学生对糖类和脂质认识的基础做切入点,将学生引入新课。当然教学方法是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方法,结合当地学生的实际,采用不同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比如也可以问问学生,为什么低血糖的病人需要及时补充糖类,否则会发生晕眩?人的肥胖症状与饮食中的糖类和脂肪有什么关系?用这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作为情境引入,也能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总之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如同将要参加一个既定的活动,这个活动是否能有效地展开和持续地进行下去,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十分必要。 2.教学过程 在糖类和脂质的教学内容中,课程标准对知识目标的要求是:学生要理解细胞中糖类的种类和作用;了解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因此课堂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对糖类的学习上,然后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学习脂质的内容时也应多联系生活实际。 学生早已熟悉碳水化合物的概念,但又很难确切地将其与糖类划等号。可以简单地向学生介绍碳水化合物的含义,然后说明碳水化合物仅是一种俗称,不是严格意义上糖类的称谓。根据糖类的化学元素组成介绍糖类的分类,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库存,启发学生思考他们所熟悉的糖类都包括哪些种类,哪些糖类和生命活动休戚相关,人获得糖类的最快途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感受糖类对于生命的重要,同时认识到那些分子很小的、不能水解的糖类才可以进入细胞,其他形式的糖类都需经过分解才能进入细胞,以此来学习和理解糖类的种类。有条件的学校,如果学生学有余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几种糖类分子结构式的介绍让学生体会糖类分子结构中的碳链骨架,帮助学生建立碳是生物体的基本元素的概念。 在认识糖类的化学元素组成和糖类的种类后,可以通过糖类在生物体和细胞中的含量和人类对糖类食物的需求来认识糖类的功能。这里仅是让学生知道一个事实,即糖类是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糖类是如何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问题需要在细胞呼吸一节介绍。 学习有关脂质的内容同样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脂质对于生物体和细胞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结构组成和功能调节上的重要性,尽量联系学生自身的身体健康,如可以根据围绕在脏器周围的脂肪对人体的利弊来讨论,让学生认识脂肪对于细胞和生物体的作用和脂肪过多造成的危害。 3.难点处理 多糖的种类是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的地方,因为从基本单位组成上看,多糖都是由葡萄

脂肪瘤的各种类型

脂肪瘤的各种类型 *导读:脂肪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出现恶变的几率比较低。根据脂肪瘤的数目、发作部位以及生长状况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脂肪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出现恶变的几率比较低。根据脂肪瘤的数目、发作部位以及生长状况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数目——孤立性脂肪瘤和多发性脂肪瘤 脂肪瘤多数会出现在肩、背、臀部、四肢、腰、腹部皮下及大腿内侧,也有可能出现在头部,一般会在皮下组织内或深层肌理中出现。形状呈扁圆形,边界清晰。如果边界不甚清晰,需要地方是脂肪瘤产生恶变。一般单个出现的脂肪瘤称为孤立性脂肪瘤,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出现就叫做多发性脂肪瘤。 *部位——皮下脂肪瘤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根据脂肪瘤出现的不同部位,分为皮下脂肪瘤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两种。皮下脂肪瘤呈扁平状,质地柔软,边界清晰,主要出现在皮下组织中,表面的皮肤没有异状,发展一般比较缓慢,但数量庞多,可以多达几百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有叫做错构瘤,主要指发生在各个器官的的毛细血管的平滑肌组织之间的脂肪瘤,多见于肾脏和肝脏内部,因此又称为肾错构瘤,肝错构瘤)。 *生长状况——三型二期 三型二期是临床医学上的分类法,主要根据临床症状的有无、

病程时间的长短、伴发的相关疾病、脂肪瘤的生长速度、形状、位置、大小、并发症的不同作出区分。这种分类法主要是方便医生的治疗,是治疗更加准确和细化。 脂肪瘤属于良性肿瘤,因此患者无需过度担心,要抑制脂肪瘤继续发展,需要注意日常的饮食,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拒绝酒精。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对抑制脂肪瘤有利的食物是香菇、木耳和芹菜,平时可以适当多吃。煮菜用植物油,避免动物油,烹调方法以清淡为主。

脂肪鉴定脂类细胞化学实验报告

脂类细胞化学(苏丹Ⅲ染色法) 1.实验目的:用苏丹Ⅲ染液对小鼠的肠系膜细胞染色,观察细胞颜色,掌握苏丹Ⅲ染液的 染色方法。 2.实验用品: (1)仪器及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手术剪、解剖盘、胶头滴管 (2)实验药品:蒸馏水、甲醛钙溶液、70%乙醇水溶液、苏丹Ⅲ染液 (3)实验材料:小鼠 3.实验原理: (1)由脂肪酸和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类,这是一类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溶剂的化合物。脂类是机体内的一类有机大分子物质,它包括范围 很广,大体上可以分为类脂和油脂两大类。类脂包括磷脂(phospholipids), 糖脂(glycolipid)和胆固醇及其酯(cholesterol and cholesterol ester)三 类。而油脂可以分为常温下常温液态的油和常温下固态的脂肪两类。这几种 脂类化学结构有很大差异,生理功能各不相同。其共同物理性质是不溶于水 而溶于有机溶剂,在水中可相互聚集形成内部疏水的聚集体。 (2)在固定细胞时,通常使用脂溶性固定液。然而,鉴定的材料是脂肪时,脂溶性的固定液会溶解脂肪,致使把切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时,观察不到被 染色的脂肪,只能看到脂肪细胞中有很大的空洞。最好的固定材料是甲醛类 的固定液。如医学上保存尸体采用的是福尔马林,即40%的甲醛水溶液,本次 实验采用的则是甲醛钙溶液。 (3)光学显微镜的切片多是石蜡切片。在熔接石蜡时,需要用到脂溶性溶剂,而脂溶性溶剂会溶解细胞中的脂肪,因此本次实验不可采用石蜡切片。但是 锇酸固定的脂肪不溶于无水乙醇、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可以采用石蜡切片。 (4)制作切片有多种方法,如冰冻切片、明胶包埋冰冻切片、本次实验采用的是操作简单的铺片法。 (5)脂类染色的原理是,染料溶于脂类显色。选择溶剂时应注意,溶剂必须既溶解的染料,又不溶解掉脂类。 4.实验步骤: (1)用断头法处死小鼠,置于解剖盘中。剪开腹腔,用镊子提起小肠,使盖玻片紧贴于肠系膜。用剪子将连同盖玻片和其上粘的肠系膜剪下,反扣于已 滴加甲醛钙的载玻片上,固定15分钟, (2)吸蒸馏水滴于载玻片、载玻片之间冲洗,用滴管不断吸取液体以去除固定液。 (3)用70%的乙醇水溶液代替蒸馏水重复上一步骤,进行冲洗。 (4)用苏丹Ⅲ染液染色30mins。 (5)染色结束时,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染液。擦净盖玻片周边及表面,用显微镜观察。

脂肪鉴定 脂类细胞化学(苏丹Ⅲ染色法) 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脂类细胞化学(苏丹Ⅲ染色法) 1.实验目的:用苏丹Ⅲ染液对小鼠的肠系膜细胞染色,观察细胞颜色,掌握苏丹Ⅲ染液的 染色方法。 2.实验用品: (1)仪器及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手术剪、解剖盘、胶头滴管 (2)实验药品:蒸馏水、甲醛钙溶液、70%乙醇水溶液、苏丹Ⅲ染液 (3)实验材料:小鼠 3.实验原理: (1)由脂肪酸和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类,这是一类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溶剂的化合物。脂类是机体内的一类有机大分子物质,它包括范围 很广,大体上可以分为类脂和油脂两大类。类脂包括磷脂(phospholipids), 糖脂(glycolipid)和胆固醇及其酯(cholesterol and cholesterol ester)三 类。而油脂可以分为常温下常温液态的油和常温下固态的脂肪两类。这几种 脂类化学结构有很大差异,生理功能各不相同。其共同物理性质是不溶于水 而溶于有机溶剂,在水中可相互聚集形成内部疏水的聚集体。 (2)在固定细胞时,通常使用脂溶性固定液。然而,鉴定的材料是脂肪时,脂溶性的固定液会溶解脂肪,致使把切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时,观察不到被 染色的脂肪,只能看到脂肪细胞中有很大的空洞。最好的固定材料是甲醛类 的固定液。如医学上保存尸体采用的是福尔马林,即40%的甲醛水溶液,本次 实验采用的则是甲醛钙溶液。 (3)光学显微镜的切片多是石蜡切片。在熔接石蜡时,需要用到脂溶性溶剂,而脂溶性溶剂会溶解细胞中的脂肪,因此本次实验不可采用石蜡切片。但是 锇酸固定的脂肪不溶于无水乙醇、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可以采用石蜡切片。 (4)制作切片有多种方法,如冰冻切片、明胶包埋冰冻切片、本次实验采用的是操作简单的铺片法。 (5)脂类染色的原理是,染料溶于脂类显色。选择溶剂时应注意,溶剂必须既溶解的染料,又不溶解掉脂类。 4.实验步骤: (1)用断头法处死小鼠,置于解剖盘中。剪开腹腔,用镊子提起小肠,使盖玻片紧贴于肠系膜。用剪子将连同盖玻片和其上粘的肠系膜剪下,反扣于已 滴加甲醛钙的载玻片上,固定15分钟, (2)吸蒸馏水滴于载玻片、载玻片之间冲洗,用滴管不断吸取液体以去除固定液。 (3)用70%的乙醇水溶液代替蒸馏水重复上一步骤,进行冲洗。 (4)用苏丹Ⅲ染液染色30mins。

5类肥胖类型的最佳减肥方案

5类肥胖类型的最佳减肥方案 类型一:病理失调型 特征: 1.内分泌失调 2.服用避孕药或其他有致肥副作用的药物 瘦身难度:***(以5*为最难) 解说: 有时体重不寻常地节节上升,可能是身体一些毛病或你所服用的药物作怪。例如身体内分泌失调,就很可能削弱脂肪自行代谢的功能,导致脂肪容易积聚,不断增肥。此外,某些药物也可能产生副作用而导致肥胖,如服用某些避孕药会令荷尔蒙变化而致肥。如果你自问饮食和运动正常,但不断增肥,就要特别留意了。 建议: 1.发现自己“肥得不寻常”,可先看医生,找出肥胖的原因,如果与病理有关,先将问题解决才与医生商量减肥大计。有时疾病治好了,可能体重也能自动调整呢。 2.高盐分食物能免则免,以免造成水肿。 类型二:脂肪积聚型 特征: 1.体重指数(BMI)超过30,脂肪积聚较多 2.喜欢食煎炸、肥腻及糖分高的食物 3.食量颇大,热量摄取超过每天所需 4.平日动作较迟钝 5.不爱运动,容易疲倦,呼吸较常人短促 瘦身难度:** 解说: 这类人肥胖的原因最简单,由于吃太多高脂高卡的食物,以致身体渐渐积聚脂肪。既然如此,想减肥当然要改改恶劣的饮食习惯。 建议: 1.减磅要从食物入手,高卡、高脂、高糖的食物就要尽量避免,继而逐渐习惯吃清淡和少油的食物,以减少热量的摄取。 2.每餐都以少肉多菜为原则,多吃蔬菜和水果既可提供饱足感,热量又不高,加上纤维质丰富,每天配合足够水分,有助排便。 3.多做运动,以消减正在积聚的脂肪。 类型三:健硕肌肉形 特征: 1.外表看来十分健硕,肌肉发达而结实,有别于脂肪积聚 2.曾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当停止运动后,脂肪就渐渐乘虚而入 瘦身难度:*** 解说: 如果你原本有做运动的习惯,有一定运动量,身体当然容易维持于最健康的状态,但一下子停止运动,即使食量不变,“收入”与“支出”不相符,结实的肌肉仍会在不知不觉间变成脂肪。 建议: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问题解析 题辅导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问题解析 1、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根据颜色反应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 还有,如:鉴定DNA 用二苯胺(沸水浴)出现蓝色反应;鉴定染色体用0.01g/mL 或0.02g/mL 的醋酸洋红液(或龙胆紫溶液)出现红色(或紫色)反应。 2、做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为什么选择苹果或梨? 因苹果或梨含还原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容易观察实验现象。有些单子叶植物如韭菜、鸢尾并不将光合作用的初始产物转为淀粉,故叶子内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还原糖,但由于叶片中叶绿素较多且颜色深,对需要观察的颜色反应起着掩盖作用,因此,最好不要选用单子叶植物的叶子作为实验材料。甘蔗的薄壁组织和甜菜的块根虽然富含近于白色的蔗糖,但蔗糖无还原性,即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至于蔗糖液经稀盐酸处理后可以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是因为蔗糖在酸性条件下被水解成可溶性还原性单糖的缘故。 3、为什么花生需浸泡3h~4h ,黄豆需浸泡1d~2d ? 因为花生浸泡3h~4h ,最适于切片,黄豆浸泡1d~2d 后,适于研磨。 4、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实验中为什么要水浴加热?直接加热是否可以? 实验证明,直接加热至沸腾30s 时,迅速出现砖红色沉淀;继续加热,溶液变成黑色。所以直接加热不容易掌握加热程度,时间稍长就会使砖红色的O Cu 2转化为黑色的CuO ,就不能再鉴定可溶性还原糖了。通过水浴加热可以保持反应的适宜温度,可长时间观察所需的反应颜色变化。 5、蛋白质稀释液在制备时为何要稀释? 为了避免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且试管也不易刷洗。

什么是脂肪

什么是脂肪 Olive oil is 100% fat; there's nothing else in it. Pancake mix, on the other hand, is only about 11% fat. And, yet, olive oil is good for you, and pancake mix is not. Why is that? As it turns out, the amount of fat we eat doesn't impact our weight or our cholesterol or our risk of heart disease nearly as much as what kind of fat we eat. But let's back up: What is fat? If we were to zoom in on a salmon, which is a fatty fish, past the organs, past the tissues, into the cells, we would see that the stuff we call fat is actually made up of molecules called triglycerides, and they are not all alike. Here's one example. Those three carbons on the left, that's glycerol. Now, you can think of that as the backbone that holds the rest of the molecule together. The three long chains on the right are called fatty acids, and it's subtle differences in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chains that determine whether a fat is, let's say, solid or liquid; whether or not it goes rancid quickly; and, most importantly, how good or how bad it is for you. Let's take a look at some of these differences. One is length. Fatty acids can be short or long. Another, more important difference is the type of bond between the carbon atoms. Some fatty acids have only single bonds. Others have both single and double bonds. Fatty acids with only single bonds are called saturated, and those with one or more double bonds are called unsaturated. Now, most unsaturated fats are good for you, while saturated fats are bad for you in excess. For saturated fats, the story pretty much ends there but not for unsaturated fats. The double bonds in these molecules have a kind of weird property; they're rigid. So, that means there are two ways to arrange every double bond. The first is like this, where both hydrogens are on same side and both carbons are on the same side. The second way is like this. Now the hydrogens and carbons are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double bond.

脂肪的种类

脂肪也有好坏之分 人们对脂肪可谓爱恨有加。爱者是因为人的美味和能量来自脂肪,人们也离不开脂肪;恨者是若脂肪过多,则容易让人肥胖,并同时让人们在拥有“三高”(高血糖、高脂肪、高血压)的同时患上多种“富贵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 不过,总体而言,脂肪是个好东西。因为,脂肪的益处大于坏处。而且,即使脂肪过多让人患病,那也不是脂肪的错,而且脂肪还可以分为好脂肪和坏脂肪,人们可以区别对待脂肪,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坏脂肪转变成好脂肪。 好脂肪和坏脂肪

人体内的脂肪并非都是同一种,而是有多种类型,并且功能和角色不同。例如,研究人员早就发现,人体内有两种明显不同的脂肪。一种是白色脂肪,另一种是棕色脂肪。白色脂肪实际上就是脂肪的储存器,能让身体各部位,尤其是一些重要部位,如腰、臀部位的脂肪堆积,从而造成肥胖。而另一种脂肪是棕色脂肪,它的主要功能是燃烧(消耗)脂肪,供给机体以热能。从它们对人的利弊大小来看,棕色脂肪理所当然地被视为“好脂肪”,而白色脂肪被视为“坏脂肪”。 这两种脂肪的差异缘于它们的结构和大小。棕色脂肪组织的细胞体积较小,细胞中的脂肪颗粒也较小,但含有大量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的一种细胞器,或称为供能器,为组织和细胞提供能量。能量供应分为多种,如一种是供给生物运动和营养的能量,另一种是供给生物热能,即维持体温。 线粒体内有一种解耦联蛋白1(UCP1),能使葡萄糖和脂肪酸分解产生的能量只转化为热能,以维持体温,但不能转化为生物体运动的直接供能物质三磷酸腺苷(ATP)。由于棕色脂肪只把葡萄糖和脂肪酸分解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棕色脂肪也有维持能量平衡的功能,既不让人发胖,又可以消耗能量。

脂肪干细胞的提取及鉴定(1)

红色的是参考同类实验所用的方法,比例,不知道在我们实验室可行不,黄色是疑问的地方,希望老师解答下谢谢 一、脂肪干细胞(ASCs)的提取及鉴定 1、实验技术及原理:运用细胞培养技术、流式细胞术(体外扩增后ACSs的表型会发生改变,主要体现在细胞表面蛋白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差异离心术(可将基质血管细胞沉淀与悬浮的成熟脂肪细胞分离,沉淀中除ASCs,还包括血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基质血管细胞沉淀可以接种到孰料培养瓶中,基质细胞可贴壁,造血和其他杂质细胞不贴壁,在随后的传代过程中被出去,最终得到的ASCs可再很长时间内保持摸分化状态)。取C57BL/6 WT小鼠2只,常规麻醉消毒,取腹股沟脂肪组织剪碎至糊状,PBS液冲洗去麻药及血液, 0.075%II型胶原酶消化(37℃,30分钟)以去除外基质,生理盐水终止胶原酶的消化,离心(1200g,10分钟),去上清液及未消化的脂肪,10%FBS的DMEM 重悬细胞沉淀,0.16mol/L氯化氨溶解剩余红细胞,离心洗涤,过200目铜网,得到单个核细胞。镜下计数,按10⒋个细胞/ml种植在培养瓶中,37℃5%CO2孵箱培养,24小时后第一次换液,以后3天换液一次,80%融合后0.25% Trypsin,0.02%EDTA消化传代。细胞镜下作形态学观察及取第三代细胞用流式细胞仪作细胞周期及细胞免疫表型(CD29/CD44)的鉴定。 2、实验用品: 2.1 材料:C57BL/6 WT小鼠 2.2 试剂:PBS液,0.075%II型胶原酶消化,10%FBS,低糖DMEM 2.3 仪器设备: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普通显微镜、倒臵显微镜、离心机、离心管、解剖剪、眼科剪、镊子(尖头、平头和有沟镊)、小烧杯,200目铜网过滤器,低糖DMEM、血球计数板、橡皮瓶塞、酒精灯、换药碗 3、细胞培养的方法与步骤: 3.1无菌操作的要领和要求。(前两周重点学习) 3.2细胞原代培养: 3.2.1操作步骤 a.培养用品消毒后,安防在超净工作台内,紫外线消毒,做好洗手等准备工作。 b. 取材:取C57BL/6 WT小鼠2只,常规麻醉消毒,取腹股沟脂肪组织剪碎至糊状,PBS液冲洗去麻药及血液。 c. 消化:将漂洗后的组织至于平皿中,加入胶原酶(0.075%II型胶原酶, PH),用量(0.1-0.3ug/ml或200U/ml),再用移液管移至烧瓶中,臵于37℃水浴或恒温箱中30分钟),每隔5-10min振荡一次。30min后,生理盐水终止胶原酶的消化。 d. 离心和计数:将离心管做好标记,平衡后以(1200g,1200r/min?10分钟),去上清液及未消化的脂肪,10%FBS的DMEM重悬细胞沉淀,0.16mol/L氯化氨溶解剩余红细胞,将收集的细胞悬液经200目铜网过滤,1200r/min?离心10分钟(先后顺序),得到单个核细胞。加入培养液吹打混匀后取样计数。根据计数结果调整细胞浓度为10⒋个细胞/ml。

脂质种类及化学结构

脂质种类及化学结构 脂质(Lipids)又称脂类,是脂肪及类脂的总称.这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脂肪溶剂(醇、醚、氯仿、苯)等非极性有机溶剂。并能为机体利用的重要有机化合物。脂质包括的范围广泛,其分类方法亦有多种。通常根据脂质的主要组成成分分为:简单脂质、复合脂质、衍生脂质、不皂化脂类。 一、简单脂质 简单脂质是脂肪酸与各种不同的醇类形成的酯,简单脂质包括酰基甘油酯和蜡。 (一)酰基甘油酯 酰基甘油酯又称脂肪是以甘油为主链的脂肪酸酯。如三酰基甘油酯的化学结构为甘油分子中三个羟基都被脂肪酸酯化,故称为甘油三酯(triglyceride)或中性脂肪。甘油分子本身无不对称碳原子。但它的三个羟基可被不同的脂肪酸酯化,则甘油分子的中间一个碳原子是一个不对称原子,因而有两种不同的构型(L-构型和D-构型)。天然的甘油三酯都是L-构型。酰基甘油酯分为甘油一酯、甘油二酯、甘油三酯、烷基醚(或α、β烯基醚)酰基甘油酯。 表1-1 机体几类重要的甘油三脂 (二)蜡 蜡(waxes)是不溶于水的固体,是高级脂肪酸和长链一羟基脂醇所形成的酯,或者是高级脂肪酸甾醇所形成的酯。常见有真蜡、固醇蜡等。 真蜡是一类长链一元醇的脂肪酸酯。 固酯蜡是固醇与脂肪酸形成的酯,如维生素A酯、维生素D酯等。 二、复合脂质 复合脂质(complx lipids)即含有其他化学基团的脂肪酸酯,体内主要含磷脂和糖脂两种复合脂质。 (一)磷脂 磷脂(phospholipid)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在水解后产生含有脂肪酸和磷酸的混合物。根据磷脂的主链结构分为磷酸甘油反和鞘磷脂。 1.磷酸甘油酯(phosphoglycerides)主链为甘油-3-磷酸,甘油分子中的另外两个羟基都被脂肪酸所酯化,噒酸基团又可被各种结构不同的小分子化合物酯化后形成各种磷酸甘油酯。体内含量较多的是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甘油、二磷脂酰甘油(心磷酯)及磷酯酰肌醇等,每一磷脂可因组成的脂肪酸不同而有若干种,见表1-1。 从分子结构可知甘油分子的中央原子是不对称的。因而有不同的立体构型。天然存在的磷酸甘油酯都具有相同的主体化学构型。按照化学惯例。这些分子可以用二维投影式来表示。D-和L甘油醛的构型就是根据其X 射线结晶学结果确定的。右旋为D构型,左旋为L构型。磷酸甘油酯的立化化学构型及命名由此而确定。2.鞘磷脂(sphingomyelin)鞘磷脂是含硝氨醇或二氢鞘氨醇的磷脂,其分子不含甘油,是一分子脂肪酸以酰胺键与鞘氨醇的氨基相连。鞘氨醇或二氢鞘氨醇是具有脂肪族长链的氨基二元醇。有疏水的长链脂肪烃基尾和两个羟基及一个氨基的极性头。其化学结构式为: 鞘磷脂含磷酸,其末端痉基取代基团为磷酸胆碱酸乙醇胺。人体含量最多的鞘磷脂是神经鞘磷脂,由鞘氨醇、脂肪酸及磷酸胆碱构成。神经鞘磷酯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磷酯。它常与卵磷脂并存细胞膜外侧。 (二)糖脂 糖脂(glycolipids)这是一类含糖类残基的复合脂质化学结构各不相同的脂类化合物,且不断有糖脂的新成

中医肥胖的类型

中医辨证五大肥胖类型:你属于哪一种? 核心提示:核心提示:中医将一般肥胖简单分为五型:摄取过多食物造成肌肉精实的胃躁热型、产后虚胖的脾虚型,老年、更年期的肾虚及压力造成肝气郁滞型等,对照各类型肥胖特点,看看您是哪一种? 一、胃热痰瘀型 1、特点:肌肉结实、容易口渴、食量大、爱吃冰。 2、瘦身叮咛:少吃几口。可多补充青菜、瓜果等含凉性食物。 针对千人的肥胖研究显示,36~38%的人属于这型,且以男性居多。“大概占门诊病人的二分之一,”中医减重门诊医师余淑美表示,这类型最容易减,有些人半年可减10公斤,且复胖率不高。 3、中医特色瘦身方法推荐:手里拿着一罐矿泉水、穿著T恤短裤、一百多公斤,28岁在美国念医学院的Billy,是中医减重门诊中少见的西方脸孔。他试过抽脂、减肥药,体重却仍然下不来,Billy在台湾妈妈的推荐下,首度尝试中医减重。 针灸、中药难不倒他,但不能吃冰这项禁忌,简直像要了他的命。“I can eat ice all day(我可以吃冰块吃一整天)”曾经是足球队员,睫毛卷长的Billy眨着大眼睛摇摇头说,自己很会流汗,几乎离不开冷饮。 中医师说他属于胃热型,体内如有一把火,愈吃冰愈渴,因此室温的开水最适合他。临床上医师会用清胃热的泻药,如大黄、草决明等,让他加速代谢,利用排便方法来降火气。 此外,也可藉助耳针或针灸神门穴抑制食欲,减少热量摄取。 针灸减肥是通过针刺人体某些穴位,可以起到使胃蠕动减弱和抑制胃酸分泌,延长胃排空时间,促进机体脂肪代谢,消耗积存的脂肪,达到减肥目的。 4、对症药:这类肥胖者可服用防风通圣散。“暴饮暴食”者的通病就是有火,所以通过服用中药,能起到消火、清肠之功效。与此同时,体重也会有所减轻。而这剂药可消除胃火,抑制亢奋,并有改善代谢功能之作用,可将积聚在体内的多余能量转化为体热排散出去。 二、肝郁气滞型

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

《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基本方法,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②说出生活中常见生物组织细胞中富含的有机物。 2.能力目标 ①在理解实验原理,参照实验步骤介绍基础上,学生自行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②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小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②通过如实地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③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重点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三.教学难点 区分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配置和使用方法。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材料的准备、试剂的配置。 2.学生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生活中常见食物中富含的有机物;预习糖类、脂肪、蛋白质鉴定的实验原理。 五.实验目的 初步掌握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六.实验原理、材料及方法 (一)还原糖的鉴定 1.实验原理 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着可溶性糖且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叫做还原性糖。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可溶性的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的0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的4 溶液配制而成,两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0H)2沉淀。(0H)2与加入的还原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20沉淀。斐林

脂肪醇种类

天然脂肪醇的详细说明 1,执行标准 本产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6451-1996 2,产品分类 脂肪醇分十三类:C8-10醇、C8-14醇、C8-18醇、C12-14醇、C12-18醇、C14-16醇、 C16-18醇、C18-16醇、C8醇、C10醇、C12醇、C14醇、C16醇、C18醇 3,包装 中低碳脂肪醇用镀锌桶,每桶160公斤。 高碳用复合袋及编织袋,每袋25公斤。 4,技术要求 1)外观:可呈片状、粉状、粒状及液状。 2)理化指标符合以下规定: 类型外观熔点oc 色泽酸值皂化值碘值g 羟值水份烷烃主组分mgkoh/g mgkoh/g gkoH/g 含量% 含量% 含量% C8-10醇透明油状 液体(30oc) / ≤20 ≤0.2 ≤0.1 / 380-410 ≤0.15 ≤2.0 ≥95 C8-14醇透明油状 液体(30oc) / ≤30 ≤0.3 ≤0.1 ≤0.5 270-320 ≤0.1 ≤2.0 ≥95 C8-18醇/ / ≤30 ≤0.5 ≤2.0 ≤1.0 270-310 ≤0.1 ≤2.0 ≥98 C12-18醇/ / ≤30 ≤0.5 ≤2.0 ≤1.0 240-270 ≤0.1 ≤2.0 ≥95 C12-14醇透明油状 液体(30oc) / ≤20 ≤0.2 ≤1.0 ≤0.5 280-305 ≤0.1 ≤2.0 ≥95 C14-16醇白色结晶 体(30oc) / ≤20 ≤0.5 ≤2.0 ≤0.5 235-260 ≤0.1 ≤2.0 ≥95 C16-18醇白色片状、 粒状物48-58 ≤50 ≤0.5 ≤2.0 ≤1.0 205-230 / ≤2.0 ≥95 C18-16醇白色片状、 粒状物48-58 ≤50 ≤0.5 ≤2.0 ≤1.0 205-230 / ≤2.0 ≥95 C8醇透明油状 液体(30oc) / ≤20 ≤0.3 ≤2.0 / 415-435 ≤0.15 ≤2.0 ≥97 C10醇透明油状 液体(30oc) / ≤20 ≤0.3 ≤2.0 / 345-360 ≤0.1 ≤2.0 ≥97 C12醇透明油状 液体(30oc) / ≤20 ≤0.5 ≤1.0 ≤1.0 290-310 ≤0.1 ≤2.0 ≥97 C14醇白色结晶 体(30oc) / ≤20 ≤0.3 ≤1.0 ≤1.0 250-266 ≤0.1 ≤2.0 ≥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