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的本草考证

半夏的本草考证
半夏的本草考证

半夏的本草考证

[摘要]目的:通过对半夏的本草考证,明确其品种和道地产区的时代变迁,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文献依据。方法考证历代本草著作,结合现代用药及药物研究进行分析。结果:今用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 的干燥根茎。半夏分布较广,直到民国除山东以外,未形成较大的道地产区。结论:尽管魏晋以来半夏品种存在混淆,但其主要品种与道地产区与今用半夏大致相同,可作为扩大发掘或扩大药源的理论依据和线索。[关键词] 半夏;本草考证;品种;道地产区

今用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1]。半夏植物分布广泛,主产于四川遂宁、昭觉、安岳,重庆万州,山东金乡、巨野,安徽怀宁、宣城、宁国,湖北荆州、襄阳、武昌、天门、老河口、阳新,河南汝南、卢氏、宁宝等地。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散结消痞,降逆止呕的功效[2]。随著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并且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是患痰饮、咳嗽、胃病、肿瘤、痰核等病的高发群体,以半夏为原料生产的糖浆、冲剂、丸剂、片剂、浓缩颗粒及针剂等新品种剂型不断增加,同时出口量也逐年上升,为了进一步挖掘这一中药资源,本文就药用历史作一初步考察,以期提供本草依据。

1 品种考订

1.1 历代主流本草考证

《礼记·月令》曰:“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3]此即半夏之名的由来。郑玄注:“半夏,药草。”同样《吕氏春秋》[4]、《淮南子》[5]皆有半夏的记载。《急就篇》曰:“半夏皂荚艾橐吾。”颜师古注:“半夏,五月苗始生,居夏之半,故为名也。”因此这种半夏是因生于农历五月而得名,这与后世所用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生物学特征不符。就此孙星衍、森立之都在著作中含蓄地表达出他们的疑惑。孙星衍辑《神农本草经》[6]半夏条的按语引《礼记·月令》作“二月半夏生”,几乎所有孙星衍的辑本及黄奭的辑本都是如此,显然改“五月”为“二月”不应该视为版本误传,而是有意为之。

半夏在《神农本草经》一名水玉,孙星衍又云:“《列仙传》云赤松子服水玉以教神农,即半夏别名。”按赤松子事见《列仙传》[7]卷上,如果赤松子服用的这种“水玉”是半夏,那么此药与《神农本草经》中半夏的下品地位不符。森立之则从另一个方面对“半夏五月苗始生”作出解释,《神农本草经》半夏条按语云:“叶有细阔二种,花有紫白二样,五月叶茎

际生实,与百合实、零余子等同。此实即是嫩根落地而生芽也。《礼记?月令》所云五月半夏生,此之谓也。”森立之将五月半夏生解释为叶柄下部的珠芽。但无论如何解说“半夏五月生”,直到汉代药用半夏可能都不是今用半夏。

魏晋文献中记载的半夏应该与今药用半夏接近,《名医别录》[8]曰:“生令人吐,熟令人下。用之汤洗,令滑净。”陶弘景提到:“用之皆先汤洗十许过,令滑尽,不尔戟人咽喉。”现代药理对其刺激性有所研究,1957年日本人长谷川千鹤[9]报道分离出具有刺激性的2,5-二羟基苯乙酸及其苷;1969年Suzuki Masa ko[10]等提出3,4-二羟基苯甲酸及其苷具有刺激性。因此半夏可以催吐,受热后此成分破坏,其他耐热成分则有止呕作用。而两书提到的“洗令滑尽”,这应该是描述半夏块茎中所含的黏液质。此为《吴普本草》[11]从植物的形态学特征上对半夏进行了描述:“一名和姑,生微邱,或生野中。叶三三相偶,二月始生,白花圆上。”这与今药用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Breit.的形态学特征符合。

《本草拾遗》[12]曰:“高一二尺,生泽中熟地。根如小指正圆,所谓羊眼半夏也。”《图经本草》[13]注天南星云:“陈藏器注半夏高一二尺,由跋高一二寸,此正误,相反言也。今由跋苗高一二尺,半夏高一二寸,亦有盈尺。”而羊眼半夏在《图经本草》中“其生平泽者甚小,名羊眼半夏”。可见半夏与由跋的形态学特征差别明显。

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药出州土》[14]记载半夏者产河南道谷州、江南东道润州、江南西道宣州三处。该书指出半夏的产地主要分布在河南、江苏、安徽一带,而“其余州土皆有,不堪进御”,表明上述产地半夏质量堪佳。

到了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15]记载:“生槐里川谷。五月、八月采根,曝干。”“陶弘景云:槐里属扶风,今第一出青州,吴中亦有。以肉白者为佳,不厌陈久,用之皆先汤洗十许过,令滑尽,不尔。戟人咽喉。”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16]上述地区为今陕西省永寿、礼县、户县以西、秦岭以北地区,江苏、上海大部及安徽、浙江两者部分地区。这些地区半夏质量堪佳。

明代孝宗御《御制本草品汇精要》记载:“道地:齐州者为佳。”[17]并附齐州半夏图辨别。表明今山东省所产半夏为佳。

民国时期陈仁山《药物出产辨》[18]记载半夏“产湖北荆州为最”。荆州今为湖北省江陵县、京山、钟祥、天门、潜江等地。这些地区半夏质量最佳。

1.2 半夏真伪辩别

从唐代开始半夏的来源变得混淆不清,因为天南星科的这几种植物分不清药用:虎掌、由跋、天南星和半夏。《新修本草》[19]半夏条云:“半夏所在皆有,生平泽中者名羊眼半夏,

圆白为胜,然江南者大乃径寸,南人特重之,顷来互用,功状殊异。问南人,说苗乃是由跋,陶注云虎掌极似半夏,注由跋乃说鸢尾,于此注中似说由跋。三事混淆,陶终不识。”这段话揭露出唐代将半夏、由跋、虎掌相混淆的情况,但将此归咎于陶弘景有待商榷。

1.2.1 虎掌

虎掌在《神农本草经》有记载:“近道亦有,形式半夏,但皆大,四边有子,如虎掌。”苏敬反驳道:“此药是由跋宿者……根大如拳,小者如鸡卵,都似扁柿,四畔有圆牙,看如虎掌,故有此名……陶云虎掌似半夏,即由跋;以由跋为半夏;释由跋苗全说鸢尾,南人至今犹用由跋为半夏也。”根据现代本草研究陶弘景所描述虎掌,应该是天南星科掌叶半夏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而苏敬讲述的虎掌,其块茎远远超过Pinellia 属块茎,这可能是天南星科岩芋属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的一类。

到宋代开始认为半夏是掌叶半夏。《蜀本草》[20]、《本草图经》、《证类本草》中所描述的半夏都与陶弘景所提到的一样。苏颂更是明确指出半夏为掌叶半夏,但也有将虎掌与天南星误用的趋势。因此《本草纲目》将虎掌与天南星并为一条,后世将其称为“虎掌南星”,是天南星药材的混淆品。

1.2.2 由跋

由跋在《名医别录》中记载:“本出始兴,今都下亦种之。状如乌翣,花紫色,根似附子。”这不能确定其何物种,但苏敬认为这是鸢尾根。从《新修本草》可以看出“由跋根,寻陶所注,乃是鸢尾根,即鸢头也。由跋,今南人以为半夏,顿尔乖越,非惟不识半夏,亦不知由跋与鸢尾也。”虽然不能判定其正误,但《新修本草》将由跋与虎掌视为一物却是事实。

然而陈藏器《本草拾遗》记载:“由跋苗高一二尺,似苣蒻,根如鸡卵,生林下,所谓由跋也。”“苣蒻”出自《开宝本草》[21]即“蒟蒻”。《本草图经》记载:“今由跋高一二尺,茎似蒟蒻而无班,根如鸡卵。”那么由跋就是天南星科岩芋属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的幼苗,其较小块茎则为半夏。

1.2.3 天南星

天南星较以上两种混淆品出现较晚,虽然唐宋各家描述天南星有所异同,但基本可以认定为天南星科属植物。天南星之名出于《本草拾遗》,后来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22]曰:“南星即本经虎掌也。”于是两者并在一起。同样《植物名实图考》[23]也有同样记载,这均增添了品种的混淆。

2 道地沿革

今药用半夏分布较广,但各个朝代对半夏的道地产区认识有所异同。《范子计然》[24]记载半夏“出三辅,色白者善”,《神农本草经》记载“生槐里川谷”。陶弘景注:“槐里属扶风,今第一出青州,吴中亦有。”此外《太平御览》[25]引《建康记》云:“建康出半夏,极精。”

《千金翼方·药出州土》记载半夏产河南道谷州、江南东道润州、江南西道宣州三处。宋代《太平寰宇记》[26]记载半夏产河南府、唐州、戎州三处。南宋著作《临安志》、《赤城志》、《三山志》等都提到过半夏的产区。但是宋代所用半夏多为齐州,即是山东省历城县。因为宋代影响较大的本草著作《证类本草》记载齐州半夏,《本草图经》也提到:“今在所有之,以齐州为佳。”同时宋代各医家著作也多用齐州半夏,包括《妇人大全良方》、《世医得效方》、《医说》等。而孔平仲《常父寄半夏》[27]中更是记载了老友自齐州寄来半夏被家人分食险些中毒的故事。

明清多以齐州半夏为佳,可见《本草品汇精要》[28]、《本草纲目》等文献。清代郑肖岩《伪药条辨》记载半夏“青齐江浙随处有之”,曹炳章增订本则认为杭州富阳所产半夏最佳,四川、荆州所产次之[29]。1940年陕西省西京市国药商业同业公会颁布的《药材行规》就半夏产地有“四川、江南、北方各省”的记载,而“半夏曲”则指出“四川保宁最佳”。

现代对半夏道地产区仍未规定,《中国道地药材》[30]将其归属为南药,《中药商品学》[31]则将其归属为川药。

3 结果与讨论

就历代本草考证而言,自魏晋以来半夏品种存在混淆,但其主流记载半夏应与当今药用半夏一致。目前仍存在地方性药用半夏,其功效主治是否与药典记载半夏相同仍有待商榷,但究其用药历史必然有所疗效。如今就半夏资源短缺,野生资源匮乏的情况,可以研究地方性药用半夏,争取找到药典记载半夏的替代品,用以解决半夏资源不足的问题。

从本草考证而言,半夏的主要产区和道地产区出现较大变化,但自宋代以来山东齐州所产半夏最为道地。自民国开始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均出产半夏,并且产量宏丰、疗效上佳,其道地性愈加明显,而山东的道地优势逐渐下降。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110.

[2] 王建,张冰.临床中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

[3] 戴圣等人.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版,1987.

[4] 吕不韦.吕氏春秋.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3

[5] 刘安.淮南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8

[6] 孙星衍等辑.神农本草经.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0

[7] 汉?刘向.邱鹤亭注译.列仙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9

[8] 梁?陶弘景.尚志鈞集校.名医别录.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9] 长谷川千鹤.药学杂志(日),1957,2:16-18.

[10] Suzuki.Masako.Irritating substance of Pinellia ternata Areneim-Forsch,1969,19(8):1307-1309

[11] 尚志均辑校.吴普本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

[12] 唐?陈藏器.尚志钧辑释.本草拾遗.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64.

[13] 唐?苏颂.图经本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55

[14]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5

[15] 宋?唐慎微.尚志钧校点.证类本草.华夏出版社,1993.5

[16] 戴均良等主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7

[17] 明?孝宗御.御制本草品汇精要.九州出版社,2002.9

[18] 民国?陈仁山.药物出产辨.朗明印刷社,1932

[19] 苏敬.尚志均校辑.新修本草.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0] 五代?吴越.尚志钧辑.蜀本草.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

[21] 宋?卢多逊,李昉.尚志钧辑校.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

[22]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十二.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1

[23] 清?吴其睿.植物名实图考.商务印书馆,1957.

[24] 春秋?范蠡.马国翰辑.范子计然.广西民族出版社,1994.12

[25] 宋?李昉.太平御览.上海古籍出版,2008.4

[26]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

[27] 宋?孔平仲.清江三孔集.齐鲁书社,1900.1

[28] 明?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华夏出版社,2004.1

[29] 清?曹炳章.增订伪药条辨.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

[30] 胡士林.中国道地药材.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5

[31] 张贵君.中药商品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清热燥湿论黄芩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清热燥湿论黄芩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 干燥根。又名:元芩、空肠、黄文、腐肠、山茶根、(条)子芩、黄芩茶、土金茶根、小叶茶根、黄金条根、野树豆花根。原植物黄芩分布于长江以北大部分省区及西北和西南地区,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 本品药材性状: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 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习称“枯芩”,暗棕色或棕黑色;或因中空而不坚硬,呈劈破状者,习称“黄芩瓣”。气微,味苦。栽培品较细长,多有分枝。表面浅黄棕色,外皮紧贴,纵皱纹较细腻。断面黄色或浅黄色,略成角质样。味微苦。 本品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中医临床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抗菌,抑真菌,抗病毒,抗变态反应和抗炎,降压, 利尿和镇静,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血脂, 保肝,利胆,抗氧化,抗癌,止血,解热,防治糖性白内障,解痉,拮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内皮细胞损伤,升高环磷酸腺苷,抗放射损伤等作用。李伟华等观察黄芩苷、栀子苷对神经细胞缺氧缺糖/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

用,在细胞水平阐明黄芩苷、栀子苷治疗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结果缺氧、缺糖8 小时结合复氧、复糖12 小时对神经细胞可造成明显损伤,导致SH-SY5Y细胞突起皱缩、变圆,可见有部分细胞漂起、细胞轮廓不清,凋亡率明显上升,线粒体的活性下降;而黄芩苷、栀子苷可以显著减轻上述损伤。黄芩苷、栀子苷对缺氧缺糖/ 再灌注损伤的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其它药用部位:黄芩子,为黄芩的果实,主肠澼脓血。佟继铭等报道,黄芩茎叶总黄酮(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芩苷、汉黄芩苷等)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黄芩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谓“味苦,平。主诸热黄疸,肠澼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一名腐肠。” 《本草图经》曰:“黄芩,生秭归山谷及冤句,今川蜀、河东、陕西近郡皆有之。苗长尺余,茎秆粗如箸,叶从地四面作丛生,类紫草,高一尺许,亦有独茎者,叶细长,青色,两两相对。六月开紫花,根黄如知母粗细,长四、五寸,二月、八月采根,暴干用之。《吴普本草》云:黄芩又名印头,一名内虚。二月生赤黄叶,两两、四四相值,其茎空中,或方圆,高三、四尺。花紫红赤,五月实黑,根黄。二月、九月采。与今所有小异。张仲景治伤寒心下痞满泻心汤,四方皆用黄芩,以其主诸热,利小肠故也。又太阳病,下之利下止,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及主妊娠安胎散亦多用黄芩。” 黄芩含黄酮类化合物:黄芩素、黄芩新素即黄芩黄酮II 、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苷、木蝴蝶素A、7- 甲氧基黄芩素、黄芩黄酮I、去甲汉黄芩素、二氢黄芩素、5,7,2 '-三羟基黄酮等;另有B -

第一章 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第一单元 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导言 考什么?——各论比例高,功能主治。 如何讲?——突出重点,引导学习。 如何学?——抓住重点,博闻强记。 总论 中药和中药学的概念: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中药的认识和应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其品种繁多,发展至今已达12800余种。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重点解析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 《新修本草》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拾遗》 《中华本草》 作者、药物数量、成书年代、学术贡献。 1.《神农本草经》 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各论载药365种,以上、中、下三品分类。 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 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鉴别、炮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等。 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 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 达

著作的编写模式。 3.《新修本草》 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书成于公元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 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继承并多有创新,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书中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开创了图文对照法 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 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和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文献中整理出大量有关医药学资料编写此 书。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以前。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5.《本草纲目》 公元1578年,共五十二卷,卷首附图1100余幅,载药1892种。 自然属性,分为十六部,六十类,不分三品。 该书不仅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将本草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 公认的卓越贡献。 思考:为何称为“纲目”。 6.《本草纲目拾遗》 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作者:赵学敏。 专为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而作,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 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而且还保存了大量今已散佚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7.《中华本草》 当代本草代表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书共34卷。前30卷为中药,8980种。 达

天花粉的本草考证

天花粉的本草考证 摘要:本文对天花和天花粉的名称、栝楼的品种、天花粉的制造方法及应用历史等问题进行了本草学研究。认为栝楼根汉代以前就已应用,商品就称栝楼根。天花粉之名始载于宋代的《本草图经》,但古代的天花粉是指栝楼根所制之粉,虽然明清时代已有人将二者混用,但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仍有真正的天花粉商品,建议将栝楼根仍称栝楼根,栝楼根所制之粉称天花粉,并开发天花粉生产产业,以满足社会对天花粉药食两用的需要。 天花粉是 临床常用中药,又称瑞雪(《本草纲目》),花粉(《增订伪药条辨》),栝楼粉、楼粉(《药材学》),屎瓜粉(《四川中药学》)。而栝楼在古代的别名也很 多:如《尔雅》载:“果臝之实,栝楼也。”郭璞注云:“今齐人呼为天瓜。”毛诗:“果臝之实。”《传》曰:“果臝,栝楼也。”《名医别录》载:“一名果 臝,一名天瓜,一名泽姑。实名黄瓜。”现代天花粉的商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根,古代所用天花粉是用栝楼根所制成的粉。现将有关问题考证如下。 关于天花的名称

1 雪的别称:如唐代熊孺登《雪中答僧书》诗:“八行 银字非常草,六出天花尽是梅。”宋代陆游《拟砚山 观雪》:“山川灭没雪作海,乱坠天花自作态。”金代高士 谈《雪》诗:“簌簌天花落无休,寒门疏竹共风流。 ”闻一多《雪》诗:“夜散下无数绒毛似的天花,织成一片大氅。”[1] 2 中医的病名:为痘的别名,清代袁旬撰《天花精言》六卷,前四卷专论痘证。 3 天上落下的各色香花:佛教传说,佛祖说法时感动天神,诸天神撒各色香花,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如《心地观经一序品偈》:“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乱坠偏虚空。”这里的“华”同“花”, “天华”即“天花”。[2] 4 玉米的雄花穗:天的意义之一是指位置在顶部的,如天窗。玉米的雄花穗因为长在顶部,所以称天花。[3] 5 一种真菌类:和蘑菇相似。如《饮膳正要》卷三“菜品”载:“天花,味甘平,有毒,与蘑菇稍相似,未详其性,生五台山。”[4] 关于天花粉的名称 1.栝楼的根制成的粉,颜色洁白,状如白雪。如《本

神农本草经倪海厦注整理归纳版

神农本草经倪海厦宣讲整理归纳版 目录药名味性主治毒性 上经丹砂 甘微寒安神 上经 云母、玉泉(璞玉)甘平五臟百病,柔筋强骨,安魂魄 中经合欢甘平合血,消肿,止痛药,治筋骨折伤及肺痈吐脓,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 上经徐长卿 辛温精神科用药,中邪,中毒,瘟疫 上经 黄耆(黄芪)甘微温补气要药,补虚劳,与甘草合用代人参,大补脾,实脾,通利三焦,排脓,可治黄汗 上经巴戟天 辛甘微温补气益精要药,补肾,壮阳,健骨,去肝风,驱鬼/噩梦上经 蓬蘽(覆盆子)甘酸微温补涩要药,缩小便 上经菟丝子辛甘平补肾益精要药 中经桑根白皮甘辛寒泻肺火行水道要药,女子漏下赤白,虚劳上经桑螵蛸咸甘平固肾益精要药,炮熟空心食之,止小便利。 上经桑寄生苦酸 平 补肝肾坚筋骨要药,胆发炎,肝病,清肝胆火,通三焦,安胎止中经白僵蚕咸辛平 祛风化痰要药,头风齿痛,喉痹咽肿,去皮肤中如虫行,外用灭 诸疮瘢痕,收疤痕,拔疔(硬块吸出来),外用打粉,内服治头痛上经肉苁蓉甘酸淡咸温益髓壮阳要药,滋补壮阳 中经淫羊藿辛苦温(小寒)壮阳益精要药中经阳起石 咸微温补命门壮阳道要药,疗阴痿,纯虚症上经 菌桂(肉桂) 辛甘 大热 温补要药,点命门火,多用于动脉有循环问题,能行阳达表小毒 中经石硫磺酸大热补阳要药,可单味使用,主治脾胃虚寒,寒痹冷癖,杀虫,治疥 疮,下气,治腰肾久冷,生用治疥癣,炼服主虚损泄精;攻坚生用,虚损用酒炮制,炙过滋补固阳力量最强;利全身水肿,治脚无力;石硫磺为淡黄色,土硫磺为黄褐色,土硫磺剧毒主要外用于伤科接骨。如烫伤,用硫磺青黛粉不会遮蔽伤口,不会留疤,膏会留疤。石硫磺中毒,鸭肉汤可解有毒 上经石钟乳甘辛温补阳益精,下乳 上经续断苦 微温补益筋骨要药,伤科骨折,跌打损伤,乳房硬块,活血化瘀上经人参甘微苦微寒大补元气要药,适用于虚症,热症忌用 中经鹿茸甘咸温大补真阳要药,养血益阳,强筋健骨,生精充髓,治虚劳,老人精衰,腰膝无力;鹿角补督脉最强 上经大枣(红枣)甘平补中益气,和解百药要药,杀乌头附子天雄毒 上经甘草甘平调和周身气血要药,解百毒(尤其是肠胃内食物中毒),滋补阴上经远志 甘苦温强心益智要药,散郁,补心火(治心脏病),解附子乌头天雄的毒上经石蜜(冰糖) 甘寒补中益气,任何刀伤、伤口,压上去3分钟,蔗糖敷伤口,泡水洗脚,收口不留疤 上经白胶(鹿角胶)甘平补中益气,长肌增髓,止痛安胎,黑须发,强筋骨,壮腰膝,脚膝无力,下焦有火忌用滋补药 中经慈石(吸铁石)辛寒补肾强阴要药,引肺气入肾,镇惊,气喘上经署豫(山药)甘温平补虚扶弱要药,主益肺脾 上经丹雄鸡甘微温补虚温中,止血通神下经天雄 甘辛温热补虚壮阳 有毒下经 乌头(川乌) 辛热扶元回阳,补火退寒要药,攻坚,类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变形必须用乌头蜜辅以桂枝汤。乌头为附子之母,草乌为伤科接骨用 大毒下经附子 辛甘 大热 扶元回阳,补火退寒要药,生附子去里寒,炮附子往外走,治疗水肿、肾脏病时用生附炮附时忌盐巴 大毒

黄芩炮制方法和药效研究

黄芩炮制方法与药效研究 08药学(1)班08312050 摘要:通过对黄芩不同炮制方法的研究,了解不同炮制方法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从而为药理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芩;炮制;药理作用;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为常用中药。来源于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等功效。多年来药理研究证明黄芩有降压、抑菌、镇静等作用。 古代医籍中记载的黄芩炮制加工方法较多,古代炮制以炒为主,并配以辅料,至清代其炮制方法已达20余种。近代黄芩的炮制方法除继承了古代的传统主要方法(如炒、酒炙、炒炭等),并发展了蒸切、煮切、蜜炙等,现代对黄芩的研究不仅集中在炮制工艺的发展,不同炮制方法对其化学有效成分、药理实验以及临床应用的影响方面是现代黄芩研究的热点。 下面就其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所作的整理总结。 一.黄芩的古今炮制工艺的历史沿革 1.历代黄芩的炮制方法 黄芩根部粗大,为便于配方与应用,需进行适当切制。关于切制的方法,古代文献中记载有多种。如《肘后备急方》要求“切”;《太平圣惠方》要求“锉”; 成书于清朝的《医学正传》明确要求“切片”,并一直沿用至今。黄芩应用虽早,但直到唐代《千金要方》中才有“细切”的炮制记载,至清代其炮制方法已达20余种[1].对此概括总结如下: 炒制:清炒之后,药性和缓,广泛用于中下二焦湿热之征,如胃肠湿热的泄泻、痢疾;肝胆湿热之胁痛、黄疸,湿热下注引起的带下、淋浊等[2]。多与通泄胃肠实热之大黄等药同用。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提到“凡使,先须碎,微炒过,方可入药”。《洪氏集验方》“煅,存性”。《妇人良方》“条芩炒焦”。明《仁术便览》“炒黑,治便血尿”[3]。

史上最全的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归纳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同学们考得一个好成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史上最全的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该书系 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 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在各 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初步确立了综合 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六)《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载药921,新增716种,创古本草收新药之最,完成第六次大总结。 (七)《中华本草》:当代。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能够减轻或消除 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 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 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确立依据:1.药 物的真实滋味。2.药物的功能。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 参以口尝。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三、五味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半夏的本草考证

半夏的本草考证 [摘要]目的:通过对半夏的本草考证,明确其品种和道地产区的时代变迁,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文献依据。方法考证历代本草著作,结合现代用药及药物研究进行分析。结果:今用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 的干燥根茎。半夏分布较广,直到民国除山东以外,未形成较大的道地产区。结论:尽管魏晋以来半夏品种存在混淆,但其主要品种与道地产区与今用半夏大致相同,可作为扩大发掘或扩大药源的理论依据和线索。[关键词] 半夏;本草考证;品种;道地产区 今用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1]。半夏植物分布广泛,主产于四川遂宁、昭觉、安岳,重庆万州,山东金乡、巨野,安徽怀宁、宣城、宁国,湖北荆州、襄阳、武昌、天门、老河口、阳新,河南汝南、卢氏、宁宝等地。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散结消痞,降逆止呕的功效[2]。随著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并且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是患痰饮、咳嗽、胃病、肿瘤、痰核等病的高发群体,以半夏为原料生产的糖浆、冲剂、丸剂、片剂、浓缩颗粒及针剂等新品种剂型不断增加,同时出口量也逐年上升,为了进一步挖掘这一中药资源,本文就药用历史作一初步考察,以期提供本草依据。 1 品种考订 1.1 历代主流本草考证 《礼记·月令》曰:“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3]此即半夏之名的由来。郑玄注:“半夏,药草。”同样《吕氏春秋》[4]、《淮南子》[5]皆有半夏的记载。《急就篇》曰:“半夏皂荚艾橐吾。”颜师古注:“半夏,五月苗始生,居夏之半,故为名也。”因此这种半夏是因生于农历五月而得名,这与后世所用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生物学特征不符。就此孙星衍、森立之都在著作中含蓄地表达出他们的疑惑。孙星衍辑《神农本草经》[6]半夏条的按语引《礼记·月令》作“二月半夏生”,几乎所有孙星衍的辑本及黄奭的辑本都是如此,显然改“五月”为“二月”不应该视为版本误传,而是有意为之。 半夏在《神农本草经》一名水玉,孙星衍又云:“《列仙传》云赤松子服水玉以教神农,即半夏别名。”按赤松子事见《列仙传》[7]卷上,如果赤松子服用的这种“水玉”是半夏,那么此药与《神农本草经》中半夏的下品地位不符。森立之则从另一个方面对“半夏五月苗始生”作出解释,《神农本草经》半夏条按语云:“叶有细阔二种,花有紫白二样,五月叶茎

倪海厦神农本草笔记

倪海厦; #五脏补泄: 肝:辛补酸泄。 心:咸补苦泄 脾:甘补辛泄 肺:酸补咸泄 肾:苦补甘泄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黄芩。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黄柏,知母。 【注云】:开腠理,致津液,通气血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 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白芍。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硝; 以咸补之,泽舍;以甘泻之——黄芪、甘草、人参【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草; 以甘补之,人参;以苦泻之——黄连。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 以酸补之,五味子;以辛泻之——桑白皮。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知母; 以苦补之,黄柏;以咸泻之——泽舍。 【注云】:此五者,有酸、辛、甘、苦、咸、各有所利,

或散、或收、或缓、或软、或坚、 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病在里,需发散,用苦味。 湿症的治法,一般都是寒湿。苦味燥。温药气上。苦+热药,辅佐酸和淡味药。 酸味的药收敛,把湿收起来。淡味药来排出。 舌苔,如果是黄,干,或裂开,则为内火盛;用咸冷,附苦发酸收。 如黄但湿,则为热。 便血:先血为内痔,便后血为外痔。便混血为大肠有湿热,炎症。 苦味,攻下,润燥。辛药发散。 五行生克的应用:五行相生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子能令母实,母能令 子虚。如:脾土生——肺金生——肾水。如果是入肺的药,则一定影响脾和肾。如果是消化不好,想令脾实,则可用白色的药(子能令母实),补肺,同时此药又补了肾(虚则补其母)。五行相克。酸辣相克,酸过多则伤筋;苦咸相克,苦伤气。脾主肌,甜过多则伤肌。酸制甜。肺主皮毛,辛伤皮,皮肤不好,肺主皮,火克金,苦味克之。咸,过咸伤血,血太浓。则甜克之,但不是人工的甜糖,可甜食,甘蔗等。 酸主筋,苦走骨,甜走肉,辛走气,咸走血。凡是以上之病,尽量不要用此类药。 如筋病避免用酸。稀释血。 血是否太浓与太稀,看口是否渴即知。口渴即知太浓。血太浓,则用甜制之。现在很多食品人造的是酸味,对脾有损并至筋。 五味所伤,气虚病,少吃辛辣的东西,肺主气。咸过血浓,辛过则筋急爪枯。酸多肉 消皮厚。甜多骨空发落。 朱砂,用量要少,生用,不可加热,安神效果很好。朴消,咸味,攻坚用。大黄是去实。大便宜干硬时,用芒硝去把大便打碎。 盐过食伤肾,但没有盐也不行,淡咸味入肾,没有盐则水肿。 阳虚的人见阴证,阴虚的人见阳证。 药石:五石脂,很好。 菖蒲。辛温发散。通九窍,治心脏病。治疗鼻窦炎,必用辛夷花,加上苍术。此方只去堵,不治肺,如寒热,可再加味。 人参,即高丽红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需按医嘱服用,不得自行选用,副作用不小。虚证用,实不用。感冒等不可用。 天冬(天门冬)。苦平,入肺。润燥,治虚热。久服益气延年。适合煮食,不生用。

《神农本草经》学习:甘草练习题(30题)

《神农本草经》学习:甘草练习题(30题) 本练习题参考文献:《神农本草经》、《倪注神农本草》。 1. 甘草是甜的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2. 甘草的药性如何? * 平和(正确答案) 缓和(正确答案) 收敛 发散 3. 甘草有毒 [单选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4. 甘草在人体的药力走向是什么方向 [单选题] * 向上升 向下降 向内敛 向外散 五腑六胕均能到达(正确答案)

5. 甘草的作用 * 解五脏六脏寒热邪气(正确答案) 和药,平缓药性(正确答案) 坚筋长肌(正确答案) 治金创伤(正确答案) 解毒(正确答案) 6. 本经记述甘草生于河西积沙山,此地是指如今哪里? [单选题] * 甘肃一带(正确答案) 江西 内蒙 青海 7. 甘草的别名是 * 密草(正确答案) 美草(正确答案) 蕗草(正确答案) 国佬(正确答案) 8. 甘草采挖时间 [单选题] * 农历二月八日(正确答案) 随时采挖 秋天 夏天

9. 以下加工甘草干药材方式正确的是 * 采摘其叶,晒干入药 采摘其茎,暴干,十日后以茎入药(正确答案) 采挖其根,暴干入药。 采摘其花,晒干入药 10. 甘草味()。主()寒热邪气,坚筋骨,长(),倍力,金创,()。 [填空题] * (答案:甘平五脏六腑肌肉解毒) 11. 对图片判断正确的是 [单选题] * 这是甘草(正确答案)

这也是甘草 12. 甘草也有“九土之精”的说法 [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3. 古时有炼石为丹服之者多中药石之毒,服甘草而解,这话是谁说的 * 张仲景 倪海厦 吴克潜(正确答案) 孙思邈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版(必背)

《中药学》 第一单元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导言考什么?——各论比例高,功能主治。如何讲?——突出重点,引导学习。如何学?——抓住重点,博闻强记。总论中药和中药学的概念: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中药的认识和应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其品种繁多,发展至今已达12800余种。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第一单元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重点解析《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作者、药物数量、成书年代、学术贡献。1.《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各论载药365种,以上、中、下三品分类。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鉴别、炮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等。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3.《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书成于公元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继承并多有创新,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书中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和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文献中整理出大量有关医药学资料编写此书。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以前。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5.《本草纲目》公元1578年,共五十二卷,卷首附图1100余幅,载药1892种。李时珍。自然属性,分为十六部,六十类,不分三品。该书不仅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将本草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思考:为何称为“纲目”。6.《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作者:赵学敏。专为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而作,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而且还保存了大量今已散佚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7.《中华本草》当代本草代表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书共34卷。前30卷为中药,8980种。后4卷为民族药专卷,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全面总结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传统药学成就,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展的综合性本草。中国最经典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

初级中药师题-历代本草代表著作简介

初级中药师题-历代本草代表著作简介 1、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的本草著作是 A.《新修本草》 B.《神农本草经》 C.《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 E.《证类本草》 2、古代载药最多的本草著作是 A.《本草纲目拾遗》 B.《新修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本草纲目》 E.《证类本草》 3、《本草纲目拾遗》新增的药物数是 A.730种 B.850种 C.921种 D.716种 E.365种

4、新增药物最多的本草著作是 A.《本草纲目拾遗》 B.《证类本草》 C.《中华本草》 D.《本草纲目》 E.《新修本草》 5、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进行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A.《本草经集注》 B.《新修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本草纲目》 E.《本草拾遗》 6、赵学敏所著的是 A.《本草纲目》 B.《本草纲目拾遗》 C.《新修本草》 D.《证类本草》 E.《本草经集注》

7、苏敬等人编撰的是 A.《本草纲目》 B.《本草纲目拾遗》 C.《新修本草》 D.《证类本草》 E.《本草经集注》 8、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编写模式的是 A.《新修本草》 B.《本草纲目》 C.《证类本草》 D.《本草经集注》 E.《神农本草经》 9、李时珍所著的是 A.《证类本草》 B.《本草经集注》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本草纲目拾遗》 10、陶弘景所著的是

B.《本草经集注》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本草纲目拾遗》 11、唐慎微所著的是 A.《证类本草》 B.《本草经集注》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本草纲目拾遗》 12、开创图文对照法编写的药典性本草著作是 A.《证类本草》 B.《本草纲目》 C.《神农本草经》 D.《本草经集注》 E.《新修本草》 13、成书于宋代,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的是 A.《新修本草》

倪海厦快速学成中医高人的步骤

倪海厦快速学成中医高人的步骤 倪海厦:快速学成中医高人的步骤 五大经典《人纪》:《针灸》、《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金匮》。 针灸是一个容易学的东西。所有针灸的理论就是按照《难经》里面来的。整部的《难经》根本就是针灸嘛。如果读现代的“针灸”不行,现代的“针灸”的话,它写的是现代的病理学、生理学……什么,都是按照西医的名词来。比如说你胃溃疡扎什么穴道啊,这个什么脊椎、什么炎呢,扎什么穴位,这都是不对。你要按照古代的真的要去研读《难经》,从《难经》里面的,再去看针灸,看《针灸大成》,《针灸聚英》,《针灸甲乙经》,这种东西,都是很好的古书上面的针灸。然后呢。在针灸很强了以后,因为针灸的涵盖范围有十二经络,同时呢,五脏的所有的东西,比如说,,肝是青色的,肝主东方啊什么,心脏火……南方是火啊,,主赤色。这针灸里面都讲的很详细。 十二经络本身是直接跟到脏腑有关系,所以比如我们有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那脏腑之间有表 1

里关系,比如说肾和膀胱是表里,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是表里,一个是阴,一个是阳,那有两个经络在里面。所以脏和腑这个两个表里的时候有两条经络,一阴一阳是互相在那边扶持,互相生克,互相扶持。产生阴阳的平衡的状态之下,这就是我们的十二经络,我们必须要懂。同时呢,经络的走向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辨证,还有穴道的处“第次”,那个我们了解穴道顺序,还有穴道上面的这个压痛点,也可以帮助我们,协助我们诊断。病出之哪个地方,这个十二经络很熟的话,那你本身呢,就是能够非常了解这个人体内脏的互动的关系。 奇经八脉,冲脉、帶脉、任脉、督脉、阴维阳维、阴跷阳跷是合为奇经八脉。那十二经络就好像这个竹竿插在地上有十二根,你插成个圆形的话,你系还是没有用啊,那个竹竿会倒。所以旁边一定要有那个……那个圈圈,围篱围起来。要靠周围这些东西,才有办法十二经络固定到。奇经八脉是用来这样的。《神农本草经》除了《神农本草经》里面的注解你要懂以外,看古书最好,不要看现代人写的那个《本草纲目》,《药典》一样,那个记录没有用。你如果记,专记《药典》的话,比如说《本草纲目》,里面有一百多味药提到可以治疗咳嗽。那病人来了一个咳嗽,你把所有的咳嗽的药,什么连翘、银花,什么通通放到一起,哇,七、八十味药,你这是乱枪打鸟。因为真正一个咳嗽的成因,它可能有寒热的问题。 你如何选取药物,所以,你先不要去读《伤寒》、《金匮》,先要 2 读《黄帝内经》,先看《神农本草经》,看他的药性怎么写,你要深深地体会到药的本性。 要记得,我们在读《本草经》之前,《神农本草经》前面有告诉大家,甘淡渗利,辛甘发散,酸苦涌泻,如何分阴阳,酸苦涌泻,辛甘发散,你就知道,这个酸苦涌泻是阴,当你的写的药性呢,他就是写白芍,是味酸,那个黄连是苦味,这就你就可以分出来,这个都是阴药。《神农本草经》里面是可以把这个阴阳分出来

执业中药师考点总结:中药一

执业中药师考点总结:中药一: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 1、《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汉) 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陶弘景) 3、《新修本草》唐(有钱)官修,图文对照,世界第一部药典 4、《证类本草》宋以前本草大成 5、《本草纲目》古代本草最全(明李时珍) 6、《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新增药物最多 7、《中华本草》当代药物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寒热温凉(平) 二、五味:1、辛,能散,能行耗气伤阴 2、甘,能补能缓能和腻膈碍胃 3、酸,能收能涩(敛邪气) 4、苦,能泄火能燥湿能坚阴伤津伐胃 5、咸,(海带)能软,能下 6、涩,同酸 7、淡,能渗能利,利小便 三,升降沉浮:辛甘淡——升浮,酸苦咸——沉降 胖大海,清宣肺气,利咽——升浮,清热解毒,通便——沉降 升浮效用:上行向外——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窃 四,归经:到哪里去,选择什么路,脏腑+经络 第四节:中药的配伍 1、相须:相似药物+(同一章节)——夫妻增效 2、相使:主+辅——主(不同章节)——主仆 3、相畏(A+B——A毒性→→小偷怕警察减毒 4、相杀(A小偷B警察)→→警察抓小偷 5、相恶:A+B——A效用↓减效 6、相反:A+B——A毒性↑增毒 第五节:方剂与治法 一、常用治法:八法——汉吐下请萧何温补(汗吐下清消和温补) 二,组方原则:君药(习)臣药(李)佐助--佐制--反佐=佐药(王)使药(大使)引经--调和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第二节:中药材产地 一、四大怀药:牛山菊花遍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地黄 二、浙八味:菊花两百元卖金贝菊花-白芍-白术-元胡索-元(玄)参-麦冬-郁金-浙贝母 三、道地药材:黄芪——内蒙,党参——山西,木瓜——安徽,泽泻——福建,当归——甘肃 第四节:中药材的产地加工 方法:1、拣洗:去降泥沙杂质+非药用部分(芳香气味,不用水洗) 2、切片:根、根茎,藤木,果实(易挥发,易氧化,不切薄片---当归-川芎) 3、蒸煮烫:含浆汁淀粉糖分(营养物质) 4、搓揉:皮肉易分离----玉竹-党参-三七 5、发汗(回潮):您回朝选后续种——茯苓-玄参-厚朴-续断-杜仲 6、干燥:怕成分流失不超过60度 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 (生物碱——糖和苷——醌类——香豆芽与木脂素——黄酮——类与挥发油——皂苷——强心苷第一节: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中药黄芩的功效和作用

中药黄芩的功效和作用 黄芩的功效和作用 1、可用于发热,或肺热咳嗽,及热毒疮疡等。黄芩治热病,常与黄连、栀子等搭配;若是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等药同用。 2、还可用于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引起的泻痢、黄疸等症。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3、此外,黄芩还有清热安胎作用,用于胎动不安。 黄芩的附方 ①《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 ②《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③陶弘景:治奔豚,脐下热痛。 ④《药性论》: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疞痛,心腹坚胀。 ⑤《日华子本草》: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治乳痈,发背。 ⑥《珍珠囊》:除阳有余,凉心去热,通寒格。

⑦李杲:治发热口苦。 ⑧《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 ⑨《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 ⑩《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 黄芩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肥厚,肉质,径达2厘米,伸长而分枝。茎基部伏地,上升,高30~120厘米,基部径2.5-3毫米,钝四棱形,具细条纹,近无毛或被上曲至开展的微柔毛,绿色或带紫色,自基部多分枝。 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5~4.5厘米,宽0.5~1.2厘米,顶端钝,基部圆形,全缘,上面暗绿色,无毛或疏被贴生至开展的微柔毛,下面色较淡,无毛或沿中脉疏被微柔毛,密被下陷的腺点,侧脉4对,与中脉上面下陷下面凸出;叶柄短,长2毫米,腹凹背凸,被微柔毛。 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总状,长7~15厘米,常再于茎顶聚成圆锥花序;花梗长3毫米,与序轴均被微柔毛;苞片下部者似叶,上部者远较小,卵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4~11毫米,近于无毛。花萼开花时长4毫米,盾片高1.5毫米,外面密被微柔毛,

倪海厦神农本草经笔记

倪海厦; 倪海厦神农本草笔记 #五脏补泄: 肝:辛补酸泄。 心:咸补苦泄脾:甘补辛泄肺:酸补咸泄肾:苦补甘泄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黄芩。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黄柏,知母。 【注云】:开腠理,致津液,通气血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 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白芍。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硝; 以咸补之,泽舍;以甘泻之——黄芪、甘草、人参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草; 以甘补之,人参;以苦泻之——黄连。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 以酸补之,五味子;以辛泻之——桑白皮。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知母; 以苦补之,黄柏;以咸泻之——泽舍。 【注云】:此五者,有酸、辛、甘、苦、咸、各有所利, 或散、或收、或缓、或软、或坚、 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病在里,需发散,用苦味。 湿症的治法,一般都是寒湿。苦味燥。温药气上。苦+热药,辅佐酸和淡味药。酸味的药收敛,把湿收起来。淡味药来排出。 舌苔,如果是黄,干,或裂开,则为内火盛;用咸冷,附苦发酸收。 如黄但湿,则为热。 便血:先血为内痔,便后血为外痔。便混血为大肠有湿热,炎症。

苦味,攻下,润燥。辛药发散。 五行生克的应用:五行相生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如:脾土生——肺金生——肾水。如果是入肺的药,则一定影响脾和肾。如果是消化不好,想令脾实,则可用白色的药(子能令母实),补肺,同时此药又补了肾(虚则补其 母)。五行相克。酸辣相克,酸过多则伤筋;苦咸相克,苦伤气。脾主肌,甜过多则伤肌。酸制甜。肺主皮毛,辛伤皮,皮肤不好,肺主皮,火克金,苦味克之。咸,过咸伤血,血太浓。则甜克之,但不是人工的甜糖,可甜食,甘蔗等。 酸主筋,苦走骨,甜走肉,辛走气,咸走血。凡是以上之病,尽量不要用此类药。如筋病避免用酸。稀释血。 血是否太浓与太稀,看口是否渴即知。口渴即知太浓。血太浓,则用甜制之。现在很多食品人造的是酸味,对脾有损并至筋。 五味所伤,气虚病,少吃辛辣的东西,肺主气。咸过血浓,辛过则筋急爪枯。酸多肉消皮厚。甜多骨空发落。 朱砂,用量要少,生用,不可加热,安神效果很好。朴消,咸味,攻坚用。大黄是去实。大便宜干硬时,用芒硝去把大便打碎。 盐过食伤肾,但没有盐也不行,淡咸味入肾,没有盐则水肿。 阳虚的人见阴证,阴虚的人见阳证。 药石:五石脂,很好。 菖蒲。辛温发散。通九窍,治心脏病。治疗鼻窦炎,必用辛夷花,加上苍术。此方只去堵,不治肺,如寒热,可再加味。 人参,即高丽红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需按医嘱服用,不得自行选用,副作用不小。虚证用,实不用。感冒等不可用。 天冬(天门冬)。苦平,入肺。润燥,治虚热。久服益气延年。适合煮食,不生用。可以改善皮肤,使白。无热不用。不可与鲤鱼同用。虚寒泄泻及外感风寒致嗽者,皆忌服。 甘草:缓和解毒。急证,排水利水,不当用甘草。但甘草的半夏之毒不如生姜快。解金石类毒效果最好。黄芪炒可代参。生用甘草缓,宜胃气上升,解毒好。用蜂蜜炒,炙甘草汤,治心动悸。治心病。酒后欲呕,涨满,服甘草。 久咳嗽,必然肺有积血。除正常治疗外,当活血化瘀。 地黄:甘,寒。补药。男人一般熟地,补精。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女人生地。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脾虚寒的不用生地。 白术:苦,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去脾湿,脾阳不够时。健脾胃。如果脓入深时,用排脓汤,即术附汤。白术常配茯苓。茯为甘味淡味。是利湿。用以排出白术收集的水。白术有油脂,通利三焦,可治一切水肿病。白术补脾补气,苍术燥湿发汗。可同用。苍术为树干,白术为根。因此,白术是收脾肌湿的,苍术燥是收上部的身上的湿。白术禁忌,阴虚水少,骨篜,口干舌燥,内热,不可用。身上溃疡不用。但在肠胃中的溃疡是可以用的。 莬丝子:补肾益精。禁忌,,阳强,性功能正常的不要吃,以前如果是勃起正常,吃则会至不举。阳强,则至不软,都不好。 牛膝;攻中带补的药,活血化瘀;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孕妇不可用。入上焦的药不可用。

执业药师中药一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 1、《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汉)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陶弘景) 3《新修本草》唐官修,图文对照,第一部药典4.《证类本草》宋以前本草大成 5、《本草纲目》古代本草最全(明李时珍) 6、《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新增药 物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寒热温凉(平) 二、五味: 1、辛,能散,能行化湿开窍耗气伤阴 2、甘,能补能缓能和腻膈碍胃 2、酸,能收能固生津收敛邪气4、苦,能泄火能燥湿能坚阴伤津伐胃 3、咸,能软,能泻能散6、淡,渗湿利水 三,升降沉浮:辛甘淡——升浮,酸苦咸——沉降 清宣肺气,利咽——升浮,清热解毒,通便——沉降 升浮效用:上行向外——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窃 四,归经:到哪里去,选择什么路,脏腑+经络 第四节:中药的配伍 1、相须:相似药物+(同性)—夫妻增效 2、相使:主+辅—(异性)—主仆增效 2、相畏(A小偷B警察)小偷怕警察减毒4、相杀(A小偷B警察)警察抓小偷减毒 3、相恶:A+B——A效用↓减效6、相反:A+B——A毒性↑增毒 第五节:方剂与治法 一、常用治法:八法——汉吐下请萧何温补(汗吐下清消和温补) 二,组方原则:君药(习)臣药(李)佐助--佐制--反佐=佐药(王)使药(大使)引经--调和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第二节:中药材产地 一、四大怀药:牛山菊花遍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地黄 二、浙八味:菊花两百元卖金贝菊花-白芍-白术-元胡索-元(玄)参-麦冬-郁金-浙贝母 三、道地药材:黄芪——内蒙,党参——山西,木瓜——安徽,泽泻——福建,当归——甘肃 紫草——新疆薄荷——江苏枳壳——江西黄连——四川茯苓——云南 第四节:中药材的产地加工 方法:1、拣洗:去降泥沙杂质+非药用部分(芳香气味,不用水洗) 2、切片:根、根茎,藤木,果实(易挥发,易氧化,不切薄片---当归-川芎) 3、蒸煮烫:含浆汁淀粉糖分(营养物质)搓揉:----玉竹-党参-三七 4、发汗(回潮):——茯苓-玄参-厚朴-续断-杜仲 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 (生物碱—糖和苷—醌类—香豆素与木脂素—黄酮—帖类与挥发油—皂苷—强心苷 第一节: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中药学第一章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第一单元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总论 中药和中药学的概念: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中药的认识和应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其品种繁多,发展至今已达12800余种。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第一单元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重点解析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 《新修本草》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拾遗》 《中华本草》 作者、药物数量、成书年代、学术贡献。 1.《神农本草经》 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各论载药 365种,以上、中、下三品分类。 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 730种。 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鉴别、炮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等。 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 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3.《新修本草》 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书成于公元 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 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继承并多有创新,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书中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和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文献中整理出大量有关医药学资料编写此书。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以前。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5.《本草纲目》 公元 1578年,共五十二卷,卷首附图1100余幅,载药1892种。李时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