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电路课设低通滤波器

太原理工大学电路课设低通滤波器
太原理工大学电路课设低通滤波器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

实验项目:低通滤波器的设计(3) 实验地点:电机馆电子工艺实验室

专业班级:通信学号:

学生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

2013 年1月7 日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1.技术指标要求:

通带边界频率;)1000(/6280HZ fc s rad c ==ω通带最大衰减;dB 3max =α

阻带边界频率()HZ fs

s

rad s 6000/37680==ω;阻带最小衰减;

dB 30min =α 响应方式:巴特沃斯响应;

2.电压转移函数推导过程:

巴特沃斯滤波器电压转移函数的通用表达式为

()0

1110

...)()s (H b s b s b s Kb s Uin s Uout n n n

++++==-- (1)

其中K 为常数,是滤波器的增益(要求K=1);n 为巴特沃斯高通滤波器的阶次。在n=2,4,6,……,时,上式可以分解为

∏=++==2/1.

2

()(H n k k

k b s a s Ak s Uin s Uout s ))(

(2)

在n=1,3,5,……,时,上式可以分解为

∏-=+++==2/11

2

)()()(H n k k

k in out b s a s

A b s A s U s U s k

(3)

其中(2)、(3)式中k A ,k=0,1,2,…为各分解因式构成的滤波器增益。 上述两种情况下,设定10

=b ,并令k=1,2,……,则各项系数可采用下式求得

1,2)12(sin

2=-=k k b n

k a π

(4)

在通带最大衰减dB 3max

=α时,巴特沃斯高通滤波器阶次n 的确定方法为

s

n Ω-=

lg 2)110lg(m in 1.0α

(5)

式中min α为技术指标给出的阻带最小衰减,s Ω为与阻带边界频率s ω对应的归一化阻带边界频率。

根据技术指标要求,s r s ωω/=Ω,故s

a n Ω-=lg 2)

110lg(m in 1.0

故电压转移函数为b

as s Kb

s U s U in out ++==

2

)()(s H )(。 3.电路原理设计图:

4.参数选择计算过程:

在有源滤波器电路中运用了理想运算放大器,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性是-+=U U ,

==-+I I 。

列写节点方程如下:

节点1: 0

1)1(4132

221221=---++??

??U jwC U R U jwC U R jwC jwC

(6)

节点2: 0

)1

(12221

=-+??U jwC U jwC R

(7)

因为是理想运放,所以 02===+?

-??U U U (8)

?

?

?

??===i

U U U U U 4032

(9)

联立上述方程组解得

U in

U ou 1

3

4

()122212

21212

21210

+++=??

S R C R C S R R C C S R R C C U U i

设ωj =s ,相应22

)(s

ωj =。则设低通转移函数为

1

)(H 2

2

++=as bs Kbs s

采用系数对比法可得方程组

Kb 2121=R R C C a R C R C =+2221

令F 1C 21==C ,则据此得到全部元件值为

1C 1= 2

12112C C C C R +=

2

122

C C R +=

1C 2=

根据(4)可知,2n 1K ==,时,1,2==b a ;

故11=C 414.11=R 707.02=R

1C 2= 经反归一化: 0.2uf C 1= 0.113uf C 2= 1

989R1Ω=

Ω=989R 2

5.Workbench 仿真环境:

根据图1将已经计算出电路的各个参数带入电路,在EWB 环境下画出仿真电路如下图:

6.仿真结果:

(1)Hz F c 600=,通带最大衰减dB 3max =α时:

(2)Hz

F c 100=,

阻带最小衰减dB 30min =α时:

从仿真数据来看,仿真结果符合技术指标要求。

7.频率变化:(信号发生器输入电压不变)

A.(1)f=600 Hz时虚拟示波器波形

当频率为600Hz时,输出电压几乎不衰减,和输入电压相比变化很小,体现出通高频特性。

(2)f=300Hz时虚拟示波器波形

当频率为300Hz时,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相比有了明显的衰减,体现衰减低频特性。(3)f=100 Hz时虚拟示波器波形

当频率为100Hz时,输出电压几乎衰减为0变为直线,体现通高频,截低频的特性。

B.分析结果:

当输入电压不变,输入频率在通带频率(600Hz)以上时,输出电压几乎不衰减;

当输入频率在过渡带频率(200—500Hz)内,输出电压有明显衰减;

当输入频率在阻带频率100Hz以下时,输出电压衰减为零。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和分析,得出图1所示电路具有通高频,阻低频特性,且符合各项技术要求。

8. 实验室电路实验

(1)电路实验

根据以上仿真实验结果,在实验室搭建电路进行实际电路实验。

图1中的运算放大器型号为LM324,如下图:

图3LM324放大器图4LM324放大器引脚图

此次实验使用的引脚是图4中第一组引脚。其中:

1.V cc(引脚4)接10伏稳压电源正极,V EE(引脚11)接10伏稳压电源负极

2.引脚1接示波器正输入,引脚2接地,引脚3接信号输入。

(2)电路搭建

图5实验电路板

(3)实验结果

图6 输入电压波形 图7 衰减后输出电压波形

(4)实验数据

表1 实验数据

输入电压(V )

输入频率(Hz )

输出电压(V )

10 611 9.3 10 307 5.2 10

103

0.2

从以上数据看出,在输入电压不变情况下,当输入频率在600Hz 左右,输出电压基本不变化。当输入频率减小时,输出电压随之衰减。可见该电路具有通高频,阻低频的特性。

(5)误差分析

表中实验数据和技术要有较大的误差,分析其原因有 A 实验中,电子元件参数配置有较大误差。如

Ω=Ω=K K 8.1R ,9.3R 21(理论计算值为Ω=Ω=1876R 3752R 21)

F .150C 21μ==C (理论计算值为F .10C 21μ==C )

。 B 实验存在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9.心得体会

这次课程设计之后,使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仔细,不然的话,会花更多的时间

才能做好。课程设计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能把我们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提高我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也使我意识到:一个良好的设计思路,是电路的生命。宁愿在思路设计上多花上50%的时间,因为前期看似慢,实际上恰恰给后期的制作带来很大的方便,效果往往是更节省了许多时间,同样在制作过程中,马虎不得,粗心不得,特别作更应该如此。一步一步来,要充分利用网上的资料,添补课上所学的空白,掌握最先进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更加完善,更能出色的完成设计题目。

图6 输入电压波形 图7 衰减后输出电压波形

太原理工大学安全系统工程复习资料

1.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目的性、有序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动态性 3.系统学原理:整体性原理、相关性原理、有序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分解综合原理、创造思维原理、验证性原理、反馈原理 4.系统工程是对系统进行合理规划、研究、设计和运行管理的思想、步骤、组织和技巧等的总称,它是以实现系统最优化为目的的一门基础科学,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5.三维结构图:①时间维。对一个具体工程,从规划起一直到更新为止,全部程序可分为规划、拟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转和更新七个阶段。②逻辑维。对一个大型项目可分为明确目的、指标设计、系统方案组合系统分析、最优化、作出决定和制定方案七个步骤。③知识维。系统工程需使用各种专业知识,霍尔把这些知识分成工程、医药、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把这些专业知识成为知识维。 6.安全与危险:①安全,是指免遭不可接受危险的伤害。它是一种使伤害或损害的风险限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的状态。安全程度用安全性指标来衡量。②危险,是指存在引起人身伤亡、设备破坏或降低完成预定功能能力的状态。③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 7.安全标准:①安全是一个相对的主观的概念。评定状态是否安全需要一个界限、目标或标准,通过与定量化的风险率或危害程度进行比较,判定是否达到人们所期盼的安全程度。我们把这个标准称为安全标准。②受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危险是不可能完全杜绝的。安全标准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各方面可以接受的危险度③确定安全标准的方法有统计法和风险与收益比较法。 8.安全系统工程是指在系统思想指导下,运用先进的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安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建立综合集成的安全防控系统并使之持续有效运行。 9.安全系统工程的任务:(1)危险源辨识(2)分析、预测危险源由触发因素作用而引发事故的类型及后果(3)设计和选用安全措施方案,进行安全决策(4)安全措施和对策的实施(5)对措施效果做出总体评价(6)不断改进,以求最佳措施效果,使系统达到最佳安全状态。10.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任何一个生产系统地都包括三个部分,即从事生产活动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生产必需的机器设备、厂房等物质条件,以及生产活动所处的环境。这三个部分构成一个“人—机—环境”系统,每一部分就是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称为人子系统、机器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 11.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①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分析有五个基本要素和程序:安全目标、可选用方案、系统模式、评价标准、方案选优②系统安全评价:安全评价的目的是为决策提供依据。系统安全评价往往要以系统安全分析为基础,通过分析,了解和掌握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但不一定要对所有危险因素采取措施。而是通过评价掌握系统的事故风险大小,以此与预定的系统安全指标相比较,如果超出指标,则应对系统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使其降至该标准以下。③安全决策与控制:任何一项系统安全分析技术或系统安全评价技术,如果没有一种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出现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技术的同时,也出现了系统安全决策。 12.安全分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首先可进行初步的综合性分析,再进行详细的分析。(2)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3)如果对新建、改建的设计或限定目标进行分析,可选用静态的分析方法(包括初步分析和详细分析)。如果对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则可选用动态的分析方法,如程序分析和逻辑分析等。(4)如果需要对系统进行反复调整,使之达到较高的安全性水平,可以使用替换分析和逻辑分析等。(5)各种分析方法可以互为补充,使用一种方法也许不能完全分析出系统的危险性,但用其他方法可以弥补其不足的部分。(6)进行分析时并不需要使用所有的方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特定的环境和资金条件,使分析能够得出正确的评价。 13.安全检查表的特点:①系统化、科学化,为事故树的绘制和分析,做好准备②容易得出正确的评估结果③充分认识各种影响事故发生的因素的危险程度(或重要程度)④按照原因事件的重要/顺序排列,有问有答,通俗易懂⑤易于分清责任。还可以提出对改进措施的要求,并进行检验⑥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为安全预测和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⑦只能作定性的评价,不能给出定量评价结果 ⑧只能对已经存在的对象评价 14.预先危险性分析,又称预先危险分析。是在每项工程活动之前,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或技术改造后,即制定操作规程和使用新工艺等情况之后,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类型、来源、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以及有关措施等,做一概略分析。是一种定性分析系统危险因素和危险程度的方法。 15.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目的:①防止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对人体有害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生产废弃物②防止使用危险性工艺、装置、工具和采用不安全的技术路线③如果必须使用上述技术路线时,应从工艺上或设备上采取安全措施,以保证这些危险因素不致发展成事故。 16.预先危险性分析的一般步骤:确定系统、调查收集资料、系统功能分解、分析识别危险源、确定危险等级、制订措施、措施实施 17.危险性等级的划分:①1级安全的,不会导致伤害或疾病,系统无损失,可以忽略②2级临界的,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的损坏,但应予排除或控制③3级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④4级破坏性的,破坏性的,会造成死亡或系统报废,必须设法消除 18.危险性控制:①直接措施:(1)限制能量或采用安全能源代替危险能源。如限速装置、低电压设备、安全设备,限制生产能量等(2)防止能量外泄,如自动温度调节器、保险丝、气体检测器、地面装卸作业、锐利工具等(3)防止能量散逸,如放射性物质的铅储器、绝缘材料、安全带等。②间接措施:(1)在能量的放出路线上和放出的时间上采取措施,如排尘装置、安全禁止标志、防护性接地、安全连锁装置等(2)能量放出缓冲装置,如爆炸板、安全阀、保险带、冲击吸收装置等(3)在能量源上采取防护措施,如防护罩、喷水灭火装置、禁入栅栏、防火墙等 (4)在能量和人与物之间设立防护措施,如玻璃视镜、 过滤器、防噪声装置等(5)对人体采取防护措施,如防 尘眼镜、安全靴、头盔、手套、呼吸器、防护用具等(6) 提高耐受能力,选用适应性强的人和耐久性材料(7)降 低损害程度的措施,如紧急冲浴设备、配置低放射线、救 援活动和急救治疗等。 19.故障是指系统或元素在运行过程中,在规定是时间和 条件内不能达到设计规定的要求,因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 的状态 20.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的步骤:①调查情况收集资料② 危险源初步辨识③故障类型、影响、组成因素分析④故障 危险程度、发生概率、分析⑤检测方法与预防措施⑥按故 障危险程度与概率大小,分先后次序,轻重缓急地逐项采 取预防措施 21.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分析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 系统中工艺过程的状态参数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再继 续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以采取的对策。 22.鱼刺图法的步骤可以概括为:针对结果,分析原因; 先主后次,层层深入 23.事件树分析法从事件的起始状态出发,用逻辑推理的 方法,设想事故发展过程;进而根据这一过程了解事故发 生的原因和条件。其实质是利用逻辑思维的规律和形式, 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事故形成的过程。 24.事故树分析:又称故障树分析,是从结果到原因找出 与灾害事故有关的各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的 作图分析法。 25.事故树分析的基本程序:(1)熟悉系统(2)调查事故 (3)确定顶上事件(4)确定目标(5)调查原因事件(6) 绘制事故树(7)定性分析(8)计算顶上事件发生概率(9) 分析比较(10)定量分析(11)制定安全对策 26.最小割集是指凡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 本事件的集合 27.最小径集是指凡不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 基本事件的集合 28.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1)最 小割集表示系统的危险性。求出最小割集可以掌握事故发 生的各种可能,为事故调查和事故预防提供方便(2)最 小径集表示系统的安全性。求出最小径集我们可以知道, 要使事故不发生,有几种可能方案(3)最小割集能直观 地、概略地告诉人们,哪种事故模式最危险,哪种稍次, 哪种可以忽略(4)利用最小径集可以经济地、有效地选 择采用预防事故的方案(5)利用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可 以直接排出结构重要度顺序(6)利用最小割集和最小径 集计算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定量分析。 29.用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进行结构重要度分析:①频率: 当最小割集的基本事件个数不等时,基本事件少的割集中 的基本事件比基本事件多的割集中的基本事件结构重要 度大②频数:当最小割集的基本事件个数相等时,重复在 各最小割集中出现的基本事件比只在一个最小割集中出 现的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大,重复次数多的比重复次数少 的结构重要度大③看频率又看频数:在基本事件少的最小 割集中出现次数少的事件比基本事件多的最小割集中出 现次数多的相比较一般前者大于后者 30.三中重要度系数中,结构重要度系数从事故树结构上 反映进本事件的重要程度;概率重要度系数反映基本事件 概率的增减对顶上事件发生概率影响的敏感度;临界重要 度系数从敏感度和自身发生概率大小双重角度反映基本 事件的重要程度。其中,结构重要度系数反映了某一基本 事件在事故树结构中所占的地位,而临界重要度系数从结 构和概率上反映了改善某一基本事件的难易程度,概率重 要度系数则起着一种过渡作用,是计算两种重要度系数的 基础 31.安全评价原理:相关性原理、类推原理、惯性原理、 量变到质变原理。①相关性原理: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 要恰当地分析和处理系统内外因素、各层次之间的联系 (相关性),以达到强化整体效应的目的。一个系统,其 属性、特征与事故和职业危害存在着因果的相关性,这是 系统因果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②类推原理:类比推理是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 从一个已知对象还具有某个属性来推出另一个对象具有 此种属性的一种推理。③惯性原理: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 程中,从其过去到现在以及延伸至将来,都具有一定的延 续性,这种延续性称为惯性。④量变到质变原理:任何一 个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都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32.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格雷厄姆和金 尼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①发生事故或危 险事件的可能性;②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③事故 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用式(4-2)来表示,则为: D=L·E·C 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L——事故或危险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33.安全决策是通过对系统过去、现在发生的事故进行分 析的基础上,运用预测技术的手段,对系统未来事故变化 规律作出合理判断的过程。 34.系统安全预测就要预测造成事故后果的许多前级事 件,包括起因事件、过程事件和情况变化;随着生产的发 展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预测会产生什么样的新危 险、新的不安全因素;随着科学的发展,预测未来的安全 生产面貌及应采取的安全对策。 35.系统安全预测同其他预测方法一样,遵循如下的基本 原理:(1)系统原则(2)类推和概率推断原则(3)惯性 原理 36.安全决策过程:(1)确定目标:从大安全观出发,安 全决策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就是保证人们的生产安全、生活 安全和生存安全。应进一步界定、分解和量化。生产安全 是一个总目标,它可以分解为预防事故发生,消除职业病 和改善劳动条件(2)确定决策方案:拟出几个可供选择的 方案。将达不到目标基本要求的方案舍弃掉,然后对各个 方案进行排序。排在第一位的方案也称为备选决策提案。 备选决策提案做进一步的慎重研究。(3)潜在问题或后果 分析:“假如采用这个方案,将要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假 如采用这个方案,可能导致哪些不良后果和错误?”① 人身安全方面②人的精神和思想方面③人的行为方面(4) 实施与反馈:实施过程中制定实施规划、落实实施机构、 人员职责,并及时检查与反馈实施情况,使决策方案在实 施过程中趋于完善并达到预期效果。 37.决策树是风险决策的基本方法之一。决策树分析方法 又称概率分析决策方法。决策树法是一种演绎性方法,即 是一种有序的概率图解法。 38.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的成败关键:(1)对分析研究 所依据的制造过程图表及有关数据把握的正确性(2)小 组成员的专业技术和洞察能力(3)小组成员运用此方法 帮助其想象动作偏离、原因和后果的透视能力(4)小组 成员具备事故严重性分析能力,尤其是对已指出的危害, 在评估其严重性之时能对危害可能引起的严重性大小,具 有衡量其轻重之能力。 39.安全系统工程的静态构架,由抽象到具体,分别由4 个层次所构成:安全哲学,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工 程 40.安全系统工程主要手段:首先,在系统的研发阶段, 安全系统工程要求设置安全工程系统管理计划。从理论上 说,在产品最初的构想阶段,安全因素就应该被充分的考 虑到。其次,安全系统通过以下几个手段来保证系统安全: 安全设计、安全预警、安全生产、安全训练 41.事故树分析法的特点:(1)结果:系统可能发生的事 故放在图的最上面,称为顶上事件。(2)原因:可能是其 他一些原因的结果,称为中间原因事件,应继续往下分析。 直到找出不能进一步往下分析的原因为止,这些原因称为 基本原因事件。(3)优点:是采用演绎方法分析事故的因 果关系。 42.事件分为事故事件和成功事件

低通滤波器实验报告

(科信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电路仿真及设计CDIO三级项目 设计说明书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题目: ____低通滤波器设计____ _____ _____ _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2周 2013年7月5日 题目: ____低通滤波器设计____ _____ _____ _ (1)

第一章、电源的设计 (2) 1.1实验原理: (2) 1.1.1设计原理连接图: (2) 1. 2电路图 (5) 第二章、振荡器的设计 (7) 2.1 实验原理 (7) 2.1.1 (7) 2.1.2定性分析 (7) 2.1.3定量分析 (8) 2.2电路参数确定 (10) 2.2.1确定R、C值 (10) 2.2.2 电路图 (10) 第三章、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12) 3.1芯片介绍 (12) 3.2巴特沃斯滤波器简介 (13) 3.2.1滤波器简介 (13) 3.2.2巴特沃斯滤波器的产生 (13) 3.2.3常用滤波器的性能指标 (14) 3.2.4实际滤波器的频率特性 (15) 3.3设计方案 (17) 3.3.1系统方案框图 (17) 3.3.2元件参数选择 (18) 3.4结果分析 (20) 3.5误差分析 (23) 第四章、课设总结 (24) 第一章、电源的设计 1.1实验原理: 1.1.1设计原理连接图:

整体电路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电源变压器:将交流电网电压U1变为合适的交流电压U2。 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U2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压U3。 滤波电路:将脉动直流电压U3转变为平滑的直流电压U4。 稳压电路:当电网电压波动及负载变化时,保持输出电压Uo的稳定。 1)变压器变压 220V交流电端子连一个降压变压器,把220V家用电压值降到9V左右。 2)整流电路 桥式整流电路巧妙的利用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四个二极管分为两组,根据变压器次级电压的极性分别导通。见变压器次级电压的正极性端与负载电阻的上端相连,负极性端与负载的电阻的下端相连,使负载上始终可以得到一个单方向的脉动电压。单项桥式整流电路,具有输出电压高,变压器利用率高,脉动系数小。

各种滤波器

设计一个九级集总参数低通滤波器,电路结构如图所示,要求截止频率为450MHz,通带内增益大于-1dB,阻带内650M以上增益小于-50dB。通带内反射系数要求小于-15dB。要求优化参数Cost<0.5(最佳为 5(波长线长为相对值)。计算线长Z为2.5和3.5两处的输入阻抗、反射系数。并画出Z为2.5时的阻抗与导纳圆图。 低通滤波器===== 设计具体要求 ====== 通带频率范围:0MHz-300MHz 增益参数S21:通带内0MHz-300MHz S21>-0.5dB ;阻带内420MHZ以上 S21<-50dB 反射系数S11:通带内0MHz-300MHz S11<-10dB ; 2、为了节省成本,计划将该滤波器设计为7级结构。你能把它设计出来吗?根据你的优化仿真结果,探讨滤波器级数与其性能的关系。 低通滤波器===== 设计具体要求 ====== 通带频率范围:0MHz-350MHz 增益参数S21:通带内 S21>-1dB 阻带内550MHZ以上 S21<-45dB 反射系数S11:通带内 S11<-15dB 2、简述功分器的基本技术要求及其主要特性参数。

通带频率范围:0MHz-400MHz 增益参数S21:通带内0MHz-400MHz S21>-0.2dB 阻带内600MHZ以上 S21<-50dB 反射系数S11:通带内0MHz-400MHz S11<-10dB 要求优化参数 2、简述HFSS的特点及其主要应用的范围。 IVCURVEI来测量非线性器件——三极管GBJT3的特性曲线并加入调谐,分析其变化。 高通滤波器===== 设计具体要求 ====== 通带频率范围:550MHz以上 增益参数S21:通带内S21>-2dB ;阻带内0-400MHz,S21<-50dB 反射系数S11:通带内S11<-20dB; 2、你会添加Marker吗?试在S21曲线上,添加一横坐标为600MHz的Marker。添加后需请老师签字。 3、使用TXLine工具计算微带线εr=12.9,t/h=0.1,分别计算W/h=2.5,3.0以及3.5时的特性阻高通滤波器 ===== 设计具体要求 ====== 设计一个九级集总参数高通滤波器,电路结构如图所示,要求截止频率为550MHz,通带内增益大于-1dB,阻带内0-350MHz增益小于-45dB。通带内反射系数要求小于-15dB。 2、如果要设计低通滤波器,与前面相比,有哪些步骤需要变化?并画出结构简图。 MicrowaveOffice的Optimize功能选择框中的优化算法,并画出优化算法框图。

EMI滤波电路全集

滤波器电路全集 一.EMI滤波电路:EMI滤波器主要作用是滤除外界电网的高频脉冲对电源的干扰,同时也起到减少开关电源本身对外界的电磁干扰。实际上它是利电感和电容的特性,使频率为50Hz左右的交流电可以顺利通过滤波器,但高于50Hz以上的高频干扰杂波被滤波器滤除,所以它又有另外一种名称,将EMI滤波器称为低通滤波器(彩电上的称法),其意义为,低频可以通过,而高频则被滤除。下面是EMI滤波电路的线路图: 上图中的C1和L1组成第一级EMI滤波,C2、C3、C4与L2组成第二级滤波。实物图如下图所示:

二级EMI滤波电路 在优质电源中,都有两道EMI滤波电路,其中一路在电源插座处,另外一路在电源的PCB板上(也有把两道EMI滤波电路都做在PCB板上的情况),这两道EMI电路,可以很好地滤除电网中的高频杂波和同相干扰电流,同时把电源中产生的电磁辐射削减到最低限度,使泄漏到电源外的电磁辐射量不至于对人体或其它设备造成不良影响。劣质电源通常会省去第一级EMI滤波电路,甚至连第二级EMI滤波电路也省 掉。 · [图文] EMI滤波电路 · [组图] 不同应用领域的滤波器(调节器)电路 · [图文] 单相全波整流复式滤波电路 · [图文] 单相全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 [组图] 单相全波整流电感滤波电路 · [组图] 单相半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 [图文] 用相同参数构成的每倍频程24dB低通滤波电路 · [图文] OPA2604制作的三阶低通滤波器电路 · [图文] OPA603制作的1MHz高通滤波器电路 · [图文] MC33171制作的陷波器电路 · [图文] INA110制作的60Hz输入陷波滤波器电路 · [组图] OPA603组成的10MHz带通滤波器电路 · [组图] 数字梳状滤波器集成电路 · [图文] UPC822电源频率噪声滤波器电路 · [组图] 运放组成的单峰特性滤波器电路 · [图文] MAX291+TA7504P构成的8次低通滤波器电路 · [组图] LM307组成的低Q值高增益带通滤波器电路 · [组图] 具有锐截止特性的有源高通滤波器电路

太原理工大学网上书店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方法 课题名称网上书店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软件1319班 学号2013005655 姓名张卫东 指导教师xxx xxx 20xx年x 月x日

一、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1.设计内容: 见附录 2.设计要求: 1).设计正确,方案合理。 2).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3).建模语言精炼,结构清晰。 4).设计报告4000字以上,含建模语言说明,用户使用说明,UML 建模图。 5).上机演示。 二、进度安排 第十六周星期四下午:课题讲解,查阅资料、系统分析 星期五上午:总体设计、详细设计 第十七周星期一:建模,上机调试、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星期二下午:答辩 附: 课程设计报告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目录、正文、评分、附件(A4大小的图纸及程序清单)。正文的格式:一级标题用3号黑体,二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为22。 正文总字数要求在4000字以上。

附录: 设计课题: 一、问题描述: 对网络购物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对购物流程进行分析,对购物中关键环节进行设计,实现对商品的录入、显示、修改、排序、保存、销售、售后服务以及客户管理等操作。 二、功能要求: 1、用UML完成一个小型团购系统的分析、设计。 2、写出系统需求报告,说明系统的功能。 3、通过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建立系统模型。 4、画出完整的用例图、类图、对象图、包图;及时序图、协作图、状态图、活动图;及组件图和配置图) 三、建模提示: 1、使用楚凡科技的Trufun plato x建模。 2、使用 Ration Rose 或StarUML建模。 四、其它 对该系统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实现上述基本功能后,完善系统的其它功能,特别是售后以及客户关系管理。

微带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微带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朱晶晶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看和整理,对课题的研究意义及滤波器目前的发展现状做了阐述,然后介绍了微带线的基本理论,以及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归纳了微带滤波器的作用和特点。之后对一个七阶微带低通滤波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最后利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ANSYS HFSS 进行仿真验证,经过反复调试,结果显示满足预期的性能指标。 关键字:微带线;低通滤波器;HFSS Abstract:View and finishing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the filter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microstrip line, and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filter, summarizes the fun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strip filter.After a seven step microstrip low-pass filter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research, the use of 3 d electromagnetic field simulation software ANSYS HFSS simulation verification, after repeated test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meet the expected performance index. Key word: microstrip line; low-pass filter; HFSS 1.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波滤波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如卫星通信、微波中继通信、军事电子对抗、毫米波通信、以及微波导航等多种领域,并对微波滤波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滤波器是一种重要的微波通信器件,它具有划分信道、筛选信号的功能,是一种二端口网络。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直接受它的性能优劣的影响[1]。主要技术指标要求有高阻带抑制、低通带插损、高功率、宽频带和带内平坦群时延等。同时,体积、成本、设计时间也是用户较为关心的话题。滤波器已经成为许多设计问题的关键,微带滤波器的设计技术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传统方法设计出来的滤波器结构尺寸都比较大,在性能指标上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往往不能够满足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要求。目前,微带低通滤波器具有高性能、尺寸较小、易于集成、易于加工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论文以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的研究作为实例,设计出一款七阶的微带低通滤波器,要求符合现代个人移动通信系统多需求的射频产品,覆盖一定的通信频率范围,使之掌握工程开发的相关步骤以及当前技术发展与需求。 2. 微带线的基本理论与参数 ε和导线厚度t、基板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函数,接地板和导线所用的金属 (1) 基板参数[2]:基板高度h、基板相对介电常数 r 通常为铜、银、铝。 (2) 电特性参数:特性阻抗、工作频率和波长、波导波长和电长度。 (3) 微带线参数:宽度W、长度L 和微带线单位长度衰减的量AdB。微带线的基本结构如1所示。 (a)结构示意图(b)横截面示意图 图1 微带线结构图 微带滤波器的参数: (1) 带宽 带宽指信号所占据的频带宽度,在被用来描述信道时,带宽是指能够有最大频带宽度。带宽在信息论、无线电、通信、信号处理和波谱学等领域都是一个核心概念。 (2) 带外衰减 由于要抑制无用信号,因此越大的带外衰减特性就越好,此项指标一般取通带外与截止频率为一定比值的某点频率的衰减值[3]。 (3) 通带插损 由于网络端口和元件自身损耗的不良匹配会造成一些能量损耗,造成在通带内引入的噪声过高以至于有用信号通过系统后产生信号失真,为了解决通信系统的这方面问题,就用插损IL 来表示滤波器的损耗特性。 (4) 带内驻波 滤波器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与外加阻抗匹配的程度由带内驻波表示。驻波越小则说明匹配越好,反过来,则不然。 3. 运用HFSS 软件进行设计模拟仿真 3.1 微带低通滤波器的设计参数 滤波器工作频段:f1 =10MHz—f2=2500MHz =0.1dB 滤波器通带衰减:L Ar 滤波器带外抑制:在3500~5000MHz 的频率之间有35dB 的衰减 滤波器输入、输出端微带线特性阻抗:Z0=50 ε=3.66mm,h=0.508mm,t=0.004 所选介质基板指标为: r 可以计算得到7 阶切比雪夫低通滤波电路各微带传输线的结构参数[4-5]得到各尺寸如表1所示:

太原理工大学2016届应届毕业生就业手续解读

2016届应届毕业生就业手续解读 一、就业工作程序 (一)总体时间安排 1、9月—10月:就业指导;建立基础数据库;发放推荐表、发放协议书(具体时间根据教育厅的下发时间和教务处及研究生院提供数据的时间而定)。 2、10月—次年6月:专场招聘会和大型双选会;协议书盖章、回生源地、升学等各类就业手续办理。 3、次年6月—7月:整理派遣数据;办理、发放报到证(具体时间以教育厅安排为准)。 注:①、2016届毕业生在领取就业协议书后,及时登录“就业综合管理系统”,查看并核对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生源所在地等,如有误请到教务处或研究生院更改),并填写个人联系方式(包括毕业前联系电话、毕业后联系电话、电子邮箱、QQ号码、家庭详细住址等)以便于日后因就业问题学校及时与你取得联系。 ②、生源地信息是非定向毕业生基本信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毕业生在毕业时未与单位签约而选择回生源地,生源地信息将直接影响其《就业报到证》的派遣去向和户口、档案的迁转。(生源地的界定:本科生生源地是入学前的户籍所在地;研究生生源地分两种情况:情况一:入学前未参加工作的,其生源地为本科入学前的户籍所在地;情况二:入学前有过工作经历并已在工作地落户的,其生源地为研究生入学前的户籍所在地。) ③、截至2016年5月底前,所有毕业生(国防生除外)须登录“就业综合管理系统”选择并填写毕业去向信息,方可办理派遣手续,否则无法派遣。 (二)信息发布平台 1、太原理工大学就业信息服务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66749613.html, 2、电子屏 3、微信公众平台:tyut_jiuye (三)就业综合管理系统端口 1、学院端口:http:// 202.207.247.38:8016/Manager/index.aspx 2、学生端口:http:// 202.207.247.38:8016/student/login.aspx

信息安全技术实验二

实验二PGP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利用PGP工具实现安全通信; 2. 理解安全通信实现过程。 二、实验设备 PC,Windows XP操作系统,虚拟机,GnuPGP。 三、实验内容 1.生成公私密钥 (1)本机单击实验平台“GnuPG”工具按钮,进入工作目录,键入命令:gpg --gen-key开始生成公私钥对。期间gpg会依次询问如下信息: ●欲产生密钥种类(默认选择1) ●密钥大小(默认大小2048字节) ●密钥有效期限(默认选择0—永不过期) (2)生成用户标识,期间gpg会依次询问如下信息: ●Real name(用户名,请按本机的组编号和主机编号确定你的用户名) ●Email address(Email地址,如user2D@https://www.360docs.net/doc/e66749613.html,lab) ●Common(注释信息,建议与用户名相同) 确定上述输入后,gpg会提示你将要生成的USER-ID。 键入“O”确定以上信息后,gpg需要一个密码来保护即将生成的用户私钥,为了方便记忆,我们选择密码与用户名相同。 (3)接下来gpg会根据以上信息生成公私密钥对,并将它们存放在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gnupg目录下,名字分别为:pubring.gpg和secring.gpg。 2.导出公钥 本机在gpg工作目录键入命令: gpg -a -o D:\Work\PGP\userGXpubkey.asc --export userGX (userGX) (userGX@https://www.360docs.net/doc/e66749613.html,lab),gpg会将公钥导入到D:\Work\PGP\这个指定目录

绝对经典的低通滤波器设计报告

经典 无源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团队:梦知队 团结奋进,求知创新,追求卓越,放飞梦想 队员: 日期:2010.12.10 目录 第一章一阶无源RC低通滤波电路的构建 (3) 1.1理论分析 (3) 1.2电路组成 (4) 1.3一阶无源RC低通滤波电路性能测试 (5) 1.3.1正弦信号源仿真与实测 (5) 1.3.2三角信号源仿真与实测 (10) 1.3.3方波信号源仿真与实测 (15) 第二章二阶无源LC低通滤波电路的构建 (21) 2.1理论分析 (21) 2.2电路组成 (22) 2.3二阶无源LC带通滤波电路性能测试 (23) 2.3.1正弦信号源仿真与实测 (23) 2.3.2三角信号源仿真与实测 (28)

2.3.3方波信号源仿真与实测 (33) 第三章结论与误差分析 (39) 3.1结论 (39) 3.2误差分析 (40) 第一章一阶无源RC低通滤波电路的构建1.1理论分析 滤波器是频率选择电路,只允许输入信号中的某些频率成分通过,而阻止其他频率成分到达输出端。也就是所有的频率成分中,只是选中的部分经过滤波器到达输出端。 低通滤波器是允许输入信号中较低频率的分量通过而阻止较高频率的分量。 图1RC低通滤波器基本原理图 当输入是直流时,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压,因为Xc无限大。当输入

频率增加时,Xc减小,也导致Vout逐渐减小,直到Xc=R。此时的频率为滤波器的特征频率fc。 解出,得: 在任何频率下,应用分压公式可得输出电压大小为: 因为在=时,Xc=R,特征频率下的输出电压用分压公式可以表述为: 这些计算说明当Xc=R时,输出为输入的70.7%。按照定义,此时的频率称为特征频率。 1.2电路组成

太原理工大学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系统分析与设计 实验项目:《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 实验地点:行逸楼B114 专业班级:软件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孟东霞 2015年11月4日

一、实验目的 通过《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使学生在实际的案例中完成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中的主要步骤,并熟悉信息系统开发的有关应用软件,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熟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规范,为后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要求 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完成,自选题目,班内题目不重复,使用UML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以纸质版(A4)在课程结束后二周上内提交(12周)。 三、实验主要设备:台式或笔记本计算机 四、实验内容 1 选题及项目背景 美食评价系统 背景:互联网时代下网络评论越来越随意,希望可以规范化的进行。 2 定义 美食评价系统为用户提供美食指导和参考。任何人都可注册为会员,个人资料包括姓名,性别,收藏的餐厅以及口味爱好。会员可以收藏餐馆,浏览餐馆信息以及其他会员的评价。餐厅必须向管理人员提出注册并审核通过后才能显示。管理人员需到工商局和餐厅具体审查后才能通过。会员可以提供来自餐馆提供的小票在次日来对用餐进行评价,一张小票仅可提供一次评价。餐馆则提供当日用餐小票记录给管理人员,用以核对用户提供的小票是否正确,然后系统则会审核评价有无不良信息,审核通过发布在餐厅信息上,并根据会员评价次数对给会员评星(1-5)。个人信息和餐馆信息可被所有人访问,管理员信息只能管理员访问。 3 参考资料 1.GB8567-88 《计算机软件产品文件编制规范》 2.GB/T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3.GB 1526—89 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 4.GB8566-88 《软件开发规范》

基于ADS设计2GHz阶跃阻抗低通滤波器讲解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基于ADS设计2GHz阶跃阻抗低通滤波器 学院(系): 年级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基于ADS设计2GHz阶跃阻抗低通滤波器 摘要:用微带或带状线实现低通滤波器的一种相对容易的方法是用很高和很低特征阻抗的传输线交替排列的结构。这种滤波器通常称为阶跃阻抗或高Z-低Z滤波器,由于它结构紧凑且较容易设计,因此是首选设计方法。在设计2GHz阶跃阻抗低通滤波器时,核心之一是采用阻抗和频率定标公式,用低阻抗和高阻抗线代替串联电感和并联电容。 关键词:阶跃阻抗低通滤波器;微带线;定标公式; Based on the ADS design 2 GHZ step impedance low pass filter Abstract: Using microstrip or stripline low pass filter is a relatively easy way with high and low 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of th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arranged alternately. This filter is usually called step impedance is low or high Z - Z filter, due to its compact structure, and is easier to design, so design method is preferred. In design 2 GHZ step impedance low pass filter, one of the core is the impedance and frequency calibration formula, with low impedance and high impedance line instead of series inductance and the shunt capacitance. Key words: Step impedance low pass filter; Microstrip line. Scaling formula;

太原理工我的图书馆使用指南

图书馆OPAC 系统 ----“我的图书馆”使用指南 图书馆OPAC 系统中的【我的图书馆】模块是为读者提供给个性化服务的窗口。每位在图书馆注册的读者都可以开通这项服务。在“我的图书馆”中,提供了关于读者个人借阅基本情况的13 项内容:读者本人证件信息、书刊借阅、违章、缴款、预约信息、委托信息、书刊遗失、读者挂失、账目清单、荐购历史、我的书评、系统推荐、我的书架、检索历史等,有利于读者全面了解个人的借还信息等。在此,我们将“我的图书馆”的使用方法做一简要介绍,希望能为您更好地利用图书馆提供帮助。 如何登录、使用“我的图书馆”: 方式一:进入图书馆主页,点击【馆藏书目检索】,进入图书馆OPAC系统,点击OPAC系统右侧的【我的图书馆】; 根据页面提示,输入用户名、密码,点击“登录”即可登录到图书馆OPAC的“我的图书馆”。 方式二:也可以在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主页中右侧的【登录我的图书馆】栏中填写相应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即可。

有关用户名和初始密码: 用户名:用户名一般用证件号或条码号(证件号和条码号相同),使用一卡通借书的读者,条码号即为一卡通上的学号;使用图书馆图书借阅证的读者,条码号即为图书借阅证上的条码号。 初始密码:2012 年以前入学并办理了一卡通或借阅证的读者,登录的初始密码为“1234”;2012 年以后入学并办理了一卡通或图书借阅证的读者,登录的初始密码和一卡通学号(或图书借阅证条码号)一致。 首次登陆需要身份验证,请在对话框中输入您图书证上的姓名。否则不能使用“我的图书馆”功能 登录进入“我的图书馆”后,点击页面左侧每一项可以看到详细信息、进行相应操作。 有关修改“我的图书馆”的密码: 首次登录,系统会自动提示您修改密码。以后要修改密码,首先要登录“我的图书馆”,然后点击“读者信息”,在“读者信息”界面,点击“修改个人密码”按钮,即可进行密码修改操作。 如何退出“我的图书馆”: 点击右上角的“注销”按钮即可。 请注意,在登录OPAC“我的图书馆”子系统后,不使用时请务必点击右上角的“注销”按钮,正常退出,以保护您的信息安全。

低通滤波器电路设计与实现

低通滤波器电路设计与实现 摘要 滤波器是一种二端口网络。它具有选择频率的特性,即可以让某些频率顺利通过,而对其它频率则加以阻拦。目前由于在雷达、微波、通讯等部门,多频率工作越来越普遍,对分隔频率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所以需用大量的滤波器。再则,微波固体器件的应用对滤波器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像参数放大器、微波固体倍频器、微波固体混频器等一类器件都是多频率工作的,都需用相应的滤波器。低通滤波器是一个通过低频信号而衰减或抑制高频信号的部件。理想滤波器电路的频响在通带内应具有一定幅值和线性相移,而在阻带内其幅值应为零。有源滤波器是指由放大电路及RC网络构成的滤波器电路,它实际上是一种具有特定频率响应的放大器。滤波器的阶数越高,幅频特性衰减的速率越快,但RC网络节数越多,元件参数计算越繁琐,电路的调试越困难。根据指标,本次设计选用有源二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可达到本次设计要求的指标,可调增益部分通过电压跟随器和反相放大器来实现可调增益。 关键词:低通滤波器,巴特沃斯滤波器,频率响应

Low-pass filter circuit design and Achieve Author: Shang Shiwei Tutor: Song Jiayou Abstract Filter is a kind of two-port network.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equency choice, that can make some frequency pass, but to other frequency is to stop, because now in radar,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departments, more work frequenc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m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frequency of space also increase; So need a lot of filter. Moreover,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wave solid dev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lter can boost, as parameters amplifiers, microwave solid times frequency device, microwave solid mixers, kind of device is working frequency, need corresponding filter. Low pass filter is a through the low frequency signal and attenuation or inhibit the high frequency signal components. Ideal filter circuit frequency response in bandpass should have certain amplitude and linear phase shift, and in which the amplitude with inner resistance should be zero. Active filter is to point to by amplifying circuit and network structure of RC filter circuit, it is actually a particular frequency response of the amplifier. The order number of filter, the higher amplitud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tenuation rate faster, but RC network's day, more component parameters are calculated the more detailed, the more difficult the commissioning of the circuit. According to the index, the design choose active second order bart wo low-pass filter can achieve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index, adjustable gain through the voltage of follow and reversed-phase amplifier to achieve adjustable gain. Key words:Low-pass filter,Butterworth filter,Frequency respon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