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1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1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1

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和地区差异,初步了解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与人口发展的关系。

2.运用资料和地图说出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学会利用各大洲人口和面积的统计数字,计算各大洲人口密度;能利用世界人口统计数字,绘制人口增长统计图或柱状折线图。

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人地观。

【教学重点】

1.运用资料说出人口增长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人口分布的特点。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人吗?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样变化的呢?

(课件展示)1987年7月13日《人民日报》记载:本报7月11日电 7月11日上午8时35分,从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彼特洛瓦医院的产房里传出了今天第一声婴儿啼哭的声音,南斯拉夫一个新的公民,世界上第五十亿个人终于诞生在地球上。

1999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记载:据新华社10月12日电波黑时间12日凌晨零时02分,一名3.6千克重的男婴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诞生,成为地球上的第六十亿位居民。

(提问)世界人口从50亿增加到60亿用了多少年?(大约12年)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是怎样变化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课件)显示“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完成活动1。

思考:1、世界人口已经达到多少亿?

2、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分别用多少年?这说明人口增长速度有什么特点?

(讲述)为了更直观的表示人口的增长速度也可以用曲线图来表示。

(课件显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提问)你们怎么看出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逐渐加快?(人口曲线的坡度越来越陡。)

(讲述)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特别是193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更快。

(过渡)人口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它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讲述)人口自然增长率

(读图)4.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示意图,从图中了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含义。

(师总结)人口的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习惯上用千分率来表示。

(练习)某一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了25个婴儿,死亡10人,这个地区在这一年中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各是多少?(出生率:千分之二十五;死亡率:千分之十;自然增长率:千分之十五)(学生活动)指导学生完成活动2,即计算表中4个国家1998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学生讨论)1.表中四个国家自然增长率的大小。(尼日利亚>巴西>英国>德国)

2.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其他3个国家有什么不同,这意味着什么?(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表明人口在减少。)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活动3,即依据非洲的人口统计数据,完成非洲的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展示)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图

(提问)请把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

(讲述)通过以上活动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各国是不一样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那么世界人口在分布上又有什么特点呢?

(计算)有甲、乙两城市,面积大约都是2000平方千米,甲市人口500万,乙市人口250万,算算两市平均每平方千米个有多少人?根据计算结果,得出人口密度的概念。

(计算)“做一做”算出中国和加拿大的人口密度(中国:约121/平方千米;加拿大25/平方千米)

(承转)我们算平均每平方千米有多少人,就是算这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即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课件)显示“人口密度公式”。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面积。

(承接)人口密度不同,在图上有什么区别呢?看A、B两城市人口密度的比较图(教材)。(A市人口稠密,B市人口稀疏。)

(总结)人口密度能准确地说明世界各国、各地区人口分布很不均,有的地区稠密,有的地区稀疏。

(展示)〈世界人口的分布〉读图: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在哪些大洲的哪一部分?

(生指图)学生在大屏幕上指出世界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并说出判断理由。

(转接)这些地区为什么人口稠密?我们用所学过的知识对这些地区进行分析:首先,从自然条件看这里有什么优越性?

(展示)〈世界地形图〉和〈世界人口分布图〉对照比较,

提问:1、它们都处于什么纬度?(中纬度)

2、它们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近海地带)

3、它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平原为主)

4、它们在气候上有什么特点?(温暖湿润)

(总结)可以看出,人口稠密的地区,一般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所以在人类历史农业发展较早,现在也是工业、交通发达、城市集中的地区。

(学生活动)对比上述四个问题,结合已学过的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知识,分析人口稀疏区的自然条件有什么特点?

在海陆位置上:内陆地区

在地形上:地势高峻的高山高原地区

在气候上:干旱的沙漠和湿热为开发的热带雨林地区

在纬度上:高纬度地区的苔原带、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教师总结)人口分布主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其次也受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影响:亚洲的东部和南部都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人类在这里聚居的历史悠久,农业发展较早;欧洲和北美洲东部都是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经济发达,所以人口稠密。

(学以致用)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自己家乡的人口分布特点以及原因。

(小结)人口的分布要受到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农业开发时间长短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人口稠密地区,多是开发较早、自然条件优越或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人口稀少的地区,多是些自然条件恶劣、不宜开发或者不宜人居住的地区。[探究活动]我家的人口

要求:

1.周末对自己的爷爷和奶奶进行一次采访,问一问:从你的曾祖父母开始,

经过四代人,你家增加了多少口人?哪一代生的孩子最多?是因为什么原因?现在的家庭人口是处于增长的趋势还是呈下降的趋势?为什么?

2.通过你家的情况,你能否理解虽然我们已在实施计划生育的政策,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口的总数还在继续增长,这是为什么?

【板书设计】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速度:缓慢

加快 发达国家慢

发展中国家快

2、世界人口数:65亿(2006年3月)

3、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的分布

2、人口密度(人/km 2):人口密度大,稠密;人口密度小,稀疏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第二课时)

万州区江南初中 朱文亚转自《新课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人口现状:人口过多,增长过快;能用实例说出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2、能结合生活实际用实例说出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及对城市环境带来的影响。

3、初步树立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

教学重点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原因;城市人口无计划增长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由分苹果引入。

教师现有2个苹果,一个要平分给2个同学,每人可分一半;一个要平分给6个同学,每人只能分得1/6,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所得苹果多少的不同呢?

——人的多少(人口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世界的人口问题。

板书三、人口问题。

提问请大家观看以下画面,说说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现象?

1.动画:人多、拥挤——有好多——1999年10月12日达到60亿,现已超过65亿。

2.“人口增长示意图”——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说明人口增长越来越快——有多快——展示图片:每年增加8000万,每分钟增加152人,每秒钟增加2.5人。

学生动手运算:

(1)我们上完该节课后,全球又将增加多少人?

(2)就目前人口增长速度,再过多少年,人口又要增加10亿?

学生演算后回答。

教师据人口专家预测,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2050年,将达到100亿。

提问全球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问题呢?

板书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人口问题

教师观看幻灯片“苦难的母亲”,说说这幅画的含义。

学生地球母亲养育了过多的孩子,但她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使地球母亲负担加重。

学生活动同学们由此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发的小纸条上,写出由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然后在组内交流、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作鼓励评价。

教师总结

教师边总结,边展示幻灯图片。

(1)社会问题——交通拥挤、住房拥挤、就业困难、饥饿贫困。

(2)垃圾污染——垃圾成堆,污染环境,占用土地。

水污染——人口增多,从而加大工业生产力度,排放污水随之增多,污染水体。

大气污染——工厂排放的浓烟,废气污染大气。

以上三大污染统称工业“三废”污染。

(3)开荒种地——人多地少,为解决吃饭,不得不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人均占有资源量少——由于人多,总量虽然丰富,但人均不足。

教师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我们就应该控制人口的增长,比如我国和印度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现在,有些国家却出现了鼓励生育的政策,比如说德国和科威特(展示幻灯资料),请问这又是为什么呢?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人口增长过慢、零增长或负增长也会带来问题。

提问人口增长过慢会带来哪些问题呢?

教师板书人口增长过慢→人口问题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1)劳动力短缺;

(2)国防兵源不足;

(3)老龄化问题。(老年人口增多,用于老年人的退休金、养老金增长,加重社会经济负担。)

举例:比如说日本就是世界上老年人自杀率最高的国家。

原因:老年人增多,用于老年人的福利基金减少,生活孤单、困难、没保障,

所以选择自杀。

总结

提问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问题,增长过慢也会带来问题,那请问人口应该怎样发展,才科学呢?

板书人口问题→对策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展示对策、学生朗读:“人类应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教师世界人口在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的现象。那请大家结合图片和生活实际,根据自己所见所闻,用实例说出农村人口大规模迁入城市的原因?

教师展示幻灯片。

学生结合图片思考讨论。

学生根据讨论回答,教师评价鼓励。

教师总结

教师由于农村人口无计划地迁入城市,使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从而使城市人口数量增加。请问: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对城市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教师展示利弊两方面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

板书城市人口增加→人口问题

学生 2人组合,结合图片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自由辩论、发言。最后请四个学生上台分组辩论。

教师总结

教师城市人口增加有利也有弊,对此,我们应怎样协调,使利大于弊呢?

学生结合实际讨论举例回答。如:通过政府行为加以调控;大力兴办乡镇企业;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

课堂小结:结合板书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三、人口问题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三课时)

万州区江南初中朱文亚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2.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重要特点。

3.树立科学的种族观,各种族之间一律平等。

教学重点:

掌握人种特征,培养学生准确辨识各人种的能力。树立科学的种族观,各种族之间一律平等

教学难点: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选多幅学生比较熟悉,又能反应三大人种的图片:如足球明星贝克汉姆、篮球飞人乔丹、电影明星章子仪等

(猜猜看)同学们,这些人物你们一定都认识。这些图片他们反映了世界的三大人种,你能说出来吗?你怎样区分他们呢?

(学生活动1)画面具。根据自己头脑中三大人种的印象和观察P71页三大

(师)点评学生作品,并总结人种概念及分类:

1、人种: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人的第一特征)、眼色、毛发、头型、脸形等。

2、人们依据这些不同把世界上的人划分为三大人种。

(提问):是什么原因造成各人种的不同?

(学生活动2)①学生阅读P72阅读材料“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

②活动“我是百事通”。你能举出一些各色人种适应环境的外貌特征吗?如:皮肤的颜色、鼻梁的高低、体毛的疏密……

总结:各人种的长相区别是由于适应环境的结果。

(学生活动3)黑色人种一定分布在热带吗?三大人种到底是怎样分布的?

学生结合图4.11世界人种的分布,完成P72活动1。观察地图,分组讨论并完成表中“分布地区”栏。教师订正并总结,总结一栏,对应的区域,在课件上可见其明显的颜色差异并闪烁。

(师问)有人说:非洲是黑人的故乡,但是,黑人不仅仅分布在非洲,结合阅读材料《黑人被贩卖至美洲》,每个同学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黑人的分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其根源是什么?

(师总结)美洲分布有一部分黑色人种,那是殖民者贩卖“黑奴”造成的。

(学生活动5)自由辩论:近代,一些白种人把为了推行种族歧视政策,制造了白种人是“高等”人种,有色人种是“低等的”人种的种族优劣学说,并

对“低等种族”的人加以歧视和压迫。请以“人种有高等低等之分吗”为题辩论(要求有理有据)。

(师)种族优劣论是违反历史事实的,各种族之间一律平等。属于黄种人的中国人创造了5000多年的文明;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的古玛雅文化,这些文化比所有的欧洲文明要早得多。

(学生活动6)

写一写:你想对“种族优劣”论者说些什么?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如时间允许,可在课堂上将优秀作品与大家交流,如时间不够,可作为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结合板书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四、不同的人种

白色人种

三大人种特征黄色人种

黑色人种

世界的人种三大人种的地理分布

人种与地理环境的联系

人种没有优劣之分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主备:孙元金使用人:上课时间: 序号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 班级:姓名:课型:新授课 【基础要点】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和地区差异。 2、了解世界人口分布大势以及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诸多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3、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4、初步学会阅读分析人口增长曲线图,并能利用世界人口统计数字,绘制人口增长统计图表。 【学程与导程】 [设问导入]:你们知道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吗?地球上的人口总数又是怎样变化的?互动一: <活动> 1、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并计算教材P63活动1,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分析结果,看看说明了什么? 总结:。 2、分组讨论:是哪些因素导致人口增长速度的加快? 互动二:人口的增长既然有快慢,这个快和慢的速度用什么来衡量? 1、活动2 计算四个国家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并比较。 2、根据非洲人口统计数据,完成非洲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互动三: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有疏密之分,可以如何来表示呢? 1、活动:教材P65图4.6,根据AB图信息,填表。 2、读图世界人口分布图,找出世界哪些地区稀疏,哪些地区密集? 人口分布密集区:。 人口分布稀疏区:。 3、活动:请大家从自然条件,历史或其他方面分析影响人口密度不同的原因。 人口分布密集: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分布稀疏: [达标反馈] 1、某地区在一年内平均每1000人中,出生并存活25个婴儿,死亡10人,那么该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 A 25‰,10‰,15‰ B 25‰,10‰,35‰ C 25‰,15‰,10‰ D 25‰,35‰,10‰ 2、人口分布密集地区绝大部分位于() A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带B热带接近赤道地区 C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带D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3、某城市面积约2000km2,人口500万,那么该市的人口密度是() A 250人/km2 B 2500人/km2 C 25000人/km2 D 40人/km2 4、下列地区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拉丁美洲 B 亚洲 C 非洲 D 欧洲 5、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交流平台】写出你本节内容存在的问题或你的建议。 自我评价:

第一节 人口和人种5

教学设计 题目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总课时5节学校星火一中教者杨春丽年级七年级学科地理设计来源自我设计教学时间2011年月日-- 日 教材分析(1)理解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及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学情分析(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2)学会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进行地理思维的能力。 教 学目标(1)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 (2)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3)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地区。 重点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难点(1)人口问题及对策。(2)三大人种的地区分布。 课 前 准 备 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新课的 讲解 演示实验 练习与 作业 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导入新课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们把地球 称为“地球村”,而把自己则称为“地 球村的居民”。在上个世纪下半叶地 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致人们惊 呼“人口爆炸了”。可见人口问题已 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所以 世界人口的数量、增长、分布和人 种等知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是 我们每位中学生都必需了解的地里 知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人 口与人种。 [活动1] 让学生结合课本65页活 动1,并根据平时的了解展开讨论。 并出示幻灯片(资料:地球上第50 亿位和第60亿位居民) [过渡] 同学们都讲的很好,接下 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世界人口是怎样 增长的? 一、世界人口增长 [活动2] 读图分析问题。投 影展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从 该曲线图的变化你知道了哪些信 息?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曲线图中, 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说明人口增 长的越快,然后引导学生分时段, 边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边分析人 口增长速度的特点。(通过读图,培 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同学们,你们知 道现在地球上有 多少人吗?地球 上的人口总数又 是怎样变化的 呢? 为什么在18世纪 以前,世界人口 增长得十分缓 慢,而从20世纪 中期开始,世界 人口增长的速度 大大加快? 1830年以来,由 于现代医疗卫生 技术的进步,人 们生活水平的改 善和提高,婴儿 死亡率降低,人 的寿命延长,世 界人口增加的速 度就越来越快。 [设问过渡] 那 么一个国家或地 区人口增长的快 慢又用什么来衡 量呢? 分组讨 论,自由回答。 从“世界人口增 长曲线”图,我 们可以看出:在 18世纪以前, 世界人口增长 得十分缓慢;18 世纪以后,特别 是20世纪以 后,世界人口增 长的速度大大 加快. 分组讨论回答。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人 教新课标版 教学要求 1. 运用资料说出人口增长的特点。 2. 运用地图说出人口分布的特点。 3. 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4.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 5. 在地图上指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内容点析 1.关于世界人口的增长,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 (1)世界人口在18世纪(特别是18世纪30年代)以后,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了。课本中不仅有文字叙述,而且以图4.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予以辅助说明。在人口增长曲线图中,曲线的斜率越大,说明人口增长越快。从图4.1可以看出: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30年代,人口增长曲线还是比较平缓的,说明这一时期的世界人口增长还是比较慢的;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人口增长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说明这一时期的世界人口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曲线的斜率更大了,说明这一时期的人口增长速度极快。进入21世纪,人口增长的预测曲线(虚线)的斜率较20世纪末叶稍缓一些,说明未来人口的增长速度将逐渐趋缓。 除此,课文还设计了活动3,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根据资料绘制人口统计图(柱状折线图)的基本方法,并理解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 (2)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是由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所决定的。课本采取了文字叙述和示意图相结合的方式予以说明。图4.2以比较形象的天平说明了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增加越多,也就是人口增长快;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既不增长,也不减少,也就是人口停止增长;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减少,数值越大,表示减少越多,也就是人口减少快。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居民与聚落第四章同时,课文还设计了活动2,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这一活动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 2.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重点是要讲清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至于造成人口分布不均匀的原因,不要作过多的分析,只要使学生知道经济发达、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人口稠密,自然条件很差的地区人口稀疏就可以了。 3.关于“人口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策略,以及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课本中的第一自然段作了概述,然后通过图4.7“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中的照片以实例说明。 课文还设计了活动1、活动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来理解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活动1的目的使学生通过实际计算进一步认识现今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之快;活动2则要求学生通过讨论,更全面地认识、理解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2)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策略,课文仅以第二自然段的文字叙述和阅读材料“不同的人口政策”予以点明。

《人口与人种》教案

《人口与人种》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通过对比世界不同年代的人口总数,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并能运用资料,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2.学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能简单分析其成因。 3.用实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4.知道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点,能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二、能力目标: 1.运用统计数据、人口增长曲线等资料、图表,归纳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特点;运用地图归纳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利用实例和生活体验,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正确认识人口问题。 3.利用照片、视频等资料对比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点;运用地图说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分析人口多产生的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2. 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教学重点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问题及对策;世界人种的分布及其原因。 教学方法 通过大量的识图,以图为媒介,恰到好处的运用课件,讲练结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动态调整运用更适合学生特点的“学教”方法。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查找相关的资料。 2.教师准备: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采用声、像,幻灯片等相关的技术,将教学中的重

要信息加工成声,情,形的动态信息,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问题导入:2011年10月31日,世界在这一天迎来第70亿人口。但,这天让人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呢? 二、新授 展示图片,第70亿个婴儿降生地球村,人们忧从何来?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世界人口和人种”话题的探讨。(“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我们知道了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但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样变化的呢? (1)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怎样的?不断增长 (2)世界人口增长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 第一阶段曲线平缓,说明人口增长缓慢;第二阶段曲线变陡,说明人口增长加速;第三阶段曲线越来越陡,说明人口快速增长。 (3)试着分析每阶段人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从生活条件、医疗卫生、社会安定等方面分析) l830年前,人类适应自然环境能力差,因战争、自然灾害和疾病等原因使人的寿命很短,每年死亡的人数多。在这之后医疗条件改善,人的寿命逐渐增长,死亡人数减少;特别是1960年之后,人口基数不断增大,增加单位人口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世界人口总数增长也越来越快。 2.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又用什么来衡量呢? (1)结合左图,计算并分析: 人口数/亿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年 10-20 20-30 30-40

2021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 1.能运用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 3.能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4.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 教学重点、难点: 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结合图表、地图分析问题,通过计算掌握问题。 教学准备: 《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世界各大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前面咱们学过了世界的地形和气候,这一节我们开始学习世界的居民,你知道世界

上现在有多少人吗?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世界人口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一节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出示幻灯片1:标题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世界人口的增长。 学习新课: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板书) 出示幻灯片:《世界人口增长曲线》,让学生回答: (1)1750—180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说明:曲线越平缓,说明人口增长越慢;曲线越陡,说明人口增长越快。由图可知,这一阶段的人口增长十分缓慢)(2)1800—195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逐渐加快) (3)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快速增长) 出示幻灯片:总结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到20世纪中期,人口增长逐渐加快;从20世纪中期以来,人口快速增长。 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人吗?世界70亿人口日是哪一天?(70亿,2011年10月31日) 出示幻灯片:“资料:地球上的第70亿位居民” P71页活动,让学生读P72页《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并填左表,通过填表,你发现了

人口与人种优质课教案

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知识目标: (1)理解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3)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2)学会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进行地理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分析人口多产生的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树 立正确的人地观。 (2)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教学重点: (1)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 (2)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2)人口问题及对策。 (3)三大人种的地区分布。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小组合作模式 教具: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教师出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由生进行概括。 生:世界人口越来越多 生: 世界人口增长越来越快 生:世界人口在20世纪之后增长的速度加快 ······ 2.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亲切的把之成为“地球村”,而我们自己则是“地球村的居民”。在上个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致人们惊呼“人口爆炸了”。可见人口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人口问题: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二:设疑自探: 1、生自读课本70—76页,提出疑问 2、老师对学生的质疑进行总结 3、教师出示自探问题,结合学生的疑问进行修改:

人口与人种习题(含答案)

人口与人种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分) 1.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黑人体育明星,如“飞人”乔丹、“拳王”泰森.虽然他们现在是美国人,但他们的祖先却是() A.南美洲人 B.大洋洲人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 D.欧洲人 2.某跨国公司专为黑种人配方生产的化妆品,在下列哪个国家可能会有较大的市场() A.俄罗斯 B.中国 C.南非 D.美国 3.美国的土著居民是() A.白人 B.黑人 C.华人 D.印第安人 4.该地区的人种主要是() A.黑种人 B.白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种人 5.读非洲气候图,回答27-30题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非洲”的主要原因是() A.90%以上是黑种人 B.盛产黑芝麻等黑色食品 C.土地肥沃,呈黑色 D.人们喜爱黑色 6.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在() A.欧洲西部 B.北非 C.撒哈拉以南非洲 D.亚洲西部 7.关于南美洲人种特点,正确的是() A.该洲白种人主要来自亚洲 B.该洲黑种人来自大洋洲 C.该洲黄种人来自欧洲 D.混血种人数量众多 8.疫情爆发地区的主要人种是()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9.关于人口增长过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住房紧张 B.就业困难 C.植被破坏 D.生活水平提高 10.下列平原,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两河流域 C.恒河平原 D.西欧平原 11.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的大洲是()

A.欧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12.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的问题是() A.劳动力缺乏 B.就业困难 C.人口老龄化 D.国防兵源不足 13.人口增长必须与当地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地关系才能和谐.据此完成13-14题. 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的是() A.亚洲东部 B.欧洲西部 C.南美洲西部 D.非洲北部 14.2014年暑假期间,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的地区旅游.回校后他们各自描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你对他们的描述,认为不可信的是()A.甲:我到了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 B.乙:我走访了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 C.丙:我去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D.丁:我游览了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 15.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亚洲 B.欧洲 C.拉丁美洲 D.非洲 16.从种族构成上看,拉丁美洲的人种主要是()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种人 17.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非洲 18.拉丁美洲当地居民原为() A.白种人 B.混血种人 C.黑种人 D.印第安人 19.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C.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为欧洲 D.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有冰原带和苔原带、亚寒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区、高山和高原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分) 20.______ 洲的东部和南部、______ 洲以及______ 洲东部等地区人口分布稠密. 【答案】 1. C 2. C 3. D 4. A 5. A 6. C 7. D 8. C 9. D 10. A 11. C 12. B 13. B 14. D 15. D

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4.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5.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6.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法、分析法等学习人口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2.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3.通过读图、绘图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以及分析、归纳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 2.人口问题对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 2.人口问题对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的影响。 课前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第1 引入新课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周围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工作,甚至许多人面临着下岗或已经下岗,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人口不断增长以及人口过多是原因之一)。 投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讨论世界人口是怎样变化的?(首先引导学生发现此类地图的读法) 学生小结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曲线平缓,说明人口增长缓慢;曲线较陡,说明人口增长较快。所以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过60亿,到2050年左右将达到90亿。 活动探究看图4.1“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活动1,即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0年的60亿,人口每增10亿所需的时间,让学生将答案填人右表中,然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 (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即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投影图片看图“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图”讨论人口的增长与哪些因素有 关?在何种情况下人口会不断增加?何种情况下人口会不断减少?

《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让学生学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使学生了解人口过度增长所带来的危害,认识到人口有计划增长的必要性。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知道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二)能力目标 1.让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 2.通过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会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2.通过学生自己读图、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人口过度增长所带来的危害。认识到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1.由复习世界人口的增长导入,提问: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什么来表示?世界各大洲的人口总数一样吗?世界各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一样吗?出示人口众多的图片,提问学生从图片中能看出什么问题?世界的人口已经超过70亿,这70多亿人口是否均匀的分布于世界各地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世界的人口与人种第二课时“人口的分布”。 (设计意图:由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导入新课,承上启下。出示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人口多的概念) 二、讲授新课 (一)人口的分布 1.教师讲授,学习人口的分布,我们首先要知道人口的疏密程度用什么来表示?(人口密度) 教师明确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公式: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面积。 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口稀密的程度。人口密度越高则人口越稠密,越低则人口越稀疏。从表中可以看出,A地人口密度较B地小,也就是人口分布较稀疏。所以世界各地的人中密度是不相同的。 (设计意图:利用人多的图片导入,形象直观,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引出人口密度一词,由于是新接触的概念,所以教师要讲解清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教案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本着从学生的个性心理和生活实际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原则,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二、能力目标 (1)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2)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2)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3)通过读图、绘图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以及分析、归纳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与难点 1、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 2、人口问题对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人种的分布图、三大人种的图片资料以及书中相关内容的图片。有关人口问题的影像资料。 2、学生准备: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分布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引入新课】: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周围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工作,甚至许多人面临着下岗或已经下岗,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人口不断增长以及人口过多是原因之一)。 【投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讨论世界人口是怎样变化的?(首先引导学生发现此类地图的读法) 【学生小结】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曲线平缓,说明人口增长缓慢;曲线较陡,说明人口增长较快。所以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过60亿,到2050年左右将达到90亿。 【活动探究】看图4.1“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活动1,即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0年的60亿,人口每增10亿所需的时间,让学生将答案填人右表中,然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 (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即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周村三中蔡莹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本着从学生的个性心理和生活实际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原则,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二、能力目标 (1)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2)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2)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3)通过读图、绘图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以及分析、归纳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与难点 1、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 2、人口问题对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人种的分布图、三大人种的图片资料以及书中相关内容的图片。有关人口问题的影像资料。 2、学生准备: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分布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引入新课】: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周围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工作,甚至许多人面临着下岗或已经下岗,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人口不断增长以及人口过多是原因之一)。 【投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讨论世界人口是怎样变化的?(首先引导学生发现此类地图的读法) 【学生小结】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曲线平缓,说明人口增长缓慢;曲线较陡,说明人口增长较快。所以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过60亿,到2050年左右将达到90亿。 【活动探究】看图4.3“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活动1,即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0年的60亿,人口每增10亿所需的时间,让学生将答案填人右表中,然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 (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即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一\二\三\四) https://www.360docs.net/doc/e69804075.html,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 3.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能力目标1.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2.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2.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3.通过读图.绘图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人口的分布和人口问题及人种 ●○教学准备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人种的分布图,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分布图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竞争强烈.就业困难.就拿我国来说吧,现在我们听的最多和说的最多的词就是“竞争”和“下岗”两个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人口不断增长是原因之一. 板书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课堂活动1 教师引导 出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4.1,要求学生讨论: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样变化的?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师生小结 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1830年,世界人口数约为10亿,1930年,人口数也只有20亿,在这长达100年的时间里,人口数仅增长了10亿,而在1987年,人口数约为50亿,1999年人口数就有60亿,时间相隔才12年,人口就增加了10亿。 教师承接 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曲线平缓,人口增长缓慢,曲线较陡,说明人口增长较快。所以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的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中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 课堂活动2 指导活动 看书中图4.3“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活动1,即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0年的60亿,人口每增10亿所需的时间,让学生将答案填入右表中,然后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 师生小结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逐渐趋(短)。这表明在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逐步趋(快)。

推荐-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 精品

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和地区差异,初步了解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与人口发展的关系。 2.运用资料和地图说出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学会利用各大洲人口和面积的统计数字,计算各大洲人口密度;能利用世界人口统计数字,绘制人口增长统计图或柱状折线图。 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人地观。 【教学重点】 1.运用资料说出人口增长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人口分布的特点。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人吗?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样变 化的呢? (课件展示)1987年7月13日《人民日报》记载:本报7月11日电 7月11日上午8时35分,从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彼特洛瓦医院的产房里传出了今天第一声 婴儿啼哭的声音,南斯拉夫一个新的公民,世界上第五十亿个人终于诞生在地球上。 1999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记载:据新华社10月12日电波黑时间12日凌晨零时02分,一名3.6千克重的男婴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诞生,成为地球上的第六十亿位居民。 (提问)世界人口从50亿增加到60亿用了多少年?(大约12年)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是怎样变化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课件)显示“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活动1。

思考:1、世界人口已经达到多少亿? 2、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分别用多少年?这说明人口增长速度有什么特 点? (讲述)为了更直观的表示人口的增长速度也可以用曲线图来表示。 (课件显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提问)你们怎么看出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逐渐加快?(人口曲线的坡度 越来越陡。) (讲述)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特别是193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更快。 (过渡)人口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它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讲述)人口自然增长率 (读图)4.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示意图,从图中了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含义。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人口与人种 课题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执教者授课日期 课型新授课教具有关课程课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对各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形成初步印象;能够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人地观。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教学流程设计教法 学法设计 二次备课设计 一教师导学 人们把地球亲切地称为“地球村”, 而把自己称为“地球村的居民”,在 20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致人们惊呼“人口爆炸”了。那么,“地球村”到底有多少居民呢?他们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二学生自学 1现在全球大概有多少人? 2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分别用多少年?这说明人口增长速度有什么特点?完成P71活动题表格。 3根据图4.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分析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总结世界人口的变化学生阅读教 材,并通过资 料解决问题 课件展示:“地球村”上的 居民,让学生感受“人口爆 炸 阅读课本P70前两段内容, 思考下列问题。

4按人口从多到少排列大洲。 5按人口增长率从大到小排列大洲。 探究:北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为什么人口增长比欧洲快得多? 三交流展示 时间人口增长特点 ① 18世纪以前十分缓慢; ②工业革命以后大大加快; ③二战后迅速增长; ④现在基数大,年增8000万。 四目标检测 探究:北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为什么人口增长比欧洲快得多? 总结 学生与教师共同归纳本节课知识点。(提问)人口 增长的速度有 快有慢,它是 由什么决定的 呢? 人口迁移政策 比较开放,经 济发达,迁入 人口多 让学生阅读课本P70第3自 然段,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 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人口出 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公式,从中了解出生率、死 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含义。 回顾与反思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本着从学生的个性心理和生活实际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原则,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二、能力目标 (1)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2)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2)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3)通过读图、绘图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以及分析、归纳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与难点 1、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 2、人口问题对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人种的分布图、三大人种的图片资料以及书中相关内容的图片。有关人口问题的影像资料。 2、学生准备: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分布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引入新课】: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周围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不

到工作,甚至许多人面临着下岗或已经下岗,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人口不断增长以及人口过多是原因之一)。 【投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讨论世界人口是怎样变化的?(首先引导学生发现此类地图的读法) 【学生小结】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曲线平缓,人口增长缓慢,曲线较陡,说明人口增长较快。所以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过60亿,到2050年左右将达到90亿。 【活动探究】看图4.3“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活动1,即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0年的60亿,人口每增10亿所需的时间,让学生将答案填人右表中,然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 (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即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投影图片】看图 4.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图”讨论:人口的增长与哪些因素有关?在何种情况下人口会不断增加?何种情况下人口会不断减少? 【学生总结】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是由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所决定的,即由人口自然增长率来决定的。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增加越多,也就是人口增长快;当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表示人口即不增加,也不减少,也就是人口停止增长;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表示人口减少,绝对值越大,表示减少越多,也就是人口减少快。 【分组讨论】20世纪以来的世界人口为什么会不断增加?(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基本稳定等) 【活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活动2,计算下表中四个国家1998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组织学生讨论 1.比较表中四个国家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2.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其他3个国家有什么不同,这意味着什么? 【师生小结】四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大至小排列为:尼日利亚>巴西>英国>德国; 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负值,说明德国的人口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出现负增长即人口在减少,但是由于有外来移民的补充,实际人口并没有减少。 【指导学生活动】依据非洲人统计数据,完成非洲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总结】通过以上活动可以得出: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但各国增长不同,即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讲述】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公式为: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面积。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疏密程度。 【指导学生活动】看图4.6,填写下表

人口与人种教案一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2)学会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分析人口多产生的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 (1)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 (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推理、比较、讨论法、谈话法等的教学方法。 课前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搜集有关人口问题的资料。[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材分析] 人口带来的问题在全球影响越来越严重了,如何解决人口自身的问题及带来的各种问题是当前全球都在关注和药解决的。本节教材通过四个部分来讲述,世界人口的增长主要通过图表资料来了解世界人口在过去和现在的增长形势,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则是通过人口密度和世界人口分布图来呈现。人口问题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来展示,让学习能深入浅出,最后一部分通过三大人种特点的对比加深学习记忆和理解,并通过图来显示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范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们把地球称为“地球村”,而把自己则称为“地球村的居民”。在上个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致人们惊呼“人口爆炸了”。可见人口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所以世界人口的数量、增长、分布和人种等知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是我们每位中学生都必需了解的地里知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吗? 在2011年10月31日凌晨,全球第70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丹妮卡·卡马乔在菲律宾降生。地球上的人口总数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活动1] 让学生结合课本65页活动1,并根据平时的了解展开讨论。 [过渡] 同学们都讲的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世界人口是怎样增长的? 一、世界人口增长 [活动2] 读图分析问题。投影展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从该曲线图的变化你知道了哪

4.1人口与人种 第1课时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们把地球亲切地成为“地球村”,而把自己称为“地球的村民。在20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至人们惊呼“人口爆炸了”,人口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给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和地区差异,初步了解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与人口发展的关系。 2.运用资料和地图说出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学会利用各大洲人口和面积的统计数字,计算各大洲人口密度;能利用世界人口统计数字,绘制人口增长统计图或柱状折线图。 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人地观。 教学重点 1.运用资料说出人口增长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人口分布的特点。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法 结合图表、地图分析问题,通过计算掌握问题。 教学准备 《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世界各大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前面咱们学过了世界的地形和气候,这一节我们开始学习世界的居民,你知道世界上现在有多少人吗?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世界人口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一节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出示幻灯片1:标题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世界人口的增长。 学习新课: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板书) 出示幻灯片:《世界人口增长曲线》,让学生回答: (1)1750—180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说明:曲线越平缓,说明人口增长越慢;曲线越陡,说明人口增长越快。由图可知,这一阶段的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2)1800—195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逐渐加快) (3)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快速增长) 出示幻灯片:总结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到20世纪中期,人口增长逐渐加快;从20世纪中期以来,人口快速增长。 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人吗?世界70亿人口日是哪一天?(70亿,2011年10月31日) 出示幻灯片:“资料:地球上的第70亿位居民” P71页活动,让学生读P72页《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并填左表,通过填表,你发现了什么?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出示幻灯片:《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及说明问题》并讲解。 (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它说明人口增长的速度是逐渐加快的。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人口基数越大,增长也就越快。) 出示幻灯片: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什么决定的?如何计算? (让学生阅读P71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 (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人口总数×100%) 出示幻灯片:出生人口多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增加;死亡人口多于出生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减少。 出示幻灯片:举例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示幻灯片:图《世界各地的人口增长速度》 提问: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哪一个地区?最慢的是哪一个地区? 出示幻灯片:非洲人口增长柱状折线 依据非洲的人口统计数据,完成非洲的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过度:那么世界上的人口是怎么样分布的呢?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板书) 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一个地方人口疏密的程度我们用什么来表示?(人口密度) 出示幻灯:什么是人口密度?它是如何计算的? (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人口密度=人口总数÷地区面积<单位:人/平方千米>) 出示幻灯片:计算咱们班级的人口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