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的货币制度与货币政策

新西兰的货币制度与货币政策
新西兰的货币制度与货币政策

新西兰的货币制度与货币政策

一、新西兰的货币制度

(一)新西兰储备银行

新西兰储备银行是新西兰的中央银行,成立于1934年。依据《储备银行法1989》的规定,新西兰储备银行的职责主要有以下三项:1、实施货币政策以维持物价稳定;2、促进金融体系健全高效运行;3、发行货币以满足公众的交易需求。《储备银行法1989》还赋予新西兰储备银行行使以上职责的法定独立性。除以上三项主要职责外,新西兰储备银行还承担为商业银行提供支付清算服务、持有管理外汇储备、为政府提供现金和债务管理服务、向政府提出金融市场操作建议、为新西兰海外投资委员会提供日常秘书服务等职能。

新西兰储备银行由新西兰政府全资所有,实行行长负责制,有关政策决定均由行长作出,行长由财政部长任命,任期为5年。储备银行设有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政府任命。理事会并不负责正式决策,而是监督行长和整个银行的履职情况,理事会还可提出储备银行行长的任命和免职建议。

储备银行主要职能部门有经济学部、金融稳定部和货币部。经济学部负责经济研究及为货币政策提供建议;金融稳定部负责监测金融市场、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和管理外汇储备;货币部负责设计、发行新西兰钞票和硬币。新西兰储备银行还设有金融服务部、信息服务部、内审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目前新西兰储备银行职员大约有240名,总部设在惠灵顿。

(二)新西兰的货币

新西兰货币名称为新西兰元。新西兰储备银行拥有新西兰唯一的法定发钞权。1999年开始,新西兰引入塑质钞票,目前新西兰新发行钞票均为polymer钞票。新西兰钞票有5

种面值:5、10、20、50、100元。硬币有5种面值: 10分、20分、50分、1元、2元。

二、新西兰的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目标:

《储备银行法1989》明确新西兰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维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该法案第9条款规定,新西兰储备银行行长和财政部部长必须签订独立的协议以明确维持物价稳定的具体目标。这一协议称为“政策目标协议”( Policy Targets Agreement)。自从《储备银行法1989》通过以来,新西兰储备银行行长和财政部部长共签订了7次“政策目标协议”。最近的一次协议签订于2007年5月,协议明确新西兰储备银行以维持物价总水平稳

定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同时将货币政策目标具体化为将消费物价指数(CPI)中期的平均水平维持在1%至3%之间。

另一方面,《储备银行法1989》第12条款赋予新西兰政府越过中央银行实施“政策目标协议”超越权力。政府可要求新西兰储备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以达到物价稳定以外的其它经济目标,超越权力的期限为12个月。目前为止没有发生这种情况。

(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1999年以前,新西兰储备银行运用多种手段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以控制通货膨胀水平,如控制货币供应量,发布货币情况指数(Monetary Conditions Index)对金融市场做出信号指导等。1999年3月开始,新西兰储备银行利用官方现金利率(Official Cash Rate)作为货币政策实施的工具。官方现金利率是新西兰储备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隔夜借款利率,商业银行可按照官方现金利率向储备银行借款和存款,因此官方现金利率直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

通常情况下,新西兰储备银行每年8次(约每6周一次)评估官方现金利率水平。储备银行根据国内国际经济形势、金融市场变化和宏观经济指标对官方现金利率作出评估,由储备银行行长作出是否调整官方现金利率水平的决定。如有突发事件时,如2001年9月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遇袭时,储备银行也曾临时调整利率。

(三)货币政策的可信度与透明度

新西兰十分注重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和透明度管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目标协议”的内容和任何调整必须向公众公开;2、新西兰储备银行以《货币政策公告》的形式公布每次官方现金利率水平的评估和决定;3、每年至少两次发布《货币政策报告》详细说明货币政策的决定和实施情况,近年来《货币政策报告》均为每季发布;4、储备银行理事会代表财政部监督行长和整个银行的履职情况,并向财政部报告;5、新西兰议会金融与支出特别委员会(Parliament’s Finance and Expenditure Select Committee)定期对储备银行进行审查;6、新西兰储备银行每年发布年度报告公布货币政策实施、公开市场操作、外汇储备管理以及资产负债状况。

附件:“政策目标协议”( Policy Targets Agreement)

《储备银行法1989》第9条款规定,新西兰储备银行行长和财政部部长必须签订独立的协议以明确维持物价稳定的具体目标。这一协议称为“政策目标协议”( Policy Targets Agreement)。“政策目标协议”在每次任命新西兰储备银行行长时签订,但财政部部长更换时不必重新签订。自从《储备银行法1989》通过以来,新西兰储备银行行长和财政部部长共签订了7次“政策目标协议”。最近的一次协议签订于2007年5月,主要有以下四部

分内容:1、新西兰储备银行以维持物价总水平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目标。新西兰政府经济政策目标为促进经济持续均衡发展以保障充分就业、提高收入水平以及平衡收入分配;2、新西兰储备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为将消费物价指数(CPI)中期的平均水平维持在1%至3%之间;

3、当外部冲击导致消费物价指数偏离协议约定的中期目标范围时,新西兰储备银行需按照协议约定做出反应;

4、当实际或预测的年度通胀水平超出协议约定的目标范围时,新西兰储备银行应在货币政策报告中做出解释。储备银行应以持续、一贯、透明的方式实施货币政策,同时避免产出、利率和汇率不必要的波动。储备银行对实施货币政策中的决定和行为负全部责任。

(资料来源:新西兰储备银行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e711011221.html,)

新西兰高中学习及升学制度

新西兰高中学习及升学制度 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送孩子去新西兰读高中,一方面因为新西兰留学费用想对其他国家低廉,另一方面也想避免国内过大的高考升学压力。那么新西兰高中学习和升学是怎样的呢?需要满足什么样的要求,才能成功进入大学。 新西兰的高中是从year9 - year13。在9、10 年级,学生主要学习基础科目,科目包括: 艺术:The Arts, 英语及外语:English and Languages (ESOL), 体育:Physical Education &?Health, 数学:Mathematics, 科学:Science, 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 科学技术:Technology. 所有科目设为必需,则是因为新西兰中学教学大纲体系所要求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有: 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 Skills, 计算能力:Numeracy Skills, 信息能力:Information Skills, 解决问题能力:Problem-solving Skills, 工作及学习能力:Work and Study Skills, 自我管理及竞争能力:Self-management and Competitive Skills, 社会及合作能力:Social and Co-operative Skills, 体格能力:Physical Skills 从11年级开始,学生就要开始修读新西兰全国教育成绩证书(NCEA)了,NCEA是新西兰的中学学历,包括三个等级,分别对应11年级、12年级和13年级。考核成绩绝大部分定为:N(不合格)、A(合格)、M(优秀)、E(特优)4等。

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

1 学年论文 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 宝” 学 院: 商学院 专 业: 金融系 班 级: 09级1班 学生姓名: 完成时间:二О一二年 六月二十九日 序号: 序号:37

摘要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正日益增强。货币政策对一个国家的货币供求均衡、利率和汇率的合理水平、资本流动及经济发展与稳定具有支配性的作用。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主要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无论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还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都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来实现的。货币政策工具有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三类。一般性政策工具作为中央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俗称“三大法宝”。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及其现实效应,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来研究中央银行是如何运用这“三大法宝”对国民经济进行有效调节进而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 关键词:货币政策,“三大法宝”,传导机制,现实效应

abstract With modern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the importance of monetary policy is growing by. Monetary policy on a the currency of the country of the 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 of a reasonable level,capital flow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has the dominant role. The central bank as a monetary policymakers,mainly through the control of the money supply to adjust interest rates and the whole economy affect investment and,whether the deflating monetary policy or 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 is through the use of monetary policy tool to realize. Monetary policy tools have general policy tools,selective policy tools and other complementary policy tools three categories. General policy tools as the central bank's main monetary policy tools including legal deposit reserve discount policy, the policy,and the open market operations,commonly known as the “three magic weapons”.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general monetary policy tools in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its practical effect,with China's actual conditions to study the central bank is how to use this “three magic weapons”o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impact the entire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 Keywords:monetary policy,“three magic weapons”,conduction mechanism,the reality effect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一、简要介绍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作,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最终影响国民经济宏观经济指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conduction mechanism of monetary policy) 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①存款准备金制度 ②再贴现政策 ③公开市场业务 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选择工具 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①费者信用控制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 ④优惠利率; ⑤特种存款 补充工具 其它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括: 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 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 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新工具 2013年11月6日,我国央行网站新增“常备借贷便利(SLF)”栏目,标志着这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正式使用。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这一工具。常备借贷便利,在各国名称各异,如美联储

第二章外汇与汇率制度

第二章 外汇与汇率制度 (一)单选题 1.目前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国家有()。 A.法国 B.德国 C.日本 D.澳大利亚 2.影响汇率的根本因素是()。 A.通货膨胀 B.投机操纵 C.政权更替 D.利率高涨 3.下列哪种标价法是当前绝大多数国家在银行柜台业务实行的标价(A)。 A.直接 B.间接 C.美元 D.非美元 4.银行买进现钞价格比买进外汇凭证的价格(B)。 A.高 B.低 C.相同 D.高3‰ 5.银行买进外汇凭证的价格比买进现钞的价格(B)。 A.低 B.高 C.相同 D.低3‰ 6.购买力平价学说的创始人是()。 A.卡塞尔 B.蒙代尔 C.马歇尔 D.勒纳 7.易于招致国际游资冲击的汇率制度是()汇率制度。 A.固定 B.自由浮动 C.联合浮动 D.管理浮动 8.达到外汇倾销目的一定是本币对外贬值幅度()本币对内贬值幅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小于2% 9.出口导向的发展中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实行的外汇政策是()。 A.本币高估 B.本币低估 C.法定贬值 D.法定升值 10.实行进口导向的民展中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实行的外汇政策是()。 A.本币高估 B.本币低估 C.法定贬值 D.法定升值 11.按外汇资金的性质和用途来划分的汇率有()。 A.官定和市场汇率 B.贸易和金融汇率 C.单一和多种汇率 D.银行间和商业汇率 (二)多选题 1.实行间接标价法的国家有()。

A.美国 B.英国 C.南非 D.新西兰 2.一国货币对外汇率上浮,一般()。 A.有利于出口 B.有利于进口 C.不利于出口 D.不利于进口 3.一国货币对外汇率下浮,一般()。 A.不利于出口 B.有利于进口 C.不利于出口 D.不利于进口 4.直接标价法下()。 A.以1个或100个本币作为标准 B.折合成一定数额外币 C.以1个或100个外币作为标准 D.折合成一定数额本币 5.间接标价法下()。 A.以1个或100个本币作为标准 B.折合成一定数额外币 C.以1个或100个外币作为标准 D.折合成一定数额本币 6.银行挂牌的买入汇率是指()。 A.银行买入顾客外汇的价格 B.顾客卖出外汇的价格 C.银行卖出外汇的价格 D.顾客买入外汇的价格 7.利用外汇倾销政策达到扩大出口的前提是()。 A.本国物价继续急剧上涨 B.本国物价上涨相对缓慢 C.出口商品结构相同国家采取对外贬值政策 D.出口商品结构相同国家未采取对外贬值政策 8.浮动汇率制()。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 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是东南亚最小的国家之一,也是亚洲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这在很大程度是源于政府对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新加坡政治稳定,教育、卫生和社会服务水平堪与发达国家相比。新加坡拥有完善的教育制度,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这与其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分不开。研究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和人才管理制度,对于我国发展经济,制定我国人才发展战略,提高我国教育水平和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新加坡的教育体制有利于每个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兴趣。新加坡的教育同时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它的教育非常成功,自成一体。 一、新加坡的学制与学校类型 1、学制新加坡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政府的教育目标是为本国及海外学生提供均衡的教育,其教育制度秉承英国的教育模式,但又加以改革。它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在满足学生求知需要的同时,也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加坡的教育虽然不是完全的义务教育,但它为所有未成年人提供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新加坡的教育体系比较复杂,通过不同方式多次分流和筛选,因材施教,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每个学龄儿童至少接受10年的学校教育,教育分为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前教育和大学教育等阶段。小学学制是6年,中学学制为4~5年,大学预科学制是2年,大学学制是3年。 2、学校类型新加坡的学校分为政府学校、独立学校、特别辅助计划学校和特殊学校。政府学校是由政府提供财政资助的学校,其中一些是政府全额资助学校,另一些由政府给予部分资助。由于得到政府资助,政府学校能够开展高质量的教学工作。独立学校由学校创办人自主管理,拥有自定收费标准,招收学生,选择、聘请校长和教师以及课程设置的权力。这些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如双语教学、公民和道德教学法及国家考试,自行决定教学计划。新加坡最好的中学几乎都是独立学校,学校实行的是精英教育,教育对象大多成为新加坡的精英人才。特别辅助计划学校是为了在保证学校传统风格的同时保持高水平的英语和汉语教学质量而设置的学校,为学生提供高级英语和汉语教学。这类学校主要是为了保留中文源流的中学,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里在接受传统中国文化熏陶的同时接受英语教育。特殊学校是为在身体和智力上有缺陷的学生开设的。政府对这类学校给予大量的资助并派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学校的目标是使残疾学生能够具备自理生活和担负社会工作的能力。 二、新加坡的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新加坡的高等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具有较高水准的专业人才。新加坡教育部负责高等教育的实施与管理,所有提供中学以后教育课程的公立或私立机构必须得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批准。教育部在公共高等教育机构的决策中起重要作用。高等教育是由初级学院、综合大学、理工专科学院、技术教育学院等不同形式的学校共同完成的,其中包括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公立学校依法设立,可以自行管理,可授予学位、颁发文凭和证书,其管理标准、入学水平和费用等方面的指导方针均由教育部决定。教育部负责提出公立学校课程的更新与增减以及经费的核算,并向国会提出每年的教育预算建议。 三、新加坡教育等级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概述 --浅谈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 一、简介 要了解货币政策工具,首先来认识一下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给、银行信用及市场 利率等变量的方针、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政策目标、中介指标、 操作指标和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是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最终实现政策目标。 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法律解释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关于货币政策工具的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 (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运用前款所列货币政策工具时,可以规定具体的条件 和程序。 本条是关于中国人民银行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规定,这是法律层面上对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解释。 三、种类 根据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职能和效果来划分,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常规工具 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①存款准备金制度 ②再贴现政策 ③公开市场业务 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二)选择工具 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①消费者信用控制;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 (三)补充工具 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 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括: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固定汇率制度是货币当局把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基本固定,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的、很小的范围之内。这种制度下的汇率是在货币当局调控之下,在法定幅度内进行波动,因而具有相对稳定性。 浮动汇率制度一般指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是相对于固定汇率制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汇率的上下波动幅度,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的变化自由浮动。在这一制度下,外汇完全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种特殊商品,汇率成为买卖这种商品的价格。 不同的汇率制度在面对国际资本流动对本国经济产生影响的时候表现不同。一般而言,选择浮动汇率,主要由市场力量来控制资本的跨国流动;而选择固定汇率,则需要政府来控制资本的跨国流动。 “三元悖论”理论认为,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只能同时达到两个。事实上各国也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利的两个目标。 “三元悖论”理论认为,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只能同时达到两个。事实上各国也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利的两个目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同时对资本流动实行管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20世纪70年代早期有两种明显的趋势,大多数发达国家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开放资本账户;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采用固定汇率制,实行资本管制。但80年代中期以后实行后一种制度的国家越来越少。在70年代中期,大约有85%的发展中国家实行固定汇率,而目前,这个比例下降至35%。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可以帮助减缓外部的冲击。由于干预减少,汇率将由市场决定,更具有透明性。另外,不需要维持巨额的外汇储备。但是人们对浮动汇率也有一些顾虑。比如: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往往会出现大幅过度波动,可能不利于贸易和投资;由于汇率自由浮动,人们就可能进行投机活动;同时,浮动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管理能力、金融市场的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满足这些要求。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将降低;汇率可以促进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预期的稳定。但固定汇率制度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容易导致本币币值高估,削弱本地出口商品竞争力,引起难以维系的长期经常项目收支失衡;同时,僵化的汇率安排可能被认为是暗含的汇率担保,从而鼓励短期资本流入和没有套期保值的对外借债,损害本地金融体系的健康。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必须要么牺牲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要么限制资本的自由流动,否则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如1992至1993年的欧洲汇率机制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卢布危机。这些发生危机的国家都是采用了固定汇率制度,同时又不同程度地放宽了对资本项目的管制。 目前,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尚无定论。

新西兰基础教育体系详细介绍.doc

新西兰基础教育体系详细介绍 新西兰位于大西洋,地理条件优越,气候非常舒适,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的我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新西兰基础教育体系详细介绍,欢迎阅读。 一、学前教育【2-4周岁】 学前教育面向5岁及以下的儿童,形式多样,包括游戏小组、游戏中心、家庭式托儿所、幼儿园、教育和托儿中心,以及毛利语言中心。 二、小学【5-10周岁】 小学为5至10岁的儿童在识字和算术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们学习的七个核心科目包括:英语、数学和统计学、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文科以及健康和体育。在小学的最后两年,学生还将开始学习第二语言。 三、小学高学年【11-12周岁】 小学高学年学校为11至12岁的学生提供升入中学的桥梁课程,帮助学生开发思维能力、建立自尊心,并拓展自我表达的技能。 四、中学【13-18周岁(9-13年级)】 新西兰中学文凭——国家教育成绩证书(NCEA)受到新西兰和世界各地高等教育机构认可。 国家教育成绩证书分三个等级,学生将于在校的最后三年学习相应等级的课程。大部分学生每年学习五门学科,每个等级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将会获得“优秀”和“卓越”的称号。约60所新西兰中学提供剑桥大学考试(CambridgeInternational Examinations)课程,21所中学提供国际文凭(InternationalBaccalaureate)的一项或多项课程。 同时,针对成人后的高等教育,新西兰高校的学术水平更是越来越受到世界的认可,所有的八所公立大学都在世界500强大学范围之内,相当于全球高等学府前5%的水平。

而且这里也有资源丰富的理工学院让你选择,理工学院通常以实践操作为主,通常,理工学院都会在最后一年提供学生实习工作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容易的找到对应工作。 五、高等教育【18周岁以上】 新西兰拥有大学、理工学院、私立院校、英语语言学校和行业培训组织。学生可选择攻读学术型学历或以实际就业技能为侧重点的学历。学历等级从初级证书到大专文凭、本科学位和博士学位。更重要的是,这些院校遍布新西兰全国各地,你可以选择喜欢的城市读书。 博士生的学费与新西兰本地学生相同。新西兰为国际博士留学生提供奖学金,包括新西兰国际博士研究奖学金(New Zealand International Doctoral Research Scholarships)。此外,每所院校也有自己的奖学金计划。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它们如何动作,利弊分析?? 1、准备金政策 ?(1)概念 –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以改变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量和货 币扩张乘数,从而达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贷款和派生 存款)和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2)主要内容 –包括缴纳的对象,计提范围和计提比率,可用作准备金的资产等。 ?(3)作用机制 –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一定时期内存款总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因此 –一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的数量 –二是通过影响货币乘数 ?当需要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或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和需要大量吸收或补充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 ?(4)作用特点 –保证银行流动性、控制货币供应量、结构调整 –操作简单,作用威力大,奏效快 –副作用大,缺乏灵活性,对商业银行和经济的冲击力大,且央行不易把握时机和力度。 2、再贴现政策 ?(1)概念及内容: –中央银行通过直接调整或制订对合格票据的贴现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 币政策。 ?(2)主要内容 –再贴现: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 –主要包括:再贴现票据的种类、规定再贴现业务的对象、确定并调整再贴现率。 –管理的核心:审查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的申请 ?(3) 作用机制 –通过调节再贴现率和再贴现资格来影响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以影响其借款意愿,达到影响社会总信用的目的。 ?(4)作用特点 –-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相比,作用过程相对是渐进的,政策效果不是非常的猛烈。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及未来趋势(精)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及未来趋势 货币政策是国家为实现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方针政策的总称。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运用的调控手段一般包括: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直接信用控制等。 近三年来, 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升值争论。最近, 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又在不断升级。当前我国面临两大压力,一是通货膨胀的压力,二是信贷紧缩的压力。从外部来看,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使得外需逐步增加,通胀的压力需要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然而,若时机把握不当,又将会导致热钱的流入,从而进一步给我国的物价及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从国内来看,低端市场上劳动力价格的走高,工资的增长,以及货币的过量发行,都进一步推动了通货膨胀。 信贷规模的急速扩充, 未找到投资出口的资金流向资产市场, 形成大量的购买力, 国内资产泡沫严重。然而,信贷扩张的短期性导致商业银行面临在信贷紧缩情况下企业无法偿还的风险,后果是,资产泡沫破灭后,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恶化,进而冲击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在考虑作为短期应对危机的信贷扩张策略的退出时,我们又面临与通胀相类似的两难的困境,即一方面,国内资产尤其是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升温需要紧缩信贷;另一方面,信贷的紧缩会抑制市场需求导致资产供给的大幅下跌,资产价格的控制会引发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问题,长期来看,将带来“多米诺效应”。因此,原先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不再适用于我国。 当前为了更好的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我国提出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方法,取代了持续两年之久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国中央相应部门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后作所出的重要决策,使经济工作的“稳增长”取代了之前我国经济工作的“保增长”。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比,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种可根据经济形势变化进行微调以保持经济平衡的货币政策,它是介于宽松和从紧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 我国通过控制货币供给等各项措施,来影响市场上的资金流动,进而起到释放经济信号、熨平经济波动的作用。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

新西兰公共教育改革_制度变迁与组织重构

- 1 -内容提要:上世纪年代末,新西兰的80公共教育系统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改革以“经济、效率、效益、公平”为原则,重建了公共教育得以建基的制度安排和组织结构。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弱化了政府管制的力量,不同管理层级间的权力得以重新分配,从而使各利益主体的权责关系更加明确。 关键词:新西兰;公共教育;制度变迁;组织重构 上世纪年代,新西兰政府在公共领域80内部发起了一场雄心勃勃的改革,围绕 “经济、效率、效益、公平”(简称为)的宗旨,对包括教育系统在内的公共"4E"领域的管理制度和机制进行了全面而彻底的改革。新西兰因此成为新公共管理运动这一全球化改革的领跑者之一。公共教育作为国家用来确保其延续性的最重要途径,成为新西兰公共管理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西兰这场开始于年代末并持续至今的公共教育80改革,改变了公共教育系统基本的制度安排,也改变了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 一、新西兰公共管理改革的总体框架新西兰的公共管理改革在所有“新公共管理国家”[1] 中是最为全面和彻底的。国民经济的压力,高层政治家改革的责任以及一系列促成改革的思想是其进行改革的直接动因。 新西兰的国民收入在年代曾排名世界 50第三,但在此后却停滞不前,到年新西1984兰的失业率从年代初的几近为零攀升到70%,人均收入世界排名下滑到第二十一5.4名。改革前新西兰长期奉行对国民经济的积极干预政策,国民经济的为政府拥有12.5%和运作,政府机构庞大。政府通过公共补贴、高额关税和进口控制,保护着国内企业,市场作用受到限制,医疗、住房和高等教育都由国家补贴。经济的衰退使得政府无力负担这些公共支出,国家债务庞大、通货膨胀加剧。 年,戴维·兰格领导的工党1984(The 上台后,认为高度干涉主义的经Labor Party)济政策已经失败,并开始着手在公共部门和管理部门进行改革。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政策、交易成本经济学等理论被引入到改革实践中,新西兰财政部的一份报告指出:[2] 总之,政府干预的结果是减少了自由选择,进而缩减了公民责任范围和减弱了社会中具有的自我调控能力,而这一能力是一个自由社会通过个人行为的集合而解决问题的理想方案,它不寻求形式上的共识,只追求自由选择。改革针对当时国民经济的状况实施了一系列激进的解决办法:放松对经济领域的管制、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和公共管理改革。年颁布的《国有企业法案》,为政府机1986构和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提供了依据,年1988的《国家部门法案》和年的《公共财政1989 法案》,旨在将私营部门的管理实践引入公 新西兰公共教育改革:制度变迁与组织重构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田凌晖

货币政策工具讲课讲稿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概述 --浅谈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 一、简介 要了解货币政策工具,首先来认识一下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给、银行信用及市场利率等变量的方针、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政策目标、中介指标、操作指标和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是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最终实现政策目标。 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法律解释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关于货币政策工具的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 (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运用前款所列货币政策工具时,可以规定具体的条件和程序。 本条是关于中国人民银行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规定,这是法律层面上对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解释。

三、种类 根据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职能和效果来划分,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常规工具 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①存款准备金制度 ②再贴现政策 ③公开市场业务 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二)选择工具 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①消费者信用控制;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 (三)补充工具 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括: 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 ②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

人民币汇率制度与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

人民币汇率制度与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 [摘要]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发展战略作出的选择,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不过,这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与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之间,存在着冲突。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保持了较高的独立性,是与汇率的弹性增强、渐进资本开放以及中央银行的冲销操作分不开的。为了继续保证货币政策的高度独立性,需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冲销干预机制以及培育成熟的货币与资本市场。 [关键词]汇率制度选择;固定汇率;浮动汇率;货币政策独立性 1 汇率制度的选择 汇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它是国与国经济之间最重要和最明显的联系中枢,一国经济条件的变化会通过汇率中介传递到另一国(为便于讨论,本文均采用直接标价法)。 汇率制度是一国货币当局对该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它是国际货币制度(也称国际货币秩序)的核心。汇率制度大体可分为固定汇率、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和自由浮动汇率是汇率制度的两种极端形式,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被认为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道路。目前,国际社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既没有适用于所有国家的单一的汇率制度,也没有对各国任何时期都适用的一成不变的汇率制度。实际上,各国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既然汇率制度如此重要,那么,一国应该如何选择或者说决定其汇率制度呢? 1.1 汇率制度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 为了说明汇率制度的选择,首先来分析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制度如何影响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 在开放经济中,政府通常把经济增长、资源充分利用(或者说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及国际收支平衡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其中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短期内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是后三个,这三个目标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即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内部平衡是指国内经济资源充分利用和物价稳定;外部平衡是指一国经常账户余额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既无过大的赤字,也无太多的盈余。 (1)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部平衡。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货币当局的根本任务是保持汇率的固定,为此,货币当局放弃了货币政策的使用,并往往将外部平衡目标置于内部平衡目标之上,以国内经济失衡的代价来保持汇率的稳定。不论是金本位制,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都具有这个特点。

新西兰教育体系

新西兰教育体系 新西兰教育常识 新西兰是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国,面积约26.8万平方公里,新西兰首都为惠灵顿,最大的城市是奥克兰,据中域教育留学 专家介绍,新西兰的教育体制沿袭了英国教育体系,其教育体制更 被视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制之一,近年来新西兰凭着高质量的教育、低廉的教育费用一跃成为国内工薪家庭留学首选国家之一。新 西兰大学学历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地位,泰晤士报最近公布的全球大 学排名中,新西兰八所大学中的两所被列入全球100强大学。 新西兰从小学到高中一共是13个年级,高中时11年级,12年级,和13年级,13年级就是最后一年。选择去新西兰读高中的话,需要满足国内初中毕业的条件;入读高中时年龄不超过18周岁。如 果有同学年龄超过18周岁,不可以去新西兰读高二,但是可以以读 预科的身份去新西兰读书,读完预科可直接拿到高中毕业证。 另外,新西兰高中不允许跳读。例如学生赴新西兰时初中毕业,那就不能读新西兰12年级;新西兰高中允许倒读,例如学生赴新西 兰时正在国内刚读完高二,可以到新西兰重新读高二。新西兰公立 学校一般没有雅思要求,可以直接入学。 新西兰本科阶段普通专业是3年,像建筑或医疗护理等特殊准也则需要4-6年。另外,我们国内高二毕业或者高三结束的学生想要 进入本科的学习,需要就读一年左右的预科课程作为过渡,当然这 是两国教育体制差异造成的,也是一条省时省力的留学捷径。 新西兰有著名的“八大院校”,分别是奥克兰大学、奥克兰理工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奥塔哥大学、怀卡托大学、坎特伯雷大学、 梅西大学、林肯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新西兰大学排名状况:

奥克兰大学,新西兰最好的一所综合类大学,尤其是商学院最出色,荣获世界商学院三桂冠。世界上只有1%的商学院能够获此殊荣,学校与24个国家110多所院校都有合作,国际交换项目特别多。 奥克兰理工大学,是新西兰就业率最高的大学,就业率每年达到95%,所开设的课程实践性非常强,在这里顺利毕业的学生基本不用 愁工作,强项专业有上课,IT,酒店管理等等。还有专升硕项目。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一共4个校区,7个学院,400多个研究所,是一个研究性非常强的大学,强项专业有IT,艺术还有设计。 排名在世界钱50的专业有法律政治与国际关系,心理学等等。 林肯大学,以土地研究为特色,农业科学,生态保护,环境管理,景观设计等等在新西兰位列第一,畜牧业还有葡萄栽培,园艺,自 然资源,旅游都是该校得特色。 坎特伯雷大学,功课是新西兰最为完善的,在世界上的排名也进前20,与牛津,剑桥相媲美,在QS上面的排名也是5星级的,土 木工程,还有工程专业的贡献巨大。 怀卡托大学,被誉为南半球的小哈佛,,非常年轻的一所大学,单项专业进世界前百的有电脑信息工程,教育学,地理等等。 奥塔哥大学,被誉为新西兰最美的校园,当地学生比较多,离市中心只要10分钟,离皇后镇只要1小时,空气还有环境好得不得了,牙医制药理疗都是奥塔哥最好的专业。

简述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及其功能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使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货币政策目标确定以后,还需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来保证其实现。中央银行可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等。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且能对社会的货币信用总量进行调节的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目前,凡是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基本上都实行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即规定金融机构只要经营存款业务,就必须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建立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商业银行盲目发放贷款,保证客户存款的安全,维护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后,人们开始认识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一个重要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机理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机理是:中央银行通过调高或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派生能力,从而达到调节市场货币供给量的目的。具体来说,当中央银行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需要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数量减少,可自主运用的超额准备金增加,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增加,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增加贷款或投资,引起存款的数倍扩张,市场中货币供给量增加。相反,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需要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数量增加,可自主运用的超额准备金减少,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减少,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减少贷款或投资,引起存款的数倍紧缩,市场中货币供给量减少。 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优点和局限性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优点主要有:第一,中央银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制定者和施行者,中央银行掌握着主动权。第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过影响货币乘数作用于货币供给,作用迅速、有力,见效快。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具有局限性:第一,缺乏弹性,有固定化倾向。由于作用于货币乘数,即使准备金率较小幅度的调整,可能也会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巨大波动,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常被认为是中央银行最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调控效果较为强烈,不宜作为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的日常性工具,这致使它有了固定化的倾向。第二,为了体现公平性,各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各类存款机构基本都一样,“一刀切”式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可能使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难以把握货币政策的操作力度与效果。第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干扰较大,增加了银行流动性风险和管理的难度,当对法定准备金存款不付息时,还会降低银行的盈利,削弱其在金融领域的竞争力。 (二)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已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再以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进行转让的票据行为。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政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再贴现利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再贴现资格的规定与调整。 1.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理 (1)调整再贴现利率的作用机理。 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利率主要着眼于短期的供求均衡。中央银行通常会根据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随时调整再贴现利率,用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向

高考政治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素材 新人教版

什么是财政政策 1.概念: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购买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体(如老人或失业者)的收入。 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能影响物品和生产要素,因而也能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式。 2.财政政策的内容 ◆社会总产品 ◆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预算收支政策 ◆税收政策 ◆财政投资政策 ◆财政补贴政策 ◆国债政策 ◆预算外资金收支政策等 3.财政政策的种类: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的. (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增加国债、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来实现:(2)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3)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4.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 什么是货币政策

新西兰教育制度

新西兰教育制度 新西兰的教育体制被视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制之一。新西兰人很小就开始接受教育并且可以在一生中不停地学习。 新西兰教育的主要特点有:绝大部份孩子5岁生日开始上学,公立学校不收费,但家长需要为校服缴费并为孩子提供午餐,学校可从政府得到部份经费,同时收取学费和其它额外费用。鼓励成年人学习,可上中学、大学或参加专项技能培训课程,某些学校提供英语补习,为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提供帮助。新西兰政府规定,六岁至十六岁的孩子必需上学,包括小学(Primary School)和中学( Secondary School)。全国六十六万中小学生就读于两千八百多个国立中小学校。其中8%的中小学生没有英语背景。政府每年用于中小学教育的投入超过二十亿新西兰元。 教育部负责向政府提供有关教育政策的建议。教育部管理全国的教育机构。其中新西兰学历评估局(New Zealand Qualifications Authority)负责管理学位和学术级别的认证。海外学历和学位可通过新西兰学历评估局认证。为帮助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完成学业,政府制订了学生贷款政策。该政策使得学生可以从政府获得足以支付学杂费的贷款和用于支付日常生活的学生津贴。当然,申请人必需是新西兰公民或者有新西兰的永久居留(Permanent Resident)签证。其中,学生津贴不需要归还,学生贷款

待学生毕业找到工作后,根据收入的多少逐步偿还给政府。 新西兰的教育机构分为高等教育机构( Tertiary Institution),包括大学(University)、综合技术学院或称理工学院(polytechnic)和教育学院(college of education);中学(secondary school);小学(Primary School)和私人培训机构。另外,还有一些英语语言学院和私人英语学校。 新西兰有九所大学:奥克兰理工大学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原奥克兰理工学院) 奥克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坎特伯雷大学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林肯大学Lincoln University 梅西大学Massey University 梅西大学惠灵顿分校Massey University at Wellington (原惠灵顿理工学院) 奥塔哥大学University of Otago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怀卡托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aikato 综合技术学院(或称理工学院)共有23所。

国家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1,国家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使用的各种手段。可供货币政策当局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三大类。 一是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以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信用和货币状况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 二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以某些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只影响某些特殊经济领域中的信用和货币状况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控制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等。 三是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两类。前者是指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包括规定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额管理、流动性比率管理和直接干预。后者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目前我国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大体包括: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指导性信贷计划和信贷政策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货币供给的划分分为哪几个层次 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1)流通中现金(M0),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2)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 (3)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M2与M1的差额,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通常称作准货币。谈谈通货膨胀的经济含义 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