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孩子犯错

如何对待孩子犯错

如何对待孩子犯错

孩子犯错其实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由于现在的孩子在家比较娇惯,所以每当犯错时,老师只要稍微指出错误就会有个别孩子嚎啕大哭,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差。我曾为此想了很多方法,但效果都不是很好。

有一天我告诉孩子们:“曾老师小时候也犯过错误,并且也被我的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番,但是曾老师知错就改,所以我的老师还是夸我是一个好孩子。”现在每当孩子们犯错误时,我总是会把自己小时候的糗事说给他们听,然后告诉他们错了并不代表你就是坏孩子,但是要接受惩罚,让孩子知道如何正视自己的缺点。当然,老师也不会因此不喜欢你了,只要知错就改,老师依然爱你。通过我的“自毁形象”,现在当我指出孩子的错误行为时,孩子们已能够坦然接受批评,并及时改正了。

对于孩子犯错我小小的总结了一下:首先当孩子犯错时害怕别人取笑自己,怕因此就被别人说成是坏孩子,这时他们就会产生消极情绪,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错误。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告诉他每个人都有缺点,都会犯错,让孩子知道犯错并不可怕,孩子自然就能够坦然面对。然后再让孩子知道如何正视自己的缺点,告诉孩子既然做错了当然就要接受批评,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批评只是指出你的缺点,是在帮助你及时改正。有时候家长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而选择忽略孩子错误的行为,这样只会助长孩子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行为,不能接受批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其实孩子犯错最怕的是父母

或者老师不再喜欢自己,所以及时告诉孩子“我爱你”,即使你犯了错误,只要及时改正我还是很爱你。我想,做到这几点之后,孩子们应该能够坦然接受批评了。

面对犯错的孩子怎样有艺术地批评

面对犯错的孩子怎样有艺术地批评 面对犯错误的孩子,父母的烦恼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怕孩子太脆弱,经不起批评,自己的顾虑太多,也不敢说孩子,唯恐一个不小心说了重话,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一方面是在孩子面前树立不起权威,即使是批评了孩子,也不起任何作用,还可能会遭到孩子的质疑。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对孩子批评的难题,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对孩子奖罚分明 批评孩子是一种教育的手段。为了让孩子记住这个教训,家长在批评的过程中常常会加施惩罚。可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做到赏罚分明,千万不要出尔反尔,让孩子弄错你的意思。 2.以身作则,确立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古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想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批评,首先要让孩子对自己信服。可是很多时候,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本身做着错误的示范,却要求孩子能够做正确,那在对孩子言教的时候,孩子就会不服气:“你还不是这样,凭什么说我?”所以我们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逐渐树立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这样在指正孩子错误、批评孩子的时候才能有力度。 3.就事论事,不能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的批评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一方面孩子弄不清自己具体的错误点在哪里,妈妈具体因为什么事情生气;另一方面虽然妈妈的本意是希望将同类的事情放在一起说,希望引起孩子的注意,但是孩子会觉得在妈妈眼里自己缺点百出,一无是处。所以在批评孩子时,我们要学会就事论事,孩子哪里做错了,准确地指出来并且要帮助他做及时的纠正。 4.批评的同时,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对于孩子来说,爱是他们所期盼的一切,也是他们正确行事的唯一理由。所以,在批评孩子的同时,一定要让他们感觉到妈妈依然是深爱着他的。 爱可以感化一切。孩子再叛逆,也对父母有着深深的爱。有些时候孩子会犯错误,是因为想更多地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或者试探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是否还在。这样的孩子往往是缺乏安全感的,父母对他们的情感表达不明确,让他们总是在怀疑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分量,所以他们会不断地测试。而一旦他们明白了父母对他的爱有多深的时候,他们就会一改往常,变回从前那个乖宝宝。

孩子犯了错,打骂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孩子犯了错,打骂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假如你每天面对一个喜欢闯祸的熊孩子…… 朋友的孩子东东,6岁,总喜欢和别人抢东西玩。某天东东爸爸下班的时候,就撞见东东和别人打起来了。原来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一个小朋友拿了东东的风筝,东东不高兴,就冲过去抢,不小心把那个小朋友推倒在地,膝盖磕破了,还流了不少血。 “天天被熊孩子折腾得够呛,这次被我打了一顿,熊孩子总算老实了,跟我一起向别人赔礼道歉,赔了医药费。”孩子闯了祸,家长一怒之下动手打了他,结果孩子算是长了见识,变乖了。 9岁的女汉纸开心非常“强悍”,在小区里是标准的大姐大。有一次,她故意冲撞小区的小朋友,被家长狠狠批评之后还顶嘴:她挡住了路,我没办法才把她推开的。 开心妈妈很无奈,只能耐心的解释:对方挡路是她不对,但是你不能采取这种方式解决。如果大家都用你的方式解决问题,如果我开着车,你挡了我的路,我是不是也可以向你撞过去呢? 开心一想,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不说话想了一会儿,便主动向那个女孩道歉。

其实,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永远风雨无阻,多多少少都会犯一两次错。而犯错对这些成长中的孩子,尤其宝贵。 家长可以在孩子犯错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让他学会成长的意义和价值,帮助他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变成宝贵的成长财富。 在开始正文之前,我想插播一下,邀请大家先做一个小投票,但是大家要根据自己平时一贯的教育方式选,不要觉得哪个合理再选。 你家孩子犯了错,和别人打架,你非常生气,会怎么做? ?什么都不管,打一顿再说 ?怕孩子吃亏,先嘘寒问暖 ?先了解原因,再合理教育 投票完,大家看到结果了。原来还是有不少人和你的教育方式是一样的。但是,你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来说,真的是正确的么?

孩子犯错误以后

孩子犯错误以后 杰克·坎菲尔德是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他一次谈到教育孩子的问题时,讲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与他的女儿有关——有一次,他和妻子、女儿一起出去吃饭。席间,7岁的女儿碰翻了装满饮料的玻璃环。她自个儿把桌子擦干净后,说:“爸爸妈妈,我真想对你们说一声谢谢,因为你们没有像别的父母一样。我的朋友如果犯了这样的错误,他们的父母就会对他们大喊大叫,批评他们做事如何不小心。你们没有这样做,谢谢你们。” 第二个故事:一次,他和几位朋友聚餐。席间,发生了相同的事情。一个朋友5岁的儿子碰翻了一杯牛奶。孩子的父亲正要出语指责,杰克见状赶忙也故意碰翻了他面前的酒杯。他一面收拾残局,一面自嘲,说自己已经48岁了,还是这样不小心,仍然有把东西碰翻的时候。那孩子在一旁露出了笑脸。孩子的父亲也领会了杰克的意思,收住了未出口的指责。 有时候,大人们的确容易忘掉,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两则故事中的大人知道,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没有所谓的“犯错”,只有“经验”。成长是一个“错了再试”的过程,“失败”的经验和“成功”的经验一样可贵。 第三个故事有关科学家斯蒂芬·格伦。近年来,斯蒂芬·格伦在医学领域的多个方面均有重大突破。当采访他的记者问,是什么让他具有了普通人不及的创造力时,他提到了他幼时的一段经历:

那天,他试图从冰箱里取出一瓶牛奶,取出后刚走几步就失手将奶瓶掉落在地上,顿时厨房里狼藉一片! 他的母亲闻讯而来。然而,她没有发火,没有说教,更没有惩罚他。她说:“哦,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牛奶洒在地上,真是有意思啊!好了,反正已经洒在地上了,在我们收拾干净之前,你想玩一会儿吗?我想,玩牛奶说不定也是很有意思的。” 他真的就玩起了牛奶。几分钟过后,他的母亲说:“牛奶是你洒在地上的,也应该由你来收拾干净。现在,我这儿有海绵、抹布和拖把。你想用什么?”他选择了海绵。他们一起将地上收拾得干干净净。 接着,他的母亲又说:“刚才你拿牛奶瓶失败了,这说明你还没有学会如何用一双小手搬一只大奶瓶。现在,我们到院子里去,我们在一个瓶子里装满水,看看你能不能发现一个很好的搬运方法,使瓶子不会掉落到地上。”他通过反复实践,知道如果他用双手捧住靠瓶口的地方,则瓶子在搬运过程中就不会掉下来。这是多么生动而又内容丰富的一课啊! 这位著名的科学家后来回忆说,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他明白他无需害怕犯错误。错误往往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科学难题也是经过一次次错误之后最终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的。孩子犯错误之后,家长和教师通常采取的处理办法有哪些呢?比较常见的有口头警告、物质惩罚、精神惩罚、身体惩罚等形式。口头警告包括警告、说理、斥责、威胁、恐吓等,让孩子从家长或者教师的语气、声调及

如何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孩子

如何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孩子 1、对于那些在学习中经常犯错,还“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需要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让学生加大练习来克服学习错误。(错) 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对于犯错“屡教不改”,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日常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要让学生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才能更好的掌握运用,学生才乐学。 2、简单地夸奖未必是对学生积极的反馈,中肯而具体的批评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反馈。(对) 分析:夸奖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措施,但有时针对错误进行批评并指出错误会造成的不良后果,使学生以后避免错误的发生,也一种是积极的反馈。夸奖与批评都是评价学生的方式。 3、为了在教学中保持开放性,教师不应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预设。( ×) 分析:教学活动需要开放性,教学中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每一个教师都要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事前预设,才会更好的调控课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班杜拉通过实验发现观察学习并不一定通过模仿行为表现出来。(√ ) 分析: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并不一定都是需要强化的。但是强化可能会促使学生去模仿学到的行为或学到的东西。但学习不等于模仿,而是一种内在的变化。 5、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需要精讲多讲,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不会“跑偏”。(×)

分析:学生在学习中犯错误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在不断的纠错过程中逐步完善提高的,学生的学习是动态的,老师要允许学生出错,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逐步完善提高。 6、所谓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错) 分析:学习是会迁移的。因为迁移有正向的迁移,也有可能发生负向的迁移。学习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正向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有促进作用。而负向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有阻碍或干扰。 7、尊重个别差异就是要相信“行行出状元”。(对) 分析:每个学生因多方面的原因,形成不同的差异,作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8、练习曲线是一条不平滑的曲线,表明学习进程是匀速的。(错) 分析:因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知识经验不同,努力程度不同等,在练习曲线上明显地表现出个别差异。真实的学习过程是波动的:不匀速,会反复,有时快,有时慢,甚至有停顿或反复,并不是匀速前进,不断地进步的。 二、讨论与分析 校长的做法值得大家反思,校长对小麦克劳德的处罚办法处理的非常得当。不仅让麦克劳德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又保护了他的好奇心,自尊心。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年龄小,是非观念差,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孩子犯了错误,如果不管不问,也不能一味的粗暴批评,这样可能就会一错到底,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教

孩子犯错家长只需八句话

孩子犯错家长只需八句话【经典八问】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第二个问题是:“你的感觉如何?”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样?”第四个问题:“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第五个问题:“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第六个问题:“你决定怎么做?”第七个问题:“你希望我做什么?”第八个问题:“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或是“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你会怎么选择? 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各种问题。作为家长[微博]这时不要急着插手,可以先问孩子八个问题,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而往往问不到几个问题,事情就已经很清楚并得到解决了。家长不妨可以一试。 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许多成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太快下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孩子。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 第二个问题是:“你的感觉如何?”

事情经过是客观事实,当事人心里受到的冲击纯然是主观的感受,无所谓是非对错。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已。一旦说出来,哭一哭,骂一骂,心情就会好多了。脑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吸收。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有情绪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会听不进去。总要等到他心情平静下来,才可能冷静思考。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 孩子够冷静之后,可以问他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样?” 这时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先不要急着教训他,而是冷静的接着问他第四个问题:“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 在这个阶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脑力激荡,想各种点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恶心的、幼稚的……脑力激荡的重点就是允许任何看似无稽的想法。这时候不论听到什么,都暂时不要做批评或判断。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就可以问他第五个问题:“这 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 让孩子自己一一检视,每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你可能会很讶异的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如果他的认知有差距,这时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讨论,让他明白现实真相。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沟通机会,但是要避免说教,只要陈述事实就可以了。

孩子犯错误后,家长惩罚孩子的十大绝招

孩子犯错误后,家长惩罚孩子的十大绝招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家教艺术。只有拥有了惩罚孩子的智慧,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1、犯了错误就要惩罚: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会相信他, 2、惩罚的“量刑”要适当: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大教育家

洛克说:“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渐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3、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家长应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这样,孩子平日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家长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4、指明“出路”不含糊: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其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词

以宽容心包容犯错误的孩子

以宽容心包容犯错误的孩子 低年级的学生常会犯一些小的错误,如上课迟到、课上说小话、作业不认真、课间喜欢追逐等。面对犯了错的学生,以前常常疾言厉色地训斥,还动辄罚站罚抄,甚至请家长。这么做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好。可实际效果如何呢?学生挨骂受训,不仅不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反而将好心当成了歹意,心里怨恨老师,甚至“明知故犯”,和老师唱对台戏。师生关系恶化。我想,与其这样,不如老师换一种眼光来看待学生的这些错误,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包容这些错误。告诉他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久而久,相信犯错误的孩子会越来越少!另外,我们还要从正面树立榜样,让错误逐步消失。比如:铃声响了,班上孩子仍在唧唧喳喳的吵闹着,惟有一个孩子坐好了,这时,,我说:“表扬某某某孩子坐得特别端正!”相信其他孩子马上也做好了。早读时,班上只有几个孩子在认真读,大部分孩子还没有从朦胧的睡意中意识过来,我及时表扬“某某某声音最宏亮,奖励红花一朵!”班上的声音顿时亮了起来。 我们班有个男孩子黄子涵,特别调皮,自由散漫,不守纪律,很让人头疼。课间喜欢僻静;根本不听老师的管教。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找黄子涵的姐姐了解情况,原来父母经常不在身边,是爷爷奶奶照顾他,由于爷爷奶奶过分溺爱,犯了错误不仅不批评反而护着他,导致子涵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对子涵这样的学生我以宽容大度来对待。在课堂上,他有时不听课,趴着睡觉;有时钻在课桌底做自己的事情,回答问题不举手,大声喊,对他的行为我是不予理睬,让他觉得无趣,渐渐改掉这些恶作剧。后来有一次,我就让他帮我发作业本,没想到他干得很认真,我在班里大大的表扬了他,他很高兴。从此,子涵主动帮我干一些活,同时我总要对他进行一番教育,课后与他聊天,慢慢地他能听进我的话了,言行没以前那么不懂事了,渐渐在朝好的方向转变。 我在与子涵触的过程中,发现他还是喜欢学习的,但又苦于学习有些枯燥不肯努力。他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喜欢引起老师的注意,所以在课堂上表现的那么与众不同。通过努力,现在他有了小小的转变,成绩也逐渐进步。 作为教师,每天都应以一种宽容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从心底去赞美学生,多了解学生,多接近学生,多听听学生的心声,用宽容的心去打动学生,多疏导、少堵截。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面对孩子犯得错误的教育热点

面对孩子犯得错误的教育热点 在家长们看来,孩子的出身就是出来捣乱的,大错不会有,小错出现不断,有教育,但是没有一点效果,这是为什么呢?是你的方法没有用对,换个方法试一试,可能效果就不一样了! 在家长们看来,孩子的出身就是出来捣乱的,大错不会有,小错出现不断,有教育,但是没有一点效果,这是为什么呢?是你的方法没有用对,换个方法试一试,可能效果就不一样了! 1)、傍晚,小鱼儿无精打采地回来了,没有往日的开心与兴奋。 他低声对我说:“妈妈,今晚我不想吃饭。” 我摸了摸他的头:“宝贝,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一副眼镜嘛,妈妈已经跟老师说了,多少钱都要赔给人家。” 小鱼儿一听,眼睛瞬间就亮了:“咦,你都知道了呀。” 放学前,小鱼儿的老师就给我打来电话,说课间几个孩子在走廊打闹,小鱼儿和志明同学把另一个同学的眼镜给弄坏了。 小鱼儿又耷拉下脑袋:“那副眼睛一千多元钱,很贵啊。” 我笑了:“没关系,那也得给人家。每做错一件事,都要付出代价的。所以以后和别人一起玩,一定要注意分寸。” 他点了点头。 坐在餐桌前,他又对我说:“妈妈,谢谢你,放学时,看到志明妈妈当着同学的面狠狠地骂志明,志明都被骂哭了,我以为你也会骂我的,谢谢妈妈。” 每一次的犯错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 儿童心理发展上,他们对于行为好坏对错的评定,往往是从权威人物而来。对他们而言,我们是第一权威。 当他们犯错走偏的时候,我们的批评是一种简单又常见的教育方式,能帮他们明确行为的界限,认识行为的是非曲直,不至于一错再错。 2)、可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批评并没有达到我们的目的,反而会成为他们心里的阴影,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1、让孩子误解我们的爱 过于严厉的批评,会让孩子心里产生恐慌:妈妈(爸爸)不爱我了。 2、容易患上期待性焦虑 几天前,我坐动车去外地,对面是一对母子。 妈妈上车后就去卫生间了,孩子坐下就开始吃零食,过会儿拿起易拉罐,打开拉环,“砰”地一声,可乐四处喷溅,我赶紧躲开,可衣服还是被溅到了一些,衬衫上星星点点布着淡褐色的痕迹。 孩子妈妈刚好在过道那边看到这一幕,“哎呀”地一声尖叫。 孩子回头一看,脸一下子煞白,眼睛紧紧地闭上,双眉紧皱,浑身不由自主地轻微颤抖着。 他听到妈妈的声音,不但没有找到依靠,反而更加紧张害怕。 为什么妈妈什么都没有做,孩子却如此害怕? 心理学上有种期待性焦虑:个体对即将发生的事,自我感觉会有最坏的结局,但不会积极面对,反而消极等待。 期待性焦虑症的人,容易忧虑、紧张和恐惧,形成自卑多疑、胆小怕事、适应力差的性格。 孩子一旦有错,就遭到严厉的、超过他们的心理承受力的批评,心理上容易形成期待性焦虑症。 而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容易成功,即使成功,心理状态也不健康。 果然,妈妈过来后,连说带骂,越说越生气,甚至把孩子很久前的错事也翻出来说,到最后甚至动手打了几下。 3、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容易让孩子叛逆 孩子会复制很多父母的问题,你是如何对我,我也会如何对你。 世间事往往循环反复。 先询问清楚再进行批评教育,这是解决孩子犯错问题的基本原则。 3)、我们常常以为批评教育要随时随地进行,一旦发现孩子犯错,马上就得批评教育,要不然时过境迁就无效了。

让孩子在犯错中成长,家长应正确引导

让孩子在犯错中成长,家长应正确引导 处理孩子犯错误的方法: 第一,你需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孩子有自己的天性,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对于孩子的错误和缺点,要做到心平气和地沟通,让孩子认识错误的后果,并帮助孩子找到弥补错误的方法,这才是帮助孩子真正改变错误的途径。尽量向孩子说明什么是他应该做的,什么是他不该做的;接着,和孩子商量,如果他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该怎么处理。 第二,你需要帮助孩子认识错误。生活中,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犯错,很喜欢为孩子寻找借口。当孩子再犯错时,他就会否定自己的错误行为,认为“我没有做错什么”;还会把错误行为合理化,觉得“大家都做了”;更会为自己错误行为辩解,认为“是他先开始的”,以推卸自己的责任。 因此,孩子犯错时,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细致地跟他讲道理,指出他的错误行为,说明由于他的错误行为而破坏了规定,造成别人的损伤,或伤害了别人的感情,强调他必须对错误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进行补救。事实上,清晰、明确地将孩子的过错与弥补联系起来,孩子会更容易接受要他进行弥补的建议。同时,要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到受害者的困难处境上,看到自己所应负的责任,让孩子做一些事情来挽回。而应及时引导孩子弥补自己的错误,因为拖延只会使孩子把自己的错误行为忘掉。 第三,你要和孩子一起弥补错误。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有义务帮助孩子弥补错误。但这还不够,父母还需要让孩子参与到弥补错误的“行动”中来。这样做,孩子才会觉得自己只是做错了这一件事,而不是父母不喜欢我,不愿意帮助我。在和孩子一起弥补错误的时候,你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弥补的办法,这将促使他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更多的思考,增强他的责任感。假若孩子提出的办法不恰当,你可以再提出一些弥补的办法来引导他。要求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弥补的最终目的,是帮孩子建立内在约束力,让他学会承担责任。

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孩子的错误

正确对待成长中过程中孩子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人尚会犯错,何况孩子?孩子年龄小,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差,尤其是顽皮的孩子,常常会犯错误,幼儿犯错了我们教师怎么看?要如何与幼儿沟通交流,才能在不伤害其尊在情况下引导幼儿改正错误?《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幼儿需要的是关爱和保护,我们要尽可能使每一名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获得健康、快乐和自信,而不是强制去打压,去抑制,甚至做出体罚幼儿的行为。 *面对犯错的孩子,教师应该努力做到 一、首先通过深呼吸使自己能够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耐心询问事情的经过,多想一想:孩子毕竟是孩子。 二、适当地对常犯错误的孩子进行冷处理,并给予正确地引导和教育,让孩子明白:做坏事是不受欢迎的。 三、面对受委屈的孩子,要学会倾听。 四、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必须从孩子的心理需要出发,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宽容。 五、解决孩子的问题,必须以尊重孩子为前提,既要帮助孩子,又不为孩子包办一切。 六、对孩子各方面的严格要求必须以关心爱护为前提,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自我控制。 七、对孩子开展,不要强求孩子和成人一样,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发展超越成年人的优秀品格和能力。强调“常与孩子心比心”。 八、不戴有色眼镜看孩子,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孩子的错误。 *应该严格规范教师行为,加强道德修养 教师在进行职业活动时应遵循道德规范,做到自尊、自重,自爱自强,增强自律意识。我们更要加强师德修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感情用事,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尊重孩子,关心孩子,平等对待孩子。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在工作中,遵守法律,依法治教,绝不做违法的事。

孩子犯错误后该怎么办

孩子犯错误后该怎么办?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犯错误是他们在认识和探索世界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如果有哪个父母说自己的孩子从不犯错,那就如同一些妈妈称生孩子一点都不痛一样荒唐。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更多去思考的,是如何正面教导孩子认识世界以减少他犯错误的几率,同时也要去思考孩子犯错误后我们该怎么办,还有就是适当让孩子犯点错误吃点亏以使其自己吸取教训。 即便是成年人,我们也常常犯错,只是我们犯错后会自己总结并改正,但因为孩子的人生价值观没有成型,他们仍然没有总结的能力,这就需要父母的引导。首先我们分清楚各种错误的成分,哪些错误需要家长干涉,哪些需要孩子自行消化。我一向主张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在领受错误所带来的自然后果后自行改正,这是教育最有效的途径。这种类型的错误如跑得太快会摔跤,被雨淋了衣服会湿,衣服穿少了会觉得冷,不吃饭会饿等等被称为自然后果,孩子不需要提醒,在行为所导致的后果会让他难受以后,他自然会纠正自己的行为。所以孩子跑太快了不用提醒,摔过一两次后他自己知道应该如何跑才不致摔跤,孩子不吃饭不用追着喂,等他饿了自然追着你要吃的。 有很多父母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总是盯着孩子看,孩子动一动他们就会立马提醒这个不能碰那个不能动,这其实对孩子并不好。我的一个邻居尼克妈妈,傍晚我们常常带孩子一起在小区里玩,宽宽与她儿子尼克玩得很好,他们总是喜欢玩骑单车或者溜滑板车,并且常常要竞赛。尼克的妈妈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儿子看,且常常提醒说:“尼克,该刹车了!”“尼克,不要摸那灯,会烫。”“尼克,放慢速度!”“尼克,小心前面有人!”……我想如果我是尼克,在骑自行车时被无数次地提醒,那种心情一定很难受,这样孩子容易变得对母亲的唠叨充耳不闻,或者直接讨厌在母亲眼皮下活动。 按我的观念,孩子的小错可以随便他犯,犯错误所能给孩子带来的好处,是他在承受自然后果的同时,能自行思考为什么这样的后果会发生,他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再犯这种错误。只有在孩子的错误可能会让孩子陷入严重的危险境地,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或者影响到公共秩序时,父母才应该毅然制止,并在制止后告知孩子此类错误不能犯的原因。 为此我想起我小时候犯的一些荒唐的错误,那个富于想象力的年龄所犯的错,却有着自己理想当然正确的执拗。也非常感恩我的父亲在我犯错后的态度和处理手法,以使我能自觉吸取错误所带来的教训,而不是继续执着于自己的幻想世界。记得那是七八岁的年龄,那时候我迷上看科幻漫画书,有一本关于一个小男孩坐上一个火药桶,点燃后飞到了另一个星球的故事。我自以为我也可以制作一个类似的火药桶飞到另一个世界。春节时农村里家家户户放鞭炮,小孩子们很喜欢从放过鞭炮的纸堆中捡出一些没有燃报的小爆竹来玩。那年春节我收集了一堆鞭炮,一一剪开,把里面的火药全倒出来放到一个大纸筒里,想着有一天收集满了,点燃引线坐上去便可以飞到太空去了。我的这个计划秘密进

《孩子,我在等你犯错》阅读附答案

《孩子,我在等你犯错》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28分) 孩子,我在等你犯错 孙道荣 ①我问儿子,今天偷看电视了吗? ②暑假,我们规定,你白天不许看电视。你却故zuò轻松地回答说:“没有哇。”我盯着你,又严肃地问:“真的没看吗?你要诚实地回答我”。你低下了头,接受完惩罚,怯怯地问我:“爸爸,你是怎么知道我偷看电视的?怎么每次我一犯错误,你就能抓住我,好象总是在我身边似的。” ③其实,下班一回到家,我就悄悄摸了下电视机,机身是热的。这个秘密,我当然不能告诉你。但是,孩子,有一点你说对了,每次你犯错误的时候,我都会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你身边,孩子,! ④一岁的时候,你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忍不住摸摸,玩玩。我们一再告诉你,爸爸喝的热水杯是不能碰的。但有一天,我故意将杯子放在你张够得着的地方,你兴奋地用手去摸那只充满了诱惑的杯子,结果,你的粉嫩的小手被杯子很不客气地烫了一下。你痛得哇哇大哭。我一边抚慰你,一边告诉你,这个世界,有很多杯子一样的东西,我们需要它,但是,弄不好它也会伤害我们。我不知道我说的话你有没有明白,但此后很长时间,你都不再乱碰杯子,直到你学会先用手背去试探一下温度。 ④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总是伴随着错误。我牵着你的手,来到了室外。灿烂的阳光,似乎专为了欢迎你。我悄悄松开了你的手。没走几步,你就被地上一块凸起的小砖头给绊倒了。你哭了,我将你扶起来,指着那块小砖头,告诉你,走路时要避开它。你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你刚学会走路,只会看天,不知道看路;我也料到你一定会被它绊倒,因为你还不会绕过它。即使不是这块砖头,也总有其他砖头,将你一次次绊倒。你被绊倒了,摔痛了,你就会从此记住,路上的石头是会绊脚的。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一生当中,我们会遇到多少这样的石头啊。天知道我们要摔多少跤,才会真正长大。 ⑥你终于可以自己满世界地跑了。有一年冬天,小区里的水池刚结了冰,你就尝试着想从冰上走。那么薄的冰,哪能承担得了你的体重呢?你的脚刚刚迈上去,冰就“喀嚓”一声碎裂了,你一脚踩进了刺骨的冰水里,吓得尖叫起来。我冲过去,一把将你拽了上来。孩子,我一直在暗自注视着你,我如道你会好奇地不知深浅地在冰上走,而只要你踩在冰上,就一定会掉进水池里。我当然可以制止你,让你不要犯这个错误,但我没有。我不想阻止你的探险,人一定得有一点好奇心,要有一点探险精神。孩子! ⑦有一天,你和几个小朋友在楼下玩。突然,你和其中一个比你小的小朋友发生了矛盾,最后,你竟然从他手上强行将玩具抢了过来。看到这一幕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迅速冲下楼,严厉呵斥了你的行为,让你将玩具还给人家,并向他道歉。 ③我的孩子,我知道迟早有一天,你会犯这个错误。虽然你从小就非常善良,通情达理,可是,面对比你弱小的人,面对诱惑,总有一天,说不定你也会恃强凌弱,甚至巧取豪夺。今天,你终于犯下了这个错误,所幸的是,我及时发现,

如何正确面对孩子的错误

如何正确面对孩子的错误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让很多的家长现在很重视的早期教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聪明的,至少是不输给其他人的,所以家长们也学习了很多的关于教育的知识,也有了很多科学的理念和观点。知道要鼓励孩子,给孩子建立自信心,于是赏识教育就成为家长最推崇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但是家长们是不是就真正的明白赏识教育的真正含义呢?是不是孩子做的所有事情我们都是要鼓励和表扬呢?是不是在赏识教育的理念下,孩子就没有错误呢?即使发现了孩子的错误了我们是不是还是要一味的赏识下去呢? 俗话说的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其实我们要明白没有人喜欢犯错误,但是人们无法避免要犯些错误。但是无论如何,只要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它们就会推进你进步。可是现在的家长似乎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过度的爱 过度的爱直接的影响就是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没有错误发生。现在的家庭都是4—2—1的结构,所以六个人的爱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时,我们的孩子是否能够承受,我们给予的爱是否合适,这就是我们要考虑的。现在大多数是爷爷奶奶带的,非常的喜欢有了孙子,所以孙子的一切都是好的,孙子做的一切他们都能接受。在幼儿园里最经常发生的事情就是孩子之间的攻击性行为,孩子之间有些小矛盾是很正常的,当他们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时就会产生一些小的摩擦。很多爷爷奶奶的态度就很强硬,觉得别人欺负了自己的孙子,很是心疼。可是当自己的孙子欺负了别人的孙子时,他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也许就只是一笑而过。我们班的希希的奶奶就是这样,每次看到奶奶来接他了,希希就会在临走时乘机打旁边的小朋友一下,每次老师都会提醒希希不能这样,可是奶奶只是笑了笑,没有做出任何反应,那么希希就认为他这样的行为是允许的,所以也就没有任何有改正的倾向。可是有一次被打的小朋友实在不想忍了,就还手了,这时恰好被奶奶看见了,这是奶奶当即就开始大声的批评那个小朋友了,直到老师的劝解和解释之下奶奶的情绪才得以平息。奶奶这样的溺爱,在他的眼里自己的孙子打人没有错,别人的孩子打孙子这才是错。这样的爱的保护下,孩子还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吗?他只会认为自己做的什么事情都是对的,都是允许的。 二、过多的保护 我们说要学会打仗,首先要有勇敢的精神才能上战场。可是很多父母不要说让孩子“上战场”,枪声也不愿让孩子听到。就是这样的长期保护,有些孩子在自己父母和爷爷奶奶铺好的路上行走,所有的事情都是家长安排好的,按照正确的路线去走,只要发现一点有偏离正确轨道的现象发生就马上制止了。所以孩子从来都是做的对的,连犯错的机会都没有。 三、教育理念的理解不透彻 虽然现在的家长改变了陈旧的教育理念——棍棒底下出孝子。家长都接受了另外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赏识教育。知道了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鼓励和表扬孩子。但是对新理念片面的认识也造成了家长一个新的误区,超乎寻常的夸奖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就是最好的,或者自己做事永远不会犯错误,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这样也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偏执的心里,认为自己想做的事情都是对的,我是有理由的,永远都没有错。而且当他真正遇到挫折时,当然就会受不了,心里承受能力大大的降低了。 其实我们要明白犯错误从本质上是在促使你进步,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从未犯错是因为他不曾尝试新鲜事物,所以不要内疚和自责。承认你的错误,并且改正它!所以我们要正视孩子发生的错误。 1.理解孩子发生的错误 人的一生之中不知道要犯多少个错误,更何况是小小的孩子呢?所以我们要宽容一些,首先就是要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发生这个错误,不能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这样孩子就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如:一次我们班来了一个新的女孩子佳怡,有一次在画画,

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孩子

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 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往往会采用各种惩罚手段严厉惩处,有的甚至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其实,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学生觉得难堪,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这一点必须意识到,弄不好会伤害人,必须要因人而异、适度。我认为越是惩罚,越需要尊重与信任。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班上的学生有个不好的习惯,经常在教室里乱扔纸片:画过画的废纸,做过练习的稿纸,擦过桌子的脏纸,随手一扔,满地都是。为此,我不知说了多少回,但愤怒、斥责、苦口婆心都无济于事。最后,我不得不采用严厉的惩罚:谁乱扔废纸,罚他拣纸三天,扫地一周。可结果罚来罚去,教室里仍是废纸满地,班级的卫生也越来越差。后来,我终于想了一个好办法,我在班上张贴了一张“看脚下一览表”,以监督学生不乱扔废纸。哪一天发现哪位学生脚下(自己座位下)没有废纸,便在表中学生的名字下面贴一朵红花,每天公布结果。开始,还要我提醒他们:“请看脚下”,大家才各自低头寻找自己座位周围是否有纸片。可一个星期后,学生开始自觉不扔纸片了,教室里变得整齐悦目,我也再也不用为惩罚学生而伤脑筋了。从这件事中我认识到,惩罚应该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而不是扭曲和泯灭自尊心,要使他们将老师的教育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自我谴责,自我

教育。 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只有那些年纪很小的孩子,或是社会化程度比较低的人,才会选择逃避责任。回想我们自己长大的过程,一定有一些惩罚是让自己终生难忘的。一般来说,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举一个例子吧。有一个12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说,我这块玻璃是好玻璃,12.5美元买的,你赔。这是在1920年,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这个孩子没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问玻璃是你踢碎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你就赔吧,你踢碎的你就赔。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2.5美元还给父亲。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的总统,就是里根。这是他在回忆录中写到的一个故事,他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每一位教师都对自己的学生寄予了较高的期望,但是别忘了,成长是一个过程。今天的孩子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朝气蓬勃,有着旺盛的精力和强烈的求知欲,但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他们又往往心灵脆弱,情感多变,行为幼稚,所以,教育应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改错,给他时间改错。让我们尝试做学生的

面对犯错误的孩子

面对犯错误的孩子 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为吸烟的学生作表率;校长皮尔[表情]保罗没有责难逃学的学生,一句语重心长的赏识和激励成为少年发愤图强的旗帜和动力;陶行知先生教育捣蛋打架的学生,没有严厉批评和空洞说教,而是从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出发循循善诱;苏霍姆林斯基精心呵护私自摘花的孩子的孝心和善良……从这些教育大师的身上,我们应该学习到,不仅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允许孩子犯错,给予他们自我改善的空间,更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一定的教育智慧走进孩子的心灵,润物细无声地敦促他们成长进步。 1.张伯苓先生的以身作则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

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经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象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粘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在此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3.陶行知的四块糖果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

孩子犯错家长检讨书范文

孩子犯错家长检讨书范文 孩子犯错家长检讨书范文(一) 汪老师: 你好 作为家长,首先对老师为孩子们费尽心机的辛苦表示深切的感谢。孩子在成长中出了一些问题,我们做家长的是有责任的。 请允许我以家长的视角分析一下孩子性格缺陷的形成过程和一些 相关因素,以利于老师在对孩子的调教过程中更加心里有数并且省时 省力。 这家伙自九三年出生到三岁期间,我这个做父亲的,因为自己从 小是教师养大的,受的是说服教育,不太挨打,所以自身的性格很脆弱,受不得挫折,经不起打击,因为不想孩子走这样的老路,所以就 打孩子,那三年,孩子挨打算起来平均一天不会少于一次。到孩子三 岁的时候,我发觉这样的方法对孩子伤害大了,一是影响了智力发展,二是性格也形成了逆来顺受。 城关幼儿园的邓军和陈夕春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他们对孩子成长中意志品质和智力发展的研究都非常深,在他们的协 助下,我很少打孩子了,现在又过去了十多年,回想起邓老师和陈老 师对孩子成长中所给我们的恩德,就知道我们一家人都会终生感佩的。 孩子上小学,小学的班主任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到近于苛刻的人,但因为孩子一到三岁时受过我这当父亲的荼毒,所以小学六年,孩子 的成绩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总难进班里的前十,所以我这个不称职的 父亲在自责中度过了六年,一直羞于见孩子的小学老师。所幸的是这 六年中一直牢记幼儿园的邓军老师和陈夕春老师的辅导,所以孩子终 于能顺利的进入璧山正则中学,有幸的遇到了他们的初中班主任曾红 英老师。

初中三年,孩子的成长走上了健康的轨道,在曾老师的调教下, 孩子越来越懂事,但孩子毕竞是孩子,随着自身的成长,慢慢开始产 生多多少少的骄傲情绪,对待学习的努力水准有所下降,这成了个很 不好解决的事情。在艰难的思考中,我甚至产生了非常荒唐的想法。 因为觉得孩子对待学习不发狠,也许是少受委屈的缘故,如果叫社会 上的小混混去打他一顿,让他受些委屈,激发他发狠发奋的心态,但 这个荒唐的想法,被曾老师阻止了。曾老师为孩子的成长费尽心机, 我们一家人也不会忘记曾老师的恩德的。 我自己是一个小学音乐老师,平时就很注意对孩子们意志品质的 激发和培养,现在自己的孩子在意志品质方面存有的缺点,虽然深知,但孩子大了,他的生活圈子已经到了高中,所以我在很大水准上都寄 希望于孩子的高中老师和同学对孩子意志品质形成方面的良性刺激。 这次发生的扣分事件,事情很小,但被孩子搞得有些大了,初中 三年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上进心,似乎就要破罐子般的摔去,这充分 暴露了孩子的脆弱。作为家长,我们完全支持老师对孩子所采取的教 育手段,我们非常希望孩子在学校不但能学到知识,还能得到情绪方 面的有益的训练,孩子能更加体谅人,更加善解人意,学会检讨自己,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失去上进的信心,也 只有这样,才算是长大了,成了一个坚强的人,能够铁肩担道义的大 写的男人,男子汉。 汪老师,我仅仅一个小学音乐老师,当前羞于见老师,相信汪老 师能够理解是因为囊中羞涩,呵呵,湖南新化的教师本月十八日还在 罢课哩。我们也非常理解汪老师所承受的压力,希望在娃娃毕业之前,能有绩效工资到手,好大大方方的来拜访孩子的各科老师们,向你们 道一声辛苦了,表示我们家长的深切谢意。 此致 XXX 2017年XX月XX日

孩子犯错误的时候

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经常有父母采取极端的管教方式对待孩子,打骂孩子或置之不理,这样对孩子来说都是会造成很消极的影响。中国早教网的育儿专家提出了10个管教孩子的10个方法,当您被孩子气的火冒三丈的时候,不妨用这些方法来取代打骂的教养方式。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此时,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

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程桂英老师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5、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