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武术与佛教禅宗

少林武术与佛教禅宗
少林武术与佛教禅宗

禅武少林精论

26

少林武术与佛教禅宗

文/登封市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郑跃峰

作者简介

郑跃峰,早年随少林宗师梁以全习武,中国武术七段,著名少林武术专家,国家级武术裁判,多次担任全国和国际重大武术赛事裁判长、河南省重大武术赛事总裁判长,连续担任第九、十、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数万人展演活动和开幕式总导演,两次被登封市政府授予个人三等功,现任登封市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郑跃峰勤于思考,勇于钻研,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武术理论体系,主编有少林武术教材,执笔创编的《少林拳竞赛套路——拳术、刀术、枪术、剑术、棍术》计60万字的系列丛书在全国发行,结束了少林拳没有规定竞赛套路的历史,使少林拳更规范、科学地普及和推广。多年来,郑跃峰担任河南省武术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少林武术技术理论主讲,并被多次邀请为大专院校授课,培养出了大批世界冠军、全国冠军,为登

封及全国培养了万余名优秀的武术教练员,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武术裁判员。

少林武术起源于少林寺,少林寺

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和“禅宗祖庭”,是驰名海内外的佛教寺院。为此,少林武术与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相互并存和发展,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亮点。少林武术与佛教禅宗的融合,是一种中国佛教形成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印度佛教融入中国社会而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更彰显了中华五千年文明与外来文化中国本土化的文化特征。

在佛教进入中国之前,中华武术已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少林武术在少林寺建寺之初就已经落迹少林寺。跋陀于公元495年建少林寺,“佛陀一日在洛市见沙门慧光,年方十二,在天街井柱上反碟,一连五百。佛陀奇之。遂劝度为僧。又令弟子道房度得僧稠。光、稠均不出世之人物也”。又北齐稠禅师,邺人也,幼落发为沙弥。时辈甚众,每休暇,常角力腾趠为戏。而禅师以劣势见凌,给侮殴击者相继,禅师羞之。乃入殿中……诸同列又戏殴,禅师曰:‘吾有力,恐不堪于汝。’同列试引其臂,筋骨强劲,殆非人也。方惊疑,禅师曰:‘吾为汝试之。’因入殿中,横塌壁行,自西至东风数百步,又跃首至于梁数四。乃引重千钧,其拳捷骁武劲。”

此记载充分说明了慧光和僧稠在入寺之前就已身怀绝技,后来更多习武者带艺出家并与外界交流,在修行过程中受到佛教禅宗的影响而在有意无意间对原有的武术形态和习武的意识形态进行改造。而少林武术的起源与跋陀和达摩并无什么关系。

少林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多次与外界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大量吸收寺外的各种武术技能,壮大了少林武术的技术体系,为后来形成独特的

谈王维和佛教禅宗的关系

谈王维和佛教禅宗的关系 王维生活的盛唐时朝,正处在封建社会上升的高潮期。这个时代激发了知识阶层的情感,引导他们寻求完美的人生。他们当中有的鄙弃狭小的书斋,企图摆脱读书、科举、仕宦的传统人生模式和劳碌逢迎、无所作为的官场生涯,渴望投身于金戈铁马的战斗,以建立永垂青史的功业。有的厌倦和鄙视纷争不息、倾轧机诈、屈从强者意志的政治舞台,渴望寻求一处能够自由呼吸的精神乐园。朝气蓬勃的时代气氛既促成了他们对传统人生模式的不满,而国威的远扬、边塞战争的胜利和社会的安定、交通的通达、物质生活的丰足,又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于是,有人投身于边塞,走向大漠;有人拥抱自然,皈依“仙境”。总之众多知识分子都在努力摆脱平凡的、更高境界的人生。 王维早年,也曾有过高昂的政治热情。只是,几次重大变故的打击,逐渐消磨掉了他身上的锐气。王维是一个禀性极高的诗人,才华横溢,仕途亦较顺畅,后来因伶人舞黄狮子被贬,中年时期又接连丧妻丧母,特别是开元二十四年恩相张九龄被黜,李林甫执政,王维的政治理想破灭了,内心的苦闷可以想见。于是他将精力投到了对佛教的信仰和研究上,希望由此获得精神自由。 禅宗弘忍以后,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惠能为代表,北派以神秀为代表,时称南能北秀。王维正是生活在这个时期,他受母亲影响,一直与北宗禅师有着广泛的联系,并潜心研究和接受北宗的佛教思想和禅文化。到了晚年,才转而信奉南宗。 然而与一般的信徒不同,王维对佛教的接受表现出他自身的特点: 1.他对佛教的接受是多宗派,他并不恪守某一家的宗旨,他兼收并蓄,并且还与儒道思想相结合。 王维是博学兼收的佛教学者,他不仅不局限于禅宗南北之界,还广泛吸收儒道思想。如:《能禅师碑》文中,广引儒道二家经典,以描述弘忍对慧能的传法:“皆日升堂入室(《论语》),测海窥天。谓得黄帝之珠(《庄子》),堪受法王之印。大师心知独得,谦而不鸣。天何言哉(《论语》)圣与仁岂敢。子日赐也,吾与汝弗如(《论语》)。”以黄帝与象罔、孔子与其生徒的关系及事迹,比附弘忍与慧能,义过于通,但我们能感受到的是,王维所具有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修养,在对外来文化和新的思想接受过程中那种顽强的表现。与此同时,我们也能领略到异质文化思想的冲击与融合过程。 中华传统文化给王维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涂上了浓重的底色。王维的佛学思想是从这一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我们探究王维的佛学思想、亦要透过这层浓重的底色。 儒家思想,主张在成就功名的过程中体现其主体的价值。实质乃是主体的人生价值消融于客体对象世界之中,主体价值由客体而得以实现的过程恰恰也是其主体性失落的过程;而道家则是以“无为”之态的消极出世态度应对世事。王维由儒而道,最终到佛,是封建士大夫命运的一个典型,从一定程度看,王维是在追求一种高士风范但是最终的结果是走向虚空境地的随缘。于是形成一个矛盾而又和谐的统一,这实质上亦是儒道佛的相互激荡而爆发的。儒道佛被王维很自然的化为一炉,在山水田园诗中流溢出来而不露痕迹。 2,他的接受是多层次的。他奉行佛教戒律,他树立佛教信仰,而他最热心的是佛教思维方式; 王维非常尊祟禅家的生活方式。据《旧唐书》载: “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有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数十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约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 王维的高妙之处在于,他将佛教的清静生活和中国文人的高雅情调结合起来,日子过的有

禅宗的理论与方法

第五讲禅宗的理论与方法(基本资料) 一、起源和传承 二、主要理论:自性说 三、参禅法 1、直指法 2、参话头法 3、开悟与保任 四、禅宗教学法 1、有言无言 2、棒喝 3、机锋 五、禅宗与主体性确立 一、起源和传承 (一)起源:拈花微笑 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二)传承:西天二十八祖。中土六祖。五家七派。 1、初祖菩提达磨:梁武帝普通元年,泛海至广州番禺。 (1)与梁武帝论道 梁普通元年(520)泛海至广州。帝迎之到建业。 问曰:“朕即位以來,造寺写经有何功德?” 磨曰:“无功德。” 帝曰:“何以并无?” 师曰:“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帝曰:“云何真功德?” 磨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帝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磨曰:“廓然无圣。” 帝曰:“对朕者谁?” 磨曰:“不识。” 帝不悟。遂渡江之魏。 (2)一苇渡江。 (3)面壁九年。 (4)只履西归。 2、二祖慧可:立雪断臂 初名神光。二祖初生时,神光烛室,亘于霄汉。又一夕神人现,谓二祖曰:“何久于此?汝当得道时至,宜即南之。”二祖以神遇遂名神光。久居伊洛,博极群书。每叹曰:“孔老之教,祖述风规。”近闻达磨大师住少林,乃往彼晨夕参扣。达磨端坐面壁,莫闻诲励。光自忖曰:“昔人求道,敲骨出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如?” 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大雪,二祖立于砌下,迟明积雪过膝。达磨悯之曰:“汝立雪于此,当求何事?”二祖悲泪曰:“惟愿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达磨曰:“诸佛妙道,

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无有是处。” 二祖闻诲励,向道益切,潜取利刀,自断左臂,致于达磨前。磨知是法器,遂问曰:“汝立雪断臂,当为何事?”二祖曰:“某甲心未安,乞师安心。”磨曰:“将心来,与汝安。”祖曰:“觅心了不可得。”达磨云:“与汝安心竟。”后达磨为易其名曰慧可。 3、六祖慧能。 (1)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2)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4、五家七派 ┌沩山─仰山……………………………沩仰宗 ┌南岳─马祖─百丈┤┌………………………………临济宗 │└黄檗─临济─兴化─南院─风穴┐ │┌──────────────┘ ││┌黄龙……………黄龙派慧能┤└首山─汾阳─石霜┤ │└杨岐……………杨岐派 │┌天皇─龙潭─德山─雪峰┐ ││┌────────┘ │││┌云门…………………………………云门宗 └青原─石头┤└┤ │└玄沙─罗汉─法眼…………………法眼宗 └药山─云岩─洞山─曹山……………………曹洞宗 二、主要理论:自性说 (一)自性的特征: 性觉与性寂(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理论差异) 1、性寂(印度佛教):自性本寂,无为法,无作用,悟时证。 2、性觉(中国佛教):自性本觉,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本源,返本还源即可证得。 (二)禅宗的宗旨:见性成佛 达磨《血脉论》: “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 《坛经》: “菩提自性,本来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三)见性的境界——悟境。 1、“言语道断”。

佛教中的段子手---禅宗

佛教中的段子手---禅宗 禅宗创立以来已有千年,却能在佛教已经式微的今天,至今长盛不衰,甚至连苹果教父乔布斯大爷都修习禅宗,足见其魅力所在。那么其魅力究竟在何处呢?禅宗是佛教的世俗化,也是佛教的中国化。季羡林先生是这么说的:“首先,一部分禅宗大师,比如百丈怀海,规定和尚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认为“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印度佛教本来是不让和尚劳动的。这种做法脱离群众,引起非议。中国禅宗一改,与信徒群众的隔阂就除掉了。这也符合宗教发展的规律。因此,在众多的佛教宗派中,禅宗的寿命独长。别的宗派几乎都销声匿迹,而禅宗巍然犹在。其次——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禅宗越向前发展,越脱离印度的传统,以至完全为中国所同化,有的学者简直就说,禅宗是中国的创造,话虽过点分,却也不无道理。有的禅宗大师实际上是向印度佛教的对立面发展,他们呵佛骂祖,比如道鉴(慧能六世法孙,唐末865年死)教门徒不要求佛告祖(达摩等),说:“我这里佛也无,祖也无,达摩是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屎汉,等妙二觉(指佛)是破戒凡夫,菩提涅架是系驴橛,十二分数(十二部大经)是鬼神簿,拭疮疣纸,初心十地(菩萨)是守古冢鬼,自救得也无。佛是老胡屎橛。”又说:“仁者莫求佛,佛是大杀人贼,赚多少人人淫魔坑。莫求文殊普贤,是田库奴。可惜

一个堂堂丈夫儿,吃他毒药了。”这样咒骂还可以找到不少。这简直比佛教最狠毒的敌人咒骂还要狠毒,咬牙切齿之声,宛然可闻。说它是向佛教的对立面发展,难道有一丝一毫的歪曲吗?这哪里还有一点印度佛教的影子?说它已为中国思想所同化,不正是恰如其分吗?”季先生说了两点原因,第一个讲的就是世俗化,第二个讲的是中国化。季先生说的很好,最关键的是这句话,禅宗的寿命独长。这句话刨到根儿上去了。对于宗教而言,它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异教,而是异端。何谓异端,就是不同于正统教义的新教义。各教对异端都是最不留情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督教本身就是犹太教的异端,耶稣的下场大家都知道,被钉死在十字架了;天主教的宗教裁判所,主要烧死的也都是异端;今天,逊尼派和什叶派互相视为异端,还是水火不容。他们都深知,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佛教徒一向给人的形象一直是温和的,那么对异端的态度呢,既然说禅宗,禅宗最出名的六祖慧能不得不说。禅宗流传到后来的主要是惠能的南宗。当初禅宗的五祖弘忍要传衣钵,让命诸弟子作偈以呈,以神秀的偈子水平最高,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时六祖惠能不识字,在寺内舂米,亦诵一偈,请人题于壁上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后,惊为天人,并传衣钵,定为传人。这是大家熟悉的故事,一般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故

禅宗文化

禅宗文化 收藏打印关闭字体:[大 宜春,古属袁州、瑞州、临江、南昌四府,今辖袁州、樟树、丰城、高安、靖安、奉新、上高、宜丰、铜鼓、万载三市六县一区。宜春悠久历史耀古烁今,众多人杰灿若星辰。宜春城有2200多年的历史,为历代州府首邑。千古名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所指其人其物均出自宜春。宜春的钟灵毓秀,蕴藏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尤以唐宋以来,佛教禅宗文化在宜春这片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北宋诗人黄庭坚在一首诗中写了段见闻:“我穿高安过萍乡,七十二渡绕羊肠。水边林下逢纳子,南北东西古道场。”描绘了古宜春一派梵天佛国的景象。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靖安宝峰寺方丈一诚大师欣然题笔“宜春是禅宗圣地”。 称宜春为禅宗圣地,是因为宜春这块版图上,集中闪烁着许多决定禅宗发展走向的亮点。一般认为,确定禅宗教义的是六祖慧能,大兴禅宗道场的是马祖道一,始创禅宗戒律的是百丈怀海。这三位祖师中,马祖舍利塔在靖安宝峰寺,怀海归真于奉新百丈山,其灵骨均安葬在今宜春市境内。而禅宗真正的创始人慧能,志载也曾结茅靖安山中,其地后辟为禅院,寺名亦以慧能弘法之地“曹溪”而命之。 禅宗发展到“一花开五叶”时,进入了极盛期。所谓“五叶”,即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大宗派。后来临济宗下派生出杨歧、黄龙两宗,故曰“五家七宗”。史称“江右奥区”的宜春市,为禅宗各家的孕育繁衍、成长壮大提供了一块充满生机的沃土。 禅宗五家中,沩仰、临济、曹洞三宗出现于晚唐。临济宗萌芽于宜丰黄檗,曹洞宗扬穗于宜丰洞山,沩仰宗结果于袁州仰山。沩山灵祐先于奉新百丈山师从怀海,后迁湖南沩山,其弟子慧寂徙居宜春仰山,别创禅宗一派,是曰“沩仰宗”。黄檗希运亦于百丈山师从怀海,后居宜丰黄檗。其弟子义玄远赴河北临济院,又创禅宗一派,是曰“临济宗”。曹洞宗创始人良价,系云岩昙晟的弟子,昙晟亦师从怀海二十年。良价云游至宜丰洞山,又创禅宗一派,是曰“曹洞宗”。 禅宗五家中,云门、法眼二宗出现于五代。两宗虽不发祥于宜春,但其法嗣们却都相中了宜春这块风水宝地以振宗风。云门始祖文偃一传弟子道谦禅师出居靖安宝峰,法济禅师出居宜丰黄檗,清禀禅师出居宜丰洞山。法眼始

禅宗的内涵及其实践

禅宗的内涵及其实践 湛如法师 今天我跟大家一起讨论《禅宗的内涵及其实践》。我个人对禅宗没有什么体会,仅仅是在学习当中翻阅了一些文献,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我准备分八个题目来谈这个问题。 禅宗,尤其是唐、五代以后,一直是中国佛教的主流。唐武宗灭佛以后,中国佛教最具特色且能起主导作用的,就是祖宗。为什么祖宗这一山林佛教,最后能取代贵族佛教的唯识宗、天台宗和华严宗的地位呢?原因比较多。我认为,禅宗的生命力之所以这样顽强,应该跟它的理论、实践和教育方法以及弘扬范围有关系。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证实这样一个事实:物质无论如何丰富,科技无论如何发达,都不能够填补人类的精神荒原与生命的空虚。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说,有来自客观的:过份的机械化,使人沦为机械的奴隶;也有主观的:人们不思进取,失去自我,尤其是那些甘心沦为物质奴隶的人,他们很难有心思去观照自心,反省自已,净化自已,完善自已。而禅宗则能运用它的活泼教理,针对时弊,就病施方。所以作为山林佛教的禅宗,比贵族佛教、都市佛教更能适应社会。比如会昌法难,唐武宗灭佛,被摧毁得最严重的应该是贵族佛教。因为贵族佛教最大的弱点就是对帝王、贵族、士大夫过份依赖。而禅宗不然,它没有固定的寺庙,禅宗的大师们都是衣钵寄生涯,随缘度岁华。在这是山都有庙的遍地开花式的发展中,禅宗已深深地扎根、渗透到民间的各个角落。在北方佛教走向衰微的时候,禅宗又以卷土重来的之势,重在北方,甚至整个中华大地上大放民彩。一直到宋代的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的繁荣局面都有着必然的联系。 禅宗的主要理论是什么?核心思想又是什么?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色在于禅。因为禅宗能改变这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社会风气,禅能塑造独立

佛教禅宗的南北宗

佛教禅宗的南北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非是台,本来就虚无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首先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

从禅宗看佛教的中国化

第13卷第1期2010年1月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 u rna l o f Huna n U n i ve rs ity o f Sc i ence&Te chno l o gy(So c i a l S c i ence Ed iti o n) Vo l.13No.1 J an.2010 ■哲学研究  从禅宗看佛教的中国化① 王新婷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100094) 摘 要:佛教作为一种出世宗教,一方面因为填补了中国文化之缺而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但是,另一方面,又与带有强烈入世色彩的中国本土文化发生巨大冲突,为了生存,不得不做调整改进,禅宗就是调整的产物。禅宗主张人人皆有佛性、见性成佛;摆脱烦琐推理、主张直觉顿悟;提倡无念为宗、平常心是道,这与中国文化主干儒家提出的人性善、人人皆可成尧舜;与中国人偏爱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与入世与出世相统一的中国传统人生哲学近乎一致。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强大的同化力。 关键词:禅宗;佛教;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35(2010)01-0054-04 自三国至魏晋南北朝,中国社会长期陷于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朝不保夕,就连豪门士族也常常觉得世事多变,岁月无常。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中国固有的诸子百家由于缺乏宗教情怀或曰终极关怀,无法贴近民众。此时,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的佛教,因其教义提倡“人世皆苦”“诸行无常”以及其独特的解脱之道和缜密的逻辑思辨力量,引起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共鸣和喜好,从而导致佛教在中国迅速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佛教也与强大的中国本土文化发生了冲突,不得不做些调整,禅宗就是调整的产物。 一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 佛教在中国传播时,与中国文化尤其是主干儒家思想在很多方面发生了冲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从人生观来看,佛教从无常、无我的基本教义出发,认为人生充满了痛苦。佛教的基本教义就是围绕着关于人生是苦,以及如何才能解脱这一问题而展开的。佛教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要彻底解脱人生种种痛苦,必须按佛教教义的要求,放弃世俗生活,追求宗教修行。与佛教人生观不同,中国传统思想则往往以豁达乐观的态度及积极进取的精神来看待人生。《易?乾?象》中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来对待人生,对待生活,正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不折不挠,与自然与社会顽强奋斗精神的概括。儒家思想中虽然有重天命的一面,但更多的是“敬天命而尽人事”。孔子本人周游列国四处碰壁,但却“知其不可而为之”,表现了一种悲壮、顽强的精神。老庄思想虽主张无为不争,但更多表现的是对世俗名利的超越洒脱,并不是彻底的出世。 从道德理想来看,佛教追求精神解脱,追求寂然不动。这种目标是个人的精神解脱,是以放弃现实生活为代价的。中国传统儒家所追求的道德理想是成圣贤君子。何谓圣贤君子?儒家认为是才智道德极高者,而且这种极高的道德修养必须与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以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儒家把个人的道德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与佛教提倡的个人修行出家,得道解脱大不相同。 在道德修行和道德规范方面,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也有许多不同:第一,古代印度各宗教流行乞食制,它们认为肉体是欲望和罪恶的产物和载体,是精神的枷锁,因此肉体的苦行有利于精神的修炼。人的物质生活,应当越简单越好,而乞食正是 45①收稿日期:2009-10-21 作者简介:王新婷(1962-),女,河北安国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传统文化。

《禅宗宗派源流》4

《禅宗宗派源流》 4 —第二章:曹溪一脉---(二)六祖法乳【2】第二章 一、慧能求法二、六祖法乳(2)(一)佛心不二(二)心性本觉 “真如缘起”的思想并非是慧能禅宗所独有。它在本体 论方面并没有多大的建树。应当承认,在对本体和现象的抽 象思辩分析上,“不立文字”的慧能一派远不如惟识宗、华 严宗。慧能禅宗真正着力的是心性修养。事实上,隋唐佛家 多讲心性之学,只是禅宗更突出地发展了这一方面。冯友兰 先生曾针对此指出:“中国所谓禅宗,对于佛教哲学中之宇 宙论,并无若何贡献,惟对于佛教中之修行方法,则辩论甚多。” 自晋末宋初以来,思想界把本体论和心性论的研究统一 起来,并由探讨宇宙的本体转为着重研究人的本体,即人的 真实本体。南北朝时因神灭神不灭的大论战,更刺激了这一 课题的研究;隋唐时,佛教各宗竞相辩论,教相判释,更推 动了这一问题的探讨,慧能正是在这种思想背景下,重点阐 发了心性理论。 关于慧能的心性修养理论,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 认识:

1、人人皆有佛性 佛性,亦意译如来性、觉性、如来藏,原指佛陀本性, 后来发展为众生觉悟之因,众生成佛的可能性,这是中国佛 教界对佛性的最一般的理解。印度佛教中讲的“佛性”,一是指心,二是指境。在它看来,众生若具有“性净之心”,便具有成佛的可能,但仅有“性净之心”还不能起作用,心 要“待缘而起”,待得与“境界缘”结合,总能构成“佛性”。不过,在印度佛教经典中,对佛性没有一个统一的解说,这 就给后人带来许多歧义,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特别是南北朝 时,佛学从对般若的探讨转到了佛性论,形成了巨大的佛性 思潮。佛性是否为一切人都具有?它是“本有”还是“始有”?有许多高僧参加了争论。其中有一关键人物就是晋宋之际的 竺道生,他孤明先发,首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指出“一切 众生,皆当作佛。”但由于他的理论当时没有译出的经典作 根据,所以一问世便受到很多非难,被作为邪说异端,不久,《大般涅盘经》译出,证明“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承认“一阐提人”也具有佛性,也可以成佛,情况总有所改变。 一直到隋唐时代,佛性论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隋吉 藏在谈到“佛性”时,总结过去各家说法共有十二家之多。 唐玄奘和尚西行求法,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为了解决佛性问 题。 慧能继承发扬了竺道生“一阐提人皆得成佛”的佛性理

禅宗的起源

浅谈禅宗与文学的融合性 汉语言文学余乐 13407116 摘要:本文通过对禅宗的起源、发展及其思想特点的介绍,加上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及作品的简要分析,从最高意旨、语言、意境等特点,浅谈禅与中国文学尤其与诗歌之间的共通性、相容性,以及禅境与诗境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禅宗文学语言意境 一、禅宗的起源 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最初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印度的恒河流域,后来随着它的广泛传播才形成一种世界性的宗教。最初佛教是经过著名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大约在东汉明帝时期。佛教初传时正值中国盛行黄老之学和神仙方术,社会上一般人或者认为佛教是一种崇尚清虚无为的理论,或者把佛陀当作拥有攘灾招福的大神来信仰,而西域圣人则被看成是某种类似巫祝一样的角色,所以佛教最初是在皇宫深受帝王将相的信奉。 随着早期西域僧人对佛典的汉译以及玄奘西天取经带回大量佛教经典,中国古人对佛教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加上中国本土文化的道家学说的相似性,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不是简单的移植,实际上是一个再创造过程。而从佛教各宗派的特点可以看出,禅宗就是佛教“中国化”最明显的一个宗派。 禅宗的兴起和发展 隋唐时期,由于封建国家社会经济的高度发达,佛教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中国佛教以强大的寺院经济为基础,逐渐形成了三论、天台、法相、华严、律、禅、净土等几个大的宗派,尤其是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和禅宗最具特色,可以看作是中国化佛教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代表。 禅宗是中国佛教诸宗派中形成较晚的一个。禅,本来是梵文音译“禅那”的简称,意译为静虑,就是宁静安详地沉思的意思。从印度佛教的静虑修行到中国的禅宗,期间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 早在佛教初传时,安世高和支谶就把小大乘禅法介绍到中国。社会上出现了不少专门修禅的僧侣,他们或独自静修,或聚众传习。在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的加剧,社会上又出现了大量流民,其中不少就是以游僧的面目出现的,他们构成了禅宗先驱者的社会基础,中国禅宗的早期领袖就活动在这一时期。传说中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其弟子惠可,再传弟子僧粲由此出现。 而为禅宗的全面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即是神秀和慧能。随后经历了“南北之争”,出现了“五家七宗”。其中被弘忍大师密授“法衣”的慧能,则确立了禅宗的正统地位。后来流传的禅宗思想都未能跨出《大乘起信论》和《六祖坛经》的范围。 禅宗的思想特点 兴起于唐、五代时期的禅宗,与天台、华严、法相等经院化的宗派相比,有许多突出的特点: 首先,禅宗从民间兴起,带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排斥经典和偶像的权威,甚至于“毁佛駡祖”,表现出一种极端的自尊和自信意识。 其次,禅宗既反对只注重经典解释的经院派学风,也不局限于一般的止观静修,而是

佛教小故事大哲理_佛教禅宗小故事大哲理

佛教小故事大哲理_佛教禅宗小故事大哲理 禅海以前是一位武士的儿子,有一次到江户游玩,做了一位高官的随从。 后来,他与大官的太太两相情悦,关系十分亲密。但纸里终究包不住火,他俩的私情最后还是被发现了。在自卫中,他杀了那位大官,带着他的太太逃往别处。 他们没有生活来源,但因为习惯了奢华的生活,后来两人堕落成贼,而女人的贪得无厌使禅海深恶痛绝,他最终选择离开了她。 之后,禅海来到很远的一个寺庙出了家,做了一名游方僧人。为了补偿他的罪过,他下定决心要在有生之年完成一件善举。他知道某处悬岩上面有条道路非常危险,已断送了不少人的性命。因此,他决心在它下面挖一条隧道,取而代之。 于是,他白天乞食,夜晚挖掘隧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三十年过去了,一条长达两千多尺的隧道,终于挖通了。 在禅海完成这条隧道的前两年,那位大官的儿子已经成为一名剑道高手。他四处寻觅禅海想要报仇。最后,他终于发现了禅海,发誓要将禅海置于死地才肯罢休。 禅海平静地对他说:“我心甘情愿地把我的生命给你,但是请让我挖完这条隧道。等到这件工作完成的那天,你就可以杀了我。” 于是,这位大官的儿子就耐下性子等待那一天。时间一天天过去,禅海仍在不断地挖着。一晃又是几个月,大官的儿子在闲等中感到十分无聊,便开始帮禅海挖掘。就这样过了一年,他对禅海的坚强意志已经是十分钦佩。 隧道终于挖成了,人们可以从它里面安全通过了。 这时,禅海放下手中的工具,欣慰地长吁一口气,说:“隧道完成了,我心愿已了,现在请你砍去我的头吧。” 那位年轻的复仇者满眼含泪,动情地说道:“你是我的老师呀!我怎能下手砍自己老师的头呢?” 一位满脸愁容的生意人来到禅师的面前。 “我急需您的帮助。虽然我很富有,但人人都对我横眉冷对。我感觉生活真的像一场充满尔虞我诈的厮杀。” “那你就停止厮杀好了。”禅师回答他。 生意人对这样的告诫感到无所适从,他带着失望离开了禅师。

易中天禅宗的境界

易中天禅宗的境界 禅宗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说明什么呢?成佛在瞬间,人人可成佛,关键在觉悟,方式无所谓。这是一个智慧的境界,一个自由、自觉和自然的境界。 禅宗是一种中国的学问,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流派之一。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最早是周易,然后是先秦诸子,再然后后是禅宗,禅宗代表了中国智慧的一个新的阶段。 什么是禅宗 什么是禅宗?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禅。禅本身的意思是静虑,原本是佛教的一种修行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就是打坐,盘腿坐下,安安静静地想。不是想,叫非想;不是不想,叫非非想,最后进入一种什么境界呢?想入非非。 用最白的话来表述坐禅,就是发呆,这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但禅宗不是坐禅,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 禅宗是怎么产生的呢?据禅宗自己的说法,是有一次释迦牟尼佛祖在灵鹫山开大法会说法时产生的。因为佛祖自己是没有著作的,他的弘法传法就是靠开大法会,办讲坛。弟子们把说法的内容记录下来,这个就叫做佛经。所以佛法上第一句话就是“如是我闻”,意思是说我当年就是这样听佛祖说的。 这一次佛祖开大法会讲得非常精彩,可以说是金莲点地,顽石点头,天花乱坠。这个时候佛祖就拿下一朵花,问你们明白吗?所有人都不明白。只有一个叫摩诃迦叶的弟子笑了,他笑了以后,佛祖就说了这样一段话:“吾有正法眼藏,涅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从此,禅宗就产生了。而且佛祖还给摩诃迦叶指定了接班人,那就是阿罗陀。一路传下去之后,到了第第28代就是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到了广州之后,一路北上到了当时的南京,当时的皇帝是梁武帝,非常信奉佛教,他说我皇上不做了,我去做和尚。后来文武百官又把梁武帝从寺庙当中赎回来。梁武帝问菩提达摩:我有没有功德呢?菩提达摩说你没有功德,因为你赞助是为了求回报,所以你没有回报。 后来就谈不拢了,菩提达摩就继续北上,来到长江边上。菩提达摩从江边摘了一片芦叶扔到江里,然后就过江了,这是“一苇渡江”的典故。菩提达摩到了嵩山,面壁九年。据说

如何辨别禅宗的各个宗派

禅宗是以禅那为宗地宗派.因此宗偏重于修心,以心传心,直传佛祖地心印,故又名“佛心宗”. 自禅宗初祖达磨大师西来,禅宗经六祖慧能大师著名地弟子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形成禅宗地主流,其中以南岳、青原两家弘传最盛.南岳下数传形成沩仰、临济两宗;青原下数传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世称“五家”.其中临济、曹洞两宗流传时间最长.临济宗在宋代形成黄龙、杨岐两派.合称“五家七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沩仰宗.沩山灵祐及其弟子仰山慧寂创立.其修行理论继承和发扬道一、怀海“理事如如”地精神,认为万物有情皆有佛性,人若明心见性,即可成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临济宗.义玄创立.因义玄住镇州(治所在今河北正定)临济院而得名.提出“三玄”(三种原则)、“三要”(三种要点)、“四料简”(四种简别)、“四照用”(四种方法)等接引学人.因其机锋峭峻,别成一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曹洞宗.洞山良价及其弟子曹山本寂创立.其教法“五位君臣”说,从理事、体用关系上说明事理不二、体用无碍地道理.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云门宗.文偃创立.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在今广东乳源县北)光泰禅院而得名.其禅风被称为云门三句:“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常用“顾”、“鉴”、“咦”三种表示,接引学人,表现出“刚劲”地宗风.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法眼宗.文益创立.南唐中主李璟赐谥其为“大法眼禅师”而得名.提出“理事不二,贵在圆融”和“不著他求,尽由心造”地主张.以“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概括其宗风.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黄龙派.慧南创立.因其住黄龙山(在今江西南昌市)而得名.法门为“道不假修,但莫污染;禅不假学,贵在息心”.杨岐派.创始人方会.因住杨岐山(治所在今江西萍乡县北)而得名.时人称其兼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之长,得马祖道一大机、大用,浑无圭角,宗风如龙.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禅宗五派地思想,相差无几,仅是门庭施设不同,接引学人方法有所区别,以致形成不同宗风.法眼宗文益在他所著《宗门十规论》中指出:“曹洞则敲唱为用,临济则互换为机,韶阳(指云门──引者)则函盖截流,沩仰则方圆默契”,指出四派不同之点.法眼宗地宗风则为“一切现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佛教丛林及僧人地用品,除了僧服、法物以外,还有一个重要部分是呗器.佛藏律部地典籍记载:“但是钟、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得,皆名犍椎.”因此,呗器最初地名称叫做“犍椎”.呗器原称是僧团中集众和生活地信号,后来范围逐渐扩大,成为日常课诵和社会礼仪中不可缺少地乐器,它配合唱念和曲调,作为“伎乐供养,庄严道场”.以音声作佛事,助发大众地诚敬心念.可以根据部分呗器辨别禅宗地宗派.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报钟挂在弹堂,是每天最早敲响地钟,它将声音传递给大钟.此外,报钟在禅堂还有其特殊性.报钟地形状与其它钟不一样,它下面往往挂有一个木板.木板地形状随佛教禅宗五个宗派而异:临济宗为横长方形,曹洞宗为竖长方形,法眼宗为正三角形,沩仰宗为下半圆形,云门宗为圆形.每天坐禅时则敲板和钟,作为止静地讯号.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五个宗派敲板和钟地规矩也不一样:临济宗、曹洞宗、法眼宗每日四次,即早课后、早粥后、午斋后和晚课后.每次地敲法是一板一钟、二板一钟、三板一钟,共九下,四次共三十六下.沩仰宗、云门宗每日三次,即早粥后、午斋后和晚课后.每次地敲法是一板一钟、二板二钟、三板三钟,共十二下,三次共三十六下.这些规矩都是不能随意变动地.故《禅门日诵》上说:

禅宗与艺术

禅宗与艺术 当今时代是一个美术多元化的时代,而中国绘画的形式和表现、内容与精神结合同样出现了多元的艺术风格和时代气息。正如刘勰所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但无论哪一种中国画的艺术风格都应植根于传统继承与发展和生活与感悟。关于吸取传统和生活的养分之多少,这是因人而异同样也和个人的秉性天分有一定的关系。而做为从国外传入中国佛教中禅宗法门在意识思维修炼方式过程中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精神与创作艺术思维形式在过程中有着许多某种内在联系之处。就这种艺术精神与思维形式内在之相通的特殊关系略谈以下观点和感悟。 禅宗所谓教外别传,只是对求得实证的方法而言,并不是在所有的教理之外,另有一个秘密心印的传授。“教外别传”的“微妙法门”由摩珂迦叶往下传,传到二十八祖菩提达摩。达摩原是南印度香至王的第三子,成年后做了和尚,追随师傅般若多罗有40年。在师傅圆寂后,为了实现般若多罗给他的使命--遥观东土有大乘气象,宜传正法,便不辞辛苦,航海三年,把佛法心印带到中国,他因此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达摩在公元520年(梁代)到达广州,梁武帝立刻请他到首都金陵(南京)。梁武帝好佛,已经为佛教做了许多事,不过,其中不排除有涉个人的考虑。因此当他问达摩“我已造了那么多庙,写了那么多经,度了那么多比丘比丘尼,尊者认为我积攒了多少功德?”达摩老老实实回答他说:“并无功德,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同时又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梁武帝又问,“佛法圣教的第一意是什么?达摩回答“廓然无圣”。梁武帝不解,又问“那么在我面前的又是谁呢?”达摩回答是“不知是谁”。由于梁武帝不是能理解达摩佛法的人,达摩就离开梁,到了北方的魏国,隐居于少林寺,在九年时间中面壁而坐,因此被人称为壁观波罗门。曾有人问他,你到中国为什么?他答,寻找一个“不受人欺”的人,这句话意义极深,我们谁能做到不受古今中外别人的欺骗?且别说受人骗,我们甚至太经常地自己骗自己,我们很少人能够活在真实、真相中。假如一个人真能做到不受欺骗,就是不凡了! 在中国过去,没有如西方那样的美术馆,向人提供一个呈现传统的场所,这并不妨碍中国艺术存在着明确的欣赏标准。对于万上遴的画,没有人会因其仿作去批评他,只会用好和不好去批评他。而我们看万上遴的画和我们看德加模仿普桑的画根本不同,因为德加是用自己的面目来取得最终成就的。阿里士多德在他的《诗艺》中说“对所有人来说,得仿作之悦是很自然的。”实在说来,不熟悉倪瓒的人是不能随便算进这种模仿行列的。这还并不是说的真笔墨不倪瓒在场-即使他的那些画面母体都在:几株枯树,溪流,山石...而是说另有些东西不在场,或者你竟可以说是在场-只不过在原作的画面上不呈现,而这种不在场正是这种绘画的质量,让那样的空灵变得无可比拟。倪瓒的画一向是以疏淡空远,未可言传为特色,画面的空白因此成为精神的空间。对于模仿倪瓒的中国画家而言,这种空灵是可见的还是不可见的,然而,对于模仿者肯定有些东西是存在的:他无意中会放些东西进去。因为在原作中有些东西对于他无法理解,因此他自动就会放进他自己的理解。就像列奥斯坦伯格指出的,在“最后的晚餐”这个传统画题中,基督的形象起先是溜肩,后来的模仿者全都不自觉地改正此一点,于是经过一代代人的辗转模仿,最后把基督的肩膀几乎画成了美式橄榄球星的肩膀了。有可能万上遴亦感到有些东西,他不自觉地“改正”着他的前辈大师,因而,在一个形而上的意义上这幅画也在改变。 首先来看一下“禅”字语源头在那里。禅字来源于印度的dhyana意为meditation,意思是静思、静滤和思维修炼的意思。而中国禅与印度禅有很大差别,在此不加多言。这里我着重探讨禅宗与艺术创作之间存在的许多内在联系。而正是这种内在联系,造成了禅宗与艺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特殊关系。禅宗与艺术二者都以表现人类的自我意识为最高目的。

少林武术与佛教禅宗

禅武少林精论 26 少林武术与佛教禅宗 文/登封市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郑跃峰 作者简介 郑跃峰,早年随少林宗师梁以全习武,中国武术七段,著名少林武术专家,国家级武术裁判,多次担任全国和国际重大武术赛事裁判长、河南省重大武术赛事总裁判长,连续担任第九、十、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数万人展演活动和开幕式总导演,两次被登封市政府授予个人三等功,现任登封市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郑跃峰勤于思考,勇于钻研,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武术理论体系,主编有少林武术教材,执笔创编的《少林拳竞赛套路——拳术、刀术、枪术、剑术、棍术》计60万字的系列丛书在全国发行,结束了少林拳没有规定竞赛套路的历史,使少林拳更规范、科学地普及和推广。多年来,郑跃峰担任河南省武术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少林武术技术理论主讲,并被多次邀请为大专院校授课,培养出了大批世界冠军、全国冠军,为登 封及全国培养了万余名优秀的武术教练员,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武术裁判员。 少林武术起源于少林寺,少林寺 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和“禅宗祖庭”,是驰名海内外的佛教寺院。为此,少林武术与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相互并存和发展,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亮点。少林武术与佛教禅宗的融合,是一种中国佛教形成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印度佛教融入中国社会而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更彰显了中华五千年文明与外来文化中国本土化的文化特征。 在佛教进入中国之前,中华武术已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少林武术在少林寺建寺之初就已经落迹少林寺。跋陀于公元495年建少林寺,“佛陀一日在洛市见沙门慧光,年方十二,在天街井柱上反碟,一连五百。佛陀奇之。遂劝度为僧。又令弟子道房度得僧稠。光、稠均不出世之人物也”。又北齐稠禅师,邺人也,幼落发为沙弥。时辈甚众,每休暇,常角力腾趠为戏。而禅师以劣势见凌,给侮殴击者相继,禅师羞之。乃入殿中……诸同列又戏殴,禅师曰:‘吾有力,恐不堪于汝。’同列试引其臂,筋骨强劲,殆非人也。方惊疑,禅师曰:‘吾为汝试之。’因入殿中,横塌壁行,自西至东风数百步,又跃首至于梁数四。乃引重千钧,其拳捷骁武劲。” 此记载充分说明了慧光和僧稠在入寺之前就已身怀绝技,后来更多习武者带艺出家并与外界交流,在修行过程中受到佛教禅宗的影响而在有意无意间对原有的武术形态和习武的意识形态进行改造。而少林武术的起源与跋陀和达摩并无什么关系。 少林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多次与外界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大量吸收寺外的各种武术技能,壮大了少林武术的技术体系,为后来形成独特的

《禅宗》读后感《禅宗》读书心得范文

《禅宗》读后感《禅宗》读书心得范文 禅宗(又名:佛心宗),中国汉传佛教主导宗派,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下面是WTT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禅宗》大学生读后感一 禅宗的思想特点主要是相对于印度佛教、中国佛教其他宗派的差异性而言,禅宗内部不同派别的思想也有差异,这里是从总体上论述禅宗的思想特点,主要有: 1.直指人心,不立文字。佛教其他各派都重视心性修持和经典教化在由凡转圣中的作用,禅宗却有所不同。它在心性修持上提倡单刀直入,径直指向当下现实的人心,体验清净本性,见性成佛。不重视经典和言教,废除坐禅,排斥繁琐名相辨析,否定绝对权威,反对偶像崇拜。这种简易明快的禅修道路和方法是禅宗思想的根本特点。 2.成就理想,不离现实。其他佛教派别普遍地排斥现实生活,而禅宗却肯定现实生活的合理性,认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是人的自然本性的表露,.洋溢着禅意,人们要在平平常常的感性生活中去发现清净本性,体验禅境,实现精神超越。这种寓理想于现实中,在现实生活中成就理想的主张使禅修具有最为接近世俗生活的优长,具有十分明显的活用实用价值。

3.继承传统,不断创新。禅宗除继承佛教外,最重视结合中土固有的传统思想,是最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如它继承道家的道、无、自然、无为无不为等范畴、命题和思想,也和道家一样具有鲜明的超越差异、对立、矛盾的意识。同时,禅宗不仅创造了一系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现实超越方法,而且又否定了道家“游于尘垢之外”的脱离现实生活的超越道路。如上所说,禅宗主张在现实的感性生活中实现心理、观念、精神的超越。禅宗是继承道家,又超越道家,这也是它的影响作用在唐末以来一时超过道家的原因所在。 综合以上对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和特点的简要评析,我们似可以回答以下的问题: 1.什么是中国禅宗的禅?中国禅宗的禅是一种文化理想,一种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独特修持方法,或者说是一种生命哲学、生活艺术、心灵超越法。 2.什么是禅宗精神?回答是超越精神。超越是禅宗思想的本质,超越现实矛盾、生命痛苦,追求思想解放,心灵自由,是禅宗追求的理想目标,它如一条红线贯串于整个禅宗思想体系之中。 3.如何评价禅宗?禅宗的修持方法、生活态度、终极关怀、超脱情怀,对于人的心灵世界、精神生活是有不可否认的正面意义的。在历史上,它对破产农民和失意士大夫、知识分子起到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吸引了大批破产农民聚集山林,过着农禅并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