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计算公式教学内容

加减乘除计算公式教学内容
加减乘除计算公式教学内容

加减乘除计算公式

四年级加减乘除法简便运算实用公式

四年级加减乘除法简便运算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如能凑成整十或整百,必须先满足。最常见4X 25=100和8X 125=1000?加法有交换律、结合律 a+b=b+a (交换律)a+b+c=a+(b+c) (结合律) 例如:298+323=323+298 546+374+126=546+( 374+123) 498+127+502+73=(498+502)+(127+73)(交换律和结合律同时使用)?减法: a-b-c=a-(b+c) a-b-c=a-c-b 例如:897-412-288=897-(412+288) 4857-1208-857=4857-857-1208 ?乘法有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1) a x b=b x a (交换律)a x b x c=a x (b x c) (结合律) 例如:48x 24=24x 48 78x 4x 25=78x( 4x 25) 8X 68x 125=8X 125x 68=68X( 8X 125)(交换律和结合律同时使用) (2) a x (b+a)=a x b+a x c 例如:8x(25+125) =8x25+8x125 ( a+b)x c=a x c+b x c 例如:(46+128)x 6=46x 6+128X 6 等式反过来也一样: a x b+a x c=a x (b+c) 例如:36x 78+36X 122=36x (78+122) a x c+ b x a=a x (c+b) 例如:67x 345+255x 67=67x (345+255) ?除法: a — b —c=a— (b x 例如:1100—4—25=1100—(4x25) c ) 等式反过来也一样: a—(b x c)=a—b—c 例如:468—(8x 9)=468—8—9 1 / 1

EXCEL计算公式(加减乘除)

计算公式 选中E3输入如下公式 =((C3:C42)-$C$3)*COS(ATAN(($D$42-$D$3)/($C$3-$C$42)))+((D3:D42)-$ D$3)*SIN(ATAN(($D$42-$D$3)/($C$3-$C$42))) 其中*代表乘,/代表除,$c$3代表固定地址c3,ATAN代表反正切函数,

注意观察表格的范围,以检测自己所选区域的正确与否 同上…….忽略不说 =((g3:g42)-$g$3)*COS(ATAN(($D$42-$D$3)/($C$3-$C$42)))+((h3:h42)-$h $3)*SIN(ATAN(($D$42-$D$3)/($C$3-$C$42))) =((k3:k42)-$k$3)*COS(ATAN(($D$42-$D$3)/($C$3-$C$42)))+((l3:l42)-$l$3 )*SIN(ATAN(($D$42-$D$3)/($C$3-$C$42)))

=((o3:o42)-$o$3)*COS(ATAN(($D$42-$D$3)/($C$3-$C$42)))+((p3:p42)-$p $3)*SIN(ATAN(($D$42-$D$3)/($C$3-$C$42))) =((s3:s42)-$s$3)*COS(ATAN(($D$42-$D$3)/($C$3-$C$42)))+((t3:t42)-$t$3 )*SIN(ATAN(($D$42-$D$3)/($C$3-$C$42))) =((w3:w42)-$w$3)*COS(ATAN(($D$42-$D$3)/($C$3-$C$42)))+((x3:x42)-$ x$3)*SIN(ATAN(($D$42-$D$3)/($C$3-$C$42))) =((aa3:aa42)-$aa$3)*COS(ATAN(($D$42-$D$3)/($C$3-$C$42)))+((ab3:ab 42)-$ab$3)*SIN(ATAN(($D$42-$D$3)/($C$3-$C$42))) =((ae3:ae42)-$ae$3)*COS(ATAN(($D$42-$D$3)/($C$3-$C$42)))+((af3:af4 2)-$af$3)*SIN(ATAN(($D$42-$D$3)/($C$3-$C$42))) =((ai3:ai42)-$ai$3)*COS(ATAN(($D$42-$D$3)/($C$3-$C$42)))+((aj3:aj42)-$aj$3)*SIN(ATAN(($D$42-$D$3)/($C$3-$C$42))) =((am3:am42)-$am$3)*COS(ATAN(($D$42-$D$3)/($C$3-$C$42)))+((an3:a n42)-$an$3)*SIN(ATAN(($D$42-$D$3)/($C$3-$C$42)))

加减乘除的运算定律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 =(b+a)+c 题例(简算过程):6+18+4 =(6+4)+18 =10+18 =28 2.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 = a+(b+c) 题例(简算过程):6+18+2 =6+(18+2) =6+20 =26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字母公式:a×b = b×a 题例(简算过程):125×12×8 =125×8×12 =1000×12 =12000 2.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字母公式:a×b×c = a×(b×c) 题例(简算过程):30×25×4 =30×(25×4) =30×100 =3000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公式:(a+b)×c=a×c+b×c 题例(简算过程):(1)12×6.2+3.8×12 =12×(6.2+3.8) =12×10 =120 三.减法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相减。 字母公式:A-B-C=A-(B+C) 题例(简算过程):20-8-2 =20-(8+2) =20-10 =10 1.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字母公式:A-B-C=A-(B+C) 题例:6-1.99 = 6X100-1.99X100 =( 600-199)/100 =4.01 四.除法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相除。 字母公式:a÷b÷c=a÷(b×c) 题例(简算过程):20÷8÷1.25 =20÷(8×1.25) =20÷10 =2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商不变。 字母公式:A÷B=(AN)÷(BN)=(A÷N)÷(B÷N) (N≠0 B≠0) 题例:80÷125 =(80×8)÷(125×8) =640÷1000 =0.64 五.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

小学数学加减乘除计算运算法则

运算法则 1.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5. 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7.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8.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 10. 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11.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12.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四则运算公式

练习1:一本书320页,小明看了15天后还剩下20页,小明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答案】(320-20)÷15=20(页) 【分析】看了15天还剩20页,就应该先把剩下的20页减掉,特别要注意的是算式要打括号,即(320-20)÷15。你做对了吗? 练习2:324除以37减去19的差,商是多少? 【答案】324÷(37-19)=18 【分析】这道题的难点在读懂题意,除数是37减去19的差,在列算式时要先把(37-19)算出来,括号内的整体作为除数,再用324除以除数。题目中很多地方有小陷阱,同学做题要仔细。 练习3:原来甲仓库存粮36吨,乙仓库存粮84吨,现在要使乙仓库存粮是甲仓库的3倍,需从甲仓库调出多少吨放入乙仓库? 【答案】36-(36+84)÷(1+3)=6(吨) 【分析】不论从仓库调出多少吨放入乙仓,两仓库的总吨数是个不变量,根据“现在要使乙仓库存粮是甲仓的3倍”,可以把现在甲仓库存粮的吨数看作1倍,乙仓库存粮就是这样的3倍,两仓库存粮的总吨数120吨相当于这样的4份。

练习4:利用简便方法计算9321+4523+972+679+5477+28=? 【答案】(9321+679)+(4523+5477)+(972+28)=21000 【分析】在加法中进行简便运算通常是使加数相加凑成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题目中9321与679相加正好得10000,4523和5477相加也得10000,972和28相加得1000,所以可以把这些数组合起来相加。即(9321+679)+(4523+5477)+(972+28)=21000 练习5:计算(1+3+5+7+…+2007)-(2+4+6+…+2006)=? 【答案】(1+3+5+7+…+2007)-(2+4+6+…+2006)=1+(3-2)+(5-4)+(7-6)+……+(2007-2006)=1004 【分析】加法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前面一整个大括号中的和减去后面大括号中的和,就可以思考前后括号中分别拿出一项做差再做和。这列题目首先要多观察,规律自然可以发现。 练习6:《小学生数学报》每份的半年定价是26元,四年级有4个班,每班有25人订阅半年,一共要交多少元? 【答案】26×(4×25)=2600(元) 【分析】题目和简单,按题目顺序列出算式为26×4×25,但本章学过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算法后可以使后面两个数相乘,即4×25=100,凑成整百,计算简便。

数学四则运算简便计算

四则运算中的简便运算 公式: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b+a?c(加号也可以换成减号) 能简便运算的要简算,不能简算的按四则运算来计算。 一、加法 类型一:利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观察数的末位特征,将数凑成整数进行简算。 123+45+55 74+86+26+14 163+78+22+37 类型二:算式中的大部分数字都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根据“多加的要减去”原则计算。如,把199看做200-1 199+299+399 99+198+97+6 99+999+9999 类型三:只有两个数相加,其中一个数字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根据“多加的要减去”,“少加的要再加”的原则进行计算,如,加99看做加100-1;加103看做加100+3 163+99 634+103 193+98 846+202 二、减法 类型一:连续减去两个数或者两个数以上,等于减去它们的和。 186-63-37 899-132-68 478-26-174 类型二:只有两个数相见,其中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根据“多减的加回来”,“少减的要再减”的原则计算,如,减99看做减100+1;减104看做减100-4(与加法类型三属于同类型题目) 189-99 569-104 363-97 483-102

三、加减混合计算 类型一:移动数字,符号跟着后面的符号,开头的数的符号都是加号,如,632-143-32中,632的符号是加号,143的符号是减号,32的符号是减号。移动是为了减法能消去尾数,加法可以凑整。 789+63-89 843-88+57 144-33-44 632+184-132 类型二:添括号,去括号以达到减法消除尾数,加法能凑整的目的。原则是:减号后面添括号,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加号后面添括号,去括号,括号里面不变号。 638-139+39 546+188-88 436-(36+24) 563+(76-63) 四、乘法 类型一:利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25?4=100,125?8=1000进行简算。 768?25?4 125?76?8 125?39?8?25?4 类型二:利用25?4=100,125?8=1000拆数。题目中出现25,125,需要找的4,8隐藏在另外的因数中。 25?32 125?64 125?32?25 25?44 125?78 类型三:乘法分配律具体应用 (一)公式的正运算,(a+b)?c= a?c+b?c a?(b+c)=a?b+a?c(加号也可以换成减号)(40+8) ?25 125?(8+80) 36?(100+50) 24?(2+10) 86?(1000-2)15?(40-8)

加减乘除速算法

加减乘除速算法,为孩子打开一个神奇有趣的数学世界 加法的神奇速算法 一、加大减差法 1、口诀 前面加数加上后面加数的整数,减去后面加数与整数的差等于和。 2、例题 1376+98=1474 计算方法:1376+100-2 3586+898=4484 计算方法:3586+1000-102 5768+9897=15665 计算方法:5768+10000-103 二、求只是数字位置颠倒两个两位数的和 1、口诀 一个数的十位数加上它的个位数乘以11等于和 2、例题 47+74=121 计算方法:(4+7)x 11=121 68+86=154 计算方法:(6+8)x 11=154 58+85=143 计算方法:(5+8)x 11=143

减法的神奇速算法 一、减大加差法 1、例题 321-98=223 计算方法:减100,加2 8135-878=7257 计算方法:减1000,加122 91321-8987= 82334 计算方法:减10000,加1013 2、总结 被减数减去减数的整数,再加上减数与整数的差,等于差。 二、求只是数字位置颠倒两个两位数的差 1、例题 74-47=27 计算方法:(7-4)x9=27 83-38=45 计算方法:(8-3)x9=45 92-29=63 计算方法:(9-2)x9=63 2、总结

被减数的十位数减去它的个位数乘以9,等于差。 三、求只是首尾换位,中间数相同的两个三位数的差 1、例题 936-639=297 计算方法:(9-6)x9=27 注意!27中间必须加9,即为差297 723-327=396 计算方法:(7-3)x9=36 注意!36中间必须加9,即为差396 873-378=495 计算方法:(8-3)x9=45 注意!45中间必须加9,即为差495 2、总结 被减数的百位数减去它的个位数乘以9,(差的中间必须写9)等于差。 四、求互补两个数的差 1、例题 73-27=46 计算方法:(73-50)x2=46 613-387=226 计算方法:(613-500)x2=226 8112-1888=6224

加减乘除运算规律

运算规律汇集 加法: ①加法交换律:A+B+C=A+C+B 例子:9+6+1=9+6+1 ②加法结合律:A+B+C=A+(B+C) 例子:6+9+1=6+(9+1) ③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除括号,括号里面所有符号不变例子:9+(1+2)=9+1+2 A+(B+C)=A+B+C 减法 ①A-B-C=A-C-B 例子:15-9-5=15-5-9 ②A-B-C=A-(B+C)例子:15-1-4=15-(1+4) ③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除括号,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变相反 例子:9-(5-1)=9-5+1 9-(1+8)=9-1-8 A-(B-C)=A-B+C A-(B+C)=A-B-C 乘法: ①交换律:AxBxC=AxCxB例子:1x2x3=1x3x2 ②结合律:AxBxC=AX(BxC) 例子:9x5x2=9X(5x2) ③分配率:Ax(B+C)=AxB+AxC AxB+AxC=Ax(B+C) 例子:5x(6+8)=5x6+5x8 5x17+5x3=5x(17+3) Ax(B-C)=AxB-AxC AxB-AxC=Ax(B-C) 例子:5x(8-6)=5x8-5x6 5x24-5x4=5x(24-4) ③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除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都不变 例子:3x(2x6)=3x2x6 3x(6÷2)=3x6÷2 Ax(BxC)=AxBxC Ax(B÷C)=AxB÷C 除法: ①交换律:A÷B÷C=A÷C÷B例子:6÷2÷3=6÷3÷2 ②结合律:A÷B÷C=A÷(BxC) 例子:90÷5÷2=90÷(5x2) ③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除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都变成相反 例子:12÷(2x6)=12÷2÷6 12÷(6÷2)=12÷6x2 A÷(BxC)=A÷B÷C A÷(B÷C)=A÷BxC

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式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 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 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 圆形:S面 C周长∏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甘肃甘南合作市藏族小学徐忠 一、计算概念 1.口算:口算,也称心算,是不借助其它计算工具,不用竖式,直接通过心脑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的高级形式是“速算”。 2.简算:即根据算式的不同特点,利用数的组合和分解;各种运算定律;性质或它们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过程简单化,或直接得出结果,这种简便迅速的运算,就叫简便运算,也叫简算或速算。 3.速算的常用方法有:分组法,(目的是凑成整十整百数计算)补数去数法(目的还是凑整)基准数加法(取基准数后把多余和不足数相加互抵),分解法,转化法,公式法等。 4.估算:就是依据实际需要和常规,按照近似数的截取方法取近似数,然后根据加、减、乘、除计算法则进行粗略地口算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估计时尽可能取整舍零头,估算就是一种大致快速的计算,也是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一种粗略快速的验证方法。 5.笔算:指在进行数(或式)的计算时,要按照约定的形式进行计算。先写出竖式,再按照竖式计算的法则,用笔计算出结果;或写出横式,按递等式逐步或逐级计算,也就

是利用笔进行脱式计算,写出结果,具有这样过程的计算被称为笔算。 笔算实际是以口算为基础,把若干个口算的过程及结果按一定的形式记录下来。 6.四则运算:四则是指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四则运算就是指加、减、乘、除运算。 6.四则混合运算:在一个算式中,含有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便称四则混合运算。 一、加法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3.加法的实际计算意义: (1)比一个数多几,这个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一共是多少(即一共有几个)?用加法计算。 二、减法 1.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3.减法的实际计算意义:

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2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3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4、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单位换算

Excel的加减乘除幂

EXCEL加减乘除通则 在Excel中的运算符号: 加——+ 减——- 乘——* 除——/ 幂——^ 如果单元格A1、B1中分别有数字1、2,则在C1单元格中编辑运算公式为: 加法—— =A1+B1 减法—— =A1-B1 乘法—— =A1*B1 除法—— =A1/B1 幂法—— =A1^B1 注意: 每一个公式中,第一个符号是等号“=”,这是Excel中公式的基本特点。然后用鼠标点击你要选择的数字,输入你要进行的运算符号,之后点击回车键,计算结果就会出现。比如 其中C1就是A1和B1的求和结果,D1、E1、F1、G1、H1分别为A1和B1的减、乘、除、百分比、占比。然后将光标放在C1上,按住鼠标往下拖动,就会将此列都公式化。以此类推,D1、E1、F1都是如此。G1和H1是在菜单—格式—单元格格式—数字,或者点击鼠标右键单元格格式,选中百分比或是分数之后变化的。其中还可以设置小数位和分数类型。如下图所示:

大家看见A13会发现有个78的数字,它的计算方法就如图下所示,当A1至A12中有任意数字变化时,A13都会跟着变化,这也是Excel的便捷之处,利于数字的随时变更。 如果从程序内置的粘贴函数来说: 加法——求和函数SUM() 如上述题可以在C1中编辑公式 =SUM(A1:A12) 或者 =SUM(A1,A12) 括号内的数字用逗号分开,数字个数不超过30个。

减法没有特定的函数用来进行计算。 乘法——计算所有参数的乘积函数PRODUCT(),括号内的每个数字用逗号分隔,数字个数不得超过30个。 如前述可以在C1单元格中编辑公式 =PRODUCT(A1,A12) 或者 =PRODUCT(A1:A12) 如果求一个数的乘方,可以用函数POWER()。 在C1中编辑公式 =POWER(A2,B2) 也就是求2的4次方幂。 注意:指数可以是分数,此时乘方更转化成了开方运算。 可以用“^”运算符代替函数POWER来表示对底数乘方的幂次,比如原数字在A1,可以在B1输入公式=A1^(1/5)=POWER(A1,1/5)这两个都是表示乘幂,如果把1/5改成5,就是5次方。 除法——没有特定的函数使用,有一个常用的求余数函数MOD() 比如求2与5相除的余数是多少,可以编辑公式为 =MOD(2,5) 回车确认后返回值是1。 注意:括号里面也可以是单元格的引用。 除此之外,计算函数中还包括求平均值AVERAGE,求最大值MAX等等,可以点击fx,在弹出的插入函数中选择你需要的运算,其中对函数的作用也有文字的说明,点击确定即可。

Excel 加减乘除的公式

Excel 加减乘除的公式 2.加法公式好算SUM,但是减法的公式怎么算。 (已解决问题) 最佳答案 在Excel中的运算符号: 加——+ 减——- 乘——* 除——/ 如果单元格A1、B1中分别有数字2、4,则在C1单元格中编辑运算公式为: 加法——=A1+B1 减法——=A1-B1 乘法——=A1*B1 除法——=A1/B1 注意: 每一个公式中,第一个符号是等号“=”,这是Excel中公式的基本特点。 如果从程序内置的粘贴函数来说: 加法——求和函数SUM() 如上述题可以在C1中编辑公式 =SUM(A1:B1) 或者 =SUM(A1,B1) 括号内的数字用逗号分开,数字个数不超过30个。 减法没有特定的函数用来进行计算。 乘法——计算所有参数的乘积函数PRODUCT(),括号内的每

个数字用逗号分隔,数字个数不得超过30个。 如前述可以在C1单元格中编辑公式 =PRODUCT(A1,B1) 或者 =PRODUCT(A1:B1) 如果求一个数的乘方,可以用函数POWER()。 在C1中编辑公式 =POWER(A1,B1) 也就是求2的4次方幂。 注意:指数可以是分数,此时乘方更转化成了开方运算。 除法——没有特定的函数使用,有一个常用的求余数函数MOD() 比如求2与5相除的余数是多少,可以编辑公式为 =MOD(2,5) 回车确认后返回值是1。 注意:括号里面也可以是单元格的引用。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其他答案 Excel里没有现成的加减乘除的公式的。当然函数SUM也可以当加法的公式来用,但事实上它是汇总的作用。其他都需要手动输入符号的,加:+、减:-、乘:*、除:/。例如:你要两个单元格里的数字相乘,首先在你需要结果显示的单元格里输入=号,再选择其一一个单元格,接着输入*号,再选择另外一个单元格,最后回车,就可以了。如果同一个公式里同时有加减乘除的话,要先加减后乘除,也就是要把加或减用括号括起来。

java中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Arithmetic{ int num1,num2,result; char op ; public Arithmetic(int x{ this(x,'+'; } public Arithmetic(int x, char c{ op=c; Random rd = new Random(; num1=rd.nextInt(x+1; num2=rd.nextInt(x+1; System.out.print(num1+" "+c+" " + num2+" = "; } public void testCheck({ int x=new Scanner(System.in.nextInt(; if(op=='+' result=num1+num2; else if(op=='-' result=num1-num2;

else if(op=='*' result=num1*num2; else result=num1/num2; if(x==result System.out.println("...............Good!"; else System.out.println("...............No, It's wrong!"; } }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new Arithmetic(100.testCheck(; new Arithmetic(10,'*'.testCheck(; new Arithmetic(20,'-'.testCheck(; new Arithmetic(20,'/'.testCheck(; } }

EXCEL计算公式(加减乘除) excel公式计算

excel公式计算计算公式选中E3输入如下公式=((C3:C42)-$C$3)*COS(ATAN(($D$42-$D$3)/($C$3-$C$42)))+((D3:D42)-$D$3)*SIN(ATAN(( $D$42-$D$3)/($C$3-$C$42))) 其中 *代表乘, /代表除, $c$3代表固定地址c3, ATAN代表反正切函数, 注意观察表格的范围,以检测自己所选区域的正确与否同上…….忽略不说=((g3:g42)-$g$3)*COS(ATAN(($D$42-$D$3)/($C$3-$C$42)))+((h3:h42)-$h$3)*SIN(ATAN(( $D$42-$D$3)/($C$3-$C$42))) =((k3:k42)-$k$3)*COS(ATAN(($D$42-$D$3)/($C$3-$C$42)))+((l3:l42)-$l$3)*SIN(ATAN(( $D$42-$D$3)/($C$3-$C$42))) =((o3:o42)-$o$3)*COS(ATAN(($D$42-$D$3)/($C$3-$C$42)))+((p3:p42)-$p$3)*SIN(ATAN(( $D$42-$D$3)/($C$3-$C$42))) =((s3:s42)-$s$3)*COS(ATAN(($D$42-$D$3)/($C$3-$C$42)))+((t3:t42)-$t$3)*SIN(ATAN(( $D$42-$D$3)/($C$3-$C$42))) =((w3:w42)-$w$3)*COS(ATAN(($D$42-$D$3)/($C$3-$C$42)))+((x3:x42)-$x$3)*SIN(ATAN(( $D$42-$D$3)/($C$3-$C$42))) =((aa3:aa42)-$aa$3)*COS(ATAN(($D$42-$D$3)/($C$3-$C$42)))+((ab3:ab42)-$ab$3)*SIN( ATAN(($D$42-$D$3)/($C$3-$C$42))) =((ae3:ae42)-$ae$3)*COS(ATAN(($D$42-$D$3)/($C$3-$C$42)))+((af3:af42)-$af$3)*SIN( ATAN(($D$42-$D$3)/($C$3-$C$42))) =((ai3:ai42)-$ai$3)*COS(ATAN(($D$42-$D$3)/($C$3-$C$42)))+((aj3:aj42)-$aj$3)*SIN( ATAN(($D$42-$D$3)/($C$3-$C$42))) =((am3:am42)-$am$3)*COS(ATAN(($D$42-$D$3)/($C$3-$C$42)))+((an3:an42)-$an$3)*SIN( ATAN(($D$42-$D$3)/($C$3-$C$42))) =((aq3:aq42)-$aq$3)*COS(ATAN(($D$42-$D$3)/($C$3-$C$42)))+((ar3:ar42)-$ar$3)*SIN( ATAN(($D$42-$D$3)/($C$3-$C$42))) =((au3:au42)-$au$3)*COS(ATAN(($D$42-$D$3)/($C$3-$C$42)))+((av3:av42)-$av$3)*SIN( ATAN(($D$42-$D$3)/($C$3-$C$42))) =((ay3:ay42)-$ay$3)*COS(ATAN(($D$42-$D$3)/($C$3-$C$42)))+((az3:az42)-$az$3)*SIN( ATAN(($D$42-$D$3)/($C$3-$C$42))) =((bc3:bc42)-$bc$3)*COS(ATAN(($D$42-$D$3)/($C$3-$C$42)))+((bd3:bd42)-$bd$3)*SIN( ATAN(($D$42-$D$3)/($C$3-$C$42))) =((bg3:bg42)-$bg$3)*COS(ATAN(($D$42-$D$3)/($C$3-$C$42)))+((bh3:bh42)-$bh$3)*SIN( ATAN(($D$42-$D$3)/($C$3-$C$42))) excel公式计算

Excel 加减乘除的公式

Excel 加减乘除的公式 加法公式好算SUM,但是减法的公式怎么算。(已解决问题)最佳答案在Excel中的运算符号:加——+ 减——- 乘——* 除——/ 如果单元格A1、B1中分别有数字2、4,则在C1单元格中编辑运算公式为:加法——=A1+B1 减法——=A1-B1 乘法——=A1*B1 除法——=A1/B1 注意:每一个公式中,第一个符号是等号“=”,这是Excel中公式的基本特点。如果从程序内置的粘贴函数来说:加法——求和函数SUM() 如上述题可以在C1中编辑公式=SUM(A1:B1)或者=SUM(A1,B1)括号内的数字用逗号分开,数字个数不超过30个。减法没有特定的函数用来进行计算。乘法——计算所有参数的乘积函数PRODUCT(),括号内的每 个数字用逗号分隔,数字个数不得超过30个。如前述可以在C1单元格中编辑公式=PRODUCT(A1,B1)或者=PRODUCT(A1:B1)如果求一个数的乘方,可以用函数POWER()。在C1中编辑公式=POWER(A1,B1)也就是求2的4次方幂。注意:指数可以是分数,此时乘方更转化成了开方运算。除法——没有特定的函数使用,有一个常用的求余数函数MOD() 比如求2与5相除的余数是多少,可以编辑公式为=MOD(2,5)回车确认后返回值是1。注意:括号里面也可以是单元格的引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其他答案Excel里没有现成的加减乘除的公式的。当然函数SUM也可以当加法的公式来用,但事实上它是汇总的作用。

其他都需要手动输入符号的,加:+、减:-、乘:*、除:/。例如:你要两个单元格里的数字相乘,首先在你需要结果显示的单元格里输入=号,再选择其一一个单元格,接着输入*号,再选择另外一个单元格,最后回车,就可以了。如果同一个公式里同时有加减乘除的话,要先加减后乘除,也就是要把加或减用括号括起来。 Excel表中用公式计算的数字如何复制到别的工作表中? 复制,右击目的地单元格,选择性粘贴,数值,确定

导数公式及四则运算

专题一导数公式及四则运算 1、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已知,若,则的值为( ) A.-6 B.6 C.±6 D.不确定 4、已知函数的导函数为,且满足关系式, 则的值等于( ) A. B. C. D. 5、已知函数,则等于( ) A. B. C. D. 6、若,则的解集为( )

A. B. C. D. 7、函数的导函数是,则; 8、已知,则____________ 9、对任意实数,都有,,那么. 10、函数在处的导数是. 11、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 2.; 3.. 12、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 2.; 3.. 13、设,求. 14、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 2.. 15、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 2.; 3..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对于B,,故选项B不正确.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D 解析:∵,∴, 令,则,即,∴.故选D. 5.答案:C 解析:∵,∴,应注意的是 ,不要忘记负号,故应选C. 6.答案:A 解析:∵, ∴函数的定义域为,则 ,由,得 ,即 7.答案: 解析: 首先对原函数,求导得:,所 以:,所以答案为:. 8.答案: 解析: ∵

∴ 令 得: 解得: 故答案为:. 9.答案: 解析:由可知,中最高次.结合,可设 ,又∵,∴,∴,∴. 10.答案: 解析:, ∴. 11.答案:1. ; 2. ; 3.. 解析:对于简单函数的求导,关键是合理转化函数的关系式为可以直接应用公式的基本函 数的模式,如可以写成,等,这样就可以直接使用幂函数的求导公式求导,避免在求导过程中出现指数或系数的运算失误. 12.答案:1. .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