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新闻学专业)》题库-历年真题【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新闻学专业)》题库-历年真题【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新闻学专业)》题库-历年真题【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历年真题

2014年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新闻学专业)》真题及详解

2014年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新闻传播学试卷

I.新闻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竖三民”

2.埃德加·斯诺

3.北岩报团

4.新闻把关人

5.新闻线索

6.辅题

7.同题组合

8.社论

9.实况广播

10.电视专访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新闻真实性的要求。

2.简述新闻采访的任务。

3.简述新闻报道策划的依据。

4.与其他媒介的新闻相比,电视新闻有哪些个性特征?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分析黄远生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2.联系新闻工作实际,阐述正确引导舆论的基本方法。

四、实务操作题(30分)

根据以下材料写作两条不同角度的导语,每条导语(含标点)不超过100个字(12分,每条导语6分);制作一则复合型标题(包括主题与辅题,4分);根据所提供的材料配发一篇500字以内的短评(14分,其中标题2分)。

2009年,武汉开始在全市密集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市民可在所有站点免费租用自行车,买菜、出行、逛公园更方便,“满街都是自行车”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首批2万辆公共自行车一经推出,每天一大早就被“一抢而空”。最多时,建有上千个站点,近10万辆自行车,近100万人办理租车卡。杭州、太原及安徽、湖南等地先后来武汉学习,计划在当地推广。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采取“政府主导扶持,企业投资运营”的模式,由企业出资建设站亭、配置车辆,政府免费出让广告资源作为投入。这一项目曾引来众多商家的争抢,鑫飞达、中正通、龙骑天际等三家企业最终“脱颖而出”。其中,鑫飞达拿下除青山区外的所有主城区运营权,几乎垄断了武汉市场。

为此,武汉城管部门免费批给鑫飞达20多块户外大屏和全部站点广告牌,折算投入每年约5000万元,从2009年至今,共计2.5亿元,此外还累计给予约5000万元项目补贴。仅鑫飞达一家的项目,武汉市投入超过3亿元。起初,公共自行车项目给武汉带来了美誉,但后来市民“吐槽”不断。武汉网友“管得宽”2013年4月初发帖,描述了他的租车经历:从上午到下午,跑了10里路,找了16个站点,都无车可租或无法还车,甚至遭到工作人员揶揄,“坐公交,打出租更方便,为何租自行车?”不少网友跟帖感慨“对公共自行车彻底失望”。2014年3月和4月,记者在武汉街头随机探访发现,许多用于管理公共自行车的站点岗亭都无人值守,或者改为卖报售烟的商摊,停车棚成为汽车停靠点,智能租车系统也无法使用,即使有几辆自行车孤零零的散落,也多是“缺胳膊少腿”的破车。

在江汉区香港路一个站点,虽摆放10辆自行车,但都被铁链锁住,没有管理员,市民只能“望车兴叹”。永清街解放公园门外人流滚滚,此处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则干脆成为一个报刊杂货摊。摊主表示,这个站点是他花钱租下的,租车维护肯定不如摆摊赚钱,“早就没有自行车租了”。

江岸区城管中队专门开设了“退卡办公室”,狭小的办公室被退卡市民挤满,他们填写的退卡原因大多是“使用不便、借不到车”。正在退卡的殷先生说,近两年来公共自行车越来越少,想用用不上,“以前争着租车,现在争着退卡”。“好好的民生工程,4年多就瘫痪了,太浪费,太闹心”。鑫飞达集团副总经理郑世举说,由于管理维护成本高,广告收益不理想,企业每年亏损近2000万元,“现已无力继续,面临瘫痪我们也没办法。”

但武汉市城管委表示,政府投入广告资源和各项补贴,足以确保项目正常运行。一位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笔经济账:平均一个站点前期基建等投入在10万元左右,但鑫飞达每年将上千个站点广告打包出售收入1600多万元;20多块大屏大约能收入3000万元,“这些政府转让的收入足以维持项目运行,还能为企业带来利润”。

除广告收入外,站点岗亭出租与办卡押金也是企业的利润点。据鑫飞达集团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公司半数岗亭已出租,租金在800元到3000元不等,每年收入数百万元。同时,80万持卡用户每张卡有300元押金,共2亿多元的存量资金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记者调查发现,武汉市公共自行车运营监管存在明显缺陷。鑫飞达运营的公共自行车项目具体财务情况,连主管部门都说不清;当大量站点被用于外包经营时,政府既缺乏制约措施,对其经营状况也不掌握。两年前,就屡屡有媒体曝光自行车站点“太多坏车”、“无车可租”等问题,但相关部门未采取措施督促企业整改,或中止合同停止投入。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鑫飞达在取得自行车项目后,心思就不在自行车经营服务上,转而投向房地产、广告传媒等领域,实际并没有大幅亏损,反而利润可观,还在市内中心地段购买了整层写字楼。“政府投钱了,民生工程却烂尾了,但运营企业赚钱了。”

真题及详解

2014年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新闻传播学试卷及详解

I.新闻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竖三民”

答:“竖三民”是指革命报人于右任创办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这

三份报纸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相衔接,为同一人创办主持,风格和基调协同,故称“竖三民”。1909年5月15日,《民呼日报》在上海诞生,于右任担任社长,该报以主要篇幅揭露清廷出卖路权、矿权,斥之“以傀儡自待”;并大揭官场黑幕,抨击官僚腐败。1909年10月3日,《民吁日报》在上海创刊,报名有两个含义:一是“民不敢声,故仅吁耳”;二是“吁”即“呼”去两点,暗喻民众即便被反动当局挖掉双眼,仍要呼喊。同年11月19日被清廷查封。《民立报》于1910年10月11日在上海问世,将矛头直指清廷,斥之为“倒行逆施之政府。在反对袁世凯的斗争中,《民立报》也是重要舆论阵地。“二次革命”失败后,《民立报》于1913年9月4日被迫停刊。

2.埃德加·斯诺

答:埃德加·斯诺,美国新闻记者、作家,1928年秋来到中国。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发表不少新闻作品。1933年至1935年,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同时兼任美国《星期六晚邮报》和英国《每日先驱报》特约记者。“一二·九”运动爆发后,积极支持爱国的学生运动。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1937年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后改名为《西行漫记》,引起极大轰动。新中国成立后,斯诺三次访华。

3.北岩报团

答:北岩报团是英国第一个现代报团,形成于1908年,由哈姆斯沃思创办。因为北岩拥有多种报刊,并组成了庞大的报业帝国,故被称为“舰队街的拿破仑”。哈姆斯沃思创办《回答》杂志后,又创办了《每日邮报》、《每日镜报》,购买了《观察家报》(1905),控制了《泰晤士报》(1908),以及多种地方报刊,开创了富有英国特色的大众化报刊的事业,

被称为舰队街的拿破仑,组成了庞大的报业帝国,并开始了英国报业的垄断化进程。他的弟弟H·哈姆斯沃思(1914年受封罗瑟米尔勋爵),继承了该报团的大部分报刊,但《泰晤士报》转让给了阿斯特家族,随后《每日镜报》于1931年分离出去。以后该报团称“罗瑟米尔报团”或联合报业公司。

4.新闻把关人

答:“新闻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中,首先提出“把关”一词。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新闻把关人”既可以指个人,如信源、记者、编辑等,也可以指媒介组织。新闻选择把关人理论说明:社会上存在着大量新闻素材,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存在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5.新闻线索

答:新闻线索又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已经或者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所发出的信号,是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信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是记者发掘题材的一种凭据。它比较简略,要素不全,没有事物的全貌和全部过程,常常只是一个片段或概况。

6.辅题

关于五月同等学力申硕 你需要知道以下几点

关于五月同等学力申硕你需要知道以下几点 五月同等学力申硕的特点:先入学学习,后考试;考试通过率高;成绩有保留期限,它和一月联考相比还是很不一样的,正是由于这些优势,五月同等学力申硕近几年受到在职人员的欢迎,成为他们成功申硕的有效途径。下面就让我们具体看看以下几点。 一、先入学学习,后考试 同等学力申硕是采用“宽进严出”,先入学后考试的形式。参加同等学力申硕方式学习的人员,只要符合该考试制定的报考条件要求,就可直接参加相关专业课程班的学习,不用参加入学前的考试。在学习期间,学员们可以接受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能力的培训,等到学习一段时间,达到报考条件后再参加考试。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报考限制,让更多学员有机会进入学习,提高教育水平。 二、考试通过率高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一般是在每年的3月份报名,5月份参加考试。由于采用的是先参加专业课程的学习再参加考试,学员都是经过一段学习才报名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试难度,并且考试的内容主要包含外语和专业综合,只要学员们每门达到60分就算合格,考试通过率是非常高的。 三、成绩有保留期限 大部分招生院校针对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的学员,都设置了成绩保留期限。一般学员们的成绩可保留四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学员们只要在这四年的有限期间内完全通过两门考试就算成功。如果学员们在第一年内有一科没有通过,则在第二年只需参加没通过的科目考试即可,为学员们顺利通过考试提供了保障。让更多学员得到研究生学位证书。更多关于在职研究生信息,请咨询在线老师。 以上就是关于五月同等学力申硕的介绍,希望对学员有帮助!也正是因为同等学力申硕的这些特别之处,所以受到广大在职人员的青睐吧!如果学员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咨询在线老师。 附: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表

2016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6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行政执法活动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A.单方意志性 B.程序的效率性 C.主体有限 D.主动性 【答案】ABCD 【考点】法律执行的特点 【解析】法律执行,即执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法律执行(执法),仅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执行法律的活动,即行政执法活动。法律执行是法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执行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主体的有限性;②主动性;③内容的广泛性;④单方意志性;⑤程序的效率性。 2.我国为防止和消除立法中的法律冲突而采取的方法包括()。 A.改变或撤销 B.裁决 C.备案和审查 D.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答案】ABCD 【考点】法律冲突 【解析】法律冲突的解决方式包括一般方式与特殊方式。其中,一般方式包括:①根本法优于普通法;②上位法优于下位法;③新法优于旧法;④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特殊方式包括:①裁决;②改变或撤销;③备案和审查。 3.从法律分类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属于()。 A.成文法 B.程序法 C.根本法 D.实体法 【答案】AB 【考点】法的分类 【解析】A项,按照创制和表达方式的不同,法可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成文法又称制定法,特指由法定的国家机关创制和公布的,并以成文的形式出现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如宪法、民法等。不成文法,泛指由法定的国家机关认可的,具有法律效力,一般不具有文字形式或虽有文字表达但不具有规范性,或虽有一定规范但不具有系统性的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如习惯法、判例法等。BD两项,按照规定的内容不同,法可分为实体法与程序法。实体法是指以规定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或职权与职责为主要内容的法的总称,如民法、刑法等。程序法一般是规定以保障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的实现以及诉讼过程中带有程序性的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方面的法的总称,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C项,根据法的效力等级、基本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法可分为根本法与普通法。根本法专指一个

同等学力考试真题及答案分析

2015年经济学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考试 一、选择题(2*8=16) 1.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为主的现代部门与以为主的传统部门并存,传统部门比重大,现代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明显的经济结构。 A 高科技产业、低端制造业 B 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 C 城市工业、农村农业 D 先进产业、落后产业 答案:C 2. 若正常品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可能导致该商品需求D向右下移动至D’的因素包括: 1)该商品价格下降2)替代品价格3)互补品价格4)消费者收入5)消费者偏好发生变化 A 1)2) B 2) 3) C 3)4) D 4)5) 答案:D 3. 不属于我国社保制度构成的内容 A 社会保险B社会捐赠C社会福利D社会救济 答案:B 社会福利: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保制度。社会救济:社会救助,对社会成员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扶危济贫。 社会捐赠: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团体出于爱心,自愿无偿地向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赢利单位,某个群体或个人捐赠财产进行救助的活动。 4. 不属于国债的功能: 1)弥补政府财政赤字2)替代私人投资3)调节经济4)筹集建设资金5)公开从事市场业务 A 2) B 5) C 1) D 5) 答案:A 5. 米德冲突是指 A 一国如果希望同时达到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目标,则必须同时运用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 B 要实现n个经济目标,必须具备n个政策工具。 C 在某些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追求内外均衡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 D 在某些情况下,同时使用支出调整政策,追求内外均衡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 答案:C 米德冲突是指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而同时追求内、外均衡两种目标的实现,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冲突。 6.在确定的未来某一时刻,按照确定的价格买卖(但不在交易所集中交易)一定数量的某种资产的协议是 A远期B期货C期权D互换 答案:A 7.根据最优货币区,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条件包括:1)要素市场融合2)价格与工资弹性3)商品市场高度融合4)国际收支顺差5)宏观经济协调和政策融合6)金融市场融合 A 1)2)4)6) B 1)2)3)4)6) C 1)3)4)6) D 1)2)3)5)6) 答案:D 8 国际收支表的经常账户包括 1)货物2)服务3)收入4)经常转移5)国际收支 A 1)2)3) B 1)2)3)4) C 1)2)3)4)5) D 1)2)4)5)

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过关必做习题集(含历年真题)(1-13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刑法概述 一、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1.在我国,能够进行刑事司法解释的机关是()。[2013年真题]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司法部 【答案】BC 【解析】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三种:①立法解释,指由立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阐明。在我国,立法解释的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②司法解释,指司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阐明。在我国,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③学理解释,指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的阐明。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属于“有权解释”,具有法律约束力;学理解释因缺乏法律上的授权,故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又称“无权解释”。 2.刑法的机能体现在()。[2016年真题] A.不该受到惩罚的免于惩罚 B.应该受到惩罚的犯罪防止法外的惩罚 C.保护法益不受犯罪侵害和威胁 D.维护国家的秩序 【答案】ABCD 【解析】刑法的机能是指刑法所具有的作用。理论界一般认为刑法具有以下三种机能:

①行为规制机能,是指刑法具有将人们的一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给予刑罚惩罚,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的作用。②法益保护机能,是指刑法具有保护法益不受犯罪侵害和威胁的作用。 ③自由保障机能,是指刑法具有保障公民个人自由不受国家刑罚权不当侵害的作用。这一机能,首先体现为刑法为无罪的人不受刑事法律追究提供法律保障;其次体现为保障犯了罪的人不受法外刑惩处。 3.根据解释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2019年真题]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文理解释 【答案】ABC 【解析】刑法的解释,是指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刑法的解释主要有两种分类:①按照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a.立法解释是指由立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阐明;b.司法解释是指司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阐明;c.学理解释是指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的阐明。②按照解释的方法不同,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a.文理解释是对刑法条文的文字字义的解释;b.论理解释是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对刑法条文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 二、名词解释 1.刑法 答: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刑法修正案、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科目考试四大复习技巧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科目考试四大复习技巧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2018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科目考试四大复习技巧 1、全面通读 全面通读即将书再仔细地看至少两遍。第一遍是要把书全部看一遍。如果在看书的过程中还对一些理论感到困惑或者记忆不详,那就必须赶紧对这部分进行补习。第二遍要把握考试的内容。这时,一定要把经济学教材的每章节的主要内容和难点熟练掌握,做到万无一失,必要时可以对主要经济学概念,原理进行重新默写或者重新推导。 通读时要注意:1.通读不是浏览,要一字不漏的读;2.通读不是不动脑子,要理解思索比较,做笔记;3.通读还必须解决一切还不明白的问题,不要留空白;4.通读中自己问自己看哪些内容可以形成问答题。 2、依据大纲 依据大纲是要求清楚考试大纲,要做到:1.形成知识框架;2.分清轻重缓急;3.紧紧扣住要求;4.不犯主观主义。也就是说要按大纲要求系统掌握知识,明白编着人的意图,就可以贴近考试要求。 3、熟悉命题 熟悉命题规律有以下几点:1.研究历年命题规律;2.认真做好几份答卷;3.掌握一些解题技巧;4.要用经济规范语言。在学习中应该明确哪些知识点容易形成什么样问题,也就是说每方面知识需要你掌握的深度心中有数,看到题就知道是在检查哪个知识点,不要胡乱答,要经过几轮

强化的训练,理解每一个经济学知识点,回答论述题一定层次清晰,表述完整。 4、抓住重点 抓住重点,五部分内容形成经济学体系,但是对学员知识掌握要求各有不同。备考要注意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部分一定要明确马列主义基本经济原理,要结合实际,特别注意我国社会经济问题;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西方经济学属于纯理论性的学科,体现专业课程特点,它所包括的知识也基本上是比较模式化的,所以提醒各位考生抓住三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 国际经济学是以经济学育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有关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要清楚。除了掌握三基之外,本部分学习内容也容易形成大题,要有准备哦。 货币银行学要注意其宏观性和体系性,应该说宏观货币均衡与货币政策是必须掌握的,具体业务操作了解一下也就行了,在备考上主要是基础题,辨析题和综合题。财政学也是经济学分离出的,是与微观经济有关,其定性与定量分析要掌握,学会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和建立一定的数量经济模型,能够结合最新经济形势作到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通过五个部分能够把整个经济学原理的前后概念和相关原理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学理论大厦。

详解:同等学力申硕上课时间及方式

详解:同等学力申硕上课时间及方式 通过报考同等学申硕在职人员不仅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证书,还能提升自己专业技能,但是不少在职人员担心同等学力申硕学习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所以一直没能参加报考。那么,同等学力申硕上课时间及方式是怎样的呢 同等学力申硕上课时间及方式: 相关老师介绍,同等学力申硕在职研究生专业的上课时间不会与在职学员的 日常工作发生冲突的,一般都是安排在工作之余,周末或者是节假日,而且参加学习的人员可以在多种授课方式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上课方式,合理安排时间。 同等学力申硕授课方式有面授和网络网络学习,其中面授形式主要是周末班或者是假期班,喜欢参加面授的学员,如果能在周末上课的话,就可以考虑选择面授形式。但是提醒大家的是,学员最好在面授地点附近,这样如果是周末上课的话,来回奔波不会浪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因此,选择专业及院校的同时,学 员要提前了解清楚上课地点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实在无法保证在周末参加学习,或者不能在集中假期参加学习,那么选择远程授课方式是最为合适的。目前,很多院校都开设的了远程课程,如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的法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究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等院校的管理类专业,以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职研究生的心理学相 关专业,都是可以让学员在家里用网络完成学习及考试事宜的,而且在申硕成功后,获得的证书也是与面授班一样的。

可见,大家不用担心同等学力申硕上课时间及方式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只要选择适当,安排合理,一定会让自己学习、工作上实现双赢的。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同等学力申硕上课时间及方式有了一定的了 解,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直接访问我们的网站,咨询我们的在线老师。院校名称热招专业方向推荐院校简介 中国人民大 学 公共管理企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是一 所以人文社会科学 为主的综合性研究 型全国重点大学, 直属于教育部,由 教育部与北京市共 建。目前学校是国 家“985工程”和 “211工程”重点 建设的大学之一。 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 EMBA 艺术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 计算机哲学 市场营销法学 国民经济学网络经济学 历史学项目管理 传播学新闻学 院校名称热招专业方向推荐院校简介 南开大学 劳动经济学金融学南开大学由中华人 民共和国教育部直 属,国家“211工 程”和“985工程”, 入选首批“2011 计划”、“111计金融投资与公司金融金融管理与理财规划 金融投资与证券实务金融投资与理财风控 财务管理与财政税收人力资源管理

2015同等学力真题及答案--英语

2015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英语试卷一 Paper One (100minutes) Part I Oral Communication (15 minutes,10 points) Section A Directions:In this section there are two incomplete dialogues and each dialogue has three blanks and three choices A,B and C,taken from the dialogue. Fill in each of the blanks with one of the choices to complete the dialogue and mark your answer on the Answer Sheet. Dialogue One A. Do you know what a handicapped space is? B. The signs always tell you how long you can park there and on what days. C. Then you also need to be aware of the time limits on the street signs. Student: Can you tell me where I can park? Clerk: Are you driving a motorcycle or an automobile? Student: I drive an automobile. Clerk: Fine. You can either park in the student lot or on the street. 1 Student: Yes, I have seen those spots. Clerk: Well, when you see the blue spots with the handicapped sign, do not park there unless you have a special permit. Are you going to be parking in the daytime or evening? Student: I park in the evenings. Clerk: 2 Have you seen those signs? Student: Yes, I have seen those signs. Clerk: 3 Dialogue Two A. The hours and limitations are printed on the card and this handout. B. May I have your driver‘s license, please? C. Are you familiar with our rules and fines? Student: Excuse me. I am interested in getting a library card. Librarian: Sure, let me give you an application. You can fill it out right here at the counter. Student: Thank you. I‘ll do it right now.

2017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7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作为国家治理方式,法治与人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是否具备完备的法律体系 B.是否有专门的法律实施组织和程序 C.权力是否必须服从法律 D.法律是否体现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等价值目标 【答案】CD 【考点】法治和人治的主要区别 【解析】法治和人治主要区别在于:①领导人或统治者的地位不同。在法治中,法律至高无上,领导人或统治者都必须服从法律。即使领导人或者统治者认为法律有所不妥,在法律未改变之前,也必须遵守法律,而不能随意改变法律的规定。而在人治中,领导人或者统治者就是至高无上的,他们拥有否定法律的特权。②法律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这主要体现在法律与权力发生冲突时,在法治社会,法律优先于权力;而在人治社会,权力则优先于法律。法律只是统治工具。③是否具有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等价值观念的不同。法治总以民主

作为自己的基础和目标,并以民主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同时把自由、平等、人权等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加以贯彻。而人治总是与专制相联系,不但不具有自由、平等和人权的价值目标,甚至是反自由、反平等、反人权的。 2.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包括()。 A.行为动机 B.行为目的 C.行为方式 D.行为认知 【答案】ABD 【考点】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 【解析】从宏观来看,法律行为在结构上可以分解为法律行为主体、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和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是指法律行为的意志方面的内容或因素,根据其对行为发生的影响不同,这些因素可以分解为三个基本方面:①行为认知与控制能力。行为认知是指行为主体对行为本身和行为意义的了解;控制能力是法律确认法律行为及种类的一个因素。②行为动机。人们的行为都是由动机推动的,动机是深层的主观因素。③行为目的。行为目的是指行为主体作出某种行为时在主观上所追求的目标或后果。而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根据行为的一般过程和法律调整特点,可分为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两个部分。

英语同等学力申硕真题及参考答案

Part III Reading Comprehension (25 points)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there are four passages followed by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 each with four suggested answers A, B, C and 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and mark your answer on the Answer Sheet. Passage One Sometimes a race is not enough. Sometimes a runner just wants to go further. That’s what happened to Dennis Martin and Brooke Curran. Martin, 68, a retired detective form New York City, took up running after his first wife died. Curran, 46, a philanthropist(慈善家)from Alexandria, started running to get out of the house and collect her thoughts. Both she and Martin got good at running but felt the desire to do more. “The more I trained, the better I got,” Curran said,” but I would cross the finish line with no sense of accomplishment.”Eventually , they worked up to running marathons(马拉松)(and longer races) in other countries, on other countries. Now both have achieved a notable -and increasingly less rate- milestone; running the 26.2-mile race on all seven continents. They are part of a phenomenon that has grown out of the running culture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athleticism and leisure: “runcations,”which combine distance running with travel to exotic places. There trips, as expensive as they are physically challenging ,are a growing and competitive market in the travel industry. “In the beginning, running was enough,” said Steen Albrechtsen, a press manager. The classic marathon was the ultimate goal, then came the super marathons, like London and New York. But when 90,000 people a year can take that challenge, it is no longer e xciting and adventurous .Hence, the search for new adventures began.”“No one could ever have imagined that running would become the lifestyle activity that it is today,”said Thom Gilligan, founder and president of Boston-based Marathon Tours and Travel. Gilligan, who has been in business since 1979, is partly responsible for the seven-continent phenomenon. It started with a casual talk to an interviewer about his company offering trips to every continent except Antarctica. And then in 1995, Marathon fours hosted its first Antarctica Marathon on King George Island. Off the tip of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160 runners got to the starting line of a dirt-and ice-trail route via a Russian icebreaker through the Drake Passage. 21. At the beginning, Martin took up running just to . A. meet requirements of his job B. win a running race C. join in a philanthropic activity D. get away from his sadness 22. Martin and Curran are mentioned as good examples of . A. winners in the 26.2-mile race on all seven continents B. people who enjoy long running as a lifestyle activity C. running racers satisfied with their own performance

2012-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四个选项中有一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在合伙对外关系上,全体合伙人对于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该规则属于()。 A.调整性规则 B.强行性规则 C.相对确定性规则 D.委任性规则 【答案】B 【考点】规则分类 【解析】法律规则的分类包括以下几种:①按照指令性法律规则在法律调整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调整性规则和保护性规则;②根据法律规则是否允许个别调整以及允许个别调整的程度,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绝对确定性规则与相对确定性规则;③根据法律调整是否允许当事人进行自主调整,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④按照法律规则中是否直接规定了某一行为规则的内容,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其中强行性规则为社会关系参加者规定了明确的行为模式,行为主体必须遵守规则的规定,不允许他们自行协议解决问题,违反法定行为方案的协议是无效的。一般说来,禁止性规则与义务性规则都是强行性规则。本题根据法律条文可以看出,合伙人连带责任是强制的,而不是任意的,故该条规定属于强行性规则。 2.法律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A.创建新的经济关系 B.确认合理的经济关系 C.保障经济正常运行 D.规范经济行为 【答案】BCD 【考点】法的作用 【解析】法与经济的关系是法理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出发,科学地揭示了经济和法律的关系,即经济在社会的系统结构中处于基础的位置,而法律作为上层建筑,根植于生产过程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法对经济的作用表现在:①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②对市场经济的法律规制;③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A项,法律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属于基础,经济关系由生产力决定,而不应由法律创制;B项,通过法律来确认基本经济制度、完善财产保护制度以及保障市场经济建设等合理的经济制度及关系,能促进经济的发展;CD两项,法律是规范人的行为(包括规范经济行为)以及保障社会秩序的(包括正常的经济秩序)。 3.按照法律的适用范围不同,可以把法律分为()。 A.上位法与下位法 B.根本法与普通法 C.一般法与特别法 D.国内法与国际法 【答案】C

2015同等学力英语真题及答案

2015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Dialogue Two Paper One (100minutes) 英语试卷一A. The hours and limitations are printed on the card and this handout. B. May I have your driver's license, please? 10 points) Part I Oral Communication (15 minutes, C. Are you familiar with our rules and fines? Section A :In this section there are two incomplete dialogues and each dialogue has three blanks Directions Student: Excuse me. I am interested in getting a library card. B and Cand three choices A,,taken from the dialogue. Fill in each of the blanks with one of the Librarian: Sure, let me give you an application. You can fill it out right here at the counter. choices to complete the dialogue and mark your answer on the Answer Sheet. Student: Thank you. I'll do it right now. Dialogue One Librarian: Let me take a look at this for you. 4. _________. A. Do you know what a handicapped space is? Student: Here it is. B. The signs always tell you how long you can park there and on what days. Librarian: You seem to have filled the form out all right. 5. __________. C. Then you also need to be aware of the time limits on the street signs. Student: Yes. I know what to do. Librarian: 6.________ Student: Can you tell me where I can park? Student: OK. I see. Clerk: Are you driving a motorcycle or an automobile? Librarian: Thank you for joining the library. We look forward to serving you. Student: I drive an automobile. Clerk: Fine. You can either park in the student lot or on the street. 1. _________. Section B Student: Yes, I have seen those spots. Directions Clerk: Well, when you see the blue spots with the handicapped sign, do not park there unless you : In this section there is one incomplete which has four blanks and four choices A, B, C and D, taken from the interview. Fill in each of the blanks with one of the choices to complete have a special permit. Are you going to be parking in the daytime or evening? the interview and mark your answer on the Answer Sheet. Student: I park in the evenings. A. And fooled the boys for a while. B. And I don't think the boys have minded.Clerk: 2.__________. Have you seen those signs? C. Well, it's because my British publisher. D. All this time I thought you were ‘J.K'. Student: Yes, I have seen those signs. Clerk: 3.____________. Winfrey: So, this is the first time we've met. 13. The manager gave one of the salesgirls an accusing look for her hostile attitude toward customers. Rowling: Yes, it is. A. unfriendly Winfrey: And my producers tell me that your real name is J.O. 7. ________. B. optimistic C. impatient D. positive 14. Since it is late to change my mind now, I am resolved to carry out the plan. Rowling: (laughing) Yeah. Winfrey: J.K is …A. revise B. implement C. review D. improve 15. Security guards dispersed the crowd that had gathered around the Capitol. that will they first Rowling: 8._________. When

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法律关系)【圣才出品】

第六章法律关系 1.6.1 复习笔记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 1.法律关系的概念 (1)法律关系是社会内容与法律形式的统一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建立的,这是由于: ①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而法律规范又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②法律关系参加者的意志对于法律关系的建立和实现有着重要作用。 (2)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并得到法律保护的关系 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是主体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法律关系参加者实现自己权利的行为,同时也是国家实现法律的行为。法律关系是由法派生出来的现象,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3)法律关系是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在法律规范中,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只是一种可能性,是主体能做和应该做的行为,并不是现实的行为;在法律关系中,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属于现实性的领域。 法律规范中的权利与义务是抽象的,而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是具体的,法律关系是使法律规范的规定具体化的工具。

2.法律关系的种类 (1)按照法律关系主体的具体化程度不同划分 ①一般法律关系,是根据宪法形成的国家、公民、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关系主体之间普遍存在的社会联系。特点有:a.主体具有普遍性;b.是每一个主体与每一个主体之间的普遍的法律联系;c.是由某种长久的事实状态引起的。 ②具体法律关系,特点是该关系的主体是具体的(一方具体或者双方都具体)。其产生不但要有法律的规定,而且要有具体事实的发生。 (2)依据其主体是单方具体化还是双方具体化划分 ①绝对法律关系。其主体的一方——权利人是具体的,而另一方——义务人则是除了权利人之外的所有的人。最典型的绝对法律关系是物权关系。 ②相对法律关系。其主体无论权利人还是义务人都是具体的。最典型的相对法律关系是债权关系。 (3)依据法律关系的产生是否适用法律制裁划分 ①调整性法律关系,又被称为第一性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发挥其指引作用的过程中,在人们合法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律关系。它建立在主体的合法行为的基础上,是法的实现的正常形式。 ②保护性法律关系,又被称为第二性法律关系,是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不能正常实现的情况下通过法律制裁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它是在违法行为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法的实现的非正常形式。最典型的是刑事法律关系。 第二性法律关系是在第一性法律关系受到干扰、破坏的情况下对第一性法律关系起补救、保护作用的法律关系。二者之间,第一性法律关系在先,第二性法律关系在后。

历年法制史试题(同等学力申硕-法学综合)

附录:历年法制史试题(以题型分类) 一、填空 1.西周时期将“以德配天”、“()”作为立法指导思想。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粗具体系的封建成文法典为()。 3.唐律在继承方面规定,权位继承曰嫡长子承袭,财产继承则实行()制。 4.公元前程513年,晋国赵鞅把前任执政范宣子所编刑书正式铸于鼎上,公之于众,史称()。 5.清代仿《明会典》编定《清会典》,计有康熙、雍正、乾隆、()、光绪五部会典。 6.隋文帝在位期间正式颁行的刑律为()。 7.清代地方州为第一审级,总督(或巡抚)为第()审级。 8.西周穆王命令()“作吕刑”。 9.汉代法律形式中的比,又称(),与近代类推相似。 10.唐代御史台下设()院、殿院、察院。 11.元初把境内居民分为高下四等,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 12.秦代皇帝的命令称为()和“诏”。 13.西周将故意犯罪称为()。 二、判断 1.在朝堂之上杖责大臣的"廷杖"制度盛行于清朝。() 2.朱元璋修订《明大诰》共五编。() 3.枷号是明代创设的耻辱刑。() 4.汉代"篡囚"罪指组织攻打监狱,救出在押犯的犯罪。 5.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幼女违禁缠足,惩罚其家长。 6.唐代用来比照判案的成例叫"廷行事"。 7.汉文帝时凡私自到诸侯国任官的,按照《左官律》给予处罚。 8.“准五服以治罪”的原则首见于《晋律》。 9.唐代用来比照判案的叫做“廷行事”。 10.汉《九章律》增加的三篇不包括《兴》。

11.商朝前期在继承上实行“兄终弟及”制度。 选择题 1.公元963年,北宋王朝正式颁行第一部雕版印刷的封建法典是()。 A、《宋刑统》 B、《建隆新编敕》 C、《熙宁法寺断例》 D、《庆元条法事类》 2.元代中央司法机关中,取代大理寺主持审判的机构是()。 A、大宗正府 B、宣政院 C、刑部 D、都察院 3.《训政时期约法》制定于中华民国()时期。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京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武汉国民政府 4.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粗具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为() A禹刑 B 吕刑C《法经》D《九章律》 5. 北宋时期为加强地方司法监督,在洲县之上,设立()。 A提点刑狱司B三司推事C三司使D督察院 6.明代将传统的御史台改为()。 A大理寺B刑部C法部D都察院 7.秦朝确定刑事责任能力是根据()。 A、年龄 B、男女 C、长幼 D、身高 8.南北朝时期允许官吏以官职爵位抵折徒刑的特权制度称为()。 A、八议 B、上请 C、赎刑 D、官当 9.宋代典卖又称为"()"。 A、绝卖 B、活卖 C、赊卖 D、抵押 10.唐代大理寺审理中央百官与京师()以上案件。 A、死刑 B、流刑 C、徒刑 D、杖刑 11.明代将传统的御史台改为()。 A、大理寺 B、刑部 C、法部 D、都察院 12.朝审的处理结果分别为()。 A、留养承祀 B、缓决 C、可矜 D、奏裁

同等学力英语真题及答案

2015人员申请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英语试卷一Paper One (100minutes) Part I Oral Communication (15 minutes,10 points) Section A Directions:In this section there are two incomplete dialogues and each dialogue has three blanks and three choices A,B and C,taken from the dialogue. Fill in each of the blanks with one of the choices to complete the dialogue and mark your answer on the Answer Sheet. Dialogue One A. Do you know what a handicapped space is? B. The signs always tell you how long you can park there and on what days. C. Then you also need to be aware of the time limits on the street signs.Student: Can you tell me where I can park? Clerk: Are you driving a motorcycle or an automobile? Student: I drive an automobile. Clerk: Fine. You can either park in the student lot or on the street. 1. _________. Student: Yes, I have seen those spots. Clerk: Well, when you see the blue spots with the handicapped sign, do not park there unless you have a special permit. Are you going to be parking in the daytime or evening? Student: I park in the evenings. Clerk: . Have you seen those signs? Student: Yes, I have seen those sig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