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第三课时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第三课时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第三课时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练习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能准确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

2、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使用知识的水平。

学习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学习难点: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能准确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1说出下面各分数以谁为单位“1”,并写出相对应的关系式。

(1)用出一部分钱后,还剩下2/5。

(2)火车的速度比汽车快3/8

(3)一种汽车售价比原价降低1/8。

2、填一填

(1)1支粉笔长3/4分米,2支粉笔长()分米,1支粉笔的1/2长()分米,1支粉笔的2/3长()分米。

(2)比28的3/4多5的数是()。

(3)比30吨少1/2吨是()吨。

(4)1小时的2/3是()分钟,比1/2小时多()分钟。

二、自主学习,聚焦主题

对比训练(一):

(1)五年级师生向希望小学捐书150本,六年级是五年级的17/15.六年级师生捐书多少本?

(2)五年级师生向希望小学捐书150本,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捐2/15。六年级师生捐书多少本?

要求:

①学生自己画线段图,分析,解答。

②对比:两道题有什么异同?在解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是怎样分析的?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对比训练(二):

(1)上海到汉口的水路长1125千米,一艘轮船从上海开往汉口,已经行了全程的3/5,还剩多少千米?

(2)上海到汉口的水路长1125千米,一艘轮船从上海开往汉口,还有全程的2/5没行,已经行了多少千米?

要求:

①学生自己画线段图,分析、解答。

②对比:两题有什么异同?你是怎样分析的,如何区别的?

三、合作交流、展示点评

1、通过交流,对比训练(一)使学生体会到:两道题的单位“1”相同,问题也相同,都要用乘法来解。不同的是(1)题中直接给出六年级是五年级捐书本数的几分之几,可直接用150×17/15,(2)题中没有直接给出,需要先求出六年级是五年级捐书本数的几分之几,然后再乘。

2、对比训练(二)使学生体会到:

①分析“分率句”,判断单位“1”是哪个数量?

②画出线段图,找出“量”和“率”的对应关系。

③确定已知单位“1”用乘法,并且是单位“1”×所求问题的对应分率=所求问题。

四、总结梳理,讲评升华

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了什么内容?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什么新发现?

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

(1)先找什么?(找准单位“1”)

(2)单位“1”是已知的怎样解答?(用乘法)

(3)再找什么?(所求问题的对应分率)

五、达标测评,反思目标

下面的题看哪些同学做得又对又快。

1、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50千克,吃了2/5,还剩多少千克?

2、某工厂四月份计划烧煤120吨,实际比计划浪费了1/12,四月份实际烧煤多少吨?

3、水果店购进梨200千克,苹果比梨多2/5,水果店共购进这两种水果多少千克?

4、学校买来篮球排球足球各一个,篮球的价钱是80元,排球的价钱是篮球的3/4,足球的价钱是排球的2/3,足球多少元钱?(列式说思路)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第一课时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第一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3、在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相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 (1)8+8+8=()() (2)54=()+()+()+() (3)5个12是多少?列式为() 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计算。 二、引导探索,展示反馈 1、揭示课题。 今天开始我们学习分数乘法。首先学习分数乘整数。

2、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出示P8例1。 (2)表示什么意义? (3)的分数单位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4)人走3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什么? (5)3个相加的和是多少?怎样列式? (6)++,这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还可以怎样列式比较简便? (7)3表示什么意思? (8)把3和125的意义相比较,引导学生归纳本部门分数乘整 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3、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1)用加法算: (2)用乘法算: (3)引导学生归纳: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 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4、教学例2:6 学生试做,强调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5、尝试练习:P9做一做第1题。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P9做一做第 2、3题。 2、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3、课堂练习:P12练习二第1、2、4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第三课时》教案

笔算乘法 教材第49页的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1、第2题。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1.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2主题图,彩色笔。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38×10=20×14=91×40=81×60= 72×30=50×31=62×30=70×21= 2.笔算。 35×7=23×21= 让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1.学习教材第49页例2。 投影出示例2。 教师: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1:我知道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 学生2:我知道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 学生3:问题是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老师: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个48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7×48。 老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如下。 (1)估算方法。

48≈5037≈4050×40=2000(盒) 大约有2000盒。 (2)笔算方法。 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 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学生讨论后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第三种方法,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今天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我们复习时做的题有什么不同呢?(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教师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2.指导完成下面的练习。 23×3454×1339×2717×28 可以让学生按组做,哪几个组做哪个题,做完后让同学们互相说一说笔算的过程,互相改正补充,然后指名学生发言,集体订正笔算的过程和结果。 23×34=78254×13=70239×27=105317×28=476 23×34 92 69 782 54 ×13 162 54 702 39 ×27 273 78 1053 17 ×28 136 34 476 3.巩固练习。 在黑板上出示计算卡片,让学生从中任选一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笔算,老师把写的正确的和书写规范的同学的练习本拿到实物投影前展示,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后把对应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表扬。

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fraction multiplication (Se ssion 1)

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内容:分数与整数相乘(第38~39页上的例1、例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探索中自己发现计算方法。 教学策略:从分数的意义中导入,从分数加法中理解分数乘整数意义与计算方法。 教学预案: 一、导入 1、出示例1中的长方形直条,标出长是“1米”。

2、提问:做一朵绸花用3/10米绸带,你能从直条图上表示 出已知条件吗?你是怎样想的?(体会到3/10米就是1米的3/10) 二、探索 1、现在小芳要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要用多少米绸带? 请学生上台操作:在直条图上涂色表示要用的部分。并说说 你是怎么想的? 2、如果用算式来表示3朵绸花所用的米数,该怎样列式? 生报,师板书。(可能有连加法算式,也可能有乘法算式) 3、你会计算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 4、组织交流。 引导学生从加法算式中体会到3/10与3相乘的意义与计算 方法。 5、揭示课题:分数与整数相乘 6、如果做5朵这样的绸花呢?该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 请大家在自备本上独立完成。 7、组织交流:你是怎样列式的?还可以怎样列式?结果是 多少?为什么不列加法算式了? 学生说明理由。 在学生计算时,教师可以作指导,分别介绍两种不同的计算 方法: (1)先分子与整数相乘,再约分; (2)先约分,再相乘。

数学五年级下册一课一练3.分数乘法(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一课一练3.分数乘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面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 A. 0.5和2 B. 和 C. 和 D. 和 2.因为× =1,所以() A.是倒数 B.是倒数 C.和互为倒数 3.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7份,其中4份是它的()。 A. B. C. D. 4.两包糖的质量相等,从第一包取出,从第二包取出千克,剩下的糖( )。 A.第一包重 B.第二包重 C.一样重 D.不能确定 5.一本书,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第二天看的是第一天的,第二天看了这本书的() A. B. C. 6.两个自然数,它们的倒数之和是,这两个数是()。 A. 0和2 B. 1和1 C. 4和2 D. 3和6 二、判断题 7.1的倒数还是1。 8.× 和× 的计算结果相同,算式的意义也相同。 9.五(1)班有45人,第一小队5人,占全班总人数的。 10.一根钢材用去,还剩米。 11.甲数加上乙数,等于甲数减去乙数的倒数。 三、填空题 12.=________ 13.淘淘身高140厘米,壮壮比淘淘高,壮壮比淘淘高________厘米。 14.小明看一本100页的书,看了5天,平均每天看________页,平均每天看全书的________。 15.蜂蜜中糖分占,20克蜂蜜中,含糖________克。

16.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亚洲,面积大约是22千万平方千米. ①北美洲的面积大约是亚洲的,大约是南极洲的. ②欧洲的面积大约是北美洲的,大约是大洋洲的. ③南美洲的面积大约是北美洲的,大约是非洲的. 请完成下表. ________ 17.和它的倒数相乘,积是________。 四、计算题 18.计算 ×10= × = 2+ = + = ÷ = 7× = - = ÷ = 0.7÷0.2= 五、解答题 19.把下面的△分一分,圈一圈,表示出△总个数的。 20.一袋面粉重25.5千克,第一次吃去了,第二吃去的是第一次的,第二次吃去了多少千克? 六、综合题 21.“红领巾、唱红歌”,红星小学举行庆“六一”,歌唱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共100名。获一等奖的人数占全部获奖人数的,获二等奖与三等奖的人数之比是4:7。 (1)获一等奖的有多少名? (2)获三等奖的有多少名? 七、应用题

《整式的乘法》第三课时参考教案

整式的乘法(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多项式乘法的法则,并会进行多项式乘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索多项式乘法的法则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多项式乘法法则,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感受整体思想、 转化思想,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及应用. 教学难点: ●多项式乘法法则的推导. ●多项式乘法法则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为了扩大街心花园的绿地面积,把一块原长为m米,宽为a米的长方形绿地,增长了n米,加宽了b米.你能用几种方法求出扩大后的绿地面积?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新知讲解 扩大后绿地的面积可以表示为(m+n)(a+b)或(ma+mb+na+nb),它们表示同一块地的面积,故有:(m+n)(a+b)= ma+mb+na+nb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通过图示方法向学生展示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过程. 也可以这样考虑: 当X =m +n 时, (a +b )X =? 由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知 (a +b )X =aX +bX 于是,当X =m +n 时,(a +b )X =(a +b )(m +n ) =a (m +n )+b (m +n ) 即 (a +b )(m +n )=am +an +bm +bn =am +an +bm +bn 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方式,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此内容. 例题讲解: 例题1:计算: (1)(x+2y)(5a+3b); (2)(2x-3)(x+4); (3)(x+y)2; (4)(x+y)(x 2-xy+y 2) 多项式乘以 a m b n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乘法教案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 乘法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探索和理解分数运算的意义,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把图形语言作为理解的基础。实际上,本套教材非常重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结合,三者相辅相成,从多种角度为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其中,图形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通过直观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为文字语言或符号语言提供了直观表象,还可以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灵感,同时它也往往成为创造的源泉。 根据课程标准和整套教材的整体编写思路,本单元仍然没有将分数应用题单列,而是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分数乘法运算学习的自然组成部分。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应用都力求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 学情分析: 1、在探索和理解分数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时,要结合教科书上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操作活动,注意帮助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 2、学习时,学生往往会忽略分数乘法的意义,只注重计算的方法和结果。因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要让学生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去理解题意,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主要教学策略: 1.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2.将应用与计算紧密结合,体会分数乘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课时安排:11课时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第1课时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分数乘整数 教材第2、第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1、第2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正确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正确计算。 难点: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求5个12是多少。 用加法算:12+12+12+12+12=60 用乘法算:12×5=60 提问:12×5这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2.计算。 提问: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计算? 3.小结。 老师: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法则:分子相加的和作分子,分母不变。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1。

(1)用加法计算。 (3)提问:这里为什么用乘法?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4)小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出示例2。 (3)展示学生的做法,让他们分别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4)归纳总结。 老师:这一道题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解法,观察一下它们有没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发现: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没有变化。 提问:哪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 老师强调: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这样比较简便,不易出错。 3.练习。 (1)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的第1题。 要求学生说清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2)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的第2题。 要求学生写出计算过程,在订正时叙述过程,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3)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1题。 要求学生讲清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再直接口算出结果。 加强计算方法的对比,可以请计算快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进一步强化“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 (4)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2题。 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案

1 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分数乘整数 教材第2、第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1、第2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正确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正确计算。 难点: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求5个12是多少。 用加法算:12+12+12+12+12=60 用乘法算:12×5=60 提问:12×5这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2.计算。 提问: 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计算? 3.小结。 老师: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法则:分子相加的和作分子,分母不变。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1。 (1)用加法计算。

(3)提问:这里为什么用乘法?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4)小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出示例2。 (3)展示学生的做法,让他们分别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4)归纳总结。 老师:这一道题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解法,观察一下它们有没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发现: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没有变化。 提问:哪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 老师强调: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这样比较简便,不易出错。 3.练习。 (1)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的第1题。 要求学生说清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2)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的第2题。 要求学生写出计算过程,在订正时叙述过程,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3)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1题。 要求学生讲清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再直接口算出结果。 加强计算方法的对比,可以请计算快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进一步强化“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 (4)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2题。 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先在正方形中涂出2个,再算一算涂色部分一共占这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第3课时教案

乘法的“拆数”简算以及除法的运算性质 教材第29页的内容及第30页练习八。 1.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进行同一乘法算式的简算。 2.理解除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掌握其推导过程,并会灵活运用。 3.通过交流,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规律性知识的运用,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育学生做事要符合实际,不要生搬硬套。 重点: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难点:除法的运算性质的推导过程。 多媒体课件。 师:说说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a×b=b×a(a×b)×c=a×(b×c)(a+b)×c=a×c+b×c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乘法的简算。(板书:乘法的“拆数”简算以及除法的运算性质)【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进一步对比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异同,掌握其本质特征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出示例8情景图。 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还买了25筒“一打装”的羽毛球,“一打”是12个,每筒32元。 师:你能理解情景图中给出的已知信息吗?“一打”是什么意思? 生:从图中给出的信息可以知道“一打”是指一筒,“一打”12个就是一筒12个。 师:根据给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师:要想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哪些已知信息? 生:需要的已知信息是买了25筒“一打”装的羽毛球,“一打”12个。 师:现在你会解答这个问题了吗? 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方法一12×25方法二12×25 =3×4×25=(10+2)×25 =3×(4×25)=10×25+2×25 =3×100=250+50 =300(个)=300(个)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300个羽毛球。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呢?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

分数乘法-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二)

学习内容 分数乘分数 (二) 第3 课时 课型 新 授 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能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分数乘分数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约分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具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算一算 53×30= 12×32= 3152?= 4 387?=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1)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例题4: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 109千米/分。 2、解决问题一: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45 4。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1)阅读理解。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组织交流对题意的理解,得出: ①乌贼的速度是10 9千米/分。 ②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 109千米/分的454。 (2)列式解答。 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计算方法独立解答,交流解答过程。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5 245036451049454109==??=?(㎞) (3)启发思考。 在分数乘整数时,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这里,我们是否也可以进行先约分呢?该怎样进行约分呢?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4)交流讨论。 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得出:分数乘分数,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约分时,分子的两个因数和分母的两个因数进行约分,即: 25 2451049454109=??=?(㎞) 3、解决问题二: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1)学生独立解答,约分:2710 30930109=?=?(㎞) (2)教师指导:分数乘法也可以这样直接约分。板书:273010 930109=?=?(㎞) 强调:分数和整数相乘,整数可以和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 4、试一试。 45 4109?还可以怎样进行约分呢?(强调:分数和分数相乘,可以采用分子和分母交约分。) 5、小结。在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汇报时重点交流约分的方法。) 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学生独立计算,最后组织交流。) 3、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3题。 4、教材第6页第7题。 5、教材第6页第9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弓I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探求新知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情景图) 2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 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 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2 2 2 6 2 2 6 2 ,262 预设:(1)§ § § ? 耳(个);(2)§§ 弓(个);(3)9^3 2 1 2 (个);(4)3个?就是6个§就是$,再约分得到§ (个)。(根据学生发言依次板书) 3.比较分析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 设: 2 2 生1:每个人吃9个,3个人就是3个9相加。 2 2 ? ——x 3 生2:3个9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9 。 2 提出质疑: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 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 数。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 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 2 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相加是多少”。 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行交流。 4?归纳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分数乘法》第3课时教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先约分再计算结果的分数乘法 教材第5页的内容、练习一的第7~13题,第8页例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加深对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理解。 2.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重点难点 正确掌握分数和整数相乘的约分方法,灵活计算。 教具学具 口算卡,练习题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出下面各算式的意义。 二教学实施 1.揭示课题。 老师:我们已经会计算分数乘分数了,而整数也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假分数,所以我们也可以用分数乘分数的法则来计算分数乘整数的算式。 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 2.出示例4。 (1)明确题意。 请学生读题,并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理解题意。 少千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学生甲:应该用乘法计算。因为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乙: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用乘法计算。 老师: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这道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有的同学想到了分数乘法的意义,有的同学想到了“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真的很棒。 学生互相交流,得出结论。 (3)计算。 提问:怎样计算更加简便? 明确: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 (5)分析错因。 提问:为什么第三种答案与其他两种不同呢?错在哪里? 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分数和整数相乘怎样约分? 小结:因为整数都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乘分数的法则也适用于分数乘整数。 3.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学生可以先说意义再计算,集体订正答案时,请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7题。 老师对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找出当一个数分别乘一个比1大的数、比1小的数和等于1的数时,积与第一个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8~13题。

2018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数乘法(三)》(分数乘分数)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节的主要内容。同时,它也是分数乘法中的重点和难点。教材设计了三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是探究分数单位乘分数单位的乘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第二个问题是分数乘分数的乘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第三个问题结合直观的或抽象的计算过程,归纳分数乘分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运算。学情分析: 学生记住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但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比较困难。另外学生容易把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混淆,所以要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区分。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面积模型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分数的乘法运算。 3、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乘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法学法: 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分数乘法。 教学用具: 纸条、长方形白纸、彩笔等 教学资源: PP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引思想 师:先考考同学们的观察力 1、出示艺术图片,你看见了什么? 2、引思想:仔细的观察力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之一。带着这种能力进行今天的数学学习。 二、折纸探究学新知 1、分数单位乘分数单位 (1)请生阅读“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段话,引出问题:每次取一半之后,剩下的部分占整根木棒的几分之分呢? (2)用纸条代替木棒,请生示范第一次截取一半,涂出剩下的部分,观察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分? 问:剩下谁的12 ?怎样列式,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抽象成图。 (3)按照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写一写的方法完成第2次,第3次截取。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分数乘法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分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第1~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7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3)计算: =++636261 =++10 3103103 计算10 3103103++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9 2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问:一个人吃了 92块,三个人吃了几个92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92块。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92+92+92=9 222++=96=32(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3 2图片)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

第3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

第3课时2、3、4的乘法口诀 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54-55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学习目标: 1、能熟悉2、3、4的乘法口诀,记住2、3、4的乘法口诀。 2、学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熟练的进行乘法计算。 学习难点: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沟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一、自主学习:乘法的意义。 1、阅读教材54页主题图的例2,理解图意。 (1)、1棵幼苗上张开2片叶子,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 )=( )或( )×( )=( ) ;2棵幼苗上张开( )片叶子,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 )=( ) 。 2、阅读教材54页主题图的例3,理解图意。 (1)、1行有3棵, 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 )=( )或( )×( )=( ) ;2行有( )棵; 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 )=( )或( )×( )=( ) ; 3行有( )棵,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 )=( ) 。

3、阅读教材55页主题图的例4,理解图意,并填空。 4 ( )×( )=( ) ( )×( )=( ) 4+4=( ) ( )×( )=( ) ( )×( )=( ) 4+4+4=( ) ( )×( )=( ) ( )×( )=( ) 4+4+4+4= ( ) ( )×( )=( ) 编写乘法口诀: 1、阅读教材第54-55页。补充口诀:一二( ),二二( ),一三( ),二三( ),三三( ),一四( ), 二四( ),三四( ),四四( )。 2 、完成教材第55页做一做。 过关检测: 1、根据口诀写出乘法算式。 二三得六( )×( )=( ) 三四十二( )×( )=( ) 一二得二( )×( )=( ) 二四得八( )×( )=( )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3= 2×1= 4×1= 3×3= 3×2= 2×2= 1×3= 2×4= 1×1= 2×3= 2×1= 4×3= 4×2= 4×4= 5×3= 1×4= 3、写出乘法算式。 3个4相加。( )×( )=( ) ( )×( )=( ) 2个3相加。( )×( )=( ) ( )×( )=( )

六年级数学上册1 分数乘法第3课时 分数乘分数(1)

编号:795455385809833310022221525 学校:动主汛市服全腾镇里器小学* 教师:管大发* 班级:飞翔参班* 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5例3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6“练习一”中第4、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操作感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2.经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15cm、宽10cm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 (1)师: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 【学情预设】预设1: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教学提示】 教师可以追问: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呢?

预设2: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3)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你能尝试着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吗?你是怎样列式的?说说你的想法。 【学情预设】算式:1 2 × 1 5 ,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 1 5 ,就是求 1 2 公顷的 1 5 是 多少。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可以用 1 2 × 1 5 表示。 2.揭示课题。 师:请你观察 1 2 × 1 5 这个算式,它有什么特点? 【学情预设】分数乘分数。 师:分数乘分数该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板书课题:分数 乘分数(1)] 【设计意图】创设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 学生积极思考“分数乘分数该如何计算”,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学习新知 做好了铺垫。 二、经历过程,探究体验 1.提出要求。 师:种土豆的面积是 1 2 公顷的 1 5 , 1 2 × 1 5 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学情预设】学生有可能用折纸画图的方法得出 1 10 ,也有可能用计算的方法得出 1 10 ,有的学生计算时可能会遇到困难。教师巡视指导。 3.动手操作,组织研讨。 师:拿出我们课前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用它来表示1公顷的地,借助这张纸进 行操作。 (1)先将纸对折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这张纸的 1 2 ,表示 1 2 公顷。 (2)再涂出 1 2 公顷的 1 5 。引导学生理解:求 1 2 公顷的 1 5 是多少公顷,就是把 1 2 公 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如下图: (3)观察交流。 【教学提示】 理解分数乘分数 的算理是例3的教学 重点,也是难点。要 充分发挥直观图的特 点,使学生联系分数 的意义,看到算式中 的每一部分在图上是 如何表示的。

最新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3课时 分数乘法(三) 优质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分数乘法(三)优质教案 第3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乘法(三)教材第28~30页 教学目标: 1、整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准备: 1、每人准备一条约10厘米长的纸条; 2、每人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先让学生读一读教科书第7页的一段话。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纸条,按照例题所述剪一剪。 剪好后,师问:怎样列式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并根据剪的结果写出得数。 1/2×1/2=1/4 1/4×1/2=1/8 学生列出算式后,师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引导学生理解,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与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 折一折,涂一涂3/4×1/4-=?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折一折,涂一涂。 讨论:(1)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2)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先涂出1/4,再涂出1/4的3/4吗?

做一做: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 2/3×1/5 5/6×1/3 说一说: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 小结: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想一想:此法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吗? 试一试: 1/4×2/3 3/5×5/6 7/8×1/4 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二、课堂练习 1、计算练习。 教科书第29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计算后观察: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每一个乘数吗? 2、解决问题。 (1)教科书第29~30页“练一练”第3、4、5、6、7题。 学生完成后,说说解题思路。 (2)教科书第30页数学故事“唐僧分瓜”。 教学反思: 学生的认知结构,只有在经历学习活动过程中才能主动完成。只有学生本人积极 思考、主动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一)》 2、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结构特点:分数乘法(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过分数,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 (2)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及分数除法的学习做铺垫。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后续学习分数乘分数、分数除法及分数混合运算及应用的基础。教材给出的情景初看十分简单,但是细细品味,隐藏了基本知识后面的分数乘法模型建构、画图、转化等不同的解题策略,都是不容忽视的教学点。 3、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基础: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变成了分数。 (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过分数,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 (3)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教材给出的情景初看十分简单,但是细细品味,隐藏了基本知识后面的分数乘法模型建构、画图、转化等不同的解题策略,都是不容忽视的教学点。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核心素养):主动探究、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6、教学方法(个性化的教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7、媒体资源 白板PPT课件 8、教学过程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3课时 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优质教案

第3课时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教材第46页例1及“做一做”,第47页练习十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计算。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口算。

27×20 82×40 52×60 12×90 18×30 24×50 19×70 53×20 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新课讲授】 1.谈话导入: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有时也需要我们计算出准确的结果。例如到商店里买东西,要付多少钱是不能估算的,不能给大概的钱,必须算出准确的结果,所以我们还必须掌握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 2.出示教材第46页的例题1。 (1)出示主体图以及例题1: 王老师到书店买书,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一共买了多少本?该怎样列式? 1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师:14乘2,我们已经会算,14乘12我们还没学过,这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1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汇报:一种方法可以把12套书分成10套和2套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套书多少本,再求出2套书多少本,然后把这两部分

分数乘法第一课时

分数乘法第1课时 教学课题: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法与学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 教学内容: 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3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3)计算: =++636261 =++10 3103103 计算10 3103103++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9 2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

图。问:一个人吃了92块,三个人吃了几个92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92块。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92+92+92=9 222++=96=32(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3 2图片)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39 2?。再启发学生说出39 2?表示求3个92相加的和。 (3)比较39 2?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39 2?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39 2?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92的和。板书:92+92+9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9222++。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3 296932==?(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