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联考卷(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联考卷(一)

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共24 分)

1.烤乳鸽是一款制作简单、营养丰富的西式菜品,制作原料主要有乳鸽、节瓜、大米,其配菜可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乳鸽细胞中的结合水所占比例越大,细胞的代谢越旺盛

B.乳鸽体内可将摄取的食物中多余的糖类转化为脂肪

C.烘烤使乳鸽中的蛋白质变性,使其更容易被消化

D.与节瓜和大米相比,乳鸽特有的多糖是糖原

【答案】A

【分析】

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

【详解】

A、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乳鸽细胞中的结合水所占比例较小,因而细胞代谢旺盛,A错误;

B、在糖类含量丰富的情况下,生物体内的糖可大量转化为脂肪,即乳鸽可将食物中多余的糖类转化为脂肪,B正确;

C、烘烤使乳鸽中的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消化水解,更容易消化,C正确;

D、与节瓜和大米相比,乳鸽特有的多糖是糖原,因为糖原是动物体内特有的,D正确。

故选A。

2.质子泵是细胞膜上的一类特殊蛋白质,能利用催化A TP水解的能量来转运H+。H+-K+-ATP酶是位于胃壁细胞上的一种质子泵,它可通过自身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不断将胃壁细胞内的H+逆浓度运输到胃腔中,同时将K+运进胃壁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胃壁细胞对K+的转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B.该运输H+的过程体现了H+-K+-ATP酶具有催化作用

C.H+-K+-ATP酶将H+运出胃壁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D.H+-K+-A TP酶活性会影响胃腔中液体pH

【答案】C

【分析】

被动运输是指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方式,不消耗能量,可以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为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方式,该过程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

【详解】

A、胃壁细胞对K+的转运过程属于主动运输,体现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A正确;

B、H+-K+-ATP酶可以催化A TP水解为逆浓度运输H+供能,体现了H+-K+-ATP酶具有催化作用,B正确;

C、H+运出细胞需要消耗ATP,需要借助质子泵,且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C错误;

D、H+-K+-ATP酶能将H+逆浓度运输到胃腔中、H+-K+-ATP酶活性会影响胃腔中液体pH,D正确。

故选C。

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

..的是()

①棉花植株的顶端优势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②赤霉素可抑制种子萌发,脱落酸可促进种子萌发

③油菜素内脂参与细胞代谢时,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④黄瓜茎端脱落酸与赤霉素比值较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

⑤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影响植株内植物激素的合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分析】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在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也对基因的程序性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详解】

①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生长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并积累,使侧芽生长素浓度较高而抑制生长造成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的方式为极性运输,因此棉花植株的顶端优势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①正确;

②在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可抑制种子萌发,二者作用效果相反,②错误;

③油菜素内脂是植物激素,只起到调节作用,不参与细胞代谢,③错误;

④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比值较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④错误;

⑤基因的表达受环境的影响,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⑤正确。

故选C。

4.丽江拉市海湿地公园是一片神奇的乐土,这里森林茂密,花草繁盛。园区工作人员常将斑头雁等多种鸟类喜爱的食物投放在园区内,以吸引斑头雁来此越冬。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流入拉市海湿地公园的总能量等于该地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湿地公园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增加,会导致物质循环的速度变慢

C.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生物内部,因为只有生物才会对信息有反应

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湿地公园生物群落区别于其他群落的重要特征

【答案】D

【分析】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详解】

A、流入拉市海湿地公园的总能量大于该地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还包括园区投放的食物的能量,A错误;

B、物质循环的速度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更取决于生产者和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等,故湿地公园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增加,其物质循环的速度不一定会变慢,B错误;

C、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也可以发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C错误;

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湿地公园生物群落区别于其他群落的重要特征,D正确。

故选D。

5.2023年4月27日,首款小干扰RNA(siRNA,双链片段)产品I期临床试验已顺利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给药。微小siRNA双链与细胞中RISC蛋白(含多种酶)结合并降解掉双链中的一条链进而形成单链siRNA-RISC复合体,该复合体会与可以和siRNA互补的mRNA结合并切割该mRNA,使其被降解,导致蛋白质无法合成,产生基因沉默现象,从而达到RNA靶向治疗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siRNA与DNA在分子结构上的差异仅在于含氮碱基种类不同

B.该复合体能与特定的mRNA配对是因为蛋白质分子具有特异性

C.siRNA和tRNA中都含有氢键,mRNA的降解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

D.siRNA阻碍了特定基因的翻译,从而实现了特定基因的沉默

【答案】D

【分析】

siRNA是一种双链RNA,根据诚基互补于配对原则,其嘌呤数等于嘧啶数,发挥功能时解旋为单链与特定的mRNA序列互补结合,导致mRNA被酶切割,随即被降解,也就是干扰mRNA的翻译过程,从而引起特定基因沉默。

【详解】

A、siRNA与DNA在分子结构上的差异在于五碳糖和含氮碱基种类的不同,A错误;

B、siRNA-蛋白质复合体与mRNA的配对是利用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而不是蛋白质分子的特异性,B错误;

C、siRNA是双链结构,tRNA是三叶草结构,两者都含有氢键;靶基因的mRNA降解需要RNA酶的参与,RNA聚合酶参与转录,C错误;

D、siRNA阻碍了特定基因的翻译,从而实现了特定基因的沉默,D正确。

6.中医常说“百病从肝治,养肝如养命”。近年来,我国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危害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研究发现,雪莲次生代谢物对急性酒精肝损伤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雪莲次生代谢物的大致流程如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从雪莲中提取的次生代谢物是雪莲生长所必需的

B.经射线处理①后可能获得雪莲培养物高产的细胞

C.切取雪莲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

D.培养细胞获得次生代谢物时使用的是液体培养基

【答案】A

【分析】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详解】

A、次生代谢物不是雪莲生长必需的产物,A错误;

B、可用射线处理①愈伤组织,促使其发生突变,从中筛选雪莲培养物高产的细胞,B正确;

C、茎尖中带毒少或无毒,因而切取一定大小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C正确;

D、细胞产物的工业化生产是从人工培养的愈伤组织细胞中提取某种成分,该过程使用的是液体培养基,D正确。

故选A。

二、综合题(共64 分)

为研究马尾松的光合作用影响因素,将长势相同的马尾松幼苗分别放在阳光充足的林窗处和荫蔽的林下培养,测定其光合速率、气孔阻力(与气孔开度呈反比)等,实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7. 图甲中7:00时,林下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A TP的场所有_________。7:00时限制林窗处马尾松幼苗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

8. 实验测得从10:00时到12:00时光照强度不断升高,但林窗处马尾松幼苗光合速率却下降,结合图乙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

9. 已知干旱条件下导致气孔开度减小的原因是植株体内脱落酸分泌增加,某研究小组提出通过施用脱落酸抑制剂防止气孔开度减小的建议。请以马尾松幼苗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该小组的建议进行验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

【答案】7. (1).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2). 光照强度

8. 该时间段内马尾松幼苗气孔阻力增大,气孔开度减小,由气孔进入的CO2量减少,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9. 将高度、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马尾松幼苗平均分为3组,并测量其气孔开度;其中一组进行正常浇水,一组进行干旱处理,一组进行干旱处理并施用适量脱落酸抑制剂,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3组马尾松的气孔开度

【分析】

1、分析图甲:图甲表示林窗和林下马尾松幼苗一天中的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图中看出,林窗下马尾松幼苗光合作用从6:00开始,光合速率逐渐增强,在中午10:00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10:00后开始下降;林下马尾松幼苗光合作用从6:00开始逐渐增强,但是林下的曲线在8:00到14:00之间曲线变化平缓,14:00后光合速率逐渐下降;与林下培养相比,一天中林窗处植物光合速率的曲线变化显著。

2、分析图乙:图乙表示林窗处马尾松幼苗的气孔阻力一天中变化的曲线,从6:00开始,气孔阻力逐渐减小,即气孔开度增加增大,在10:00时气孔开度最大,10:00-12:00之间气孔开度减小,12:00-16:00气孔开度几乎不变,16:00后气孔开度逐渐减小。

【7题详解】

一天中植物细胞任何时刻都进行细胞呼吸以维持生命活动,图甲可知7:00时,林下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大于0,故7:00叶肉细胞既进行细胞呼吸,又进行光合作用,故图甲中7:00时,林下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为细胞溶胶、线粒体、叶绿体(类囊体膜);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7:00时限制林窗处马尾松幼苗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8题详解】

由图乙可知10:00到12:00时林窗处马尾松幼苗的气孔阻力上升,即气孔开度减小,则由气孔进入的CO2量减少,导致光合速率下降,故实验测得从10:00时到12:00时光照强度不断升高,但林窗处马尾松幼苗光合速率却下降。

【9题详解】

实验目的是验证脱落酸抑制剂可以防止气孔开度减小,自变量为是否添加脱落酸抑制剂,实验设计思路是:将高度、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马尾松幼苗平均分为3组,并测量其气孔开度;其中一组进行正常浇水,一组进行干旱处理,一组进行干旱处理并施用适量脱落酸抑制剂,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3组马尾松的气孔开度,若实验结果气孔开度:干旱处理组<使用脱落酸抑制剂组<正常浇水组,则说明脱落酸抑制剂可以防止气孔开度减小。

2023年7月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6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数据显示,第二波感染高峰已过。最新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愈出院半年后主要存在疲劳或肌肉无力、睡眠困难、焦虑或抑郁等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0. 免疫系统能消灭侵入体内的新冠病毒,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功能。

11. 感染新冠病毒后,经常伴有发热症状。研究发现,患者自身释放的前列腺素E2可作用于_________(体温调节中枢),通过复杂的细胞信号转导引起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最终导致个体发热。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可以起到退烧的作用,请据此推测对乙酰氨基酚退烧的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12. 注射疫苗是应对新冠的有效措施。接种灭活新冠疫苗后,该疫苗在人体内作为_________可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_。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是介导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关键蛋白,据此,某科研团队研制出RNA疫苗。接种RNA疫苗后,该疫苗激发人体免疫反应产生抗体,抗体的作用是_________。

【答案】10. 防御11. (1). 下丘脑(2). 对乙酰氨基酚能够抑制前列腺素E2的合成

12. (1). 抗原(2). 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3). 抑制病原体(新冠病毒)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分析】

体液免疫过程:①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为激活B细胞提供第一个信号;②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病原体,而后对抗原进行处理,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③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④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⑤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10题详解】

免疫功能有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免疫系统能消灭侵入体内的新冠病毒,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

【11题详解】

感染新冠病毒后,经常伴有发热症状。研究发现,患者自身释放的前列腺素E2可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复杂的细胞信号转导引起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最终导致个体发热。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可以起到退烧的作用,根据上述机理可推测对乙酰氨基酚之所以呢个退烧是因为对乙酰氨基酚能够抑制前列腺素E2的合成,进而起到了退烧的作用。

【12题详解】

注射疫苗是应对新冠的有效措施。接种灭活新冠疫苗后,该疫苗在人体内作为抗原,是机体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反应,即可诱导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抗体,因而注射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进而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力。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是介导病毒入侵入体细胞的关键蛋白,据此,某科研团队研制出RNA疫苗。接种RNA疫苗后,机体产生了S蛋白,S蛋白作为抗原激发人体免疫反应产生抗体,抗体能抑制病原体(新冠病毒)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进而起到了预防新冠的作用。

为保护某草原群落中的鹿群,1900年该地开始人为地大量捕杀该群落内的狼、山豹等肉食动物,如图为科研人员记录的

1900~1950年间该群落中鹿及其捕食者数量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3. 捕食者的存在_____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鹿种群的发展。

14. 在鹿的捕食者被大量捕杀后,1910年至1920年期间,鹿的种群数量是否呈现“J”形增长,原因是:_________。

15. 大量捕杀该群落内部的狼、山豹等肉食动物,降低了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物种丰富度指__________________。大量捕杀鹿群天敌后,导致鹿群数量激增,使草木遭到严重破坏,原本的草原最终成了荒漠,说明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产生的影响是

_________。

16. 若没有人为干预,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也可能会发生演替。如果该草原群落最终没有演替成森林群落,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

【答案】13. 有利于

14. 否,虽然捕食者数量降低,但仍会捕食鹿,且存在食物、空间等的限制,因此不会出现“J”形增长

15. (1).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 使演替向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16. 降水或气候等不适宜

【分析】

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着食物链有:草→鹿→狼,草→鹿→山豹等,狼、山豹等食肉动物由于被大量捕杀,鹿由于天敌减少、食物充足,大量繁殖,数量增加;一段时间后鹿的数量超过了一定限度后,鹿由于食物不足,数量下降。

【13题详解】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鹿种群的发展,因为捕食者通常捕获的是鹿群中老、弱、病残的个体,因而有利于种群的发展。【14题详解】

在鹿的捕食者被大量捕杀后,1910年至1920年期间,鹿的种群由于缺少天敌,且食物充足,因此种群数量迅速上升,但食物、空间是有限的,因而其种群数量增长过程不能表现出“J”形增长。

【15题详解】

大量捕杀该群落内部的狼、山豹等肉食动物,降低了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代表的是物种丰富度,同时也能表现群落的基本特征。大量捕杀鹿群天敌后,导致鹿群数量激增,使草木遭到严重破坏,原本的草原最终成了荒漠,说明了人类活动会使演替向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16题详解】

若没有人为干预,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也可能会发生演替。如果该草原群落最终没有演替成森林群落,则是由于降水或气候等不适宜引起的。

某二倍体植物(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M/m,N/n)控制,其机理如图所示,已知M基因会抑制N基因的表达。回答下列问题:

17. 某兴趣小组为了检验该二倍体植物的基因型,设计了杂交实验,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对其母本去雄。

18. 该植物基因控制花色合成的途径如图所示。该途径体现了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方式为_________。

19. 若该植物产生的配子中,基因型mN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若黄花植物(MmNn)自交,F1中黄花∶红花∶白花

=_________,F1黄花植株中杂合子占_________。

20. 现利用F1中的植株,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探究致死配子是雄配子还是雌配子。

实验思路:可选择F1中花色为_________的植物和白花植株进行正反交,统计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

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若以白花植株为父本,子代_________;以白花为母本,子代_________,则致死配子是雄配子。

②若以白花植株为父本,子代_________;以白花为母本,子代_________,则致死配子是雌配子。

【答案】17. 不需要

18.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19. (1). 10∶1∶1(2). 4/5

20. (1). 红花(2). 红花∶白花=1∶1(3). 全为白花(4). 全为白花(5). 红花∶白花=1∶1

【分析】

根据图示信息,M基因控制酶1的合成,酶1的作用下,白色的前体物质转化为黄色物质;N基因控制酶2的合成,在酶2的作用下,白色前体物质可合成红色物质;白色的基因型为mmnn。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7题详解】

由于该植株为雌雄同株异花,故杂交实验不需要对其母本去雄。

【18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M基因控制酶1的合成,酶1的作用下,白色的前体物质转化为黄色物质;N基因控制酶2的合成,在酶2的作用下,白色前体物质可合成红色物质;该途径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19题详解】

若该植物产生的配子中,基因型mN的雌配子致死,若黄花植物(MmNn)自交,产生的雌配子种类为MN、Mn、mn,产生的雄配子为MN、Mn、mn、mN,子代基因型为MMNN(黄色)、MMNn(黄色)、MmNn(黄色)、MmNN(黄色)、MMNn(黄色)、MMnn(黄色)、Mmnn(黄色)、MmNn(黄色)、MmNn(黄色)、Mmnn(黄色)、mmnn(白色)、mmNn(红色),F1中黄花∶红花∶白花=10∶1∶1,其中F1黄花植株中杂合子占4/5;同理,若基因型mN的雄配子致死,结果同上。

【20题详解】

若要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探究致死配子是雄配子还是雌配子,可选择F1中花色为红花(mmNn)的植物和白花植株进行正反交,统计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F1中红花的基因型为mmNn,若mN致死则只产生nm的配子,若mN不致死则产生nm和mN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①若以白花植株为父本,子代红花∶白花=1∶1,以白花为母本,子代全为白花,则致死配子是雄配子。

②若以白花植株为父本,子代全为白花,以白花为母本,子代红花∶白花=1∶1,则致死配子是雄配子。

注射胰岛素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案之一,但胰岛素的生产存在着过程复杂、产量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将控制人胰岛素合成的基因导入某种微生物体内,通过对微生物的大规模培养,使其产生大量的胰岛素药物。图1和图2分别为胰岛素基因和质粒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图中EcoRⅠ、BamHⅠ、SmaⅠ、HindⅢ均为限制酶切位点。

21. 为获得重组质粒,可选用限制酶_________(填两种酶)将人体DNA及质粒切割出相应切口,然后利用DNA连接酶将人胰岛素基因及质粒连接为重组质粒。一般不选用SmaⅠ进行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

22. 获得重组质粒后,将其导入大肠杆菌时常用_________处理受体菌。为了筛选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可将大肠杆菌接种到含有_________的培养基中进行选择培养,培养基中除了加入水、碳源等外,还加入了琼脂,琼脂的作用是_________。若利用该技术获得的胰岛素不具有生物活性,其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21. (1). BamHⅠ、HindⅢ(2). SmaⅠ会破坏人胰岛素基因和标记基因

22. (1). Ca2+(CaCl2)(2). 氨苄青霉素(3). 作为凝固剂使培养基凝固(4). 大肠杆菌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合成的胰岛素未经过加工修饰,因此获得的胰岛素不具有生物活性

【分析】

基因工程的工具:

(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21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在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选择不同的限制酶进行切割,首先SmaⅠ不能使用,因为该酶的使用会破坏目的基因,同时也会破坏质粒中的标记基因,EcoRⅠ在目的基因的两端均有识别序列,容易导致目的基因的自连,因此为获得重组质粒,可选用限制酶BamHⅠ、HindⅢ,这两种酶在目的基因两端均有切割位点,且在质粒中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也存在,且能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进而可将人体DNA及质粒切割出相应切口,然后利用DNA连接酶将人胰岛素基因及质粒连接为重组质粒。

【22题详解】

获得重组质粒后,将其导入大肠杆菌时常用Ca2+(CaCl2)处理受体菌。这样可以使大肠杆菌处于容易吸收周围环境中外源DNA的状态,提高转化的成功率,为了筛选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可将大肠杆菌接种到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选择培养,培养基中除了加入水、碳源等外,还加入了琼脂,其中琼脂可作为凝固剂使培养基凝固,便于形成菌落进行观察。若利用该技术获得的胰岛素不具有生物活性,则应该是由于大肠杆菌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合成的胰岛素未经过加工修饰,因此获得的胰岛素不具有生物活性。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理科综合生物能力测试试题(逐题详解)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 理科综合生物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 1.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 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C. 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 D. 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详解】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为胞吞,A错误; B、新冠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等细胞器,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的合成,B错误; 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为DNA,二者的核苷酸不同,C错误; D、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D正确。 故选D。 2.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A. 艾滋病 B. 类风湿性关节炎 C. 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

D. 抗维生素D 佝偻病 【答案】B 【解析】 【分析】 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过敏反应: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接触某些花粉而引起皮肤荨麻疹,或吃了海鲜而呕吐、接触了动物的 毛屑而出现过敏性鼻炎等,都是由于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敏原)过度敏感引起的过敏反应。 【详解】A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免疫功能缺失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 错误; B 、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属于自身免疫病,B 正确; C 、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是由于免疫系统对过敏原(毛屑)过度敏感引起的过敏反应,C 错误; D 、抗维生素D 佝偻病是由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D 错误。 故选B 。 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观察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可以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 B. 探究人体红细胞因失水而发生的形态变化时,可用肉眼直接观察 C. 观察细胞中RNA 和DNA 的分布时,可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 D. 用细胞融合的方法探究细胞膜流动性时,可用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教材上多个观察和验证性实验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掌握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明确所用实验材料和试剂的特性,然后根据选项描述进行判断。 【详解】A 、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A 正确; B 、红细胞体积微小,观察其因失水而发生的形态变化需要利用显微镜,B 错误; C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 和RNA 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 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 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C 正确;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理综生物试题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理综生物试题 1.澳大利亚一项新研究发现,女性在怀孕期间除了多吃富含蛋白质和脂质的食物外,还应 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这有利于胎儿免疫系统的发育。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某些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B.碳链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基础 C.蛋白质、脂质和纤维素等有机物都是生物大分子 D.细胞可利用种类较少的小分子聚合形成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 2.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可维持细胞内外 的Na+浓度梯度,钠-碘同向转运体借助Na+的浓度梯度将碘转运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期缺碘可导致机体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B.用钠-钾泵抑制剂处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会使其摄碘能力减弱 C.钠-碘同向转运体以被动运输方式将碘转运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D.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3.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 B.摩尔根用荧光标记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艾弗里用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D.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假说 4.云南山茶甲天下,山茶花既是云南省的省花,也是昆明市的市花。云南山茶花朵硕大, 艳而不娇,花期极长,但是种植条件苛刻,只有云南才有。虽然茶花本身有种子,但它的种子大多没有发育,因此平时人们主要采用扦插法种植。下列关于云南山茶生命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山茶的“顶端优势”现象是因为其体内激素作用均有两重性,可以通过去除顶芽解除B.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不受环境影响 C.扦插种植山茶时,可用一定浓度的2,4—D溶液浸泡插条基部诱导生根 D.在山茶花期可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防止落花 5.调查发现某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味”,不仅吃粪便,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与普通蜣 螂相比,这种蜣螂后腿卷曲,便于捕猎,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内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调查区域内,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高三年级高考模拟冲刺试卷(理科综合)含答案

高三年级高考模拟冲刺试卷 理综试题 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S:32 Cl:35.5 Pb:207 选择题共21小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细菌都可在其细胞质基质内分解丙酮酸产生CO2 B.植物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内膜和类囊体膜都能合成ATP C.细胞核中的DNA携带遗传信息从核孔到达细胞质控制蛋白质合成 D.参与抗体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的细胞结构只包含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2.右图表示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下列对该图含义的分析,不 正确的是 A.若Ⅰ、Ⅲ分别表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细胞器,则Ⅱ是 核糖体 B.若Ⅰ、Ⅲ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条件,则Ⅱ是载体蛋白 C.若Ⅰ、Ⅲ分别表示细胞分化和细胞癌变的过程,则Ⅱ是基因突变 D.若Ⅰ、Ⅲ分别表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则Ⅱ可以是DNA复制 3.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肽链的合成一定以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 B.酶的合成一定以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 C.RNA的合成一定以DNA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D.DNA的合成一定以DNA为模板,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4.下列有关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种群之间,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 B.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体色有浅色型(s)和黑色型(S),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C.基因异常可引发遗传病,不带有致病基因的人也可以 患遗传病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5.某生态系统中,镉在沿着食物链转移的过程中产生生物富集作用。该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 四个营养级,各营养级所积累的镉的相对浓度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四个营养级可以构成食物网 B.四个营养级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丙 C.镉不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D.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 6.假设某一地区白化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a,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频率为b,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 病基因频率为c。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正常个体中白化病致病基因携带者所占的比例为2a/(1+a) B.该地区男性个体中患红绿色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2 C.该地区女性个体中不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c)2 D.该地区女性个体中同时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2(2c-c2) 7.《本草纲目》中“黄连”条目下记载:“吐血不止,用黄连一两,捣碎,加鼓二十粒,水煎去渣,温 服。”该过程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 A.分液B.加热C.称量D.过滤 8.化学与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e2O3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B.硅胶和硅橡胶的成份相同 C.废旧钢材焊接前,分别用饱和Na2CO3,NH4Cl溶液处理焊点 D.聚丙烯酸钠树脂广泛应用于植物移栽及制作尿不湿 9. 春节期间,一种“本宝宝福禄双全”的有机物刷爆朋友圈,其结构简式如下,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A.该物质能够发生取代、加成、氧化、还原反应 B.具有相同官能团且醛基在邻位的同分异构体还有5种 C.一定条件下,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2molNaOH溶液反应 D. 1个该分子最多有16个原子共面 10.在好氧菌和厌氧菌作用下,废液中NH4+能转化为N2(g)和H2O(1),示意图如下: 反应I NH4+(aq)+2O2(g)=NO3-(aq)+2H+(aq)+H2O(l) ΔH1=a kj· mol-1 反应Ⅱ5NH4+(aq)+ 3NO3-(aq)=4N2(g)+2H+(aq)+9H2O(l) ΔH1=bkj· 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池发生的反应中,氮元素只被氧化 B.两池中投放的废液体积相等时,NH4+能完全转化为N2 C.常温常压下,反应Ⅱ中生成22.4LN2转移的电子数为3.75N A(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D.4NH4 +( aq)+3O2(g)=2N2(g)+4H+(aq)+6H2O(l) ΔH= 3 2 a b kj· mol-1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联考卷(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联考卷(一) 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共24 分) 1.烤乳鸽是一款制作简单、营养丰富的西式菜品,制作原料主要有乳鸽、节瓜、大米,其配菜可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乳鸽细胞中的结合水所占比例越大,细胞的代谢越旺盛 B.乳鸽体内可将摄取的食物中多余的糖类转化为脂肪 C.烘烤使乳鸽中的蛋白质变性,使其更容易被消化 D.与节瓜和大米相比,乳鸽特有的多糖是糖原 【答案】A 【分析】 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 【详解】 A、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乳鸽细胞中的结合水所占比例较小,因而细胞代谢旺盛,A错误; B、在糖类含量丰富的情况下,生物体内的糖可大量转化为脂肪,即乳鸽可将食物中多余的糖类转化为脂肪,B正确; C、烘烤使乳鸽中的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消化水解,更容易消化,C正确; D、与节瓜和大米相比,乳鸽特有的多糖是糖原,因为糖原是动物体内特有的,D正确。 故选A。 2.质子泵是细胞膜上的一类特殊蛋白质,能利用催化A TP水解的能量来转运H+。H+-K+-ATP酶是位于胃壁细胞上的一种质子泵,它可通过自身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不断将胃壁细胞内的H+逆浓度运输到胃腔中,同时将K+运进胃壁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胃壁细胞对K+的转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B.该运输H+的过程体现了H+-K+-ATP酶具有催化作用 C.H+-K+-ATP酶将H+运出胃壁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D.H+-K+-A TP酶活性会影响胃腔中液体pH 【答案】C 【分析】 被动运输是指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方式,不消耗能量,可以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为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方式,该过程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 【详解】 A、胃壁细胞对K+的转运过程属于主动运输,体现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A正确; B、H+-K+-ATP酶可以催化A TP水解为逆浓度运输H+供能,体现了H+-K+-ATP酶具有催化作用,B正确; C、H+运出细胞需要消耗ATP,需要借助质子泵,且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C错误; D、H+-K+-ATP酶能将H+逆浓度运输到胃腔中、H+-K+-ATP酶活性会影响胃腔中液体pH,D正确。 故选C。 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 ..的是() ①棉花植株的顶端优势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②赤霉素可抑制种子萌发,脱落酸可促进种子萌发 ③油菜素内脂参与细胞代谢时,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④黄瓜茎端脱落酸与赤霉素比值较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 ⑤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影响植株内植物激素的合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2024学年云南省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考前热身数学试卷含解析

2024年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个圆锥的底面和一个半球底面完全重合,如果圆锥的表面积与半球的表面积相等,那么这个圆锥轴截面底角的大小是( ) A .15︒ B .30︒ C .45︒ D .60︒ 2.已知复数21i z i =-,则z 的虚部为( ) A .-1 B .i - C .1 D .i 3.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与侧视图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各个面中,最大面的面积为( ) A .2 B .5 C .13 D .22 4.设命题p:n ∃>1,n 2>2n ,则⌝p 为( ) A .21,2n n n ∀>> B .21,2n n n ∃≤≤ C .21,2n n n ∀>≤ D .21,2n n n ∃>≤ 5.若22n x x ⎛⎫+ ⎪⎝ ⎭的二项式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的和为32,则正整数n 的值为( ) A .7 B .6 C .5 D .4 6.设实数 满足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 A .1 B .2 C .3 D .4

7.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E 是AC 中点,点F 是BE 中点,则AF AB ⋅=( ) A .54 B .34 C .58 D .38 8.如图,正方体的底面与正四面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α上,且//AB CD ,若正方体的六个面所在的平面与直线C E E F ,相交的平面个数分别记为m n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m n = B .2m n =+ C .m n < D .8m n +< 9.已知△ABC 中,22BC BA BC =⋅=-, .点P 为BC 边上的动点,则()PC PA PB PC ⋅++的最小值为( ) A .2 B .34- C .2- D .2512 - 10.设1F ,2F 分别是椭圆2222:1(0)x y E a b a b +=>>的左、右焦点,过2F 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且120AF AF ⋅=,222AF F B =,则椭圆E 的离心率为( ) A .23 B .34 C .53 D .74 11.已知直线l :310kx y k --+=与椭圆22122:1(0)x y C a b a b +=>>交于A 、B 两点,与圆2C :()()22311x y -+-=交于C 、D 两点.若存在[]2,1k ∈--,使得AC DB =,则椭圆1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A .36,33⎡⎤⎢⎥⎣⎦ B .3[,1)3 C .3(0,]3 D .6[,1)3 12.设函数()f x 在R 上可导,其导函数为()f x ',若函数()f x 在1x =处取得极大值,则函数()y xf x =-'的图象可能是( ) A . B .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卷: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与环境爱护 1.(2019海南卷,19)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直立在一棵树旁,该树上的一只小鸟飞到镜前,对着镜子中的“小鸟”生气地啄击扑打。下列关于该事务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 B.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 C.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 D.激怒小鸟的信息是干脆来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 【答案】A 2.(2019浙江卷,2)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削减的措施是() A.削减氟利昂的运用B.增加化肥的运用 C.增加污染物的排放D.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 【答案】A 3.(2019海南卷,20)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学/科**网 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 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 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 【答案】D 【解析】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A正确;鳜鱼的养分级比鲢鱼高,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B正确;通气有利于水体中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促进残骸分解为无机物,C正确;藻类固定的能量大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D错误。 4.(2019海南卷,21)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复原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复原 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整实力增加 C.复原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 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养分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养分级 【答案】D 5.(江苏省徐州市2019届高三考前模拟检测生物试题)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一般会渐渐降低 B.建立动植物园是爱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四川省自贡市2014届高三理综(生物部分)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某某市高2014届“一诊”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分) 1、在农业生产中,寒流会造成农作物寒害或冻害,科学家们认为低温危害可能是破坏了膜系统的功能。据此分析,寒害或冻害对下列哪项生理作用的影响可能最小() A.扩散作用 B.主动运输 C.渗透作用 D.光合作用 2、下列关于细胞成分和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组成生物体的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 B.生物体内的蛋白质、酶和激素中都不含核糖 C.在生物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可能与核仁无关 D.衰老的叶肉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会降低 3、下列关于部分实验的设计与分析,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差速离心法可将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进行分离,以研究各自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用H2O2和H2O2酶代替淀粉和淀粉酶作实验材料 C.为达到好的萃取效果,在提取胡萝卜素时应选用沸点较高的萃取剂并进行水浴加热

D.在探究果胶酶用量的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好影响果汁产量的其它因素如温度、PH 4、科学家在研究果蝇细胞细胞分裂情况时,得到果蝇某些细胞连续分裂的图形和数据如下图,下列有关假设推论正确的是() A.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下一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 B.若图甲代表某体细胞的分裂过程,则在图丙中该细胞此时应属于b组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基因重组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D.若图丙表示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中可能出现联会和四分体 5、研究者在有氧和无氧状态下以少量葡萄糖分别培养等量的酵母菌,待碳源耗尽时分别测定培养液中酵

2022年高考+联考模拟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0 植物激素调节-(学生版) Word版缺答案

专题10 植物激素调整 1.(2022新课标Ⅲ卷.4)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比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段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比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试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述。依据试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 B. 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C. 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 D. 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2.(2022四川卷.4)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右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有两重性 B.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 C.乙的浓度大于20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D.据图推想,用30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 3.(2022浙江卷.2)某争辩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试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述正确的是 A.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 B.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 C.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头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 D.对比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时大于试验开头时 4.(2022届江苏省四校高三5月联考生物试卷)植物激素种类多样,调控机制简单。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得格外广泛。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幼根中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但不含乙烯 B.植物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应与其浓度及作用部位无关 C.播种前用肯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以促进种子的萌发 D.油菜开花期如遇连续阴雨天,可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2,4–D削减损失 5.(2022届江苏省四校高三5月联考生物试卷)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贵州省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

2023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考实用性联考卷(一) 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Mn-55 Fe-56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氨基酸可以直接参与下列哪类反应 A.运输血液中的脂质 B.协助生物膜上的物质转运 C.参与抗体的合成 D.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2.衰老细胞基因的表达减弱,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染色质收缩,使DNA无法解旋 B.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C.核膜内折,降低了核孔运输物质的效率 D.细胞内自由水减少,结合水增多 3.慢跑是一项全民皆宜的运动,下列关于人体跑步过程中身体的代谢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A.运动时,体细胞吸收的O2量与释放的CO2量达到平衡 B.1mol葡萄糖的能量经彻底氧化分解只有约40%储存在ATP中 C.肌肉收缩的能量全部来自线粒体 D.运动过程中,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 4.图1表示一个ATP分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所代表的碱基可与嘌呤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B. ATP 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破坏③后的产物,可能是某种酶的组成成分 D.吸能反应一般与④所代表的化学键的断裂相联系 5.图2是某雄性动物体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请据此推测,下列选项中哪一组精细胞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

(精校版)2020年全国卷Ⅰ理综生物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 理科综合生物能力测试 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B.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 C.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 D.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 2.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 C.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 D.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 3.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 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 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 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 4.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材料的对应,不合理的是 实验材料实验目的 A 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B 蝗虫的精巢细胞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C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D 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5.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

四川省凉山州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测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凉山州202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共13题,每题6分,共78 分。) 1 .神经元线粒体自由基代谢失调,会导致线粒体的氧化损伤,出现线粒体功能紊乱。这种改变不会直接影响下列哪种生理过程() A.NADH与。2结合生成水 B.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C.高尔基体对物质的分类包装 D.神经细胞对K+的吸收 2.“ATPase“是存在于生物膜上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它能够水解ATP,并利用ATP水解释放出的能量驱动相关物质跨膜运输。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相关物质通过“ATPase”可以进行逆浓度梯度运输 B.-ATPase"有运输和催化作用,说明它无酶的专一性 C.由“ATPase”可知生物膜有物质运输和能量转换的作用 D/'ATPase11可以水解ATP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 3.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下列关于果蝇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细胞体积增大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每个四分体含有4个DNA分子 C.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D.两次分裂是均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中DNA含量一定相同 4.以下生物学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名称实验操作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在待测液中加入NaOH和CuS()4等量混合溶液 B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先加毗罗红染色,再加甲基绿染色 C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先做预实验,在此基础上再设计细致的实验 D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先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再用低温处理 5.谷氨酸是大脑内的一种重要的兴奋性递质,如果细胞外谷氨酸长期大量积累,会引起抑郁症等疾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谷氨酸与其它氨基酸的差异是因为R基的不同 B.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实现电信号转为化学信号 C.谷氨酸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D.开发抑制谷氨酸受体活性的药物可以缓解抑郁症 6.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者。丙肝病毒(HCV)是一种正链 RNA (+RNA)病毒,该病毒感染肝细胞后,合成相应物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③代表相应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③在该病毒的核糖体中进行 B.HCV的RNA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 C.过程①②③的进行需复制酶的催化 D.+RNA中含有决定氨基酸的遗传密码 29.(9分)1988年,科学家阿格雷发现了输送水分子的特殊通+ RNA •病毒

2023年全国乙卷理综生物(高考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乙卷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 1. 生物体内参与生命活动的生物大分子可由单体聚合而成。构成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和连接键。以及检测生物大分子的试剂等信息如下表。 单体连接键生物大分子检测试剂或染色剂 葡萄糖—①— ②③蛋白质④ ⑤—核酸⑥ 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可以是淀粉或糖原 B. ②是氨基酸。③是肽键。⑤是碱基 C. ②和⑤都含有C、H、O、N元素 D. ④可以是双缩脲试剂。⑥可以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 2. 植物叶片中的色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氮元素和镁元素是构成叶绿素分子的重要元素 B.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薄膜上 C. 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类胡萝卜素溶液。其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有吸收峰 D.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越慢 3. 植物可通过呼吸代谢途径的改变来适应缺氧环境。在无氧条件下。某种植物幼苗的根细胞经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时间 A. 在时间a之前。植物根细胞无CO2释放。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B. a~b时间内植物根细胞存在经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的过程 C. 每分子葡萄糖经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时生成的ATP比产生乳酸时的多 D. 植物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跨膜运输的过程不需要消耗ATP 4. 激素调节是哺乳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受垂体和下丘脑调节 B.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可促进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C. 胸腺可分泌胸腺激素。也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 D. 促甲状腺激素可经血液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 5. 已知某种氨基酸(简称甲)是一种特殊氨基酸。迄今只在某些古菌(古细菌)中发现含有该氨基酸蛋白质。研究发现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这些古菌含有特异的能够转运甲的tRNA(表示为tRNA 甲)和酶E。酶E催化甲与tRNA甲结合生成携带了甲的tRNA甲(表示为甲-tRNA甲)。进而将甲带入核糖体参与肽链合成。已知tRNA甲可以识别大肠杆菌mRNA中特定的密码子。从而在其核糖体上参与肽链的合成。若要在大肠杆菌中合成含有甲的肽链。则下列物质或细胞器中必须转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的是() ①ATP ②甲③RNA聚合酶④古菌的核糖体⑤酶E的基因⑥tRNA甲的基因

2023届高三第十次月考理科综合生物题开卷有益(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

选择题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蛋白质中氨基酸之间的结合方式与对应基因中的碱基序列无关 B. 人体内环境中的蛋白质可以作为氧气运输的载体 C. 蛋白质变性失活主要是因为空间结构被破坏,肽键并不会因变性而断裂 D. 在真核细胞中,一个mRNA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多肽链,以此提高蛋白质的合成效率 【答案】B 【解析】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而连接成多肽,多肽链再盘曲折叠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A项,蛋白质中氨基酸之间的结合方式相同,都是通过肽键,与对应基因中的碱基序列无关,故A正确。B项,人体内的氧气运输的载体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故B错误。C项,蛋白质变性失活是由于高温等因素而导致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肽键没有断裂,故C正确。D项,在真核细胞中,一个mRNA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在短时间内可以合成大量多肽链,可以提高蛋白质的合成

效率,故D正确。 本题需选择不正确的,故答案为B。 选择题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部分亚显微结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中,提出生物膜都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 B. 图中②③结构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C. 糖类在细胞膜上只以①的形式存在 D.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与结构②和③均有关 【答案】D 【解析】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中。表现出蛋白质在膜上分布的不对称性。3、磷脂分子是轻油般的流体,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流动的。4、细胞膜的外侧有糖蛋白,是膜

2023年新课标卷理综生物高考真题(含答案)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1.葡萄糖是人体所需的一种单糖。下列关于人体内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是人体血浆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受激素的调节 B.葡萄糖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能经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 C.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可被氧化分解或转化为肝糖 D.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人体脂肪组织细胞可转变为甘油三酯 2.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生产和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下。 ①低温储存,即果实、蔬菜等收获后在低温条件下存放 ②春化处理,即对某些作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进行适度低温处理 ③风干储藏,即小麦、玉米等种子收获后经适当风干处理后储藏 ④光周期处理,即在作物生长的某一时期控制每天光照和黑暗的相对时长 ⑤合理密植,即裁种作物时做到密度适当,行距、株距合理 ⑥间作种植,即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土地上隔行种植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 关于这些措施,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措施②④分别反映了低温和昼夜长短与作物开花的关系 B.措施③⑤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C.措施②⑤⑥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 D.措施①③④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作物或种子的呼吸作用强度 3.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 ②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淋巴细胞不能呈递抗原 ③辅助性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而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④体液免疫可产生记忆B细胞,细胞免疫可产生记忆T细胞 ⑤某些致病细菌感染人体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 4.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B.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 C.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 D.该技术能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中成年个体数量,不能调查幼年个体数量 5.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2个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2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小组让这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若用A、B表示显性基因,则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 B.F2矮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 C.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 D.F2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F2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

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理科综合生物考题同步训练(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选择题 下图是小肠上皮细胞部分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Na+和葡萄糖进入小场绒毛上皮细的方式不同 B. 图中一种载体蛋白只能转运一种物质 C. 图中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 图中小肠肠腔中的葡萄糖进入内环境至少穿过4层磷脂分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解: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为主动运输;而运出细胞时,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为协助扩散。钠离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为协助扩散;而运出细胞时,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的方式。 根据分析可知,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而钠离子进入

小肠上皮细胞为协助扩散,所以Na+和葡萄糖进入小场绒毛上皮细的方式不同,A正确;由图可知,运输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载体同时还运输了钠离子进入细胞,即图中并不是一种载体只能运输一种物质,B错误;图中物质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图中小肠肠腔中的葡萄糖进入内环境至少要穿过小肠上皮细胞的两层细胞膜即4层磷脂分子才能进入组织液,D正确。 故选B。 选择题 下列关于黑藻细胞中叶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吸收640~660nm波长的光进行光合作用 B. 可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素a和叶绿素b C. 分布在叶绿体内膜和基粒上 D. 土壤中缺少氮或镁时,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答案】C 【解析】 高等植物体内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呈蓝绿色),叶绿素b(呈黄绿色);其组成元素有C、H、O、N、Mg等;由于在层析液中,叶绿素a比叶绿素b的溶解度大,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