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应用新思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探究应用新思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答题卡”相应的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0年7月30日,在世界遗产大会上,嵩山“天地之中”古建筑群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此回答1-2题:

1. 嵩山“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应该属于

A.世界自然遗产

B.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C.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D. 世界文化遗产

2.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是

A.该国人文文化的集中表现

B.该国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该国自然文化的突出表现

D.该国全部历史文化的凝结

3.2010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其主题为“文化遗产在我身边”。我国设立“文化遗产日”

A.是为了扬中华民族之名

B.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C.有助于保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D.能够展示世界文化的魅力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鸟巢隆重开幕。世界聚焦点,是一幅铺陈在体育场中央的中国写意长卷。在这个长卷上,中国文化从历史深处尽情流淌出来,令世界惊艳。据此回答4-5题:

4.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承载着中华文化精髓的“纸”,成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最具匠心的构思。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体现了

A.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C.文化创新不需要接受外来文化

D.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文化的大繁荣

5.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基本上都遵循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的理念,力争将最耀眼的本土文化呈现给世人。这体现了

A.文化可以分为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两部分

B.民族文化都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C.民族文化都值得发扬光大

D.正是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才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

近年来,我国不断在海外举办或互办文化周、文化月、文化年、“感知中国”等颇具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扩大了这个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据此回答6-8题:

6.中国与其他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交流的事实表明

A.各民族文化之间差异在缩小

B.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的价值观趋同

C.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D.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够互相借鉴,互利双赢

7.各国文化交流应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说明

A.认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B.消除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文化交流的终极目标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发展民族间文化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大同社会”

8.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是相通的,这是因为

A.文化具有多样性

B.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C.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D.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9.联合国将孔子定为人类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作为世界人权的基础。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认为是全世界人生理念的榜样。这说明我国的传统文化

A.被联合国赋予了新的内涵

B.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对当今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D.具有两重性,精华与糟粕并存

10.培根认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这句话表明

A.知识的传播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B. 任何知识文化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C.文化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文化的传播

D.知识文化具有继承性

11.2008年9月14日,是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后中国人迎来的第一个中秋节。中秋节在中国民间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传统节日,也是一个最富有人情味和诗情画意的节日。吃月饼、赏月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从不同民族的节日中,能够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产生以下影响

①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发展②推动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

③消除民族隔阂和偏见④损害两国的根本利益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我国为抢救和保护珍贵和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发布《关于申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通知》之后,全国已提交名录项目多达1315项,其中501个推荐项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上予以公示,珍贵实物云锦织机、高山木雕、仿宋针灸铜人以及传统艺人的制瓷、染织、刺绣、泥塑、木偶等技艺展示也与百姓实现了近距离接触。该活动

A.有助于强化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B.是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

C.是为了让更多的百姓掌握民间艺术

D.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4.提起传统节日,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爆竹声声等。大多数西方人可能首先想到圣诞节:家家装饰着圣诞树,唱着欢快的圣诞歌等。这表明

A.不同的文化形式,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B.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C.不同的文化遗产,文化特色各异

D.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

15.由于西方“强势文化物种”的冲击和影响,许多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也都面临着生存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很多民族民间文化形式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种正在逐渐消失,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受到了严重威胁和挑战。这表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

A.限制文化产品贸易和文化传播

B.发挥大众媒体的文化传播功能

C.拒绝一切外来文化

D.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16.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文化也会经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的过程。这表明

A.文化具有多样性

B.文化具有继承性

C.文化具有稳定性

D.文化在不断发展

17.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就如同一幅幅图画,无论是拍照、拍电影,都美不胜收。但是,有一部分中国人却不懂得欣赏、珍惜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知一味盲目崇洋,把祖宗的遗物大拆大毁,而以呆板、粗鲁、古怪、一点也不雅致的高楼大厦来代替。这一做法

A.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B.是正确的,因为这样有利于发展新文化

C.是错误的,因为对传统文化不允许批判

D.是错误的,因为没有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8.北京的四合院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北京四合院是堪称最能体现北京特色的建筑,北京现存大约2000座四合院,其中约600多座已经被挂牌保护。这说明

A.保护古老民族文化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B.北京四合院具有很好的考古价值

C.这是现代文明与古老文明相交融的需要

D.北京四合院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19.关于中国传统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它是在长期历史沉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

B.它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全面继承并运用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

D.它凝结了传统文化的精华

20.我国已将“数字图书馆”纳入了“863”计划和国家“十五”重点项目。大量的文化遗产已经转化为数字化形态。如古老的北京人已经有了宣传网页。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研究和敦煌数字化虚拟洞窟计划已经启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作用是

①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料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②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③消除了文化传播的时空局限

④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对文化传播起了决定作用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要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必须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据此回答21一22题。

21、“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共同点在于

A.前者拒绝创新,后者拒绝交流

B.前者拒绝交流,后者拒绝创新

C.尊重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但不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

22、“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错误,这是因为

A.任何文化创新,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C.文化创新的过程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D.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3、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B.为人民群众服务

C.与时俱进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

24.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②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社会实践和创作者的聪明才智③文化创作的动力来自社会实践④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5.学习型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建立学习型社会

①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②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

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④能够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

26. 5月21日是第十个“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2001年11月,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此后,联大在2002年12月20日宣布每年的5月21日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以加深人们对于文化多样性价值的理解,并推动人们了解如何更好地相处。

(1)分析为什么要维护、尊重文化的多样性?(12分)

(2)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文化交流与合作?(8分)

2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意思是说,孝顺长辈、尊敬兄长是能够爱别人的前提和根本。但封建社会片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甚至变成“愚孝”,成为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和枷锁。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孝敬父母,是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任,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9分)

(2)在传统道德问题上,我们应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6分)

28.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通知指出,《教育规划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制定并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需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原因(12分)

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

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 近几年,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迅速,有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倡导采用以探究、实践为主的课堂模式,以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学校采取了“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的教学模式。 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探究式思维,实现对新技能、新知识的探究与应用,渗透跨学科连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得更加明显。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从多方面思考问题,综合分析数据,培养从多角度探究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点,围绕某一学科数学知识,使学生深入探究、提出问题,让学生能够多角度探究、探究思维的形成成为可能;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新发现的知识,发现一些规律,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最后,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能发挥自己身上的能力,用独到的角度、思维去探究和解决问题。 在探究应用过程当中,教师要采用较多的多媒体和科技设备,比如电脑设备、科学仪器等,通过这些辅助设备,教师可以对学生实施更加有效、有趣、针对性的辅导,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学会以多方面角度探究和解决问题。 此外,学校可以在开展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的教学模式的

同时,开展科技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建立起学术论文写作与课程学习的联系,真正做到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会以探究、实践为主的思维,获得真正的数学学习成果。 教学改革是一场长期的斗争,紧密相连的每一节课都要为改革的深入而努力。“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的教学模式正是让学生拥有更多学习数学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学会以探究、实践为主的思维,从而推进数学教学改革,更好、更深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

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

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 如今,数学教育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以探究为基础应用新思维是这一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探究数学思维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手段,为学生提供一种更有效的学习环境,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帮助学生发现和应用数学规律,从而引发他们更多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新的数学思维方式下,学生可以通过探究来深入理解数学,而不是只依靠抽象思维来记忆。 首先,探究数学思维方法主要强调“以研究为基础”,这意味着学生需要认真观察、分析、思考,甚至创新,从而探究数学知识的意义,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将从数学的概念和定律出发,大胆研究,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自然规律,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不是被动地记忆知识。 其次,在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教授七年级数学时,老师需要正确认识学生的需求,为学生创建有效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搭建平台,让他们运用探究的思维方式去探究数学中的规律,帮助他们发现和把握数学中的规律。当学生们掌握了探究的技巧后,老师还需要鼓励他们,让他们更加自信地把握这些技巧,让他们在学习数学中更充实更快乐。 最后,当老师教学时,他还需要重视学生的研究能力。通过积极激发并培养学生研究的能力,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出不同的探究课

题,让学生自己探究,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让他们参与到实践环节,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最终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的方法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们在教学中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更加兴趣地学习,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的学习效果。只有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们才能充分利用探究数学思维方法,真正融入数学知识,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020年探究应用新思维-数学7年级1-10

作者:败转头 作品编号44122544:GL568877444633106633215458 时间:2020.12.13 1.数形结合话数轴 解读课标 数学是研究“数”和“形”的一门学科,从古希腊时期起,人们就已试图把它们统一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对有形的东西认识比较快,而对抽象的东西认识比较慢,这正是现阶段数学学习的特点,以形助数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建立数与形之间的联系,现阶段数轴是数形联系的有力工具,主要反映在: 1.利用数轴形象地表示有理数; 2.利用数轴直观地解释相反数; 3.利用数轴解决与绝对值有关的问题; 4.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问题解决 例1 (1)已知a 、b 为有理数,且0a >,0b <,0a b +<,将四个数a 、b 、a -、b -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 (《时代学习报》数学文化节试题) (2)已知数轴上有A 、B 两点,A 、B 之间的距离为1,点A 与原点O 的距离为3,那么点B 对应的数是__________. (广西竞赛题) 试一试 对于(1),赋值或借助数轴比较大小;对于(2)确定A 、B 两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充分考虑A 、B 两点的多种位置关系. 例2如图,数轴上标出若干个点,每相邻两点相距1 个单位,点A 、B 、C 、D 对应的数分别是整数a 、b 、c 、d ,且210d a -=,那么数轴的原点应 是( ).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 (江苏省竞赛题) 试一试 从寻找d 与a 的另一关系式入手. 例3 已知两数a 、b ,如果a 比b 大,试判断||a 与||b 的大小. 试一试 因a 、b 符号未定, 故a 比b 大有多种情形,借助数轴可直观全面比较||a 与||b 的大小. 例4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某点0K ,第一步从0K 向左跳1个单位到1K ,第二步由1K 向右跳2个单位到2K ,第三步由2K 向左跳3个单位到3K ,第四步由3K 向右跳4个单位到

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

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改变,“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成为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旨在帮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乐趣,发展认知能力和探究精神,并帮助他们掌握有用的数学知识。 七年级数学教育通常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习数学知识可以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而探究型教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而当孩子们使用新思维来探究数学知识时,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经验,并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孩子们需要了解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的原理,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其次,孩子们可以使用现实世界的例子来帮助自己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此外,孩子们可以通过使用电脑编程软件,开展编程活动,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在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的过程中,教师也起到着重要作用。首先,老师需要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并通过恰当的设计和指导,鼓励孩子们发挥主体性,自主探究,以培养孩子们的探究精神。其次,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探究课程,通过指导孩子们解决问题,培养孩子们的分析性思维能力。此外,老师还可以创造一个支持新思维的课堂氛围,以启发孩子们利用新思维来探究并解决问题。 七年级数学课堂中应用“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中更能发挥主动作用。它可以帮助他们充分发挥学习的潜力,在未来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数学探究

应用新思维”也可以帮助他们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可以更好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总之,七年级的数学教育应该采取“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的方式,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并为他们未来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探究应用新思维数学7年级

1.数形结合话数轴 解读课标 数学是研究“数”和“形”的一门学科,从古希腊时期起,人们就已试图把它们统一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对有形的东西认识比较快,而对抽象的东西认识比较慢,这正是现阶段数学学习的特点,以形助数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建立数与形之间的联系,现阶段数轴是数形联系的有力工具,主要反映在: 1.利用数轴形象地表示有理数; 2.利用数轴直观地解释相反数; 3.利用数轴解决与绝对值有关的问题; 4.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问题解决 例1 (1)已知a 、b 为有理数,且0a >,0b <,0a b +<,将四个数a 、b 、a -、b -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 (《时代学习报》数学文化节试题) (2)已知数轴上有A 、B 两点,A 、B 之间的距离为1,点A 与原点O 的距离为3,那么点B 对应的数是__________. (XX 竞赛题) 试一试对于(1),赋值或借助数轴比较大小;对于(2)确定A 、B 两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充分考虑A 、B 两点的多种位置关系. 例2如图,数轴上标出若干个点,每相邻两点相距1 个单位,点A 、B 、C 、D 对应的数分别是整数a 、b 、c 、d ,且210d a -=,那么数轴的原点应是().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 (XX 省竞赛题) 试一试 从寻找d 与a 的另一关系式入手. 例3已知两数a 、b ,如果a 比b 大,试判断||a 与||b 的大小. 试一试 因a 、b 符号未定,故a 比b 大有多种情形,借助数轴可直观全面比较||a 与||b 的大小. 例4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某点0K ,第一步从0K 向左跳1个单位到1K ,第二步由1K 向右跳2个单位到2K ,第三步由2K 向左跳3个单位到3K ,第四步由3K 向右跳4个单位到4K ,……,按以上规律跳了100步时,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点100K 所表示的数恰是19.94,试求电子跳蚤的初始位置0K 点所表示的数.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试一试设0K 点表示的数为x ,把1K 、2K 、、100K 点所表示的数用x 的式子表示.

探究应用新思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探究应用新思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答题卡”相应的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0年7月30日,在世界遗产大会上,嵩山“天地之中”古建筑群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此回答1-2题: 1. 嵩山“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应该属于 A.世界自然遗产 B.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C.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D. 世界文化遗产 2.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是 A.该国人文文化的集中表现 B.该国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该国自然文化的突出表现 D.该国全部历史文化的凝结 3.2010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其主题为“文化遗产在我身边”。我国设立“文化遗产日”

A.是为了扬中华民族之名 B.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C.有助于保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D.能够展示世界文化的魅力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鸟巢隆重开幕。世界聚焦点,是一幅铺陈在体育场中央的中国写意长卷。在这个长卷上,中国文化从历史深处尽情流淌出来,令世界惊艳。据此回答4-5题: 4.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承载着中华文化精髓的“纸”,成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最具匠心的构思。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体现了 A.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C.文化创新不需要接受外来文化 D.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文化的大繁荣 5.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基本上都遵循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的理念,力争将最耀眼的本土文化呈现给世人。这体现了

A.文化可以分为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两部分 B.民族文化都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C.民族文化都值得发扬光大 D.正是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才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 近年来,我国不断在海外举办或互办文化周、文化月、文化年、“感知中国”等颇具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扩大了这个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据此回答6-8题: 6.中国与其他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交流的事实表明 A.各民族文化之间差异在缩小 B.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的价值观趋同 C.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D.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够互相借鉴,互利双赢

探究应用新思维 数学 pdf

探究应用新思维数学 应用新思维数学是指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基本概念和算法的灌输,强调记忆和机械运算,而应用新思维数学则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新思维数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将问题的答案给出,学生只需要按照老师的指示进行计算,缺少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而应用新思维数学强调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质疑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和验证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新思维数学注重跨学科的融合。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割裂开来,学生难以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中。而应用新思维数学强调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通过跨学科的融合,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例如,在物理学中运用微积分来解决运动问题,在经济学中运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数据,在生物学中运用概率论来研究遗传问题等等。通过跨学科的融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应用领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应用新思维数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只强调正确答案的获取,忽视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评价能力。而应用新思维数学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论证和验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分析问题的条件和假设,评估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对解决过程和结

果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 应用新思维数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和考试,缺少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机会。而应用新思维数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集体讨论和展示等活动,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思路,共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还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决问题。 总之,应用新思维数学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跨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与沟通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

七年级·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界不断推出各种新教育理念,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在这种背景之下,提出了一种“探究性教学”,它发挥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把学生作为主导者,通过实践实践、探究研究的方式和思维引导进行学习,丰富学习内容,拓展学习方式,在教学评价上把考查学生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列为比较重要的一环,实现课堂开放与学习活动实践的统一。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学习中也需要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去提高教学质量,引入新的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例如,在七年级数学课上,老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在课堂设置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启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如围绕一个让学生容易理解的小问题,变换不同的材料,让学生重新研究、探究或发现,在学习中增加趣味性,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老师也可以开展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围绕一个相关的数学问题展开探讨,互相学习,在团队协作中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另外,在数学学习中,老师也可以利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如计算机、教学软件等,通过计算机软件动画形象,让学生从动画形象中来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随时暂停和重放,减少对老师的讲解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上就是数学探究式应用新思维的概念,它主要的思想是将学生

的学习活动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引导学生萌发出学习创造力,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在实施过程中,仍有许多不能被忽视的问题,但这种学习模式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的能力的,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这也正是教育界在努力实践的方向。

探究应用新思维七年级数学 黄东坡 三角形

探究应用新思维七年级数学黄东坡三角形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几何图形之一,在七年级数学中,我 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和定理,探究了三角形的各种特殊情况以 及应用。三角形与新思维的结合,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三角形性质的 理解,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1.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任意两条线 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 2.三角形的分类:按照边长的关系,三角形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相等。 -普通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都不相等。 二、三角形的定理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 β - γ 2.三角形的外角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外角等于其余两个内角的和。 - α 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为相等的锐角。 三、特殊的三角形 1.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除了三边相等外,三个内角也相等,每个内角都为60度。 2.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一种两边相等的三角形,除了两边相等外,两个底角也相等。 定理、公式、证明从这些基本性质和定理出发,我们可以推导出很多有意义的定理和公式,例如:

1.同底角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有相等的底角并且有一个对应边 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2.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 边的平方。 - a^2 + b^2 = c^2 3.等腰三角形的高定理:等腰三角形的高分割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并且高和底边的比等于√2:1。 四、三角形的应用 在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中,三角形经常被用到,例如: 1.地球上两点的距离:通过测量两点之间与地球表面的夹角,可 以利用三角函数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2.利用三角形计算高度和角度:在建筑、测量和导航等领域,三 角形经常用于计算高度和角度,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3.图形的设计和构造:在艺术和设计中,三角形常用于构造各种 图形和模式,这需要我们运用创造和思维来完成。

探究应用新思维-数学7年级11-40

当A 、B 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 在原点,如图①,AB =|0B = b — a —b 当A 、 B 两点都不在原点时,(1 )如图②,点 A 、 B 都在原点的右边, AB=OB -OA = b-a=b-a = a-b ; (2) 如图③,点 A 、B 都在原点的左边,AB = OB —OA=|b — a =—b —(―a )=|a —b (3) 如图④,点 A 、B 在原点的两边,AB|=|OA + OB=|a + b=a + (—b )=|a —b; 综上,数轴上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 AB = a - b . 请回答: ① 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_______ ,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_______ ,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__________ ; ② 数轴上表示x 和-1的两点A 和B 之间的距离是 _________ ,如果| AB = 2,那么x 为 ____ ; ③ 当代数式x+1 +|x-2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 . (南京市中考题) 思维方法天地 11. 已知 a =1,b=2,c=3,且 a>b a c ,那么 a +b —c = _______ .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题) 12. 在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是3+x ,点B 表示的数是3-X ,且A 、B 两点的距离为8,则x = (“五羊杯”竞赛题) 13•已知 x =5, y =1 那么 |x — y - x + y| = _______ .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题)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x+1 +|xT 的最小值为 •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2) x+11| + x —12 + x+13 的最小值为 _______ .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题) 15. 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 宀 ' ,则代数式 a+1 」a| 丄 b —a 1 —b a +1 a a —b b T 2 16. 若 m+2 + (n T ) =0,则 m +2n 的值为() 的值为( A. -1 B. 0 C.1 D. 2 (“希望杯”邀请赛试 题)

2018最新版七年级探究应用新思维9.绝对值与方程(学生)

商高是公元前11世纪的中国数学家,当时中国正在处于奴隶制社会的西周时期,数学研究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商高最大的成就是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勾股定理,在我国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录着商高和周公的一段对话.商高:“故折矩,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即当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3和4时,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就是5,勾股定理在西方被叫做毕达哥拉斯定理,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公元前6世纪发现的. 9.绝对值与方程 解读课标 绝对值是数学中活性较高的一个概念,当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结合就生成许多新的问题,如绝对值方程、绝对值不等式、绝对值函数等. 绝对值符号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绝对值方程,解绝对值方程的基本方法是:去掉绝对值符号,把绝对值方程转化为一般的方程求解.其基本类型有: 1.最简绝对值方程 形如()0ax b c c +=≥是最简单的绝对值方程,可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ax b c +=与ax b c +=-. 2.含多重或多个绝对值符号的复杂绝对值方程 这类方程常通过分类讨论法、绝对值几何意义转化为最简绝对值方程和一般方程而求解. 问题解决 例1 方程525x x -+=-的解是________. 例2 若关于x 的方程230x m -+=无解,340x n -+=只有一个解,450x k -+=有两个解,则m ,n ,k 的大小关系为( ). A . m n k >> B .n k m >> C .k m n >> D .m k n >> 例3 解下列方程: (1)314x x -+=; (天津竞赛题) (2)311x x x +--=+;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题) (3)134x x ++-=.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 2.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应用; 3.锻炼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2.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定义、方程式和特征; 2.光合作用的种类、条件、地点和过程; 3.光合作用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定义、方程式和特征; 2.呼吸作用的种类、条件、地点和过程; 3.呼吸作用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应用 1.光合作用的应用; 2.呼吸作用的应用; 3.利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来研究生物和解决环境问 题。

3. 教学设计 第一节:引入 1.教师介绍生物的基本概念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 地位; 2.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介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 用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主体 1.分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部分分别进行讲解; 2.通过课堂实验、图表分析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3.训练学生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三节:总结 1.整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2.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 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的听讲和思考情况; 2.课后布置作业加强巩固。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应用。在教学设计上,我采用了多种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例如,在引入环节,我通过视频和图片等多种形式来介绍概念,让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更加感性的认识;在主体部分,通过课堂实验、图表分析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更深入的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和特征,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总结环节,让学生通过自我思考、整合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内容,更深入地理解这两个概念,并提高了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新苏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总结期末总复习

新苏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总结 期末总复习 一、物质的组成 1. 原子与分子 - 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2. 物质的性质 - 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后变化的性质。 - 物理性质: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表现出的性质。 二、力学 1. 物体的运动 - 物体的运动状态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 力与运动

- 力是导致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会一直保持,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作用力都会有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3. 重力与万有引力 -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地心的距离有关。 - 万有引力是天体间的相互吸引力,与物体质量和距离有关。 三、生物 1. 什么是生物 - 生物是地球上的一类物质,包括植物和动物。 2. 生物的组成 -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细胞间通过细胞壁、细胞膜等结构相连接。 3. 生物的分类 - 生物按照形态、特征等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类。 4. 生物的特点 - 生物具有生长、繁殖、变异、适应、代谢等特征。 四、能源与能量转换 1. 能量的概念 - 能量是物体产生变化时所具有的能力。 2.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化,且能量守恒。 3. 能量与热量 - 热量是一种能量形式,常用单位是焦耳(J)。 五、科学探究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文档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范文文档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范文文档1 教学目标: 1.掌握数轴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 2.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教学重点:数轴的概念. 教学难点: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课本P7的“问题”(学生画图)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师:对照大家画的图,为了使表达更清楚,我们把0左右两边的数分别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即用一直线上的点把正数、负数、0都表示出来,也就是本节要学的内容——数轴. 【点拨】(1)引导学生学会画数轴. 第一步:画直线,定原点. 第二步:规定从原点向右的方向为正(左边为负方向). 第三步:选择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据情况而定). 第四步:拿出教学温度计,由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结构和数轴的结构是否有共同之处. 对比思考原点相当于什么;正方向与什么一致;单位长度又是什么? (2)有了以上基础,我们可以来试着定义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做一做学生自身练习画出数轴.

试一试你能利用你自身画的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数4,1.5,-3,-2,0吗? 讨论若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置上?与原点相距多少个单位长度?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置上?与原点又相距多少个单位长度? 小结整数在数轴上都能找到点表示吗?分数呢? 可见,所有的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都在原点的左边,都在原点的右边.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升 【例1】下列所画数轴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 【例2】试一试:用你画的数轴上的点表示4,1.5,-3,-,0. 【例3】下列语句: ①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②数轴是一条直线;③数轴上的一个点只能表示一个数;④数轴上找不到既不表示正数,又不表示负数的点;⑤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都是有理数.正确的说法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例4】在数轴上表示-2和1,并根据数轴指出所有大于-2而小于1的整数. 【例5】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出一条长为2000cm的线段AB,则线段AB盖住的整点有() A.1998个或1999个 B.1999个或2000个 C.2000个或20XX个 D.20XX个或20XX个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数轴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使数和直线上的点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它揭示了数和形的内在联系,为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问题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想.大家要掌握数轴的三要素,正确画出数轴.提醒大家,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相关点来表示,但反过来并不成立,即数轴上的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1.规定了、、的直线叫做数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从用上的点来表示.

最新探究应用新思维-数学7年级1-10【精】整理版

1.数形结合话数轴 解读课标 数学是研究“数”和“形”的一门学科,从古希腊时期起,人们就已试图把它们统一起 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对有形的东西认识比较快, 而对抽象的东西认识比较慢, 这正是 现阶段数学学习的特点,以形助数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建立数与形之间的联系, 现阶段数轴是数形联系的有力 工具,主要反映在: 1.利用数轴形象地表示有理数; 2.利用数轴直观地解释相反数; 3.利用数轴解决与绝对值有关的问题; 4.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问题解决 例 1 (1) 已知 a 、 b 为有理数, 且 a 0,b 0,a b 0,将四个数 a 、b 、 a 、 b 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时代学习报》数学文化节试题) (2)已知数轴上有 A 、 B 两点, A 、B 之间的距离为 1,点 A 与原点 O 的距离为 3,那么 点 B 对应的数是 . (广西竞赛题) 试一试 对于(1) ,赋值或借助数轴比较大小;对于 (2)确定 A 、 B 两点在数轴上的位 置,充分考虑 A 、 B 两点的多种位置关系 . 例 2 如图, 数轴上标出若干个点, 每相邻两点相距 1 个单位, 点 江苏省竞赛题) 试一试 从寻找 d 与 a 的另一关系式入手. 例 3 已知两数 a 、 b ,如果 a 比b 大,试判断 |a|与|b|的大小 . 试一试 因 a 、 b 符号未定,故 a 比b 大有多种情形,借助数轴可直观全面比较 |a|与 |b| 的大小. 例 4 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某点 K 0,第一步从 K 0向左跳 1个单位到 K 1 ,第二步由 K 1 向 右跳 2 个单位到 K 2,第三步由 K 2向左跳 3个单位到 K 3 ,第四步由 K 3向右跳 4个单位到 K 4 ,⋯⋯,按以上规律跳了 100步时,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点 K 100 所表示的数恰是 19.94, 试求电子跳蚤的初始位置 K 0点所表示的数.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试一试 设 K 0点表示的数为 x ,把 K 1、K 2、 、K 100点所表示的数用 x 的式子表A 、B 、C 、 D 对应的数分别是整数 a 是 ( ) . A. A 点 B. B 点 b 、c 、d ,且 d 2a 10 ,那么数轴的原点应 C. C 点 D. D 点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苏科 版) 知识点总结 第1章数学与我们同行 一、生活数学 1、生活中的数学 观察、积累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符号,了解它们表达的意义如: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 2、生活中的图形 观察、认识生活中的图形,感知它们与数学知识的联系如:城市建筑群、超市的商品…… 二、活动思考 1、数学活动——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数学活动包括观察、试验、操作、猜想、归纳等。 2、数学思考——规律探索 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图形规律、数字规律三、思想方法 转化思想、建模思想、归纳思想、从特殊到一般……四、常见题型 探究数字、图形规律题

实践操作题 图案设想题 简单的数字推理题 第二章有理数 1、正数和负数 1、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1)负数:比小的数。 2)正数:比大的数。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注意: 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时,-a仍是。(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偶然也能够在前面加“+”,偶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标记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透露表现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透露表现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方:零上8℃透露表现为:+8℃;零下8℃透露表现为:-8℃。

3、透露表现的意义 1)表示“ 没有”,如教室里有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2)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1)正整数。负整数统称为整数(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2)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3)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2、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 1)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2)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3、注意: 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规模也扩展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4、有理数的分类 1)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 2)按正、负来分类: 3)总结:

(完整word)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思维拓展训练

七年级数学思维拓展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文具店的老板均以60元的价格卖了两个计算器,其中一个赚了20﹪,另一个亏了20﹪,则该老板( ) A. 赚了5元 B. 亏了25元 C. 赚了25元 D. 亏了5元 2.观察一列数34- ,57, 910-, 1713,3316 -,依此规律下一个数是( ) A.4521 B.4519 C. 6519 D. 6521 3.方程13153520052007x x x x +++=⨯L 的解是 x =( ) A.20072006 B.20062007 C. 10032007 D.10032007 4.小明和哥哥在环形跑道上练习长跑,他们从同一起点沿相反方向同时出发,每隔25 秒钟相遇一次.现在,他们从同一起跑点沿相同方向同时出发,经过25分钟哥哥追上了小明,并且比小明多跑了20圈,则哥哥速度是小明速度的( )倍. A. 1.5 B. 2 C. 3 D. 4 5.一条笔直的街道旁依次有B 、C 、D 三幢居民楼,某大桶水经销商统计各楼居民每周所需大桶水的数量如表所示.他们计划在这三幢楼中租赁一间门市房,设立大桶水供应点.若仅考虑这三幢楼内的居民取水所走路程之和最小(假设每次只能搬运一桶),可以选择的地点应设在( ) A. B 、C 、D 楼均可 B.D 楼 C.B 楼 D.C 楼 二、填空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6.有一个正方体,在它的各个面上分别标上字母A 、B 、C 、D 、E 、F ,甲、乙、丙三位同学从不同方向去观察其正方体,观察结果如图所示.问:F 的对面是 . 7.设a ,b ,c 为有理数,则由 abc abc c c b b a a + ++ 构成的各种数值是 . 8.在1、2、…、2011、2012之间添上加减号,使和的绝对值最小.算式是: . 9.若x 为有理数,则| x -1|+| x -4|的最小值是 . 10.某商品降价20%后欲恢复原价,则提价的百分数为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