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三、 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

一、推断改错题

1. 钻床的主运动是钻头的轴向运动。

〔 〕

2. 刀具主偏角是主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间的夹角(即主切削刃在基面的投影与进给

方向的夹角)。

〔 〕 3.在车床、铣床、铣镗床、外圆磨床上均可以加工外圆外表。 〔 〕 4.按加工原理不同,齿形加工可分为成形法和切削法两大类。 〔 〕 5.插齿刀应依据被切齿轮的模数、压力角和齿数来选择。

〔 〕

6. 热处理前已加工好的中心孔,热处理后必需研磨,其目的是提高轴类零件进一步加工时

的定位精度。 〔 〕

7. 转速较高、运转平稳性要求高的机械的回转零、部件需进展平衡,长度较长的零件常进

行静平衡。 〔 〕

8. 工序分散就是将工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内完成,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较〔多。〕 9. 成形刀具的误差主要影响被加工面的外形精度。 〔 〕 10. 在工件定位时需限制全部的自由度。

〔 〕

11. 前角和后角都是在 平面内测量的角度。

12. 切削速度是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工件沿 方向的瞬时速度。

13. 正交平面参考系是由基面、

和正交平面三个平面构成一个空间参考系。

14. 切削三要素中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的是

15. 某种材料的

是指该材料的加工性指标 v 与 45 钢的加工性指标(v ) 之比值。

60

60 j

16. 工件装夹时,

确定不能承受。

17. 加工直齿圆柱齿轮时,为了使滚刀刀齿方向和被切齿轮的齿槽方向全都,滚刀的安装角数量上等于

滚刀的 。

18. 转速图由传动轴格线、

、传动线和转速点组成。

19. 使工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位置,称为

20. 在顺次加工一批工件时,所产生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或按加工挨次作规律性变化的误差,称

二、 填空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四、绘图分析题〔26 题 10 分,27、28 题各 5 分,

共 20 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五、 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六、计算分析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21. 主运动

22. 硬质合金

23. 砂轮的粒度

24. 传动原理图

25. 装配基准

26. 试绘制一把外圆车刀,作出其主视图、主切削刃上的正交平面、法平面的剖面投影图,并标注

出各个角度〔设各前、后角均为正值〕。κ

r

= 50 ,κ” r

= 15 ,λ s

= 0 。

27. 依据六点定位原理,试分析用调整法在磨床上用成形砂轮磨削花键轴小径外表的加工方案中,

零件应当消退的自由度,并画出参考坐标系和零件的加工简图。

28. 依据六点定位原理,试分析用调整法铣削正方体零件上外表中心的凹槽〔槽的长度为正方体边

长之半〕的加工方案中,零件应当消退的自由度,并画出参考坐标系和零件的加工简图。

29. 什么是关心支承?

30. 什么是工艺过程?

31. 什么是封闭环?

32. 什么是完全互换装配法?

33. 写出CA6140 车床的工艺范围。〔至少写出 5 种〕

-0.1

15-+0.1

L

B

A

10

50 0

-

0.05

28 22

16 1440r/min

I

34

20

II

3843

28

40

III

36

50

IV

主轴

56

51

得 分

34. 某机床的传动系统如下图,试写出其传动路线,并计算出主轴转速级数和最大、最小及图示状

态的转速值〔留意:要列出完整的计算式〕。

35. 如下图的轴套零件,其外圆、内孔及端面均已加工好,试求:当以 A 面定位钻直径为φ10mm 孔时

的工序尺寸 L 及公差。要求:画出其尺寸链图,并写出计算过程。

60 0

参考

一、推断改错题〔每题 1 分,假设正确推断为×,则推断和改错各为0.5 分,共 10 分〕

1.〔×〕,错:轴向,应为:旋转。

2.〔√〕。

3.〔√〕。

4.〔×〕,错:切削,应为:展成〔或范成〕。

5.〔√〕。

6.〔√〕。

7.〔×〕,错:精,应为:动。

8.〔×〕,错:分散。应为:集中。

9.〔√〕。

10.〔×〕,错:全部,应为:应限制。

二、填空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1.正交12.主运动13.切削平面14.切削速度

15.相对加工性16.欠定位17.螺旋角18.转速格线

19.夹紧20.系统误差

三、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

21.主运动是由机床自动或手动供给的刀具与工件之间主要的相对运动,〔1分〕它使刀具切削刃及

其毗邻的刀具外表切入工件材料,使工件被切削部位转变为切屑,从而形成工件的外表。

〔2 分〕

22.硬质合金是用高硬度、高熔点的金属碳化物微米数量级的粉未和金属黏结剂在高压下成形后,经

高温烧结而成的粉末冶金材料。

23.砂轮的粒度是指磨料颗粒的大小。〔1 分〕以磨粒刚能通过的那一号筛网的网号来表示磨料的

粒度。〔1 分〕当磨粒的直径小于40μm 时,这种磨粒称为微粉,微粉以W 表示,微粉粒度共有 14 级,每级用颗粒的最大尺寸(以微米计)为粒度号。〔1 分〕

24.为了便于争辩机床的传动联系,常用一些简明的符号把传动路线表示出来,这就是传动原理

图。

25.在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机器中的位置所用的基准。

四、绘图分析题〔26 题10 分,27、28 题各 5 分,共 20 分〕

26.〔共4 个视图,每1 正确视图和正确的角度标注各为1 分和1.5 分,共10 分〕

z

x

y

27.〔写出正确答案 3 分,消退的自由度多项选择一个或少选一个都扣1 分,画出坐标及简图 2

分, 共 5 分〕

答:应消退

y 、 z 二个移动自由度, x 、 y 、 z 三个转动自由度。

28.〔写出正确答案 3 分,消退的自由度多项选择一个或少选一个都扣1 分,画出坐标及简图 2

分, 共 5 分〕

答:应消退 x 、 y 、 z 三个移动自由度, x 、

y 、 z

三个转动自由度。 z

x

y

五、简答题〔共 25 分,每题 5 分〕

29.答:工件因尺寸、外形或局部刚度缺乏,受力后变形会使定位不稳定,需增设关心支承,该支

承只起增加刚度的作用,〔3 分〕不起定位作用,因此称关心支承。〔2 分〕

=15°

=50°

=0°

-

L

50 0

-0.05

- - - 50 - - 56 - 30. 答:转变生产对象的外形、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

工艺过程。

31. 答:在加工或装配过程中最终形成的那一个环,〔3 分〕称为封闭环,一个尺寸链中只有一个

封闭环。〔2 分〕

32. 答:在全部产品中,装配时各组成零件不需选择或转变其大小或位置,装入后即能到达装配

精度要求,该法称完全互换装配法。

33. 答:工艺范围包括车削内外圆柱面、圆锥面、环槽及成形回转面,车削端面,车削螺纹;还

可以进展钻孔、扩孔、铰孔和滚花等工作。〔对 1 个 1 分〕

六、计算分析题〔共 20 分,每题 10 分〕

34.〔写出正确的传动路线 2 分,写出转速级数运算式和三个转速运算式各1 分,得出正确结果各 1 分,共 10 分〕 解:

⎧16 ⎫

⎪40 ⎪ ⎧20⎫ ⎧38⎫

传动路线: 1440(Ⅰ) ⎪22 ⎪ ⎨34 ⎬ ⎪ ⎪ Ⅱ ⎨34 ⎬ ⎪ ⎪ Ⅲ ⎨43⎬ 主轴 ⎪ 28⎪ ⎪ ⎪ ⎪ ⎪

⎪ ⎪ ⎪⎩36 ⎭ ⎪⎩ 51⎭

⎪⎩ 28⎪

⎭ 转速级数=3×2×2=12 级

n =1440 ⨯

28 ⨯ 34 ⨯ 43

=1146.7r/min

max 28 36 51

n =1440 ⨯

16 ⨯ 20 ⨯ 38

=156.3r/min min 40 50 56

16 34 43 n =1440 ⨯ ⨯ ⨯ =458.7r/min

图 40 36 51

35.

解:尺寸链为:

15+ 0.1

〔2 分〕

其中15 ± 0.1 为封闭环, 50 由 15=50-L

0 -0.05

为增环,L 为减环。 〔2 分〕

得:L =35

〔1 分〕

L L L L L L L 由 0.2=0.05+T 得:T =0.15

〔1 分〕 由 0=-0.025-Δ L 得:Δ =-0.025

〔1 分〕

ES L =Δ + T /2=-0.025+0.075=0.05 〔1 分〕 EI =Δ -T /2=-0.025-0.075=-0.1〔1 分〕

所以得: L = 35+0.05

-0.1

〔1 分〕

L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 一、判断题 1、钢的正火的硬度、强度比退火低。(3) 4、通过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灰铸铁的力学性能。(3) 5、焊件开坡口的目的在于保证焊透,增加接头强度。(√) 6、基本尺寸就是要求加工时要达到的尺寸。(3) 7、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 定合格。(√) 8、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9、切削用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三者的总称。(√) 10、刀具耐用度为刀具两次刃磨之间的切削时间。(√) 11、切削液具有冷却、润滑、清洗、防锈四种作用。(√) 12、在车削加工中,车刀的纵向或横向移动,属于进给运动。(√) 13、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不需要限制工件的全部自由度,这种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14、固定支承在装配后,需要将其工作表面一次磨平。(√) 15、冲击韧性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16、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慢一些。(3) 17、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 3%。(√) 18、一般情况下,焊件厚度小于4mm 时,焊条直径等于焊件厚度。(√) 19、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3) 20、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规定越小越好。(3) 21、Ra 值越大,零件表面越粗糙。(√) 22、切削用量主要是指切削速度和进给量。(3) 23、提高表面质量的主要措施是增大刀具的前角与后角。(3) 24、就四种切屑基本形态相比较,形成带状切屑时切削过程最平稳。(√) 25、用分布于铣刀圆柱面上的刀齿进行的铣削称为周铣。(√) 26、过定位在机械加工中是不允许的。(3) 27、通过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灰铸铁的力学性能。(3) 28、焊件开坡口的目的在于保证焊透,增加接头强度。(√) 29、基本尺寸就是要求加工时要达到的尺寸。(3) 30、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 定合格。(√) 31、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32、切削用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三者的总称。(√) 33、刀具耐用度为刀具两次刃磨之间的切削时间。(√) 34、切削液具有冷却、润滑、清洗、防锈四种作用。(√) 35、在车削加工中,车刀的纵向或横向移动,属于进给运动。(√) 36、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不需要限制工件的全部自由度,这种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37、固定支承在装配后,需要将其工作表面一次磨平。(√)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2.切削过程中,主运动是切下切屑的运动及其特点是(切下切屑的运动、速度快,只有一个) 3.镗床镗孔时,其主运动是。(镗刀连续转动) 6.切削加工时,须有一个进给运动的有。(A)A刨斜面B磨外圆C铣斜齿D滚齿 13.切削用量包括、和。 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一、刀具知识 14.刀具的主偏角是在平面中测得的。(A) A基面B切削平面C正交平面D进给平面 15.刀具的主偏角是和之间的夹角。 刀具进给正方向、主切削刃) 16.刀具一般都由部分和部分组成。 切削、夹持) 18.在车刀设计、制造、刃磨及测量时必须的主要角度有。(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前角、后角) 19.后角主要作用是减少刀具后刀面与工件表面间的,并配合前角改变切削刃的与。(摩擦;强度、锋利程度)20.刀

具的刃倾角在切削中的主要作用是。(D)A使主切削刃锋利 B减小摩擦C控制切削力大小D控制切屑流出方向 22.车床切断工件时,工作后角变小。(√)23.一般来说,刀具材料的硬度越高,强度和韧性就越低。(√)24.高速钢是当前最典型的高速切削刀具材料。(╳)25.硬质合金是最适合用来制造成型刀具和各种形状复杂刀具的常用材料。(╳)28.刀具前角是在面中测量,是与之间的夹角。(正交平面、前刀面、基面) 29.刀具前角为,加工过程中切削力最大。(A)A负值B 零度C正值 30.车刀的后角是在平面中,与之间的夹角。(正交、后刀面、基面) 31.车削细长轴时,应使用90゜偏刀切削。(√) 32.刀具主偏角的减小有利于改良刀具的散热条件。(√) 33.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有哪些? 答:1)较高的硬度;2)足够的强度和韧性;3)较好的耐磨性; 4)较高的耐热性;5)较好的工艺性。 34.常用的刀具材料有哪些?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题库及答案

精品文档 1. 车削时,主轴转速升高后,也随之增加。(AB) A 切削速度 B 进给速度 C 进给量 D 切削深度 2. 切削过程中,主运动是切下切屑的运动及其特点是(切下切屑的运动、速度快,只有一个) 3. 镗床镗孔时,其主运动是。(镗刀连续转动) 6. 切削加工时,须有一个进给运动的有。(A) A 刨斜面 B 磨外圆 C 铣斜齿 D 滚齿 8. 调整好切削用量后,过程中切削宽度、切削深度是变化的。 A 车削 B 刨削 C 铣削 D 镗削(C) 9. 所有机床都有主运动和进给运动。(╳)13. 切削用量包括、和。 (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14. 刀具的主偏角是在平面中测得的。(A) A 基面 B 切削平面 C 正交平面 D 进给平面 15. 刀具的主偏角是和之间的夹角。 (刀具进给正方向、主切削刃) 16. 刀具一般都由部分和部分组成。 (切削、夹持) 18. 在车刀设计、制造、刃磨及测量时必须的主要角度有:。 (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前角、后角) 19. 后角主要作用是减少刀具后刀面与工件表面间的,并配合前角改变切 削刃的与。(摩擦;强度、锋利程度) 20. 刀具的刃倾角在切削中的主要作用是。(D) A 使主切削刃锋利 B 减小摩擦 C 控制切削力大小 D 控制切屑流出方向 22. 车床切断工件时,工作后角变小。(√) 23. 一般来说,刀具材料的硬度越高,强度和韧性就越低。(√) 24. 高速钢是当前最典型的高速切削刀具材料。(╳) 25. 硬质合金是最适合用来制造成型刀具和各种形状复杂刀具的常用材料。(╳)

28. 刀具前角是在面中测量,是与之间的夹角。 . 精品文档 (正交平面、前刀面、基面) 29. 刀具前角为,加工过程中切削力最大。(A) A 负值 B 零度 C 正值 30. 车刀的后角是在平面中,与之间的夹角。 (正交、后刀面、基面) 31. 车削细长轴时,应使用90゜偏刀切削。(√) 32. 刀具主偏角的减小有利于改善刀具的散热条件。(√) 36. 影响刀具切削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角度和结构。 一、金属切削过程 金属切削过程的实质为刀具与工件的互相挤压的过程(√)37.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变形系数越大,切削力越大,切削温度越高,表面越粗39. 糙。(√) 常见的切屑种类有哪些?40. 答:带状切屑、挤裂(节状)切屑、崩碎切屑。 什么是积屑瘤?41. 答:在一定范围的切削速度下切削塑性金属时,常发现在刀具前刀面靠近切削刃的部位粘附着一小块很硬的金属,这就是积屑瘤。 切削过程中切削力的来源主要是和。43. (变形抗力和摩擦力) 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44. (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46. 量。(╳) (╳)当切削热增加时,切削区的温度必然增加。47. . 精品文档 切削面积相等时,切削宽度越大,切削力越。(A) 48. 大小不变不确定。 D B A C (、切削区切削温度的高度主要取决于。)C A 49. 切削热产生的多少切屑的种类散热条件切屑的形状。 D B C A 金属切削过程中主要产生、、50.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共30 道试题,共90 分。) 1.钻孔有两种基本方式,其一是钻头不转,工件转,这类加工方式简单产生( B )偏差。 A.轴线倾斜 B. 锥度 C. 轴线倾斜和锥度 D. 轴线倾斜和腰鼓形 2.( C)时,前角应选大些。 A.加工脆性资料 B. 工件资料硬度高; C. 加工塑性资料 D. 脆性或塑性资料 3.主要影响切屑流出方向的刀具角度为( C ) 4.减小主偏角,( A )。 A.使刀具寿命获得提升 B. 使刀具寿命降低 C. 利于防止工件产生变形和振动 D. 对切削加工没影响 5.以下刀具资猜中,适合制作形状复杂灵活刀具的资料是( B ) A.合金工具钢 B. 高速钢 C. 硬质合金钢 D. 人造聚晶金刚石 6.成批加工车床导轨面时,宜采纳的半精加工方法是( A ) A.精刨 B. 精铣 C. 精磨 D. 精拉 7.( B )时,采纳软的砂轮。 A.磨削软资料 B.磨削硬资料 C. 磨削断续表面 D. 精磨 8.机床主轴齿轮(B)要求高些。 A.传达运动的正确性 B. 传动的安稳性 C. 载荷散布的平均性 D. 侧隙 9.精加工时,应采纳(C)进行冷却。 A.水溶液 B. 乳化液 C. 切削油 D. 温度较高的水溶液 10.加工φ 100的孔,常采纳的加工方法是( C ) A.钻孔 B. 扩孔 C. 镗孔 D. 铰孔 11.在切削平面内丈量的角度有(D ) A.前角 B. 后角 C. 主偏角 D. 刃倾角 12.车床刀架的横向运动方向与车床展转轴线不垂直,车出的工件将体现出( D )。 A.腰鼓形和锥度。 B. 腰鼓形 C. 锥度 D. 端面中凸形 13.数控机床主要合用的场合是(B ) A.定型产品的大量量生产 B.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C. 中等精度的定型产品 D. 修配加工 14.主运动是由工件履行的机床有(A ) A.车床 B. 镗床 C. 磨床 D. 牛头刨床 15.积屑瘤很不稳固,时生时灭,在()产生积屑瘤有必定利处,在()时一定防止积屑的产生。 ( D ) A.精加工,粗加工 B. 半精加工,粗加工 C. 粗加工,半精加工 D. 粗加工,精加工 16.加工一个精度为9 级的齿轮,应用(A)。 A.铣齿 B. 滚齿 C. 剃齿 D. 磨齿 17.( C )用来减少车刀与工件已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 A.增大前角 B. 减小前角 C. 增大副偏角 D. 减小副偏角 18.粗加工选择切削用量的基来源则是( A )。 A.选用大的切削深度 B. 在单位时间内切除尽量少的加工余量 C.选用小的切削深度 D. 选用大的切削速度 19.车修长轴时,为减小其曲折变形宜用( A ) A.大的主偏角 B. 小的主偏角 C. 中等主偏角 D. 零主偏角 20.加工一个窄长平面,精度为IT9,Ra≤6 .3 um,应采纳( C )。 A.铣削 B. 磨削 C. 刨削 D. 车削 21.( A )主要用于连结。 A.三角螺纹 B. 梯形螺纹 C. 方牙螺纹 D. 三角螺纹和梯形螺纹 22. 粗加工时,在保证合理的刀具耐用度的前提下,(A)。 A.第一选用大的aP,其次选较大的f,最后取适合的v;

机械制造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机械制造基础》 一、填空题 1.焊接电弧由三部分组成,即阴极区、阳极区、弧柱区。 2.直流弧焊机的输出端有正、负之分,焊接时电弧两端的极性不变;在正接中,焊件接弧焊机的_正极_,焊条接其_负极_。 3.焊条焊芯的作用是_导电_和_填充焊缝金属_。 4.电弧焊焊条按熔渣化学性质的不同,分为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 5.焊条药皮原料的种类有稳弧剂、造气剂、造渣剂、脱氧剂、合金剂、黏结剂等 6.焊接接头中的热影响区包括熔合区、过热区、正火区、部分相变区。 7.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有收缩变形、角变形、弯曲变形、扭曲变形、波浪形变形。 8.焊接变形的常用矫正方法是火焰加热矫正法、机械矫正法。 9.减少焊接变形的措施有加裕量法、刚性固定法、反变形法、选择合理的焊接次序等。 10.常用的电弧焊焊接方法有手工电弧焊、_埋弧焊_、_气体保护焊_等。 11.气焊火焰可分为中性焰、氧化焰和碳化焰。 12.按照接头形式电阻焊可分为三种,即点焊、缝焊和对焊。 13.常用的焊接接头形式有对接接头、角接接头、搭接接头、 T形接头。 14.常用的特种焊接方法有超声波焊、真空电子束焊、激光焊、等离子弧焊、爆炸焊等。 15.难以进行气割的金属有铸铁、高碳钢、不锈钢、铜、铝等。 二、选择题 1.焊条药皮中加入淀粉和木屑的作用是(C)。 A.脱氧; B.造渣; C.造气; D.增加透气性 2.焊接薄板时,为防止烧穿可采用(D)。 A.交流电源; B.直流正接; C.任意电源; D.直流反接 3.在焊接接头中,综合性能最好的区域是(C)。 A.熔合区; B.过热区; C.正火区; D.部分相变区 4.对铝合金最合适的焊接方法是( C ) A.电阻焊 B.电渣焊 C.氩弧焊 D.手工电弧焊 5.闪光对焊的特点是( B ) A.焊接前先将被焊件接触 B.焊接前把被焊件安装好并保持一定距离 C.闪光对焊焊缝处很光滑 D.只能焊接相同的材料 6.与埋弧自动焊相比,手工电弧焊的突出优点在于( C )。 A.焊接后的变形小 B.适用的焊件厚 C.可焊的空间位置多 D.焊接热影响区小 7.容易获得良好焊缝成形的焊接位置是(A)。 (A)平焊(B)立焊(C)横焊(D)仰焊 8.焊接厚度大于40mm的大件,可采用( D )焊接方法。 (A)焊条电弧焊(B)电阻焊(C)钎焊(D)电渣焊9.1mm钢板对接时,一般应采用(C)焊接方法。 (A)埋弧焊(B)电阻焊(C)气焊(D)电渣焊10.下列几种焊接方法中属于熔化焊的是( B )。 (A)点焊(B)气焊(C)缝焊(D)摩擦焊 11.用气焊焊接低碳钢时应选用的焊接火焰是(A)。 (A)中性焰(B)氧化焰(C)碳化焰(D)任意火焰 12.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的材料是(A)。 (A)Q195 (B)HT200 (C)T12A (D)9SiCr 13、缝焊接头型式一般多采用[ D ]。 A.对接 B.角接 C.T字接 D.搭接 14.钢的焊接性常用评价指标是( C )。 A.钢含碳量 B.钢的合金元素含量 C.钢的碳当量 D.钢的合金元素总含量 15.下列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属于非破坏性检验的是(B)。 A.金相检验 B.密封性检验 C.拉伸试验 D.断口检验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空缺的横线上。每空1分,共1×20=20分。) 1.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切削深度)。 2.刀具角度标注的正交平面参考系由:基面、切削平面和正交平面组成。 3.YT类硬质合金主要由:碳化钨、碳化钛和钴组成。 4.工艺基准按照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和工序基准。5.获得零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轨迹法、成形法和展成法(范成法)。 6.机械加工工序安排的原则是:先基准面,后其它面、先主要表面,后次要表面、先 主要平面,后主要孔及先安排粗加工工序, 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二、判断题(在每个小题前面的括号中做标记,正确者做“√”,错误者“×”。每小题1分,共1×10=10分。) (√)1.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欠定位是绝对不允许的,过定位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存在的。 (√)2.低碳钢的塑性太高,可以通过正火适当降低塑性,提高硬度。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非机械类 A 卷) 1、砂型铸造常用的手工造型方法有、 2、电焊条由、、两部分组成。 3、自由锻的基本工序有镦粗、、、等。 4、某机床型号为C6132A 其中 C 是、32 的含义是、A 是 61 是。 5、钳工加工外螺纹的方法称为、钳工套扣加工外螺纹使用的工具是。 6、常用的铣床一般有铣床和铣床,其两者的主要区别 为。 7、根据热处理目的要求和工艺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三类。 8、线切割加工时,加入特制冷却液的主要目的是提供。 9 、数控铣床是在个坐标轴里编程,数控车床在编程时其X 轴一般取 值。 10、车削加工中的主运动是,刨削加工中的进给运动是 11、切削三要素是、和切深。 12、锻压加工时坯料加热的目的是。 13、毛坯的制造方法一般有、锻压、、焊接四种。 评分人

1、结合实习所学,在下图括号内填写出焊接接头的正确名 称。 、填图题(每空 1分,共 10 分) 得分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 分) 1、砂型铸造中型砂应具备那些性能要求? 2、特种加工与传统加工方法有哪些区别和特 点? 4、简述数控机床工作原理? 5、钳工划线的作用有哪些? 3、试边写下图所示工件的数控铣加工程 序。 评分人 得分

四、综合题(每题10 分,共30 分) 1、结合实习,试写出六角螺母的加工过程。 2、试从所用机床、所用刀具、加工范围及加工精度四个方面,列表比较铣削加工、锉削加工、 刨削加工与车削加工的不同。

3、通过实习学到的知识,谈谈你对现代加工的认识(可与传统加工作比较)

非机械类 B 卷) 有,,,, 退让性等。 2、 根 据 在 焊 接 过 程 中 金 属 材 料 所 处 的 状 态 的 不 同 , 可 以 把 焊 接 分 、实习中的手工电弧焊属于 3、锻压加工的温度范围在 温度和 温度之间。 4、电火花加工方法的实质是 5、切削加工运动分为 运动和 运动,在车削加工种刀具的移动是 运动,把刨削加工中牛头刨床滑枕的往复直线运动属于 运动。 6、某机床型号为 X6132,其中 X 是指 , 32 是指 。 7、钳工用 在圆孔加工内螺纹的操作称为 。 8、锉削平面的方法主要有 , 和推锉法。 9、卧式铣床和立式铣床的主要区别是 。 10、磨削加工的实质是 切削。 11、切削三要素是 , 和进给量。 12、数控机床常用的坐标系有 坐标系和 坐标系, 其分别对应为机械原点 和程序原点,一般在 坐标系里编程。 13、车端面时,中心残留凸起,这是因为 。 14、热处理加工中正火处理方法 二、简答题 (每题 8分,共 40 分) 1、电火花加工应具备那些条件? 、填空题(每空 1分,共 30 分) 1 、 型 砂 应 具 备 的主要性能 是、否)改变工件的化学性质?

机械制造基础教材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考试试卷一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 1.圆周铣削有顺铣和逆铣两种方式. 2.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的典型加工方法有纵磨法磨外圆柱面,纵磨法磨小锥度长圆锥面, 切入法磨大锥度短圆锥面,内圆磨具磨内孔。 3.滚削斜齿圆柱齿轮时需要哪几条传动链:主运动传动链, 展成运动传动链, 附加运动传动链, 垂直进给运动传动链。 4.剃齿加工过程相当于一对斜齿轮副的啮合过程,能进行剃齿切削的必要条件是齿轮副的齿面间有相对滑移。 5.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派生式,生成式及知识基系统三大类型。 6.用于切削加工的FMS主要有加工系统,运储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软件四部分组成。7.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有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五种。 8.球墨铸铁常见的金属基体有铁素体,铁素体+珠光体,珠光体三种。 9.砂型铸造用的型砂应具备的主要性能有强度,透气性,耐火性,退让性。 10.塑料的成型方法有注射成形,挤出成形,压制成形,吹塑成形,浇铸成形, 滚塑成形。 11.量规按用途可分为工作量规,验收量规,校对量规三种。 12.常见的调整法装配的方法有可动调整法,误差抵消调整法,固定调整法。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陈述是否正确,不正确打“×”并改正,正确打“√”,每题1分) 1.普通机床在进行切削加工时,主运动必定有且通常只有一个,而进给运动可能有一个或几个,也可能没有。√ 2.砂轮的硬度是指组成砂轮的磨粒硬度。× 改正为:砂轮的硬度是指在磨削力作用下磨粒脱落的难易程度. 3.在插齿机上只能插削直齿圆柱齿轮。× 改正为: 在插齿机上即可以插削直齿圆柱齿轮,也可以插削斜齿圆柱齿轮. 4.精密加工时,机床的精度一定高于被加工零件的精度。× 改正: 精密加工时,机床的精度不一定高于被加工零件的精度。 5.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实质上也是一种结晶的过程,同样遵循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也可称为二次结晶。 √ 6.金属的冷加工和热加工是以加热温度的高低来区分的。× 在金属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了的加工为冷加工,在金属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加工为热加工. 7.材料的硬度越低越好加工。× 不一是材料的硬度越低越好加工。 8.扩散磨损是硬质合金刀具在高速切削时磨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判断下列哪个定义正确:C A.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90 分.. 1. 钻孔有两种基本方式;其一是钻头不转;工件转;这种加工方式容易产生 B 误差.. A. 轴线歪斜 B.锥度 C. 轴线歪斜和锥度 D. 轴线歪斜和腰鼓形 2. C 时;前角应选大些.. A. 加工脆性材料 B. 工件材料硬度高; C. 加工塑性材料 D. 脆性或塑性材料 3. 主要影响切屑流出方向的刀具角度为 C A. 前角 B. 后角 C.刃倾角 D. 主偏角 4. 减小主偏角; A .. A. 使刀具寿命得到提高 B. 使刀具寿命降低 C. 利于避免工件产生变形和振动 D. 对切削加工没影响 5. 下列刀具材料中;适宜制作形状复杂机动刀具的材料是 B A. 合金工具钢 B.高速钢 C. 硬质合金钢 D. 人造聚晶金刚石 6. 成批加工车床导轨面时;宜采用的半精加工方法是 A A. 精刨 B. 精铣 C. 精磨 D. 精拉 7. B 时;选用软的砂轮.. A. 磨削软材料 B. 磨削硬材料 C. 磨削断续表面 D. 精磨 8. 机床主轴齿轮 B 要求高些.. A.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B. 传动的平稳性 C. 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D. 侧隙

9. 精加工时;应选用 C 进行冷却.. A. 水溶液 B. 乳化液 C. 切削油 D. 温度较高的水溶液 10. 加工φ100的孔;常采用的加工方法是 C A. 钻孔 B. 扩孔 C. 镗孔 D. 铰孔 11. 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有 D A. 前角 B. 后角 C. 主偏角 D.刃倾角 12. 车床刀架的横向运动方向与车床回转轴线不垂直;车出的工件将呈现出 D .. A. 腰鼓形和锥度.. B. 腰鼓形 C. 锥度 D.端面中凸形 13. 数控机床主要适用的场合是 B A. 定型产品的大批量生产 B.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C. 中等精度的定型产品 D. 修配加工 14. 主运动是由工件执行的机床有 A A.车床 B. 镗床 C. 磨床 D. 牛头刨床 15. 积屑瘤很不稳定;时生时灭;在产生积屑瘤有一定好处;在时必须避免积屑的产生.. D A. 精加工;粗加工 B. 半精加工;粗加工 C. 粗加工;半精加工 D. 粗加工;精加工 16. 加工一个精度为9级的齿轮;应用 A .. A. 铣齿 B. 滚齿 C. 剃齿 D. 磨齿 17. C 用来减少车刀与工件已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 A. 增大前角 B. 减小前角 C. 增大副偏角 D. 减小副偏角 18. 粗加工选择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是 A ..

机械制造基础题库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 1、钢的正火的硬度、强度比退火低。(×) 4、通过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灰铸铁的力学性能。(×) 5、焊件开坡口的目的在于保证焊透,增加接头强度。(√) 6、基本尺寸就是要求加工时要达到的尺寸。(×) 7、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8、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9、切削用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三者的总称。(√) 10、刀具耐用度为刀具两次刃磨之间的切削时间。(√) 11、切削液具有冷却、润滑、清洗、防锈四种作用。(√) 12、在车削加工中,车刀的纵向或横向移动,属于进给运动。(√) 13、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不需要限制工件的全部自由度,这种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14、固定支承在装配后,需要将其工作表面一次磨平。(√) 15、冲击韧性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16、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慢一些。(×) 17、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3%。(√) 18、一般情况下,焊件厚度小于4mm时,焊条直径等于焊件厚度。(√) 19、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20、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规定越小越好。(×) 21、Ra值越大,零件表面越粗糙。(√) 22、切削用量主要是指切削速度和进给量。(×)

23、提高表面质量的主要措施是增大刀具的前角与后角。(×) 24、就四种切屑基本形态相比较,形成带状切屑时切削过程最平稳。(√) 25、用分布于铣刀圆柱面上的刀齿进行的铣削称为周铣。(√) 26、过定位在机械加工中是不允许的。(×) 27、通过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灰铸铁的力学性能。(×) 28、焊件开坡口的目的在于保证焊透,增加接头强度。(√) 29、基本尺寸就是要求加工时要达到的尺寸。(×) 30、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31、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32、切削用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三者的总称。(√) 33、刀具耐用度为刀具两次刃磨之间的切削时间。(√) 34、切削液具有冷却、润滑、清洗、防锈四种作用。(√) 35、在车削加工中,车刀的纵向或横向移动,属于进给运动。(√) 36、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不需要限制工件的全部自由度,这种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37、固定支承在装配后,需要将其工作表面一次磨平。(√) 38、在一个工序内,工件只能安装一次。(×) 39、强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大,硬度值越高。(√) 40、冲击韧性值愈大,材料的韧性愈好。(√) 41、回火目的主要是清除应力,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42、碳素工具含钢量为0.65%∽1.35%。(√) 43、用直流电流焊接时,焊件换正极,焊条接负极,称为正接。(√) 44、基本偏差是用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1. 车削时,主轴转速升高后,__________________ 也随之增加。(AB )A切削速度B进给速度C进给量D切削深度 2. 切削过程中,主运动是切下切屑的运动及其特点是(切下切屑的运动、速度快,只有一个) 3. 镗床镗孔时,其主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 。(镗刀连续转动) 6.切削加工时,须有一个进给运动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A)A刨斜面B磨外圆C铣斜齿D滚齿 13. 切削用量包括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一、刀具知识 14. 刀具的主偏角是在____________ 平面中测得的。(A) A 基面 B 切削平面 C 正交平面 D 进给平面 15. 刀具的主偏角是__________ 和廿_________ 之间的夹角。 (刀具进给正方向、主切削刃) 16. 刀具一般都由________ 部分和______________ 部分组成。 (切削、夹持) 18. 在车刀设计、制造、刃磨及测量时必须的主要角度有:_________________ 。 (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前角、后角) 19. 后角主要作用是减少刀具后刀面与工件表面间的,并配合前角改变切 削刃的—与_____________0 (摩擦;强度、锋利程度) 20. 刀具的刃倾角在切削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o (D) A使主切削刃锋利B减小摩擦C控制切削力大小D控制 切屑流出方向 22. 车床切断工件时,工作后角变小。 (V) 23. 一般来说,刀具材料的硬度越高,强度和韧性就越低。 (V) 24. 高速钢是当前最典型的高速切削刀具材料。 (X)

机械制造基础试卷及其答案试题库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库 一、金属切削基础知识 1. 车削时,主轴转速升高后,也随之增加。(AB) A 切削速度 B 进给速度 C 进给量 D 切削深度 2. 切削过程中,主运动是。其特点是。(切下切屑的运动、速度快,只有一个) 3. 镗床镗孔时,其主运动是。(镗刀连续转动) 4. 当车床上的挂轮架和进给箱的速比一定时,如主轴转速变快,此时进给量加快。(╳) 5. 拉削加工时,机床无需进给运动。(√) 6. 切削加工时,须有一个进给运动的有。(A) A 刨斜面 B 磨外圆 C 铣斜齿 D 滚齿 7. 切削加工时,须有两个进给运动的有。(B、D) A 刨斜面 B 磨外圆 C 铣直齿 D 滚齿 8. 调整好切削用量后,过程中切削宽度、切削深度是变化的。(C) A 车削 B 刨削 C 铣削 D 镗削 9. 所有机床都有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10. 切削运动中,具有间歇运动特点的机床有。(B、F) A 车床 B 插床 C 磨床 D 镗削 E 拉床 F 刨床 11. 切削运动中,具有往复运动特点的机床有。(C、F) A 车床 B 插床 C 磨床 D 镗削 E 拉床 F 刨床 12. 任何表面的形成都可以看作是沿着运动而形成的。(母线、导线) 13. 切削用量包括、和。(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二、刀具知识 14. 刀具的主偏角是在平面中测得的。(A) A 基面 B 切削平面 C 正交平面 D 进给平面 15. 刀具的住偏角是和之间的夹角。(刀具进给正方向、主切削刃) 16. 刀具一般都由部分和部分组成。(切削、夹持) 17. 车刀的结构形式有:等几种。 (整体式、焊接式、机夹重磨式和机夹可转位式) 18. 在车刀设计、制造、刃磨及测量时必须的主要角度有:。 (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前角、后角) 19. 后角主要作用是减少刀具后刀面与工件表面间的,并配合前角改变切削刃的与 。(摩擦;强度、锋利程度) 20. 刀具的刃倾角在切削中的主要作用是。(D) A 使主切削刃锋利 B 减小摩擦 C 控制切削力大小 D 控制切屑流出方向 21. 车刀刀尖安装高于工件回转轴线,车外圆时,。(C、D) A 工作前角变小 B 工作前角不变 C 工作前角变大 D 工作后角变小 E 工作后角不变 F 工作后角变大 22. 车床切断工件时,工作后角变小。(√)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非机械类A 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砂型铸造常用的手工造型方法有 、、等。 2、电焊条由 、、两部分组成。 3、自由锻的基本工序有镦粗、、、等。 4、某机床型号为C6132A 其中C 是、32的含义是、A 是、61是。 5、钳工加工外螺纹的方法称为、钳工套扣加工外螺纹使用的工

具是。 6、常用的铣床一般有铣床和铣床,其两者的主要区别为。 7、根据热处理目的要求和工艺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8、线切割加工时,加入特制冷却液的主要目的是提供。 9、数控铣床是在个坐标轴里编程,数控车床在编程时其X 轴一般取值。 10、车削加工中的主运动是,刨削加工中的进给运动是。11、切削三要素是、和切深。 12、锻压加工时坯料加热的目的是。13、毛坯的制造方法一般有、锻压、、焊接四种。 二、填图题(每空1分,共10分) 1、结合实习所学,在下图括号内填写出焊接接头的正确名称。

2、结合实习所学,在下图括号内填写出刀具各部分名称。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砂型铸造中型砂应具备那些性能要求? 2、特种加工与传统加工方法有哪些区别和特点? 3、试边写下图所示工件的数控铣加工程序。

4、简述数控机床工作原理? 5、钳工划线的作用有哪些? 四、综合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结合实习,试写出六角螺母的加工过程。 2、试从所用机床、所用刀具、加工范围及加工精度四个方面,列表比较铣削加工、锉削加 工、刨削加工与车削加工的不同。 3、通过实习学到的知识,谈谈你对现代加工的认识(可与传统加工作比较) (非机械类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机考5套标准试题及答案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机考5套标准试题及答案1正确答案:F2.断面收缩率与试样尺寸有关。 正确答案:F3.对钢进行热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细小、均匀的奥氏体组织正确答案:F4.合金 钢在工业上应用于制造承受压力、要求耐磨和减振的零件。 正确答案:F5.根据药皮所含氧化物的性质,焊条分为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两类。 正确答案:T6.实际尺寸较大的孔与实际尺寸较小的轴相装配,就形成间隙配合。 正确答案:F7.图纸上没有标注公差的尺寸就是自由尺寸,没有公差要求。 正确答案:F8.零件表面越粗糙,取样长度就越大。() 正确答案:T9.背吃刀量指工件上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间的水平距离。 正确答案:F10.刀具后角是主后刀面与基面的夹角,在正交平面中测量。 正确答案:F11.合金工具钢常用于制作低速,简单的刀具。 正确答案:F12.车床的主运动为主轴的回转运动。 正确答案:T13.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的定位,称为完全定位。 正确答案:T14.夹紧力的方向应有利于减小夹紧力。 正确答案:T15.在机械加工中,加工精度的高低是以加工误差的大小来评价的正确答案:T二、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 1.拉伸实验中,试样所受的力为()。 正确答案:静载荷2.材料的冲击韧度越大,其韧性就() 。 正确答案:越好 3.正火的目的之一是消除过共析钢中的()渗碳体,为下一步热处理做好准备。 正确答案:网状4.()主要用于制造刀具、模具、量具。 正确答案:碳素工具钢5.锻造前对金属进行加热,目的是()。

正确答案:提高塑性6.决定配合公差带位置的有()。 正确答案:基本偏差7.同轴度公差属于()。 正确答案:定位公差8.能够反映切削刃相对于基面倾斜程度的刀具标注角度为()。 正确答案:刃倾角9.切削过程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正确答案:切削速度10.机床型号的首位字母“S”表示该机床是()。 正确答案:螺纹加工机床11.凡是夹具,其中一定有()。 正确答案:定位元件12.定位分析时应注意()不起定位作用。 正确答案:辅助支承13.基准不重合误差是由于()不重合而造成的加工误差。 正确答案: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14.自为基准是以加工面本身为基准,多用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这是由于正确答案:保证加工面的余量小而均匀15.下面对粗基准论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粗基准是第一道工序所使用的基准三、分析计算题(共1题,共25分) (1)机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两个端件是()。 正确答案:电动机和主轴(2)传动路线表达式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3)机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传动链的转速级数是()。 正确答案:8级(4)传动链主轴的最高转速是()。 正确答案:956.1r/min(5)传动链主轴的最低转速是()。 正确答案:42.3r/min第二套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通常材料的力学性能是选材的主要指标。 正确答案:T2.在断裂之前,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愈大,表示它的塑性愈好。 正确答案:T3.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慢一些。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题 第一篇工程材料 一、填空题 1、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主要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 ; 2、金属材料的常用的强度指标主要有屈服强度σs 和抗拉强度σb ; 3、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态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4、金属材料的塑性指标主要有断后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两种; 5、金属材料的强度和塑性一般可通过拉伸试验来测定; 6、常用的硬度测量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 7、常用的洛氏硬度测量标尺有 HRA 、 HRB 、 HRC ; 8、金属材料常用的冲击韧性指标是冲击韧性值a k; 9.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 10.控制金属结晶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和附加振动和搅拌; 11.按照几何形态特征,晶体缺陷分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12.在铁碳合金相图上,按含碳量和室温平衡组织的不同,将铁碳合金分为六种,即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亚共晶白口铁、共晶白口铁、过共晶白口铁 ; 13.奥氏体是碳在γ-Fe中的固溶体,它的晶体结构是面心立方; 14.铁素体是碳在α-Fe中的固溶体,它的晶体结构是体心立方; 15.各种热处理工艺过程都是由加热、保温、冷却三个阶段组成; 16.普通热处理分为_ 退火、正火、_淬火_和回火; 17.钢的淬火方法包括_单液淬火_、双液淬火 _、分级淬火 _和等温淬火; 18.钢常用的回火方法有_高温回火_、_中温回火_和_低温回火_等; 19.常见钢的退火种类有完全退火、_球化退火_和_去应力退火或低温退火_; 20.钢的淬硬性是指钢经过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 ,它取决于马氏体中碳的质量分数; 二、选择题 1.拉伸试验时,试样拉断前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B; A. 屈服点 B. 抗拉强度 C. 弹性极限 D.疲劳极限 2.锉刀的硬度测定,应用D硬度测定法; ;;;; 3.纯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则实际结晶温度将B; A.越高; B.越低; C.接近于理论结晶温度; D.没有变化; 4.珠光体是一种D; A.单相固溶体; B.两相固溶体; C.铁与碳的化合物; D.都不对 5.在金属晶体缺陷中,属于面缺陷的有C; A.间隙原子; B.位错 ,位移; C.晶界,亚晶界; D.缩孔 ,缩松; 6.铁碳合金含碳量小于%是A,等于%是C,大于%是B A.工业纯铁; B.过共晶白口铁; C.共析钢;D.亚共析钢 7.低温莱氏体组织是一种 C ; A.固溶体 B.金属化合物 C.机械混合物 D.单相组织金属 8.共析钢在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产物中,不可能出现的组织是 C ; A.珠光体 B.索氏体 C.贝氏体 D.马氏体 9.完全退火不适用于 C ;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90 分。) 1. 钻孔有两种基本方式,其一是钻头不转,工件转,这种加工方式容易产生( B )误差。 A. 轴线歪斜 B.锥度 C. 轴线歪斜和锥度 D. 轴线歪斜和腰鼓形 2. (C)时,前角应选大些。 A. 加工脆性材料 B. 工件材料硬度高; C. 加工塑性材料 D. 脆性或塑性材料 3. 主要影响切屑流出方向的刀具角度为( C ) A. 前角 B. 后角 C.刃倾角 D. 主偏角 4. 减小主偏角,(A )。 A. 使刀具寿命得到提高 B. 使刀具寿命降低 C. 利于避免工件产生变形和振动 D. 对切削加工没影响 5. 下列刀具材料中,适宜制作形状复杂机动刀具的材料是(B ) A. 合金工具钢 B.高速钢 C. 硬质合金钢 D. 人造聚晶金刚石 6. 成批加工车床导轨面时,宜采用的半精加工方法是(A ) A. 精刨 B. 精铣 C. 精磨 D. 精拉 7. ( B )时,选用软的砂轮。 A. 磨削软材料 B. 磨削硬材料 C. 磨削断续表面 D. 精磨 8. 机床主轴齿轮( B )要求高些。 A.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B. 传动的平稳性 C. 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D. 侧隙 9. 精加工时,应选用( C )进行冷却。 A. 水溶液 B. 乳化液 C. 切削油 D. 温度较高的水溶液 10. 加工φ100的孔,常采用的加工方法是(C ) A. 钻孔 B. 扩孔 C. 镗孔 D. 铰孔 11. 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有(D ) A. 前角 B. 后角 C. 主偏角 D.刃倾角 12. 车床刀架的横向运动方向与车床回转轴线不垂直,车出的工件将呈现出(D )。 A. 腰鼓形和锥度。 B. 腰鼓形 C. 锥度 D.端面中凸形 13. 数控机床主要适用的场合是(B ) A. 定型产品的大批量生产 B.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C. 中等精度的定型产品 D. 修配加工 14. 主运动是由工件执行的机床有(A ) A.车床 B. 镗床 C. 磨床 D. 牛头刨床 15. 积屑瘤很不稳定,时生时灭,在()产生积屑瘤有一定好处,在()时必须避免积屑的产生。( D ) A. 精加工,粗加工 B. 半精加工,粗加工 C. 粗加工,半精加工 D. 粗加工,精加工 16. 加工一个精度为9级的齿轮,应用(A)。 A. 铣齿 B. 滚齿 C. 剃齿 D. 磨齿 17. (C )用来减少车刀与工件已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 A. 增大前角 B. 减小前角 C. 增大副偏角 D. 减小副偏角 18. 粗加工选择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是(A )。 A. 选取大的切削深度 B. 在单位时间内切除尽量少的加工余量 C. 选取小的切削深度 D. 选取大的切削速度 19. 车细长轴时,为减小其弯曲变形宜用(A ) A.大的主偏角 B. 小的主偏角 C. 中等主偏角 D. 零主偏角 20. 加工一个窄长平面,精度为IT9,Ra≤6.3um,应选用(C )。 A. 铣削 B. 磨削 C. 刨削 D. 车削

机械制造基础题目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题目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库 第一章金属切削的基本理论 一、填空题 1. 切削液的作用主要有:,润滑、冷却、洗涤和防锈,排屑。 2. 目前生产中最常用的两种刀具材料是高数刚和硬质合金,制造形状复杂的刀具时常用高数刚。 5.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_____速度______、___深度________和____进给量_______。 6.基准根据功用不同可分为_____设计基准_____与___工艺基准_______两大类。 7.刀具磨损的三种形式是____前刀面磨损_______、____后刀面磨损_______和____前后刀面磨损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刀具材料中,强度和韧性最好的是: ( A ) A、高速钢 B、YG类硬质合金 C、YT类硬质合金 D、立方氮化硼 2 . 一般当工件的强度、硬度、塑性越高时,刀具耐用度: ( D ) A、不变 B、有时高,有时低 C、越高 D、越低 3. 磨削加工时一般采用低浓度的乳化液,这主要是因为: ( B ) A、润滑作用强 B、冷却、清洗作用强 C、防锈作用好 D、成本低

4. 影响刀头强度和切屑流出方向的刀具角度是: ( D ) A、主偏角 B、前角 C、副偏角 D、刃倾角 5. 淬火处理一般安排在: ( B ) A、毛坯制造之后 B、粗加工后 C、半精加工之后 D、精加工之后 6 .在刀具方面能使主切削刃的实际工作长度增大的因素是: ( C ) A、减小前角 B、增大后角 C、减小主偏角 D、减小副偏角 7.选择金属材料的原则,首先应满足( A ) A.零件使用性能要求 B.零件工艺性能要求 C.材料经济性 D.加工成本 10.切削塑性较好的金属材料,采用较大的前角、较高的切削速度、较小的进给量和吃刀深度时,容易形成( D ) A.崩碎切屑 B.单元切屑 C.节状切屑 D.带状切屑 四、简答题 1.退火与正火的异同点。 正火在空气中冷却,正火随炉冷却,正火强度与硬度比退火稍高,塑性和韧性较低,都是消除加工毛坯时应办的细化微粒,调整内部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