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微环境监测及净化系统16-0322商业计划书16-0322

智能光伏空气监控净化系统商业计划书

上海太阳能技术中心光伏应用产品研发团队

一、团队介绍

我们是一个年轻、活力、阳光的团队,对新科技、新产品有着敏锐的嗅觉。有很多的奇思妙想,但又不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又秉承对社会的担当,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的理念以实际行动的方式体现在我们设计的每一个产品中。团队成员一直担负着太阳能公司光伏应用产品的研发及生产工作,截止目前已经成功研发生产了二十多款产品,我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产品研发及生产经验,并且已经成为了一支专业知识过硬、协作高效的精英团队。

团队成员及其分工如下:

项目经理:李达非,太阳能公司技术中心副经理,中共党员,负责太阳能公司所有光伏应用产品研发的总体把控及内外部协调,对各种类型光伏组件的设计及工艺有着深入研究,经验丰富。在此项目中负责安排及协调各成员的工作,进行决策。

电子工程师:马昌林,擅长嵌入式、模数信号的采集与处理,专业知识扎实,善于关注专业前沿知识及信息,动手能力强,负责净化系统设计。

电子工程师:朱国皓,专业知识牢固,擅长电路设计,负责过多个产品的电子电路设计,在电路板生产及元器件采购方面也有着丰富经验。

结构工程师:程伟,精通PTC三维软件,擅长产品结构设计,负责过公司多个产品的结构设计;熟悉模具结构,在模具采购及产品生产方面有着丰富经验。

融资后要设立的机构及相关人员配备:

1)增配软件设计人员,负责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监控APP设计,数据库搭建等工作;

2)增加市场销售人员,加强销售团队建设,拓展销售渠道,建立线上线下销售网络,打开销路,保证销量稳步增长。

二、市场现状

环境恶化、雾霾频发、以及室内装修PM2.5污染问题催生了我国新兴的以空气净化和车内净化为代表的室内环保产业,随着小型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车载空气净化器已经成为了汽车用品市场的热销产品。据中国汽车用品协会数据统计,2013年车载空气净化器销售630万台,到了2015年车载空气净化器的销售数据已经到2700万台,年增长率达到50%以上。在强劲的市场需求与经济利益驱动下,各厂家竞相加码这一领域,推出各种功能的车载空气净化器,预计在未来2~3年内,车载空气净化器市场将形成超过100亿元的规模。

有调查数据显示,空气净化器产品在欧美国家的普及率超过40%,在韩国的普及率达到70%,在日本则是27%,而在中国只有不到2%;因此,有市场专家分析,随着近年来国内城市雾霾的严重和公众对健康的重视,到2020年,空气净化器的市场规模将会超过150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在巨大需求背后,空气净化器尤其是车载空气净化器市场存在着诸如产品众多、净化标准不同、概念炒作盛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现状。

有专家分析认为,随着“空气净化器新国标”即将实施,将规范整个车载空气净化器市场,提高产品生产门槛,让空气净化器有标准可依,同时也会导致“车载空气净化器”这一细分市场面临洗牌,从“价格概念混战”进入“品牌品质硬实力”的比拼时代。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尤其夏天的高温环境下,大部分汽车都会打开空调关闭车窗,内在空气质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许多消费者担心车内空气污染从而引发健康风险,近几年关于车内空气质量的纠纷也屡被报道。乘用车净化器作为小型、便携式具备净化空气的装置,逐渐被许多车主选择作为净化车内空气。目前国内车载空净已从市场培育阶段逐步向行业整体快速发展阶段过渡,除了传统的飞利浦、3M等传统国际巨头,国内的众多企业纷纷推出自主品牌的车载空净产品(如海尔、美时美刻等)。

三、产品简介

3.1 产品特点

本产品的是一款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监测环境中有害气体含量,并对有害空气进行净化,提高小空间内的空气质量。同时又具有记录、通讯功能,对每日净化的空气总量、每日优质空气时间、每日太阳能发电量、每日CO2排放减少量等进行记录,并通过BTLE推送到手机APP,手机APP上不仅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呈现、并且会将这些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到后台服务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手机APP还提供社交功能,对同样适用此款产品的用户进行推荐,推荐用户途径有LBS、通讯录匹配、微信好友匹配等。

产品功能表。

依据功能表的研发架构。

本产品的两大特点:

首先是单机智能,为了使产品的用户群尽可能的大,单机模式下机器必须具有高度的智能化,不需要连接手机或者网络就可以独立进行工作,这样更能符合传统电子产品的使用习惯;

其次是物联网,借助互联网+,进一步拉近产品与用户之间的距离,通过社交、大数据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用户粘度,不仅有益于增加产品附加值,更能延长产品的生存周期。

另外本产品拥有5大技术优势:

●独家专利陷光晶硅组件——转换效率高达18%

●高效MPPT电路——电压转换效率在90%以上

●光伏微能源收集系统——太阳能组件充电电压低至100mV

●高效过滤风道系统——CADR值(洁净空气输出比率)在40m3/h以上

●精确空气质量检测系统——检测精度高达0,01

3.2 解决的痛点

车内许多地方都有可能存在空气污染源,而车本身大多数时候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这些污染将会引起很大的健康危害。通过本产品可以有效的清除以上列出的有害物质,过滤车内空气,为用户的健康呼吸保驾护航。

另外,车内的空气质量到底如何,空气净化的效果是否明显,通过本产品的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可以让用户清晰的了解空气质量情况。

3.3 产品先进性

到目前为止,我们团队已有重大研究成果3项,分别为光伏能源高效采集系统、高精度空气质量数据采集算法和智能过滤网技术。

光伏能源高效采集系统与传统光伏能源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低压系统应用中,往往MPPT效率不够高,而且组件电压必须大于等于系统工作电压。但本系统对于此问题进行了优化设计,光伏组件工作电压低至100mV。以普通锂电池系统为例,组件电压至少为4.2V才可将电池充满电。本系统中组件电压只要大于0.1V 即可为电池充满。大大提高了光伏使用效率。

高精度空气质量数据采集算法的目的旨在与使用普通精度的传感器而达到高精度的测量结果,污染物灵敏度可从传感器标称的100ppm级提升至10ppm 级别,从软件角度提升产品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智能过滤网技术与普通过滤网的差别在于,增加了芯片。芯片功能主要有两点,其一是用来防伪,即过滤网是否为正版过滤网,该功能可保证产品销售后的配套耗材得到稳定的销售量,也可以防止由于使用质量不良的伪劣产品而造成产品负面影响;其二是过滤网剩余寿命记录功能,过滤网由于工作原理,在开封后其使用寿命会受到放置时间、过滤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其性能,超期使用不仅不能有效净化空气,还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加入这个功能旨在与帮助用户更好的使用我们的产品。

四、市场营销

4.1 目标客户

孕妇:孕妇在空气污染严重的车内会感到全身不适,出现头晕,出汗,烟干舌燥,胸闷欲吐等症状,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患上心脏疾病的可能性

是呼吸清新空气的孕妇所生孩子的3倍

儿童:儿童身体正在发育中,免疫系统比较脆弱,容易受到车内空气污染的危害,导致免疫力下降,身体发育迟缓,诱发血液性疾病,增加儿童哮喘病的发病率,使儿童的智力大大降低。

呼吸道疾病患者:车内空气受到污染时,患者呼吸道症状会加重,尤其是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疾病。车载空气净化器能够通过呼吸纯净空气来达到辅助且根治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效果。

司机:车内缺氧,汽车尾气污染严重。

4.2 竞品比较

对天猫平台进行分析,“车载空气净化器”共有2614件相关产品。销量前十的产品合计月销量35000台左右。“甲醛PM2.5检测仪”共有153件相关产品。销量前十的产品合计月销量5000台左右。

飞利浦、3M等国外品牌,格力、美的等国内家电品牌,小米、奔腾等新兴品牌,以及不知名的小品牌,均有相应的车载空气净化器产品,样式五花八门,功能大同小异。由此可见,市场很大,竞争也较激烈,但是净化器与空气检测仪结合的产品极少,与互联网结合,具有社交功能和大数据分析的产品还未出现。在现在互联网+的概念下,产品与产品、产品与人之间的联系程度决定了一个产品或一系列产品是否具有产品活力及产品竞争力,科技类产品更是如此。而我们的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好友分享优质空气质量时间、CO2减少排放量等数据,并以此进行排名。从而用户使用该产品的活跃度提高,产品粘度也会进一步增强,会有更多的用户被吸引进来。因此我们的产品,集合净化器、空气检测仪和互联网+功能,再凭借航天品牌优势,保证产品质量,控制产品成本,将在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4.3 市场分析

空气净化器在2015年上半年遇到的销售“阻力”,并非是行业发展碰到了“天花板”。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是近年来政府加大对空气、环境方面的治理,生活空气质量有所好转。其次是前两年因环境问题触发的空气净化器井喷式增长,

并非是一个理性增长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市场消费。最后是前一段时间积压的空气净化器自身产品、售后环节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影响了销售。

从长远来看,空气净化器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线上仍是其最主要的销售渠道,增速也远高于线下。数据显示,空气净化器在2015年前3个月,零售量达到峰值,此后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反映出消费者购买空气净化器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的空气和环境质量有关。“五一”、“6?18”等促销节日期间,空气净化器的零售量增幅也比较明显。

据北京商报社与中怡康联合发布了国内首部空气净化器权威研究报告--《2015年空气净化器行业蓝皮书》指出,近几年国内空气净化器市场规模呈现持续扩张趋势,2013年国内空气净化器市场规模增速超过了160%,2014年空净市场增速虽然有所减缓,但仍保持稳定的扩张态势,整体市场增速超过30%以上,零售量、零售额分别达到510万台和115亿元。

在产品类型方面,非车载空气净化器继续以95%的线上零售量份额和98.5%的零售额份额,占据着绝对优势。车载空气净化器与2014年同期相比,市场占比出现小幅下降,线上零售量同比增幅不及2014年,特别是线上零售额不升反降。

从净化功能上来看,随着空气净化器产品普及度越来越高,产品功能涵盖也越来越广。具有“除甲醛、除烟除尘和杀菌”功能的空气净化器品类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占据了75%的线上市场份额。另一类具有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器的市场占比为25%。在经历前两年的迅猛增长后,加湿类空气净化器2015年上半年的线上零售量同比微降了3.85%。

从净化方式来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采用了活性炭过滤或HEPA的空气净化器,两者已经占据98%的线上市场份额。离子过滤式和水洗过滤式产品的市场占比合计仅为2%。市场份额最小的水洗过滤式产品,零售量同比大幅下降了30%,采用这种过滤方式的空气净化器或许将逐渐淡出线上市场。

4.4 营销计划

4.4.1 销售渠道

计划以线上销售为主,针对不同层级的客户,建立不同的销售渠道。

①对核心用户采用终端销售方式;

②针对大众消费群体则采用渠道销售方式。

终端销售通过自运营的天猫店进行产品销售,直接与消费者面对面销售,这样可以更加直观、流畅的将产品推向消费者,减少与顾客之间的距离。

渠道销售通过第三方来销售我们的产品,如线上线下代理商、京东、苏宁等中间渠道。

4.4.2 营销方案

在面对销售额下降的风险,我们的措施是在保证每月利润最低情况下,采取有效的促销等方式,从而保证现金的流量。

在面对同行业竞争中,我们前期以经营产品为主,当取得一定收入后,我们开始品牌策略,让消费者对我们的品牌产生依赖。

按照下列渠道进行营销推广销售。

4.5 销售目标

在产品正式上市的第一年,主要通过网络渠道进行销售,依托电商平台的低成本大客流优势。初期产品定价时,整套产品的利润占零售价的30%,保守估计平均月销售量在1000套以上。过滤网的利润占过滤网成本的50%。配套的过滤网销售量会在产品上市后的3个月后开始大幅增长。以此计算,第一年内的整套产品及过滤网的销售量为12000套和18000套。以价格分别为399元及59元计算,首年产品销售毛利总额可达155万元。

在随后的2年内,由于产品销售数在不断增长,过滤网的实际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考虑到用户的损失数量及销售量的下滑。预计年毛利仍可保持在160万元/年以上。

五、财务规划

5.1 概述

目前该产品已完成样机制作,为尽快完成产品量产和市场开拓,需要进行一笔200万元的融资,用于产品模具制作、互动APP开发和渠道建设。

5.2 初始投资(创办成本)

5.3 运营成本

5.4 单位产品的经济价值

5.5 利润预测——样本月/年度

5.6未来预测

六、风险分析

6.1 风险

近日,上海质监局对市场上36批次空气净化器产品进行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同时对43批次的空气净化器采取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风险监测是按照我国在今年3月份即将正式实施的空气净化器新国标进行的一次摸底,新国标虽然于去年9月发布但尚未正式实施,因此尚不具有强制性。

此外,新国标明确了影响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的四项核心指标,“洁净空气

量”(简称CADR值)和“累计净化量”(简称CCM值),即空气净化器产品的“净化能力”和“净化能力的持续性”;以及能效等级和噪音标准。

政策风险:新国标明确了影响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的四项核心指标,“洁净空气量”(简称CADR值)和“累计净化量”(简称CCM值),即空气净化器产品的“净化能力”和“净化能力的持续性”;以及能效等级和噪音标准。

研发风险:在产品的外观设计、结构设计、电路设计、APP的设计。

市场开拓风险:可能会发生由于品牌知名度低或者产品认知不够引起的销量不佳。财务风险:研发成本过高导致产品难以在市场上销售。

6.2 对策和管理措施

1)政策风险:根据国家政策的完善,净化器的净化效率和噪声等标准也将成为一个硬性指标。产品的样机可以找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先期检测,以避免在出现不合格现象。

2)研发风险: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需要实现美观,现代,与车融合。结构设计要简易实用,电路设计可靠,高效。整个产品需要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于现有产品的不同,以突出其特点。另外APP的设计也要简洁明了,各项数值体现详细环境及机器运行情况。

3)市场开拓风险:可能会发生由于品牌知名度低或者产品认知不够引起的销量不佳。但这些风险也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得到避免的。在拥有较高活跃度及较高购买倾向的网络平台上发布一定量的宣传、试用、评测活动及文章,从用户的角度对产品进行推广、以口碑来吸引用户购买。

4)财务风险:需要控制设计,及市场开发成本,避免因成本过高导致产品难以在市场上销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