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重点笔记+脉络梳理.doc

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重点笔记+脉络梳理.doc
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重点笔记+脉络梳理.doc

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

一、诠释: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二、特点:

1.目的的差异性

2.时间的限制性

3.项目的突发性

4.需要的广泛性

5.知识的全面性

6.活动的艰辛性

三、活动方式:(活动实施方式具有侧重点和独特性)

●形式上分

1.个别访问

2.开座谈会

3.现场观察

4.参加会议

5.蹲点

6.查阅资料

7.改写

8.问卷

9.电话采访(注意:准备充分提问凝练记录及时)

10.网络采访

主要形式:

1)直接转载信息

2)组织网络调查

3)通过e-mail、博客、MSN交流

4)查阅资料(真实性)

●性质上分

1.常驻采访(派驻外地或外国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

2.突击采访(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发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3.交叉采访(在同一期限内对两个以上新闻事件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

4.巡回采访(按照编辑部指示,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

5.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

6.异地采访(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

新闻报道策划

一、缘起

1.1993年以来“策划”概念为新闻媒介所认同,并为全国一些有影响的媒介所推行

2.1993年,探讨新闻策划的文章纷纷出现在新闻学术刊物上。1993年11期《新闻战线》、《中国记

者》刊载《搞好新时期的报道策划》、《报纸策划:当代新闻学新课题》等论文

3.1994年,地方报协会举办“新闻报道策划研讨会”

4.1995年,奉策划为“报纸灵魂”《华西都市报》创立、推出大量策划案例、理论界研讨开始集中

5.1996年,“新闻”和“策划”相提并论,并形成争论

6.1997年,《新闻记者》连续9个月推出“新闻策划”之讨论,业界对新闻报道策划的研讨全面展

开,“走进新闻策划”成为共同要求。

二、定义:新闻传播工作人员对新闻传播活动最佳效益的谋划

三、作用

(3“是”、2“标志”、3“有利于”)

三个“是”

1.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不断出新的重大举措

2.新闻传播实务理论和实践新的增长点

3.我国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

两个“标志”

1.标志着新闻工作者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又一次增长

2.标志着新闻报道方式和记者、编辑思维方式对市场经济的进一步适应

三个“有利于”

1.有利于调动、选择最佳信息资源

2.有利于促进记者采访作风深入

3.有利于促进新闻导向正确

四、分类

两类:

第一类:报道题材价值呈显性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

狭义:价值显露报道题材所进行的视角新、立意高、开掘深、介入及时的战役性、系列性、专题性并能形成新闻传播强势的报道过程的谋划

广义:诉求目标明确的媒体经营管理、公共广告等活动过程的策划。

第二类:报道题材价值呈隐性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

含义:新闻事实(事件)发生之前或事实(事件)价值呈隐性状态之际,由记者、编辑主动介入、设计并促成事实(事件)价值显露的策划行为。

五、流程

(一)新闻报道策划是一项有层次的系统工程

1.从报道客体(被报道者)的性质来看

A.重大题材或问题的报道策划

B.题材涉及面相对较窄、规模较小、时间较短的报道策划

2.从报道主体(媒体)来看(报道时机、方式、人员组成三方面)

3.从报道表现形式来看(何种体裁或手段)

(二)就媒介实践而言,策划主要针对的题材

1.战役性、阶段性报道

(国企改制、文明社区建设、科技创新等。目标明确、规模较大、时间长、可分解为若干

次小策划。)

2.重大新闻事件报道

(影响大、要求高、牵涉面广、政策性强)

3.人物典型报道

(注意:

①选题准、选位低、切口小

②采访的时间、报道的密集度、时段的分布务必谋划有度

③谨防过度介入

④不能滥用到新闻活动报道的一切方面

⑤必须符合实际

(三)新闻报道策划的运作流程

1.目标锁定

2.制定方案

3.落实措施

4.目标校正

新闻采访前期活动

第一节新闻敏感的培养

第二节新闻价值的感知

第三节新闻政策的遵循

第四节报道思想的明确

第五节新闻线索的获取

第六节采访准备的周到

第七节对方心理的明晰

第八节访问条件的创造

新闻采访中期活动

第一节提问技能的掌握

第二节调查座谈的主持

第三节现场观察的注重

第四节听觉功能的协调

第五节当场笔录的强调

新闻采访后期活动

第一节深入采访的细致

第二节验证材料的严密

第三节笔记整理的迅速

第四节剩余材料的积累

新闻采访前期活动

第一节新闻敏感的培养

新闻敏感: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

一、新闻敏感的主要内容

1.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

2.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的受众

3.迅速透过一般规律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4.迅速判断在同一性质的诸多事实中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5.迅速在对事件进展过程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

二、新闻敏感的培养途径

1.及时学习,掌握党的新政策、新精神

2.立足全局看问题

3.十分熟悉点上的情况

4.事实广博助敏感

三、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责任感派生出来的

第二节新闻价值的感知

一、含义:事实构成新闻诸因素的客观存在,是记者判断事实可否成为新闻的尺度

二、新闻价值的诸要素

1.重要性

2.显著性(平常人+不平常事=新闻不平常人+平常事=新闻)

3.时新性

4.接近性

5.趣味性

第三节新闻政策的遵循

一、新闻政策:新闻报道政策界限的规定。

二、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二者辩证同一,我国常常先服从新闻政策。

第四节报道思想的明确

一、新闻采访目的受报道思想制约并服务于报道思想

二、报道思想要符合客观实际

第五节新闻线索的获取

一、重要作用:为记者指明的哪里采访、采访什么的大致方向和范围,为记者提供感知直至认识整个

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新闻线索: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

二、获取主要渠道

1.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

2.通过各种会议、简报

3.通过记者的耳闻目睹

4.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积累

5.通过广大受众、亲友的提供

三、注意事项:

1.注意验证,不硬顺藤摸瓜

2.尊重规律,不拔苗助长

3.讲究时宜,不大材小用

4.合理安排,不齐头并进

第六节采访准备的周到

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既要“临时抱佛脚”,又要“平时多烧香”,提倡“平战结合”

一、平时准备

1.理论准备

2.政策准备

3.情况的准备(留意于采访写作有关的各种情况)

4.知识的准备

1)有助于同采访对象迅速有效地交谈

2)有助于敏锐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价值

3)有助于深刻揭示新闻主题

二、临时准备

1.收集新闻事件和人物的相关资料

2.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找准心理差异

3.拟定采访计划和调查纲目

4.检查有关物质的完备情况

第七节对方心理的明晰

一、掌握采访对象心理的必要性:更有针对性和更趋完善

二、访前心理分类

●性质内容:

1.先期性心理

2.临访性心理(对象“新闻位置”+临访心境)

●表现形式:

1.积极配合型

2.一般协作型

3.蓄意应付型

第八节访问条件的创造

条件:

1.商定较适宜的访问时机(约定、一起工作或生活片刻)

2.设计较得体的仪表风度(外宾、普通群众?)

3.讲究较文明的言谈举止

4.调节较融洽的访问气氛

5.摆正较合理的相互关系(不卑不亢,谦虚庄重,以礼相待,以诚相处)

6.穿插较丰富的形态语言

7.掌握较灵活的注意转换(强调采访意义约束神情语态排除外来干扰变换活动方式)

新闻采访中期活动

第一节提问技能的掌握

提问:运用谈话方式研究采访对象心理的一种方法,是记者采访活动的主要实施形式,也是关系采访活动成败的关键。

一、提问的三种形式(正面提侧面探反面激)

1.正面提

2.侧面探(启发引导原理和技能,循循善诱:接近性相似性对比性启发引导)

3.反面激(激问错问)

二、注意事项

提问宜简洁、具体、间接、深刻、自然、节制

第二节调查座谈的主持

一、效果(节省时间互相启发及时验证)

二、技能

1.事先通知对方

2.精心选择参加座谈人员

3.控制参加座谈会的人数

4.不轻易下结论

5.做深入采访、捕捉线索的有心人

第三节现场观察的注重

一、原因:

1.人的一切认识活动都必须依靠感觉开始

2.感觉是由人的感觉器官与客观实际相联系的反映

3.视觉是最灵敏的感觉器官

二、具体功能:

1.核实新闻事实的真伪,增强新闻的可信性

2.激发鲜明、生动地表达事物的灵感,增强思维的敏捷性

3.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增强新闻的深刻性

4.为通俗地解释事物提供前提,增强新闻的可谈性

5.使访问对象触景生情,增强认知的可能性

三、注意事项:

1.明目的

2.多请教

3.抓特点

4.选地点(掌握一定的明度,获得较好的感受效应巧择适宜的视角,增强视觉的敏锐程度)

5.善用脑

第四节听觉功能的协调

注意:

1.悉心闻取线索

2.适时调节音强

3.着力训练听力(专心虚心耐心)

第五节当场笔录的强调

一、记录以笔记为主,心记为辅

二、主要范围:(有所侧重和选择)

1.记要点

2.记易忘点

3.记疑问点

4.记采访对象的思想和有个性的语言

5.记观察所得

6.记记者的联想

三、注意事项:行与行之间空白留宽、字迹工整

新闻采访的后期活动

第一节深入采访的细致

一、悉心抓特点

1.看准形势抓特点

2.通过比较抓特点(顺序比较法对照比较法)

3.选择角度抓特点

二、悉心抓本质

1.对问题想得宽一点、远一点

2.对问题钻得透一点、深一点

三、自觉克服有碍深入采访的思想障碍

具体有:

1.盲目自满

2.忽略质量

3.怕苦畏难

4.先入为主

5.轻视理论

第二节验证材料的严密

方法:1、投入记者智力2、直接通过采访实践

第三节笔记整理的迅速

步骤:

1.通读笔记,回忆整个采访过程,将心记的内容迅速用文字插入同类的笔记材料旁,并纠正修订

难以辨认清晰的笔记内容

2.通读初步整理的笔记材料,标出页码,并在可能用的材料旁边做标记

3.根据确定的新闻主题的需要,对材料分门别类,着力是笔记变为写作提纲

第四节剩余材料的积累

新闻写作

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新闻事实所提炼出的主要问题以及表明的中心思想。是贯穿一篇新闻的主导思想、主脑和灵魂,是决定新闻的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根本因素。

一、原则:

1.一篇新闻一个主题

2.在采访同时将主题确定好,或是边采访变选择、提炼主题

处理不当:主题选择偏杂、议论成分偏多。

二、选择主题:

1.来源于生活

2.有强烈倾向性:(政治上重要、为受众所注意、涉及最迫切问题)

三、提炼主题:

1.依据两个因素:对全局的清晰度、对材料的认真有序的综合分析

2.注意事项:不要强行“硬化”、不要分散空泛、不要雷同浅薄

新闻材料

新闻材料:构成新闻事实的各种原始情况、资料的总称。

第一手材料:记者亲临现场通过观察、访问所得的材料。

第二手材料:记者通过当事人口头或书面提供所得。

第三手材料:记者通过知情者口头或书面提供所得。

提倡记者抓第一手材料,但绝对不忽略第二、第三手材料的价值。

采访阶段:材料多多益善。

写作阶段:材料的选择在紧紧围绕主题、保证真实和显现价值、符合政策的基础上,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以少胜多。

新闻角度

新闻角度:指新闻事件(事实)表现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一、比

要求记者在明确报道思想和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先试选几个角度,然后逐一分析比较,看哪个最能体现特色和主题。

二、小

以小见大,一叶知秋

三、异

为避免雷同、效仿,要精于避熟,要敢于独创、标新立异。

新闻语言

新闻语言:指适合新闻报道要求、体现新闻特性的语言。

主要特征:准确、通俗、简洁

一、准确

1.叙述信息尽量量化

2.语言要有分寸感

3.新词使用要讲规范

二、通俗

1.多动词,少形容词

2.多细节,少议论

3.多比喻,少笼统

4.多解释,少晦涩

5.多白话,少文言

6.多具体,少抽象

三、简洁

新闻结构

新闻结构:指消息写作中队材料组合与段落安排的特定方式。

常见四种:倒金字塔式、时间顺序式、悬念式、并列式

一、倒金字塔式结构

含义:按重要性递减顺序安排材料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

主要特点:

1.打破叙事常规

2.呈“头重脚轻”之势

二、时间顺序结构

含义:指消息写作中按新闻事件发生、结局的原来时序和过程选择材料及安排段落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又通常称为编年体式结构。

三、悬念式结构

含义:指消息写作中设置悬念及剖解悬念组合材料与段落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

四、并列式结构

含义:指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材料和段落为同一主题服务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

新闻导语

新闻导语:指消息的开头段落,也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

一、导语的特征与作用

特征:由最新鲜、主要的事实或议论组成新闻的开头段落

作用:导读、导听

二、导语的产生背景和历史沿革

1.第一代导语:新闻诸要素俱全的导语。19世纪60年代并延续20世纪40年代。

2.第二代导语:部分要素式导语。20世纪30年代至今

3.第三代导语:丰富型导语或延缓式导语。少于规范与限制,讲究新奇、丰富和灵活多变的表现

形式,追求最佳表现角度和手法,获得最佳报道效果。

三、导语的主要类型

1.叙述型导语(直叙式概括式)

2.描写型导语(运用白描式描写手法,集中、简洁再现事件最具特色的现场情景,以增强新闻感

染力和吸引人的导语形式)

3.议论型导语(概述新闻主要事实的基础上,记者直接出面予以评议的导语形式。)

四、导语写作的主要要求

实、简、活

1.实

1)事实

2)记者写新闻、写导语的态度要扎实、朴实

2.简

3.活

讲究艺术,要产生活力和吸引力

新闻背景

新闻背景:指与新闻人物及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相关环境和历史条件。新闻中的新闻、新闻背后的新闻。

一、新闻背景的作用与类型

1.衬托性

2.解释性

3.启示性

运用时,只需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注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灵活穿插即可。背景材料要精炼,点到为止。

新闻结尾

新闻结尾:消息最后的自然段落。

一、结尾若好,当然需要

好的结尾要求:1、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2、寓意深刻,回味无穷。

二、结尾不好,宁可不要

新闻体裁

新闻体裁:一般新闻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作品的各类载体形式,是新闻内容与表现形式相统一的报道样式的通称。

一、消息

含义:以叙述为主的新闻报道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体裁。用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方式、最简洁的文字向受众传播最大量的信息,报道的主角。

两类:动态消息:

综合消息:对某事物或同类事物就一个主题进行分析报道

二、通讯

含义:以叙述与描写相结合为主要表现手法,较详尽报到时间的新闻常用体裁。

特点:在叙描结合的基础上,可适时、适当使用抒情和议论等表现手法和相关修辞手段,使受众产生如见其人、如见其物、如经其事、如临其境的深切感受。

主要题材: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工作通讯、人物专访、新闻小故事、特写等。

三、二者异同

1.新闻属性相同,新闻报道基本要求及表现手法共同遵循。

2.表现对象不同

3.表现手法不同

4.人称不同(消息:三人称通讯:一三并用)

5.结构布局不同(消息:倒金字塔通讯:自由灵活创新)

6.篇幅长短不同

新闻编辑

新闻编辑

第一节新闻编辑工作地基本属性

一、新闻传播的主导性工作采写与编辑是主要环节和基本业务

1.主要体现在报道的定位。总体的规范。定位与相应的调整。

2.其次体现在报道的策划。深、活、优

3.最后是报社的编前会制度。

二、新闻传播的整合性工作(选择、修改、标题、配置、合成。)

三、新闻传播的把关性工作(全程性、综合性、终审性。)

第二节当代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一、编辑环境的复杂化

编辑环境:大众传媒外围的各种情况与条件的总和,是新闻报道所传播的信息的发源地和目的地。编辑工作既作用于编辑环境,又受到编辑环境的制约。

二、编辑取向优质化

重视新闻报道的数量,更讲究新闻报道的质量,以质量兴报,以质量兴台,成为我国当代新闻

编辑工作的普遍取向。在新闻报道方面强调深化内涵,强化特色,培育精品,争创名牌。在操

作层面上,编辑的各个环节,都越来越注重深加工和精加工。

三、编辑工具电子化

电脑辅助新闻学:

1.电脑辅助报道。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寻找和发现新闻报道的人物和事件线索,报道思想和灵感。

2.电脑辅助参考。利用在线资源进行数据的检索和事实的交叉验证。

3.电脑辅助研究。利用在线资料开展与新闻报道有关的调查研究。

4.电脑辅助聚会。利用电子公告牌和电子论坛等定期与世界各地的具有相同爱好、兴趣或职业的人们

进行访谈和讨论。--据认为是新闻工作者运用互联网最激动、最有潜力的一个方面。

第三节新闻的确认

一、新闻确认的重要意义

新闻的确认:确定哪些新闻可以录用。它决定着报道的方向、特色和质量,在新闻工序上是第一位,而就其重要性来说也是居于首位。

1.实现报道宗旨的基本保证

(社会主义新闻媒体的报道宗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实现的手段是

通过新闻的选择。)

2.形成报道特色的基本保证

3.提升报道水准的基本保证

二、新闻确认的基本依据

“双重评价论”:具有社会价值、新闻价值的新闻。

“八看说”:八个“是否”。特点是可操作性强,通俗易学,还能为选择非新闻稿件所用。

具体要求:

社会规范:

遵守政治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实事求是,清正廉洁)

1)受众需要

A.受众需要具有某种一致性。即,含有重要性、新鲜性、社会性、知识性、接近性

的新闻是受众普遍关心的。

B.不同的受众在需求方面也有差异性。可以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职

业上进行划分。

三、注意事项

1.要有全面的观点

2.要有平衡的观点

既要突出报道的重点,又要兼顾报道之间的平衡。它最终是通过版面和节目体现出来。

第四节新闻的梳理

一、新闻梳理的下限

新闻的梳理:对新闻的一次全面的细致的再检验。首要任务是纠正新闻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差错和问题。这种着眼于补偏救弊的改稿行为,称之为新闻的“保护性梳理”。

1.纠正各种差错

1)事实性差错(违反常识,不合情理,主观想象,言过其实,前后矛盾,以偏概全)

2)政治性差错

3)知识性差错

4)文字性差错

2.避免各种不当

1)内容不当(提法不当,做法不当,泄露内情)

2)用词不当

二、新闻梳理的优化

在纠正差错和问题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完善新闻的表达,以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种

着眼于扬长求精的改稿行为,称之为新闻的“提高性梳理”。

1.凝聚主题

1)一线串珠。一篇新闻只有一个中心,并一贯到底。

2)削去枝蔓。为了主题的集中,还要舍得忍痛割爱,将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删去。

3)以少胜多。材料不是越多,主题就越突出。不说明问题的材料越多,主题会越模糊

4)精简过程。对事物进行必要的压缩和概括,使新闻短而精。

5)详略得当。与主题关系直接的、重要的内容应当展开,写得具体详细,不足的还应设

法补充。与主题间接的、一般的内容应当压缩,写得概括,简略,可有可无的还应删

去。

2.凸现精华

1)改变体裁,调整结构。如将通讯改为消息,可突出精华,直接、简练。

2)取其一点,独展所长。将精华部分分离出来,独自成篇。

3)化零为整,各显其要。将篇幅长的新闻分成若干篇,组合刊播。

三、新闻梳理的准则

1.有稿必检

2.有错必究。必须要有乐于和敢于负责的精神。

3.有改必慎。修改必须有据。

第五节新闻的标题

一、新闻标题与新闻媒体

1.新闻标题在新闻媒体中的作用:“两导”

1)导受作用。

导受:引导受众阅读和视听,是导读、导听和导视的总称。

标题受众:新闻数量与日剧增,人们不可能兼收每一条新闻,于是出现了以接触标

题为主的“标题受众”。

标题可以方便受众接触、了解、选择新闻,引起受众对新闻的兴趣。

2)导向作用。

最为明显的表现是就事论理,借题发挥。它更多的是通过词语的褒贬和语气的强弱

来显示。

2.新闻标题在新闻媒体中的区别

1)不同载体的新闻媒体对标题的要求不尽相同。

报纸:注意辞句的修饰,讲究语言的生动、形象、含蓄和凝练。

广播:注意音韵的优美和响亮,上口顺耳,要便于受众听清听懂,尽量口语化,通

俗化。

电视:简明扼要,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2)同一载体的媒体对新闻标题的要求也有区别。这是由媒体的性质、受众对象和所属地

区等因素的不同所决定。

二、新闻标题与新闻事实

新闻标题与新闻事实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1.新闻标题必须揭示新闻事实

2.新闻标题必须符合新闻事实

三、新闻标题系统的结构

1.主体类标题

基础部分,运用最为经常和广泛。包括主题和辅题(引题+副题)。

两种类型:

1)单一型标题。只有主题,用于信息单一的新闻。广播与电视的标题,以单一型居多。

2)复合型标题。主题+辅题,用于信息比较重要而又复杂的新闻。多见于报纸。

2.从属类标题

附属部分,是对主体类标题的补充。包括提要题和分题,主要用于报纸。

1)提要题:比较详细的概括文中的主要内容的概要题。

2)分题:插在新闻或文章中的小标题,或称插题。

3.整合类标题

最高层次的部分,统领主体类和从属类标题。包括栏题和类题,主要用于报纸。

1)栏题:为一个专栏或一组稿件所加的总标题。

2)类题:以归类为主要目的的综合题。(栏题表某种意向,类题主要起分类和显醒的作用。)

四、表现方法

1.态度层面的方法

1)客观性方法:标题只叙述事实,不发表议论,不加渲染烘托,采取白描手法。

2)主观性方法:标题对事实进行议论、渲染烘托,明显的体现出倾向性。

2.修辞层面的方法

1)形象方法。

2)强调方法。加强语气,突出内容,多重复词语、变换语序和设置悬念。

3)蓄意方法。曲陈其事,隐含其意。可巧用双关语和巧用标点符号。

4)齐整方法。特指对偶方法,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层次清晰。

5)引用方法。借用他人的话语来概括新闻的内容。

6)简练方法。(炼意、炼句、炼字)

第六节报道的配置

报道配置:按一定的报道意图将稿件搭配、组织成有机完备的整体。好的配置,可以使报道显得有序易读,使报道得到强化和深化,使报道获得整体优于部分的积极效应。

一、综合性配置

综合性配置,强调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最常用的配置方式之一。

配置要领

1.点面结合。重点与一般的结合。既有分量又利于受众全面了解事物。

2.庄谐结合。

3.褒贬结合。表扬与批评相重视。

4.图文结合。

5.长短结合。

6.多种文体结合。

二、同一性配置

同一性配置:将具有相同性的稿件聚在一起。可以增强新闻单元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往往形成强势,获得规模效应和比较优势。

1.强标识组合

即具有明显标志的同一性配置。可用来突出报道思想或报道重点,反映重要活动、重要事

件和重要典型。

1)借助标题。通过标题的整合,昭示稿件之间的相同关系。可以是栏题组合,类题组合。

2)借助专栏。

2.弱标识组合

即不具有明显标志的同一性配置。通过勾线、围框或前后左右相连来显示稿件之间的相同

关系。适用于不宜或不需作强化处理的同类信息的组合。一是,报道价值一般,没必要加

以突出,或报道价值虽然较大,但已多次采用标题强化。二是,报道价值较大,但不适宜

用明显标识。

三、延伸性配置

延伸性配置:增配其他稿件,对稿件加以拓展,使之丰富、深化。

1.广度延伸:即对新闻进行补充,增加相关信息。着眼于加大信息量,是量的延伸。

2.深度延伸:即对新闻着力开拓,深入揭示底蕴。着眼于提高消息质量,是质的延伸。主要方

法是配发评论,以编者按和编后居多。

四、解释性配置

解释性配置:借助其他材料加以说明不易为受众理解或明了的新闻。

1.文字资料

2.示意图表

第七节报道的合成

报道合成:包括版面和节目的编排设计,是新闻编辑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新闻价值判断的综合表现。兼具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和技术性,具有终审性和不可逆性。

第八节编排设计

一、编排设计的价值

编排设计,可以评论是非,表达情感,显示个性,引人注意,传达文字、图像、言语没有表达、

不易表达和不便表达的消息。是对报道价值的综合判断和最终表现,是消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它所隐含的消息具有不可更正性。

1.表态功能:表达新闻媒体对新闻的立场与态度。

2.启示功能:通过稿件的组合,产生特定的消息,给受众某种启示。

3.吸引功能

二、编排设计的原则

1.相符原则:即要与服务对象、与媒体的性质和特点、与新闻单元的性质和特点、与稿件的价

值和特点一致。

2.重点原则:即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

3.有序原则:即要分清条理和层次。

4.便易原则:即要易于受众接受消息。

三、版面编排的方式

1.重点式编排

(运用强化手段突出重点稿件。

强化手段有:标题字和面积加大,标题字黑底反白,正文字放大或用异体字,正文排长栏,

题文加框,粗线勾勒,照片压题,图文组合等。)

2.集中式编排

(用整版或半版左右篇幅报道同一类内容。

可以突出主题,烘托气氛,营造声势,引起读者注意,加深读者印象。

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与互补性,避免重复与单调。)

3.对比式编排

(将报道内容对立的稿件组合在一起。有利于主题的强化和深化。)

4.对称式编排

(讲究版面元素的工整对称,整体感和稳定感较强,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多用于内容互

有联系且篇幅不长的报道。)

5.交叉式编排

(要注意稿件之间的穿插、咬合。是为了保证印刷质量,美化版面的需要。)

6.模块式编排

(又称“现代版式”。模块就是一个方块,是一个单位。模块式编排的题文组合均成四边形,

不忌碰题,讲究块状错落。优点是版面简洁,整齐,清晰易读,便于读者快速的获取消息,

而且易于设计、排版和抽调稿样,十分适合电子排版。)

7.冲击式编排

(“拳击式示现”,对视觉构成强刺激。特点是标题显赫,照片增大,线条粗黑,色调浓重,

醒目夺人。)

四、版面设计的程序

版面设计:将报道合成具体化和直观化,使之形成面向读者的格局和外貌。

1.了解要求,考虑布局

2.计算篇幅,调剂余缺

(认真计算稿件的篇幅,这是画版准确的前提。)

3.版样

(“三先三后”:先安排重要稿件,后安排次要稿件;先安排模块形稿件,后安排非模块形

稿件;先安排版面的四角,后安排版面的中间。)

4.看大样

大样:版面排好后印出的样张。

清样:大样改正后印出的样张。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的诠释

新闻评论: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一、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的比较

1.反映内容(报道:事实评论:本质和意见)

2.写作目的(报道:传播信息、形成舆论评论:讲道理)

3.表达方式(报道:记叙为主评论:议论为主)

二、新闻评论和理论文章的比较

1.具有更强烈的时效性

2.具有更鲜明的针对性

3.具有更直接的现实性

新闻评论的根本特征:论题具有强烈的新闻性、论理具有鲜明的思想性、论说具有广泛的公众性。

新闻评论的分类:

一、新闻评论种类的不同分法

1.按主要性能分:带有全面部署性、带有说理启发性、带有业务指导性、带有政治鼓动性

2.按评书内容分:

政治评论、法制评论、思想评论、经济评论、文教评论(含教育科技卫生等)、

文艺评论、军事评论、外事工作评论、国际评论和社会问题评论。

3.按作者身份分:

1)由编采人员撰写的、代表编辑部集体意见的评论有: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

编者按、述评等;

2)由专家学者、业余通讯员和受众撰写的署名评论有:专论、思想评论、小言论、富有新闻

性和文艺色彩的随感、杂文、文艺评论。

二、代表编辑部意见的主要评论形式

1.大型重型的评论:

1)社论代表报纸编辑部和同级党委就国内外当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重大问题,

进行分析评论,及时表明党的立场和态度,阅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注重政策性、思

想性、指导性,文风庄重、严谨、朴实、鲜明。社论是报纸的灵魂与旗帜,它体现报纸

的方向。党的各级领导经常通过自己的机关报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引导舆论,指导实践。

它是一种最终要的评论形式,被人们称之为“党报的元帅”。发表社论,一般由同级党委

或有关部门审定。由于规格高,影响大,要坚持少而精。

2)编辑部文章专就当前国内外政治、思想等领域的重要问题或重大事件发表的理论性和真

册性言论,有一定的权威性。它论述范围广泛具体,有浓厚的理论色彩。它代表报纸编

辑部和同级党委对某一重大问题的立场和观点,其内容含量比一般社论更大,规格高于社

论,更庄重,更具权威性,因而影响更大。这种形式要慎用。必须经同级党委或有关部门

审定。

2.中型的评论:

1)本报评论员文章论述内容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它大多根据党的方

针政策,旧当前政治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比较集中、深入的分析。在选题

和协作上,较之社论更为自由和灵活。其篇幅一般比社论短。发表的郑重程度仅次于社

论。不署名的评论直接代表编辑部集体的意见。以“本报评论员”或“本报特约评论员”署名

的评论,名义上是代表个人,实际上反映了编辑部的观点和倾向,仍有较高的权威性。评

论可以单独发表,但多半和有关新闻报道同时发表,起着总结推广典型、指导全局的作用。

但提出新问题而又把握不定的应该送审。

3.小型的评论:

1)短评为配合传达、阐述党的方针政策,或就当前社会的某些亲乡、问题和现象,以编辑

部或以编辑发表的评论。在写作上较之中型评论更单一,分析更扼要,篇幅更简短。一

般都配合新闻报道发表,针对性、思想性、是都较强,抓住一点,推动一般,起到画龙点

睛、突出重点的作用。

2)编者按编者对所发表的报道、文章进行提示、评论或作补充说明的文字,大致分为政治

性的和说明性的两种。按语的写作,要求旗帜鲜明,一针见血,逻辑严密,文字精练。编

者按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多采用较为郑重的场合和必要之处。其作用在于引起读者注

意,加强传播效果。编者按可放文前、文后,也可放文中。

3)编后简要说明编辑部对有关新闻报道或文章的基本态度,多因事抒感,借题发挥,用于

一些已作过多次宣传的主题,从新的角度或用新的材料、新的论证方法,给以简单的必要

的新说明。一般都配合新闻报道、文章发表,起深化主题,强调重点的作用。可拟标题,

也可不拟。

三、几种由作者个人署名发表的评论形式

1.专论带有时评的形式,是新闻媒体编辑部约请某一方面专家或权威人士,就他们有深入研究

或熟悉的某个专门问题发表意见的文章,是既有现实性又有理论性的一种评论形式,其内容接

近于编辑部文章,一般都发表在显要位置。担由于是个人署名的,权威性和郑重程度较编辑部

文章较小。

2.代论主要用于对人民内部某些认识问题的正面引导,以及对国际上影响范围较小的事件,加

以评述,帮助国内人民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开阔视野。往往以个人署名,反映的确实媒体编

辑部的立场与态度。

3.新闻时评往往就社会关注度高的新闻事件,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事件,以及公众共同

关心的热门话题,作及时、准确、深刻的评论。一事一议、就事论理,注重议题的新闻性、观

点的鲜明性、作者的广泛性,是它的基本要求。它强调在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中发言,积极抢占

舆论制高点,从而发挥引导舆论的作用。“应时而在”、“评在当口”是时评广受好评的根本原因。

要求持论尖锐,文风清新,语言简洁,明白畅晓。

4.思想评论这是运用最为普遍、群众性最为广泛的一种评论形式。他的特点是,从群众角度提

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开展群众性的自我教育,使媒体能较多地反映群众的声音。他的题材涉及

面很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无多不谈,大多以思想认识问题作为主要评论对象,以

帮助人们澄清是非,提高认识为目的,论述问题时注重就实论虚,夹叙夹议,摆事实讲道理,

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同志式、朋友式的谈家常的热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5.微型评论(小言论或袖珍评论)主要指论题单一,分析扼要,篇幅简短,运用灵活,一般有

固定版面位置的一种小型评论形式。它们以短见长,以精取胜,短而有味,有的放矢,言之有

物,有今日感、时代感、新鲜感,往往在某上拨动读者的心弦,获益。

了解和掌握各种评论的特点的实践意义:首先有助于我们在特定情况下,得心应手地选择最恰当的评论形式,其次有助于我们对各种评论形式的配合运用,更好地发挥评论的特长,再次有助于避免评论形式单调的缺陷。

新闻评论的要素

一、论点

1.含义: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的主张、看法和所持的态度。

论点是经过提炼和浓缩了的观念、思想,是作者站在正确立场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对客观实际做了周密的调查和认真的分析研究之后,

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看法、主张和观点,它集中地反映着作者对某个事物或某个问题

的基本见解。

2.分类:

1)总论点:(中心论点基本论点主题)是评论中全部观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是作者需要全力

说明的总主张、总看法,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

2)分论点:为了更好地阐明总论点,从几个方面或层层深入地来论述,提出一些证明、补充

或者发挥总论点的从属论点。派生于总论点并为阐明总论点服务的。

3)关系:

a)总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主从关系,因果关系等。

b)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互相平行,逐个深入,互为因果等。

4)作用:

a)分论点的双重作用:对论述的部分来说是论点,需要加以证明(用以证明的文字称之

为部分论据);而队全文的总论点来说,同时也是论据的作用。

b)总论点的作用,总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和主旋律,是全文的论述中心之所在。它在

文章中的作用,是提携全篇,把各个论点、材料统率起来,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饿说

理体系。

二、论据

1.含义:论据是论点赖以形成的根据和用来证实、说明论点的证据。

充分、准确、可靠的论据,对证明和证实论点很重要。

2.论据分为两类:事实性论据与理论性论据。

1)事实性论据(表述事实的判断)

用事实作为根据、证据。这类证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或概括,具有直接

现实性饿品格,是证明中心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主要指现实生活中有代表

性的人证、物证,以及典型事例,历史资料和统计数字等。

2)理论性论据(表述客观规律的判断)

a)科学理论

b)国家的法律、法令,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讲话T

c)历代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和知名人士的权威性的言论

d)公认的道德规范,人人皆知的生活常识,以及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公理、

定义、法则。

e)古今中外各种著作中带哲理性的格言、谚语、歇后语以及诗文中的佳句、炼语等。

三、论证

1.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讲,就是运用和组织论据去说明和证实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从写作角度讲,

论证过程就是把材料和观点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完成的说理体系的过程。

论证好象纽带,把需要的论据围绕着论点贯穿起来,组织起来,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严密的论证是使新闻评论具有战斗力和说服力的保证。

2.论点、论据、论证之间的关系:论点是灵魂,论据是血肉,论证是骨骼。论点是灵魂,因为它

对论据、论证起统率作用。论据是血肉,因为论点靠论据证明或说明。论证是骨骼,因为它是

联结论点与论据的桥梁和纽带。所谓“言之成理”除了所论之理正确以外,主要靠论证的力量。三

者就是这样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

新闻评论的选题

一、到哪里去选题

1.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与

范围。

2.选题的地位:这是写作全过程中的一个首要环节。选题主要确定评论什么问题。评论的论题确

定了,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

3.如何选题: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实际执行中的情况和问题,

了解群众的思想、意见和呼声。应该从上头精神和下头情况的结合中去找,最根本的,又是从

实际工作中去找,从现实生活中去找,要把群众关心的问题,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列入评

论选题的范围。

4.要点:真正吃透上下两头、上下紧密结合的选题。上,就是中央的精神,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

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下,就是基层实际,群众呼声,现实问题。吃透上头,大多可

以通过阅读文件,参加会议和听报告解决,而吃透下头,必须“身入”下去,真正深入基层、深入

实际、深入群众。可以说,评论工作者的“身入”是为了达到评论的深入。“身入”是深入的前提和

基础。

写一篇重要的新闻评论,一般都应深入实际部门,深入基层单位,就有关问题的各个方面做广泛的了解,对其中的主要问题做深入分析,力求详细地占有材料,从全面情况的分析中选定论题,并寻找出正确分析论题的方法。

调查研究的具体方式:深入实际从事调查;间接调查(读者来信,单位调查报告,内部情况,书刊材料,参加召开会议等)。

二、学会从现实生活中选题

1.一般而言,凡是群众普遍关注、实际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往往是评论选题的

重点。

2.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最新讲话精神,殛待进行舆论引导;

2)现实生活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新人新事新风尚,殛待进行宣传倡导;

3)当前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或薄弱环节,殛待进行正面疏导;

4)人们共同关注而又疑惑不解莫衷是一的问题,殛待进行澄清;

5)社会生活中一些违反科学又习以为常的种种言行,殛待进行唯物论教育。

三、第三节好的论题应具备的条件

1.触及现实,富有新意

2.面向全局,准而有当

3.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新闻评论的立意

一、定义:立意就是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确定评论的

主要意思,以构成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地位:立意是诸论点的总和并且统率诸论点,是全文的基调,也是评论写作全过程中的一个具有决定

意义的中心环节。

三、立意的主攻目标

立意贵在“站得高”,核心问题是一个“新”字。刻意求新,应该成为每位评论工作者的毕生追求。

1.论题要有新思想

2.论理要有新高度

3.论述要有新角度

四、立意的思维方法

1.要善于“把道理磨碎了讲”,即把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小的从属论点,一层一层地,一个一个地讲清

楚。只有把事物、现象或概念加以“条分缕析”,剖析成若干组成部分,找出各部分的本质属性

及彼此之间饿联系,这样才能找到理。

2.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事物进行正确、深入、全面的分析,力戒主观

性、表面性和片面性。

1)所谓正确的分析,就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事物作出客观、中肯、切合实际的评价,

反对任何主观随意性。

2)所谓深入的分析,无非指要善于透过事物的现象,着力分析它的内部联系,揭示它的思想

意义,克服表面性。

3)所谓全面的分析,就是坚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矛盾进行恰如其分的评

述,力戒片面化绝对化。

3.很重要的方法:纵联系、横联系的分析方法。任何一个问题,如果从纵的方面把她分为几个阶

段,从横的方面把它分为几个部分或几种角度,就容易分析得细致渗透。

4.常见的片面性、绝对化的毛病表现为:一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二是非此及彼,非鹿为马。

新闻评论的论证

一、论证的含义与作用

1.含义:论证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以证明你的论点是正确的,这是一篇新闻评论能不能写好的

关键。

2.立意与论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二者都服从并服务于评论文章的说理,是一个统一过程中的两个环节。都针对论题,担负

着“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的任务,即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任务。

2)二者区别

A.立意是根据可靠的事实和充分的理由提出对某个问题的主张、看法,论证则是运用事

实、道理证实对某个问题的主张、看法。

B.立意大体确定评论的基调,赋予文章以灵魂,论证则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

赋予灵魂以骨骼。

C.立意主要靠论证。

3.新闻评论的论证是否严密,它的逻辑性强不强,其含义为:其一,是能说得使人信服,使受众

必然得出并且不得不接受你的结论;其二,指论述有条不紊,层次分明;其三,指思想、议论

严格周密,思想的过度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4.论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

5.三大通病:没有经过逻辑推理的过程

1)满足于用几句结论性的语言,用抽象的原则道理去代替对具体事物的分析和论证,文章的观

点不是建立在有充分根据的基础之上。

2)以演绎法取代分析法,企求用革命导师的论述、知名人士的话或科学原理取代作者对具体事

物的分析和论证,不经过或者很少经过向受众说理的过程。

3)停留在赘述同类的故事来代替论证,或者是列出种种现象来取代分析,作出的结论不是使人

感到缺少根据,就是觉得有些武断。

二、立论和驳论

论证方式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

1.立论

1)立论就是从正面直接阐明客观事物的真理,以证明作者提出的看法、主张。

2)立论的具体方法,即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等直接阐明观点的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方法,亦即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

A.例证法(事实论证),是运用归纳推理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

它通过列举典型的具体事例,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在新闻评论中用得比较普遍,

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B.引证法(事理论证),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论证问题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用已被证

明的、公认的道理、原则或理论,来论证未被证明的、个别的、具体的论点和道理,

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运用引证法论证问题时需注意:首先引证的原理必须正

确,不要断章取义;第二不要引证过多,以别人的观点代替自己的论述;第三,要注

意具体分析,不可简单推理。

C.比较法(比较论证),是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

条件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以有力地证实某个论点的正确或错误。常用的一种方

法。具体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情况。类比就是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一类事物的某

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对比就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可

分为纵比和横比,纵比是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即现

在和过去比;横比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性质截然相反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

比较,即好与坏的比较。

D.喻证法(比喻论证),用比喻来阐明事理的方法。

2.驳论

1)驳论是以反驳别人(或敌论)的某种错误观点(或反动观点)为主,在反驳错误观点的过

程中宣传真理。

新闻评论的驳论包括揭露、批驳、剖析、辩论等方面,是在政治、思想、理论和学术上驳斥谬论、澄清是非,扶正祛邪的一种重要方法。

2)驳论的原则:坚持白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实事求是

区别对待。

3)新闻评论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驳论只要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论证的三方

面之一,就达到了驳倒对方的目的。

4)驳论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a)直接驳斥其错误观点。

b)直接揭穿对方论据虚假或论据不足。驳斥对方论据时,可以用既有个性特点又

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事实,也可从分析危害性着手批驳其错误的说法。

c)直接分析对方论证方法不合逻辑,进而否定其论点。

3.反证法,不是从正面直接来论证论题,而是从反面间接地论证论题。

4.归谬法,以欲擒故纵的方法,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以其作为前提,引出一个显然是

(完整版)陈国辉版基础会计笔记

总论第一章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一.会计的产生是适应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1. 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出现剩余产品和生产社会化2. 3.产生的必要性:生产的需要;资源的稀缺性的需要;生产专业化的需要二.会计的发展: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统一的计量单位,单式簿记,1494(一)古代会计(古复式簿记) 没有形成单独的学科。西周时期,1.“会计”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 零星算之为“计” “会计”即“月计岁会” 总和算之为“会” 2.西汉时期,中国产生“三柱结算法” 公式:入—去=余 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余 3.唐宋时期,中国产生“四柱结算法” 公式: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 4.明末清初,中国创建复式记账法——“龙门账” 公式:进-缴=存-该 收入支出资产、债务负债、投资 (二)近代会计(复式簿记运用 20C40年代) 会计史上的两大里程碑:①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会计之父)出版了《算 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 ② 1854年,英国苏格兰成立了爱丁堡会计师协会,会计职业出现。(三)现代会计(20C40年代今) 1.管理会计体系形成,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2.会计信息系统形成。 3.会计准则首先在美国颁布。 三.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附带职能独立职能独立学科 2.实物计量货币的综合计量 3.原始计录与计量单式记账复式记账目标管理 4.手工操作机械操作电算化 第二节会计的涵义 一.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属性(性质) 技术性(自然性):反映生产力的技术与组织的需求,与生产力相联系。 社会性:反映单位经济管理活动,与生产关系相联系。 1

艺术概论的所有知识点汇总

上编艺术总论 广义而言,艺术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 狭义的艺术专指文学以外的其他艺术门类。 艺术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出现是19世纪末。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1841-1895)主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独立学科的正式形成。费德勒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格罗塞(1862-1927)的《艺术的起源》是艺术社会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艺术学的容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 艺术:泛指各种技术技能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艺术与其他各种社会意识形态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都最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且他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它们的共性。 《辞海》的定义:人类以情感和想像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观点 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柏拉图、黑格尔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康德、尼采 3、模仿说或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和自然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所以艺术生产必须适应欣赏者的消费需要;同时艺术欣赏反过来成为刺激艺术生产的动力,推动艺术生产的发展。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一、形象性二、主体性三、审美性 一、形象性 形象性指的是艺术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显现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并反映社会生活的属性。 艺术形象的特点 第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第二,艺术形象是容与形式的统一。 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容,也离不开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第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成功的艺术形象都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 艺术典型 艺术典型:就是作家、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 二、主体性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

刘海贵《新闻采访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 实施与运作(采访中期)【圣才出品】

第三章 实施与运作(采访中期)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的重要性 商定较适宜的访问时机 创造访问条件 设计较得体的仪表风度 讲究较文明的言谈举止 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的内容 调节较融洽的访问气氛 摆正较合理的相互关系 穿插较丰富的形态语言 掌握较灵活的注意转换 提问的三种形式:正面提、侧面探、反面激 掌握提问的技能 提问的注意事项:宜简洁、具体、间接、深刻、自然、节制 调查座谈的效果:节省时间、互相启发、及时验证 主持调查座谈 主持调查座谈的技能 强调现场采访的原因 强化现场观察 现场观察在采访中的具体功能 现场观察时的注意事项 悉心闻取线索 重视视觉功能 适时调节音强 着力训练听力 记录应以笔记为主,心记为辅 坚持当场纪录 记录内容的主要范围 记录的注意事项 实 施与运作(采访中期)

一、创造访问条件 1.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的重要性 (1)从心理学角度看问题,任何活动要收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要创造一系列相应的良好条件并服务于活动前和活动中。 (2)面对心理反应不一的采访对象和种种复杂的采访局面,记者又要限时限刻、有质有量地完成访问任务,除了掌握熟练的采访方法、技巧和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外,访问前和访问中还必须创造各种良好的访问条件,否则,访问效益实难兑现。 2.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的内容 (1)商定较适宜的访问时机 ①让采访对象自己约时间; ②与采访对象一起工作或生活片刻。 (2)设计较得体的仪表风度 ①若到机场、会场、剧场、宾馆等场合采访外宾、领导、专家、演员等,不妨着意修饰、装扮一番; ②若到车间、大田、连队、矿井、牧区等场合采访普通群众,则尽可能朴素平常。 (3)讲究较文明的言谈举止 (4)调节较融洽的访问气氛 分为三个步骤: ①简单表明身份和来意; ②趁落座之机,迅速用眼光扫视室内环境的布置和装饰,然后将视线停留在某一物体上;

文学概论题库-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文学概论试题库 一、选择题 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A哲理性B荒诞性? ? ? C象征性? ? ? ? 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 ? ? ) A抒情动作? ? ? B抒情内容? ? ? C声音组织? ? ? 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 ? ? ) A? ? 象征性? ? ? B主观性? ? ? C评价性? ? ? ? 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 ? ? ? ) A表现功能? ? ? ? ? B通讯功能? ? ? C意义功能? ? ? D形式功能 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 ? ? ) A倒装与歧义? ? ? ? B夸张与对比? ? ? C借代与用典? ? ? ? D 比喻与象征 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 ? ? ) A亚里士多德? ? B钱钟书? C王夫之? ? D布封 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 ? ? ) A创作个性? ? ? B多样性? ? ? C稳定性? ? D相对性 8风格的特性是(? ? ? ? ) A独创性? ? ? ? ? B多样性? ? ? C稳定性? ? D相对性 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 ? ? ) A《文心雕龙》? ? ? ? B《诗品》? C《修辞学发凡》? ? ? D 《诗学》 10文学接受客体指(? ? ? ) A认识属性? ? ? ? ? B? 审美属性? ? C文化属性? ? ? ? D整体属性 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 ? ? ? ) A阐释者? ? ? B审美者? ? C认识者? ? D思想者 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 ? ? ? ) A黑格尔? ? ? ? ? B姚斯? ? C刘勰? ? D布封 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 ? ? ) A莱蒙托夫? ? ? B姚斯? ? ? C布封? ? ? D伊瑟尔? 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 ? ? ? ? ? ) ? A净化? ? ? ? B共鸣? ? C领悟? ? D延留 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 ? ? ? ) A新批评? ? ? B自然主义批评? C俄国形式主义? ? D结构主义 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 ? ? ? ? ) A马克思? ? ? B恩格斯? ? C列宁? ? ? D毛泽东? 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 ? ? ) A真实性? ? ? ? B革命性? ? C情感性? ? ? D倾向性? 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 ? ? ) 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 ? B进步的倾向性? ? 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 ? 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 ? ? ) A批评风格? ? ? ? B最高标准? ? ? C批评方法论? ? ? D批评原则? 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 ? ? ) A人本主义心理学? ? ? B原型心理学? ? C格式塔心理学? ? D精神分析学? 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 ? ? )效果。 A领悟? ? ? B延留? ? C净化? ? ? D共鸣 22最早指出文学本文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的人是(? ? ? ) A伊瑟尔? ? ? ? B加达默尔? ? C英加登? ? ? D弗洛伊德? 23接受动机可分为(? ? ? ) A审美动机? ? ? B求知动机? C借鉴动机? ? ? D施教动机24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 ? ? ) A? 语言表现? ? B? 体裁类型? ? C? 结构安排? ? ? D? 形象创造 25抒情性作品的基本要素是(? ? ? ) A抒情内容? ? ? B抒情话语? ? C抒情现实? ? D抒情自我26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是(? ? ? ) A声音? ? B画面? ? C情感经验? ? ? D情景关系 27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 ? ? ) A结构? ? ? ? B声音? ? ? C故事? ? ? D视角? 28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 ? ? ? ) A人物、情节、环境? ? B叙述方式? ? C叙述的声音特点? ? ? D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 29文学话语的沟通功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 ? ? ) A叙事功能? ? ? ? B抒情功能? ? C描述外在事物? ? ? D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 30从表意方式的角度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 ? ? ? ) A表意式意象? ? B表情式意象? ? C寓言式意象? ? D符号式意象? 31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 ? ? ? ? ) A刘勰? ? ? ? B曹丕? ? C司空图? ? D? 刘熙载 32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 ? ? ? )A刘勰? ? ? ? B曹丕? ? C司空图? ? D? 刘熙载 33组成文学活动要素的是(? ? ? ) A读者? ? ? B世界? C作家? D? 作品 34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 ? ? ) A实践性? ? ? B艺术性? ? C价值取向? ? D? 综合性 35“移情说”的提出者是(? ? ? ) A立普斯? ? ? B克罗齐? ? C弗洛伊德? ? D? 布洛

基础会计笔记(精简版)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1.是适应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 2.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出现剩余产品和生产社会化 3.产生的必要性:生产的需要;资源的稀缺性的需要;生产专业化的需要 二.会计的发展 (一)古代会计(古 1494复式簿记):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统一的计量单位,单式簿记,没有形成单独的学科。 (二)近代会计(复式簿记运用 20C40年代) 会计史上的两大里程碑:① 1494 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会计之父)出版了《算 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 ② 1854年,英国苏格兰成立了爱丁堡会计师协会,会计职业出现。 (三)现代会计(20C40年代 今) 1.管理会计体系形成,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2.会计信息系统形成。 3.会计准则首先在美国颁布。 三.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附带职能 独立职能 独立学科 2.实物计量 货币的综合计量 3.原始计录与计量 单式记账 复式记账 目标管理 4.手工操作 机械操作 电算化 第二节 会计的涵义 一.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 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属性(性质) 技术性(自然性):反映生产力的技术与组织的需求,与生产力相联系。 社会性:反映单位经济管理活动,与生产关系相联系。 三.会计学及其分支 1.含义:是人们在长期会计工作的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逐渐形成的专门研究会 计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属于管理学科。 2. 分支(P6) 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职能(即内在功能) 1.核算(反映)职能 提供会计信息 四个程序: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报告 ① 实现条件 三个阶段:记账、算帐、报账输出(报账) ② 特点: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完整性,连续性和 系统性。 2.监督职能 经济业务的真实性 ①监督内容 财务收支的合法性 公共财产的完整性

(精选)艺术概论考研复习笔记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没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 一层面的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一)艺术石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 作用于经济基础。 (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它们的共性 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观点或观念,以及这些观点或观念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2)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1、政治、法律等制度及相应的机构、措施。 2、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以及哲学、宗教、艺术、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等等。 3)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1、他们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都决定于经济基础;2、它们反过来有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即反作用于经济基础,3、而且它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他们的共性。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同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发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上,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文学宗教、哲学等等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中,是

“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而政治、法律及道德属于艺术等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 它们和经济基础的距离上有所不同,它们并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分出不同的地位。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与程度也使不同的。艺术通过政治、道德、法律等“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艺术与“中间环节”的关系:直接和密切。 (四)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 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1)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2)另一方面,政治与艺术虽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3)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中介影响艺术,而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超越政治的艺术家是不可能存在的,超越政治的艺术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2.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1)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2)另一方面,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3)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是建立新的经济基础,破坏旧的经济基础。

(完整版)文学理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 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1、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科都叫“诗学”、“诗论”。 2、一般 ↑ 共时← —————————————→历时 ↓ 特殊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与其他四个分支关系密切,它通过横向的审视,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和制约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1、对象 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2、任务 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 世界 读者作家 作品 三、、文学理论应有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来源于文学活动实践; 为文学活动实践所检验; 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一种意识形态; 民主、科学、现代的取向; 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 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1、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 2、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二、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 1、文学哲学 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

科技哲学班田培沛2013111398《简明中国科学技术史》读书笔记

《简明中国科学技术史话》读书笔记 作者: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27班田培沛 2013111398 当前我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关键。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中国科学技术为什么古代先进而近代落后,一定有社会历史的原因。研究和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探讨它的发展规律,将可以起到鉴古论今的作用。本书的主编是陈美东,本书向读者揭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不仅叙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也探索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中国科学技术史,是整个人类文化史的一部分。在它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取了世界各民族、地区和国家的许多成果,同时也把自己的许多成果传到国外,贡献给全人类。关于中外科技交流,《简明中国科学技术史话》也给予了一定的注意。在这本书的最后,对中国科学技术史上若干规律性问题的加以探讨。这些意见虽然还只是初步的,不成熟或者不完备,甚至有错误,但是可以引起读者去进一步研究,也有助于读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经验中获得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新石器时代文化大约在距今一万多年前,晚期智人在长期劳动实践中,智力进一步发展,劳动经验和技能,制作劳动工具的技术,都有显著的提高,这就发展成为现代人。这时候,人类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在技术上有许多新的突破,出现了形制准确合用和有锋利刃口的磨制石器,开始烧制陶器,产生了原始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并且利用野生葛、麻等纤维编织成织物,还建筑了住房。到现在为止,我国已经发现距今4000年-7000年前

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大约六七千处。由于我国土地辽阔,地形复杂,各地区气候差异也比较大,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各地区造成一定的隔阂、闭塞状态。我们的先民长期在不同的自然环境里生活和进行生产活动,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住房、生活用品等各方面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地区特点。考古学家习惯上用某种特定文化遗存最初发现的地名给这种文化命名。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著名的有河姆渡文化、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原始公社制逐渐走向崩溃,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先民在跟自然界作斗争的时候,是结成群体进行的。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由于工具落后,生产技术水平十分低下,组织能力也很薄弱,只能几十人结成一伙,靠采集和渔猎维持生活。因为生活极端艰苦,大多数人都早年天亡。有人曾经就所发掘到的22个“北京人”化石材料进行鉴定,在14岁以下死亡的就有15人之多,占68.2%。 奴隶社会早在国家形成前,黄帝、尧、舜、禹等就先后活动于黄河流域。启于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经商、西周、春秋四个阶段,我国的奴隶制度经历了1600年的独立的延续、发展期,这是别的文明古国所根本无法比拟的。随着我国奴隶制在公元前476年的结束,我国的历史也就于公元前475年进入了封建社会,这比西欧于476年才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早了一千年。我国于公元前221年就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集权制国家———秦;而西欧的英法则在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才开始走上集权的民族君主国的

艺术概论笔记整理

[一位叫丽水千里的朋友贴出的 艺术概论笔记整理 艺术概论笔记整理 1、艺术的本质特征等一般规律性问题 2、艺术的发生与发展 3、艺术与其它相关领域文化形态的相互关系及它的地位与作用。 4、围绕艺术活动四要素讨论艺术的核心问题 创作者(艺术家)、鉴赏者、作品、世界 5、艺术门类 用材质和技法来划分比较科学的划分方法 艺术本质论 科学和美学划分在19世纪末。艺术和美学既有交叉有不一样。1750年,美学。 美学研究艺术美+自然美 1、艺术产生的理论 艺术生产,艺术传播,艺术消费(生产-消费) 艺术传播在教材中最为薄弱的部分。艺术传播是艺术产业化最重要的环节,(艺术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系,广告学,传播学)(广告及市场)(展览馆,出版社)===>现代传媒对艺术传播的影响?

生产分为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两种,艺术被看作一种精神生产形态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特点。艺术是主观与客观,心与物的结合与统一。马克思:“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揭示了物质、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为什么说精神生产具有不平衡关系? 精神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精神受物质制约,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从人的需要(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多层次说”)和生产的目的来说第一,精神生产满足精神审美认知需求。第二,物质生产——使用、交换、价值属性、商品属性;精神生产——审美属性。第三,从生产过程和结果来看独立于物质生产的特征,艺术精神,构思,技巧投入和一般工艺品不一样。 揭示艺术系统的奥秘 创造性被扭曲,淹没与根本原理违背片面追求票房收视率 艺术把握世界方式 形象性特征:不单是具象,可视可听都包括。借助艺术通感。音到形,诗到画。和科学性概念理性把握世界不同 特征的美——运用形象进行创造性的想象的重要。“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悟,又表现思想” 艺术形象性: 1、主观客观的统一,有意味的形式 主观因素消失在客观的因素中——建筑 客观因素消失在主观因素中——音乐

刘海贵《新闻采访写作新编》笔记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笔记整理 第一章新闻采访写作概述 1.1采访的定义:“采访”一词始见于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比“新闻”一词约早出现300多年。新闻采访: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1.2采访的特点:①目的的差异性;②时间的限制性;③项目的突发性;④需要的广泛性;⑤知识的全面性; ⑥活动的艰辛性。 1.3采访与写作的关系:从新闻实践的角度看,两者的关系是既紧密相连又有先后、主次之分的。具体反映在4个方面:①反映在活动的程序上。从活动的程序上看,先有新闻采访,后有新闻写作。这一程序不能颠倒。 ②反映在活动的内在联系上。从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和形成过程看,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事实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两者之间的媒介是采访。③反映在活动的性质上。新闻采访和写作,其活动性质,一个是认识实际,一个是反映实际。只有正确认识实际,才能正确反映实际。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采访的归宿。④反映在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上。新闻写作常常反作用于新闻采访。 1.4采访的方式:从形式上分:①个别访问:通常也称为“一对一”的访问形式,是记者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基本活动实施形式,好处:谈得具体,谈得深入,且记者容易把握主动权;②开座谈会:也称开调查会。记者可以就某个调查专题,邀集有关人员座谈。好处:记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搜集较多的新闻材料;几个采访对象一起接待记者,心理比较松弛,不易紧张、拘束,采访气氛容易轻松和谐;有利于采访对象互相启发、补充,有关材料的真伪程度一般能当场得到修正或验证。一般涉及面较广的大、中型报道题材,采用此实施形式,效果较为显著;③现场观察:俗称“用眼睛观察”,强调记者必须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充分发挥视觉功能,对事物微观细察;④参加会议:会议新闻一般主要通过这种形式采写;⑤蹲点:即深入一个点,解剖“麻雀”,作深入扎实的采访。此实施形式通常适合于时间性不太紧迫但报道量较大、涉及面较广的报道题材。该形式能使记者较详细地搜集和取舍材料,通过几个反复过程,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过程,进而抓取典型材料和揭示事物本质特点,写出有深度、力度和厚度的报道;⑥查阅资料:一般资料包括受众来信、基层单位的工作情况简报以及各类剪贴、原始材料的文字记载等;⑦改写:即把某一新闻线索或一则现成的稿件,加以修改或补充而另成一则新鲜的新闻;⑧问卷:抽样调查的主要形式,即记者根据题材的需要,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然后以纸面的形式,拟定出若干个简洁明了的问题,将问卷送至受众手中;⑨电话采访:注意准备要充分;提问要凝练;记录要及时;⑩网络采访:主要形式:直接转载信息;组织网络调查;通过E-mial交流;查阅收集资料。 从性质上分:①常驻采访:派驻外地或外国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②突击采访: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发性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③交叉采访:在同一期限内对两个以上新闻事件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可以省去重复找人和路径往返所费的时间,是一种投入少、收效高的采访形式。④巡回采访:按照编辑部指示、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一般没有具体、明确的采访对象和报道题目,主要由记者根据编辑部总的报道思想灵活掌握,在巡回路途中选择若干新闻题材就地采访,连续不断地向受众进行系列报道,又称旅行采访。⑤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⑥易地采访: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 1.5采访的认识路线:两条①唯物论的反映论;②唯心论的先验论。危害:武断、无知失方向;投机取巧找捷径;为求深度搞臆想。 第二章记者的修养 2.1作风修养:①要有优良的思想作风修养。其内涵是记者要有一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水平和党的政策水平,具备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并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思想作风修养的核心是新闻工作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②工作作风的核心是新闻工作者的牺牲精神和冒险精神。 2.2道德修养:新闻职业道德,即指记者在采写、传播新闻过程中与人、与社会相处时的行为规范。我国最早提及新闻职业道德内容的当数宋代对民间小报的指控。率先明确提出“提倡道德”是报纸职责之一的是徐宝璜先生,而最早将“品性”认定为“记者资格”第一要素的则属邵飘萍先生。 新闻职业道德包括的具体范围和基本内容:①坚持真理,忠于事实;②谦虚谨慎,戒骄戒躁;③深入实际,体察民情;④互敬互学,积极竞争;⑤摆正位置,不谋私利;⑥甘为人梯,严禁剽窃。 记者与人、与社会相处的具体关系主要有:①记者与新闻事实的关系: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从而对党的事

同济大学中建史笔记整理

建筑理论与历史笔记整理 讲课:常青 ps黑字为上课内容,黑粗体是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标题,蓝字是我的一点补充说明,红字是我后来能够想起的期末考试选择填空部分。另附缪朴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和有一堂课上拍的部分幻灯照片以及最后一堂课的复习笔记(基本上是以前课堂上讲过的,我懒的再输入一边了)和一次讲座笔记。照片拍的不是很清楚,笔记有点散,老师讲的很快,听不懂的就照着说的记了,错误的地方还请见谅。希望笔记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课程大纲 (按照我的理解认为重点的,理出的一条线,供你参考) ◆建筑史观(第一讲、第二讲):这门课的意义 ◆建筑意匠(第三讲~第六讲): 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延续性的基本特征追究成因(地理、文化) ◆建筑演变(第七讲~第十一讲) 演变的现象(第七讲):延续中的变异 演变的成因(第八讲~第十一讲): 丝绸之路:魏晋南北朝(第八讲、第九讲) 西风东渐:中国近代建筑(第十讲、第十一讲) ◆建筑保护(第十二讲) ps 常青推荐的书目:《华夏意匠》,《后现代建筑语言》,《大乘的建筑观》李祖元汉宝德,《园冶注释》,《西方的没落》,《斗拱的起源》斯宾格勒,《清式营造则例》,《浮生六记》,《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缪朴(《建筑师》36,40),<> 其中缪朴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在上课过程中要求我们都读过 <>为研究生教材,常青老师特别推荐 考试: 期中论文《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特征》 期末考试选择填空:上课笔记中内容 作图题:(意象作图)1.《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特征》 2.《21世纪外滩印象》 作文题:《从国家大剧院看保罗?;;安德鲁的建筑历史观》 ps.常青认为这门课的评分应当是论文的形式而非考试,考试是学校安排,迫不得以的。我觉得很对,因为写论文能逼着我们去查很多资料,看许多别人的观点,就算不感兴趣,打着抄一篇论文主意的学生也会去读那么几篇文章的。这远比考试死背笔记来的收获大。所以我也在次提一提,供你参考。 第一讲:概说 ●历史观,历史意识: 1.涉及过去和现在,深入骨髓的理解即往和历史的关系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柯罗奇 2.《建筑理论的历史》维特鲁维 3.《建筑学的理论与历史》 特点:⑴记事本末,事件体(类似于《资治通鉴》对事件的分析)对建筑实践的分析, 有的放矢,“分析问题,专题性”

中级会计实务笔记全.doc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 第一章 总 论 一、会计 管理会计(将来时) 企业会计 → 权责发生制 财务会计(过去时) 行政单位:收付实现制 预算会计 → 事业单位:事业活动(收付实现制) 经营活动(权责发生制) 非营利组织:权责发生制 二、财务目标 1、目标: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帮助。 2、两种观点: ⑴ 受托责任观:更多强调可靠性,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站在经营者角度。 ⑵ 决策有用观:更多强调相关性(有用),采用其他的计量方法,站在投资者角度。 3、使用人: ⑴ 投资者 ⑵ 债权人 ⑶ 政府(工商、税务、银行、财政、证监会、保监会) ⑷ 社会公众 三、会议基本假设(4个):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 确认 → 确定认可,是不是收入 计量 → 计算、量化、是多少 报告 → 反映 主营业务收→营业收入 收付实现制 1、会计确认基础: 权责发生制 历史成本计价 重置成本 2、会计计量基础: 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

例:下列项目中,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有(B D) A、商誉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无形资产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无权责发生制) 1、可靠性:真实、受托责任目标、是会计的灵魂 2、相关性:有用性、决策有用目标,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基础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横向可比→同一时期,不同企业(可比性) 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一贯性) 5、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法律形式 ⑴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⑵售后回购不确认收入 ⑶售后租回不确认收入 ⑷分期付款购买商品 ⑸长期股权投资中,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判断标准 6、重要性:通过性质、金额大小来判断 7、谨慎性: 不高估资产、收入和利润,不低估负债、费用和亏损 或有资产:基本确定 或有负债:很可能 ⑴减值准备的计提 ⑵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加速折旧摊销 ⑶预计负债的确认 基本确定:95%<X<100% 可能: 5%<X≤50%

王宏建的《艺术概论》考研核心笔记(全)1.doc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没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艺术是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 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他们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都最终反作用于基础,而且它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他们的共性。它们和经济基础的距离上有所不同,分出不同的地位。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与程度也使不同的。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 艺术与“中间环节”的关系:直接和密切。 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

的关系。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1)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2)另一方面,政治与艺术虽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3)艺术与政治相反,它远离经济基础,不能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只有通过政治的中介才能联系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也通过政治作用于艺术。超越政治的艺术家是不可能存在的,超越政治的艺术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1)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2)另一方面,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3)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是建立新的经济基础,破坏就的经济基础。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重点笔记

新闻采访新闻采访 一、诠释: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二、特点: 1.目的的差异性 2.时间的限制性 3.项目的突发性 4.需要的广泛性 5.知识的全面性 6.活动的艰辛性 三、活动方式:(活动实施方式具有侧重点和独特性) ●形式上分 1.个别访问 2.开座谈会 3.现场观察 4.参加会议 5.蹲点 6.查阅资料 7.改写 8.问卷 9.电话采访(注意:准备充分提问凝练记录及时) 10.网络采访 主要形式: 1)直接转载信息 2)组织网络调查 3)通过e-mail、博客、MSN交流 4)查阅资料(真实性) ●性质上分 1.常驻采访(派驻外地或外国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 2.突击采访(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发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3.交叉采访(在同一期限内对两个以上新闻事件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 4.巡回采访(按照编辑部指示,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 5.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 6.异地采访(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 新闻报道策划 一、缘起 1.1993年以来“策划”概念为新闻媒介所认同,并为全国一些有影响的媒介所推行 2.1993年,探讨新闻策划的文章纷纷出现在新闻学术刊物上。1993年11期《新闻战 线》、《中国记者》刊载《搞好新时期的报道策划》、《报纸策划:当代新闻学新课题》等论文

3.1994年,地方报协会举办“新闻报道策划研讨会” 4.1995年,奉策划为“报纸灵魂”《华西都市报》创立、推出大量策划案例、理论界 研讨开始集中 5.1996年,“新闻”和“策划”相提并论,并形成争论 6.1997年,《新闻记者》连续9个月推出“新闻策划”之讨论,业界对新闻报道策划 的研讨全面展开,“走进新闻策划”成为共同要求。 二、定义:新闻传播工作人员对新闻传播活动最佳效益的谋划 三、作用 (3“是”、2“标志”、3“有利于”) 三个“是” 1.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不断出新的重大举措 2.新闻传播实务理论和实践新的增长点 3.我国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 两个“标志” 1.标志着新闻工作者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又一次增长 2.标志着新闻报道方式和记者、编辑思维方式对市场经济的进一步适应 三个“有利于” 1.有利于调动、选择最佳信息资源 2.有利于促进记者采访作风深入 3.有利于促进新闻导向正确 四、分类 两类: 第一类:报道题材价值呈显性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 狭义:价值显露报道题材所进行的视角新、立意高、开掘深、介入及时的战役性、系列性、专题性并能形成新闻传播强势的报道过程的谋划 广义:诉求目标明确的媒体经营管理、公共广告等活动过程的策划。 第二类:报道题材价值呈隐性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 含义:新闻事实(事件)发生之前或事实(事件)价值呈隐性状态之际,由记者、编辑主动介入、设计并促成事实(事件)价值显露的策划行为。五、流程 (一)新闻报道策划是一项有层次的系统工程 1.从报道客体(被报道者)的性质来看 A.重大题材或问题的报道策划 B.题材涉及面相对较窄、规模较小、时间较短的报道策划 2.从报道主体(媒体)来看(报道时机、方式、人员组成三方面) 3.从报道表现形式来看(何种体裁或手段) (二)就媒介实践而言,策划主要针对的题材 1.战役性、阶段性报道 (国企改制、文明社区建设、科技创新等。目标明确、规模较大、时间长、可 分解为若干次小策划。) 2.重大新闻事件报道 (影响大、要求高、牵涉面广、政策性强) 3.人物典型报道 (注意:

文学理论重点笔记

1、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其实际上正确的名称应该是文学学。 2、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 3、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 4、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问往往被称作“诗学”、“诗论”。 5、一般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史 共时← —————————————→历时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史 特殊文学史 6、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2)、任务(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7、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世界、读者、作家、作品。 8、文学理论应有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9、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10、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 1)、文学哲学: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 2)、文学心理学: 中国古代文论:“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说、“妙悟”说、“童心”说、“性灵”说、“神韵”说、“出入”说。 西方文论:亚理斯多德“净化”说、立普斯“移情”说、弗洛伊德“无意识升华”说、荣格“原型”说、“投射”说、克罗齐“直觉”说、 3)、文学社会学:丹纳三因素说: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艺术哲学》等著作中,提出了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因素的理论。 4)、文学符号学 5)、文学价值学 6)、文学信息学 7)、文学文化学 11、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五个基本观念 1)、文活动论、2)、文学反映论、3)、艺术生产论、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5)、艺术交往论 12、作者通过创作文学作品以表达他的感受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 ★ 1)、“诗言志”说(选择,填空题) 《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 《毛诗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荀子·乐论》中的“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钟嵘《诗品序》中提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白居易《与元九书》:诗可“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感伤诗”是“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 ★13、形式主义文论 1)、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效果

科学史读书笔记

《科学史》读书笔记 在科学史上,每一时代的科学家之间,或因为志同道合,或因为学术论争,而通过种种渠道互相交往。 西方医学和中国医学不同,特别是在外科方面。西方较早拜托了亚里士多德的水、火、土、气等,从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并以严格的解剖学为基础。中医虽然早在战国时期就笼统的提出了人体的血液循环,但是没有摆脱自然哲学思想的舒服,缺乏解剖学和生理学的严格论证,虽有许多秘方真传,但多属经验性的。 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 哥白尼的日心说 尼古拉.哥白尼N. Copernicus, 1473-1543,出生在波兰的一个商人家庭。学习过医学、数学、法律,天文学、希腊语言和哲学。在意大利还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意大利人文主义的领导人、天文学家诺瓦拉的思想对他的影响最大。 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他写成了一部六卷本的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成书后,由于社会原因无法刊行,一直到哥白尼70岁时,才得以出版。但此时的哥白尼已重病在身,一直到去世也没能再读一遍。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的日心说,完全否定了《圣经》上肯定的托勒密的地心说,即否定了把地球置于宇宙中心的宗教教义,建立了科学的宇宙观。从此,自然科学就从神学中解放了出来。《圣经》的一贯正确和绝对真理的画皮被撕碎了,人们的精神枷锁也随之被打碎了。 哥白尼的日心说威胁着宗教神学的存在,所以《天体运行论》长期被列为禁书,不许流传。传播和支持这一学说的布鲁诺被罗马教廷处死,这足以说明宗教对日心说的恐惧。 《天体运行论》是科学向神学写的一篇挑战书,其中包括的科学内容和深远意义,远远超出了天文学的范围。这部著作可以说是近代科学真正开始的标志。 哥白尼是天文学史上第一个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简单性原则”的人,他以圆形轨道为基础的数学计算,比托勒密体系简答得多,所以易于被人理解。早在意大利求学时,哥白尼就接受了他老师的观点: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太复杂,根本不符合数学上的“和谐原理”。尽管它被写进了《圣经》,并统治了人们思想1000多年,但其中一大套本轮、均轮的计算,仍然是繁杂而不协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