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基础_实验报告3

计算机软件基础_实验报告3
计算机软件基础_实验报告3

石家庄铁道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软件基础 测绘工程 系 土1003-2 班实验者姓名 陈志鑫 实验日期 2011 年 12 月 11 日

评分 教师签名

实验项目名称: SQL语句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定义语言的基本语句结构及使用。

2、掌握数据操纵语言的基本语句结构及使用。

3、练习使用存储过程。

二、实验环境

1、硬件环境:

Intel P4 CPU 、内存256M、硬盘40G以上多媒体计算机

2、软件环境:

SQL Server 2005

三、实验内容:

1、在创建数据表中通过SQL语句完成数据表中插入、删除、修改数据的操作。

2、使用SQL语句完成创建数据表的操作。

3、使用存储过程完成数据的访问、处理及查询操作。

关键代码:

CREATE TABLE Student(Sno CHAR(7) NUT NULL,

Sname CHAR(7) ,

Ssex CHAR(1),

Sage SMALLINT,

Sdept CHAR(15),

PRIMARY KEY (Sno);//创建数据表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Sgrade CHAR(1);//增加列

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Sage CHAR(20);//删除列

SELECT Sno,Sname FROM SC WHERE Sdept=“EI”;//查询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S20','王五','M',23,'EI');//插入王五信息

DELETE FROM SC WHERE Sno IN

(SELECT Sno

FORM Student

WHERE Sdept='MA');//删除MA全体学生的选课记录

UPDATE SC SET Grade=Grade+10

WHERE Cno IN

(SELECT Cno

FORM Course

WHERE Cname='DATEBASE');//将选修DATEBASE的成绩提高10分

delete from sc;

delete from students;

delete from course;// 删除数据库中的三个表中的所有数据

drop table sc;

drop table students;

drop table course;// 删除数据库中的三个表结构

drop database stumanage;// 删除数据库

create procedure grade_xg

as

update sc set grade=1 where grade<60 update sc set grade=2 where grade>=60 and grade<70

update sc set grade=3 where grade>=70 and grade<80

update sc set grade=4 where grade>=80 and grade<90

update sc set grade=5 where grade>=90//存储过程的操作。

四、评语:

最新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 1.1什么是信息?信息与数据的区别和联系在何处? 信息定义之一:信息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客观实体、现象、关系进行描述的数据。 信息定义之二:信息是经过加工后并对实体的行为产生影响的数据。 与数据的区别和联系: 数据定义:数据是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的实体或事物的属性值,即指人们听到的事实和看到的景象。 我们把这些数据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即得到人们需要的信息。 信息和数据的关系可以归结为: 1.信息是有一定含义的数据。 2.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数据。 3.信息是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 1.2信息有哪些基本属性? z信息的基本属性有: 1.事实性。 2.等级性。 3.可压缩性。 4.可扩散性。 5.可传输性。 6.共享性。 7.增值性和再生性。 8.转换性。 1.3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计算机最主要的特点是: 1.高速自动的操作功能。 2.具有记忆的能力。 3.可以进行各种逻辑判断。 4.精确高速的计算能力。 1.5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括哪几部分? 目前最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学说认为由五部分组成: 1.人员 2.数据 3.设备 4.程序 5.规程 1.6什么是计算机硬件?什么是计算机软件? 硬件:泛指实际存在的物理设备,包括计算机本身及其外围设备。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主机、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微机的系统总线。 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方法、规则的文档以及在计算机上运行它时所必须的数据。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8 软件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它与硬件的关系如何? 第一阶段:高级语言阶段 特点:这一时期,编译技术代表了整个软件技术,软件工作者追求的主要目的是设计和实现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方面表现能力强的高级语言。但在这一时期内,编译系统主要是靠手工编制,自动化程度很低。 硬件关系:此时期计算机的硬件要求仅能用机器指令来编制可运行的程序。

电力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电力工程基础 实验二:电力系统自动重合闸仿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力系统自动重合闸的意义 2、熟悉matlab中电力元件库 3、了解matlab进行电力系统仿真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1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 电力系统一般由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和电力负荷构成。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一般是由电力系统元件的数学模型组合构成。MATLAB为电力系统的建模提供了简洁的工具,通过电力系统的电路图绘制,可以自动生成数学模型。 1.1电力系统元件库 启动和退出电力系统元件库 启动电力系统元件库的方法有几种,下面介绍两种最简单的方法。 (1)利用指令窗口(Command Windows)启动:在指令窗口中键入powerlib单击回车,则MATLAB软件中弹出电力系统元件对话框(powerlib) (2)利用开始(Start)导航区启动: 单击开始按钮,选择仿真(Simulink)命令,再选择电力系统仿真命令(SimPowerSystem),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电力系统元件库(Block Library)命令即可 2.电力系统元件库简介 在电力系统元件库对话框中包含了10类库元件,分别是 电源元件(Electrical Sources) 演示教程(Demos)、 线路元件(Elements) 附加元件(Extras) 电力电子元件(Power Electronics)

电机元件(Machines) 电力图形用户接口(Powergui) 连接器元件(Connectors) 电力系统元件库模型(Powelib_models 电路测量仪器(Measurements) 1)电源元件 ●(1)直流电压源元件(DC Voltage Source) ●直流电压源元件在电力系统中可以用来实现一个直流的电压源,如操作电源 等。MATLAB软件提供的直流电源为理想的直流电压源。 ●(2)交流电压源元件(AC Voltage Source) ●交流电压源可以用来实现理想的单相正弦交流电压。 ●(3)交流电流源元件(AC Current Source) ●MATLAB软件提供的交流电流源为一理想电流源 ●(4)受控电压源元件(Controlled Voltage Source) ●MATLAB软件提供的受控电压源是由激励信号源控制的,激励源可以是交流激 励源也可以是直流激励源。 ●(5)受控电流源元件(Controlled Current Source) ●(6)三相电源元件(3-Phase Source) ●三相电源元件是电力系统设计中最常见的电路元件,也是最重要的元件,其 运行特性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三相电源元件提供了带有串联RL支路的三相电源。 ●(7)三相可编程电压源元件(3-Phase Programmable Voltage Source) ●三相可编程电压源是可以对其进行编程的三相电压源,它的幅值、相位、频 率、谐波均可随时间进行变化,应用非常灵活。其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幅值、相位、频率、基频分量进行实时变性编程的三相电压源;此外,还可以提供两个谐波分量,作用于基频信号。 2)线路元件 线路元件库包括各种线性网络电路元件和非线性网络电路元件,线路元件共有4类分别是: 支路元件(Elements) 断路器元件(Circuit Breakers) 变压器元件(Transformers) 输配电线路元件(Lines) (1)支路元件(Elements) 支路元件用来实现各种串并联支路或者负载元件,它包括12种元件

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软件基础(二) 实验报告 实验一 DOS和WINDOWS95系统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要求和目的 1.熟悉MS-DOS环境。 2.掌握常用DOS命令的基本操作。 二、软硬件环境 1.硬件环境:微机CPU 486以上,500MB以上硬盘,32M以上内存; 2.软件环境:装有MASM 5.0、DEBUG、LINK和EDIT等应用程序。 三、实验涉及的主要知识单元 ●DOS的功能和组成: DOS的主要功能是管理磁盘文件,管理显示器、键盘、磁盘驱动器、打印机等各种设备,负责监视计算机及执行的处理过程,以便有效地利用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从内部来看,DOS是完成各种功能的一组程序。版本不同,程序的数日也不同,但组成DOS的最主要的程序有四个,即命令处理模块(COMMAND.COM)、磁盘操作管理模块(MS-DOS.SYS)、输入输出接口模块(10.SYS)和一个引导程序。存放DOS程序模块的磁盘称为DOS系统盘。 DOS提供了多条操作命令,对一般用户最常用的是有关文件操作、文件目录操作、磁盘操作和若干系统命令。 DOS的人机界面采用的是命令行方式。 ●DOS的启动:DOS的启动就是从系统盘上把DOS装入内存并执行的过程。 启动MS-DOS应用程序,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从“开始”菜单启动MS-DOS操作系统。步骤为: 1.在Windows XP界面状态,单击“开始”|“运行”命令,如图2-1-1所示。 图1-1 “运行”命令条 2.在“运行”对话框中键入“cmd”,如图2-1-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1-2 “运行”对话框 3.操作系统界面随即进入MS-DOS模式。如图2-1-3所示。

基础光学实验实验报告

基 础 光 学 实 验 姓名:许达学号:2120903018 应物21班

一.实验仪器 基础光学轨道系统,基础光学组合狭缝及偏振片,红光激光器及光圈支架,光传感器与转动传感器,科学工作室500或750接口,DataStudio软件系统 二.实验目的 1.通过该实验让学生了解并会运用实验器材,同时学会用计算机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 2.通过该实验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光学现象,并掌握其物理机制。三.实验原理 单缝衍射:当光通过单缝发生衍射,光强极小(暗点)的衍射图案由下式给出asinθ=mλ(m=1,2,3……),其中a是狭缝宽度,θ为衍射角度,λ是光波波长。 双缝干涉:当光通过两个狭缝发生干涉,从中央最大值(亮点)到单侧某极大值的角度由下式给出dsinθ=mλ(m=1,2,3……),其中d是狭缝间距,θ为从中心到第m级最大的夹角,λ是光波波长,m为级数。 光的偏振:通过第一偏振器后偏振电场为E0,以一定的角度β穿过第二偏振器,则场强变化为E0cosβ,由于光强正比于场强的平方,则,第二偏振器透过的光强为I=I0cos2β. 四.实验内容及过程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图 如果设单缝与接收屏的距离为s,中央极强到光强极小点的距离为c,且sinθ≈tanθ=c/s,那么可以推得a=smλ/c.又在此次实验中,s=750mm,λ=6.5E(-4)mm,那么推得a=0.4875m/c,又由图可知:当m=1时,c=(88-82)/2=3mm,推得a=0.1625mm; 当m=2时,c=(91-79)/2=6mm,推得a=0.1625mm; 当m=3时,c=(94-76)/2=9mm,推得a=0.1625mm; 当m=4时,c=(96-74)/2=11mm,推得a=0.1773mm; 得到a的平均值0.1662mm,误差E=3.9%。 双缝干涉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后题答案

数据结构习题答案 第一节概论 一、选择题 1.要求同一逻辑结构的所有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特性,这意味着( )。 A.数据元素具有同一的特点 *B.不仅数据元素包含的数据项的个数要相同,而且对应数据项的类型要一致 C.每个数据元素都一样 D.数据元素所包含的数据项的个数要相等 2.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 (1) )以及它们之间的( (2) )和运算的学科。 (1) A.操作对象 B.计算方法 *C.物理存储D.数据映像 (2) A.结构 *B.关系 C.运算 D.算法3.数据结构被形式地定义为(D,R),其中D是( (1) )的有限集合,R是D上( (2) )的有限集合。 (1) A.算法 *B.数据元素 C.数据操作D.逻辑结构 (2)A.操作 B.映像 C.存储 *D.关系4.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 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D.部结构和外部结构5.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 )的存储结构。

*A.随机存取 B.顺序存取 C.索引存取 D.Hash 存取 6.算法分析的目的是( )。 A.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C.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 D.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文档性 7.计算机算法指的是( (1) ),它必须具备输入、输出和( (2) )等五个特征。 (1) A.计算方法 B.排序方法 *C.解决某一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 D.调度方法 (2) A.可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 *B.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 C.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 D.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8.线性表若采用链表存储结构,要求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 )。 A.必须是连续的 B.部分必须是连续的 C.一定是不连续的 *D.连续不连续都可以 9.在以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线性表的线性存储结构优于链式存储结构*B.二维数组是它的每个数据元素为一个线性表的线性表 C.栈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先出 D.队列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后出 10.根据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不同特性,以下四类基本的逻辑结构反映了四类基本的数据组织形式,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电力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电力工程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供电系统常用设备的了解

一、实验目的 1、认识供电系统各种常用电器设备在供电系统中应用; 2、了解常用电器设备的结构; 3、掌握常用电器设备的功能。 二、实验内容 1、电力变压器的认识 2、互感器的认识 3、熔断器的认识 4、隔离开关的认识 5、负荷开关的认识 6、断路器的认识 7、开关柜的认识

三、实验步骤 1、电力变压器 (1)功能:将电力系统的电能电压升高或降低,以利于电能的合理输送、分配和使用。 (2)型号: (3)结构

图1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图2干式电力变压器 (4)分类 ◇按用途分:有升压和降压变压器; ◇按相数分:有单相和三相变压器; ◇按绕组材料分:有铜绕组和铝绕组变压器; ◇按绕组型式分:有双绕组、三绕组和自耦变压器; ◇按调压方式分:有无载调压和有载调压变压器; ◇按绕组绝缘和冷却方式分:有油浸式、干式和充气式; ◇按容量系列分:有R8系列和R10系列。 2、互感器 (1)功能:互感器是按比例变换电压或电流的设备。互感器的功能是将高电压或大电流按比例变换成标准低电压(100V)或标准小电流(5A或1A,均指额定值),以便实现测量仪表、保护设备及自动控制设备的标准化、小型化。互感器还可用来隔开高电压系统,以保证

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2)型号: 1.1 低压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的型号由字母符号及数字组成,通常表示电流互感器绕组类型、 绝缘种类、 使用场所及电压等级等。字母符号含义如下:第一位字母: L--电流互感器。 第二位字母: M--母线式(穿心式); Q--线圈式; Y--低压式; D--单匝式; F--多匝式; A--穿墙式; R--装入式; C--瓷箱式。 第三位字母: K--塑料外壳式; Z--浇注式; W--户外式;

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软件

什么是软件? 电脑的外观、主机内的元件都是看得见的东西,一般称它们为电脑的「硬件」,那么电脑的「软件」是什么呢?即使打开主机,也看不到软件在哪里。既看不见也摸不到,听起来好像很抽象,但是,如果没有软件,就像植物人一样,空有躯体却无法行动。当你启动电脑时,电脑会执行开机程序,并且启动系统」,然后你会启动「Word」程序,并且打开「文件」来编辑文件,或是使用「Excel」来制作报表,和使用「IE」来上网等等,以上所提到的操作系统、打开的程序和文件,都属于电脑的「软件」。 什么是应用程序? 如果把操作系统比喻成电脑的「管家」,那么应用程序应该就是电脑的「长工」了。虽然操作系统打理电脑中大大小小的杂事,帮助我们管理电脑,但是如果没有应用程序,就不能打报告、制作报表了。操作系统管理电脑的各种功能,应用程序软件则用来执行各项特定的功能,例如我们用Word来打报告、用Excel来制作报表、用IE或Netscape来上网等等。这些Word、Excel、IE或是Netscape就是所谓的应用程序。 什么是随插即用? 即插即用就是「Plug and Play」,电脑安装了硬件之后,还必须安装硬件本身的驱动程序,才能够使用。不过,对许多人来说,安装驱动程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在Windows 95操作系统中,就使用「即插即用」的功能解决这个问题。即插即用的作法是在Windows 95操作系统中,内置常用硬件的驱动程序。当你安装了硬件之后,如果Windows 95中有这项硬件的驱动程序,就会自动帮你安装,如果没有的话,你就必须自己另外安装驱动程序了。Windows 98提供的硬件驱动程序比Windows 95多,目前大部分的硬件都可以「即插即用」,但是随着新产品的出现,还是可能碰到无法「即插即用」的情况。 驱动程序怎样驱动? 安装了功能卡或外设之后,还必须在电脑中安装它们的驱动程序,这些设备才可以使用。举例来说,安装打印机之后,如果没有安装驱动程序,电脑就不知道有打印机的存在,当然就无法使用打印机。因此驱动程序是功能卡或外设与电脑之间沟通的介面,若没有安装驱动程序或是安装了不正确的驱动程序,电脑就无法正常地使用这些装置。当你购买了新的功能卡(如显示卡、声卡等)或外设(如打印机、调制解调器或扫描仪等),除了参考使用手册正确地安装驱动程序之外,包装中的驱动程序软盘或光盘都要好好保存,如果不幸操作系统需要重新安装时,这些驱动程序也要重新安装一次喔!

VB实验报告 常用控件设计

南京工程学院 电力工程学院 2010/ 2011 学年第 2 学期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VB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项目名称常用控件设计 实验学生班级 实验学生姓名 同组学生姓名 实验时间 2011年4月25 日 实验地点电力工程基础实验室 实验报告成绩:评阅教师签字: 年月日 电力工程学院二OO七年制

说明 1. 实验报告为实验的重要考核依据之一,每个实验必须定一份实验报告. 本实验报告原则上要求手写。 2.本实验报告各项内容的具体格式、字数可由指导教师根据实验具体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各项内容可另附页,为便于归档,附页尺寸不得大于本实验报告尺寸,并注意粘牢于附页粘贴处。 3. 实验报告封面中的“实验名称”应为实验教学大纲上所列的规范名称,“实验地点”应写出实验室的具体名称。请确认无误后再填写。 4. 实验报告的建议格式为: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三、本次实验内容 (一)实验项目名称(按本次实验各项目填写) 1、原理或接线图 2、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3、实验预习过程中所遇到问题 …… 四、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具体实施步骤、 实验原始数据、计算过程与结果、数据曲线、图表等。具体 格式按指导教师要求) 五、实验结论(主要内容包括本实验小结、实验体会或疑 问等。具体格式按指导教师要求) 5. 实验成绩由实验预习、实验表现、实验报告三部分组成。其中前两项各占总成绩的30%。实验报告成绩依据报告的科学性、全面性、规范性及书写态度综合考核。实验报告采用百分制,占实验总成绩的40%,教师请阅本报告后需签字并给出实验报告百分制成绩。 6. 实验报告需按要求时间以班级为单位交给指导教师,最长时间不得超过两周,实验报告如有明显抄袭者或不交者,实验总评成绩按 0 分记。

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软件基础》 实验报告 姓名:沈俊卫 学号:1145533129 班级:11电气1班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3年12月

实验一线性表的插入和删除 一、实验目的 1.熟悉C++上机环境; 2.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查找、插入、删除等运算在链接存储结构上的运算。 二、实验内容 【任务一】阅读理解 阅读后面的程序,并将其输入到计算机中,调试成功,运算出结果。这个程序中我们创建了一个整数类型的升序单,演示了单链表的创建、输出和删除操作。 【任务二】完善功能 构造函数node *insert (node *head,int num),实现把一个节点插入链表,仍保持链表上各节点的升序关系,并在主函数中完成对你所添加函数的测试。 三、算法描述 建立含有若干个元素的升序单链表,对其进行插入、删除等操作,并将结果在屏幕上输出。// 实验一线性表 #include "stdafx.h" const int SIZE0=2; const int STEP=1; struct List{ int *A,len,size; List(){ A=(int *)malloc(SIZE0*sizeof(int)); if(!A)exit(1); len=0; size=SIZE0; } ~List(){ delete[size]A; } int GetLen(); void Output(); int Insert(int loc,int x); int Delete(int loc,int &y); int Geti(int loc,int &y); List(int *p,int n); void StraightInsertSort(); void BinaryInsertSort(); void BubbleSort(); int Patation(int low,int up); void QuickSort(int low,int high); void SelectSort(); void Shift_down(int heapsize,int index); void DeleteNodeofHeap(int heapsize,int index); void createHeap();

光学基础学习报告

光学基础学习报告 一、教学内容: 光电镜头是用来作为光电接收器(CCD,CMOS )的光学传感器元件。 光学特性参数: 1、 焦距EFL (学名f ’) 是指主面到相应焦点的距离(如图1.1) 图1.1 每个镜片都有前后两个主面-前主面和后主面(放大率为1的共轭面)。相应的也有两个焦点-前焦和后焦。 凸透镜:双凸;平凸;正弯月(如图1.1) 图1.2 凹透镜:双凹;平凹;负弯月 图 1.3

折射率实际反映的是光在物质中传播速度与真空中速度的比值关系。 薄透镜:)]1()1[()1('12 1R R n f -?-== Φ Φ—透镜光焦距; f ’—焦距; n —折射率; R 1,R 2-两球面曲率半径 厚透镜:2 1221)1()]1()1[()1('1R nR d n R R n f -+ -?-==Φ d -中心厚度 干涉仪与光距座可以量测f ’,R1,R2,d →利用上述的公式可以计算出n 值,从而来确定所用材料。 A 、 EFL 增加,TOTR (光学总长)增加;要降低TOTR 就必须降低EFL ,但EFL 降低, 像高就要降低 B 、 EFL 与某些象差相关 C 、 EFL 上升将使F/NO 增大 D 、 EFL ,FOV (视场角)和IMA (像高)三者间有关系 tanFOV ?=EFL IMA -铁三角关系 EFL 的增大(减小)会使像高变大(小),为了保持像高,就必须要增大(减小)FOV ,然而FOV 的增大会使得REL (相对照度)的数值增大。 2、 BFL 后焦距(学名后截距) 图2.1 3、 F 数(F/NO ) D f NO F '/= f ’-FEL D 入-入瞳直径 入瞳为光阑经其前方光学镜片所成的像,反映进入光学系统的光线 A 、 与MTF 相关,F/NO ↑,则MTF ↑;反之下降 B 、 与景深相关,F/NO ↑,则景深↑,反之下降 C 、 与象差相关,F/NO ↑,则象差↓,反之增加 D 、 与光通量相关,F/NO ↑,则光通量↓,反之增加 对于光电镜头,F/NO 最大在2.8~3.5之间(经验值)允许有±5%的误差,在物方有照

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点

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点 【篇一: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点】 电脑软件基础知识一: 软件分为几类,我们一起了解下:硬件驱动程序 光有硬件,电脑是并不能工作的。必须要有能驱使硬件工作的软件 才能让硬件工作,这种软件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驱动程序。 任何都必须要有对应的驱动程序才能正常工作。驱动程序是电脑软 件之中最基本的软件,也是保障电脑顺利工作的基础。 从winows98以后的中,都了很多常见设备的驱动程序。比如usb,显卡等。不过有些设备必须单独装对应的驱动。各个驱动程序之间 极有可能产生不兼容的情况。驱动版本也不是越新越好,稳定最重要。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大家听的最多的一种软件,它为电脑中其他应用程序提 供的操作平台,就像我们吃饭的桌子一样,为我们提供一种可以操 作的平台。 目前最常见的系统为windows xp ,win7 ,linux,其中win7将逐 渐变成主流。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就是我们日常用到的软件程序,这些程序可以帮助我们完 成生活中的很多工作,也就是真正体现电脑用途的东西。如office. 电脑发展到现在,应用软件业涉及到社会的各个行业领域,几乎在 能用到电脑工作的地方,都能对应一种以上的应用软件。 电脑软件基础知识二: 电脑软件,是人们为了告诉电脑要做什么事而编写的,电脑能够理 解的一串指令,有时也叫代码、程序。 根据功能的不同,电脑软件可以粗略地分成四个层次。最贴近电脑 硬件的是一些小巧的软件。它们实现一些最基本的功能,通常固化 在只读存储器芯片中,因此称为固件。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编译器软件等。系统软件和硬件一起提供 一个平台。它们管理和优化电脑硬件资源的使用。常见的中间件 包括数据库和万维网服务器等,它们在应用软件和平台之间建立一 种桥梁。 应用软件种类最多,包括办公软件、电子商务软件、通信软件、行 业软件,软件等等。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试题答案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试题 1.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与顺序存储结构相比优点是 CD 。 A. 所有的操作算法实现简单 B. 便于随机存取 C. 便于插入和删除 D. 便于利用零散的存储器空间 2.线性表是具有n 个 C 的有限序列。 A. 表元素 B. 字符 C. 数据元素 D. 数据项 E. 信息项 3.若长度为n 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在其第I 个位置插入一个新元素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C 。(1≤I ≤n+1) A. O(0) B. O(1) C. O(n) D. O(n 2 ) 4.设A 是一个线性表(a 1,a 2,…,a n ),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则在等概率的前提下,平均每插入一个元素需要移动的元素个数为 B ,平均每删除一个元素需要移动的元素个数为 A ;若元素插在a i 与a i+1之间(0≤I ≤n-1)的概率为 ) 1() (2+-n n i n ,则平均每插入一个 元素所要移动的元素个数为 C ; A. 21 -n B. 2n C. 3 12+n D. 4 13+n 5.下列函数中,按它们在∞→n 时的无穷大阶数,最大的是 D 。 A. log n B. nlog n C. 2n/2 D. n!

6.将下图所示的s所指结点加到p所指的结点之后,其语句应为: D 。 A. s->next=p+1; p->next=s; B. (*p).next=s; (*s).next=(*p).next; C. s->next=p->next; p->next=s->next; D. s->next=p->next; p->next=s; 7.将两个各有n个元素的有序表归并为一个有序表时,其最少的比较次数是 A 。 A. n B. 2n-1 C. n-1 D. 2n 8.下面的程序段是合并两个无头结点链表(ha和 hb)为一个无头结点链表ha的过程,作为参数的两个链表都是按结点的data域由大到小链接的。合并后新链表的结点仍按此方式链接。请填写下述空框,使程序能正确运行。 1. #define NULL 0 typedef struct node{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node, linklisttype; void combine(linklisttype *ha, linklisttype *hb){ linklisttype *h, *p; h = (linklisttype *)malloc(sizeof(linklisttype)); h->next = NULL; p = h;

《信息检索》实习题目及答案11年

《信息检索》实习题目 一、OPAC检索 1、利用“中图分类法”查找自己所在专业的分类号TH,并记录。再使用书目查 询系统查找该分类下的一本图书,写出该书的书名机械创新设计、作者高志,黄纯颖主编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编、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2010、索书号TH122/825(2)、馆藏复本数3、ISBN号978-7-04-029158-2/CNY、馆藏地自科一库[2楼东部](写一个即可) 2、查找作者姓“李”、索书号为“H31”的图书,记录下检索的结果数量 1314,再在结果中检索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记录下检索结果的 数量7,并写下任一检索结果的作者谢春锦,葛磊,李惠芳编著 、书名现代海关英语、出版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索书号H31/765、在图书馆中 有效的馆藏地点北京路校区北京路校区书库及馆藏复本数5、可借复本数5。 3、分类号是“TP311.1”的是关于哪方面内容的图书程序设计?写出此类书其中一 种图书的书名高级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作者谢兴生、出版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和索书号。 TP311.13/1292 4、自行熟悉OPAC中“我的图书馆”各项功能,并写出今年所借阅的前两本书的 书名材料力学习题详解:《材料力学·第四版》(刘鸿文主编)理论力学解题方法和技巧,如果可能请进行续借。 二、电子图书检索 1.利用“读秀学术搜索”打开并阅读书名包含“竞争情报”,作者为“王知津” 的图书,写出该书的书名竞争情报”、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2,并从书中查阅竞争情报的概念:为达到竞争目标,合法而合乎职业伦理地搜集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的信息,并转变为情报的连续的系统化过程。 2.利用“读秀学术搜索”检索二本有关美国前总统的图书,写出图书的书名、 著者、出版社。 白宫领袖美国已故37位总统从政生涯研究【作者】冯祥英著北京市:团结出版社 美国总统全书【作者】(美)威廉·A. 德格雷戈里奥(William A. DeGregorio)著;周凯等译 北京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 3.利用“读秀学术搜索”找出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图书,写出其中2本图书的书 名、作者和出版社。 《机械制图》蒋淑蓉,范志勇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机械设计》作者:孙志礼主编 4.利用“读秀学术搜索”检索出有关“纳米”的图书有多少种,并从结果中选 择一种图书查找其江苏省图书馆收藏该书情况。255 江苏省 ?苏州大学图书馆 ?东南大学图书馆 ?无锡江南大学图书馆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Word版

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实验目的 1. 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并学会上机调试。 2. 熟悉Huffman编码源程序,并构造Huffman树。 实验内容 1.试设计一算法,从包括n个元素的数组中,求最大和最小元素,并使得当n 个元素为有序排列时,元素之间的比较次数仅为n-1次。 2.在给出的Huffman编码源程序基础上,要求画出Huffman树,求出与等长编 码相比时的压缩比。 实验要求 1.根据实验内容编写算法,并用 C 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2. 将所编程序在计算机上调试通过,并全面测试。 实验结果 1.以一个含有8个元素的一维数组{1,2,3,5,7,8,9,12}为例,设计程序如下: #include int maxArray(int x ,int y); int minArray(int x ,int y); int main(void) { int i = 0 ; int array[8]={ 1,2,3,5,7,8,9,12} ; printf; do { scanf("%d",&array[i]); i++; } while(i < 8); int maxTemp = array[0]; int minTemp = array[0]; int maxIndex = 0; int minIndex = 0; for(i=1;i<8;i++)

maxTemp = maxArray(array[i] , maxTemp); minTemp = minArray(array[i] , minTemp); } for(i=0;i<8;i++) { if (maxTemp == array[i]) { maxIndex = i; } if (minTemp == array[i]) { minIndex = i; } } printf;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 2.Huffman编码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unsigned int weight; //结点权值 unsigned int parent,lchild,rchild; //结点的父指针,左右孩子指针 }HTNode,*HuffmanTree; //动态分配数组存储哈夫曼树 typedef char **HuffmanCode; //动态分配数组存储哈夫曼编码表 void CreateHuffmanTree(HuffmanTree &,unsigned int*,int ); //生成哈夫曼树 void HuffmanCoding(HuffmanTree,HuffmanCode &,int ); //对哈夫曼树

立式光学仪实验报告doc

立式光学仪实验报告 篇一: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 ——光学实验报告实验一:材料的光反射比、透射比测量实验二:采光系数测量 实验三:室内照明实测实验小组成员:指导老师:日期:XX年12月3日星期二实验一、材料的光反射比和光透射比测量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室内表面的反射性能和采光口中窗玻璃的透光性能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室内光环境的好坏,因此,在试验现场采光实测时,有必要对室内各表面材料的光反射比,采光口中透光 材料的过透射比进行实测。通过实验,了解材料的光学性质,对光反射比、透射比有一巨象的数值概念,掌握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和试验方法 (一)、光反射比的实验原理、测量内容和测量方法光反射比测量方法分为直接测量方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用样板比较和光反 射比仪直接得出光反射比;间接法是通过被测表面的照度和亮度得出漫反射面的光反射比。 下面是间接测量法。

1. 实验原理 (1)用照度计测量:根据光反射比的定义:光反射比p是投射到某一材料表面反射出来的光通量与被该光源的光通量的比值,即: p=φp/φ 因为测量时将使用同一照度计,其受光面积相等,且,所以对于定向反射的表面,我们 可以用上述代入式,整理后得:p=ep/e 对于均匀扩散材料也可以近似的用上述式。可知只要测出材料表面入射光照度e和材料反射光照度ep,即可计算出其反射比。(2) 用照度计和亮度计测量 用照度计和亮度计分别测量被测表面的照度e和亮度l 后按下式计算 p=πl/e 式中:l---被测表面的亮度,cd/m2; e—被测表面的照度,lx 。 2.测量内容要求测量室内桌面、墙面、墙裙、黑板、地面的光反射比。每种材料面随机取3个点测量3次,然后取其平均值。 3.测量方法 ①将照度计电源(power)开关拨至“on”,检查电池,如果仪器显示窗出现“batt”字 样,则需要换电池;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作业

第二章数据结构概述 一、选择题 1.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 C )。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 A )的存储结构。 A.随机存取B.顺序存取C.索引存取D.Hash存取 3.计算机算法指的是( C ),它必须具备输入、输出和( B )等五个特征。 (1) A.计算方法B.排序方法C.解决某一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D.调度方法 (2) A.可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B.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C.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D.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4.线性表若采用链表存储结构,要求内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 D )。 A.必须是连续的B.部分必须是连续的C.一定是不连续的D.连续不连续都可以 5.根据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不同特性,以下四类基本的逻辑结构反映了四类基本的数据组织形式,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A )。 A.集合中任何两个结点之间都有逻辑关系但组织形式松散B.线性结构中结点按逻辑关系依次排列形成一条“锁链”C.树形结构具有分支、层次特性,其形态有点像自然界中的树D.图状结构中的各个结点按逻辑关系互相缠绕,任何两个结点都可以邻接 二、判断题 ×1.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2.数据结构是带有结构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3.数据结构、数据元素、数据项在计算机中的映像分别称为存储结构、结点、数据域。 ×4.数据项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5.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各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用户按使用需要建立的。 √6.数据的物理结构是数据在计算机中实际的存储形式。 ×7.算法和程序没有区别,所以在数据结构中二者是通用的。 三、填空题 1.所谓数据的逻辑结构指的是数据元素之间的____逻辑关系_____。 2,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______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对数据施加的操作_。3.数据的逻辑结构包括__集合结构___、_____线性结构___、____树型结构_____和__图状结构_____四种类型。 4.在线性结构中,开始结点_____没有______前驱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_____一个______个前驱结点。 5.算法的五个重要特性是__可行性___、___确定性___、___有穷性___、___输入__、___输出__。 6.下列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_____O(n)____。 for (i=1;i<=n;i++) A[i,i]=0; 7.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的_____物理______实现。

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一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的使用方法及其表达式的应用。 2、掌握分支语句的使用。 3、结合程序掌握一些简单的算法。 二、实验内容 1、在VC6.0中,实现输入3个整数,按大小顺序输出。 2、在VC6.0中,编写程序,当输入字符A时,输出America;输入字符B时,输出Britain;输入字符C时,输出China;输入其它字符时,输出France(要求使用switch语句实现)。 3、给出一百分制成绩,要求输出成绩等级’A’,’B’,’C’,’D’,’E’.90分以上为’A’,80~89分为’B’, 70~79分为’C’,60~69分为’D’,60分以下为’E’。 三、实验环境 1、一台能正常启动的个人计算机 2、安装有VC6.0软件 四、实验步骤 1、启动VC6.0,创建一个新的C程序文件。 2、在创建的C程序文件中输入相应的代码。 3、保存程序 4、运行程序 输入3个整数,按大小顺序输出的问题,程序代码如下: #include main() { int a,b,c,t; printf("请输入三个整数:") ; scanf("%d%d%d",&a,&b,&c) ; if(a main() { char x; printf("请输入一个字符:");

光学实验报告 (一步彩虹全息)

光学设计性实验报告(一步彩虹全息) 姓名: 学号: 学院:物理学院

一步彩虹全息 摘要彩虹全息是用激光记录全息图, 是用白光再现单色或彩色像的一种全息技术。彩虹全息术的关键之处是在成像光路( 即记录光路) 中加入一狭缝, 这样在干板上也会留下狭缝的像。本文研究了一步彩虹全息图的记录和再现景象的基本原理、一步彩虹全息图与普通全息图的区别和联系、一步彩虹全息的实验光路图,探讨了拍摄一步彩虹全息图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指出了一步彩虹全息图的制作要点, 得出了影响拍摄效果的佳狭缝宽度、最佳狭缝位置及曝光时间对彩虹全息图再现像的影响。 关键词:一步彩虹全息;狭缝;再现 1 光学实验必须要严密,尽可能地减少实验所产生的误差; 2 实验仪器 防震全息台激光器分束镜成像透镜狭缝干板架光学元件架若干干板备件盒洗像设备一套线绳辅助棒扩束镜2个反射镜2个 3 实验原理 3.1 像面全息图 像面全息图的拍摄是用成像系统使物体成像在全息底板上,在引入一束与之相干的参考光束,即成像面全息图,它可用白光再现。再现象点的位置随波长而变化,其变化量取决于物体到全息平面的距离。 像面全息图的像(或物)位于全息图平面上,再现像也位于全息图上,只是看起来颜色有变化。因此在白光照射下,会因观察角度不同呈现的颜色亦不同。 3.2 彩虹全息的本质 彩虹全息的本质是要在观察者与物体的再现象之间形成一狭缝像,使观察者通过狭缝像来看物体的像,以实现白光再现单色像。若观察者的眼睛在狭缝像附近沿垂直于狭缝的方向移动,将看到颜色按波长顺序变化的再现像。若观察者的眼睛位于狭缝像后方适当位置, 由于狭缝对视场的限制, 通过某一波长所对应的狭缝只能看到再现像的某一条带, 其色彩与该波长对应, 并且狭缝像在空间是连

电力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实验》 实验报告 院-系:工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 2013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谢鸿龄

三段式电流电压方向保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三段电流保护的原理。 2.掌握三段电流保护逻辑组态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逻辑框图 三段式电流电压保护一般用于单电源出线上,对于双电源辐射线可以加入方向元件组成带方向的各段保护。反时限对于任何相间故障,包括接近电源的线路发生故障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切除,但保护的配合整定比较复杂,主要用于单电源供电的终端线路。 WXH-822装置设三段电流电压方向保护。每一段保护的电压闭锁元件及方向元件均可单独投退,通过分别设置保护软压板控制这三段保护的投退。其中电流电压方向Ⅰ段可以通过控制字选择是否闭锁重合闸。过流Ⅲ段可通过控制字YSFS 选择采用定时限还是反时限,(若为0,则过流Ⅲ段为定时限段,若为1~3,则过流Ⅲ段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反时限段),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255-4)和英国标准规范(BS142.1996)的规定,本装置采用下列三个标准反时限特性方程,分别对应延时方式的1~3。 反时限特性方程如下: 一般反时限: t I I t 1 )(0.14 0.02-= (1) 非常反时限: t I I t 1 )(13.5 -= (2) 极端反时限: p p t I I t 1 )(80 2 -= (3) 上式中,Ip 为电流基准值,取过流Ⅲ段定值Idz3;Tp 为时间常数,取过流Ⅲ段时间定值T3, 范围为0.05~1S 。其中反时限特性可由控制字YSFS 选择(1为一般反时限,2为非常反时限,3为极端反时限)。 方向元件采用90?接线,按相起动。为消除死区,方向元件带有记忆功能。动作的最大灵敏角可以通过控制字选择为-45?或者-30?,动作范围120?~-30?或者105?~-45?。方向元件动作区域如图2-1所示: 方向元件动作区域

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项目: 1.最简单的C程序 2.C程序的选择结构 3.C程序的循环结构 4.C程序的函数 5.C程序的指针 6.数据结构初步 实验一、最简单的C程序 一、实验目的 (1)理解常用运算符的意义。 (2)掌握c 语言表达是的运算规则。 二、实际设备及器材 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 (1)整数除的危险性 分析三个表达式的值,再设计程序测试,进行比较和分析。 int a=5,b=7,c=100,d,e,f; d=a/b*c; e=a*c/b; f=c/b*a; d=0,e=71,f=70. 程序测试: #include int main() { int a=5,b=7,c=100,d,e,f; d=a/b*c; e=a*c/b; f=c/b*a; printf("% d,% d,%d\n",d,e,f); } 结果:

(1)分析下面程序 是比较x++与++x之间的区别。 例如: #include int main() { int a=5,b=8; printf("a++=%d\n",a++); printf("a=%d\n",a); printf("++b=%d\n",++b); printf("b=%d\ny",b); } 运行结果: 由上述程序可以看出,x++是先使用x在使x+1,而++x是先使x+1在使用x。 (2)分析下列表达式的值 测试程序: #include int main() { int a,b,c,d,e,f; scanf("a=%d,b=%d\n",a,b); c=b+a+++a; d=b+(a++)+a; e=b+a+(++a); f=b+a+++a++; printf("c=%,d=%d,e=%d,f=%d\n",c,d,e,f); } 四、思考题 1.整数除的危险性 2.C语言的运算规则 实验二、C语言选择结构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分支程序的基本结构。 (2)掌握分支程序的测试与调试方法。 二、实际设备及器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