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阅读

四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阅读
四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阅读

四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阅读

课外古诗阅读

早春韩愈(唐)晚春韩愈(唐)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白云泉白居易(唐)《秋词》刘禹锡(唐)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菊花元稹(唐)赠别杜牧(唐)

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过华清宫杜牧(唐)夜雨寄北李商隐(唐)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虞美人·李煜(南唐)如梦令李清照(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1

六年级语文 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毕业升学专项复习卷(四)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你一定很喜欢古诗文吧,现在,就请你来检测一下自己吧!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10分) 1.《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郑燮,号________,________代书画家、诗人。本诗第一句用一个“________”字充分表现了竹子的________性格;第二句写出了竹子生命力的________;后两句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表现了竹子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咏柳》一诗的作者是唐朝的________。在这首诗中,作者赞美了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的无限热爱。 二、诗词积累。(38分) 1.将诗题、作者、诗句连起来。(5分) 《示儿》杜牧但悲不见九州同 《梅花》陆游孤光一点萤 《清明》查慎行凌寒独自开 《舟夜书所见》叶绍翁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王安石牧童遥指杏花村

2.在下列诗句中填上恰当的数字。(7分) (1)春种()粒粟,秋收()颗子。 (2)南朝()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人间()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不知细叶谁裁出,()月春风似剪刀。 (5)飞流直下()尺,疑是银河落()天。 3.填花名,将古诗补充完整。(4分) (1)人闲()落,夜静春山空。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4)()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根据提示写古诗名句。(11分) (1)高适有两句诗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有两句诗意思和它相反,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小时候听奶奶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只知道织女不仅漂亮,而且非常勤劳。《迢迢牵牛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是对织女形象的完美诠释。

小学六年级古诗词运用

小学六年级古诗词运用练习题 1、若是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应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若是好朋友分离,依依惜别,我们可以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3、一般用( 形影不离 )成语来形容朋友之间关系亲密。 4、每当月亮升起,你的心中会有一种美好的对幸福、团圆的一种向往,就会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每当看到春光将桃、李、梨的花一夜间催开时,你自然的想起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 6、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 当“比”讲,它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 8、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来赞美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10、每逢佳节,我们会给远方的亲人写信或发邮件,可以引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11、要写好作文,不光要看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正如古人说的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或者“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12、每当祖国需要你的时候,用(“粉身碎骨全不怕。”)来表达自己的决心。 13、同学们,当你们的朋友在学习浪费时间,有所松懈时,我们可以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的名句来劝告他。 14、《白雪歌送武判断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5、《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6、生活中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这正如孔子《论语》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8、《赠汪伦》一诗中,李白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来表达他与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

古诗文的积累与运用

古诗文的积累与运用 1、陶渊明《饮酒》诗中,用以表达自己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刘禹锡《陋室铭》中用来表现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少诗篇抒发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豪迈情怀,请写出其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杜甫在《望岳》中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抒情发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 5、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连续的两句) 6、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连续的两句) 7、《<论语>十则》中表明“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 。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喻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病树前头万木春。 9、陆游《游山西村》中寓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 10、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满怀博爱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 。 11、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明生死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陋室铭》中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初中校园生活即将结束,朝夕相处的同学将要分别,请你写出两句表达离别之情的古代诗歌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理解默写: 1范仲淹的《渔家傲》中,表现将士壮志未酬、怀念故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夜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愿望。这一诗中将梦境与现实融为一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写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崔颢在《黄鹤楼》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曹操的《龟虽兽》中最能体现“老当益壮”之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展现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

四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背诵

四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背诵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2、少年行 (唐)令狐楚 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3、山行留客 (唐)张旭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4、玄都观桃花(唐)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5、横江词 (唐·李白)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6、洛桥晚望 唐?孟郊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7、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8、春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9、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10、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1、《洛阳看花》 司马光 洛阳春日最繁花, 红绿荫中十万家。谁道群花如锦绣, 人将锦绣学群花。12、尝茶 唐?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 照出霏霏满碗花. 13、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1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5、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鹧鸪天?送人【南宋】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将至桐城【清】王士禛 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乡信凭黄耳,归心放白鹇。龙眠图画里,安得一追攀。 登快阁【北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游山西村》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金缕衣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音同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人教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 文言文

人教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集锦 【一年级上册】2首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一年级下册】4首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上册】4首 《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年级下册】4首 《草》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年级上册】4首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年级下册】4首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四年级上册】4首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年级下册】6首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广州市高中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竞赛初赛

年广州市高中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竞赛初赛

————————————————————————————————作者:————————————————————————————————日期: 2

2011年广州市高中“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竞赛”初赛试题 2011.5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3分) 一、课内知识(22题,每题2分) 实词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尽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B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趋向 杜牧《阿房宫赋》 C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 归属 司马迁《项羽本纪》 D .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 最终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2.下列各句的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A .此时无声胜. 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B .胜. 地不常,盛筵难再 王勃《滕王阁序》 C .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D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司马迁《鸿门宴》 3.下列的句子,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数. 罟不入洿池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识盈虚之有数. 王勃《滕王阁序》 固.一世之雄也 苏轼《赤壁赋》 是固.劳而无用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司马迁《鸿门宴》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司马迁《鸿门宴》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旦日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 司马迁《鸿门宴》 4.下列的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B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庄子《逍遥游》 C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 D .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 司马迁《项羽本纪》 5.下列句子的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班固《苏武传》 B .天生此辈,沉默..畏慎 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一书》 C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D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虚词 6.下列句子的加点字,活用形式相同的一组是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庄子《逍遥游》 南. 取百越之地 贾谊《过秦论》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司马迁《项羽本纪》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韩愈《师说》 A B C D A B C D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同步阅读(附答案)

古诗词诵读单元同步阅读 淌在诗词里的美(节选) 唐诗宋词蹚过历史的长河,在悠久里发酵,透出的是股股醇香。诗歌美在音律,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在古人浓淡交杂的墨色里,组成一曲曲完美的魂殇。 花是迁客骚人偏爱的主题。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花开富贵,有人赞叹,也有人贬低。但那“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惊心动魄却是从远古走来的。不管评价如何,牡丹依旧肆情盛开。开在诗人笔尖的还有坚贞的梅花,梅枝九曲十八弯,遂又有幽梅一说。“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吸引家禽的是那遒劲枝干里透出的美,切莫细嗅,那美会醉人。若要细数那诗词里的花魂,该是三天三夜也难尽一二。 在诗歌里的山水是美的。潭面无风是镜,也是静。任一轮清月在水里映出倩影,缓缓地躺在河床之上。月亮该是累了吧,既要与李白饮酒,又要照亮归人的前程。“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一青一碧,尽现了山水本色。我曾感叹山水之美被尽数埋在诗里了。曾鲜活在诗人记忆里的山水之美,现世难寻。但若煮一杯清酒,捧着诗集,任嘴唇感受酒洌,任思想品味诗词里的古朴气息,在这灯红酒绿之中仍是能寻得一片思想的净土。

我愿用我半世的浮华,换取这一页诗章。 细听风盘旋在时空的入口,提笔写下诗人的细语呢喃,那是倾诉,诉说着一曲一曲的美。 自从我提起了笔,我就明白了我所肩负的使命,我会写出那些淌在诗词里的美,不让她在时间里消散,纵使笔断,纸绝…… 1.【品词析句】联系上下文,“迁客骚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 2.【日积月累】根据要求写诗句。 (1)读文中画“____”的句子,我想到了刘禹锡《望洞庭》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花令。在下列句子中填入合适的“花”。 ①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相映红。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出墙来。 ③()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④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扑鼻香。 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3.【解读信息】对画“”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古诗词对山水的描写非常富于想象,让人感受到鲜活、灵性的美。 B.写山水的诗词太多了,多得都可以把真实的山水埋起来了。 C.如今环境大不如从前,诗词中描写的那些山水之美已很难寻觅了。 4.【整体感知】说说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拓展 描写景色的古诗

描写景色的古诗 春运 唐·杜甫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春雨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邓独自归。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宫曲 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春宿左省 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下册语文古诗汇总

【小学四年级】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下册:《独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刘禹锡,《忆江南》白居易,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无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春日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时学生请假条

——————————老师: 我因—————————————————————————————————————(事),所以需请假—————————————(时间),望您批准! 此致 敬礼! 请假学生:————————所在班级:————————————— 请假时间:————月————日教师签名:———————————— 学生请假条 ——————————老师: 我因—————————————————————————————————————(事),所以需请假—————————————(时间),望您批准! 此致 敬礼! 请假学生:————————所在班级:————————— 请假时间:————月————日教师签名:—————————

六年级古诗词诵读单元主题阅读

古诗词诵读单元主题阅读 淌在诗词里的美(节选) 唐诗宋词蹚过历史的长河,在悠久里发酵,透出的是股股醇香。诗歌美在音律,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在古人浓淡交杂的墨色里,组成一曲曲完美的魂殇。 花是迁客骚人偏爱的主题。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花开富贵,有人赞叹,也有人贬低。但那“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惊心动魄却是从远古走来的。不管评价如何,牡丹依旧肆情盛开。开在诗人笔尖的还有坚贞的梅花,梅枝九曲十八弯,遂又有幽梅一说。“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吸引家禽的是那遒劲枝干里透出的美,切莫细嗅,那美会醉人。若要细数那诗词里的花魂,该是三天三夜也难尽一二。 在诗歌里的山水是美的。潭面无风是镜,也是静。任一轮清月在水里映出倩影,缓缓地躺在河床之上。月亮该是累了吧,既要与李白饮酒,又要照亮归人的前程。“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一青一碧,尽现了山水本色。我曾感叹山水之美被尽数埋在诗里了。曾鲜活在诗人记忆里的山水之美,现世难寻。但若煮一杯清酒,捧着诗集,任嘴唇感受酒洌,任思想品味诗词里的古朴气息,在这灯红酒绿之中仍是能寻得一片思想的净土。

我愿用我半世的浮华,换取这一页诗章。 细听风盘旋在时空的入口,提笔写下诗人的细语呢喃,那是倾诉,诉说着一曲一曲的美。 自从我提起了笔,我就明白了我所肩负的使命,我会写出那些淌在诗词里的美,不让她在时间里消散,纵使笔断,纸绝…… 1.【品词析句】联系上下文,“迁客骚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 2.【日积月累】根据要求写诗句。 (1)读文中画“____”的句子,我想到了刘禹锡《望洞庭》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花令。在下列句子中填入合适的“花”。 ①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相映红。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出墙来。 ③()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④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扑鼻香。 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3.【解读信息】对画“”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古诗词对山水的描写非常富于想象,让人感受到鲜活、灵性的美。 B.写山水的诗词太多了,多得都可以把真实的山水埋起来了。 C.如今环境大不如从前,诗词中描写的那些山水之美已很难寻觅了。 4.【整体感知】说说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课外20首古诗词 带译文教学内容

1、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2、如梦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昨夜雨点疏落风势猛烈,沉沉地睡了一觉也消不了残留的醉意。试着问那卷帘的侍女,却回答说海棠花依旧鲜嫩。知不知道啊?知不知道啊?应该是叶儿茂盛花儿凋零。 3、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译文: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谁会不认识你?

4、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做一个人上之人,就要做一个杰出之人!即使是已经死了,也要成为魔鬼中的霸者,领导群魔!我(指李清照)直到今天还在想念当初楚汉争雄时的项羽,因为兵败,无颜面对自己的江东父老,宁肯自刎于乌江!这是何等的气概啊! 5、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要报效国家,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6、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园主人该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为什么客人轻敲柴门久久地不开。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闭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六年级古诗词经典诵读

六年级“经典诵读”出口评价表(定稿 2013.9) 1.备课组长需要提供诗词全部内容:标题、朝代、作者、内容; 2.出口考核的原则:六、九年级语文教师 3.分两次考查10月底11月初检查内容一半,12月底考查后半内容,成绩计入班级量化考核中。 4.学生全员考查 5.具体时间择日通知 6附:古诗词考查内容 六年级古诗词文诵读 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秋【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七步诗【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乙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论语》五则(孔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⑤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后半部分: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塞下曲唐卢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1古诗二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21.古诗二首 一、看拼音写词语。 lu ò y áng shu ǐ h ú d qi án k ūn 二、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三、写出同音字。 r ón ɡ 芙( ) ( )液 ( )树 h ú 水( ) ( )涂 ( )芦 y àn 大( ) ( )子 ( )台 qi án ( )面 ( )坤 花( ) 四、比一比,再组词。 蓉( ) 洛( ) 壶( ) 雁( ) 砚( ) 容( ) 格( ) 壳( ) 鹰( ) 现( ) 五、 选出下面的加点的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1.遁. 逃( ) A .逃走,逃避。 B .隐藏;消失。 2.墨梅.. ( ) A .梅花的一个品种。 B .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3.一片冰心.. ( ) A .著名作家。 B .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六、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中诗人以“ ”自喻,表明自己 的精神品格。 2.《塞下曲》是一首( ) A.送别诗 B.写景诗 C.边塞诗 D.叙事诗 3.《墨梅》中的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七、品析诗句。 1.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单.于(ch án d ān ) 单. 独(ch án d ān ) 墨痕.(h én h éng ) 王冕.(mi ǎn m ǎn ) 遁.逃(d ùn d ūn ) 洗砚.(y án y àn )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洛阳的亲友若是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 B.洛阳的亲友如果问我,我会告诉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 C.洛阳的亲友如果问您,就请您转告他们,我思念他们的心就像冰放在玉壶里一样。 八、课内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 1.把古诗补充完整。 3.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 4.最后一句诗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性格? 九、课外阅读。 石灰吟① [明]于谦 千锤万凿②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③。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④在人间⑤。 【注释】①石灰吟:赞颂石灰。②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③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④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⑤人间:人世间。 1.这是一首( )。 A.送别诗B.山水诗C.咏物诗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乡村四月》说课稿 [标签:人教版说课稿四年级语文]奥数精华资讯免费订阅 一、说教学资源 (一)、说教材 《乡村四月》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中第二十三课《古诗词三首》中第一首,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云雾蒙蒙,杜鹃欢唱,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突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和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依据教材特点和课标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 2、背诵、默写古诗。 3、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绘诗的内容,抓住诗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诵读古诗并默写。 2、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绘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时间:一课时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些读诗的方法,但因为是借班上课,对学生不熟悉,所以设计教学时我着重考虑如何激趣、激情。 (三)、说理念 《乡村四月》是一首古诗,依据课标,第二学段古诗词教学目标是“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让学生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带着表情的朗读。在本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主题,“凭借课文的例子,选找教学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用语文,”指导下,我的设计理念是以读为本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想象画面,体验诗人的情感。这里的读,是声情并茂地读出诗文的情和意,表达自己的情和感,促进感悟的内化与升华。读出个情味,给予学生尝试的空间与时间,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体悟,在互动评价中掌握情感的基调,最后进入意境,身心融入而忘情地读。诗歌与记叙文不同,除了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更要把握朗读的节奏及其轻重音。 二、激发兴趣,说教法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联系生活法: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的生活经验是最感受性的学习材料。《乡村四月》写的是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而现在正好是春季,因此课堂中在课前3分钟与学生轻松谈话聊聊自己眼里的春天。引出古人眼中的春天。 2、知识迁移法。四年级的孩子已学过一些诗,也懂得古诗学习的一般方法“读通——读懂——感悟——背诵默写”,在导入课题后让学生回忆学诗方法,起到复习巩固作用,同时也可利用这一方法来学习本首诗。 3、品读感悟法。课标中提出二段诗词教学目标是“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语文教学,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是学生的语文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品出诗歌的韵味,必须扣住重点词句,在比较、玩味、体悟中咬文嚼字,嚼出语言背后的情味、意味、韵味;嚼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逐渐走进诗文意境场景,走进角色,与人物共鸣,与作者交心,享受人文陶冶与情感震撼。 4、引导想象法。利用插图引导想象景美、人勤景象。

六年级阅读背古诗

六年级阅读考级·古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宋)陆游 【其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河:指黄河。 五千仞(ran):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黄河和华山都在金人占领区内。一说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 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摩,摩擦、接触或触摸。 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胡尘:指金人入侵中原,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南望:远眺南方。 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第二首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 这组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当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罢归山阴(今浙江绍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这两首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洞庭湖,当时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 清:指天空。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撼:一作“动”。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欲济无舟楫: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济,渡。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端居耻圣明: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端居,闲居。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坐观:一作“徒怜”。

小升初复习必备知识之古诗文阅读与积累-课件+练习-(含答案)

小升初复习必备知识之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含答案) 课前小测: 一、古诗词填空。 1、白毛浮绿水,。——《咏鹅》唐·骆宾王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北朝民歌 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仙人垂双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大明夜已残。,天人清且安。,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 。——《古朗月行》唐·李白 4、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北宋·王安石 5、,千朵万朵压枝低。——《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6、,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 7、葡萄美酒夜光杯,。,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唐·王翰 8、,。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唐·李白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北宋·苏轼 10、,。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唐·李商隐 1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塞下曲》唐·卢纶 12、九曲黄河万里沙,。如今直上银河去,。——《浪淘沙》唐·刘禹锡 1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1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唐·杜牧 15、春城无处不飞花,。日暮汉宫传蜡烛,。——《寒食》唐·韩翃 1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南宋·朱熹 1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1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南宋·苏轼 1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唐·王昌龄 20、,。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21、,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22、,乌衣巷口夕阳斜。,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唐·刘禹锡 教学目标:

人教版六年级古诗词及释义讲解

六年级下学期古诗词 1、《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1.黄四娘家花满蹊:黄四娘,人名。花满蹊,指花多得已经 占满了小路2.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3.寻花:找到花仔细欣赏。4.蹊(xī):小路。5.娇:可爱的。6.恰恰:这里形容鸟叫声和谐动听。7.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 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 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 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8. 江畔:江边。9.恰恰:象声词,这里形容声音非常和谐动听。 诗意: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嬉戏 流连的彩蝶不停地飞舞,黄莺叫得十分和谐动听。 2、《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原本.破岩:破裂的岩石.磨:折磨,挫折.击:打击.坚劲:坚韧、刚劲.任:任凭.尔:你们.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挺拔,无论你刮的是什么风. 3、《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 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 清白留在人世间。 4、《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 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时不时 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5、《七步诗》 【三国】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