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高考政策新变化

专家解读高考政策新变化
专家解读高考政策新变化

分享到...原标题:专家解读高考政策新变化综合素质入档案将于2017年起全面推进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4日公布,对高考的内容、形式、录取、管理等环节进行了全新设计和部署,其中不分文理科、英语一年两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六选三”计入高考总分、取消艺体特长生加分等多项新变化备受关注。南方日报记者4日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学者对《意见》进行解读。

改革考试形式内容

高考不分文理计分实行3+3

《意见》: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解读:教育部高考命题资深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张敏强认为,中学就分文理科对学生来说是不利的,“中学阶段就是要全面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包括语言方面的能力,还有逻辑思维能力等。”因此,取消文理分科是恰当的。

那么取消文理分科后,高校不同专业该怎么录取?对此,张敏强说,取消文理分科,以前数学要考,现在一样要考,只是高校在选拔学生时,文科专业可能要求数学成绩是B就可以了,理科专业则要求A。

增加全国卷省份异地高考更有戏

《意见》: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解读:张敏强指出,各省自主命题10多年来,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命题队伍稳定性不够、命题质量参差不齐等。自主命题省份逐步减少,以后统考由国家命题是必然的趋势,

国家也可以命多套题。张敏强说,“各省重点抓好会考工作,全国统考交给国家,这样就明确了,也能保证水平。”

张敏强称,目前高考考试形式和内容的具体方案还没出来,录取时统一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及综合素质评价各占多大比例还不清楚。为此,他建议,各省在做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要重新定位和审视考试机构,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不是要刁难学生,也不是为了要考哪个大学哪个专业而设置的考试,而是一种共性的、最基础的考试。”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是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参与了此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的制定。杨东平认为,现在主张恢复全国统一试题的声音很高,这有利于化解异地高考成绩可比性的难题,有利于考试公平高效。“目前全国16个省份独立分省命题,据调查,其中10个左右省份希望恢复全国统一命题。”杨东平说,当年很多省份是在教育部统一安排下开始独立命题的,目的是分散考试安全的压力,而不是为了实现教育多样化。

学业水平要测试综合素质入档案

《意见》: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检验学生学习程度,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各地要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

解读:综合素质评价方面,张敏强透露,目前国家正在做综合素质评价评估平台,各地也都在探讨和实践,将对学生平时的品德、社会服务等进行累计。现在学生有统一的学号,制定一定的评价指标之后,在评估平台上,老师、校长、学生可以去平台记录登记。高校可以根据专业需求做参考,比如文科专业,学生若参加了一些调查,那么可以倾斜;而理科则可以参考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的情况等来评估。

杨东平认为,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纳入高考,目前在安全性、公平性、公正性以及是否增加学生负担等方面有一些不同意见。这一方案的实施效果,与各省基础教育水平等有直接关系,所以在上海、浙江两个地方试点是非常必要的。

不过,杨东平提出,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是高一、高二学完就考,还是像高考一样放在一起考,哪种对考生而言压力更小,这些要在试点后再进行调查,最终确定以何种形式推广。

改进招生计划分配

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录取率

《意见》: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部属高校要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

解读:招生计划分配方式调整,是否意味着以后广东考生上好大学的比例会有所上升?对此,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吴颖民认为,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有望提高广东考生一本录取率。

吴颖民指出,招生计划分配这几年一直很受关注,这是最为体现公平的领域。“之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是一个重大突破,而且还提出了时间表。东部高校为中西部学子留专门名额、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部属高校严控属地招生比例等都是很实在的措施。”吴颖民说,“广东一直以来一本录取率都比较低,这次招生计划分配办法的改革是非常利好的消息,我相信会大幅度提高广东考生的一本录取率。”

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取消艺体特长加分加分项目大“瘦身”

《意见》: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

解读:教育部负责人指出,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实行考试加分政策,一类是补偿性的,一类是鼓励性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加分项目过多、分值过大特别是资格造假等问题。这次改革主要采取3项措施。一是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二是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三是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严格认定程序,做好公开公示,强化监督管理。2014年底,教育部将出台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自主招生严控规模安排在高考后进行

《意见》: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建立招生问责制,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解读:2003年国家启动自主招生试点,目前试点高校共90所,招生人数约占试点高校招生总数的5%,2013年选拔录取了2.5万人。这次改革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的措施。一是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二是试点高校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三是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四是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五是从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成绩公布后填志愿逐步取消录取批次

《意见》: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解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一直以来高度关注录取制度改革。熊丙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录取制度改革方面有两个比较大的变化,一是自主招生在高考之后进行,这符合我们一直的呼吁,二是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熊丙奇称,高校录取批次往往容易成为用人单位常设的门槛,取消招生录取批次释放出良好的信号,但要做到并不容易,“有两种取消的可能,一种是主动取消,现在一本、二本靠录取控制线招生,要取消可能就是二本和三本合并招生,不再分这么多个批次,但要一本和二本合并招生可能性不大。第二种就是高校自主招生,像美国的大学一样,采用自主招生,不分批次。

杨东平则指出,录取批次只是一个工作手段,过去依靠手工录取,没有网络平台,工作量比较大,所以才会采取分批次录取的形式,现在反而变成了学校档次的标签。如今录取手段已经电子化,取消录取批次不存在技术难题,再保留录取批次已没有必要。

■延伸

部分改革措施广东已先行

不少业内人士和细心的网友发现,在这一连串的新举措中,比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等级呈现”等,早已在广东先行先试。

广东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09年已开始实施,2010年起“一年两考”。而与高考改革方向吻合的是,广东的学业水平考试根据分数评定等级,具体分为四个等级:24分及以下不给等级、25~49分为D、50~69分为C,70~84分为B、85~100为A。

同样,广东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等级成绩也与高考录取直接挂钩。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广东的应届生也有两次参加学业水平测试的机会,第一次是在高二第二学期,第二次是在高三(翌年1月报考)。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录取,广东这几年也一直在做。”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黄友文介绍。据了解,广东已经实行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具体分为两个层面:首先,考试形式方面,包括统一考试和学校自主招生;其次,招生对象方面,分为面向普通高中的高考,和面向中职学生的“3+职业证书”考试。

黄友文说,从改革试点情况看,目前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引导更多学生报考,纠正家长考生对于职业教育学校的固有“偏见”。

■权威访谈

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黄友文:

高考改革意见有四大突破

高考专家、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黄友文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有四大突破:

第一,建立和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这有利于促进中学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去完成教育,学生按照要求国家课程标准去学习学科知识,尤其是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生以后的成长都十分有利。“改革的着重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黄友文说,现有招生考试制度的一大弊病是文理分科,造成学生偏科,新方案有利于纠正偏科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这也有利于我国人才培养,有利于每个人完善知识结构和提高素质。

第二,高校招生分类考试。黄友文认为,分类考试实际上有两个层面:普通高校本科层次,实行“两个依据+一个参考”,即高考+学业水平考试,再加上综合评价。专科层面,高职院校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加上技能考核。实行本科和专科录取分开,可以解放一部分学生。有利于解放一部分不是研究型的学生,将他们转向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对学生也有好处。同时还可解决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一张卷”的问题,有利于高校更科学地选拔人才。

第三,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黄友文认为,作为改革举措之一,尽管综合素质评价只是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并且在现有的社会现实,这一改革措施存在较大的争议,主要是在社会诚信机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高诚信度的问题。具体操作性问题。但黄友文认为,尽管这些争议客观存在,但这一步毕竟已经迈出,相信会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第四,多元录取。此次改革突破了仅靠一次统考定终身。除了以统考为主体,自主招生、自主选拔和学校选拔等选拔人才的渠道也是畅通的。它表明,选拔人才可实行多元评判标准,只要有利于人才选拔就是科学合理的。

“以上四个突破的意义是方向性的,至于科目减少、分数分值以及如何招考,这些都是技术性问题。只要有大的方向性共识,技术性问题解决难度就不大。”黄友文还表示,根据此前教育部座谈会意见,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有“1+5”配套文件,除了总体的方案外,还会有初中、高中考试制度、招生计划分配、高中学业水平等,这次公布只是总体方案。

2020新高考会带来哪些变化

2020新高考会带来哪些变化 2017新高考会带来哪些变化 还有几天,2017年高考就将到来。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也被称为“新高考元年”。新高考将在浙江、上海两地展开,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进入关键时刻。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命题、招生制度一直在不断调整、优化,这一次,是党中央、国务院下定决心自上而下、展开全新顶层设计的大变动,被认为是恢复高考招生40年来的一次重要改革。 新高考会带来哪些新挑战?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参考”?新高考会带来哪些变化?记者就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访。 “新高考”究竟“新”在哪儿 简单回溯一下改革历程。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上海市、浙江省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两地很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上海和浙江两地高考怎么改、改成什么样,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全国高考改革的风向标。 简单概括两地的高考改革方案,两个简称醒目形象——“两依据一参考”和考试科目“3+3”。所谓“3+3”,指的是2017年起,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课程)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等学校录取的基本依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上海市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70分,浙江省3门选考科目每门100分。同时,两地均不再分文理科。 对于高校来说,录取学生的成绩标准,从以往的单纯看一次高考成绩,变成了依据三门学科高考成绩、依据三门自选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即“3+3”),此外,还要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新高考的背景和意义

新高考的背景和意义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新高考的背景和意义 ?根据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所制定的新的“高考综合改 革方案”。高考改革正式揭开面纱。 改革因何而来?对于幅员辽阔,发展程度不均衡的大国,高考不仅仅是考试制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追求公平和发展是此次改革的主要背景: 一、保障教育公平。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不均衡现象越来越严重,城乡差距拉大,教育改革呼唤公平。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件频发,尤其是发生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招生腐败案件,极大地挫伤了高校自主招生的公信力。此次高考改革,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不急于扩大高校招生录取的自主权是有道理的。 二、素质教育正待扬帆起航。文理不分科,从教育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来看是有其重要意义的。往年的学科以“术业有专攻”为教条,而从现在开始,这支”教条”将被打破,将为培养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全面、综合性人才而改变,未来的社会大有一批更加全面、科学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涌现,这将会给我们的国家带来怎样的变化和发展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三、“汉语热”的升温。国家语委的一项调查显示:65%以上的大学生将超过四分之一的时间用在了外语的学习上。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学习英语有利于查阅资料、与国际接轨。在改革开放之初,英语人才匮乏。通过高考“指挥棒”引导人们学习英语,有利于培养大量的英语实用型人才。然而,当前国情、世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般英语翻译人才在人才市场上已经趋于饱和。如果继续把英语的重要性安放于汉语之上,显然有些不太妥。对英语的过分看重,显然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让外语回归“本位”,已经刻不容缓。 四、职业教育改革呼声越来越响亮,在中西部、贫困地区等,对于职业教育的呼唤甚至要强于普通高等教育。两会期间巴中市市长周喜安表示,对于我们当地来说,更迫切的需求是解决我们贫困地区贫困的根子,我们需要更多的职业教育,职业技术,能够直接去就业,去改变贫困的现状,技能要比学历重要。

2021年河北普通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解读.doc

2021年河北普通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解读 2019年4月23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公布了河北高考新政策,自2021年起河北高考实行“3+1+2”模式:“3”是语文、数学、外语,由全国统考;“1+2”为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其中“1”为物理、历史科目2选1,“2”是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科。下面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解读河北普通高考综合改革政策。 “3+1+2”凸显哪些优势? 实施方案中,关注的是“从2021年起,我省高考考生总成绩将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满分均为150分)和考生选择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 在选择性考试中,考生在物理或历史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的2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 实施方案起草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3+1+2”的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目标导向看,这一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选择科目组合看,崭新的模式,提供了12种组合,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在考试内容上,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

外语3个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沿袭了多年的“数学文”“数学理”两年后将正式告别高考考场。 12种组合怎样选择? 高考选择考科目理论上有12种组合,分别为:物理+化学+生物学、物理+化学+思想政治、物理+化学+地理、物理+生物学+思想政治、物理+生物学+地理、物理+思想政治+地理、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历史+思想政治+化学、历史+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学、历史+化学+生物学。 如何高效、精准地选出组合? 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需要科学合理确定选考科目需要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和优势和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进行选择。 同时,也要密切注意目标大学的目标专业类对高中所选科目的具体要求。假设,A高校的甲专业要求考生必选“物理”,对其余科目不做要求,则表示考生3门选考科目中只要有物理就可报考甲专业。如果B高校的乙专业要求考生除了“物理”之外,还要选择“地理”,那么考生3门选考科目中就需要同时有“物理”和“地理”,才可以报考该专业。 我省将汇总各招生高校所提的选考科目要求后,及时提供考生参考。 物理、历史为啥脱颖而出? “考生在确定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时,应在历史或物理中选择1门,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

广东正式发布2018新高考方案:十大变化要了解

广东正式发布2018新高考方案:十大变化要了解 今天,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正式发布广东省新高考改革方 案,从明年起,广东省正式实行新高考。从新高考改革方案来看,有很多与原有高考制度变化的地方,例如:本科批次合并,以后将不存在一本、二本、三本概念;考生一次可报考一个平行志愿、15个院校志愿,高考也将从过去的“院校为导向”转变为“专业为导向”;高职院校方面,继续推进依据学业水平考试招生,初中毕业与中高职深化贯 通;应用型本科试点招收中职学生,更加注重技能型人 才培养。这次广东新高考改革,主要涉及10点,对于家有考生的家长来说,不可不看!其他省份的家长,也推荐阅读,因为这代表了趋势,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言: 2020年,全国所有省份全部实现新高考。以下为广东新高考方案全文。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招生委 员会印发了《关于2018年深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 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我省2018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改革进行部署,明确2018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改 革的具体任务和具体措施,积极稳步推进我省考试招生制度 改革,更好地促进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通知》是根据国务院、教育部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文件精神,结合我 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工作实际,在认真总结经验、广泛

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通知》根据《广东 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粤府〔2016〕17号)的工作部署,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坚持科学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我省普 通高校考试招生单项改革,以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改革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合并本科录取批次。2018年起,将原第一批本科、第 二批本科两个招生录取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设置本科和 专科两个录取批次。批次调整合并后,本科和专科录取批次 均设置一个平行志愿组,15个院校志愿数,即院校志愿数设A、B、C、D、E、F、G、H、I、J、K、L、M、N、O15个,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和1个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二是艺术体育类统考院校(专业)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2018年起,将现各批次艺术(含音乐、美术,下同)、体育类统考专业的投档,从传统 梯度志愿投档模式调整为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设置一个院校 志愿组,A、B、C、D、E、F6个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 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和1个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三是普通高校招收中职学校毕业 生“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招生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2018年起,在“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录取设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两个批次,每个批次设置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的发展变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910756838.html,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的发展变革 作者:尹加先 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04期 摘要:高考背景下的数学发展变革探讨,需要吸收新课程理念,从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变革,并让其整体性质保有一致性,这不但利于教学改革,更利于课程改革的整体性推进。本文主要概述了高中数学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改革的有效方法,希望学生能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最终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数学;发展变革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的发展研究,对数学教学有着積极意义,通过研究能了解到学生的哪些技能需要提高、哪些能力需要深化、哪些学习方法需要调整。而教师则在变革发展中了解到高考数学中对数学知识的紧密性更受到重视,也要重视实际应用问题的考察,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加大这方面的教学比重,最终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培养目标和试卷设置概述 (一)提高知识与技能 新课标当中对于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对于基础知识以及相应技能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高中数学当中增加了对于算法的教学工作,学生需要对数据处理掌握最基本的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础性的统计知识。教学目标上出现的变化,使得教学内容变得更多,同时也使得课程设计变得更加简单。不会再出现由于人为原因而产生的对于学生掌握困难的知识点进行教学删减的问题。改革当中的关键点便在于高考试卷当中,将很多属于选修的内容也纳入了考查范围当中,使得高考试卷更加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在考查的具体方式当中,主要分为了两大点:第一,将选修课程当中的内容做为必考内容。第二,针对选修内容,在出题时可以自由选择[1]。 (二)考查应用能力 新课标要求高考在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抽象能力以及推理和运算能力的同时,还对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也提出了考查要求。这部分内容当中,需要学生能够有效地收集数据,并对其进行有效整理和分析处理。学生需要根据数据,针对性地研究并解决相关问题。新课标当中对于统计学知识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其考查重点便是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2]。 二、课程改革需要符合国情、学情 (一)模块设置不应该是知识的堆砌更要反应数学文化的不息流变

年北京新高考改革方案及政策解读新高考等级赋分.doc

2020年北京新高考改革方案及政策解读新 高考等级赋分 2020年北京新高考改革方案及政策解读新高考等级赋分 更新:2018-12-02 10:31:19 一、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自2017年9月1日起,从高一年级开始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 01、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3门科目。 02、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1)考试内容 合格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程要求为依据; 等级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程和选修Ⅰ课程要求为依据。 (2)考试科目及对象 所有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考试对象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等级性考试。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从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参加3门科目考试。考试对象仅限当年参加本市

统一高考的考生。 (3)考试时间及成绩呈现形式 合格性考试时间 合格性考试中体育与健康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艺术(音乐、美术)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末,其余11门科目合格性考试每学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每学期末。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为高一第二学期末。学生在完成每门科目必修课程后即可参加合格性考试,做到随教、随考、随清。 合格性考试成绩呈现形式 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达到合格水平是普通高中毕业的必要条件和高中同等学历认定的主要依据。当次考试不合格,可参加以后学期同科目合格性考试,全市不单独组织补考。 等级性考试时间 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从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参加3门科目考试。等级性考试每学年组织1次,安排在每年的6月。 等级性考试成绩呈现形式 等级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分为5个等级,等级根据原始分划定,成绩当年有效,计入高校招生录取当年总成绩。 高等院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分专业(类)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01、科学确定评价内容综合素质评价主要从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

浙江高考改革新方案,高考新政策解读.doc

浙江高考改革新方案2019年,高考新政策解 读 浙江高考改革新方案,高考新政策解读 16省份已公布高考改革方案。 近年来,高考改革一直备受关注。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改革考试科目设置、考生录取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上海市、浙江省作为首批试点地区,分别出台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并从当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目前,据新京报记者统计,已有16个省份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3+3”高考模式、文理不分科成趋势。 新京报讯据新京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6个省份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除上海和浙江外,分别是北京、河北、江苏、江西、山东、广东、海南、甘肃、青海、广西、宁夏、湖南、贵州和西藏。其中,改革招生批次和科目设置为重点,文理不分科成趋势。 记者还了解到,其他省份大多将于近期或今年公布。天津市教委表示今年将出台方案;辽宁省教育厅厅长马辉也表示,方

案将于今年适时发布。此外,据媒体报道,安徽省新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有望4月份正式公布。 根据《意见》要求,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各省改革启动时间并不相同,但基本集中在未来三年。 北京、海南、湖南、辽宁、吉林等省份将于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江苏、内蒙古、安徽的高考综合改革时间定为从2018年高一新生开始执行。此外,部分省份定于2019年,目前多为西部省份。 今年3月,北京市教委主任线联平介绍了北京高考改革的相关安排。线联平称,北京自2017年秋季起,开始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18年起,落实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推进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2020年起,调整统一高考科目。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表示,目前上海和浙江正处于试点时期,2017年开始整体实施。因此,虽然现在很多省份已经公布方案,但还要根据上海和浙江最终的试点经验情况,再开始施行。 王烽表示,目前根据教育部的总体要求和各省份方案,基本是2018年左右启动,2020年全面实施。因此虽然方案已经发布,但离全面实施还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窗口期”,还有准备和调整的时间,各省的方案可能还会根据实际经验情况、参照学习经验之后再进行微调。 释疑1 改革对考生有何影响?

新高考英语题型变化

20XX年浙江新高考英语题型变化——阅读和写作 随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试用)(第一版)》的公布,酝酿已久的高考英语改革终于拉开了大幕。高考英语考试怎么改,改了多少,对于试点地区浙江省的英语教学与考试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小编今天从题型变化解读入手,分享一下自己对于新高考考试说明的认识。希望能帮助各位老师尽快熟悉新题型。 一、题型变化 相比20XX年浙江省高考英语真题,新高考阅读部分考查题型有如下变化: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第一节阅读理解题 2015浙江高考真题2016高考新题型 篇幅与题量阅读A: 5道阅读A: 3道阅读B: 4道阅读B: 3道阅读C: 5道阅读C: 4道阅读D: 6道\ 总数20道10道 分值20×2=40 10×2.5=25 字数不少于1800 不少于800 备注考查学生理解主旨和要义、获取事实细节、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分析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虽然最新高考阅读篇幅会减少,但是设题难度有可能升高,因此不能掉以轻心。 第二节新题型阅读 2015浙江高考真题2016高考新题型 题型阅读6选5 阅读7选5 分值5×2=10 5×2=10 考点位置句首段首、段中、段尾 考查能力概括概括、上下文推理 第三部分:语言运用 第一节完形填空 题量不变,分值从1分每题增加为1.5分每题。 完形填空考试题型不变。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词汇知识的能力。在一篇约250词(2015浙江高考真题完形词数为350左右)的短文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新高考背景下的学校管理

新高考背景下的学校管理 ——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彭州市蒙阳中学陈祖均12月4号至8号在成都市普二处石处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53人在短短的的4天时间内聆听了杜淑贤、芮仁杰等七位专家校长的精彩讲座,参观学习了以向明中学为代表的四所高中,在学习中一次次的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改变了我对新高考的一些不足的认识,让我对新高考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引起了我对教育改革的思考,对如何对应将要来到的2018新高考有了一些想法。 在本轮改革中,我校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认识推进普通高中教学和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切实改变应试教育做法,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放在首位,积极推进选择性教育,积极探索适应选课走班分层教学综合育人模式下改革创新的路径,为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实施高考改革在师资、教学设施设备和信息平台等方面做好准备,为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和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奠定基础。

一、指导思想。 1.整体谋划,分步实施。根据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实施方案,遵循教育规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安排教学管理工作,制定完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方法步骤和主要措施。 2.研究先行,分类指导。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建立专业团队,开展专项研究。 3.统筹兼顾,合力推进。切实加大资源建设与保障力度。 4.立足实际,创新实践。把学校教学管理改革与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与教育信息化相结合,通过扩大学生选择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促进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二、主要措施 1、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家长会,校讯通等方式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及学生都了解掌握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新变化,主动适应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加强培训指导。通过外派行政和老师外出学习、请新课改走在前面的学校专家教师到我校举办讲座,让我校的教师提前了解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变我校教师的教育理念。

2021新高考题型变化

新高考相对老高考,以知识删减为主,数学新增加的3个知识点要务必注意。新增加选择题、开放性试题。新高考新增加题型:多选题+开放性试题。 新高考题型会有哪些变化 政史地不太清楚,说说数理化生的吧,各省份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福建的,仅供参考, 数学∶2-1(逻辑用语,圆锥曲线,空间向量),2-2(导数,复数),2-3(排列组合,统计与概率),因为新高考,不分文理数,所以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以及定积分,都被删掉了 物理∶3-1(电学,电路,磁学),3-2(电磁感应,交变电流),3-3(热学),3-4(振动和波,光学),3-5(动量,原子物理),往届3-3和3-4二选一,新高考五本选修全考 化学∶选四(化学反应原理),选三(物质结构),选五(有机),往届选三选五二选一,新高考大部分省份三本全考,福建待定(从现在准高三的试卷来看,也是全考) 生物∶选修一(微生物),选修三(生物工程),福建是二选一 新高考题型考点变化 一、语文学科(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模块,仍然是论述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大约有5个选择题,4个简答题。与2020年高考6个选择题,3个简答题相比,略有变化。 (二)古诗文阅读

包括文言文阅读,3个选择题加1个翻译题,相比2020年高考,小有变化,新增了1道文本理解的主观题(简答题);古代诗歌阅读,1个选择题,1个简答题;名句默写,3个填空题可能会有选择。仍然是4个选择题,2个简答题。 (三)表达模块 (1)语言表达有4个选择题,4个简答题;与2020年相比,没有变化。但修改病句由选择题变为简答题。 (2)写作模块,仍然是60分。没有变化。 二、数学学科(150分,不分文科和理科) (一)增加了部分考点: 数学增加了有限样本空间、百分位数、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计数原理、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弱化了计数原理、圆锥曲线与方程、常用逻辑用语,等等。 (二)题型的新变化: (1)数学选择题由2020年的12个选择题,变成了8个单项选择题和4个多项选择题。 (2)2020年高考的第17题,改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以从3个条件中,选择一个条件作答,分值相同。 (三)删掉的考点 删去了“算法初步”“推理与证明”“框图”“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三视图”等内容,这些考生要关注。 三、英语学科(150分)

年北京高考改革新计划.doc

2018年北京高考改革新方案 面对高考改革新政策,考生和家长应该怎么做? 【北京高考改革时间及方案解析】 各省执行时间改革亮点 北京2020年1.2017年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调整统一高考科目,多元录取机制。 3.选考科目调整为“6选3”。 浙江:分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三个录取分数线。 2、取消本科内部所有录取批次的省份 上海:只设本科一个分数线; 山东、海南:文理科各一个分数线。 3、本科内部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的省份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黑龙江、辽宁、江苏、福建、河南、江西、安徽、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共21个省市自治区。 4、本科内部三个批次未合并 吉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共计6个省市自治区。

【新高考有哪些变化】 从各地公布的方案来看,总体改革方向大体一致,绝大多数省份明确要改革高考科目设置、考生录取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而多地也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出台了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办法。 1、文理不分科 在高考新方案中,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趋势,高考科目“3 3”也成众多省份未来高考的新模式。 2、多地实行“33”模式 “33”模式是指,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就3门选考科目而言,各地多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值得注意的是, 浙江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在分值设置上,绝大多数省份明确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学生自选3门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总分合计750分。不过,上海、西藏有所不同,明确3门选考科目每门70分,高考成绩总分满分660分,此外,江苏高考科目分值尚未最终确定,但明确比现行的480分要高。海南要求以每个科目原始分转换后的标准分呈现考生成绩,这是目前仅有采用标准

江苏高考新方案及政策解读,江苏高考改革最新消息.doc

2019年江苏高考新方案及政策解读,江苏高 考改革最新消息 江苏高考新方案及政策解读,江苏高考改革最新消息 高考改革及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那么2019年江苏高考新方案及政策有哪些?江苏高考改革最新信息解读,本文整理了一些最新的江苏高考方面的资讯,可供考生和家长阅读!高考改革及政策消息请务必参考官方发布的文件,本文资讯仅供参考! 江苏省执行时间及改革亮点: 江苏省计划将在2021执行新高考政策。 1.选考科目由“6选2”调整为“6选3”。 2.分值比480分高,接近700分。 3.英语分值提高,听力口语一年两考。 4.“小高考”13个科目均可考两次。 【新高考有哪些变化】 从全国范围的高考改革中能看出来,总体改革方向大体一致,绝大多数省份明确要改革高考科目设置、考生录取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1、文理不分科 在高考新方案中,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趋势,高考科目“3+3”也成众多省份未来高考的新模式。 2、多地实行“3+3”模式 “3+3”模式是指,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就3门选考科目而言,各地多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 在分值设置上,绝大多数省份明确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学生自选3门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总分合计750分。此外,江苏高考科目分值尚未最终确定,但明确比现行的480分要高。 3、外语一年两考 在已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19省份中,绝大多数省份明确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考生可选择其中较高一次考试成绩计入,该项政策下,让考生拥有多次机会。 4、构建“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既看分,又看人。 新一轮改革方向的亮点之一,是打破“唯分数论”,实施“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评价机制,两依据为: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一参考”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一般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 5、逐步合并本科录取批次,探索“专业学校”志愿填报 改革考生录取机制,逐步合并减少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弱化

高考新高考变化

变化2:语文、数学、外语的命题趋势变化 ▼语文: 国家如今越来越重视母语和传统文化,对语文的重视将成为长期的政策倾向,所以在高考中,语文的重要性将会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未来高考中,阅读能力将成为语文考试的核心,文字阅读量将会增大,阅读材料的涉及面扩大,阅读题将更加注重考生的思辨性,形式也将更为复杂。 此外,写作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重视,创作多种体裁文学作品的能力,将成为考核的方向。而且,对于独立思考能力和个人观点的考查,也会逐步走进高考语文的命题中。 ▼数学: 由于取消了文理分科,改为统一命题,所以数学的难度相对来说将会有所下降。 今后,数学将会着重考查所有考生一般性的、共同的数学素养与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可能会将数学与文化交融起来,例如将史料与考题结合,考查数学的文化价值。

还要注重数学思想的发掘,在综合问题的解决中,要找出其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例如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与整合、特殊与一般、化归与转化、有限与无限、或然与必然。 此外,数学将会重视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加入探究活动、数学建模活动,以及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实际应用。 ▼外语: 在各省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多数省份的听力是单独考试,在未来还要加入口语的测试。听力与口语的比重将会不断提高(例如北京将会听力和口语将会提高到50分,也就是说卷面成绩只有100分了)。 所以,要重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外语卷面考试中,阅读能力的考查也会不断加强,同时写作与翻译也会增大比例。 但总体来看,高考的长期趋势,是降低外语的重要性和难度。 等级性考试的时间 了解完了新高考的科目之后,让我们再具体了解一下等级性考试。 考试时间上,新高考是放在高三的第二学期,

新高考改革推进情况“”模式大势所趋

精心整理 新高考改革推进情况 ——“3+1+2”模式已成大势所趋 一、全国新高考改革最新进度 1、根据原来的安排,新高考改革实施进度应该是: 2 藏103+3的 年秋 3 2019原定将有7个省份改革,若加上2018年推迟了的10个省,则可能有17个省份进行高考改革。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省份有可能也会推迟新高考改革。有可能在2019进行高考改革的17个省份是:安徽、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贵州、西藏、宁夏、广西、陕西、云南、甘肃、青海、新疆。 二、“3+1+2”模式 2014年高考改革,最先提出了“3+6选3”模式,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增加了考生的自主选择权,但同时也产

生了缺点,物理这门学科彻底成为冷门学科,有些考生和家长甚至提出在高考中取消物理这门学科,为了解决物理成为冷门学科的问题,教育部推出了更为科学的“3+1+2”模式,今天给大家科普下什么是“3+1+2”模式。 1、增加必选科目 过去的“3+6选3”模式中必考科目是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剩下的3科考生可以自由搭配。改革后,在选考科目中,将物理和历史作为必选科目,考生必须在这两科中选考一门,同时,对物理和历史两门科目采用原始计分制,满分为120分。这一举措在保证考生自主权的情况下保证物理等学科素养不会下降。 好报考方向已经迫在眉睫。将来自己想研读什么类型的专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成为摆在考生面前的一个问题。倘若想学医,那么生物、化学、物理就是你的必修科目; 再学科组合个过程中,既要考虑将来的报考方向、锁定好自己心仪地大学,同时还要权衡自己的实力,做到趋利避害!也就是说在选择学科组合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学科、瘸腿学科,在学科组合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做到“强强联手”,让自己在未来的备考路上更加轻松。

2019年全国高考新变化

2019年全国高考新变化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展素质教育,促动教育公平。这些新变化要知道: 1.招生计划将向这些省份倾斜 通知提出,继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进一步提升中西部地区 及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积极履行促动入学机会公平的社会职责,增强 对各地人才需求的分析预测,严格控制属地招生计划比例,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向重点 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省份倾斜。 2.这些高考加分项目全面取消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相关规定,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 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3.增强对“高考移民”的综合治理 增强对“高考移民”的综合治理,依法依规防范和打击违法违规跨省(区、市)获取 高考报名资格的行为。 4.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录取重要参考 强化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的使用,在保送生、自主招生、综合评价试点、高水平 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艺术体育类专业、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高职分类招考等类型(以下简称特殊类型)招生中,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5.推动减少录取批次改革 通知明确,将进一步推动减少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及合并本科 批次的省份,要合理划定特殊类型招生最低录取文化课分数线,不得低于合并批次前的相对 应要求。 6.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都能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对于不符合流入地报考条件的考生,流入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要主动协调流出地予 以解决,原则上回流出地高考。 7.进一步推动高职分类招考 进一步推动高职分类招考,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形成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评价选拔模式。 8.严格规范中职与本科教育贯通招生 严格规范中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贯通招生,严格控制招生学校、专业和规模,以少 数省属应用型本科高校技术技能含量高、培养周期长的专业为主。 9.特殊类型招生提升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 此外,根据此前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将切实提升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 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并切实纠正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对考生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偏低 的问题,逐步提升录取要求并提前向考生告知。 这些行为将取消高考录取资格 授权省级招委会组织的省级统一考试和授权高校组织的单独招生考试及保送生、自主 招生、综合评价试点、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艺术体育类专业、运动训练和民族传 统体育、高职分类招考等类型招生考试均属国家教育考试的组成部分,按照上述法律法规及 党内法规执行。

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应对策略分析

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应对策略 杭州师范大学一周的学习,我体会最深的是“新”字。浙江新高考试点改革是中国统一高考建制以来幅度最大、力度最大、影响也最为深刻的一次改革,堪称统一高考制度的一场“革命”。作为试点地区之一的浙江省,其新高考招生制度具有多重突破性价值,诸如增加学生选择权、终结文理形式分科、增加高校招生自主权、激活高校专业与学科调整等等。 浙、沪新高考试点改革是新中国统一高考建制以来幅度最大、力度最大、影响也最为深刻的一次改革,堪称统一高考制度的一场“革命”。作为试点地区之一的浙江省,其新高考招生制度具有多重突破性价值,诸如增加学生选择权、终结文理形式分科、增加高校招生自主权、激活高校专业与学科调整等等。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新制度的利弊效应也逐渐得以显现,并且越来越清晰。 改革前采取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共四科,包含语文、数学、外语、理综(物理、化学、生物)或文综(历史、地理、政治)。改革后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限选三科进行考试,成绩计入高考;并取消文理科考试区别。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毕业当年六月份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改革后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

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改革前现行高考,英语参加统考,只考一次且成绩计入总成绩。且由于以6门总分录取,理工类考语数外和理综,文史类考语数外和文综,总分750,语数外总分150,文综和理综300。所以即使你某一门科目跛腿,基本影响还不大,因为可以通过文综或者理综来弥补。改革后高考增加英文听力考试内容,高中阶段会组织考试两次外语,取成绩最高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改革前大家根据文理科的选择,都在一个班级上课,有固定的教室、教师、同学。改后由于3+3带来学生学科选择的变动,大部分学生选考的科目组合不同,所以学校不再也无法安排在统一的班级上课,理论上改为走班制,就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选考的科目选择自己的课表,然后每天按照自己的课表找对应的老师去上课。理论上不存在同班同学和班主任。原先的跟班制改为走班制,要求学校具有更高的管理能力和师资能力。但是现在根据各学校的具体情况看,估计很难实现真正的走班制,最多做到半走班制。 改革前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改革后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参考《素质评价表》,高考录取也会参考。

2018学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 2018-11-15国家关于测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测试招生制度改革。 12月16日,教育部又发布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实施意见》、《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此后还将陆续发布自主招生及高考加分的相关意见。 各省市区高考方案有何新变化?今后各省高考怎么考?制度网特地为您搜集整理了XX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北京:2017年高考政策暂不调整XX年高考改革方案尚未确定此前北京市教委对媒体表示,将按照教育部的总体部署,结合北京实际,适时出台改革实施方案。 另外,由于高考改革的首批试点地区不包括北京,因此,北京高考政策暂不调整。 今年的新高一学生在2017年高三毕业时仍按现在的高考方式进行。 另外,北京市教委针对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XX高考方案进行了回应,辟谣新方案还未确定。 此前媒体报道北京市高考将出现四个重大变化,其中包括考后填志愿、志愿填报"大平行"、调整四项加分政策,以及将自主招生挪至高考后进行等内容。

目前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正在广泛调研和初步起草过程中。 上海:3+3模式不分文理外语可考两次①不分文理②外语有两次测试机会③除语数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中选考3门,选考5月测试④语数外每门150分;选考科目分等级打分,每门最高70分,最低40分,总分660分⑤取消一二本等批次区别⑥XX级高一开始实施。 浙江:3+3模式外语和选考均可考两次①不分文理②除语数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7门中选3门③外语和选考有两次测试机会,成绩两年有效④语数外每门150分,选考科目分等级打分,每门最高100分,总分750分⑤取消一二本等批次区别⑥XX级高一开始实施。 广东:广东高考模式未来三年沿用"3+综合"模式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近日通过微博"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网友互动时明确表示,明年广东高考不会改革。 目前在读的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仍继续执行原来的高考方案,即3+综合”方案,而且未来三年都将沿用现有的"3+综合"测试模式。 江苏:江苏高考改革新方案明年8月将报批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表示,早在XX年,江苏已经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对高考制度改革的探索:减少测试科目、全面衡量高中阶段学业水平、逐步增加高校在录取过程中的自主权,"对照现在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的原则和内容,江苏现行高考方案是总体符合的。

浙江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浙江2021新高考政策详细解读.doc

2019年浙江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浙江2021年 新高考政策详细解读 浙江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浙江2021年新高考政策详细解读 面对高考新政考生和家长应该怎么做?这些有可能影响和改变一代学生命运的事情,与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弄不清楚的考生和家长势必要吃很多亏。浙江新高考改革方案是什么呢。小编带你一起来了解关于浙江新高考改革新政策解读的相关知识,仅供参考,具体信息以官方发布为准。 一、浙江新高考改革时间安排 启动时间:2014年 执行时间:2017年 二、浙江新高考改革详细要点解读 1、必考科目语数外3门,每门满分150分; 2、选考科目实行7选3 模式,每门满分100分,每科最多考2次; 3、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4、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5、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

6、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 三、浙江高考改革方案细则 全面深化统一高考招生改革,进一步完善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改革,加快建立多类型、多元化考试招生制度。 统一高考招生 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1.科目与分值。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外语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选考科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2.考试。 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突出能力立意。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0新高考会带来哪些变化.docx

2020 新高考会带来哪些变化 2017 新高考会带来哪些变化 还有几天, 2017 年高考就将到来。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也被称为“新高考元年”。新高考将在浙江、上海两地展开,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进入关键时刻。自 1977 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命题、招生制度一直在不断调整、优化,这 一次,是党中央、国务院下定决心自上而下、展开全新顶层设计的 大变动,被认为是恢复高考招生 40 年来的一次重要改革。 新高考会带来哪些新挑战 ?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参考” ?新高考会带来哪些变化 ?记者就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访。 “新高考”究竟“新”在哪儿 简单回溯一下改革历程。 2014 年 9 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上海市、浙江省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为其他省 ( 区、市 ) 高考改革提供依据。两地很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 2014 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上海和浙江两地高考怎么改、改成什么样,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全国高考改革的风向标。 简单概括两地的高考改革方案,两个简称醒目形象——“两依据 一参考”和考试科目“ 3+3”。所谓“ 3+3”,指的是 2017 年起,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 ( 课程 )3 门统一高考成绩和 3 门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等学校录取的基本依据。其中,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 分,上海市 3 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70 分,浙江省 3 门选考科目每门100 分。同时,两地均不再分文理科。 对于高校来说,录取学生的成绩标准,从以往的单纯看一次高考 成绩,变成了依据三门学科高考成绩、依据三门自选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 即“ 3+3”) ,此外,还要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