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020年4月美元对人民币汇率

2018年1月-2020年4月美元对人民币汇率
2018年1月-2020年4月美元对人民币汇率

为:1美元对人民币6.5063元,

2018年2月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2972元,

2018年3月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28元

2018年4月16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2816元

2018年5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768元

2018年6月1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884元

2018年7月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6333元

2018年8月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8293元

2018年9月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8628元

2018年10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187元

2018年11月1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476元

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8872元

2019年1月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 6.8482元

2019年2月2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 6. 6.7151元

2019年3月13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 6.707元2019年4月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 6.7051元2019年5月13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 6.8592元2019年6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 6.9306元2019年7月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8397元2019年8月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0002元2019年9月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543元2019年10月1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0988元

2019年11月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0026元

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0319元

2020年1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366元

2020年2月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364元

2020年3月3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7元

2020年4月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143元

历年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1950年~2007年11月27日的相关数据 第一组数据:(1950年~1952年) 195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57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195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45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195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8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第二组数据:(1953年~1979年) 195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90亿美元;195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8亿美元;195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80亿美元;195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17亿美元;195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23亿美元;195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70亿美元;195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5亿美元;195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46亿美元;196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9亿美元;196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1亿美元;196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19亿美元;196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66亿美元;196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5亿美元;196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1亿美元;196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5亿美元;196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46亿美元;196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4.83亿美元;196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8亿美元;197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197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37亿美元;197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36亿美元;197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1亿美元;197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 亿美元;197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83亿美元;197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 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5.81亿美元;197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9.52亿美元;197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67亿美元;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8.40亿美元;197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49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第三组数据:(1980年~1994年) 198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2.96亿美元;198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1.5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8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7.08亿美元;198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7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2000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及成因分析

2000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及成因分析 1、近十年人民币汇率走势 中国经济进入2000年后保持了高速而且稳定的增长,这期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出了两个主要的走势,第一阶段从2000年至2005年呈基本固定的走势,实际上这是由于当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政策,第二阶段从2005年至今,这期间人民币实行了两次汇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第二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小的阶段,分别是从2005年6月中旬至2008年6月中旬,这阶段中由于2005年实行汇改,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所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2008年6月中旬第一次汇改结束,从此至2010年6月中旬的两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在1:6.8左右。2010年6月实行第二次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降,到2011年10月10日,也就是前天,已经跌破1:6.35,创历史新高。这种走势可以用下面的图表形象的表示出来: 2、人民币汇率变动成因分析 汇率变动的6大影响因素:经济增长,国际收支,货币供应量, 外汇储备,利差,通货膨胀

1)经济增长 进入2000年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年10%左右,国民总产值增长迅猛,同时国内通货膨胀率又较低,老百姓有很强的消费需求又有很强的购买力,使得人民币购买力增强。同时国外发达国家诸如美国、日本2000年后经济持续低迷或负增长,从而使得人民币的购买力变得更强。 近20年中国GDP增速 2)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及货币供应量 进入两千年后,中国对美国的外贸呈连年递增的顺差形势,这导致了中国对美国的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因此外汇储备也逐年剧增。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美元的供应量的增加,从而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就会下降,导致人民币的升值。此外2011年,美国实行美元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就是增加美元供应量,实行贬值,这也是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近30年中国外汇储备 3)利差 所谓利差理论,拿中美两国来说就是,中国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额近似等于中美两国的利率差额。进入两千年以后,中国国民总产值迅速增长拉动需求和投资增长,投资回报率较美国更高,中美两国利差达到3%左右,根据利差理论,人民币会因此升值。 4)通货膨胀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国货币汇率由二者的通货膨胀率决定,即如果中国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则人民币应该贬值,如果通胀率低于美国则人民币应该升值。但是这一理论并不

分析今年来人民币实际汇率走势及其有效理论.docx

论文题目 分析近年来中国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走势及其理论解释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0.12

一、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趋势及有效理论 分析见年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走势,以美元为例,自1971年以来历年美元兑人民币均价(1美元兑换)如下表: 从表中可模糊的了解到1971-1978年间,汇率走势在上下浮动;其后一直到1994年呈上升趋势;94年到现如今有略微下降。但是,汇率为什么会变动?原因何在? 对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而言,贺昌政等运用自组织数据挖掘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的途径探讨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该文采用1997年1月-2001年12月的月度数据,以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为因变量,将中美实际利差、通货膨胀率、工业增加值(因为没有GDP的月度数据,所以用此代替)、外汇储备、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广义货币供应量、外商直接投资、消费价格指数、100日元兑美元数等作为解释变量,最后发现消费价格指数是目前人民币实际汇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而其他被经济学界提出的,从理论角

度对人民币名义汇率有较强影响的经济变量或者其系数绝对数很小,或者在建模过程中被筛选掉,说明它们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很小。该文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由于实际汇率在人为控制下自1994年以来一直非常稳定,因此该文根据模型退出的结果其实在定量分析前就已经一目了然。易纲、范敏从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等方面探讨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该文认为:第一,用购买力平价分析发展中国家时要做修正。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时期可能有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而其汇率并不按比例贬值,因为在经济起飞的一段时间里,发展中国家的非贸易品的涨价幅度远高于贸易品的涨幅。第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可贸易品生产力的提高速度一般高于发达国家。这是人民币未来可能趋强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利率平价对人民币走势的解释和预测能力会越来越强。第四,中国应考虑在贸易项下基本平衡,在经济账户下游赤字,在资本帐下有盈余的格局来保持外汇供应平衡和汇率的稳定。亚洲外汇网2010年发表的《人民币汇率走势十点分析和预测》中提到: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七大因素包括,一是国际收支的变化。国际收支变化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它反映了外汇市场供给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如果国际收支盈余,外汇市场外币供给将增加,外币将贬值,人民币将升值;如果国际收支恶化外汇供给将下降,人民币会面临贬值压力。长期以来我国的贸易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人民币也保持升值的趋势。若我国国际收支盈余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变缓,汇率双向变动可能性会增加。二是央行的干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外汇市场的参与者除了买卖双方,还有央行的干预,它是市场最大的参与者,能够影响汇率的走势。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为了控制人民币快速升值、稳定汇率,央行需要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汇投入本币。买入的外汇越多干预的力量就越大,这也反映在外汇储备的增量上,若外汇储备增加得越多,央行干预的力度可能就越大。1-5月份我国外汇储备增加都较多,6月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为118.67亿美元,这反映了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缓解,央行干预的压力在下降。三是公众的预期。若公众预期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公众会少持有外汇,尽快结汇以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加大,升值步伐也会加快。若公众预期人民币汇率会贬值,则更愿意持有外汇形成外汇存款。据央行的统计数据,长期以来我国的外汇存款基本保持在1500-1600亿美元左右,未发生大的变化,

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以及我 国对外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币汇率成为我国对外经贸发展中的重点关注和研究对象,其变动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还将深层次地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会产生一定程度影响。本文首先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概述,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主要特点,指出当前人民币汇率情况,探究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并对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进行有效分析,最后提出了针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国家相关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走势;影响因素;贬值 人民币汇率是对宏观经济价格进行有效分析的重要指标,其对于我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我国在2005年实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不再采用 单一美元政策,转而以市场供求关系作为依据,实现人民币汇率的浮动性。这对于人民币市场化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并结合以往经验和当前情况对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有效评估,能够为防范经济风险、促进我国经济安全、稳定发展提供巨大帮助。 一、人民币汇率概述

所谓汇率,即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时所应用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对另一种货币价格进行的表示。货币汇率的产生主要因不同国家的币值不一致,且货币的名称也不相同,在进行两国经济来往时,必须通过明确的兑换率实现公平的货币兑换。人民币汇率即人民币兑换另一国的比率,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经贸来往关系的不断增进,民众在国家之间的来往频繁,人民币汇率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其变动和走势均受到政府和相关学者的重点关注。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主要特点 就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而言,在2005年7月21 日出台的相关制度规定,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作为制定基础,并以一篮子货币作为重要参考,采取有效管理下浮动汇率制度。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点。首先,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基础汇率,并将该汇率与当前进出口贸易状况和国内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水平等作为参考依据,实现有效调整,确保汇率情况与外汇供求和经济变化情况相匹配。其次,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下的人民币汇率属于有管理的汇率,这既体现在国家对外汇市场的有效监管,又体现在人民币汇率所受的宏观调控,还体现在国家政府在必要情况下对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的市场干预。此外,以一篮子货币作为重要参考,实现人民币汇率的有效调节,避免汇

人民币汇率走势预期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的预测 08金融学1班陈杰鹏145 一、人民币汇率回顾 (一)人民币汇改前历程 人民币从1949年到1952年用浮动汇率制度。 从1953年到1973年,以计划经济制度,人民币与美金有正式的挂钩,汇率保持在在1美元兑换2.46元人民币的水平上。 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世界物价水平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频繁。为了适应国际汇率制度的这种转变与现实中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有利于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便于贸易,为国外贸易所接受的原则,人民币汇率参照西方国家货币汇率浮动状况,采用“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方法进行调整。 从1980年到1994年,中国大陆有双重汇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即除官方汇率外,另行规定一种适用进出口贸易结算和外贸单位经济效益核算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该价格根据当时的出口换汇成本确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 1991年4月至1993年底。这一阶段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微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度调低,但仍赶不上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的变化。这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化与改革的特点是: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官方汇率逐渐向下调整。 人民币在1994年起与美元非正式地挂钩,汇率只能在1美元兑8.27至8.28元人民币这非常窄的范围内浮动。 (二)人民币汇改后发展历程 1.2005年~2008年 2005年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美元/人民币官方汇率由8.27调整为8.11,人民币升幅约为2.1%。央行同时还宣布废除原先盯住单一美元的货币政策,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图1 人民币/美元汇率变动(2005.7~2008.9) 当初之所以选择2005年这个时机来改革汇率机制,是由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外开放度提高,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强化等导致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外汇占款不断提高,中央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发行票据对冲,提高了宏观经济调控成本,使得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的成本上升。由图一可以看出,自从2005年人民币汇改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以来,逐步与美元脱钩,中国的高度发展的经济以及人民币升值的高预期可在图中展现出来。所谓“强国有强币”,而体现国民经济的重要指标就是GDP。我们可以直观得看出中国在05年到08年GDP处于稳健快速的增长状态下,经济发展迅猛。人民币的发行机制以及发行方式决定了其以GDP、CPI增长情况和经济周期等为依据。在这三年间,人民币一直处于单边的升值状态,这与GDP的快速增长和中国国力的日益加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2008年~2010年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历史数据 2011

开始时间2011-07-15 结束时间2011-10-15 货币名称现汇买入价现钞买入价卖出价基准价中行折算价发布时间美元636.15 631.05 638.7 637.62 637.62 2011.10.15 00:00:04 美元636.15 631.05 638.7 637.62 637.62 2011.10.14 17:47:19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7.37 637.37 2011.10.14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7.37 637.37 2011.10.13 17:52:01 美元634.55 629.46 637.09 635.98 635.98 2011.10.13 00:00:05 美元634.55 629.46 637.09 635.98 635.98 2011.10.12 17:48:01 美元635.1 630.01 637.65 634.83 634.83 2011.10.12 00:00:06 美元635.1 630.01 637.65 634.83 634.83 2011.10.11 17:38:46 美元633.45 628.37 635.99 635.86 635.86 2011.10.11 00:00:01 美元633.45 628.37 635.99 635.86 635.86 2011.10.10 16:41:15 美元636.3 631.2 638.85 635.49 635.49 2011.10.10 00:00:02 美元636.3 631.2 638.85 635.49 635.49 2011.10.09 09:50:22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9 00:00:03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8 09:50:32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8 00:00:03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7 23:00:42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7 00:00:04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6 22:02:51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6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5 22:04:1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5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4 22:19:31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4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3 22:16:32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3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2 00:00:05

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问题: 调查一月内人民币汇率变化,分析人民币短期汇率走势及其影响。学习者提交一 份一月内汇率变化数据表(限任一自然月),并三言两语概括汇率走势。 首先,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来看,中央政府把20178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让住房回归居住功能,及如何防范金融风险上。而要做到这两点 一是要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转型,由投机炒作为主导的住房市场转型为以消费为主导的住房市场。对此,尽管政府职能部门一直在说,要鼓励居民的住房消费,但是对2016年房地产市场热点城市来说,如果不挤出房地产泡沫,不让房价下跌,而要保持房价稳定,要想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转型或回归到居住功能简直是天方夜谭,根本就不可能。而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转型,让房价下跌必然会在短期内冲击2018年GDP增长。根据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预计中央政府可能会放弃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让GDP增长目标在6.5%以下,长痛不短痛。如果这样房地产化经济将会调整,而房地产化经济短期调整必然会对GDP的增长带来冲击,而这种短期冲击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较大的影响,人民币的贬值预期有可能在这过程中得以强化。 二是中央政府要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金融市场的去杠杆可能是2018年货币政策的主要倾向。对此,尽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8年仍然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但是这种稳健性与2017年货币政策相比,会处于偏紧的态势。在这种偏紧的货币政策下,有些资产泡沫可能会引爆。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人民币汇率同样可能处于贬值的劣势地位。 三是当前中国防范金融风险的底线思维,尽管可以让中国货币政策当局及政府成为金融市场的主动监管者及参与者,可缓解金融市场所面对危机。但是这样做也可能让整个金融市场的道德风险充斥,逆向选择泛滥。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及市场投资者更是会进行更多更高风险投资,肆意扩张信用,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市场出现问题或发生危机,政府会来保底。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更是累积增多而是减少。这既不利于降低中国金融市场风险,也使得去杠杆的效果更差。从

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会呈现何种趋势(精)

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会呈现何种趋势 2009-08-07 08:03:14 来源: 卓越理财跟贴0 条手机看股票2009年4月至5月,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显著变化。一方面市场流动性继续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3个月期LOBOR-OIS利差已经由2008年4季度的200个基点以上的水平回落至50以下的水平,正逐步接近正常水平,另一方面市场的风险偏好也在明显回升,表示市场对未来股市波动性预期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VIX指数已经由60下降至30附近,接近 20~30的正常水平。英镑、澳元、欧元汇率纷纷突破阻力位上行,资金由美元资产流出的趋势出现。可以说,市场对于金融危机的恐慌已经过去,对经济的触底反弹有所期望。但是,笔者认为市场对于经济的乐观预期是建立在不稳定的高流动性水平之上的,一旦目前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稍有变化,市场预期与金融市场将会出现大幅波动。 金融机构核心资本充足后,过高的超储率将回落至正常水平 理论上讲,流动性转好将使金融机构对流动性不足的担忧下降,存款类金融机构会主动降低超额储备率,而美国存款类金融机构超储率不但没有随着市场流动性提升而降低,反而继续上升,由危机爆发时的5-10倍提升至5月份的15.7倍,且非借准备金占比由金融危机爆发时的-300%反弹至5月份的40%,这表示美国金融机构的自有资金正在逐步恢复,这主要是联储大量从金融机构手中购买证券使得金融机构手中流动资金充沛,但非借准备金占全部准备金比例还没有上升至90%以上的正常水平,主要是借入准备金和非借入准备金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的缘故,2009年5月仅借入准备金水平就达到法定准备金的10倍。 1 目前,制约金融机构降低超储的主要因素在于资本金并不十分充足,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有一级资本及一级核心资本监管要求,而目前美国存款类金融机构以普通股为主的核心资本尚处于缺乏状态。二级市场上金融股指数迅猛上涨意味着市场对于金融机构普通股的需求将会回升,金融机构募集普通股补足资本金仅是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用购买力平价分析发展中国家时要做修正。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时期可能有较高的通胀率而其汇率并不按比例贬值。因为在经济起飞的一段时间里,发展中国家的非贸易品(住房,服务)的涨价幅度远高于贸易品的涨幅。第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可贸易品生产力的提高速度一般高于发达国家。这也是人民币未来可能趋强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利率平价对人民币走势的解释和预测能力会越来越强。第四,中国应考虑在贸易项下基本平衡,在经常帐户下有赤字,在资本项下有盈余的格局来保持外汇供求平衡和汇率的稳定。第五,靠减少再贷款对冲中央银行买汇放出基础货币的余地已变得越来越小。可选择政策工具有:(1)用鼓励投资或放宽进口限制的方法适当增加进口;(2)考虑采取用部分自愿结汇的办法使一部分外汇分流在民间;(3)逐步使利率市场化,以减少由套利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4)考虑逐步开放资本帐户,稳步走向人民币全面可兑换。 1994年汇率并轨后,中国实行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系,从而基本上消除了外汇黑市。官方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管理,官方汇率基本上等于在给定外贸和汇率政策下的市场均衡汇率。图1给出了1980―1996年人民币官方汇率。 从总体来看,94年以来的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为稳定汇率,在1994―1996三年期间,我国中央银行平均每天净买入1亿美元。本文

以回答下面两个问题为主线来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基准及未来走势。1.1994,1995,1996三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1.7%,14.8%,6.1%,美国这三年的通胀率平均为3%左右;为什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此期间非但不贬反而稳中有升?2.1994―1996三年期间,人民币存款利率远高于美元利率;为什么人民币还能升值?3.中国改革开放期间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有那些影响?4.中国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关系如何? 本文分五部分: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前三部分提供分析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准,后两部分分析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 一、绝对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有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应该等于两国物价指数之比。代表本国货币交换外国货币的比率――汇率,实际上代表的是用本国购买力交换外国购买力的比率。绝对购买力根据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在一篮子可比较商品上所具有的购买力的大小来解释汇率的决定。如果用E表示1美元合多少元人民币的人民币直接标价汇率,P $表示美国的价格水平,PRMB表示中国的价格水平,绝对购买力可用公式表述为: 用购买力平价估算的结果差距很大。以《经济学家》期刊(1993年5月13日)所引用的估算为最高,1美元合1.5元人民币;以目前汇率折算的估算为最低,1美元合8.30元人民币。中国1995年的GDP为

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分析

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分析 汇率是以一国货币这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决定汇率的直接因素是供求但汇率对一国的经济有特殊的作用因此汇率的高低常常受到国家政策的干预又因为其国际性其变动又受到国际大气候的影响。 一、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状况 2013年12月3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升55个基点,报1美元对6.0969元人民币,再次刷新2005年汇改以来历史高位2013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达3%,中间价41次创出新高,而2012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仅1.03%。2013年人民币汇率呈现“总体强势、升升停停”特征,未出现明显的贬值。人民币兑换美元有三轮上涨。 2013年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因此2013年被称为人民币元年。 二、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因素 (一)从中国角度来看 1.国际收支 一国的国际收支对于一国的货币变动有重要的影响。我国一直以来在国际贸易中是双顺差,造成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增多对外币的需求减少从而推高推动人民币的升值。 我国的对外出口在前三季度一直保持顺差,2013年,1-11月贸易顺差为2341.45亿美元,按月度均值估计,全年较2012年度约增加251亿美元,该因素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支撑保持稳定。外汇储备的增多促使人民币的价值的升高。

2.经济增长 根据购买力平价汇率为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经济的发展影响一国的货币的购买力,货币的价格取决于相同数量物的购买力,购买力和一国的生产能力相挂钩的,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好意味着相同数量的货币其购买力增强因此其货币价格也就提高。但这样的假设前提是一国的货币数量是低于其经济增长的数量或者说是货币的数量不变,然而一国的货币数量是变化的存在超发货币的可能。超发货币会抵消一国的相同数量的货币的购买力,美国的量化宽松发政策其实质就是超发货币然后通过美元的世界货币的优势将通货膨胀的压力转移到世界,从而刺激美国的经济增长大,政府干预在短期内是有效的。2013年我国的整体物价上涨率为2.6%,而美国为1.5%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的价格上涨要高于美国。但我国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为7.6%,要高于美国的预计的2%。因此人民币升值是由其硬支撑的。中国的经济面基本向好,尤其是与其他国家相比在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为世界投资者提供了避风港,热钱进入中国。 3.热钱的进入 经计算的2013年1-11月热钱流入达到4004亿元人民币,热钱的涌入,也是外币的供给尤其是美元的供给增加推高人民币的上涨。 4.汇率政策的调整 我国在2005年之前实行盯住美元的政策,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基本保持稳定。我国从2005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否认浮动汇率制度,改变盯住美元的制度从此人

最新近十年人民币汇率改革资料

近十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影响 2014级财务管理6班樊聪慧201442206 2017/3/26

精品文档 近十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影响 汇率变化对经济各方面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同的,其中最为主要的汇率对于贸易收支、价格水平、资本移动、外汇储备、财政税收、收入分配以及对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关系。 人民币汇率改革是指在国民经济的不同发展时期中,人民币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的需要而不断调整人民币与其他货币比价的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变更的过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在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但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以2005年7月作为中国汇改的元年,人民币市场化进程的开启在十年间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从2005年7月到2008年7月。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汇改,不再单一盯住美元,也正式拉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道路的序幕。短短三年时间内,即期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从8.11飙升到6.84,升值幅度接近20%。2006年1月,央行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改进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从汇改的表述上来看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质上则是人民币汇率只能在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这个幅度会慢慢放开,但只要还存在着中间价和浮动区间,就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浮动汇率。汇率政策还是以管控为主,离真正的浮动汇率制度和基于市场供求的汇率形成机制尚存距离。 2.第二个阶段是从2008年8月到2010年7月。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局面到2008年金融危机就中断了,在这个周期内人民币实际上又回到了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图中可以发现曲线开始横向移动,而人民币对欧元在持续贬值,因此人民币指数反映的情况是下跌的,幅度在2%左右。

人民币美元汇率历史一览表(1949—2010)

人民币美元汇率历史一览表(1949—2010)1949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汇率): 年份汇率(1美元合人民币多少元) 1949=2.3 1950=2.75 1951=2.238 1952=2.617 1953=2.617 1954=2.617 1955=2.4618 1956=2.4618 1957=2.4618 1958=2.4618 1959=2.4618 1960=2.4618 1961=2.4618 1962=2.4618 1963=2.4618 1964=2.4618 1965=2.4618 1966=2.4618 1967=2.4618

1968=2.4618 1969=2.4618 1970=2.4618 1971=2.2673 1972=2.2401 1973=2.0202 1974=1.8397 1975=1.9663 1976=1.8803 1977=1.7300 1978=1.5771 1979=1.4962 1980=1.5303 1981=1.7051 1982=1.8926 1983=1.9757 1984=2.3270 1985=2.9367 1986=3.4528 1987=3.7221 1988=3.7221 1989=3.7659

1990=4.7838 1991=5.3227 1992=5.5149 1993=5.7619 (迅速贬值到8.600) 1994=8.6187 1995=8.3507 1996=8.3142 1997=8.2898 1998=8.2791 1999=8.2796 2000=8.2784 2001=8.2770 2002=8.2770 2003=8.2774 2004=8.2780(开始前后开始缓慢升值) 2005=8.1013 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8.0702起步开始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9月28日破7.900,---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并首次突破7.81关口达到7.8074. 2007年: 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7.80关口告破,同时贵过港币;

我国人民币汇率一览表(1949—2010).

我国人民币汇率一览表(1949—2010). 我国人民币汇率一览表(1949—2010)1949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汇率):年份汇率(1美元合人民币多少元) 1949=2.3 1950=2.75 1951=2.238 1952=2.617 1953=2.617 1954=2.617 1955=2.4618 1956=2.4618 1957=2.4618 1958=2.4618 1959=2.4618 1960=2.4618 1961=2.4618 1962=2.4618 1963=2.4618 1964=2.4618 1965=2.4618

1967=2.4618 1968=2.4618 1969=2.4618 1970=2.4618 1971=2.2673 1972=2.2401 1973=2.0202 1974=1.8397 1975=1.9663 1976=1.8803 1977=1.7300 1978=1.5771 1979=1.4962 1980=1.5303 1981=1.7051 1982=1.8926 1983=1.9757 1984=2.3270 1985=2.9367 1986=3.4528 1987=3.7221

1989=3.7659 1990=4.7838 1991=5.3227 1992=5.5149 1993=5.7619 (迅速贬值到8.600) 1994=8.6187 1995=8.3507 1996=8.3142 1997=8.2898 1998=8.2791 1999=8.2796 2000=8.2784 2001=8.2770 2002=8.2770 2003=8.2774 2004=8.2780(开始前后开始缓慢升值)2005=8.1013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8.0702起步开始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9月28日破7.900,---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并首次突破7.81关口达到 7.8074.

人民币美元汇率历史一览表(1949—2019)

人民币美元汇率历史一览表(1949—2010) 1949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汇率):年份汇率(1美元合人民币多少元)1949=2.3 1950=2.75 1951=2.238 1952=2.617 1953=2.617 1954=2.617 1955=2.4618 1956=2.4618 1957=2.4618 1958=2.4618 1959=2.4618 1960=2.4618 1961=2.4618 1962=2.4618 1963=2.4618 1964=2.4618 1965=2.4618 1966=2.4618 1967=2.4618

1968=2.4618 1969=2.4618 1970=2.4618 1971=2.2673 1972=2.2401 1973=2.0202 1974=1.8397 1975=1.9663 1976=1.8803 1977=1.7300 1978=1.5771 1979=1.4962 1980=1.5303 1981=1.7051 1982=1.8926 1983=1.9757 1984=2.3270 1985=2.9367 1986=3.4528 1987=3.7221 1988=3.7221 1989=3.7659

1990=4.7838 1991=5.3227 1992=5.5149 1993=5.7619 (迅速贬值到8.600)1994=8.6187 1995=8.3507 1996=8.3142 1997=8.2898 1998=8.2791 1999=8.2796 2000=8.2784 2001=8.2770 2002=8.2770 2003=8.2774 2004=8.2780(开始前后开始缓慢升值)2005=8.1013 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8.0702起步开始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9月28日破7.900,---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并首次突破7.81关口达到7.8074. 2007年: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7.80关口告破,同时贵过港币;

2015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91190452.html, 2015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展望 作者:许慧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第04期 摘要:鉴于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下调,通缩明显,实体经济融资困难等,很多权威人士认为:2015年人民币将多次降息、降准。即使人民币或者美元流出的压力大,引发外汇 储备快速减少,但我国央行既可以通过多次降准也可以继续通过其他更多方式、手段来确保经济增长;只要2015年我国经济不出现重大、极端风险性事件,即使经济增速继续下滑,央行一定将把汇率死守在6.2附近。 2014年年初至今,虽然美元指数上涨7.22%,但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连续大幅减少,大批资金从金融和资本项目下持续外流。2015年欧央行的宽松政策是 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关键因素。即使2015年年初的欧央行不推出如市场所预期的QE措施,但 会通过降息等手段释放流动性。欧央行的释放流动性或出台QE在总量上压低欧元汇率,这无疑意味着趋势上的美元升值、欧元贬值。 关键词:汇率;走势;展望 中图分类号:F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4-00000-03 一、2014年人民币汇率走势 2005年7月21日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当时的8.2765到2014年10月27日的6.1446,单边升值25.76%。其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曾经出现过两次短暂的贬值,一次出现在2012年4月-8月;另一次出现在2014年1月-5月。 (一)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 2014年一开始,人民币汇率从年初的6.0990下跌到6月3日的6.1710。这个3.31%的单边贬值不仅改变了2005年7月汇改以来,市场对于人民币稳固的升值预期,同时走出了一波持续偏弱的行情。随后,从6月4日的6.1693到10月27日的6.1446,属于双向波动走势。截止2014年10月28日,2014年人民币贬值0.95%。 在人民币对美元一年期报价(NDF)市场上(参见图1),2月14日以后的人民币远期汇率一改单边上涨走势,持续大幅贬值两个月。随后,人民币升值动能趋弱,凸显远期市场强烈的贬值预期。10月27日的人民币对美元一年期报价约为6.2385,反映市场预期一年后人民币中间价贬值超过1.5%。 图1 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NDF) (二)2014年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汇率走势

一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

一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 对汇率政策的分析和对目前我国宏观形势的判断,我们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将维持较快升值趋 势,但一次性大幅升值的可能性较小。 一篮子货币对应的隐含汇率预示人民币将继续升值。我们按照中国主要经济合作伙伴在中国进出口等活动中所占的比重设计了一个货币篮子,计算了如果人民币盯住这一篮子货币所要求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结果显示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升值速度低于盯住一篮子货币所要求的升值速度另一方面,人民币有效汇率近两年来一直贬值,近期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虽然有所上升,但是还不足以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不变,人民币需要进一步对美元升值才能维持适当的实际有效汇率。分析师认为,人民币不会因美国方面的政治压力而快速升值,"渐进性、可控性"的原则仍将是中国央行坚持的方针.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就称,为确保出口企业必要的竞争力及就业形势 稳定,中国汇率仍处于管控之中. 中国经济复苏程度虽然好于预期,但是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中国经济结构改革刚刚开始,消费不足而外需难卜,诚如中国总理温家宝所言"人民币没有大幅升值的 基础".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要了解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可以从有形商品进出口、无形商品进出口以及金融市场三个方面简单分析。 1从有形商品的出口或进口来看,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人民币快速升值必然重创出口产业。对进口而言,人民币升值(假设国际市场价格不变)无疑将减少进口成本,进口商利润增加,或降价以期扩大市场销量进而利润增加,显然人民币升值对进口有利。同时,由于人民币盯住美元基本稳定且缓慢升值,人民币对欧元、日元、英镑等货币也随之贬值,这一态势反而有利于我国对欧洲、日本市场的出口。 2从无形商品(服务)的出口和进口来看,以旅游业为例,人民币升值使单位人民币购买的美元增加了,到国外旅游更为便宜,从而出国旅游的规模增加,会扩大对美元的需求(美元支出);相反,外国人到中国旅游变得昂贵了,有可能使外国人到中国旅游的数量减少,我国的旅游外汇收入相应减少。这将影响国际旅游市场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可按此类推到各类服务业。 3从金融市场来看,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金融机构的资产以美元衡量后会大大增加,这会诱使金融机构投资扩张,显然对金融机构来说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当金融机构加速投资和扩张时,必将带来系统性风险的累积放大,金融泡沫的膨胀将引至危机隐患的增加。即对金融机构可能有利,但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而言,负面影响可能更大。 综上所述:人民币快速升值对出口不利,对进口有利,有利于金融机构,但不利于金融市场稳定健康运行。 (二)人民币的升值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不能一味地说是好是坏,而要结合当时的国情和世界发展背景而论。

《美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历史》2014-11-06

美金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继续上涨:美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历史 2014年10月06日 因宏观经济向好、境外资金流入等因素的推动,自2014年8月7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出现明显升值。6日,中间价报6.1522,较上个发布日的6.1562升值40个基点,已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升值。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今年以来正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3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中国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 因中国出口增速超过市场预期,刺激贸易顺差创出纪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昨日大幅攀升。中国海关总署网站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今年7月份出口同比增长14.5%,大幅超出市场的预期,进口规模则下滑1.6%,贸易顺差达到473亿美元。自8月7日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由6.1681升至6.1522,升值幅度达到159个基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下半年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事实上,进入三季度,包括花旗、汇丰、澳新银行在内的多家投行,均发布报告称下半年人民币将重新步入升值通道。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考虑到人民币汇率目前基本处在均衡水平,单边升值的走势预计难以持久。 1949年至2014年美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历史走势图: 1949年1美元兑换2.3元人民币 1950年1美元兑换2.75元人民币 1951年1美元兑换2.238元人民币 1952年1美元兑换2.617元人民币 1953年1美元兑换2.617元人民币 1954年1美元兑换2.617元人民币 1955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56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57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58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59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0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1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2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3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4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5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